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2024-10-15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共9篇)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1

数字化转型之路 黄思凌

北京时间7月25日上午消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今日发布《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的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2013年,中国的活跃智能设备总量从3.8亿台增至7亿台。同年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线上购物平台淘宝和天猫的销售额就超过了362亿元人民币(约合60亿美元)。此外,百度的网络搜索量每天高达50亿次,上亿的中国人使用腾讯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且在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数字化的代表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互联网正是数字化发展一个核心产品和平台。

数字化的虚与实 大家敲着键盘,玩着互联网,都感觉到电脑与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互联网、数字化却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它改变了整个人类的进程,这场革命还只刚刚开始,随着这场革命的深入,使得这个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范围。

中国人只想到了它的实用,却没有想到它正在改变着人类及人类社会。这是一场深刻的变化,任何轻视它的行为与思想必会受其惩罚。这可不是我吓你,它正在发生,只是你看不到而已。数字化与互联网,这内面有二个关键的字:一个是“化”,一个是“网”。中国字很神奇,每个字都很玄妙。“所谓的“化”,就是它有能力把空间之物全部数字“化”。所谓的“网”,它把数字化的东西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状结构。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形成了什么?它已形成了我们不熟悉的一个佰生的世界。网上的人喜欢把它叫“虚拟世界”。然而,虚拟世界并不能代表它的全部,随着“化”的深入,整个物质世界可以全部数字化,它就把我们的物质世界纳入了它的范畴,所谓的“虚”已经包含了“实”。

所谓的虚拟经济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是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是一种陈旧的观念。全球数字化互联网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它的走向就是人类未来的走向。人类经济的脱空间化,走向数字的时间化已在所难免。这是人类进步的结果,它已无法回头。这股潮流改变了人类的观念,它要求人类的实体经济必须为虚拟经济,也就是数字经济服务。空间经济必须为时间经济服务。历史不会倒退,一切都是人类的进步使然。

中国经济是否能脱体而出,关键就在于是否走入数字化,互联化,是否能把空间经济转变成时间经济。说更浅显一点,是否能把实体经济转化成虚拟经济。

我们的企业家正在这条路上狂奔,他们推出一个个崭新的理念,推出一个个崭新经营模式,而我们的经济学家,则死抱教条,拖着中国经济的后腿不放。咬紧牙关,认一个死理,一定要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只需列举一个例子,就能把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顶到墙角根上去。那就是物流公司的出现。这些例子比比皆是。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直接推动“三通一达”等大型快递公司的出现和壮大,而相应的,已经在垄断物流行业几十年的中国邮政市场份额快速下降,第一的龙头宝座已被顺丰抢走,现在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与民营快递公司展开竞争。这一切都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市场环境和百姓生活已经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深深地改变。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和互联网对于这个世界的改变是巨大的、无处不在的,传统媒体当然也不能例外。前文说到数字化与互联网的两个关键字“化”和“网”。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避免把“数字化”的概念片面的理解成把内容转变成数字化的表现形式,避免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理解成只是一个新的传播媒介。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探索不仅仅是创办一个网站、开发一个APP手机客户端这么简单。就像现代化不是住在现代化的房子里,买几个现代化的电器就能称为现代化一样。数字化和互联网浪潮中,传统媒体人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数字化”“互联网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联网思维”。

数字化与互联网,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字:一个是“化”,一个是“网”。中国字很神奇,每个字都很玄妙。所谓“化”,是指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深入的长期变化的过程。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2

一、新媒体传播新方式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 (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 目前, 中国已经迎来了网络媒体发展的快速成长期。网络传媒阶段对应的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指网络出现之后, 以计算机为技术支持, 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各种媒介平台或者媒介组织, 主要又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未来的互动可穿戴设备构成。它是与传统媒体 (报刊、广播、电视) 截然不同的全新媒介形态。

二、用户至上——变“受众理念”为“用户理念”, 重视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美国《连线》杂志认为,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统媒体阶段, 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由专业传媒机构采集制造信息流向普罗大众, 传播方式是从机构到个人。而新媒体传媒阶段, 传播方式是从个人开始, 到个人结束。因此, 新媒体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 没有受众, 只有用户。用户既是信息生产者, 又是信息的消费者。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上, 需要注重用户体验, 建立用户对媒体产品的忠诚度、依赖度十分必要。

北京广播电台是老牌传统媒体, 在迈向新媒体发展上一直走在业界前沿。2011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式上线的“菠萝网络电台”是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台。网友可依托北京广播电台24套频率的600多档节目组成的庞大音频资料库进行自由定制节目, 形成“个人电台”。通过这一平台, 传统广播节目与用户的创意音频可以自由结合, 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 每个个人电台都具备与广播节目同步更新的功能, 另一方面改变了用户对广播节目的选择性收听转化为主动收听, 网友还可以通过互动功能对每个“菠萝台”进行评论或推荐。

菠萝网络电台所搭建的全新个性化网络音视频分享平台, 不仅盘活了传统广播电台的音频资源, 而且增强了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与黏性, 焕发出了北京广播电台的新活力。

如果说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强调内容为王, 那么进入新媒体传媒时代, 内容+服务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发力点。不仅是广电媒体, “无线苏州”从项目规划伊始, 便十分重视“用户需求”和“产品定位”。“无线苏州”是苏州广电传媒集团在2011年打造的一款城市门户性质的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它承载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 为苏州广电集团旗下的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拓宽内容全过程传播的渠道, 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

