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2024-08-0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共12篇)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1

摘要: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精髓。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对学生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大学文化的视阈下开展,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精髓。当代大学具有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功能。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的机构,肩负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大学就是要不断的探索和创造,不断的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不断的创造出更加先进、更加优秀的文化。大学在不断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其不断追求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构成了大学精神和大学的灵魂,我们将其统称为———大学文化。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包括班会、党团活动等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学校通过定期的班会以及每周的党团活动日等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管理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行为规范,调动学生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一个组织更加的规范和强大,而不规范的管理将会使工作变得无章无法,达不到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在管理的过程中,把把我好手段和方法,如果大学生对管理手段有认同感,那么他会自觉的遵守制度、法规和纪律,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反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没有做好,那么学生就不会认识到政策、法规、制度纪律的正确性、合理性、必要性,此时管理就会流于形式,起到不管理的作用。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什么是文化?狭义讲的是科学知识、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艺术形态的在内的精神产品。在高校要将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文化当中,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文化具有强烈的渗透性,他能以极强的影响力,持久的以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来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例如大学举办的以“七一”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使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红色”教育的洗礼,也激发了学生抒发爱党、爱祖国的情怀。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大学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种活动,包括文艺、体育和其他主题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因此,在大学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大学举办的各种“合唱”比赛,以红色为主题,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道德故事评说家,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等都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以活动为载体,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优秀学生,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外化行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通过教育及教育实践活动来进行巩固,最终形成一种内化的思想,最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二、大学文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

(一)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大学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充分研究和分析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水平、现实环境等因素,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各项活动的目的是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择上,要依据现有教材内容,与最新的社会信息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所选教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自行选择和创新,将当下最热点的新闻、事件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第二,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体验式教学,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第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年级、专业、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要使学生与教育产生共鸣。第四,在教学的情景上,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按照教育目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通过不同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一传统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在单纯的政治范畴之内,还应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线”,也是实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战略地位,积极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略。

参考文献

[1]刘婷.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创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56-57.

[2]孙婷.文化育人:基于大学文化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10-1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

当前在我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受接爱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察民意。针对现在是95后大学生,因受国内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网络时代、独生子女、单身家庭、留守儿童等),导致他们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明显偏离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更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一、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对开展志愿服务的研究也比较多,特别是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中的各项机制,包括志愿者活动启动与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反馈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国际化惯例等工作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1]。例如美国志愿服务研究。美国学者保罗.杰.伊尔斯利曾经致力于研究志愿服务多年,把志愿服务行为分为正规的志愿行为和非正规的志愿行为,并在《志愿者教育导论》中,论述了志愿活动的定义和志愿者的观点,阐述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政策[2]。美国于1973年制定了《志愿保护法》,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德国志愿服务研究。1999年12月,德国联邦议院设立了一个由11名联邦议院议员和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名为“公民志愿行动的未来”调查委员会,制定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修正案和《奖励志愿生态年法》修正案于2002年实施;英国志愿服务研究。英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他们超过16岁的英国青年可以参与社会志愿活动,英国普通学生,每年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平均可达到三个月。在日本,37.6%的大学生设有志愿者活动咨询窗口,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此外还通过制定志愿者休学制度,让志愿者参加保险等措施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墨西哥,“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六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并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则成为政府制定的一项法律规范。

(二)国内研究现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008年 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也提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人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教思政[2009]9号)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思政[2015]1号),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求把《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努力提升志愿服务管理水平。

关于志愿服务的研究,从志愿服务的概念韩芸提出了《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关于志愿服务内容王士恒提出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功能及模式简评》,关于志愿服务的意义徐中振提出了《发现志愿服务活动的体制背景和社会意义》;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李媛媛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谈杰提出了《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关系研究,成双凤提出了《论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周怡提出了《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关系》等等。

从目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看,活动得到了高校的重视,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度融合有待加强。因此,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融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一是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了大学生素质,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实践育人为宗旨,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立足社会现实,在实践中将发展自我与服务自我的有机结合,同时,志愿服务精神是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肓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度,而且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肓的理论研究。二是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把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适当讲授志愿服务的主体内容。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开展“三观三热爱”和“中国梦”教育的新平台,作为实施素质、德育教育,培养社会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过程中,也成为了价值的享受者,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三是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一群体具有高备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我国高度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要求并鼓励高校精心组织,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起到教育自己的作用,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实现了对自我的认识和人生价值观的认知,对增强大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对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提高到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努力营造“人人了解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具有志愿精神的良好氛围”,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和升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表现。将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检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可以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力和自信心,更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更加充满热情、信心和积极主动性,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能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察民意。二是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当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宽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且更为生动和具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内容的认同与理解,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理解。让志愿服务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每个成员,在全社会形成广泛认同的志愿服务精神。三是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校园精神文明。大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志愿者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局限于校园以内,还应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互动。四是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寓于志愿服务活动中,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受接爱教育,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志愿服务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接受不同地域不同人文背景下的文化与情感的熏陶,全面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竞争、合作能力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融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一)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中,同时要在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进行具体设计和部署。高校除发挥各级团委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职能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外形实践内化理论教育,促进知行合一,在管理机制上形成有效保障。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修订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和“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内容,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制管理,进一步推进以客观时间认证为基础,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学生利用课余或节假日参与校内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参与200学时可获得20个积分,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考核测评之一,不仅纳入了入党推优、评优推先、评定奖助学金、顶岗实习和就业推荐的依据,同时也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填入了《学生学期综合鉴定表》和《毕业生登记表》,进一步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长效机制。为了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根据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调查分析,为学生开辟更宽广的志愿服务渠道,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加强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最大化。

开展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学生的道德建设,让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例如开展普及文明风尚、送温暖献爱心、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应急救援、社区服务、支农支教、帮困助残、抗灾救灾、见义勇为、捐赠捐献;参加学校迎新服务、校内管理服务、校园安保礼仪服务,以及参加校内、校外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形式多样,涵盖面广。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从内心做好承担社会责任的准备,才能为培育社会责任感奠定思想基础。

为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深入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工作,传播志愿理念,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学生,将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推进了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3

从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权威的定义来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网络上的某些事件而产生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内与大学生常用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其特点如下:

第一,内容广,形式新。高校网络舆情的话题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的载体也很丰富,有学生论坛,帖吧、即时通信、微博、微信及3G传媒等。第二,主体情绪感染力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尤其是校园网上的活跃分子。他们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在网络上发布某一种引起他们兴趣或触及他们利益的事件,迅速吸引大量知情或不知情的学生进行“围观”,进而参与讨论,很容易互相受到情绪感染而爆发网络舆情。第三,网络舆情的形成还具有突发性和预防难度大等特点。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在网络发言时的主观随意性强,发帖曝光事件的大学生往往只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缺乏深入调查和思考,而其他的大学生往往在没有辨别真假的情况下跟风顶贴,很容易在短期之内就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管控的不足

