国际经济环境(精选12篇)
国际经济环境 篇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方面,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国内经济;另一方面, 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 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货币金融稳定、全球贸易平衡都必须考虑中国因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我们需深入研究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相容的方面
虽然国际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 但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客观上要求国际经济往来尽可能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市场以及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 各种要素组合形成生产力, 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我国出口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附加值不断提高, 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发挥, 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形成。进口快速增长, 大量国内短缺的技术设备、中间产品以及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输入, 支持了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国际投资。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外资本、技术、市场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相结合, 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有效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拉动了经济增长, 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 在国际金融领域并无一个成文的、规制性的制度体系, 开放竞争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的地位并非法律授予, 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货币都可以通过竞争提高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并不排斥汇率管制和汇率干预, 各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汇率主权, 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调节资本项目开放。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 我国实行金融审慎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过度膨胀。
国际合作。发达经济体主导国际合作的能力大大下降。多边合作框架基本稳定, 各种区域及双边合作蓬勃发展。我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国际合作框架下, 继续采取类似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投票权的方式, 追求在多边机构中权力份额的逐步提高, 同时在双边区域合作领域寻求更大突破。
我国与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的方面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后来参与者, 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 在一些方面与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矛盾。在发展方向方面, 我国更多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很少能够按照本国利益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利益分配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家是最大赢家, 它们一方面通过传统贸易和投资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控制, 以表面上合理、文明的方式攫取财富。
国际贸易领域的歧视和盘剥依然存在。一些国家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高技术产品、军工产品出口方面对我国实施严格限制。国际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存在的寡头垄断局面, 严重损害我国贸易利益。在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出口领域, 贸易纠纷不断, 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控制左右价格。
资本流入与流出之间存在明显利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高额贸易顺差局面,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外汇资产经过投资渠道回流到发达经济体。在此过程中, 发达经济体投资我国的资产收益率远高于我国外汇储备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的投资收益率, 发达国家就此实现“体内损失体外补”。随着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深化, 各种债务硬性违约和通货贬值等软性违约的发生在所难免, 我国通过生产环节积累起来的财富存在通过金融渠道流失的风险。
对外直接资本输出受到诸多限制。对外资本输出是抑制进口能源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避免外汇资产实际价值损失、改变中外经济关系格局的关键环节。有关国家恰恰在这一领域对我国实施各种限制。其策略是:限制主权财富基金的活动;加强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并购的审核;吸引中国资本以间接投资方式被纳入其资本集团;制造“新殖民主义”国际舆论, 甚至通过战争手段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破坏中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
国际金融领域权力重新分配进程过于迟缓。按照目前我国在IMF等机构份额增加的节奏, 在可预见的未来, 我国不可能获得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对应的权力。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中国承担义务, 如购买IMF债券、加入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 但不打算在权力框架方面作出实质性让步。
围绕气候变化等议题试图让我国承担超过我国发展阶段的责任。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外非政府组织避而不谈传统工业化国家在碳排放存量方面的历史责任, 要求我国承担过多义务。与此同时, 又在风能、太阳能等节能环保产品贸易领域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试图阻碍我国相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实施互利共赢战略的对策与路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判断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合的基本依据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对于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某些重大失衡, 如果其在一定时期有利于提高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 则应在一定范围内承受。
国际贸易领域。我国应积极提倡自由贸易, 尽量利用国际治理方面的现有安排维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享有的利益和权利。着力倡议消除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贸易领域的国际垄断, 推动这一领域贸易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通过长期贸易协议锁定供货关系;通过逆周期市场操作建立更大规模储备;将资本输出与原料输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通过控制所有权保证获得权, 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稳定现有利用外资政策基本框架, 发挥国内区域间要素成本差异优势, 引导外资存量在境内实现梯度转移, 尽可能延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在增量外资方面, 实现利用外资重点从量到质的转变, 引导制造业外商投资结构升级, 积极稳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 建立健全基于国民待遇的内外资法律法规体系,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 积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境外投资项目。
国际金融领域。支持以特别提款权为样板创设超主权储备货币。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 采取货币互换承诺等手段支持中小国家货币与人民币挂钩。与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 扩大我国持有的股权。大力推进各种类型的对外直接和间接融资。建立一到两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官方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支持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继续完善审慎金融监管, 有效管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
国际合作领域。在全球多边机制中, 尊重联合国系统的传统机构。区域性合作应成为我国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点:一方面, 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不排斥新的倡议;另一方面, 坚持我国在相关机制中拥有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 反对某些国家“搭好架子、再邀请中国参加”的做法。
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全球主要经济板块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会取得值得关注的进展。我国应围绕对外经济失衡的焦点问题, 根据具体需要自主确定解决进程。综合采取多种政策工具, 争取“十二五”期间自主实现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实现资本项目国际收支逆差, 逐步降低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明确主张主要经济体遵守类似马约的赤字率、债务负担率等财政纪律, 主要货币发行国遵守货币纪律和货币政策规则, 防范发达国家通过软违约方式掠夺我国存量财富的风险。抓住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契机, 要求债务国向债权国提供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贸易环境, 建立基于实际购买力或实际资产的债务抵押担保机制。大幅提升财政稳健、货币稳健的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总之, 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基本适应, 在主要领域不存在尖锐冲突。同时也应看到, 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不是按照我国的利益和意愿塑造的, 没有为接受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做好准备。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内在矛盾在于, 原来的主导国家并没有打算按照他们标榜的开放、自由、竞争原则, 顺应相对经济实力地位的此消彼长让渡国际权利。因此,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 我国应采取的战略仍然是在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基本框架内强调平等、开放、竞争的基本原则, 凭借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逐步增强在各领域的话语权。
国际经济环境 篇2
80年代初,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来中国考察结构问题时,曾拿出一个多国模型来作为参照系,这使中国的经济工作者大开眼界。所谓多国模型就是由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与赛尔奎因以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历史数据为样本,所作出的一整套回归指标,它标明着一个国家在各个人均收入水平上的结构参数。尽管每一个国家都与这个‚标定的增长结构‛有一定差异,但与这一级指标体系相接近的区域被人们称之为发展的‚典型道路‛。
中国的结构与‚典型道路‛对比之后,当时令我们大为吃惊:中国的工业比重远高远于典型道路,甚至高于样本中的所有国家,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于是有人开始谈论中国是‚非典型国家‛,走的是‚非典型道路‛。换言之,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对我们并不适用,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它们没有可比性。如第三产业比重,中国就比国际平均水平低得多。然而,认为中国可走一条非典型道路的人恰恰以为这是中国应保留的特色。
许多中国的经济学者是相信‚典型道路‛的科学魅力的。十几年过去,我们可以确切地看到,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在大踏步地迈向‚典型道路‛。例如,按照世界银行的口径,中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21%,提高到1994年的32%,农业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30%,降到1994年的21%,与‚标定的增长结构‛的差异缩小了。
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中国还未真正迈入‚典型道路‛的区间。根据世界银行最新的《世界发展报告(1996)》,中国工业占GDP的比重仍高达47%,仅比1980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目前几乎仍高居世界第一(除两、三个海湾国家和个别独联体国家)。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低于人均720美元),工业比重平均为32%,如果除去其中的中国(人均530美元)和印度(人均320美元),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仅为21%,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70-8260美元)工业比重为36%。很显然,我们的工业摊子过大,高于正常值。再看投资占GDP的比重:中国1994年为42%,也大大高于低收入国家的30%,中等收入国家的26%。我们的工业占用的资源太大,投资效益大低,仍未摆脱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路子。目前,我们自己已发现中国经济重复建设严重,各地结构雷同,企业效益低下,中央已下大决心要调整经济结构,这也印证了‚典型道路‛坐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古人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还可以试添一句,‚以洋为镜,可以知结构‛。我们应当重视国际发展的经验,加强国际结构变化的对比研究,自觉、主动、先导性地引导我国的经济结构变化,使我们进一步从‚典型道路‛中得到启迪。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功能
目前不少人认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本重组就是抓住那些盈利企业,放开那些亏损企业,这样就彻底改变了国有资本的结构。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我们是应当对国有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优化其资本结构,但目前是否盈利不应是衡量国有企业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它是否发挥了功能。盈利并不是国企的唯一目标,换言之,我们搞国有企业并不仅仅是因为盈利,否则其他所有制的企业亦可盈利,有什么必要搞国有企业呢?
应当看到,国有企业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的。首先,国企对中国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支撑的功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有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与上游工业的低价产出对整个经济的刺激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都是十分明显的。其次,是国企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部门,它们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能带动整个经济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而这些部门往往在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国企在此方面责无旁贷。第三,国企在中国还要发挥产业组织的功能。中国不像发达国家,产业组织不够发达,即便是我国的台湾地区,市场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大企业的比重在国际上也是低的。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大企业,否则在国际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国企凭借着它的优势,可以克服中国民营企业组织规模偏小的弱点。第四,某些公共工程、福利部门和某些自然垄断部门。这些部门或产出的公共产品,不易收费,或不易盈利,或可以凭借垄断地位无限涨价。对此,政府需要用国企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最后,国企还发挥着国家财政税赋主要来源的功能。目前国企上交的税收还占着全社会税收2/3的比重。但上交利润已是逐年下降,数额较小了。即便是税赋来源的这一功能以后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国企产值占全社会比重仅为1/3,而税收占全社会2/3比重。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不能长久的比例关系,说明国企负担过重,税收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从长远看,国企的前三项功能是更重要的。
既然国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是有独特功能的,那么我们衡量国企是否搞好,就要看它们是否发挥好了自己的功能,而不仅看它们是否盈利。当然,非盈利或低利的国企也有一个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有些企业由于功能所决定,恰恰不能有多少盈利,正是它的低利,保证了整个经济的高效高利。像这样的企业,国家当然不能放掉。而反之,有些企业确实盈利,但它完全不能发挥国企的功能,也就是说,它的其他所有制同行与它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国家仍然不应抓,要通过各种形式放开、改制。
