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精选11篇)
新媒体视阈 篇1
一、从电子媒介到网络终端
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诞生之前, 似乎从来没有人质疑过电视是电子媒介。从电视诞生之初起, 电视就与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等电子传播媒介密切相关。事实上, 电视就是在无线电和广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射线管、电视图像扫描方法、线性摄像机等一系列接收和拍摄电视图像的设备和技术的发明, 使得电视终成为可以播放活动影像的潘多拉盒子。每一次电子摄录技术的更新, 也带动了电视的革命。例如ENG便携式摄录机的发明让摄像和录像同步发生, 把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催生了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纪实的电视呈现方法和理念。EFP (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电子现场制作系统又让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融为一体, 成就了演播室外的电视节目生产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达和普及, 电视的电子媒介属性日益消减, 终端特性日益凸显。2010年, 3D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 让英国的观众首次用立体影像观看英超曼联与阿森纳的比赛。2011年8月, 中国的海信集团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智能电视I’TV (我的电视) , 实现了电视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屏幕间有线电视节目的“三屏互动”和异地实时接收家里电视节目的“协同互传”功能。由于智能推荐和社区交友等软件的植入, 这种I’TV将是一台“社会化”的电视。2013年9月, 乐视网推出了旨在颠覆传统电视产业的“超级电视”乐视TV (Letv) , 打造基础大屏的完整生态系统, 即中国最大影视库的存储+云视频平台的极致体验, 实现其智能化、多屏化、大屏化的终端视频发展趋势。海信声称, 智能电视的推出是对传统电视机的“再进化”, 乐视则豪言是对传统电视业的颠覆。的确, 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电视发展的转折。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三网融合的进程, 让存在了85年的传统电视发生一次重大的改变, 成为网络、电视、电信的综合终端。
终端 (Termination) 是网络与最终用户接触用以实现网络应用的各种设备。在计算机环境中, 终端是端点用户用于和主机通信的设备。它是计算机的显示终端, 包含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设备。早在1987年日本学者藤竹晓编著的《电视社会学》一书中, 他就预言未来用“电视机终端”一词比用“电视机”一词更为贴切。他解释这种终端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朝着大型化屏幕发展的录像机功能的终端, 另一种是向着小型化发展的电视数据终端。他的预言正在实现。当下的电视机正在实现视频库内容反复收看和数据实时更新的双重功能。还有一种终端功能藤竹晓没有提到, 就是电视与电信的融合, 即通过电视来打电话。这一功能的实现也指日可待。
二、从家庭聚会到私人媒体中心
传统的研究中, 电视是家庭文化的代表, 是使家庭成员集合在一起的有效工具。对家庭的理论分析曾经是研究电视传播和电视受众的重要理论依据。例如, 美国学者按照现代家庭特征划分的圣地性、庇护性及隐私性的家庭。曾经在日本“电视是面向世界而敞开的家庭的用户” (藤竹晓) , 在美国电视是使家庭成员以“无声的结合”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工具, 在英国“电视提供打发时间的渠道, 已成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 。在中国, 电视曾是敞开家门, 邀邻里乡亲齐聚观赏节目的壮观场景。
电视能促进家庭成员的联系, 也能形成拒绝和回避。人们可以因为看电视拒绝与家人沟通和联系, 也会因为收看不同的节目而争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个人主义的倾向在电视收视和研究中出现。无论是电视从客厅走向卧室这一空间位置的变化, 还是从大屏走向小屏荧屏大小的改变, 从固定着看到手拿着看收看方式的变化, 都体现了电视的个人化和私密化倾向。电视的家庭观看、群体欢呼的功能在减退。
新媒体视阈下, 电视将成为个人的媒体中心。图片、视频、文件、电视节目等多种媒体形式和功能将呈现于传统电视的界面。传统的看电视将被新媒体技术下的用电视、玩电视所替代。在智能电视的依托下, 用户可自由安装、卸载应用服务, 使电视实现无限可能的私属定制的家庭娱乐及信息终端, 成为用户“我个人的电视”。
三、从家用电器到奢侈品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 电视与冰箱、洗衣机并称为家庭三大件, 是中国家庭建设迈向电气化的标志。三十多年过去了, 在电视已经普及的今天, 新兴的电视又将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以创新著称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苹果公司2012年底发布消息, 将推出苹果电视。该电视支持触摸操作和手势识别, 可通过i Phone/i Pad (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 遥控, 还可支持Siri语音控制。该产品可以收看互联网视频, 用户可以播放从i Tunes (苹果数字媒体播放应用程序和在线商店) 购买的电视剧和电影, 可以访问App Store (苹果官方应用商店) , 下载海量应用。还可以通过i Cloud (苹果云服务) 与用户的i OS (手持设备操作系统) 保持同步, 可以让照片、音乐、电子邮件、日历等在电视上呈现, 实现i Phone、i Pad、i Mac (一体化苹果电脑) 与苹果电视的四屏互动。新推出的苹果电视的屏幕尺寸将定位42—55英寸, 售价在1500—2000美元之间, 而国内目前所谓智能电视的售价, 乐视超级电视60英寸为6999元, [1]海信55英寸3D LED智能电视8999元。[2]
苹果电视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对电视机行业的冲击, 而是对整个品牌市场和产业链的冲击。对外, 苹果的产品、应用程序、资源和平台是一套封闭的体系, 而一旦用户加入他们的行列, 圈内的资源任意享用, 而使用苹果产品的人也成为其圈内的人。正如2010年皮特·亚雷德在其博文中所说:“时尚、高端电视是苹果最后需要统治的领域, 为了与其他电视品牌区分, 苹果将为该电视开发应用。”[3]苹果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超强的品牌影响力, 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奢侈品。德国哲学家西梅尔在《时尚哲学》中说过, “时尚是阶级划分的产物, ……它既能维系一个特定的圈子, 同时又能把其他人拦在圈外”。[4]苹果产品的理念无疑在制造这种圈子。
苹果电视
四、从线性、单向广播到随心、互动的服务
美国大众传播学家托尼·施瓦兹在《媒介:第二个上帝》中, 把电视定义为直观性、形象性的感受性媒介。传统的电视是线性的单向的广播, 是点对群的传播模式。受众被动地接受节目, 对视听形象多是被动地反应和感受。而在新媒体技术下, 电视将为受众提供多元、互动的服务。
首先, 多感官的触觉参与。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似乎有先见之明, 提出“电视是听觉和触觉的媒介”。当人们还没有解释清楚电视是触觉媒介的理念时, 电视即将进入触觉的时代。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视通过一种全新的语音识别及行动技术Siri已经可以实现语音对电视频道、内容的操控。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应用软件, 也可以实现手机对电视的遥控。五官当中, 人类已不再只是用“耳目”来收看电视, 手和口也加入进来。全新的触觉体验时代正在来临。
其次, 受众间社交互动的体验。传统的电视缺乏互动, 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让电视受众间的互动成为可能。互动的表现之一是社交电视 (Social TV) , 将社交媒体 (如Twitter和Facebook等) 同电视进行无缝结合, 让身处不同地方的电视观众可以对正在收看的节目进行分享和讨论。国外已经有Hot Potato的在线“签到”服务, 用户通过这一服务可以寻找和你正在看同样节目的人, 并且可以和他们交谈。此外, 分享你正在看什么的影视剧在线平台Miso, 分享电视节目赚取积分的Play Philo等社交电视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美国MTV推出评选TJ (Twitter Jokey) 即微博主持人的活动, 引领社交电视的潮流。
在国内, 由杭州文广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投资设立的华数数字电视集团网, 构建了视频、商务、游戏、音乐、阅读、信息、支付、通信、原创九大业务基地。其华数交通频道作为全国首家全天候电视交通服务平台, 可以实现市内停车、路况信息查询。2010年, 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对上海中心城区电视用户的网络建设改造, 使电视变身为家庭银行, 让受众能通过电视轻松完成市政服务的缴费。此外, 用户还可以通过电视遥控器控制室内的灯光, 打开智能空调。电视机已经成为家庭中多元的服务器。
五、从有形的物质载体到无限的内容平台
据家电专家罗清启介绍, 电视云时代, 后台有庞大的数据, 前台有很多的云端, 未来可以观看视频的终端显示屏都可以是电视, 是一个泛电视的概念。当传统电视呈现介质变化时, 电视的精神将如何存在?必将是它的内容。如同电影即便不是在影院播放和观看, 在电视和网络中它依然被称作电影, 它的艺术性特征和审美特性不变。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例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 印刷是报纸的内容, 报纸是电视的内容, 电视又成为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内容。新媒体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 (电视、报纸、电影) 变成了它的内容。目前新媒体存在着“平台大于内容, 内容大于需求”[5]的尴尬。而网络发展的趋势是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视频化的技术和内容受制于电视行业。一些重大事件的直播如“两会”、春晚, 互联网要采用电视媒体的直播信号和内容提供。在同互联网、电信网融合的过程中, 内容、权威、专业始终是电视不变的优势。媒介发展的历史上, 新媒体的崛起并不会使传统媒体走向消亡, 而是互相弥补不足, 借鉴、吸收与共存。当传统电视机渐渐淡出舞台时, 电视的内容将以无限的形式呈现在多种平台上。
注释
1[1]毕磊.乐视发布超级电视60寸售价仅为6999元[EB/OL].人民网家电频道.http://homea.people.com.cn/n/2013/0508/c41390-21400350.html.
2[2]2013年8月的海信商城的市场报价[EB/OL].http://shop.hisense.com/Product-63253.shtml.
3[3]电视发展新动向.实用影音技术, 2011 (10) :50—57.
4[4][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 2008:35.
5[5]胡智锋, 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 2008 (4) :1—6.
新媒体视阈 篇2
新课改视阈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作者/ 王素芬
摘 要: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面临着高考的检验,所以教学效果也包括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新课改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名任课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来衡量和约束教学行为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科学制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贯彻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体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探究实践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新课程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面临着高考的检验,所以教学效果也包括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新课改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怎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名任课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既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又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的。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多元化
不管是什么学科的教学,确定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目标,永远是教学的两个核心任务。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来衡量和约束教学行为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科学制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贯彻课程标准的体现,也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体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原有的基础怎样,新课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学生在课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学生要在本课学习中掌握哪些技能,哪些能力应该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该达到什么目标,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并且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目标的确定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例如,“卤族元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应该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元素组成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其次,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理解和掌握卤族元素之间性质的关系,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最后是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在情感目标的确定上,应该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充实在教学中。
