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2024-07-14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共11篇)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1

当代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但是就其本质而言, 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从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 无论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 还是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 对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解释都显得很无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辩证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

(一)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由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救市、对经济的强力干预,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的新的变化, 首先,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 随着现代企业股份制的兴起,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 使得各类法人都有机会成为企业的股东, 从表面上来看, 法人股东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 能够对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但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根本性质上并未发生变化, 由于股票高度集中在少数法人股东手中, 股份制仍然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体现的仍然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股权社会化实际上是一种私人占有制的新模式, 其内在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因此,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根源也就仍然存在。现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激励制度、福利制度不过是在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的背景下采取的一种缓和矛盾的举措, 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这一本质并未改变, 与此相对应的,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批判仍具有现实存在价值,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这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无疑又是一次严格的检验和强有力的证明[1]。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总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 破坏性极大, 本次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投资银行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的打击, 美国的前五大投行中有三家濒临破产, 另外两家也面临着转型困境, 其他金融机构也是惨不忍睹, 欧洲的主要经济体也陷入经济衰退的漩涡中;第二, 影响范围特别广, 全球的金融市场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很多边缘小国都难以幸免;第三, 持续时间长,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到目前为止已有7年的时间, 很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未能完全摆脱自身的财政危机, 以希腊为例, 财政危机不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开始向周边国家蔓延。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 首先, 财政危机与货币危机陷入恶性循环, 2010年, 就在全球经济出现好转的前夕, 美国经济突然二次探底, 欧债危机也愈演愈烈;其次,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作用, 从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除了存在以往传统的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问题, 在借贷消费或消费过度和财政、债务等虚拟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金融创新产品领域爆发的;再次, 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存,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变化也不同, 金融衍生品系统又比较复杂, 这些问题都使得金融危机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2]。

二、基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一)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这种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监管不当、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造成的, 甚至对危机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 但是随着危机的持续, 影响范围的扩大, 在危机现实面前, 这些经济学者却显得极为尴尬;而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对危机的严重程度评估得比较现实, 看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他们认为通过国家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 完全能够抵御这场危机, 但是在2010年, 美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后, 反而引发了更为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 凯恩斯主义随后也受到了各国的质疑。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援引了一句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 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 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在此验证了这句话, 同时也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又一次强有力的证明[3]。

事实证明,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 其想获得无限发展只能是一种幻想, 当泡沫膨大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发生破裂, 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 无论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立场, 还是持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立场的经济学者, 其论述的观点只是引发本次危机的表层原因, 他们并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深层次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这一本质并未改变, 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结论,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从表面来看, 是由虚拟资本盲目扩张、过度膨胀引发的, 政府监管不力、低估风险、政策失误等因素也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实质上,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起到的只是暂时缓解作用, 治标不治本。金融危机发生后, 资本主义各国对本国的金融机构的救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其原因在于这些机构所代表的正是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在2009年, 世界开始进入后危机时代, 美国在积极救市后, 开始大量发行国债, 致使金融危机尚未解决, 国债危机又开始震荡世界, 美国的财政危机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恐慌。与此同时, 此次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如2011年上千示威者发起”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 从中也看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4]。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2011年5月29日, 第六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回应:超越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共同宣言, 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解读以及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对我国的启示是:要把握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涵, 坚持用马克思经济学指导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马克思经济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我们能够看到, 国际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向新生产形式的过渡,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由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危机, 为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充分借鉴《资本论》的经济观点,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5]。

结论

综上所述, 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透视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手段, 我们不难看出, 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些新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仍是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我们现阶段借助《资本论》来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经济学者对这种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其中, 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场的经济学者认为本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来看, 本次危机并没有脱离《资本论》中的危机理论的逻辑。本文主要从《资本论》中危机理论的逻辑出发, 对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借此证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 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关键词:《资本论》,金融危机,根源,启示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资本论》视阈下的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2) :47-51.

[2]马锦生.资本主义金融化与金融资本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 2013.

[3]林霞, 白澎.金融自由化的负效应与出路——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无序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金融科学, 2008, 16 (4) :57-58.

[4]费利群.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及其当代启示[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0, 23 (10) :20-43.

[5]邵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政府经济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2

一、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善,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

一是碳排放量低。

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

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

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

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

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转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

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理由。

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

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次,通过政府发布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

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策略。

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

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

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

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

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

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

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推动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善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

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

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理由,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10):125-126.

[2]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03):312-313.

[3]罗远.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 车辆),(08):179-180.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3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一、关于大学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成了大学英语教师在职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和理论素养教育,更强调教师自我发展和反思意识。教师发展的实现,必然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为前提,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并随着社会变革、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不断充实、发展、完善;教师也必须不断追求自身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坚持终身学习。

二、大学外语教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群体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不太多,概述起来主要有:大学英语教师总体的学历达标率低;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差;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实际联系不够;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

三、外语教师发展的内容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随着专业学科知識和一般的教学知识的获得而自然获得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性、情境性与建构性;把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发展当做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教师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经过不断地反省和反思,对自己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估和剖析,为以后的教学行为提供改善依据;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并加以实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并实现自我发展管理;终身不断自我提升,超越自我。外语教师经常开会交流、加入专业组织。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如果从不参加学术交流,不加入一定的专业组织,那么个人无论怎么努力,他的理论视野也是有限的,他的创新能力也是可疑的。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分组讨论,既交流思想,也建立联系,既接受批评,也参与批评,既明辨发展的方向,也明晰发展的方法。就职业发展而言,回报一定多于付出。

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师所依托和生存的职业环境和组织文化,对教学环境建设问题,外语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以教师自身为资源,实施合作教学、同行教学互评、自我教学反思、行动研究、评价方式改革、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新媒体的教学技术应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合作科研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的复杂教学活动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比较宽泛的包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基础理论作为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基础,还需要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和热爱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作为优质教学的重要条件。

教师发展的基本任务是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并提高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能力,其中教师观念的转变将对另外两个方面的能力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在教师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培养,将能够为入职教师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使他们在从教之初就对自己的职业规范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因而有效地缩短从入职到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摸索期。教师的理念是可以培养、发展和转变的。转变学生的教育理念,不能靠课堂的说教和灌输,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行为、态度和信仰来渗透。教师只有通过在学中的言行一致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理论和理念的指导意义。

教师经验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和培训机构应当利用好这个资源。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外语教师的教育信息培养也是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网络多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社会需要的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在不断更新。为顺利实施新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师要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补充和完善。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拥有较好的多媒体和网络使用技能,能熟练运用这些技能来制作课件、剪辑视频音频、从网络上搜索下载适用的信息资源。

应用技术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外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专业发展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的。

参考文献:

[1] 高四霞.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述[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0,(6)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4

