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记者

2024-10-07

传统媒体记者(共11篇)

传统媒体记者 篇1

一、全民记者时代来临

如果说过去十多年互联网的兴起是对新闻传播的挑战, 那么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则无疑是对新闻传播的颠覆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在逐渐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平台, 同时也抢走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和资源, 传统媒体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

自从2007年智能手机问世以来, 互联网和手机成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被业内认为是自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目前, 手机已经大幅超过了电脑PC终端, 成为群众每天接触最多的媒介。

新闻具有时效性, 自媒体诞生以来, 就在为了抢新闻而分秒必争。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 记者不可能准备好采访设备前往事发地点守株待兔, 这时智能手机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见闻、经历用手机图文并茂的记录下来并在网络上发布, 使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记者, 打破了时间、空间甚至媒体对新闻传播的限制。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发生后, 通过手机QQ, 从灾区传出了第一批信息, 许多灾区的画面都是用手机拍摄后发布到互联网的。

2011年7月23日的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 当时正在动车上的博友“羊圈圈羊”于事发后9分钟发出的求救微博成了大众知道这起事故的第一条“新闻”。

2014年7月21日的北京暴雨中, 私家车主王璐通过一条微博号召了300辆私家车自发前往机场接滞留乘客, 引发正能量爆棚。

……

在许多的新闻事件中, 智能手机都发挥了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而发布者并非专业的媒体记者, 这就意味着受众接收信息已经不再依赖传统媒体, 全民记者时代已经来临。

二、利用新媒体巩固舆论阵地

全民记者时代来临了, 社会就不再需要专职记者了吗?非也, 在新闻的权威性和深度方面, 传统媒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诚然, 智能手机让人们能以更快的速度接收信息, 但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 也容易让更多的虚假信息充斥其中。网络红人秦火火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0年至2013年期间, 秦火火用添油加醋、夸大事实、捕风捉影等手段造谣传谣, 炒作7.23动车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等,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也暴露了新媒体的弱点, 相比之下, 传统的纸媒和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就要高得多。面对新媒体的迅速便捷, 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可以说是完败。但是, 就舆论影响力而言, 受众还是比较信赖传统媒体。于是, 就有不少传统媒体打新媒体的主意, 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兴媒体, 抢占“网络舆论阵地”, 据悉, 重庆多家区县报都已经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注册并进行了实名认证。

这样一来, 新闻事件发生后, 首先就通过新兴媒体简要的将事件告知受众, 再通过时效性稍差的传统纸媒作详细、深度报道予以补充, 既满足了时效性, 也保证了权威性。所以, 传统媒体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 善于学习和运用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来巩固主流舆论阵地, 扩大影响力。

三、提高引导舆论的水平

李开复在《微博:改变一切》一书中说:“在微博时代, 如果你有100个粉丝, 你就像一个小规模报纸的编辑那样, 可以在朋友圈子里享受被尊重、被阅读的乐趣。如果你有1000个粉丝, 你就像是街头海报、大字报的创作者那样, 可以把你的声音传递给相当数量的人。如果粉丝数到了1万, 你就会有创办一家杂志的成就感。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 你发出的每条微博就像刊登在地方性报纸上那样受人瞩目。”在全民记者时代, 传统媒体要如何才能争取都“粉丝”呢?笔者认为, 提高引导舆论的水平是关键。提高引导舆论的水平, 不光是要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水平, 还要与时俱进, 迎合受众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和习惯。

当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快餐化”, 已经很少有人会安静地坐下来阅读一张报纸。如果我们的传统媒体还在对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进行长篇累牍的报道的话, 无疑是在浪费自己的纸张和读者的时间。

“快餐化”的信息需求就要求传统媒体树立一种碎片化思维, 就是要让受众接受信息的时间、地点变得碎片化, 让他们可以用在街边等车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完整的接受一则信息, 让受众在一分钟内就“一见钟情”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传统媒体记者 篇2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二○○七年已经过去。这一年里,我一直在乐山晚报记者部从事新闻采写工作,在报社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进步。回顾这一年来自己所走过的历程,充满了喜悦和收获。本人根据年初拟定的工作和学习目标,现自我评定如下: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并以此为新闻工作的指导。在新闻采写活动中,不断加强新闻政治性、敏感性学习,严守党的新闻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杜绝一切政治性错误。做一名政治合格、新闻业务过硬、严格职业操守的新闻工作者。(此项为40分,自我总结得40分)

二、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党和社会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强采编业务学习。工作中,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勤动脑、勤动腿,不怕苦,不怕累,采写了大量引起读者共鸣的新闻稿件;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培养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员群体,及时掌握联系部门的重大新闻事件。过去的一年,本人见报的稿件超过350篇,并力争在新闻工作上更上一层楼。(此项分为30分,自我总结得29分)

三、积极加强与编辑和其他环节的沟通,共同提高对新闻的理解和把握,共同努力使每一篇新闻报道都做到真实、可读性强,能引起读者共鸣,以此提高晚报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为报社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拓宽新闻视野,让乐山晚报在同行业中敢拼、敢超,居于同行业的前列。(此项分为10分,自我总结得9分)

四、积极完成单位领导、部门领导交办的任务,顾全大局,团结同事,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在社会做到成为一名好公民;在单位做到成为一名好工作人员;在家庭做到成为一名好成员。(此项分为20分,自我总结得20分)

五、维护报社安定团结局面,积极完成报社交付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此项分为10分,自我总结得10分)

全年完成工作任务,自我总结得分为108分。

乐山晚报记者部:

传统媒体记者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报业改革 记者转型 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9-01

1 西方媒体发展现状

西方传统媒体针对新媒体也采取了相应方法,第一,培养“VJ记者”这里的“VJ”只能就是全能记者的意思,具体是指能掌握使用新媒体要求的技术和职业素养进行新闻报道的记者。为适应新媒体潮流,国外传统媒体开始注重对记者的培养。对于记者要求其能通过手机、相机等各种电器设备进行采访,无论是交代下的广播还是纸质新闻都能够进行专业撰写等多方面构成;第二,占据大幅度网络版面,对于这点可以从国外知名纸质传媒,路透社,全美报等看出,为适应新媒体发展,已开展出相应的媒体网站,通过网站和纸媒相结合的方式,将新闻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展现。

《纽约时报》新上任的CEO,就是过去BBC的马克·汤普森,在内部的人也讲转型。所以我想说所谓的媒体转型,就是你最主要的呈现平台在哪儿,这是一个平台的转型。就内容提供而言,很多美国真正的好记者不得不去改行,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还没到这种程度,因为中国长期来讲对好记者和好内容还是稀缺状态,关键是我们把这些好的新闻、深度的新闻、花了钱的调查新闻……都要放在一个新的、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平台上。

《纽约时报》的付费墙模式在中国比较难复制。第一,《纽约时报》付费墙做了这么多年,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版收费才超过平面版,2013年第二季度公司才刚刚扭亏为盈,这是一个多年坚守、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且从一开始对方就非常注重版权保护。第二,《纽约时报》的成功是由它在美国中产社会里独一无二的地位决定的。美国的一些学者、业者也表示,《纽约时报》的收费成功,并不说明综合性报纸也能够通过付费来建立盈利模式,它的模式没有办法被轻易拷贝。

2 中国报业集团在向新媒体学习和改革

中国传媒业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数字和网络媒体使信息生产和消费具规模化,又有差异化,催生出“媒介融合”,成为当今世界新闻传媒业的前进方向,并将对媒介本身产生革命性影响。

2014年南方报业联手IBM打造云计算中心,全力打造全媒体转型思路与战略。“现在的媒体的后台还没有IBM或者软通动力这种特别市场化的数据库来整理,这是我们的欠缺。此外,媒体的许多信息被沉淀掉了,我们现在还称不上数据库,只能叫做资料库。”南都报系总裁曹轲指出,媒体许多宝贵的信息由于没有数据挖掘被浪费掉了,“如果真的把它变成一个数据库,变成有效的能够前端跟市场、产品对接的,它就可以盘活了。”也就是说,在IBM看来,每个用户需求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是非常个性化的,这很需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挖掘。对于客户来说,他得到的东西越简单,就意味着我们在后面要做的东西越多。不过,对于传统的新闻传媒集团来说,这种由新闻到资讯的产品形态的变化对其内部流程提出了极大的变革要求。

南都希望在合作中使内部做一些流程的变化,从前端记者的采访,到加工都要真正是以资讯服务的心态来做。由此来看,时下记者转型已迫在眉睫。

3 面对新媒体冲击,记者应对方法

关注我国记者的转型发展,也不能完全否认传统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对新媒体来讲自身存在的优势。例如,尽管新媒体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但是部分新闻的真实性却有待考虑,因为缺少专业记者的核实,导致部分新闻在出现后,我们发现多数是虚假消息,影响受众对其的正确判断。另外在消息来源范围扩大同时,消息的可靠性也是有待考虑的,为扩大受众关注度,部分新媒体忽略信息来源,在掌握部分基础上,进行大肆宣传,严重的还会造成社会恐慌。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传统媒体也同样面对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冲击。怎样进行改革以适应现在的传媒需要?

