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2024-08-05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共8篇)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1

档案的存在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工作的考察,指导领导更好地进行决策,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根据,而准确的档案资料的保证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以往的文献以及资源以原有的样貌表现出来,对于其实施有效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人民提供服务,从而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实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档案服务理念的更新,并且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社会服务方式[1]。文章具体从公共管理视阈下,就档案服务社会化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对档案管理进行理解,通过对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不断创新,能够逐渐形成档案服务社会化的结构。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2

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也是学者们集中研究的主要方向。根据熊彼特 (Schumpeter) 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的观点, 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生是一个社会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产周期的日益缩短等因素, 使得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在其内部获得所有的全部知识与信息, 企业也难以将技术创新活动的完整价值链纳入到内部中来, 为了技术创新, 企业不得不与其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产生多种联系以获得发展资源。这些组织和个人的集合体就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 社会资本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

从实践中看, 单个企业是很难进行技术创新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都需要不同的组成要素参与, 如人力、物力、组织程序等。技术创新是不同社会要素的新组合, 如何组织社会要素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命题。

1 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统一

所谓技术创新, 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按照管理学对于技术创新的解释, 技术创新则是从新思想产生, 到研究、开发、试制、制造直至最后到市场的过程。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的经济现象不断涌现, 但是技术创新的内涵并没有改变, 那就是通过引进新的组合 (知识创新) , 并将其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行为[3]。这里的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 通过给予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 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 成为可以把企业的技术创新看成是国家、市场和社区联合制度的产物。这里的社区是指社会性的区域组织, 它可以是一个行政性的区域划分, 也可以是一个地区的空间上的划分, 如一个地区的企业集聚区等。社区是在加强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引导成员自愿合作的组织;而市场是在价格参数变化的信号下, 协调竞争中单个企业追逐利润的组织, 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联合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是通过政府命令强制企业调整他们资源配置的组织。简言之, 竞争、命令、合作构成了一个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并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三大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共同规范、人际网络、信任、信念、规则等非经济因素的集合体, 这种非经济因素形成的集合体就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 社会的发展包括国家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推动。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关系;在社会个体之间形成一种有相应协会组织介入的互相信任的社会氛围。将社会资本建设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环境, 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 从微观经济层面上看, 社会资本能够减少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其二,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 社会资本能够改善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和政府政策的宏观经济绩效。

社会资本是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中心”对技术扩善和集体学习作用的重要保证。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和“协作”可以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中心的引擎作用, 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 分享创新的资源, 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源泉。这些都需要建立完备的社会资本环境, 社会资本能将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紧密链接一起, 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柱。

概括地讲, 社会资本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像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 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 它使得某些社会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在现代的复杂社会里, 社会资本中所包含的“信任”和“协作”这些要素, 能够从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产生:互惠规范和企业参与网络。在詹姆斯.科尔曼看来, 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转移到其他人手中, 这是行动者的外部性。外部性有时候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控制, 但这常常是做不到的。当行动给一群人带来类似的外部性时, 规范就会产生;然而, 行动控制权的交易市场难以轻易建立起来, 而且没有一个行动者能够旨在获得控制权的交易中获益[4]。也就是说, 规范是被灌输出来的, 是由模式、社会化和惩罚来维系的。这一观点进一步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也是我们研究社会资本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工程, 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然而, 我国当前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却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 如科研和生产的脱节、小企业受规模和信誉的制约没有创新、大学园区不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等现象, 这些都给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1 社会资本缺陷环境下的科研和生产脱节

社会资本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规范等一系列能够影响社会变革的因素。科研和生产的脱节无疑也是社会资本缺损的主要表现。随着事业费减拨、科研成果不能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效益, 必然导致科研机构的资金匮乏, 相反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成本却在不断增加。为了坚持搞好科研活动, 很多科研机构也试图选择联盟战略, 即将自己的技术资源贡献出来和企业的市场、生产基地或资金相结合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或松散的合约型联盟关系, 形成完备的“科研—生产—销售”体系, 但这种合作缺乏社会资本的保证, 合作还不够紧密, 主要表现在合作比较单一, 各方只是在技术资源链上配合。科研机构主要负责技术创新, 部分联盟伙伴负责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 双方虽然可以形成共同完备的技术创新链, 使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创造并分配合作效益, 但是, 双方的长期合作动力不足, 往往是短期性的合作, 没有形成长期搏弈模式。如北京市一个轻工业研究所, 利用开发出的控制绣花机的系统软件和生产厂家开展协作, 在开始阶段形成了典型的“技术+生产型”信任联盟, 实现了技术产业化;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双方合作的意愿消失, 生产企业处于被动等待技术的地位。如此形成的科研和生产的脱节主要是我国尚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资本环境, 或者说是当前的社会资本环境还不足于支持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造成的。

2.2 社会资本缺失造成小企业无能力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有相对丰富的创新资源整合, 如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等多种要素。在企业的创新资源不够丰富时, 大型企业往往会组织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什么中小企业就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呢?为什么国外的中小企业就相对比我国的中小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力呢?分析其中的原因, 我们认为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也是保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都要有一定的社会信任度, 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缺陷就是不能拥有社会的信任, 使很多的社会资源不能被中小企业所整合;再加上我国的市场分割现象比较严重, 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交易成本较高, 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 使得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专业化人才、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更是得不到整合, 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 还是由于社会资本的缺失, 大企业的技术外溢更不可能惠及到众多的中小企业, 大企业的许多隐含知识也难以通过企业间的频繁接触而迅速传播。由此可见, 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主要的是社会资本的天然缺失造成的彼此信任关系紧张所致。

2.3 社会资本缺失使大学园区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带动作用

我国建立大学园区的目的是利用各地的大学园区带动当地、乃至全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我国政府策划的大学科技园区已有20多个, 遍布全国各地;最近国家又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 探索企业和大学之间建立新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虽有成效, 但却遇到诸如大学科研实体的科技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难以衔接、大学科技人员难以过多承担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等问题。对此,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也联合组织了多次的经验总结会议, 但从总体上看, 大学科技园区的效果不如想象的那么理想,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学术性成果多、技术性成果少, 成果过于理论化, 与实际应用脱节;二是科技成果低水平重复, 缺乏创新性。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的本质, 我们认为, 这些应归结于大学科技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利机制薄弱, 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 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络渠道不畅。政府从根本上还没有意识到社会资本的作用, 不懂得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为企业和专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其它社会资本环境[5], 把技术创新与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分简单化, 从而陷入用“政府导向”规划创新园区来代替基于社会资本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误区。

3 建设社会资本环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指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作引导, 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相互联合, 共同促成企业新产品价值的快速实现。从宏观上说, 企业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一方面的事情, 它是一种区域性或者可以说是国家层面的行为。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跟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加快建设社会资本环境。因为, 企业技术创新表面上表现出是由企业具体承担, 实际上技术创新是一种社会行为, 是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习惯等一系列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相互集成的结果, 具体创新实践主要是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其它组织之间的互相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因此, 企业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资本体系, 而且, 这种体系还是一个知识流动的网络, 这个网络内部的联系以及它在知识与技术扩散方面的能力影响着企业和整个经济的创新绩效。那么, 什么样的社会资本体系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呢?根据我国目前社会资本积累的现状, 我们认为我国社会资本体系的构建必须具备这样的原则, 即应主要体现出在某一经济、地理区域内, 超出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更为广泛关系总和这一基本概念。因为社会资本是由众多的社会元素形成的, 这些元素之间的联系往往具有非正式的性质, 这种非正式的联系往往是一种社会习惯和意识, 这种习惯和意识会形成一种社会无形网络[6]。这样的无形网络发挥如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一切要素高度集聚。也就是说, 它能把企业的技术创业者、风险资本和各种信息、知识、技术和试验条件等等要素集中在某一区域内, 使企业可以借助于各种非正式的联系和柔性关系相互自由地碰撞和选择, 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需要的要素;另一方面, 这种网络创造出一种创新氛围, 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要素都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从而形成一种可以充分自由选择、自由竞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根据以上基本原则, 我们可以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环境描绘成四方面的内容, 也是对我国政府在建设社会资本环境方面的政策建议。