市场应对我国的资源配臵发挥基础作用,价格--利润机制应成为企业的基本动力结构,但这并不是我国经济政策和战略的全部。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日本乃至东亚的‚政府参与型市场经济‛,就无法理解欧洲国家颇为可观的国有经济。要看到,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18世纪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全盛时期,孙冶方提出‚企业要利润挂帅‛是需要学者的勇气的话,那么,在人们对市场还有某种浪漫情绪的今天,我们也应有勇气不把利润指标作为判断国有企业好坏的唯一标尺。
诸侯经济是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
反对重复建设,强调全国一盘棋并不始于今日。几十年来对重复建设的讨伐不绝于耳,近年来中央关于制止重复建设更是三令五申。但各地的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上项目屡禁不止。在各地制定的远景规划中,有22个省市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电子、机械、化工、冶金也被大多数的省市列为重点部门。
是各地不知道中央的精神吗?是人们不知重复建设的危害吗?抑或仅仅是项目设计时的信息迟滞?都不是,重复建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痼疾,自然有着它深层的原因,那就是‚诸侯经济‛格局。
多年来,地方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极其活跃的利益主体,特别是在投资、上项目方面,它们成为了比企业还重要的角色,有时看起来是企业的搞投资、上项目,其实也是被地方政府所命令的,因为大多数国有企业(90%以上)都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而着眼于本地区的经济利益,寻求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的完整是地方的天然倾向。只要一天地方政府还是投资、上项目的主要决策者,中国的重复建设、结构雷同就不会消失。另外,一些行业性的部门在投资时也会过分追求部门利益,致使经济效益低下,低水平重复,它们与地方政府在封闭割据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想根治中国目前的结构病,不改变这种运行的主体格局是不行的。
重塑利益主体格局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大企业从地方政府和专业部门的条块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国家对大企业的关系应主要体现投资人的权责,属地和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应尽快弱化,以求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在搞跨省市的大企业集团时,要进行正确的行业选择,凡社会化程度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都宜于跨省、跨地的集中;那些社会化程度低的,可以归属地方经济,但在地方也要冲破小的行政区划和部门切割。企业不是政府部门,追求经济效益是它的最高目标。当我国的投资从目前的由各级政府主导转变成由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主导时,我们便会迎来一个具有内在合理化倾向的全新的国民经济结构。这应居为这次结构调整的真正目标。2 3 下一页
国际经济环境与结构调整
国际竞争的压力是我们这次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应当看到,我们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冷战‛的结束,整个世界市场更加连成一个整体,跨国公司在已有的雄厚实力的基础上,90年代又取得了飞速的增长。目前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已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超过全世界各国的进出口总额。90年代在发达国家又掀起了一场新的企业兼并浪潮。1995年美国的企业兼并的资产达至3500多亿美元,预计1996年这一数额将会更高,欧洲、日本也在旋风般地实施着企业兼并。一些被人们所熟知的‚庞然大物‛,如大通-曼哈顿银行,富士银行、东京银行,如AT&T、克莱斯勒、美国广播公司(ABC)、贝尔公司等着名大公司或购并别人、或被别人购并,进一步成为‚超级的庞然大物‛。最近美国的波音与麦道宣布合并,成为世界航空业的巨人。在这些大物面前,世界市场是有限的。它们对世界市场的抢占与渗透不留任何空白,中国市场当然不例外。事实上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市场争夺已十分激烈了。
Domain| 口口卡盟 more|gs3g3swk 面对着这一新的国际竞争形势,我们的回应是怎样的呢?应当说是很不充分的。多年来由于经济体制、思想认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原因,各地区、各部门忽略了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配臵资源,片面追求各自地区、部门的发展,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了先进的大企业过少,集中度过低,较落后的中小企业过多,过于分散化。更为严重的是,如不加以调整,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我国现在已有汽车制造厂几百家,是美国、日本的几十倍,但全国的汽车产量不到200万辆,还不如国外的一个汽车企业产量,而IBM一家的产值就比我国的电子工业全部产值还高。
我国的这种规模偏小的企业不仅无力与跨国公司争夺海外的市场,而且连国内市场的份额也难以保持。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现代大工业而言,规模效益越来越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成本,特别是产品的价格--性能比都要在规模效益上找出路。汽车、石化、机械、材料等行业离开了规模,一切便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因为大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使它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子工业最为典型,在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如果我们不能占领制高点,那么只能作别人换代产品的垫脚石。现在我国有不少好的企业被迫与外国在不利于自己的条件下合资,就是因为缺乏下一步新产品开发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大企业的包括广告在内的市场开拓能力,这一点在日常消费品方面尤为突出。
在当今的世界上,开放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并不能更不应由于国际竞争的激烈而关闭已开的国门,甚至稍许的退缩犹豫。改革开放的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世贸组织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加入。换言之,我国的经济开放度还要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听任这种经济分散化,市场割据化,结构重复化,企业小型化的趋势继续下去,民族经济的发展是不堪设想的。
正确的作法是,从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实施大公司战略和资产重组。
首先国际竞争的残酷性决定了调整的力度。人们比较熟悉和理解以往的那种短缺造成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知道如果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就会出乱子。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残酷性所造成的后果绝不会比以往的问题更轻,它甚至是关系到我们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应在深度、广度、内容、范围上超过以往,在措施上应更加坚决,在时间上更加紧迫。
应以国际竞争的标准来实施大公司战略,要看到当前中国最大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仍是小企业,要把关系国计民生的有国际竞争能力或潜力的大企业从现行的行政框架中解脱出来,让它们真正成为经济运行中包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主体。让它们把自我发展作为内在的目标,绝不可再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要实施大公司战略就必须加大资产重组的力度,资产重组是形成中国大公司的基本途径。这里主要涉及国有资产的重组,因为中国的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要坚决反对将国有资产部门化、地方化,国家应从现代国际竞争的角度,组建中国的汽车巨人、石化巨人、电子巨人、食品巨人、纺织巨人等等。
[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妥善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篇3
1.世界已经爆发了局部的货币战争
最近半年美元升势强劲,美元指数到达88.6。美国可能在明年内加息三次,每次加0.25%。因美国最新的非农就业升到32万人。美元对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士法郎5个月内升了10%。(见图一)今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决定欧元存款利率降到负0.2%,贷款利息1%。但欧元没有起到提升经济的作用。上季度欧元区GDP仅升了0.6%,10月通胀率降为0.4%。居民压缩开支。所以必须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欧元区总裁德拉奇Mario Draghi说必须尽一切可能,包括欧元贬值,直到经济恢复正常。俄罗斯卢布则从一美元兑30卢布,跌到一美元兑53卢布,跌幅高达77%。由于俄罗斯经济一半依靠出口石油等资源,石油从今年最高108美元/桶跌到65美元,跌幅达40%。而俄罗斯的食品等均是从欧洲进口,相对卢布价格大幅上升,造成居民开始抢购食品以防卢布再跌。俄央行被迫抛售外汇来力挺卢布,造成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见图二)日元贬值也已到7年以来最低,(见图三)以增加日本出口竞争力,争夺韩国和中国的业务。日本还增加货币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 和房地产基金 REITs以及政府债券。中国则以降息来应对。降息一可托住房地产价格下行,二可拉升股市,刺激消费,三可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四可打压PtoP融资平台,使他们的10万元存款利息从16%降到12.8%,反过来也帮助他们能正常经营,五可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业务,降低理财产品的利息率和压力。美元的升势还将继续,所以明年货币战争还将扩大。但如出现全球性通缩,美元将推迟升息,黄金可能暴涨。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黄金从高位1920美元/盎司,跌到今年最低1146美元,跌去1/3强,目前收在1192美元/盎司。原油从今年最高108美元/桶,跌到现在的65美元/桶,跌了约40%。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如铁矿石,铜,铝,煤炭等也猛跌。美国一个名叫布里顿·雷利的投资专家,在2013年底作了2014年八项预测,其中七项被评估为基本正确。2014年12月他对2015年全球经济又做了八项预测。认为明年石油价格最高升到85美元/桶,全球需求不会马上大幅上升,只有削减产能才会使价格回升。但美国不会大幅削减。只能靠OPEC,估计明年6月的OPEC会议会决定减产,但不会使油价升到100美元。明年黄金价格在1100美元到1300美元之间。2015年初黄金买盘出现,推升黄金小盘股上升,但因美元强势并升息,黄金难大升。
3.国际股票市场也急剧变化
道指冲到17600点了,由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销售还是很强劲。近6百万居民涌入商店。但销售与去年相比还是下降了11%。感恩节美国人购买了509亿美元商品,但相比去年574亿美元,还是下降。但网上销售增加了15%,达到227亿美元。低油价和较高的就业率使美国人有更多的钱花费,储蓄率是最低的5%。据美国零售协会统计,平均每人花费下降了6.4%,达到380美元。但据另一机构“购物者调查”,感恩节销售升了32%,黑色星期五升了25%。所以美国经济总体不错。带动了消费类股票和医药保健品类股票强势上涨。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IPO募集250亿美元,第一天收盘市值达到2230亿美元,也吸引了全球的眼球。更让人关注的是,11月28日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量7105亿人民币,创出今年全球最大单日成交额。12月3日,两市共成交9148.61亿元,再次打破纪录。12月5日两地成交10741亿元,再创世界纪录。但投资者融资量高达8000多亿元,风险也大幅放大。
在上述背景下,加上12月中央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为了确保明年经济稳健发展,我们建议如下:
1.人民币要看时机小幅升值并扩大波幅,来抵抗美元升值并加息,防止国内资金出逃。理论上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收缩,会引起金砖5国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外汇出逃。所以人民币应加大波动幅度,因为明年中国股市看好,外资如大量进入国内股市,人民币就不必升值或缓升,并可适当贬值来保留机动的余地。
2.上海自贸区成立近14个月,有必要对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如就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度作横向比较、关注正在进行的国际谈判以及推动服务领域的更大开放。特别要关注我们过去提倡的FTZ政策有无重复。中澳,中韩自贸协定一旦签署后对自贸区的影响。
美国黑色星期五和感恩节已让亚马逊等网络企业直接帮中国网民采购国际商品并直接配送到家,其中关税和运费直接扣除。阿里巴巴也开始这样做“海淘”。自贸区目前进口的普通商品价格偏高,有的是国外的4倍,所以必须放下身段,采用直销国外商品,目标是取得退税费用和适当的运费和服务费,以便与亚马逊等竞争。中国居民一年在海外购物1020亿美元,放弃出口退税大约250亿美元。自贸区能吃下退税这块服务费10多亿美元,也就很不错了。此外,自贸区应加快成立铜,铝,石油等ETF 基金,配合黄金ETF,把实物储存在自贸区,同时不断高抛低吸进行操作,为居民和国家赚钱。这样中国就能逐步取得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话语权和控制权。
3.加快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关注其风险。中央已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来听取意见。存款保险将覆盖99%以上的居民,每家银行对每个客户的最高赔偿限额是50万元,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样居民最好在一家银行存47万元左右,加上利息正好50万。富人为了避风险,必须资金大搬家分散存款,或集中存到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去,因为最大意味着最保险。所以必须产生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估的权威公司,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同时必须总结像莱曼兄弟这样倒闭的公司的经验教训。
nlc202309042225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目前我国的银行总资产已达到160万亿元,而保险资产不到10万亿元,所以真有事,商业保险赔偿肯定不到位。而建立一个保险机构,让银行向其交纳保险费,如交百分之一,按目前居民和企业的存款116万亿计算,就得缴纳1.16万亿,而按上市银行三季报的统计,银行的全部净利润是1.008万亿元。很显然,不管是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银行都得交大量钱,不利于其竞争。所以应尽快批准所有的银行能混业经营,目前仅批准了浦发,交行和平安三家银行。不然银行就会向存户征收费用。
此外,美国利率市场化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居民资产80万亿美元,四分之一在房地产,四分之三进入股市等金融领域。所以股市必须足够大才能容纳巨量资金。二是银行贷款只占整个社会贷款的20%左右。也就是说银行的功能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网上金融公司,投资银行,房地产金融协会,汽车金融协会等机构。我们没有后二样,但有支付宝,和各种PtoP,和PtoB融资平台。所以要防止安全的银行减少了,不安全的各种机构铺天盖地出现。
4.明年中国股市看好,但必须防范风险。目前投资者融资已超过8000亿元,也就是透支交易,一旦大盘下降,风险大,会造成部分投资者倾家荡产。据统计,12月8日上海总市值20.99万亿元,流通18.9万亿元,市盈率15.32,动态12.83,深圳总市值11.95万亿元,流通8.87万亿,市盈率45.97,动态33.28。都显示股指略偏高了。现在牛头开始抬头了,预示明年股市将有更好的行情,但也必须警惕风险。现在总市值比年初的23万亿升了10万亿,拉动了内需。所以要保持好的势头,必须形成机制:即不断引入优质公司,同时坚决淘汰巨亏的公司。
5.要组织专家,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如预期美元到2015年底,会升息到3%左右,但联邦基金利率会先回升到4%。这对我国有何影响?人民币盯住美元,对其它货币大幅升值,对明年的出口是否影响?2015年美国GDP增长在3%到3.5%。美元在2015年继续强势,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利润将受小幅影响。我们有哪些公司会受影响较大?美国专家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明年将冲击2275点,但波动急剧。几年来美国股市一路单边上行,但2015年股价将大幅波动,可能回调8%--10%。但明年仍是美国股票好年景,强势美元会吸引大量资金进入美国,我们的海外基金应当乘其回调时买入。此外,国际石油价格一旦稳定,石油股将反弹,太阳能股也是。金融股因为升息也会升值。
6.要警惕国内房价在北上广深的市中心将继续攀升,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将缓缓下降。这可能会拖累经济。原因是存量房过大,而刚需不足。“我国目前商品房存量已超过1亿套,如考虑在建施工的规模,2015年将达1.25亿套。假设2015年后商品房开发在现有基础上减速50%,那么2020年商品房存量仍将达1.6亿套,这将是一个天量的存量市场,居于全球之首。而城镇家庭的住房自有率2015年将超过7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二手房投资是个好生意,人民政协报,2014年10月31日,5版)所以取消限购限贷,普通房认定等政策只能起短暂的作用,房价下跌,房产商以价换量则是必然趋势。
国际经济环境 篇4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江苏,外贸发展,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在经历了6个月的“垂直下降”、5个月的“低位振荡”后,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回升。2010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214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2%,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6.1个百分点,比沿海主要外贸省市广东、上海、浙江和山东分别高出15.3、6.7、7.9和8.2个百分点,实现和保持了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不够稳定,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贸易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从而使江苏省的外贸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研判后危机时期江苏外贸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全面加强经济合作的诉求从总体上改善江苏的外贸环境
