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024-07-01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共12篇)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篇1

教师教育和研究的对象是学生, 是要对活生生的人进行培养。要把新时代学生培养成才, 必须建立一个现代的师生关系, 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着每一节课堂的气氛,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决定着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更决定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从点滴小事上和每个学生处理好关系, 我在工作中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今天下午上自习课之前, 我提前走进教室侯课, 当我站在教室里等待上课时, 学生们陆续的走进教室并做好学习的准备, 我料不到的事发生了, 这时一男学生悄悄走到我身后, 用双手遮住我的双眼, 这时其他学生看见哈哈大笑, 我也不生气, 我把他的双手移开, 他又遮住, 我再次把它移开, 并笑着目送他回到座位上, 然后开始上课, 在上课学生练习的空间, 我走到他面前轻声的严肃地说:“以后不要这样, 这样是不礼貌的。”这个同学点头称是。这个动作若是在课改之前我肯定是要发火的, 并要对这个学生狠狠批评, 但今天这事我很冷静, 不给这个学生难看, 并很自觉地让他回到座位上, 一般情况下, 学生是不敢对老师这样的, 但这个学生这样做了, 为什么呢?我在这个学生身上从初一到初三的接触仔细想了又想, 有多方面因素:一是这个学生性格开朗, 乐于接近老师, 二是我也经常和这个学生交流, 三是这个学生也常常犯错误, 教育他的机会也比较多。从这几方面决定了我们已建立了默切的师生关系,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这个学生平时经常接近我, 爱问很多问题, 从原来的不爱学习到现在的积极学习, 从毛病很多到现在改正了很多, 比如他的数学作业很不整齐, 胡写乱画, 书写不规范, 画图不标准, 推理不合理, 到现在作业的书写逐步走上整齐, 也学会了推理, 更让人欣慰的是他敢于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从而使他的片面学习升华到了质的阶段, 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上升, 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好的转变。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转变学生的心灵, 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使差生转化、优生更优;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使课堂变得积极活跃, 更能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也更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在教育改革的今天,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学生需要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需要积极向上快乐学习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必需的, 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好, 见多识广、性格活跃、好说好动、思维活跃, 和谐的师生关系适合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时代的要求、改革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心理发展、思维发展、知识结构不够完善, 要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 在课堂上要循循善诱、点拨启发、耐心辅导, 并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准确的进行评价, 鼓励每个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 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尊重学生的发展, 才能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才能促使学生有充足的发展, 才能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愿意学、好学、乐学, 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 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师生建立纯真的友谊, 也使学生学会处世交友的道理, 更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从而获得合作的精神, 体会合作的快乐, 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篇2

一是解放思想。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二是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化解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如身心发展的阶段,区域环境的影响,学生已有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面对的压力等等;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应深入了解,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教育,就不会因笼统教育而导致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

三是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又要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和耐心。尤其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应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矛盾,并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增进师生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个别学生,还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是巧用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注意与关注,他们就会打开无形的心理防线,情愿与教师交往。要经常有意识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表扬,尤其是对差生。同时,批评要讲策略。首先要敢于批评,要有的放矢进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让其他学生觉得你能够惩恶扬善,从而产生敬佩之情。其次,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批评后,要跟踪观察受批评学生的情绪和后效,对精神压力过大或不服气的,应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如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劳动,一起办黑板报等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又能营造融洽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教师及时和学生进行书面对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在每学期将具有典型性的对话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只有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才能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说明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相处和交往是双方的,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我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因为学生如何对待老师往往取决于老师如何对待学生。笔者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目前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想要学生接受你,你首先要接受学生

想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从心里接受学生。现代汉语词典中“接受”解释为: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高校辅导员所接触的学生类型、层次、来源很广泛,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历,学生的爱好、性格、生活习惯也都各不相同,个人思想迥异,辅导员不能任凭自己像选择商品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能像选择朋友一样喜欢就多来往,不喜欢就不来往,而是要无条件的接受和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接受就表示着尊重,宽容和责任。

二、相互了解,互相理解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当知道辅导员是专门管理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的一些事情时,容易把辅导员想象成一个管这管那、在他们面前唠叨不停、他们做得不对时会把他们叫来进行思想教育的“说教者”,觉得在家里有妈妈唠叨,去学校又有辅导员唠叨,找不到想象中大学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于是对辅导员多少会有所顾忌。

