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质媒体(精选10篇)
传统纸质媒体 篇1
当前,随着网络科技发展,新媒体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新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由于其传播速度慢、与读者互动性不强、报纸版面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存压力空前增强,“打开报纸看天下”的境况已不复存在。传统纸媒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似乎是“没落的贵族”,正面临着“断崖式”下滑的发展现状。
1 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占领新闻重要阵地,和它自身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现代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现代社会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而新媒体顺势而生,深入到人群中间,以新浪微博为例列举新媒体的突出优势。首先,能够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保证社会民众接收到信息。其次,可以图文结合发布消息,其现场感能增强社会公民对事件的广泛关注。再次,民众可以和微博后台进行实时互动,发表言论,表达看法。此外,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能看到信息,基本不受时空的约束,等等。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丰富、互动感强,以上的优势都是传统纸媒难以企及的,“可以说,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转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用户信息的获取渠道,迅速成长为独立的第四媒体。”[1]新媒体的强势来袭带给传统媒体无形的高压,也倒逼纸媒转型发展。在时代和社会的选择中,如何守住阵地,不被淘汰出局,纸质媒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 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危机
新媒体来袭,让传统纸媒难以招架,在应对发展危机时的突围之路并不是太宽。一方面是纸媒自身存在的和时代发展明显有脱节的劣势,另一方面是纸媒在应对挑战时缺乏借鉴,准备不足,容易走弯路或走错路。
2.1 传统纸媒传播速度慢,传播方式单调
传统纸媒只能在固定周期内适当传播,受到时间的严重制约。另外,由于纸媒有版面的特殊限制,信息传播的全面性就大打折扣,还随时面临稿件被毙的不争现实,更不能像网媒一样能够变换多种风格或安插多幅图片丰富版面,所以在读者选择通过报纸接收信息时,事件新鲜度不足,内容和版面不够鲜活,无法吸引年轻人群的阅读,导致报纸的阅读人群逐渐趋于少数人且老龄化。
2.2 市场份额降低,利润空间下降
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抢占了大量的市场,导致纸媒的利润空间持续走低,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存在。近年来,不少报业单位不得不通过减少发行量或大量增加广告版面增加利润,但带来的后果是读者的无限反感,导致纸媒发行不愿看或没人看。此外,我国在经济转型中过于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社会公民的生活压力增大,迫于生活的需要,不少传统媒体人选择网媒或转行,这也使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外流和遗失,随之带来的可能是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更有面临停刊的可能。
2.3 转型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忽视自身
网络媒体的盛行是大势所趋,多数传统媒体也在相继和新媒体相结合拓宽宣传渠道,以扩大报社的影响力,然而在这一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纸媒一味追求融合,而摒弃了自身的存在优势。传统纸媒的稿件质量普遍高于网络媒体,且报纸媒介和网媒的虚拟性相比,更具质感,盲目与网媒“亲近”,可能会出现“丢西瓜捡芝麻”的现象,比如:过多要求网络传播渠道,传统纸媒的成果容易被窃取且权益得不到保障;为迎合大众阅读心理,忽视传统纸媒阅读人群的感受,迫使原有读者改变阅读方式;等等。
3 传统纸媒转型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向前的,任何试图摆脱历史进程独善其身的想法都不切实际,传统纸媒也不能例外。如何转型?转型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的转型发展能够支撑多久?传统纸媒必须要面临对诸多问题的思考。
3.1 保持传统核心竞争力,做好读者与新闻信息之间的“媒人”
报纸行业在网络兴起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人们了解国家政策、社会民生最重要的渠道,报纸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及深度性是内在根据[2]”,也就是报纸新闻宣传质量要高于网络报道,内容更具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将传统优势炼化成自身立足的重要资本,忠实于事实和读者,活用巧用自身核心实力,才是传统纸媒变而不乱的根本所在。
3.2 端正应对新媒体兴起的态度,理性辩证看待媒体转型
部分传统纸媒的没落往往不是单纯被新媒体打垮,而是在新形势下自乱阵脚。新事物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任何传统形式都要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传统媒体从业者应该清醒认识到,传统纸媒的转型是实现自身发展的“良方”,并不是纸媒的退缩和屈服,更不是“纸媒已死”的消极看待。敢于与新兴媒体“无缝嫁接”的传统媒体,才能保证结出更好更大的“果实”。
3.3 固本开新,开展多重传播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社会所有领域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传统纸媒要坚守本质,也要追赶潮流。近年来,多数报纸媒体正逐渐发展线上线下宣传相互促进的双向模式,例如,《大河报》在做好报纸的同时,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的传播内容、更新速度、粉丝量、阅读量都在全国同类媒体微博中居于前列,对其传统报业有很大促进。即传统纸媒支撑新媒体客户端存在,新媒体将反哺传统媒体扩大影响。
4 结束语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传统媒体造成致命的打击,也能使传统媒体在应对挑战中增强自身竞争力。新华日报任松筠曾说道:“深处时代洪流中,纸媒从业人员更应该坚守职业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沉下身心来,甘坐冷板凳,认真再认真,严谨再严谨。”[3]
事实上,即使来自于第四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是空前的,但全球报纸的读者数量并不逊于互联网用户,这也是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所在,也从侧面证明报纸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会轻易消亡,且很有可能在社会的竞争中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李青.传统纸媒发展困境及突围之路[J].中国报业,2015(6):15-16.
[2]王辉.全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优势[J].新闻战线,2012(7):79-80.
[3]任松筠.做优供给侧,传统纸媒刻不容缓[J].新闻战线,2016(3):71-74.
