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2024-07-18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共12篇)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而多媒体教室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由于其集成了多种媒体设备, 丰富了教学手段, 可以使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 既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又能将微观的事物宏观化, 所以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通。为了更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该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 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认为, 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并确定学习目标

教材的全部内容并不是全部需要我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育手段能达到目标的教学内容, 我们就无须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室环境是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环境之一, 我们要分析学习内容, 选定需要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进行教学的内容。内容确定后, 我们将学习目标用外显的行为术语进行阐述, 将学习结果表述为一系列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使其更加清晰明确。最后, 明确学习目标的类型, 课程标准把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种类型。

二、备学生

一节课成功与否, 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征。 (1) 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学生保持注意的时间、思维的水平、感知觉等特点, 这些都影响教师教与学活动的设计。 (2) 了解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 了解他们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些方面已达到了何种程度, 学生间的差异又怎样等等。如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语言、数学、阅读、推理等基本能力。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才能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教学或加强辅导, 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 以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使课堂活动有的放矢。 (4)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等, 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 需要开展不同的教与学的活动。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 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1) 教师讲解, 学生接受。教师讲解或呈现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信息加工掌握知识。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讲课的提纲, 可以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等提供事实或范例, 可以利用图形提供原理、规律、过程等的简化概括。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2)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教学演示实物或者事物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建立直接经验, 并归纳总结。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真实事物的形态, 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等演示事物的运动过程。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3) 教师提问, 学生作答。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问题与答案。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4) 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而是先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对具体例证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 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过程与方法类教学目标。

(5)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教师对动作或问题解决过程做出示范, 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技能。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提供示范, 让学生模仿。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类教学目标。

(6) 教师置境, 学生体验。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从参与性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形成相关的态度与价值观。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台、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呈现真实的事物与问题, 作为学生探究的对象。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教学目标。

四、利用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过程

利用教学过程流程图可以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相对简单的环节, 可以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 清晰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浓缩了教学过程, 层次分明, 简明扼要, 一目了然, 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流程图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

五、设计测量工具, 进行学习评价

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也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信息。也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反应信息。还可以按照教学目标编制一组练习题, 以各种形式考核学生对本学习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采用这种方法来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常用的是设计总结性测验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效果, 检查原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之, 多媒体教室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 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 既要让学生学习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2

通过培训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认识,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对青年教师来说势在必行。

学校为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学校积极营造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氛围,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且进行专门的课件制作辅导;二是学校准备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计算机,这为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主体力量,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从这一点讲,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先行者。

1、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平时我对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不太精通。可是当我看到有的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时,我就想要是我会制作课件该多好,我感觉课件制作对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我就开始下功夫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课件制作。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还有各种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 max、flash等,现在又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相通之处,学好了其中的某一个,其他的自己动手、多进行尝试也会慢慢掌握。

2、善于研究,多问问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和使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个软件的功能都很多,我们学会的可能只是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有好多功能需要靠自己尝试、研究和琢磨。当然也有好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我就虚心请教别的老师。我相信,只要我们乐于尝试,善于思考问题、询问问题,难题是没有解决不了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有的学生还要问,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学生们说不定觉得挺难,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多提问问题。课件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初学者觉得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简单的,所以在学习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多问问题是必要的。

3、亲自动手,乐于尝试

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把这一观点应用到课件制作上就是要亲自动手制作课件。也许我们在某一方面的创意是非常好的,可不亲自动手,这方面的创意就实现不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由简单到复杂,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动手制作几个完整的课件,只有这样,自己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我希望以后多参电脑培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的的观念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多利用多媒体的有效资源,提高自己应用电脑操作能力,不是摸摸这,摸摸那,干着急。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教学环境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素有“微型教案”之称。它由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组成,是一种教学形式。它常以各种各样的类型呈现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攻破语文课程的重难点及其对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和补充。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精美而合理的板书,有利于传授课堂知识,而且活跃课堂氛围作用不言而喻。

在进入信息“微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充斥着整个课堂。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生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多媒体环境下,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大大减少甚至被忽略,出现了“零板书”。那么,传统的板书该何去何从呢?是不是可以被完全抛弃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作用往往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做到的。因为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微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让板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取长补短,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多媒体教学硬件需投入大量资金,成本比较高。

第二,减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心灵上的沟通。

第三,播放速度较快,有时学生思路跟不上,影响听课效果。

第四,展示的信息量较大,授课内容多,当场比较难消化。

第五,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依赖性,减少甚至忽略对学情、教材、教法等的分析研究,另外,课件的制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第六,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客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停电、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等。一旦出现这些不确定因素,教学将很难继续进行。

二、板书的作用

1.板书作为一种书面语言,提供了形象生动的视觉直观感受,缓解了学生听觉上的压力

课堂上,板书里的线条、图示、概括简洁的文字直观形象。教师的口述加上直观形象的板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听课效率。

板书简洁明了地再现了教学内容的体系和知识内部联系,揭示了教学的主题,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板书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加工、概括的结果。因此,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维

板书是通过少量的书面语言或符号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3.板书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板书是与教师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同步进行的一个动态过程,体现了教师分析教学内容、概括教学内容的思维过程。教师按照教学的需要,预先精心设计板书内容,有步骤地边讲边呈现,使知识层次化、条理化,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的思维。