一、国际文化贸易的机制结构

(一)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

在国际文化市场中, 国际文化贸易首先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贸易方式, 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通过为国际文化市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国际文化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 尤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强国更是具有在国际文化市场无法撼动的地位。仅以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视听产品 (影视和音像) 为例, 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就从1985年第11位迅速跃居1994年的第6位, 成为仅次于飞机出口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占国际市场的40%。自加入WTO以来, 虽然我国有秩序地扩大了开放领域、加大了开放深度, 但由于文化长期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以及文化事业所阻隔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导致我国文化贸易未被重视。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文化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和繁荣,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 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文化市场逐步发展和繁荣的背景下, 文化作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 越来越渗透国际关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加速了文化传播, 使得贸易各国在进行文化层面上经贸往来的同时, 注入了关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交流元素。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继续加深以及我国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逐步加大, 我国文化市场一方面显现出与国际文化市场全面交融接轨的趋势, 另一方面在更深层次越来越淡化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性质, 因此使得国际文化贸易成为我国进行国际友好交流的重要载体。这种“以贸易往来之名, 行文化交流之实”的国际文化贸易的实质是基于贸易双方 (或多方) 经济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文化交往。并且在建设国家软实力方面, 国际文化贸易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即是不仅为我国带来传统的经济效益, 还借助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 负载着表现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的信息产品或服务, 在经贸往来中逐渐形成国际上的文化优势。

(三) 作为文化交互的重要方式

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 文化交互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市场平台输入本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并由国际文化贸易将这些产品和服务依据市场需求配置到其他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品和服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传播和影响, 同时, 由于国际文化市场的往来, 文化贸易也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文化交互的过程中, 贸易交流双方改变了传统单向、单线交往模式, 而是以多元素、全方位的形式在文化生产、消费等环节对交往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了立体式的影响, 促使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元素、价值观、风俗人情等方面的认同与追随, 从而推动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国际文化贸易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现状

(一) 文化贸易增长与发展不匹配

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发展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贸易的总体结构上, 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增长迅速, 但是相对其他工业产品而言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不论是在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未能与我国国际贸易的地位相匹配。相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文化贸易发展明显处于劣势地位[1], 这种文化贸易增长速度快, 但是占国际贸易总量比重小使得我国文化贸易未能在国际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二是在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上, 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性结构中的地位不匹配。据统计, 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829亿元, 比2013年增长21.0% (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 下同) , 年平均增长10.0%, 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2%, 比2013年增加0.19个百分点。只有占到国民经济比重5%以上才能成为支柱型产业, 因此文化贸易在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中与其发展不匹配。三是在文化贸易内部, 贸易的增长速度与文化传播所形成的影响力之间不匹配。上文数据可知,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飞速, 但是当下的现实是我国未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换言之, 我国对外输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尽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却未能凭借文化内涵对广大国际消费者形成审美、价值观等方面形成深刻的影响。

(二) 文化产品形式与内涵不协调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产品和服务在形式与内涵方面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追求民族化、特色化, 未经过翔实的国际市场调研, 对本土文化不加修饰地对外传播, 忽视了我国的文化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民族风俗、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外国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固守、死守民族文化的形式从源头上阻碍了我国文化“走出去”, 或者即使能够走出去也不能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二是过度迎合国际市场,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一味地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唯一标准, 为了短期的利润从而放弃了对本国文化长足的生产与传播。这是在根本上对我国文化的放弃, 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这种目光短浅、放弃文化这一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行为也将导致最终失去国际文化市场。

(三) 国家形象传播与预期相背离

国家形象传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文化产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也有在销售环节营销、宣传力度不足;既有国外媒体利用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对我国国家形象进行刻意歪曲的客观原因, 也有我国过于单一的采取文化“外宣”模式导致的国家形象刻板印象的主观原因……但是究其主要原因, 在于文化传播结构以及层次方面。在文化传播结构方面, 由于传播信源不稳定、渠道狭窄、环境复杂、受众排斥、反馈得不到及时处理等诸多环节上存在的相关问题使得文化内涵无法按照传播者的本意进行传播, 从而使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理解偏差或曲解, 从而直接产生“文化贴现”, 其中, “文化贴现”又称为“文化折扣”。Hoskins在1988年最早提出了“文化折扣”这个概念, 他认为, 文化折扣的产生是因为影视产品进出口市场的观众通常难以认同影视节目中所描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以及物理环境。因为配音、字幕、不同口音的理解也影响了节目的欣赏, 所以不同的语言也是文化折扣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在文化传播层次方面, 从横向上考察, 存在民族文化与“普世价值”之间的背离, 在西方民粹主义倡导的所谓普世价值盛行的国际文化市场, 优秀的民族文化常常遭到排斥, 这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打着民主的幌子对我国进行文化侵蚀的重要手段;从纵向上考察, 存在大众审美和精英文化之间的背离, 在大众传媒时代, 究竟是对外传播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还是众人喜爱的“下里巴人”也是对文化企业的考验, 并且导致文化企业在二者之间的抉择中失去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期, 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形象在文化势微的状态下被构建。

(四) 文化贸易供给与需求相矛盾

供给与需求是文化市场相对立又紧密相依的一组关系, 当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未能很好地解决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产量上看, 我国对外文化供给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国际文化需求。上文提到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迅速, 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升, 但是国际市场的文化需求依然很旺盛, 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兼具我国深厚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供给缺口还很大, 也就是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尚存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从品质上看, 我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未能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即我国未能面向市场提供消费者所亟需的产品或服务。从供给角度上考察, 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 而供给未能满足市场需求是由于未对市场进行科学考察。

三是从内涵上看, 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涵与国际市场的政治背景、价值取向、文化环境不相符合。文化内涵与国际市场不相符合是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不仅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量和品质方面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抵制或排斥, 从而形成对我国国家形象的长期偏见。

三、克服文化贸易发展困境, 重构国家形象构建机制

(一) 尊重市场规律, 加大对外开放

推进国际文化贸易发展首要是坚持深化对外开放, 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纵向和横向上拓宽文化产业开放领域和加深开放层次,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当下, 基于国际文化贸易构建国家形象必须要具备长远的国际眼光, 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尊重市场规律就是坚持市场自动调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 并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文化市场的自由流通所导致的优胜劣汰激发我国文化企业不断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调整、更新文化传播形式。尊重市场规律就是尊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 文化跨国传播从形式、内容以及速率等方面全面更新的现实, 有助于我国动态的把握文化元素在国际市场的流动, 从而科学构建国家形象。

(二) 推进文化生产, 深化文化内涵

推进文化生产不仅要能够生产出产品, 还要掌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生产, 尤其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学会更巧妙的赋予产品文本内涵, 学会讲故事的软性内涵, 克服过于直接、刻板的表达, 生产出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认同、追随的产品。人们往往对于送到面前的产品难以提起兴趣, 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而那些经过信息搜寻、成本付出之后而获得的产品, 则更能提起消费的兴趣。[3]深化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培育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 产品和服务的民族性、特色化能够为之赋予隐含意义, 从而吸引消费者深度发掘其中的内涵意义, 在文化的深层形成国家形象的良好印象。

(三) 注重人才培养, 提升创新能力

在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 需要大量内外兼修的人才, 既要了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又能够全面掌握国际优秀文化;既要具备整合、传播文化的能力, 又要具备包装、营销产品的能力;既要敏锐感知文化的演化与激变, 又要时刻保持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监控。而文化创新能力则包含形式和内涵创新, 其中, 形式创新主要针对文化产品, 内涵创新主要指向国家形象构建。文化创新能力依托人才培养, 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优化文化的营销和传播。创新能力还包括文化品牌的树立, 我国文化“走出去”面临品牌缺失的现实困境, 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既了解文化内涵建设又掌握企业运营的综合创新人才, 因此, 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四) 拓宽交流渠道, 优化传播机制