[4]冉华,张金海,程明,等.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博弈与竞合 篇2
[关键词]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优势对比;融合
[作者简介]金甦,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顺应发展潮流,通过迅速地传播、广告以及业务扩张等方式获得了蓬勃发展,其发展迅猛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创,尤其是对纸质媒体的影响最大。很多人都开始对“传统媒体是否真的会退出市场”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关注。曾经还有不少人预言:终有一天,网络媒体会彻底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本文认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生存方式是相互竞争而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并共存共融。
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在传播中的优势对比分析
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其中两者的比较主要可以从容量、传播风格、传播方式、检索性能、用户数量、信息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1.容量的区别对比
从容量上来说,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其信息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这与受版面限制而不能无限增加容量的纸质媒体相比占据了优势地位。比如,以新华社的新华网集新闻为例,它24小时所发布的最新新闻信息文种繁多,有汉语(简体、繁体)、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以及阿拉伯语等6种语种,信息容量高达120兆,这远远超过了印刷媒体的信息容量。而在纸质媒体中一些报纸为了不增加版面,采用了大大缩小字号的方式增加信息内容,这就为人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
2.传播风格的区别对比
从传播风格上比较,纸质媒体的传播主要是以文字信息为载体,那么它在文字篇幅的表达中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使用较长的篇幅,也可以使用较短的篇幅,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较多的思考时间,有利于理解的加深,适于作深入的新闻报道。而网上新闻则充分发挥其多样性,在写作中多采用集声、动态图像、照片、文本和数据表格等于一身的方式进行报道,写作风格也主要是注重视听效果的突出,报道的篇幅更为短小精悍,相比较而言,长新闻更不适合网络媒体。
3.传播方式的区别对比
在传播方式方面,纸质媒体是单向传输,信息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时间都是由传播者来单方面决定的,而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虽然,近年来纸质媒体也逐渐开始注重读者的反馈并通过刊登读者来信等方式来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但是由于受到版面和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读者所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意见都很难得到传播,因此收效甚微。而与之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用户单纯、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限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等方式对信息发布者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播新闻,这就为用户言论权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空间,而使互联网的网络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另外,用户还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参与信息的传播。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中,传者和受者是没有严格区分的。目前,很多网络媒体开设了网络媒体论坛,这些论坛只要通过用户注册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些论坛,广大网民可以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还可以与其他人交换观点,这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4.检索性能的区别对比
从检索性能来说,纸质媒体的可检索性受自身的限制而较差,网络媒体则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等因素而具有高效和便捷的检索性能。据美国英克托米2000年l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上可编索引的网页已超过10亿。并且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以及其他各类网站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上大量的信息,都为用户提供了检索和查询服务,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在大多数新闻网站上查询到大量的各类信息和近几年的重大新闻信息。由此可见,纸质媒体的可检索性远不及网络媒体。
5.用户数量的区别对比
从用户数量来说,之前人们主要都是通过纸质媒体来获得信息的,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少人开始由纸质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变。有专家指出,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正在以每月15%的速度递增。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的用户数量就会大大下降,并且这种变化趋势还会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进一步扩大。不过,在我国由于传统受众接受能力、习惯以及电脑普及状况的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选择通过纸质媒体,他们认为纸质媒体也是一种获得信息的便捷途径,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还是更习惯使用纸质媒体。
6.信息时效性的区别对比
从信息的时效性来说,由于受印刷发行的周期影响,纸质媒体的新闻发布都是定时且定量的,这就使其时效性大打折扣,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随时发布最新信息。因此,纸质媒体的时效性远远不如网络媒体。
7.信息地域性的区别对比
从理论上说,网络媒体一旦把信息发送出去,凡是网民都可以接收。因此,网络媒体用户是没有地域限制的。然而,由于受到国家和区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纸质媒体在其发行中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媒体受众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这就大大降低了新闻的舆论影响力。
8.信息适用性的区别对比
从信息的载体来说,纸质媒体是采用纸张来实现的,价格也较为低廉,携带也比较方便,而网络媒体用户大多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它需要用户有相关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才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而这就使网络媒体的应用在电脑普及率不高的地区受到了限制。
nlc202309051427
总体来说,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在传播容量、传播时效性以及地域性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在传播风格方面,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各有自身的优势;在用户数量和适用性方面,网络媒体则不及纸质媒体。总之,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
二、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的发展博弈现状分析
在网络媒体发展之前,纸质媒体在传统传播媒介中独占鳌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19世纪经历了广播媒体的冲击,在20世纪又经历了电视媒体的冲击,其地位虽然有所动摇,但是仍然可以与其他两家分庭抗礼。而网络媒体发展起来之后,网络媒体以其迅猛的传播速度、业务扩张速度、广告收入增加速度以及技术革新速度等不可抵挡的优势使纸质媒体受到了重创。网络媒体未来能否超越纸质媒体,成为现阶段各媒体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博弈,纵观其博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网络媒体刚出现,纸质媒体的新闻特性决定了它们必然将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闻点加以介绍和宣传,因此,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是合作关系,在这个阶段纸质媒体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第二个时期,随着电脑价格下降及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媒体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获得发展,它逐渐开始通过增加广告投入加大自身的宣传和利润,极大地促进了网民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新浪、网易和搜狐等门户网站先后上市,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注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网络媒体开始与纸质媒体进行竞争,两者各分天下;第三个时期,网络媒体在不断的发展中日趋成熟,网络普及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比较强,这就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最终导致纸质媒体的发展开始落后于网络媒体 。
三、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竞合措施分析
我们纵观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的发展道路,两者无论是在相互竞争还是在相互合作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两者各有千秋,网络媒体有着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先进性,纸质媒体也有着网络媒体所不及的深刻性,这就决定了两者是不可能取代任何一个的。虽然,现阶段看似网络媒体占据了上风,但是,事实上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一样,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应摒弃之前的传统观念而实现竞合,竞合是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一种特殊博弈行为,它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博弈。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主要对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借鉴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经营理念,对自身的各项不足进行完善,并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创新发展,以把握主体地位。一方面,纸质媒体应借鉴网络媒体互动方面的优势,对自身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并通过关注受众信息反馈的方式增加纸质媒体信息的互动性;另一方面,纸质媒体应以新闻报道深度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强项;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借鉴纸质媒体资源,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网络媒体可通过扩大网络新闻的原创性,改变目前大多新闻直接依托报社的网络电子报纸以及出版社的电子书籍等。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体要将发展资源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作为重点,并增加网络媒体所特有的多媒体和检索等先进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受众获得更好的信息服务,同时还可以促进纸质媒体行业的发展。
四、结语
纸质媒体以其不可动摇的原创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将在一定时期内作为网络新闻媒体的基础、源泉和依托,而网络媒体则以其传播速度、容量以及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纸质媒体的延伸和补充,这两种媒体方式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在未来的发展中,两者在其竞争关系的基础上应不断地相互促进,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发展,以使媒体传播体系更加完善。
[1]孙士明. 传统纸质媒体到新兴网络媒体技术的改变[J]. 中国科技纵横,2013(6):210-211.
[2]陈子婴. 纸质媒体如何从网络媒体中突围[J]. 活力,2010(16):140-140.
[3]王谦. 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优势与拓展[J]. 新闻知识,2011(10):102-103.
[4]朱增旭.扬网络媒体之长,避纸质媒体之短——浅谈网络时代企业报发展的新策略[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1):81-81.
[5]张在杰. 纸质媒体在网络媒体的挑战中如何实现自身发展[J]. 科技传播,2010(4):34-35.
[6]张哲. 传播学的现状与发展:试析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的博弈[J]. 新闻知识,2012(5):40-42.
[7]郭新榜.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谈数码时代中传统出版业的转型[J]. 铜仁学院学报,2013(4):57-60.
[8]孙琳娜. 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互动与发展[J]. 新闻知识,2001(1):52-53.