三、多媒体教学与板书设计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恰恰能通过板书设计有效地解决。借助板书教师可以将文章的脉络等清楚地显示在黑板上,贯穿整堂课,不间断,让学生更加明了。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更加详细、形象生动地讲解板书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和板书设计应该相辅相成,有效互补。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对课堂的板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板书设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板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好的板书,都是跟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离开了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就失去了作用和意义。设计板书时,一定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突出重点,体现难点。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我出示了以下板书:

让学生很快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泉水的特点,并围绕这些特点去文中寻找答案,去学习课文内容。再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现泉水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泉水的特点,这样,学生对泉水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2.板书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板书时应根据教材的文体特点、内容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篇说明文时,我就用表格作为我的板书,让孩子围绕表格,找出文中有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这样思路清晰,针对说明文的特点,学生能很快理解课文内容。又比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根据学生是二年级孩子的这一特点,在理解“凉棚”一词时,我利用课前做得葡萄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门框,让学生把一片片葡萄叶贴上。贴叶子的学生饶有兴致,其他的学生能从这直观地感受、理解“茂密”和“凉棚”。这个直观的板书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的。在理解“阴房”一词时就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并在图片中加入描写阴房的句子,学生在读中观图,在观图中会意。

3.板书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板书不要层层叠加,拖沓繁琐。要紧扣教材,挑选关键知识点;简洁明了,概括性强;利于理解,便于记忆。例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把文中所描写的地方在黑板上板书:

课文就是围绕这几个地方的夜景来体现北京夜景的辉煌、亮丽。这样的板书将课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教学时,再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这几个地方的夜景。学生在观图中感叹北京夜景的辉煌,并结合句子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4.板书要有清晰的条理性

板书要揭示教材的脉络、线索、作者的思路、情感等。所书写的词语简洁明了,概括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三个儿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我围绕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拥有孝顺的品质这一脉络,先板书课题“三个儿子”,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了解到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后,我又板书了“一个儿子”,让学生了解到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拥有儿子最美好的品质——孝,简单易懂。

5.板书要有周密的计划性

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注意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内容间的联系和呼应、调整,注意使用的符号等,力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教学时,我们要根据讲解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过程,适时地将板书呈现,层层递进。如,在教学《称赞》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出示了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小刺猬、小獾;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刺猬称赞小獾后,我在两者之间写了“称赞”,这样一目了然,并且和我的上课进度相符,学生能及时理解课文内容。

6.板书要有适当的灵活性

实际的课堂教学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环节产生,比如,学生的反映等。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尽可能地设想出能够实现的板书方案,适当地留有余地。这样既能让我们的板书设计不受约束,又能让学生充满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抓住一定的线索理解课文,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例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学生回答泉水的特点时,没有按照书上描写的顺序,先讲出泉水“清”的特点,我还是先写下了“清”,并在“清”字上留了一些空间,等学生回答到泉水“多”的特点时,再书写“多”字,多媒体课件也先展示泉水“清”的句子和画面。虽然板书顺序和原先设想的有所不同,但这样跟课堂的实际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把课文理解得透彻。

总之,在多媒体教学普遍应用于教学课堂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课堂板书为我们的课堂“画龙点睛”,为我们的课文理清思路,弥补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课堂板书和多媒体有效结合起来,让两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助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萍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38).

[2]李文豪.关于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思考[J].学周刊,2012(1).

注:本文系2015福州市仓山区规划课题立项(编号:cs2015010)的阶段研究成果。

多媒体辅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与设计简介

本节课为外研版《英语》必修二Module Three以Music“音乐”为话题, 语言地道鲜活, 难度适中,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整个模块分为五个课时,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是一节词汇与口语训练为重点的听说课。在教学中, 我本着“输入—习得—实践”的原则安排教学, 具体过程为:导入—词汇训练—小组口语汇报—书面总结。

以本节课为例, 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共41 人, 根据英语基础水平, 我把基础较好的学生归为A组, 基础较弱的学生归为B组。在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为:

二、教学过程

1.热身 (Warming up) 。

利用英文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 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主要教学环节与多媒体整合的实践。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关于音乐的词汇, 并以词汇学习为出发点, 帮助学生归纳出描写音乐的句型与段落, 为写作奠定基础。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话可讲, 有内容可说, 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与多媒体的使用上, 我遵循“两点一线”的总原则:两点, 即重点的突破和难点的化解, 并以学生活动为原则;一线, 即把学生兴趣点和知识点相结合,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 调动学生情绪, 突出情境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与多媒体整合设计方案:

环节一:词汇学习

【原始设计】

在这一重点的突破上, 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利用多媒体, 即图片和网络工具。具体操作如下:在屏幕上打出本节课所学的词汇 (audience, choir, classical, composer, conductor, drum, guitar, orchestra, instrument, jazz, musician, pop, saxophone, violin, band, relief, relax, charm, album, tune, charm, fantastic, catchy, relax)

有一部分词汇是根据教学设计补充的, 这其中有7~8 个单词是学生不太熟悉的, 我首先采用直观的教学法, 即图片法, 让学生识别并记忆。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词汇学习与图片进行联想记忆并增加学习的兴趣, 紧接着, 对于其他不熟悉的单词, 我让他们去请教一位万能的“老师”———有道词典。这是我从高一担任英语教师以来, 向他们推荐的学习方法之一。

