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

2024-06-27

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精选7篇)

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 篇1

我国社会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 社会对于经济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将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 该门课程是经管类各门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和会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以及货币银行学等相关的经济类课程有一种循环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好西方经济学对于其他相关经管类课程学习也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形势下, 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该门课程已经被国家教育部视为财政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但是, 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并不乐观, 很多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及原理都非常难懂, 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学方式有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都是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 由教师教, 学生听,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 项目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很多课程教学中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现将这种教学方式移植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

1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从西方经济学内容分析, 这门课程内容通常较为抽象, 涉及到很多方面, 相关知识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发现经济学的内容, 但是这门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很多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加上大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不足, 相应的社会经验比较缺乏, 在经济问题方面, 学生思考的广度以及深度都显然不够, 和教师的期望目标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是可以理解的。简而言之, 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1 涉及内容教学广泛,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而且比较抽象

西方经济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理论性, 在整本教材中始终贯穿有经济图形、逻辑推导以及经济学模型, 这些内容都比较晦涩难懂, 很多学生也因此望而止步。

1.2 体系比较开放, 学派林立, 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资源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的配置以及合理利用等相关的问题, 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很新颖, 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但是知识容量非常大, 学习难度系数较高, 很难理解。和其他课程相较而言, 西方经济学的特殊性体现在不仅理论性很强, 实践性也很强。在生产理论、通货膨胀、资源配置、货币供给以及失业等多个方面, 西方经济学为社会经济生活都提供了很多理论参考。西方经济学有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研究体系以及分析方法, 其内容体系是由多个学派经济理论以及学术观点组成的, 整个研究体系非常庞大, 基本上各个经济领域都有所涉足, 比如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学派、新制度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等等。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派别使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 但是其中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议也很多, 这对于初学者而言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1.3 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前沿性较强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很快, 不管是什么教科书都不会将最近所有发展囊括进去, 随着经济环境日新月异, 加上其他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 相继出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不断推出了各种新的经济理论, 这大大增加了经济学的学习难度。就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很多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比较难学, 尤其是那些表格、数学分析、图形分析等。

2 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内容较为单调

在讲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只是向学生们单纯的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内容, 对于实践方面训练很少, 这样就导致西方经济学教学理论和教学理论严重脱节。同时,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 导致教师往往都需要抢时间、赶进度, 教师能够讲解完这些理论知识已经很不错了, 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用来分析、深入实践现实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因此, 很多学生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真正的学习兴趣并不大, 很难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也不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现阶段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于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 一般教师都是照本宣科的念课本上的知识, 很少会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而且, 教师基本上没有故意引导学生们做一些基础、简单的社会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只是被动学习, 很少主动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 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低下。

3 项目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

所谓项目学习 (PBL) 模式, 实际上属于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更突出,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协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PBL模式主要是围绕和相关相关的活动、内容、成果以及情景开展, 需要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参与。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拟定项目主题。教师应该确定一个或者几个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活动, 关于学习活动应该具备一定的引导性、鼓励性以及驱动性。同时,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灵活应用各种途径利用自己学习、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 目前掌握的实践技能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2) 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对方展示, 这样可能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然后学生们再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 PBL模式应用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分析

下面笔者主要选择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内容进行项目实训, 具体步骤如下。

4.1 选定项目

在项目学习模式下, 选定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应该严格根据以下几点基本原则选定题目: (1)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是从客观的角度上评估学生是不是可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完成这个项目。 (2) 选定的项目一定要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 (3) 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该项目应该针对某一项具体的经济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具体经济问题的实际能力。 (4) 该项目应该具有引导性以及明确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项目, 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选定, 根据课程内容笔者自己拟定了以下几个项目以供大家选择, 如失业的影响、GDP核算方法、货币政策与经济风向、财政政策与经济风向、国民收入与幸福感以及通货膨胀的好处和坏处等。当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他的项目进行研究, 但是应该由教师进行审定才可以通过。

4.2 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

最开始的时候, 教师应该让学习者自己选定一个项目, 然后应该确定项目小组, 每个小组大概4-6个人, 由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这项项目任务, 小组成员应该推选出一名小组长, 由小组长全权负责整个项目学习小组内的一切相关工作。而且, 为了保证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展, 每一个项目小组成员应该相互探讨, 共同研究、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关于项目计划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如预期学习目标、学习项目的研究步骤、成果的展示方式、成果形式等。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项目。

4.3 开展项目阶段

在整个项目学习模式中, 项目开展阶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项目学习小组的每一个组员应该按照项目设计要求认真、仔细查阅一些和选定项目有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确定一些这个项目的初步分析方案。而且应该将整个项目任务进行合理分解, 务必将项目任务合理分担给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另外, 作为小组组内成员, 应该根据事先确定的项目研究目标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调查, 同时收集、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后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最后做出总结。最后, 小组各成员应该和其他成员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项目成果, 一旦有什么问题应该咨询指导教师。

4.4 成果交流

项目学习模式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成果交流, 关于成果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 根据项目实际性质的差异, 教师可以选择最佳的一种形式进行成果交流。角色扮演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成果交流形式, 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扮演一个角色模拟真实的情境。经过成果交流后, 可以使师生们共同分享、交流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得失, 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成功完成项目的喜悦。其次, 每一个成员在成果交流过程中发表的见解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重视, 应该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实施项目学习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项目组每一个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能, 使学生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4.5 评价项目, 不断提高学习成果

项目学习模式中能够科学、合理评价项目学习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学习成果, 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专家、学生、同伴等都可以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不单单是指项目成果, 同时还指学习过程的个人表现、学习态度等。

综上所述, 项目学习模式在很多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转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制造更多学习机会, 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可以尝试用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

摘要:就目前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 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项目学习 (PBL) 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项目学习模式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起步阶段, 缺乏足够的应用经验, 进而导致在课程的实际应用中出现很多缺陷。为此, 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项目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以及特征分析了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项目学习模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良益, 辛政华.应用型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改浅议[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1, (6) :89-90.