(一)舆情应急准备不足,响应速度缓慢

反应迅速是控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关键点。有效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就是要迅速启动各自职责内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控制舆情,防止事态的扩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不完善,学生处、网络管理中心、宣传部和团委,几大部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导致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反应迟钝,在网络舆情爆发之时,难以进行快速、有效地应对。

(二)危机处理方式被动,缺乏制度约束

“在过去对一些高校热点问题的处理中,通常采取回避、封堵或‘冷处理的办法,试图淡化舆情,控制事态,扮演的是‘控制者的角色而非‘疏导者的角色。”[2]高校对大学生在校园网的注册身份核查、信息发布审核和监控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制度去约束;对学生发布、传播消极、错误,甚至反动的言论等严重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惩处措施,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自我放纵,造成言论的过分自由,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三)舆情管控手段落后,设备投入不足

网络舆情具有形式新、爆发快、扩散广等特点,网络上一些不满情绪和不实信息也可以在匿名情况下随意发表,而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学生随时可以看到并扩散,在这种状态下高校用对对待校园舆情的管控手段如学生工作者“人盯人”的战术是难以奏效的,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网络时代的需要。而新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控体系应该包括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处理信息和预警的数据库群,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及专业舆情监测软件等。但由于设备购置成本高,操作技术难度大等因素的限制,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专业的网络舆情管控体系,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管理员和舆情工作人员的人工监测,这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多变的网络舆情监测需要。

二网络舆情管控缺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是灌输式,占主导地位的施教者将教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者,缺乏平等的积极互动和交流。高校网络舆情打破了教育者占主导地位的优势,大学生收到的信息不再单纯来源于教育者,借助网络,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信息的选择更加自由,教育者失去了信息优势,大学生与教育者同处于平等地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由灌输式向双向主体协作式转变。

(二)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高校网络舆情打破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地位优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舆情表达上同处于平等地位,因此传统的强制灌输难以在网络空间收到成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自由、开放、活跃,倾向高科技的交流娱乐方式,他们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果我们仍采取单调的课堂讲授、座谈讨论等方式,忽视信息社会的特点和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

(三)高校网络舆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掌握着更多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知识,这使得教育者拥有教育的绝对权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发展,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日益增多,在最新信息的获取和表达方面甚至超过了教育者,文化传承方向和教育的方式发生逆向转换,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些来自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匿名长辈”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行为楷模”和“知识权威”的地位。

三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

高素质舆情工作队伍的组建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前提。目前,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各具特色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队伍。例如,“湖南大学网络舆情工作由麓枫网络俱乐部负责;西安交通大学网络舆情团队依托于该校信息网络中心;东北大学建立了和谐阳光网评团队等。”[3]这些舆情工作队伍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技术监测和有效引导起到基础性作用。

高校建立的高素质的舆情工作队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完善的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建制,能够承担起舆情的监测管理职能。第二,机构需要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网络舆情工作人员可以由高校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或共青团干部组成;另外,最好吸纳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加入工作队伍,在专职老师的指导下以兼职的方式参与工作;三是要努力培养网络论坛、微博、贴吧中的校园“意见领袖”。“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些因为经常发布精彩内容而拥有众多“粉丝”的资深网民和BBS版主,也有备受学生青睐的高校教师。一般公众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意见领袖”通过自己的言论来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间舆论,孤立错误言论,对人们的判断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可见,“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网络评论的积极引导作用,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endprint

(二)教育与监督管理并重,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在显示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4]在高校出现突发网络舆情之后,应在了解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建立“四位一体”快速反应引导机制,尽可能降低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四位一体”快速反应引导机制以快速反应为核心,涵盖信息汇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有效引导四个方面。四个环节之间应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启动,甚至同步启动,否则,将大大降低舆情的引导效率,甚至导致错失良机。

首先,要进行信息汇集,并迅速上报。敏感信息一旦出现或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学校舆情工作队伍和舆情收集网络,快速地收集网络舆情相关信息,再由网络舆情团队整理分析,初步确定事件级别,上报学校主管领导和市级、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其次,要紧急应对,迅速联动。在信息上报之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应随时关注网络的后续反应,并且应将舆情进行必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方式应对。如果是校内舆情,需将学校内部的网络平台作为重点,开展以网络言论为主的紧急应对工作,引导舆论,缓和矛盾。如果是对外舆情,学校则要及时利用官方平台公开表态,利用媒体和宣传部门进行危机公关,向有利的方向进行引导。再次,要运用策略,有效引导。在舆情引导时,要采取“主动引导”的传播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扩宽宣传路径,突出高校信息沟通平台。比如高校可以对外公布学校官方微博、校长微博等,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渠道为网络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提供方便。第二,“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和作用,采取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有机结合的灵活宣传模式。”[5]。“议程设置”体现的是媒介与公众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公共领域中,“议程设置”的功能体现在一部分舆情将被充分“曝光”,而另外的一些不进入公共领域而被“遮蔽”。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可以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既可以精选某些有利于引导方向的主题,开展深度报道;也可以介绍一些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观点,引导师生参与讨论,给师生提供抒发胸臆的通道,在明辩的基础上提高其对谬误观点的辨析力和免疫力。经过有效引导,使网络舆情化解,不致生成网络舆论。最后,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专业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指对在一定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民众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集合而进行计算机监测的系统”[6],目前已经被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广泛采用,高校也需要用这种专业技术手段进行舆情监测。该检测系统一般由自动采集子系统与分析浏览子系统构成,通过信息的采集、分析,可以把负面舆情、分类舆情、最新舆情、专题跟踪、舆情简报、图表统计和短信通知等形式推送给用户,高校可对合理意见及时采纳,对不良信息和反动言论进行过滤,大大提高网络舆情监测的实效性。

(三)注重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的统一

在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中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是对信息良好的敏感性和较强的加工处理能力,包括丰富的信息知识和敏锐的信息意识等。还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适应能力。

(四)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占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

注重网络阵地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校园网站等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如辽宁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网站发挥的教育作用和创设的红色氛围,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建立把网站的使用率与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挂钩,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思政博客、微博育人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明义敬.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10.

[2]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69-70.

