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转向(精选4篇)
师生关系转向 篇1
一、教学意义缺失与传统师生关系的危机
传统师生关系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正经受严峻考验。近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与学生厌学情绪弥漫并由此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化甚或矛盾化。在笔者看来, 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种种问题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学习意义的缺失。而意义缺失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关。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意义”即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对学习者而言有价值、有作用。意义的缺失与客观主义认识论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模式教学直接相关。根据客观主义认识论, 知识是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 是以原则、定理、法则、条文等形式书写在纸面上的。因此, 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便可以将它们运用于各种不同的案件处理情境之中, 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 知识本身具有不言自明的有用性, 对学习者自然构成意义。与此相应, 教学的传播模式致力于将这样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 学习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接收分块传输过来的知识。与此相应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知识的记忆、储存、提取。但问题在于, 这种具有价值的知识, 对学习者并不一定构成意义, 而且脱离了具体情境的知识也并不一定能够自然地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境中。在我国大学教育中, 这一问题尤其严重。我国大学学生从高中直接入学, 几乎没有什么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很难有自己的经验参与。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其实是一种呆滞的“惰性知识”, 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意义缺失, 学习就会变得抽象枯燥, 痛苦不堪, 这样的学习只对考试有用, 学生除了做题什么也不会。而绝大多数教师仍信奉教学即是“教师教, 学生学”, 课堂教学仍普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现今的大学己不再是“象牙塔”, 现在大学生己不太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躁情绪, “知识无用论”一度复活, 作为这种知识载体的教师自然也就不具有天然的值得尊敬的资格, 加之庸俗的市场观念影响, 认为学校与学生是知识的供求双方, 因此师生关系市场化也就不足为奇。一方面教师感叹“学风日下”, 一方面学生抱怨“知识无用”, 固守“支配——顺从型”师生关系可能导致的极端表现即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对抗。
二、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发展, 在建立与回复学习意义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而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必须是积极的、建构性的、目标指引的、诊断性的、反思性的。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的情境认知理论致力于将知识和学习同其发生和产生的情境联系起来, 从而使知识不再是单独的存在, 使学习走进知识产生和知识应用的情境脉络之中, 从而在知识与世界、学习与世界的这种联系中建立与回复了学习的意义。建构主义下的学习是有明确意图性的, 往往是指向真实问题的解决, 学习指向真实问题、真实世界, 是为问题和任务的, 而不是为抽象的知识的, 这决定了这种合作性的、主动探究问题解决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有明确的意义。师生关系是在日常具体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是教学生学, 新的教学模式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启发性、互动性、合作性、情境性、学生友好性的特征。而这种建构主义观念下教学的典型表现形式则是“对话”。
现代教育正是通过协调对话参与者的地位和行为而发生的。对话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只有建立在平等、理解、宽容、信任的基础上, 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育组织生活中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 要为学生的参与和发表意见提供和创造条件, 从而使师生共同参与到对话中来, 共同分享知识与权力, 共同决策与认同。要保证在对话中有效地参与, 教师就不能过分强调发言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否则会阻止学生的介入。合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正是师生间进行的交流起着重要教育作用的过程, 对话者们通过参与和加入来批判性地探讨别人的观点, 因而由互动而产生的新的阐释是层出不穷的, 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了丰富。传统教学给学生的是确定的结果甚至是惟一的答案, 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对话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封闭的、僵死的、贴标签式的做法, 把课程引向具有无限可能性、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状态。基于个体经验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构建与生成新的属于个体的认识和属于群体的共识。因为对话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对话的过程是建设性的, 对话的结果是开放性的, 具有无限的发展张力。对话本身既是途径又是目标。指向共同的方向——完善人、发展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 是现代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
三、课堂对话中的师生关系建构
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中的权威、主讲者、主动者;学生是听众、被动者。教师权威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而权威的建立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如师道尊严, 来形成和维持。但传统教育长期存在的权威作用使学生只能受到有限的教育, 因为教师自己的课前准备及在讲台上所说的观点仅仅是某一领域始终不停的对话的局部体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存在于个体内部, 而是属于社会的, 个体不能独占知识, 只能分享知识。因此权威并不存在于个体之中, 权威是社会参照的。建构主义教育观反对权威, 反对传统, 认为真正的权威和控制是内在养成的, 而不是外加的, 它生成于“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不是以身份、职位和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 教师的威信来自教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教师创造性劳动本身。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实质是师生之间平等、真诚的对话产生的。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多重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 对其所教导的学生应持有平等意义上的理解与鉴赏, 要设法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 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声音。他时而是一个协调者、促进者、资源顾问, 时而也可充当指导教师或教练, 让学生能够配置资源, 引导学生如何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从书籍与网络中摄取所需的内容;激发学生将兴趣投注到看破平常的案例中;支持学生捍卫某种观点, 学会为自己辩护;鼓励学生善于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抽象概括;要在确立对话的形式和对话的进展方向上提升学生的作用, 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教学规划的制定;应注意按照讨论的进展需要来改变对话的方式。