3.1 以企业共享范式建设社会资本环境

共享范式的社会资本的基本内涵是在知识生产机构、知识传播机构和知识应用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共享性的原则, 使企业之间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知识, 让每一个企业或分支机构无须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不得不“重复创新”。共享范式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合作性战略基础之上, 使企业通过共生关系促进双赢。这种共享范式不同于社会资本缺损状况下的单项度创新, 仅仅是为了竞争而创新。单项度创新在社会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同争一块蛋糕的结果, 导致非赢即输的格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 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促使知识的流动,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合作是产生创新绩效的最优途径。人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情况是, 单独一个智商机构或创造能力极强的人可能在创新过程中却未必是高效率的组织, 未必能够高质量地产生创新成果或使创新成果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在今天高投入、高风险、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创新环境中, 没有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可能单打独斗地完成所有任务, 只有每个部门都将其独有资产拿来与其它部门合作共享, 才会使企业创新更快、更好地完成。这种共享范式的社会资本环境既节省了费用, 也分担了企业风险。最重要的是, 这样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改变科学和经济部门中旧有的各自为政的行为模式, 建立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创新机制, 使得社会的发展更趋合理。

3.2 以知识创新为范式建设社会资本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强调的是对新思想和新工作方法的成功应用。目前的OECD的制造业企业已经从单纯的生产型机构变迁为知识创造型企业, “R&D活动在广度上的发展已超过其深度上的发展, 企业多角化‘分流式’ (spin-off) 向‘逆流式’ (trickle-up process) 转变”[7]。在产品开发上, 由供给方开发方式向需求方开发式转变,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企业单方面迎合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变化必定是困难的,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专门的社会科学机构在专业技术知识上的突破以实现技术创新。我国基础科学知识的创新成果和重大理论突破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供应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 企业要集成科学知识的突破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社会系统的相应变化, 即社会资本环境的变化。概括而言, 社会资本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涉及到整个经济和社会惯例的变迁。社会资本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优势是将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如产品设计和技术成果、决策技术或管理系统、市场操作的复杂网络和产品销售等集中起来, 使企业能够充分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让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综合体。具体地讲, 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 如显性知识、技术的集成等必须通过契约的途径来链接。常见的契约有协作广告、R&D合作伙伴、租赁服务协议、共同销售、技术转让、交叉生产、资源风险分摊等, 这些契约需要社会资本环境的约束。打造以知识创新为范式的社会资本环境, 可以更好地集成其它行为主体“游离”的知识, 从而激发企业更好地创新。

3.3 以系统范式建设社会资本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必然需要社会化的大协作。创新的本质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静态的系统结构关系, 而且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之间互动的系统整合关系[8]。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严密的社会技术整合机制, 特别是形成一套知识创新和传播的整合机制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的创新行为, 是连接知识与市场的天然环节点, 在实际操作中最终是要转化基础科学发现的新知识并积极响应、满足甚至刺激市场需求, 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新产品和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不是等级组织模式中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 而是各行为主体之间无论规模大小、功能强弱, 都能够通过社会资本化的形式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或者互补性资源的交换或交流, 从而在系统中可以更好地处理伙伴之间的关系, 以确保较少的知识、信息遗漏或失真[9]。对此, 国家在促成社会资本形成方面, 要从科技政策上或激励、或引导、或保护、或协调, 营造一个鼓励各部门整合机制的人文社会环境。概括地讲, 以系统范式打造的社会资本环境, 就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能使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或集成的创新氛围, 从而促进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4 以空间范式建立社会资本环境

企业技术创新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运行的, 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空间而不是小空间。也就是说我国的技术创新主体需要从国际创新主体寻找知识资源, 需要有足够大的空间与国外创新主体合作。如美国就是利用了全世界的知识资源、日本也综合了全世界的技术, 才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仅以信息技术为例,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创新,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言, 创新产品最终是要满足广大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如果只是全面地关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则会使创新的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企业能寻找到支持其创新产品后续服务的合作伙伴, 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 这样就能够给研发人员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地把每一个创意付诸实施, 也允许创新人员有认识失误和改正失误的机会, 实现这些愿望需要有空间范式的社会资本环境, 就是能将国内外技术吸引过来并能使技术本地化的社会文化和社会人文环境。

3.5 以网络范式建设社会资本环境

网络范式是一种自发的“软”组织, 它不仅包括了围绕创新行动的展开所形成的各种正式社会组织类型, 而且也包括了不同创新组织之间非正式的社会关系[10]。工业时代单项度的行政登记制度在充分开发智力潜能进行创新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灵活的缺陷, 今天, 有效的决策需要流动的、较少限制的网络化的组织形式。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在鼓励创新的过程中, 促使知识在用户、供应商、研究机构以及竞争对手之间合理有效地流动, 而且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营销之间的反馈环路和连续的交叉作用之中, 因此, 以网络化建立社会资本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特别强调以个性为主体的相互关联、协同共生。罗杰斯曾提出过一个“指数创作系统模型”, 认为新的创新系统可以通过合作、网络化的团体使信息和知识充分流动和共享, 从而在虚拟组织中实现最优化的创新绩效[11]。可以说, 以网络化范式营造社会资本环境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维系和扩善的一种重要社会结构形式, 是当代大系统中各个企业之间的行为关系, 以及为了激励技术创新的行为而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集合。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围绕创新活动的展开所形成的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 而且也包括了不同创新组织之间“柔性”的社会关系网络。

摘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即建立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协调和规则以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环境。首先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与社会资本浑然统一的观点, 其次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 最后提出了建设社会资本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五种范式, 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技术创新,创新范式,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国平, 韩振海.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J].科研管理, 2003 (21) :1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34.

[3]陈劲.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2-18.

[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 1999:23.

[5]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计划产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5) :12.

[6]关士续.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2) :32.

[7]赵彤.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运行范式[J].科学管理研究, 2005 (3) :12-15.

[8]马刚.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研究与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6) :21.

[9]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 :61.