[3]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4]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79-82.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7.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4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概念, 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 通过语言引导、形象感染和行为影响, 激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 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从这个层面讲,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特别强调人思想领域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外化为行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特点,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 都一定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 而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 并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 “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 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3]这就是说, 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 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状况的制约。而情感教育正是通过调动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导人们形成对周围事物、自身及自身活动的主观态度体验, 从而达到主客观统一的目的。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自身的情感活动, 运用一定的情感手段, 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教育内容本身的情感因素来感染、影响受教育者, 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与之共鸣, 并得以升华,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过程。

二、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一) 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认知教育与情感培养相分离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教育对象, 人既是理性的, 也是有感情的。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教育, 大多采取“我讲你听”的灌输方式, 淡化或轻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把学生看做纯粹受教育的对象, 要求学生服从某种既定目标的约束, 过于单一、呆板, 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育的厌烦与抵触情绪, 从而使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应运用情感沟通与交流,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通过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 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拓展。

传统德育在教育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受动性, 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活动与道德能力提高是在一种依赖、被动状况下获取的, 忽视、压制人的独立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文化和计划体制比较依赖的社会背景下, 对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在性的服从, 而不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在需要, 即服从社会需要的安排, 而不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自身生存发展的方式。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社会民主的发展, 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教育方法远远落后于理论的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缺陷渐渐凸显, 仅仅依靠自身的方法体系已不足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 必然要求以新的方法建立起与实践的联系, 建立起向实践转化的方式, 完成向实践的转化, 从而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大学生对思想道德规范的认可与执行不仅需要知性理解, 也需要情感的吸引与推动。著名教育家黄家灿认为:“理是治病的良药, 情就是药外带着香甜味的糖皮, 无情, 理难以入咽;无理, 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两者紧密结合, 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所以, 把情感教育作为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情理结合, 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摄取人心的魅力。

三、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一) 运用情感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化效果。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是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 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 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思想品德要求, 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在我国, 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过程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 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阵地, 而教师在这一阵地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克服“满堂灌”的教育教学弊端, 通过“有感情”的课堂教学互动, 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好的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以教师为主发动的情感互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净化学生的思想, 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事实证明, 教师良好的情感, 可以成为教育传播的载体, 成为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激励因素。通过情感沟通, 教育者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吸引大学生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课堂学习, 另一方面能使其更好得倾听、理解和内化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信息, 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就第一方面而言, 要充分发挥体现情感因素及作用, 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加以理解并接受, 首先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基础, 形成系统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 并做到真信、真懂、真用。此外积极学习其他学科诸如心理学、文学等现代科学知识,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诉诸情感交流, 在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同时, 促动其加深认识。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才是充满深厚感情的, 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感, 通过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丰富性和时效性的改革目标。

(二) 运用情感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外化效果。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是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 受教育者把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 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习惯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所在,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形成主导性的社会价值观念, 从而使大学生与社会生活环境相适应, 减少自身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 提高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度, 形成受教育主体的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 进而形成稳定的道德感、美感等。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不仅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变, 更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和榜样作用影响周围的同伴群体, 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做到这两点就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既要确定目标, 实施影响, 促成转化, 又要利用教育中的情感资源来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 即教育者创造条件促成受教育者积极情感体验的积累。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 要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笃之以信, 炼之以志, 导之以行。应避免形式主义倾向, 使大学生有更好的情感激发和情绪体验。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自主选择、能动参与的空间, 以便其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 获得真切感悟。特别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通过感情投资, 尊重、关心受教育者, 对其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及时予以鼓励和支持, 对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加以控制和引导, 最终使受教育者很好地内化教育信息, 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 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 1995:25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5

摘 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优秀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共青团视域下扬州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介绍了一种可持续完善的“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创新创业教育 扬州大学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各国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创新创教育改革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由此,新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明确。

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联络优势、宣传优势、实践优势和创新优势。

1.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群众组织,已形成覆盖到学校、学院和班级每一位团员青年的三层网络体系,从校团委、院团委、团总支到团支部每个层面都比较完善、自成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和各个班级团支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有全面的覆盖性[2]。此外,还有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覆盖面广,组织结构严密有序,对于贴近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共青团依靠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开展活动,吸引广大同学自觉参与,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接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联络优势。高校团组织可以发挥共青团各级团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校内,共青团组织长期与大学生相联系,有较成熟而严密的组织体系,直接领导学生会的共青团组织保证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4]。不仅如此,高校团组织还可以紧密联系校内各级团组织,并联系到校院两级各部门和学院,加强与他们的协同合作。在校外,高校共青团可以加强校地团组织的联系与协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院、校地、校企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宣传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思想引领是其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工作模块。高校共青团有很多宣传渠道和平台,可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和氛围营造,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纸媒、宣传海报、宣传栏等途径,而且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优势,用当下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创新创业典型引领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入脑入心。

4.实践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的过程中,已经培育形成很多自身优势品牌,打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体系、寒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

5.创新优势。高校共青团凝聚的是先进青年,是一个具有无限活动和强大动力的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敢闯敢拼,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随着时代的演进,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动,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面临很多变化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更要发挥创新优势,大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二、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要界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西方文化中,“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有历时性。目前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共同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个词语表述[5]。在我国,创业教育是狭义的创业教育,即围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实践活动开展而实施,将“创新”的理念渗入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研究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6],其共同目标与追求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7]。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8]。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校共青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更应在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全校范围内都在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共青团在这项工作深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尚未明确。由此造成高校共青团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并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和指导意见,依照“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三大原则,认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找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挥共青团五大优势,完善以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权益维护和组织建设的工作格局,结合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补充,不断拓展实践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协力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青年。

三、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路径

在协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扬州大学逐步形成“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常态。

1.以建立协同机制为保障,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体系。在工作中,该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校团委要主动配合,积极聚力,加快构建多方协同机制。通过与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社合处等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构建校内协创机制,学校相继出台《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等多个文件,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通过学校主导、学院主动,两个方面通力协作,构建校院双促机制。多年来,在学校层面上,曾多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和表彰会。在学院层面上,多个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双创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充分调动学院师生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与社会、市场积极接轨,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同时争取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2.以科创基金项目为抓手,完善系统化的训练平台。该校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强调不仅要铸精“塔尖”做亮盆景,更要铸实“塔基”百花齐放。一方面校团委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校团委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学术科创基金的申报、立项和管理工作,以此为抓手,在全校营造浓郁的学术科创氛围,这两个项目最终成为“挑战杯”作品产生的基础和摇篮。自2004年起,学校每年划拨25万元设立大学生科创基金,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从2012年起增加至每年50万元,现已突破90万元。同时,各学院也设立学院专项基金支持大学生科创工作。自2013年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这两类项目同平台申报、同平台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4年以来,全校申报校大学生科创基金立项数逐年增加,受益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所有学科和专业,项目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3.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搭建多类别的竞技舞台。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优势,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为学生架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在校双数年份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扎实推进“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工作。在对接国家级、省级赛制的同时,结合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竞赛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增设“文学、艺术、体育创作类”和“创新创意设计类”这两大参赛门类,为全校27个学院“全员参与、同台竞技”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团委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创嘉年华、创客精英训练营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活跃关注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4.以专业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成才环境。该校坚持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紧密配合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学院专业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学院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及专业实践类活动的开展,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各学院积极构建寓研于教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融通发展,或依托品牌学生社团和活动,树立全天候、全方位育人理念,从丰富科创工作内容角度切实增强科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广泛融汇社会资源,精心建设科创研究基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外强专业技能、内化专业素养”为宗旨,坚持打造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专业文化活动,均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如中国语言文化节、传媒文化节、珍馐盛旅文化节等,通过打造“一院一品”专业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逐步构建起一个“既有扬大共同特点,又有学院独特烙印”的育人环境。