[2]李丽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8) :23-24.

生态经济学视域下的林下经济研究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改造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尤其是随着能源开采业与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及矿物资源、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如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能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对此, 将林下经济置于生态经济学的视域下加以重新审视已是当务之急。

2 生态经济学概述

生态经济学最早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生态经济学也称环境经济学, 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两门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 其遵循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 主张站在自然与社会双重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 其本质上还属于经济学范畴。通过生态学与经济学相互结合, 围绕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生态经济相关内容, 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有着根本的差异, 二者在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时立场不同。传统经济学将宏观经济看作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仅仅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态经济学观点则认为宏观经济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所在。

3 生态经济学与林下经济

3.1 何谓林下经济

当前我国不同地域林地情况各异, 林下经济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人们对林下经济的理解也多种多样, 对林下经济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林下经济区别于传统的林业生产, 是一种参与式林业与农业经营模式, 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当前, 林下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其在巩固退耕还林及天然林保护工程成果、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区经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前景广阔。

3.2 生态学视域下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

3.2.1 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地发展、调节, 在功能与结构上实现相对稳定与平衡。在自然环境中, 生态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向着总类多样、结构复杂、功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直至生态系统达到最成熟和稳定的状态, 林下经济正是迎合了生态系统的这种属性。

3.2.2 可提高林地利用率, 实现良性循环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不同物种通过在时间、空间、功能上的科学配置, 极大地提高了林地利用率, 也提高了林下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转化效率。

3.2.3 实现了理性回归大自然

和谐的生态系统是非常高效的, 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被充分地利用与转化, 不会产生废弃物, 也没有污染, 一切都由自然界净化吸收。林下经济正是借鉴了自然界这种高效、和谐的模式, 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 利用现代科技, 发展复合林下经济,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宏远目标, 同时为人类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资源, 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收益, 实现了人类的理性回归。

4 发展林下经济要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

4.1 市场经济原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会结合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关系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以完成自我组织之目的。通常来讲, 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并在其自身价值上下波动。因此, 发展林下经济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供求关系及市场特点, 选择供求缺口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作为重点来发展, 并形成规模化经营, 另外, 依据循环经济原理选择可以产生闭合效应的其他动植物品种作为补充。并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 不断提高动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以获取更多的林下经济效益。

4.2 生态容量原理

生态容量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或者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 所能消耗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该原理指出自然环境或者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洁净能力, 同时也反映了生态系统可容纳的生物种类、数量及容纳程度等, 一旦系统内排放的污染超出系统的自净能力, 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破坏生态平衡。因此, 要想发展林下经济,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动植物品种, 尽量选择可以自然融入林下生态系统、无需人为干预的品种, 以降低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风险。其次要通过反复的摸索实验、探索出最佳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不能单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从生态容量原理得出, 只有在自然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度进行经济开发, 才能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 因此, 确定特定环境中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非常关键, 这也是当前制约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3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生命周期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 是一个生物在一个物种或者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从生态位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特性、物种生存空间的特性, 还能体现出生物在物种群落中的机能作用与地位, 尤其是该物种与其他物种间存在的相互营养关系。因此在设计或者经营林下经济时, 要谨慎选择物种, 要考虑到每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特定的、无可替代的, 且其在维系该系统的能量、信息循环以及生态平衡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在选择林下经济物种时, 则要避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而造成物种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上, 要合理配置物种种类, 保证各生态位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系统的动态平衡功能。在空间结构上要充分利用林下空间, 形成不同层次的植被结构, 如上层选择乔木层, 中间灌木层, 下面是草本植物与动物, 地下则为微生物, 通过这种复合结构, 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此外, 在时间结构上, 要根据不同物种的生长周期, 科学选择植被品种, 合理安排不同物种的种植时间,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下经济系统的经济效益。

4.4 循环经济原理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其要求人们在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时遵循大自然的生态学规律, 将自生、共生、竞争经济融为一体, 形成具有高效资源代谢过程的网络型复合生态经济。传统经济模式是投入—产出的单向过程, 要想创造更多的财富, 便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但将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严重;循环经济则提倡以最小的投入与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促进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

所以, 在选择林下经济模式时, 要对当地的自然气候、土壤水文、主要动植物种类等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选择最佳动植物物种并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养殖;杜绝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种养不符合生态系统属性的物种, 以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要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进行科学的物种搭配, 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物种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共生。

5 结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复合经济系统, 其投入少、收效快、操作简单, 是未来林业发展的新模式。林下经济可有效缩短林业经济周期、提高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增加林区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平衡等意义重大。而当下发展林下经济,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理、生态容量原理、生态位原理、循环经济原理等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促进生态环境及林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升, 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研究[J].林业产业, 2011 (3) .

