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型”师生关系(共6篇)
“关爱型”师生关系 篇1
中职学校中的孤儿, 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 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往往家庭对其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发挥不出来。学习过程中, 许多孤儿学生学习目标制定不明确, 没有较强的自觉意识, 不能主动进行学习, 遇到了一些困难没有办法解决, 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使其没有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往往会逃避, 甚至在学业上有抄袭、懈怠的情况出现, 极容易应付过去, 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举个例子,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如果遇到了困难, 自己不会主动去思考和解决, 往往都是依靠老师, 等着老师给出答案, 老师讲过的题自己也不好好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孤儿学生的生活圈子很小, 每天上学只是接触学校, 身边只有老师和同学, 这是他们所有的生活圈子。对于上述情况, 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孤儿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够得到提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在对待孤儿学生时, 就需要老师能够多一分关心, 对其富有同理心, 能够更加宽容、耐心地进行沟通, 让孤儿学生感觉到关爱, 建立“关爱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关爱, 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其成长为关爱他人的人, 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关爱构建的教学关系、社会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表示出尊重来, 每个学生个体差异不同都需要老师尊重, 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照顾, 其就能够明白老师的苦心, 这样的教育才能够达到效果。
老师不要一直严厉和高冷端着架子, 要跟学生成为朋友, 注意跟学生沟通时的技巧。学生的心理较为脆弱, 容易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要结合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较好地进行沟通, 可以从其兴趣爱好出发使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真心交流。这就为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打下了基础, 使教学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
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关爱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知识的过程, 更要注重感情的交流。老师不能一味地当统治者, 必须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启迪学生, 在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并且熟练掌握。在中职学习的孤儿, 老师要适时引导其制订学习计划, 帮助其制定合适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鼓励其完成, 激发成功的欲望, 以此来树立他们学习信心。
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 对于老师的指导能够更好地接受。以此为前提, 老师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学习, 让学生做到预习、复习, 并且提高学习效率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 必定会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日常生活上的关心, 可以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 在课堂上, 学生也会对老师敞开心扉, 老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能够有针对地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入讲解, 这就使学习过程没有那么的枯燥乏味, 学生在潜移默化下就能够掌握知识。
每堂课后, 老师将自己的期望进行传达, 但是不能采用同一个标准, 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有所不同,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老师的期望, 认可老师的关心, 逐步进行自主学习。老师也需要有合适的竞争机制, 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孤儿学生能够得到重视。同时也应对学生有评价机制, 对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肯定。长此以往, 学生得到了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可以更加自信, 对待学习也会更为积极、向上, 使其能够重拾学习的信心, 降低学习的抵触情绪。
孤儿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唱歌、跳舞、运动、画画, 每个人的优势不同, 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掘, 并且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让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发挥和表现, 会使其自信心增强, 学习也会更好。
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孤儿, 他们需要关爱是毋庸置疑的, 老师必须要合理引导, 使其能够有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和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构建“关爱型”师生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能够建立, 这就要求老师用心去体会和感受,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刘伟清.中等职业学校“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造[D].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郭华坤.和谐师生关系营建与评估的“三个维度”[J].青年教师, 2014 (9) .