中国要输出文化, 需要提高文化三个方面的能力:文化传播力, 保证文化可以顺畅地传播出去;文化竞争力, 保证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吸引力;文化表达力, 确保文化可以准确地表达国家形象。[4]拓宽交流渠道, 优化传播机制是提升文化传播力、文化竞争力以及文化表达力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文化交流主体方面, 不仅要注重政府之间的官方交往, 还要鼓励企业、个人走出去, 尤其是民间文化团体, 非官方的多元主体能够代表更广阔层面的文化生产、销售、传播和消费群体, 换言之, 交流主体多元化能够促使文化贸易覆盖更广阔的市场;在对外文化交流路径方面, 要依托外交、贸易等多种途径进行文化交流, 不同层面的交流途径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交流层次, 所谓雅俗共赏, 二者兼备;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方面, 积极掌握文化话语权, 文化话语权是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 当前我国形象得不到全面的展示甚至屡屡遭受歪曲的原因在于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的国外媒体的肆意妄为, 其中, 掌握文化传播媒介的主动权是掌握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在对外文化交流思想方面, 我国要克服长期起来的单一外宣模式, 以一种平等、友好交往的姿态诚以待人, 用交流代替宣传, 用友好代替对抗, 从而优化传播机制。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国际文化贸易对国家形象构建的功能, 试图通过解决文化贸易存在的相关问题重构国家形象构建机制。但是国家形象构建是一个综合命题, 良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质是透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领域形成的综合国力。然而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影响国家形象的构建, 因此, 在国家形象构建的实际工作当中, 还要注重与政治、外交层面协调发展、共同发力。

参考文献

[1]王学成, 郭金英.关于中国文化产品输出的思考[J].国际贸易, 2007 (12) :29-35.

[2]田祖海.西方国际文化贸易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 2012 (3) :59-62.

[3]闫玉刚.试论经济危机形势下的文化贸易“引领战略”[J].服务贸易, 2010 (11) :39-58.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5

关键词:经济自由 经济效率 经济法

当前,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的研究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深入探讨二者关系的著述微乎其微,本文试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一、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關系分析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经济越自由,经济效率越高,经济自由度低,经济效率低下;反之,经济效率高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经济自由度的高低,二者具有一致性,偶尔的分离只是非常态。究其原因,应该归结为自由与效率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一致性,即有效率的自由经济生活。自由是一项人权,是人类为求得解放和发展所不断追求的基本权利,没有自由的人和社会是停滞不前的,经济效率体现为经济主体对效率的追求,是主体在自由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经济主体必须先有经济自由,再通过自由行动提高经济效率,只有自由而没有效率,人和社会只会停留在原始社会。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经济效率的目标并不排斥自由竞争等其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赋予主体尽可能广泛的追求利益的自由和最大限度的活动空间,才能保证资源利用的效率。”[1]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分离的一面。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性质不相同,经济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同时经济自由还关涉到一国经济的独立和发展,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不受他国的干涉,这些都表明经济自由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法律性。另外,经济自由常常与经济民主联合使用,更加强化了其政治属性。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人们往往是在具有了经济自由之后才进一步争取政治自由的,没有经济自由,就不值得拥有已经获得的政治自由。[2]“离开经济自由,就没有个人的和政治的自由。”[3]因而,“经济自由也是达到政治自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4]而经济效率只具经济性,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的衡量标准大多具有客观性和统一性,所以经济效率是中性的,并不过多牵涉政治和法律。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对抗性表现为二者的经常性、局部性偏离和对立,具体体现为两种情况,一种状况为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很高,但却对应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典型的例子是自由资本主义后期的经济危机,一直奉行自由放任和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政策,却产生了整体经济的无效率,这是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第一次出现背离。

二、经济法在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博弈中生存与发展

经济法的产生离不开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及其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正是由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经常性背离而又无法自我修复和回归,使得经济法有了存在的必要,也为经济法积极主动地调整二者关系提供了合理性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自由和经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求得二者的动态均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历史必然,过分偏向一方只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混乱。比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经济自由过分迷信,到头来的结果就是经济危机和经济的低效率,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依旧解决不了经济的滞涨,却损害了经济自由,新自由主义的放松管制,给予经济主体经济自由又再一次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现代各国基本上都将保护经济自由和促进经济效率作为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我国亦是如此。经济法得益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而产生,反过来,更是以自己的不断发展完善来调整和协调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努力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离开了经济法的保护,经济主体的自由将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也会寸步难行,没有经济法的调整与干预,经济效率也不会按照经济主体的自身行动和主观意志而不断提高,完全理想化的自由经济是不可能存在的,对应的经济效率也是不可求的,现代经济形势的复杂化要求经济主体必须懂得和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增加自己的经济的利益。因为人类经济史告诉我们,完全依赖市场必将导致垄断和低效率,全然相信政府亦会引来不公和无效率,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并为经济法发挥调制经济生活的作用让出了必要和必须的空间和自由。经济法已经突破传统公私法的二元法律格局,开辟了“第三领域”,其本质特征、内在理念和运行目标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是一个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法。

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背离和冲突不可避免,问题是,当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发生背离和冲突而又不能自行回归,需要经济法对之进行调整时,经济法是牺牲经济自由还是放弃经济效率,这不能一概而论。当一国经济发展比较平稳时,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之间应该保持适度的张力,这是二者关系的常态,此时并不需要法律的积极介入。而当一国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了混乱时,一般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效率,必要时要限制经济自由。因此,经济法对经济自由与经济效率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就是消极的保驾护航,并不积极地干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另一种就是要通过限制经济自由来提高经济效率。那么自由能否被限制呢?罗尔斯认为,自由的优先性意味着自由只有为了自由本身才能被限制。笔者认为罗尔斯的自由正义观并不能延伸到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因为现代经济社会不容许无效率的经济自由存在,即使存在也是荒谬的和被否定的,“对于一个终日为自己及其家庭的饮食和住房问题忧心忡忡的人来说,谈论自由是没有意义的。”最起码自由是能为法律所限制的,“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其实,对经济自由的干涉的原因除了自由本身以外,至少还有效率,“国家是否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生活的依据应该是效率。”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从而需要政府干预,以纠正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府行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促进效率。

参考文献:

[1]胡甲庆著.反垄断法的经济逻辑[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半,第298页

[2][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远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3][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著,王明毅,冯兴远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0页

社会转型视阈下的网络危机传播 篇6

网络媒体危机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网络媒体参与新闻传播后, 四大媒体竞争的格局目前已经形成。虽然网络传播仍然有技术、法律、道德等硬性、软性控制, 但它仍然是一种“去中心”的传播媒体。网络受众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社区、电子公告板等途径发布亲身经历或最先接触的危机事件, 发表各种个人见解, 聚集舆论。网络上公共危机的个人化传播方式主要包括BBS、E-mail、Blog以及Personal Homepage。

网络传播特点的即时性、开放性、自主性、隐匿性、交互性避免了对表达和传播自由的限制, 个人主页和网站扩大了网络传播自由的实现维度, 加强了网络表达自由的实现程度。网络既可以是危机的着火点, 也可以成为危机的灭火器。网络传播的互动和开放性可能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危机风险, 但同时网络也成为组织和个人双向对等沟通的重要工具, 给危机的预防和解决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网络媒体危机预警策略的探索