无线苏州推广过程中, 十分重视用户使用体验, 注重新闻资讯 (内容) 与生活信息 (服务) 发布的及时性和用户的互动性。直播、爆料社区、违章查询、天气路况、出行公共交通系统、二维码扫描等功能, 可以在民生、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为市民提供随时、随意、随心、随需的服务。以“无线苏州”客户端的“社区爆料”功能模块为例, 它鼓励用户上传各种原创爆料资讯, 实现了“边拍边直播”“边拍边上传”的功能, 通过更好的视频、图片压缩技术不仅降低用户参与爆料的流量, 还提高上传素材的成功率, 更好地拓展集团旗下广电、纸媒和网站平台的爆料来源。

三、多屏发展——从内容制胜到平台制胜

一些传统媒体不再囿于只靠内容, 而是跳出来搭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 从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整体流程中全面革新已有媒体。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介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 或主动或被动地谋求多媒体化经营, 以求实现自身与依托于网络的各类新媒介之间的整合。媒体融合狭义的概念是指不同媒介形态融合。

自19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圣何塞信使报》 (San Jose Mercury News) 首开传统媒体上网的先河, 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的上网浪潮。利用传统报纸媒介的品牌做跨媒体传播, 与门户、搜索引擎等展开合作, 无疑为纸媒转型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兴奋剂。

位于西南地区的成都传媒集团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推出以成都商报为核心的“媒体深度合作试验田”。2007年, 成都传媒集团启动了以成都商报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FM96.5频率广播、《明日快一周》杂志、《汽车时尚报》、出租车视频 (流媒体) 、全搜索网站的“媒体深度合作试验田”, 实现多个节目内容共享到客户资源共享。2008年, 成都传媒集团对所属先锋公司主力品牌“地产系”杂志进行媒介融合的全面尝试——将旗下的纸媒《先锋·居周刊》、《公司·地产商》、成都晚报的《公司·黄金楼市》和成都电视台《第一房产》, 成都数字电视《24小时购房》, House100网站等6家优质地产资源联手, 迅速整合房地产广告资源。将地产内容和客户资源整合, 改变了原有的电视栏目、期刊、网站以单一媒体形态出现、实现了地产信息资源在多个平台上展示, 带来了运营收入翻番, 电视房产广告大幅增长, 基本实现了成都传媒集团的地产全媒体运营格局。

从“单一屏幕”走向“电视、网络、手机”的“复合屏幕”是大势所趋, 传统广电在转型时, 如没有“三屏”的思路与布局, 其内容也只能囿于“一屏”播出, 要想突破终端之困, 就需要占领网络屏与手机屏, 研发自己的手机终端、PAD终端, 以解决终端之困。[2]APPS是未来重要的内容发布平台, 将传统传媒资源内容做进APPS也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式。

2013年6月, 在苏州广电生活资讯频道的《民生在线》栏目中, 每天固定时间段, 市民通过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 便可登陆“无线苏州”手机客户端, 参与电视答题活动, 通过手机屏和电视屏的双屏互动, 成功实现了二维码探索互动社交电视的新形式。此外, “无线苏州”还为苏州广电传媒集团的其他媒体平台提供民意投票征集、用户新闻评论、活动征集报名等互动信息服务, 也提供互动数据支持。截至2013年9月1日, 该产品下载量已达100.2万次, 日平均访问量为2000万次, 安卓和i OS的月度活跃率分别达到了46%和55.6%。[3]

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纸质媒体, 还是广电媒体, 从观念上, 还是媒体自身实践上, 需要精确定位用户需求, 加强服务意识, 同时紧跟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 拓展多屏, 不断地为自身发展赢取更大的空间。

摘要: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用户至上、平台制胜两个方面结合北京广播的菠萝网络电台、苏州无线APP, 成都传媒集团的全媒体试验田项目为案例, 分析探讨在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兴起之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成功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用户理念,多屏发展

参考文献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2]栾轶玫.新媒体要义:开放与共享[J].视听界, 2012 (03) .

[3]熊金凯, 顾文斌.“无线苏州”:城市信息云平台蓝本计划——苏州广电传媒集团的新媒体探索之路[J].传媒, 2013 (10) .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篇3

研究媒体人士惊呼,德国百年老店也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而压倒传统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数字媒体”,究其倒闭、破产、裁员的根本原因,是读者锐减,广告撤离,财政入不敷出。

德国百年老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美国西雅图2011年3月16日具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在出版最后一期报纸后与丹佛州一起进入无纸质媒体的州,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统称为“新媒体”。

何为新媒体?就是基于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传播为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保存、传输、处理在具有储存、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上供搜索、复制、浏览和数据处理的互动媒体形态。

新媒体形式包括网络电视、网络报纸、博客、微博、微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电子图书、电子播放器、网络浏览器、电子刊物等。

世界媒体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

据媒体2011年底的统计,传统媒体最发达的美国,2011年9月507家日报、晚报的发行量在6个月内下降4.64%,发行量仅为3816万份,而2010年同期的发行量达到4002份。《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巴尔迪摩太阳报》等7家报纸和23家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公司因欠债近130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有美国新闻界“灰发老妇人”之称的《纽约时报》则不得不抵押位于纽约时报广场的总部办公楼,筹措运营资金。