建构主义课堂教学中对话关系的建立根本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角色扮演模式, 对话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对话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 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 学生在被教的同时, 也反过来在教育教师, 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教导与接受、先知与后知的鸿沟, 而是作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互动合作。在建构主义下, 教师和学生都一改传统的面貌, 而以新的角色身份出现, 新角色要求他们有新的角色扮演。对话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既能平等地接受与理解学生的见解, 又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在对话中则更充分、理自由地发表自我见解, 发挥自我能动性;在批判、借鉴、吸收教师及同学的见解中推翻或强化、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教师。对话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合作对话关系、平等民主关系、互惠式关系, 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关系、授受关系、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主导与主体关系等。互联身份与互为因果的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在后现代对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 任何时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都不是由谁来硬性规定的, 而是在特定教育或教学模式中自然形成的, 并成为特定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从当前现实来看, 传统教师绝对权威式的师生关系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固守传统师生关系是不可能的, 顺应新型教育观念, 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确立新型“合作——对话”型师生关系才是我们的理性选择。
摘要:近年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危机一定意义上可归因为学习意义的缺失。而意义缺失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关。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发展, 在建立与回复学习意义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建构主义观念下教学的典型表现形式则是“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合作对话关系、平等民主关系、互惠式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建构主义,对话
参考文献
[1]李其龙:建构主义教学哲学依据探讨[J].教育参考, 2000 (5)
[2]高文王海燕:抛锚式教学模式[J].外国教育资料, 1998 (3)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师生关系转向 篇2
1.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关于“行动逻辑”理论概述
(1) 结果性逻辑:以理性主义理论为基础, 坚持利益决定行动。从发展现状来看, 理论主义关系论包括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 体现的是结果性逻辑。其基本内涵是:行动主体行动的主要动因是对利益的权衡。
(2) 适当性逻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坚持规范塑造行动。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末期, 其主流的观点是“文化选择”, 其逻辑选择为适当性逻辑, 指的是在进行相关研究探索时, 行动的社会规范性是行动的前提和动因, 也就是规范性决定行动。理论研究认为, 行为体必须要在社会规范体系内, 进行与身份相匹配的活动。
(3) 实践性逻辑:以实践主义理论为基础, 坚持实践引导行动。社会学实践理论出现于20世纪后期, 是国际关系学中最具实践活力的理论发展趋势。其主要源于对安全共同体的研究, 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实践选择”, 也可以称之为“实践引导论”。实践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行动, 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能够物化背景性话语和知识。
2.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从表象性到背景性”的知识转向
(1) 理论基础分析。能够被认知和理解的知识, 一般可以分为背景性和表象性两大类, 是知识转向的主体, 影响人们对于行动逻辑的认知。表象性知识观点来源于主导型知识论, 是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背景性知识指的是非表象、无意识和无法说明的知识体系。
(2) 行动逻辑核心问题分析:知识与行动。按照前文分类标准, 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出现转向:行动主体行为的主要驱动力究竟是背景性知识还是表象性知识, 是当前研究领域争端最多的话题。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存在潜在性假设条件的, 即表象性知识前提。纳什认为, 是理性引导行动, 博弈双方都以争取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进而取得最具价值的结果。事实上, 表象性知识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 一直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 所有关于行动逻辑的研究都是围绕表象性知识进行设计的。在长期理论发展进程中, 知识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一直没有进入关系学界的视线, 因研究方向被限定在表象知识范畴内, 使研究人员产生思维定势, 一直在表象性知识的范畴内寻找答案, 从未产生过质疑。随着实践理论的兴起, 行动逻辑的核心问题开始发生转向, 其对于实践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的实践探索, 对传统国际关系知识边界已经产生冲击,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 其“行动逻辑”研究正在向无以言明的背景性知识转化。可以说, 当行动逻辑的核心认知发生变化, 国际关系研究思路也在悄然变化, 向更具实践意义的方向发展。
3. 基于“他文化”背景下国际关系“知识转向”理论创新
(1) 不同文化结构对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影响。在“二元对立”认知模式当中, “自文化”与“他文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截面, 是一个纯二元对立结构, 也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国际关系研究存在的思维定势, 即主流西方文化与非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对立。
(2) “自文化”内部他者理论反叛性分析。因实践的本体优先特征成为行动的最大动因, 心物二分理论受到极大的质疑, 标志着表象性知识霸权地位产生动摇。在以知识和实践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当中, 用“实践者”代替了“超验人”, 说明人的社会属性, 在实践中不能与生活分离。
(3) “他文化”在“自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知识转向”的重要意义在于释放了“他文化”的创造属性, 拓展多元理论发展空间, 作为一种实践共同体, 是实践活动的具体反映。而实践行为不同也能够导致行动原因的区别, 进而影响理论构建。从实践和研究成果来看, 理论都在地方的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不存在脱离实践的理论, 基于“他文化”的逻辑理论既在发展中创新, 又在创新中反思。
师生关系转向 篇3
关键词:古代师生关系,高校,和谐,启示
1 关于中国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
1.1 尊师爱生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代教育家把师视为父,师就是师父,孟子也曾说:“师者,父兄也。”(1)教师不仅担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2)正是由于教师担负着“开我之蒙蔽”,“化我之私狭”(3)的重任,所以在我国古代,也把师与君并尊,《学记》就明确提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从君到民全体“尊师”的传统。但是,古代的教育家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尊贵而显得高高在上,他们从仁爱的原则出发,主张“仁者爱人”、“大爱无私”的教育智慧,孔子就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4)意思就是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古代师生之间表现出来的这种互尊互爱之情正如《吕氏春秋·诬徒》所言:“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1.2 师友之情