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 篇2
【关键词】师生关系 关心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94-02
一、关心理论对构建师生关系的启示
1.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育家爱默生说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的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摒除个人偏见,尊重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换位思考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认可学生,多真诚的鼓励学生,鼓励越具体越好。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欣赏和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老师,从而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建立关爱,增强情感交流
诺丁斯说:“关心关系建立中,被关心者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被关心者接受、认知他人的关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时,关心关系才算建立起来。”如果你的关心以不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存在,这种关心就不能实现,不管如何努力,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就无法被学生意识到,这种关心就是浪费感情。而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好心的关心却找来学生的不理解,反嫌你多管闲事。对此,我们鼓励学生和教师定期交流,分享他们的感受,积极响应对方的关心,并尽可能地做出回应,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的积极性,这才更适应现代教育的客观教育。
3.互动合作,注重实践行为
对话,是建立和维持关心关系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师生“对话”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对话”的互动关系中感受到被关心。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交往是这种统一的本质。在教学方面,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科学知识、人生阅历以及成功经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才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须以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展,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和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氛围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发展。
二、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1.爱字当头,以情动人
师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泰戈尔说过:“感情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来自千家万户,家庭背景不同,社会影响不同,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受教育程度也不同,这样学生在学习态度、个性、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这些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教师如果对这些情况不了解,就不能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只有对学生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才能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耐心和爱心。
2.赞赏对待每一名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集体建设,给他们施展才干的机会,在班级中找到最合适的角色定位,因为他们属于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也想获得赞许、获得成功感,所以应给每一位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和机会。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表扬的力量远胜于批评,不仅是对于后进生,对于所有学生都需要表扬与肯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正确引导,精心培育,哪怕是学生很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调动他们的巨大潜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样既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又会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法宝。
3.营造平等互助的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对班集体每一位成员都具有无形而巨大的约束力量。生活在集体里的每一个人,主观上都不愿意自己为集体抹黑、受到周围人的轻视。所以应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发动先进带落后,通过在生活上、课余时间内与他们交朋友,使班集体每个人都感受到平等的气氛,让每位学生都自信快乐地生活在集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后进生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良行为,在不自觉中融洽了同学关系,同时也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4.建立民主规范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给学生以必要的约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把约束与民主有机结合,使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是较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管得过死,班级会缺少生机;管得太活,班级可能会一片混乱,所以班级管理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总的来讲,班级管理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如班规的制定,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展开讨论,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在参与班规讨论制订的过程中体验到班规是经全班同学集体讨论通过而形成的,不是班主任老师随心所欲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代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意愿,使学生能自觉遵守。较为详尽的管理制度一定程度地约束了学生身上潜在的不良言行的发生,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管理他们是教师的责任。
5.塑造提升教师的人格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提升教育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力量,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舞台。教师若不重视师德修养,言行不一致,学生对教师关于怎么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表率作用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6.增进师生交往的机会
师生关系与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空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交往时间越多,空间距离越小,相互之间就越容易被吸引。有些教师觉得放不下架子,不屑于和学生接触,或者有意疏远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又由于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产生的误解或冲突没能及时沟通,造成师生交往的障碍,这些都影响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所谓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新在观念,好在和谐平等而互尊,所以说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班级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篇3
有人曾就目前师生关系现状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调查发现,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只有12.3%的学生首先想到老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 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而在教师问卷调查中, 却有90.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学生交朋友。缘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同样在调查中发现, 有85.6%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或“从来不参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有61%的学生认为老师与学生“接触不多”或“很少接触”;有50.7%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了解不多”或“很少了解”;同学有了缺点和错误, 48.8%的学生回答说老师有讽刺挖苦行为。学生对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程度是: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 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老师对我们不了解, 不知道我们的想法, 而只关心学习成绩”, “师生之间没有交流, 互不理解”。
一、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诱因