传统纸质媒体 篇3
1 网络媒体的优势
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纸质期刊在实效性、互动性、直观性、信息量及成本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纸质期刊均有固定刊期, 其中尤以月刊或双月刊居多。而网络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的发布手段, 几乎没有出版周期, 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传播信息和随时更新信息。尤其现在日趋走红的"微博"正以惊人的速度使“每日新闻”变成“每秒新闻”。
对于传统纸质期刊的信息内容, 读者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互动性较差。而网络媒体则有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检索能力, 超文本链接更是网络媒体特有的技术手段, 能将相关事件的背景资料、发展趋势和看法等最大范围地扩展、传播。受众可以对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关注的内容, 自由浏览、选择。同时网络媒体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络工具, 使受众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发表见解, 发布自己的信息, 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性不断加强。
网络媒体几乎具备了当今已有传媒的所有表现形式, 是目前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传媒, 它融人文字、图片、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元素, 向世界各地发布信息, 同时收集世界各地的信息。真正实现了无国界、多元文化并行传播, 相较于传统纸质期刊必须支付纸张、印刷、运输及采编等成本, 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近乎是零, 终端只需一台电脑, 架好网站、准备好内容, 就可以迎接众多的网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了。
2 传统纸质期刊在内容选择方面的误区
在网络媒体不断主流化的今天, 传统纸质期刊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自身在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误区, 主要有以下三点。
时下很多纸质期刊流行“复制粘贴”型的写作方法, 转载网络上传播的内容, 这显然不能发挥纸质期刊内容的特点, 也显示不了纸质期刊的文字优势, 反而会危及纸质期刊的舆论主导地位。
目前部分弱势纸质期刊在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 已经到了生存的艰难时刻, 还在一味追求信息量的大而全, 进行扩版和增加出版周期, 加大成本, 结果只能更快停刊。
不注意内容同质性过大的问题, 盲目对一些所谓能够带来轰动效应的事件跟风炒作, 使读者感到所阅读的内容与从网络媒体等渠道获得的没有太大差别, 没必要非购买纸质期刊, 导致读者数量减少。
3 内容是传统纸质期刊生存和竞争的法宝
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内容的竞争。因此, 选择特别是占有优势内容资源, 对相关资源进行配置、加工和整合, 形成内容竞争力对纸质期刊的发展来说至为关键。纸质期刊除了要避免上述内容选择方面的误区, 还应根据自己主办媒体的目的来确定刊发的内容。把最符合读者取向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出版规划, 形成纸质期刊的版块划分、栏目设置等, 并以恰当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文字, 合理、美观的版面形式体现出来。针对网络媒体的竞争优势, 传统纸质期刊应趋利避害, 找出自己长期形成的内容特色, 做相应的拓展和丰富。下面对纸质期刊可以进一步强化和挖掘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
3.1 内容的权威性
作为媒体, 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期刊, 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 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但由于目前针对网络媒体还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 海量信息、批量转载, 受众选择信息的自由性与随意性, 以及难以确定最初的信息发布者等, 都导致网络信息失真, 结果擅自转载、侵犯版权、虚假消息、网络垃圾等问题成了网络媒体的先天不足。而与此相反, 传统纸质期刊的信息传播一直受政府严格管理和监控, 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 信息的采写、编排、印刷都有严格的章程, 如有人故意造假, 会被迅速查实, 找出当事人和肇事环节, 因此传统纸质期刊刊载的信息常给人以权威、可靠、真实的感觉。内容权威性成为传统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展开竞争的最大利器, 纸质期刊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 引导社会主流舆论导向。
3.2 内容的深度
在网络时代, 读者要从庞杂无尽的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具体信息, 会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传统纸质期刊的采编人员可以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 筛除大量垃圾信息, 找出真正对目标读者有用的东西。这项筛选工作可以为读者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尤其可以吸引舍得花钱买信息的高端读者。由此不难看出, 传统纸质期刊不应一味地与网络媒体拼抢“第一时间”播报信息, 在这方面即使不断扩版, 也不一定具有优势。相反如果能利用不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以充裕的时间进一步挖掘内容的深度, 从而体现出在全面掌握事实和调查后所具有的客观性, 就可以吸引一大批需要深层次阅读的读者。尽管这时纸质期刊缺少了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的优势, 但却强调和凸显了自身对内容的综合能力和深度研究能力, 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在有限的版面内, 舍弃的肯定是一般的资讯, 呈现给读者的必定是最精要、最深刻的内容。
3.3 内容的公信力
数千年来人们习惯了依赖文字进行思辨, 而传统纸质期刊的根本优势也在于文字的力量, 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还原和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信息。虽然现在网络上不乏写作高手, 但纸质期刊与网络媒体一较高下的根本还是文字, 国内比较著名的一些纸质期刊, 无一例外都是在文字的运用方面独具匠心。纸质期刊的“文字”不可涂抹、不可更改、便于留存、可质证、方便读者再度思考, 是公信力的重要源泉, 因此纸质期刊应在文字上下工夫, 以优美的文字吸引更多读者。纸质期刊的编辑一般都比较严谨和负责任, 有时会为出现的错别字刊登更正启示, 这进一步体现了期刊的公信力。网络时代, 读者的阅读欣赏方式发生了变化, 短小精练的文字流行, 纸质期刊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 借鉴网络媒体的语言表现形式, 活泼而丰富, 但切忌过分娱乐化。不管如何, 纸质期刊还是应以严肃而理性的观点和积极的文化取向争取读者, 彰显期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3.4 内容的原创性和专业化
作者的需求是传统纸质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量数据表明, 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作者对传统纸质期刊的需求仍然会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专家学者们需要依靠传统学术期刊来发表科研成果、获取信息, 并作为他们引用文献的来源。就我国国情来说, 目前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仍然要以在传统纸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定个人学术成果和职称的依据, 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 更是会把他们的科研成果首先投向有影响力的传统纸质期刊, 如核心期刊, 这些期刊无疑成为作者展示自己学术能力的大舞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纸质期刊能够给予著作权人即作者充分尊重 (肯定会给作者署名, 有的还有作者简介) , 并提供给作者经济利益。而网络媒体尚不能给予作者发表论文, 评定成果、晋升职称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因此这类传统纸质期刊依靠这些专业的、作者原创的内容, 能够满足相应人群的需求, 有一定生存空间。
3.5 内容的区域化
我国地域辽阔, 信息技术发展在我国表现为地区间发展的极不平衡, 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 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和技术升级十分缓慢, 人们对网络媒体的接受和普及还有难度,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正是这一现实决定了传统纸质期刊还会为读者接受并长期存在。另外, 网络媒体通常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而很少会对一个区域长时间关注, 这是由于区域所包含的信息量庞杂, 要运用网络了解区域, 检索会十分复杂。而生活在固定区域内的人虽然会被一些热点事件吸引, 但更多的还是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会留心本区域内实用的资讯。从区域信息入手, 对地方事件进行筛选、归类, 使纸质期刊成为贴近地方生活的指南和读本, 奉献给读者, 这种独有的关注区域内容的地方性期刊会很有市场。
3.6 内容形式方便阅读
虽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 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 截至2009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28.9%, 但是相对于我国十几亿的总人口来说, 这个数字仍然不算大。由于受计算机、互联网等条件限制, 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操作陌生, 忙碌奔波的工薪一族, 以及因视力或身体原因不适宜使用电脑的人员, 都有理由成为纸质期刊的常规读者。可以了解和针对这部分读者的需求, 充分借助纸质期刊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随时随地方便阅读的特点, 在内容上体现出对这类人群生活的贴近和人文关怀, 同时在内容的表现形式, 如版式、插图、字体等方面, 充分考虑给他们带去便利, 并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留住读者。
4 结语
面对网络媒体的竞争, 传统纸质期刊的生存法则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以内容赢得更多读者,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从战略上说就是“扬长避短”, 做足“权威”、“独家”内容, 重视“深度”、“专业”、“区域化”内容, 提高内容公信力、原创性、针对性, 方便读者阅读。努力发掘自身内容优势, 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素材, 这样也就无惧网络媒体的挑战。
摘要: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 对传统纸质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强烈冲击。对此, 本文在分析网络媒体的竞争优势以及传统纸质期刊在自身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的误区的基础上, 探寻出适合纸质期刊深入开发的内容优势资源, 并根据特点逐一分析, 从而使纸质期刊能以独一无二的内容赢得读者和作者, 增强内容核心竞争力, 获得生存空间, 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纸质期刊,内容,竞争
参考文献
[1]李静然, 魏丽惠.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J].编辑之友, 2009 (4) :36~43.
[2]阎斌.传统纸媒如何应对新媒体之强势冲击[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6) :224~225.
[3]张秀丽.多媒体强势发展下的纸媒体优势[J].科学之友, 2009 (8) :157~158.
数字报对纸质媒体的影响 篇4
2009年8月,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数字报在《兴安日报》成功上线(paper.xingandaily.cn)。那么,数字报对传统的纸质报纸的发行、广告及办报理念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对广告:有利无弊
1.数字报上网后,传统的纸质媒介的发行必然要受到影响,发行滑坡在所难免。但发行下降不等于看报的人少了,只是一部分读者由阅读纸质报纸改为阅读数字报纸。所以,下降的这部分读者群不仅不会走丢,反而会更忠实。因为他们不论何时也不论身居何地,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随时看到报纸。尤其是经常出差的领导们更是如此。
结论:对广告客户而言,“发行量”没有减少,因而也就不可能影响广告效果。
2.数字报上线后,报纸的阅读率肯定有增无减。因为除了过去订报人在没有报纸的情况下可以上网看报外,没有条件订报的人、有条件订阅但不想花钱看报以及兴安盟以外的,对兴安盟感兴趣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兴安日报》。
结论:对广告客户而言,广告的阅读率反而会增加。
3.增加了广告发布的平台。数字报上线后,广告也一起随报纸上网。报形部分广告可以不另收费。这样,对做广告的人来说,花同样的钱,不仅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还可以在网上免费发布一次。即使抛开阅读增加的收益,单纯就多发布一次(网上),就不多收费而言,做广告的人也会乐意。
结论:对广告客户而言,等于花同样的费用却在两个地方——传统报纸和网上数字报上发布广告。何乐而不为?!