古代教育家认为,交友即是择师,师即友,友即师。李贽曾说:“学道人脚根未稳,当离不得朋友;脚根既稳,当尤离不得朋友。何者?友者,有也。故日道德由师友有之,此可见朋之不可离矣。”(5)这里的“友”就是教师,可见,古代教育家早就意识到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正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教师愿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表明古代教育家承认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7)只要谁掌握了“道”就能够成为“师”;另外一方面认为学生学有所成之后还有可能超过教师,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教师不必以自己先“闻道”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间以朋友相待,自然就会消除原本心理上的顾虑,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就会更加顺利,交往就会更加亲密无间。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就是处在这样一种自由、平等、融洽的气氛之中。
1.3 教学相长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彼此交往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继续学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认为这也是促进师生关系的一种方式。被誉为“圣人”的孔子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可见其谦虚好学的态度。并认为“当仁不让于师”,肯定了“后生可畏”,韩愈进一步提出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这充分证明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仅能增加彼此的知识,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1.4 为师之道
中国古代教育家“师者,人之楷模也”。要想成为“人之楷模”,首先他必须得通晓真理、知识渊博,这样才能使学生敬仰;其次,古代教育家主要是道德教育家,《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的使命就是“传道”,师就是道的化身,所以,为人师者必须还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再次,《学记》上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说明为人师者还应该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作教师的最起码的责任。只有先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称其为师。但仅仅是具备了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好教师,古代教育学家还特别强调教学的艺术。比如老师在讲解时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另外,老师还应该要懂得教学规律,在教给学生知识时,不能用灌输,压抑的方法,而是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正如“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以防止“学者四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促进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高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1 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尽管他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承认大学生有其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民主与平等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民主且平等的。民主要求教师尊重个体的多样性,使他们的需要、利益、价值、意见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保证个体民主的多样性不受外界的侵犯。而平等并不等于平均,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补偿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待弱势群体时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因以自己的私人情感来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这样的教师也值得学生爱戴,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也就有了建设的前提。
2.2 交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教学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但无论是哪一种的交往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只有在此基础上,交往才能无拘无束,师生之间才能畅所欲言。师生之间的互相交往不仅可以使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亲密,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促进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今,大学生的思维都十分活跃,师生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些新的思想。除了教学上的交流外,教师和学生之间还需要情感上的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属于一种非正式关系,据研究,“师生之间这种非正式关系可以消除在正式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压力”。所以,师生之间也可以因相同兴趣或爱好加强彼此在感情上的沟通,使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更加亲近。
2.3 互相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高校师生关系也应该遵循这种互爱的原则。前苏联著名的教育评论家索洛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公式:“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取得成绩—学生更信任、尊重老师—老师更热爱学生”。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应该要尊重他,这点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学生,只有先了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教师真诚地、全身心地为学生投入之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而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受到教育后,再以感恩的心态回报教师,而爱永远是相互的,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也会备感欣慰然后更加热爱学生。爱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真诚付出,彼此为对方多投入一点,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好起来。
2.4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经验阅历方面,总体上还是优于学生,所以,在构建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反之,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同时,高校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一个道德崇高的教师,不仅自己可以做到恪尽职守、真诚守信、认真负责,而且他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应懂得教学的艺术和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既不违背教育规律,又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师生关系转向 篇4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和谐,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 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最好诠释。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平等化。2001年我们国家实施新课改以后, 也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同布鲁姆的观点同出一辙, 其实质就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 进行全面有效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认真确立一种和谐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位教育家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要确信教育的力量, 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确信每个学生都有激情和希望。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只有充满削铁化泥的信心, 才能在工作中不望而生畏, 才能产生源动力,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我们希望每个学生爱学习, 学会学习, 师生共同在学习的天地里探索、尝试、成功……