现今高校中的辅导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队伍比较年轻。故在工作中辅导员老师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都没有明显的传统教师与学生的差别,在与学生平日相处里,辅导员可常以“大学过来人”的身份给学生讲述现实的大学生活,将自己大学生活的思想、经历、体验与学生一起分享,缩短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或许有人会说,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和学生说太多关于自己生活与情绪的事情,但是感情是相互的,当你对学生自我公开的时候也是学生了解你的时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你进行自我公开,这样便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在相互了解中就会产生理解,而理解就是最大的支持。只有学生认同了你,关系相对更加融洽,你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他们才能从思想上、感情上接受,才能自觉地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

为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辅导员可选择电话、手机短信、E-mail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还可在网上组建班级QQ聊天群。话题范围广,时尚流行、学习、生活、感情、理想追求等等各方面,通过聊天来掌握当前学生所关注的事情,发现其中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老师与学生的谈话基本上老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这样沟通起来相对困难。若能把被动了解转化为主动汇报,辅导员得到的学生信息将更真实,信息量更大,谈话也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同学们都会认为:自己主动找老师谈心要比被老师找来谈话更能接受。辅导员和学生就是在频繁的相处沟通中培养感情,从了解到理解。

三、换位观事,正确引导

大学是促进学生进行社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他们自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完善的阶段。跟其他任课老师相比,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里接触最多最亲密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所以辅导员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表率。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批评时,也只能就事论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辅导员和学生的位置,不是在学生前面拉着他走,也不是在学生身后推着他走,而是在学生身边看着他走,当学生需要你时你及时出现引导他帮助他。学生也有权利拒绝你的劝告和指导,自由选择自己成长的方向。要让学生明白,辅导员就是那个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自我探索,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的引路人。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辅导导员能够理解他们,需要时可以帮助他们,和辅导员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没有压力。学生在大学里遇到的困难,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发展性问题。他们的思想、心理变化很丰富,所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是关键。为此,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应当多与学生沟通,感受他们的感受,体验他们的体验。多研读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读本、心理咨询手册,增强自己的谈话技巧,搜集各种学生咨询案例,扩展自己的接触面,以备不时之需。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是一门艺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班级工作、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不断学习和丰富其自身教育管理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每个辅导员老师都应该积极关注和实施这项工作,为我们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4

一、师生相互理解

班主任要理解学生。高职校的学生, 处于青春期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他们有那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班主任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们, 要做到求同存异, 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否则就会造成师生间的隔膜, 教育就无从下手。教师有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理解学生, 也使学生理解自己。

二、共同推进班级民主管理

在高职校日常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管理, 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这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也是有益的, 可以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高职校学生是活生生的、各具个性的人, 班主任要允许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要注意倾听所有学生的意见, 特别要避免对所谓的优生、差生产生个人情感的喜、恶。班主任如果对不同学生的言行不能用公平的尺度衡量,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班主任失去信任, 从而产生逆反情绪。

(二) 师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的自律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这必须建立在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班级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 要与学生共同协商并获得认可, 从而让学生自发地遵守制度, 这比处处拿制度生硬地压人要有效得多。

班主任要根据高职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 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班级管理, 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将来这也会深受企业的欢迎。班级管理并非仅仅是班主任老师和少数班干部的事情, 而是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分内事。如每天由一位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 班团活动由学生自荐给出策划方案、担任主持人、准备相关节目等, 学生在自我教育手册上对班级管理提出建议, 揭发一些不良现象等, 这些都能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班集体凝聚力。

三、加强沟通, 增进师生感情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培养, 需要思想情感的充分交流沟通, 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必须在接触交往中才能慢慢建立。

(一) 师生共同参加活动

高职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育人载体,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班主任应尽可能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 观察学生的表现, 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师生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主题班会、军训 (特别是野外拉练) 、运动会、技能竞赛、冬季和学生一起拔河、跳绳、开展社区公益劳动等, 师生属于共同的集体, 为共同的荣誉而努力, 相互激励, 师生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二) 师生通过交谈沟通

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找学生交流谈心, “技巧”和“时机”很有讲究。有时需要趁热打铁, 否则事情的经过不容易调查清楚, 教育也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机。有时又需要“适当冷却”, 特别是当一些冲突发生时, 往往双方都在气头上, 对善意的批评听不进去, 反而徒增学生的逆反心理。此时我们不妨给学生留一点自我反省和改正的空间, 避免师生关系恶化。