3.1 提高与新媒体结合速度,发展“全媒体”记者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媒体用更符合互联网的表达方式与价值规律的手法去再造、整合内容资源。为了提高新闻事件的社会作用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多个媒体、多个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全方面的宣传手法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那么就需要高效能的记者,这就是“全媒体”记者。

通过培养全媒体记者,可以使其很快的融入到各个媒体渠道中,发挥强有效作用。职业记者即专业记者,其职业角色的自我定位首先应该是记录者,其次才是影响者(启蒙或者监督),客观、真实、全面、理性等专业规范依然要遵循。越是公民新闻、草根新闻发达的情况下,职业记者的水准越要体现在对真相的挖掘能力。

鼓励记者培养比较熟悉的网络“水性”、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和跟踪热点事件的意识,既有利于他们使用这种新型网络工具服务于新闻生产,也有利于他们通过网络扩展人脉增加影响。

3.2 “营销”新闻

传统纸媒与网络并不是全然对立的局面。在信息化时代,当重要新闻发生,记者还在坐等明天报纸出刊,这显然在速度上已经不具备优势。如何先发制人,关键是处理好网络新闻首发、报纸新闻深度挖掘两者的关系。例如:纸媒记者或者是电台记者将其新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然后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刷新,最后再依据在纸媒上要通过严谨评析的相关内容作出更为深刻、客观的评价报道。这样的发展形式一方面可以缓解相关新闻信息来源的缺失现象;另一方面还提高新闻门户网站的新闻事件,使其网站能更加丰富的体现各式各样的新闻。另外还有利于增强记者的效率,为传统媒体集体节省部分不必要的开支。

3.3 提高个人对新媒体使用

对于记者,由于其特殊身份要求不能单纯在工作中使用新媒体,也要求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了解新媒体实时发生状况。可以通过开办个人微博的形式,对其工作情况、工作单位,对新闻事件发生后给出媒体人专业的评论,提升和公众之间沟通,建立个人品牌,也是增强记者社会影响力的表现方面。

4 结语

总的来说,新媒体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能改变的。对于我国传统记者来说,适应时代发展,寻求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与我国目前大众使用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信息查阅、观看的人数已是不能生疏,要求他们回归到原有媒介以不可能,所以要做到就是迎合大众“口味”,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对于记者而言,在报道新闻和途径的时候是要坚持原有还是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新闻采集、开发、报道也是其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玉强.新媒体条件下记者素质问题初探[J].新闻传播,2011(10).

[2]张巍巍.“新闻1+1+1”纸媒的魅力创新—— 一个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实践,2010(7).

[3]刘晓.新媒体下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解悦.全媒体记者转型,要“全”更要“专”[J].媒体观察,2013(09).

传统媒体记者 篇4

传播途径越多, 信息获得越容易, 受众取舍新闻的标准就越高。现在, 受众阅读新闻已不仅仅为了获取信息, 而且还想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传统媒体记者只要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生产新闻, 就可在大众传播的冲击面前站稳脚跟。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新闻写作要多从文学写作中吸取营养, 借鉴文学写作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 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使新闻事实不仅更加可信, 而且更加可读、可亲。”增加新闻的文学味道, 正是传统媒体记者提升竞争力、战胜“朋友圈”的重要策略。

汲取文学精华写新闻既是认识论, 也是方法论。下面, 笔者分别从取材、布局、表达等方面对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进行比较分析, 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应用。

一、取材: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的、原始的真实, 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事实。文学真实则是作家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 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 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生活的本质。新闻写作必须像文学创作一样, 既尊重生活真实, 也追求文学真实。

(一) 尊重生活真实: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

生活是复杂的, 这种复杂性:一是表现为事件过程的复杂。二是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复杂。就过程的复杂来说, 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虽是必然的, 却常常表现为偶然的特征。一些意外的、非本质的因素也会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就人物的复杂来说, 对同一外界刺激, 每个人都会因为所处环境和个人性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

生活的真实表现在它的复杂性上。对生活的复杂性, 作家和记者的态度并不一样:作家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格外关注生活中那些特殊的、微妙的东西;记者写新闻则更加强调事件之间, 以及事件与人物之间的关联, 对那些可能影响读者判断的内容会自觉摒弃。

例如,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林黛玉听说宝玉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后, 前来安慰宝玉。她坐在宝玉的床头, “两只眼肿的跟桃儿一般”, 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与黛玉情投意合, 对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不屑一顾。这里, 她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果真是劝宝玉去掉身上的种种美好吗?当然不是。但就是这言不由衷的话语, 真实地反映了黛玉内心的伤痛、哀怨、无可奈何等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活中, 这种“心口不一”的现象经常可见, 作家这样描写, 体现了他对生活真实的尊重。但是, 如果这是现实中的一个场景, 并且有记者把它写入新闻里面, 那么, 这位记者很可能对黛玉的话进行修改, 使其更直接地表露黛玉的心声。

记者对生活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结果就是, 把新闻变成某种观念的“传声筒”, 让人敬而远之。记者如果能够像作家那样真诚地对待生活, 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 那么, 他写出来的新闻, 就会因真实而生动, 因生动而吸引读者。

(二) 追求文学真实:努力探究生活的本质

生活现象纷繁复杂, 呈现出多元的状态。作家写作, 总是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比较,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以使文学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本质。新闻不像文学那样有着很强的主观性, 却不应该像镜子映射物体那样机械地显现生活的表象。不少看似生活实录的新闻, 恰恰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今年春节期间,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特别节目《中国人的活法》。大年初一这期节目是对“大衣哥”朱之文的访谈。节目中, 朱之文面对央视镜头, 感慨地说:“有采访的就问:‘朱之文给你们村上修上路了, 学校也给你翻修了, 你对朱之文咋感谢法?’有的说:‘之文他这才花几个钱, 九牛一毛, 他要叫俺说他个好, 俺庄上一人给俺买个小轿子车, 一人给一万块钱, 谁都说他个好 (原话) 。’”①

节目播出后, 朱之文转述乡亲们的话语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 纷纷以《“大衣哥”成名后为村修路村民:他该给每人买车》为题进行报道, 把“大衣哥”的乡亲推到了舆论的漩涡。这起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人们都对朱之文的乡亲进行批评, 说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 也有专家指出朱之文的乡亲老是惦记着他的钱是一种“畸形人格”。朱之文的报料、媒体的渲染、世人的批评让朱之文的乡亲们很是不满, 朱之文的“发小”朱之星气愤地说:“如果碰见了他, 我要当面问问, 谁跟他要车要钱了!”不久, “大衣哥”出来澄清:“村民索车要钱只是玩笑话。”[1]

乡亲之间开开玩笑, 是很平常的事, 它也是彼此之间亲近的反映。但是, 众多媒体的报道, 只是机械地反映生活, 结果闹出乌龙。记者汲取文学精华讲好中国故事, 就是要像作家那样, 沙里淘金, 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材料加以表现。

尊重生活真实, 追求文学真实, 新闻就会表里一致, 可亲可近, 可读可感。

二、布局:程式构思与文学构思

新闻程式性强, 大多数记者在布局谋篇时运用的是“程式构思”:选择一个结构模型, 并根据这个结构模型对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加工。

