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2024-10-22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共12篇)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1

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是本专业学生深入学习的主要方向之一, 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下面首先对如何更合理地进行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然后对网页设计制作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一些方法上的探讨。

关于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 切实并动态地跟踪网络媒体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 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推导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学习内容, 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是应用性专业, 专业的很多模块延伸都是应相关媒体技术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而确定的, 专业所培养的就是能够为媒体行业解决问题的应用性设计人才。从产品的网络销售广告设计到企业的电子商务页面设计, 从组织机构的形象网站视觉设计到B/S构架的应用软件UI交互设计, 与网络媒体设计相关的现有工作职位已经趋于明晰。切实地了解相关职位的技能要求, 从中推导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学习内容, 并根据技能要求的变化做出适时地调整。总之, 经常审视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课程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就会尽可能地避免“什么都在学, 什么都没学”的情况。

第二, 结合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自身的特点, 在设计创作与技术制作之间明确侧重点。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本身多学科交叉, 既有艺术设计的训练又有媒体技术的学习, 但不管学科内容如何交叉和扩充, 它主要培养的仍然是应用性的设计人才。设计是专业的侧重点, 在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尤为如此。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涉及的技术知识非常庞杂, 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等, 两年半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相关技术知识全面掌握。学生应该首先要打好坚实的艺术设计基础, 为高水平的网络媒体设计输出做好准备, 然后学习以交互设计和UI设计为主的网络媒体理论知识。至于学生网络媒体制作的技能水平, 使其能够实现与网络程序开发人员协同工作就已经足够了。总之, 本专业培养的是严谨的艺术家, 而不是让本专业的学生完全改行去当工程师。

网页设计制作是网络媒体中艺术设计人员介入的最早、也是最为普遍的工作之一。网络媒体设计和制作方向的学生可以在网页设计制作课程的基础上学到网络媒体最基本的技术原理、交互设计的理念和应用、UI设计的构架和实现。所以, 它是本方向的入门级课程, 也是必修课程。

对于网页设计制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这里分为两部分来讨论。

首先谈谈网页设计。

现在网页设计方面的讨论和专著已经非常多, 总体有几种主要观点:注重信息传播本身, 反对过分的形式表现;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和细致的通盘考虑后再动手去做网页设计;网页设计大的方面“无为简约”, 小的细节“深入推敲”……这些观点体现出了网页设计业界正在变化着的趋势:网页设计逐渐向网络媒体界面设计过渡。

学生在方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逐渐接触和学习这些经验和观点, 但作为入门级课程, 对于学生在设计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不要太多, 防止问题复杂化。技术和经验上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 只会逐渐形成网页设计套路和思维的模式化, 艺术设计学生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甚至到最后都可以不需要设计输出的人员参与, 网页设计完全工科化, 这显然和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方向的培养目标相左, 并且会使专业方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艺术设计学生的优势就在于形式的创造和表现, 在课程学习期间还是要鼓励学生多做设计创意方面的尝试, 将平面视觉设计中的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能力在网页上充分施展, 在网页这个媒介上面探索新的视觉尝试。至于是否应该内容左右形式, 是否应该技术特征左右表现方式, 是否应该实际需求左右思维创意, 还是等到后续方向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自己去选择。因为, 高水平地媒体设计输出是专业培养的立足点, 毕竟我们培养的是和工程师一样严谨的艺术家, 而不是纯粹的工程师。

其次谈谈网页制作。

很多学生问我:网页制作课程是不是要学编程、要学代码, 自己逻辑思维很差, 如果要学这些东西就会很头疼。课程还没有接触, 就已经产生了逃避心理。那么, 如果将这些学生按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教, 没等到课上一半, 很多学生可能早就睡着了。

所以, 第一, 带着学生进行逆向法学习网页制作可能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组织案例教学材料, 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网页作品个案, 然后分析该作品的实现方法, 逆向推导。从感性的形象入手, 逐步推导其内在的实现原理, 穿插进行关键实现步骤的现场试验和可能性演绎。教师要培养学生网页制作的兴趣, 通过教学告诉学生:即便是所谓的逻辑思维, 你也能运用的很好, 只是以前你没有尝试过。

第二, 在庞杂的网页制作技术知识体系中提炼和总结, 只引入当前最实用的网页制作技术知识, 简化网页制作技术的知识结构, 让学生理解重点技术的相关原理。XHTML+CSS技术是基础而实用的网页制作技术, 着重向学生传授其包含的核心知识, 比如: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电子文本流”、彰显视觉艺术风格的“背景图像控制”、小空间精调整的“盒模型”、承载信息内容, 体现网页结构的“标签”、洞察标签个性的“Display属性”、实现网页布局的“Float属性和Position属性”、精确瞄准装扮对象的“样式选择器”、体现批判与继承逻辑思维的“层叠关系”、巧用体现网页前端交互效果的“Java Script代码”。

总之,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的“设计” (创作) 和“制作” (实现) 都已经与多媒体集成和整合的枢纽——计算机技术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谁能够尽早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 并能够将技术转化为艺术设计强有力的推动器, 谁就会率先得到开启多媒体创作之门的钥匙;作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 谁能够真正意识到计算机技术作为设计创作工具所具备的强大能量, 并能够合理地把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时而博弈、时而协同的关系, 谁才会培养出真正符合当今行业需求的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人才。

“像艺术家一样浪漫, 像工程师一样严谨。”听起来是个矛盾的命题, 但对于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学习者们, 必须从中努力求解。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沙伦.E.斯马尔蒂诺.教学技术与媒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钟玉琢.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EIT47402C 中文名称: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英文名称: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nstructional softwar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总 学 时:68学时 总 学 分:3 预修课程(编号):《计算机基础》、《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Authorware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技术,涉及到图形与文本的处理、动画制作、多种交互方式的使用、视频播放、配置音乐与解说词的方法、菜单制作、外部程序的链接、计算图标编程、程序的调试与打包、安装程序和自动演示程序的制作以及程序生成向导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自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软件。教学采用学练结合的方法,边学习边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是教育技术系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软件的基本编程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以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以多媒体开发工具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专题项目实践,使学生能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自行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课程要求:(1)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掌握所有图标的用途、用法及主要属性;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掌握常用系统函数和系统变量;掌握主要类型课件的制作规律。

(2)学习在Authorware中使用外部媒体、外部插件、外部函数、调用外部程序的方法。(3)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 2学时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构成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式 第二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 2学时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计划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第三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 4学时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第二节 Authorware—典型的集成开发平台

第三节 图标编程方式

第四节 脚本编程方式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图文演示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图文创建环境

第二节 图形、图像的处理

第三节 文本的处理

第四节 相关的设置

第五节 文本的演示设计

第六节 图片的演示

第五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设计 8学时

第一节 交互功能

第二节 按钮交互功能

第三节 热区交互功能

第四节 热对象交互功能

第五节 目标区域交互功能

第六节 下拉菜单交互功能

第七节 条件交互功能

第八节 文本输入交互功能

第九节 按键交互功能

第十节 次数限制交互和时间限制交互的功能

第十一节 事件交互功能

第十二节 永久性交互功能

第六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声像控制设计 6学时

第一节 数字电影图标的设置 第二节 数字影像媒体控制设计

第三节 其它格式动画和影像媒体的控制

第四节 数字声音图标的设置

第五节 数字声音媒体控制设计

第七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移动设计 6学时

第一节 教学软件对移动控制的要求

第二节 移动类型和属性

第三节 匀速运动

第四节 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节 移动多个对象

第六节 变速曲线运动

第七节 复合运动

第八节 拖动对象

第九节 在拖动时绘图

第十节 在拖动过程中移动对象

第十一节 运动的暂停与继续

第十二节 移动数字电影

第八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程序基本结构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程序结构设计概述

第二节 程序分支结构设计

第三节 程序基本结构设计案例

第九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习题设计 6学时

第一节习题设计的基本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 选择题的设计

第三节 判断题的设计

第四节 填空题的设计

第五节 学生成绩的统计设计

第十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交互界面与交互形式设计 4学时 第一节 人机交互界面概述