首先是教师方面的因素, 比如教师无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 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教师没有把爱学生看作自身素质的首要因素, 缺乏爱, 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技能;法律意识淡漠, 法制观念不强, 不能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职权。
其次是学生自身的因素, 比如学生对教师要求高, 求全责备, 缺乏宽容心, 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和支持;惟我独尊, 只知索取, 不知奉献, 缺乏感恩情怀;主体意识增强, 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教师, 但行为与情感的自控性依然不足;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 发展过程中交织着各种矛盾和由此产生的困惑, 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要使孩子学会关心, 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 教师要关心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关心。因此, 我们有必要运用诺丁斯的关心理论, 努力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心型”人际关系, 以学生需要和发展为本,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 从而使学生学会关心。
1. 诺丁斯的关心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关心理论的集大成者, 她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提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 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 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 并且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如果没有这种关心, 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 随时需要被理解、接受和认同”。她的关心理论认为, “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诺丁斯认为, 一向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 应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教师应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的劳动, 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关心他人, 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正确的价值观。以关心为主题的教育是对人类智能的极大尊重, 这一情感教育不仅仅可以使人们变得善良和可爱, 它还可以保证人们对能力的持续不断的追求。因此, 诺丁斯主张将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爱心作为教育的首要德育目的。
诺丁斯主张将关心主题作为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手段引入文化课, 在其中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课堂上讨论关心主题时, 老师在学生面前是活生生的人, 是一个有独立的观点和情感的真实的人。另外, 关心还暗含着人们对能力的持续追求, 当他们关心某一事物时, 就会对所关心的对象尽最大的努力, 并发展与关心息息相关的能力。同时, 教师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也可以显示他们的关心, 相应地, 他们所选择的课程要对促进孩子成长为关心者有积极作用, 他们可以从中关注生命的阶段、精神的成长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可以了解爱情、友谊、后代的抚养、战争冲突、贫穷和忍耐, 等等。
诺丁斯认为, 关心存在于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中, 它生发于关心者, 结束于被关心者。关心的双方都要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来做出努力, 这样才能真正将二者间的关心定位为关心。关心的双方中只要有任何一方失败, 都将难以形成关心。在教育中, 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往往被视为关心者, 而学生则是被关心者。被关心者 (学生) 从关心者 (教师) 的关心中获得启迪, 逐渐成长为一个关心者。诺丁斯主张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教师作为关心者来施爱于学生, 藉此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学生也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教师的关心, 以此促成关心关系的形成, 并在其中学会关心。
诺丁斯认为,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自己关心者的形象, 并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这种关心的核心价值存在于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而建立的关爱中。这种观点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除非一个社会的成员都学会了帮助别人, 关心他人, 否则社会将无法生存。如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幼儿师范教育计划正是在这一基础上, 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关心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设立四种关爱水平, 让正常学生获得各种经验和技能, 开拓思路以培养他们关心的观念和技能。这四个级别的关心分别是:体验关心;实践关心;关心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学会关心:持续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这四种水平的任意一种水平都与他人相联系, 使学生能深入地参与关心的过程。
2. 立足关心理论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1) 关心、信任、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 他们有真实的价值, 有独立的人格, 二者是完全平等的。教师要热爱学生, 必须尊重他们的尊严和理解他, 欣赏他, 信任他, 鼓励他。诺丁斯说:“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相互承认, 相互理解, 才能建立起关心关系。”“如果老师真正关心学生的关心, 那么他将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需要, 并给予不同的反应。”教师应考虑每个学生的独特需要, 每个学生的利益, 为特定兴趣的学生准备相应的具体的教学资源, 规划课程内容, 实施教学内容, 使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关心学生, 关注学生。
(2) 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爱的关系。在教学中运用诺丁斯关心理论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的课堂,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人际关系。诺丁斯说:“关心关系建立中, 被关心者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被关心者接受、认知他人的关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时, 关心关系才算建立起来。”如果你的关心以不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存在, 这种关心就不能实现, 不管如何努力,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就无法被学生意识到, 这种关心就是浪费感情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定期交流, 分享他们的感受, 积极响应对方的关心, 并尽可能地做出回应, 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关爱。
(3) 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对话”的互动关系, 让学生在“对话”的互动关系中感受到被关心。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统一的, 交往是这种统一的本质。在教学方面, 交往意味着对话, 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相互建构。诺丁斯说:“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 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其中一点就是‘人际关系推理能力’”。要在教师与学生间建立一种“关心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 老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须以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展,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和朋友,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此氛围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发展。
弥尔顿曾说:“心, 乃是你动用的天地, 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 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教师, 只有珍爱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用自己的关爱的心去塑造学生关爱的心, 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使他们时刻处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 学生才能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美]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谢登斌.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聚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3.
[3]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对教师素质的全新要求[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3) .