二、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开始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变了填鸭式、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新的高中化学教材也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体例和形式的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定要进行改进,否
则,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效果就无法保证,更别提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应该把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安排的一个依据,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学要讲究空白艺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为日后的高等教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三、正确领会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是依照课程标准编制的,因此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深远内涵,理清教材的外延和内涵,适当补充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不管是教材自身的内容还是教师增加的内容,都应该明确让学生获得什么认知,提高什么能力,掌握什么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什么改变。教师不应该局限教材,也不应该偏离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都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来决定。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验,教师要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化学教学的重点。注重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四、坚持科学化的学科特色
化学教学与其他教学不一样,实践性和操作性突出,学科特色明显。化学教学要注意科学化,所谓科学化,就是指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课堂教学至少包括教学设计的结构,层次化和有序性。教学设计的有序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一般是按照教学的进程分为开始、新课教学、总结巩固这三个阶段。新课开始时,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教学时间,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时间段,要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结尾部分,归纳、概括本课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化学教学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探究性,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前人总结的科学论断,形成新的认知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注意教学目标的确定,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
参考文献:
[1]方保中。乍看异常,其实寻常:例谈高中化学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及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06)。
[2]姚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质疑能力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新媒体视阈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学生 党建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04-01
前言:新媒体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依托互联网信息处理、数字和移动通信技术来使用,能够为受众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是网络复合媒体形态的重要展现。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表现形式日益丰富,数字报纸、数字杂志和移动电视等都是新媒体的重要表现形式,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索空间,是推进党建工作的一个现实性课题。
一、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足的思想认识
由于新媒体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高校党建工作虽然要求将新媒体运用到党建教育工作中来,但是对党建新媒体化的认识不够,不能确保新媒体信息活动与传递方式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导致党建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不够,积极性较低,阻碍了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没有一定的实践环节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但是实施的效果不好,只是进行表面的宣传,没有将新媒体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导致党建工作的信息和活动建设实施的效果不好。对于学生的思想建设、发表意见和党建工作的交流无法及时展现出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些高校将新媒体党建工作作为形式上的需要,在QQ、微信和网站上显示,但是存在着功能单一化和操作方式复杂等特点,与学校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没有足够的内容创新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媒体建设还处于基层发展阶段,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制度保障。还在应用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其内容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党建工作内容。大多数党建工作内容较为陈旧,无法实现与学生的信息沟通,导致学生了解信息的积极性不高,党建工作不能起到良好的实施效果。例如很多微信公众号关于党建的内容还是老三篇:会议、文件和讲话,内容可读性低,学生读者一看标题就略过,导致宣传效果差。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方式
(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识建设
高校要想促进党建工作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将新媒体作为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目标,对党建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学校领导必须要确保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应该将新媒体应用到党建教育工作中来,充分理解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大量运用QQ群和微信群等交流软件,拓宽新媒体发展的路径和观念,给学生与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还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流畅的交流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新媒体党建队伍
新媒体在党建工作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技术空间和想象空间,对强化党建服务,深层次的了解新媒体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党建工作者需要对党建工作中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加强舆论引导,促进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效连接,对提升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展现出良好的工作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党建工作需要党务工作者熟谙新媒体的操作,对美术设计、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了解并积极学习。学校需要结合当前学生党建学习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的党建网站,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展现出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党建工作方法
为了确保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需要对学生成长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以便选择出学生更易理解的党建工作方式,将网络化作为当前党建工作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良好的党建沟通平台,促使教育活动在党建工作中能够顺利进行。要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同运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党建工作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同时,还需要在建立完善的党建管理工作信息系统,创新了党建工作方式,例如党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使用,投入专项经费进行运营后,党员可以通过留言的形式,参与公众号文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党务工作者通过对意见的收集和整理,完善了党建工作方法。
(四)完善党建工作内容
将新媒体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不仅能够促进党建工作主题的创新,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校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既能提高学生的意识,也能开放学生的视野。博客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已经比较成熟的微博,内容多,时效性强,可配图和视频,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宣传,效果较好,党务微博包含学校的热点和先进典型等,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学生通过关注微博的形式,能够促进党建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形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充分展现出微博的互动性,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五)规范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在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学生会密切关注信息的发布情况,同时自发的对发布出来的信息做判断,而当下社交软件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碎片化并呈现井喷式,造谣传谣成为常态,大学生对造谣传谣尚无清晰概念,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党建工作需要新媒体,但不能在新媒体里迷失。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和规范的利用新媒体,同时规范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例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能够成为新媒体传播党建信息的主要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网络建设中的话语权,也让党建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
结论: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该以新媒体为主要突破口,对新媒体视阈下的党建工作传播优势进行了解,从学生的政治需求、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新媒体的良好应用,对丰富党建工作载体,拓宽党建工作渠道,创新党建工作思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兆文.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J]. 教育评论,2015,07:45-48.