5.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延伸,拓展多样化的育人空间。创新与创业,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包容,在实践过程中两者又是互动发展的。因此,校团委在狠抓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的同时,着力推动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体系,推动项目的有效孵化和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目前,学校专门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础》课程,明确两个必修课学分,作为对全校学生的创业基础教育;针对有部分创业意向的学生,在为大家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训练(KAB)、大学生创业专题培训(GYB和SYB)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建设占地2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此外,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扬州东关街大学生创业广场等创业实体和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体化的创业实战空间。在此基础上,校团委积极致力于“一团三中心”建设,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心、创业文化交流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布局日益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扬州大学在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下一阶段,该校共青团将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围绕学校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内外资源、强化多方联动、鼓励师生参与,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落实,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新探索。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6

一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态势

作为高等教育受众的大学生宗教信仰有鲜明特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出发点文化趋同多于教义皈依,最初兴趣着眼于宗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蕴。二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目的精神慰藉多于理性选择,多源于对宗教博爱精神的内在需求和本真生存状态的自由寻觅。三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组织表层认知多于深层笃信。除少数民族受本民族习惯、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外,大多信仰者未严格遵守宗教的仪式规范。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发展的新情况具体如下:首先,信仰人数比例不低且有上升趋势。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宗教和宗教文化持有宽容甚至感兴趣的态度。近年来,宗教信仰人数有所攀升的现象已引起我国高校的普遍重视及积极调研。其次,信仰具有盲目性、从众性、随意性。大多并不是虔诚信念、坚定跟随的信徒,没有实践宗教行为主动意识和刻意渗透宗教的影响力度,出现对宗教持观望态度的“望教者”,易受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而选择信教。从长远看,宗教中“宿命论”等消极悲观的思想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科学、人文精神并重的人才培养需求。再次,带有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的宗教渗透是西方国家输出文化话语权、自由化思潮、价值体系的一种变相手段,成为强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范围内扩张,宣扬“趋同论”、“人权观”、“普世价值”等论调,动摇大学生坚持民族文化认同和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刻意行为。这种恶意宗教渗透掩盖意识形态之争的本质,干扰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具有活动国际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和破坏严重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影响因素

大学生信教从动机上看可分为信仰危机型、价值错位型、从众趋同型、心理求助型、国际渗透型等。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分析。外部原因包括时代背景、生存环境、本身魅力三部分。

在全球化、网络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受到了强烈冲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和扭曲。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又为宗教的广泛传播推波助澜,网络、影视、报刊、书籍等作为载体掩盖了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斗争,推动了大众将精神救赎的视线转向宗教寻求宁静和力量。

大学生宗教信仰受到生存环境即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宗教习惯具有家族因袭的特点,宗教信仰聚集地多家庭教化。学生来到高校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学习目标,要由父母照顾过渡到独立自主的集体生活,产生的系列矛盾、问题带来精神压力。再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理论灌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未结合具体实践展开隐性教育、柔性教育、主体性教育,缺乏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文关怀。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理想与现实的具体摩擦易使学生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笔蔚为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又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出的哲理性、伦理性、正义感和责任意识,具有独特的文化气韵和艺术魅力。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互碰撞,宗教日益成为文化交流纽带和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

内部原因:从自身来看,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较易接受新事物,对外来文化、宗教教义感到新鲜刺激,同样在三观培塑期认知、理性思考有待完善,心理波动起伏大。社交障碍、内心困惑、情感挫折、学习困难等造成抑郁苦闷,不能正常宣泄和释放时,容易转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除了作为释放压力的途径,有些大学生还把宗教信仰作为修身养性、拓展社交的方法,这些构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成因。

三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机制

信仰关系到青年人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建构,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走向、财富积累、文化发展均有着深远影响。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和教育,应该从引导、疏导、监管三方面建立全方位创新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对症下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德育双向引导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发挥主流价值体系的导向、教化作用,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立场,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科学的理想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道德追求、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丰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容,引入国内外形势政策、当代科技进步、世界政治与经济思潮等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说服力。普及宗教知识,加强宗教政策教育,开展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热点问题讨论。在人文选修课中开拓知识,澄清大学生对宗教的模糊认识,提高辨伪存真的能力。教学方法采用调研报告、专题辩论、娱乐纪念等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采用网络日志、公共论坛、教育视频等多元化途径,侧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组织及榜样力量尤其是学生党员的引导作用,重视主题实践活动教育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区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与宗教道德,认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引领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践行者和宣传者。

(二)坚持人文关怀理念,文化、心理系统辅导

坚持人文关怀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选择,了解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文化心理,做好校园文化和心理辅导的系统建设,发挥积极健康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用先进文化规范大学生的文化方向,增强其抵制宗教负面影响的自觉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环节,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抵制宗教潜移默化影响的有效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校风、校训、校史、师德建设等,孕育着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是师生共勉、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校、团委等通过学生组织开展精彩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和节假日文化活动,有效融入德育教化,正确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舆论阵地建设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景点建设,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建立点面结合多层次心理辅导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锻炼大学生意志品格,增强其耐挫力;建立心理档案,重视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学业、就业、社交等现实困难带来的精神压力,缓解心理问题,释放负面情绪,减少宗教的渗透影响力,为大学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真正做到关注个体实际需求,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化传播网络建设,法律、媒介多重监管

理性客观辨析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类有针对性管理大学生宗教事务。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不惊慌、不忽视,尊重宗教信仰,正面宣传引导,不简单粗暴伤害宗教情感,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促使学生弘扬宗教有益内容,自觉抵御负面影响。对感兴趣的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价值观重塑,使他们坚持辩证唯物立场。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宗教信仰现象,坚决抵制打着宗教幌子进行的非法宗教活动。

建立抵制宗教渗透的预警机制,学校学生工作部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成立监察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作用,形成学生骨干信息网络,对校园宗教事务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禁止把学校当成宗教传播和活动的场所。完善大学生自组织作用,掌握宗教教育的主动权,减少弱势群体偏向宗教。

贯彻国家宗教政策,保护大学生合法的宗教活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渗透。规范信教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在校宗教活动,依法劝止面向大学生的传教活动,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非法的宗教集会和宗教宣传材料传入校园。高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合理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媒体管理,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反馈机制,加大对宗教网站的监控力度,及时过滤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宗教渗透,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开办权威性、大众化的主题教育网站,建立道德奖惩机制,提高失德行为成本;强调学校、家庭的德育功能,为培养道德人格创建和谐的文化生态严防以各种形式可能出现的宗教渗透渠道。

如何引导具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进道德信仰重构并将道德信仰付诸实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维度。通过以上研究积极思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以有力抵制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杰,闫伟.大学生宗教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学,2010(11).

