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向视阈(精选3篇)
空间转向视阈 篇1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大不如前,传统的文学模式已不再满足于现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所以就需要一种新兴的文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文学界的发展,空间转向理论恰恰满足了这点要求,它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力量,为文学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空间转向视阈
20世纪后半叶,“空间转向”被人们认为是在知识与政治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理论。空间这一概念开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由此开始的研究也逐渐增加。空间观念同时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空间理念与人们具有密切的联系,它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使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联系,而这种空间联系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性、社会性、宗教性等等。
对于空间的界定一直是人类烦恼的问题,作为世界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空间具有非常复杂的概念,所以对它的定义显得十分困难。西方学者主要将分为三部分: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就是指空间形式具象的物质性,主要就是指具体存在的事物。第二空间则是人类认知形式下具有的空间性,主要是通过空间观念表现出来的。第三空间是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结合体,处于这一空间,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通常情况下,第一空间会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而第二空间会被认为是虚拟想象的。
空间转向理论主要以物质空间、概念空间、表现空间、再现空间等方面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空间转向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一方面使研究对象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在研究方式、思维方式、阐述方式,以及言说方式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空间转向理论改变了我国现当代文学中庸俗化、零散化的发展困境,促进了我国现当代文学完整性意义的实现,为我国文学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析
(一)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
从现当代社会文学的发展现实可以看出,大众文学和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学,传统文学出现变化,逐渐变得分散化、普通化,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阻碍其发展进程。
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同时自身拥有不断发展调节的社会基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随着环境的发展也受到了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影响,具有现代科学所拥有的民主精神。根据以上种种条件,现当代文学在无论在表现手法上还是艺术形式上又发生了改变,对传统的文学模式进行了革新和进化,创造出了一种新式的文学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主就是指1917年之后的文学,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现代文学;其二是当代文学。现代文学,也可称为新文学,主要是指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鲁迅、胡适、周作人等一些代表人物,这些人对当时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当代文学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学主要是以反映中国现实社会情况为题材,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意义,同时作品表达人物形象鲜明,注重文学中蕴含的史诗性效果,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秦牧、余秋雨等等。
20世纪80年代之前,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史本是两个不同的文学领域,各自具有独立性,但自从80年代后期陈思提出了新文学的整体新思路,二者才渐渐开始融合,走向一起。
(二)分析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空间转向理论应用到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之中,对我国来说意义非凡,它可以帮助解决现当代文学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有序化发展。将文学与空间转向理论进行巧妙融合,因此形成了文学空间理论。文学空间理论并不仅仅研究文学中的再现空间,其中也含有文化空间、文学想象空间等多个方面。文学空间理论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文学形式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文学不再受到时间向度的限制,研究领域大大拓宽。创造一个完整的小说环境需要将视野、地平线、场所、景象、背景以及位置等方面进行组合,而这些象征空间和空间象征的表现就是文学空间理论的表现方式。文学空间理论会受到时代发展和主流思想而发生改变,文学空间理论下的作用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想法,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思想情绪、文化记忆以及历史设想,这属于一种意象的表达,这也正是传统文学中所忽视的内容,没有对空间问题进行深刻地思考也就无法对文学空间进行合理地解释,不利于现当代文学的良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预示着新的开始,传统文学已不再适应时代需要,要想中国文学继续发展,就需要进行革新,而空间转向理论正好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13,13(11):11-9124.
[2]杨淋麟.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当代底层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11(14):13-2135.