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纸质媒体迅速衰落。以美国为例,在美国40岁以下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现在基木上不看报纸,主要通过推特、脸谱等网站上网浏览新闻。受新媒体冲击,美国前25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平均下降5%。报纸的广告收入下降了26%,三年间下降幅度达41%。到2010年,美国传统媒体已经有30%的记者被裁员,为报纸工作的专业人士下降到4万人,全美共有105家地方报纸倒闭,近300家杂志倒闭关门,就连世界最大的默多克传媒集团也在所难免,默多克在欧洲的《新闻周刊》也于2011年9月份因电话门事件关门谢客。《纽约时报》开辟了网上付费新闻业务,但做的不成功,网上订阅量非常小。《新闻周刊》的网站虽然点击量很高,但广告收入很少,惨淡经营。相比之下付费报纸、杂志网站却风起云涌,各显神通。

以互联网、博客、微博和脸谱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倔起。在美国,新闻受众每增加5000万,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网络仅用了4年。而Facebook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增加了1亿用户,在全世界拥有5亿用户。目前美国点击率最高的网络媒体是雅虎新闻,而不是《华整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以《哈芬顿邮报》为例,起初为政治博客网站,现拥有3000多知名人士为其撰写文章、博客,现已发展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五大新闻网站之一。该报共雇用大约60多名工作人员,主要是在网站上加入主要媒体网站新闻链接,不生产纸质媒介,运营成本非常低,是一种典型的新媒体模式。

传统新闻理念受到巨大现实挑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使信息传播多渠道、更便捷、更便宜,且不受传统媒体的篇幅或时间长度限制,可多种手段获取,甚至有些新媒体发布信息前不核实真实性,极大地冲击甚至是在挑战传统媒体的价值标准、规则和体制。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传统媒体收入大减,传统的独立于政府的理念出现动摇。哥伦比亚新闻评估研究所对美国新闻业评估后提出建议,请美国政府出资支持新闻媒体的报道。这样的建议在以前的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美国传统上认为媒体是体现自由世界、民主社会的标志。足见传统新闻业已趋于绝望的境地。

各类资本以不同方式渗入到新旧媒体。由于传统纸质媒体收入锐减,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收益虽有增加,但远不能支撑整个纸质媒体运营,各类资本开始进入媒体领域。美国《新闻周刊》过去4年亏损7000万美元,最终《华盛顿邮报》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将共出售给音响商哈曼。有的新闻机构已经没有资金来资助记者到其它国家报道,开始由非赢利的基金会资助。世界最大的媒体老板默多克也在2010年开办了他“媒体王国”中的第一份纯数字版日报,首期日报上最显著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穷途末路的法老,其不言而喻的预言正在媒体界蔓延。

传统媒体机遇挑战并存

苹果公司的掌门人、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在2006年曾经预言:纸质报纸将在5年后消失。谢天谢地,亏得乔布斯是个CEO,而不是预测足球世界杯的“章鱼帝”,否则,中国传统媒体也会像欧美等国媒体一样“饭碗”不保。

据统计,中国大陆平面媒体最多时达22000家,仅有少部分媒体像《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因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造比较成功的,它们主要是靠新闻、专栏、重大题材和揭露式报道在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和广告商。而许多纸媒刊物却存在着官方或半官方的“皇粮”背景在苦苦支撑。为了生存,一些不负责任的报纸、刊物道德缺失,更是编造假新闻,以揭露式报道为由勒索当事人或单位,上演了一部部媒体“闹剧”。

2011年12月,某省教育厅因违反中央明令禁止的摊派、强制订阅报刊行为受到中央通报批评。而该省教育厅之所以强行向所管辖的教育口、大中小学、教职员工等摊派订阅,无非是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保护教育厅下属的报刊、杂志的生存。由此看出,在国家行政、事业部门刊物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影响力都极其有限,经受不了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与新媒体遭遇,首先缴械投降的必定是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传统媒体。

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对现有媒体的冲击。新媒体发展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填鸭式)方式,我登什么你看什么。互联网新闻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自下而上的改变,双向互动在技术上变为现实。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新闻。人们不再单纯依靠从政府或大的媒体获取信息,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或大媒体的信息,而是自己发布新闻,参与评论,进行互动。一条消息的发布或许就可以让一国政府倒台这已经不再是新闻,这就加大了政府管控信息的难度,迫使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快信息传播和新闻应对速度。

nlc202309032026

记者来源多样化,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乔治·华盛顿萨纳汉教授预测,未来记者行业将包罗万象,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也包括普通民众。美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网络媒体,一些个人也办起私人新闻网站。但无论怎样,都要保证有持续不断资金来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批有才华的记者来提供高质量新闻。按照现代发展趋势,纸质媒体必将被其他媒体形式替代,但人们对新闻需求依然存在。正向乔布斯所希望的:“iPhone、iPad的出现,它将刺激旧媒体作出调整,适应他所设想的人们消费新闻产品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自由获取”。

传统媒体改革势在必行,淘汰低端刊物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和社会媒体的调整转型进入快车道,一大批股份制改造的报业集团、出版联盟由于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员工身份的转化,断其后路和“皇粮”,自身造血机能增加,带来的是强劲的进取意识和竞争能力。市场体制的建立,必将淘汰一批传统的媒体组织,创建一批新型媒体企业,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不进则退,紧跟时代脚步

有新生事物发展,就存在“夕阳产业”的衰落。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对外宣布,政府门户网站是国务院对外唯一的资讯媒体平台,国资委拥有的官方媒体也是“国资委门户网站”,并在2012年底成立了由国资委宣传局主管的新闻中心,主要目的就是加强新媒体的引导,加大中央企业正面宣传和舆情监控力度。