记者运用“程式构思”可以快速组织、安排材料, 及时传播新闻信息, 其缺点就在于写出来的新闻单调乏味, 缺少表现力和美感。文学创作不像新闻写作那样有章可循, 却因形式自由、情节曲折或者含蓄蕴藉等原因吸引读者。我们在新闻写作中, 不妨运用文学构思, 尤其是“小说化构思”和“散文化构思”展现新闻事实, 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

(一) 小说化构思

小说之所以吸引人, 就在于它通过强化矛盾、巧设悬念、放大细节等手段, 把故事讲得妙趣横生。它的这些表现技巧也可以被新闻写作所采用。

强化矛盾。“文似看山不喜平”, 以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 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当然, 生活的一些矛盾, 不是大海里的波涛, 而是小溪中的涟漪。但是, 细水微澜同样能打动人心, 我们要想把平凡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 扣人心弦, 关键在于我们捕捉生活中这些矛盾的瞬间并加以表现。

巧设悬念。对未知的事物, 人们都有探究的热情。记者写新闻, 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受众的好奇心, 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欲罢不能。新闻里的悬念, 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事物, 也可以是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变化。近年来, 央视所开设的栏目, 如《走近科学》《今日说法》等, 都把巧设悬念当成吸引受众的“法宝”。

放大细节。“一粒沙上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的本质往往蕴含在细枝末节中。可是, 现在很多记者写新闻, 只是展现事件的进程和结果, 对其中的细节则不大在意。粗线条的新闻写作所带来的结果:一是可信度下降。二是可读性不强。记者如果想更好地表现生活的本质, 并拉近读者和新闻的距离, 就必须放大细节, 把新闻写得更细腻、更生动。

有人曾以“小说可以虚构, 新闻只能写实”为理由反对新闻的小说化构思。笔者这里想强调的是, 新闻写作中的小说化构思, 并不是编造事件、编造情节, 而是借鉴小说的某些技巧来生动地呈现真实的新闻事件。真实与虚假是对“写什么”进行评判, 新闻的“小说化构思”则属于“怎么写”的范畴。

(二) 散文化构思

新闻与散文属于不同文体, 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新闻记录事实, 散文借题发挥, 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区别在于:新闻重实用, 严肃刻板;散文重审美, 活泼生动。运用散文的表现方法写新闻, 就会给新闻披上美丽的外衣。

新闻写作散文化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1982年,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与新华社四川分社负责人的一次谈话中说道:“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有活泼的散文形式, 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 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只要在这方面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也许才能真正对八股式的新闻做点改革。”[2]

今天, 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记者更需以内涵丰富、美丽动人为标准生产新闻, 赢得受众。

散文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记者借鉴呢?

形散神聚。散文中的各种材料, 没有时间、因果方面的联系, 却都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看似轻松随意的结构安排, 实则匠心独运。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新闻散文化的典范。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来写历史遗迹、参观者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如同行云流水, 无拘无束, 却并不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因为, 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记者写新闻, 不必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以神统形, 一线穿珠, 同样可以传播信息, 感动受众。

意境优美。散文之美, 意境为先。记者写新闻, 应当像作家写散文那样, 追求意境。

笔者在写作中, 很注意通过画面的展现、情感地融入来营造优美的意境。2013年, 笔者以《群众情结, 文化人生》为题, 报道山东省“农村文化优秀辅导员”孙德胜下乡指导群众文艺表演的事迹。在这篇文章的开头, 笔者写道:

“吱呀”一声, 楼宇门打开了, 一个清瘦的老人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

外面, 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不疾不徐地下着, 轻歌曼舞一般。路边的松树上, 一只鸟儿踩着树枝, 惊奇地向四周张望。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来得从容, 来得悄然。它趁着夜色落下, 似乎要努力潜入人们的梦中。

这段文章不仅交代了时间、天气情况, 而且也为新闻报道营造了意境、增添了韵味。

三、表达:信息语言和文学语言

语言有两种:一种是信息语言, 平直朴实, 只承载信息。一种是文学语言, 不仅承载信息, 还具有审美特征。

长期以来, 新闻界注重新闻的实用性, 强调新闻语言要真实、准确、简洁、明快, 而不谈新闻语言要优美生动。很多人认为, 新闻写作只能用信息语言, 讲究文采就容易以文害意、以文伤真。

大众传播时代, “人人都是记者”, 传统媒体记者更需要借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 艺术地传播新闻事实。

妙用闲笔。所谓闲笔, 是指游离于中心事件的内容。写新闻妙用闲笔, 不仅能调节叙事节奏, 而且可以丰富文章内涵。

2010年11月16日, 上海市一位叫陈乐平的公交车司机行驶中突发脑溢血, 昏迷前他用尽生命的余力, 将车停在路边, 并拔下它的钥匙, 保住了全车乘客的安全。此举感动了上海市民, 如一篇题为《拔下钥匙》的文章再现了陈乐平生命的最后时刻。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 一会儿写他从公交车后视镜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时的微笑, 一会儿写他打算抽时间推父亲出去晒晒太阳;一会儿写他想到妻子的病情, 一会儿写他想到女儿的体贴。这些细节看似与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没什么关联, 却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善良, 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去掉这些闲笔, 文章倒是简洁了, 却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

以实写虚。“实”指客观世界, “虚”则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情达意不一定直抒胸臆, 有时可以通过叙事描写来实现。融情于事不仅见于文学作品, 而且见于新闻报道。例如, 《张志新在狱中拒认罪》, [3]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

从1969年因言获罪, 到1979年平反昭雪, 十年一梦, 终归盼来了梦醒之时, 张志新已经去世37年, 她众多美丽的黑白影像及悲惨遭遇曾令世人喟叹, 如今却渐归沉寂。张家7兄妹有的已经去世, 在世的都已老迈, 巧合的是张志勤如今的住处离志新桥很近, 妹妹张志玲的家则位于志新西路, 北京那么大, 岁月那么长, 他们却绕不开“志新”二字。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作者以实写虚, 既符合新闻“以事实说话”的特征, 又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意在言外。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篇文章, 如果所有意思都浮在文字表面, 就会给人浅白直露的感觉。记者写新闻, 不妨借鉴散文“意在言外”的表现手法, 隐去某些意思, 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其实, 有不少记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表现手法, 来增加新闻报道的“文学味”。例如, 新闻《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 我一定不让他报警》[4]:

闫峰:我经常就在想, 如果没有这件事, 我和呼格应该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家庭, 不说能有多大的富贵, 日子至少应该还凑合。

哎……如果可以重来, 我那天一定会拉住呼格, 不让他进厕所, 不让他报警。

这是这篇新闻的结尾。没有一句抒情, 也没有一句议论, 作者只是冷静地记录, 但是, 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 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波涛洪鸣, 并随着作者一起悲愤, 一起思考。这就是“意在言外”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可供借鉴的语言艺术不止以上三种。传统媒体记者应该心里装着受众, 想到他们的审美需求, 并从文学中汲取更多精华, 为写文质兼美的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众传播时代, 信息来源广泛。传统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增加“文学味”, 就可避免与非专业记者的同质化竞争, 以更具文化品位、更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产品战胜“朋友圈”, 赢得受众。

摘要:微信等新媒介技术把人们带入大众传播时代, 在“人人都是记者”这一挑战面前, 传统媒体记者不仅要拥抱新技术, 而且要以更专业化、更具文化品位和审美特征的新闻产品赢得受众。长期以来, 新闻写作结构单一、语言生硬, 新形势下的传统媒体记者要借鉴文学创作经验来创新报道, 战胜“朋友圈”。本文从取材、布局、表达三方面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 既是认识论, 也是方法论。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统媒体,朋友圈

参考文献

[1]大衣哥朱之文澄清误会:村民要车要钱都是玩笑话[DB/OL].新华网, 2015-2-26.

[2]穆青.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Z].新闻散论[M].新华出版社, 1996:217-218.

[3]张志新在狱中拒绝认罪[DB/OL].凤凰卫视, 2012-8-13.

[4]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 我一定不让他报警[N].华商报, 2014-3-11.

[5]苏轼.文说[M].