第二节 教学软件界面结构设计

第三节 教学软件交互设计技巧与实现

第十一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教学演示图形设计 6学时

第一节 演示图形中的参照系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演示图形设计

第三节 几何对象演示图形设计

第四节 教学统计演示图形设计

第五节 动态教学演示图形设计

第 十二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库、模块与知识对象的应用 4学时

第一节 使用媒体库

第二节 模块的使用

第三节 知识对象

第十三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脚本编程技巧 4学时

第一节 用系统变量、函数和脚本语句的编程技巧

第二节 脚本函数 第三节 javascript脚本语言应用

第十四章 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使用外部函数与插件 4学时

第一节 外部函数与插件

第二节 U32函数

第三节 DLL函数

第四节 使用Xtras 第五节 使用ActiveX控件

第六节 OLE应用

第七节 调用外部程序

第十五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调试与发布 2学时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调试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打包与发布 第十六章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网络应用 2学时

第一节 Authorware支持的网络应用技术

第二节 Authorware作品的网上发布

第三节 使用Authorware Web Player 7 第四节 网络变量及函数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机房上课,讲练结合。使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实例的源程序。上机部分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角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

五、成绩考核方法

作业:作业中的编程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学生课下有上机的条件和足够的上机时间。

考核方法:上机考试加闭卷考试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王志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主要参考书目:

1.《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技术丛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分册)毕广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运用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多媒体课件  设计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33-01

语文学习的中心任务是对祖国语言的学习,语文教师的主要使命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富有学科特色的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笔者深入一些老师的课堂也常常发现,媒体的设计、应用与语文的学科特点有时候是相悖的,一些教师无视语文学科特点,媒体设计应用理念不清、目标模糊,游离于语言实践之外。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进行媒体设计时务必要遵循语文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一原则,以真正发挥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

一、立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进行有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任务,也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徐州市教育局推行的“学讲计划”所倡导的“自主先学”“先学后教”等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发展。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古语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点石成金”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如,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了摒弃“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赏析式批注,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最精妙的句子圈点出来,再用简要的语句点评,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句式的角度、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进行欣赏、玩味、分析,写下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一句,并将“珮环”圈出来,在旁边作了批注:“这个词语让我联想到了水声的清脆悦耳,极其动听,也反衬出当时环境的幽静。”学生仿照呈现的范例,阅读课文,进行批注;接着,运用媒体展示学生阅读时留在字里行间的感悟与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进而完善学生的认识,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此案例中,教师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实时呈现的功能,适时地将批注阅读的范例快捷地呈现于学生眼前,给予了学生较为感性的认识。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指导得更加具体、快捷,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感悟与赏析在自主阅读、相互评价中走向准确、深入、全面,进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与欣赏水准。

二、锁定文本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多媒体课件设计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时,心中要想着文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分析学生当前的学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来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发挥媒体的辅助作用,进而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奇妙的克隆》一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克隆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中,在分析“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相关段落时,执教者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再用视频展示了“多利”绵羊诞生的纪录短片,然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对照课文,你能归纳出两项试验的异同点吗?②请用简图标出实验的步骤。克隆实验虽然在文章中被提到了很多次,但所做的动物种类并不一样,而且试验步骤复杂,程序较为烦琐,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重点。在此案例中,短片的作用不仅是向学生直观展示实验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和文本的对照中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体会文本在说明时语言逻辑严密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短片也是一个依托和凭借,目的是通过跟文本的对比,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归纳克隆实验最本质的原则和方法,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有效的媒体应用能够从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其显性和隐性等方面的功能。

三、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进行有效多媒体课件设计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该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是一门是语言的实践课,因此,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都务必要开展有效的语言训练和实践,包括语言的理解、吸收、运用和表达。语文课堂上不管运用何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最终都必须回到“语言”这一原点上来;阅读教学活动中,媒体的设计与运用应该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金量”,要能够让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体验能够“落地生根”。比如,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该老师一开始就用多媒体出示图画,让学生对照图画思考“百草园”这一语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等相关问题,其做法仅仅让学生知道了百草园里的景物之繁多和色彩之绚丽,但鲁迅先生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从中可以洞察出幼年的鲁迅有着怎样的心理特点等一些深层次问题,运用这样的设计是不大可能解读这些问题的。尽管教师在所提的一系列问题中也涉及到了“作者的情感”,但由于之前没有做好有效的铺垫工作,即使有学生回答出来,也很有可能是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照搬教辅书上的答案,只是一些空话、套话而已,不是经过和文本情感产生“共振”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给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体育教学不只是在内容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理念上也产生了重要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得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应用。当前的体育教育通过有效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形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使用CAI既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挑战,也是体育教学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提高武术教学的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1 多媒体CAI在武术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现代化的计算机使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能够发挥其与相关传播媒体相同的知识呈现、知识反馈的作用。但是因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储存、处理和自动化的特点,使得多媒体CAI具备了以下的特点:首先是大容量的非程序形式的信息呈现。由于计算机具备储存大容量信息的能力,因此就可以将武术这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根据教育的需要进行储存和筛选,方便了使用者的阅读。其次,计算机设备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先进的交互性,更加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武术多媒体教学中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再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空间,计算机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将以前刻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最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立体化、系统化等。

2 多媒体CAI在武术教学中的意义

在武术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加上一块黑板就能够完成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形式的单一,使得学生感到武术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学生易产生厌学的心理。通过借助于CAI进行武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知识的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能够按照知识的实际特点,通过使用相应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界定,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感知,获得丰富的知识表象。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武术知识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走出来,从而提高了学习知识的效率。

在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器材以及练习内容的相关限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和错误动作纠正的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在镜头调节的帮助下,进行示范动作的远写、特写,有效地从不同角度进行武术动作的示范和讲解,从而解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动作示范时,因为学生的位置、观察角度不便带来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借助于降低动作速率的功能,使得动作的展示既清晰又准确,还可以将错误动作和正确的动作进行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加深了对武术动作表象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每一个动作展示的完整、全面,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即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也可能在展示动作的细节和全部环节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过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用图形的移动、旋转等技巧,来全方位展示动作的分解教学形式。例如在进行长拳教学时,“腾空飞脚”这一动作,因为其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很短,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很难做到讲解和示范的同步,学生也就难以理解,这就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定格来进行演示,清晰的将动作的要领、难点、动作细节等展示给学生,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详细讲解动作的要领,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击拍”动作学习时,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声音效果,能够有效地对学习的气氛加以烘托。使得学生的学习既生动直观,又重难点突出,为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建立动作表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武术课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过程分析

3.1 武术课CAI课件材料的准备

作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的重要环节,CAI课件材料的准备和制作是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内容。CAI课件素材主要有文本素材、图片、声音、视频等等。在获得这些多媒体素材之后,通过进行有效的编辑和加工,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向学生展示所要讲解的知识和技术。

3.2 课件素材的获得依据与来源

3.2.1 武术CAI文本素材的搜集与编制

武术课CAI课件的文字稿本,多是按照《大学体育》教材中规定的内容进行制作的。所以,文字内容在完成之后,要通过专家的修改和建议后,进行定稿和展示。保证文字、脚本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2.2 武术CAI教学图片、视频的搜集和编制

图片和图像作为武术CAI教学过程中信息表达最主要的方式,它们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来源于高校武术教师和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按照CAI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动作拍摄使用。另外一些教学的视频从国内外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得;其次将DVD视频里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突出知识学习的画面,保存下来,作为CAI课件的内容来使用。

3.2.3 武术CAI教学音频素材的制作

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语言来提高画面的表现效果,发挥辅助说明的功能;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将教学内容的画面烘托起来。武术CAI课件按照文字脚本录制的讲解声音,可以选用MP3格式的音乐来作背景音乐。在进行课件声音录制的时候要选用播音经验丰富、声音清晰的播音员来录制。

3.2.4 CAI课件的整体制作

在课件的文本、图片、视频、音乐等相关素材准备和处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整理和深加工,合成教学需要的课件,在进行总体制作的时候,要对课件的设计效果、使用对象进行全面的权衡和把握。

4 武术教学课件设计的理念

4.1 武术教学课件设计的依据

4.1.1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要充分按照大学生对武术知识、武术技能的基础和认知特点,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自学和讨论。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个有利的思想空间,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理念下,强调武术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竞赛规则的学习,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

