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师生关系

2024-08-10

温馨师生关系(精选3篇)

温馨师生关系 篇1

新课标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为本, 而音乐教学则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 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音乐是情感艺术, 它通过优美的音响刺激神经, 调节情绪, 减轻思想压力, 医治心理疾病, 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初中音乐教材中精选的作品大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 作为初中音乐教师, 我们如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揭示给学生, 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体验, 并使情操受到陶冶、品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做到这一点只靠老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让每个学生都争做课堂的主人呢?师生的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彼此关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 教育才会成功, 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老师, 他的收获将是零”。他的话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告诉我们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只有教师尊重学生, 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才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那充满爱意的微笑、热情洋溢的赞美都会让学生更愿意亲近。

记得有这样一个学生, 非常胆怯, 音乐课上从不敢抬头, 生怕老师提问到她。发现这个学生后, 笔者试探着问了她几个小问题, 她回答得还比较准确, 就是声音太小, 站起来的时候还总是低着头。在以后的音乐课上, 笔者慢慢地接近她, 常从小问题入手, 尽量找些最容易演唱的歌曲鼓励她来表演。从声音、表情和速度等方面引导和示范, 让她一点一滴地模仿。我尽量用慈祥的目光和她交流, 并给予及时的鼓励:“来试试看, 你能行的, 要相信自己。”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给以最大的称赞。在这样不断的鼓励和她自身的努力下, 后来她不但能在班级里表演节目, 而且在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中也能登台亮相, 还主动接近老师帮助同学呢。

二、相互平等

教师, 对待学生要做到一律平等。无论是不同性别、不同个性或不同相貌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对是非曲直有着权威的裁判权, 教师的不偏不倚才能让学生更接近你、信任你。

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 音乐课堂也一样。只有尊重个性的差异, 开发学生的潜能,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争做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进行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的教学时, 除了让全体学生认真演唱外, 还让部分学生编排了维吾尔族的舞蹈, 更好地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节奏。伴随着热情欢快的舞曲, 观赏部分同学的舞蹈, 其它同学也不由自主地随之舞动起来。同学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完全没有了他比你强、你比我弱的想法, 也完全乐在其中。

三、用心鼓励

美的情感, 看似无形却有形, 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有时只是一句小小的鼓励, 对于学生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 那么针对没有什么突出优点的同学是不是随便表扬都可以呢?当然不能!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应该仔细观察, 及时抓住这些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过这样一个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 还总是沉默寡言, 不愿接近老师和同学。有一次十一长假, 别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在学校门口等车回家, 而她却在教室里迟迟不走。经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 她放假回家也是孤单一人。此时的我一种爱怜之心油然而生 (这样的学生往往有点自卑, 我不敢多说什么) 。小心试探着问“这几天你愿意去老师家玩玩吗?”她稍稍迟疑了一下, 点了点头。这几天里我们推心置腹谈了好几次, 她终于明白了父母在外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己, 也明白了自己能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安慰。交谈中她还明白了, 老师眼里的学生只要肯努力都是优秀的。但是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 端正态度、把握时间, 好好学习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个假期我们过得特别愉快。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她开始有所改变, 慢慢地主动和同学接触起来, 特别是在课堂上也能争着回答问题了。无论是所学的歌曲还是欣赏课的内容, 几乎每个作品都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举行的的各种活动了。后来, 又经过几年高中生活的锻炼, 她竟然也考上了著名的音乐学院。可以看出, 只要我们给学生多一些鼓励, 给他们一片天空, 搭一个平台,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 在老师精心指导下他们一定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综上所述, 提高音乐教学课堂效果, 仅仅靠钻研教材, 丰富教法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 提高初中的音乐教学课堂效果, 就要从彼此关爱、相互平等和用心鼓励入手, 用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 让每个学生变得积极主动, 让学生乐意争当课堂的主人。就让我们在温馨和谐的音乐课堂中带领同学们尽情展示他们的风采吧!

温馨师生关系 篇2

温暖师生情 》

暑假生活已经开启,为了让孩子在家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提高学生在假期的安全防范意识。月 20 日早上,明德学校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召开“暑期家访,安全教育布置会”。王校长指出:“暑期家访工作是一学年工作的重要环节,老师们要认真对待,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会后,德育部对本次家访进行分工,并且交代本次家访主要围绕“安全工作”和“暑期留守儿童慰问工作”结合开展。家访中,教师们每天顶着骄阳,走进

孩子的家中,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全方位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暑期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从而加大了对作业督促的力度,让孩子们每天有计划的认真完成作业。与此同时,教师还加强暑期安全教育与学生家长进行亲密交流,并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安排。

