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2024-08-17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精选7篇)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1

随着动画艺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动画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人们创造出另一个虚拟世界。数字化时代的动画艺术充分运用了数字技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造了我们叹为观止的数字影像,而传统动画艺术的本源依旧可以作为动画发展的基石,技术的突飞猛进仍旧是为了将动画艺术的表现力展现的更淋漓尽致。因此从动画创作的角度,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性,来探寻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创新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

一、现代影视动画与传统艺术语言的概念

现代影视动画顾名思义是现代的影视三维动画,即将原本一些不会活动的物体,经过一些特效技术的合成能够使其活动,然后再根据一段段动画制作成影像。现代影视动画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影视特效创意、前期的拍摄、影视3D动画的制作、特效后期合成、影视剧特效动画等。现代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而且也是工业社会中人类为了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产物,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并迅速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现代影视动画领域,加上一些制作软件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影视动画的制作技术和影视拍摄的局限性。现代影视动画能够将很简单的影视动画特效转换到复杂的影视动画的场景设置,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影视动画想要表现的效果。

艺术语言又称为艺术语汇,是指各种各样的艺术体裁用来传达审美情感、表达内心情绪、塑造艺术形象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传统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传统性和古典性,有着独有的传统艺术美。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一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只有借助于艺术语言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没有艺术语言,就不可能存在艺术作品,艺术语言是各类艺术作品存在的基础。各个门类的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中,必定会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电影通过画面和画面的相互组接,构成电影形象;绘画通过线条、形状、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来构成绘画形象,等等。艺术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写实的、夸张的、隐喻的、象征的等。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该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是了解艺术的最基本要求。

二、动画角色塑造中的传统艺术元素

由于中国传统动画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孕育成长的,因此,纵观中国传统动画艺术中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和性格都被烙上了深深的传统文化的印记。首先,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创作者们广泛吸取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各种元素。如《三个和尚》中的角色造型,突出了中国漫画的特色,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浓厚的喜剧色彩。造型风格简单、平面化,体现了中国画中重神似、讲意趣以及散点透视的美学精神和构成原则,使整部影片灵动、传神,通体散发着中国味道。另外,《猪八戒吃西瓜》《济公斗蟋蟀》《渔童》《金色的海螺》等动画影片,在造型设计上都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既生动活泼,又丰满传神。还有“人参娃娃”“渔童”“哪吒”这些动画角色,他们在造型上都借鉴了年画中娃娃的画法,夸大角色的头、眼,凸显角色的活泼、可爱,但由于他们各自的性格不同,他们在造型上也各有特点:“渔童”的性格活泼、可爱,因此就借鉴了戏曲武生的短装打扮;“哪吒”的性格刚正、英勇,因此就汲取了传统年画的元素;“人参娃娃”则直接运用了杨柳青年画的画法,使“人参娃娃”更显得稚气和烂漫。其次,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也潜藏着中华民族隐忍、坚韧、善良、勤劳的高尚品德。传统民族艺术和动画都是大众通俗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赖以生存的土壤,在我国传统动画影片里,人物的性格设置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性格的。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是猴,因此具有机灵活泼的特征;他又是神,因此又具有人所不能的通天本领;在思想上,他具有正直、乐观、不畏强权的高贵品质。玉皇大帝,位高权重,养尊处优。平时看起来外表端庄、慈祥,当遇到反抗时就本性毕露,眉梢眼角之处都尽显凶恶之相,惟妙惟肖地刻画了玉皇大帝的伪善和奸刁。两个角色的塑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了影片歌颂善良、正直,反对强权,勇于反抗的深刻主题。《三个和尚》一片中,通过对三个和尚的性格塑造,真实地反映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自私、懒惰、贪婪。但经过火灾以后,三个和尚终于团结在一起,通过努力,获得饮水,三个人和睦相处。从表层含义来看,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鼓励大家战胜自我,团结一致,共同走出一穷二白的生活困境。从深层含义来看,传达了中国传统的善、恶观———善大于恶,善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换,但最终还会是善战胜恶。

三、动画作品情感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美学家苏珊·朗格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所有的艺术品都是用一定的符号来表达感情,而且,这个符号系统表现的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是人类普遍情感的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动画作品饱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特征,“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追求超越自然、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在《牧笛》《山水情》《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不射之射》《崂山道士》等众多动画片中都传达了这样的主题思想。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君子义为上”。义者,天理之所宜。义,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品格,即在于体现了“理”的要求,而天理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品质,义,实际上成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准则,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要求,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小哪吒可称得上是一个有仁有义的动画形象,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在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是很单纯地为了精神陶冶,而很少考虑经济因素。因此,这种伦理文化又恰好与动画题材的民族性相连,成为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共同遵守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传统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效果,如水与墨在宣纸上发生的交融互渗的奇妙变化一样,会令彼此别开生面。它们碰撞出的火花是人们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结晶,不论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或是让人产生的心灵触动,都是对艺术发展的无限突破的壮举,给人类最直接的启示。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它必将会随着科技进步成为稳定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2

1 新媒体技术的优势

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动画艺术作品的制作工作, 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价值, 它与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相比较, 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优势。正是由于这些优势, 也使得例如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种动画题材的电影, 都可以因为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取得超过8亿的电影票房。

1.1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个性化突出

在新媒体的受众范围内, 由于新媒体模式的互动性和交流性, 使得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抓住消费人群的需求点。由于可以进行抽丝剥茧式地细分受众全体, 甚至可以针对个人推出相适应的产品。这也是和传统媒体观众在接收和阅读内容的重要区别所在。

1.2 受众群体的范围有所增加

通过新媒体模式下制作的动画作品, 由于打破了传统动画模式的年龄界限, 使得作品的受众群体取得增加,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这上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和时代特征, 使得这部动画作品让观众看完觉得好看, 同时一些年龄偏大的观众群体也能接受。改变了传统媒体模式“主导受众”的结构[1]。