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多次发文,要求国内媒体股份制和企业化改造。国资委也在2012年提出“大型企业门户网站十大能力建设”方案,指引中央企业在门户网站建设中扩大新媒体应用范围,指导中央企业适应市场、强化能力建设。事实上,中国新闻界早在几年前就有一大批媒体脱下官方的外衣,组成了较为现代的传媒集团。如神华集团、大唐电信、联通集团等中央企业在新媒体建设方面作出新的调整,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媒体传播之路。

传统媒体向哪里走?没有红绿灯提示。不论你愿不愿意,能不能适应,新媒体的新纪元已经来临。

中央企业需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要运用和掌握新媒体的运作规律,逐步将新媒体为我所用,加强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型载体与平台的建设是央企文化单位当务之急,也是信息时代大潮中避免被淘汰的不二选择。

面对挑战,创新宣传手段。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关键在于首先要接纳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变通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创新和借鉴传播方式与手段,运用国际互联网、企业门户网站平台、局域网络电视、企业手机报、企业微博等,开辟与企业报刊、广播电视、内部简报等传统宣传手段相互补充的多种新媒体应用手段,快速适应新闻传播、职工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让电子屏幕的“小窗户”产生大影响。

借鉴新媒体传播特点。在2012年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李源潮同志提出,要充分运用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手段提高党员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中央企业要将各单位企业纸质报刊变形为电子报刊,在有线电视、企业局域网的基础上完善三网融合,并增加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影视专题的资源平台,针对智能手机的传播特点,为企业干部职工提供综合的、方便快捷的阅读渠道。从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率出发,加大视频会议的使用,实行无纸化办公,运用手机报、企业微博、微信群,第一时间将企业新闻、公告通知发送给不同层次人群,使信息的传播更有针对性。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能否适合形势发展的标准。传统媒体要在新的信息化浪潮中保持不败,只能加快引入新技术,引入媒体竞争机制,参与市场化竞争,在主动转型升级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适者生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转型、融合是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多媒体之利弊 篇4

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觉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媒体。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一本书、一张嘴,外加板书和挂图进行的教学,而教育的特殊性,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先进技术引进教学中,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

没有哪种方法是万能的,我们必须适当合理的去选择。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涉及素描教学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几何体或者实物的结构特征,这样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若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会更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几何体,在用计算机准确的将图画出。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5

十八大期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传播党意、汇聚民意的重要渠道。十八大话题成为新媒体的沸点,新媒体成为十八大的“红色阵地”。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网络宣传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他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至高点。

新媒体正在成为影响和构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这点已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陷,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另一方面,由于以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如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持续发展危机,它的影响力在慢慢衰退,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复杂,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媒体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塑造和影响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课题。

一、媒体融合的意义和必要性

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当前,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等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影响力在加大。我国网民有近6亿人,手机网民有4.6亿多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开拓和占领这一新的阵地。传统媒体并不会很快消亡,同时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会出现融合和摩擦的现象是必然。

1、全新的认识媒体融合的价值和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既不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也不分读者和作者,是多对多的传播形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的新平台将更多具有新媒体的特点,这是可以预见的。新媒体的特殊属性使得它在很多具体的决策中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只有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和考虑媒体发展趋势,才能在时代进步中保持主动,更好地发挥媒体融合的价值。

首先,充分认识媒体融合,无论出版技术如何变革,用何种网络传输,只要具备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都视为新媒体,大力加强建设。

其次,要认识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拓展,又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差别和不同,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再次,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积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数年间受众人数暴涨,原因就在于它的草根性。特别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使“人人拿着麦克风,人人都可被关注,随时随地可发布”成为现实,其“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特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新媒体不只是草根文化和草根视角的简单复制,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重置了社会的组织架构,唤醒了沉睡在草根群体潜意识里的参与社会进程的诉求欲望和权利欲望,这是新媒体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贡献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新媒体的草根性赋予了它最鲜活的生命力,但其草根视角和草根属性也注定了这是把“双刃剑”。它在向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讯的同时,也良莠不分、泥沙俱下。

传统媒体则代表着一直在主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文化。其传播模式从思想层面上来讲,是一种预先策划好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传统媒体的精英文化属性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方向指导意义。它通过舆论宣传和舆论控制避免了整个社会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容易导致的盲目和冲动,是中国社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的一块基石。尽管互联网使得大众发表观点更加容易,但是大众的网上行为是一种草根文化,传统媒体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依旧重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内容是并行不悖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代表的不同视角和文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恰恰相反,它们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才有利于发出最具价值的声音。走融合之路是它们发展的出路,这种有机结合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它意味着草根经验与精英意识的结合,几乎可以涵盖所有行业和群体的声音,兼具经验和理性,有利于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聚同化异,扶正抑偏,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议题的实施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3、优势互补共利共赢

新媒体在载体和内容上糅合了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表现出数字化、碎片化、话语权的阅众分享、自媒体特征。2010年,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非“微博”莫属。今天,你织“围脖”了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个人时代生活的一种时尚表达。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微博已经从影响个人生活延伸到推动信息传播,甚至社会变革的层面。据学者分析:一种传播媒体普及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可见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然而,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新媒体原创新闻不足;其次是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不足;再次是海量信息遮蔽信息价值和知识;最后是网络新闻的趋同化。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主流而难以取代,其内容优势在短时间内不可动摇。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舆论环境和新媒体舆论环境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融合之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是内容生产力。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媒体在这一点上的优势更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当 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采编权限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转自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融合成为全球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次,传统媒体聚集了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这些传统媒体的新闻业者既接受过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专业训练,又接受过关于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专门教育。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第三,早期的因特网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今,网络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有新闻背景的人员,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被因特网所接受和利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一旦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结出更好的效果。