[2]顾家山.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5).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7

当代“90后”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烈, 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感知力, 乐于接受各种社会信息, 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会交流。新媒体的特点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需求是契合的, 因此, 新媒体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成为新媒体的主体受众群体。我国高校上网人数目前几乎达到高校学生数的100%, 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2]面对这种新形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时代适应性和个体针对性, 创造新的模式, 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1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

新媒体的诞生, 其传播形式、内容、理念和效果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教育环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媒体带来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 手机和网络的功能得到不断的开发拓展。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的信息, 就其内容而言, 不仅有新闻、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学术专著, 还有个人言论等信息内容。就其形式而言, 既有传统的文字描述的方式, 也有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的形式。就其交流而言, 既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的方式, 以文字、视频等形式通话、聊天;也可以通过博客、播客、BBS发表自己的见解, 阐述自己的观点等等。总之, 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传送, 大学生时时刻刻被内容和形式多样的信息包围。

1.2 新媒体带来信息源分散隐蔽

随着社会化媒体如博客、社交网站, 尤其是微博的迅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来源已经从单一、固定的渠道转变为丰富、分散的多中心, 信息的传播主体从专业人士走向草根大众。并且信息传播途径本身比较开放, 信息编辑者和发送者可以不公开或利用假名等进行编辑发送, 造成信息来源无法考证,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此同时, 信息检索工具得到大力开发利用, 信息检索查阅快捷迅速, 人们根据自己的所需来调阅当前和己往的相关各种形式的信息, 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使用, 极大的方便了生活。

1.3 新媒体带来信息不可控制

传统媒体一般要有一个信息中心, 有信息“把关人”, 要获得信息必须依赖于这一中心。新媒体的介入, 使以往统一传播、统一内容、统一接收的信息时代一去不复返, 网络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 使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这样, 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就有机会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 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

1.4 新媒体带来融合性与个性化

新媒体将各种信息形态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各种传输渠道如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等, 各种接收终端如电脑、电视机、手机、PDA等整合在一起, 将各种信息站点与各种媒介的受众互联, 保证受众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 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同时, QQ、博客、甚至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产品”, 为大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载体。校园里不用微博或者不看微博的学生, 会被同学们视为“外星人”, 可以说新媒体和当代大学生寸步不离, 通过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 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早已不再是一种工具, 而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的出现, 为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提供了便利, 使新媒体成为当下最方便、最受推崇的信息传播媒介。它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新媒体的印记。

2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载体,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1 新媒体拉近了师生距离、改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师生交流仅局限于课堂上或者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过于单一, 并且比较生硬、直接, 容易给交流带来障碍, 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到来, 彻底改变了这种学习和交流方式, 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 教师与学生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 间接地、平等地探讨、交流和对话, 突破交往时间、空间、对象的限制, 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 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通过QQ、飞信、手机网络、博客或E-mail等方式进行思想交流, 能够全面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 这样, 才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相反, 得到帮助的学生才会视教师为良师益友, 从而拉近师生的感情, 改变师生之间生硬、冷漠的状态。

2.2 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 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3]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 大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和社会动态, 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 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并且可以通过微博、QQ等新媒体手段与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一心只读圣贤书”、“个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加大对身边的同学、学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关心, 增强社会责任感。

2.3 新媒体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新媒体拥有海量信息、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范围广、形式多样等优势, 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 挖掘大量、丰富的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也可以通过高校BBS、飞信、QQ等新媒介, 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 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同样利用这块平台, 汲取自己喜欢的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动态, 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利用新媒体技术, 无论是教育场合、教育方式、教育手段, 还是信息获取与传播, 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善, 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4 新媒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张嘴、一枝笔、一个本”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教师过于强调主导的角色地位, “填鸭式”讲授、“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感受性。而“90后”是浅阅读的一代, 图片、影视、漫画等成为其主要的阅读形式, “满堂灌”或纯文字讲解, 无法满足学生的审美和阅读需要, 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了热情和兴趣, 从而消减了课堂教育的实效。而在新媒体时代, 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 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 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 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更容易接受, 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教育的实效性。

3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面对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高校应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新媒体的介入, 积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更新教育理念, 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新媒体教育工作平台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中得到普遍应用, 为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南大学的校园微博、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校”, 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典范。尤其是“红岩网校”已发展成为“一校、五网、十三站、229个一级栏目、834个二级栏目、累计注册用户4万余人、日均点击量突破10万人次”, 满足了高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键对键”, 为师生的良好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如何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认真筛选网络上的信息, 去伪存真;二是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快捷性的特点, 在课前和课后与学生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交流, 补充、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三是积极主动开辟网络阵地, 制作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页和网站, 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阵地。

3.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 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 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 也是方法和技能, 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存能力。[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 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 网民使用率为48.7%。但是, 目前这些网络技能尚未被大多数教师掌握和使用, 这样教师丧失了多种与学生进行交流思想的形式和机会。另外, 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却充当“操作工”, 对学生进行“机灌”, 不注重师生和人机的互补和交流, 这种形式上的“创新”, 同样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想象的发展、思维的启迪。当前, 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媒体素质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网络、多媒体应用能力, 及时掌握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要事, 对于社会中出现的重大事件要及时预防、及早准备, 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 掌握必要地信息传输技巧, 加强媒体意识, 增强通过网络等媒体与学生交流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讲, 在新媒体环境下, 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变化, 学校可以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 设制选修课, 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正确地使用大众传媒资源。同时, 要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让学生充分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有害信息, 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3.3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新媒介环境下, 信息传播由单向变为双项或多项, 学生与教师拥有相同的资源, 思考相同的问题。因此, 及时的掌握信息、深入地研究信息, 并作出科学客观地评价, 使用适当的方式传输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是要认清形势, 科学地判断是非曲直。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国内外的形势政策, 找出与社会实际相吻合的论据, 避免大而空的说教。二是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掌握一定的网络技能, 提高工作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不断的学习, 既要有专业知识, 还要有与新媒介环境相适应的其他综合知识, 以多样化的媒介素材服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三是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所有大学生的, 他们有文理之分, 认知水平的差异,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各个层面, 因材施教, 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层次性。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 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方法。如果说重点讲授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互动式教学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课堂设问。教师在讲授的时候, 当涉及到一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问题时。巧妙地设制小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辩论。以学生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为背景, 让学生展开讨论, 甚至分组进行辩论。

总之, 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课堂在无形中延伸到无限的课外, 不断扩大影响力,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和感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 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全新的教育环境和新机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 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新媒体教育工作平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交流,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上网成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上建起新课.[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5104096.html, 2011, 7, 8.