【修改与完善】

由于有了图片作为辅助, 学生对于新单词的学习较为顺利,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同时根据新课标七级学习策略的要求, 词汇学习的基本步骤:展示—训练—评价, 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词汇记忆策略。我着重进行了对所学词汇的整理和总结, 因此, 在接下来的训练环节中,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41 人, 分为8 个小组, 每组中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合理搭配) 完成词汇语义网络图的构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单个的单词记忆转换为科学系统的词汇学习。在小组讨论之后, 教师从中挑选较好的词汇图, 放置在大屏幕上, 引导学生, 从而加深对词汇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的理解。

图表一:A组总结———描述音乐的词汇

图表二:B组总结———音乐种类词汇

总结:此种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 展示图片有助于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整理和归纳, 多媒体在此环节中起到了直观教学的作用, 有效地辅助了课堂教学。

环节二:口语训练

【原始设计】

此项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笔者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 然后谈论体会。

而在实践中, 我发现虽然视频的画面精美, 但学生的回答较为困难, 完全脱离了笔者的教学初衷。

【修改与完善】

在实践之后, 我毅然把视频舍弃, 把此环节与本模块的Function功能进行整合,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表达音乐喜好的句型及短语。例如:

What impress me is....

The scene I think is poetic....

The best music I think is....

I’m interested in....

I’m fond of....

I’m crazy about....

由于有了词汇作为基础, 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完全可以依照以上提示做出回答, 同时, 又设计出直接问答题和综合简述题, 直接问答题包括:

Who’s your favorite performer?

What’s your favorite piece of music?

Who’s your favorite composer?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some pop music?

What instrument can you play?

综合简述题为一段提示性的短文:

My name is … . I like music very much, for example…, but my most favorite music is…, and my idol is a young boy / mature lady / a gentleman.The reasons why I like them are as follows:background / personality /work.

直接问答题简单易懂, 因此, 在训练过程中, 我重点选择B组学生来回答。共设置了5 个问题, 对学生的提问大约为9 人次, 他们大部分能够听懂并给予回答, 综合简述题则侧重训练学生在初步掌握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 也为进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我选择的学生也侧重于基础较好的A组学生, 其目的除了训练他们的口语之外, 也为B组学生的模仿提供范例。这也是本节课的语言技能目标之一。

总结:此教学环节虽然舍弃了最具有视觉效果的视频, 但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现了分层次教学。

环节三:难点突破

【原始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教师提供的介绍几位音乐家生平的表格, 进行总结发言。而笔者在讲授中发现几个弊端:1. 由于准备不足, 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 所费的时间较长, 课堂效率不高。2. 尽管分成了小组, 但每组主要是1~2 人在讨论, 其他成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 学习较为被动。

【修改与完善】

在难点突破上, 我进一步作出调整:以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为主, 并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即在本节课之前, 布置了相关的预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分工合作, 介绍一位古典或者现代的音乐人, 重点介绍他们的生活背景、作品和对世界的影响, 并制作出相关的课件。

我做了针对性的指导, 首先要指定小组的负责人, 在负责人的领导下, 每位组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如:资料查找者、记录者、PPT制作者、报告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B组的学生, 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有的还承担起PPT制作的任务, 他们制作的文件画面精美、内容翔实, 为汇报的同学做了充足的准备。此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创造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这也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之一。

在一组学生展示完之后, 教师进行评价, 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修正有问题的部分, 为后面发言的小组树立了榜样。

总结:此环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展示出了流利的英语口语水平, 更展示出在多媒体制作方面的特长, 他们用音频、视频等手段完美地呈现出各位音乐家的生平及成就,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 更重要的是, 在小组学习中,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三、教学反思

总体说来, 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 41 人中有38人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课堂的活动, 特别是小组汇报中, 学生自主地使用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 用英语完美地呈现了音乐, 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方面, 笔者也进行了反思, 内容如下:

(一) 多媒体教学应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 要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发挥其优势,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切不可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5

学习心得体会 濮阳县柳屯镇 杨香彩

7月26日——30日我参见了上级领导安排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培训。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去学习。

参加培训的是各学区的教师,上第一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中梁老师给我们上的,这节课是利用了我们教学生的方法:小组合作法,并充分发挥小组和个人的能动性。梁老师把近30个人分成5组,六人一组,由各组决定选出组长,每小组商议自己组的组名组徽写出组员,和各组的口号上交给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学、讲解、联系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有以下感受。

一,通过了这次培训,我对“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有了比较浅显的认识。所谓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多媒体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多媒体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多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对多媒体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重在传授,老师是主体,老师只管灌输给学生,强压给学生,学生无条件接受。扼杀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不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时间,用成人的能力眼光经验理解能力来判断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老师放不开手让学生自己大胆的去尝试和创新。束缚了学生。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教学重经验、轻创新,教师凭经验教学,形成思维、行为定势,缺乏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研究、创新。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更应该如此,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6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编程语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digital media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cation. But in today’s China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art students in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 have obstacles. This paper on the issue of teaching methods to learn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art student.