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优先,发展至上”就已经成为当代各国的共识,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则使各国的经济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的外贸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本轮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各国相互扶持密切合作,共同克服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冲击的事实已经充分表明,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经济合作比经济竞争更重要。因此,进入后危机时期后,国际经济竞争依然会存在,并且在某些国家、某些领域之间甚至有可能还很激烈,但是,全面加强经济合作的诉求将会明显加强。尤其是江苏省相当一部分从事外贸出口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与既有的贸易伙伴持续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从而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树立了江苏外贸的良好形象,将会极大地改善江苏对外贸易环境。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本轮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共同合作,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全球治理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将在后危机时期进一步予以强化,这就是以G20和G4为核心,继续进行多边贸易体系的调整、建立有利于发展的国际金融、货币、贸易、投资环境,实施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调整,建立保持国际储备货币稳定的全球协调机制等。由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本轮危机过程中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行为,已经赢得了全球各国的尊重和赞赏,不但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事务中的话语权,同时也提供了中国进行外贸发展战略调整的契机。江苏作为在全国率先发展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先行一步,抓住后危机时期中国外贸发展趋好的国际环境,相机调整现行的外贸发展战略,优化江苏省的外贸发展环境,实现全省外贸又好又快的发展。
2. 各国经济复苏将会大幅度增加对江苏出口产品的需求
后危机时期的到来,意味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并将从基于危机进行的应急调整转变为常态的政策促进,步入正常的增长和发展轨道,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3.5%,价格平均上涨0.2%,已经从紧缩转向复苏和膨胀,将会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列车启动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各国经济的复苏意味着投资的增大,而投资的增大将会带动国民收入的成倍数的提高,进而使得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最终刺激消费的增长。由于人们对于消费的增长及其满足,一方面依靠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则会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因此,后危机时期的国际贸易必然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国际贸易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由于中国制造的产品具有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各国最有可能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从而会使中国出口贸易的数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甚至在短期内形成井喷的现象。江苏作为中国的第二经济大省,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最重要口岸之一,特别是其目前已经具有较强出口竞争优势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名优产品,以及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发展的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完全有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各国经济复苏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进而出现贸易量的快速增长。
3. 贸易流程和环节的改变有利于江苏外贸拓展市场空间
在国际贸易流程中,流程的长短与环节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中介的层次,而且每增加一个中介,就要相应地增加佣金,从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就将不断地提高。这样,当国内出口产品到达国外消费者手中时,其价格往往比出厂价要高出很多。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国际产业链可以分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并且发达国家往往控制着非制造业的部分,只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在本轮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由于金融的紧缩和购买力的明显下降,产业链中的传统划分也被迫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很多国外采购商的行为悄然变化,从大额采购变为小额采购、从集中采购变为零散采购、从派员采购变为电子网购。因此,在整个危机期间,大宗外贸明显衰退,而小宗外贸却快速崛起,有效地帮助一大批外贸厂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顺利地度过了金融危机,并且成为各国引领国际贸易实现高效率发展的共识。所以,进入后危机时期,流程缩短和环节减少,将会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国际贸易的流程缩短和环节减少,有可能使国际贸易从过去的传统方式改变为B2B外贸、外贸小额批发,并逐步向外贸B2C方式发展,一方面能够使中国外贸企业直接面对终端市场,不断拓展出口产品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最大限度地节省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江苏省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其省级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大通关等方面的设施和运用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能够很快适应这一情况,促进全省外贸的稳定增长。
4. 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可能提高江苏产品的出口门槛
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期后,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将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因素。“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且迄今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这三种化学能源的比重仍然高达87%左右。高碳经济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枯竭、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其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因此,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则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显然,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国际贸易中会带来重大的影响:一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低碳化,货物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耗能多、污染大的产品贸易将会严重受限;二是碳要素及其形成的碳排放权交易,将会使得传统的比较贸易优势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少数国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有可能使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强化和加剧,如环境标准更加严格,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实施贸易产品的碳标签等等,都有可能影响江苏外贸的稳定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包括江苏外贸产品的出口门槛。
5. 贸易保护的示范效应使江苏外贸产品面临新的贸易壁垒
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从总体上说,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扩展。但是,由于当代国际贸易领域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思潮并行不悖,特别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竞相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示范效应及其延续,后危机时期的江苏对外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可能会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并且出现以下一些新的特征。
(1) 数量性壁垒首当其冲。
数量壁垒是进口国针对出口国产品出口数量的异常增长而设置和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由于在国际贸易的实际过程中,大部分国家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意味着大量厂商进入该市场,形成数量垄断优势。由于新开拓的市场,其基数为零,报告期数字与之对比,可能意味着增长速度的无穷大,而且要巩固已经占有的市场,就必须大量地增加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就会在进口国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形成数量上的绝对垄断。再加上在数量方面实施贸易壁垒比较隐蔽和便于操作,所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量壁垒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领域中各国设置贸易障碍的经常做法。进入后危机时期后,由于经济的复苏、投资的增长和消费的提高,各国的进口需求将会明显增加,江苏省的对外贸易完全有可能出现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疲软造成的进口下降,曾经使江苏省外贸受到严重影响,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而这些因外部条件而压抑的产能,在后危机时期将会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扩张而释放,并转化为现实的外贸供给,要在海外市场上实现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危险跳跃。这两种合力共同作用,必然会使后危机时期的江苏省外贸首当其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数量壁垒。
(2) 复合性壁垒越来越多。
复合性壁垒是指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贸易救济措施互补、叠加而形成的贸易壁垒,例如,把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进行的“双反调查”、把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结合起来的复合性技术贸易壁垒,等等。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经济的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并且趋向强化,新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中的突出问题。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轮番登场,并且发挥了各自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作用,使得各国有可能复合地选择各种贸易手段来综合保护本国市场。特别是本轮危机过程中,各国为应对危机比较多地采用了组合措施保护市场,并收到了比较鲜明的效果,也会激励各国在后危机时期继续选择使用。另一方面,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微观层面的具体货物贸易的摩擦开始,而其深层次原因却涉及到国际经济利益的关系及其调适,沿用就事论事的救济措施构筑贸易壁垒,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防不胜防,必须采取一揽子的综合解决方式,多元化协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加以解决。所以,后危机时期的江苏外贸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复合性贸易壁垒。
(3) 技术性壁垒趋向严密。
技术性壁垒是一国针对进口产品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等所形成的贸易障碍,主要有法律、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江苏外贸发展曾经长期遭遇各种技术性壁垒,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受贸易保护的影响而遭遇的技术性壁垒更多,大有取代“两反一保”,成为拓展外贸出口面临的第一障碍的趋势。特别是全球经济合作的加强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提出,将会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通过进出口贸易而获取的消费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越来越严密,进而不断增强影响技术性壁垒的难度。因此,后危机时期的江苏外贸发展,必然会面临大量的日趋严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4) 传统性壁垒小幅增加。
国际经济环境 篇5
正方:香港大学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 反方: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以并行 正方一辩发言:
阮忠静: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指的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而“环境保护”指的是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也就是说两者可以同时实行,和谐发展。
首先,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 纪所提倡的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性 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 护,不只是单单的保存,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 环保,不仅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而是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技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其 次,我方不否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片面地追求了经济增长而相对忽略了环境保护的事实。于是,在俗人被事实的表面所蒙蔽,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是一堆激烈的矛盾,不可以并行。然而智者却要说,它们不是天生的矛盾,它们只是一对人为的矛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人去怎么做。人 类社会是发展的,一时的人为矛盾不能不能否认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最后,综观今天的人类社会,在意识上,“商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传统价值观念早已落伍,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文明进步的同时不忘自然,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类 有能力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经济。用二氧化碳制作塑料,就是最好的说明。经济模式的转型,知识经济的到来,环保经济的日趋成熟,凡此种种都向我们有力的证 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应该而且终将并行不悖。谢谢。反方一辩发言:
蒋舸: 谢谢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的陈词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概念模糊。何为并行,静态的并存不是并行,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同行也不是并行,只有两件 事齐头并进互不冲突才是并行。因此,您今天论证的其实是同行和并存,又何尝给大家论证了并行呢?第二是前提虚假。您在说二者可以互相促进的时候,其实给了 大家一个虚假的前提,那便是二者对于环境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事实果然如此吗?充足的能源供应,发达的通讯网络,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固然是一个良好的环 境。但是,为了实现这些条件而进行的活动,难道不恰恰是以牺牲环境保护的对象为代价的吗?在现实中,二者根本无法做到齐头并进,互不冲突。因此我方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以并行。第 一,就理论层面而言,二者存在两个根本性的矛盾,经济发展是指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它要求不断地增加资源的投入,以保证产出的增长。而环境保护 则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生态恶化,它要求不断地减少人对自然的不良干预。增加和减少是二者在内在要求上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是生产 规模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必然结果便是人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加大和人排入自然界废弃物数量的增加。二者显然与环境保护所要追求的结果相矛 盾。
第二,就事实层面而言,五千年的农业史两百年的工业史,发达国家的历程,发展中国家的无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所谓的二者并行只能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关于这一点,我方的二辩、三辩都将有详细的阐述