[2]刘珊珊,茹阳.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J]. 考试周刊,2014,35:148-149.
新媒体视阈 篇4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概述
媒体是传承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媒介的出现, 拉近了人与事的直线距离, 拓宽了人与人的交流领域, 增添了世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自唐代《开元杂报》的诞生到现代互联网媒体的出现, 每种手段的进步都反映出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变革的进程, 为新媒体奠定了基础, 也为其指明了方向。目前, 我国传统媒体形式主要有: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图书等。
“新媒体”——通常是指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 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也不仅是新兴或者新型媒体的统称, 任何新型媒体或新兴媒体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媒体是信息载体,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 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 其受众达到一定数量, 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譬如:互联网、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数字杂志、移动电视、各类新闻客户端、微博等等。新媒体的特点主要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伴随技术的进步, 新媒体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受众不仅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
二、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现状
提到新媒体, 就不得不提及互联网和手机, 作为新媒体的强势代表, 互联网和手机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014年7月21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报告详细地统计了中国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手机网民规模、互联网理财等各类数据信息。根据该份报告的统计结果,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有6.32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在这6.32亿网民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 占83.4% (如下图1、2所示) 。手机也凭借便携的优势全面超越传统PC的使用率, 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稳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推广应用, 新媒体已经在大众人群中非常普及了。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几年间受众人数暴增, 原因就在它的草根性。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普及, 使得新媒体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 躺在床上玩手机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种习惯。草根性赋予了新媒体鲜活的生命力, 但也注定这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草根视角和草根属性在向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信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相对于新媒体, 传统媒体则代表着一直主导社会发展进步的精英文化。它通过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和舆论控制, 避免整个社会由于缺失引导而导致的盲从和不稳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稳步发展的一块基石。在信息传播中, 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在一定时间内是难以取代的, 新媒体在某些方面必须对传统媒体有所依赖。
第一, 全媒体时代, 内容生产力是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当前, 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部分传统媒体市场, 但是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传统媒体具有相当大的依赖性, 大量原创性的首发报道仍来自传统媒体, 这种优势是致命性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法规, 新媒体在新闻采编报道的权限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在发布某些新闻信息的时候只能转自传统媒体。
第二, 传统媒体聚集了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这些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既受过新闻专业培训, 又接受过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新媒体来讲, 组建自己的新闻采编队伍, 不仅存在政策方面的障碍, 还存在难以承受的成本开支, 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见效。
第三, 传统媒体大都经过长期的经营和发展, 在受众中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牌效应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媒体在受众当中的信任度与吸引力, 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原品牌的强化, 这正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利用品牌资产方面的一种有效策略。典型例子如央视推出的《央视新闻》客户端, 并开通微博, 依托央视强大的新闻采集和快速反应能力, 实现重大新闻权威发布, 突发事件及时播报, 并实时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展开调查等。
四、传统媒体的应对举措
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 有它的原因, 但是传统媒体也有它独到的优势所在, 为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借此与新媒体较量,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一是利用内容优势。任何媒体产品, 要想在竞争当中生存, 最主要的不在于传播的手段如何, 而在于产品内容有没有吸引读者的地方, 这永远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传统媒体应当坚持在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 通过深度报道, 加强对版权控制等手段提高自身品牌和权威性。
二是内容网络数字化。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因素最主要为传播的速度。新媒体依靠网络在传播速度上比传统媒体快了很多。因此, 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抗衡, 首先要做的是尽快利用互联网使内容网络数字化, 弥补其在传播速度方面的不足。
三是拥抱社会化媒体。所谓拥抱社会化媒体, 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出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 而是争取自己的产品短时间内进入社会化媒体平台, 提高产品的影响力。自从微博的出现, 许多产品都通过微博进行了宣传,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与新媒体融合。当今科技发展迅速, 传统媒体在受到冲击的同时, 传统媒体也有新媒体无法取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并且是新媒体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两者相结合, 进行互补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日报》的举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为记者开通了微博、微信, 有重大新闻发生时, 记者先发数十字的短信, 人民网收到后进行编辑加工, 及时发出数百字的消息, 晚些时候, 报纸上就可以看到长达数千字的报道。
尽管新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但是由于传统媒体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优势, 新媒体必然也会与传统媒体相互结合, 各取优势, 互补短处, 形成一个综合信息传播和互动的平台, 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2]任势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走向[J].新闻之友, 2014 (5) .