深入新闻讨论群组。危机监测人员可以从浏览文章标题开始, 搜寻网络上新闻群组或是论坛上面是否有值得注意的相关议题。对于一些和组织形象直接相关的讨论群组, 监测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详细的阅读, 观察是否有有害的言论或消息。

利用搜索引擎和分析软件。现在的许多搜索引擎如雅虎、新浪, 还有成立不久的中国搜索联盟, 以及著名的英文搜索引擎不但有各个网站的简介, 还可以提供网页的全文搜索服务。组织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 寻找相关的网站或者网页, 了解网络上针对组织的消息和言论立场。除了关键字搜索, 也可以经过分析软件的分类搜索, 直接找到相关的网站群组, 并加以浏览分类。

加入邮寄名单。许多网站都提供电子邮寄名单服务, 目的在于让上网者随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危机监控人员可以选择那些与本组织密切相关的网站, 加入它们的电子邮寄名单, 以便随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如果网站没有这些服务, 则可以使用浏览软件如网景 (Netscape Com-munication) 或者探索者 (Internet Explorer) ,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组织对信息进行标记, 如果有新信息出现, 浏览页面就会出现更新符号。

订阅电子新闻报。现在一般电子报纸都提供个人化的订阅服务。危机监控人员可以挑选所关心的新闻分类, 通过网站的电子邮件服务, 观察相关议题的言论立场及报道内容。这些服务中, 也有一种可以提供“摘要”式的电子邮件, 它可以言简意赅地总结一天的所有邮件信息。

网络媒体危机报道机制的思索

在我国, 危机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保守, 政府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党政系统本身的现行政治沟通和新华社等机构的“内部参考”等方式进行。根据我国相关新闻政策以及由此而框定的新闻实践状况,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危机事件报道机制主要概括为以下一些方面:

媒介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要严格接受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于重大或敏感性的危机事件, 由中央主要新闻机构报道。一般性危机事件, 新闻媒介在报道原则上也要和主管单位之间取得协调;报道理念上的“政治正确”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危机事件的复杂性、敏感性和政治后果;在整体上必须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并以此为前提来决定如何报道、报道时机以及报道的范围等;对于不同性质的危机事件, 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准确性”和“时宜性”的强调重于“时效性”;尽量控制传播范围, 并对国内外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和策略。

这些报道机制和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的稳定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发展, 从实践的层面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有了很大的改变, 尤其体现在对灾难和事故的报道上, 新闻媒介的新闻传播应尽可能挖掘事件发展进程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随着经济的发展, 报道政策和报道机制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提高和改善。

首先, 提高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自主性。我国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为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的主体, 应该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积极迅速地承担其传播信息的责任, 使得政府和公众能够清楚危机发生的因由, 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及时的控制。不过, 由于很多危机事件的影响是消极的, 在具体操作上, 部分行业主管负责人往往出于保护心态, 介入地方媒体的报道, 影响危机事件的上达下传渠道的畅通。

其次, 提倡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第一时间强调的是时效性, 是信息发布的迅速性, 这是网络时代的传播要求。第一时间进行新闻传播的作用是“阻遏不良信息扩散的监控力, 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民众真实的情况”, 达到中央所要求的积极影响和引导舆论的目标。

再次, 实施开放的危机传播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实践的不断深入, 互联网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并成为社会关系必须调整的一部分。传播范围的控制和对国内外进行“差别化传播”的处理方式在网络传播时代已需要改变, 公开的传播更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 更有利于提高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信心, 因此也更有利于树立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地缘政治视阈下的中巴经济走廊 篇7

有外国媒体声称“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宋国友教授在接受《观察者》采访时则否认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并撰文阐明“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除了转移中国国内过剩产能,为中国国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之外,还能让两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实现双赢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运用市场经济规则,统筹区域合作的全局推进,即一种区域协调发展观。它作为连接两洋地区的重要经济走廊,是我国“十二五”即将结束时的外交理念和实践原则的丰富和创新,是中国与两洋地区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中国与两洋地区各国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共同发展,推动两洋地区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平台。

在“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实施之前,中巴两国政府高层及智库机构就对中巴经济走廊开展前期研究。这个战略规划首先是由中国的决策机构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新疆南疆地区寻找出海口,进一步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增强中巴两国的战略协作能力。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5月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时,就与巴基斯坦领导人协商这一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内容最初涵盖交通、能源与海洋等领域。这一构想有助于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繁荣。一个月后,两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建设经济走廊的框架协议。2014年3月5日,经济走廊建设被列入中国第十二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2015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政策性文件中明确提到,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紧密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走廊为依托,推动与周边中亚、西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在经济交流、政治互信、人文交流等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增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效能性。中国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共同规划和扩展新的开放发展空间,以“创造性转移”的方式,拉动我国的设备、基础产业和技术出口,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提供新的空间。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地方,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新发展理念。

2 中巴经济走廊的地缘战略价值

2.1 发挥战略通道作用,为中国“一带一路”提供一个战略支点

经济走廊是一条标志着中巴两国关系达到高水平阶段的象征。它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为起点,以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作为终点。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斯坦省,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它东距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卡拉奇有约460公里远的距离,西边靠近巴基斯坦—伊朗边界,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战略要地。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某种程度上,瓜达尔港建设的好坏,关乎着整个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成败。

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因南海问题、中日战略不信任、斯里兰卡政权更迭、“珍珠链”之说将中国经济活动“政治化”而受阻的情况下,瓜达尔港项目就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海丝”计划的实施起着引领示范性作用。中国利用巴基斯坦的海洋优势,在瓜达尔港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出口拉动,推动俾路支斯坦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瓜达尔港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把中国发展沿海的经验和集聚的力量向外拓展,扩大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构建与巴基斯坦的港口经济带,以及由沿海延伸到更大范围的交通设施网络与发展区,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成扩大开放与合作的平台。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对巴基斯坦的经济稳定发展、持续繁荣发挥巨大促进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巴基斯坦政府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而且还为中国在印度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一个桥头堡。这个战略支点将在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发挥重要性作用。

2.2 打造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有着很深的国内外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讲,这是中国深化经济改革,提高新疆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地位的重大举措。在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把东部地区的产业向西北地区进行转移,不但可以盘活东部地区过剩的资产,还能带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中国敏感、遥远的西北边疆地区,增强新疆当地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边疆治理能力。另外,与中国的东部邻国相比,中国与除印度外的西部邻国的关系较好,不存在重大利益冲突,与这些国家发生对抗或冲突的几率很低,这就使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

2013年,谢里夫赢得大选后,希望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对接。谢里夫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表示,希望抓住中国“向西开放”的机遇,中巴两国加强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一提出,就受到巴基斯坦国内各界的热烈欢迎。因此,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中国政府为了在南亚地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还有推动巴基斯坦经济繁荣,构建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的需要。