[10]冯鹏志.迈向知识经济的路径与力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4) :46-47.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3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城市化浪潮从未真正消退,尽管在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城市化”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城市、特大都市不仅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是人类集中生活、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进和谐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构建和谐城市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也将为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1]201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把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繁荣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促进和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总结,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之一。

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视角来看,城市政府的治理、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城市法治环境的完善,无论是对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还是对构建和谐城市的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探讨意义:引领我们的城市社会管理研究走向城乡互动,走进基层社区,积极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文化的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程式,不断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构建和谐城市的强大动力。

一、“社会管理”与

“社会管理创新”的界定

(一)社会管理的内涵

社会管理是指社会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进行治理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是指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公民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1)在内容上,“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法律制度、法治环境、教科卫体、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公民参与、政治选举、政策制定等都是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层次上,“社会公共事务”之“社会”是相对的,文中是指在地区(城市)层面上的社会治安和公共设施以及在社区层次上的社区秩序和环境优化等社会公共事务。(3)在方法上,这种公共管理已经开始超越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而趋向于“治理”,简约地看,治理理论的精髓可以归纳为“参与、互动、合作、服务”八个字。

基于上述对社会管理主体的认识,从主体间关系以及各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作用),可以把社会管理模式分为:(1)“以政府为本位、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依附于政府”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具体又可分为三种,即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模式、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模式、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模式。(2)“以社会为本,政府、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平等合作”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体又可分为两种,即社会治理的自主化模式、社会治理的多中心模式。目前,我们需要努力发展的是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模式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模式。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抓好社会管理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然而,由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却严重滞后,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道德滑坡严重、社会分配不公、阶层分化严重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将严重加大社会管理的难度。[1]直到近几年发生了诸多群体性事件、暴力拆迁事件等,才引起了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由此社会管理创新最终进入了中央决策层的话语范围。因此,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指要尽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二、城市政府的治理:

构建和谐城市的主导

目前,在和谐城市的构建过程中,无论是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模式,还是社会治理的自主化模式(事实上,这一模式是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模式向社会化治理的多中心模式过渡的模式状态),政府治理无疑是起主导[3]作用的。

无论何种城市治理模式,[4]日趋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使政府再也无法独自承担对社会的管理职能。为此,政府要求社会各方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主动地向非政府公共组织、公民分权,并与它们形成制度化的、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分工协作关系,即政府管理的社会化模式。诚然,政府仍然占据着社会管理体系的主导地位,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只是辅助政府管理的得力帮手,对政府仍有较强的依附性。至于社会治理的自主化模式,原来不对等的关系已经被打破,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逐步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完全独立的主体。尽管此时的社会力量已经有了与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然而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仍未能形成牢固的、与政府相提并论的中心,政府仍然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兼顾公民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求与能力增强的同时,要合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和谐城市构建中的“和谐城市领导力”。[5]

(一)城市政府部门间的协作

城市社会管理不仅要追求政府不同部门自身工作的最优化,而且要追求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最优化。由于城市政府的主体重复、多头管理往往导致严重的管理低效率,因此在和谐城市的构建中,城市社会管理必须注意横向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和纵向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分权协调,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应该重于单个部门工作的最优化,也就是要在发挥单体优势的同时,深入挖掘单体之间相互协作的潜力和切合点,力争达到“1+1﹥2”的效果。

(二)城市政府与NGO(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的配合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大包大揽的特征,政府、企业、社会三项职能往往交叉在一起。而在和谐城市的构建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部分权力向公共组织转移,将部分行为转向市场和社会,实行政企分开、政社或政事分开,通过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市场化的形式,把政府的职能转移给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中介组织,提升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创造最佳的社会治理效果。

(三)城市政府与公众的协调

和谐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公众的积极参与,现代化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提倡公众参与式的城市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意味着公众不单是城市管理的对象,更应是城市管理的主体;不是只让公众仅仅了解决策的结果,而是应该让他们参加与城市管理决策、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形成“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和“政府自上而下地管理”的合力。加入了城市公众的参与,城市社会的管理将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景象,这也是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一种方式,将会在今后的城市社会治理中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将会给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

三、城市社区的重塑:

构建和谐城市的基础

社区是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城市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城市和谐的基础。重塑城市社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海2010年世博会为例,世博会举办期间,各种社区志愿者组织、社会力量成为担当世博营运日常工作的中坚。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自愿组织和社会力量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他们,很难想象世博会会办得这样成功。这里社会力量扮演了非常正面的力量,是政府的帮手。这或许能有助于改变人们对社会力量或者公民社会的负面看法”。正是在世博会期间这些可爱的志愿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社会共建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进步力量,那就是公民社会在不断地形成,社区居民愿意为政府、为社会分担责任,愿意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愿意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第一手示范资料。

同时,社区公民社会的培育,使之逐步与城市政府达成“二元结构”:一种既互相监督又互补增益的结构格局。这种结构格局不但不会削弱市政府的功能,反而其功能张力以更灵活的形式得到广阔延伸,在社区与政府无形中达成的协议中,我们看到了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在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发生变化。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我们看到构建和谐城市的图景大有希望。

(一)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

以民为本、服务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建立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站三者构成的服务网络:形成以街道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代办站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基础,以社区中介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为支撑,以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为依托,以市场运作为补充,社会单位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工作网络格局。延续和拓深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精神,在社区公众之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区风尚,构建和谐社区。

(二)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建设创新型社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社区工作的活力之源、生机之本。(1)重建社区居民相互信任的社区诚信伦理机制;(2)重建有利于降低风险的社区安全机制;(3)重建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和社会保障;(4)重建有助于资源共享的跨界组织管理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尤其应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立社区内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双向告知和信息互通制度;(5)建立健全社区应急控制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保障社区安全是重建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社区生态与文化特色机制。

(三)社区合作共治,推进自治型社区建设

现代的合作治理理念为和谐社区构建提供了思想保障,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也成为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契机和实践平台。(1)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自治;(2)要推进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的直接选举,兑现社区居民的民主选举权利;(3)要建立健全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自治章程等,保证社区居民自治的长期、健康、有序发展;(4)要完善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等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把与居民利益有关的社区事务交给居民讨论、决定,畅通和拓宽居民参与管理的渠道。(5)要积极推行网络化管理模式,把社区作为一个“棋盘”,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城管、环卫、计生、治安等工作,最终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的有效衔接。

社区居民参与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快速形成。同时,也为城市社会管理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范本,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对建设和谐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城乡之间的互动:

构建和谐城市的动力

城乡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的方面即是乡村的城市化。城市化不同于城市发展,[1]城市化的本义是农村变为城市,农民变成市民,其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定居和工作,城市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简单地说,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民是低收入阶层。因此,城市化的过程又是如何处理好贫富差距问题的一个过程。简单来看,城市化的过程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化是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过程,换言之,城市化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非农产业化;城市化是农民进城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化进程又是“穷人进城”的过程;城市化是土地用途转移的过程,城市化进程要求城市用地、商业用地增加,要求一部分土地的用途发生转换。[1]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快居住功能向郊区迁移、商务楼宇向市区集聚、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为便捷,郊区发展的交通制约性条件将有较大改观,大大促进郊区、农村对市区的推动作用。[2]城乡发展的历史,大致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进行演变的: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这一演变过程既反映了城乡演变趋势,也反映出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很明显,城乡一体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目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壁垒尚未彻底消除,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影响城乡关系发展的种种阻碍,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与繁荣,才是我们处理城乡发展的理智态度。

(一)重视郊区城市化现象

郊区城市化,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要上演的一个过程,伴随着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周边将崛起一批先进郊区。这些先进的郊区经济发展并不滞后,而且也有着明显的向市区追赶的迹象,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同时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城区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互相促动和共存是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鲜明特征,正在形成一种“大城市,大郊区”的现代城市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和谐城市的构建,既不至于导致中心城区压力过大,也不至于郊区土地的空置,如此一来,将在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共同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和进步。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关注当代人需要,也关注后代人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要实现代内公平,也追求代际公平。因此,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倡导环保低碳型的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创造清洁、魅力的家园。

(三)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功能区的优化布局,因此,要进一步优化以中心城市、新城、中心镇为重点的城市布局,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郊区城镇建设,争取基本建成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心多层、组团式的城镇体系。要加快建设高等级、综合性、枢纽型,与国内外大交通连接的现代化交通网,延伸市区、贯穿城乡、辐射周边、扩散全国。