4.增加了发布的形式。数字报的广告除了报形广告外,还可点击放大(可以另收费)、还可以做成视频(可以另收费),而这部分的收费不是很高,广告客户可选也可不选。不选也不会对其广告有任何影响。
结论:对广告客户而言,在报社既可以做文字、图片广告也可以做电视(视频)广告。这个视频广告不仅收费远远低于电视台,而且不论何时也不论何地都能看得到,甚至可以将广告推荐给朋友去看。
5.增强了广告效果。上网者多数都是40岁以下的读者群,这部分读者消费能力强,容易冲动消费,超前消费。这一群体对增强广告效果极为有利。所以,新媒体的广告效果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
结论: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数字报的广告效果会越来越好。
6.增加了创收渠道。数字报除了平面广告(文字、图片)外,还可以制作成音频、视频广告,还可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制作专题片。这些平面以外的经营项目,对增加报社收入极为有利。当然,报社也可以组建自己的演播室和流媒体记者办视频节目。目前,新华社就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结论:等于报社又有了一家电视台。
二.对发行:影响很大
数字报的上线,对报纸的发行肯定会带来影响和难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党报而言,只要做好工作,对发行带来的影响完全可以掌控。因为党报的订户中党政机关占90%以上。而对于这些公费订户而言,他们更关心的能不能及时看到报纸,而不是哪一种形式。
此外,之所以说可以掌控,是因为主动权在报社手里:
1.数字报我们既然可以上,当然也就可以撤掉。如果确实对报社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了,当然可以撤掉。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对城市类报纸而言,发行都在赔钱。即使党报,报纸发行的收入去掉印刷费、投递费也所剩无几。
2.数字报的右键可以锁定,即数字报上的文章只能阅读不能下载。这样,对报纸的订户设置了复制权限。将来对公费订户可以采取:继续订阅,如果不要传统报纸,可以给他们数字报,不仅可以浏览也可以复制收藏,开放复制权限。
3.报纸的版面可由现在的几个版变成N个版。数字报的容量是无限的,完全可以不受现在报纸版面的限制。这样,对订户可以放开发稿权限。所以,继续收报款也可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叫报款,也可以改称下载费、编辑费。当然,数字报需要报社转变办报的模式和观念。
三.对投递、印刷:有弊无利
对印刷而言,随着数字报影响力的扩大,订阅传统报纸的用户会越来越少,印刷份数当然也要随之越来越少。所以,对报纸印刷不会有任何利处。对报社而言,可能需要考虑份数下降后印刷成本上升的问题。
投递与印刷一样。传统报纸的发行数量下降了,投递的份数也要下降。对报社而言,也需要考虑份数下降后投递成本上升的问题。
四.对办报:鸟枪换大炮
作为传统媒体老大的报纸来说,面对老二(电台)老三(电视台)的冲击,一直在使出混身解数与之抗衡。但苦于“兵器不足”和生产周期过长,面对鲜活的新闻只能眼看着新闻变成“旧闻”。而网络的出现和数字报的诞生将使这一切得到彻底的改变。
一是相对于电视媒体的录制、剪辑、制作而言,平面媒体的优势让电视媒体望尘莫及。在新闻现场,只要有手机信号,我们的记者就可以通过笔记本和无线网络将文字、图片传回报社,经过后方编辑处理后发布到网站上。当然,记者也可以在现场将这些新闻直接上传到网站,供网民及时进行浏览。
二是报社的记者也可以扛起摄像机、拿上数字录音机进行音频、视频采集。尤其是就视频采集而言,报社的优势将再一次显现。因为网站的视频越小,网民在浏览时就越顺畅。而且,网络播放的视频对视频的质量要求很低。所以,报社记者不用肩扛专业的、笨重的摄像机,只需带上数字DV即可。这些数字DV在采集到新闻素材后可以在笔记本上直接进行编辑、制作。并很快可以将这些新闻传送到报社或直接上传到网站。这一次又会让电视媒体望洋兴叹。
三是由于长期在夹缝中生存,使报社记者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将枯燥的文字变生动的本领。相对于电视记者而言,报社记者更善于选取新闻角度、更善于挖掘深度、更善于新闻的策划。这些都有利于平面媒体记者在同一平台竞争中更具优势。
数字报是报社的福音,也是平面媒体的必由之路。未来,谁将成为媒体老大?“广播没有把报纸打倒,电视没有把报纸打倒,网络也不可能将报纸打倒。”十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报纸曾经这样给自己打气。十年后的今天,报纸还可以这样给自己打气,只要我们做好转型,未来将永远属于我们。因为,新媒体与报纸一样,都只是信息的承载方式。信息载体形态是纸张还是网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远是内容。
传统纸质媒体 篇5
1 新媒体在国内的发展及其未来趋势
1.1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新媒体技术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 以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数字技术是电话、电视、电脑走向融合, 发展新媒体的技术基础;数字技术使信息生成与采集、信息分配、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显示归并为信息内容、信息网、信息社会三大行业;数字技术使产品的成本相对其他技术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多而变得更低, 因此, 没有数字技术, 就谈不上新媒体。新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期诞生, 也是由其社会背景造成的。首先是政治背景, 美国历史上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其次, 新媒体的出现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例如全球范围的新的科技革命,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系列的成就都得益于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直接推动了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总之新媒体的出现是在一个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1.2 新媒体的生存环境分析
3G时代的到来, 意味着新媒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空间。互联网技术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性, 据预计, 如果考虑到3G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多媒体产业、移动商务产业等影响, 未来5年3G对我国GDP的贡献将约有10万亿元。面对庞大市场机遇, 一条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就是将得到更加完善的建设。作为信息产业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新媒体将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产生重要作用。
2 纸媒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最新数据显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目前网民已达到4.57亿, 超过总人口的1/3。新媒体以其更为快速、及时的播报优势吸引了受众和广告市场的注意力, 抢占了纸媒的部分市场, 使得纸媒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从国际范围看, 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媒体的破产, 《西雅图邮报》等百年大报停办纸媒, 彰显出纸媒存在的生存危机。报纸, 尤其是晚报、都市报等市民报刊的新闻采集, 一般由新闻记者来发掘新闻, 采访新闻, 再进行新闻写作和报道, 或者由读者进行线索提供, 再由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新闻发布, 并且, 新闻发表也要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而网络传播不仅可以通过新闻网页进行新闻发送, 论坛帖子、微博、博客等各种渠道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 比如2008年“周久耕事件”、2010年“李刚事件”都是通过网络论坛首先进行曝光的。同时, 纸质媒体只能够用文字和图片来进行事件报道, 但网络媒体却能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结合文字、图片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 在视觉效果方面占绝对优势。
3 纸媒面临发展瓶颈的原因
为了应对网络媒体低价倾销信息的冲击, 南方周末报业集团也开始实施“电子纸”计划, 试图以纸媒自身的力量与网络等新媒体抗衡。由于受纸张不断涨价的影响, 纸媒的成本增加, 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部分纸媒进行提价, 造成受众转移注意力, 转向成本较低的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与纸媒相比, 其信息传输要快速便捷得多, 其新闻信息制作的成本较低, 甚至是零成本。网络媒体信息销售数量越大, 其边际成本 (SMC) 越低, 借助低成本的复制手段, 其短期平均成本 (SAC) 则处于逐渐下降趋势, 相比纸媒成本, 网络媒体具有非常大的利润空间。因此, 其发展颇为强健, 大有取代纸媒的势头 (1) 。
4 结语
新媒体的强势发展, 对传统纸媒造成很大冲击, 甚至影响到某些纸媒的生存。纸媒的未来发展之路到底如何, 纸媒无可取代的优势以及纸媒的未来发展路径需要认真推究。可以说报纸进行技术化转型和自身变革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本文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之下, 纸媒体的生存受到了严峻考验, 它的发展方向需要人们重新思考, 报纸和新媒体, 一个代表了厚重的过去, 一个代表了朝气蓬勃的未来。新媒体因其独特的技术和便捷的阅读, 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纸媒的读者, 在传媒介质上和市场份额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纸媒的发展只有依靠新技术来装备自己, 以一种新的角色和身份走进读者的视野, 才能和新媒体并驾齐驱, 相得益彰。
摘要:新媒体诞生前, 传统媒体皆依赖传播方式而存在。比如我们说《收获》, 它就是一本杂志;说《人民日报》, 显然指的是一份报纸;而CCTV毫无疑问是央视……如此而已, 不一而足。然而,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媒体与传播方式互依互存的关系被迅速打破, 传统媒体不断地向新媒体延伸, 而新媒体也在向传统媒体渗透。这种相互融合, 导致新旧媒体界限模糊, 传统的传播方式面临终结。报纸、电视、广播、视听设备、网络等新旧媒体之间实现无缝隙的流转和共享成为一大趋势。媒体受众已将本就有限的个人时间进行了重新分配, 并逐渐向新媒体转移。
关键词:渗透,重新分配,纸媒,困境,优势,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郭谷斌.全媒体语境下纸媒的困局和价值重构[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
[2]吴明子.谈网络数字化冲击下纸媒的价值创造[J].商业时代, 2010 (9) .