2.3 中巴经济走廊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其成果将为中国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目前所获知的国内外新闻媒体信息来看,中巴经济走廊是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推进速度最快的一条经济走廊。根据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协议相关内容,走廊早期项目将于2017年完成,中期项目将于2025年前完成,长期项目将在2030年前完成。2013年以前,中巴经济走廊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2014年一年之内,中巴经济走廊就有30多个具体项目得到落实,其中27个项目在2020年之前完成。其他五条经济走廊由于穿越国家较多,并且中国与周边地区大国存在地缘战略冲突,而进展缓慢。中国过去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长期的合作关系,巴基斯坦会是其能够快速实施投资项目的理想之地,中国也希望这些项目在巴基斯坦的成功能够对亚洲其余项目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其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经验与发展战略,将为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2.4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意义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能有效推进,与中巴未来战略规划彼此契合有很大的关联性。经济走廊的项目设置与巴基斯坦“2025年远景规划”高度一致,将直接着眼于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繁荣和助力巴基斯坦政府实现“到2025年成为中高收入国家”的远景目标。即经济走廊是中国把“一带一路”战略落到实处和巴基斯坦繁荣和发展国内经济的重要抓手。

在中国的边疆省份中,新疆是接壤国家最多的一个。新疆在其56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上,与8个国家接壤。而此次“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正是新疆西部重镇喀什。喀什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新疆南疆地区的战略咽喉要地。但是,优良的地理位置并没有为新疆带来经济繁荣。新疆没有出海海港,经济发展极为受限。由于没有出海口,新疆的商品要出口到国外,必须经过陆路长途跋涉,然后通过东部沿海港口运往世界各地,费时费力。长期以来,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无法突破地理瓶颈,而多年的中国经济发达省份对于新疆经济的对口支援也成果有限。因此,新疆只能依托其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能源产业,以及依靠其中亚国家相邻的优越地理位置,借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的便利收取一些管道维护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若顺利完成,新疆的商品出口就获得一个“出海口”,发挥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地理优势,拓展新疆地区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以繁荣经济促进政治和谐,从而维护整个新疆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借助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多元化的互利共赢。从巴基斯坦方面来看,经济走廊建设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沿线当地民众将成为这个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使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有所改观,带动巴基斯坦渔业、农业、纺织业、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困境中的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中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带动了沿线一大批能源、电力、公路、铁路等基建重大项目,这些大项目自然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重点;中巴商贸、物流、教育等方面迎来良好的合作机遇。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其项目在巴基斯坦有序推进,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意义是相吻合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的启动,一方面可以带动材料、水泥、钢铁、基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扩大双方人员往来,增强巴基斯坦经济的“造血”能力,提高巴基斯坦人民生活水平,助力巴基斯坦政府实现其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经济走廊项目的完成,将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商品运输路线多元化,强化中国西北边疆地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提高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繁荣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维护中国西北边疆领土主权完整。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发展走向与中巴两国目前的发展战略相符,有助于两国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双方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一带一路”战略有序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和巴基斯坦经济繁荣,增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活力。

摘要: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发展战略吻合而构建的一项战略,它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排头兵。中巴经济走廊对于中巴两国来说,战略意义重大。这项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为中国“一带一路”提供战略支点,打造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为中国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缘政治,中巴,经济走廊

参考文献

[1]宋国友.马歇尔计划?不,一带一路[J].观察者,2014.

[2]娄勤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陕西持续健康发展[J].求是,2016.

[3]常胜.《李克强出访四国新总理首次外访引国际关注》,中国新闻网,2013.

[4]安吉特·潘达:《习近平访巴基斯坦:“我感觉就像到自己兄弟家探访一样”》,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2015.

[5]C.拉贾.莫汉.大陆中国[J].印度观察研究基金会,2013.

[6]德夫·刘易斯.《巴基斯坦和“一带一路”》,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2015.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8

1 循环经济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优势和功能定位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K.E.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循环经济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的, 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 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 低排放, 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但是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 不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因此, 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改变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模式, 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它的产生与发展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使资源型城市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 逐步降低对资源的依存度, 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长期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线性经济模式发展, 资源消费高、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 最终导致矿竭城衰。用循环经济理念塑造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有利于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 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延长资源开采年限;有利于增强资源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促进资源枯竭地区接续产业的发展, 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 以循环经济指导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发展,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 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自然条件、社会管理、经济管理模式等不相同, 造成各国在处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时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成功的例子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西密德兰地区、法国洛林、美国的底特律、休斯敦、日本的九州等, 失败的例子有前苏联的巴库等。资源型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发展替代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 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更替模式,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替代产业的协调发展。归纳起来,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大体有三种模式:产业链延伸模式、新产业替代模式、新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2.1 产业链延伸模式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 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 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 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产业链延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的长度, 尽可能提高精深加工业的比重, 在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 实现价值增值;二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扩展产业链的宽度, 尽可能提高资源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 实现产供销、农工商的一体化;三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增大产业链的厚度, 尽可能壮大产业链的规模, 实现规模效益。产业链的延伸的核心动力来自市场。产业链延伸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方式, 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 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 既可通过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达到产业链延伸的目的, 也可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参与城市优势自然资源的深加工, 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城市转型的目的。

2.2 新产业替代模式

新产业替代模式就是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或借助外部力量, 选择合适的新型产业, 直接在资源型城市植入, 从而较为彻底地改变资源型城市对原有资源优势的依赖而建立的全新的产业群。这一产业转型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和资源已经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如何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 这是因为资源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当新产业要求的经营模式与原有的主导逻辑发生冲突时, 容易导致活动的失败。吸引外来投资, 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建立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外来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 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 这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更替和导入尤为重要。采用这种方式必须有步骤地关停原有的不适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 通过“裂变式”的产业替代达到城市转型的目的。

2.3 新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产业经济辞典》对主导产业界定为主导产业亦称“带头产业”、“起爆剂产业”, 是一国产业结构中需求价格和收入弹性极高, 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先导型产业。主导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并加以系统分析的。他认为一个新产业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这段时间, 是两相关因素的复合物:第一, 这个产业部门在这段时间里, 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著规模;第二, 这段时间也是该产业部门的回顾效应、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新主导产业培育就是从城市现有产业中选出那些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强的产业, 给予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这一产业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虽然对资源开发依赖很强, 但也具有一定的其他产业优势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由于发展历史较长, 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从而有可能在其现有的多种产业中找出具有发展潜力及区域产业带动能力的潜导性产业, 通过对这种潜导性产业的扶持、培育、壮大, 达到城市产业转轨的目的。

3 循环经济视阈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这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实践证明, 产业转型是使资源型城市走向振兴,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是实现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发展、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共赢”, 解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区生态恢复的最佳选择。因此,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

3.1 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树立再造竞争优势的思想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首先要树立循环经济的意识, 形成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落实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中。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直接原因在于其主导产业——资源性产业, 如煤炭、石油等由于资源枯竭而走向萎缩, 从某种程度上说,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就是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 因此, 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必须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为导向, 只有如此,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才会获得持久动力。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针对即将枯竭的资源要充分挖掘废弃物的价值,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同时, 在培育接续产业中, 一方面通过循环经济发展能够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新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该城市的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构成、原有的产业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区域内形成“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完整循环经济回路以形成新主导产业的再造优势。