如何做一名全媒体记者 篇5

关键词:全媒体;记者;传媒

在这个时代,人们几乎被网络信息淹没,而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推动者的网络媒体,在这个时代占据着更多的话语权,传统媒体融入网络媒体的过程中,传统记者就面临着向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如何在这个媒体全方位布局的时代继续传播有效信息和引导公众舆论,成为摆在每个记者面前的问题。只有充分地了解全媒体,才能找到成为优秀全媒体记者的策略。

一、全媒体概述

全媒体从狭义上定义,是指所有媒介载体形式的总和。它最早出现在国外,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十几年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融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全媒体的内涵,广泛意义上的全媒体,就是指媒体机构把记齐采访编辑好的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表现手段,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进行同时传播,实现任何人在自主选择的任何时间、地点、方式都能随时接收到媒体发布的信息,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感官满足的媒体体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几种主要的全媒体发展模式,即全媒体新闻中心模式、“台网互动”模式、“报网合一”模式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模式,这些模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新闻传播的载休、内容和方式。

二、成为合格全媒体记者的有效策略

(一)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

好的创意、行动,以及实践的革新,首先都需要思想的创新。在全媒体时代,记者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简单收集发布,而要有立志提升新闻行业的雄心壮志,不断尝试各种以革新为目标的新闻探索。全媒体记者要有信息融合的头脑,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新闻报道要改变过去生产一次性产品的思路,主动适应不同媒体的要求。无论是对应网络社交媒体的短小生动,还是传统媒体要求的深度原创,遇到合适的题材,要有超前的意识和准备,把信息尽可能地设计成可以被无限次利用的资源,使新闻产品尽可能地被重复利用。在报道形式上,积极尝试图片、视频、声音、图表,甚至动画等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在思维方式的创新方面,国外媒体的探索值得借鉴。CNN开辟了一档栏目,设专门的记者编辑审核社交媒体的爆料和草根记者的现场报道,添加编者按,形成了公众和记者混合报道的形式。

(二)专业领域的深度拓展

好记者的要求是“专家”与“杂家”相结合,一专多能。记者在职业生涯里一般会有相对固定的几个“条口”,诸如教育、农业、科技等。因此,除了新闻专业知识外,记者对“条口”所涉领域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型专家。随着网络上各类专家发声越来越多,記者只有不断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发出权威声音,为公众提供理解信息的路径,进而影响公众。一些新兴媒体就因其专业而在数字时代脱颖而出。专业、准确、权威,是互联网时代吸引眼球的杀手锏。如果记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观察思考不输于专家,便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三)知识结构的全面更新

虽然全媒体式的采访并不应该成为记者的工作常态,但记者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却应该与时俱进,以保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战斗力。一旦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记者能够担当起向全媒体发稿的各项重任,尽可能地发回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而不致错失良机。作为全媒体记者,在现场需要灵活转换文字和视频两种思维方式。视频技术并不是会用摄像机就能解决。文字记者大多对视频、镜头的推拉摇移、电视剪辑等没有太多的训练。因此,文字记者在掌握基础的视频技术之后,要下功夫对电视编辑进行钻研,比如如何运用镜头语言,如何构图,两个镜头之间的过渡怎样符合视觉习惯又符合新闻因果逻辑关系,同期声以及话外音的运用等都有讲究,还要掌握对网络上海量数据掌控的能力,并学会从中寻找线索、创造价值。

(四)工作网络的多向延伸

新媒体的内容将呈现“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社区”的多形态,因此,记者不仅需要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络,包括消息来源和专家支持网络,还要在社交媒体中发声,建立起与受众沟通互动的社区网络,及时掌握社交媒体发生的重要新闻,深入了解受众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消费习惯、哪些信息最受关注等,形成自己独特的信息来源和沟通渠道,提高信息获得和传播的效率,树立记者以及所服务媒体的权威和声誉。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为适应网络传播,记者还应学会制作DV、动画等。掌握了这些采访技能,就初步实现了向全媒体记者身份的转变。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有其新思维,在传统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过程中,记者们必须适应新媒体的新思维,以其专业的技能和全面而扎实的采访技巧,征服新媒体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新媒体传播者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成为新媒体的把关人,为社会信息筛选和公众舆论方向的把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宁.如何当好媒体融合时代的全媒体记者[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6:109-110.

传统媒体记者 篇6

何为“公民记者”?“公民记者”就是非专业新闻传播队伍的普通民众, 但是却在新闻报道与事件传播中充当着记者的角色, 并发挥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作用[1]。“公民记者”因其身份的特殊性, 人们又称其为民间记者。“公民记者”进行新闻事件的生产和传播体现了“参与式新闻”的重要方式, 处在全媒体信息时代, 人们的信息诉求远远高于过往时期, 专职记者采编的新闻信息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民记者”参与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信息量的高需求, 以及获取第一手“新闻信息”的新鲜感。

“公民记者”最初只是向专业的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由专职记者经过筛选甄别后进行采访, 本身不直接传播新闻。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 普通老百姓就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直接发布新闻, 他们不再是新闻的发现者、而且可以成为加工者和传播者。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表示,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经过20年的发展, 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 12亿手机用户, 5亿微博、微信用户, 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海量信息形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传播网络。”

另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 83%以上的网名曾经通过网络论坛传播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58%以上手机用户用手机拍摄并传送过现场新闻图片给身边的人;几乎所有的微博、微信用户, 都接受过非主流媒体的新闻信息, 这些都充分说明“公民记者”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虽然不专业, 但新闻往往就发生在他们眼前, 身边, 甚至是自己的身上, 他们是新闻事件的第一目击者, 也是新闻现场的第一到达者, 更是新闻真相的见证者。

2“公民记者”传播讯息不能脱离新闻的本质

虽然, “公民记者”普遍活跃于网络上下, 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新闻信息, 但是也给当下的网络新闻带来了较大的欠缺和瑕疵:首先, 信息发布自由, 把关监督不严。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原则之一, “公民记者”实现新闻传播的最终平台是网络, 和专职记者不同的是, 在某个新闻事件他们缺乏相应的采访权和报道权, 这不利于深入调查事件的真实性, 报道容易趋向片面、主观和偏激。“公民记者”获得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自己观察和别人介绍, 而自己观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 并不能准确把握事件的本质真相;别人介绍, 道听途说已经是对二手信息进行加工, 其中信息元素必然受损, 影响真实性。

而“公民记者”发布新闻都是自己说了算, 没有严格的筛查把关程序, 一些夸大的、错误的、扭曲的不实信息就会乘虚而入, 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 形成误导和不良社会影响。

不久前, 有网友发帖称,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部某自然村, 一共有村民750多人, 却有90个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 而且有多人已经病亡, 是一个典型的“癌症村”。该网友认为, 导致村民患上癌症的是村上的一家生产塑料制品的化工厂, 这家企业长期大量生产“聚四氟乙烯”产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所以造成了这一恶果。

可以说这位网友在网帖中所提到了“癌症”、“死亡”、“化工塑料”等字眼都是老百姓当下尤其关注的“健康环保”话题, 所以网贴的点击量一度飙升, 连续数日占据网络论坛的头条。如果真有此事, 那么不得不说事态是非常严重的, 这自然也成为媒体记者关心的选题。

看到网帖后笔者立即与武进区疾控中心的专家取得联系, 专家表示近几年他们并未监测到该地区癌症病例高发的情况, 记者敏感地意识到发帖人可能是传播了不实信息, 于是找到了发帖人王兵核实, 王兵说他只是替他姑父沈中雪发了帖, 具体情况他什么都不知道, 需要去问沈中雪。作为这样一篇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发布者, 竟然不知道新闻写的是啥内容, 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更感到可怕。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 记者深入村中进行实地调查, 并找到了发帖人沈中雪, 他首先带记者来到这家化工厂, 化工厂的确距离居民房屋很近, 据了解该厂已经有20多年, 生产时还能闻到一股怪味。但沈中雪承认, 目前村上在世的癌症患者其实只有20人, 并不是网帖所说的90人, 之所以夸大其辞写这么多是想吸引网友的眼球, 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给政府部门施加压力, 对这家化工厂进行查处。