新媒体视阈 篇5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生态观 发展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47-03
一、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价值
当前,世界生态问题非常突出,生态危机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面临着大气臭氧层被破坏,森林绿地减少,濒危物种灭绝,空气、海洋、水污染蔓延,土地荒漠化,固体废物污染等生态问题。文明的病痛缘于价值观的偏差,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与关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传统的生态观教育采用“线性教学”,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内容与计划、规定的步骤来进行教学,侧重于每一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是一种量化的、序列化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扼杀创造力,并且教育效果不明显,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观了这种状况。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言,建立在数字、计算机、通信等新科技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利用计算机、手机、网络电视等终端,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的传播媒介的总称。新媒体的种类很多,目前尤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手机)新媒体、数字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中盛行。新媒体是伴随着目前大学生一代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五彩斑斓的审视视角和展示平台,容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成为影响和培育其生态观的新载体。新媒体依托数字、网络技术呈现出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捷、覆盖面广、传播方式多元等特点,正逐步打破原有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空间。目前,QQ、微信、微博等已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新媒体代表,很多的生态观教育内容,比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有关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相关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都以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传发布到专题生态观教育网站以及校园网的相关平台,逐步让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内容可触可感、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正不断创新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教育模式。
习近平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网上舆论工作其实就是新媒体工作范围,这既是对新媒体工作的期待要求,也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只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才能引导舆论走向,强化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生态观的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随着新媒体在人们工作、学习中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深,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大,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新媒体平等、自由、主动、开放的思想意识已根置于他们头脑中,自我平等、全面发展的需求从新媒体触及校园。无论高校是否正视,新媒体已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观教育。这就迫切要求高校领导者及管理人员及时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至上”,尊重其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牢固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办学观念,主动研究把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规律,重视新媒体对高校生态观教育培育的巨大作用。同时,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开放的舆论环境和畅通型言论通道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鱼龙混杂,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学会辨识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正确评价,善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模式发展。新媒体不仅集合了传统媒体影像、文字、声音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生态观的信息资源,更以其实时性、移动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畅通,跨时间、跨地域与跨文化交流更是稀松平常,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单向灌输,忽视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交流的对象是平等的,交谈的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来自内心真实的想法,交谈者本身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并且这些内容的发布不再单调、枯燥,而是变得动感、有趣,极大地增强了生态观教育的吸引力,使大学生更乐意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关生态知识与内容。这些都拓展了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路径,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生态观培育和践行的主动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融入中国梦的过程。走向中国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实则是我们每一个个体与共同体之间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梦,实则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体的力量,为梦想奋斗。身处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不断利用好这个平台,让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融入整个中国梦的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为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路径
由于目前社会转型中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传统文化缺失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生态观的培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确保大学生生态观培育的实效性。
(一)网上引导体系与网下教育体系相结合。身处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信息资源,确保网络安全,空间净化,必须构建完善的网上引导体系。第一,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效利用新媒体超大超强信息资源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努力打造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有特色的绿色网站,在校园官网上开辟生态专栏,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与内容,提倡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消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第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舆论引导力。高校要加强舆论引导力,实施相应的对策,建立网络预警体系,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相关舆情处理机制。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动员全校力量全员参与。第三,配合网下教育体系,构建网上在线学习模式。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和现实一样的互动,为大学生所喜爱和推崇。
除了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网下对生态文明教育深刻理解、领会和践行才是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二者应该紧密协作结合,提高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如何完善网下的生态观教育体系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及国外先进的生态思想理念都应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限选或任选教育课程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对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掌握生态观教育相关内容是提高学生生态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次,除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纳入生态观教育相关内容,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如生态学知识、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科学与人类文明等课程加深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培育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搭建大学生生态观培育与认同的实践教学平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内涵的理解与认同光靠对理论的学习与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包括日常行动及情感的体验等,才能真正让学生从观念上转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网上舆情监控与网下信息收集监管相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中非常态信息越来越多样与复杂,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不断渗入,导致学生主体性特征日渐突出。如果单纯用“打压”和“围堵”来解决,显然行不通,只能是通过“疏通”和“引导”的方式来解决,学生才易于接受,效果也会更明显。如何监控高校网络舆情?首先,高校必须培养一支有着高度敏感性、丰富的网络舆情管理经验、较好的生态道德理论素养及掌握多种引导沟通技巧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可以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学工处老师、心理咨询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组成。而且对学生熟悉、了解,有着更多的接触、互动的机会,相较其他人没有沟通隔阂的优势,而且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趋势的把控更容易。其次,应该在学生中发掘一批思想道德觉悟高、生态素养强的网络积极活跃分子,培养他们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在新媒体互动中能准确及时地向同学们发布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成就及生态观教育的相关内容,用正确的观点引导舆论,以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上舆情监控应该和网下信息收集与发布的监控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完善网下的信息监管才能达到网上舆情监控的目的。怎样做好网下信息收集的监管?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网,定期在官网上发布政府、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成就,校园生态建设内容等,为生态观的正向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其次,培养校干、系干、班干中的“信息员”,利用他们发布与生态观有关的内容。最后,高校要形成一支由宣传思想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以及计算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新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专业性队伍,这些成员危机敏感性强、预见度高、眼光独到,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按时间第一原则,快速反应,避免事态扩大,以达到生态舆情监控目的。
(三)优化网络传播环境,实行生态话语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是生态观教育话语内容的外现,在新媒体时代,生态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线性的、中心式的,而是一种网状式传播,这就导致传统生态观教育话语体系的权威性与同一性受到挑战。怎样加强生态教育的实效性,顺应潮流转变话语体系呢?首先,我们要体现交互双方的主体性与引导性相结合。新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有了更多表现自我、自主选择的机会与平台,也让更多的同学关注自身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大大增强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与主动参与的意识,所以新媒体下的话语应该回归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其次,对于生态信息内容坚守,我们除了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外,还必须选择那些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表达的形式上坚持生活化、网络化,尽可能做到接地气,做到有效沟通、以理服人。
总之,教育者要充分重视新媒体这一沟通媒介的作用,密切关注生态传播环境,实现传统话语体系的转变,主动进入学生网络世界,加强互动,体验他们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的方式,及时了解他们在思想动态、心理行为动态方面的发展变化,为培育大学生生态观打下良好的网络基础。
(四)提升师生媒介素养教育与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师生在新媒体时代利用不同的媒介准确获取生态观教育信息和合理发布相关信息的前提。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与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是这个时代对人们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要求。首先,定期进行师生培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派优秀师生到兄弟单位观摩进修学习。媒介素养的提高最终还是依赖教育,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新媒体特征,合理利用新媒体,通过提高分析媒体信息和评估信息能力来培养生态传播能力。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生态素养教育的理念。高校应该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灌输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政策法规、法律条文等,为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靖.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2]卢维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6(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陈伟,胡德平.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2014LSZ015);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校级教改(XJJG201501)“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胜蓉,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新媒体视阈 篇6