[2]贾永立, 陈智勇.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4) .

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 篇3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 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为原则的一种经济模式, 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继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后的一项重大的进步。低碳经济主要是倡导高效利用有限的能源、清洁能源开发、以绿色经济为导向, 加强能源技术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 将传统的产业经济作为发展的基础, 将经济与环境和谐作为根本目标, 低碳经济是国家的产业经济与人类的环保和健康需求相适应的转变, 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由于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 全球气温变暖, 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近年, 我国气温较往年在逐年上升, 而且连续21年出现全国性的暖冬, 各种极端天气、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也频繁在我国出现, 水资源污染、短缺以及区域性的不平衡逐年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形成的各种自然灾害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出现了巨大的损失, 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加大, 海平面处于持续上升趋势,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因环境恶化导致的空气问题“雾霾”近年也频繁出现, 我们每呼吸的空气都带有毒性物质, 人们已经无处可藏。面对着环境恶化导致的全球气温持续变暖以及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三、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绿色环保经济理念为基础, 避免资源以及能源的高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换取GDP的一时增长。人类不能用生命的作为代价, 经济发展再快, 环境严重恶化、空气变成了雾霾、水都带着刺鼻的味道, 这已经背景了经济发展的目标, 也不符合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因此, 以绿色环保经济为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大力宣传低碳经济, 提高社会认识

低碳经济的发展并非政府部门与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借助电视、网络、杂志、报刊等各种媒体, 通过大范围的舆论宣传, 将导致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的各种影响因素广泛宣传开来, 形成低碳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使得全民都形成绿色环保意识, 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大力发展低碳城市,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当中, 要将低碳理念融入到设计规划当中,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的布局。在设计城市建筑时, 就要与低碳理有效结合, 大力推广太阳能的使用, 建筑物内部设计要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建筑的制冷及取暖系统要选用节能型设备, 尽量选择保温材料, 还要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力推广节能电器、节能灯的使用, 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 使日常生活的碳排放有效降低。

3.大力发展低碳交通,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购买及使用大国, 汽车尾气的排放, 也成为了污染空气, 降低空气质量并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因此, 我国的公民出行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必须积极改进。首先, 要提倡公民绿色出行, 如路程较近的提倡步行及自行车, 稍远的可以骑电动车, 路程过远再选择开汽车。其次, 交通运输必须建设完善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 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使货物运输工具降低空驶率, 提高使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 有效减少碳排放。再者, 还要加强研发混合燃料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 尽量使用清洁能源, 使交通运输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

4.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 国家要想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将建材、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彻底抛弃, 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时期,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 这就需要大批的水泥、钢材、电力等能源给予保障, 同时, 高耗能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产业, 而国际市场又无法满足我国的巨大需求, 高耗能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些高耗能产业地区不适宜发展低碳经济。但是, 如果发展这些高耗能产业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相悖。因此, 必须积极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与工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5.必须加大高碳产业技术的攻关力度, 将高碳产业转向低碳化发展

其实, 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是相对发展的, 并非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高碳产业, 虽然高碳产业碳排放量较大, 可是减排的空间也非常大, 重点就在于通过技术将高碳产业的碳排放量降到最低。所以, 产业调整, 必须发展高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低碳技术以及低碳产品的大力研发, 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我国的产业升级。还要鼓励各大企业将节能减排比较先进的技术引入到企业当中, 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6.国家要积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促进低碳产业发展

例如: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产业, 也可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产业等低碳产业, 逐渐将高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降低。我国目前的低碳能源技术以及产品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 所以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促进各企业对低碳能源的开发力度。

综上所述, 面对全球环境的恶化, 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 大力发展以绿色经济为主导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 从大力推行低碳城市、低碳交通、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出发,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大力研发新型清洁能源,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现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1) :43-46.

经济学和管理学视域下的激励原则 篇4

一、经济学视域下的激励及其原则

1. 成本收益原则

成本收益原则是经济学的基石, 也是组织能否生存的关键, 对员工的激励也是如此。成本收益原则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其一, 从主客体来看, 主体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 在考虑自己的收益和成本的同时, 应该考虑客体的收益和成本, 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也应该使客体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同样的道理, 客体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主体的利益。即要使激励双方达到双赢的结局。其二, 从期限来看, 无论是激励主体还是客体, 均不能只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成本,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长远的收益和成本。

2. 恰当的多样化原则

如果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的方式只有货币激励一种,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激励次数的增多, 要达到相同的激励效果, 花费的成本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同时如果实行多种激励方式, 但激励方式不恰当, 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可以说, 有多种激励方式可以构成一条无差异的激励效用曲线, 即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对消费者来说, 效用都是相等的, 但其激励成本则有可能是不相同的。由此可知, 对激励客体来说, 效用相等的激励组合, 对激励主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激励成本;同理, 对激励主体来说, 激励成本相同的激励组合, 对激励客体来说则有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 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 应当对客体实施恰当的多种激励组合, 特别是要注意通过激励组合的变动, 推动激励客体的激励效用曲线由低向高移动。