“关爱型”师生关系 篇4
关键词:对话;师生关系;弗莱雷
【分类号】G40-059.3
弗莱雷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教育家,长期从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并为此贡献一生,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对话型师生关系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之处。
一、对话型师生关系内涵
弗莱雷批判传统教育,将学生比喻等待灌输的“容器”,教师将已有知识灌输给学生,教育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储蓄式教育使教师成为“次压迫者”,学生成为“被压迫者”,教师成为主体,占据主导意识。基于教育这一非人性化状态,他提出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对话不是指日常漫无目的交谈,“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只在不断地命名世界”;“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对话不应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猎手段。”[1]因此,对话是对认识世界、改造过程,是具有思维的活动。师生是对话关系,打破了教师权威地位的传统,教师不再是压迫者,学生不再淹没于“沉默文化”。
二、构建话型师生关系条件
对话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之一,对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弗莱雷认为却乏平等、信任、爱、希望,就无法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平等是基础
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只不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不应以高姿态,让学生敬而远之。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单方面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活动不是有效的。对话应基于平等,让学生拥有表达权,参与教学环节,真正发挥学的能动性,这一切的基础是要在平等上建立师生关系。弗莱雷指出师生对话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也不是学生等待被灌输,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二)信任是先决条件
弗莱雷认为信任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对话者首先要信任对话对象,这种信任不是幼稚行为,而是应具有批判性。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难免蜕变为家长式操纵的闹剧。信任可以通过对话建立,对话一方告知对方其具体实情情况下,信任由此产生,言行不一,必然导致信任的瓦解。对话型师生关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全心全意信任教师,才愿意与教师进行真诚的心灵交流。信任是双方面的,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任教师,教师率先表达对学生的信任,自然会得到学生信任的回应。教师对学生的首肯,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必然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学生信任教师就会尊重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诲。
(三)爱是前提
弗莱雷认为必须爱是对话的前提,“爱既是对话的基础,同时也是对话本身。”教育是一種爱的行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爱的行为,教育应着眼建立一个互爱的世界。教育是充满勇气的行为,它在压迫斗争中帮助人重获人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教师的职业是无私的,不仅用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还用爱来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教师工作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是对话外在目的,育人才是本质的、内在目的。师生间对话本身就是爱传递的过程,教师用爱来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亲近教师的机会,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的爱要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切不可以爱的名义,强制性压迫学生,剥夺学生的主动权。爱不是压迫,爱是放手学生在合理范围内拥有更多表达权。没有对世界、对人的爱,对话就无法展开。
(四)希望是必要条件
没有希望的对话是不存在的。希望存在于人的心里,实现人的完善离不开对话,对话在没有希望的氛围中无法进行,对话双方否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对话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教学过程是希望传递的过程,教育的对象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学生作为不完善个体,需通过与教师间的对话获得自身发展,教师应为对话创造条件。“教师对学生满怀希望,学生充满希望地与教师在希望的氛围中来为不断完善人性而进行深刻的对话,通过对话更充满了希望”[3]
三、对话型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自古以来,教师是知识中心,师生间存在隐形鸿沟,缺乏交流。赫尔巴特提倡以教师为中心,遭到人们垢病;转而杜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师为中心。我国新课改也指出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但仍然逃脱不了“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最根本还是师生间缺乏有效的对话,师生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对话,是师生共同探求知识、共同学习,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对话。通过对话,师生间的交流更频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的现象仍然存在。课堂上不乏对话的存在,但只是机械问答,无不以教材为中心,没有发散性。其次,学生害怕提问,面对提问保持沉默,导致课堂氛围很尴尬,只能由教师说。追其缘由,学生没有意识到主体性。因此,倡导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格外重要,师生之间没有主客体之分,都是主体,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由被迫说变为主动说,说教材变为发散性的说,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
(三)教育应关注人性发展
人是未完成的人,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人要接受教育。现代教育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教育根本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教育成批的复制技能拥有者,而非是培养具有人性的人。教育只有回归其宗旨,才能保障教育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师生获得完满的人性,完成人的本体使命,使人性获得新的洗礼,这才是教育的本真[4]。对话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尊重,共同进步,这样的师生才能有更深入的心灵碰撞,从而促成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Freire,P.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Harmondsworth:Penguin,2003.
2.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丽.从保罗·弗莱雷被历迫者教育学看师生对话教育.理论研究,2010.
4.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1.