新媒体(New media)这一概念是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1]。简而言之,新媒体就是人们自主使用的媒体,亦称“自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青年网民的数量呈几何级数递增。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横空出世,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中掌握话语权,受众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正逐步进入“全民编辑”的时代。信息“中心化”时代不可逆转地向信息“去中心化”时代转移。
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的自由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更加广泛。新媒体使用者较之前有了更多的自由,当然,相应地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说新媒体环境下自由和责任是统一的,不可分割。自古以来,人的自由与责任都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是在一定责任基础上的自由,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不少哲人对此都曾有过论述,萨特说:“不论我做什么,我都不能在哪怕是短暂的一刻脱离这种责任”[2]。孟德斯鸠说:“自由仅仅意味着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法律是公民自由的界限,一旦公民行为越过了法律,那么他的自由便不复存在”[3]。马克思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4]。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自由是相对的,是受社会客观规律制约的。以青年为主的新媒体使用者需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趋利避害,最大程度上减少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创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这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年龄上看,截至2013年12月,中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重最大,和2012年底网民结构一致;从职业结构上来看,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5]。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和希望,其责任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新媒体在青年成长环境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青年的价值观越发呈现功利化倾向,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也对他们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笔者调查研究显示,当代青年自我担当意识弱化、家庭担当意识淡漠、国家和社会担当意识缺失,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责任教育是应对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教育实现社会责任教育,教育青年要遵循网络规律,承担网络责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需要。从国际形势来看,外部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加速对青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渗透。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国内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的自由特性,想方设法地制造社会谣言,激化社会矛盾,诱导青年对社会现实不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助新媒体工具,教导青年正确辨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诡计,维护国家团结与社会稳定。
2.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引导其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6]。新媒体在青年大学生中一路高歌猛进,引发了一系列让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网络犯罪等,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精神瓦解着道德、责任等基本的社会概念,青年心中的责任担当意识日益淡薄,这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如同幽灵一般不断侵扰着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使青年大学生疏离社会责任、对法律边界认识也逐渐模糊,若是长期让其发展,势必会危害青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3.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是新媒体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当代青年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新媒体以自身的优势促进了社会各种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另一方面,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和有害信息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开始大行其道。根据网络媒体的自身特性,要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不断弱化新媒体的消极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得新媒体环境下正能量得以弘扬和传递。
三、新媒体视阈下构建青年责任担当意识的基本路径
青年是使用新媒体最多的一个群体,同时他们又是进入社会的主力军。如果这个群体在新媒体使用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正确地行使自由权,那对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多方面必须有效地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1.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传播者,须增强法律意识。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32年提出“5W传播模式”,其中传播者居于起始位置。传播者的素质、立场、观点和思想倾向在整个传播活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青年作为新媒体传播者之一,更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自身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并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和引领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青年大学生还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通过现有的法律约束和规范不正确的网络行为。
2.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分享者,须增强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7]。青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与道德意识强弱不同,对媒体的认知水平与使用能力千差万别,媒体素养总体上极为欠缺,这有可能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倡导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让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能够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以防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糟粕文化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对青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是新媒体受众能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的关键。
3.作为新媒体资源的主要影响者,须增强主人翁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新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青年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此外,鉴于新媒体的两重性,必须构建必要的外在约束机制:一是法律约束机制;二是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保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效果[9]。如今,在网络上虚假信息、娱乐八卦信息、恶俗广告泛滥。为此,必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主流网站建设,增强主流网站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始终坚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为指导,辅之以良好的宣教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凝聚力量,形成好的社会共识,使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弘扬青春正能量。
摘要:新媒体如今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青年都是资深网民,是新媒体资源的主要传播者、分享者和影响者。通过研究新媒体视阈下青年责任担当的基本内涵,从不同层面上分析重视青年网络责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青年责任担当意识的基本路径,增强其担当意识,努力使其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
新媒体视阈 篇7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 目前在我国各个学校中, 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人数, 占据了在校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就使得贫困生逐渐成为了我国各个院校中的一个比较特殊和庞大的群体。虽然, 自2007年以来, 我国便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上学而建立起资助体系, 并不断地提高资助力度, 并且, 各个高校也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免或者是为贫困生提供相应的资助, 使得其学业得以顺利的完成。但是, 同国家和学校在资助贫困生方面的力度和投入相比, 其对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力度相对薄弱, 导致学生不懂感恩、将社会和他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 建立一套有效的感恩教育体系, 便成为了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
一、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政策建设存在漏洞
目前, 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针对贫困生实际情况制定的资助政策上来看, 其遵循的是无偿提供的原则, 无论是奖励、资助、贷款、减免还是补贴, 都带有明显的“给”的概念蕴含的其中。此种政策的存在, 就会导致受助者的权利与义务被分离开来, 从而使得其形成一种“我只需要接受, 而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样的一个观念, 进而导致受助者享受的权利与应该承担的义务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长此以往, 就会让此部分学生的心理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 虽然部分学生在物质上享受到了资助, 但是他们的精神由于感觉像是接受了别人的施舍而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长期的受到资助, 就会在内心形成一种依赖性的心理, 认为贫困生就应该被资助, 从而使得其感恩意识缺失。
(二) 受助生对感恩意识的认识不足
感恩, 是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传统美德, 作为受助生, 他们也会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而受到了此种传统文化的熏陶, 也具有一定的感恩之心。但是, 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 受助生在选择感恩的对象时, 往往会带有十分鲜明的功利性与现实性, 即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感恩父母、亲朋, 只有少部分的受助生才会去选择感恩国家和社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受助生们往往会由于受到了自身所处的环境、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导致自己在感恩对象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 还有部分的受助生还会存在“当自己有能力了, 能力强的时候再感恩”这种错误的感恩意识。因此, 面对此种情况, 学校和社会一定要加强引导, 做好对受助生的感恩意识教育, 这也是我国各学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做好感恩意识教育的措施
(一) 做好制度层面的建设, 明确受助生应尽的义务
首先, 我国各学校要从国家政策上入手, 针对当前资助政策中存在的权责分离的现状, 在制定校内相关资助政策时, 明确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需要承担的义务,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感恩意识, 并将之付诸于行动。对此, 高校可以规定学生每学期或者是每学年必须要参加的公益活动的数量和时间, 并将自己每学年的生活、学习和公益服务的情况做一份总结报告上交到学生工作部门;制定手册, 将学校对受助生的感恩要求记录在册, 保证受助生人手一份;注册微信公众平台账号, 并要求所有的受助生要对其进行关注, 定期的在公众账号内分享受助学生的感恩心得体会, 扩大交流面。
(二) 构建长效的感恩教育机制
各学校要想保证感恩教育可以在校内有效的开展, 首先就一定要全面的抛弃掉当前自身对于感恩教育的那种碎片化的教育手法, 通过有效部署信息化新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当前资助工作中涉及到的申请、审核与获得等不同的工作阶段的内容, 对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案进行精心的设计, 使其能够融入到各个环节之中, 让每一个受助生都能够对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所明确, 从而构建起一个长效的感恩教育机制。例如, 在学生进行申请的阶段, 利用信息化新媒体平台对学生是否有过公益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以及承诺要如何回报社会和学校这一环节进行重点考察, 在获得阶段, 组织全体受助生参加感恩教育讲座, 并在学生获得到资助之后, 定期召开相关的讲座和论坛, 将一些受助生所做出的感恩事迹作为典型事例发布在新媒体平台, 对受助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 将感恩教育同德育教育相融合
要想为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全面的保障, 就一定要建立一套针对受助生的系统化、序列化的感恩教育体系, 而要想使该体系可以被顺利的建设完成, 将其同德育教育相融合, 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对此, 学校的相关责任人在日常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一是, 通过校内广播、网络新媒体平台、电视和宣传栏等具有传播作用的平台来广泛的宣传感恩的重要意义, 并树立典型人物, 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感恩氛围;二是, 全面整个各个部分的力量和资源, 推进各项感恩活动的进行, 并为受助生提供有效的感恩平台和路径。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在当今社会, 由于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而导致学生感恩意识薄弱, 进而引发一系列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时间频频发生。面对此种社会现状, 要想有效的防止此类事件的出现, 建立起一个文明、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国各学校就应该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力度, 培养其形成感恩意识与回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意识, 从而推动建设美好社会的目标得以顺利的实现。
摘要:随着资助体系在我国各个院校中不断的普及和应用的过程中, 我国大部分被资助的学生也因此而被怀感恩之心。但是, 在众多的被资助学生的大军之中, 也有一些学生, 他们缺乏相应的感恩意识, 对于国家给予他们的帮助、教师的教诲和亲人的养育之恩不懂回报。面对此种情况, 本文以新媒体视阈为视角, 就当前如何培养受助学生拥有感恩意识进行研究。
关键词: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宝平.中职学生感恩意识养成的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 2013.
[2]王娇, 蒋志强.新资助政策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0 (04) :97-98.