在城乡互动中,既要把握郊区居民的需求,也要考虑中心城区的承载力;既要考虑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要思考如何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既要注重代内平等,也要追求代际平等,不要断了子孙的路。城乡的互动,对于和谐城市的构建的确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过去好的做法,也要不断吸收最新的成果,为和谐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五、城市法治环境的营造:

构建和谐城市的保障

法治环境是指全社会主张法律至上、依法而治所形成的特定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它是社会管理趋向文明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化特征和必不可少的客观基础,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维护、保障、促进、规范和巩固的作用,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由于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尤其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人人遵守、人人践行的法治环境,为和谐城市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保障。城市法治环境的营造与城市治理、社区自治并不相悖;反而是法治理念一直都未曾离开过城市社会管理工作和社区自治工作。因此,营造良好的城市法治环境对城市社会管理和和谐城市构建而言是一种保障而非阻碍。

(一)城市社会管理离不开法律

在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构建中,决不能忽视法律的作用,在公共管理的内涵中也蕴涵了“法治”的意味。因此,作为城市管理者(或治理者)必须要面对城市法治环境的营造问题,也就是说要力求形成一种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在全民法治的环境下,城市社会管理工作也将更加日益开展,构建和谐城市也将更加具备后劲。

(二)法治环境保障城市和谐发展

法治环境要求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规范生产力的发展。(1)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初具规模的今天,要高度重视政府决策的法治化,建立一个良好的规划、决策的法治机制,并辅以法律责任制度,依法规范政府的行为,保证决策、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避免主观性、随意性和“长官意志”,将决策失误降至最低限度。(2)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地方软环境日益改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切实转变观念,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投资者、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融行政执法于服务之中,保证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坚决纠正和防止行政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切实改善地方软环境。(3)加强对行政、司法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各民 主党派民主监督等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及时有效地纠正违法的和不当的行政、司法行为。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公共管理主体的各项行为都置于监督之下,在法定的程序下合理安排自己的公共管理项目,主动积极提供各项管理服务,因此将为和谐城市的构建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在良好的城市法治环境下,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积极的城市公共管理者的身影,也将看到城市社会管理置于监督之下的科学性和规则性,少了随意性,多了规划性,和谐城市的建设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都将取得长足的进展。

六、结语

和谐的城市,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视阈中,即是社会管理的三大主体——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公民的平等协商、各司其职、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下的城市(社区)状态。

和谐的城市,是公平公正的城市,无论你是帝王贵胄、文人学者、还是市井小民、凡夫俗子,也不管你是“土著”、“蚁族”或是“漂一族”,只要你在为这个城市的运作、发展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智慧,这个城市就应给予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是基本的公平公正。

和谐的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城市是人的聚合体,城市精神的实质就是人的精神,应体现出城市为人服务,而非人被城市的“异化”,即体现出“人本”。简单地讲,就是要从人类和人性的角度出发,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着眼,体现出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极强的包容性。

和谐的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共荣的城市,城市住宅、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应遵循和谐发展原则,以生态学和社会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核心,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高科技技术成果,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使人、建筑物、环境、社会等因子之间和谐共处,为人类营造自然、舒适、环保、健康、优美、便捷的生活空间。

经济管理视阈下中小企业论文 篇4

一、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它在经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缺少经济管理意识

经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因此,转变经济管理意识是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基础。但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运用传统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缺乏经济管理的意识和行为。他们将经济管理等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认为它的主要工作就是记账,只要记账工作能做好,那么也就做好了经济管理。

2.融资困难,运营资金严重不足

从全球来看,企业们都面临着融资方面的困难,这一问题日渐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也发生了变化。但是,现在企业制度与融资渠道之间往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企业在获取融资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这些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弱项,他们往往不具备独立获取融资的`实力和能力。

3.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差

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金运用水平也比较低。有一些领导甚至认为,剩余资金多代表着企业效率较高,但是事实上这是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表现。很多企业由于缺少对资金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往往使自己陷入资金困难的境地。同时,企业收账困难也影响了资金的利用水平,由于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财税制度,对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也不严格,很容易形成呆账。第三是企业存货控制环节薄弱,许多企业的存货往往比销售的多几倍,造成了资金停滞,不能周转。

二、经济管理视阈下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策略

1.注重投资的风险计划与评估,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具体而言,企业的对内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新产品的尝试性投资、对技术的创新投资和对人员培养的投资。因此,在中小企业建设和管理中,应当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构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企业的风险,注重分散性投资的运用,并努力尝试多元化经营,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尝试一些规范性项目的投资,当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将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其中,强化经济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当与国家政策相结合,从而有效地预防风险。

2.强化企业法人代表经济管理意识,转变企业经济管理观念

目前,许多法人既担任法人的职位,也兼任经济方面的职位,因此,他们往往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都集于一身,并且很多中小企业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结构,因此缺乏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这启示我们应当强化企业的风险控制意识与能力,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

3.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注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与我国相关的法律相结合,从而有效保障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在具体的财务理过程中,还应当合理地进行职位分工,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内容,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会计报表记录、固定资产保管等岗位需要有不同的人员进行监督,对于财务信息需要严格审查与分析反馈,形成控制与考核的内部控制系统。另外,还应该建立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将财务管理部门与内部审计机构分离,全面提高监督水平和质量。另外,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薄弱的环境制定相关的财务计划,使财务管理落到实处,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5

论文摘要:道德范畴的核心是尊重和公正,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实现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本文拟从复杂性理论的视阈考量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呼吁构建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的德育。

论文关键词:德育管理 复杂性 低效化 成因 策略

学校德育管理研究,是当代学校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复杂性,是一个组织本身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学校德育管理的复杂性来分析中小学德育低效管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小学德育低效管理、提高德育管理效能的策略。

一、中小学德育管理复杂性问题分析

(一)学校德育管理对象―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复杂性

人是复杂性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其行为是复杂的,有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情感因素,还有其他非理性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德育管理,是从学生的思想上人手,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思想的影响是无形的,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

(二)当前德育改革背景的复杂性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格局,多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标准彼此之间相互冲撞、交流和融合,既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图景,又产生了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仅给学校的道德教育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难题。

(三)学校德育评价制度的复杂性

近些年致力于德育评价理论的学者大多都呼吁建立开放性德育评价模式,即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侧重于评价过程和侧重与自我评价。无论是传统的德育评价模式还是新的评价模式,德育评价始终是一项动态性的复杂工作,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均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更使评价过程和结果变得复杂化。

(四)学校德育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学校德育的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在学校中影响人的各种观念体系和物质条件。个人价值的不同,致使所形成的各种观念体系会有很大不同,使学校德育环境趋于复杂。外环境是指影响学校德育的所有外部条件,如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区影响等。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要向前发展,就需要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流。在此过程中,必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德育管理的效能。

二、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的成因

学校德育管理的复杂性,使管理中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德育工作者不能及时把握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很好实现制定的德育目标,造成学校德育管理的低效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混沌性

复杂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有一个特点: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比喻的说法就是蝴蝶效应:输人的一个四舍五人的微小误差,可被系统指数发散串级向上,湍流式放大,对输出值产生巨大影响,使结果变得与预料的截然不同。混沌理论揭示了系统如何进人其复杂的甚至完全不可预测的行为状态:一个初始条件,由于其敏感性,当它达到了一定的域值,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某些因素由于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慢慢地积累,达到一定的域值,发挥其负面影响,致使这个学校管理系统陷人瘫痪状态。而这些因素,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学校德育管理者经常忽视它们的存在。比如学校广泛存在的“重智轻德、唯分为上”的现象,教师和学校领导人把分数看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长此以往,混沌理论发生效应也是在预料之中,其后果是不可忽视的。

