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2024-10-03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精选12篇)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1

经济法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是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经济法制理论的讲授, 使学生联系实践, 准确地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和实务技能。但在国内市场融入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 但当前经济法教学中存在“国际性”视角的缺失, 直接影响到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试探索反映国际化视野的法学或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改策略, 与同行和学者们交流。

1 经济法教学中国际性视野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教材中相关内容和知识点的缺少

目前, 国内各专业选用的经济法教材版本繁多, 并没有较好地吸纳我国经济立法国际性因素及相关理论成果。

一是在教材内容上, 各专业教材的内容适用性不强。各专业编写和选取教材时存在内容、编排体系的固化, 缺乏结合司法考试、会计类、经济类资格考试所需的实用法律知识。各专业就其本身而言, 选用的教材都不够贴近其特殊设置的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二是在学理阐述上, 多是具体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罗列。较少在国际性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背景进行回应与构建。同时, 中国经济法原则的协调与整合, 及经济法基本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经济法实施的更新与完善等方面内容较为缺乏, ①忽视了经济法主体已经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化和扩张的现实趋势。

1.2 国际性视野在传统教学实践中缺失专业性结合

伴随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国内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对外经济关系已成为一国经济法不可回避的法律调整内容。具体而言, “所有国家如今都受到跨国的货物、货币、信息、劳工流动的渗透”。②“由于经济法主体、主体的行为或者行为的效果, 都可能会跨越国境”, ③从经济法的适用看, 税法、反垄断法、金融法等部门法均会产生“域外适用”的问题。中国的成功“入世”使我国经济法“国际性”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鉴于国内尚无统一经济立法体系, 现存经济法理论又多元化, 与一体化、法制化的国际经济规制相接轨, 必然要求制定反映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共同法律规制及理念的立法内容, 及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作的法律治理与实施机制。在入世承诺期, 我国已在贸易法、外资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收、国际环境保护、国际金融等领域进行具体制度建设, 以实现国内经济法规和政策与之间的协同性。如国内学者指出2004年《对外贸易法》的修订, “充分遵守了WTO的各项规则和《加入议定书》中所作的承诺, 实现了国内法和WTO国际法的衔接。”④但这些与时俱进的最新立法内容及理念并没有及时反映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中。无疑, 这种经济法理论与实践渐趋“国际性”已对我国经济法教学的理念及内容提出挑战。

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千篇一律地讲授相同的法律内容, 缺乏结合各专业学生丰富的背景知识, 及其对不同章节经济法知识需求的侧重点及差异性灵活设置重点, 有选择性补充法律法规、国内外案例的现象。这种单纯解读法律、法规, 不仅会使他们感到经济法律既枯燥又难懂,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际性视野更是遥不可及之事。

2 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国际性视野缺失的困境分析

2.1 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需求与师资人才缺失的冲突

一面是国际化需求对经济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拉动, 一面是具有国际经济法教学理念的人才队伍匮乏的拖拽, 形成了明显的冲突。目前, 经济法教学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其师资力量的薄弱极为明显。受限于经济发展和地理区位, 西部高校普遍缺乏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团体和教师队伍。现有的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训练, 仅凭借局限的单纯的教材内容讲授, 缺乏相应的案例分析、法律思考和具体阐释, 其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 国际性特征与经济法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冲突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与当前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发展趋势密切联系。然而, 从当前教学实践中发现, 经济法日益突显的国际性特征, 与高校仍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为主, 学生听、记笔记的灌输式传统教学之间发生冲突。

国际性视野下经济法教学要求不是狭窄知识面的传授, 而是及时把全球化、信息化中不断更新的国际性特征反馈给学生。然而, 传统经济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一味在课堂教学中单一依赖经济法教材为主讲授经济法理论内容, 缺少视觉的冲击, 强调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面临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大学生转变的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挑战。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他们保持注意力很困难, 倾向碎片化的内容, 喜欢简洁、清晰、精炼的信息。这种缺失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实例的融合运用教学模式, 不仅易使学生感到枯燥, 不利于理性分析的培养。

3 国际性视野下经济学教学改革之路

3.1 教材编选及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性

中国的入世意味着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 这使得我国经济法在理论与实践上向国际化靠拢成为必然趋势。当前经济法应通过不断修订与WTO协定要求存在差距的法律制度, 保障国内外市场参与主体的权益, 实现涉外经济权利之目的。针对在编选教材和教学理念中存在的“国际性”因素融合不足的现状。一是我们必须接受相应的国际商贸法律规则的客观变化, 着眼于国际经济法律环境, 必须积极、谨慎选取具有国际化的、前瞻性经济法律法规的修订版本。二是教材中抽象理论比较多, 尤其对非法学专业而言, 教材内容编纂不精简, 大量经济法律规范、条文使其生畏。相对于在经济法教材中选择、增加反映出国际化立法理念、国际市场经济共同法律规制内容, 更关键也更艰难的是贯彻落实经济法“国际化”的教学理念。

由于中国无市场经济的传统, “决定了当今的中国立法不是对传统与现实习惯的总结与提炼, 而是理性建构的‘制度化’过程”, 其“内容主要来源于对有市场经济传统国家法律的借鉴或模仿。”⑤对于中国经济法的未来, 有学者认为“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等必然是其核心内容”, “价值追求必须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⑥中国应“使经济法更多地融入了国际经济法的制度因素, 这也是法律开放化与国际化的表现。⑦因此, 除在经济法教材各章节增加、更新相关国际制度规范的抽象理论外, 以“开放”、“借鉴”视角, 传达国际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具备经济法的国际主流意识当为首要。

3.2 教学实践中贯彻国际性视野

在当前经济法教学改革重视对国际性因素的关注时, 强调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具有国际性视野尤为重要。

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增添符合经济法国际性特征的知识点。在入世后, 我国经济法在保险法、证券法、金融法、票据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保法等各部门法均涉及国际性视野, 如在立法及实践中跨国主体、部门法监管、具体规范等与相关国际法律制度衔接问题。这要求经济法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 及时翻新教学内容, 给学生传达最新、准确、精炼的信息。其次,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创新和多样化。经济法培养学生分析中国经济法理论, 提高解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职业所需设置课程及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老师总结等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施, 通过组织学生案例讨论、互问等方式, 调动学生真正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市场经济运作中法律问题, 深浅适宜地启发学生认识将经济法前瞻性、国际性的学习与专业所用所需结合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最后, 教师的考核方法应多元化。传统经济法课程考核方法以闭卷考试为主, 导致了学生重记忆轻能力, 重期末轻平时的错误意识和行为。可要求学生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经济法知识, 对比国内外一些前沿的经济立法及实践资料或案例, 完成一份有创新观点的法律实务作业与论文, 依据质量评定最终成绩。

4 总结和讨论

针对日趋突显的国际性视野, 与当前经济法教材、教学理念, 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教学实践环节的冲突, 众多学者和教师对此进行了思考。如有学者认为, 经济法教学存在理论基础不成熟、内容体系零散以及法律规则变动性强等问题, 给经济法教学带来教材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式等障碍。⑧而经济法作为一门融理论性、思考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重要课程, 要保证和实现其国际性视野的发展趋势, 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之路也许应该更需要宽阔、包容的视野和魄力。学校和教师通过学生眼、耳、手的利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学生将所学习理论知识致用于解决专业实际经济法问题的能力结合, 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注释

11 陶广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M].北京:中国检察院出版社, 2006.12.

22 [美]亨金.国际法:政治与价值[M].张乃根等,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228.

33 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503.

44 顾耕耘, 罗培新.经济法前沿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15.

55 罗宵燕.规制与调控:五国经济法历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247.

66 陈云良.中国经济法的国际化路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84.

77 冯彦君.WTO·有限政府·现代经济法[J].社会科学战线, 2004 (6) :148.

88 倪斐.论经济法教学中的选择困境及其解决原则[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6) :263.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2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国际贸易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要调整。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式,对国际贸易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国际贸易人才要对新常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要求要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要相应增加经济新常态的国际贸易相关的内容,对专业人士进行更紧跟时代步伐的业务培训,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式,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就有重要意义。

2经济新常态下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现实需求

管控风险的能力要强。国际上的经济发展呈现平稳恢复发展中的阶段,经济风险依然存在于国际贸易当中,包括诚信风险、汇率风险等。这就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风险意识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对该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之一,规避风险和预测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管控风险并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损失。能具备解决贸易纠纷的能力。当前的国际贸易是存在很多的贸易纠纷的,像贸易壁垒就是典型的贸易纠纷,在发生贸易交往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摩擦不断,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要求专业人士要懂得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并能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处理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好的还是想出更好的应对策略,这样也能降低自己的损失,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国际上的贸易争端,但一旦遇到也要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放首位,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发起贸易争端,促进国际贸易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对其他国家也是一个警醒和制约,促进相对公平。

3我国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现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对缺乏。很多教师也都是在本国内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又在高等教育机构担任老师,他们基本很少有国际贸易的实战经验,相对还是理论知识的领域上做研究。那么,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也是都是理论层面的,很少涉及实践,这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离,更多对新经济形势的探讨也都是理论层面的,在加上自身的局限,很难给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尤其理论方面是欠缺的状态,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双语教学成为形式化的面子工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领域也是要面对的是处理和解决国际间的经济贸易问题,英语尤其口语的教学是必须的,但是由于上面提到的我国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多是我国完成博士学位的相关人士在从事教学,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本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口语也是欠缺的,就算请外教又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认识,就算是也做不到全国范围的高校的该专业都配备外交,这很难实现,况且还有国际间贸易利益的维护必须使我国人从事教学更好。我国对英语教学向来是重笔试轻口语,学生普遍很难开口说流利英语。信息技术在该领域的教学没得到很好的利用。教学内容方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有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更高级的电子记账、电子结算的具体操作和数据信息的处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教学是欠缺的,我国的专业课大多是课本式教学,很少教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具体操作;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也存在方式老旧、很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新的`国际经济形势问题,甚至教师都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自己也不关注相关的时事,即便关注,也是加些自己的观点,做些点评或发些论文而已,很少介绍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学好这门课。

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改进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国际贸易专业的学习小组,安排专业知识强的、实践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人担任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和提高,着力于对学生培养的负责,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全面地处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院校要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定期请专业人士作专题讲座,给教师做培训,还可以委派一定名额的教师到相应的外资企业,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关注国际贸易的变动性,适时更新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新鲜和时效性。要有专门负责教材的老师,开设教材小组进行教材的商讨和更新,让学生接触时效性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对教材的教辅资料和相关的配套资料,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内容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对该领域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的熟练操作,在这方面,学院可以加强和外资企业的合作,给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先进的技术设备,弥补在校学习对实践操作的缺失。此外,该专业对学生的口语教学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要想出具体的上课方案,如何平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中英文教学,这也是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起码的专业素质的要求。

5结语

新经济常态给世界和中国的贸易带来影响,为了我国经济贸易更好的发展,必须在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更新,要针对目前的教学问题,相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的策略,在不断实践中运用,并适时更新,从教师到教材再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1).