“关爱型”师生关系 篇5
一、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二战以来, 美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 学校采取了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狭隘的教学法的策略。然而, 只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而改进的策略, 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化, 整个教育系统似乎筋疲力尽, 陷入危机之中。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 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然而同时, 大多数教师都勤勤恳恳工作, 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问题在于, 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 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1]。因此, 诺丁斯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 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构建关心教育模式, 在师生之间创造更多的对话、连接和归属感, 形成一种持续、互信的关心关系。
诺丁斯认为, 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关心教育的基本人际关系。关心型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作为关心者在关心着学生, 而作为被关心者的学生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并且以特定的方式予以回应, 当学生的回应被教师感知和接受, 那么这个关心关系就形成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教师关心学生, 2.学生接受并回应教师的关心, 3.教师感知和接受学生的回应。如果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任何一方没有做出适当的反应, 关心关系就没有在二者之间形成。值得注意的是, 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心关系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关心关系, 它必须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 它需要时间, 要求有连续性。
二、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 主体间性
诺丁斯认为成熟的关心型师生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而且这种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属性, 这种“主体间的关系性”也是关心最重要的意义所在。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 任何一方出了问题, 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可以交换位置和角色。关心者可以同时变成被关心者, 而被关心者也可以变成关心者。师生之间是一种交互式的主体间性关系, 而不是单子式的主客体关系, 这对于克服学校德育中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枯燥单一的注释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学生不接收、不理解、不接受、不行为等“四不”现象,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学校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价值引导的过程, 也是受教育者个体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者缺一不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提出, 为我国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愿景, 不仅对创新德育思维、拓展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德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
2. 非功利性
诺丁斯认为关心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 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作为“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 关心型师生关系具有了某种生存的纯粹的意义, 当然是非功利性的。在关心关系中, 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要求教师掏空自己的灵魂以便接纳他所关注的学生, 这需要不参杂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才能做到。动机移位是指一种动机能量流向他人的过程, 即教师把学生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来做出回应, 进行思考, 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思考和解决。
关心道德教育有四种主要方法: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整个教育过程中, 教师是出于自身内心的道德反应主动地示范关心而不是相反;禁止简单地对关心实践活动进行竞争性质的打分评估;证实过程也不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策略, 而是建立在一种深刻关系之上的爱的行为。由此不难看出, 关心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都应该是非功利性的。如果参杂功利, 就可能导致关心行为转向如何保护教师或者学生自身, 而不是他们的对方。
近些年来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冲击下,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处事方式被用来处理学校的许多事务甚至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被简单的消费和买卖关系所取代, 出现交往、接触、沟通减少;情感淡漠化;矛盾过激化的病症。”[3]必须超越工具理性的主导, 构建起价值理性的师生交往方式, 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心型师生关系, 因为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
3. 连续性
从关心教育目标的高效达成角度来看, 师生之间关系应该具有连续性。诺丁斯认为, 教育学生和抚养孩子一样, 都需要时间, 都需要一种互动关系和连续性, 构建信任关系并且持续维护和完善这种信任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 学生们会为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做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师生关系决定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一种关心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们对外部影响和课程知识产生接受性。因此, 诺丁斯探讨了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四种连续性, 即地点的连续性、人的连续性、课程的连续性、目的的连续性。其中, 教育目标的连续性是最根本的, 师生关系的连续性是核心。处在一种互信且持续的关系之中, 教师才有机会高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关于道德的秘密, 学生才有机会学会如何完善自身的道德。所以, 无论是关心教育理论本身还是其中的关心型师生关系, 都强烈地表达出连续性在其中的鲜明个性与作用。
三、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 重新厘定教育目的, 构建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的教育模式
目前, 我们的主要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 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 学术训练当然是不可少的, 问题是要分清何者轻何者重。诺丁斯提出,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指一种旨在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 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形式。所以,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学生, 并让学生学会关心。我们应该教育所有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竞争, 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学会关心的德育目标一旦确定, 就会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其他教学活动具有指引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组织:关心自己, 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 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 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 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 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 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我们想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关心, 过上一种智慧而道德的生活, 那么, 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学生, 这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关心意识、知识、能力、态度和技巧, 教师学会关心, 然后才能去关心学生。从这样的教学理念来看, 要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而且必须建立起持续而互信的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2. 改变教学评估系统, 构建以促进师生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估范式