3. 偏好原则

偏好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消费者喜欢某种商品的组合而不是其他商品的组合, 是因为对其来说, 这种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其他商品的组合。由于不同的员工其偏好有所不同, 因此, 对不同的客体来说, 相同的激励措施起到的激励效果也就不会相同。即便是同一位员工, 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 也会有不同的偏好。所以, 激励要因时因人而异, 根据每个人的偏好进行激励。要进行偏好激励, 就要求激励主体深入了解客体的偏好, 从而能够在激励过程中按照客体的偏好来实施激励。比如对一位员工来说, 其偏好是晋升, 因而晋升对其来说效用更大;而对另一位来说, 其偏好是金钱, 那么货币激励对其来说就是第一位的。

4. 变化原则

对于激励客体来说, 其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知,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 人们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就会降低, 转而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激励主体应随时注意客体偏好的变化, 及时对激励措施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收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5. 持续原则

由于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组织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 就必须使员工持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而要做到这一点, 激励主体就必须设计对客体具有特别吸引力的长远目标, 并使员工认识到实现这个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在这种激励原则的指导下, 激励主体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所设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为如果目标过高, 即使客体努力工作, 目标还是实现不了, 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客体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激励的效果。反之, 如果目标过低, 主体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其次, 激励目标的力度应当是合适的。因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客体在这次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下次若要得到同样的满足感, 主体就必须付出更大的成本。所以说, 要使激励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就必须设置合适的激励目标和激励力度。

6. 稀缺性原则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因为越稀缺的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就越大, 所以根据客体的稀缺性进行激励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客体的稀缺程度进行激励有以下三个好处:其一, 提高激励的效果。因为客体越稀缺, 对其的激励力度越大, 其就越努力工作, 进而越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其二, 增强激励的公平性。由于稀缺的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远远大于非稀缺的员工, 理所当然要对其加大激励力度,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其三, 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素质。由于企业根据员工的稀缺程度来实施激励, 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 非稀缺性员工就会努力学习, 以成为稀缺的员工。而对于稀缺的员工来说, 也会认真工作, 向更稀缺的员工靠拢。

7. 公平原则

公平激励源出于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自己绝对报酬的影响, 更重要的还受相对报酬的影响, 下属总会把自己的贡献和报酬与一个和自己相等条件的他人的贡献和报酬相比较, 当这种比值相等时, 就会有公平感, 就会心情舒畅, 积极性高涨;反之, 就会导致不满, 产生怨气和牢骚, 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而要做到公平激励, 首先必须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同时严格执行制度, 也就是说, 在激励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得处在制度之外。由于员工参照的激励方式可以在组织内部也可在组织外部, 因而, 企业在制定激励制度时, 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另外, 主体在激励客体时, 一定要本着公平的心态, 不应有任何的偏见, 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激励, 同时, 在工作过程中, 一定要一视同仁, 不能有任何不公的言语和行为。

二、现代管理学视域下的激励实质

激励在现代管理中的实质, 也就是管理者认识人性、理解人性以及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人性的过程, 以现代管理学角度看, 也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

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知,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因此, 作为一个管理者, 在管理过程中, 给予员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激励的对象是我们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物”, 因此, 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充分的调动起来与管理者对人性的把握程度是分不开的。所以, 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 对激励活动有着指导意义, 以下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人本管理所涵盖的内容:

1. 人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本管理简单地说, 是依据人的本性进行管理。通过有效的方法, 发扬人性的优点, 抑制人性的弱点, 提供能发挥人的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使人在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技术就是财富, 创造、使用知识技术的人, 就是宝贵的资源。当今社会的人, 既是理性人, 又是文化人、文明人, 既有较高的物质文明需求, 又有较高的精神文明的需求、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求。因此, 对人的管理就应随着时代的变化, 人类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 重新认识人、对待人, 用正确的人性观, 遵照现代人的本性进行管理。

2. 人本管理的基本模式

人本管理遵照人性化原则,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在这样的企业中, 管理者和员工、上级和下属,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处于相同的地位, 享受同样的权利。企业当局所采用的一切措施, 都应以对各级员工人格的尊重、劳动的尊重、知识的尊重、人才的尊重、个人信仰、兴趣、爱好的尊重为基础。受到尊重的人, 才能心情愉快、尽职尽责地、创造性的工作。理想的人本管理组织系统是一个民主化的大家庭, 只存在分工的不同, 不存在谁控制谁、谁激励谁的问题, 或者说是相互控制、相互激励。不仅体现管理者的意志, 也能体现被管理者的意志, 使管理者本身呈双向或多向过程。组织体内各成员最终形成管理-被管理激励-被激励的双重或多重人格。人类的共性和个性将在这样的组织系统中得到充分展示, 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是一种体现了人性的自我激励管理模式, 它实现了管理的最高境界———没有管理的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第1期49

管理。在今后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实行网络化管理, 企业中的上、下级之间, 员工之间的关系将是平行的、网络化的、互利的, 没有等级差别, 只有信息的轻重缓急之分。人的主体地位会更加突出, 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会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有人说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性更加张扬的时代, 是人不断获得全面发展的时代。从另一个角度讲, 现代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劳动观也有了根本变化。作为劳动, 一方面是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为社会作贡献, 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这是劳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劳动者还要求在劳动中得到安全、健康和舒适, 在劳动中享受人生, 得到需要、兴趣、爱好、理想和追求的满足, 这是劳动的社会保障性。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社会越进步、文明程度越高, 劳动的社会保障性反过来对劳动的实效性影响就越大。企业应向劳动者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安全、清洁、舒适的劳动条件, 合理的劳动佣工制度, 公平的报酬分配制度, 持续的因人而异的教育培训制度, 以及能施展个人才能的企业内环境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一切劳动者应享受的基本权力, 是企业维持职工能够满意工作的必要条件。