[3]蔡敏.把纸媒做成观点纸:谈全媒体时代纸媒的核心竞争力[J].传媒, 2010 (7) .
[4]范以锦, 盛佳婉.纸媒依然“危”而不倒[J].传媒, 2010 (9) .
浅谈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 篇6
(1) 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发展令人担忧。近几年, 新媒体的普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尤其在网络媒介传播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来, 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网络高速发展, 电子媒体占取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进入21世纪以来, 报纸原有的传播优势也在被网络媒介吞噬或者超越, 从而报纸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纸质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日俱增, 前景不容乐观。2008年以来, 金融海啸席卷了全球每个角落, 摧残了众多企业, 传统媒体的纸媒因广告市场的低迷也受到强烈的冲击:《纽约时报》将自己的办公大楼抵押出去还债, 《新闻周刊》裁员, 百年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等纷纷停止出版印刷版日报, 全面改为电子报, 日本讲谈社的《现代》杂志停刊。国内, 《中华新闻报》终因资不抵债而停刊, 成为首个倒闭的中央级报纸, 整体环境一片哀鸿遍野。在金融海啸的影响下, 纸媒加速衰退, 一时“报纸消亡论”的悲观情绪蔓延。
(2) 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介传统读者流失。“一报难求”、“即刻售罄”、“竞相传阅”这些词对报刊来说是久违了, “疯狂转发”、“点击过万”等词似乎更适合描述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在不知不觉中, 传统纸质媒介的读者已经将视角转向到新媒体。过去在北京地铁里大约80%的乘客都在看《京华时报》, 如今地铁里已经很难见到读报人了, 人人都拿着手机或其他电子阅读设备。过去北京大大小小的报亭, 过了上午10点几乎很难再买到《京华时报》, 那时真是一报难求。如今, 直到下午4点报亭都有不少存报, 报社还要接受报亭退报。过去《京华时报》是从不接受退报的, 而且基本也无退报。从地铁和报亭这两个都市报主要发行阵地的变化, 可以看出报纸衰退的迹象, 反映出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正在被新媒体慢慢改变。传统的信息流动方式是“媒体—公众”, 如今却存在多种模式, 有“公众—公众”, 也有“媒体—公众—媒体—公众”。原有的线索来源被改变, 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主要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传统媒体的内容报道有如炒隔夜剩饭,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二、纸质媒体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1) 内容单一, 时效性不足。随着排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报纸页数不断增加, 一份报纸可能包含十几、二十个版面, 包括经济类、文化类、时政类、健康养生类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是与当今网络媒体相比, 报纸显然相形见绌。最明显的一点在于网络信息量之庞大以及信息结构之复杂, 一份报纸的信息量充其量也就几十页, 可是网络上的信息链接是无穷无尽的, 网民可随时依据喜好点击不同的链接, 查阅不同的信息, 纸质媒体就没有这种功能。与网络媒体相比, 纸质媒体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其传播速度较慢。网络有着时效性的特点, 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 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报道实时新闻。可是一份日报从记者采编、排版、到印刷出版, 最快也要一天时间。以报刊为代表的纸质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不如网络媒体, 即使每日出版一期的“日报”也要经过采访、写稿、审稿等一系列的流程才能出版。所以, 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报纸报道往往滞后于网络报道。例如,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新华网新闻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53分最先进行了准确报道, 距离事发时间不到半个小时;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 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新浪网于6时24分就发布了新闻快讯, 而最早报道此事的纸质媒体《人民日报》却是在当日9时44分才发布报道。
(2) 传播模式单向。除了信息量有限外, 纸质媒体的另一个突出缺陷在于传播模式的单向性, 即缺乏一个有效快捷的反馈机制, 读者看完一份报纸的所思所想或者意见和建议没办法第一时间反馈给编者, 这些信息对出版社的发展和改革往往是有利的。相比起来, 网络媒体的反馈制度就完善得多, 网民在查阅信息之余可以即时发出评论, 网民与媒体、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形成双向甚至是网状的沟通机制, 网络媒体掌握着最新最快的信息主导权。
(3) 传统优势失去。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经历长时间的发展还未被替代, 证明其还是有着传统优势。例如, 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方便携带等。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人们的喜好改变, 这些传统优势越发不明显, 甚至反之成为劣势。从成本低、价格低来讲, 网络媒体的成本更低, 受众只需有台手机或电脑就可以上网。其次,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环保概念兴起, 某程度上威胁着纸质媒体的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应对策略
(1)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把握深度报道的优势。报纸作为一种媒体, 在传播信息上必须具备权威性、客观性的特点, 但这已不能作为一份报纸吸引读者的优势。笔者认为, 除了继续增加信息量之外, 还要发挥自身深度报道的优势, 对新闻进行思考性和深刻性的报道。纸质媒体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深度把报道上, 从而做出符合当代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的报道。例如,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爆炸事件,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8月13日1点16分在《新闻直播间》口播消息“天津滨海新区一码头发生爆炸”, 并连线前方记者。“中央新闻客户端”于13日凌晨00:14首发消息“天津滨海新区一码头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我们看到这个事件中, 纸媒是毫无疑问地失去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那么作为纸媒, 应该马上做好深度报道的准备。在网络媒体纷纷报道爆炸消息的时候, 我们做好13日该事件的深入调查, 会在一定程度上争夺受众群体, 让读者把视线转移到纸质媒体上来。
(2) 创新固有模式, 开辟新的领域。纸媒发展的未来在于创新。新闻的原创性和公信力仍是纸媒的优势所在。报业在长期的发展中, 建立了水平较高的采编队伍, 拥有在各方面积累的人脉资源, 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度和深度剖析能力, 以及对新闻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即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能力。如今纸媒的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挤压, 突围方向还在于纸媒自身办得好不好。纸媒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市场的同时, 还应追求精品化, 通过提供给读者更多的背景材料、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研判, 展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不断满足读者对报刊内容的深度、广度、精度等方面的需求。例如, 各强势纸媒除了形态创新, 还有内容的创新, 如评论和调查性报道的勃兴。随着微博的兴起, 《南方都市报》开辟“微博语录”专栏, 专门选取有看点、有乐子的微博进行刊登, 与时俱进。其次, 我们还可以创新传播模式, 继续更新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信息传播实时性。再者,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建立于读者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报纸作为一种媒介, 应该一方面继续做好新闻发布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积极听取读者反馈, 如建立读者信箱、开通微博等。其中开通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现在很多报业集团都纷纷开通官方微博, 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纸质媒体应该探求一种适合微博的新闻报道方式, 既要符合微博简明扼要的特点, 又要适当加入视频、投票、话题讨论等, 吸引更多网友关注, 并增加互动, 从而增强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3) 促进多方合作, 加强资源整合。兼容并包, 共同发展不失为纸质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新媒体合作、加入媒体整合, 以报业集团纷纷开通微博为例, 作为传统媒体, 纸质媒体不应该闭门自守, 而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与时俱进, 积极探求自身发展之路, 包括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自己, 同时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例如, 应对上文提到的环保新趋势, 纸质媒体不能消极应对, 而应创新技术, 研发环保纸质, 利用回收—循环再用的生产模式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纸质媒体应该积极寻求与新兴媒体的合作, 接触网络等新兴媒体, 以谋求自身更大发展。同时, 纸质媒体应紧贴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积极加入媒体大整合的行列。加强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 整合传播, 加快变革, 纸媒不应将新媒体视为对立面, 而应拥抱新媒体, 达成强势互补。
四、结语
新闻是社会的调解机制, 是社会秩序的监督岗, 是社会生活的守望塔, 新闻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在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只有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加大报道深度, 创新传播模式, 整合新媒体力量, 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君超.报纸的未来, 消亡还是再生?[J].新闻记者, 2009 (8) .