[2]许寒.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新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9).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3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新思考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在高等教育的体系当中,高职院校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高职教育具有以下俩个特征:其一是“高”,也就是由于高职教育作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属于一类比较特殊的高等教育;其二就是“职”,说的就是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强调职业技术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相对来说其实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这个专业要求学生们在毕业的时候必须把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技能与基本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掌握,还要熟练掌握进行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产生纠纷的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等等。除了以上这些之外,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把应用作为主要目的,把提升国际贸易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应当注重技能操作,还要进行实践教学。

二、国际贸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英文水平基础比较差,师资力量不是很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在高考的时候或者中考的时候考试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多对自己的文化水平并不是非常有信心,而且学生的英文基础总体来说也不是非常的好,再加上英语本来就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一项很重要的工具,但是英语不好的话,就会大大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有不少高职院校为此专门开设了国际贸易这一门专业,学校虽然开设了国际贸易这一门专业,可是高职院校里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应的教师配备却还不能够马上跟上,其中大多数国际贸易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都是从其他不同的专业而转行过来的,而且还有一部分国际贸易教师是来自于大学毕业的初出茅庐的学生,虽然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可是他们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他们的实践经验也是非常的少。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时候,对国际贸易教学内容总是一知半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不符,当前许多高职的国际贸易专业老师一味的求新求异,以便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却忽视了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了解。比如,很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以至于很多的学生上国际贸易课时常常走神,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况,更不用说去进行探讨国际贸易问题了,对国际贸易问题产生质疑了,这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三)国际贸易教学与实践脱节。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给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非常的重视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把实践教学忽略了,但是国际贸易这门专业把实践作为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在我国高职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与实践脱节,尤其是国际贸易专业更是非常的严重。有个别高职院校还专门设置了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应的实训基地,可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以后得工作当中商场与战场一样,只有身临其境,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对所学知识有深刻地认识。

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提高国际贸易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新常态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当实施双语教学。我国有很多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大胆的创新,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高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是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提升教学水平以及提高专业质量的前提基础。对于双语教学,高职院校学者都认为应当提高师资培训,加强教师们的专业素养能力与和英语能力,并且需要制定长期的双语教学规划。除了以上这些之外,高职院校还应当具有选择性地来进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要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全面考虑,不可以去盲目地追求全英文授课。还要为学生们创建国际贸易实践性平台,让他们在学校就能够使用英语来进行国际谈判和国际会议等一系列模拟练习。要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从而从根本上加强了对双语教学的监督与管理。

(二)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狭义的教育观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需要采用模拟实验与软件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素质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国际贸易专业课还应多采用案例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已经把让学生们能够形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作为了进行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并且把这项目标列入了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当中,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们可以改变以往的常规,不去依赖书面知识,但是,现在大多数国际贸易老师,一听到素质和创造这几个字就感觉非常的神秘,而且一致地认为这几个字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完全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在教学中依然习惯用以前的教学方式,老一套照搬照套,从而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及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学生们讲解的理论课知识太多,从而不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比如案例教学方法与模拟公司教学方法等。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解《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整个流程的时候,除了在黑板上板书流程图之外,最主要的是要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方式,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来给学生们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课后把办理各个环节所需要提交的材料都弄清楚,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单位来进行解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学生对学习国际贸易专业不再觉得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学习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贸易人才,只有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环节以及课程要素,从而形成具有专业特征的应用性课程体系,这样才可以确保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被社会所认可。高职院校应当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把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促进我国经贸事业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梁赤民.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21期;

[2] 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4

法律教学模式历经教师主动型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学生辅助半主动型案例教学模式直至当今倡导学生为主教师辅助型诊所式教学模式。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被动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诊所式”教学模式?为什么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中践行诊所式教学模式呢?

一、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缘由

诊所式法律教育首先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型法学教育方法,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法律教育家Frank。诊所法律教育常常被描述为“在行动中学习”法律, 即在有法律实务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法律实践开展法律教学活动, 增强法律运用的真实感, 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办案以及操作运用法律的过程。

二、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下的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面对日益激化的国际经济摩擦, 运用诊所式教学模式讲授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 才能使学生切实掌握国际经济法律法规、国际经济惯例基本内容, 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职业技能。

1. 教师主动型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国际经济法弊端。

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贸易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共五大部分。运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笔记完成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其结果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单纯记忆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提升, 导致期末考试成绩高分却对国际经济法主要内容无法融会贯通, 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面对真实涉外案件无法独立分析案件事实、独立提出案件解决方案。

因此, 教师主动型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法学教育宗旨,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讲授国际经济法必须摒弃。

2. 教师为主学生辅助半主动型案例教学模式讲授国际经济法弊端。

案例式教学法是美国法学家首创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以案例讨论课的形式进行, 由任课教师选择案例, 或者由教师按照事先选好的案例教材按照教学计划依次推进。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课时的要求, 为了完成既定教学大纲任务, 往往在教材、老师课件上随附有说明或解释性内容。因此, 容易造成学生不需要进行严密逻辑思考, 更加谈不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按照所学的法学基础理论各抒己见甚至提出相互碰撞的法律意见。

国际经济法案例由于涉及当事人、案件事实、法律规范带有涉外因子, 因此往往了解争议案件事实、案件分析及案件解决方案提出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案例教学模式最终只能在教师有目的提问、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出观点意见并分组讨论、教师再质证、学生再分析……最终教师只能在有限的学时和并不完善的跟进教学配套中, 由学生象征性讨论后直接给出虚拟案件的处理意见。

案件的虚拟性、法律法规的国际型、学生知识的有限性、学时的固定性等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案例教学模式空泛、成效差的结果。

3. 学生为主教师辅助型诊所式教学模式适应国际经济法讲授。

与案例式教学法的渊源相同, 诊所式法律教育也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 不同之处在于:将案例真正还原到现实生活中, 将案例讨论从课堂搬到案件现场, 将学生从案件的旁观者转变为当局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案件使用真实案件材料, 使用“模拟角色训练与评价”和“真实案件的代理”等多种创新教学方式, 使学生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经融法、国际税法、争议解决方式五大部分知识在真实案件中融会贯通。

三、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下的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实践“瓶颈”

从2000年秋季开始,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 我国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 首次在全国7所高等院校尝试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方式开设“法律诊所教育”选修课程。随后越来越多有资质的高校相继开设“法律诊所教育”选修课程。那么诊所式教学模式进行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中将会面临哪些实际问题呢?

1. 资金来源。

诊所式教学模式进行国际经济法课程改革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首先, 需要诊所的建立经费:需要一个办公场所, 以便学生接待、会见当事人, 也便于那些需要法律帮助的人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提供法律服务的学生, 这也可以增加法律诊所的案源, 提供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其次, 学生办案的必要经费:法律诊所很多是以法律援助的形式出现, 无报酬而言, 那么让学生自己倒贴钱提供法律帮助显然是不适宜的。再次, 指导教师的报酬:国际经济法以诊所式教学模式进行课改, 教师在案源提供、案件跟进、资料获取、指导学生方面都需要付出心力。要求教师在正常授课和科研项目之外无偿承担诊所教育任务, 不是长久之计, 应给予教师以公正回报。

大量资金投入单纯依靠学校财政拨款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而教师从事的是学生知识给予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引导, 绝非筹措资金的主体。因此, 通过高校自身解决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是杯水车薪。

2. 案源获取。

诊所法律教育常常被描述为“在行动中学习”法律。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 提升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增强学生做一名合格律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而在校大学生近乎没有律师从业资格证书, 也没有办理实际案例的从业经验, 因此案源通常只能由带队教师自己所涉案源提供。教师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科研而不是兼职律师, 因此案源非常有限, 且有限案源同样涉及当事人及教师自身隐私。因此, 案源获取是国际经济法诊所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实践“瓶颈”之一。

3. 带队教师配备。

从配备教师来看, 国际经济法任课教师通常是学术型人才, 具有辩护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储备并不多, 特别是具有从业涉外律师事务所独立办理涉外案件;具有法官、检察官审办涉外案件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 单纯由高校教师或者兼职高校教师组成团队进行国际经济法课程诊所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实践中极其突出的问题。

四、国际经济法诊所式教学模式建构与创新

诊所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国际经济法这门课程, 使学生在真实案件中由旁观者转变成为当局者。那么如何将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切实运用在课程改革中,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探索教育部门与公益机构、司法机构结合方式解决资金难问题。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高成本的教学模式。因此, 我国目前的法律诊所应该多渠道努力, 争取广泛的国内外资助。我们可以探索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提出资金申请, 或者与愿意投资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课程改革的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机构进行合作, 探索多渠道资金来源解决资金问题。

我国司法机构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构。国际经济法诊所式教学改革学生必须到法院、检察院司法机构长时间深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各级法院可以在带队师资、卷宗材料审议、案件庭审过程等各个环节无偿指导和协助, 甚至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予以经费补足从而缓解学生学习负担并起到物质鼓励的作用。

在“行动中学习法律”是诊所式教学模式的精髓。从配备教师数量上看, 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师生比例最佳状态为1∶7;从从业教师结构上看, 高校大部分国际经济法任课教师并没有涉外经济案件代理工作实践经验, 属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 这样根本无法胜任诊所教学模式讲授国际经济法课程。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 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投入资金, 资助教师在涉外律师事务所工作实习, 由办理涉外经济案件的律师带领任课教师实践;委派教师到司法机构 (检察院、法院) 实习, 参与涉外案件程序旁听、卷宗整理归档等实物工作;要求国际经济法任课教师隔期到国外学习交流……通过这些手段提高任课教师自身业务水平。 (2) 加强与司法机构、涉外律师事务所横向联合:邀请律师、法官与检察官到学校担任国际经济法客座教授, 定期举行讲座;由其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直接带队学生, 将手中代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案件作为学生实践案源, 交由学生思考, 学生继续跟进案件进展。