3.2 强化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

技术创新是产业演进的基本动力。它是以新颖的构思 (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 , 从研发一直到创造价值和实现市场价值与增值的全过程活动。它包括生产工具、工艺、方法及技术规则体系。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技术知识投入产出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资源型城市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技术创新, 树立生态化技术创新观念。资源型城市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延长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 通过改善产品性能或提供新产品来创造需求, 拉动众多产业的发展, 扩展延伸产业链,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没有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要紧紧依靠技术创新, 建立以资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积极向创新型城市过渡。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 无论是老企业的改造还是新企业的建立发展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的引导, 都必须把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科技产业放在第一位。资源开采企业的改造升级可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城市转移提供充裕的时间和资金。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突破制约产业转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紧突破污染治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等难题。资源型企业加强产品创新, 通过产品深加工,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资源型企业可进行前向或后向整合, 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要把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结合起来, 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实施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资源是有限的, 城市却需要继续发展。如何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之后仍然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维持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政策调控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以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优化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和方式, 积极加以推进。从发展政策来说, 关键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 如资源回收奖励政策、设立可回收保证金等;产业、投资、税收等政策取向也是体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和激励导向。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政策中, 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 增强企业关联度, 提高资源效率, 减少废弃物, 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促进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 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4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构建生态产业链

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 整合各种要素, 建设工业园区, 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 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 使园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平台。生态工业园区是有效管理和利用能源、材料, 追求单个企业效益之和更大效益的社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产业结构循环实现的重要途径与载体。要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入手, 抓好一定区域内部的中循环, 促进产业间上下游的相互利用与衔接。比如在冶铸工业园区内可以有焦化厂、冶炼高炉、铸造厂、钢厂、水泥厂和尾气电厂。利用焦碳炼铁、铁水直接用于炼钢和铸造, 焦化厂、高炉的尾气用于发电, 废渣用于生产水泥等建材, 电厂生产的电力直接供应于园区的企业。这样在一个园区内形成循环, 不仅可以减少浪费, 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基础是生态产业园区, 园区内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多类别产业架构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 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 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链接来实现循环。比如能源、化工等产业的生态产业链主要形式为:煤炭开采——粗加工——煤化工 (新能源) ;煤炭开采——粗加工——发电——烟气脱硫——硫酸——发电——氧化铝;电——炭化晶——太阳能电池;等等。这种产业链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条采掘——粗加工——焦化、煤化的生态产业链, 并能进一步与制铝、炭化晶、钢铁等冶炼企业联合形成企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

3.5 注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 人们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和低效率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物 (污染物) 破坏生态环境, 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就是通过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技术融合, 降低资源消耗, 回收和利用生产废弃物, 减少污染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面循环, 即企业单元内部的小循环、企业间或产业间的中循环、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大循环。小循环通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 减少物料的使用, 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中循环把不同的企业链结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减少对外界的资源依赖和环境压力。大循环把各种技术性废弃物还原为再生性资源的产业, 实现生产生活系统的减物质化和减污染化。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最佳选择。通过实施产业转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 有效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袁增伟, 毕军, 张玲.中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曹瑞钰.环境经济学与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任玉琨.基于博弈模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4) :23-25.

[4]钱勇, 于左.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难题与破解[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45-46.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9

1 潍坊的区域经济地位

针对潍坊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中的地位, 结合青潍日一体化中潍坊的交通枢纽作用, 对区域及对外交通进行了预测。基于对现状的评估及规划发展背景的判断, 提出潍坊市域及对外交通系统规划目标为:立足鲁中, 服务山东半岛及环渤海南部地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潍坊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为重点, 以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三角生态经济区空间发展布局为导向, 以区域经济联系特征为依托, 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有机衔接、运输方式结构优化, 实现客运高效快速化及货运物流现代化。构建现代化复合交通走廊, 支撑和引导市域范围内城镇布局调整与优化, 提升潍坊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

2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实施建议

2.1 民航

(1) 客运。积极开辟潍坊至国内航空运输热点地区和城市的航线。建议在现有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大连的基础上, 灵活采用经停联程等方式, 增加至东北 (哈尔滨) 、长三角 (南京、杭州) 、西南部地区 (昆明、桂林) 、华中南地区 (长沙、武汉) 、西北地区 (西安) 等航线, 从而使潍坊客运航线达到10条左右, 力争在2015年使潍坊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至25-30万人次。

(2) 货运。进一步强化航空货运优势。加大与航空货运及快递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 强化机场物流园区基础建设, 增加货运装卸、物流信息管理、通信、安检、分拣及安保监控等配套设施。到2015年, 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万吨。

(3) 机场迁建。加快机场迁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严格控制预留南孙新址, 推进相关准备工作, 完成机场选址和预可研报告, 力争2015年前, 将迁建项目纳入国家正式规划, 并组织详细规划和设计工作。

2.2 铁路

(1) 城际铁路。加快潍坊市中心城区南北方向铁路的准备工作。落实“东营-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城际轨道交通具体走向及线位, 做好潍坊东站的控制预留工作。开展“潍坊—日照”城际的前期论证工作, 尽快将其纳入山东半岛城际铁路总体规划方案之中。“滨海新区-中心城区”段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部的规划设计工作, 力争开工建设。修改“滨海-潍坊-诸城”地方铁路规划设计方案, 做到与南北方向城际共用走廊, 从而减少土地占用与分割。

(2) 高速铁路。开展太济青高速铁路潍坊段相关前期研究工作, 进一步落实线位及站位, 做好用地及地面集散道路系统的规划及控制。

(3) 地方铁路。加快地方铁路建设, 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尽快建设潍坊港疏港铁路, 临朐至沂水铁路争取在2015年内开工建设。依托益羊青临铁路, 开行寿光-青州-临朐客运列车。

(4) 潍坊火车站改造。随铁路停靠列车增加及火车站南侧用地整治开发, 可适时启动火车站南广场建设, 在交通上, 南广场应考虑分担部分北场长途汽运、公交枢纽、城市轨道站等设施。

2.3 公路

(1) 高速公路。建成长深高速潍坊市域段, 起点为青州东青高速、重点在临沂界。尽快启动潍日高速建设, 形成直接服务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南北高速交通大通道, 彻底改变南北交通走廊缺失的局面。

进行城南高速联络线和城东高速联络线的前期工作, 并尽快启动城南联络线的建设, 力争十二五期末城南联络线建成通车。至2015年, 市域范围内规划高速公路网除城东联络线外全部建成, 形成“两纵四横一联”的格局。

(2) 国、省道建设。完成G206的改线工程、缓解过境交通与中心城区、昌邑城区、安丘城区市内交通之间的相互干扰。G308、G309两条国道的改造工程完工, 形成两横一纵的国道网布局。承担中心城区至周边县市 (开发区) 的联系功能的省道, 按照一级路标准改造完毕。

(3) 公路客运枢纽。新建长途客运东站和南站。逐步疏解中心城潍坊客运总站的功能, 向西、向东以及向南方向线路班次分别向豪德客运站、客运东站以及南站转移。潍坊火车站的公路联运站部分线路和功能随着火车站南广场的建设南迁。加强城市交通系统与公路客运枢纽的衔接。

2.4 港口

(1) 港口发展。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 初步形成以中港区为主, 东、西港区为辅, 港区之间在建设规模、功能定位上形成区位互补、相互协调、错位发展的港区分布格局。

“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航道、泊位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码头泊位31个, 增加港口通过能力3085万吨, 码头岸线5775米, 场地面积468万平方米。其中,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8个。其中中港区建设18个万吨级以上液体化工、集装箱、散杂货、客货滚装泊位, 增加港口通过能力2625万吨, 集装箱60万TEU, 码头岸线4275米, 使得港口通过能力达到3424万吨, 集装箱60万TEU, 码头岸线6130米 (包括150米码头支持岸线) 。航道达到3.5万吨级。