[2]欧阳明.深度报道采写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3]许海燕.略论新闻的深度报道[J].摩登, 2008.
[4]吴孝文, 周天珂, 江雨璇.全媒体时代下报纸经营模式的探究[J].神州, 2013 (5) .
全媒体语境下纸质媒体的救赎之道 篇7
一、全媒体背景下纸媒的尴尬处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的媒体形态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出很强的时效性、表现性、参与性、 互动性和信息内容丰富性的特征,这些都是传统纸媒所难以做到的。如:与互联网相比,纸媒的出版程序更为复杂,采编、审稿、出版、发行等都需要时间上的成本, 所以在时效性上不如互联网快捷;与微博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相比,在读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上又存在明显的劣势;与电视相比,在内容的呈现上又显得单一。即使纸媒所拥有的携带方便、可随时阅读这一优势,也很快被便捷的手机报所代替。因此,在新媒体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纸媒却呈现出了一种四面受敌的景象。
从时代背景来看,起初中国纸质媒体发展的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文化形态多元化的对外传播出现,尤其是伴随着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日益普及数子新媒体的崛起,纸质媒体的尴尬处境和危机感愈发明显。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首先,从制作与生产角度来看, 纸张的制作与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界木材,这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纸质媒体的营销模式尚未形成西方国家成熟的产业链。中国大部分报业盈利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和效益低。再次,传播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弊端。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在电视媒体播出后一天后,读者才能在第二天报刊上读到,因此,缺乏及时有效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一步限制了纸媒的优势发挥。 最后,纸媒的雷同化和同质化竞争,削弱了其发展的有利空间。此外,传统纸媒广告营业额的减少,影响了其生存。传统纸媒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广告商的广告费资助。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很多受众把视觉转向了以及时传递大量信息的网络媒体,这使传统纸媒的发行量大大缩水,陷入运营困难的处境。当前,我国报业市场定位不准确,分类混杂,细分不够,这是不是意味着纸媒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二、纸媒相对新媒体的比较优势
纸媒之所以没有被广播、电视所取代,正是因为其自身的比较优势。
第一,纸媒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并能给予读者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满足了受众的期待视野。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是人们几千年来所养成的,它存在于每一个读者的骨子里,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此外,纸质传媒是一个实实在在、具体可感的实物,它在触觉上、 视觉上能给读者不同寻常的感觉,其深入的报道触发人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人们止步于浅显的平面化报道, 对所报道的内容作出学理上的思考,从而拓展其想象的空间。
第二,纸媒内容的原创性和深刻性。由于纸媒有限的版面和纸质资源的消耗,决定了纸质媒体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加注重原创,更加注重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现状的形而上的思考。这也是纸质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相比而言,新媒体还主要是以转载纸质媒体的内容为主,这从侧面说明了纸媒的优势。
第三,纸媒有着成熟的发展模式,新媒体还处于发展阶段。纸媒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出版模式和盈利模式。而新媒体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尚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 这也为纸媒的更新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时间机会。
第四,纸质媒体的高度公信力和深度性报道的优势赢得读者的高度认同。纸媒的公信力与权威性,重点体现在对党的思想及政策的报道上,它缜密的新闻编辑能力及社会分析能力,是其它任何新兴媒体都远远不及的。
三、纸媒的突围策略
在三网融合的全媒体语境中,纸媒的成功突围愈发显得重要,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内容层面。所谓“内容为王”,应继续秉持纸媒权威性与公信度的报道,将纸媒内容做真、做深、 做足。众所周知,纸媒的权威性与公信度是其自身的最大优势,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纸媒要继续坚守这一高地,始终把握舆论宣传的权威性与公信度;其次,注重内容的原创、尊重事件的事实与热点的深度报道;再次,纸媒应该充分调动自身各方的力量,深入社会基层,挖掘一些最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如实、深刻的将其报道,真正成为舆论的导向仪, 传媒的航向标。
第二,形式层面。在对受众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基础上,开拓纸媒的单向维度传播模式,凸显与新型媒体的联姻,从而丰富纸媒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纸媒在坚守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受众的消费心理,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形式创作,打造自身的品牌与特色。一方面,纸媒在排版设计上要增加创意的元素, 丰富版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三原色的搭配、文字与图片的配置等,使其给受众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使它既不乏报道的深度,又不缺欣赏的魅力;另一方面,纸媒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拓宽其表现的艺术手段。如: 纸媒与互联网结合,打造纸媒的电子版;与手机、ipad等终端合作,打造手机报等。
第三,接受层面。调动读者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实现双向传播的民主化。默多克曾说过:“报纸在21世纪会达到新高峰,因为人们对资讯的渴求比过去都大。与博客等互联网内容相比,报纸提供一个更值得信赖的资讯来源。利用报纸品牌,把伟大的新闻工作和价值判断呈现给读者,以读者想要的方式和内容传递,是当前的挑战”。纸媒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言,参与性与互动性较弱。尤其是全媒体语境下新型传播工具微博的出现,将受众的参与性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使他们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创作者与传播者。因此, 纸媒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与公信度的同时,还应该开通与受众间互动的渠道,使其更能反映受众的心声,传达他们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只有抓住了受众的心,才能抓住他们的眼球。
综而述之,新媒体的出现虽然给纸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并不意味着纸媒时代的终结。郑瑜在《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一文中指出,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新媒体不可能“速胜”, 传统媒体也不可能像某些学者精算的那样“速亡”。 但有一个事实又不容争辩:如果离开网络和数字服务, 报纸将没有未来。这就需要实现媒介融合。祸福相倚, 虽然新媒体的崛起动摇了纸媒传统媒体“大佬”的地位, 但也使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从而促使其不断的自我升级换代,使自身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并存,相信未来的媒体世界,几大传媒形式不是彼此取代,而是呈现出相互共存、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摘要:在全媒体的时代语境之下,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对纸质媒体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立足于全媒体语境,重点论述纸质媒体的现状、优势及突围道路。
传统纸质媒体 篇8
关键词:自媒体,纸质媒体,发展建议
1 纸质媒体具有的独特优势
1.1 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在以往几十年里, 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内, 权威信息的构建主要由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来进行。在产生重大新闻事件时, 大部分受众更愿意相信报纸提供的真实信息, 不管是受众人群, 或是广告投资商家, 选择信息的核心准则仍然是权威性。