2. 加强学生学习方式观念的转变, 重新制定评价体系。

诊所式教学模式进行国际经济法讲授, 力求在教师指导下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涉外经济案件法律执业技能, “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执业技能”。这种教学理念与运作模式与传统开卷、闭卷的笔头评价学习效果完全不同, 应该由校内外带队教师、客座教师评教、同队队友的评价占学科成绩小部分, 和涉案当事人、带队教师的交流状态、对案件的认知及建设性解决方案的提供占学科成绩的大部分。

诊所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重在平时课程内容积累与实践, 而非传统教学模式考前突击, 这无疑会加大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难度。因此, 转变学生观念, 客观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认知能力, 完成国际经济法这门教学课程任务。

五、总结

在我国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要求的“国际型法律人才”是我们既定目标, 务实运用诊所式教学模式进行国际经济法课程改革,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地实现既有目标, 应该是我们是现阶段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包玉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5

07年三季度的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大规模坏账所引起的大规模金融动荡,及其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在08年已经较大规模显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当然无法独善其身,但我们应该注意,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给中国的或许利

要远远大于弊。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每年都以二位数的增长刷新世界的记录。持续30年的良好经济形式,在把所有中国人都带入无与伦比的狂欢之中。一切与经济增长无关的似乎都没我们忽略了,正如风险只能被转移和隐藏,而无法被消除一样。中国经济有没有泡沫我不知道,可是“共产主义泡沫”确是实实在在的变大,当疯狂遭到停止,风险将如期而至,正如次贷**。还未发育完全的新中国承受不起这样的动荡。但是,这确实是下决心解决顽症的绝好时机。

不知是中央政府有意,还是巧合,08年四季度开始,国家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对于土地改革的新一轮尝试。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早做?我还是不知道。土地流转权的尝试让人振奋不已。(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出手救房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让人非常不爽,房市不好连带钢铁,建筑等行业都会衰退的类似说辞根本站不住脚,政府完全可以大规模的建造廉租房,既不会影响上游产业,也解决了房价过高问题。)

这不单给了解决土地问题一个基础,也给中药gap的商业化运作良好的土地平台。众所周知,中药中的各种药材都有道地产地一说,道地产地的药材质量一般才符合中医用药的需求。现在国家的gap基地非常少,中医药产业要走出国门,要发展壮大,单靠国家批文给地是远远不够的,哪怕不能全部,必须绝大部分商业化,如果中药企业能在全国各地建立不同种类药材的gap基地,对于中药的未来是不言而喻的,而土地流转权的提出给了中药业梦的开始。

其次,国际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换种说法就是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钱换来比原来更多更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手段以及设备,人才等等。比如向ibm或者kingdee引进企业管理系统什么的。

中国向世界推广和输出中医以及中药时日已经不短了,可是收效却不尽如人意。就中医来说,前几年法国才正式承认中医的有效性。至于中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上的说法,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使用药材才能称作中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按照中药原材料或者中药粗制品卖给国外,在他们眼里我们所谓的“中药提供商”只不过类似花农或者是个卖草的,还是个重金属,农药残留经常超标的角色。在我看来这样就完全没有了制药企业的那种严肃,为人类生命提供保护的感觉,而且与中医失去了任何联系。所以振奋中药的最好方法还是大力推广中医,提高中医的影响力。

我认为这已经刻不容缓。

不才研读的是中药学专业,曾经有位师弟很郑重其事的问我:“中医理论真的有用吗?总觉得不太真实。”我已经无法想起当时在惊愕之余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可见中医,在它的发源地的影响力如何的式微,也可见国家并不重视中医其除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噱头以外的任何实际用途。不了解中医药的人能给它带来振兴吗?不热爱中医药的人能给它带来活力吗?能够真正使它真正站在与西医西药相当的位置吗?

正如obama胜选演讲中说的:“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我觉得这句话也同样可以对于中国来说。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特别是中国年轻的一代!当危机来临更应当挺身而出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6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对策 贸易壁垒 产业结构

在当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的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逐步成为经济转型的热门课题。同时,我国多年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实现绿色发展方式。然而,因我国对外贸易的依赖度比较高,由低碳经济随之而来的国际贸易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我国贸易的影响非常剧烈。本文由低碳经济给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对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提出若干合理化对策。

1. 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1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威胁

绿色壁垒实质上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部分,它往往指进口国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或者保护本国的贸易,而大力制定出苛刻的、严格的技术标准对来自海外的产品进行禁止或者限制。就目前而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11年间,虽然是重要的出口国,然而,因我国产品的技术和经济不占据优势,环保水准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规定的指标,产品面临出口滞销也就在所难免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为低下,不能达到一些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环境指标。因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产品在生产、加工、交换、分配和销售等各环节都要遵循相当高的生态、环境标准,而且也增加了环保品质的检测、审核环节,进而加大产品的成本。当今世界各国均在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也在利用自身的优势经由贸易壁垒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设置准入门槛,这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打击。

1.2征用碳关税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碳关税,顾名思义,就是对那些高能耗的商品在进口时征收特定的二氧化碳释放的关税。碳关税尚未正式征收,北欧一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征收类似碳关税的税种,美国也出台了若干法案,明定在今后10年内对所有进口产品开展碳关税,对进口的密集型商品,例如钢铁、化工产品和铝材料等,假若碳关税在国际贸易中完全推行,那么中国的产品会面临接近三分之一的关税,出口的绝对数量也会大面积下滑;碳关税最主要面向机械电子产品、钢铁冶金产品等高消耗碳的产品,而这些类型的产品正好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对象。仅2008年这一年,这一类高碳产品就占据了我国出口总产品“半壁江山”。就我国出口国而言,主要面向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工业先进国家往往会征收碳关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会有为数不少的产品遭遇冲击和影响,待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自然而然会下降。

1.3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丧失明显

一个国家必须要出口一些收益显著的产品,进口一些“比较利益”最小的产品,以期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比较优势。这个常识也说明了若一个国家的环境指标较为落后,那么这个国家就會因相关环境产品价格中具有的环境成本低廉,则便有环境的相对优势;若一个国家环境标准比较高,但环境要素的禀赋匮乏,便无环境的相对优势。

我国国际贸易产品一向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当然,产品技术含量不明显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均构成了比较优势,但在环保指标上面的努力还有待加强。在低碳经济盛行的时代,产品会丧失比较优势,不利于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

2.1优化外来资本的引进结构,防范高碳产业的涌入

毋庸置疑,施行对外开放以来的外来资本引入策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提升。但外来投资者更多的集中于高排放、高污染的化工、造纸和钢铁等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过度释放,更损害了我国的环境和能源。面临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国要想更顺利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就要在低碳经济的形势下,特别是招商引资时,要严格限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将高能耗产业转移到我国,以实际行动减少碳排放。

2.2加强国际合作,带动低碳技术的研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寻找可替代能源,在联合国气候发展大会,已经明确规定各国履行减排的任务,这也事关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等诸多项目的国际认定,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入世11年来,我国一方面试图突破贸易壁垒的限制;另一方面,则加大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履行环保公约。所以,唯有我国在熟知国际准则的前提条件下加强新贸易规则的研究,搞清楚规则执行的规律,投身于国际准则的制定中,才能为世界环境与生态做出贡献。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因而要规避陷于发达国家依托于生态环境问题给中国设置的困境,必须主动促使低碳经济方面的技术合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国际协作中加快本国产品的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积极探寻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我国的技术比较优势。

2.3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

针对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含量高、能源消耗剧烈等不良状况,需及时对出口产品的框架进行调整,在这个环节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推进产业转型。基于此,国家要组织科研力量,对产品进行环保可行性论证,依靠技术换代,降低能耗、物耗,改变传统产品碳排放量过大的局面;另外,还要构建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征税体系,引领更多的企业进口能源消费类别的产品,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高碳产品的出口门槛。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加快产品的科研,使我国产品能在国际各项产业分工中符合市场竞争力需求。

结语: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正视落后的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给对外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促进贸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建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05).

[2] 王立斌,齐晓安.低碳约束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探讨[J]. 东岳论丛, 2012(01).

[3] 吴来桂.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 中国商贸, 2011(08).

作者简介:杨军,男,1981.3,杭州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际贸易系副主任,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7

一、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的多样化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一种多种类结合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中要多引入社会领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公开讨论乃至辩论来关注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把单向的老师讲授转变成师生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但是,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授课的很多年轻教师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把实践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实务授课,认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不应在课堂上完成,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实践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

随着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日趋频繁,人才市场上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逐年递增,该专业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国际经济贸易的热点问题,授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将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时事问题的思考,增大实践教学的份量,使实践教学真正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但是,从目前的调查结果可知,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素材,与时代的需求不相适应,存在教材时效性差等问题,而且,在校的“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更愿意关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时事焦点,并且看待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从课堂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问题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 实践教学的设计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直都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理论基础的传授,更要通过设计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案例来完善教学过程。然而,有些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选择的案例与理论基础没有很好的衔接,案例通常较为简单、涉猎面狭窄,无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能,不利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 专业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

出于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培训的目的,很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习时间设定为三个月,要求学生找的实习工作必须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但实际情况与学校要求相差很远,很多学生由于找到的实习单位和专业不相匹配,混了3个月,有实习单位的盖章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就算有些学生找到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单位进行了实习,也会由于时间的问题接触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达不到实习预期的效果。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探讨

1. 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善实践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组织规划,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充分做好前期备课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将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师生的双向互动,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参与讨论,拓展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2. 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指标,健全实践教学反馈机制。

科学合理地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指标,完善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是促进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到指标设置合理,指标量化可行。将实践教学的考核纳入到教师的评教体系当中,可以将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并把每一次的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了解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使教师能够及时改正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反馈机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3. 谨慎选择实践教学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库。

为了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实践教学的案例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理论授课内容相匹配的成功案列,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案例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尽可能关注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