而武进区环保局回应称:这家企业的各项生产手续是齐全的, 其生产尾气排放, 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跟踪检测, 都是达标的。卫生部门也指出该村癌症病人数与周边乡镇相比并无明显异常, 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癌症病人的发病与该塑料厂有关。

所以这个由“公民记者”发布不实新闻引发的风波, 经过专职记者的调查求证, 并在传统媒体电视上进行权威发布, 打消了人们猜忌质疑, 消除了社会的恐慌情绪。此案例充分说明公民记者一旦发布了不实消息, 同样会引起社会不良后果。

其次, “公民记者”队伍庞大, 人员身份复杂, 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大部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采编训练,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这不利于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公民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通讯员, 能够很好地满足传统媒体对海量信息的要求。想要提高“公民记者”传播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传统媒体可以从中选取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作为通讯员, 然后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和辅导, 这样不但可以扩大信息源, 而且可以提高新闻线索的含金量。

今年以来继走进各辖市区机关倾听意见、建议后, 常州广播电视台一线采编人员又走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经开区的100多个社区, 随机选取10000多户家庭进行访问。在广泛采集新闻素材、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 重点就常州广电全媒体平台的节目内容、栏目设置等进行全面调查, 并为正在进行的节目改版、栏目创新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仅对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心理进行了深入了解、剖析, 真实掌握了广大受众的收听收看需求, 而且通过严格筛选, 成功地建立了遍布全市各个街道社区的通讯员网络, 为我台全媒体融合和日常节目开展, 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优质素材, 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为地方台全媒体转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3 专职记者求新求变迎接挑战

传统媒体面对来自网络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 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这主要依靠的是其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而这恰恰就是由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性所塑造的。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方面虽逊于网络媒体, 但是其报道的真实性和调查深度却略胜一筹,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把关人及核实机制。专职记者采写新闻时必须要坚持真实和客观性原则, 认真谨慎采编每一条新闻, 且传统媒体的的新闻把关流程是层层连接, 环环相扣的, 先是记者真实采写, 后期编辑负责修改, 部门主任签发以及总编审核等, 最大化保障新闻的真实性[2]。

尽管专职记者采编新闻的真实性较高, 但是其新闻来源往往是影响假新闻出现的一大因素。现在由于专职记者实行绩效工资, 每月有规定的任务稿量, 当新闻信息来源“山穷水尽”时, 会有投机取巧者去网络论坛等搜索信息资源, 未经核实就再次加工形成“新的新闻”, 这极易产生假新闻, 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新闻虽然并不是来源于网络, 而是由“公民记者”通讯员或特约记者投稿形成, 但是如果缺少必要的审查, 不对每个细节进行认真核实把关, 同样会出现差错, 甚至是张冠李戴, 贻笑大方。

2014年10月, 有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北京街头, 看到一位容貌类似英达的人和一美女在一起, 关系暧昧, 随后跟踪拍摄了多幅近距离照片, 然后又将这些照片提供给了《南都娱乐周刊》的记者。这位记者一看到照片就确信这个人是英达, 而且在没有采访当事人以及核实内容真伪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写了一篇新闻稿《贤妻爱子定居美国, 英达携美女回家, 第二天驾车相送》, 并刊载于2014年10月出版的第38期《南都娱乐周刊》。

文中提到英达近年来作品不多, “英式喜剧”风光不再, 今年英达搬了新宅, 添了豪车, 但他的妻子梁欢和儿子英如镝却一直不在他的身边, 记者近日目击英达携神秘美女酒店喝咖啡, 并返回公寓, 而记者了解到英达没有离婚, 长期与远在美国的妻子分居,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然后新闻先从二人酒店喝咖啡一同回家写起, 说近日某天深夜, 风行摄影师在燕莎桥附近的某高档酒店门前意外发现了英达平时驾驶的奔驰吉普车, 随后风行摄影师进入酒店发现英达正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在大堂的咖啡厅聊天, 英达身穿红色T恤和蓝色短裤, 戴着一副圆框眼镜, 留着白头茬, 看上去像是一位大学讲师, 英达慵懒地靠在沙发椅上, 跷着二郎腿, 悠闲地与那位女孩聊天, 风行摄影师注意到他的脚上竟穿着一双明黄色的凉拖, 与他的年龄气质很不相符。

随后二人开车前往英达公寓, 半夜两人并肩走进电梯间上楼, 英达和妙龄女孩再未出门。二天后的下午英达的奔驰汽车才驶出公寓, 风行摄影师看到驾车的正是英达, 副驾驶的位置上坐着一位女孩, 英达的汽车开到路边缓缓停下, 女孩开门下车, 这位女孩身穿红色T恤和黑色超短裙, 身材姣好, 长发飘飘, 虽然女孩素面朝天, 换了妆容, 但风行摄影师认出她正是前晚与英达一起回家的那位妙龄女孩, 上次女孩像是一位白领丽人, 而当天她的身上洋溢着青春气息, 更像是一位美女大学生。虽然那位妙龄女孩与英达的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有了她的陪伴, 相信独居在京的英达不会感到“空虚寂寞冷”了。

可新闻报道一出后, 舆论一片哗然, 杂志社同时收到了英达本人、以及照片中类似英达男子和妙龄女孩三方面的投诉, 原来照片中的男子并不是英达本人, 文章的记者涉嫌严重侵犯公众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

2015年6月11日, 《南都娱乐周刊》官方微博发表致歉声明, 2014年10月13日《贤妻爱子定居美国英达携美女回家次日驾车相送》一文, 所拍图片中男主角并非英达本人, 使公众产生了重大误解, 特此澄清, 并向英达先生及圈中相关人物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在利用“公民记者”提供的新闻线索和稿件时, 专职记者特别需要“公民记者”提供真诚的帮助, 扩大信息来源渠道, 辨别信息素材真伪, 核实相关内容是否准确。专职记者和“公民记者”可以利用各自优势, 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在全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实现创新改革和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全媒体环境下专职记者与“公民记者”之间的互补模式

信息化的时代, 新闻报道既需要“公民记者”, 也离不开专职记者。“公民记者”是掌握海量的信息来源, 而专职记者则是新闻的权威性的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 人们通过博客、微博和交友平台等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传播。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人们想要获得信息的愿望更为强烈, 网络新闻的快速传播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而“公民记者”则是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处在互联网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公民记者”的范围延伸至网络覆盖的地方, 加上智能数码相机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 “公民记者”们发现新闻事件后, “轻轻一按”即可将新闻事件记录下来, 然后再依靠网络途径实现信息传播、共享。新媒体较为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 让更多的受众也成为信息传播者, 扭转了传统的信息接收角色。

虽然在当今全媒体时代“公民记者”队伍庞大, 但是其采编新闻的专业性仍与专职记者存在着较大差距。人们对大量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对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在全媒体时代, 将“公民记者”与专职记者之间实现合作融合, 将会推进传播新闻和报道新闻向着更加创新和优质的模式发展。全媒体时代, “公民记者”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者, 但是其可以充当和丰富新闻媒体中通讯员的队伍, 将其挖掘到的新闻线索联系给专职记者, 新闻传播和报道凝聚了两者的共同努力, 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而且还大大拓宽了新闻的来源渠道。专职记者在新闻写作上具备较高的专业写作技能, 针对同一新闻事件的采写, 稿件质量是不同的, 通过两者携手合作, 有助于为受众提供质量更高的文字与图片[3]。“公民记者”和专职记者都各自具有适合特点, 通过将两者的优势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 以更好地传播和报道新闻信息, 推进传统媒体创新改革和转型, 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网络媒体新闻专业主义解读[J].现代视听, 2011, 3 (7) :55-59.

[2]刘灼, 陈茜.“公民记者”在社会新闻中的作用[J].品牌 (理论月刊) , 2010, 3 (Z2) :66-68.