在教学评估范式中, 诺丁斯认为应该彻底抛弃功利性, 即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作为关心者付出关心的行为不是强制要求, 而是教师源于自身内心的道德反应主动自发地进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实践行动不能进行竞争性质的打分评估, 而是鼓励自我评估。在教育活动中, 不需要将每一件事都纳入一个考查评估系统。因为, 主动的责任感比基于考查评估而产生的对某一件事要负责的态度更为宽广、深刻和复杂。这个主动的责任感要求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承诺。对师生之间的活动不一定要进行评估, 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对讨论和对话进行任何计划和反省;相反, 为了让下一次的讨论和对话更有意义, 计划和反省是非常必要的。过度的、以争成绩、排名次等为目的的竞争性打分评估系统会导致师生的行为走上功利主义歧路, 真正成熟的关心型师生关系就无法形成,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无法获得真正生命的成长、精神的丰盈、德性的养成, 也就谈不上过一种道德、智慧和幸福的生活。适度而恰当的评估体系应该是鼓励负责的自我评估、同伴评估以及社区评估, 这三类评估具有先后顺序,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然后智慧地吸取同伴评估的意见, 在前两种评估的基础上接受对教育事业感兴趣的社区人员的评估。诺丁斯认为, 社区参与的评估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评估结束后, 教师和学生要一起研究评估过程里发现的问题并解决它。显然, 这是一种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是多元的、动态的。在我国, 传统的学校德育教学评价是一种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机制, 是单一的、相对静止的、线性的, 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性。相比而言,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基于描述的发展性的教育评估范式, 比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和评估的形式更加复杂和困难, 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成长得更好更快, 生活得更智慧更有德性。它摒弃了工具理性主义高举的效率和功利两面大旗, 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有了一种更好的连接, 师生关系和谐了, 教学效果增强了。
3. 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构建以对话为基础的持续而互信的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方式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活动中, 更多的时间是在灌输而不是教育。由于采用高度独裁与控制性的教学方法, 导致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 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事实上, 教师不能被视为传送系统或者处理工具, 学生也一样。师生之间需要的是更多的对话, 对话能把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双方彼此关注, 相互了解, 并有可能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师生关系。对话是师生双方在平等、开放、民主的环境中进行的。虽然对话不预先设定答案, 不一定有明确的目的, 也不一定要进行评估;但是对话一定是有意义的, 是一个双方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真正探寻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 师生都不是作为对方的“他者”出现, 而是各自作为完整的生命主体在精神世界深处投入到与对方的交往对话中, 并且以自己的内心去理解对方, 体验对方[4]。所以, 对话是关心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教师真正关心学生, 就应该以对话为基础, 敏锐地观察、认真地倾听来自学生的不同需要, 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就应该像存在主义哲学家布贝尔所说的“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所要交往的人的生活 (指自己的学生的生活) , 并担负起因这样地参与生活所引起的责任, 才能赢得他的信任。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 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这样, 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 以对话为平台, 以关心者 (教师) 的关注和动机移位、被关心者 (学生) 的接受、确认和反馈为心理特征, 师生之间持续而互信的交互式主体间性交往关系走上历史的舞台。
反思我们当下的道德教育实际, 所缺少的正是尊重、宽容、平等与对话。问题在哪?从教师的视角来看, 一定是关心的态度、知识、技巧出了问题, 不自觉地把对学生的关心变成了那种包办式、控制式的关心, 因而常常受到学生的质疑, 甚至是拒绝。从学生的视角来看, 学生对教师的关心行为无法正确体悟和积极反馈, 缺少感受他人关心的相关能力, 从而造成教师对学生关心的低效或无效。因此, 必须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改变传统的不平等“我—它”型师生关系, 建立一种“我—你”型的平等对话关系,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亲其师”且“信其道”[5]。
4. 改变学校环境, 构建持续的以爱和关心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诺丁斯认为, 对于广泛深刻的社会变化, 学校基本上是忽略的。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狭隘的教学法是最常见的例子。这些应对策略不过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改进, 显得零散而孤立。布鲁纳认为:课程本身改革不能回应现在学校面临的社会问题。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 更何况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就不可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关心与爱, 也就难以培养出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倡导并营造充满关心的课堂氛围与学校心理环境, 有助于将学校显性与隐性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起来, 将德育渗透到其他教育的活动中去, 加强德育与其他教育融合。学生在这些可能无时无处不在的隐性道德学习的资源中获益, 内化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学校德育要切实取得成效, 就要从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网络虚拟生活世界两个领域着手, 虚实结合, 营造关心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合力教育。将关心型文化渗透到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教育环境和制度等诸多方面之中[6]。诺丁斯认为小型学校特别是小型课堂更有利于关心环境的创造, 连续的地点、连续的人、连续的课程、连续的目的也同样有利于关心气氛的营造, 学生在这种充满关心气氛的校园环境中学会如何接受关心以及如何付出关心。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度过幸福时光, 那么我们自然难以忘怀。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心文化会内化为学生们一种首要的精神追求, 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 学校德育也就取得了实效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吴岳军.主体间性:构建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教育学术月刊, 2010 (1) .