1.3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呈现出来的作品表现形式多元化。通过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传统动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即时性和无限的扩展性。随着观众的需求体验不断加强, 新的新媒体技术赋予了其时代特征—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1.4 帮助传统动画模式向环保型转化

相比较传统动画制作的手工绘画特点, 新媒体的应用使得绘画创作更加环保。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载体实现动画创作的新模式, 实现了这个创作环节的环保性。

2 新媒体技术和传统动画艺术融合分析

通过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动画艺术的融合, 给传统动画注入新的制作元素, 赋予传统动画的时代性。技术的融入要坚持以动画内容服务的原则, 否则制作出来的作品也仅仅是流水线式的工业半成品。通过技术的合理运用, 使得画风更加符合人们的时代审美观念

2.1 保证各种传统艺术元素得到融合

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传统动画多元化发展, 通过技术的处理, 虚拟化水墨、剪纸、戏曲等多种传统动画, 表现出多种视听效果。通过水墨画的文化感和3D技术立体感的综合, 在北京若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新推出的《画江湖·灵主》的设计风格中, 就是将水墨工笔画在人物描绘的虚实性方面进行勾画, 对于故事情节的紧迫性的强调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都是传统的艺术元素所不能产生的结果[2]。

2.2 3D技术打破了传统动画创作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皮影戏之中, 人物在转身的过程中的痕迹十分明显, 这也增加了传统动画画面的不流畅性。而3D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皮影戏的限制, 在世界上第一部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突破了传统的人物转型的变化, 增加了整个画面的视觉冲击和视觉立体感。传统的模式为观众带来好奇感的同时, 随着现代流行元素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大量运用, 为传统的动画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

2.3 拓展了传统水墨动画片的局限性

在全球化的探索背景下, 通过CG技术拓展了传统水墨画的语言[3]。使得这一技术革新在中国本土的动画设计中发扬光大。通过3D技术使得水墨的浓淡虚实能够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改变, 实现对动画背景和细节的动感处理, 既是技艺的结合, 更是拓展了传统水墨动画制作的无限可能, 形成新的视觉形式。

3 新媒体技术赋予传统动画新的视觉语言

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最终对传统动画的效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赋予了动画师们的想象, 把传统动画的视觉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3.1 特效的融合

特效的使用给传统动画带来了新的生命和发展, 这种技术营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传递给了观众不同的视觉、听觉感受。也因此, 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 技术辅助表达出更好的动画艺术性, 在某些特效技术的应用上, 往往好的技术应用本身就具有艺术性。现代工程师们对特效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可以更多地展示出虚拟化的惊奇效果, 给传统动画带来新的生命和视觉感。特效技术的融合对于动画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现今部分动画设计师对于新技术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于动画艺术本身, 总是依赖于特效, 完成虚拟的宏大场景及生动的视觉效果。只有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才能使传统动画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3.2 全息技术的融合

随着全息技术的曝光率越来越大, 全息技术应用与传统动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以全息技术的方式融合传统动画的展示形式, 突破了传统动画展示的局限性的同时, 也体现了全息技术的实时性和交互性。

全息技术具备了360度保真, 并且实现智能化感应, 这可以使动画观赏者能自主感应视觉的距离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说全息技术具备了较高的视觉拼接技术, 加上在传感器的作用下, 会产生真实的触摸感, 这是其他技术无法赋予传动画的。特别在音效上采用沉浸式的音频, 在不同的方向作扬声处理, 更加升华了观片感。

3.3 其他新媒体技术

随着传统动画制作需求不断地提升, 对简单、便捷的技术需求也随之增加。近几年来“热接触”成像技术 (或热触系统) 研发从未停息, 通过红外线摄像头和常规摄像头来捕捉运动和追踪热量, 在指尖和面板接触下, 自动生成一层数字内容, 这一技术的研发给动画带来了新的视觉可能。还有一些VR系统的开发, 特别是虚拟现实的头套 (包括数据手套、数据衣服等) , 通过头部跟踪来改变动画图像的视角, 把视觉和运动感知系统联系起来, 在交互中体验新的视觉形式。当然还有近期新媒体技术热点, 语音系统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动画图像的过程, 通过云库来完成语音的指令, 实现语音所要求的动画图像, 这其实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拟人化方法, 这些新媒体技术的研发都在改变着传统动画的视觉形式。

4 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 虚拟化的动画制作, 给传统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由于在制作时间和成本上节省了不少资源, 这也为动画领域的新发展创造了契机。本文由于篇幅有限, 得出的结论还是较为浅显的, 为此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和建议, 为提高我国动画制作水平的建设工作作出重要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潘明歌, 符俊霞.浅谈新媒体下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意与传播[J].大众文艺, 2013 (11) :197-198.

[2]白雪竹, 付志勇.新媒体技术、艺术与商业传播—“2011SIGGRAPH:新媒体技术、艺术与商业传播教育论坛”[J].现代传播, 2011 (11) :134-136.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3