4.1.2 CAI课件要充分体现武术教学特点

武术CAI课件除了具备一般体育教学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武术教学自身的特点,即通过拳术套路作为学习的基础,武术基本功的训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武术CAI课件的学习重视直观的动作演示,强化武术技击、攻防转化,突出劲力,强调学生素质的内外兼修。

4.1.3 按照不同的教学阶段目标来发挥课件的功能

按照武术运动技能的形成特点和武术教学的目标,武术学习的过程可划分为:学习初期,通过观看体育课件,使学生形成动作的表象,理解套路动作的基本路线,基本上掌握套路的各个环节;基本成型期,通过课件正确动作的演示,按照动作的基本姿势、步法等,使学生逐步构建正确的动作并进行巩固和强化;熟练定型期,通过多观察和多联系,将所学的动作技术联系起来,做到动作的协调和完美;内外兼修,技能完整期,通过对课件的观察和体验,有目的地体会武术动作的特点和演练的风格,真正做到内外兼修;巩固定型阶段,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并把所学习的动作编成套路进行演练和对抗。

4.2 多媒体CAI课件的教学应用分析

4.2.1 武术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武术教学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使所学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CAI课件的帮助下,结合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寻求技术的结合点,来提高学生武术学习的体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

4.2.2 武术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武术CAI课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和武术技能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基本理解武术动作的基本套路和器械的演练,体验攻防的涵义,领会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特有魅力;教学技能的掌握,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武术动作的展示,能够更为全面、系统的完成教学任务;CAI课件教学,能够有效的增强情感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练能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

4.2.3 武术多媒体的组织教法

通过使用视频演示和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分组学习、探究学习等组织形式下,通过讨论、模仿、比较等来掌握武术动作,培养学习能力。通过形式各异的CAI课件教学和展示,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注重教学创新的同时,实现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武术学习的效果提升一个档次。

5 多媒体设计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研究和实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效果的观察,学生对武术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兴趣高,教学的效果明显。通过考核评价,能够体现出多媒体CAI教学的优势。多媒体的使用,有效拓宽了学生对武术内涵的理解,使武术的精神更好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武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和CAI素材的搜集和编制,提高武术CAI课件的适用性。体育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有待提高,因为多媒体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兴起的,一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运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思想和能力,运用时因为操作不当或不熟悉,出现影像变形、功能按错等现象;还有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客观原因往往对电脑接触不多,上课时不愿意(有的还不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因为多媒体授课与他们平时所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有一段距离,认为重新制作课件很麻烦,还是沿用几十年遗留下来的教案进行传统教学方便些,觉得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

6 结语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武术既具备竞技运动的特点,又兼备大众健身的特点。所以在武术的教学训练中,就需要教师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同时要求教师能对套路动作进行创新,积累更多的套路动作素材。武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教学使用,要落实与时俱进的思想。武术课堂CAI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应与实际结合,要根据学生的武术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特点、课程标准等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新教育理念的学习,通过新的观念来创新武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提高武术CAI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红伟.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2]李振.试论多媒体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研版),2009(6).

[3]延保东,鱼莹.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8).

[4]李江.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

[5]李丕伟,刘志刚.多媒体技术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5

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

知识与技能:

能恰当地利用信息冗余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了解多媒体作品开发工作流程;

掌握多媒体信息规划和组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验规划多媒体作品的过程;

体验组织多媒体信息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多媒体作品,感受多媒体信息对于有效表达和交流的意义;

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开发工作流程,多媒体信息规划和组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信息冗余,多媒体信息规划和组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有投影仪

教学过程:

前准备:

相关的一些资源共享到学生机上;学生分组,相邻的四个同学为一组。

一、多媒体信息综合运用的魅力

导入:演示多媒体作品《诗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意境优美的作品欣赏中,体验多媒体信息对多重感官的调动作用。

设问:1这个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作品中包含的信息类型有哪些?

3试着说说你对这个作品的感受(评价一下这个作品)。

教师评价:

小结:无论是片头、界面的制作,还是背景音乐和朗诵配音的选取都非常的优美,为学习者营造一种适合诗经学习的意境。因此,作品中包含的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二、多媒体信息中的信息冗余

选取作品中诗章朗诵部分的某一首欣赏。设问思考:为什么在文字的基础上,还要配上意境古画,配乐朗诵?做这么多工作是为什么呢?

(学生甲:眼前呈现的是优美的画面,耳边传来的是意境悠远的配乐,再听着韵味十足的朗诵,学习古诗也变成是一享受的事情了。

学生乙:就算是有很多生字,也可以跟着他的朗诵毫不费力的读出来。

学生丙:……)

教师评价:大家说的很好。作品中采用大量的意境古画和配乐朗诵就是为了营造一种适合诗经学习的意境,使无声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让学习者印象深刻,引导学习者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小结:在利用多媒体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同时采用文本、图像,音频,动画表达同一个对象或观点,这就是信息冗余。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恰当利用信息冗余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增强作品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效果。

三、多媒体作品开发工作流程

给出作品开发的计划表(附1),让学生按照图-1划分和补充流程。

(小组讨论,活动。按照教材提示把进度部分分成三个环节并补充后两个环节)《诗经》多媒体作品开发计划表 创作主题

诗经赏析 题组成员

甲,乙,丙,丁

组长

甲 创作目的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我们创作此,旨在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让《诗经》以更为鲜活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为学习者、爱好者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研究平台;在这其中,去领略《诗经》的神韵,陶冶审美情操,触摸那时岁月,激发对劳动、人民、生活的热爱之情,遥望战争、徭役、奢华……引导读者以思辨的眼光去评判历史。需求分析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学习认识《诗经》并不是一容易的事情。网上资源丰富,但显得零散杂乱,操作极为不便。并且,呈现形式通常都容易增加学习者的负担;从诗经自身来说,它与大家相隔时代久远,其中字的音、形、义成为读者学习的拦路虎;正由于此,学习者、爱好者他们渴望有那么一种系统化、易操作、辅助性强、学习过程轻松自然的学习的平台,这就是《诗经》多媒体学习的平台开发设计的指导思想。分工情况

甲:负责脚本设计和相关素材的加工

乙:负责资料收集和相关素材的加工

丙:负责界面制作

丁:负责系统集成 进度安排

第一周:需求分析调查,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和分工情况。

第二周:甲设计内容框架,界面要求等;丙设计出主页面,确定作品风格。

第二周到第四周:乙根据内容框架查阅相关书籍及网络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第三周到第四周:甲根据资料把整个作品的结构设计出来,用图示的方式详细标注供丁进行集成的准备,供丙进行各个页面的设计制作。

第五周到第七周:甲乙对需要的素材进行加工(录音,配乐,动画制作等);丙制作界面;丁对素材进行集成,完成作品。

第八周:通过各个途径(如找人试用,放到网上测试等)进行作品的试用,得到反馈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下面部分由学生补充)

第九周:甲编写使用说明及作品介绍。

第十周:刻录成光盘,正式发布或出版。

教师评价:

小结:开发一个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作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形成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各部分人员按照方案的要求通力合作。

虽然根据不同目标开发的多媒体作品,功能不同,表现方式也不相同,但开发流程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四、如何规划信息

问:案例中的小组在规划阶段主要做了什么工作?