第四,传统媒体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传媒产业的纷繁复杂、产品多样且供大于求的媒体市场格局,传统媒体的品牌在受众中的信任度与吸引力,如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原品牌的强化,这正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利用品牌资产方面的一种有效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如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总之,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传统优势,新媒体必然要与传统媒体结合,各取优势,互补短处,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平台,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期,分配出现多极分化,思想出现多元化,正确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是新闻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今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无法由一方单独完成。站在发 展的角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新力量,将是今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

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媒体核心竞争力发生巨变,既延长了新闻产业链条,突破了传统媒体过去在时间、空间、影像表现方面受到的局限,又继承了传统媒体强烈的策划意识、整合意识、庄重感和携带方便等特性,使新闻产品的传播媒介具有丰富性和可选择性,还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时效,扩大了影响。如何加强两种媒体、两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切实担负媒体责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最终可以通过两种媒体的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1、要发挥舆论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

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仍然是一种舆论工具,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使其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利用自己的权威性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是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扩大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加强媒体间的互动,把传统媒体的深度及其传统价值理念带到新媒体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当中去,不断探索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拓宽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化期刊等产业。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表示:“传统期刊要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数字化将增强了期刊业的传播力。”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地探索互动之路。

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字期刊强化线上线下平台互动,建构专业化、深度质量的新闻专题,逐步增强媒介融合的公信力、吸引力及竞争力,即是传统媒体和它所属的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必然。

3、要加速传统媒体的转型

面对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转型,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在新媒体发展上有所作为。要抓住机遇发展平台、利用平台,坚持内容为王,按照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按照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整合、融通,以发挥综合整体的优势,从而创立新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遵循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神,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自主研发,实现手机全媒体移动发布,将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融为一体,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迅速壮大新媒体产业。第二,完善我国移动内容版权的法规,尤其是制定适应媒体新技术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能源节约型的数字媒体普及传播,实现绿色低碳环保、无纸化发行。第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受众方面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分工合作,促使传统媒体转变观念,实现传统媒体数字化、移动化的发展。第四,面对当前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环境,政府、企业等单位都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第五,传统媒体应逐步建立起自有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这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起自有的新媒体系统,将主动传播与驱动传播、群体传播与个体传播、事实传播与观点传播、随时传播与定时传播一体化,才能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4、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全媒体团队

报纸发展全媒体,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人才基础。在人力投入方面,除了引进必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之外,可以倡导报社内部记者编辑兼职新媒体岗位。报纸这么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擅长内容把关、精通内容制作的人员,而随着厚报时代向薄报时代的转换,报业内部也面临着人员重组的可能。报纸在这样的背景下办新媒体,可以借助母报的采编、经营队伍,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自办新媒体所需要的团队。传统媒体自办新媒体,在人力投入方面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新媒体建设的人才需要问题,反过来也能锻炼和培育记者编辑的新媒体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5、加快新媒体融合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

随着新媒体技术、运营和服务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融合不仅仅发生在新媒体的产业端。政府和行政机关的立法理念、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了二者各自优势的有效融合。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6

3.1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观念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思维。树立互联网思维,就是要各种媒体适应信息化时代受众体验、习惯、需求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播者本位”而是转向“受众本位”,坚持“读者至上”的理念,以读者的需求为根本,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进行创新,采用简约的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新闻,建立采编发布平台,采用多种形式抓住读者,服务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树立一体化观念,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是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共同发展,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达到互动发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2全方位利用资源,实现内容融合

资源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内容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依靠内容来吸引受众,重视质量,建立多途径的信息通道,整合资源,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沟通交流,形成多媒体运作模式。一个APP软件“今日头条”就是把多种内容聚合在一起,却融资了一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这也证明了内容的价值。传统媒体有专业的采编报道队伍,有品牌影响力,可以将自身丰富的内容数字化,利用网络、移动技术,结合新媒体平台,通过多渠道进行报道,加强报道的力度和厚度。同时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的权威性,对公众舆论进行积极引导,宣传主流价值观,加大覆盖规模,扩大影响力。而新媒体因其具有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可以为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互动搭建平台。除此之外,根据各种媒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明确定位,形成个性鲜明、不同特色的产品。纸媒要突出权威发布、价值引导、深度化;电视媒体要突出形象、生动、观赏性;网站突出多样化、个性化、专题化;新媒体要突出互动性、分众化。

3.3加大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融合

技术推动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要打破彼此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平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达到技术融合,要建立起一个支持图文、表格、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录入程序和技术平台,做到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使二者可以在同一技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全媒体化业务流程,信息内容通过多终端进行传播,受众获得多种体验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障碍。

3.4建立全媒体人才队伍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要以建立全媒体人才队伍作为智力保障,转变用人机制。全媒体人才,不再是过去单一职能的工作者,而是集采、编、摄、播才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要能一专多能,既能采写文字,又会使用多种媒体手段,还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具备“全媒体表现”能力。因此,首先通过教育培训学习,提高现在媒体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最新传播科技手段。其次还要储备人才,大力引进适应当前环境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5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动力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融合,还必须改革和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和调整组织结构。传统媒体的体制形式与当前融合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距离。首先,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谁能抓住用户,谁就拥有市场,谁就可以发展。各媒体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资本运作,严抓采编环节,对媒体的经营部分进行改造。其次,建立健全人才考核机制,对人才实行奖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就是要走一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融合,在冲突中逐渐整合的道路。任何一种媒体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转变单一的运作模式,走向融合,走向全媒体运营,分享彼此的优势,最终实现互动、互补进而互融。

参考文献:

[1]杨翠芳.媒体融合发展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邓航,邹晨莹,潘祖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新态势———以近期贵州日报和金黔在线重大策划报道为例[J].新闻窗,2014,(3).