关键词:民族艺术设计,中国传统美学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历程中, 不但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 而且历代的著名诗人、画家及其他艺术家所留下的各种论述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 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此外, 中国的各门传统艺术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 往往互相影响, 甚至互相包容。例如, 诗文、绘画中往往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之美, 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 具有诗情画意。各门传统艺术在审美观方面, 具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什么是美的理想形态?在中国美学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和追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谈到颜延之的诗作时, 将其与谢灵运的诗相比, 并引用汤惠休的话说:“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诗如错彩镂金。”“芙蓉出水”是一种简约、恬淡的美, 比较崇尚自然;“错彩镂金”是一种繁复、华丽的美, 比较崇尚人工;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审美观或审美理想。“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 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 以及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 这是一种美, ‘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 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 这又是一种美, ‘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的美。”在中国美学史上, “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这两种不同的审美理想一直延续了下来, 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 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 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 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推崇、崇尚自然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之一。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应用自然景物于艺术, 似以中国为最早, ……在西方古代文艺作品中描写自然景物的非常稀罕。”中国传统艺术不但很早就以自然景物为创作对象 (如, 山水诗画已有千余年历史, 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 , 而且以人物为创作对象的艺术作品 (如, 顾恺之的人物画) 也逐步摆脱装饰的束缚, 全力表现生动传神的自然的人。自梁晋六朝之后, 崇尚自然美的思潮逐步占据主流地位。只不过, 在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门类的体现方式不同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对艺术的审美规律有大量的论述, 其中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作为创作原料的客观对象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本人的关系问题。对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一贯强调两者的对立统一, 认为艺术创作之美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融合一, 亦即人与自然、心与物、情与景的交融合一, 并以达到主客两忘、情景互化的地步作为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当然, 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禅三家在此问题上各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儒家美学以仁学精神为基础, 更多强调的是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由, 进入美的境界;道家美学则是将‘自然’视做宇宙和人的天性, 作为社会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强调个体生命进入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的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却是高扬‘心’的地位与作用, 强调通过‘顿悟’获得超时空的审美感受, 从而进入主客合一、物我不分的自由境界。应当承认, 这三家美学都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历史进程中儒、道、禅互补,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境”是中国民族艺术所追求的美学极致, 不仅体现在文学和绘画等艺术中, 而且也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等艺术设计领域。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 而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际景物构成的。园林的意境与诗境、画境在美学上的共同之处, 就是“境生于象外”, 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因此, 园林的意境, 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或一片有限的风景, 而是要有“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以便给予游览者更加丰富的美的感受。

为了更好地创造园林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往往把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艺术尽皆纳入园林中, 如绘画、雕塑、诗文等。为了创造如画一般的艺术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常采用中国画的构图法 (如郭熙的“三远”法) , 也常以画为造园蓝本, 并且取用画题作为景观名。诗文进人中国园林的情况也很常见, 例如在园内适当地方 (如厅堂、书屋的墙上) 陈设以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作品, 或者在园林建筑的廊柱上悬挂楹联, 在石碑上镌刻诗文等。这些诗文的内容往往与园林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历史有某种内在联系, 从而引发游览者无限遐想。有的园林的造园历史或总体理念, 与某一诗文有着直接的联系, 从而增加了园林的人文内涵, 有助于创造出更加幽远的艺术意境。

“气韵生动”这个美学命题的产生和形成, 既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也与中国艺术的历史发展和中国艺术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气韵生动”中“气”, 首先是一种哲学范畴。早在西周时期, 这个概念就已经形成。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管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等, 都对“气”这个概念进行了很多论述。汉代淮南王刘安组织撰写的《淮南子》和王充的哲学, 对“气”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并发展了元气自然论的哲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许多思想家都深受这种元气自然论哲学的影响。他们认为, 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元气, 天地万物统一于元气。元气有阴有阳, 阴阳二气变化而产生天地万物。这显然是与元气自然论的哲学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 魏晋南北朝的文艺批评和美学理论大发展, 要求有一个美学范畴对文艺和审美问题作出最高的概括。

在上述元气自然论哲学的影响下, 美学家们很自然地用“气”这个范畴来说明各种美学问题, 从而使“气”从一个哲学范畴转化成为美学范畴, 哲学上的元气论转化成为美学上的元气论。由此, “气”便不只是一个概括天地万物本原的哲学概念, 同时也是一个概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作品精神特征的美学范畴。

“气韵生动”的“韵”字, 最早出现于汉代, 这是与当时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这一时期高度重视音乐的艺术韵律有着内在关系的。自从“韵”字作为某种表达艺术特质和品位的概念化的词而出现之后, 就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运用的美学概念。“韵”这个美学概念, 不仅在音乐和文学的品鉴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 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物形象的个性、情调等方面的品评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 常见以“气”、“韵”兼举来品评人物的做法, 并正式出现了“气韵”这个词。

“尽管此时的‘气’、‘韵’并举和‘气韵’这个词多被用于人物品藻, 它们都是用来指人的气度和精神的, 用以指蕴涵和表现在人的生命活动的富有审美韵味的气质和特征。但也正因为‘气韵’这个概念具有艺术和审美的内涵和特征, 也便很快地被运用于文学艺术之中。”“气韵”这个概念, 在人物品藻和文学语言中的广泛运用, 无疑为这个概念在绘画理论和其他艺术领域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当代学者宗白华先生指出:“气韵, 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绘画有气韵, 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

参考文献

[1]吴晓.民族艺术的消费社会境遇[J].民族艺术, 2007.

[2]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4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两种主要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其主要类型还没有一个权威明细的划分, 在本文中我们只是信息技术出现的时间节点为主要依据大致划分为两个主要依据。

一种是信息技术出现之前已经存在的艺术形态即传统艺术形态, 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后与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的艺术形态我们称之为传统数字媒体艺术, 该艺术形态主要是由于艺术生产方式的发生了变化, 其艺术形态的本质基本没有改变。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及鉴赏的方法没有本质改变。传统数字媒体艺术对数字设备没有依赖性, 没有数字技术设备的支持, 其艺术的创作作品还是传统的艺术形态。比如绘画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之后产生的数字绘画艺术, 音乐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之后产生的数字音乐艺术等等。传统数字媒体艺术几乎涵盖了之前所有的传统艺术形态。

另外一种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之后才形成的新的艺术形态, 我们称之为新兴数字媒体艺术。该艺术形态对数字技术的具有必然的依赖性, 离开数字技术, 该类艺术作品则无法实现。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比如虚拟现实艺术、三维动画艺术等。新兴数字媒体艺术完全是传统艺术形态与信息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 两者缺一不可。其艺术创作规律需要传统艺术理论指导, 艺术创作则必须依靠数字化设备制作平台才能实现。