空间转向视阈 篇2
面对文学在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现实处境,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主流文学,传统文学的完整性、趣味性,开始趋向平庸化、零散化,加之网络文学的出现及相关理论视阈和阐释方法的应用,也起到了一定消极作用,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一直以来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空间理论融入文学研究中,这一研究思路打开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僵局,进一步扩宽了研究范围,为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学术增长极。基于空间转向视阈对中国现代当文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揭示文学空间的主要途径。
一、空间转向视阈
空间理论是近年后现代学术中的热点,提出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空间是世界基本构成要素,空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以至于对其进行界定变得非常困难。人类很早就在考虑空间相关问题,但对于事物空间向度的研究却比较滞后, 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空间概念会因文化差异、科技发展的不同具有不同意义。古希腊学者柏拉图认为:“空间是一种永恒的、不容毁灭并为一些被创造的事物提供住所,可以被感知,却无法界定的理性存在”。空间转向主要研究的是物质性空间、再现空间、概念空间、表现空间等等。空间转向视阈下的研究不仅意味着研究对象的变化,同时更会改变研究方式、言说方式、思维方式、阐述方式[1]。空间转向视阈下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研究范式、内容,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格局,在中国现代当文学研究中应积极融入空间转向理论。
二、中国现代当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当文学是在社会内部发展历史性变化条件下, 受外国文学影响后形成的新文学。中国现代当文学不仅受外国文学影响,还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古代文学影响,表现着现代科学民主思想,不论表现手法,还是艺术形式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构建了新的文学体裁。中国现代当文学是指一九一七年至今的文学,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2]。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包括从“五四” 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的文学,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周作人等等;中国当代文学包括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当代文学多以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现实生活为主要文学内容,这些作品具有一定政治色彩,追求文学史诗性效果,人物阶级属性鲜明,代表性人物有秦牧、刘白羽、刘心武、余秋雨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属于相对独立的学科。 八十年代后期陈思提出新文学整体观思路,自此之后两个学科渐渐开始向融合趋势发展。
三、空间转向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末空间理论融入文学,文学空间理论诞生,在空间转向视阈下文学研究者开始走进文学空间。空间文学不仅指文学中的再现空间,也包括着文化空间、文学想象空间等。空间转向视阈下文学空间理论融入文学研究,突破了文学研究局限于时间向度研究的传统模式,将空间向度应用到了文学研究中,以现代空间理论为文学空间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及支点。空间在文学中的表现、特征与文学审美的内在相关联,影响着文学空间审美特性,所以在文学研究中研究文学空间十分有必要。空间转向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是对文学研究中心化、本体化的排斥,对文学空间向度进行了思考,更加关注了文学的社会性,空间性[3]。例如小说作品中都具有一定地理学属性,一个完整的小说世界由视野、地平线、 边界、场所、背景、位置所组成。每一个角色都占据着不同地点和空间,这些表征空间和空间表征,就是文学空间的体现。这些文学空间的产生和构建受时代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是作者主观意识的表现,表达着作者文化记忆、思想情绪、历史想象,具有一定意象性。作者笔下的城市空间、世界空间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城市空间,而是一种想象空间,具有文化意义,所以空间形象并不完整。传统文学研究的历史性范式忽视了文学空间表征功能和意象性,缺少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并不能很好的揭示文学空间的再现功能与构建及文学产生的内在机制。而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的文学研究以空间向度范式为主,把空间构形作为文学产生内在机制,通过文学空间产生因素,分析文学形象及揭示心境,发散研究者的范式、思路。
结束语:
传统文学研究局限性较大,难以揭示文学内在机制,忽视了对文学空间的研究。基于空间转向视阈下的文学研究, 融入了更多理论资源,拓展了研究范围,为研究者提供了新范式,使中国现代当文学研究走向了新阶段。
摘要: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一直走在世界前沿,但文学研究却比较滞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许多学者选择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性、文体、作品、作家,以揭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规律,但这些研究都十分局限,难以有所突破。而基于空间理论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则突破了文学研究过于关注时间向度的范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研究思路,将空间向度引入文学研究中,形成了一种空间化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文学理论言说方式,扩大了文学研究范围,开拓了文学研究视阈,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资源。本文将针对空间转换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开研究和分析。
空间转向视阈 篇3
一、人文学科的“空间研究”转向
“空间”作为理论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而其真正作为文学理论的范畴、作为美学美感的个体研究元素, 还是在二十世纪之后, 伴随着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美学的兴起, 而最终走进主流研究的关注视野。