(三) 主动施以援手

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困难, 在情感上出现迷惘困惑、亟待别人帮助时, 班主任要能及时发现, 并给以必要的帮助,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可以极大地增进师生情感, 使他们的心和班主任贴得更近。有位学生因父亲遭遇意外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甚至连饭钱都没有了, 向我提出退学。我二话不说先自己掏钱让他充饭卡, 然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学校特事特办, 第一时间按最高标准为他办理了贫困补助, 使他能安心读书, 如今他已顺利毕业。

四、善于自我批评

班主任乐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并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是师生间关系协调的润滑剂。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 班主任需要批评学生的错误。其实批评是相互的, 对于班主任, 有时同样也会面对来自学生的批评, 班主任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人谁无过,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错也是难免的, 如果确有失误, 要坦然自我批评, 向学生说“对不起”。有人担心这样会破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 恰恰相反, 这样做反而会令学生信服, 可以大大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 提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五、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还取决于班主任的素质修养

班主任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丰富的知识修养和创新意识;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工作能力;巧妙灵活的教育艺术。例如, 班主任的言出必行, 依法 (校纪校规、班级公约) 治班,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 都能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起到极大的作用。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班主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高职校班主任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培养学生管理、合作、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 篇5

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是: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从平时的教育和案例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流制,教师让全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名列前茅。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6

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当它一旦和教师所担任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我觉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更有话说,就更能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对话、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56-02

“构建和谐社会”以来,在学校,特别是初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对话、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只有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教育是一种精神的播种,它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而是精神。教师要在平等、沟通、对话的基础上去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当它一旦和教师所担任的学科课程整合起来,我觉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更有话说,就更能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对话、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凡是教师,都深深知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每位教师也都在努力构造这种关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做到与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师生关系呢?是否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时间,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同时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这几年,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现拿出来与各位专家同行共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在人性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但远远不够,特别是怎样利用一些人性化的呈现方式,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积极的探索。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相辅相成。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那么,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学习方式呢?

我们已知道,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有五大特性:

1、主动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只有当学生将学习的责任自觉担负起来,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2、独立性,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3、体验性,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的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4、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它还可以激发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老师精心教学的结果。

以上方面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可以进行解决。例如:信息技术在解决学生独立性的现代学习方式时,就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现在一些学习思想品德的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我们把它链接到“某老师课堂”,出现在学校的网站上,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系统还会给予评定和提示,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老师不仅在学科上与学生交流,还可在其他方面上给予交流,这样无形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些措施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帮助师生建立了“和谐、对话”的关系。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来构建和谐的师生關系

当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教师就是要在这种“解放”中完成课程的变革。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从而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的教学,那只是假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人格魅力,团结协作

常言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项需要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共同编织的长跑, 而我们高中班主任就是激励学生冲向终点的使者。今年也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第十个年头, 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些经验, 一些思索。

一、充分利用班会, 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激发动力

这届我带的是90后的学生, 和前两届比起来, 他们大多“特立独行”, 表现得桀骜不驯, 特别依赖手机, 酷爱上网、QQ聊天, 不愿与人交流, 没有目标, 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针对手机屡禁不止的问题, 我采取了很多方法, 比如没收, 让家长取回, 写保证书等等, 但收效甚微, 为此我特意组织全班开了一次班会, 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粒百合花的种子意外落在了麦田里, 开出了洁白的花, 它看到周围都是千篇一律的麦苗, 觉得他们充其量就是结几穗麦子, 成为人们的粮食, 而我百合是高贵的象征, 纯洁的象征, 成天洋洋自得, 高高在上, 麦苗一言不发, 有一天, 一个农夫过来, 他对花卉没有兴趣, 美丽的百合长在他的庄稼地里, 就是一株杂草, 然后他随手就拔掉了百合, 扔了, 百合最后枯萎而死。

我让同学们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 引导他们即便你是一株百合, 你周围的人都比不上你, 但如果你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不正确的事, 就和百合长错长在麦苗地里一样, 没有一点价值, 我们当务之急是如何给自己定位, 好好学习, 积累资本, 日后才能真正成为受人喜爱和尊敬的百合。