3. 人本管理的基本过程

人本管理是以培养人的能力并使其有效释放为着眼点。凡是劳动都要涉及人的能力问题。在相同的条件下, 人的能力可以用投入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绝对值来表示, 也可以用有效劳动量 (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和有机劳动量 (创造性劳动) 来表示。泰罗的“动作—时间研究”是为了在不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 增加有效劳动量;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是用机械的办法强制增加有效劳动量;当劳动者通过自己的思想、智慧去革新技术、发明创造,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时, 便是具有了有机劳动能力。知识经济就是靠人类有机劳动能力的增加而获得的。企业需要的不是单纯从事体力劳动, 靠增加劳动时间和强度来提高生产率的劳动大军, 也不是一切按命令、标准、各种规章制度操作, 以增加有效劳动量来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机器人”、“经济人”。而是一批有知识、有技术、自觉从事有机劳动的自主人。只有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企业的人力资本和宝贵财富。人本管理不仅注意从招工、选聘中获得人力资本的先天优势, 还强调通过教育的人性化使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后天中积累。教育的人性化, 首先是把对员工的培养教育看作是他们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是满足他们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发展要求的最佳手段, 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职责。其次是终生教育理念, 使职工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提供有机劳动的能力,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发挥职工的个性, 健全职工的人格使职工受到自我教育、自律培养、团队文化熏陶。因为有机劳动是自主性劳动, 需要劳动者有很强的主体性意识、较高的品格修养, 他们不是靠外在激励而是靠对工作的责任、兴趣和成就感而产生的内在自我激励。

4. 人本管理的文化取向

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模式

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经济社会关系重大的煤炭行业而言, 发展煤炭循环经济, 推动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了当务之急。因而, 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 在阐述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以及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从战略理念、制度创新、组织机构、技术体系、核算方法、企业文化六个方面探讨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模式。

一、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追求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经济生产模式, 其旨在通过清洁生产和固废处理相结合的环保方式, 以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污染实现经济生产目标。实质上, 循环经济是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 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政府和社会大众对环境生态问题愈来愈重视, 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一大浪潮。环境、生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能源大户的煤炭企业, 要实现其健康发展必须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原因在于, 我国煤炭企业相对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呈现出“高耗能、低利用、高污染”的特点。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 也不满足我国包容式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 更加不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而, 发展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意义举足轻重。一方面,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能源利用率。过去我国粗放式的煤炭开采方式对资源依赖度极高, 不仅增加了我国能源压力, 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而循环经济强调减少污染、清洁生产、废物再利用, 这也是提高煤炭企业能力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增长转型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过去我国煤炭企业产能的扩大一味地依赖能源、人力和资金投入的增加, 而忽视了企业管理、设备技术升级、人力资本培训等其他方面的投入。这使得企业长此以来缺乏制度机制上的创新, 发展模式陈旧, 技术设备落后, 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循环经济要求企业运用先进的节能、清洁、再利用等生产技术, 实现高利用、低排放的目标。因而,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引入和学习国内外先进开采技术和设备, 逐步改革企业经济增长模式, 培养独立创新能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视域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目前, 虽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但其毕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仍然存在诸多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具体如下:

(一) 管理体系不完善

大多煤炭企业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管理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三点: (1) 未能理解和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很多煤炭企业领导并不完全认同循环经济的理念, 在实际企业管理中仍然习惯传统的线性管理方式, 只注重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节能环保; (2) 不注重事前勘测和储量管理。企业往往只关心产量和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开采前的整体规划, 尤其是对事前资源的勘测力度不足, 且缺乏必要的煤炭储量管理制度。这使得企业往往低估开采难度, 且只追求开采速度和规模, 从而导致能源利用率普遍偏低, 过度开采现象比比皆是; (3) 缺乏必要的循环经济评价机制, 无法衡量循环经济效能, 难以发挥对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 技术设备落后

整体而言, 目前煤炭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造成能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老化、功能不健全的机器设备以及落后的生产技术还给工人日常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具体地, 部分企业, 尤其是中小煤炭企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很低, 配套系统, 如矿井监控系统、安全生产自动化系统等极不完善, 甚至无法正常运转。这不仅增大了企业生产作业环节中用人数量, 降低了生产效率, 还严重威胁到工人的作业安全。此外, 大多企业在对循环经济研发投入方面的力度仍不够, 导致企业缺乏循环经济相关的创新技术和方法。

(三) 人力资源匮乏

人才作为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 对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煤炭开采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综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大多煤炭企业缺乏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 且企业在该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 难以培养推动企业未来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循环经济视域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如前所述, 针对循环经济视域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认为应当构建系统的经济管理模式, 具体可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战略理念

战略理念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方向指引。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理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外部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内部条件, 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正确指导。

1. 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煤炭企业应当延伸产业链, 利用产业链之间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而言, 企业可以选择以煤炭洗选加工作为产业链源头, 然后逐步拓宽以煤为中心的产业链, 形成包括煤洗选、洁净燃烧、火力发电等一整套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 以提高煤炭的转化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 实现煤炭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2. 建立生态工业园加强环境保护。