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 篇7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媒资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综合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基于全媒体平台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所在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记者必须掌握写稿、摄影、摄像、非线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其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的制作标准,具备各自的模块要素,使之能为不同媒介的编辑所用。BBC等实施媒体融合较早的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即使很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也只派一个两三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成员拥有全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一般首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简讯,随即与广播连线,介绍事件的大体情况,然后投入电视现场报道,并为网站撰写博客新闻,力求使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展现。

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产生的,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导致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新技术的“伴随性”——新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持续发展。记者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传输技术,才能完成在不同载体和终端的新闻信息传播。例如,近年来手机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新平台,记者应尽快学会如何快速地向这一平台推送信息,并弄清客户端信息在表述方式以及文字与图片、影像的配合上的新特点。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三、对信息的梳理、求证和深度解读能力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冗余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从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管家”,不仅要为用户及时精选出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解读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信息的梳理与求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充斥其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职业记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对社会影响最大、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进行专业的调查核实,并且有逻辑地加以整合和梳理,最后通过不同终端呈现给用户。梳理、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核实、求证信息的依据是新闻事实。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辟了专栏,用于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缓解情绪、引导舆论,如《人民日报》的“求证”、央视的“这是真的吗”等等,“澎湃新闻”更是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对芜杂信息的梳理、核实,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和调查能力。

(二)对信息的深度解读

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还由于信息提供者的非职业化和所处地域的分散性,导致信息常常是浅层的、碎片化的、不可持续的。这时,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就成了专业传播机构在梳理核实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个“净菜”理论,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变为泛滥,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一一对所关注信息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像菜场为家庭主妇提供“净菜”服务一样,由粗放的告知性向“精加工”式的解释性转变。[2]2007年起,《华尔街日报》大幅压缩了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他们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新闻已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进行纵深开掘的能力,学会在新闻诸要素中重点回答“WHY”和“HOW”,并根据全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必要的信息关联,向用户提供超越“点”事实之上的、具有系统性的报道与分析,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意义分析、前景预测等方面的深度需求。

四、对信息的研判和评说能力

“众声喧哗”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为公众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认知水平差异、思考角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还会尖锐对立。这时,专业传播机构的权威观点就显出了极强的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和记者的“船头瞭望者”功能并没有过时。

(一)以记者的知识积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论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意见之多前所未有,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后流言四起,公众迫切需要权威说法,这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揭示真相,同时兼任新闻评论员角色,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观点。当然,记者发表观点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扎实的调查采访,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能及时发声的评论员型记者将越来越受欢迎。

(二)在与相关人士及受众的互动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结论

公众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可以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适时交流沟通,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媒体在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中得出结论、发表观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电子和网络传媒的评论类栏目,都采用了记者与嘉宾、新闻当事人、公众在线或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舆论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中有个“有话说”板块,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后,常常以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相关人士发表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听取观众意见,边“说”边“议”。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准确的价值判断,更要有高超的话题驾驭能力,能在互动中敏锐地发现亮点,及时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包括技能、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都臻于完善的全能型记者,虽然是努力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度很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掌握全媒体传播所必须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专多能型记者。传媒机构有必要了解每一位记者的业务特点,通过各人的长项相加,以实现报道团队的优势最大化。

注释

1[1]赵亚光.生成“水波纹”效应.视听界,2012(04).

如何提升编辑记者的媒体素养 篇8

1. 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 职业道德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记者为了获得相关的信息不惜采取一些不道德手段, 比如, 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或者是收取钱财掩盖新闻事实, 这些行为都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侵犯, 也是对自己行业的不尊重。还有一些记者编辑在获取新闻资料的过程中采用过激的手段, 与当事人发生冲突, 这些都是记者编辑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表现。

2. 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前编辑记者数量的增加也造成了这一行业竞争的加剧, 这就对编辑记者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就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注重实践, 多多深入基层获取新闻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新闻本身的质量和真实性,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报道的深度, 在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新闻点。

二、提升我国编辑记者媒体素养的方法

1. 提升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 在获取相关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不能为了获取相关的新闻信息而违背了自己的职业操守, 在工作的过程中, 要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和权利, 不能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同时,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 不能为了获得相关的关注而捏造事实制造虚假新闻, 侵犯当事人的利益。同时,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还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 敏锐地发现或者是挖掘各种潜在的新闻信息, 发现新闻点,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与交流, 在提高新闻信息质量的同时时刻告诫自己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 这样才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取得更大的成就。

2. 提高编辑记者的专业素养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就需要广泛地汲取知识,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只有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知识, 才能在完成工作的时候游刃有余, 这对于提高新闻的质量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当前编辑记者行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这就导致了新闻信息的相似度很高, 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面临更大的挑战, 还要紧跟时代潮流, 所以作为一名编辑记者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保持新闻信息真实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不同的新闻面和新闻点, 培养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这对于提高新闻的质量, 同时在一大堆新闻中脱颖而出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 在日常的工作中相关单位要加强对编辑记者的考核, 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有拓展能力, 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编辑记者学习的积极性, 为日后更好地完成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3. 提高编辑记者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记者, 很多时候都处在第一线的位置, 希望可以获得最新的新闻信息, 这对于记者的心理素质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因此对于编辑记者来说,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在面临一些危险的时候做到临危不乱, 冷静地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相关的新闻信息, 从而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其次,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 无论面临任何突发情况都能迅速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还应学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情绪问题产生差错。对于一名编辑记者来说洁身自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不做有偿新闻、不掩盖新闻事实, 不做任何可能给自己的新闻事业造成污点的事。

4. 培养编辑记者复合型人才

编辑记者需要根据当前媒体形式的变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所以编辑记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 了解网络, 并学会利用网络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网络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要求记者有比较快的反应能力, 能够做出快速的思考和判断, 以免在信息传播中落于人后。因此编辑记者需要掌握网络知识和电脑的应用, 学会应用各种平台寻找新闻线索、发布新闻信息, 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学习, 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媒体发展的需要。

结语

当今时代给编辑记者带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尤其是对编辑记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在成就个人的同时为媒体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付昊, 商友海.浅谈主持人基本素质的培养[J].科教导刊 (中旬刊) .2010 (03)

[2]朱洁.对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J].记者摇篮.2010 (05)

[3]陈珏潼.节目主持人素质浅谈[J].琼州学院学报.2008 (01)

[4]由海梅.关于对编辑记者的素质要求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2 (19)

说说自媒体时代的“草根记者” 篇9

(一) ”草根记者”在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成为大众媒体新闻的重要来源或事件发展的“助推剂”。普通百姓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将个人发现的新闻线索、图片, 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普通百姓进入新闻传播领域, 表面上是发表观点获取更多的“赞”, 其实质是帮助大众媒体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 揭示所报道内容的真相。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报道中, 就是普通百姓最先在微博上发布并标注了汶川灾区可供直升机降落的地点, 直接引导救灾工作, 不但推进了全国救助灾区的工作进程, 还助推了传统媒体后续救灾报道的进行。

(二) ”草根记者”在新闻报料和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递作用, 弥补了大众媒体因不在现场的信息缺失。8月21日8:00, 925哈尔滨交通广播的听众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道外景阳街附近有火情导致路面交通拥堵, 还有很大的黑烟能见度差”的路况, 由于早高峰阶段记者无法及时赶到事发现场, 所以依据微信提供的线索, 联系到附近的925路况信息员跟进事态发展, 了解阻碍交通的全面信息后做了现场连线报道, 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给出绕行建议, 减轻了早高峰期间道外景阳街一带交通继续大面积拥堵的概率。

“草根记者”特别是关于道德伦理事件、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成为传统新闻媒体新闻的重要来源, 并对传统新闻产生重大影响。世界范围内崛起的草根新闻与危机、灾难、争取公民平等有着密切关系, 因为普通公众同时“被迫承担起记者的角色”和“被迫承担起发生在他们面前的目击证人的作用”。 (1)

(三) ”草根记者”将被大众媒体“忽略”的信息凸显出来, 让更多的受众直接参与舆论监督。针对信源的选择和使用, 大众媒体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 筛选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 而那些没有被选中的信源内容, 受众无从得知, 也就不会引发舆论。自媒体时代“草根记者”将以“大众媒体为主体”的报道视角转变为以“公众为主体”的视角, 当与一些经济组织有利益关联, 或涉及与某些关系方有利害冲突的敏感性话题, 大众媒体集体沉默的时候, 手机记者就会凸显“公众为主体”的意识, 使得社会上不少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比如:南京周久耕天价烟被披露事件, 李刚事件的追踪等。