第 三,就价值层面而言,今天我们要倡导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与对方辩友所要论证的并行截然不同。可持续发展是针对过去只顾环境发展不顾环境保护的做法提出的。在南北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它要求各国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具体的战略步骤。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困问题,因此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经济发展优先 为原则。而发达国家则承担着当今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责任,加之他们已经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优先为原则。而无 论是经济发展优先,还是环境保护优先,都不是说二者可以齐头并进,互不冲突。纵观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一个在理论上存在矛盾,在事实上不切实际,在价值上也 不可取的观点,而这样的观点,又怎么能够成立呢?谢谢。正方二辩发言:
姜佩宜: 大家好。对方同学一再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冲突,无法并行的,那么对方辩友,您可知道中国为了迎接奥运,提出让首都天更蓝的环保口号。那照您的 逻辑,那口号可得改成,让首都天更蓝,让经济更换慢才对啊,这样怎么迎接奥运呢?菲切伊奇说得好:“人类正在走向危机,完全需要找到一种解决危机的方 法。”而这种方法今天我们找到了。那就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下,就让我以发展的眼光再次为大家审视这条关乎 人类命运的辩题。大家来看:
首先,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观念已代替了片面追求经济的错误观念。在他的推动下,人类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1992年 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高峰会,就为全球性的环保运动揭开了序幕。从此环保成为了国际上政治和经贸谈判的主题。中国副总理温家宝在第二届环境与发展 国际合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中国的经济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坚持发展与环保的综合决策。这就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它 不是一个幻想,而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事实啊。
其二,重工业经济逐渐被知识型经济所代替。正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所说,新加坡在未来十年,要积极发展信息科技、生命科学等知识型经济。而知识型经济,正是低污染的经济模式啊,而且知识带来了生物科学的飞跃。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在1995年的报告,生物科技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轻重工业对环境的冲击。
最后我方要指出,环保这一角色已从过去 减轻社会负债,转化为创造社会资产。环保企业如雨后春笋,环保汽车、环保电池、环保灯泡等等,都是集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身的企业。在德国,环保更是推动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对方辩友请为环保卸下阻碍经济发展的恶名吧。今天,反方陷入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互相抵触的迷思,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惟有两者并行,才 是人类通向文明的唯一途径。虽然前途布满荆棘,但让我们共同关切,共同努力,在反思与改进中实现我们共同的未来。谢谢。反方二辩发言:
袁丁: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要感谢对方的二辩对于北京申奥的支持。不过我可以告诉对方同学,为了让北京的天更蓝,我们在北京要关闭大量的工厂。为了环保而让经 济受到一点损失请问这叫做并行吗?对方一辩告诉我们说,同时实行就叫做并行,那么现在有人在破坏环境,有人在保护环境,也是同时实行的,破坏环境和保护环 境也是并行吗?今天对方同学在证明他方观点,而我在证明我方的观点,我们也是同时进行的,所以请对方三辩待会儿并行的证明一下我方的观点吧。
其实对方同学的心情我们也能理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都很重要,因而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假如二者可以并行,一举两得该有多好啊。但是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发展史,但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也带来了生态退化。无论是中国的黄土高原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还是南亚次大陆的横河流域,这些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现在不是水旱灾害频繁,就是早已成了不毛之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了吗?没有。人类又经历了20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但是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优势,又有哪一个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呢?近代英国是世界工厂,伦敦却成为了雾都。当代美国是经济霸主,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却占到了全球的25%。日本和德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但是在两国经济腾飞的五六十年代,一个成了公害列岛,另外一个的森林面积也下降了一半以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了吗?还是没有。
的确,今天我们也看到,有不少发达国 家,他们的环境正在改善,这是否就实现了对方同学所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并行呢?依然没有。原因有两点:第一有些发达国家现在实际是牺牲部分经济利 益来维护环境利益的,比如德国,他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这实际上是限制伐木业的发展来维护环境,这 叫做环保优先,不叫做二者并行。第二,更多的发达国家是把环境危机给转嫁了。美国对本国工厂的污染严加控制,但是却把高污染的矿物冶炼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木筷。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哪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难道就是对方同学说的经济发 展,环境保护二者并行吗?如果是,这种并行就是不道德的;如果不是,对方同学说得并行就是不现实的。请问各位,我们是要一条不道德的道路呢?还是一条不现 实的道路呢?谢谢大家。正方三辩发言:
刘家懿: 各位,大家好。对方同学的一辩告诉我们说,发展中的国家要先发展经济,那么他们的二辩又告诉我们说,发展中的国家是受了苦的,因为已发展的国家把他们在环 保上面的一些转嫁成本放在发展中国家身上。他告诉我们说,这不能是并行的,这是一步一步来的,还要我解释什么叫做同行,那么就让我们告诉你们什么叫做并 行。
假设今天我和你在通电话,我们同时一人 一句地在讲,你可以说,你说这一句,我说那一句,可是我们两个不是在通电话吗?通电话,两个人之间是在并行的,但是一步一步来的。因为一人讲一句,你都讲 了,我都讲了,那么谁听呢?再说第二点,他告诉我们,罗列了现在种种的悲观事实,说明历史上我们破坏了环境,现在我们看到了空气污染,看到了海水越来越 脏,看到了臭氧层破了洞,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呢?人是要往前走,不是向后看的,同学,这些环保,可是要以经济作为强大的后盾来帮助的。对方同学说来说去,简 直就是为了反对在反对。
对 方同学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忽略了事实。如果说今天环保与经济发展不可以并行,那么我们今天身处在的这个花园城市新加坡,到底是环保先行还是经济先行 呢?再来,以中国为例,中国的第一鱼城,山东荣成,它同拿了环保模范和建设模范,那么这是从何说起啊?我方所看到的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并行,这个 两者起的是一个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作用。不仅是可以,而且还是应该。今天我们说的可以是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的回报性,以及可达性。纵观经济的发展史,我 们由农业经济,进步到了工业经济,然后我们发展到今天今时今日的知识型经济。我们在农业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畏惧自然,在工业时代我们想要征服自然,今时 今日我们是想要和自然作好朋友。总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一马当先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而绿色的霸权只不过是空泛而没有意义的话语。只有两者并行,才能让自然与人类是共存共荣。
对 方同学今天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概念不清。正像说港大今天只有女孩子来参加比赛就把港大当成女校,是一样的荒谬。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这个不 可以,那个不可以,有着斩钉截铁的力量,却欠缺了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我们来看看旅游业吧,旅游业就是要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重,对方同学可 能会告诉我说,旅游业里头有种种的不完美,叫我留心,可是发展从来就不是完美的,正如人们成长必然经过困惑和困难,但没有人能够抗拒长大,我们不是都走到 现在了吗?我们是基于现在放眼未来的„„谢谢各位。
反方三辩发言: 余磊: 谢谢主席,评委,各位好。我想如果对方三辩一定要和您的朋友在电话里并行地通话的话,那只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在吵架。来看一看对方辩友的概念,对方辩友告 诉大家说,并行,有矛盾,有冲突,无论多激烈,也可以并行。那么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果我和我方二辩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往前走,结果是我打他一拳,他打 我一拳,我踢他一脚,他踢我一脚。这能叫并行吗?这分明就是扭打成一团。对方一辩还开宗明义告诉大家说,他们今天讲的经济发展,本身就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因 素。那么让我们想一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谈并行呢?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才谈并行。如果对方辩友认为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包 含的关系,我们还有讨论并行的必要吗?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立论方式,为什么人性本善,因为不善就不是人;为什么知难行易呢,不难就不是知。这样的方式,真 理会越辩越明吗?
刚 才我方二辩,已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给大家阐述了,在发达国家两者不可以并行。现在,再让我们看一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其实,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和 他的人口问题一样,归根到底,是由于经济发展不足所形成的贫困问题所形成的。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走经济优先发展的道路。因为贫困,人们面对贫瘠的土 地无可奈何,因此只能以砍伐林木为生,从而形成了可怕的生态破坏。同样因为贫困,大量的人口集中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各种有害 物质乱排乱放,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是因为贫困,发展中国家还无可奈何地成为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垃圾清倒场。其实,当有的非洲国家以每吨几美元的 价格,从西方国家接纳化学废物的时候,他们何尝不知道这将贻害子孙;当有的南美国家面对因为砍伐而日益萎缩的热带雨林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这是生我养 我的土地。但是,内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有跨国强势资本的步步紧逼,不发展经济,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危机从何谈起?难道大家可以仰着脖子,等 着天上叭叽叭叽往下掉馅饼吗?并行的理想固然美妙,但是,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就需要多耗费几十倍的成本,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就需要有强大的工农业为基 础。这一切离开了经济的优先发展,又将从何谈起?对方同学可以在理想状态中,在辩场上面给大家描绘一幅美好的图景,为大家建造空中楼阁。但是回归现实„„ 谢谢大家。自由辩论:
郭蕾: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刚才你们说两个人一起走路,要打架,势必拖慢。那是两个人有四条腿,如此说来,一个人背着另外一个人,一定是快了。那是不是一定要发展经济先行,才能使两者同步进行呢?谢谢。
周玄毅: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您不是一个人背着一个人,而是我和我的鼻子一块儿行走。为什么呢?您告诉大家说,您的经济发展中融入了环保的观念。那我身上长着一个鼻子,我和我的鼻子一块儿走,叫不叫做并行的概念呢?
姜佩宜:对方辩友,您没听清楚刚才我们一辩所说的话,我们说的是在可持续性经济中,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成本之一,而不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包含在一起。对方辩友,我想请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正相关,还是反相关呢?
余磊:既然辩方同学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相互促进,那么请教对方同学,经济发展最快的工业革命时期,为什么促进出了八大公害,十大污染,十六大环境问题?
郭蕾:我发现对方同学真的是非常冷静,为什么你说来说去都是大工业时代,放眼现在,已经是走到了经济时代。请正面回答我方问题,这两者关系到底是正相关,还是反相关?谢谢。
袁丁:我想,它是正相关,还是反相关,我方三辩那个例子就已经很能证明了。对方同学说不谈工业时代,是不是已经证明了工业时代的确是不可以并行了。那我们以后接着谈新时期的问题,好不好?
阮忠静:就让我来讲一讲对方辩友三辩的例子。你和你的队友一起走,边打边走,你们是在并行。只要你们两个人没有死,一起在朝前走,你们就是并行。
蒋舸:我想,并行的概念,我方的例子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那么刚才对方辩友指责我们不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现在。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应该是经济环保力度越大,经济发展越快。为什么现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倒禁止经济发展呢?
刘家懿:对方同学,你说我们不谈并行,就先不谈并行吧。今天的题目,另外一个主题就是可以性。那么我想请问对方同学,菲律宾的生态工业区到底是先行环保,还是先行经济呢?
余磊:其实,肯尼亚的生态旅游比菲律宾更有名。可是发展了那么多年,那里的狮子看见人都会摇尾巴了,狮子王变成了狮子狗,体现对方同学的并行了吗?
刘家懿:对方同学,今天我们辩论这个可以性,是站在现在看未来,而不是站在历史上面看后天。所以说,我们今天说的可以性,请你正面回答我,菲律宾的生态保护区,到底是经济先行,还是环保先行呢?
周玄毅:自然保护联盟的委员桑采尔先生告诉大家说,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就是发展旅游业。您告诉大家,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那我请教您,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一个能够促进环保的事情会是一个最为严峻的考验呢?
姜佩宜: 对方辩友,刚才你们的三辩说到,因为为了北京首都天更蓝,所以关闭了一些企业,这就说明了经济发展是不可以并行。对方辩友,您这样说可就错了,为什么要把 这些企业关闭呢?那就是为了能够更持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因为它们污染了环境,而环境成为经济成本的一部分。请问对方辩友,环保汽车是经济先行,还 是环保先行?
袁丁:环保汽车在意大利搞了很多年了,可是商业前景不被看好。为什么呢?因为二者不可并行。对方同学又告诉我,关闭一个人的厂子叫做经济发展,那这个厂主可是不会答应。关了我的厂子,钱都没有赚,哪有什么经济发展。
郭蕾:经济与环保是一点损失都没有的吗?我就想请教,什么叫做目光短浅?“两权相害,取其轻者”,这是符合经济原则的。我再想问对方辩友,我们谈的是可行性,那么对方辩友说两者不可以并行,是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都没有?在今天美丽的新加坡,是环保先行,还是经济先行呢?
蒋舸:对方辩友说到新加坡,让我想起了吴作栋总理在1997年的联大特别会议上的讲话。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持续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对方辩友,经济发展优先可不是二者可以并行。
阮忠静: 对方辩友喜欢一刀切开横截面,这一秒钟,我们在发展经济,所以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就不可以并行。但其实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请对方辩友不要用线性 的数学模型来看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它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形的形态向上发展。三维立体要比二维好看多了。
余磊:其实呢,不是我方一刀切,而是对方同学大胡子喝稀粥,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混在一块儿了呀。现在对方辩友既然告诉大家,可以相互促进,那么请教您,信息产业如何体现对方同学所说的两者并行呢?
刘家懿:对方同学你们说信息产业是吧,那么我要先提醒你一句,今天我们要推动环保,首先要搞起来的是什么?是教育,是科技,信息产业正好可以正好可以帮到我们这一点。这一点,就是代表着我们的商机。
周玄毅:对方同学,请问您知不知道,信息产业每年要耗费多少剧毒的化学物质?
姜佩宜:对方辩友,您所说的种种忧患我们都理解,我们也心急如焚,我们也看到了现在有些国家经济发展破坏环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现在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起来并驾齐驱,我们的社会才能更美好呢?
余磊:对方同学没有看到信息产业的弊端,所以谈起问题来还是不急不慢。信息产业仅在1999年世界上就用了300万吨的剧毒物质来提炼硅,制造芯片。对方辩友不要只看到无边钞票滚滚来,看不见它一江毒水向东流啊。
刘家懿:对方同学告诉我们说,我们要把经济发展在落后中的国家我们要先发展起来。那么我想要请问对方同学,这要如何发展呢?
蒋舸:对方辩友,不管怎么发展,我们都不能忘记的一条就叫“民以食为天”,您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又如何与环境保护并行呢? 姜佩宜:对方辩友友没有听过什么叫做有机蔬菜?有机蔬菜就是用无毒的化肥来进行灌溉的,而且有机蔬菜在市场上的价格要比一般蔬菜来得高这正是经济效益的体现啊。
余磊:以前那,大家为了吃到更多的蔬菜,就大量使用农药,现在为了吃到没有农药的蔬菜,就大量使用基因技术,可使基因污染又让大家谈虎色变,这是并行吗?分明是送走了阎王,又来了小鬼嘛。
姜佩宜:对方辩友,我方已经说过了,发展从来不是完美的,人类发展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啊,但不能因为发展中有磕磕碰碰,发展中有问题您就停止发展。
周玄毅:转基因已经转出了疯牛病,对方辩友还是不慌不忙,果然是能够并行啊。
刘家懿:对方同学一直在危言耸听,您提出的问题我们知道„„可是要怎么解决呢?