煤炭企业可以考虑建立生态工业园, 以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其中, 工业生态园应当以煤炭企业和发电厂为核心, 由众多煤炭深加工优势产业共同组成。该生态园能够通过加强产业之间联动, 实现资源、信息在各产业之间的有效转移和共享, 在充分发挥工业园内产业群的集体优势的同时, 还能够通过能源、废弃物在各产业链之间的循环利用, 以及污染控制和集中治理达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3.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应当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确保开采地在资源开采殆尽后, 有完整的工农业和社会生活服务体系, 实现开采地的可持续发展。之前我国不少能源大市在能源开采殆尽后则立即失去了经济增长活力, 以当地生产能源为核心的制造业体系难以维系, 呈现出地区性地“产业空心化”现象。因此, 在循环经济视域内, 煤炭企业应当在开采前即制定好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打破单一的产业格局, 确保开采地在开采结束后能不依赖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煤炭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奠定了制度基础。

1. 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

煤炭企业, 尤其是大型煤炭企业应当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度, 真正将循环经济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议程。企业应当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同时, 企业应以此为指导原则,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编制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模式和运营目标。

2. 建立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制度。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 煤炭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应当起循环经济的理念, 理解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配套的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制度宣传循环经济经营理念, 提高企业员工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以确保员工能够认真贯彻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 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较快发展。

3. 采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还应当采用相应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衡量标准。具体地,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09000与IS014000均为国际认可的极具权威性、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标准。煤炭企业应当结合IS09000与IS014000标准, 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 从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组织机构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 煤炭企业要特别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活动的管理。而组织机构作为管理职能的实际履行部门, 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 因而企业应当建立系统的循环经济管理组织体系。

1. 组建循环经济管理机构。

煤炭企业首先应组建循环经济管理机构, 对企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这主要包括对资源要素和信息要素的管理。其中, 资源要素管理主要是加强项目组各参与部门之间的联系, 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资源管理政策, 确保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信息要素管理是为各项目参与部门搭建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 并提供项目所需的各种市场、技术、物流、环保信息。

2. 成立绿色产品开发机构。

煤炭企业还可以考虑成立绿色产品开发机构, 专门负责企业绿色产品的研发, 同时对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检验。成立绿色产品开发机构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 获得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

3. 设立生态环境管理机构。

煤炭企业还应当设立生态环境管理机构, 执行和监督企业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具体而言, 企业可以成立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为领导, 由各级专职生态环保部门以及专业环保人士组成的组织机构体系。其中, 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要负责各级环保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并制定大的环保战略和指导方针。各级专职生态环保部门以及专业环保人士则负责自己领域内具体环保工作的开展。

(四)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要实现“低能耗、高利用、低污染”的最终目标, 而这与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息息相关。因此, 在循环经济视域下, 煤炭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1. 引入清洁生产技术。

所谓清洁生产技术, 即在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采用环境友好的方式, 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清洁生产技术的引入不仅有助于降低煤炭开采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有效地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 煤炭企业应当在引入清洁生产技术的同时,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 力求实现“零污染”目标。

2. 引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对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在后续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煤炭企业应当引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这既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能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也有助于控制和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引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环境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 且各污染成因存在一定差异, 因而即便针对具体环境问题, 也需要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煤炭企业应当引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对有害废水、废气、固废物进行综合治理。

(五)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核算方法

针对循环经济的考核评估, 煤炭企业应当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制定新的核算方法。这包括会计和审计两方面。首先,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将采用绿色会计制度, 既要考虑直接的经济效益, 也要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收益或损失进行分析确认, 并最终以货币形式将其量化纳入相应的会计核算体系。绿色会计制度的优势在于权衡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实际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也为企业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信息参考。

其次, 针对会计核算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不实问题, 企业还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绿色审计机制。通过绿色审计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公允性、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审核。具体而言, 煤炭企业应建立内部绿色审计机制, 根据相关材料报告, 以及进行相关的实质性调查, 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性进行监督、评估, 并对企业环保经济行为和责任落实情况发表意见。绿色审计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煤炭企业更真实地了解自身在循环经济中的投入与产出, 便于及时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企业战略,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六) 循环经济视域下的企业文化

建立节能环保的企业文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理念、战略以及方法的一个缩影, 也直接关系着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 煤炭企业文化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 煤炭企业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企业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吸引更多的循环经济方面的人才。第三, 煤炭企业应当推崇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 适时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 不断研发、创新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煤炭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煤炭企业自身意义重大, 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视域下, 煤炭企业应当重点解决目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人力资源匮乏三方面主要问题, 并从战略理念、制度创新、组织机构、技术体系、核算方法以及企业文化六方面构建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视域下的经济管理模式。总之, 煤炭企业只有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 将经济效益与环保节能效益并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磊.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 (6)

[2]王杨, 贺群.基浅议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模式[J].商情.2011 (46)

[3]徐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统计与决策.2011 (8)

[4]王磊.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新思路[J]煤炭工程.2011 (11)