[3]刘伯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分析[J].电子世界,2014,(5).

关于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探讨 篇7

新媒体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崛起,却又成就了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强势崛起与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密不可分。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从传统的门户网站到新兴的手机媒体,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具有独到的魅力。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本身的优势。

1.1 传播极快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换句话说多媒体传播的实时性极强。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扩散的速度上几乎等同于电视、广播等直播方式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新媒体可以弥补直播的缺陷。例如,当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时,根本就来不及准备直播或相关部门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事发现场的一部手机、一张照片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具体信息传递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由此看出,新媒体不但传播信息的速度十分惊人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外界因素的限制。这样独一无二的优势,给了新媒体存在的理由,也是新媒体继续发展的推力。

1.2 操作简单

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手机、微博、微信等都可以称作是新媒体。新媒体信息传播最简单的方式只需要一张照片外加一段文字,只要可以打动人心就有机会传播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多媒体的使用不需要任何的专业化操作,文章、图片的发表也不需要任何的高水平知识。换句话说,无论是博士、教授还是文盲在新媒体面前是一样的地位,操作简单这个特点使新媒体吸收了更加广泛的人群。

1.3 强互动性

在传统报纸的阅读中,读者们只是单方面在阅读信息。同传统报纸不同,新媒体给了每一个人抒发自我情感的平台,每一个新媒体的使用者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每一段评论都是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并且这样情感的抒发并没有任何限制,在新媒体中就算是“鸡毛蒜皮”的琐事小事,一样可以找到共鸣。强互动性是新媒体带给网友的最特别的感受,而且这样的强互动性也是网友们喜爱的。

2 新媒体对报纸的冲击

上文所提到的所有新媒体具有的特点都是报纸不具备的,如此一来报纸的读者势必就会被分流到新媒体中。报纸读者数量的减少是新媒体对其冲击最直接的表现。

在我国有人将新媒体的兴起比喻为报纸行业的“寒秋”,同时“寒秋”又是我国报业能够发展和成长的空间。目前我国报纸最受冲击的就是在年轻群体上,因为相对于枯燥乏味的报纸来说,富有好奇心的青年读者更加倾向于新媒体。我国报纸行业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但是却没有步入“寒冬”,也就是说如果报纸再不采取措施可能会举步维艰。

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报纸行业,但是反过来报纸行业的激烈竞争却给新媒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传统报纸间竞争激烈彼此之间甚至连相似的文章都不会出现,但是新媒体下的网络媒体却能够无偿使用最有价值的各种新闻,通过编辑整理,为己所用。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文明、甚至不可发,但是在我国却普遍存在,而且对于“寒秋”的报纸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 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分析

由于新媒体具有的独特优势已经对报纸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使之陷入“寒秋”,所以报纸业不应继续沉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让自己回温。但是新媒体也显露出了它的不足,新媒体人员的素质及专业化知识不足、不够具有权威性等问题等都是新媒体“与生俱来”。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报纸业会在短时间内被新媒体完全取代。

独自开设一个网站,将报纸热点放上去,供网民议论。这一做法弥补了传统报纸互动性差的特点,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是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首选。报纸的权威性太强,开设网站可以给网民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将网民的评议加以整理,又是一份新闻稿件。所以,在现阶段新媒体不够完善、传统报纸又缺陷太多的背景下,开网站设门户是最好的选择,它将新媒体与传统报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取他之长、补己之短”,何乐而不为。

4 结语

经济的发展造就了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将传统报纸一度逼入“寒秋”。面对这样的情况,传统报纸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是每个人心里的疑问。本文认为,传统报纸不会消失,只是需要改变。在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优势及其对传统报纸的冲击,为了走出“寒秋”本文又阐述了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邓向阳.新媒体时期报业转型中免费报纸经营新策略[J].出版广角,2013,(13).

[2]刘媛媛.转型浪潮中报纸的“变”与“不变”[D].广州:暨南大学,2014.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8

@云计算第一门户:传统媒体想实现向新媒体的转型,一方面需要拥有互联网思维,另外也要拥有强大的IT技术实力,而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既需要领导的魄力,也需要IT人才的积累,更要重视IT技术对创新和变革的影响力,这些挑战同样巨大。

@郭全中:所谓“体制外转型”,是指在目前的体制内大环境下,新开辟一块试验田,完全按照新业务的市场化需要采取“体制外”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和现有的体制内制度安排存在很大的区别。一是“体制外转型”要求开辟试验田。二是“体制外转型”要求避免整体转型。三是“体制外转型”要求破除路径依赖。

@李启瑞:从互联网时代看,传统媒体节节失守,新媒体成长迅猛。但从当前发展趋势看,移动互联网又给了传统媒体洗牌和重新开始的机会。目前,各地党报所处的起跑线差不多。与商业新闻网站、社区网站等相比,尽管各家门户的新闻APP已笼络了大量用户,但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同质化严重。当前可以说是传媒业再次出现颠覆性变化的前夜。移动互联网时代,再次把机会交给了党报报业集团等传统优势媒体。