蒋舸:那我们来看一下有些什么问题,要请对方辩友待会儿给我们解释一下呢。刚才农业的问题您没有解释,再让我们看一下工业。多氯连苯是一种主要的工业原料,但是它是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每年产生的110万吨多氯连苯,您打算怎么解决呢?
余磊:传统产业对方同学无法解释,新兴产业对方同学也没有给大家一个完满的答案。对方同学的并行真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大家还要待并行的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恐怕都已成蹉跎了吧。
周玄毅:对方辩友喜欢谈新加坡,可是您知不知道新加坡在1959年的时候有160万的人口,可是只有30万人口的住房可以为大家提供,请问您„„ 反方总结陈词:
周玄毅: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对方同学所说的二者并行?其实无非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具体行为之中,我们考虑了环保的因素,融入了环保的 观念。那么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考虑到另外的因素,这叫做二者并行吗?举一个例子,今天我在这里辩论的同时,考虑到比赛完以后可以回去 好好的睡一觉,是不是说睡觉和辩论可以并行,我可以一边打着呼噜,一边和对方同学唇枪舌剑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对方辩友今天在概念上、现实上和理论上的三点问题。
第 一,对于本场辩论之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并行”,对方同学理解有误。他们告诉大家的是什么?是说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在进行环境保护,有的人在进行经济发 展,所以二者就可以并行了。那么,按照同样的逻辑,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发动战争,有的人在维护和平,有的人在保护环境,有的人在破坏环境,那么战争与和平,保护和破坏是不是都可以并行呢?那么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并行呢?可见,对方同学今天所说的并行忽略了并行的核心意义,就在于齐头并进,互 不冲突。
第二,对方同学告诉大家说,经济发展和 环境保护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所以它们就可以并行了。我们知道,古人说,“君子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事实上,我方的观点和对方辩友的观点也是 可以在争论之中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是不是说,我方观点和对方观点都可以并行了呢?那么对方四边待会儿在证明你方观点的时候,能不能顺便的帮我方来证明 一下观点呢?您不会答应这个要求的,所以我也不会同意您方的理论。
第 三,在现实层面上,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我们看到对方辩友举出的事例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二者并行。过去没有并行,现在没有 并行,传统产业不能够并行,新兴产业也不能够并行。那么请问,并行的现实依据究竟在哪里?如果说没有现实依据,确仍然要强求二者并行,其结果只能是两方 面:第一,发达国家以并行为借口,却拒不愿意为环保付出自己经济上应该付出的代价,向对方辩友一样,他们可以为自己辩护说,反正二者可以并行,何必要我牺 牲经济?另一方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如果是不顾实际的强求并行,只能是既保证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维护不了环境保护的力度。真可 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今 天,我方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以并行,既不是要回到只要经济发展,不要环境保护的老路,也不是要走空泛的绝对环保主义的路线。我们是要倡导一条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有主有次,主次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优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达国家,环保优先,经济发 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发达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协调,人类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协调,地区局部利益和全球整体利益的协调,最 终,实现人类利益和自然环境的真正协调。今天,短短的一场辩论不可能阐述清楚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是想通过我方的努力,去恳请在座的各位,多一 点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热情。这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当文明的喧嚣远去之后,剩下的只有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想象,当下个 世纪的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迎接她的却仍然是一个寂静的春天。谢谢。正方总结陈词:
郭蕾: 谢谢主席,各位,大家好。刚才反方同学对我们说,破坏环境有人为之,保护环境有人为之,那么这两样不能并行,当然。但是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破坏环境和保 护环境的目的一样吗?战争与和平的目的一样吗?目的不一样。而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对人的目的当然是一样的,它们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地服务着我们人类最高的 理想,不断完善整个地球啊。今天我实在觉得非常遗憾,因为时至今日,在对方同学的眼中,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面容苍白,吝啬单薄的货币符号。可是身处美丽的 狮城,我们都已经感悟到,经济可以是绿色的,它可以是丰满的。它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让人拍案叫绝,连连叫好。对方同学今天试图向我们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 发展生来八字不和,怎有并行之缘。可同学们不要忘记了,他们之中的红线正是“以人为本”。的确,为了人类的贪婪和无知,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谓辛酸,可是,覆 辙之旁,焉知不是阳关大道?沉船侧畔,焉知不能千帆过境?过去,登月是嫦娥专利的神话,可是阿波罗号为我们实现了这个理想。昨天,我们也和对方同学一样,心有戚戚,可是今天,日趋成熟的主客观条件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的可能性是令人信心满怀的。
首先,社会观念的根本转变使得环保意识从决策者到实践者层层渗透,作用于人类整个大血管。它和经济发展一起营养我们的心脏,美化我们的环境。聪明的人类做出如是的抉择,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一个也不能少。
营造良好国际经贸环境 篇6
要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在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经济崩溃的边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这得益于中国各部门在各领域坚持不懈的改革进程,也得益于中国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开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已超过50%,尤其是遍布全国的外贸进料加工企业和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就业完全依赖外贸出口,国际贸易上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形势与社会的稳定。
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源源不断的物美价廉的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受到消费者普遍青睐的同时,也引起一些国家的紧张与不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中国日益增长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不同程度的挑战。这也是目前不少国家纷纷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原因。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9.6%,而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却占全球40%,反补贴案件更是占了全球75%。面对近期西方国家在汇率、贸易逆差等问题上的炒作以及贸易争端案件的增加,中国的外贸发展正面临重要挑战,如何有效化解这一矛盾,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利用外资方面,虽然今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将继续增加,甚至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但我们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把资本、技术的引进与智力、管理制度的引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外资促进优化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国内技术创新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走出去”方面,中国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去年对海外投资达到创纪录的430亿美元。近五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数量增长20倍以上。今后我们将面临如何从工程承包、能源资源方面的对外投资为主,逐步转变为把全球生产、人才、资源、物流等优质要素全方位嫁接到中国的产品价值链中,进一步建立区域和全球的贸易生产体系。
在对外援助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寄予很高的期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也应该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脱贫努力给予更多关注,并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也有助于实现建立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
总之,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一个和谐、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至关重要。为了营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妥善处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开展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长期友好经贸合作。
稳定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中美间虽时有摩擦,但总体形势是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巩固和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两国领导人与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互信不断加深,但两国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处理好两国关系提出挑战。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是中国建设和谐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毫无疑问,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并尽了最大努力争取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胡锦涛主席在G20峰会期间与奥巴马的会谈以及明年1月对美访问,温总理在联大会议期间与奥巴马总统的会见,都将为稳定中美关系大局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谋求稳定和改善中美关系,除了与美国政府打交道外,同时需要同美国国会打交道。美国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中,虽然存在对中国持有偏见、为了选票而利用中美关系做文章的人,但也有不少重视中美关系大局的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美国国会议员的沟通,尤其是那些对中国尚缺乏了解的议员,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稳定中美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然与美国学术界、各类智库、非政府组织、利益团体,特别是跨国公司、企业界的沟通和交流同样十分重要。长期以来,美国的企业界、尤其是跨国公司在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当中多数在中国已有巨额投资,近年来公司总部的大部分收益也来自中国,他们都深知稳定中美关系对其公司前途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争取对华永久性最惠国待遇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美国大企业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盟友,他们在美国政府与国会的游说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争取对我有利的国际环境,今后我们仍应做好美国大企业的工作,这其中包括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注意妥善处理和解决他们在华经营与贸易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包括他们所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购买国货”、自主创新等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其切身利益与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在美国的政府和国会中,他们的声音和建议才最容易得到同情与采纳。
处理好与G20其他成员关系
20国集团的诞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客观反映当前各国的国际影响与经济实力的结果。尽管国际上对这种组合仍有不少批评与异议,也不排除今后的组合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微调,但不管今后是何种组合,中国都会是当然的成员。在G20中,中国将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做出贡献,同时要维护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也是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20国集团中,我们除了要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外,还要加强与法、德、英、日、加等发达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同这些大国之间关系不断得到加强与发展,但最近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意见相左,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矛盾有所上升。
上述国家在过去30年中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取得长足发展,贸易额与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多年来,这些国家在华投资带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对中国经济发展多有贡献。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与摩擦,总体的双边关系是稳定健康的,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我们需要与他们沟通,求得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双边存在的各种问题,求大同、存小异,共同维护现有的良好经贸关系。
20国集团中新兴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倚重的对象。在过去一两百年的历史中,我们同这些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类似的发展经历。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均已达到500亿美元以上,相互的投资活动也日益增多,在气候变化、贸易、发展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尽管我们之间也存在诸如贸易摩擦、领土划界等问题,但双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立场远远超过我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分歧。
这些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不断提高。我们同这些国家要发展真诚的合作,不断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水平,不断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共同利益。重视通过双边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我们之间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和分歧,防止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防止一些国家分化、瓦解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企图,不断加强南南合作。
与发展中国家深化经贸合作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们天然的朋友和经济贸易伙伴,其中许多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有共同的经历和遭遇,我们同这些国家政治上相互信任、经济上互补,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与观点相近。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向其中不少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大大加强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我们之间的互利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0年9月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全面阐述了我们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情况及今后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多年来为他们援建了150多所学校、近百所医院,向近70个国家派出医疗队,累计超过2万名医务人员,治愈了数以亿计的患者。
今后五年,中国将帮助这些国家新建200所学校,200个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并派出3000名农业專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农业项目合作,还将对最不发达国家95%税目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从今年7月起已对33个最不发达国家4700多个税目产品实现零关税,优惠范围已涵盖这些国家绝大多数对华出口商品。
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将在政治上、经济上为中国实现“十二五”规划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某些国家试图散步各种流言蜚语、污蔑中国“掠夺非洲的资源”、搞“新殖民主义”,挑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时,我们更应注意以实际行动维护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所有从事对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企业和人员都要自觉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保护当地环境,保证当地劳工的福利待遇,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脱贫做出贡献。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完成
多哈回合谈判从2001年底启动,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近两年来陷入僵局。主要原因是谈判议题广泛,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高度敏感性。
个别发达国家由于国内政治的影响,不顾多哈发展回合的授权,试图大幅度提高要价,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近期在韩国召开的20国峰会上,领导人再次呼吁尽快结束多哈回合谈判,一些专家也希望2011年能成为结束多哈回合的“机会之窗”。希望能否变为现实还取决于今后数月中各主要成员国内政治的变化和发展。
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受阻,不少国家纷纷商谈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以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也使自己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今年以来,东盟与韩国、印度与欧盟、韩国与印度、韩国与欧盟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都取得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的贸易环境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 篇7
一、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信息通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仍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动力。除了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贸易自由化等重要因素也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产业转移将再趋活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投资和经营的国际化进程仍在持续,大型跨国企业海外产值降幅大大低于总体经济降幅。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状况改善,全球投资于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复苏,2010年上半年重新进入上升区间,预计今后两年会继续小幅回升。在全球投资复苏的过程中,跨国并购的上升势头最为明显。产业转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全球分工、技术进步、市场开拓和企业扩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将继续发展,新技术、新市场将成为新的海外投资热点。同时,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各国经济开放度和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希望以合作、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双边、多边或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2000—2009年,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4%上升到3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2009年,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一半,输出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1/4。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投资都将保持强劲势头,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会加大。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将深刻变革,并与多极化趋势相互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将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多国集团发生重组,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多国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各国发展理念和道路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构建公平、公正、有序、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转化为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扩大回旋余地,增强抗风险能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压力正在转化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力,传统技术和产业衰落将为新技术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信息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仍会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云计算、物联网、感知中心、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方兴未艾。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经过长时间积累,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和行业成为跨境投资新热点。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企业创新能力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强,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高端,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技术成果与商业化和产业化衔接密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仍会继续领先。新技术研发和扩散将推动跨境投资和产业转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大,低成本优势明显,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潜力不可低估,在某些产业领域和技术环节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可能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尽管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美国、日本、欧盟等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使欧洲各国经济复苏明显受阻。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复苏缓慢,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制约,加上人口老龄化负担沉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过程,未来经济增长并不乐观。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复苏较快,但通胀压力较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弱。
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全球生产和供给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应当看到,明显萎缩的国际需求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尚需时日,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发达国家私营部门需求的恢复慢于政府刺激的投资需求、消费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矛盾正在调整;发展中国家仍在努力稳住外需,积极扩大内需。全球供给结构调整将引起需求结构变化,市场重心可能转移。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和扩大出口,可能挤压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出口市场,导致后者外需环境趋紧。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扩大区域内需求潜力,发展中国家和亚洲的区域合作可能导致对欧美市场的依赖降低,促进区域内需求扩张。
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受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制约,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大,面临的环境代价、能源价格上涨和西方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排,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力求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领域占得先机。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碳排放交易、碳关税等理念和机制,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牵制发展中国家的一面。围绕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各国共同应对的共识在提高,但在责任义务界定、发展权益维护、转型路径选择、技术资金援助等方面还会长期存在争议。