案例教学视域下经济学论文 篇6

一、利益驱使下的超限超载分析与论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任何事物或者是行为的产生都是从经济利益角度上诱发的。在国内, 目前有不少地区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大力输出本地资源优势的同时,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为地方的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 地区的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毕竟作为经济发展的纽带, 商品流通离不开交通运输。但是某些运输企业或者是个体车主为了实现运输的利润最大化, 往往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实施超限超载式的运输, 这对于作为运输基础设施的公路所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同时运输秩序的破坏也会对投资环境以及地方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而一些相关部门和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的推波助澜更是加剧了这种危害的增长。究其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利益的趋势以及利益控制不均衡,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地方利益角度上考虑, 超载超限运输可以加快地方优势资源的输出, 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在一些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不发达的地区, 采用公路运输正在成为资源输出的重要形式。当公路运输不能满足输出需求的时候或者是运输行业竞争激烈而压低运输成本的时候, 就会出现超限超载的运输情况。

其次, 从行业利益上来看, 可以实现经营的利润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下, 经营的目的在于资本的收益以及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超限超载正是实现经营收益以及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最后, 从个人利益角度上考虑, 不超微利、小超小利、多超暴利。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 超载超限成了个人实现经营收益、创收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超载超限防不胜防、屡禁不止的一大重要原因。

二、超载超限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影响

超限超载形成的原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 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因为其牵涉到的环节众多而呈现出多元性。具体的内容主要右下几个方面:

(一) 超限超载对于地方投资环境的破坏

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在致力于经济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投资环境正在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不仅仅包括政治环境同时还包括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通常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主要包括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服务设施, 软环境则是地方制度、风俗、文化等精神文化内容的综合。超载超限运输在破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同时, 更是对地方规章制度、交通环境的严重破坏, 因此可以说是对地方硬环境和软环境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 超载超限运输对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超载超限的车辆往往因为载重符合超标, 从而造成车辆的超标排放, 再加上行车带起的微尘以及噪音污染等等,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成为了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难题。这样的生态环境对于招商引资以及地方服务业、旅游业等经济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一些行业或者是产业的转移、搬迁。

(三) 超载超限运输严重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

目前的国内各地方运输行业发展过快, 缺乏有效的制衡和长远发展规划。运输的主体过多, 并且个体、小运输企业占据的比重比较大, 运力比较分散, 并且供大于求, 行业内的竞争比较激烈, 互相压价造成运价偏低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不法企业或者是个人不顾法律法规而选择超限超载运输方式来实现经营收益, 可以说是环境使然或者说是迫不得已。但是, 局部的超载超限又对合法经营的运输企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从而更加容易引起超限超载在行业内的大范围扩展。此外, 超限超载还极易造成相关部门的腐败, 从而影响社会风气。

三、经济学视域下的路政超限超载治理措施

通过我们对超限超载发生的根源以及超限超载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分析和论述, 我们可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以提高交通运输的规范性、稳定性, 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其详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加强法制宣传工作, 提高运输行业人员法律意识

加强交通运输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法制管理依然是关键所在。交通运输相关从业人员是超载超限治理工作的主体所在, 因此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 对于有效的杜绝超限超载行为的发生有着很好的作用。具体的措施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力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扩大宣传对象, 让驾驶员以及运输专业户学法、守法、懂法, 为路政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另一方面,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超载超限的危害性, 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说通过广播介绍典型的案例, 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宣传, 以此提高人们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 组建高水平的执法队伍

执法队伍是治理超限超载的根本所在, 更是各项措施的实施者, 因此执法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路政超限超载治理好坏的关键所在。组建高水平的执法队伍, 首先要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宗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以及勤政廉政教育。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 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 以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高水平执法团队的组建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此外, 推行服务性的管理也是当前路政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措施, 让执法管理人员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增强路权、维护路产”为执法的核心内容, 努力做到文明执法、全面热情服务, 以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 各部门协同作业, 走综合性治理的道路

想要高水平治理超限超载行为, 就需要我们从当前的交通运输管制需求出发, 制定比较详细、全面、科学的计划。在道路管理的过程中, 构筑多道防线增加超载治理的范围, 做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衔接工作, 是超限超载车辆无路可逃, 无所遁形, 杜绝超载超限人员的侥幸心理以及某些驾驶人员混水摸鱼的心态, 从思想意识上扼制超载超限行为的发生。此外, 召集公安、交通、工商以及资源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大队, 统一政令、协同作业, 让管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走预防性管理的道路。此外, 加大超限超载的惩罚力度、范围以及内部腐败的惩罚管理力度。比如说, 一经查出超限超载的行为, 不仅对驾驶人员进行处罚, 同时还对相关企业以及运输企业进行处罚, 杜绝之前的罚款收费后立即放行的做法。而对内部产生的腐败则要坚决制止, 杜绝徇情包庇行为的发生, 一经查出, 不仅要给予行政上的处罚, 还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以此来提高执法人员的公平、公正性。

四、总结

关于经济学视域下的公路路政超载超限治理措施, 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较要的论述, 具体的内容还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以及路政管理的实际需求来综合性的论述。总之,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只有各部门相互配合, 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环境,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超限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莉, 李巧莎, 耿军会.公路超载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04)

[2]刘儒, 周丽涛.治理机动车超载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 2010 (03)

[3]何军.国外如何治理超载[J].交通与运输, 2008 (02)