答:需求分析调查,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和分工情况,设计内容框架,确定作品风格。

布置任务:假设让你们小组创作这个作品,仿照表-3分五个方面来完成表格“《诗经》多媒体作品的信息规划”(附2),内容可以参考“《诗经》多媒体作品开发计划表”和中的帮助。(小组讨论,活动)

《诗经》多媒体作品的信息规划

过程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做

需要做什么

作品结构图

教师评价:

小结:作品主题、结构的设计和总体风格往往是在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然后我们可以有目的的去收集素材,加工素材。这个环节里面我们要明确的就是表格中五个方面的问题。信息的规划与组织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让我们可以把握作品的全貌,是保证多媒体作品制作规范化的重要一环。

五、如何组织信息

请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观看作品,结合以往网页制作的经验画出主页面的结构图并进行显示说明的描述,学生通过教师机演示自己的作业。

老师评价:

小结:组织多媒体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脚本来描述,将多媒体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以卡片画面形式按照逻辑一一呈现出来。刚才这位同学做的就是脚本设计的工作了,只是没有做完,只做了其中的一张卡片而已。

我们要确定各个媒体信息的播放顺序、不同画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以易于理解、描述设计结果为原则。

七、后作业:为期末的多媒体作品比赛做准备。

要求:

1按4~人一组进行自由组合,班长把各小组的成员和组长名单报给老师。

2各个小组选择某个主题,主题不要选的范围过大,尽快选择时间到办公室找老师讨论确定主题。然后回去写出计划表。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6

关键词 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机箱

中图分类号:TP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46—02

1 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多媒体的功能主要是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及文字信息,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录像和声音,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实物,放大教师讲课的声音等,而要完成上述功能,根据目前的技术,需要由普通电脑、功放、麦克、音箱、投影、幕布、实物展台、中控机和专门的机柜等众多设备拼凑而成教学多媒体机,这种由众多设备拼凑而成的教学多媒体机结构复杂,成本高,耗电量大,使用和维护也都不方便。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开发一种专用计算机,将麦克、功放、音箱、中控机等都容纳进去,使多媒体简化。

开发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机箱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机箱设计科学合理,会使整个教学多媒体机体积小巧、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2 现有技术下的计算机机箱

作为计算机主机的“房子”,目前市场上的计算机机箱由金属钢板和塑料面板制成,功能是为电源、主机板、各种扩展板卡、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设备提供安装空间。机箱的形状是长方体,尺寸一般长0.46米左右、宽0.18米左右、高0.42米左右,机箱内设有支架、螺丝或卡子、夹子等固定用装置。

现有技术下的计算机机箱,技术人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计算机用在教学多媒体上的情况,是通用型,可以在多数的环境下使用。机箱内部安装上述设备后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于容纳教学多媒体的外围设备,如音箱、麦克、功放、实物展台、中控等。另外,其表面没有安装显示器的装置,更没有鼠标、键盘的操作台,要把这种通用型机箱的计算机应用到教学多媒体上,必须另外配备一个操作台,将上述所有设备都安装在操作台的内部,这就造成了浪费。

3 总体设计思路

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机箱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尽可能使整个教学多媒体设备的体积减小,形状符合教师授课习惯,在机箱内留出位置安装外围设备,除计算机的主板、硬盘、光驱、电源等,多媒体的其他辅助设备也都安装在该机箱的内部。

4 具体设计方案

4.1 机箱基本参數

基于这种机箱是教学多媒体专用,因此外观设计成讲桌形状,而且尺寸与讲桌相当,大约是高1.1米、宽0.7米、厚0.5米。箱体采用1.2毫米厚钢板加工而成,箱体的外表面烤漆,颜色采用灰色、暗红色或木纹色。

4.2 箱体设计

机箱的上表面分左右两部分,两部分大小相同,通过折页连接,左半部分固定,右半部分可以绕折页向左翻开,当做机箱的上门。上门打开翻过去平铺在左半部分上,本机电脑键盘镶嵌在上门背面的下部,背面的上部用来放置教师自带的笔记本电脑。

翻开机箱的上门,下面露出一个金属壳,在金属壳偏上的位置,并排开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口,大的用来镶嵌10英寸液晶显示器,小的用来镶嵌操作面板(长0.15米,宽0.10米)。控制面板上包括开关机按钮、计算机与实物展台信号切换按钮、音箱音量控制按钮,以及一个USB插口。

在金属壳偏下的位置开一个长0.35米、宽0.15米、深0.10米的槽,槽的上面有一个盖子,盖子的表面与箱体的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盖子与箱体的上表面之间用折页连接。在槽的底部有两个孔,一个是直径为0.02米的圆孔,一个是边长为0.03米的方孔,圆孔用来引出鼠标线和键盘线,方孔用来安装实物展台摄像头的伸缩杆。实物展台不用的时候摄像头放置在槽内,使用时向上拉伸缩杆,摄像头随之上升到金属壳表面的上部。槽的盖子作为实物展台的载物台,要展示的物体、图片、表格、试卷等放置在上面。在槽的靠近上门折页的侧面开一个长方形孔,孔的尺寸与光驱门的尺寸相当,光驱可以安置在该孔的内部。麦克固定在金属管的一端上,金属管的另一端固定在金属片上,金属片装在一个U形金属片的中间,两个金属片通过一个轴连接。U形金属片固定在槽的底部,麦克可以随着金属管弯折,不用时躺在槽内,用时扳到直立状态。在槽的底部偏边缘的位置镶嵌一个交流接触器(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的控制钮露出。在交流接触器的旁边固定一个电源插座,用来为笔记本电脑供电。

音箱选用圆形镶嵌式,在箱体两侧偏上的位置各开直径与音箱直径相同的圆孔,两个音箱分别镶嵌在这两个圆孔内;在箱体一侧接近底部的位置开一个直径为0.015米的圆孔,电源线、投影仪图像信号VGA线、控制投影仪开关的控制线、控制幕布升降的控制线都从此孔通过。

箱体的内部用一块隔板分成上下两个腔体,两个腔体的背面分别有门,门上有锁。上部腔体的作用是一个小储物柜,供教师放置粉笔、黑板擦、教具等小物品。下部腔体内有一块垂直放置的绝缘板,绝缘板通过折页固定在腔体的侧面。绝缘板的作用是承载电路板、电源和计算机硬盘,绝缘板可以绕折页旋转到腔体的外面,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方便维修。在隔板边缘留有直径0.01米的小孔,用来引出鼠标线和键盘线。在下部腔体侧面一个直径0.1米的区域内,加工成蜂窝状的小孔,在下部腔体该区域的内部,固定一个金属网箱,金属网箱的内部是一个风扇,该风扇的作用是将电路板、电源和计算机硬盘产生的热量输送到机箱的外部。

考虑到现场安装和调试方便,机箱内部还应该有一块接口板。把机器内所有与外部有联系的信号都通过导线引到该接口板上,包括电源在内每一个信号在接口板上都有对应的插座接口,现场安装时只要把来自外部的信号线接到相应的插座接口上就可以完成连接。接口板固定在机箱下部腔体的侧壁上。

5 结论

作为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的机箱,其设计应考虑到它是为教学多媒体设计,因此要符合以下特征:

一是外形和规格和讲桌相似,这样可以不必再配专门的机箱和讲桌,减少占用空间;

二是把显示器镶嵌到机箱上,机箱的上表面兼做操作台,鼠标和键盘置于其上;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策略 篇7

1.1 教学软件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

目前市场上很多教学软件的设计形式五花八门, 忽略了考试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学软件中的内容过于浅显, 不同教学软件互相抄袭严重, 很难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 有的只将书本内容简单的复制到教学课件上, 占用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大量的时间, 失去多媒体教学意义。在开发设计教学软件时, 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学科, 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 来编排教学内容, 使教学知识点与教学目标相呼应, 从而发挥出教学形式新颖, 学习模式不枯燥, 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提升教与学的双重效率。

1.2 教学软件中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规律一致

当学生在接触陌生的知识时, 都会有一个认知过程, 也就是理解并掌握的过程。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将教学内容与图像、声音、图形及动画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融合在一起的辅助教学工具。知识结构的设计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贯彻教师教学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设计, 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 规律不清;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设计应符合新旧知识比例, 知识点有层次, 学生容易连贯记忆并掌握, 课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热情, 指导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3 教学软件及时更新和完善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位优秀的教师一本辅助教学教材可以使用十年甚至更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思想的进步, 再完美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如果不及时完善和更新的话, 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特征的需求, 促进教育模式的发展。当然, 任何一个教学软件都有自己的不足,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 应及时发现并改进教学软件的不足, 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实现教学目标。唯有不断更新教学软件, 才能持续保持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增强学习能力。