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新的金融风险还在累积。二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明显,美元贬值将直接损害各国美元资产的安全。三是南北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仍然任重而道远。四是国际市场震荡频繁,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全球主要股市剧烈动荡,原油、铜、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很大,但并无定价主导权,容易受制于人。
三、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全面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仍然是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进行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孕育着巨大机遇。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外部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上升,有利于我国发挥市场规模大、劳动力充裕等比较优势。新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打破某些产业的瓶颈制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和环节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我国在全球和区域内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有利于我国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我国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外部需求总量趋紧、结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须更多依靠内需;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和振兴制造业,可能挤压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空间,固化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全球产业转移有可能给我国带来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产业,也可能产生某些行业的外国垄断,在某些领域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国际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可能迅速传导到国内,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规则对我国的压力增大,所谓的中国“责任论”、“傲慢论”和“威胁论”也会不断花样翻新。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变局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积极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应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稳定和拓展外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双边、多边和区域内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自由贸易,推动国际分工深化;把握好自己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变化和新定位,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升级,转变粗放的投资和出口增长方式,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面对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型,以更大力度推动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高效有序、更加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国际经济环境 篇8
1.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政治经济博弈
(1) 模型。
本文运用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加以论述。先作几个说明, 由于中国和美、日以及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采取行动过程中, 双方都可以了解到对方的所有信息, 而双方在行动过程中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所以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上是一个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4]首先中国有两种选择:升值或不升值。如果升值, 中国将遭受极大损失 (用-a来表示 (a>0) ) , 而美国将从中受益 (用b表示 (b>0) ) 。而如果中国政府坚持不升值的决策, 又将面临美国的制裁和不制裁两种选择。如果不制裁, 中国获利个单位的收益, 而美国的收益则是-b (即面临损失) 。如果制裁, 中国政府将被迫采取应对措施抵制美国的制裁。假设美国制裁中国的成本为λ1, 而中国遭受美国制裁付出的代价为δ1。面临美国制裁, 中国政府有两种选择:抵制和不抵制。如果不抵制, 中国收益用a-δ1表示, 而美国可用-b-λ1来表示。如果抵制, 成败未卜。我们用δ2表示中国抵制美国制裁所付出的成本, 用λ2表示美国遭受中国抵制后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成功, 中国的收益可用a-δ1-δ2表示, 而美国可用-b-λ1-λ2表示。一旦失败, 中国不仅付出成本和代价, 同时也迫于无奈不得不升值, 这是一种最不理想的结局。中国的收益-a-δ1-δ2, 而美国则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其收益可用b-λ1-λ2表示。
由于中国采取抵制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性, 现在谁也无法预料最后结局。假定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为50%, 只有当中国抵制后整个收益大于不抵制的收益, 中国政府才可能实行人民币汇率不升值的决策, 并坚持抵制, 也即只有当中国采取抵制后的收益期望值E1=0.5× (a-δ1-δ2) +0.5× (-a-δ1-δ2) 大于人民币升值情况下的收益, 中国才会采取抵制的对策。用不等式表示就是:E1=0.5× (a-δ1-δ2) +0.5× (-a-δ1-δ2) >-a, 得0<δ1+δ2-b得:0<λ1+λ2
如果λ=λ1+λ2, 则上式即为0<λ
目前, 中国人民币不升值, 美国等发达国家制裁已成事实。对中国来讲, 最佳结果应是在满足0<δa, 也即中国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付出的成本超过了由于升值所付出的代价, 中国迫于无奈也会选择人民币升值。
(2) 分析。
从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来看,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通过美元贬值, 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 (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 , 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 遏制中国商品的对美出口, 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 是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5]美国现在世界上玩着“双赤字”的游戏,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在国际市场目前还只能接受它的美元和国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是其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
从中美之间的利益关系上来看, 中美双方的经济依赖性已日益增强:美国是中国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依靠与美国的贸易部分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目标。与此同时, 中国也日益成为美国扩大出口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对象国。2007年, 对华贸易占到美国全部贸易的10.1%, 中国成为美国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人民币汇率争论是一个典型的汇率制度选择过程中的大国政治博弈案例。
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来看,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同时又拥有大量的美元储备, 还是许多人眼中的美国霸主地位的强有力挑战者。如果中国将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用于购买美国高技术产品、尤其是实施大规模企业兼并战略, 会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压力, 而如果中国抛售所持有的美元则有可能造成美元的进一步下跌。[7]在某种程度上, 中国和美国都希望人民币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脱钩。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并浮动, 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 维护美元的地位, 而中国则希望通过汇率改革达到实现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减少对美元依赖的目的。
从美国内部政治因素看, 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党派政治。每当大选来临, 共和党和民主党照例会开始上演政治对局, 许多经济问题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政治标签, 两党也就成为不同利益方的代表。在美国国内, 强烈主张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是民主党, 而推动国会向政府施压的主要是美国国内一些不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及其工会组织。共和党代表工商业大企业的利益, 尤其是跨国公司以及拥有大量在华投资的银行家和投资家等。[8]因此, 美国的党派政治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力度和持续性, 导致对人民币汇率的争议随着美国的政治周期而高低起伏。
2. 结论
具体来说, 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通过有利于己的汇率安排所追求的利益如下:第一, 扭转本国的贸易差额。当大国出现贸易逆差时, 可以利用有利于己的汇率政策, 例如货币贬值, 扭转这一贸易差额, 从而维护和增强本币作为国际货币的信心。第二, 实现和巩固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币值之差, 现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而得到的收入。[9]通过掌握发行货币的权力, 大国可以为其贸易逆差融资, 而其他国家则不得不以商品和服务为此付账。第三, 保持自身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并影响、甚至操纵别国的政策。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将使本国在遇到“不对称冲击”, 亦即经济变化对各国的影响各异时, 无法采取积极而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应对。
因此, 大国之间争夺有利于己的汇率安排的利益斗争和较量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国际货币的协调与合作, 但是这种合作往往首先取决于是否符合大国的利益。[10]
参考文献
[1]方洁.汇率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 2009 (2) :78-83.
[2]张宇燕, 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J].当代亚太, 2005 (9) :3-20.
[3]丁骋骋.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博弈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 (5) :100-104.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
[5]李超民.是“汇率操纵”还是“储蓄率落差”:人民币汇率政治经济学[J].上海金融学院院报, 2008 (3) :37-42.
[6]杜安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 :56-57.
[7]张宇燕, 张静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远洋航务, 2007 (12) :29-30.
[8]周叶菁.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J].国际论坛, 2009 (1) :51-81.
[9]何帆, 李志远.汇率变动与汇率制度变革的政治经济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1) :24-31.
国际经济环境 篇9
所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其表示的是家庭经营为基础条件, 不涉及到任何产权问题, 其民有民营、自主、自愿, 并且由民众自己担负盈亏。当前农村所实施的为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制度所选择的是统分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合。但是, 在改革开放之后, 这种双层经营中的“统”相关机制还存在缺陷, 怎样才能够统筹农户, 使用什么方法来开展经营活动, 是保证相关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所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联合, 这就给之前的经营体制增加更多的内容, 属于创新的表达。实施科学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体制能够进一步保证实现健康发展, 政府对于合作组织发展的帮助就是利用政策、法规所形成相应的框架。
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国际经验借鉴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 对合作组织支持往往从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开始。早在上世纪20年代, 美国国会就颁布了相关法律来承认农业生产者自愿为了达到共同协议所结成的相关组织, 并且为其提供了相应的豁免权。1926年所颁布的合作销售法则为合作社发展提供相应的豁免权;到了1937年农业营销学定法则批准了农民可以在合作组织的协调下集中进行行动, 从而强化了行业本身的自律性, 例如奶业合作社则能够结合生产者的实际使用状况来对牛奶价格加以统一, 通过研究、仓储、促销来对产品进行规范, 保证其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市场中。
三、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阶段性成果及完善思路
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所发表的农业生产合作相关文件开始, 就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已经超过60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 政府有关部门就是开始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而且2007年也颁布了合作社法等, 这种法律进一步明确了法人所具有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要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标志着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进入了新的阶段, 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
2.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
总的来说, 当前的立法基本上实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法可依的问题, 但在实行过程中, 相关的配套法律非常不完善, 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一是其他相关专门法规没有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界定民事主体《民法通则》没有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门规范, 与农村经济密切联系的《乡镇企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较少涉及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从而在执行中往往发生法律冲突。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贯彻不到位, 合作组织仍难以做到规范化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2007年7月1日正式施行后, 已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都面临着依法登记的问题, 按照法律的规范, 对这些已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完善已迫在眉睫, 但由于原有登记机关的不同, 此项梳理工作没有统一的法律指导。为此, 需要针对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对立法工作的新要求, 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梳理, 形成系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体系, 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奠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3. 农民合作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和还权于民。
国际经济环境 篇10
随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来源、区域分布、产业结构、投资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也已逐步从资本形成、获得进步技术等转移到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来。从总体上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 外商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起步探索阶段 (1979年—1986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利用外资的起步阶段。1979—1986年间, 外商投资项目累计达到了7819项, 外商投资协议金额为191.59亿美元, 外商投资的实际金额为65.95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 这一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 大多数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从地区分布看, 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及沿海地区;从资本的来源结构看, 主要是港澳台及华侨资本。
(二) 稳定发展阶段 (1987年—1991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稳定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继续扩大沿海经济开发区, 实行沿海经济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战略。1987年—1991年间, 外商投资项目累计达到34208项, 外商投资的协议金额达331.79亿美元, 实际金额为167.52亿美元。
(三) 高速增长期 (1992年—至今)
我国经过利用外资20多年的发展, 总量上, 截止2005年底, 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2960家, 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2856.7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5.70%, 出口额占到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2.2%。
1、我国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发展历程。
2008年, 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外商投资区域布局也继续优化。在非金融领域, 东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783.40亿元, 同比增长19.35%, 占全国的84.79%, 比重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74.36亿元, 同比增长36.44%, 占全国的8.05%, 比重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66.19亿元, 同比增长79.84%, 增幅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占全国总量的7.16%, 比重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中西部吸收外资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 中东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基本保持平稳, 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呈加速增长之势。
2、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历年来外资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三类产业中的分布如下: (1) 第一产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很小。从我国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看, 第一产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很低, 甚至可以说为不知足道, 所占比重在2%左右徘徊。 (2) 投向第二产业的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如纺织服装、机械、轻工等, 在第二产业中, 外商投资又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 (3) 投向第三产业的外资所占比例有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 呈现周期性变动趋势。
1997年以来开始下降, 由1997年的31.2%降至2002年的20.3%。2002年以来开始上升, 总的说来, 由于外商对第三产业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很突出, 因此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动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环境对目前我国外商投资形成的影响
(一) 我国投资环境的变化。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会继续回落, 而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以及人们对未来风险偏高的预期, 使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 短期消费热点培育并非易事, 内需增长必然放缓。我国外汇储备偏高, 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较大, 出口成本将持续上升, 外贸出口增长的势头会放缓。从经济增长方式看: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能源、矿产资源等的约束日益强化, 环境成本趋于上升, 依赖资源投入增加支撑的粗放型扩张模式难以持续,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压缩, 外商投资结构也面临调整压力, 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的外商投资增长潜力大, 而高污染的外商投资将被严格禁止, 高耗能的外商投资会受到更多限制。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吸引外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初步统计, 2008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下降了21%, 跌至1.45万亿美元。其中, 发达国家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2007年减少了32.7%, 降为8401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5177亿美元, 增长了3.6%, 但增幅远低于2007年。在全球FDI大幅下降的背景下, 200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虽然实现了增长, 但也遇到了困难, 特别是在最后一个季度;而新增项目数和合同外资金额出现明显降幅,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2008年前5个月外商直接投资 (FDI) 总额达到427.8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上升了55%。然而, 2008年10月份金融危机的爆发后我国吸收外资自2008年10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下降。2009年一季度, 全国实际吸收外资217.8亿美元, 同比下降20.6%, 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554家, 同比下降34.5%。
(三) 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转变利用外资模式提供的机遇。
从目前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实际效果来看, 明显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外资企业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业的企业。一般这类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主要是利用我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来制造产品并出口。当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国内消费萎缩时, 进口的需求减少, 导致一些出口企业破产或者减产。相比之下, 汽车、电子等全球性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不但没有因为金融危机降低在我国的投资, 反而比以往增加了很多。对这类产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项目, 我国应鼓励外资进入, 放宽股权比例要求。
三、优化我国利用外资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一) 改善投资环境, 继续吸引FDI流入。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我国应在下一阶段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跨国公司提供一个更好的体制环境;增加市场的开放程度, 减少市场准入的障碍。政府可通过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激励具有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 或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并在此过程中, 推动国内科研部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二) 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政策调整。
由于中国对外开放是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地区推进的, 加之地区投资环境的差异, FDI在东部地区大量聚集, 并由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 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优势, 制定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在中部地区, 以太原、郑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为依托, 以50年代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基础, 以长江、京广线、京九线、陇海线为纽带, 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是经济基础比较落后, 投资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 发展西部的关键是发现资源;发现资源、开发资源的关键是筹措资金, 因此, 利用外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三) 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