[3]钟丽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22) :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8

关于生命教育, 早在1765年英国教育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发表的《论一种旨在文明而积极生活的自由教育课程》中, 就出现了最早的生命教育思想的萌芽, 但是由于英国教育界的反对, 生命教育未能兴起。而生命教育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1968年,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 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阿南达村”学校教会孩子们认识生命, 探索生命教育的意蕴和原则, 指导他们更好的生活。其后在华特士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 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美国的生命教育最早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通过死亡教育教会孩子们对死亡的敬畏,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从而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随后, 各国开始开展生命教育活动。1979年, 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 其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 也是在这里生命教育的概念正式被提出。澳大利亚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 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应该具备自己的特长, 反对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好坏, 倡导独立思考和注重社会实践。新西兰于1988年成立非营利性机构“生命教育 (计划) ”, 并在1989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 该计划致力于通过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各种技能训练, 教会学生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 建立学生尊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健康生活。同年, 日本在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的教育目标, 使青少年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 减少吸毒和暴力犯罪, 缓和严重的社会现实。“余裕教育”是日本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勇敢面对挫折, 主张学生到乡下体验艰苦的生活, 并把这种亲身体验和感受拿到课堂上来讨论, 重视实践的重要和感受自然的和谐。直到1990年, 生命教育才开始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 准备开办生命教育相关课程, 并在1998年的《柯瑞克报告书》中将政治素质和社会道德等内容纳入公民教育中。2002年8月, 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热爱社会为主要目的的公民教育成为中等学校的正式课程。英国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认为生命教育包含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公民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作出贡献。英国生命教育体系较完备, 成立生命教育中心,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配备专职人员, 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德国的生命教育也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德国人对死亡充满敬畏, 认为从死亡角度去看生的价值更有意义。他们实行的主要方法是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卫生博物馆每年定期举办“短寿展”, 展览上每名短寿死者都注明姓名、年龄及短寿的原因, 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不要肆意挥霍生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生命哲学作为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在德国盛行,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狄尔泰, 他是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 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生命, 生命是一切活动的开始, 是历史的起点。同时他还强调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重要性, 认为是它们创造了生命的价值, 使生命更具有意义。非理性生命教育观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柏格森, 他认为生命之所以会不断进化是因为生命的冲动,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强调生命冲动的价值。以萨特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生命教育观认为, 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优先于其他一切东西, 因此人的生命就尤为重要, 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对生命存在的关注和呼吁。此外他们格外重视人的主观性, 认为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人是自由的, 但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本主义生命教育观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他的需要层次理论观点认为, 人的生存是满足人最基本的需求, 人只有在满足生存条件后才能发掘其潜能, 最终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杰斯也同样认为, 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教育必须以人为中心, 教育是一种整体人的学习, 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生命教育最早开始于台湾地区, 从1976年开始引入和推广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 并得到台湾政府和台湾人民的极大关注,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滥用药物和对自杀的防治, 阐释生命的可贵。在台湾, 陈英豪于1997年率先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愿景, 同年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 规划《生命教育实施计划》, 编写教材,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并在1998年开始针对全台湾中学生实施。“2000年2月, 台湾教育部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 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 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 ‘ 生命教育年 ’ , 发布 ‘ 生命教育先导计划’。”生命教育开始在台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在香港, 1996年香港的公益中学率先提出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2002年, 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香港的生命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其中基督教和天主教就开办了300多所学校, 同时创办生命教育中心, 如基督教信义会在2008年成立的“生命天使教育中心”, 向社会各界宣传热爱生命的讯息, 鼓励香港公民一起努力, 把香港建设成一个互助互爱的天使之城。在我国内地, 叶澜教授最先开始关注生命教育, 她在1997年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 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生命的层次入手, 这篇文章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 揭开了我国关于学生生命教育的序幕。2004年, 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 文件强调要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生命教育”。同年, 辽宁省在中小学范围内规定“生命教育”为必修的重要正规课程。直到2007年才开始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 是顾海良教授主编的《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由此可见, 相对于西方的生命教育, 我国国内生命教育起步较晚, 且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命教育, 而大学生命教育研究较少, 直到近些年大学生轻生、犯罪现象剧增,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才开始逐渐增多。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是关于生命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其二是关于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意义的研究;其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其四是针对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于生命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 以王志华《生命关怀教育: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吴卫东《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陈义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生命教育》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内容, 充分重视生命的价值, 解决现实中的矛盾, 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进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和任丽萍《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细化了生命教育的内容, 认为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才能得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于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意义的研究, 以邱伟光教授《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兼析非典的德育反思》和黎敏《回归生命, 贴近生活——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重新思考》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以德育教育为生命教育的切入口, 认为德育教育可以塑造人的良好品质,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生命的完善与发展;以梁晋《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责任》、颛孙爱松, 朱玉珍《略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汤丽芳《论生命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的不足, 指出大学生漠视生命现象严重, 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以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郑晓江《从生命教育兴起的背景看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朱宇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从历史传统的角度分析, 总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缺少生命教育内容、缺少人文生命关怀、缺少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及缺少生命教育组织实践活动等问题, 并深入分析其原因。

关于针对生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和赖雪芬《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从课程、教育方式、教师素养三个方面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应如何做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包括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和采用学科渗透式教育、实施体验式教学、调动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等策略;以钟丽静《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易娇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研究》、赵茵茵《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研究》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 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出发, 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认为只有将三者有效结合才能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完善。

通过以上国内研究状况可以看出, 国内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研究较多, 实践研究较少, 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更少。因此, 本文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 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分析实施的具体策略, 希望能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经验。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9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深刻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765万,可以说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大批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给自己就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对此,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面向高校推出了种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但是,许多大学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不能顺利地进行自主创业,这就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中,二者有效结合,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1 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1“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既要满足政府和市场的需求,也要满足家长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结合创业教育的发展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创业型复合应用人才。当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中,就必须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必须改革高校原有的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树立创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培养通才型创业人才。

通才型创业人才的显著特点是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因此,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具有深厚创业知识基础,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

1.2“怎样培养人才”

在明确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后,应着力解决“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考虑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等主要因素。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精髓。根据通才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对于通识课程的教学时间,建议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50%;实践教学环节决定着通才型人才的质量,是最能体现高校办学优势的环节,建议占整个课程教学时间的40%。可以建立“两双”教学模式,即“双纲”(理论大纲、实践大纲)、“双基地”(校内、校外)。同时,根据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通才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要选择适宜的教材。

2 适应“双创”需要,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1 发挥校内教师的主体作用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鉴于创业活动的实践性很强,因此专业教师的学识和创业经验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但由于担任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大多缺乏创业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口头说教,只能浅显地讲解创业优惠政策、创业常识、创业形势等知识。这就涉及到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问题。

当前,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因此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就可以依托这些培训机构,选派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参加创业教育教师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创业知识背景。同时,可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体验创业过程。

2.2 发挥校外兼职教师的支撑作用

与高校内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薄弱问题相对应的是,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和创业成功人士的实践能力很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深入到学校创业教育的一线。对此,高校一方面可以聘请他们为兼职教师,走进创业教育的课堂,充实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向大学生创业者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资深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讲座,引导大学生在创业路上走的更远。

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构建了“队伍+资金+平台+基地”的“四位一体”创业教育工作格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发挥校内教师的主体作用外,积极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开展校企合作,结成创业联盟。组织“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邀请企业家及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与创业者一起分享创业的艰辛与喜悦。

3 借助校园文化载体,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3.1 利用校园文化提升创业氛围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即青年大学生来说,能够处在创业氛围浓厚、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中,对其创业理念的激发、创业能力的提升都有巨大的帮助,并最终实现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文化是指将大学生对于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乐观自信的创新型文化。创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都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文化的资源配置要实现最大化,就要紧紧依靠各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加强对创业教育的宣传,依靠学校各类社团等各种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举办讲座、讲坛、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宣传创业案例、创业知识,启发学生的的理念,坚定他们的创业志向。