@尹世昌:在新媒体时代,某些网络媒体,不再受版面容量限制,利用“海量信息”的优势,广告优先、竞价排名等一些不正当的盈利之风也吹起来。一部分传统媒体在向互联网转型中,素质出现了滑坡。当前传统媒体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进程中,必须对这些现象提高警惕。否则,如此下去,将成为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坏竞争”。传统媒体无论怎么转型发展,都不能允许打擦边球和突破底线的突飞猛进,都不应当让公平竞争和守住底线的媒体步履沉重。

@李雪昆: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竞争的新格局下,各媒体近期动作频频,一边是东方卫视宣布与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将在内容等方面展开合作,阿里云联手央视发布世界杯直播APP;另一边则是央视不向任何视频网站开放世界杯直播权,只通过央视网网络平台直播;湖南卫视宣布与视频网站划清界限,不再对外销售互联网版权。一边是牵手享受“甜蜜”合作之旅,另一边是自制内容自己做主运营,传统电视媒体在面对新媒体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成为广电业内关注的焦点。

@张洪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新媒体的很多商业模式专注于用户体验,专注于给用户提供服务,而忽略了传统媒体和权利人的权益和诉求。新媒体虽然是向用户提供免费资讯和内容,没有直接经济收益,但是由于其特殊性,他们利用传统媒体和广大作者的资讯、内容以及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赚取了超乎寻常的眼球、流量、广告收益,最关键的是还抓住了大量网络用户,间接受益不可估量。

@中国报业: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新旧媒体激荡的今天,传统报业的外延在扩大,新的商业模式与新开辟的市场在不断出现。传统报业当务之急的“投资”,应当盘活存量,激活增量,以互联网思维来发现并补足自身的天然缺陷。加大媒体品牌“含金量”的培育,加大传播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加大奖勤罚懒的分配制度和人才政策的改革,加大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和投入。如此,传统报业哪怕不用资本“输血”也能做大做强,傲立于传媒之林。即使在未来的博弈中,也有足够的“智本”和实力来“讨价还价”。

@王新喜: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与裹挟之下,传统媒体面临愈加艰难的境况。而传统媒体人的出走往往会成为敏感话题,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在传统媒体行业,特别是纸质媒体,江河日下的趋势非常明显,如今报人的迷茫或许就代表整个传统媒体的心态。而“内容为王”一直是纸媒坚持的金科玉律,内容优势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核心优势,但在纸媒日益衰退的现实面前,这张“底牌”的效力却明显不适用了。

@何伟:在当今传媒格局的惊变中,报业求生之路无外两条:一条是继续依赖体制的庇护搞报道抓发行拉广告,争取政府补贴“延年益寿”;另一条是主动另辟路径,寻求转型升级“化蝶转世”。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收购游戏业务,打造全媒体集团;大众报业集团攻城略地兼并地市报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开疆拓土涉足教育、酒店、加油站等行业;贵州报业集团将影视业当成支柱产业;上海原来的解放和文新两大报业集团动作更大,先合并,后进军新媒体,气势如虹。

@李鹏: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让每一个个体和团体在川流不息的时间路口都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问题,一个未解决,一个又至。昨天纸媒还在思考如何应对网络来势汹汹的问题,今天又要思考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传媒生态大变局和纸媒生存压力前所未有的情况下,要拓展移动互联网,就很有必要对纸媒“办网”的历史梳理清楚。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再次迷失方向。

@王成文: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概念,解释清楚“互联网技术”和“传统媒介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上,出现过两种思维:第一种是用“传统媒体思维”办互联网,把互联网视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和补充;第二种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框架下重新寻找传统媒体的社会价值。从“传统媒体思维”到“互联网思维”,这是传统媒体在生存危机上做出的前瞻性变革探索。

@栾春晖: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让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根基被颠覆,当下,已经在各个层面将这种深度影响的结果显现出来,并且几乎是所有的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新媒体业务都可以失败做一个终极的评价,也可以作为传统PC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影响的一个阶段性总结。然而,PC互联网冲击波刚过,移动互联网冲击波的影响又一次来袭,一方面继续延续着PC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去中心化、脱媒化影响的深入,一方面又孕育着更多的发展的机会。传统媒体如能利用在应对PC互联网冲击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教训,在移动互联网冲击波来临之时,借势而为,因势利导,将移动互联网冲击波的影响过程中的冲击转化为机会,或许可以抓住这一轮发展的新机会。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 篇9

摘要: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吃饭、睡觉,微博”,看似夸张,其实是对现在新兴事物下新兴人类的真实写照。网易、新浪、腾讯等网站都有微博空间的开通。简单讲微博就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微型博客,他具有传统博客的一些特质,但他最特别的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一点是可以即时的发布消息。

微博越来越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很多人通过微博迅速的提升着人气。本文将要通过大S结婚事件,奥巴马竞选时间,局长微博开房事件等等,简单剖析微博时代媒体的重要性,并对传统媒体所造成的冲击。

关键词: 微博

即时消息

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

一、微博时代网络媒体发展

论微博的吸引力可以用一个事例证明,真正的微博达人,每天会浏览几百条的微博消息,不单自己以每几分钟一条微博消息的速度发布,还浏览所有关注好友的消息并且回复互动。几个人一块出去旅游,不是放情于旅游,而是每个人手拿一部手机,互相发微博消息,完完全全的弃用了人类最本质的语言交流。微博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有人总结出微博的“3A”特性,即“anytime

anywhere anyway”,人们可以图文并茂的发布消息,成为话题人物。

大S结婚事件,其实也本称不上事件,只是大S结婚这一事实罢了。2011年3月22日,在海南三亚,汪小菲与大S如期举办了婚礼。鉴于大S是位艺人,汪小菲是商界大鳄,两位都是公众人物,各媒体都是闻风而动,期望获得好的消息内幕。但是大S的婚礼是拒绝媒体采访的,在婚礼现场各个入口都有专人把守,杜绝记者进入。但是汪小菲大S的婚礼画面怎么传播出来的呢?就是通过微博,是大S的一众亲朋好友通过手中的手机,发微博消息直播了大S的婚礼现场。在传统媒体对此束手无策时,网络微博显示出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现在大S婚礼已经不再秘密。汪小菲大S预料到了媒体会追风报道,却低估了微博也会让事情无所遁形。