(二)复杂理论中非线性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经常运用线性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些线性思维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对给定的刺激有且只有一个反应;任何输人和输出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系统恰好是各部分的总和。但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绝大部分都受非线性因素的制约。这些非线性因素使管理的结果有了多种可能,使管理者无法预测未来,继而间接造成学校的德育管理低效化。如果说学校领导者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属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线性因素,是可以控制和实现的,但是学校德育管理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除了学校主流文化是学校德育管理者可以倡导和间接引领的,除了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非主流文化,是学校德育管理者无法通过线性思维来应对的。外环境方面,学校除了要和政府部门、下属部门、兄弟院校有很好的联系,还要和学生的家庭进行必要的沟通,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纯靠线性的点对点关系可以管理的。所以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非线性因素不可小觑。

(三)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中的整体原理

复杂科学的整体原理强调系统要素的协调性,认为系统各部分只有相互协调作用,共同组成整体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而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的德育管理机构虽然比较健全,但机构之间欠缺相互协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上级领导将德育指示层层传递下去后教师和直接德育管理者不能很好地遵守,上级也没有任何检查措施,导致学校德育管理实践低效化严重。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很重要,各个德育部门应该紧密联系,互相协作,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三、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尽管学校德育在管理过程中受到复杂性因素的影响,使学校德育管理的发展具有模糊性,管理者不能正确地预测学校德育未来的发展。但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管理者也应可处理由于复杂性而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其复杂性为学校德育管理服务。

德育管理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理念,实施真实的德育。笔者认为,真实的德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应该淡化说教,教育无痕;应该塑造灵魂,充满灵性;应该面向未来,放飞心灵。

(一)德育目标多元化

一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学校的德育工作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而学生因个体差异、家庭背景、年龄的不同,其德性是千差万别的。德育管理工作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有序开展。我们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德育目标。这需要德育工作者通过家访、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法对不同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以便对制定每个学生的德育发展目标提出正确的依据。

二是允许不同的价值观并存。学生身处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化相互撞击,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单一的和所谓“标准观念”已不复存在,尊重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德育工作者要营造多元价值并存的空间,提供足够多的表达和争论多元化观点的机会,不以个人价值取向压制学生的不同观点,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允许学生个性化行为方式的存在,时时刻刻把握住学生思想动态的脉搏,不能一概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当然,要对学生出现的有悖社会主流价值的观念进行引导。

德育目标多元化是人性使然,是学校德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建构真实的德育的基础。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不是单靠传授和灌输完成的,而是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结果。外因只有转化为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学生接受教师的德育灌输只有通过自身内心消化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训练。让学生自我确立发展目标、自行确定活动方案、自主体验活动过程、自由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自我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让学生在自主的德育活动中汲取德育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德育观。当然,学生自我发展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单纯传授德育知识的智者变成学生的参谋、引路者,为学生制定目标、设计活动时提出参考意见,或在学生迷茫时、价值取向错误时给予适时的指引。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提高组织效率,注重师德建设,学校德育领导人要为第一线的教师提供更多的“解放”、更多的“援助”,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德育、研究德育,从而不断提高德育的实践智慧。

(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还学生一个真实的德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冲突也冲击着我们的学校德育,由此带来许多困惑,教师为德育的低效而烦恼;家长为子女的道德成长而忧心;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面貌多有责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就学校德育内部而言,根源在于学校德育的理念,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没有深人学生内心,没有触及学生灵魂,没有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德育说到底是心灵的培育,“以合乎人性或人道的方式对待人”,尊重、关怀、信任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管理的主要依托信念。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仇恨,而安全、信任容易转化为同情和爱。所以,我们在德育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和谐融洽、安全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

走向心灵的德育,就是要求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以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反对目中“无人”的教育,反对把教养与教育割裂开来,反对不能激起学生感受体验的形式主义的活动,要求教师成为有情感素养和能力,能走进学生心灵的人。

走向心灵的德育,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情感是道德发生的基础。情感的培养不应被视为局部的狭隘的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而是学生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等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学生体验着这些道德情感,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时,道德概念才能变为道德信念。情感的培育不是靠理论的灌输、故意的和人为的做法,而是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情感环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

其次,德育是心灵沟通与精神建构的过程。长期以来,德育过程被等同于德育工作、德育活动,注重活动形式和外在化的行为表现等,这是非常不妥的。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形式主义给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儿童和少年做的许多事情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内心,而仅在意识表面上爬行。只有在人有内在的感受、属于自己的感受时,道德才能在人的心灵中扩展。这种靠内在起变化的质性特征,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性特征。因此,德育的过程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只有教师用心灵去感受学生,甚至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学生精神建构的过程才成为可能。

最后,教师要成为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人。教师教育力量是学校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力量。教师教育力量的源泉则是教师的行为和个性。教师利用人们关系中丰富多样的生活环境,有意识地创造培养情感素养的环境,这是最细腻的教育艺术的领域,是教师素养的本质。如果不去掌握细腻的对周围世界进行情感―美感观察的方法,就不能当一个教师。教师要通过心灵来感觉学生,要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他们的内心活动。这种激励越是细腻,来自儿童内心深处的力量就越大,学生也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自立的学习者。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6

摘要: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应从课程的内容设置、目标达成、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切实提高高职体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评价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在高职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体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提高高职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目标达成、教学评价等三个维度,对如何切实地提高高职体育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一、教学内容设置

1.加强基础素质

一年级开设“全修”体育课。主要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师资等具体情况,突出健身性,开设田径、球类、游泳等以全面增强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体育课,使高职阶段的学生具备应有的身体素质。

2.兴趣结合专业

二年级开设“专项”选项体育课。 “专项”体育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的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球类、舞蹈、游泳等,这部分体育课采用“三自主”的方法来实施。

第二部分是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体育教研室教师结合兄弟学校的一些经验做法,针对我院所设专业对于学生(日后的劳动者)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在突出专业性质、职业性的前提下,自主编写的高职体育校本课程。

例如:我院的主要专业设置是化工类,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在化工、轻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化工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等基本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人才对于体育的要求是:具有很好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下肢的静力力量,反应的准确性和灵敏性,长时间工作能力,等等。根据这一目标群,我们设置了如下的校本课程,内容诸如如越野定向运动、野外生存技巧、国标舞、桌球,等等。冀望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的耐力、上下肢协调性、目测力、灵敏性等素质得到发展。

又如建筑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建筑工程的结构和检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就设置了引体向上,双杠的支撑摆动、屈臂伸,平衡木的走跑跳以及攀岩、爬绳、爬竿、手倒立、障碍跑等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抗眩晕能力(脑部前庭)、平衡能力、上肢悬爬能力、灵敏能力等素质。

这部分的教学实施主要是采用“定向”教学、即相应的“专项”配合相应的专业,两者挂钩。具体实施是由任课教师带领以整班为建制进行的集体练习,每次课的练习内容不超过两项,由教师根据实际进行安排。

从近几年的具体实践效果来看, “专项”的第二部分很受学生的欢迎。许多女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明白了相关的身体素质与自身今后的就业息息相关的道理,也比较乐于进行体育锻炼了。

3.理论联系实际

高职学生经过“全修”与“专项”体育课程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专业身体素质,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笔者认为必须从相关理论知识和运动习惯上进行加强,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也同时编写了高职运动保健康复手册这本校本教材,每个学生一本,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到日常的一些保健康复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一些劳动常见病的起因与预防治疗方法,对学生非常实用,一些兄弟学校也借鉴我院的做法,各自编写了相关的手册。