其次,学校应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安排专业人员教授学生创业知识,指导创业项目顺利进行,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精准服务,也可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启动资金。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每年拨款80万元成立创新创业基金,对创业实战型项目、创业实践性项目和创业实训性项目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支持,并积极向国家申请专项扶持资金。通过此举激发了其他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使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学校创业教育工作蒸蒸日上。

最后,学校可借助校园文化载体举办创业竞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行创业理念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总之,一个轻松和谐的校园创业文化环境不仅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更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营造创业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的大学生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勇气投入到创业中去。

3.2 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直接感受创业体验

创业实践基地是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创业实践的体验,增长才干,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仅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还提供了寻找商机的机会。高校团委和各院系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接触和学习到书本上和学校内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模式,直接感受创业体验。这些措施将教和学、教和练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业理念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便于今后有针对性的培养,不断的完善自我;有利于学生养成坚持不懈、敢于开拓、诚实守信、顽强拼搏的创业心理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目前我国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优势,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高校创业教育才能开辟一条新路径,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继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玉.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李建锋.构建“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优秀人才--河南工业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纪实[J].河南教育(高教),2015(10).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10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理论基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包含了网络疏通和网络引导两个方面,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客观上需要了解网络受众群体的思想形成、思维发展、行为规律及相关活动,也要注意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始终是处在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中,只有通过这种关系及其多样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这也是马克思对于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的概括。

首先,人的本质理论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重要性。作为虚拟社会中的个体,必然具有突出的社会性,会有自身的社会需要,当需要受制于客观现实而无法满足时,就必然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在认识领域就是思想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会遇到网络受众的各种思想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节矛盾、解决问题,实现个体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的真正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通过对网络受众的疏通和引导过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重要性。

其次,人的本质理论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有效性。人的实践性规定了人的行为要受到思想的支配和控制,人在实践中的意识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在不断接受外部信息影响的同时,人们也会对原来的认识进行反思,进而改变或深化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能够使网络受众理解教育者主体发出的思想和相关信息,通过反思来改变或深化自身原来的认识,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得到保障。

再次,人的本质理论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现实价值。基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客观上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取和运用疏导方法进行正面教育。通过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加强了教育者与网络受众之间的思想信息交流,对受教育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思想和行动与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工作的现实价值。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本质规定,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限制和束缚,实现人在关系、能力、素质和个性等诸方面获得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马克思说,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而列宁认为,就是“会做一切工作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要摆脱束缚人发展的各种外在与内在的局限和限制。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运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最根本的是在于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充分自我展现和思想意识的提高与完善。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才能更好地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关系形态不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就个体而言,对其发展的要求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才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再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指人的脑力与体力充分协调的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马克思指出:“因为要有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社会发展来实现,社会发展要求并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是一种途径和模式,其运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达到人的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

三、社会交往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把交往与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在把交往行为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中,赋予交往行为以特质,是唯物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中的贯彻和再现。对于交往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并没有明确定义,他们认为“在生产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的交往关系;“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交往的理论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具有独特的思想、个性和行为模式,交往关系对个体的情绪、生活、工作均有很大的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中教育者与网络受众之间所进行的沟通与交往,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这种交往可以帮助教育者充分了解网络受众自身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检定网络受众的社会心理是否健康,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极大影响。

其次,在现代的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交流困难的情况,一个重要根源便是网络的出现和应用。运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人们之间的交流相当便捷,但也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大。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对网络受众群体进行疏导教育,交往双方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坚持交往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标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运用中要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实现教育者与网络受众在思想认识上的辩证统一。通过教育者与网络受众之间的交流,将疏导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获得预期效果,就证明这种沟通和交流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未达成预期效果,则证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还存在不符合实践的情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检验中发展的。

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到网络受众的思想形成不单是主观方面的,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客观物质的东西。

首先,客观环境条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理论观点,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收集关于网络受众的思想信息,把其思想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从而达到真正把握网络受众精神实质及观念变化的本质和主流,根据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和决定网络受众的意识。

其次,对马克思来说,在“存在”前面加上“社会”这个定语,显然更强化了其经验性维度上的意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具体的疏导过程中,要自觉的依据网络受众群体的思想状况、实际思想水平和思想发展的规律性等方面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用来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应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把思想和教育形式看成是一个过程。网络受众的意识产生与环境有关,包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如果作为客观存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思想意识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主体、客体、内容并不是绝对的,它也是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

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理论

除上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之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理论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不同于现实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也不能简单照搬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需要依据网络虚拟领域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使之形成具有虚拟领域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其次,改革开放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研究的重要理论。改革开放理论是不仅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而且也是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理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和谐发展。同样,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用改革的理论来指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再次,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最直接的理论。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是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人才资源合理利用、对人的潜能深度挖掘的重要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的客观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承担着对虚拟领域中的育人责任,还要肩负起开发人的内在潜能的重任。

最后,现代教育理论、网络传播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共同建构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空间,为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保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便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典范。要有效地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讨和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曾令辉.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J].高教论坛.2003,(6).

[3]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开甫.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就业指导

在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他们就业。专家学者也纷纷从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和贫困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献言献策,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研究其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较少,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将以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为立足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就业指导为抓手,将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建设性的提出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庞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难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贫困大学生作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特殊的经济现状及其思想动态和就业处境给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就业心态、择业心理、家庭因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因此,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必须要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指导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打造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消除贫困生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实现顺利就业。

2.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的多重不利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

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将突破727万,成为“更难就业季”。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与相应的就业市场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的矛盾不断上升。同时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人情因素以及用人单位的歧视,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面临的无能为力的尴尬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生的就业难,引发了部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和抗挫折承受能力降低。另一方面,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重在学业指导和经济资助上,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缺失,不能及时了解和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家庭因素

貧困大学生大都来自经济不发达或偏远地区,四年大学中经常被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困扰。一方面,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为自己和家人“创收”,无形当中影响了学习成绩,同时因家庭因素无法支付相应的求职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毕业生家庭背景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他们毕业时的工作质量、工作落实率。基于此,贫困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因严重缺乏来自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人脉关系”和经济支撑,进而制约了他们的就业进程。

(3)自身因素

①心理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大学校园里,贫困大学生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受家庭经济因素影响,长期处于生活压力下的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自闭、浮躁焦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妒忌,爱慕虚荣等心理问题。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就业时,一是自卑感强烈,信心不足,抗挫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看待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二是迫切希望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都“满意和体面”的工作,改变家庭现状,缓解家庭负担;三是就业主动性不足,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不敢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错失就业机会。

②就业期望值过高,观念不合理。和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为了回报父母,摆脱家庭困境,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于看重薪金待遇、社会福利、工作稳定等,在就业时他们将目光放在了大中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上,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单位、偏远山区去,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择业时对自身定位不足,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比较模糊,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观念的不合理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因素。