家访后,教师们及时将本次家访的经过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并将家长的意见和期望向校领导进行反馈。同时根据家访中对学生的了解进行重新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寻找教育的最佳措施。家访中,教师们每天顶着骄阳,走进孩子的家中,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全方位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暑期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从而加大了对作业督促的力度,让孩子们每天有计划的认真完成作业。

与此同时,教师还加强暑期安全教育与学生家长进行亲密交流,并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安排。家访后,教师们及时将本次家访的经过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并将家长的意见和期望向校领导进行反馈。同时根据家访中对学生的了解进行重新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寻找教育的最佳措施。

家访中,教师们每天顶着骄阳,走进孩子的家中,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全方位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暑期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从而加大了对作业督促的力度,让孩子们每天有计划的认真完成作业。与此同时,教师还加强暑期安全教育与学生家长进行亲密交流,并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安排。

家访后,教师们及时将本次家访的经过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并将家长的意见和期望向校领导进行反馈。同时根据家访中对学生的了解进行重新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寻找教育的最佳措施。

家访中,教师们每天顶着骄阳,走进孩子的家中,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全方位沟通,详细了解学生暑期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从而加大了对作业督促的力度,让孩子们每天有计划的认真完成作业。与此同时,教师还加强暑期安全教育与学生家长进行亲密交流,并询问学生的暑期活动安排。

家访后,教师们及时将本次家访的经过记录在《家访记录表》上,并将家长的意见和期望向校领导进行反馈。同时根据家访中对学生的了解进行重新分

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寻找教育的最佳措施。

在家访活动中,老师们和家长讲解暑期安全的重要性,暑期是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在家访期间,我们向家长一再强调中小学生防溺水【六不一会】

内容: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学生外出前,要及时跟家长汇报,家长要知晓学生的去处,通班合作,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己家玩耍,主人也要跟来访孩子的家长做好衔接。

重点讨论了在家的用电安全、预防溺水、交通

安全、自我保护等,教师发放《暑期致家长一封信》,一致达成了“安全第一”的共识,让家长从思想上真正做到高度重视家庭安全。

在和家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求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暑假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应及时向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督促每一位家长要认真履行监护人职责,切实负起对子女的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全面的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

师生的情感关系与伦理关系 篇3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教育关系。而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伦理关系是社会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应该得到的权利的规定。这种规定是一般的、非个人的。也就是说,它规定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在互动过程中应有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任何人,只要承担了“教师”这一角色,他就“应该”按照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去思考、体验和行动。同样,任何人,只要处在“学生”这一位置上,就必须按照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去思考、体验和行动。任何时期,社会对于师生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和享有的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实施新课程条件下,“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规定。它反映了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对于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情感关系也有明确规定,如“尊师爱生”是我国各个时代对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社会要求和期望并不简单地决定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及特定的互动对双方产生的实际影响。师生之间如何互动,互动中真正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体验,以及如何表达这些思想、体验,都取决于个体对角色的理解,是一个由内在的心理过程支配的行为过程。正是这种过程,对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当某一个教师与某一个或某一些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实际的互动,如上课或辅导时,情感关系就发生了。情感关系是个人化了的,是处在特定社会位置上的个体之间在进行互动时所产生的体验(如快乐或痛苦,满意或不满意,自豪感或内疚感等)和各自体验的表达及交流。由于情感对思想、行为既具有组织作用,又具有推动力量,因此,社会的要求最终能否被教师接受和理解并体现在行为中,深受教师的情感的影响;同时,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要求能否被学生接受、理解并体现在行为之中,也深受学生情感的影响。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既是教师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联系师生之间关系的纽带,是推动师生之间理想的伦理关系得以实现的巨大力量。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随着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的形成而建立起来的,当一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以教师身份与学生发生互动时,伦理关系就出现了。但是,情感关系的产生较为复杂,伦理关系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情感关系的建立。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孩子是神圣”。这句话所暗示的是,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受个体内在、先天的某种需要的支配,而对别人孩子的爱受理性和意志的支配,并体现出个体的道德的水准。这正是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建立的根本所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有意识地培养起来的。在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培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很难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这既是由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也是由于教师与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质量可以用客观标准加以测量和评价,如社会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要认真钻研他们所讲的学科等,都可以采用这样那样的标准和方法加以客观评价。但是,情感关系的质量取决于互动双方的内心体验,无法完全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加以评价。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极高热情,是出于他对学生的深深地关爱还是出于自我表现的需要,或者只是当意识到他人在注意他的行为时做出样子给人看,这是别人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同时,也只有在长期的互动中被学生所实际地感受到。

上一篇:煤炭企业市场经济下一篇:直流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