两种数字媒体艺术形态都对传统艺术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和超越。

二、数字媒体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

数字媒体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完美继承, 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仍然是艺术家, 艺术作品依然是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寄托和思考。数字艺术首先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继承, 主要的艺术形态比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等, 都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再创作, 使艺术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平台。丝毫不受艺术形态本身的限制, 可以完美的继承各种艺术形态。其次数字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可以不必再依托有形的物质媒介, 而是依托数字技术的虚拟性, 尤其是数字技术的模块化, 比如信息技术中数字结构的组成是以饿二进制为单位的, 以0 和1 为基础。这样不但可以摆脱客观自然条件对艺术家创作时的影响。比如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时, 可以完全避免色彩调配过程中的很多失误。其次在艺术家进行创作中, 基于数字基础, 可以使创作模块化, 大大提高了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效率。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作品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完美体现

数字媒体艺术继承了传统艺术形态的创造性,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传统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视对创作元素以及形式的创新, 艺术家们在有限的客观创作条件下创作出了令人惊奇的艺术作品。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代表, 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多才多艺,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达芬奇在艺术创作中特别喜欢对艺术作品形式的创新, 比如他一生留下了6000 多页的手稿, 手稿中涵盖了天文、科技、医学等等各种领域题材的创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有越来越多的达芬奇热的艺术追随者利用数字技术根据达芬奇手稿中的作品尺寸创作成为更为立体形象的三维模型。将达芬奇令人称赞的创造天分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寻求艺术创作的综合性是当前部分传统艺术家的创作方向, 比如在绘画中艺术家们也尝试新材料的创作, 将不同艺术材料汇集一起, 表现出新的不同的艺术视觉体验。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作品的综合创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为两种甚至更多的艺术形态的混合与拼接创造了条件。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可以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多媒体艺术作品。给欣赏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这种艺术体验是明显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的, 是一种更直接更形象更立体的体验。其次这种开放性也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综合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可以由艺术家根据创作需要进行相互结合, 根据创作需求可以实现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这为新艺术形态的产生创造了成长空间。创造性和综合性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

2、紧随潮流的时代性

艺术源于生活, 其本身就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和传统艺术形态相比数字媒体艺术由于其含有技术美学和艺术美学的双重存在, 其时代性更加明显。首先科技的发展是无时无刻永不停息的, 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之后, 计算机技术获得了显著的进步, 智能数字设备不断涌现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在新的时代, 人民的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同时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普及以及新生活的发展变化造就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时代特征。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 智能手机的桌面图标式的设计风格 (UI设计) 吸引了广大的手机用户, 而且成为了在众多用户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这种元素很快发展成为了一种设计潮流, 这种桌面图标样式 (UI样式) 设计风格就影响了其他同一时期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 比如最近网络非常流行的科普式动画就源于这一风格。这是数字媒体艺术时代性的体现。

3、艺术活动的大众化趋势

传统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由于媒介自身的限制, 往往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这种地域化开始转变为大众化。数字媒体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态, 其大众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传播渠道的广泛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其数字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数字媒介进行无限传播, 而且传播的效率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形态。二是艺术欣赏的大众化, 与传统艺术欣赏、传播方式不同,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 任何网民都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借助于互联网来欣赏公开传播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基于互联网存在的艺术欣赏与批判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的重要特征。三是艺术创作的大众化, 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快速发展, 同时通过初期数字媒体艺术工作者的根据自己的不断总结改进, 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更加标准化, 模块化。可以通过部分软件的创作平台进行创作, 比如PS, 3DMAX以及MAYA等软件, 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制作门槛, 使得普通人经过初步的学习就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制作中来。使得作品的创作更加简单高效。

三、数字媒体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超越

数字媒体艺术同时也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不断超越。数字媒体艺术是不同于传统艺术形态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态, 在新的领域内正不断实现对传统艺术形态的超越。比如虚拟现实技术的诞生是数字媒体艺术较为明显的进步, 对于欣赏者来说, 虚拟现实带给他们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种体验囊括了触觉、视觉、听觉等人类固有的感知。是有别于其他艺术作品的新的艺术欣赏形式。比如2015 年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 周年之际, 山东省为了纪念抗战特地开通了网上抗日纪念馆, 这一全新技术的上线引得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 首先网上开展纪念馆不但解决了实体纪念馆展示空间的不足, 方便了欣赏者更好的欣赏展馆中的传统的艺术作品。其次还有很多其他的客观因素, 比如交通、时间等等导致了很多人一年也去不了一次纪念馆, 公园等, 然而网上纪念馆或者立体公园具备展示、互动、资料查询、网上活动等一系列功能, 让习惯于互联网生活方式的现代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 随时缅怀、祭奠, 不忘历史。除了虚拟现实技术之外, 还有三维动画、立体数字电影等, 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的艺术新形态

传统艺术形态通过有形的物质媒体手段, 把握现实世界、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愿望, 其最终形式的表现—艺术品, 往往具有物质属性。形象的说, 传统艺术形式的形态是原子的, 而数字多媒体艺术的形态则是比特 (Bit, 数字化计算的基本粒子, 也是信息的最小单位) 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突破, 导致了数字媒体艺术相对于传统艺术设计形式有了更好的存储形态, 而且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甚至艺术作品的欣赏都离开不数字化的技术平台, 这是数字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数字化的艺术创作为艺术家们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媒介的多重限制, 也为艺术作品的保存、传播开创了新的渠道。数字化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的本质, 是数字媒体艺术超越传统艺术形态的基础。

2、艺术作品的虚拟时空性

所谓的虚拟时空即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逼真的模拟场景、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可以使欣赏者随时随地随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体验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这是传统艺术形态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360 度全方位的展示, 除信息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 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 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 也称为多感知。可以根据人的头部转动, 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 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 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 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由计算机图形技术制作的画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随意体验。使欣赏者获得心临其境般的心理享受。虚拟时空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与传统艺术形态重要特征, 是对传统艺术形态的完全超越。

3、艺术作品的交互性

交互性, 就是指数字媒体艺术中艺术与技术统一性的体现, 是数字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的完美结合, 数字媒体艺术不但可以实现受众与艺术作品之间通过命令或者控制功能进行交互性反馈, 而且还可以实现某种需求的交流互动。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人性化的特点, 使受众不但可以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到真实的艺术活动中去, 比如在2015年北京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会场上, 李克强总理与百度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小度”进行了一段互动式的问答。这正是数字媒体艺术交互性的展现。艺术作品的交互性是传统艺术难以逾越的鸿沟, 却是数字媒体艺术勃发生机之所在。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5