2 教学软件的开发策略

2.1 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软件的教学内容

无论使用什么辅助教学的工具, 目的只有一个, 让学生牢牢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点,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软件时, 由于多媒体因素很多, 要想发挥多媒体软件教学的综合优势作用, 设计应以能充分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大脑积极思考为导向, 加之充分调研不同学生的需求并分析原因, 进行整理归纳, 合理编写教学内容的难度, 启发内容的设计, 真正实现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因材施教法, 使开发的教学软件能被绝大多数的学生所认可并易于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教学内容, 还能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开发好教学软件可以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 而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如何快速学习, 以适应现实的需求。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多媒体教学不能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一种新的辅助工具, 而且可以通过学生借助于多媒体可以发现自己在理解并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先天优势。比如, 新东方的俞敏洪根据大量学生在实际记忆英文单词的过程中, 遇到的不同困惑及对记忆单词的一些个人的小窍门综合考虑, 开发出多种识记英文单词的方法, 有联想记忆法, 音译法, 词根记忆法等等, 以满足不同学生识记单词, 指明记忆方法。同样的, 教学软件应能让学生发现有助于自己掌握知识的多媒体因素, 进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3 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特点

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分为4个部分, 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为:教学设计、页面设计、系统设计、媒体设计。前文已经提到过, 不同的学科,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功能不同, 对于文科, 应以教师传授为主, 以增强学生的理解, 所以在教学设计方面应加重文字内容的编辑, 在页面设计方面应以单色调为主, 以凸显文字内容, 在系统设计和媒体设计方面可以添加一些视频资料, 布局以先知识后图像或视频, 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提升学习效率。

对于像数学这种理科工具型学科的多媒体软件教学, 应采用互动型教学软件, 当教师传授一个或是几个数学公式或定理时, 在教学设计应加重选题内容, 通过课堂上高效的互动, 做题让学生牢牢掌握, 在保证高效的学习效率下, 减少学生的温习时间。更重要的是, 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学习特点和使用方法。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制作教学软件过程中, 要有清晰的目标导向, 同时花费较多的精力, 切实根据学生的综合特征, 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体会融入到多媒体软件设计当中, 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现代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2) .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8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也无法得到更多教学资源的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自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2 网络教学

2.1 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多种媒体技术表达信息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各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难以表示的信息,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组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2.2 C/S与B/S混合模式

本文提出一种既充分发挥B/S模式的先进性,同时又能保证数据安全性等要求的C/S与B/S混合模式。具体来讲,在安全性要求较高、交互性强、处理数据量大、数据查询灵活、地方固定的小范围内使用C/S模式,而对只有浏览功能要求的地方使用B/S模式。

这样,两种模式分别授权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在C/S模式下客户机利用所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接口交互实现数据的浏览、查询、修改等功能:对只有数据浏览权限的用户,通过通用浏览器(Browser)在Internet或Intranet上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Web服务器再与数据库接口取得联系,取回数据信息后以HTML页面文件形式发回Browser端供用户浏览,轻松实现数据查询功能。

3 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教学系统

3.1 系统结构

本系统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相结合方式的体系结构。后台是多媒体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放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数据;视频点播服务器用于存放视频数据。前台按照功能可分为多媒体数据制作与录入子系统、教案编排子系统和多媒体Web教学子系统,分别面向课程数据制作人员、教师和学员。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交换机代理服务子系统结果图如图2所示。

3.2 多媒体制作与数据录入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是根据每门课的脚本完成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入库工作,生成教学资料数据库,并可以对数据库的各种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数据库操作。对文字信息,可自动将文字中所包含的概念作超链标记,使得学员只需单击这些概念即可链到相应的概念解析页面;对图像信息可通过自动和人工辅助方法提取出图中的文字信息存入到图像特征字段中,供学员查询图像的内容信息。对于视频数据可以支持MPEG-1、MDEG-2和H263等数据格式。视频数据存放在VOD服务器中,可对不同带宽接入的用户提供相应的视频码流。

课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核心内容课件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主要因素。课件设计的一般流程可分为选择课题、确定目标、熟悉内容、创作稿本、制作素材、编制程序、调试运行、鉴定推广等环节。其中,制作素材、编制程序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环节,它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课件的成功与否。

3.3 教学资料(教案)编排子系统

本子系统供教师使用。教师运用本子系统从存有大量基础数据的教学资料数据库中提取出若干与本次课程相关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组成一堂齐全的上课内容。同时系统还可保持相同课程的不同教案编排的历史版本,供教师和学员参考。采用以上方法的好处是教案编排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不受课程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教案编排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1)选定“课程”,然后进行“课程编排”。

(2)进入“课程编排”页面后,首先选择课堂号。

(3)从各章节中选择要排进本次课的知识点,加入到本次课中,对知识点可以进行删除操作;

(4)编辑修改本次课的“预设信息”。

(5)次课的“练习信息”进行增删改。

(6)可以实现“跨课程排课”,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添加到本次课中。

(7)在排课时,可以预览图像、视频、音频等知识点信息,供教师参考。

3.4 多媒体Web教学子系统

为方便快捷地实现远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系统采用了Web页面的形式实现学员对资源的访问。多媒体Web教学页面的开发采用Informix的Web Data Blade实现的。主要实现技术是Informix Web Data Blade的MISQL,其中包括大量的关系型查询技术。

本系统功能有:

(1)提供多套教学页面的模板,学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页面进行自学;

(2)进入课程选择页面,选择要学习的课程;

(3)选择要阅读的课次;

(4)系统显示本次课的预设信息;

(5)学员可以逐个知识点进行阅读;

(6)可以查询本次课所有概念的解析;

(7)可以做本次课的练习题;

(8)可以对章、节、摘要、正文和图像内的文字等做全文本检索;

(9)可以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3.5 交换机访问代理子系统

利用TCP/IP Win 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对爱立信交换机的操作控制,扩展了爱立信交换机连接终端的数目,并使远程操作交换机更加简单易行。同时系统提供了用户管理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交换机代理服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端的代理服务程序和客户端的终端访问程序。服务器端的代理服务程序采用多串口技术和Win Sock编程实现代理服务功能。多串口技术实现串口的扩展、配置等,Win Sock技术则用来与工作站进行通信。客户端的终端访问程序通过Win Sock与代理服务器进行通信。

本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打破了传统的上机操作模式,是一种应用技术的创新。

(2)扩展了访问交换机的端口数量,从而可以使更多的人操作和维护交换机。

(3)跨越了地域限制,延伸了交换机的访问终端。

(4)教学、维护和操作三种应用,都可以远程实现。

4 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实现

在系统的实现上,主要采用了VB和INFORMIX Datablade技术,实现与INFORMIX的无逢连接。

4.1 脚本的编写

我们将脚本也分为文字稿本和编辑稿本。但与其他系统不同的是,本系统中每门课程的文字稿本根据选定的教材,将所有教学内容划分成很多个覆盖更小范围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以是论述同一个问题的一段或几段文字,或仅是一幅图像、一段音频或视频片段。它对应着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也是教师编排教案时,可选择的最小数据单元。编辑稿本是在文字稿本的基础上,明确给出文字稿本中确定的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表现形式。

4.2 数据的制作

本系统的数据量巨大,其中文字7.8MB、图片750.6MB、动画53MB、视频1480MB、声音28.5MB和其他数据,总共近3GB。在数据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现有软件的先进功能,包括利用FLASH 5制作动画;利用Premeire完成视频的非线性编辑,并生成不同码流速率的视频数据,存放在SGI Origin2000 Media Base VOD服务器上。其余所有数据放在后台Informix数据库服务器上。

采用VB6.0进行系统的开发;VB6.0通过Informix的Client SDK访问后台数据库,采用ADO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采用VB的appendchunk()和getchunk()对BLOB对象进行操作。

VB 6.0的ADO Field对象提供了Get Chunk方法和Append Chunk方法来存取BLOB数据,这两个函数实质是通过API调用WRITETEXT、READTEXT和UPDATETEXT这三个函数,简化了调用的方法。

4.3 编程实现

数据制作和录入子系统和教案编排子系统均采用了VB6.0进行开发,通过Informix的Client SDK访问后台数据库,利用ADO技术,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多媒体Web教学子系统采用Informix的Web Data Blade技术完成。

数据制作与录入子系统的程序界面如图3所示,用于对数据的录入;其中的修改标记判断是否增加一条新版本的记录。该子系统对于二进制大对象BLOB字段的操作通过ADO中的Get chunk和Append chunk的方法实现。

教案编排子系统的界面如图4所示。教师可以跨课程任意选取知识点来组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可对本堂课设置预设信息包括摘要、重点难点、练习等。