在信息传播方面, 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信息源, 且因为没有受到相应的管理限制, 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但这却造成了信息源过多, 且较为复杂, 甚至存在以假乱真的现象。各种各样的帖子并没有经过任何权威部门的审核就发布, 导致大量假新闻涌现, 降低了其公信力。而报纸行业长时间累积了公信力, 成就了新闻的真实程度, 在当前时期, 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与资源。
1.2 品牌指导和原创价值
以往报纸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 构建了完整的采编团队, 发表的新闻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其常见报道书写方面的技巧和深入报道的明确性以及挖掘能力, 都促使报纸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力量。新闻报道规模较大;同时, 为了保证报纸的质量与数量, 有对应的责任认定。
根据有关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 大部分网络媒体都不具备采访权, 以往报纸属于新媒体的强大信息源, 报社在竞争过程中组成独特的报道, 充分将采访权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报纸所具有的信息引导意义, 突显社会文化品质及价值取向。
2 自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生存发展策略
2.1 改变经营对策
必须针对目前信息化这一背景环境, 改变经营对策, 完成由单媒体向融媒体的改变。在报业构建方面, 尽可能地借鉴新媒体优点, 针对自身实际, 构建其对应的网络媒体和手机客户端媒体, 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生产链条组成方法和传播路径发生改变, 重点表现为生产主体、客体以及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化, 想要适应这个发展潮流, 促进纸质媒体的长时间稳定发展, 就必须要构建其全媒体的阵势, 达到纸质、网络媒体和移动PC之间的传递, 参考对应的信息发布平台, 将多种媒体方式融合起来, 让媒体慢慢成为受众平时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内容, 强化纸质媒体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地位。
2.2 重视新闻内容
新闻报道的内容既是受众关注的核心, 也是媒体中心竞争力的反映。若内容不够新颖, 无法辨别真假, 将很难吸引受众的眼球。纸质媒体作为新闻内容的重点生产者, 必须要仔细验证信息的源头;同时, 合理安排语言, 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质量, 强化信息的权威性。给受众提供最正确可信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资源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千万不可以因为追求速度和新颖性而忽视新闻内容的真实度和专业性。必须要在受众心目当中塑造专业的权威形象, 构成纸质媒体特色, 并针对受众人群阅读规律, 把新闻的内容以更加舒服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进而吸引更多的受众人群。
2.3 加大人才团队建设
纸质媒体想要发展, 必须依赖于专业高水平的人才团队, 不管是采编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 还是策划工作者, 均是报业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人才。所以, 媒体要编制合理的奖励机制, 加大人才团队的建设, 保证当前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加快纸质媒体发展的速度。此外, 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借鉴新媒体经验丰富的工作者, 给纸质媒体发展方面提供相应的策略, 保证其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速度, 做到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确保其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3 结语
通过本文对自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生存发展建议的深入阐述, 使我们了解了纸质媒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融合新媒体构建相应的网络平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被新媒体击垮。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 能够给纸质媒体生存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玉.新媒体环境下《北京青年报》发展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3.
提高纸质媒体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篇9
纸质媒体当前面临的形势
新媒体已成为舆论的主阵地。随着网络、移动及数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媒体受到很大冲击,新媒体已成舆论的主阵地,在第30次互联网的发展统计报道中,至2012年中旬,我国上网人员数量已达5.38亿,其普及率是39.9%,手机网民的规模为3.8亿人,而农村网民的规模也达1.46亿人,与2011年底相比,增长了约2.55千万人。在互联网技术下,新媒体已成发展最快及最强势的媒体。从近些年的舆论热点看,媒体事件通常先是在新媒体上萌发与发酵,进而被传统纸媒跟踪报道,例如陕西安监局局长的微笑门事件、武汉少年的五道杠事件及上海法官招嫖事件等。据我国2010年的危机管理的年度报告可知,近些年,约70%的危机事件是通过网络最先曝光的,当前微博用户的数量众多,与2010年底相比,其使用增长率为300%,并且很多政府及官员也开设了电子信箱及微博等信息,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强,给纸质媒体带来较大冲击。
纸质媒体中的受众流失严重。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活动的速度已加快,而纸质媒体还是一对多的传播机制,其传播速度较慢,互动不足,已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时效要求。据CTR调查显示,与2006年相比,2010年时,报纸读者流失很多。并且随着网购、网上银行及支付宝等新经济行为的兴起,新媒体社会化越来越成熟,快速抢夺了纸质媒体的大量受众,并且纸质媒体中的中老年读者也正被新媒体所瓦解,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纸质媒体要获得发展,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竞争力,以促进其良好发展。
提高纸质媒体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构建报网相融合的一体化机制。从媒体的发展历史来看,新媒体的出现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纸质媒体,新媒体与纸质媒体间是个相互交融的过程,纸质媒体的受众需求依然很广大,也是其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在现代形势下,纸质媒体确实受到了很大冲击。纸质媒体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全新良好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将纸质媒体与网络进行融合,打造报刊网络的全新生产链,具备传统媒体的整合意识、策划意识,让新闻产品传播更具有可选性及丰富性,这样一来,才能节约资源,提高传播的时效性,扩大纸媒的影响。纸质媒体要做到报刊网络的融合,就需要整合起纸质媒体和网站、媒体终端、新闻生产的流程及采编机构,促使其进行一体化发展,实施一个班子一套架构的方案,避免重叠机构的出现,例如烟台的日报传媒集团,就在新闻中心建立小组,根据全媒体的战略计划,对集团各种媒体的同一新闻进行任务采编,从各自为政转为集约化的生产,信息采访实施一次性完成。
建立完善的全媒体形式新闻平台。要加强报刊网络的有效融合,需要对所有媒介介质与全方位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及融合,构建新流程,将网络、报刊与手机等媒体进行融合,打造成融合度极高的新闻平台,真正实现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加强新闻生产链的延伸,有效实现动态整合、一次采集、多渠道与多次发布形式的数字化传播,从而满足新闻的滚动播出需求,并制作出不同形态的新闻类产品,让纸质媒体真正成为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平台。要构建完善的新闻平台,还需要充分运用纸质媒体中的采访根系,第一时间获得鲜活生动的第一手素材,尤其是独家报道,再运用网络、手机、微博、户外及视频等媒体资源的整合功能,实施全媒体的策划、包装与推介,开展互动性的活动,有效实现信息增值,拓展纸质媒体的商业市场,将新媒体作为新产业的增长点,并大力扶持,和新闻媒体进行高度融合,从而使纸质媒体经网络平台能走得更远。例如网络微博新媒体,纸质媒体要肯定微博的正面价值,从微博当中发现有效信息源,对新闻事实给予核实,以迎合大众兴趣与生活方式,积极转变本身定位与态度。
加强纸质媒体中的内容再造。对于纸质媒体来说,要有效融合网络及报刊,并加强纸质媒体的内容再造,需要从下列方面着手:报刊网络的内容应保持特点,互相结合,并合理分工,取消独家观念,对于即时新闻,应该以现场口播、手机短信、现场视频与图片等形式为主;对于突发事件应实时地实行滚动播报,其滚动时间应精确至分秒,一旦有新变化,网上就要有滚动新闻窗口,在现代多媒体时代,录音笔、照相机及摄像机等媒体可逐一呈现于网上,而纸质媒体则要积极跟进,实施报刊综述、回溯与深度性的报道。