一、承认差异, 突显学生个性
黄沙如海, 找不出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 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 每个学生就是让老师来解读的一本书。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正是因为有了差异, 我们的教育才显出丰富多彩的魅力。所以, 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必须承认差异、理解差异、顺应差异, 运用科学、合理、巧妙的教育艺术, 努力研究和挖掘每个学生的需要, 给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找到出路, 使每个孩子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学习成绩的差距, 学生便出现了两种典型的类型。学习成绩较为出色的学生和学有困难的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较为出色的学生, 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注意他们的成绩, 忽略对他们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记得有位学生家长跟我谈到班里一位成绩较好的男生的一件事。因为期中考试临近, 家庭作业较多, 男孩就跟妈妈说, 不想上学了, 作业太多了。家长当然不会同意儿子这种荒唐的念头, 于是做儿子思想工作, 第二天按时上学, 但是考完试后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 让他看孩子的试卷, 出乎家长意料的是, 平时成绩很好的儿子居然考得极差, 家长认为不太可能, 但事实摆在眼前, 回家询问儿子为何这次考试成绩这么差, 儿子回答说, 考试考差了就不用上上学啦!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 他们也会有各种问题存在, 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发展优势, 有问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对他们平时所犯的错误, 绝不姑息迁就, 而要严肃批评。同时, 经常开展集体活动, 在活动中认识到学无止境, 不能满足于现状, 又能学会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挫折。而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 往往令老师头痛, 作为教师, 应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他们信心, 给他们希望, 教他们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给他们提供舞台, 发挥他们的优势, 同时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以书面、电话或家访等形式告知家长,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有极大的可塑性, 学生的进步与退步, 品行的良否, 能力的高低, 与教师有极大关系, 只要方法得当, 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 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
二、亲近学生, 用心沟通, 树立教师的威望
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 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 要和学生交朋友, 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 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 不仅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 也使他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更重要的, 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最伟大教育家, 成为无数孩子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最真诚的朋友!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 是心与心的沟通。
我班有个女生小蒋, 个子1.70米, 人际关系较差, 大部分同学不喜欢与她交往, 总是独来独往, 做作业速度极慢, 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面对这个个性存在缺陷的女孩, 我始终维护她的尊严, 主动与她谈心, 了解造成她各种问题的原因, 细心爱护她, 每当她有细微进步, 适时表扬鼓励;对于她的一些缺点, 也毫不留情的指出。经过一段时间, 女孩明显有了较大的进步, 任课老师反映作业及时上交了, 成绩也有进步了。她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开始慢慢融合到班集体中。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要成为一名教师, 则必须用自己的真爱, 去抚慰每一个孩子稚嫩而脆弱的心灵, 尽心呵护学生的自尊,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用“爱心”去换取自己的威望。
三、善待学生, 宽容学生
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于苛刻, 过于统一。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 要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由, 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对学生的幼稚、过失、冒犯持宽容态度, 体现出一种长者风范。宽容能拉近师生距离,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宽容能给孩子以希望, 让孩子在广阔大地自由遨翔。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 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某一天, 班里一位学生说, 小张同学课桌里有只小鸡在叫, 全班都在关注这叫声, 马上就要上午休课了, 得马上处理这件事, 我先叫小张同学把小鸡拿到办公室, 跟她说, 先让我来照看它, 放学再来拿小鸡, 小女孩不相信地看了我一眼, 先回教室了。之前我已了解到女孩由父亲一人带大, 母亲在她还是婴儿时就离家出走, 而且从没来看过她, 女孩挺自卑, 等放学后, 我找她谈话, 得知中午吃完饭后在路上买的, 她觉得小鸡很可怜无助, 决定带回家饲养, 我跟她讲不应该那小鸡到教室里来, 影响老师、同学上课, 爱护、保护弱小生命是可以的, 但时间、地点错了。如果当时我收掉她的小鸡并训斥她, 那可能就会伤害到她。要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 又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宽容、善待学生, 让学生自由充分展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四、尊重学生, 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 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 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 不搞“一言堂”, 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 真诚的态度, 炽热的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一视同仁,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如今的课堂上, 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 心灵也要走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 与学生一起活动, 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 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 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 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 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 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 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 “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 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