低碳经济视域下人力资源形态分析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人力资源,机遇,挑战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元素, 低碳经济如何发展关键在人。因此, 在低碳理念的指引下, 企业如果能够研究和制定出与发展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无疑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优化低碳效应, 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世界人口的剧增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各类常规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由此, 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等新理念运用而生, 以至于新世纪, 人们摒弃了20世纪经济的发展模式,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创新, 踏上了探索低碳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 面对新生事物, 既有诸多机遇, 又面临种种挑战。

(一) 低碳经济的核心价值理念

目前, 学界关于低碳经济的共识主要是,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 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长的目标, 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就低碳经济的特征而言, 它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等。相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遵循的是循环生产与发展模式, 即资源———精细化生产———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绿色产品。这种模式完全突破了粗放型发展的形态, 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 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 低碳蕴含着无限商机。低碳技术主要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 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未来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技术的竞争。围绕这些技术, 企业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 抓住一些新兴的领域、新兴的产业超前做出部署, 就能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例如, 国内不少汽车企业早在3年前就斥巨资研制新一代小排量汽油发动机、积极开发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 减排温室气体以提升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抢占市场。其次, 低碳政策带来发展先机。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 国家采取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产业。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大量引入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超前部署, 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 实现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后, 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和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转型升级, 跟上时代步伐, 适应和满足市场需要。同时, 低碳意味着降低能耗、减少支出, 从长远角度来看, 利远远大于弊。

(三) 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 本土企业, 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上步履维艰。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基本是依靠人力、能源、财力投入发展起来的粗放型规模企业, 特别是对煤炭、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利用率十分低下。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利剑直指“能耗”问题, 给这些传统的产业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们要实现转型升级, 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财力, 而且要加大科技研发, 淘汰落后产业和产品, 甚至需要裁员, 甩开包袱。这对于很多本就勉强维持的企业来说, 根本难以承受。其次, 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统外资进入我国市场, 在带来巨大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能耗。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这些外资企业也要进行转型升级, 符合节能减排标准。这势必影响现有外资企业的发展和退缩, 有愿景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也很可能因此挡在大门之外。最后, 低碳经济作为先进理念, 需要强有力和成熟的技术支撑。然而在低碳技术尚未掌握, 还处于探索阶段, 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难免会遇到重重障碍。

二、低碳经济给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挑战

(一) 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员工的观念和心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是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倡导的理念以及采取的节能减排举措等, 会从宏观上让企业及其员工逐渐接受低碳理念, 转变观念, 调整心态, 甚至相关的制度约束会硬性扭转人们的观念, 从而适应时代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二是在政府的主导下, 社会舆论也会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强化功能, 特别是借助媒体的宣传作用, 无可避免地挑战着每个人固有的思想和观念。三是就企业而言, 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现状和长远发展。这必然迫使员工更新观念, 跟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个中压力和挑战难以回避。

(二) 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带来新的挑战

低碳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一种社会目标和社会责任。人们需要进一步从自我出发, 提高综合素养, 在践行低碳理念上大胆前行。作为企业不仅应倡导低碳理念, 而且应深入落实在生产实际中, 特别是要加强企业员工的低碳教育和理念培养, 大力提升员工职业素质, 并贯穿于生产、管理、行政等各个环节。而这一点, 企业远远做得不够。特别是在员工环境行为方面, 应明确激励或约束的关键行为, 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使低碳化经营理念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

(三) 发展低碳经济给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 就意味着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管理模式、生产模式以及产业结构、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和转型。就企业员工能力而言, 这种变革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技术的革新, 员工传统的专业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必须有实质性的转变和提升。这就要求员工必须立足实际, 努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 否则就会被淘汰。其次科技研发是每个企业创立自主品牌, 践行低碳理念的重要领域, 必须得到切实加强。而很多企业的科研能力十分薄弱, 已有的科研人员势必难以实现自我突破, 引进科研人员也会存在经验、实践等能力问题。这些都会给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三、低碳经济视域下企业人力资源形态分析

(一) 着力培养企业员工的低碳意识形态

思想意识是指导企业员工进行生产、开发的中枢系统。企业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自身观念, 培养员工低碳意识, 才能最终在企业发展规划、生产及管理等每个环节落实低碳理念, 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此, 企业首先应深入学习和落实关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 全面掌握低碳经济的核心和节点, 用低碳指导企业发展;其次应加强员工的学习教育,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培养员工创新意识、环保意识、低碳意识, 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这也是一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二) 全面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形态

践行低碳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同样需要健全的人力资源机制。这要求, 企业首先应从实际出发, 本着以人为本、低碳环保、经济与效能并重的宗旨, 构建一套先进的系统的管理模式, 起到既能满足低碳发展的需要, 又能激励员工, 实现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应制定详细的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套系统的改革规划和制度, 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确保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最后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微观机制, 从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激励与评价等系列层面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 不断激励和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改革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活跃的人才结构形态。

(三) 大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形态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着力营造企业的创新形态。首先应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 在政府的引导下, 进行各种创新型改革, 逐步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创新机制。其次, 应从舆论、精神和物质上全面鼓励员工,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低碳创新意识, 调动他们奉献事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再者应尽可能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创造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 积极支持研发人员的各种想法和做法。最后应坚持走出去战略, 加强与外界学习交流, 进行实地考察, 借助外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慧娟.低碳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研究, 2011 (14) :13

上一篇:加强制动下一篇:立式连续退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