4. 借鉴其他高校实践教学的经验,采用合作办学的方式。

很多本科院校都非常注意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而且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校与校之间的联合,借鉴他校成功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吸取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聘请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校讲课,或者组织本校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摩学习,使得教师汲取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具体来说,第一,学校可以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定期组织一些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去参加各类比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借助合作办学的方式,充分利用他校良好的实践设施,进行校园内的模拟实践和训练,这样在校园内部就可以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合作办学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想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要学会吸取他人所长,弥补自身不足。

5. 重点开展国际贸易单证的实践,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一专多能”讲的是这样一类人才,他们不但掌握了本岗位的专业技能,而且对相关岗位的实践技能也了如指掌,能够熟练运用,遇到问题时显现出超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型的人才,就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培养学生们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由于业务涉及的部门多、流程烦琐。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政策,还要熟练掌握外贸单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单证实训的重点在于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单证的制作,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业务的环节,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制作,提高单证相关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国际贸易单证业务的培训,为日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6.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可以根据理论课程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在实习环节中,也可以将学生集中安排到企业的不同岗位,由企业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带着学生进行轮岗实习,这样有助于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能第一时间解决,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学校层面,还可以聘请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员和国际贸易机构的专业化人才,授予其客座教授的身份,定期为学生开展专业培训讲座或者教授一门实践课程,这样既可以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意识,增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又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实践教学的引导和实训。

从就业视角看,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需要逐步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起同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实践体系。唯有将实践教学渗透至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整体教学中,才能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以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重中之重,建立丰富的多元化课程,构建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方案中要求毕业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拥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可见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就现行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存在明显的“高分低能”现象。因此,建立健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过程。以就业为目的,本科院校该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艳.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赤子,2015,(3).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8

进入90年代,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大步伐。这种新型社会现象的出现对外语教育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我国, 某种程度上外语教育水平意味着国民素质的高低, 也是对外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 更是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在外语学习者的知识面、思维能力、创造性、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向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为目前外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20年来, 中国的语言学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相结合的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不断深入,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深度不断加深, 题目越来越新。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 注重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的位置之重要自不待言, 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其研究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其培养模式还是不够完善与彻底。

纵观目前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不难发现不同程度上有以下几个问题点:单纯地追求大学外语专业考试的通过率, 疏忽外语专业所追求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能的教学理念;个别院校学科内涵不很清楚;指定的学科规划不符合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课程设置与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教学管理比较乱, 质量意识不强, 没有具体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缺乏语言学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决定语言交际成功与否的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尤为缺少。使外语人才提高经济全球化意识, 掌握跨文化交际时所需要的应用语言学理论, 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 并建立其创新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急需解决的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总体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实际调查研究法, 对高校的外语课堂进行仔细的调查, 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意识调查, 同时也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的现行外语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调查。之后, 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研究与分析, 考核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考察作为国际化外语人才所必备的学生的各种素养与条件。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与分析, 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 外语学习者只习得所学目的语的语言基础知识结构, 严重缺乏经济知识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现象极为严重;2) 在外语课堂中, 多数外语教师仍然采用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陈旧式授课教学法, 缺乏外语教学中必行的“师生互动”型外语教学;3) 国际化外语人才不仅意味着要掌握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综合性知识, 而且还要懂得本国的人文科技等综合性知识。但经本研究调查结果发现, 很多外语学习者对这两项中的经济、政治、科技等综合性知识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

三、对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有效的几点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 以服务于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是外语教育发展的策略。为了达到《发展纲要》中所提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 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法的视角出发, 发现及充分认识到国内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 对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性建议, 最终探索与揭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外语教学模式。

1、改变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角色与理念, 从传送式教学转为释疑式教学

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原则有十种,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为以下:学习者自我发起并全身心投入的学习, 最深入, 也能最持久;当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为辅时, 就会促进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现代社会最有用的学习是洞察学习过程、对实践始终持开放态度, 并内化于自己的知识积累。简而言之, 人本主义主张废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原则, 外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 应是学生的学习主导者、课程的合理设计者、策略的指导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以及监督者, 也要从传送 (transmission) 教学转变为释疑 (interpretation) 教学的连续统一体。

传统的外语教育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学的任务不只是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无人管辖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外语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力, 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才能进行终生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持续发展自我学习能力, 这已成为本世纪最好的生存方法与观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 基于人本主义的网络化、模块化、个性化, 把学生的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能力与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建立创新型外语教学模式才是提高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2、改变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角色与理念, 唤醒和提高主题性意识

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被动式授课、语言知识结构比较浅薄、语言运用能力有待于提高以及学习策略意识不够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 外语教学的课堂要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课模式, 创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采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学习等策略。该方案包括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的交流、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的过程与技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等多种措施。

3、提高团队教研能力

外语教师缺乏扎实的科研能力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现象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强调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信息的交流, 从交际学的视点出发进行各种活动、交往、位置互换的课堂教学方式, 从而达到教学活动不再单一、枯燥、机械化, 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多方向性以及相互联系性等的教学方式。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法, 明确教学目标及定位, 提高教材质量, 加快高校师资队伍“教研一起抓”的队伍建设等措施。这样才能对我国的外语教育建设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最终能够探索与揭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

4、在教育价值观上, 应把“知识接受型”转变为“知识创新型”

外语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就必须接受全新的教育价值观, 尽快实现由传统的“知识接受型”向“知识创新型”的转变。为此, 外语教师不应该把外语教学法的重点放在学生如何接受知识, 接受多少知识量的问题上, 而是要放在如何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要改进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管理机制和完善教育体系。

5、在发展观上, 从“单一语言”转变为“复合专业型”

教育发展观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教育事业的具体思路和观点的形成, 它是人们对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所起作用认识的思想反映。为适应新的教育思想的要求, 外语专业必须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 外语教育机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对外语专业的学科类型、专业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逐步进行调整和改革, 巩固和完善其培养模式, 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现出有效的策略。

6、建立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新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汉语语言文化规律指导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定将会出现过于受母语影响的负面现象。如何加大研究力度, 搞清中外两国语言文化的特征, 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将是关键技术问题中最大的焦点。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意味着要掌握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教育、科学等社会总况,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本族语言的社会总况。通常的外语教育有片面地重视外来语言文化, 却忽略本族语言文化的倾向。通过使外语学习者通晓目的语国家与本族语言的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 让外语学习者发现跨文化交际时存在的特点, 习得与明确目的语国家与本族语言之间的异同点。外语教育应该培养出既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又有能力传播中华文化的人才。

7、积极引进多媒体先进教学法, 促进个性化学习及人文化教学

通常的语言教学只能把几十人不同水平的学生当做均等的对象来进行授课, 很难进行个性化教学。多媒体拥有大量的知识库、资料库等资源, 其信息量极其丰富, 学习材料种类繁多, 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趣味性进行选择性学习, 调控学习进度和达到目标的学习途径, 确定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 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式学习, 还能促进个性化学习, 使外语学习达到进一步合理化、个性化、人文化。

多媒体课件就是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体,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教学内容, 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手段将原来静态的文字变为动态的、无声的教材变为有声的、抽象的内容变为具象的, 使听、说、读、写相互配合, 同时进行, 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 多媒体课件还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自主学习, 这样不但有效地配合课堂教学, 还能延长教学时间, 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仍可继续学习。而交互式的使用更是区别了传统的多媒体的单一演示功能, 真正实现人机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大脑的思考活动, 让多媒体课件成为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延续。

四、今后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本科外语课堂进行了观察、并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发现了外语教学中现存的几点问题, 提出了几种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作为今后的课题, 为进一步促进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发展, 从人本主义的自主学习视角出发, 研究自主学习与国际化外语人才之间的外语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 1998 (4) .

[2]、孙有中, 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堂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界, 2010 (4) .

[3]、鲁苓, 李哲汇.多媒体英语教学:建构主义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3) .

[4]、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5]、叶林.素质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 2002 (2)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9

一、经济全球化下存在的主要国际经济冲突

(一) 全球宏观调控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复兴和广泛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 全球资源更多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配置资源方面, 市场机制也有其固有的问题: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 一旦市场失灵, 在“传染机制”和“蝴蝶效应”的作用下, 影响的就不单单只是某一个国家的经济, 而是全球经济。为了更好地规避这种风险, 就需要一个“世界性政府”对世界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更有效率地解决市场失灵等全球性问题。但是现行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却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 无法担负起“世界性政府”的重任, 对全球经济的调控能力不足。

(二) 新保护主义的广泛存在

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有力地打击了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了各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发展。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 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各国的贸易保护手段和政策也纷纷进行了调整。进入21世纪, 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利用WTO规则的漏洞, 在公平贸易的口号下进行贸易保护。

总的来说, WTO规则对于自由贸易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还不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总是可以找到生存土壤。比如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对不平等的待遇进行反击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贸易保护主义借此通过强调“公平贸易”进行贸易保护。目前, 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最为普遍的措施就是利用WTO规则中的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进行贸易保护。

2. 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

一般说来, 国内法在法理上要低于国际法。但是由于各国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标准不同, 同样的国际条约在不同的国家其适用范围也是不同的。一些国家将国内法放在最高的位置上, 只执行和自身利益一致的国际条约。比如根据“301条款”, 针对国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贸易活动美国政府就有权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近年来, 美国多次利用该条款处理贸易摩擦, 对WTO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形成了极大地挑战, 也给其他国家起到了负面的示范作用。

(三) 新地区主义与多边协调机制的矛盾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 地区的声音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 新地区主义也随之发展。新地区主义的关键原则就是“地区至上”, 也就是在国际关系的问题上奉行“地区利益高于一切, 优先处于地区性问题”的原则。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 利用集体谈判的方式为成员国提供贸易便利。但这代价往往是由非成员国承担, 因此也使得世界范围内利益分配更加不平衡。区域经济合作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发展, 这对于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及其有效性也就带来新的挑战。

二、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国际经济摩擦与冲突

(一)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出现新变化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越来越高,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高。双方的经济摩擦不仅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多, 更为关键的内容上也更加深入, 以前表现为传统的贸易摩擦, 目前摩擦则主要发生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知识产权以及技术方面, 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极大地遏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始产生经济摩擦

在过去几十年里, 由于我国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相近, 双方之间互帮互助, 进行经济合作, 两者的关系还比较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我国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也更加明显, 一些落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采取抵制措施, 双方的经济摩擦也逐渐增多。在新时期, 双方的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传统的产品货物贸易带来的。并且由于某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经济采取抵制措施, 其他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会纷纷效仿, 抵制相同的产品的进口或者对其设置严格的审查, 对我国的经济出口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威胁。