在哲学范畴中, 空间和时间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 是形成知觉现象的基本维度。如果说, 传统意义上 (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前) 的时间给人以流逝中不可逆的线性发展感, 决定了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界定时间时所采用的是“历史决定论”的形态, 那么传统的“空间”则是在古希腊数论学派与几何学研究的共同影响下, 给人以“容器般”固定、恒常、绝对同一、各向匀质的稳定性。可以说, 这是在本体论中形成的“时空观”。而伴随着康德“物自体”的认知转向, 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以“先验形式”成为我们经验来源的条件和体验万物的尺度。现代以来, 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还是人文科学中尼采“永恒轮回”的时间观, 柏格森的“绵延说”, 皆是在时空变易的维度上对人自身知觉形式、思维过程、认知模式进行探索。“作为哲学问题的空间问题仍然保留着这样一个双重的指向:首先, 它意味着从自然科学的空间向着生活世界的原初空间性的回归。其次, 它意味着从日常的和科学的空间概念向着政治的和神学的空间经验的指引。” (1) 空间概念经过两次跳跃, 正是从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空间概念的“回溯———超出”, 走向了生存境遇论视域下的空间体验, 走向了连接现世与彼岸的先验形式, 这种双重行走双重指引更是体现出了空间概念的哲学意蕴及其批判性质。
科技的发展导致空间战胜时间的现象的出现。出现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和经济萧条等使人们不再相信历史, 历史不再是线性发展的进步史, 也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个体以及他们各自的历史和社会区域走向前台。社会现实对现代的质疑以及后现代碎片化体验使得空间阐释或者空间研究成为必然。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西方文化思想界兴起的空间理论转向, 将空间问题的反思从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 对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文化政治和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其中,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的《空间的生产》 (1974) 与米歇尔·福柯发表的《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 (1984) 为空间问题的深入思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政治文化批判为旨归的众理论家都将批判的基点立于“空间”之上, 列斐伏尔以“空间表征”为核心建构了表现空间关系形成和运作机制的“空间三一论”, 探讨了空间的生产性和符号性等问题;福柯将空间与知识、权力结合成三位一体, 开启了空间意识形态的权力研究;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超越了空间物质和精神维度的简单二元对立, 将空间生产的理论进一步推进。
在《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中的文学研究》、《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泊格里耶的新小说》等论著中, 都显示出了“空间研究”发展动向:以空间的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 或以中国现代小说、或以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 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 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简而言之, 这一类研究的切入点是以文化研究为背景, 对空间在文学文本中的表征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
空间与时代的焦虑有着本质的关联。弗雷德里克·詹明信说:“仿佛把一切都彻底空间化了, 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都空间化了。在日常生活里, 我们的心理经验及文化语言都已经让空间范畴、而非时间范畴支配着。” (3) 这种以“空间”为解构一切的利剑和感受存在的本质方式, 正是基于“现在的时代首先是空间的时代, 我们处在共时时代, 我们处在并置的时代, 远与近、并肩与分散的时代。”的历史现实。 (4) (福柯语) “空间”研究的社会批判性, 对“空间”的认识是与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的探索是亦步亦趋相伴相生的。我们的“空间感”, 作为个体和世界的衔接的最基本的方式, 一端是个体内在的主体性与意志, 另一端是外在的世界。 (5) 当空间知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合一的存在, 也必然会发生革命性变化。童强在《空间哲学》中, 明确了空间在精神层面的表征意义———“人的身体、感觉、精神性和社会性都与空间密切相关” (6) , 通过语词的隐喻、象征手法的使用, 哲学中那充满着建构和批判精神实体“空间”生发为恍兮惚兮、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虚实相生般有着无穷吟咏意味的审美想象“空间”。
审美想象空间的形成, 源自于空间体验的强化与裂变, 个体“空间感”的加强和个体“空间意识”的勃兴, 而最终沉落在理论之网的结构纵深处形成独具一格的文论概念———“空间性” (“现代性”的时间畸变) :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美学中研究的“现代性”, 与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性”相似, 均是一个有着没有确定性所指的泛化概念。而经过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梅洛·厐蒂的“身体图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缘在的存在”与“时间状态”的关系立意不同的多维解读, “空间性”可以界定为一种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文化现象, 主要指的是人的内心深处对时空感知的变化而带来的时空易位的知觉现象, 表现为“时间的凝滞, 空间的扩张。”
作为表达现代人生命体悟与生存之思的现代文学, 特别是意识流文学, 一直以其对心理时间流逝中人物内心的刻画为文学表现的根底, 然而这种对时间陌生化的表现手法, 这种借助于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悖论和错位来呈现的心里瞬间, 这种“向内转”的情感体验正呈现了变动不居的现代人的生命情感图示, 大地上的漂泊者无所不在的焦虑外化为“空间感”和“空间意识”的增强, 这就使得意识流小说潜在的具有了一种空间性的阅读效果。其本身滋生出与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些微不同的审美质素, 其对空间感的或充满反讽或充溢柔情的诗意描述则呈现了于凌厉的空间解构与理性的空间批判之外, “发之于心, 受之于身”的另一维度、另一情怀。在文学性中嵌入“空间性”, 在意识与现实的交叉视域中表现了“现代性”, 这必然带来了小说叙事领域对空间质素的深度聚焦。
二、叙事学中的“空间”形式开辟
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指出, “哲学建设的真正方法是构成一种“观念图示 (scheme of ideas) ”, 最好的观念图示是那种人们能够毫不畏惧的根据这种图示去探索对经验的解释。” (7) 开辟叙事学研究新方向的“空间叙事学”, 正是试图通过建构基于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概念系统来对经验世界给予新的说明。