多媒体Web教学子系统中一个典型的教学页面如图5所示。学员通过Web页面可获得所有教学内容,具有很好的查询和交互功能。页面生成是利用Informix数据库系统软件包的页面生成器APB(Application Page Builder)编程完成。由CGI程序解析返回标准HTML页面给提出请求的浏览器。

交换机访问代理服务子系统的客户端用户界面如图6所示,学员通过有效用户验证后进入系统,可输入交换机指令远程操作交换机。用户的所有操作均会被后台代理服务器记录在log文件中以备审查,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防范措施。

5 设计优点

本系统的结构采用了C/S和B/S结合的方式,将所有课程按照脚本的要求划分成知识点存放到后台数据库中。每堂课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记录)的组织由教师利用教案编排子系统确定。与传统的MCAI多媒体课件相比,更方便地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员组织教学内容不必重新设计制作整个MCAI课件,只需从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知识点(类似一种被简化的备课过程),系统会自动生成该堂课的教学内容的页面供学员学习。

另一方面,对于新增加的课程,根据写好的脚本,利用数据制作与录入系统,即可实现该课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因此整个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使用的灵活性。系统的这种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6 结语

本系统采用了C/S的体系结构,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方便有效备课教学手段,改善了系统的交互性能。对学生用户,系统采用了B/S模式,只需浏览器即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同时可针对自己的网络接入速率选择合适的节目码流。该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文本查询,基于图像内容中文字的查询功能以及向不同接入带宽的用户提供不同速率的节目码流。该系统作为可以实际应用的系统,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功能,但它的设计思想可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系统中。

参考文献

[1]黎克清,汤修映,李国兴等.机床夹具设计CAI多媒体课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中国图像图形学报,vol.5(B),No.3-4,2000.

[2]朱爱光,涂从润,禹宾.多媒体CAI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万寿红,徐云.基于Internet的数据结构MCAI课件的设计与实现.微机发展,Vol.15No.5May2005.

[4]陆润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刘光然.多媒体CAI开发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郝文化.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林清祥等.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实务入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学科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非常明显, 从而形成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的一体化和综合化,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断去探索职教新理念与新方法。新的职教理念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者, 教学活动的内容是劳动过程知识。而劳动过程可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6个步骤。

将完整的劳动过程推广到课堂教学中, 所形成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完成工作的综合能力, 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 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然而, 在计算机各课程的项目教学、分层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旧的教学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第一, 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作用较小, 学生无法传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理愿望, 个性化发展受到局限;第二, 教师得不到必要的信息回馈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第三, 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管理上面临新的问题: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及团队分工合作子任务的存储等, 旧的教学管理模式既费时又费力、易出现混乱等等。在这些困扰中, 我们产生了开发与设计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的思想, 并对软件进行了详尽的需求分析。

2 软件的需求分析

1) 需具有“助教”和“助学”功能

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需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教与学”平台, 需改变传统教学的时空关系与教学内容的存储、下发和作业回收的方式, 来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动态的教学模式, 能方便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行动方案, 对教学过程、时空安排、角色分配、资源利用等方面可以进行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 将“普及”教育和“个性”教育完美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2) 需适用于项目教学管理

项目教学法:是以综合项目训练整合不同方面的知识, 打破学科界限, 学生拿到项目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自己独立工作, 这样学生的压力也大, 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加强了。有的学生收获很大, 但给教师、团队、机房等方面带来管理上的难题。比如, 一个项目所需4-8课时才能完成, 有的大项目所需时间更长, 那么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以及团队分工合作的子任务在管理上出现困难, 所以, 我们希望利用多媒体技术, 研发出适合项目教学管理的一个软件系统, 从而可以方便教师上传教学资源、下发教学任务、查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也有利于学生及时保存阶段性学习成果和团队分工合作的各子任务的保存和调用。

3) 需有利于进行人格训练

人格训练不是靠知识传授实现的, 而是通过完整的劳动过程进行点点滴滴培养的, 如可靠性、责任心、独立性、创新性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得以培养。实践性教学其教学目标就是要在技能训练的同时结合人格的训练而达成的。教学中对人格的培养从以下四点进行, 如:作业认真—责任心;连续不错—可靠性;没有抄袭—独立性;观点新颖—创新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认识、理解和操作上的误区, 而在职业岗位上很多时候要求达到零错误、熟练操作、独立完成等等, 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中应设计相关的评价体系, 使学生能对照“作业认真、连续不错、没有抄袭、观点新颖”的标准进行自我人格训练。

3 软件开发的流程

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1) 项目定义:根据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与新方法制定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功能、实用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2) 软件系统设计:包括软件的结构设计、UI设计、菜单设计和各个子系统中各模块功能的确定等。

3) 各子系统的具体实现:包括每个子系统中各模块的代码的编写、调试和测试, 以及将各个模块进行整合, 实现各子系统应有的功能测试。

4) 软件系统的整体测试:根据设计的结构, 把通过测试的各子系统装配起来, 并在装配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进行系统的测试。

5) 软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及编写软件使用说明:将已完成的系统安装在现实的使用环境中, 并对系统进行整体测试。同时编写软件使用说明书, 以方便管理员和使用教师在需要时进行查阅。

由于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是具有实用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可扩展性的教学管理软件, 适用于多种课程的教学管理, 相对与其他软件的开发要复杂一些, 因此,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 我们采用“快速原型模型”和逐步使之完善起来的方法来实现的。

4 软件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概述

本系统为C/S结构模型下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其中, 数据库应用程序部分采用delphi开发, 后台数据库采用了sql server2000。

本系统秉承了C/S系统的一贯风格, 具有以下优点:

1) 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 没有中间环节, 因此响应速度快。

2) 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 交互性强, 可以充分满足用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

3) 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 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

4.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1) 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上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思想, 我们给出本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见教师及学生角色功能模块图) :

2) 系统结构图

如图4所示。

说明: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0, 客户端通过应用程序+中间件直接连接到数据库。

文件服务器连接, 采用Serv-U ftp服务程序, 用于上传及下载课件文件和任务附件。

3) 处理流程设计

(1) 课程发布流程设计如图5所示。

(2) 在线学习流程设计如图6所示。

(3) 学习成效检查流程设计如图7所示。

4.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如图8所示。

5 总结和展望

通过对项目教学理论的初步研究和项目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这款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地开发是成功的。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5.1 学生端“助学”功能强大

通过学生端子系统的使用, 有利于学生课后进行自主性学习, 可以对教师授课的内容进行还原, 反复学习, 以求进一步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授课内容, 提高自学能力。

主要介绍【课件资源】、【在线考试】、【学习任务】的功能。

1) 【课程资源】:主要功能是学生可以查看自己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 并设有三个选项 (见图10) 。

(1) 【课件管理】: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课件。

(2) 【课程资源】:学生可以下载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素材及“助学”视频、音频等, 可以在线打开视频、音频文件, 查看操作步骤及过程, 双击屏幕可以全屏显示。

(3) 【作业任务】:可以浏览到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项目。

2) 【在线考试】: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在线测试, 题型为客观题。共有【待我考试】和【历史成绩查询】两个选项。

(1) 【待我考试】:可以查看自己需要考试的内容, 右击【开始考试】, 则打开试题进行测试, 提交即可查看分数, 同时显示正确答案, 学生可反复进行考试。

(2) 【历史成绩查询】:可以查看到自己以前的考试成绩。

教师也可利用该功能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程度及学习成效。

3) 【学习任务】:可以查看到教师布置的具体学习任务内容, 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 【填写完成情况】 (见图11) 。

学生在【学习时间】后面的文本框中填写学习时间, 在【完成情况】文本框中填写任务完成情况及尚存在的问题, 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及反思, 也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可以将阶段性学习成果和已完成的项目文件通过【附件上传】功能上传到服务器端, 提交给教师批阅。

5.2 教师端“助教”功能强大

通过教师端子系统的使用, 可以方便教师上传教学资源、下发教学任务, 查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适用于项目教学管理和分层教学的实施。

主要介绍【课程管理】、【课程浏览】、【成绩查询】、【任务审核】的功能。

1) 【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主要完成相关课程的新增课程、删除课程、修改课程、提交课程几类操作。其中【新增课程】选项的主界面如图13 (【修改课程】界面基本相同)