三、我国面临众多国际经济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 国际经济保护主义

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发展的规律, 经济增长存在增长速度上的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了一段时间以后, 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差距就会拉大, 原有国家的经济地位将会得到概念, 面对本国经济落后的趋势, 很多国家忽视了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刺激进行经济全新平衡的尝试, 转而通过对本国经济进行保护的方式, 来使得本国扭转衰败的颓势。

在中国遇到的很多经济摩擦中, 往往有很多是和经济保护主义相关, 世界上很多的经济纷争, 也往往由于经济保护主义政策的推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使得要素在全世界范围能够得到自由流动, 打破各类保护主义的壁垒, 经济的摩擦会减少很多。在经济不景气时, 往往也是经济保护主义频发的时期。

(二) 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

1. 中国自身经济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和发展不平衡性问题

首先, 经济发展的档次非常低, 采用非常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的阶段上, 往往生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切型产品, 这使得我们的出口结构非常的单一, 一些国际性的高端产业, 我国往往也只是从事低端的加工环节, 核心技术需要外国进行提供, 中国的劳动密集产品的大量出口会对国外经济和产业的结构形成非常大的冲击。

其次, 我们企业组织上相对不集中, 规模上往往缺乏聚积。相较于跨国公司, 我们企业的规模相对偏小, 这使得中国的企业无法进行自身的技术开发, 从而使得技术落后于人, 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赢得主动权和活力, 价格竞争成为唯一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产品进入的行业, 价格往往会偏低, 这给世界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但是也会给当地的产业秩序造成了冲击, 其他国家采用反倾销和关税壁垒等方式进行限制。

2.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的处境为很多反倾销提供了口实。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市场国家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 中国在国际上遭遇到很多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 中国的产品往往以其他国家的市场价格进行价格的判定标准, 而不采用中国的自主定价, 这会导致反倾销活动随意进行, 使得很多国家在对中国的反倾销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其次, 我国的政府职能尚还没有得到转变。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客观上需要中国政府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转变, 以适应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 但是, 我国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政府转型的阶段, 中国政府的转型尚未完全到位, 政府往往采用行政干预或者直接管制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 这不符合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职能的角色定位。

其三, 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对国际规则的掌握程度不熟练。由于长期闭关和落后的影响, 我国经济规则和经济标准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也没有跟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使得我们国家不能看到需要避开的壁垒, 也不能采用非常有效的手段进行反击。

四、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应对国际经济冲突问题的措施

(一) 消除引发中外经济摩擦的自身因素

首先, 必须对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战略定义。

1.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应该摒弃传统的“出口至上”战略。在传统的外汇至上的时期, 中国非常重视出口的战略, 以出口为非常关键的经济指标, 但是, 这样的策略会加剧贸易中的不平衡, 增加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对财政造成大的负担, 需要进行摒弃, 我们需要认识到, 我们国家的市场已经是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不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盲目进入。同时, 我们也需要重视国内市场的作用, 调整收入分配, 促进自由的流动,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 在经济制度和安排上,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型,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深化,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和价格经济制度的形成, 对于贸易摩擦的各类因素进行预防, 利用谈判和规则解决问题, 积极促进我国市场地位的被确认, 在反倾销中利用国际规则进行积极争取。

3. 对自由贸易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我们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逐步开放, 对开放性经济进行积极拥抱, 首先就需要做到开放国内市场, 使中国的市场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 建设国际性大市场, 同时, 我们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 使得国内产业免遭国际市场的冲击, 保证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协助他国实现经济自由化

我们国家之所以面对如此多的贸易摩擦, 很大原因就在于经济保护主义的作祟, 利用国际规则, 进而建立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是中国化解贸易保护主义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国际贸易中, 需要重视谈判规则的重要性, 积极利用双边和多边谈判机制, 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 对国际贸易组织的中性规则进行完善。

就中性规则本身而言, 主要是指不管经济实力如何, 都很容易被错用和滥用的国际规则, 这是一种对各种成员都非常具有不利因素的规则, 需要尽量减少这些规则导致的漏洞, 对规则进行有利于各方的修改, 避免贸易摩擦的产生。

2. 对发达国家约束性条款进行完善。

发达国家需要遵守自己的义务, 对自己的市场进行全面开放, 特别需要对纺织品以及服装等各类劳动密集型市场进行开放, 减少农产品的补贴, 同时, 发达国家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降低其他国家的准入门槛, 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谈判规则, 对于贸易和环保的各类话题进行重新讨论, 以建立适合双方的新规则。

3. 对约束发展中国家产生约束性的条款进行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发达国家可以利用, 发展中国家也利用其进行贸易保护, 从而妨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易形成阻碍, 中国也在这方面承受着非常大的伤害, 我们需要对自身的观念进行转变, 充分利用有关的贸易准则, 加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开放市场的承诺。

(三) 构建国际经济摩擦的应对体系

1. 就企业层面的措施而言。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 如果要减少贸易摩擦, 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 对于风险进行预防和提前准备。我们需要急迫进行的是, 对于财务制度进行完善, 实行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 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需要避免自身被别人控制的危险。在应对时, 需要对国际规则非常熟悉, 按照国际规则要求的程序来进行, 使得企业的应对在国际上争取支持。

2. 就行业层面上的措施而言。

需要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 避免国际经济的摩擦, 行业是企业的代表性组织, 是应对贸易摩擦非常很总要的角色, 我们目前的行会制度还很不完善, 行业协会的建立还比较粗糙, 这使得行业协会在国际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这方面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对我们的行业协会进行整改和完善。行业协会是避免单个企业受损而存在的, 需要将其角色往这个方向进行调整。

3. 就国家层面的措施而言。

很多问题不是行业协会可以解决的, 这需要上升到国际层面进行系统解决, 在国家层面的解决措施而言, 往往奉行实力至上的原则, 所以双边谈判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很多国家在寻求冲突解决时都需要进行多边的谈判, 当前, 这个多边谈判的机制最主要的便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此提供了非常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规则, 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自身经济弱势地位, 寻求公平解决的良好途径和渠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纠纷都由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干预而得到完美的解决。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中国需要充分重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需求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解决中国的贸易摩擦, 使得中国的正当权益得到非常好的维护, 改变国际贸易的唯实力主义, 解决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多米尼克·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 (第10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美]皮尔逊等.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康.浅谈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中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 2012 (1) .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10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九十年代得到认可, 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 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 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 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 相互融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 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 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下推动国际经济法新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 国家的动力。

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要制定者, 它仍然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交易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减少对商业交往的限制, 并尽可能扩大市场交易规律的作用范围, 进而对国家主权的行使产生了新的变化。曾经原本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被归纳入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 并且在国际经济法制定时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 因此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性组织的协调管理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经济全球化下, 也必须积极探索一种国家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避免资本扩张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导致全球经济不能平衡发展。且全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 经济强国要求迅速、广泛、强烈地推进贸易自由化, 很有可能将发展落后的国家排挤到边缘化的境地。

(二) 商人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离不开商人的推动力量,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 跨国公司起到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商人的最大目标就是追求商业利益, 他们会不惜一切地冲破交易的各种束缚, 将交易价值冲破国内, 进而推动国际经济法向更为有利于国际经济化的方向发展。首先, 商人积极编制统一的经济交易规范, 并广泛运用, 得到各国的普遍承认, 使其成为国际商事规则;其次, 商人可以积极借助国家的力量, 推动国家为其创设其经济贸易所需的法律制度。商人会给国家带来经济利益, 他们会利用这一条件来推动国家制定优惠经济投资条件, 放松经济往来中商品、资金和人员的流动限制, 加大对商人在海外的投资风险保护, 使本国商人在国外加大竞争势力。

(三) 非政府组织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非政府组织的飞速发展, 但同时出现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受到了影响, 于是那些非政府组织, 一些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群体, 作为“压力集团”来解决这些全球化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而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法律, 尤其是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经济法也必然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而有新发展。

(一) 加快统一国际经济规则进程。

跨国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经济交往中双方必然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为了保证交易风险的降低, 收获预期的收益, 必然要建立跨国贸易规则, 尤其建立适合世界统一的贸易规则。第一, 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商人在国际交易中逐渐创制和统一大量商法惯例。在国际商会的主持下, 将商人们交易实践中形成的交易习惯法律化, 主持修订了大量商事惯例, 统一的商事惯例更加便于商人们从事经济贸易;第二, 各个国家制定的国内商事立法大多相近一致, 也推动了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 所以各国在实行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 也在积极开展国内市场改革, 来提高各国的经济实力。在面对全球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 各个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制定, 尤其在涉及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逐渐削弱;第三, 国际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发展也推动了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近几十年GATT总协定也从单一调整发展到多方面的领域, 从当初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关税问题, 到随后的逐步完善中, GATT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大, 到2010年, WTO体系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其贸易管理方面, 在两反一保及政府采购等领域作出了具体规定。WTO也在进行新的谈判, 国际贸易统一规则的完善逐渐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

(二) 国家减弱了对国际经济交往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局势的改变,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分析近几十年国际法律制度的演变发现, 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管理力度逐渐削弱了,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寻求广阔的贸易市场, 要求市场规则突破国界, 有效适用全球经济贸易;二是各国政府也都看到国际大市场, 开展对外贸易, 不仅能吸收外来资金, 也可以带动本土经济的发展, 使本土经济也能走向国际市场。

(三) 加剧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财富都突飞猛进地增加, 但是财富集中程度明显集中在了发达国家, 贫富差距更加凸显。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中, 要特别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 其必然伴随新旧国际经济秩序矛盾不断激化, 只有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才能为国际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经济法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机遇, 更是挑战。一方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体系也不完善, 还不能全面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统一, 其调整范围的扩大削弱了国家主权, 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有利于我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 有利于我国吸收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经济。

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要想在全球化中谋取最大利益, 我国法律要积极作出回应。首先, 我国法律应符合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放松对贸易的管制, 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其次, 在开放的法制下也不能放松防范, 在WTO机制下制定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措施, 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危险加以防范;最后, 我国也应注意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护国际生态环境, 制定相关法律。

总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制定系统完善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我国应积极应对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也要加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但是, 我国也应积极主动向发达国家学习新技术, 加强南北合作, 吸取发达国家经验, 完善我国经济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了, 它对各领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且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影响更是最为深刻。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各个领域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内部整合及其与有关社会领域国际法律规则的外部联结。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入手, 说明其含义, 并研究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动力及其新发展趋势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先.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影响[J].专家论坛, 2006.1.