Keyword:Digital times;Digital media art;Computer language

近年來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如Photoshop软件、Flash软件以及Dreamweaver软件。这些软件在使用中伴随着大量计算机语言的参与,如Flash中的Action语言,Dreamweaver软件中的div+css编码以及Maya中的mel语言。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些计算机语言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扰。因此本文以“数字时代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为题,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分析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现状。通过分析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其掌握知识的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2.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通过就业市场现状分析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要性以及艺术生做此工作的优势所在,从而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3.分析艺术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艺术生在思考问题上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其相应的优点及缺点。

通过分析他们的思维方式,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问题来源分析

1.民办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生源分析

民办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着明显的自身特点。

(1)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特点:民办院校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上奉行求新、求异、求变的创作观,最忌雷同和保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强化和张扬个性方面,有极强的自觉性,思想敏锐,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与学习方式的特点:艺术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文、理科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标示了艺术生的基础教育程度。基础教育的残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失衡,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艺术生的自身素质,存在“贫血”现象,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此外,众所周知,民办高校是学生的最后选择。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是整个上海本科中的最低线。除智力原因之外,他们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从一定层面上可以归因于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持续到大学的学习中。

(3)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特点:艺术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自由性,受情绪支配,强烈直露,努力追随和表现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家风度”,诸如浪漫放达、傲骨脱俗、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等。不喜欢拘泥于常规、平实、规矩、不动声色、风平浪静地“过日子”,喜欢奇思遐想,追求新奇的体验、冒险的经历、一波三折的诗意,追求浪漫的艺术情调。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向的市场分析

近年来以互联网、无线通信为传播载体,以数字化多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近几年中国数字媒体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产业环境,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紧缺。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到,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的人才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具备较深厚的媒体艺术素养,用人单位在反馈信息的时候也强调,他们在招聘应届专业毕业生的时候也主要看的是艺术修养的高低,他们认为一些操作设计软件的设计能力可以在工作后很短的时间迅速提高,但是媒体艺术的修养、审美的综合能力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艺术生在从事数字媒体相关工作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其欠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就成了学习该方向的绊脚石。如果可以顺利完成软件相关语言的学习,那么学生将会在毕业后得到很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

3.艺术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分析

由于高考对艺术生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使得学生片面重视艺术技能的学习,而忽略文化课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在知识上营养不良,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能力较差,也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特别是抽象思维的课程,如软件学习中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尤其理解接受不了。如在课堂上教师举了一个自认为很简单的例子,结果学生要求老师讲解三遍,有些认真的学生在课后会单独向老师请教,而有些则选择放弃。时间久了,积累的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就选择不再学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清楚了学生的生源质量、他们的特性和习惯以及未来就业的市场现状。我的教学目的是让艺术生学会抽象思维为主的计算机语言编写。因此我将根据分析作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第一,艺术生在学习中更加接受图形化的知识。如把抽象思维的代码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代表,会加深艺术生对其的记忆,当熟悉后渐渐加深对其的了解。第二,利用艺术生特殊的性格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竞争的环境;他们懒散,但是当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竞赛性学习,则会激发他们桀骜的个性。利用好的学生激发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这些学生相比以往的学生可能更加现实,他们会对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尤其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我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例包括作业全部采用真实案例或者目前真实的比赛项目,让他们一展身手。让他们真正与未来的工作接轨,体验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更明确目前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第三,利用考试给他们施加压力。考试成绩设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占30%。削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作用。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设末位淘汰,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无法在考试中力挽狂澜,打压他们学习的侥幸心理。

以上就是本人对数字媒体艺术生学习特点的分析以及针对分析作出的相应教学设计,并且已经在教学中实施并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玲.大学生视角下高校教学质量调查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04.

[2]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博弈分析:基于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6.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7

研究发现,学习效率和教学情境有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平面设计教学,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新的知识,让原来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生动形象。多媒体网络环境提供了多样的便利条件,教师掌握多种传递信息、搜集信息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将教材中的绘画、照片、音乐、文字等资料,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减少理解的时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精心地考虑教学内容,做好目标分析,依据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设计课件时,教师要遵循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因此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学习平面设计的知识。教学媒体也包含着对话、活动、影像、图形、文字、语音、音乐以及其他的音响效果, 在媒体搭配时要得当,充分地结合两种以上的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情景。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时,版面设计、修饰美化设计、形象设计都要突出平面设计的特色。在课件设计中教师要留下一部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平面设计思维。

二、使用电子化的学习工具

在现代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软件有很多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类,图像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和图文混排软件。学生使用软件可以完成平面设计的作业,通过计算机上复制、移动、旋转、镜像等命令, 能够实现图形的组合和新的变化模式。Coreldraw在调控色彩方面,优势明显,可以灵活地变换多种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让学生对平面设计的色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讲解,学生可以制作仿真色彩,从而轻松地掌握色彩的搭配。不仅如此,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多种软件学习起来非常简单,功能非常强大。例如在学习标志设计时,使用手绘的方法进行设计大概需要3到5个小时,而使用多媒体软件,最多需要30分钟,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创设平面设计教学情境