(1) 【学习对象设置】:可以选择课程学习所对应的学生。此功能非常适用于项目教学及分层教学等的管理。

(2) 【课件管理】:可以完成上传文件、修改属性、删除文件等操作。

(3) 【试题录入】:可以完成试题的导入与导出操作, 试题题型为客观题、试题模板为Excel形式, 方便教师操作。

(4) 【课程任务】:可以布置下发学习任务、提供任务修改功能, 布置任务时可以设置该任务的完成日期进行时限设置。

(5) 【课程资源】:该功能与【课件管理】操作类似, 可以上传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及素材文件等。

2) 【课程浏览】:主要功能就是对【课程管理】各种操作的结果进行预览, 其界面与学生端【课件资源】所查看到的界面相同。

3) 【成绩查询】:该功能模块可以对已经进行测试提交的学生进行成绩查询, 可以按课程查询, 也可以按学生查询。同时还可以查看学生是否参加考试的状态。

教师可利用学生端的【在线考试】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查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效, 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同时也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和互动性。

4) 【任务审核】:该功能模块是教师审核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 可以查看到学生自己填写的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尚存在的问题等, 可以下载或在线批阅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及已完成的项目文件, 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情况;教师可进行批改评分, 并给出简短的评语或建议等。此功能非常适用于项目教学及分层教学等的管理。

5.3 有利于项目教学管理和人格培养

我们发现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虽然有的学生收获很大, 但是在教师、团队、机房等方面的管理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 我们在学生端【学习任务】按钮的子选项中设计【填写完成情况】选项, 并赋予“填写任务完成情况”对话框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有利于学生及时保存阶段性学习成果和团队分工合作的各子任务的保存及调用;二是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三是有利于教师实施项目教学的管理, 及时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动态情况。

教师端【任务审核】页面就是检查项目成果、进行成绩评定的重要环节。但是只通过检查结果来评定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绩会使大家的分数相同,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应对项目的全过程 (即阶段性学习成果或团队分工合作的各子任务) 进行监管和评价, 从而实现教学管理从以往的被动处理、监管滞后向过程管理、实时监管的评价方向转变。比如:查看小组合作中哪个学生是主持人, 做的工作重要, 哪些同学处于次要地位, 能完成主持人分配的任务, 另外, 还会出现一些学生的作业和老师的预期不同, 但是只要学生在【填写完成情况】中说明制作与设计的思想, 理由是否充分都应该肯定, 并予以引导、表扬和鼓励。

【任务审核】页面还具有一个功能就是方便教师进行作业点评和总结, 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作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在点评时要指出问题的所在以及解决的方法, 要总结和比较各组的特点, 或重点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业, 引导学生借鉴优秀作品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与制作,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 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所设计的评价体系, 方便学生对照“作业认真、连续不错、没有抄袭、观点新颖”进行自我人格培养, 及时梳理、评估和测试自已的学习情况, 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使其能够自觉地改进和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

总之, 本款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教与学”平台。在解决项目教学管理中的困难与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灵活性不够、修改内容困难等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究和实践, 使多媒体教学系统真正担负起适应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 进一步打造出适用于职教新理念的、和谐的教学环境,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推动多媒体教学系统与项目教学管理的整合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力.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2]刘学民.多媒体教学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谢平, 张立杰.CAI和CAL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 2003 (3) :83-85.

[4]孙学军.机房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 软件开发与设计, 2010 (1) :72-73.

[5]王真.略谈计算机管理辅助教学 (CAI) 与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 (CAL)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 (23) :117-118.

[6]詹文法, 孙秀芳, 程啸天.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现状的调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8) :97-101.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10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成分,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善的发展,有时需要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时,还需自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还需得到形象思维的帮助。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求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而且容易与小学生形成互动,让小学生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中存在大量的概念,而这些概念都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做法和方法,小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综合、概括、记忆、应用活动中,逐步深入认识和掌握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常常以定义或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产品,而没有认识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教师应该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概念课件的重新设计,争取让小学生亲眼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设计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让小学生首先看到圆柱体和圆锥体底与高的测量,接着让圆锥体的容器盛满水,倒入同底同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让小学生观察水占圆柱体体积的多少,接着再倒第二次与第三次,让学生看到正好倒满,这样小学生自己就能够得到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到计算公式是V = 1 /3sh。可以再设计两个试验,底面积相同,但是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高的三倍,这时再把圆锥体当中的水倒入圆柱体当中,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有利于让小学生牢固掌握二种物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这样的课件设计,有利于让小学生亲眼看到公式的形成过程,小学生可以自己观察、自己动手,他们会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会踊跃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牢固掌握知识。所以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要考虑到课件的直观性和交互性,不但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小学生亲眼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小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积极探索,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件设计重视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形成构造的过程,学习新知识都要利用已经掌握知识的来解决,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假如小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成系统,就如同中药铺一样,把每一味药都摆放在人们面前,这样形不成有效的认知结构,也就不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结构就是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存在严密的系统,只有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前面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是联系在一起。小学生只有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才有利于形成系统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如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高相同底相同的长方形,小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可以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当中;在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首先依据原来的三角形画出一个模型,然后把三角形转动而与原来的三角形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设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方法,不但可以把它分成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而且也可以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和二个三角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已学过,这些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再如求一个数相当于另外一个数的百之之几时,可以先让小学生回忆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做题方法也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个是几分之几,而另一个是百分之几。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利用小学生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比较、类推,可以形成新的知识结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一部分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续,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但要重视各个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而且也要注意到不同知识点间的纵向联系。如在设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物体的底与高,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设计要和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设计的课件如果能够与小学生当前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则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创造的有情感、有美感,富含哲理的环境,是将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有利于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样的情境,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氛围,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情感,从而积极去探索、去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学生计算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教起来也不生动形象,很多小学生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如果小学生在练习计算过程中一味的重复练习,那么就会使计算课变得没有意义,当然更没有趣味性可言。教师不但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需重视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造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小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可以调整小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课件时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在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设计课件,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使设计的课件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也利于教师的教。设计多媒体课件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用设计过于花哨的课件。可以设计画面整洁的课件,要求突出重点与难点,实现人机交互,利用板块化设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控制课堂。不但让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让小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充满乐趣,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多媒体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可以形象地表现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使小学生的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多媒体的课件设计工作。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11

【摘要】“多媒体程序设计”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对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并从课程的授课形式、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教学改革 有效教学 BOPPPS 项目驱动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2014年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4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17-02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依据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理念,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大三学生开设了“多媒体程序设计”课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形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课程特点及现状

“多媒体程序设计”是重要的专业课,在高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并不多见。出于通用性和高效性的考虑,选用了Visual C++作为开发工具,希望学生在运用中能够真正理解面向对象、模块化、组件化的程序设计思想。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系统为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处理提供的接口及其开发方法(如:GDI/GDI+、MCI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介绍DirectX、OpenGL、OpenCV等第三方开发工具的特点和使用,为后期学习“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游戏开发设计”等综合性专业技术课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环节共64学时,另配有16学时的课程设计,在公共教室授课,实验及课程设计在专业机房进行。但毕业设计情况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后,对所授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经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与其它开发工具相比,Visual C++更加难学;函数较多、参数定义复杂,记忆困难;缺乏兴趣、死记硬背,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仅为通过考试,并不重视真正的实际应用。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讨论和分析,总结出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教学手段单一,讲课为主,辅之以上机实验。理论课在公共教室授课,90分钟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只是听课和观看演示,对编程没有切身体验,无法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另外,从课时安排上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独立,讲课结束后隔一至两天才进行实验。学生到上机时,关于操作的要点已基本忘记,学习效率低。

2)实践环节虽然占了整个学时的三分之一,但“验证性”的内容过多,教师直接给出案例的操作步骤,学生按步骤调试运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从表面看,实验完成得都很好,但长期按部就班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多学生对编程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结构化程序设计层面,对面向对象和组件化的设计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方法的变化和功能拓展都会产生畏难情绪,更谈不上创新。

3)依然采用陈旧的考试方式,教师考前划重点,学生突击背程序,表面上成绩理想,但学生并没有理解和掌握实际应用方法,面对一个陌生的实训项目,普遍感到信心不足。

3.教学改革的实施

课程教学现状和我校所提倡的“学以致用”办学目标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尤为紧迫。我们在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师生现状、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课程的特点,从课堂授课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改革实践。