策划活动要将报刊网络进行巧妙结合,并且每个媒体要定期策划一些活动,当组织每个活动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与网络进行结合。
为了进一步扩展新闻的线索来源,可运用MSN及QQ报料号,让读者运用聊天工具向编辑或记者传图片、报新闻、找帮主或说心事等,一些读者拍的视频及照片,也可直接当作内容产品,扩展新闻线索与内容的同时,还能加大读者的认同度。
加强媒体技术水平提高,并正确引导受众舆论。纸质媒体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数字报业的转型,实施数字报业与网络及终端平台的融合,而这离不开强大的媒体技术水平支持,现代媒体技术水平主要涉及两网三屏技术,其中,两网所指的是移动通信网及互联网,而三屏所指的是媒体终端,例如手机、PC机与电子阅读器等。要加强两網技术的提高,需要从传输速度的高速化着手,有效解决数字纸媒中的数据信息传输问题,充分优化介媒的运营架构,结合云技术,构建媒体的数据中心,把媒体信息进行大型机化,并由传统物理大型机向虚拟大型机的信息广播模式进行转变。加强三屏技术的发展,要从便携联网、终端多播及智能化操作等方面着手,积极适应数字网络的环境特点,结合目前通信网络优势,丰富报刊网络媒体内容的丰富性,以提高纸媒的市场竞争力。在现代社会形势下,纸质媒体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除了加强媒体技术水平提高与报网融合外,还应进一步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迅速更新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要适当调整受众范围,拓展新的受众群体,并进一步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在网络假新闻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原真相,发挥纸媒的信息威信,增强新闻的鉴别力与敏锐度,正确引导公众的价值观,从而发挥纸质媒体的魅力,促进纸质媒体的长久持续发展。
传统纸质媒体 篇10
一、纸媒遇困的原因
报纸, 从诞生至今, 已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手抄新闻、新闻书到后来的周报、日报、都市报, 报纸作为最有公信力的媒体之一, 被受众广泛认可。然而, 近年来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纸媒, 读者群流失、发行量下降、广告收益减少, 纸媒的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纸质媒体发展到今时今日, 很大程度归结于近年来网络媒体、微博微信以及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的冲击, 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的转变和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但与报纸本身墨守陈规和错误估判形势也不无关系。对此归结为三大原因:
(一) 地域格局被打破
传统的纸质媒体, 除了中央主流媒体以及行业媒体之外, 多于地域相关联, 以浙江为例, 钱江晚报, 温州晚报, 浙中新报等均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这很大程度上基于创刊时对报纸的地域定位, 然而伴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 报纸的采编工作变得快捷, 发生在本地的新闻事件, 本地新闻媒体所具有的采编优势越来越小, 同时受限于本地主管单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在一些突发事件上往往不如外地媒体灵活, 进而丢失了新闻核心要素, 新闻产品质量上逊于他人。随着, 财新、澎湃、 无界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 新闻的地域格局被完全打破, 异地报道成为常态, 传统纸质媒体尤其是都市类媒体定位固守的区域优势不再, 在发展中一步一步丢失话语权。
(二) 读者大量流失
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剧增, 读者从报纸、电视、广播上获得新闻的形式已经完全转变, 如今已发展成为新闻利用移动终端无差别的轰炸读者。如今一个新闻事件, 在新闻产品形成的第一时间内, 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其海量的客户群的移动终端推送, 致使“手机在手, 新闻我有”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 读者对报纸的需求越来越低, 而对于报纸这种以读者为生命的行业来说, 读者的流失无异于生机的流逝, 当流失积累到一定程度妨碍报纸生存之时, 停刊则显得理所当然。
(三) 经济命脉被蚕食
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上半年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5) 》显示, 报业赖以生存的广告市场连续4年负增长, 2014年的下降幅度甚至达到两位数。广告和发行量双双折戟, 报业步入衰退期已难挽颓势, 甚至有专家称报业正遭遇“断崖式”滑落。这并不是广告的下滑造成, 而是大部分广告被客户转移到新媒体, 原本属于纸质媒体的主营收入被新媒体步步蚕食。至此纸质媒体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不复存在, 不得不以裁员、分流等形式维持, 最后走上停刊的道路。
二、纸媒出路的思考
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纸媒要应对以上种种困境, 如何选择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是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认为纸质媒体不能墨守成规, 不能固步自封, 要敢于转型, 才能在新媒体厮杀的背景下重拾自己的黄金时代。
(一) 打破地域格局, 寻求更大热点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提升, 单一地区的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当地发生的新闻, 而地球村落的逐步建成, 更能让发生在万里之外的新闻有发生在身旁的感觉, 所以区域性报纸不再单纯的报道区域性的新闻便成为突破口, 一遇重要突发热点新闻, 能够在新闻报道中发声, 发表原创新闻, 成为作为媒体重要价值体现。因此, 纸质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 应力求做到本地所发新闻中发出主要声音, 外地所发新闻中不失声, 同时也应打造属于自己特色区别其他同行的拳头产品。
(二) 坚守内容为王, 做出核心产品
纸媒的权威性、采访权是其生存之本, 也是最有利的武器。纸媒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择新媒体之短而填其空白。首先, 开拓自身新闻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以新闻调查、新闻评论、新闻相关常识内容链接的形式进行报道, 加强信息的整合能力。在当下信息爆炸时代, 强有力的信息整合可以更加立体、真实的还原新闻事件本身, 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其次要增强新闻策划, 有规模、有层次、有深度的报道活动, 较之普通报道, 它胜在鲜活性与全局性。因为在之前的策划中, 策划者已对新闻线索和材料进行了剖析, 在新闻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对可能预见的全局进行了预测、设计, 其新闻涉及面既深入全面又有独特的视角, 不至于流入俗套。
(三) 推进报网融合, 加快媒体转型
新媒体来势汹汹, 纸质媒体若一味我行我素势必被时代所淘汰, “报网融合”成为新形势下发展最基本框架, 也成为被业界最为看好的“招式”。因为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 纸质媒体所载新闻的时效性传播不及网络, 因此需报网联动以弥补信息传播及时性的短板。传统纸媒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官方微博、云报纸、二维码……使“全媒体”成为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部分纸媒甚至可以考虑壮士断腕, 敢于放弃纸, 探索变身完全依托互联网的电子报纸。
(四) 多元化经营, 创新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始终是传统媒体转型路上的关键问题, 也是最大的障碍。面对新媒体, 传统媒体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内容搬到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上, 而忽视了盈利模式的创建。如今, 纸质媒体剩下的最大优势, 即是多年经营下来所积累的品牌优势。纸媒应当依据这个优势, 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 调整媒体的盈利结构, 从改变单一依托广告盈利入手, 重视延伸产品开发, 通过价值链接使媒体增值, 降低广告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例。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也可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 在与新媒体之间的跨越和融合中, 力争在新媒体领域也分得一杯羹。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 纸质媒体受新媒体冲击将逐步加大, 在互联网遍地开花的情况下, 部分纸质媒体还将走上停刊的道路, 拭目以待纸质媒体如何转型升级, 在传媒业得以长久生存。
参考文献
[1]赵丹妮.纸质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现状与出路[J].企业导报, 2014 (4) :146.
[2]张满红.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发展困境及出路[N].山西经济日报, 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