[3]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新媒体视阈 篇8
当代“90后”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烈, 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感知力, 乐于接受各种社会信息, 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会交流。新媒体的特点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需求是契合的, 因此, 新媒体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成为新媒体的主体受众群体。我国高校上网人数目前几乎达到高校学生数的100%, 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2]面对这种新形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时代适应性和个体针对性, 创造新的模式, 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1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
新媒体的诞生, 其传播形式、内容、理念和效果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教育环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媒体带来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 手机和网络的功能得到不断的开发拓展。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的信息, 就其内容而言, 不仅有新闻、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学术专著, 还有个人言论等信息内容。就其形式而言, 既有传统的文字描述的方式, 也有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的形式。就其交流而言, 既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的方式, 以文字、视频等形式通话、聊天;也可以通过博客、播客、BBS发表自己的见解, 阐述自己的观点等等。总之, 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传送, 大学生时时刻刻被内容和形式多样的信息包围。
1.2 新媒体带来信息源分散隐蔽
随着社会化媒体如博客、社交网站, 尤其是微博的迅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来源已经从单一、固定的渠道转变为丰富、分散的多中心, 信息的传播主体从专业人士走向草根大众。并且信息传播途径本身比较开放, 信息编辑者和发送者可以不公开或利用假名等进行编辑发送, 造成信息来源无法考证,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与此同时, 信息检索工具得到大力开发利用, 信息检索查阅快捷迅速, 人们根据自己的所需来调阅当前和己往的相关各种形式的信息, 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编辑使用, 极大的方便了生活。
1.3 新媒体带来信息不可控制
传统媒体一般要有一个信息中心, 有信息“把关人”, 要获得信息必须依赖于这一中心。新媒体的介入, 使以往统一传播、统一内容、统一接收的信息时代一去不复返, 网络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 使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这样, 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内容就有机会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 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
1.4 新媒体带来融合性与个性化
新媒体将各种信息形态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各种传输渠道如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等, 各种接收终端如电脑、电视机、手机、PDA等整合在一起, 将各种信息站点与各种媒介的受众互联, 保证受众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终端进入新媒体网络, 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同时, QQ、博客、甚至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产品”, 为大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载体。校园里不用微博或者不看微博的学生, 会被同学们视为“外星人”, 可以说新媒体和当代大学生寸步不离, 通过新媒体营造的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生存空间。所以, 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早已不再是一种工具, 而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的出现, 为信息的获取与传播提供了便利, 使新媒体成为当下最方便、最受推崇的信息传播媒介。它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新媒体的印记。
2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载体,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1 新媒体拉近了师生距离、改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师生交流仅局限于课堂上或者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过于单一, 并且比较生硬、直接, 容易给交流带来障碍, 新媒体技术时代的到来, 彻底改变了这种学习和交流方式, 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 教师与学生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 间接地、平等地探讨、交流和对话, 突破交往时间、空间、对象的限制, 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 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通过QQ、飞信、手机网络、博客或E-mail等方式进行思想交流, 能够全面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 这样, 才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相反, 得到帮助的学生才会视教师为良师益友, 从而拉近师生的感情, 改变师生之间生硬、冷漠的状态。
2.2 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 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3]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 大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和社会动态, 如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 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并且可以通过微博、QQ等新媒体手段与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一心只读圣贤书”、“个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加大对身边的同学、学校和社会发生的事情关心, 增强社会责任感。
2.3 新媒体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新媒体拥有海量信息、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范围广、形式多样等优势, 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 挖掘大量、丰富的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也可以通过高校BBS、飞信、QQ等新媒介, 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与政策, 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同样利用这块平台, 汲取自己喜欢的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动态, 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利用新媒体技术, 无论是教育场合、教育方式、教育手段, 还是信息获取与传播, 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善, 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2.4 新媒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长期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部分教师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张嘴、一枝笔、一个本”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教师过于强调主导的角色地位, “填鸭式”讲授、“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感受性。而“90后”是浅阅读的一代, 图片、影视、漫画等成为其主要的阅读形式, “满堂灌”或纯文字讲解, 无法满足学生的审美和阅读需要, 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了热情和兴趣, 从而消减了课堂教育的实效。而在新媒体时代, 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 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 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 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更容易接受, 极大提高了思想教育教育的实效性。
3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面对网络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高校应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新媒体的介入, 积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更新教育理念, 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新媒体教育工作平台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中得到普遍应用, 为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南大学的校园微博、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校”, 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典范。尤其是“红岩网校”已发展成为“一校、五网、十三站、229个一级栏目、834个二级栏目、累计注册用户4万余人、日均点击量突破10万人次”, 满足了高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键对键”, 为师生的良好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如何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认真筛选网络上的信息, 去伪存真;二是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快捷性的特点, 在课前和课后与学生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交流, 补充、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三是积极主动开辟网络阵地, 制作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页和网站, 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阵地。
3.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 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 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 也是方法和技能, 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存能力。[4]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 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 网民使用率为48.7%。但是, 目前这些网络技能尚未被大多数教师掌握和使用, 这样教师丧失了多种与学生进行交流思想的形式和机会。另外, 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上课时却充当“操作工”, 对学生进行“机灌”, 不注重师生和人机的互补和交流, 这种形式上的“创新”, 同样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想象的发展、思维的启迪。当前, 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媒体素质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网络、多媒体应用能力, 及时掌握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要事, 对于社会中出现的重大事件要及时预防、及早准备, 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 掌握必要地信息传输技巧, 加强媒体意识, 增强通过网络等媒体与学生交流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讲, 在新媒体环境下, 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变化, 学校可以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 设制选修课, 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正确地使用大众传媒资源。同时, 要强化大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提高新媒体的驾驭能力, 让学生充分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有害信息, 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3.3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新媒介环境下, 信息传播由单向变为双项或多项, 学生与教师拥有相同的资源, 思考相同的问题。因此, 及时的掌握信息、深入地研究信息, 并作出科学客观地评价, 使用适当的方式传输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一是要认清形势, 科学地判断是非曲直。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国内外的形势政策, 找出与社会实际相吻合的论据, 避免大而空的说教。二是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掌握一定的网络技能, 提高工作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不断的学习, 既要有专业知识, 还要有与新媒介环境相适应的其他综合知识, 以多样化的媒介素材服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三是因材施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所有大学生的, 他们有文理之分, 认知水平的差异,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各个层面, 因材施教, 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层次性。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 是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方法。如果说重点讲授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互动式教学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课堂设问。教师在讲授的时候, 当涉及到一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问题时。巧妙地设制小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组织好课堂讨论和辩论。以学生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为背景, 让学生展开讨论, 甚至分组进行辩论。
总之, 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要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课堂在无形中延伸到无限的课外, 不断扩大影响力,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和感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 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全新的教育环境和新机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 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新媒体教育工作平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交流,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2]上网成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上建起新课.[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5104096.html, 2011, 7, 8.
[3]钟丽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22) :1.