(四) 选择新闻的原则发生变化: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原则, 在“草根记者”的信源选择中更加倾向了趣味性、新鲜性、接近性。

“草根记者”的产生和发展对传统新闻的制作生产流程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也是一柄双刃剑:

1.“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使得这种更加平民化、草根化的信息发布手段, 成为虚假新闻的温床:2012年12月6日关于“金庸去世”的虚假新闻经《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以“即时新闻”的名义转发, 几分钟被转发上千次;2014年9月3日21:49:37, 中国网发布“延寿三名越狱脱逃人员李海伟被捕”的消息, 不到十五分钟, 有微信朋友圈转自现场的消息称“又有一名逃犯高玉伦被捉”, 被多家媒体播发后被证实是误传。2.“草根记者”的匿名性, 让很多信息变成了道听途说, 不能追本溯源:2014年9月29日7:20左右, 哈尔滨交通广播在微信公众平台收到一条配有图片的语音信息“公路大桥江北往江南方向哈药路下桥口一辆出租车自燃”, 收到信息后记者联系信息提供者要求具体的事件经过、车辆的基本信息还有现场的交通情况时, 得到的回复是“信息是转发朋友的”自己并没有在现场, 在此之后近半小时的时间里这条信息在各种微信朋友圈被转发了近千次, 但是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事件的具体起因、时间、出租车的详细信息、是否有人员受伤等基本元素, 一条很好的线索只能被淹没在声势浩大的转发浪潮中, 草草的收场, 没有发挥出这条信息应该起到的警示和启示作用。3.“草根记者”热情有余, 受自身成长的条件影响往往对信源跟踪不到位、不准确甚至夸大事实, 直至不了了之:2014年9月29日12:50左右, 一条关于“革新街、中山路附近有火情, 现场浓烟滚滚, 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的微信信息, 同样也暴露了”草根记者”热情有余对新闻信息求实性不足的问题:起火原因在不同的微信圈里各种版本语焉不详, “有说是附近某剧场地下室起火”, “有说是附近的楼房起火”, “还有的说是附近居民家起火”等等白白浪费了很多大众媒体记者的时间去核实验证这条信息。而实际情况是:革新街与中山路街口在中山路靠近工人文化宫一侧的“地下供热管线进行焊接施工时, 工人误操作把管线外包裹的耐热材料引燃导致浓烟和大火, 没有人员伤亡。”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与”草根记者”产生的特性、环境、自身的素养有着密切关联:

首先, ”草根记者”把微信、微博作为主要传播载体, 是一个自发的、独立的、草根的非职业性的新闻报道群体, 他们与大众传媒职业记者有着职业本质上的区别:1) 报道动机不一致:“草根记者”从兴趣出发, 报道人自身的主观性、感情倾向、随意性较强, 职业记者从职业要求出发进行报道, 以新闻职业操守作为新闻报道的唯一约束原则, 以新闻事实为唯一准绳;2) 从组织的角度看, 手机记者是自由人, 新闻报道发送微信、微博是他工作以外或者主业以外的事情, 随意性很强, 而职业记者隶属于一个固定的新闻媒体, 可能对于手机记者来说, 随手一拍发到网络, 备注或者无暇备注新闻要素都可以, 而专业记者必须要遵循新闻报道的生产流程, 追本溯源, 说清楚“新闻五要素”, 并把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前因后果阐述明白;3) 从权利来源看:“草根记者”的受众群比较模糊, 他的新闻表达是公民权利的应有表达, 而职业记者的新闻采编原则是普通公民权利的一种转让和承接 (2) 。

其次, “草根记者”把记者这个职业当成是故事的讲述者, 记者不再是努力寻找分析、核实、澄清, 并尽可能公正、均衡地报道新闻的人, 而是那些“自己有故事要去讲述, 并且在新媒体技术条件的协助下可以呈现故事的人”, 很多人把自己募集的事情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表现出来, 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第三, 自媒体时代零门槛的传播特性, 为所有人提供了面向所有人的及时传播任何消息的渠道和可能性, ”草根记者”缺乏新闻把关人、“草根记者”的匿名性 (3) 使新闻发布者淡化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行为约束意识, 在可以不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情况下肆意妄为。

“草根记者”兴起于自媒体时代, 也正是自媒体时代的个人化、边界化、移动性, 为普通民众关注新闻事件, 直抒胸臆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平台, 与移动智能手机终端的链接, 更为普通民众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提供了条件。很多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视与“草根记者”的合作, 以求丰富信源类型、数量, 吸引更多的受众。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信息传播者呢?

首先, “草根记者”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网络虽虚拟, 信息须真实。这是信息传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草根记者”都要确立起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 加强自律, 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把好关, 自觉维护好网络传播的正常秩序。

其次, 要有公正精神, 学会甄别有效运用话语权。发布信息一定经得起推敲。

第三, “草根记者”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面对碎片化的信息, 多一些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提升信息综合判断能力, 不轻信盲从, 不冲动偏激, 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第四, 在与“草根记者”的合作中, 传统大众媒体应该加强自身对事实调查、逼近真相的能力。

注释

113 杨国斌著, 邓燕华译.连接力中国网民在行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出版

自媒体时代职业记者还有啥用 篇10

这是我27岁,刚刚进入《南方周末》做记者时使用的工具。从23岁到30岁,我干了7年记者。30岁之后,便“退居二线”当编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冲锋陷阵越来越远。在今年这个记者节之前,我度过自己的40岁生日。

我不当记者好多年,我发现世界已改变:苹果手机替代了卡式采访机;全媒体记者代替了纯文字记者(参见此前公号文章《全媒体记者成长记》);最重要的是,记者证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因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

无数记者——特别是传统媒体的记者为此感到痛苦。转型的焦虑和荣誉感的丧失——也包括被抓的危险越来越大,如同悬在头上的N把达摩克里斯之剑。那么,在这个人人都(自称)是记者的时代,职业记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们的荣誉感在哪里?

权威发布

作为一点资讯客户端自媒体小组负责人,每周,我都会听取同学们关于自媒体数据的汇报。“一点i”媒体平台入驻之快,远远超出了想象。目前,在1200万用户每天的点击文章中,自媒体已经大大超过了机构媒体。目前,中国有有一万多家报纸,一万多杂志,电台电视台几千个,但自媒体公号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个。

然而,自媒体更多集中于IT、股票、教育、健康、育儿等垂直、服务领域,军事、国际等资讯类的自媒体相对较少,而专注于时政、社会等领域的公号更少。此外,自媒体更多是解读、分析、盘点或者综述,鲜有独家新闻或者一手报道。

你可以观察习大大领带和彭麻麻的裙子是同一个颜色,却无法第一时间播报“习马会”的消息:你可以分析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谁更强大,却无法直播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冠军宝座的一刻。

这,就是自媒体与机构媒体的差别,也是自媒体作者与职业记者差别。我有报道资源,而你没有。

作为一个职业记者,你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我还是为这个骄傲过的)。因为最重要的信息是由你来发布,特别是重要的硬新闻。这是公众的刚需,无可替代。

若干年之后再回首,你其实是在见证和记录历史。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有此机会,有此荣幸?

扒粪魅力

还有一个荣誉,也是职业记者自己挣来的。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迫害公众利益作业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

这,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又称“揭丑运动”)。美国总统罗斯福把当时从事揭露新闻写作的记者们挖苦为“扒粪男子”,记者们却把它接收下来,自称“黑幕揭者”(muckraker,直译为扒粪的人)。

这也是这场运动之名的由来。当时的揭黑幕斗推动了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今天,众多记者、编辑仍遵循着先驱的脚步,为改良这个社会不懈地努力着。而在中国,这批人被称为“调查记者”。

2011年,我以一个调查记者的定位进入了《南方周末》,后来又任调查版编辑。著名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就是在我的版面上揭开的;而在SARS病毒最凶猛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同事们活跃在病毒最集中的地方,比如地坛医院。

没有人不害怕危险、不害怕吃官司,但我们更希望让公众看到真相。还记得1999年南周新年献词里很著名的一句话: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这种勇气和执着,只有职业新闻人才具备。而翻翻1000万个自媒体账号——包括我自己的“一点晨光”,几乎所有人都是“坐而论道”。在一个自己写稿自己审核的生态下,谁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撬开当事人的嘴,一个个环节去核实,让证据形成链条,并用冷峻客观的笔调把真相写出来?南都记者涉嫌“泄密”被抓(现在已经取保候审)之后,更的人不愿意再做调查报道。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张照片,是“四大公害”聚会时拍摄的。所谓四大公害,是4名调查记者的统称:罗昌平、龙志、邓飞、欧阳洪亮。他们做了很多负面报道,并曾经把高级官员拉下马,所以称为“公害”。如今,这四个兄弟都脱离了调查记者的职业,有人创业,有人做公益,有人做APP。他们在描述聚会时有种淡淡的忧伤:谁能把王冠上的明珠——调查报道,传承下去?