多媒体网络环境对于创设平面设计情境也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软件帮助之下,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提前设置教学情境,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应用之下提出问题,在多媒体上通过动态图像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能够从图像、文字、声音的角度,更加清楚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注重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应用,还可以插入一些视频,让学生意识到平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培养平面设计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能够更好地深入地学习平面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延伸网络平面设计对话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空间本身就是巨大的资源库,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毫无疑问,网络空间也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之下寻找相应素材的方法,可以把一些专业论坛综合网站、平面设计软件网站推荐给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库。在网站上,很多的设计师常常会将好作品发表出来,有的设计师还会将过程写得非常清楚,学生在观看的时候,还可以跟设计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应用网络资源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8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忽视词汇教学。我们老师经常会说:语法, 我们可以教会学生, 但是词汇是学生个人的事情, 要靠学生个人努力。所以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简单、传统的词汇教学法:自读-跟读-纠错-记忆。这虽然能够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 这种教学法枯燥无味, 学生在课上提不起劲, 课后更别提去复习。不可否认, 在词汇学习上主要靠学生个人的努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有关词汇的教学和引导。

还有我们很多老师都知道词汇的重要性, 往往错误地以为词汇教学就等于督促学生背单词。于是, 很多老师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进行词汇的听写。有的是按照课本的单元顺序, 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听写, 有的是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词汇按字母表顺序, 逐一进行听写。于是词汇教学课就变成了听写课了。每次听写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过关, 即使大部分学生在听写时表现不错,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也会忘记。虽然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记住了一些词汇, 但却缺乏运用所学词汇的能力。比如, 要求在书面表达中使用学过、背过的词汇, 他们往往会错误百出。同时这也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词汇的时候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 而不是从定义的角度入手;要与技能结合, 而不是单纯知识灌输。”

由此可见, 词汇教学效率低下并不是我们投入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不够, 而往往是我们的词汇教学策略出了问题。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1. 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交互性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习资源的交互性;第二类是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前者是指多媒体直接与学生进行相互作用的特性;后者则指多媒体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特性。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记忆的效果与识记过程中信息的输入途径是分不开的, 如果在识记过程中, 信息的输入方式有助于对学习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听觉震撼, 那学习者的识记就会深刻持久, 信息的提取和输出也相对比较容易。

3.超文本功能有利于组织与管理教学信息

超文本 (Hypertext) 是指具有链接作用的文本, 一般用热链键标示, 只需将鼠标的光标移到某个热链键上, 并且按一下鼠标, 计算机就会显示所链接的文本。如, 在教模块三Unit 7 The Sea World时教师提问“Do you know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animals?” (你们认识下面动物的中文名称吗?) 这个问题时, 学生可能不清楚crab, dolphin, penguin, shark, whale这些词的意思, 教师可把每个答案做成热链键, 显示其所指动物的图片, 这样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又加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设计高中词汇教学的模式

1. 利用多媒体呈现生词

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虽然有所提高, 但在遇到某些科技词汇或其他重要事物名称的词汇时, 教师过繁或过简的解释都难以给他们留下长久的印象。对此,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生词,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模块一:Unit 2 Modern Hero的:“capsule, rocket, astronaut, launch, helicopter, parachute”等单词时, 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图片, 并配上发音, 音义一体, 学生很快就会记住这些单词。又如在教授模块六Unit 18What’s Beauty这课时, 为了学习elegant (高雅的) 一词, 我用了一辐非常古典、高雅的仕女图和杨丽萍跳孔雀舞图来加深印象;为了学习slim (纤细的) 和overweight (胖的) 二词, 也用了两辐古代的细腰仕女图和唐朝的较胖的仕女图来呈现;为了学习tattoos (纹身) 和woolen shawl (披肩) , 也用了两辐有纹身的明星的图片和披肩的图来表示;这种方法最大的亮点就是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让学生从画中学习使用英语词汇。而这些词汇有的是必须要掌握的, 有些是扩展词汇, 学习这些词汇后还能让学生去使用它们, 学生的兴奋点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学习效果显著, 课堂教学非常有效。

2.利用多媒体阐释词汇

(1) 下定义。依据英语语言特点, 给某个单词下定义时, 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呈现它的界定词或中心词, 再分别加些定语或状语等修饰、限制它。如在教cyclist, lorry driver, motorist, pedestrian四个词时, 给出它的界定词“someone”, 然后分别在屏幕上出现四个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人物图片及单词, 最后出现如下界面, 让学生做连线练习。

(2) 词汇互释。如在教模块六Unit 17 My Favourite Comedy时, 为了学习“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regardless of, absurd, purely”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下面的句子:Mr.Bean is known world-wide as a comedian.With a series of simple yet funny acts, he amuses people no matter what their nationalities or cultures are.In the comedies he played, Mr.Bean frequently gets into ridiculous and awkward situations.That is how he makes audience amused but he only uses body language which is universal.然后对照原文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很快就能在屏幕上找出相应生词的释义, 然后教师再用突出的下划线标出。

(3) 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遇到生词并猜词时, 首先要界定该词的词性, 然后根据上下文猜出单词的意思。如在模块一Unit 1 A perfect Day中教take up一词时, 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鼓励学生猜测take up的含义;然后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提供与本课主题类似的情景:Watching TV, much time of the day。

接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 但仍围绕话题询问What takes up most of your time?这样的设计学生完全打开了思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用take up造出不同的句子。