1 双赢的联姻

中国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洗礼, 刻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面对目前现代化的进程, 他必须积极面对。在电视已经相当普及的当代, 电视这一平台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不论是它的具象性、综合性, 还是他的通俗化、大众化, 都可以为传统艺术所用。因此, 通过先进的电视创作理念, 对传统艺术进行包装、编排、制作、播出, 可以极大地推广普及传统艺术, 让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艺术需要电视这一良好的媒介, 而电视传媒也需要传统艺术的融入。首先, 作为具有传播和娱乐功能的电视节目, 同时也承担着舆论引导以及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其次, 传统艺术植根于民间, 它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以及强烈的文化认同。这些传统艺术各具特色, 雅俗共赏, 具有贴近基层民众的“草根性”。因此, 电视传媒如果在与传统艺术的联姻中, 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 不仅引入了一个鲜活的元素, 能够寓教于乐, 还能拓宽收视群体, 对电视媒体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 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的联姻是一种双赢, 对两者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 联姻的形式

如何推动传统艺术在更广阔的受众里传播, 如何使这些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电视所用,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可谓历史悠久。在中国开始电视播出的时候, 属于我国传统艺术瑰宝的戏曲就是其播出最多的节目之一。因此, 戏曲也是与电视媒体合作较多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从戏曲与电视媒体的长期合作中, 可以看到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联姻的几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单纯的录播。如戏曲的折子戏、戏曲大赛和戏曲晚会。除了专门的戏曲频道, 这种形式一般会被放在比较差的时段播出, 所取得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它很大程度上只起到填充播出时间的作用, 并不利于戏曲艺术的积极推广。第二种是电视剧。如戏曲电视剧, 就是在电视剧艺术和戏曲艺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 也是电视界和戏曲界都比较重视的艺术品种。但是, 这种形式局限性比较大, 有很多传统艺术形式无法与之结合。第三种是纪录片。这种形式的门槛不高, 可以为各种传统艺术服务, 起到普及作用。然而, 也有其劣势, 即缺乏播出的连续性, 无法建立长期固定的收视群体。第四种是栏目。如众多戏曲栏目, 以票友打擂、名家教授等形式, 既展示了戏曲艺术精华, 介绍了戏曲知识, 促进了观众参与。这类形式贴近群众, 使传统艺术回归民间的土壤。但是它有一定的地域性, 往往要在有群众基础的戏曲大省才能办起这种节目。

以上是以戏曲为例, 总结的几种合作形式。各种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联姻形式, 可从其中窥见一二。如果我们对生产量、影响力、推广性、收视率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一个综合考量, 就会发现,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并非十分和谐, 也存在着一定的尴尬。从心理上讲, 传统艺术愿意通过电视这种强大的传媒手段来扩大自己的传播空间。但是, 电视的发展需要收视率。为传统艺术牺牲收视率, 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 尽管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仍然形势严峻。

3 电视娱乐节目在传统艺术方面的探索

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究竟该如何联姻, 才能既有利于传统艺术的发展, 又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达到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双赢呢?不妨以电视娱乐节目《开心茶馆》栏目为例, 做一些剖析和研究。《开心茶馆》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于2005年推出的一档日播版的方言类曲艺栏目。该节目以小热昏、独脚戏、滑稽戏等具有江浙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表演为主, 加上三位主持人角色化的主持风格, 一直为杭城老百姓所喜爱。开播至今, 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收视率, 连续三年位居杭城落地频道综艺节目收视率之首。“开心茶馆热”也成为“2006年杭州生活品质、文娱活动的现象”, 足见其影响之深远。为什么《开心茶馆》这档曲艺栏目能网罗广大的收视群, 在杭城形成一种文娱活动现象, 为广大群众所津津乐道呢?第一, 形式创新。《开心茶馆》不同于之前所提到的几种合作形式。它是一档传统艺术类的栏目, 却并不局限于传统艺术;它是一档本土娱乐节目, 却并不与其它的本土娱乐节目相雷同。在方向上, 它立足本土, 根据杭城百姓的欣赏习惯, 在定位上确立了一个以杭州传统地方文艺为主的表演方式, 形成自身的娱乐节目风格;在取材上, 它采取了平民化的视角, 将百姓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进行挖掘提炼, 撷取有效素材;在主持人的角色化与表演任务的设定上, 他采取平民化的角度, 体现生活中的真实感;在场景的设计和氛围的营造上, 他设计了一个观众可以随意就坐的茶馆式录制场地, 达到了一种平民化的效果。这一切使得《开心茶馆》栏目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平民化的基础, 让百姓在感情上可以接受, 并且一下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群众性是电视媒体和传统艺术的共同特性, 也是二者联姻的最佳结合点。第二, 寓教于乐。缺乏思想的娱乐节目只能算是“愚乐”。虽然娱乐节目不要求具备太强的教化功能, 但并不等同思想文化的缺失。在观看的过程中, 让人收获快乐的同时, 又有所受益, 达到雅俗共赏, 这才是娱乐节目的最佳境界。而《开心茶馆》栏目则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融入到各个元素的设计中,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节目人物的设定上, 他们既是观众熟悉的小人物, 又是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在节目内容的选择和创作上, 既考虑了主题的鲜明, 又考虑了节目的可看性。在节目方式上, 并不局限于纯表演的框框, 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 进行现场互动式的交流和讨论。在轻松的氛围中, 进一步提升节目的主题和意义。正是因为树立了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 《开心茶馆》才能在提高节目品位和艺术创新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栏目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第三, 兼容并蓄。如果说“茶馆”是一个筐, 那么, 这个筐里装着很多东西。除了曲艺, 民间故事, 社会热点, 甚至还有竞技, 戏曲, 戏剧, 魔术, 杂技, 等等。由此可见, 《开心茶馆》虽然是一档曲艺类的栏目, 却并不死板, 而是融合了众多的元素。哪怕是对曲艺不感冒的观众, 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在不知不觉的观看中, 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关于曲艺的内容。于是乎, 这道“电视娱乐大餐”便能吸引许多不是曲艺爱好者的观看。既起到了普及推广曲艺的作用, 又吸纳了广大的收视群, 提高了收视率。