在《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中“叙事中的空间”的条目下, 列出的包括弗兰克在内的五位在叙事学“空间转向”的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 (参见董晓烨《文学空间和文学叙事理论》的引介) 如果说, 弗兰克是“空间形式”的最终命名者, 那么其他四位则是这一名称的孕育者, 他们共同为这一术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家亨利·詹姆斯提出“感觉空间”, 并将其运用于心理小说的创作实践中。他善于采用内聚焦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叙述手段, 从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事件的变化, 着重展现人物的意识, 这也使其作品更注重场景的生动描写, 而不是概括性的叙述, 对话语手段的侧重基于其文学观“展示比讲述更具客观效果。”这使其“大量的借用空间艺术, 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意象”。 (8) 此“感觉空间”主要依赖于空间意象的生成, 而非对时间序列的侧重。而以空间物体和空间关系来构建小说的手法, 也成为之后弗兰克界定“空间形式”内涵的主要特点。
现代小说“复调”理论的提出者巴赫金所建立的诗学概念———“时空体” (CHRONOTOPE) 。虽是借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却是在小说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类型的分类整理而得出的具有“现代性”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共同构成叙事的组成成分, 叙事作品在情节结构上呈现出时间性质, 和故事的内容的空间关系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时空体是时间在空间中物质化的首要方式, 它是表征小说各种主题要素和情节意义的手段, 因而是区分叙事类型特征的基础。 (9) “时空体”的提出, 是对小说情节中叙事时序形成原因的历史性认识, 也是第一次在理论上将“空间”作为文学研究, 特别是小说情节类型的划分标准纳入叙事学的研究视野。
从现象学和象征主义出发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 则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诗意空间”之说。这是另一种空间的维度———梦想的空间。与列斐伏尔孜孜不倦地探讨空间的政治、社会意义相反, 巴什拉将空间的思考从政治的公共性拉回到内在的私密性之中, 以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来分析空间的诗学形象, 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的幸福意识。通过对家宅, 抽屉, 柜子, 贝壳, 鸟巢, 角落等形象的分析, 他指出在空间中, 想象力使“形象”成为了一系列过程, 而不是结果;通过对想象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界定, 他以近乎诗的方式, 展现了隐喻对于知识发现的可能。 (10) 应该说, 他强调心灵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意义, 并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对空间意象的现象学感知。 (11) 这种“不是从实证的角度被体验, 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体验” (加斯东·巴什拉语) 的幸福, 正是在意识流小说中长篇累牍一以贯之的文学手法:以意象的主观呈像来呈现意识的跳转与连绵。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 将整个知觉现象学建立在胡塞尔的内部时间意识现象学基础之上, 提出了“身体空间”、“客观空间”、“知觉空间”三重概念。通过身体解读人的知觉行为, 以大量的生命科学的实证例子为依据, 她认为深度空间的把握是以知觉和身体为中介的, 而其所提出的“身体图示”———“作为自我身体体验的概括”, “是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完型”, 其所强调的身体的空间性不像外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是一种位置的空间性, “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 (12) 这种将空间等同于身体感知的现象学认知, 使得其对感觉的界定极具空间特质:一方面, “感觉体验是一种生命过程, 也是生殖、呼吸或生长。”, “是与一个整体、具有意义的一种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知觉”, 另一方面, “我们试图把这些在身体的空间中所展开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协调归诸以身体亲历为核心的空间感当中。” (13) 此外, 同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莫里斯·布朗肖也在《文学空间》中以波德莱尔和里尔克的文本为依托, 在文学作品中具体而微的划分出了“孤独与死亡”等空间。
综上所述, 尽管上述诸位各自对空间的界定和空间特性的区分千差万别, 然而却是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学空间”的想象性、心理性以及隐喻的精神特质。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将空间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 将空间概念延展至人类的认知层面, 强调了文学框架内的空间和人类认知的关系。这种对心灵主观体验的敏感、对内部精神空间的关注, 正应和了弗兰克在其“空间形式”中对读者对空间意象的敏锐知觉的强调。弗兰克对现代小说中“空间形式”的分析也必然带有梅洛·庞蒂、加斯东·巴什拉观点中浓厚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分析精神。最终他将空间性与生存性、体验性相联系, 形成了对现代文学作品中“空间和存在”的思考, 而提出的“空间形式”, 这一具有隐喻性的概念, 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延展的深度生发出形而上的意味, 提供开放性的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弗兰克, 著.秦林芳, 译.现代文学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法]莫里斯·布朗肖, 著.顾嘉琛, 译.文学空间.商务印书馆, 2003.
[4][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5][苏]M·巴赫金, 著.白春仁, 顾亚铃, 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三联书店, 1988.
[6]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
[7][英]迈克·克朗, 著.杨淑华, 宋慧敏, 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8]柯小刚.思想的起兴.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9][法]莫里斯·梅洛—厐蒂, 著.姜志辉, 译.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