3.利用多媒体组织词汇

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以话题学习来展开的, 在十一个模块里 (5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 共有33个话题, 所以我们在词汇教学方面可以根据课文的话题设计Word bank和Branch Bank。Word bank就是将同一话题下的单词收集到一起。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 摆脱了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如教模块一Unit 1 Lifestyle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Lifestyle为话题, 尽可能多地说出表达生活方式的形容词, 既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人的生活方式, 学生就能轻松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种词汇教学方法可以使词汇系统化, 学生不容易遗忘。

4.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创设逼真的各种情景, 化抽象为具体, 而且能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可以有效地综合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参与, 提高学习效率。

(1) 利用音频。如在模块二Unit 5 Rhythm的词汇教学过程中, 我以音乐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播放教材中介绍的四种音乐节奏 (Beijing Opera, Rock'n Roll, Folk Dancing, Ballet) ,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音乐, 跟随音乐让他们用英语说出这几种艺术形式的名称。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一一打出答案;然后再听一段材料, 要求他们说出说话者用了那些形容词来讨论上面的四种韵律, 当学生说出了有beautiful, famous, loud, fast, electric, historical, traditional, popular等形容词, 教师同时在屏幕上分别进行相应的补充, 使有关音乐的词汇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学生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再也不是孤立地记忆这些单词, 而是与课文情境和课堂创设的音乐情境联系在一起, 使得记忆更加深刻, 理解也更为透彻。

(2) 利用视频。模块六Unit 17 Laughter中Mr.Bean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而且一些动词词组的使用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Mr.Bean的滑稽、幽默,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运用这些词汇, 此篇的词汇教学我采取了跟以往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独自阅读课文后, 我要求他们合上课本, 然后播放视频重现Mr.Bean在餐馆独自庆祝生日的情景,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我要求他们根据视频填写有关Mr.Bean动作的词汇。

Mr.Bean_________the menu in astonishment.He_________all the money, ______it and____it in a saucer.

He______a dish, which is actually raw hamburger.He_______________to eat it but_____the taste disgusting.He cannot_____his feeling and______himself hiding the raw meat anywhere he can reach. (looks at, takes out, counts, puts, orders, makes an attempt, finds, hide, busies.)

接下来我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我截取代表性的视频, 让他们根据视频用自己的语言复述Mr.Bean的庆生情景。先在小组轮流复述, 然后每组再选一位在班上复述。此次教学尝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参与面广了;学生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师生互动中;鼓舞了学生亲自、大胆地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把词汇放在句子中学习, 这样的词汇学习才会有真正的意义;学习词汇的目的不光是知道他们的读音、拼写、词义和词类就可以了, 而是要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 用它们组成句子, 段落或语篇来表达意义, 进行交际。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 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 因此值得每个高中英语教师深入钻研与探讨。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意词汇教学的方法, 掌握教学技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大纲所规定的3000个左右单词和词组的词汇量, 为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和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实践中, 我也摸索并且改进了词汇教学的方法, 但理论和实际经验还不是很成熟, 还有许多需要改正的地方。但我相信, 只要是以学生为本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并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都是应该值得分享的。

摘要:以课题《数字化校园的构建与有效利用的研究》为基础, 本文从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入手, 结合平时的词汇教学课例, 探讨了如何灵活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词汇辅助教学, 使之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良好的词汇教学环境下,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词汇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胡庆芳.《加强词汇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7期.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9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该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医学教育专家Barrows提出, 其希望通过该模式,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 并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PBL教学模式过程中, 强调课程的核心是学生, 整体围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来开展。PBL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经历五个环节, 分别为问题的提出环节、假设的构建、深入分析、辩证和总结。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 不仅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学习, 还需要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 这样一来, 既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都积极应用了PBL教学模式, 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而我国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起步较晚, 近年来, 医学院校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成效。[1]医学课程讲解过程中, 应用PBL教学模式, 将问题的基础设置成典型病例, 促使学生充分应用临床实践经验来开展学习。在课程当中,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以客体的形式出现, 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模式下的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1. 问题的提出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对多媒体加以充分利用, 促使学生在对多媒体相关资料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了解典型病例的具体特点, 教师根据病例提出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一过程中, 应用多媒体, 使大量网络资源被引入课堂, 同时病例的引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也能使学生通过对图片、视频等的观察, 对相关知识的真实性加以甄别。教师应用该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及内容。该问题应当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 还应当具有探索性。荷兰教师所应用的七条病例课程设计, 促使学生了解病例的真实内容, 并体会病例的复杂性, 有效提升了学习兴趣。[2]例如, 在讲解糖代谢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糖尿病病例, 引导学生对典型症状进行总结, 并对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指数进行观察, 促使学生对“三多一少”症状进行总结。

2. 问题的解析

教师在运用PBL教学与多媒体结合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还应当将学生进行分组, 促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病例进行解答和分析。组内成员只有在积极发挥协作精神的基础上, 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一来,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有效培养。组内成员在积极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分头查找资料, 并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 并以报告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分享。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小组任务进行总结, 小组成员应用多媒体, 以课件的形式将自身总结的知识内容展示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更具有条理性, 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小组成员的互相监督和帮助, 能够起到有效的启发作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开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 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有效提升生物化学教学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新时期我国在全面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实施了新课程改革, 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 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在积极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的过程中, 应用了PBL教学模式, 并将其同多媒体进行结合,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 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永中, 张部昌.PBL与图表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09, (3) .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10