新媒体视阈 篇9
1.1教学评价标准单调
目前,很多院校都重视学生的期末成绩,但是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实际采写报告成绩却并不重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因此在评价的时候很难进行准确的量化评分,很多学生期末成绩并不理想,可是他们的实际采访能力和平时表现却非常好,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打消。
1.2实践教学比例小,学生参与度比较低
新闻采写课程中,实践教学比例小、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在新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视阈下,给新闻采写课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闻专业应该对此做出调整,转变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1.3新闻采写课程框架比较传统
传统的新闻采写课程主要以平面媒体、报纸新闻采写、报刊编辑、广电栏目制作、广电新闻采编、非线性编辑为主。但是不同的专业,新闻采写课程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专业划分非常详细,但也导致各个专业之间的关联性比较低,无法适应新媒体视阈对新闻采写课程的要求。
2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矛盾,虽然市场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新闻专业却难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导致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高校仍然根据传统的模式和理念来进行人才培养,并没有重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却不会写新闻,学校教育和市场需要之间没有实现对接,面对这种情况,对高校新闻采写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已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对于新闻专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电视新闻学专业而言,新闻采写是一门通识课,同时也是技能课。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专业技能,要掌握相关的管理技能、运作技能、媒体策划技能和采写技能,从而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完善新闻采写课程的评价体系
在对新闻采写课程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以项目为单位,当学生完成每一个项目之后,对自己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对同学在项目上的表现进行提问,彼此交流心得体会;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及时纠正学生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每一次训练都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新闻采写的相关技能。
3.2创建新闻采写课程的教学实践平台
在改革新闻采写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建相关的教学实践平台,根据新闻采写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新构建的平台上实践,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相关的项目模块。比如教师在讲授新闻策划时,可以根据构建的教学实践平台,把新闻策划分为排版、写作和实际采访三个部分,让学生分步骤完成,挑选学生采写优秀新闻稿发表在实践平台上,给校内外的人阅读。
3.3引入项目教学法
新闻采写课堂在原有传授简介经验和模拟采访的基础上,应该把项目教学法引入新闻采写课堂。新闻采写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进行教学称为项目教学法,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方案,教师在设计新闻采写课程的时候,可以把课程知识分成几个单元,把每一个单元都当作一个项目,根据每个项目进行教学。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完成相关技术的教学,以及学生掌握该技术之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把新闻采写课程安排成消息写作、采访技巧、新闻小锁以及新闻价值这四个单元。
4结语
让学生间接模拟采写制作和获取间接经验是传统新闻采写课程的主要讲授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改进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从而把新闻采写课程中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让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满足新媒体视阈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杨东伶,《全媒体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前沿,2012.12:13-15.
[2]陈莉、宋仁彪,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园地,2014.08:11-12.
新媒体视阈 篇10
【关键词】自媒体;学术出版;探索
【作者单位】朱春花,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自媒体的概念最早是2003年7月由美国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联合提出并进行系统阐述的,它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的特点。自媒体给原本受众有限的传统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带来巨大的冲击,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如何顺势而为,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是我们亟须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是期刊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舆论阵地。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高校社科学术期刊面临多重困境,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编辑部大部分是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无须担心办刊经费和经济效益。然而,2012年底出台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使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现有的经营状态被打破。该办法规定,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因此,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必须理性面对当前媒体发展的大势,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微博作为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目前,已有部分高校社科期刊尝试推出自己的官方微博,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这些期刊通过微博的推送,提高了自身的关注度。但开通微博的社科学术期刊还只是凤毛麟角,仍有部分高校社科期刊没有积极利用前沿的社交型网络传播工具,实现期刊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共享,造成期刊传播滞后,期刊影响力较弱。
微信已经成为现在最流行的社交通信软件,更适合期刊管理者与读者、作者或编委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自身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在高校社科期刊推广上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已成为高校社科期刊吸引读者、服务读者的新模式。然而,目前仅有40多家高校社科期刊开通了公众服务号,大部分高校社科期刊尚未充分认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功能,没有最大化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读者服务。
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改变与更新,高校社科期刊应与时俱进,加快自媒体建设的步伐,促使自媒体尽快为期刊出版服务,同时推进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尽快向国际化进程迈进。
二、自媒体发展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自媒体因具有即时互动、平等交互等特征,所以备受人们青睐。自媒体不仅为信息发布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流平台,还为普通大众创造了参与信息传播的机会。自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出版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1.自媒体发展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
第一,有助于提高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一般发行规模较小,发行量少,传播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使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与普通大众之间产生了距离,传播效率不高,而自媒体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窘境。自媒体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蛛网式的传播渠道,信息可以瞬间被扩大传播。因而,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可以在自媒体大发展的形势下借力这种传播渠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实时发布期刊最新动态,在出版的各环节上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营销,最大限度地将期刊信息传递给读者,然后经过“口碑营销”来扩大传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同时,运用自媒体技术可以使期刊出版的栏目更加多样,使期刊出版者能随时把握受众的需求进行栏目的更新,这种优势是传统出版所不具有的。
第二,有助于培养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自身特色。邹韬奋先生曾提到,“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特色是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一大核心要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出版、印刷和发行的服务实现营收18246亿元,出版图书44.4万种,出版报纸482.4亿份,出版期刊32.7亿册[1]。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规模庞大,但期刊的同构性、重复性也比较高,特色优势明显不足,内部竞争压力大。同时,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的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而自媒体的发展可以有效弥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的这种不足。自媒体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实现用户、编辑、作者和出版商的互动。凭借这种优势,自媒体能帮助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出版。
2.自媒体发展给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所谓后现代阅读,是指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感性的多元化、浅层次阅读”[2]。这就决定了自媒体发展背景下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必然要以人为中心,因而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就需要既有专业的学术水准,又有灵活的设计才能,还熟悉自媒体传播规律的人才。然而,现在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现有编辑人才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后现代阅讀的方式还是一种碎片化的浅阅读,而学术期刊有一定的深度和整体性,因而能否用最平白的语言表达出学者深邃的观点,能否在简单的推送中不影响学术观点的整体性,也是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在自媒体发展下所要面临的问题。
三、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发展探索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曾坦言:“旧的媒介鲜有消亡,与此同时,人类不仅占据着技术为中介的传播活动中的关键位置,而且还是后者的原型。”[3]自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是大势所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要依据自身学术特色,结合自媒体的特点,进行融合创新发展。
nlc202309082353
1.加强高校社科期刊自媒体建设
自媒体可以瞬时发布消息,短时间内在通过朋友圈转发信息,使信息进入读者视线,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宣传力,极大地缩短了出版的时间。同时,自媒体的发展可以实现按需印刷,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目前,85.8%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以各种形式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期刊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高校社科學术期刊可以利用微博提高期刊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微博是一个通过相互关注、发表图文消息而交流实时信息的平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信息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纸媒。2013年,微博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可见微博的推广范围之广。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可以利用微博实时发布期刊的动态,让更多的人关注期刊,了解期刊,更可以在微博中获取读者的信息反馈,从而间接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并能借助微博实现期刊品牌推广。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可以利用微信传播平台提高自身的社会关注度。2013年,微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微信取代了手机QQ、飞信和米聊等通信软件的地位,成为手机端安装率排行第一的软件。由此可见,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微信,可以提高自身的推广力度。例如,《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原来没有注册微信公众号,其传播仅靠纸媒,传播的广度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有许多出版工作者以及学校科研人员不知道这份刊物,更别说了解这份刊物了,期刊在宣传、品牌形象的建立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15年注册微信公众号后,期刊编辑部在微信上及时推送期刊的热点栏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投稿要求、专家介绍、获奖信息、专家讲座、转载情况和最近发生的新闻等,使作者、读者和编者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移动终端了解期刊的动态。运行到目前为止,《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微信公众号效果显著,有更多的读者积极给编辑部投稿,使得该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显著提升。