[2]何志鹏.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赵秀文, 刘万啸.和谐世界构建中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J].法学家, 2008.1.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11

[内容提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国际政策协调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2-0015-07

引言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指以各国(或地区)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前提下,就宏观经济政策展开磋商和协调,或适当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采取联合干预市场的政策举措,以减缓各种突发事件或经济危机所形成的冲击,维持和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过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单个国家(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系统性危机爆发后,单个国家的利己行为不但难以达到“利己”的目的,反而可能因损害他国利益而最终不利于危机治理。Copper(1968)指出,在“溢出”效应存在下,国际政策协调往往有助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一致的、共同加强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避免负外部性而有利于整体经济运行。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扩展为系统性金融风暴,世界经济也因此遭受沉重打击。2008年美国GDP于第三季度负增长0.5%,第四季度负增长3.8%之后正式进入衰退。而在此之前,欧洲和日本在2008年第二、三季度就已连续负增长。“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正遭遇双重打击,一方面出口下降,另一方面援助资金更难获得。那些经常项目处于严重逆差、财政状况不佳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可能陷入经济危机。来势汹汹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已使单个国家的抵抗苍白无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成为重振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以及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七国集团(G7)为主体的发达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主要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主体都频频行动,出手救援。其中,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政策协调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IMF则主要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进行了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政策协调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显现。

1发达国家间的政策协调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国际格局逐渐向“多极”化转变,美国及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显著削弱。1975年G7产生,多极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局面形成。此后G7在国际宏观经济协调中日显重要。在经济领域,其磋商的最频繁、效果最显著的领域主要涉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以及金融危机救援等。此次金融危机中,G7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通过采取同向救市措施、扩大货币互换、政府间紧急贷款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

(1)主要国家采取了同向的救市措施。此次金融危机中,欧美国家的金融系统遭受了最直接、最严重的打击。为拯救金融系统,欧美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解决问题资产和银行的重新资本化。以美国为例,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迅速接管了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国国际集团(MG)等濒临破产并具有系统性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以防危机向全球迅速扩散。2008年10月初,美国出台了7 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法案”,基本服务于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2008年11月份,美国又通过8 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其中6 000亿美元用来购买由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房利美、房地美和吉利美等机构发行的债券或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其次是提供广泛的流动性支持。为了激活货币市场流动性,美联储创造了包括TAF、TSLF、PDCF、AMLF、CPFF以及MMIFF等一系列新工具,政府还为市场提供了各种担保。与美国相对应,欧洲也对金融系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2008年10月初,英国推出5 000亿英镑救市计划。除了用500亿英镑购买主要金融机构的优先股之外;英国央行和政府还联手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其中央行向银行系统提供了2 000亿英镑的短期融资贷款,政府为银行间拆借提供约2 500亿英镑的担保。英国在2009年1月份的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中政府将增持银行股份,为银行存在的风险资产和债务提供担保,并通过资产收购计划帮助金融机构融资。欧盟各国的救市计划基本上以英国模式为蓝本。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渗透不断加深,各国的救市重点由金融市场转向实体经济。首先是协调性降息举措空前密集。在2007年6月29日至2008年5月16日期间,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政策指向相去甚远: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降息,欧洲和日本中央银行保持利率,其余国家则升息。随着全球通胀压力的显著降低以及金融危机的恶性影响逐渐显现,主要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为了刺激经济,除了降息别无选择。2008年lO月份以来,C7以及瑞士、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加入全球性联合降息的行列。到2009年初,美、日两国利率接近零,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也有向零利率迈进的趋势(见表1)。

除了降息之外,发达国家还纷纷推出实体经济救援计划。美国在2008年11月份推出的8 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中,就试图通过2 000亿美元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借款工具(TALF)计划帮助消费信贷。2009年2月,美联储将该TALF计划的规模提升至10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参众两院又通过一项总额7 870亿美元的新方案,旨在通过增加开支与减税创造就业机会。欧盟于2008年11月份出台的2年期欧洲经济复苏方案,动用20004L欧元来提振消费和商业信心。具体内容涉及进一步降息、减税、增加财政支出以及一系列惠及中小企业的政策。2009年初,欧洲各国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救援力度,着重加强对能源、基础设施、汽车行业的投资与扶持,竭力阻止失业率的迅速上升。与此类似,日本早在2008年10月底就公布了价值约27万亿日元(约2 7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2009年初,日本又提出75万亿日元经济振兴方案,着眼于刺激内需。

(2)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除了在国内采取同向的救市措施外,主要发达国家政府还通过跨越国界的协调——货币互换和紧急贷款来应对全球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问题,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

首先,提高货币互换安排额度。由于各国银行纷纷需要储备美元以防御对手之违约风险,美

元资金需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位。为配合欧洲各国政府的救市举措,美联储通过货币互换安排允许全球各央行从美联储获得美元资金注入国内银行体系。2008年10月13日起,美联储通过与欧洲三大央行(英国、欧洲和瑞士央行)的货币互换安排向市场“无限量”提供美元资金。欧洲三大央行随即把与美联储的美元互换额度扩大到与美元融资需求所匹配的水平。此后,美联储与其他央行的临时货币互换协议也频频达成。截至2008年10月底,美国与各大中央银行的临时货币互换总额已达7 550亿美元。

其次,政府间提供紧急贷款援助。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冰岛遭受了沉重打击。2008年10月底,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宣布金融危机给该国带来的损失达1.1万亿克朗(约合94亿美元),相当于其2007年GDP的85%——冰岛濒临破产边缘。对此,一些国家(地区)向其伸出了援手。2008年10月初,俄罗斯向其提供4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法罗群岛于10月底承诺了3亿丹麦克朗(约5 100万美元)的贷款;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等北欧国家向冰岛提供25亿美元贷款;欧盟也声明将提供少量资金支持。此外,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和匈牙利等国因遭遇了类似于冰岛的巨大不幸,均在不同程度在得到他国政府的支持。美国、英国、阿联酋等国承诺帮助巴基斯坦稳定金融市场;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欧盟则向匈牙利提供65亿欧元的紧急财政支持。在2009年1月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上,日本承诺提供1.5万亿日元(约170亿美元)帮助亚洲地区应对金融危机,主要流向湄公河及南亚地区。

2国际经济组织的危机救援

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IT)以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uN)的有关职能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监督的主要机构。其中,IMF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曾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布雷顿森林体系下,1MF主要致力于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协助成员国调节国际收支以及提供技术援助等目标。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1MF的职能重点逐渐转向对各国汇率政策的监督。同时它还继续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助其平衡国际收支,也致力于减债减贫、技术援助和培训。在此次金融危机中,IMF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于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上。此次危机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其次是巴基斯坦、韩国等亚洲国家。拉美的形势相对乐观,但阿根廷仍处于经济减速和债务危机的双重阴影之中。IMF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使用了不同的贷款工具实施救援。

(1)备用信贷安排(sBA)。2008年中期以来,乌克兰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之下步履维艰,汇率大幅贬值,双赤字严重,银行系统存在巨大风险,实体经济遭重创。2008年11月5日,IMF为乌克兰提供为期2年的164亿美元的SBA。按照惯例,接受IMF贷款,乌克兰必须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逐步取消外汇管制,并在2009年实现本币汇率自由浮动;大幅削减财政支出以实现预算平衡;政府资金须介入银行业重组,以避免经济减速进一步延长和加深。

除了乌克兰以外,2008年10月份以来,冰岛、匈牙利、巴基斯坦、拉托维亚、塞尔维亚、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都已求助IMF这一道“最后的防线”。IMF已先后向冰岛、匈牙利和巴基斯坦、拉托维亚等国分别提供21亿美元、157亿美元(匈牙利获得251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其中,IMF提供157亿美元,欧盟和WB分别提供81和13亿美元)、76亿美元、23.5亿美元期限各异、附加条件不一的SBA。2008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与IMF达成了总额为5.2亿美元的应急信贷协议。12月31日IMF向白俄罗斯提供25亿美元紧急贷款以帮助其渡过全球金融危机。

(2)贷款安排创新——短期贷款安排。欧美国家的严重信贷紧缩使得部分经济基本面良好的新兴经济体也陷入了短期资金困难的尴尬境地。由于接受IMF的SBA往往需要附带各种限制性条件,并且,SBA的申请国会被认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从而对国际市场信心产生冲击。针对这一问题,1MF于2008年10月底推出名称为“短期贷款安排”(SLF)的新计划,面向那些虽陷流动性困境但基本面依然强劲的新兴经济体提供总额至多1 000亿美元(有资格获得该项贷款的国家最高贷款金额为其向IMF缴款份额的5倍)的3个月期资金。SLF并不要求受援国对国内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是,为了获得这种基本无附加条件的救援贷款,各国必须展示其公共和外部债务处于可持续水平,并且必须在IMF拥有良好的过往记录。比如,IMF认为阿根廷不符合救援条件,因为该国已有一年多没有接受IMF的财政状况评估,并且在2001年曾出现贷款违约。根据IMF对SLF对象的限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巴西、墨西哥、希腊、葡萄牙、土耳其等国有可能符合条件。但由于该项贷款的申请是保密的,因此,最终哪些国家接受援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发展中国家在协调中的作用

C7作为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由于缺乏杰出新兴市场的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始,其协调作用已日趋下降。为了更好地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早在1999年9月,七国财长就创造了G20(二十国集团),作为G7的有益补充。这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主要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个非正式对话机制。19个国家、欧盟以及列席会议的IMF和WB不仅探讨工业化国家、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议题,也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2008年11月中旬的G20峰会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决定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此次峰会的最重要成果《高峰会关于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的宣言》总结了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提出改革全球金融市场的共同原则。虽然宣言达成的原则只是框架性的,但是此次峰会意义重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首次以首脑会议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并商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这象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策协调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效果及缺陷

国际政策协调各主体的不懈努力在短期内对提振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以及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主要发达国家间的政策协调提振了市场信心