(2) 集疏运系统。加快疏港公路、疏港铁路及疏港管道建设, 优化港口集疏运条件, 提高对腹地的服务水平。

长波视阈下的世界经济起势分析 篇10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世界仍然处于一个大调整的时期。文章根据长波理论及其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这种萧条仍可能持续几年,直至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

关键词:长波;技术创新;世界经济

自2008年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深陷泥沼之中,经济危机从爆发至今日已长达7年之久,然而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却仍然不明显,无论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甚至包括一直以来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增长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停滞。在这7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然而政策效果依然不太明显。究竟如何看待这种整个世界经济几乎长期停滞的状况呢?对于世界经济长时期的发展走势的研究,由康德拉季耶夫所发现的长波现象能够为我们提供理论依据。

一、 长波理论的提出

早在1896年,俄国的一位学者帕尔瓦斯(Parvus)在一篇关于农业危机研究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一段扩张的“长波”后将是“经济萧条”的长波。而它认为这种长波运动的决定因素是世界市场因某些变化而向外扩张,这些变化包括技术领域、贸易领域、殖民地领域等。虽然他提出了资本主义存在长波的概念,但是并没有提出一些统计数字支持他的论题。之后,荷兰一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盖尔德伦(J.Van Gelderen),通过跟踪资本主义世界价格、对外贸易、生产和生产力、银行贴现率、资本积累和商业基础等方面的数据,也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长波现象。但真正系统性提出长波概念的是俄国的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所以长波又常常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其代表作《经济周期》一书中,他研究了36种产品的价格、价值额和产品生产量指标的时间序列。这些统计资料包括:英国从1789年至1920年的价格、利息率、农业工人和纺织业工人的工资、外贸价值额、以及煤、生铁和铅产量的长期时间序列;法国从1810年至1920年的价格、利息率、外贸价值额、煤炭、棉花、咖啡和糖消费量、燕麦种植面积、法兰西银行所持有的商业票据,以及储蓄银行的存款等长期时间序列;美国从1790年至1920年的价格、煤和钢铁产量、纱锭数量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时间序列,以及世界煤炭和生铁产量的时间序列。也就是说,康德拉季耶夫完整地统计了他所能接触到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长达140年的数据,根据数据所呈现的特征,他认为在经济运动中明显地存在着大约47年~60年左右的长周期。

在开创者康德拉季耶夫看来,长波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所造成的,他提到经济长波主要是因固定资本产品更新换代在经济生活中引起的长期平衡周期而造成。这种平衡周期包含了旧一代的主要固定资本产品被取代,和新型的主要固定资本产品普遍应用而造成的经济生活动荡及其恢复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长期的,而且会波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宏大范围。因为,对新型主要固定资本的投资有利可图时,全社会将出现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从而出现经济快速增长,长波的上升期形成。而随着经济的快速扩张,寻求市场等外部冲突尖锐化,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因素,上升期就会逐渐转化为下降期。而下降期又会迫使资本改进技术,技术和资本累计到一定时期时,新一代的固定资本产品更新将出现。于是这样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就产生了。他还明确反对那些认为长波是由偶然的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他批评了长波理论是由于偶然的、超经济的环境和事件造成的观点,特别是对技术的改变、战争和革命、新的国家纳入世界市场和黄金生产的波动的解释。但是,他并不否认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是他认为这些因素更应看作是从属于长期波动的节奏而已,即只是长波的果,而非因。

康德拉季耶夫开创性的工作越来越得到了后来的学者的确证。康德拉季耶夫作为长波理论之父,为后人探索长波的起因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观点。虽然他对长波的形成提供了一些理论解释,但是总体来看却并不是系统、完整地阐释,正如他自己所说“无意为一种长期波动的适当理论奠定基础”。

二、 长波形成机制的解释

后来的学者在康德拉季耶夫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长波理论研究的三大流派:一是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创新决定论,也被稱为“新熊彼特学派”;二是以制度分析为核心的理论,主要包括美国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SSA理论)和法国“调节学派”;三是曼德尔所提出的以利润率波动为分析核心的长波理论。

1. 技术创新决定论。这种理论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常常被称为“新熊彼特学派”。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所推动的,但创新活动并不是在时间上均匀出现的,而是以成组或成群地不连续的出现即一种蜂聚现象,其中特别是重大的产品创新是推动经济长波进入扩张期的动力,诸如历史上出现的蒸汽机、铁路、电力、化学和汽车等重大的产业革命,而且,在他看来,每一个长周期其实就是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的过程。熊彼特是第一个明确地用技术创新解释长波起因的经济学家。然而熊彼特的分析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创新的概念过于宽泛,未区分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基础创新等等;创新所需的前提和社会条件等。后来的追随者门施(Gerhard Mensch)则在熊彼特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僵局”的概念。他认为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如果想要克服萧条,唯有进行基本创新以及创造新的部门,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这种社会不得不进行创新的社会环境称之为“技术的僵局”,事实上就是长期的萧条和大危机。可以说,门施的技术僵局理论,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如果说早期持“技术决定论”的学者更加注重关于对技术创新概念本身研究的话,那么当代的学者则进一步研究了技术是如何真正能够做到推动经济和制度的变革,从而掀起发展的浪潮。如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技术、经济和制度三者之间协同演变的方式探讨了长波形成的机理。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三项特征,一是以创新蜂聚形式发生的技术变迁,这些创新形成的相继出现而又互不相同的技术革命推动了整个生产结构的现代化,技术是资本主义引擎的燃料;二是存在既相互联系又职能不同的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两种资本形态在追逐利润最大化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标准和行为;三是具有较大惰性和阻力的社会——制度框架的变革。由于这三项特征以浪潮的方式进行演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推动了长波现象的发生。而在弗里曼和卢桑合著的《光阴似箭》著作中,则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经济演变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制度框架和文化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长波现象。

2. 制度决定论。持这种理论观点的学者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制度因素是如何作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而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往往与经济的长期波动具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制度与经济长波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其中代表的性有法国的调节学派和美国的积累社会结构学派(SSA学派)。由于两种学派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此主要通过介绍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主要观点,说明制度是如何决定经济长波的。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主要由美国的戴维·戈登,托马斯·E.韦斯科夫,塞缪尔·鲍尔斯等人所提出。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积累是由于预期利润率决定的,而积累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预期的利润率的获得是需要稳定的和有力的外部环境来保证的,导致这种外部环境的具体制度就可称之为“积累的社会结构”,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的稳定对于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如阶级关系、金融体系、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等内容,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形成又是由几对影响资本积累过程的重要关系所组成的,包括资本与劳动、资本与资本、劳动与劳动和国家与经济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概而言之,特定的积累结构的形成和衰落在经济长期波动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其中资本积累速度比较快的时期是长波的上升阶段,积累速度比较慢的时期则是长波的下降阶段。已经建立的积累的社会结构最终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协调资本主义的矛盾而衰落,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建立则决定于资本主义经济循环所涉及的矛盾冲突的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各阶级之间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相互之间发生尖锐斗争,直到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可以协调、规范和限制这些矛盾冲突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制度。