2.编辑要掌握自媒体运用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高校社科期刊对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并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否则难以适应期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自媒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维护,而由于高校期刊的编辑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大部分编辑一边在做编辑工作,一边在做科研或任教,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其不能兼顾自媒体的运营。这种情况下,如果编辑分出精力去做自媒体推广的更新、维护,势必会影响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据了解,有类似情况的高校社科期刊不在少数,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有60%的编辑人员在学院里任课,指导研究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编辑人员有的在学院兼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部分编辑人员在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以《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编辑总共六人,其中三人还兼任其他职务,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应对其他工作,其本职工作“编辑”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这些编辑对自媒体的经营与维护也不能全力以赴,热情也会减弱。如果编辑运营的热情降低,就会减少信息发布的数量和密度,这样,就会致使自媒体时效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得不到发挥,推广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所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该适当增加编辑从业人员,减轻编辑的工作压力。同时,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及时掌握和熟练运用自媒体技术,与时俱进,跟上新技术的步伐。编辑平时必须提高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要能够感觉到、收集到好的话题,并能从中找到细分市场受众与大众市场受众的共同需求,并使其体现在自己的选题策划中[4] 。编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用户数据库信息,积极用数字化的思维来服务于出版,才能使期刊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3.坚持一体化,实现纸媒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
纸媒要积极和自媒体融合。自媒体视阈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借力自媒体进行网络传播营销,而是以用户思维为核心进行融合创新发展,是由产品生产到内容服务的根本转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坚持一体化发展,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实现出版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5]这就要求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要强化服务意识,摒弃传统的思维,按照市场规律思考,同时依据自身特点,努力实现和自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
当前,自媒体正重塑很多行业的发展模式,这也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很大的挑战。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术期刊的整个生态链发生了变革。推进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自媒体建设,不仅有助于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积聚资源,办好、办精学术期刊,而且有助于我国期刊出版和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6]。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必须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自媒体的优点有选择性地改革。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应顺应自媒体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松岩.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5-05-27.
[2]朱春花.后现代阅读视阈下数字出版的出路[J].出版广角,2015(11上).
[3]米高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4.
[4]吴巧红.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市场化运作模式探讨[J].中国出版,2008(5).
[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http://www.gapp.gov.cn/news/1663/248321.shtml.
[6]黄晶晶.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传媒,2016(7).
新媒体视阈 篇11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1.学生生源总体素质较低, 入党动机功利思想严重。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是专科层次的二批次, 分数总体较低, 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绝对人数就相对显得更少, 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和学生党组织的设置模式的选择难度相对较大。近几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 为了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 部分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 在获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同时, 把加入党组织作为毕业后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 这种以功利为目的追求者加入党组织后, 必然会造成党组织不纯洁, 必然导致学生党员队伍思想上的混乱。
2.学制相对较短, 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难度大。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 而且定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半左右, 高职教育强调零距离上岗, 学生第五学期就开始进行生产实习, 而生产实习一般是离开学校在企业进行的, 给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在校时间短, 学生党员及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的辐射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3.学生党员人数增长, 社会变迁, 党务工作队伍不能满足 当前党建工作的要求。
近几年来, 高职院校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同时, 加大了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的力度, 学生党员人数迅速增长。虽然党建工作机构不断完善, 队伍不断扩大, 工作经验不断积累, 方法不断创新, 但党建工作队伍仍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对党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职院校发展历史短, 学生党建工作的积淀少, 起步较晚, 往往受到人力、智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 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的冲击和挑战
1.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
截至2013年9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0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4%。尤其以手机端的发展更迅速。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为3.97亿。其中学生网民比重最大, 达35%, 在各类学生群体中, 大专及以上的学生网民持续增加, 他们的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100%, 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和冲击。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为他们的学习、探索扩展了无限空间, 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对网络媒体的盲目管理和学生无选择性接受, 则可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反面消极作用。网络的这些正负影响也渗透到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
2.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方式的冲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制度及其运作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传统党建工作是单向灌输式的工作方式, 而且工作方式和内容单一, 往往是讲座、论坛等组织生活手段, 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新媒体是一个多媒体的平台, 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比传统的教育形式, 它更具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运用“交互式”的方式, 可生动形象地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引导, 如果我们不能创造性地运用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 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党建工作模式上, 则很难达到党员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预期效果。
3.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党建机制的冲击。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党建模式和机制还处在探索中, 还是采用传统的党员发展和培养机制, 没有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立了网络党建工作模式, 但是一些地方尚需大力改进和完善。网络党建规划不够清楚, 层次不清, 缺乏完整清晰的网络党建系统; 网络党建信息更新滞后,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甚至有些党建网站内容常年不会更换, 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的价值和吸引力; 网络党建特色不强, 高校特色或专业特点不够突出, 深层的理论研讨更少;网络党建缺乏互动性, 很多党建网站还主要局限于单向宣传动员和信息灌输, 未给党员、群众提供表达意见、诉求的渠道和机会。
三、关于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途径 的思考
1.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 抢占网络思想教育主领域。
思想性是学生党建的核心,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形式的特点, 建立学生党建网站, 在网上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以及系统的理论和思想, 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 弘扬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和革命精神。可考虑将视听技术和平面文字相结合, 将网上宣传和在线交流相结合, 努力实现对学生党员入心、入脑、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同时要注重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快捷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 专门开辟组织建设版块, 开展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网上党建生活。
2.充 分 利 用 网 络 新 媒 体 资 源 , 建 立 和 完善 高 职 院 校 网 络 党建平台。
针对高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 充分利用好现代新媒体技术, 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建立网上党建平台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越条件, 有效地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进行教育管理, 缩短党员与党支部之间的距离, 让党员与支部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党支部可通过网络群组、电子邮件、QQ短信、BBS、微信等网络信息手段, 让身处异地的党员同志及时通过上网络组织生活。网上党支部网站页面中可下设思想汇报、积极分子培养与发展、党员发展、党员教育与管理等栏目, 依托网络党建新载体, 发挥传统党建工作功能。
3.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 探索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新路径。
依托新媒体,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可以采取多种灵活形式。一是可以建立网上教育阵地, 在网上发布关于党支部和党员的新闻, 将代表时代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感人至深的优秀党员事迹等上传到网络上, 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 让学生易于产生主动要求进步的动机。二是可以开设党建工作信箱, 针对一些平常不善于与支部书记面对面交流或者流动性很强的党员, 在网上留言, 更加及时、广泛地了解同学们向党组织靠拢的意愿。三是开设党员生活网上论坛, 采用BBS、E-mail、QQ群等形式, 让大家畅所欲言, 积极发表关于支部建设或者党员发展工作的意见, 使得网络成为交流工作经验的载体, 合理引导积极分子和党员关注理论热点, 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陆多祥.网络化与党的建设[J].思考与运用, 2001 (5) .
[2]李国恒.抢占科技高地, 创新网络党建[J].决策导刊, 2009 (4) .
[3]黄少波, 张玉婷.当前形势下依托网络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09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