4 结语

应该说, 《开心茶馆》栏目作为一档体现“三贴近”、走平民化路线、以地方传统文艺和老百姓参与相结合的综艺娱乐节目。为电视娱乐栏目在创新节目形式的同时, 有效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探寻了一条正确的路子。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的联姻, 只有接地气、贴民心、健康向上、不断创新, 才能真正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让传统艺术绽放光彩, 实现精彩的双赢。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其创造新闻的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质量, 关系着新闻事实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电视新闻实际创造过程中, 新闻记者往往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原因在于没有拍摄到与新闻主题相吻合的新闻画面, 导致不能真实反映新闻事实。为此, 应从写作、摄像、培训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新闻记者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使记者熟练掌握电视新闻创作的基本素养, 逐渐提高记者的新闻创作能力。

1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 人们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传媒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媒介格局、传播介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多样化需求日渐增多, 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面对如此的新情况、新形势,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新闻记者的创作能力。新闻记者要想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作能力, 必须扎实地掌握最基础的写作基本功。

1.1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原则

电视新闻写作与一般写作不同, 除了具有一般写作的基本原则, 还有自身独特的写作原则。为此, 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的基本原则是培养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前提。第一, 交代清楚新闻的“五要素”, 即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原因;第二, 尊重视觉规律, 简单地说就是按照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构思、画面顺序进行写作;第三, 既要反映新闻画面内容, 又不能重复画面内容;第四, 分清主次, 清楚交代新闻主体;第五, 通俗易懂, 避免产生歧义。电视新闻是一门“听”、“看”的艺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中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文丨王欣影

摘要:电视新闻创作就是把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叠加在一起来表述新闻事实的一种行为, 要求记者除了具备基本的新闻写作能力外, 还要具备过硬的采访拍摄技巧。新形势下, 如何开展电视新闻创造工作、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成为了诸多电视新闻记者面前的重要难题。因此, 笔者初步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工作中创作能力的培养出策略, 促进电视新闻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电视新闻;创作能力;培养;实践

摘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传播弘扬先进文化, 是电视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被边缘化, 甚至有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因此, 如何才能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艺术的重任, 如何才能向受众巧妙地推介传统艺术并获得认同, 如何才能形成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体的双赢, 成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笔者以方言类曲艺栏目《开心茶馆》为例, 对传统艺术类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一定的分析, 以求拓展电视媒体与传统艺术联姻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联姻,双赢,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磊明.搞好电视与戏曲联姻.拯救和保护戏曲艺术, 2006 (2) .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学 篇6

苗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态,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们以古朴而生动的形式不仅恰当地表现了图形所代表的主题思想, 美感效果强烈、突出,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 苗族传统图形的构图特点

1. 独立成趣

苗族传统图形的构成模式复杂、灵活且饱满。局部上以单个非规则图形为主, 主体突出的构图方式不胜枚举, 表现手法上采用抽象与具象、写实与写意的交叉并用。

苗族传统图形的主题多种多样, 具象的图形源自于日常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描摹, 抽象的图形则植根于浪漫的精神世界, 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

2. 相映成辉

苗族传统图形达到了极强的系列性和高度统一的和谐。通过空间的变幻和序列性图形的秩序排列, 使其装饰意味得到了加强, 更能体现出秩序感和排列的规律性, 因而图形构成的外观也显得更加稳定、庄重。各图形元素之间对比中求统一, 交相辉映, 形成了一种比兴的关系。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图底转换”原理, 美学家阿恩海姆在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这样解释:四周封闭的的面都易被看成是“图”的东西, 而封闭这个面的另一个面, 总是会被看成“底”。

3. 对称完美

对称是世界各民族不约而同达成共识的一条普遍的美学规律。对称的原则是模拟自然界生物的表现:人和动物的身体、自然界中的植物花卉无不充分说明着这一美学规律。格罗塞曾这样表述:“身体的对称形式, 使他不能不做对称的装饰。”对称的构成技巧也是苗族传统图形普遍遵循的一条构图原则。

(二) 苗族传统图形的线条特点

1. 古朴与厚重

苗装传统图形中有些造型的用线极其厚重, 具有很强的力量感与视觉冲击力。朴实无华的粗线条将主体画面衬托的更加突出。粗犷、厚重向前延伸的线给人以上升和希望, 向后聚拢又表意为忍耐和退让。

2. 平缓而变化

平稳、舒缓、安静的线条表现方式在苗装图形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生动的线条使画面看起来更加舒展、优美。自然界动植物的形态大都以舒缓的曲线构成, 以平缓变化的线条表现方式来更好地描摹和模拟现实中的物象。这给人们更加安详、和谐的感觉。

3. 夸张与抽象

苗族图形中线条的另一特色就是抽象与夸张并立, 这与苗家人注重心境与意境的思维方式是融会贯通的。苗族先民将一些存在或臆想的动物作为图腾形象来崇拜、描绘, 如此的思维模式就不难理解苗装传统图形多采用夸张大胆线条了。

(三) 苗族传统图形的色彩特点

1. 鲜活生动

苗装传统图形的整体用色是鲜活生动的。各支系在服装色彩上的运用也各有偏重, 形成了多彩多姿的个性差异。在其服饰图形中较少存在单一的用色, 往往都是几种甚至十几种色彩的交叉运用, 但在视觉效果上却能做到主次搭配分明、色彩统一鲜活且和谐生动。