从世界范围来看, 在制造业内部, 汽车、电子、通讯等全球性产业以及食品、饮料、洗涤用等多国内产业是跨国公司活动集中的产业, 同样也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较多的产业, 但跨国公司这两类产业中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却有差别。从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实际效果看, 汽车、电子等全球性产业外商投资企业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 进口替代和出口增长效果比较理想。对这类产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项目, 我国应鼓励外资进入。
(四) 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增加,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会进一步增加, 股票、证券类的外商间接投资会比外商直接投资更快增长。实施利用外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积极吸引风险投资, 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 允许外商独资经营, 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 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 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也迟迟未能推出, 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 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 2004.3
[2]、强永昌, 王天滨:《FDI与中国地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 2005.4
[3]、赵洪斌:《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 当代财经, 2004.12
[4]、胡涵钧、王纪亮:《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 社会科学, 2005.5
[5]、杨晓东:《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J], 财贸研究, 2004.4
[6]、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J], 经济研究, 2001.2
经济危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篇11
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从结构主义出发,认为世界经济是统一的整体,“包含着一个占支配的中心,一个处于依附地位的外围和处于‘中心’、‘边缘’之间的‘半边缘’地带,形成一个‘中心-外围’的经济结构”①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1959,Vol.XLIX,pp.251;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467页。,指出国际经济秩序内在的不平等性,是外围或边缘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源;而现实主义者则以“权力结构”为基础,论述了“霸权对于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②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宋承先、洪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47—359页。,以及权力更迭带来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但二者均忽视了国际经济秩序具有的政治、经济的双重属性,以及在市场和国家(权力)双重力量推动下的演变逻辑,无法还原国际经济秩序演变历史的全貌。本文意在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以国家和市场双重动力为视角,以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为平台,分析研究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问题。
国际经济秩序的分析框架
奥古斯丁指出,秩序是“不同的组成部分处于自已的最佳位置,共同构成一个很好的布局”③Augustine:“The City of God,bx xix.ch,VII,”Everyman's Library,1950,P249.转引自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赫德利·布尔在此基础上,对秩序的概念进一步引申,认为秩序是“导致某种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旨在实现特定目标或价值的社会生活安排,是相对于特定目标和价值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国际秩序指的是目际行为的格局或布局,是一种国家间秩序,它追求国家社会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标,如维持国家体系和国家社会本身的存在,维护国家的独立或主权,维护国际和平等”。门洪华依据前人既有的研究,指出“国际秩序是大国之间权力分配、利益分配和观念分配的结果;国际秩序之争,实质上是权力、利益之争,又主要表现为观念之争、国际机制之争”。
在借鉴现有学者对秩序和国际秩序的理解和界定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经济行为的格局或布局,是基于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和经济观念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各种经济制度的总和。其基本目标是国际经济体系本身的生存和延续,维护国际经济社会的稳定、自由和开放;基本功能是使世界经济——作为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整体,进行有规律的运行和发展。
根据对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运行逻辑的既有理解,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国际经济秩序的分析框架。第一,国际经济秩序是某一时期主要经济行为体基于经济实力造就的格局,建立在各经济行为体尤其是主要经济行为体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是经济实力分配的结果。第二,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国际经济观念分配的基础之上,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否稳定,往往取决于主要经济行为体在核心经济观念上是否能达成一致,保持默契或必要的妥协,当前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主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上。第三,国际经济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中的经济行为体按照某种既定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来处理彼此关系,反映了国际经济运行机制和整体态势。总之,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社会中主要经济行为体实力分配、观念分配的结果,外在表现为全球性国际经济制度、机制的创立和运行。其演变过程也主要体现为国际经济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经济制度、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国际经济主导思想、发展模式的更替和完善等三个方面。
在演变形式上,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表现为内在调整和外在变革,二者互为依存,相互调和,共同构成了秩序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国际经济秩序赖以建立的经济实力结构和经济观念结构存在失衡和调整的潜在危险,为恢复均衡、维持延续,国际经济秩序首先发挥内在调整的功能:受到挑战的霸权国会通过需求增加资源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地位和承担的义务,或减少承担的义务和相应的成本,以满足新兴国家的要求,但以最终不致危害其国际地位为底线;国际经济观念(经济主导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力量冲击下,其首先表现为系统的内部改良和完善,对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革新,以维持国际经济观念(经济主导思想)的延续和保存。一旦这种调整无法满足新兴国家的要求和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时,将导致国际经济秩序与权力结构和经济形态的断裂,进而导致体系性危机事件(战争、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体系性危机事件的冲击下,国际经济秩序将发生剧烈调整或外在变革。因此,秩序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是由该秩序对国家和市场的需求能够调整到什么程度的能力决定的。
经济危机冲击下国际权力结构的演变
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国际权力结构的基础之上,反映了体系中主导大国的利益和诉求,其演变的动力源自于体系性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增长,是国际权力结构变化的结果。罗伯特·吉尔平指出:“秩序变革的前提,存在于现存经济制度与那些在该经济制度变革中受益最大的行为体之间的权力再分配之间的断层处。”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则是推进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常用且有效工具。危机过后,国际主要力量经过重组,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建立在原有权力结构基础之上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危机中被破坏或摧毁,体现新的国际权力结构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大国的博弈中得以建立。
一方面经济危机使权力分配与国际经济秩序之间失衡的状况更加凸显。“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源自于国家间权力的不平衡增长,当霸权国达到其扩张的极限时,就很难维持自身地位和遏制最终的衰退。它开始在农业或工业能力方面碰到边际收益递减,内部与外部的变化增加了消费、防务和生产的成本,开始经历严重的财政危机。社会的经济、技术和组织技能的扩散削弱了它对其他社会,尤其是那些处于体系外围的社会的竞争优势。新兴国家享受着较低的成本,不断上升的资源收益,以及后发优势。最后,体系中衰落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不平衡增长率导致了决定性权力再分配以及该体系的不平衡。”如果这种权力分配失衡的状况无法在体系内调整解决,其将通过更激烈的方式,如霸权战争、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的方式促使国际经济秩序发生变革。二战之前,这种秩序的变革通常经过霸权战争的形式完成,而在现代社会,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部分取代了霸权战争的功能,对经济秩序的权力结构基础产生冲击,破坏或摧毁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促其调整、完善或变革。随着经济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恶化,衰落的体系性大国往往力不从心,无力为消除经济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有力的支撑,不得不寻求与新兴国家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而新兴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不断增加的经济积累和日益扩大的经济规模,为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手段,也希望以应对经济危机为契机,加强与体系主导国家的合作,提升本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发言权、投票权,甚至规则的制订权。
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家权力的不平衡分配,对已有的权力结构形成巨大冲击。经济危机与战争类似,对世界经济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但这种破坏对各国造成的损失是不均衡的。经济金融危机的发源国或中心国遭受危机破坏的程度更为严重,为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复苏所需付出的代价更高,经济力量相对于其他国家处于急剧下降之中,在新的权力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经济金融危机的外围国家,因远离危机中心,受到危机的影响较小,具有应对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通过国内经济政策调整能够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复苏。因此,在经济危机这种“大浪淘沙”式的拣选中,一部分国家在体系性经济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国际实力、地位处于相对下降之中,而另一部分国家因受危机的影响较小,国内经济得以平稳复苏和增长,实力地位相对提升。危机过后,国家权力的不平衡增长导致了国际权力结构的急剧调整和变化。通过对近代经济史的考察,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发源国和中心国往往是体系性大国。只有体系性大国才具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其诱发的经济金融危机才具有全球性,同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相对沉重,实力地位快速削弱。因此,危机往往导致国际权力结构朝着均衡化、有利于新兴国家的方向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由美元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实力对比更为分散,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结束了美国一国主导国际经济运行的时代,建立了主导世界经济、政治、安全事务的七国集团;削弱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国际经济实力分配与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失衡,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实力相对削弱,无力单独承担应对金融危机、恢复经济增长的重任,力邀新兴经济体共同参与世界经济信心的重建,二者在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加强合作,有效遏制了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局面。二十国集团也正式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合作平台;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也得到大幅提升。标志着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与西方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经济合作伙伴。
经济危机冲击下国际经济制度、机制的调整与演变
二战后,为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动荡不安的景象重演,美国主导建立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①此处所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和《关贸总协定》及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74.htm?fromId=64890.,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贸易机构和现代国际金融货币、贸易投资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银行(WBG)成为国际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从而形成了以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为核心的多边经济制度,实现了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欧、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不断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内在的矛盾和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成为调整和变革的对象。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受到挤兑黄金的冲击,回流机制受到影响。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面对美元贬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西方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形成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74.htm?fromId=64890.。
为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出现的动荡混乱局面,美、欧、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积极配合,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进行磋商,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内达成了“牙买加协定”,使其成为调节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新的制度安排。牙买加体系正式确认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格局,废除黄金条款,推行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推动储备货币多元化,日元、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的地位明显削弱;允许各国利用国内政策、汇率政策、国际融资、国际协议等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及时有效。在美元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动荡混乱的形势下,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正式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过渡到牙买加体系。
从此,黄金不再充当国际货币,美元与黄金实现脱钩,国际信用货币的发行无需再受世界黄金储量和开采量的限制,世界经济在国际信用货币超量的支持下飞速发展,各国财富不断增长,而美国更是依靠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进一步巩固了自身世界金融大国的地位。然而,失去黄金的制约后,美元大规模发行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酝酿新的危机。“高额的铸币税和美元超发给美国带来的巨大利益使美联储具有超发美元的先天动机。只要国内经济增长出现问题时,美国总会选择超量发行美元的做法来优先解决其国内经济问题。”美元扩张带来的通货膨胀借助美元输出美国,流向世界。为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美国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吸收美元,实现美元回流;美国金融市场也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供全球投资者投资,进一步奠定了其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投资场所的地位。因此,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元的超量发行和全球性的经济泡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发展开启和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创新,并出现金融市场创新过度的现象,进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金融市场创新过度的根源在于金汇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超量供给。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不受控制的发行机制是导致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体制性原因。
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经济体积极寻求对现存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企业高管薪酬实施监管和监督,完善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资本金。并创立了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使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并采取必要行动解决危机。以抵御金融系统的风险,保证全球金融体系安全有序运行”①Leaders’Statement:London Summit,http://business.sohu.com/20090403/n263177027_1.shtml.。同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恢复人们应对金融危杌的信心。二十国集团机制化,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合作平台。
经济危机冲击下国际经济主导思想的调整与演变
国际经济主导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是为适应、促进某一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但随着市场力量的不断推进,经济形态、经济环境在不断向前发展,一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无法通过自身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现实,它将成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进而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实现调整或变革。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主导思想有其内在的缺陷和不足,无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市场力量与国家力量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在市场力量与新的经济形势的推动下,其存在的内在缺陷将愈发暴露,需要不断调整和变革。而这种调整变革的节点往往出现在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恢复战后国内经济,纷纷采取凯恩斯主义,在强调经济自由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等手段,集中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同时,采取金融、财政、税收等手段对企业生产、居民收入进行调控,加大对失业、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建立福利国家。这种强调政府干预促进经济发展的凯恩斯主义确实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济领域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压制了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忽视了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国家对市场和经济干预过多,过分强调人为的刺激需求,政府开支不断扩大,税收负担加重、财政赤字增加,为缓解财政压力,政府超量发行货币,进而形成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和不断爆发的石油危机,在加剧已经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同时,进一步导致商品服务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持续大幅度下降。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回升、增长乏力,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居高不下,进入战后特有的“滞胀”阶段。1972—1982年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连续发生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一直被奉为经典的凯恩斯主义对此毫无应对之策,无力阻止日趋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受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挑战。
为应对经济滞涨,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力量,调节经济运行。主张“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崛起,并为各国政府所采用,成为指导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在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撒切尔新政”,实施增加利率、降低直接收入税、提高间接收入税、公有住房私有化、缩减教育等公用事业开支、控制货币发行、削弱工会权力等经济改革,以期减缓货币供应量、降低通货膨胀。同期,美国总统里根在国内大力推行“里根革命”,采取消减税率,平衡预算、规范社会福利制度、紧缩货币供应等政策,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撤切尔新政”和“里根革命”的实施,为克服“滞胀”现象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特别是美欧各国经济的复苏。新政实施后,英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1981—199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3%以上;美国经济也持续回升,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大大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为更多国家所接受,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旧更替。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沦和政策主张在解决“滞胀”困境的同时,也给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留下了难以克服的隐患和难题。“不负责任的政府支出政策带来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成倍增长;放松金融监管,导致金融创新过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低利率和信贷盲目扩张及全民负债超前消费导致国内储蓄率低下,信贷风险增加等等”。这种不负责任的经济行为最终导致持续至今的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思潮和政策主张也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面衰落。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美推出广泛的救市方案,英法等欧洲国家向银行入股注入资金,充实银行实力,恢复信贷信心,强调加强金融监管,稳定金融市场。“美国则通过发行国债,购买主要金融机构手中的不良资产,将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出现严重降低的公司债务,转化为流动性和信用程度较高的国家信用债务。挽救金融企业日益恶化的资产负债表,加强资本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稳定其信用等级,从而切断目前存在的金融企业债务危机的链条,达到稳定金融体系的目的。”政府直接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甚至对某些金融机构实行暂时的国有化。所有这些政策都属于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是凯恩斯式的救市方案,预示着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成为各国在自由市场制度基础上干预市场、刺激经济复苏的理论工具。
小 结
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国际经济权力格局之上,是经济制度、经济思想在世界经济领域分配的结果。其在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演进和变革。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将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冲击,使国际权力分配失衡的状况更加凸显,破坏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权力基础;使国际经济制度、国际经济主导思想和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充分暴露,促其依据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调整和变革。从国际经济秩序和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的演变历程来看,二者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经济秩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有其内在的缺陷,无法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和障碍,造成市场机制失灵,导致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经济(金融)危机的体系性根源;另一方面体系性经济(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冲击,促其调整和变革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国际经济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因此,国际经济秩序就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
[1]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 -4.