3.1课堂教学有效化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1],课堂教学的有效化一直是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近年国内外院校提出了多种有效教学方案,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展,其中BOPPPS教学模式得到了授课教师的广泛积极采用。

BOPPPS教学模式将授课过程依次划分为导言(Bridge-in)、 目标(Objective)、预测评(Pre-assessment)、 参与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期测评(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6个阶段[2]。“导言”阶段主要介绍课程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标”阶段,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方向。“预评测”阶段,通过练习、测试、作业等发现问题、解答问题,预先了解学生情况,进而调整授课内容;“参与学习”阶段,主要安排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后期评测”阶段,通过答题等方式,了解学习成效;最后的“总结”阶段,由教师总结要点并布置任务[3]。

BOPPPS是理想的教学模型,而“多媒体程序设计”教学是以专业程序设计为主,知识点繁多、重应用而轻理论,因此教学改革不能完全照搬模型的每一个阶段来进行。受该模型的启发,我们对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重新进行了评估和修正。

(1)授课地点设在机房

将合班课一律调整为单班,授课地点设在专业机房,有利于互动和辅导,机房提供软件和网络环境,便于学生获取教学资源。在机房授课,教师每讲一步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这样一来更容易牢记步骤,理解设计方法。

(2)规范课堂教学流程

参照BOPPPS模型,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将90分钟的课堂划分为5个单元:①引导(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学习目标;②预评(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适时调整讲课深度,同时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带着问题听课;③练习(35分钟),该单元是教学主体,教师先概要介绍案例的实现方法,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④测评(20分钟),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部分依据;⑤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要点内容,解释共性问题,布置课后作业。

3.2 实践教学项目化

教改实施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的改进并不能完全扭转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教学案例和课后任务仅仅巩固了理论知识,现成的例子使学生习惯于照葫芦画瓢,抄袭现象也很严重。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动力,缺乏团队合作的体验,而项目教学法可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

项目驱动教学(Project Based Teaching)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充当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建构[4]。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其主要特征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①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项目驱动教学客观上要求授课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工程项目经验。而部分教师长期从事单一教学工作或偏向于专业学术研究,缺少项目经历,很难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做出精准的指导。对此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派遣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另一方面,邀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共同参与指导,为学生项目实践提供必要的职业经验。

②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采用分组学习,每组4至5人,分组时保持各组的水平相当,提倡团队合作。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演示一遍,而应以提示和点拨为主,教会学生不要死板地依赖教材和记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MSDN、网络搜索等工具查阅资料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主动性。

③合理的项目设置

由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项目设计至关重要,其合理性及数量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设计时我们重点把握三个原则:①紧扣教学内容,有实际应用价值;②难度适中,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热情;③综合性强,做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3.3 考核形式多元化

“多媒体程序设计”课程刚开设时,为追求“考教分离”,采用了传统的纸质闭卷考试, 后来尝试了基于题库的机考方式,虽然这两种方式对促进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都存在弊端。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实施,我们同时将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做了全面的调整:①不再组织统一考试,对学生的学期成绩给予多方面的综合评价,课堂练习和实验的评测成绩占30%,最终的项目实践评价成绩占70%;②项目考核采用逐个验收并现场提问的形式,根据学生项目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的难度、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分;③最终的成绩采用等级制取代原有的百分制,淡化学生对分数的追求,将学习的眼点放在能力、素质和知识的提高上。

4.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化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理论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实践的项目化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变得有趣而实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杜绝了作弊的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观察,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远远好于以前,操作的熟练程度、编程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允都.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鄄47.

[2]刘桂秋.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8(9): 11-13.

[3]Pattison P, Russell D. 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ISW) handbook[M]. Vancouver:UBC Centre for Teaching and Academic Growth,2006:42-63.

[4]陈旭辉,张荣胜. 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59-61.

作者简介: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篇12

一、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1. 把握教材方向,重点鲜明,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本课程工程技术性强,知识点非常多,主要包括煤炭加工、煤炭转化、煤炭高效燃烧、后处理及现代煤化工先进技术等几个方面,在有限的学时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且采用双语教学,势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做到重点突出,并具有连贯性。目前,尚无《洁净煤技术》双语课程本科的适用教材。在本教研室教师长期教学的摸索及在学院经费的支持下,自编出版了校内讲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对该课程中的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例如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气、烟气除尘、脱硫等章节,结合实际的工艺及设备侧重工程概念,而对机理不做过多强调(因在其他课程中已有详细介绍)。

2. 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课程的熟悉程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内容。

双语多媒体课件,版面内容应以英文为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掌握大量英文专业词汇。在此之前,首先要做好调研,看学生能否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按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的条件在学生中实施双语教学。在此课程开设前,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都应开设专业的英语课程,而且在大一、大二阶段进行过两年的英语强化教学,这无疑都给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但因为有个别同学英语水平不够好,而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制作双语多媒体课件时,要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列出每一知识点的术语,并让学生们提前预习,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将生疏的一些术语罗列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对照。

二、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结构

1. 课件设计应符合本课程的特点——工程性强。

《洁净煤技术》课程内容工程性很强,需要有大量的图形、计算,学生在课下自学或复习时,往往比较吃力,有很多地方自己不容易搞明白。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特殊动画功能,让工艺中的物料、能量线等都动起来,并定义多层次动态图像,使图像与推导过程、机理模型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推导的顺序依次展现,来将《洁净煤技术》课程中的工程概念演绎得层次分明、直观易接受、生动、说服力强。而且很多比较复杂的工艺等能根据需要反复播放,加深在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到煤气化工艺时,可以先将工艺设备设置一个图层,让学生首先了解到该工艺中需要用到的装置,然后再将物料线附加到该图中,构成了工艺流程图,能量线的加入又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该工艺的能量平衡和工艺的原理,最后将工艺的核心设备———气化炉的结构链接出来,这样循序渐进的将整个工艺及设计的思想、设备的结构等知识点渗透到学生思维中,将复杂的、庞大的知识点分解,并强化吸收。

2. 整体风格应简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风格简洁的课件,不但能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件的制作从背景、图形曲线的色彩、文字的字体等都要力求简约,这样做出的课件画面层次感强,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和逻辑思维,这样就使学生更容易接收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合理使用超链接设计。

正确、合理使用超链接功能,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灵活获取,可以使教学内容重现,更适合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要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多媒体课件要改变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从而使多媒体课件真正成为学生探索和发现学习的认知工具。超链接的应用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述—分支”,例如,在讲解到烟气脱硫这一章节时,前面要将整个脱硫方法进行分类,在每一种方法中都要介绍这种方法脱硫的机理,这时,就可以采用超链接的方法先总述,再逐一介绍分支,然后再回到根目录的方法,当然超链接的使用还可以应用到另外一种情况下,就是利用超链接去引导学生思考,将前后知识点进行串联,例如,在讲解到煤直接液化产物的特点时,要结合液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来理解,这时,我们就要将课件再链接回到前面这两个知识点所在的位置来进行解释了。

4. 课件的设计也要注重师生互动。

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留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我要提出某一个问题时,切忌将答案直接与问题一起出现在幻灯片中,可以利用动画设计,让问题与答案具有一定的时差性,这是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这样安排,可以使整个课堂气氛极其活跃,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

三、《洁净煤技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实践性结论

双语课件的建设和教学实践,一定要理解对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内涵,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科技前沿,并用一些实用性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洁净煤技术》双语教学课件的建设及操作过程,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及形式结构,必须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难易程度和授课对象的接收能力进行设计,力求重点突出、简洁直观,比如使用表格、图形图层等方式,充分将课程以最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双语教学的课件形式的安排应该与结构体系和界面功能设计相融合,例如采用简单清晰的背景再配以动画、超链接等工具的使用,充分体现课件内容体系与多功能、多情景教学方法的相互协调、有机融合;第三,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的模式相结合,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使多媒体双语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论述了双语教学在《洁净煤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编制、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几点事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双语教学,洁净煤技术,多媒体课件

参考文献

[1]张旭.《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实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 :214-215.

上一篇:5-氟尿嘧啶缓释剂下一篇:软件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