2. 朴实凝重

黔东南凯里地区苗装传统图形用色独特且规范。蓝靛与暗红、桃红与黑色、黑色与紫蓝这种近似色的搭配显得朴实凝重却富有韵律。苗装图形中用色虽大胆而自由, 但却绝无胡闹、混乱、浮躁之感, 她们心中有着自己对于色彩美的尺度, 并且掌握着高超的配色技巧。

3. 简约祥和

苗装传统图形会根据服饰主人的年龄、性别等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案。年轻姑娘服饰色彩比较生动、华丽, 中年妇女的服装颜色比较简约祥和却又不失华贵, 而老年妇女的服饰色彩就更加简单、厚重而古朴, 无不体现了色彩的简约与祥和。

二、苗族传统图形的美学特征

苗族传统图形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根据其自身艺术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总结:承载着记录人文历史的内容之美、肩负着描绘自然形态的装饰之美、兼备写实与写意并立的和谐之美、融汇技术与审美结合的工艺之美、朴实为主而不失风韵的实用之美。

(一) 记录人文历史的内容古朴之美

苗装传统图形作为一种功能符号, 成功地记录着本民族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 记录了苗族的神话和传说。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其历史靠的是口头文学的传承与服饰图形艺术的的记录。在苗族, 老一辈回常拿着服饰中的纹样教育年轻人, 告诉他们关于祖先的各种传说故事。有关人文历史性主题的图形在苗族服饰中十分丰富、发达, 起到了再现和记录历史的作用, 真可谓是苗族传世的“无字史书”。其中包括对原始家园的缅怀、祖先战争的赞颂、迁徙征途的艰险等。

(二) 描绘自然形态的装饰之美

苗族人崇尚自然, 认为大自然中所生存的万物都是有灵气且生来平等的。日月星辰的规律运动、春夏秋冬自然更替都是神圣而美好的。并且把对生活富足、平安吉祥的祝愿寄托于大自然或神灵的崇拜。这就使苗装图形成为了表达这些情感的最好载体。

苗装传统图形总是于粗犷中透露着无限的自由想象, 表现方式上善用写意、象征、夸张等手法, 劳动性与创造性结合, 注重心境与意境的结合, 并处处体现自然之美的特质。

(三) 具象与抽象并立的和谐之美

苗装传统图形更直接的更具体的展现了该民族的意识形态:写实与写意交错的和谐之美。抽象的造型更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主观理想的符号表现。将神话、传说、巫术、图腾、宗教作为表现客体的指导思想, 这种客体是人与神之间的链接符号。人们通过这些图形形象来祈求神灵赐予幸福生活。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就不难理解艺术往往是观念的载体, 抽象图形在精神世界中占据了何其重要的地位, 而苗装图形的审美经验正源于此。

(四) 技术与审美结合的工艺之美

苗族传统图形的制作工艺是纷繁多样的, 主要有刺绣、蜡染、挑花、贴花等工艺技术, 几乎囊括了图形工艺的所有形式。

随着现代机器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植入, 苗族的手工艺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挑战, 几乎将手工艺制作技术整个吞噬, 各种工艺技术在面临着失传的窘境。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一些苗族民俗浓厚的地区, 如黔东南的“千户苗寨”—西江, 国家已作出补救民族工艺技术相关措施计划, 重点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8.

[2][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孟佩欣译.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8.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 篇7

1 新媒体定义以及新旧媒体不同点

1.1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主要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 运用无线通信网、互联网、卫星以及数字广播等渠道, 以电视、电脑、手机、MP5、PDA等设备作为终端媒体, 从而实现互动化、个性化、细分化传播, 个别媒体还具有点对点传播、精准投放等效果, 例如:电子杂志、博客等。电子媒介不仅让人类实现了速度以及空间距离的突破;根据人类社会信息体系发展, 电子媒介还形成了人类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和声音信息系统。随着录音、摄影以及影响技术进步, 不仅实现了影像、声音信息的大量传播和复制, 同时也推动了历史保存作用。

目前, 我国新媒体主要有:依靠数字传播网络的车载电视、数字电视以及公交电视;依靠无线网络传播的手机短信、电视、WAP等;依靠融合网络的IPTV;依靠互联网传播的电子书、电子杂志、博客、视客、播客、网络视频以及其他类型的网络社区。

1.2 新旧网络不同点

1.2.1 新媒体特点

网络宣传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转载报道多、虚假报道多、舆论导向滞后等问题。网络新闻属于及时传播方式, 没有时差问题,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 新闻传播范围和效率逐渐扩大, 增强了传媒效益和影响力。同时, 由于现代新媒体竞争逐渐加剧, 媒体利润逐渐削弱。

目前, 随着微博微信快速发展, 更多人成为传播者, 并且拥有相应的粉丝, 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 由于网络传播者传播水平有限, 导致大量垃圾信息流入读者生活, 例如:出现金庸去世等负面造假新闻,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新媒体的信任度。在微博大量发展的环境下, 由于政府部门没有相关政策以及法规对网络新闻进行有力的监控处罚, 导致新闻宣传控制力度滞后。

1.2.2 传统媒体特点

传统媒体报道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面对新媒体的宣战, 具有互动性、实效性差等弊端。传统媒体作为专业信息传播机构, 在信息收集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 “新闻产品”一般都符合高质量产品以及合格产品。根据传统媒体的专业流程, 不同信源信息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加工, 整理成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传播给观众。在社会责任感以及传统媒体背景作用下, 在重大事件上, 传统媒体能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通过具体的评论方式突出导向, 宣扬代表组织观点和立场。

根据报纸代表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在发布重要新闻、政策导向、民生新闻、路线方针时受到相关区域以及系统民众关注;对于没有关乎切身利益的观众, 更多的是则是关注体育报道、民生报道、社会新闻、娱乐报道等。由于传统媒体传播效率落后、缺乏互动性;因此, 怎样增强传统媒体影响力, 增加读者听众互动性、实效性, 成为了当今传统媒体严峻的问题。