[3]任东景.后权威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6) .
[4]余玲芝.学校德育对话的特征和途径.教育科学研究 (京) , 2010 (11) .
[5]唐道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异化及超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关爱型”师生关系 篇6
1. 教师要转变观念, 营造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和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技能、思想和方法, 获取广泛的活动经验。
1.1 教师要信任学生, 真诚、热情地对待学生。
1.1.1 教师要信任学生。
对话要求交互性的存在, 而保证交互性得以实现的关键则是信任。在布伯看来, 师生之间的信任是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 是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特征。信任是对话的基础, 师生只有互相信任才意味着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接纳。
1.1.2 教师要真诚悦纳学生。
真诚是对话型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因为真诚的态度是有效对话的开始。在真诚的人际关系里, 人类分享了相互依赖和信任。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更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判断, 而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允许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避免打断和不假思索地否定其思路, 消除其恐惧不安的心理, 充分挖掘学生情感的资源, 最大限度地释放情感的力量, 使师生对话的态度和蔼, 语气亲切, 从而真正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
1.1.3 教师要热情对待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除了倾听和认可外, 要做到不抢话, 让学生说痛快、说透彻。当然对学生的发言还要给予热情的评价, 肯定学生, 以帮助和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充分, 进而激发其对话的内驱力。
1.2 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让其贴近学生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不断掌握最新学术动态, 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 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有优势, 教会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克服障碍, 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是必须重点解决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开展对话,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当学生遇到迷惑不解的问题和有分歧的问题并向教师求助时, 教师要将此问题抛给学生去思考、讨论, 通过问题的反弹, 使学生的思维功能和言语功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
1.3 教师要让课堂教学走向开放, 开展师生对话。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改变这种状况, 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教师在课堂中应把对话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 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固定不变的程序来达到预设目标。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 需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 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堂资源, 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自我解读, 让学生自由发言,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还要鼓励师生对话中的即兴创造、即兴发挥, 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并把它引燃, 进而使不同的体验都有一个对话的机会, 同时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 学生要改变观念, 努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2.1 学生要尊重教师。
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孔子提倡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即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自身修养好, 懂得尊重别人、讲礼貌、讲诚信。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对话教学提倡师生对话, 学生仍然需要尊重教师, 不是在表面上对老师毕恭毕敬, 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对老师尊敬。只有在心理上有尊重别人的想法, 才可能做出尊重别人的行动。在对话教学中, 学生尊重教师, 不是因为教师的威严, 也不是因为教师的地位, 而是因为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尊重教师, 才可以得到教师的尊重。
2.2 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知识,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和建构者, 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学生要改变在课堂上只是无精打采地记笔记的情形, 就主动地学习, 依靠自身的知识、文化和生活经验等先前的知识结构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重组和整合, 进而把知识内化。
在开展课题研究时,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此后,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教育资源, 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 在开放的情境和开放的时空中主动收集、处理信息, 形成一定的观念, 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借助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然后自己独立思考,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 体验认知过程, 发展科学思维。
2.3 学生要积极应答, 开放思维, 开展师生对话。
学生要改变原课堂中教师不提问就不能发言的习惯, 即要发言就必须先举手, 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在课堂上有疑问, 不需要起立发言, 就可以即时提出问题, 在老师引导和帮助下展开讨论或者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探讨, 说出自己的见解, 有选择地接受别人的观点,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课堂上, 学生要努力表现自己, 尽可能地展示自己, 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是师生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在表达过程中, 学生不要害怕表达出错。学生要敢于批判和超越教材, 不惟书、不惟上, 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和权威辩论, 避免从众从师的心理, 并独立思考问题, 增强自己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学生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还要努力为自己创造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 所以无论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都要重视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有充足的时间, 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相互争议,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够互动起来, 实现情感的交流、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知识的共享, 让课堂活跃起来。
摘要: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系统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都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条件。传统师生关系使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日渐明显, 导致教学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就需要构建起课堂教学中对话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对话型师生关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国庆, 王恩亮.构建师生交往的新模式[J].教育研究 (文教论坛) , 2007, (3) .
[2]米靖.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教学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2) .
[3]刘慧.交往:师生关系的新概念——当代教育转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
[4]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9) .
[5]王宝壮, 张爱华.对话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途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