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加大存款保险政策实施力度,并积极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功能。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政策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全球市场信心。以美国为例,拥有“隐性”国家担保的政府支持企业(GSE)“两房”由政府接管之后,其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纽带”作用得以继续发挥,避

免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在全球投资者中的相对吸引力也得到提升。发达国家之间大规模的流动性政策协调也使银行间的拆借意愿大大提高。TED息差(Treasury-EurodollarSpread)作为3个月美国国债收益率与3个月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之差,是观察全球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感受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该值越高表明银行间的拆借意愿越低。从1986年到2007年上半年,它平均维持在0.5左右。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后,它迅速飙升,并曾一度达到最高纪录4.63(2008年10月10日)。2008年10月份以来,各国加强了政策协调后该值逐步下降,至2009年2月13日降为0.948(图1)。

此外,各主要发达国家针对实体经济的一揽子救市计划将为今后的经济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其积极效果的充分显现还需要一定时日。

2IMF的救援避免了部分国家的经济崩溃

2008年10月份以来,IMF为冰岛、匈牙利、乌克兰、巴基斯坦和拉托维亚等国提供了总额超过440亿美元的SBA。其中,匈牙利、乌克兰和拉托维亚所获得款项数额分别高达三国在LMF份额的1015%、802%和1 200%,大大高于从前125%的限定。IMF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防止了“重灾区”小国陷入经济崩溃。同时,涉及1 000亿美元的SLF因能克服SBA的某些缺陷而有利于新兴经济体。一方面,它只会提供给经济面良好的国家,能够起到安抚市场信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与SBA的分阶段拨付资金相比,SLF采取快速审批通过大额款项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应对信心崩溃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国际政策协调在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为:

(1)发达国家政府间政策协调的不足。首先,危机爆发初期,对金融危机认识的不一致使各国错过了集体救市的良好时机。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危机爆发时由于各国所受冲击程度不同,对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危机救援的看法也相去甚远,因此危机初期并没有引起各经济体的足够重视。除美国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雷曼倒闭后,仍认为本国的银行系统运行健全,能充分应对信贷紧缩。因此,各国曾在是否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协调以及在何种层面上参与等问题上意见相左。在危机爆发之初,美国政府曾呼吁西方各国协同救市以拯救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及G7机制本身的非正式性,发达国家首脑之间的会晤并没有出台有效的经济政策,错过了集体救市、共渡危机的良好时机。

其次,从危机爆发直至2008年10月初,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危机救援方面的政策协调明显不足。2008年10月初,美国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并呼吁各国政府及中央银行积极参与救助美国的金融机构,以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而德国曾明确表示欧盟不会参与美国的金融救助计划。事实上,即便是在欧盟内部,系统性应对措施也不够迅速,不够有力。在银行担保问题上的协调不力曾致使国家间相互埋怨。爱尔兰于2008年10月2日正式立法为银行资产提供全面担保。但英、法等国随即严厉指责爱尔兰的担保计划导致原本位于伦敦的资金流入了爱尔兰,从而加剧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尽管欧盟最终于2008年11月份出台了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但其并未真正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扩大公共开支以及减税等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在欧盟内部取得广泛一致,各国因财政赤字超标幅度以及何时纠正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

(2)国际金融体系的局限。国际金融体系的局限也从根本上限制了金融危机中国际政策协调的效率。首先,IMF对此次金融危机负有责任。其一,IMF监督不力。亚洲金融危机后,IMF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市场国家、对汇率问题的监督,而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发行储备货币的国家监督不力。其二,IMF欠缺预警体制,对金融危机预警不及时,致使各国政府没有充分的意识到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其三,应对措施不及时。直至2008年10月中旬,IMF基本上尴尬地置身于金融危机之外。其次,1MF的资金有限。随着此次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IMF的资金短缺问题异常突出。其可贷资金总额仅约为2 500亿美元,且其中的大部分在危机救援中已有明确的安排。尽管日本在2009年2月份与IMF正式签署注资1 000亿美元的合约,但要根本上改变IMF的窘境,需要更为广泛、更为系统的改革。此外,IMF对受援国苛刻的融资附加条件也使不愿放弃经济政策自主性的国家望而却步。

(3)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仍不够强大。此次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但这绝不足以说明它们已有能力主导国际政策协调。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G20以及IMF中的地位仍有待于大幅提高。G20是由七国财长会议创造的,这一历史事实决定了C7各国仍在G20中占据主导地位。在IMF中的投票权总额中,发达国家约占60%,其中美国占16.77%,美、日、德、法、英仍是投票权最多的5国。相应地,中国、俄罗斯及印度三国的发言权总占比却不足8.7%(中国的发言权占比为3,66%,俄罗斯为2.69%。印度则与孟加拉、不丹和斯里兰卡三国共同拥有一个执行董事,其发言权占比为2.35%)。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宏观经济协调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仍然是很有限的。

金融危机与国际政策协调机制的完善

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和蔓延,全球金融体系陷入困境,实体经济遭遇寒冬。对此,世界各国加强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尽快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并确保世界经济的平稳增长。应该说,政策协调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遏制了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但在协调过程中其弊端也进一步暴露无疑。从长远来看,国际社会间加强宏观政策协作,对现有的国际政策协调机制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新秩序成为必然。

1完善发达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此次危机过程中,发达国家虽然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救市措施,但却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一方面,危机起始阶段,各国对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危机救援的看法的不一致,使各国在是否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协调以及在何种层面上参与等问题上意见相左,错过了集体救市、共渡危机的良好时机。另一方面,危机爆发并蔓延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危机救援方面的政策协调明显不足。2008年10月8日,虽然出现了六大央行联手降息的空前之举,之后各国也基本采取了同向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总的来说各国的政策均是根据本国经济运行的需要做出的决定,较少考虑该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集体陷入

衰退之际,西方大国又在酝酿着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金融保护主义风潮。这不仅将大大削弱各国已采取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协同效应,也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发达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协调,加强各国协商与合作的“互信”基础,进一步完善G7等发达国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2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政策协调主体,IMF在危机防御方面,当务之急是加快监督框架的现代化进程,加强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监督。同时,1MF应充分发挥国际金融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各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特别对业务覆盖全球的大型金融机构,加强交易透明度及信息披露,减小系统风险,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此外,应该拓宽多边视角,更深入地考察国家之间的政策溢出效应,以便更迅速、准确地识别世界经济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加强与其他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以及跨国金融机构)的协作,也有助于IMF更出色地完成全球性监督工作。在危机治理上,IMF应大力拓展资金来源,除了出售部分黄金储备、发行债券之外,若能继续通过制度创新,吸引更多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成员国加入类似于日本的“注资”行列,将大大提高IMF的救援能力和可信度。

3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的地位

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都酝酿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面对当前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一方面要努力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应进一步加强G20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的作用。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不是仅仅由几个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主宰。如果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必须要将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纳入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框架。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展中国家应具备更多的话语权,以切实增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世界经济的主要国家,应通过定期的峰会讨论现阶段世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交换达成一致的意见,形成有约束力的政策安排,为全球的经济增长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同时也及时化解经济中存在的系统风险。

实践教学下国际经济 篇12

OEM (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即“原始设备制造商”,也称 “贴牌生产”或 “代工生产”) 是一种外包制造的合同安排,即品牌商根据一定设计标准向专业制造商下订单,后者依照产品设计标准自行组装制造,产品完成后加贴发包企业品牌出售,接受委托进行生产的企业也简称为OEM企业。

在OEM企业转型路径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代工生产厂商( OEM)可以升级做代工设计厂商(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 ,然后进一步向自主品牌厂商( 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 ) 发展,即OEM - ODM- OBM。

对于如何实现OEM - ODM - OBM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重点提出观点。Hobday ( 1995) 从 “干中学”角度提出一个较落后者的技术学习过程模型,他认为代工企业在代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可以发展或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最终能将业务延伸至设计、研发领域。Humphrey和Schmitz ( 2002) 则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企业升级的四种模式: 工艺流程升级( process upgrading) ,产品升级( product upgrading) ,功能升级( functional upgra-ding) ,跨产业升级( inter - sectoral upgrading) 。刘志彪( 2005) 借鉴国际通行的OEM、ODM和OBM概念,把企业整体活动分解成 “研发- 生产- 营销”并运用企业技术能力差距假设和动态演化理论,提出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升级。陶锋( 2006) 基于全球价值链知识外溢提出,OEM企业的成长路径可以分为基于个体攀升、整体跃迁和横向跨越三种模式。其中个体攀升表现为由于发包商到OEM企业的制造技术溢出而实现的OEM - ODM和基于发包商到OEM企业营销经验溢出效益的OEM /ODM - OBM模式。整体跃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产业链信息管理效率提升为前提实现的价值链升级。横向跨越是在产业链之间知识交叉、融合的条件下实现的,其主要表现为产品集成创新。

对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Lee &Chen ( 1998) 指出有利于OEM企业向ODM转型有两个因素: 一是技术变革的频率及其缩短的产品生产周期; 二是标准化程度,包括产品组装和零部件生产。Sturgeon & Lester ( 2002) 则认为OEM企业对发包商的依赖程度以及所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影响企业转型成功的因素。Schmitz ( 2004)在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时指出,OEM企业实现功能升级所需要的资源和投入与企业可用资源的冲突是影响OEM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汪建成,毛蕴诗( 2007) 归纳了两家企业升级的关键成功因素,具体包括构建先进研发能力、建立原材料 “战略供应商制度”与客户的 “议价机制”、建立企业的商誉和信用、建立客户网络以分散客户集中风险等。

综上所述,代工企业要实现OEM - ODM -OBM升级可以通过积累技术经验,改善工艺流程,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个体攀升,进而实现价值链升级,自创品牌,摆脱代工命运。在OEM企业选择转型路径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资源与转型升级所需资源的差距、对发包商的依赖程度、自身的研发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风险分担能力等。本文主要从OEM企业的优势资源及其在价值链中处地位和转型升级所需的要素与发包商的差距出发,构建一个OEM转型升级为OBM的理论模型,研究OEM企业实现自创品牌的可能性。

二、理论模型提出

本文借鉴Antràs ( 2005) 的企业边界理论,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寻求OEM企业进入价值链下游、进行自主品牌升级的具体实现条件及其可能性。

假设在一个国际外包市场中,存在着一个掌握技术的发达国家企业D处于供应链下游,最终产品y独家垄断,存在着一个上游的欠发达国家企业U进行代工生产。消费者需求函数:

其中,α 为消费者偏好的固定需求价格弹性,λ是外生参数,p代表最终产品y的价格。

假设发达国家企业D进行产品y的生产需要两种要素xh和xl。其中,xh代表高级要素投入,包括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其资源贡献率为1 - z ,xl为低级要素投入,例如加工,组装等,资源贡献率为z 。其中,发达国家企业D将低级要素投入xl外包给欠发达国家企业U ,则z反映代工企业U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企业D将非核心环节外包给U后,企业D关于最终产品y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 τz= z- z( 1 - z)- ( 1 - z),τz为相关系数。

由式( 1) 和式( 2) 可以求得发包商D的收益函数为:

假设发包商用于高级要素投入xh的固定边际成本为ch,低级要素xl的成本,即支付给代工企业的单位价格为cl,则发包商D的利润函数为:

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可得到发包商D生产最终产品的最优价格为:

由式( 5) 可看出,最终产品y的最终价格取决于支付给代工企业的单位价格cl,低级要素的贡献率z ,高级要素的边际成本ch以及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 α 。

对于代工企业U ,假设通过技术外溢和学习效应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掌握产品y的全部技术,最终进入价值链下游,从代工转型为自主品牌,与原有发包商D生产同质的最终产品y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此时,企业U和企业D进行的竞争为同质产品的Bertrand竞争,即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竞争。

当代工企业U进入自主品牌阶段后,其生产函数为:

其收益函数为:

由于后发劣势理论( Gerschenkron,1962) ,企业U投入高级要素xh的边际成本要大于原先的发包商D ,假设其为企业D的i倍( i > 1 ) 。i越大,表面两个企业之间的高级要素差距越大。同时由于欠发达国家拥有低级要素的资源优势,其投入低级要素xl的成本要低于原发包商,其为D的 ,j越大表示本土的低级要素资源优势越明显。

从而得到U的利润函数为:

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的企业U的最优价格为:

企业U要成功进入价值链下游,实现自主品牌经营并得以维持,必须使其最优价格不得高于原有品牌发包商D的最优价格,即pU/ pD≤ 1 。由式( 5) 和式( 9) 得:

即为代工企业由OEM向OBM升级的条件。

命题一: 一个代工企业从代工转型为自主品牌,受限于与发包商之间高级要素的差距i 、代工的低级要素的贡献率z以及本土的资源优势j 。

建立一个二维坐标图( 图1) 。

当代工的低级要素的贡献率z为 时,代工企业只有满足 的条件下才能可能实现自创品牌。即只有那些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或者代工生产的低级要素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或那些本土的资源优势大的代工企业,才可能实现OEM - OBM。

推论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j越大,即OEM企业的低级要素的资源优势越大,品牌升级越容易,反之,品牌升级越困难。

证明: 如图2 所示,若 时,均衡点为A点,随着低级要素的资源优势的增加, ,均衡点上升为B点,明显符合代工企业转型进行自创品牌的条件。

其现实意义为,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某些要素的成本( 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制度环境等) 发面拥有比较优势,这也成为吸引国外企业在华寻求代工的有利条件。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其比较优势削弱,因此,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率,从而增大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可能。

推论2: 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i越大,即代工企业的高级要素( 研发能力等) 与原品牌企业的差距越大,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就越困难,反之,则越容易。

证明: 如图3 所示,若代工企业与原品牌企业之间的高级要素差距由i上升到i' 时,曲线F( i,z)上升到F( i',z) ,在 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自创品牌的要求更高,由j珋上升到j'珋,代工企业转型升级也就越困难。

现在,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缺乏研发能力,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品牌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研发能力,技术水平,销售能力等高级要素成为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我国代工企业可以在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创新性研发,通过技术积累和能力演进,在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突破壁垒与限制,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推论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z越大,即优势资源的贡献率越大,代工企业升级转型为品牌企业越容易,反之越困难。

证明: 如图4 所示,z由 增加到 ,F( i,z) 值减小, ,代工企业品牌升级的条件降低,代工企业进行自创品牌越容易。

推论3 的现实意义为,大部分代工企业参与国际代工的优势资源在产品中的贡献率较小,即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很难实现品牌升级。代工企业只有提高自身代工产品的技术含量,比如,加大对生产服务的投入与延伸,提升附加值,实现转型升级。

三、案例分析

上文主要从代工企业本土资源的优势及其在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和代工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方面分析国际代工企业升级为自主品牌的可能性。下面主要以富士康国际为例,进一步阐述我国代工企业目前面临转型升级的瓶颈及其转型升级的可能性。

富士康国际是鸿海集团( 即富士康科技集团)之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品牌商代工。富士康国际是全球第一大手机代工企业,其在技术上和成本上都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富士康国际公布的2012 年财务报表显示亏损316. 423 百万美元,达上市七年来年度亏损最大值。这一方面源于不断攀升的成本、费税上升和自身定价能力缺失,另一方面与订单量减少有关。2012 年,由于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富士康国际的老客户诺基亚让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地位,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苹果与三星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三星的畅销又因为它的自有生产体系使得三星将大订单留给自己,富士康却难分一杯羹。面对手机产业内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生产技术逐渐标准化,进行低附加值、高替代率代工生产的富士康国际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维持原有利润。富士康不得不通过转型来控制不利局面,改善经营业绩,恢复企业竞争力。

下面主要根据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从三个方面分析富士康国际进行转型的可能性。

( 一) 优势资源角度

从优势资源角度分析,富士康低廉的组装成本以及便捷的材料获取渠道使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然而,近些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富士康逐渐失去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为了维持这一优势,富士康将工厂迁往工资较低的地区。虽然内迁在短期内可以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但是内迁却增加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金需求,降低了企业的短期盈利水平,同时大规模内迁会导致与公司客户供应链需求的衔接不协调,进而影响服务质量,降低了公司信誉。其次,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各省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上调,以及十八大提出的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些都使得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呈缩小趋势,内迁的成本优势变得不那么显著。

富士康国际为缓解人工成本上升造成的压力,实施 “百万机器人”计划。机器人的可持续工作性且便于管理,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但是随着机器人的推广,势必会增加在职员工的离职率,并且由于机器人的引进还需要修改现有的生产线工艺流程,会造成前期投资金额过大。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的引进,能改善富士康的经营现状,使得富士康国际由 “手工时代”迈向 “机器人时代”。

因此,技术革新才是保持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富士康只有增加对技术的投入,方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缓解人力成本增加而降低的资源优势。

( 二) 代工产品在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

从价值链地位来看,富士康国际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从供应链关系来看,iphone4 的部件、芯片和软件技术大多为美国、韩国、欧洲等公司所有,富士康仅从事组装代工业务。苹果从i Phone获得的利润为58. 5% ,中国的人工费仅占成本的1. 8% 。富士康国际在价值链中的劣势地位,导致富士康议价能力的缺失。定价权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 原材料价格和最终产品价格上。发包商会向代工企业制定原料的品牌、质量、数量,甚至还会与供货商定好价钱,富士康国际只需要按照指定价格向指定供货商进行购买即可,同时,为了获得订单,富士康不得不放弃最终产品的定价权,因此,富士康能获得的代工利润甚是微薄。近些年来,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业务量不断下降,富士康国际很难保持利润率的稳定。

因此在成本优势逐渐不显著的情况下,为保持或提高原有利润富士康国际需要通过价值链的升级向上游攀升。通过自主学习,结合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从附加价值低,替代性高的价值活动,向附加价值高,替代性低的价值活动转移。例如可以进军供应商提供的材料供应,加大对生产服务的投入和延伸,提升附加值。近些年,富士康铺建销售渠道,建立万马奔腾电器超市、与麦德龙合资成立万得城、开设B2B的飞虎乐购以及赛博数码广场,但是由于缺乏销售经验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应对,富士康原有的代工优势在销售领域很难发挥,导致富士康的实体零售渠道举步维艰,2013 年1 月16 日万得城关闭,万马奔腾电器超市因为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位不符以及缺乏售后维修体系经营惨淡。

根据Humphrey和Schmitz ( 2000) 年提出的升级路径,结合富士康国际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推断出富士康国际目前处于OEM - ODM阶段,在该阶段,富士康国际实现价值链的提升可以通过工艺流程和产品升级。在工艺流程上,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流程,引进新技术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质量。在产品生产上,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培训,从而增加代工产品的附加值。

资料来源:根据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整理计算。

( 三) 代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代工企业向自主品牌转型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OEM - ODM -OBM的重要基础。代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脱离对跨国公司的依赖,同时自身代工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企业占据着较多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优势形成壁垒,将代工企业排挤在壁垒之外。为了构建和发展技术能力,代工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积累,可以采取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自主创新的技术水平提高模式( 金鳞洙,1998) 。只有结合了不同的前沿技术,才能开发出与其他企业具有明显差异的新产品,从而在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毛蕴诗、吴瑶,2009) 。

在创新方面,富士康采取积极措施,在研发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 如表1 所示) ,2008 年以来富士康的研究开发支出保持在200 万美元左右,其占营业额的比重也由2005 年的0. 48% 提升到了3. 05% 左右。

富士康可以通过 “干中学”效应不断提高技术学习能力和生产反应能力,同时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与使用,这样有利于企业摆脱低级要素的锁定,在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将核心能力转移到依托现代服务业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道路上,从而实现OEM向ODM转型。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文从三方面对富士康国际的分析,发现目前富士康具有成熟的代工经验,在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研发能力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积极构建品牌运营的销售渠道建制,能使富士康实现由OEM - ODM- OBM的转变。

由此得到对中国国际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以下启示建议:

首先,需要认识所处行业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对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进行准确定位,为整体的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指导。为保持代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需加大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对现有的生产体系进行重组,有效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从而抵消由于人力成本上升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其次,国际代工企业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柔性生产线,改进老产品或推出新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可以考虑争取附加值大的生产环节的代工,从而提升企业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获得更有力的议价权。由于现阶段代工企业主要从事大订单生产,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应对大批量订单减少,小批量、多品种订单增多的情况,导致代工企业应对风险能力明显过弱,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生产模式,使自身能接受同一标准产品的不同小订单。

此外,国际代工企业在知识外溢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只有自身整体实力不断上升,才能获得在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实现由代工生产到代工设计的转型。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一篇: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