③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过多的兼职、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人际交往、实践创新、语言表达、文体才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等方面严重欠缺,这与当前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样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3.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在高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分阶段、分年级、分层次,以贫困大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规划为抓手,以精神脱贫为出发点,以贫困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分析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1)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完善和健全贫困大学生人格,把精神扶贫当作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和自身原因,心理问题往往较为突出,因此,平时就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抗挫能力,增强社会心理承受力,理性分析和对待就业,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格。通过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心等形式,在贫困生毕业阶段,着重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消除学生就业受挫时的恐慌,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和摆脱心理压力。

nlc202309011910

(2)打造贫困生就业引导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部分贫困大学生通常就业心理复杂,就业心理不成熟,就业能力不全面。加强贫困生就业引导教育,从大一入学之初,就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重点指导,引导贫困生的规划意识的养成。大二可结合就业规划,引导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大三针对就业的现实需要,引导贫困生形成良好的就业信息搜集渠道。大四指导贫困生就业技巧与就业礼仪等面试策略。通过大学四年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近期和长远的职业走向,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3)完善物质资助体系,将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机结合,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在于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通常是由经济问题引起,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资助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在完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减免学费、生活补贴”等帮扶体系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通过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让贫困生在施恩与感恩中体会奉献的意义和乐趣,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要及时进行诚信教育,培养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等。

(4)搭建实践和锻炼的平台,拓宽贫困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自身等原因,平时学习生活中往往缺乏实践锻炼,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要积极搭建平台,注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建立适合贫困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基地,鼓励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或勤工助学岗位兼职;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邀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开展职场秀、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比赛,让学生提前感受就业压力,进而明确个人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玲.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2]张安飞.浅谈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今日南國,2010,(3).

[3]丁静.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1).

[4]邱杰.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7,(9).

[5]杨霞.轮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 篇12

关键词:互联网,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利用互联网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网络环境下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环境下进行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增强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阶级基础,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振兴和民族富强的主要力量。而青年又是当前我国工人阶级中的主要力量, 也是我国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依靠力量,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这样告诉我们: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决定的。马克思曾明确的指出, “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 他们阶级的未来, 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 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

2. 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改善当前青年工人的思想状况。

一方面,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发展的今天,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使得青年工人的思想出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状况。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 使得工人阶级内部日益出现分层化、成分多元化、岗位非固定化的趋势。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层促使广大青年工人的思想观念出现多元化, 这对青年工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 并给传统的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 当前中国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担负工人思想政治教育重任的应该主要是企业, 而面对青年工人思想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 国家和企业没有高度重视, 使中国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任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3. 互联网本身的负面效应决定了当前必须加强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 而且也深深影响着工人群体的生活和工作, 特别是对青年工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它已经严重影响着青年工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上信息丰富, 但良莠不齐, 再加上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严重影响了青年工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上的灰色文化、非主流文化严重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2]。

二、互联网环境下进行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 网络自身的优势为利用互联网开展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首先, 网络可以降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如听专题报告、办专刊或通过广播、影视宣传等, 不仅方式方法单一、实效差, 而且还会费时费钱费力[3]。而互联网因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 可以使企业节省很多成本, 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 从而能有效加强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 利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了解青年工人的思想动态, 并能够及时引导。同时互联网还可以协调各方面力量, 使之同向发挥作用, 共同推进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2. 当前利用网络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

一方面, 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企业, 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相关网站。企业信息网络化, 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这给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层面的支持。只要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网络和技术, 开发相应的软件, 就可以通过网络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 广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自身的网络技能和素质在不断提高, 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当前, 一些企业已开发出相应的软件, 并初步尝试进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如, 中铁大桥局运用梦通网络系统坚守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 取得良好成效。由此可见, 对青年工人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空谈,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

三、互联网视阈下创新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要进行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网络环境下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克服当前放松甚至忽略对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以适应网络时代企业人才发展的需要。首先, 要树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政府和企业必须实现信息的开放, 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克服传统教育取材困难、内容滞后、信息有限、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等弊端, 积极引导青年工人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改变传统的单项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式, 加强与工人的交流与沟通,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培养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企业的认同感。其次,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 要以青年工人为本, 充分尊重他们, 关心他们, 才能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为此,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工人生产生活的全过程。

2. 要进行载体创新。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新载体, 是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近年来, 一些国有企业先后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网, 如中铁大桥局的梦通网, 中国电信集团贵州电信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网青年工作专栏,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但大多数网站仅局限在国有企业内, 很多私营企业根本就没有做相关工作, 而且仅有的这些网站覆盖面较窄, 投入力量有限, 影响力不足。有些网站内容陈旧、信息量小、功能简单, 网面呆板, 形同虚设[4]。因此, 必须加大投入, 建设一批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的专门的思

3. 要进行内容创新。

互联网上信息量大, 内容庞杂, 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在网上汇集、碰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改革的精神, 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旗帜鲜明地对青年工人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首先, 在建立网站的指导思想上, 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充分发挥互联网所特有的图文并茂、音频视频资源丰富等优势, 摒弃过去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简单相加, 页面清一色文字的落后方式。其次, 在网站的内容上要实现多样性, 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由于青年工人上网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因此网站内容的设置应该多样化, 可设置时政要闻、文件讲话、理论研讨、形式与政策聚焦、红色影音、健康指南等栏目。网站内容要运用网络媒介的特有优势, 风格要体现人性化, 语言要通俗生活化, 方式上要实现导向化, 形式上具有趣味性, 并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内容渗透到工人网络娱乐活动中, 寄教于乐。最后, 网络的内容要贴近广大青年工人的生活实际。要分析了解工人关心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 并帮助工人解决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 如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渠道, 维护广大工人的合法权益, 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等, 使得网站具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奠定青年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群众基础。

4. 要进行方法和手段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 要有效地进行青年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还要进行方法创新。既要总结传统的经验, 又要采取新方法, 体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时代性、有效性。第一, 要搞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利用网络软件可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利用体现集时代性、趣味性、道德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电子教材,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使工人自觉接受这一方法,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感染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第二, 采取对话交流法。由于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对话交流可以在网络的平台上平等交流、双向互动, 从而可以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的紧张、戒备、尴尬和顾忌, 受教育者更容易畅所欲言, 缩短心理距离, 减弱抵触情绪, 从而更容易接受道理。第三, 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隐蔽性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者或心理咨询者通过网络与求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或采用“一对一”的交流, 或“一对多”的交流[5]。这种方法互动性强、平等氛围好, 容易帮助青年工人宣泄自己的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排除心理障碍, 获得在社会、人生、理想和前途等方面的参谋和指导, 从而提高青年工人的心理素质和促进身

5.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为了适应青年工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应通过举办网络知识和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软件展示会等多种途径, 促使工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学习网络知识, 掌握网络技术, 把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成为既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又掌握网络技术的现代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适当引进思想觉悟高网络技术人才加入工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十分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17.

[2]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4) .

[3]商树松, 杨晶晶, 张立立.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工人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 (3) .

[4]陈明红.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7, (4) .

上一篇:居住区公园设计下一篇:脑苷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