[2]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国际政治研究,2004(2).
[3]罗伯特·古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奇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4]石莉,赵子铱.金融危机的根源:牙买加货币体系.贵州社会科学,2011(7).
[5]刘迎秋.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经济研究,2009(11).
国际经济环境 篇12
一、环境壁垒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环境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有其深刻历史的、现实的背景, 它是人类要求解决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各国政府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和进行政治博奕等需要的综合产物。
(一) 环境壁垒直接起因于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的日益严峻
经过最近一百年的快速发展, 人类在造就了一个工业文明奇迹的同时, 也因为对资源过度开发、消耗和污染物肆意排放, 最终导致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据统计, 全球每年大约有2 0 0亿吨以上的污染物被排入江河湖海, 有200万吨铅、8万吨砷、1万吨汞、5500吨镉被注入空气, 有370万吨温室效应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之中, 有3万吨生产废弃物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又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难题, 例如:温室效应加强, 已使全球气温上升, 雨量异变, 干旱和洪水频频发生;出现大范围的酸雨, 使土壤和森林生产力下降, 建筑物被腐蚀, 地下水被污染;臭氧层破坏加剧, 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已经严重损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还有森林锐减, 空气污染, 水土流失……。在2005年6月5日第34个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一本名为《一个星球、众多人口》的卫星图片集, 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失调发展对森林、海洋、气候等方面产生的巨大破坏。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此指出:同地球上所有物种一样, 我们共同依赖着自然环境, 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每个人都有尊严的世界, 我们就需要洁净的水, 纯净的空气和足够的资源, 来维持我们 (的发展) 。
人类在上个世纪中叶, 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需要, 以及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 全球要求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各种全球性、地区性的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 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各国政府也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本国的环境法律法规, 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一些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相互对话与合作的主要议题之中。例如, 1972年, 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了《环境宣言》, 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呼吁各国重视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1993年, 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通过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 (EMAS) ”;1995年, WTO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 (CET) , 将环境因素引入国际贸易的条款之中, 从此, 环境壁垒开始登上国际贸易舞台。
(二) 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推动了环境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从1986年9月到1994年4月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 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 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随着发展中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低廉产品或服务大量涌入发达国家, 部分发达国家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赤字迅速扩大, 世界贸易发展格局失衡日益增大, 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 开始考虑利用环境问题等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国市场, 于是, 就出现了环境壁垒。随着全球环境壁垒的产生、发展, 其内容越来越丰富, 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 出现了许多表现形式, 如: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环保指标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补贴与反补贴制度、环境卫生检疫制度、环境贸易制裁、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 等等。2005年, 中国外贸实现了快速增长, 进出口总额达1.4万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 中国遭受的贸易摩擦数量连续第11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之首。
二、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突破点的选择
(一) 目前全球环境壁垒的主要特点
1、合理性、合法性与隐蔽性共存。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生死与共、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 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地区组织以法律法规方式, 制定了环境壁垒的相关规定, 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例如, WTO《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等文件中规定, 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健康与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 在遵循贸易影响最小、科学上证明合理, 国民待遇和非歧视、统一性、透明度、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等原则下, 可以实施贸易的环境控制。但是, 在具体实践中, 某些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政治意图的需要, 借环保之名利用环境壁垒提高了其他国家的产品或劳务的进入门槛, 特别是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业务。这种具有极强隐蔽性的手段, 既达到了本国的贸易保护目的, 又避免了直接的面对面贸易冲突。发展中国家明知自己吃了大亏, 却有苦说不出。
2、明显的歧视性和不公正性。
发达国家是环境壁垒的主要设置者, 他们以自己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来制定环境技术标准, 名正言顺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挡在国门之外, 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同时, 发达国家的污染行业又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为幌子, 转移环境污染, 进行“环境掠夺”。所有这些, 对发展中国家体现出明显的歧视性和不公正性。例如, 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 其中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2005年, 欧盟、美国、日本、东盟是我国的前四名贸易伙伴, 它们的环保标准高, 环保技术先进, 公众环保意识强, 这些国家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环保优势, 制定较高的统一环境标准, 以限制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业务的发展。所以, 我国企业要提前做好应对出口市场将会面临严重环境壁垒困难局面的准备。
3、内容的广泛性和极强的联动性。
环境壁垒涉及的范围很广, 包括法律、规则、程序等各个方面。由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环境壁垒, 并趋向协调一致, 相互承认, 所以环境壁垒往往会迅速扩散, 产生连锁反应。例如, 2004年8月13日转换为正式法律的欧盟“双绿”指令:《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 (WEEE) 于2006年8月13日正式生效,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 (ROHS) 将于2007年7月1日生效。根据商务部的统计, 这两项指令将使我国300多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受到影响, 占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71%。而面对发达国家转入本国的污染行业和输入的污染产品, 处于经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只能是无可奈何。
因此, 从环境壁垒的实际后果来看, 环境壁垒一方面体现了公众、社会团体、政府部门的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 它又成为某些国家 (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 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阻止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口的“挡箭牌”和“护身符”。
(二) 对选择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突破点的考虑
面对国际市场的强大环境压力, 在当前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 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日益融合为一体的新形势下, 预计2011年我国企业外贸进出口还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 但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 加上政治因素引申到经贸领域, 我国企业外贸出口遭受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将会有增无减。所以, 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突破点的选择, 应考虑:
1、政府的宏观推动能力。
我国政府应从宏观角度, 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积极制订和实施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 组织有关环境与贸易的国际环境条约、案例的研究学习,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上贸易与环境方面的争端的解决, 维护我方正当权益, 最大限度地促使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2、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措施。
我国企业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顺应绿色潮流, 提高环保意识, 切实抓好企业的环保工作;在技术措施上, 要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开展IS014000国际认证,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大力推进具有环保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
3、以建立企业环境会计, 披露环境信息为突破点。
企业应自觉、主动地建立和实施企业环境会计, 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 加强与各国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反馈和相互理解。企业环境会计是现行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 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导致的与环境有关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当前, 世界500强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环境会计, 都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了独立的环境报告, 并通过自己网站、各地办事机构随时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所以, 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出口企业广泛建立、实施环境会计, 及时、准确、真实和全面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势在必行。
三、建立企业环境会计, 突破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的对策
(一) 政府应积极推动与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
1、政府应组织制订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 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尝试, 明确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 诸如企业环境会计事项的具体核算等技术性问题, 一般由专业会计机构负责牵头研究解决, 在我国, 可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来承担这个责任。同时, 由于西方国家在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实施方面走得较早, 有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因此, 在加强中国特色的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的同时,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吸收西方国家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和实务操作经验, 也是我们事半功倍的选择。
2、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要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增大企业环境成本, 鼓励企业绿色生产, 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应更为严格的环保措施和环境标准加大企业的环境成本, 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鼓励企业顺应时代潮流, 走绿色生产的发展道路。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和最大障碍。循环经济则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 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小的废物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模式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根本转变, 有利于解决区域性与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 企业自身要加强实施环境会计的内部基础建设
1、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 增强实施环境会计的自觉性。
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一定要努力提高环境意识, 对建立企业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始终将企业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筹考虑和同步优化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被动的企业环境管理工作转化为一种积极、自觉的行动。只有这样,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2、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系统。
我国有许多出口型企业都在致力于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系统, 但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忽视了环境管理子系统的建立, 一些环境规章、环保措施和技术零星地分散于其他子系统之中, 环境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均不理想。因此, 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子系统, 将过去分散的环境信息整合起来, 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用, 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环境信息数据。同时, 企业应积极申请、通过ISO14000系列论证, 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塑造绿色形象, 也可以促使企业在争取认证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自身的环境行为, 使之更为符合人类的需要。
3、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不太熟悉环保法规、政策, 缺乏环保知识、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经济学知识、环境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所以要努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他 (她) 们的环境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为实施环境会计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必须要求会计人员与企业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做好协同配合工作, 以适应企业环境管理和建立环境会计的需要。
(三) 分对象、分阶段建立企业环境会计的构想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要求出口企业、国内强污染企业率先建立、实施企业环境会计, 并积极鼓励专业会计机构 (如会计师事务所等) 积极参与其中。
第一阶段:现阶段, 强制性要求所有的出口企业、强污染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这是因为:
一是由于世界各国对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比较成熟, 能为我国企业提供可以借鉴的蓝本, 并且, 经济发达国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都有严格的要求, 我国出口企业只有适应和达到相关的要求, 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外市场;
二是独立的环境报告是当前各国企业采用的主流报告方式, 出口企业、强污染企业必须编制独立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对环境信息进行充分具体的披露。
第二阶段: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由财政部门牵头, 组织专业会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会计人员参加环境会计准则、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发布, 要求我国的出口企业、强污染企业、上市公司建立环境会计, 进行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 编制独立环境报告, 对环境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
参考文献
[1]、魏素艳, 肖淑芳, 程隆云.《环境会计:相关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1)
[2]、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3]、许家林, 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12)
[4]、孙海荣.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J].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4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