一、多媒体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弥补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小学英语教材图片比较简单抽象, 有时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大相径庭。对于食品、水果和文具等,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实物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然而, 对于不便于用实物教学内容, 多媒体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中, 可以用相关有真实的标志性的建筑物、人物或动物来学习国家相关内容, 既生动形象, 又有利于记忆。

2.创设情境的多样性。传统的情境创设是以教师描述为主, 通过学生的想象, 以达到情境创设的目的。然而,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较为特殊, 他们注意力较难集中, 自控能力较低,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无法完全理解吸收。多媒体情境创设较为直观, 以图片加文字或是短片模拟场景, 更直观、更有效, 增强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设计, 无疑促进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3.增加游戏趣味性。英语学科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和保持兴趣,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不仅要不断激发、培养、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还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巧妙的设计学习任务, 才能使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更能使英语教与学良性循环发展。游戏就是小学生的兴趣点, 利用多媒体将英语知识融入游戏之中, 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4.注入“视”和“听”的生动性。“视”和“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通过感官, 看短片和听录音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合适的视频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吸纳和扩展知识, 延展课堂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的“学”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因此,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吸纳视频或音频, 是必然选择。

二、多媒体给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带来的问题

1.降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抑制教师的创造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师可搜索到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较多依赖多媒体资源, 被动地进行教学设计:或直接使用资源, 不修改或是简单修改;或在教学设计上盲目追求新、奇、特, 机械罗列优质多媒体资源, 导致教学设计重难点不突出。结果, 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较差, 教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丧失了自身创造力。

2.过多融入多媒体资源, 阻碍教学设计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融入过多的多媒体元素,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图片、视频、游戏、歌曲上, 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 走马观花地浏览, 很难定心地专注于重难点的知识上。同时, 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减少,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下降。多媒体并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反而阻碍了教学设计目标的达成。

3.多媒体资源浮于表面, 与教学设计不和谐统一。在教学设计中有时为了吸引学生而引入多媒体资源, 但实际上多媒体资源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联系不紧密, 不匹配;或是不符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或过难或过于简单。最终导致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设计中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降低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三、应对问题的策略

1.减少依赖,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海量的多媒体资源, 教师应该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独自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 适当参考资源。将设计精妙的活动或动态游戏, 以及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多媒体资源, 进行合理地、创造性地整合, 让教学设计真正地得到优化。

2 . 适当引入多媒体资源, 发挥辅助作用。“过犹不及”, 坚持适度原则。教学设计中应该引入多媒体资源,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但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要辅助教学设计实现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目标。同时, 适度的融入多媒体资源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留有空间, 既有利于教学设计目标的达成, 又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提高课堂效率。

3 . 甄选多媒体资源, 优化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所选用的多媒体资源要紧扣教学内容, 符合小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模式、语言学习方法等, 保持与教学设计和谐统一, 不是流于形式, 而是为了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目的。

总而言之, 现代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早已扎根于多媒体环境中。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 注意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才能优化教学设计, 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冲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许多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设计, 虽然教学设计在形式上呈现多种多样, 但是有效性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对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分析, 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为更好地促进多媒体与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 以求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莲英.小学英语课堂设计的低效成因分析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 89-90.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11

在网络的推动之下,新媒体发展非常迅速,在艺术形式中占据重要位置,并在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在新媒体的作用之下,艺术创作和审美需要重新进行定位,需要改变思路,融入到新的形势之中。在艺术发展中,对视觉艺术作品进行创新和突破发展的必然,是形势的需要。

新媒体视觉传达特征

当今是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对艺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艺术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也更加凸显出来。在艺术设计中对多媒体工具进行充分运用,信息在传递中的方式和途径更加的多样化。

1.变异性

新媒体不断发展,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并对视觉传达进行不断创新,对设计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大影响,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和传统的设计仍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视觉的显示和传播上,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形式。

2.发散性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使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延伸和发展,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数字视觉形式把声音、影像、图片和文字融为一体,充分使用交互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交换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以新媒体为基础,视觉传达使信息得到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传播,这也是新媒体发散性的充分表现。

3.连结性

新媒体艺术产品在设计上,要进行互动、融合和连结。传统的艺术是静态的艺术,是静止的,而新媒体下的艺术是动态的,更加的活灵活现,更加有动感,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很大增强,对视角进行充分考虑,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和传统艺术有了不同,它不再仅仅是拘囿于历史故事,而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利用人的感官,使艺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

新媒体艺术设计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对设计理念有很大影响,使之发生重大变化。对艺术设计进行回顾,其表现方式和手法不断进行更新,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单一化,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对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很大改变,也改变了视觉思维,另外,对艺术价值和美学观具有很大挑战,重新进行定位。新媒体技术在很多的领域运用,这就使得人们对新媒体有了更新的认识,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什么样的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都具有很大影响,视觉艺术发展向实用主义迈进。很多的设计软件投入到设计中,并进行使用,对设计人员的思维、方法也是种改变。由于使用软件进行设计,因此,就使设计的难度大大的降低。