2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博弈

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发展, 新媒体价值逐渐发展, 相应的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 形式不断多样、扩张速度增强、广告主投放资金加大、投资力度上升, 由于新媒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让新媒体迅速崛起面临着严峻考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与生俱来的敌对交锋越演越烈, 双方在争取吸引眼球上一直处于严峻形式。当下, 我国传统媒体主要面临着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 通过资本、渠道、技术等优势, 不断挖取原属于传统媒体的广告和观众;另外, 传统媒体由于同质化竞争的影响, 造成了很多微利化以及可替代性趋势, 影响力、渗透率、翻盖面逐渐下降, 媒体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相关专家认为:在广告市场逐渐扩张的形势下,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2004年我国媒体经营在杂志、报纸、两大主要平面经营上出现双双下降的现象, 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在广告市场总额中逐步下降。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在3亿人以上, 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互联网等新媒体;截止2004年, 北京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阅读报纸, 35岁以下的年轻人11%不阅读报纸, 习惯于从互联网上搜寻新闻报道。

和传统媒体颓败趋势相反的是互联网、手机、直邮、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逐渐兴起, 楼宇电视在3年时间内, 培养出高达10亿元的广告市场, 网络媒体日渐发达。我国主要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在2004年经营收入达到2亿美元、1.09亿美元、1.03亿美元。中国移动、联通等移动通信运营商成为当今新媒体最主要的受益者。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亿, 手机短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是我国广播、报纸、杂质等传统媒体的几十年时间的收益。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多广告运营商开始注重新媒体资源优势, 甚至不惜重金投入。由于此消彼长的制约, 在战略战术中,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竭尽自身特长, 努力争取利润。根据当前形势显示:新媒体在未来博弈中将利用“行为分众”和“传播数字化”进行战略发展。例如:在记录消费者活动中, 通过行为分众将特定资料分发给特定人群;在谷歌以及百度中搜索过相关品牌竞争对手的消费者, 品牌商邮寄相关资料给消费者。从BBS研究中发现, 70%的BBS信息由20%的意见领袖编辑出来, 通过垂直网站寻找, 得到相应信息。

在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理性分析中, 整合资源作为最积极的反映;内容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护身符, 强大的议程功能以及专业媒体人才队伍;在观众认为新媒体信息滥用信息时, 作为权威信息的传统媒体, 保障了主体地位。因此, 在传统媒体发展中, 必须保持严谨作风, 认真准备优质节目。同时, 由于资本运作以及受限, 导致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只能在香港上市。

3 完善新旧媒体融合

3.1 杜绝唯新媒体论

新形势下, 面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激烈的博弈, 必须正视媒体, 推动新旧媒体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风险投资和投行只注重想象空间, 游戏资金投资比重大, 不同出处、身份的运营者逐渐加入运营以及研发中, 广告主削弱传统媒体资金投入, 逐渐向互联网等新媒体进军;政策方面, 由于拉大内需、产业升级、提高GDP等因素刺激, 出台鼓励对策;同时, 传统媒体受各种因素影响逐渐下降。

传统媒体在业务、内容、营销以及服务上具有独特价值, 在面对“新媒体互动、一对一、点对点服务的基础上, 传统服务只能提供单向、被动的、一对多服务。”传统媒体必须从人类基本需求出发, 发扬传统媒体成本优势, 除了人财物以外, 加强政策以及舆论支持;让产业界重新审视新旧媒体融合问题, 从根本上促进媒体业发展。

3.2 促进新媒体、传统媒体均衡发展

目前, 由于新媒体渠道创新缺乏内容, 导致很多盗版在互联网上横行,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在互联网上下载没有授权的内容;例如:音乐、软件、程序、游戏、电影、本刊等;同时逐渐向数字新媒体延伸, 例如:VOD、IPTV等, 网络运营商随意录制节目内容, 通过重新编辑以及整理, 提供给客户并收费。这种方法不仅为新媒体提供了大量的内容, 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收入。因此, 新形势下新媒体不能过分压制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 必须保障传统媒体简况运行。

3.3 传统媒体不能盲目参与新媒体

在新媒体浪潮下, 很多传统媒体积极参与新媒体, 例如:实力雄厚的文广、央视、南方广电集团等, 逐渐建立起庞大的新媒体体系, 主要包括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电视、移动电视以及数字内容等多种行业, 从新媒体产业中获得了相应的效益。因此, 在媒体转化中, 必须根据自身实力进行相应的媒体开发。参与方在参与时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开发资源, 根据新媒体受众需求以及媒体特性, 进行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投入。

4 结束语

完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不仅可以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影响力, 通过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还可以锁定传统媒体自身的客户群、读者群、消费群、媒体延伸、媒体融合;从而增强新闻媒体信息服务力度, 提供更优质的免费点播、下载、物流配送等服务。在分化和聚合两种力量同时存在的媒体市场, 认真审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博弈, 在着眼于竞争的同时, 致力两者双赢合作, 从根本上增强媒体经济效益和质量, 适应时代发展。

摘要:数字媒体作为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逐渐参与新媒体, 在转型过程中, 传统媒体报道具有权威、严谨等特点,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存在着互动性差、实效性差、宣传过多易引起读者反感等问题。在数字网络时代, 网络宣传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 同时也存在着转载报道多、虚假报道多、舆论导向混乱、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 我们应该结合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特点, 互相融合, 在传承传统媒体潜力的同时, 延伸服务功能, 争取为媒体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从而巩固当下传媒集团的服务力和影响力。本文结合我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博弈, 对新媒体、传统媒体以及当下媒体集团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博弈,融合

参考文献

[1]廖仕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模式[J].新闻前哨, 2012, (1) :76-77.

[2]胡樱樱.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J].大观周刊, 2012, (31) :7-7, 68.

[3]蒋颖.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J].新闻界, 2011, (9) :100-104, 108.

[4]熊湘漪.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及出路[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0 (7) :114-117.

[5]马新莉, 张海珍.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之路[J].价值工程, 2011, 30 (2) :303.

[6]贾志梅.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机遇[J].价值工程, 2012, 31 (8) :221-222.

上一篇:财务公式下一篇:抄表集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