3. 曼德尔的长波理论。作为一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曼德尔与SSA学派同样认为对长波的分析把利润率的波动放在核心位置。一方面,他认为,对长波的分析就是要分析利润率长期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曼德尔又否认长波完全由资本主义的一般运动规律所决定,而是认为一旦长波开始,尽管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内在逻辑能解释每一个长波的累加性质,同时尽管它也能解释扩张长波向停滞长波的转变,但是它却不能解释停滞长波向扩张长波的转移。也就说,在他看来,对于长波的扩张和衰退期的解释是一种不对称的。停滞向扩张长波的原因不能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得出,而是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历史和地理环境的根本改变。为此,他列举了一系列的非经济因素,如征服战争、资本主义的内部竞争、阶级冲突、革命斗争、金矿的发现等等。

三、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

虽然经济长波现象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但是由于各自使用的统计数据、衡量的经济指标等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导致不同的经济学家对每次长波的起止时间的划分不相同。表1列出了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对前四次长波的一个大致划分情况。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致上我们可认为18世纪90年代~19世纪20年代是第一个长周期的上升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是下降期;19世纪的40年代~20世纪70年代是第二个长周期的上升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是下降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是第三个长周期的上升期,20年代~20世纪40年代是下降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是第四个长周期的上升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紀90年代是下降期。根据以上长周期所揭示的运动规律,大体可认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五次长周期。

1973年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陷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滞胀现象,然而世界经济真正从此次滞胀走出,并开启了新一轮的复苏,则是从20世纪90年开始。以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为例,从1991年开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高涨。1991年~2001年网络泡沫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24个月的经济繁荣时期,期间,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扭转了自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放缓现象;失业率则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失业率降低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不但没有上升却反而下降;股票价格更是飚升到创记录的水平。虽然由于网络泡沫导致美国经济在2001年陷入了衰退,但是美国经济很快就实现了复苏,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显示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对世界金融和全球经济造成强烈影响。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盈利能力大大削弱,主要股票市场股价大挫、震荡加剧,石油及大宗贸易品价格高企, 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 次贷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至今已达七年之久,世界经济复苏迹象仍然不明显,世界各大经济体都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可以说,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阶段。根据长波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认为从1991年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五次长波阶段,其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拐点,2008年后至今世界经济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如表2所示。

根据长波的形成机制,第五次经济长波最主要的形成原因可归结为信息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动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停滞。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第五轮长波繁荣期结束的直接诱因, 但其深层原因却是信息技术创新及信息产业发展态势的停滞或衰竭。信息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基础之上的,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向自动化和网络化转变,并且通过劳务远程控制还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作为信息技术兴起地的美国正是因为引领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开启了持续性的繁荣。然而,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作为带动本轮经济长波技术群和产业群的核心,信息技术创新的持续降温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后劲乏力,直接导致了技术僵局的出现,进而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阶段,根据长波理论,只有出现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才有可能带动全球经济步入持续的复苏阶段,现阶段正是新一轮革命的孕育期。如今工业4.0、智能化、3D打印技术、能源革命、纳米技术、生命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尚未出现如信息技术那样能够影响全局的技术革命。因此,世界经济这种萧条阶段仍有可能持续若干年,只有等到真正新一轮技术革命出现,才是经济复苏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 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J].开放时代,2011,(10).

[3] 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 Gordon D M, Edwards R, Reich M.Segmented Work, Divided Workers: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Labor in the United Stat- 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作者简介:栾海桥(1978-),男,汉族,湖北省云梦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李民圣(1988-),男,汉族,江西省上犹县人,《求是》杂志社编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国际视阈下经济危机 篇11

1.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需求

1.1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工业化进程脚步不断发展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举例来说,现阶段全世界人们都比较关注温室效应问题,此种问题的出现逐渐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马尔代夫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海平面会上升,不久的将来会被海水所淹没,马儿代夫的面积也在逐年地缩小中。针对此,需要降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社会可以和谐地发展下去。低碳经济的理念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认同,低碳经济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对资源与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等,不断调整好经济产业的基本布局,从而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现阶段来看,我国从2009年开始,逐渐对一些市政工程施工政策等进行研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2]。

1.2建筑行业低碳发展轨迹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受到低碳理念的指示比较多,所以拥有了一定的低碳发展历史[3]。例如,铝合金以及生态纳米乌金石管理模式的出现能够解决部分建筑消耗和污染问题,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应该出现更为高效节能的建筑物。

1.3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挑战和基本要求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需要从以下接受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基本要求:(1)能够接受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主管部门之间的检验,不管是工程成本问题,还是工程效益问题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开展来说有直接的影响;(2)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查看相关技术材料和技术方面是否适用;(3)在管理方面需要提高低碳概念的重视程度,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等进行完好落实。

2.低碳经济下市政工程存在的基本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再加上受众群体比较多,工程量也比较大,所以在上述特点的影响下使得施工过程中很难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理念进行完好落实。从总体上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施工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低碳经济视阈下市政工程施工在强调污染控制的同时,需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如(1)水污染很严重;(2)噪音污染很严重。从噪音污染很严重的角度来看,通常指的是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国家要求施工噪音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但是一些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等仍然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从水污染很严重的角度来看,市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比较多,部分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现场的污水类设施进行合理处理,因此造成水肿的重金属污染物比较多,确定各个水指标是否符合我国排污标准。在涉及到的一些比较大型的建筑材料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好储存仓库,设置好隔离措施等[4]。

(2)施工工作人员的低碳意识不够强。市政项目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低碳环保,必定离不开施工工作者的低碳意识。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施工工人和监管人员等都具备强烈的低碳经济意识,广泛认同低碳施工的基本意义。但是,现阶段来看,低碳施工的基本概念没有得到更为深刻地认识,与此同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责任不够明确和管理不足等缺陷,影响到可低碳经济的发展[5]。

3.推行市政工程施工改革,努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1)树立良好的低碳施工理念。从上文不难看出,施工者的低碳意识不强会导致低碳经济无法良好的发展。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施工者的低碳意识,确保施工队伍从施工工作人员到施工管理者等均能够领会到低碳的重要性。每一位市政工作者都应该优先树立起低碳理念,及时掌握好低碳信息,采用低碳的眼光来看待相关工作[6]。除此之外,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好先进技术以及新型材料使用技术,不断鼓励施工者的创新意识,帮助一些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改革,有助于节能减排政策的良好运行。

(2)大力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环境控制,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加强控制建筑原材料,对于容易发生污染的原材料需要及时做好仓储工作;与此同时需要注意严重污染的原材料等建立仓储档案等尽量减少用量;其二,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卡功能至,对于污染严重的大型设备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淘汰,控制好施工设备的扬尘量,减少升天环境污染;其三,建立CO2排放监控系统,时刻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CO2排放量,一旦出现排放量超标情况时需要及时的控制好;其四,采用低碳化的施工技术,采用水资源再生技术以及循环使用水资源等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区域的生态修复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水利系统造到破坏。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认识的逐渐深入,低碳城市也逐渐成为了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市政工程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7]。但是,由于市政工程多处于繁华商业街区,其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对市政工程进行低碳研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黎瑞华.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江西建材,2014,19(14):107-108.

[2]胡盈.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5):45-45.

[3]黄勇.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20):1839-1839.

[4]吴臣永.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6(4):179-180.

[5]李双荣.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10(45):234-234,235.

[6]王廷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低碳世界,2015,13(4):174-174,175.

上一篇:操控技术下一篇:爱的行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