运动贵在坚持。为了防止学生步入职场后就疏于锻炼,我院举办了各类体育俱乐部,以自愿参与的会员形式来开展持续的运动锻炼,以期在学生离校后能够保持运动习惯,进行终身体育。从历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俱乐部形式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方面确实是有实效的。

二、教学目标达成

1.教学效果个性化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基本上是与之前的“专项”课程设置的要求一致的。除了与公共的基础全修体育课程中的要求相同之外,其余的无不体现了各自专业的个性化要求。例如,餐饮专业主要是女生,如果教学目标要求这些女生具有较强的肌肉力量与跑跳能力,她们肯定不会积极配合教学。实际上,对于她们主要的教学目标应是形体、耐力、灵敏、协调、柔韧以及掌握几种舞蹈技术等方面的要求。概括来说,就是各个专业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后,都能够具备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专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习惯及运动保健方面的理论知识。

2.运动负荷合理化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直接参与活动,无论是发展体能、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等,都与学生实际从事运动练习紧密联系,都与学生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以及在承担一定运动负荷时及其后的感受与体验紧密相关。从这一意义上讲,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控是体育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正确认识、安排与调控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看家本领之一。在教学中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我院的做法是:

(1)分项预设负荷。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前根据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的原理与要求,对运动负荷的大小、过程,以及节奏的安排。运动负荷的预设是体育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科学、合理、有效的前提。

教师首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预设运动负荷。例如快速跑、耐力跑等全身性负荷一类运动,负荷的预设基本上是以运动中及运动后的最高心率为依据。又如投掷、跳跃等局部性负荷的运动,由于对于学生身体的局部会产生很大的负荷,所以应该以身体局部的感受为判断运动负荷大小的依据,肌肉酸涨、无力、打软等等都是到量的一些内外在的体现。还有一些对于心理压力与身体压力都有较大负荷的.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运动项目负荷的预设相对比较复杂,首先是要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然后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在相对紧张和用力的状态下,人体更容易疲劳,所以该类型的运动一般来说是在有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两到三组的练习,一旦感觉学生动作不够流畅、不够干脆时,即可认为达到了一定负荷而停止练习。

(2)符合学生实际。安排负荷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层以及性别的差异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高职阶段的学生的相对安静心率逐渐有所下降,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尤其是承受无氧代谢和局部用力和静力用力能力逐渐提高,所以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负荷。其次是要考虑同年龄层中个体的差异性。同样的运动要求对于不同的学生达到的效果可谓因人而异,体能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对于体能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讲,可能已经是苦苦支撑甚至是不能承受了。

所以说教师在安排负荷的时候必须做好学情分析,掌握特殊学生情况,以利于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

(3)适时调整负荷。为了科学安全地在体育教学中达到一定运动负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调控,因为不可能在课前全部掌握和掌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全部预知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反应,体育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的情况,并与学生及时沟通,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及时、科学、合理地通过调控外部负荷,实现调控学生内部负荷的目标。

实际上要精确地掌握和控制运动负荷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世界上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时很多都借助于高科技电子仪器设备来监控运动负荷。一线普通教师应更多地从理论学习、经验积累以及与学生的实时沟通上来进行运动负荷的科学控制。

三、教学效果评价

1.过程为主、结果为辅

体育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实际进步,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就算是能够在考核中符合要求,也不能视同获得好的教学结果。因为,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一样,只有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过程中来,才能准确地看到哪些学生尽力了,哪些学生是在糊弄。

2.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体育教学评价同样应该具有人文关怀,以鼓励为主。但这并不是只让教师说好话,在教师克制自身主观情绪、注意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的前提下,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批评,必须让学生学会承受挫折。既表扬又批评,是一种科学辩证的人文主义精神。

3.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教师评价学生时,学生也在评价着自己和别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显得更加轻松与随意,学生更能够听得进去。

社会管理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 篇7

一、“包容性成长”的意涵

“包容性成长”是由经济学概念“包容性增长”引申而来, 该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2007在一个展望亚洲发展报告中提出。这个报告说: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 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包容性增长”译自一个英文复合名词“InclusiveGrowth”。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中, “增长”不同于“发展”的概念。发展经济学认为, 经济增长主要指量的扩张, 而经济发展还包括结构的调整。发展社会学把发展概念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 除经济增长以外, 还包括制度、社会、产业、管理结构及人的态度变化等。“包容性增长”中的“包容”有“兼容并包”之意, 可引申为“融合”。“包容”与“社会”组合构成一个社会学概念。亚行提出的“Inclusive Growth”中的“Inclusive”, 也有“社会包容”或“社会融合”之意。[2]笔者引申出“包容性成长”概念, 并应用到思想教育领域。“包容性成长”至少包含如下内涵: (1) “成长”强调的是思想教育的中心或者是追求的目标, 即围绕学生的成长展开,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围绕大学生的正成长展开, 通过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正成长发展, 个体的正成长合力成社会的正成长。 (2) “包容”强调的是思想教育的理念或者是工作的思路。思想教育的目标不是灌输排斥式成长, 而是尊重主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是主体平等基础上的包容, 是包容中成长, 成长中包容。包容蕴涵个人与自身的包容;个人与他人的包容;个人与集体 (组织) 的包容;个人与社会的包容;个人与自然的包容;自然也包含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相互包容。社会管理也需要包容。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社会, 社会完全是包容数以万计的“个人”组合。 (3) “包容性成长”不是忽略个人的作用, 在注重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 强调的是一种“权利平等关系”的成长, 是一种适应性成长、融合性成长、参与性成长、共享性成长。社会管理也不是消灭“异己”。 (4) “包容性成长”不是弱化法规校纪, 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 是面向社会管理的思想教育, 更多的是从社会的角度, 从社会管理与个人成长关系考量的, 因此也更有意义。

二、“包容性成长”可为思想教育的现实背景

大学生在校读书是学生身份, 毫无疑问是清晰可见的阶段性的身份。毕业进入社会就是“社会人”, 就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社会不是单个人才成为社会, 恰恰相反, 众多单个人一起才构成社会。社会是一个组织, 社会中的“我”只有和“他人”互动才有意义, 他人的映照才使得我成为独特的个体, 我也只有和他人的互动中才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各自个体的价值。一个人的公认成功是社会评价的, 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的。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进入社会前的预备期, 通过4~5年的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 至少完成进入社会前的二个准备:一是专业知识的习得;一是立德处世的养成。前者是个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 后者则是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因为它立足现在, 影响未来。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实现所有大学生的正成长是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让拥有知识的青年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这也是社会和家长的共同期盼。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着和过去国情、社情、校情迥异的场景。那就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财富迅速增长, 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的空间日益广阔, 个体自身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日益重要, 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笔者“你认为一个人成功源于?”的网络调查, 选择“自己奋斗”的占48%, 选择“家庭背景”的占39%, 选择“社会关系”的占10%, 选择“其他”的占2%, 可见大学生日益重视自身在个人成功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和改革开放前的偏重集体忽视个体明显不同;同时社会出现了阶层的重塑, 社会分层已经从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 到如今出现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或半失业者。”[3]十类。不同的阶层往往象征着地位和财富, 也是个体自身价值的外在表现, 虽然社会阶层本身没有高低区分;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疾发展和信息的无形渗透, 对年轻人的影响可谓是双向的, 正负皆有。同时高校大学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基本是由独生子女组成的万人数量, 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已经成为我国长期的社会单元。在总体上现今的家庭独生子女经济物质感易满足,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思想教育必须解答, 应该如何培养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生成长?思想教育应该按照怎么样的理念指导工作?大学生的个体成长是不是可以脱离集体的自我成长就可以?笔者以为, “包容性成长”可以有助于思想教育辨析和回答大学生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可以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可以拓宽思想教育的思路, 使得思想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更符合大学生的现实实际。