正是因为举步维艰,才能体现出坚持者的可贵。在充斥着谎言和谣言的互联网世界里,需要真实和真相。在一片歌功颂德、整齐划一中,需要一个清醒甚至唱反调的声音。因为真实的东西会让我们活的更久远。

而这,也是职业记者存在的意义。

专业素养

曾经在一篇自媒体公号的文章结尾,看到了这样的注脚:本文未经数据分析,纯属臆断,如对当事人造成影响,概不负责。

真让人哭笑不得。文责不自负就不说了,还能靠“臆断”写出一篇文章来?

自媒体产生了大量的优质文章,让很多高高在上的东西接了地气;但同样产生了大量垃圾——假新闻、软文、标题党,文中的病旬、错别字也是数不胜数。有些作者,真应该到小学语文课上回炉。

相对而言,传统媒体——特别是月刊、周刊、周报,包括一批优秀的日报、都市报,尽管报社和记者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但其产品仍然很禁得起推敲。凝练的主题、严密的逻辑、精美的文字、漂亮的包装,不属于当年纸媒鼎盛时期。

这就叫职业,因为好记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很多人会做饭,但一级厨师还是集中在大饭店,他做的菜就是比家庭主妇做的好吃。即使你自己开一个公共账号,职业记者的水准可以超过业余作者——我说的平均水平,不包括某些天才。

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互联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其一,这个平台极大提升了流通的效率,不管是商品、金融还是信息:其二,这个平台极大降低了产品质量,特别是在信息平台上,正如同前文所说。

所以,职业记者靠着其多年训练的专业素养,支撑着互联网大环境中信息的品质。这就如同一个大水池,有人拼命往里面管污水,如果没有人同步灌净水,这池子只会越来越脏。最后,每个人都会远离这个池子,池子也会变成死水一潭。

做一个网络信息质量的守护者,这也是你存在的意义之一。

血脉相融

下面这段文字,在《全媒体记者成长记》里已经出现过一次,但现在还是要把它拿出来展示。因为即使这个职业再重要再光荣,你再喜欢它,做一辈子的可能性也不大(也给新人腾个地方)。何况,你还面临着从记者到编辑再到总编辑的转型。

一位即将告别记者生涯的同学,向我表达了对这个行业的不舍。我说其实不必要,因为它带给你的东西,早已融入血脉:

1.那些写在纸上,或者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的文章,永远留存。它们是你工作的成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一种记录。正因为有了你的记录,才给这个国家的历史增加了一点点亮色或灰色,让公民们有了认知真相的另一个维度。

2.做记者时培养的那种工作方式——比如对细节的观察,对原因的追问,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严密的逻辑,优美的文字,包括与人沟通的技巧,会为你的下一份工作带来诸多便利。

3.还有那些曾被无数次提起“新闻理想”。虽然那张“一纸风行”的媒体已经衰落,虽然当年的偶像已经转行甚至身陷囹圄,虽然“理想”这个词在今天已经成为奢侈品,但它毕竟伴随我们成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之事物,就算宇宙也有生有灭。只是在我们拥有之时,好好珍惜即可。不把它挂在嘴边,并不能证明已经将它忘怀。

这就是你做职业记者的意义,自媒体无可替代。不必回头,大胆前行。如果未来有一天,你回头再看这段日子,你会感慨并感谢它——如同你的爱人,必定影响你一生。

传统媒体记者 篇11

关键词:自媒体,公信力,坚守阵地

姚明做客《非常静距离》这样说:“我不痛恨发明手机的人,也不痛恨发明照相机的人,但是我痛恨把这两样结合的人”。如今,当网络开启了微博平台,手机具有了微信功能,不仅公众人物随时随地处在舆论的长枪短炮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关注的焦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但笔者认为,这并不等同于人人都是“记者”,主流媒体更不应丢失宣传阵地。

1“自媒体”时代利弊共存

截止2013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超过6亿,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超过5亿,我国有103家网站提供微博服务,全国微博账号总量已突破13亿。据2013年舆情类型统计数据来看,司法舆情风起云涌,李某某涉嫌强奸案、陕西房姐龚爱爱案;反腐是最热的网络话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被网络实名举报、中石油腐败窝案、上海法官集体嫖娼被曝光,可以说在反映社情民意、舆论监督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忽视“自媒体”时代的消极一面。

1.1微博、微信成为网民宣泄情绪的重要途径

网络畅所欲言,所有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7·23”温州动车事故最初就是由微博发出的,但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有网民爆出“政府下令停止救援”,负面舆论铺天盖地。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大家还是宁可选择众口铄金地谴责。

1.2网络“流言”滋生假新闻

纵观2013,不乏以讹传讹,带来负面影响的假新闻。2013年8月3日,网民上传一组武汉市江汉路“城管打死人”家属“抬尸”抗议的照片,迅速点燃众怒。而事实真相是,城管部门整治违规占道经营,部分商贩不服引发肢体冲突,随后上演“诈尸”闹剧;再譬如2013年12月3日,“老外北京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一组图片在网上不胫而走,众多网友对大妈予以谴责,“中国的老人肿么了”?而事后调查,该外籍男子无驾驶证,所驾驶摩托车无牌照,确实在人行横道内将大妈撞到。

2 主流媒体公信力下滑

“自媒体”的诞生应该是对“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但时下,主流媒体一不小心却成了虚假新闻的帮凶。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消息,消息一出,众人为女孩竖起大拇指。但随后经其他媒体证实,这竟是某商业展的炒作照片。事后,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副社长、深圳记者站站长郑小红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她承认自己“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试问,这样的虚假新闻到底是传播正能量还是带来负面效应呢?再看吉林《新文化报》关于“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有1人施救”的消息;江西《信息日报》关于“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的消息等等,都对受众造成了误导。在“自媒体”冲击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开始遭遇“滑铁卢”。

3 坚守宣传阵地,别把“记者的帽帽”拱手相让

面对谣言,受众总希望能在主流媒体上找到真相。而维护新闻真实性本来就是主流媒体的铁律,其背后不光是对媒体“守门人”的严格考验,也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考验。

3.1 把关信息源,多重核实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守门人”角色更为举足轻重。一是尽量采用权威稿源。比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稿件,或者选用公信力高的官方微博;二是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比如,新闻报道中出现“据有关部门介绍”、“知情人士透露”等字眼;三是避免同级求证。就是把同级媒体已经采访报道过的新闻当做事实,而不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核实后发布,也就是所谓的“一报感冒,众报吃药”;四是不以网络热度判断新闻价值。要冷静、理性地看待网络信息,抵制新闻炒作的诱惑。

3.2 拒绝道听途说,网络拼料

面对丰富的信息源,传统媒体为了抢占先机,不核实就跟进转载,一旦转载,就会使“网络流言”以假乱真。不是每一个发出信息的人都是“记者”,专业的媒体工作者在“自媒体”时代下,更应做好自我监督,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爆料人、网络写手,没有基本的新闻专业训练,不受新闻伦理约束,所爆信息难免不抱有感情色彩,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甚至制造危言耸听的虚假新闻。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莫要道听途说,没有切身实地调查事实真相,只在听闻基础上主观想象形成新闻;莫要网络拼料、添油加醋,不核实、不采访,就习惯性地把网络信息作为写稿时常用的辅助手段;莫做有偿新闻、虚假新闻,避免新闻侵权等等。

3.3 坚持现场原则

上一篇:桥面铺装层防水损害下一篇:因子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