局长微博开房事件,在前一段事件被吵的沸沸扬扬,事情的起因也是因为微博。溧阳市一政府官员开通微博,与另外也有自己家庭的女士在微博上互相调情,甚至微博上相约开房幽会。当开始有网友发现两人的微博对话时很是震惊,因为从对话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男性微博用户是当地的政府官员,官职还不小,另外双方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怎么敢这么正大光明理直气壮的发微博调情呢!当记者采访到这位男性涉事官员时,他并没有否认这一事实,只是对于别人知道他这一“隐私”感到纳闷。“你看到我们发微博的啊?呵呵,你怎么看到的啊?这个都能看得到啊?这不可能吧?我们两个发微博你都能看得到啊?不可能吧?”他把微博当成了QQ类似的聊天工具,认为只加对方为关注别人看不到,殊不知微博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事件中的官员是个微博菜鸟,他没有被传统媒体发现并举报,而是自己通过微博,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并且跳了下去。

美国总统竞选微博拉票事件,这也不是事件,而是体现了一种现象,微博带来的现象。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作为竞争对手的奥巴马和希拉里都在最大的微博网站Twitter上建立了自己的微博主页。最后奥巴马获得了15万跟随者,而希拉里才有不到6000人的微博关注人数,因为奥巴马微博的关注对象比关注他的微博用户还要多,希拉里更直接的是关注为零。这体现了奥巴马的亲民政策,并且也得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2008年美国大选奥巴马最终得胜不能说微博没有体现它的作用。微博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它还是一个交流互动、接纳不同声音的平台。

二、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

其实现在很多的传统媒体都与网络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很多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故事素材都是取材于网络,现在许多传统媒体机构的记者都是守在电脑旁,时刻观众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消息更新,以期望得到好的消息卖点。往往是网络报道过的事情或网友拍摄放上网的视频,被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再以转载的方式进行关注后续报道,每每都是跟在网络的后面吃剩饭剩菜。因为与网络的实时更新相比,传统媒体确实处于劣势。

以德州学院飞机事件为例,2011年3月19日下午3点40分左右,一架红色直升机降落在德州学院南校区,并接走一名女生,期间被一名学生用手机拍下视频画面传到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各种谣传版本层出不穷。之后的几天之内,包括搜狐、新浪、网易、酷6等知名视频网站,好几家省级卫视,甚至中央新闻频道都以此视频为素材制作了新闻或转载,这还不包括省级以下电视台,各网站的论坛,还有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整个事情都是由于一个学生传到网上的这段视频引起的,首先也是在网络上引起人们注意和争论的。事后拍摄者对此也始料未及,他托他的同学曾询问我是否可以恢复电脑硬盘上已删除的数据,因为他事后得知可以凭借他拍摄的这段视频向各大网站和电视台要求使用的赔偿。网络显示出了它迷人的一面,任何有新闻点的事件很多都将可以在网络上首先接触到。

网络媒体虽然做到了快速发布,但做不到细致详细,在多次的转载以讹传讹中,事件往往就失去了他的真实性,所以网络媒体也往往没有权威可言。传统媒体就可以完全弥补这些方面。虽然传统媒体做不到迅速即时,到通过记者积极的与事件当事人沟通,报道出来的消息基本都是真实可靠的,并且传统媒体可以进行后续报道,专题报道,深入采访。把事件展示的更全面,剖析的更具体。这是传统媒体相对与网络媒体的优势,毕竟传统媒体更加的成熟一些。

现在传统媒体也会借助网络拓宽自己的发展之路,由于网络的发展迅猛,很多人都依赖网络而对传统媒体渐渐的失去了兴趣,他们信息的获得多数都是通过网络获得。很多传统媒体把握住了这个契机,纷纷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网页,推出电子版的报纸杂志,电视信号节目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看任何时刻的节目录像,使得观众可用通过网络接触到传统媒体的权威信息。这样既保证了信息的权威,又避免了传统媒体因丢失观众而损失的市场。传统媒体在这种夹缝冲击中获得了幸存。

三、未来时代媒体的发展趋势

以上两点分别介绍了网络微博时代媒体的优势以及传统媒体在现阶段的生存优势。虽然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媒体展现出来强势的发展势头,但传统媒体是不会消亡的。任何时候,传统媒体的这种存在方式都是必须的。两种媒体形式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但两者的优劣势可以互补,以达到趋向完美的状态。未来的媒体形式也许是两者和谐的共存,或者是衍生出适合两者生存的中间形式。具体发展成什么形式还得看未来科技的发展,一切未曾可知。

四、总结

现在媒体正是处于这种传统形式与新兴形式的交流碰撞过程中,期间会有冲突,当然也会有相溶。在观众需求的选择下双方都会向着需求的方向发展,我们乐意看到完美媒体形式的出现。微博只不过是现阶段的产物,以后,谁能预测呢!参考资料:

上一篇:大班健康换牙的故事下一篇:降本增效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