如何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效果

尽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给观众传递信息,但是在信息的传递上必须依靠多媒体技术。因此,视觉传达技术和媒体间有着一种互动,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需要借助媒体进行展现,另外,在媒体的利用上,也不能无限制的对其使用,要做到恰如其分。设计会受到媒体的影响,所以,所以,在运用新媒体进行设计中,要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关心观众的反应,使所设计的作品能够使观众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使文化凝聚力更加强大起来,充分展现了责任感和个性化的特征。因为视觉传达具有定交互性,这就对人们的个性需求有了很大满足。比如,一个漂亮的界面设计,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加适合用户需求,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建立人和机器的交流,一个良好的界面会使人把最好的心态融入进来。

在设计中使用科技手段,对艺术设计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数字化对传统视觉是种冲击,它打破了传统的缺陷,使艺术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更大延伸。视觉传达设计受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很大,因为视觉设计没有形成强大的理论结构,所以,在其发展中更倾向于使用主义。

多媒体教学下艺术设计 篇12

一、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

以印刷、传播等形式为承载工具的广告设计是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广告传播学专业的主要课程。 传统的媒体广告设计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需求[1]。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理念应按照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该要求是基于了解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特点之上的。只有了解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广告设计的课程教学。

1.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是具有超强时效性的信息整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课程具有较快的信息更新速度。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及时整合,将广告设计课程中完成的广告设计作品视为静止的,那么对于广告设计课程的管理则是动态的。积极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方向,就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广告设计人才。

2.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设计课程是具有整体性的品牌经营。广告设计是一次性地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体展示。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具有的整体性特征,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

3.新媒体时代喜爱的广告设计课程能产出具有社会公众性的作品。在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中所产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较高的营销价值[2]。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广告设计的要求会逐渐增多,那么,广告设计课程的要求也会增加并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

二、现阶段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广告设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广告策划、文案写作等构成的营销策划方面的内容;二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等在内的设计艺术方面的内容。我国的广告设计课程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课程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前进,广告设计的理念在发生变化,对广告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国高校的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在不断寻求改革和发展,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广告设计课程的结构不合理,缺乏目标性。在现阶段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有些学校过于强调细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内容复杂,广告设计的分解课程也相对教多,而且彼此之间存在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3]。此外,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许多知识在教学中没有得到体现,教学存在一定目的性,没有明确的课程规划,导致广告设计课程的拖拉现象。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衔接不紧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广告设计教学的硬件设备不齐全,没有足够的实验室进行广告设计的实践操作。

2.教学课程设置松散凌乱,没有一定的系统性。从广告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了解到广告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广告设计课程的设置在具体的教学中显得杂乱无章。技术与工艺不能有效结合,理念与形式无法进行完美衔接[4]。学生对广告设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的板块设计不合理,学生的设计作品不能与市场相结合,无法进行广告设计的系统性发展。

3.广告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实践训练严重分离。传统的广告设计教学是从美术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美术教育的影子,因此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对视觉审美比较重视,而忽略技术设计的表现,导致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与新媒体时代下的市场要求相匹配。

除此之外,广告设计课程的实践训练跟不上教学进度,大多数的设计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操作,不能形成优秀的广告作品,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分离。

在诸多教学问题的影响下,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下缓慢前进,制约了广告设计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了解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现阶段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方法,为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制定符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率先进行广告课程的优化,制定合理科学的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结合新媒体下的信息特点,使广告设计教学从静态向动态的发展模式过渡[5]。

在制定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广告设计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兴趣中寻找课程教学的不同目标,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把教学目标的制定潜移默化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在隐形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广告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设计板块,注重课堂的连贯性。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最后阶段,每一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密,关联性也会逐渐增强。因此,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要联系之前学过的所有内容,对课堂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设置合理科学的板块,加深学生对广告设计课程的印象,并在一个板块结束后做好铺垫工作,使每一个板块之间形成一定的连贯性。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团结协作,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在有组织的合作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夯实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创造出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达到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效果。

3.丰富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的管理。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广告设计行业的基本流程得以展现, 让学生真正把握广告设计的要点,更好地理解广告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潜在价值。

在课程设置上要始终遵循适量、适时、适度的原则,在课时长度与课时内容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要将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精心的安排和设置,使每一个接触广告设计的学生都有兴趣去探索。 在课时长度上尽量根据不同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进行差异性的设计[6]。让课时长度与课时内容能有效地为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另外,要使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促进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发展。

在教学活动的管理上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广告设计课程的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4.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建立一定数量的广告设计实训项目。新媒体时代下,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张,使得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大,单靠纯理论的广告设计知识培养不出优秀的广告设计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密集的实践训练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真正充满活力,能够自主创作出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

另外,可以在实践训练之外建立一定数量的广告设计实训项目,例如,学校的广告节、广告设计大赛等,鼓励学生在课外也参与到广告设计的学习中。在具体的实训项目中勇于探索,积极思考,设计出好的广告作品。在具有竞争力的广告设计大赛中可以听到更多的关于广告设计的专业知识,与不同的广告人切磋设计方法与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广告设计素养。

结语:

在传统媒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广告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现阶段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寻求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方法,力求为未来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对高校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汲取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时调整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旨在阐述新媒体下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广告设计课程的创新思路及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梁麟.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14,(9):247.

[2]夏琳.浅谈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95-97.

[3]于雪,刘爽.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5):137-139.

[4]王作其.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102.

[5]李孟洁.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艺海,2011,(11):140-141.

上一篇:施工导流洞下一篇:发展家庭农场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