三、“包容性成长”可为思想教育的指导理念

“包容性成长”首先定位服务于大学生的正面成长, 这和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服务完全吻合。而大学生的成长是个过程, 是伴随其心智成长而逐步成熟的, 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统一于大学生的成长, 是所有大学生的正面成长。所有围绕学生成长的一切平台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 避免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以己爱好取人, 避免以大学生之才取人, 避免以大学生之家 (财、权、势) 取人, 这样确保思想教育中大学生的权利平等性, 服务内容的公平性, 这不仅是高校教育以生为本的根本体现, 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应该始终坚持的一个宗旨, 更是社会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体现。其次“包容性成长”不是独享式成长, 不是排斥式成长, 是“你”和“我”相互适应, 共同参与和协作共享式成长。这就要求思想教育中既不忽视大学生的个体能力, 也不轻视大学生群体作用的发挥, 主张大学生个人能动性作用充分展示的同时, 培育其主动适应和参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方式, 即学习中互帮, 活动中互助, 生活中互容, 工作中互利。最后, “包容性成长”既是思想教育的内容, 也是实现受教育者—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将来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工作准则和处事方式, 能够做到工作共参, 成果共享, 所以“教是为了不教”。

四、“包容性成长”可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包容性成长强调的是成长, 是包容中的成长, 是成长中的包容。所以思想教育运用包容性成长的时候, 主要是如下二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人的包容;二是人与物的包容。前者具体包括个人与个人自身的包容;个人与他人的包容;个人与集体 (组织) 的包容;个人与社会的包容;自然也包含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相互包容;后者主要是个人与自然的包容。人与人的包容强调的是自然性和社会性, 即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 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在人的生命自然体中, 不可抗拒的会遇到身体自身出现的疾患或意外导致的伤害, 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大学生都不应该漠视生命,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且是至高无上的, 所以包容自身生命历程中出现的不可测, 更要包容他人。它和人的出生、容貌、职业无关, 更不可取的是因一时之挫, 一时之病, 一时之难而走向极端, 造成人间悲剧。同时“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是社会的主角, 社会也因个人的不同才丰富多彩, 才需互动和组织, 才需包容性成长, 实现共同的愿景。人与物的包容强调的是科学性和发展性, 即人在自然的大环境下生存、建设、发展、享受。自然的资源不是一块块单独的碎片, 可以随时取用, 随便取用, 随需取用, 自然有其联系与法则,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和自然的包容就是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就是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作为大学生, 被赋予将来承担更多的建设大任, 更是思想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五、“包容性成长”可为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

包容性成长是不是意味着过分的谦让, 无原则、无纪律的退让, 答案是否定的。从不同的地理环境, 从相异的生活家庭, 从缤纷的成长经历, 会聚同一个校园, 大学生的陌生、相知、冲突是始终存在的, 有时候甚至是激烈到极端酿成悲剧。社会中的凶杀、偷盗、卖淫、群殴、抢劫、赌博、吸毒等等在大学生中都发生了, 当然整体而言, 大学生的主旋律是积极向上的,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小在“被……”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进入大学前基本上是简单的单行线, 独自处理各种事务的机会少, 来到大学后就完全不一样。从以前生活的“家庭管理”到如今大学的“自我管理”, 从以前白天时间在校的“集中管理”到如今大学的全天候“依法管理”,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上大学前基本是家长和老师代替了个体处理问题的平台, 上大学后就根本不同, 许多事情都要独自处理, 独自担当, 包容相处尤为重要。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年轻人, 思想教育尤其需要处理好“法与容”的关系。包容不是不闻不管, 也不是事事越俎。包容既要宽容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成长中出现的自然瑕疵, 也要让其在思考中体会包容处理的好的结果, 事实上, 大学生中日常出现的思想疙瘩很多是其作为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困惑或情感性困惑或单事性困惑, 是其“思”的结果, 需要的是心与心的包容沟通, 当然触犯法规另当别论。所以思想教育具体工作中需要有法有容。

六、“包容性成长”可为社会管理必要的思想基础

包容性成长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必需。作为大学生, 未来实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 不仅仅是个人的享受, 作为拥有专业知识的青年, 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 理应更有能力在社会管理中作出更大贡献。包容性成长就是树立个人和他人 (社会) 的和谐共享发展理念, 社会需要包容, 个人需要包容, 从社会学的角度, 研究包容性成长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 应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弥久历新的话题, 时代在发展, 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也在变化, 出现的挑战也在更新, 思想教育需要持续的探索, 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立德树人之目标。

摘要:大学生既是个体的人, 也是社会的人, 社会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管理, 大学生的身份决定了其担当社会管理责任的厚重。面临市场经济发展、传播媒体丰富、社会阶层重构、传统道德失范、利益诱惑增多等客观现实,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需要放到社会管理的视角下考量。“包容性成长”应该加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而链接学校和社会, 为大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管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社会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包容性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

[2]佚名.知识窗包容性增长”[N].光明日报, 2010-11-02.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 篇8

一、包容共享视阈下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实践

包容共享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作为价值核心,以人的价值作为社会的本位,一切为了人、依靠人、服务于人,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从价值理性上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求,契合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要义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求解的新课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亲自参与其中。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在社会治理中,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对密切党群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动员、组织和支持人民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社会组织由于其非政府性、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等特点,在联系群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适当的、合法的渠道充分表达民意,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民意基础。因此,社会组织对于在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正确维护党群关系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我国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社会团体、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以及民间自发形成的民间群众组织等,其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各种社会关系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交错的社会现实,是与政府职能不断调整紧密相联的,它承载着实现社会体制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任。特别是在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很大程度上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实践。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内涵。群众的服务需求是多层次的,而现阶段,基层党委、政府对群众提供服务的着力点在公平,在均等化,即个性化不够。社会组织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以针对不同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形成合力,搭建与基层党委政府互动的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网络平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治国理政的方式也日渐科学化和现代化。然而,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社会公平、发展方式等问题使得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难度日趋严峻,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治理主体的加入,势必能够为基层党委政府分担社会治理事务,缓解社会矛盾。由于社会组织遍布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帮扶济困、救灾、生态环保等社会各个领域,在这些领域反映和表达基层群众的诉求,支持群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起到了社会“减压阀”的效用。因此,社会组织是党委政府动员社会的可靠力量和施政帮手,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其社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包容的。在对待民众利益上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取向。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状评析

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反映社会诉求、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在新形势下整合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几年来,盐城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一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实践成效

1.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以加强党的领导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是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的内在要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积极推进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和有效管理,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双报双推”制度(即社会组织登记申报时推动建立党组织,年检年报时推动党组织发挥作用),助推党建工作。在审批过程中,坚持“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落实到哪里”的指导思想,对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在筹建时就统一要求,凡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要同步组建党组织;对不具备单独成立党组织条件的,按照行业相近或地域相邻的实际,建立园区、协会、集贸市场、龙头企业等联合党组织,确保社会组织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同步实施,夯实党的社会工作基础和群众工作基础。

2.创新社会组织登记模式。紧扣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分级推进,试点先行,降低登记门槛,并履行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一体化职能。对条件暂不成熟、规模较小但有利于社区建设的组织,简化登记手续,先由社区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负责管理,然后集中办理注册登记;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专业经济协会区别对待,采取“双轨制”,降低门槛。同时,注意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龄协会”。endprint

3.优化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一是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示范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促使其成为当地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二是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为本地社会组织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公益服务和项目管理水平。三是对全市工商联所属的行业商会和在盐城的商会进行重新登记。逾期未依法登记的,各行业商会、在盐异地商会不得再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

4.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并落实社会组织负责人管理制度。在社会组织制定或修改《章程》时,要按照民政部章程示范文本对其进行逐条审核,尤其对《章程》中社会组织领导机构、负责人的产生和职责等相关方面的条款严格把关。对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担任社团负责人的,严格要求其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凡在职县(处)级干部拟担任社团负责人,必须先经相应组织部门的审批,后经社团民主选举方可担任,防止社会组织行政化。二是落实社会组织的资金管理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社会团体的收费行为,对涉及到的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限期整改。三是完善并落实社会组织查处退出制度。对党委、政府十分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社会组织遵纪守法情况,查违法乱纪问题;检查业务活动情况,查行为失范问题;检查财务收支情况,查乱收乱支问题;检查群众反映情况,查损人利己问题。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责成其限期整改。

5.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一是政策引领。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逐步把行规行约制定、执业资格、资质认定、公信证明、行业核准、行业评比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并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应机制,明确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范围与内容。二是改革行业协会。使行业协会成为完善市场体制的生力军。在重点产业和新兴行业领域有计划地引导骨干企业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作用。三是着力民生保障。积极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在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群众文化、体育健身、社区养老、慈善救助等领域兴办公益性、服务性强的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政府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制约因素

一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条件差。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盐城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因素和区位的影响,与苏南等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社会组织发展结构失衡。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展较快、数量较多,而社会急需的公益类非营利组织较少;经济类和科技类社会团体的人力和财力较为充裕,而社科类研究性组织财力相对较弱。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尚未有具体明确的鼓励性政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机制尚未健全。有的县虽然出台了一些扶持性政策,但执行难以到位。四是社会组织公益性服务能力不强。由于物质基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参与政府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和社会组织社会功能的彰显。

三、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等。这些理念和措施,突出了人民群众在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彰显了党执政的包容性情怀,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实践。如何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中的功能,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到“最后一公里”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政府向社会放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逐步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转移出去,将行规行约制定、行业准入审核、等级评定、公信证明、行业标准、行业评比、行业领域学术和科技成果评审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职能,法律服务、宣传培训、社区事务、公益服务等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性职能,业务咨询、行业调研和统计分析、决策论证、资产项目评估等技术服务性职能与市场监督等职能,通过授权、委托及其他适当方式依法转移给社会组织。政府各部门要对各自承担的职能进行全面梳理和分解,制定职能转移具体方案,并结合行政体制改革,明确职能转移事项,将政府各部门不再行使和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分离出去。可选择一些代表性强、运作较规范的社会组织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要加强指导和沟通协调。对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转移出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应对有关社会组织设立2~3年的指导期,切实对其加强资质审查、跟踪指导和绩效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制订涉及社会组织利益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公共政策、行政措施、行业发展规划时,应主动征求和听取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培育民生服务类社会组织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组织是解决民生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组织服务民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承担公共责任,与政府良性互动。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与政府保持一致,取得政府信任。使政府的行政力量与民间的专业力量携手合作,在政府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的社会事业发展中,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互补。二是整合社会力量,聚集社会资源。社会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一大优势是其广泛的社会性,组织成员来自社会方方面面,更能利用自身覆盖面广的特点聚集社会的优势资源。三是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满足民众多层次需求。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民生的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广大民众不同层面的需求。在政府没有能力供给而社会公众又有需求时,社会组织自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共治共享和社会治理社会化。四是扶持弱者,维护民众合法权益。五是有效缓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隐性问题,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通过沟通、咨询、社会服务、社会调解、互济互助等方式,更有助于起到缓解社会矛盾、丰富民众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六是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困难群体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中,社会组织能充分发挥搭建平台的作用,既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力量,又在服务民生中发展壮大。endprint

重点培育服务性强的社会组织,主要有以下五类:一是行业协会类社会组织。主要由同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保护和促进共同利益为目标而依法自愿组建。二是公益类社会组织。主要是为社会公众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慈善服务,具有社会性、保障性和非营利性特点的社会组织。三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法律援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使之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发挥其在扩大就业、培养人才、便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四是城乡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主要是满足城乡不同需求的社区组织,形成基层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密切合作的城乡社区现代治理机制。五是咨询经纪类社会组织。主要为社会和市场主体提供专业性建议、意见,或为生产要素交易提供信息、技能、设施服务,具有鲜明的经纪性、代理性和有偿性特点的社会组织。

(三)创新社会组织扶持和监管机制

社会组织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害的一面,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程度以及应对的方略。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社会组织,最大限度抑制其消极效应,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政府既要监督、指导和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合理布局和有序准入,避免无序竞争;又要加快建立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择优扶持,积极推动社会组织重组和优化改造,通过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打破行业、地区封锁及行业垄断。承担中介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按照优化、效能原则进行重组。重点推进政府所属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全面提高公共检测能力与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促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采取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等方式,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公益积累,壮大自身实力。在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二是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切实消除登记障碍。尽快研究制定适应社会组织特点的人员流动、入户、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福利、保障等具体政策措施,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条件。逐步增加社会组织代表人士在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鼓励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积极参政议政。

三是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抓紧制定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后支付费用,或采取“政府承担、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契约方式。部分特殊事项在一定时期可以实行定向购买服务。为确保改革取得成效,可先在条件成熟的领域试点,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购买服务范围。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综合监管机制。逐步由重入口登记向准入和日常管理并重转变,健全以规范行为为重心的相关管理制度,将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督、绩效管理、信用建设、执法查处结合起来。完善登记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协同监督、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提高监管合力和应急反应能力,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制,为社会组织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首先,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信用信息动态情况记录、社会评价、诚信公示和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还要建立等级评估制度,将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和遵纪守法情况纳入社会诚信管理体系。严厉打击中介活动中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会计报表、虚假评估、虚假鉴证、虚假信息等失信和违法行为。其次,建立奖惩机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社会组织奖惩机制,对诚信守法、自律严格、作用突出、社会认可的社会组织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对在运作中出现问题的社会组织,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限期改正或撤销等处理。再次,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有重点、分步骤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探索各类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机制和方式。政府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整合信息资源,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完整的社会组织监管信息系统和服务信息网络。最后,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与信息公开制度、财税扶持政策等相适应的社会监督体系,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法律手段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四)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政治上的信任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固然重要,但社会组织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第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社会组织应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主动参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社会效益,面向会员、行业、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要在强化社会责任中提升社会公信力。第二,完善诚信自律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以建立健全规范运作、诚信执业、信息公开、公平竞争、奖励惩戒、自律保障六个机制为抓手,建立自律长效机制。按法人登记的社会组织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第三,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社会组织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队伍素质;规范用人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推进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年轻化。加快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规范志愿服务行为。第四,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会组织党建是社会组织健康成长的有效保证。当前,要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创新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方式,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理念,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载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创新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党组织以属地管理为主。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时,登记管理部门应要求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同步设置党组织,通过创建新举措,激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力。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3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3DSB004)和江苏省党校系统2013年调研课题(XT1325)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建立整治酒后驾驶的长效工作机制下一篇:我的大学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