然后我又通过飞信和家长联系, 共同监督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我又在班级后面的文化设计上贴了一棵大树, 让每个学生粘一个叶子, 上面写上自己的理想大学, 孩子们热情高涨, 班级氛围明显改善。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现在的学生特别需要赏识教育, 他们都渴望被关注, 渴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如果我们一味地求全责备, 就会泯灭孩子的热情。我班有一个从普班转来的学生, 叫李文谕, 刚来时有些自卑, 不爱说话, 总觉得自己是这个班最差的, 我就想怎么能帮助他树立自信, 我发现他是用左手写字, 而且写得很好, 我就让他每天语文课前给全班抄五个成语, 大家看到他的字很漂亮, 而且是用左手写, 就情不自禁地给他鼓掌, 就都主动和他说话, 慢慢地他就融进了集体。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他们的热情, 因为培养一个学生健全健康积极的性格远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三、多沟通, 多交流, 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我在做班主任的几年中, 发现单亲家庭的子女比率在不断上升, 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 内心孤僻, 更容易激发不良情绪, 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要多关注, 多和他们交流。

我班有一个叫王娜娜的, 平时特别散漫, 经常迟到, 总不穿校服, 还总爱和别人发生口角, 出口成“脏”, 全班都不愿和她一桌, 每次找她谈话, 都表现得满不在乎, 开始我很生气, 找她家长来, 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下午自习, 我进班级发现王娜娜很痛苦地趴在桌子上, 我就转身回办公室冲了一杯热糖水端给她, 她先是一愣, 然后慢慢地喝了。第二天早上, 我桌上放着我的杯子还有一盒胖大海含片, 我嗓子一直不太好, 这么多年很多学生给我买过含片, 但这盒却弥足珍贵。后来在她的作文里我才知道她父母离婚后, 妈妈再也没看过她, 爸爸又酗酒, 所以她总表现得像刺猬猬, 其实内心很脆弱, 特别怕别人瞧不起她。

这使我想起上届后接班时, 我和学生说的开场白:你们觉得人最怕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怕有病, 有人说是怕没钱等等, 但我觉得《媳妇的美好时代》里毛豆豆的妈妈说的特别有道理, 她说:“一个人最怕的是别人对你好, 如果别人对你不好, 你会更强大, 你会做得更好, 一旦别人对你好, 你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们班主任只要细心对学生加以关怀, 很可能就会改变她的人生态度。

四、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用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学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作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时刻不忘严格要求自己, 身体力行, 给学生做好表率, 每天要求学生6:50到校而我6:40之前就进班, 这样学生自然就养成进班不语的好习惯, 而且每天晚上放学我都会等到最后, 组织值日生清扫消毒后, 由我关灯锁门, 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 都会被学生感受到, 他们也就会和我一样地热爱班级, 所以三年中我班两次运动会都是第一名, 精神文明都是一等奖。

由于我所教的是语文学科, 庞杂而琐碎, 所以我每天都认真备课, 在课堂上尽量展现自己渊博的一面, 也充分利用一些文本阅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欣赏你, 信赖你。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

五、团结科任老师, 共建和谐团体

一个班级良好的氛围, 优异的成绩, 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 为此, 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团结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

作为班主任, 我经常在学生面前树立和维护任课老师的威信, 尤其是年轻教师, 课下经常开诚布公地和她们交流, 共同探讨, 集思广益。

我们班的历史老师, 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 还没有转换角色, 和学生更像朋友, 所以课堂纪律有些混乱, 我找到她, 共同商量办法:我没课的时候经常到班级, 抓几个调皮捣蛋的典型, 有时候我还在后面听课, 下午自习让老师布置任务, 我逐个提问背诵, 并在班级后面文化园地上做了一个量化表, 老师有权给表现好的同学加分, 表现不好的扣分, 然后我进行奖惩, 一个月下来, 效果显著, 老师也日渐成熟和自信, 同学们也不再散漫, 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

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8

一、学会关爱、尊重学生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以及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一般来说,教师总是比较喜欢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再加上追求升学率等原因,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关心,甚至呵护。这种做法无形中给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了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学会关爱每一个学生。

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用心灵赢得心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如教师节,学生往往会给老师送贺卡或发短信,有些学生的贺卡是费了很多心思,花了很大的工夫亲手制作的。老师在收到贺卡或短信后,如果及时回报一声“谢谢”,那么不仅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而且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也许学生会因此更加信赖这位老师,从而对其任教的学科更加投入地学习。再如,教师平时检查学生是否交作业时,习惯让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站起来”,如果改成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把手“举起来”,那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效果截然不同。“站起来”有着强烈的贬义色彩,不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举起来”包含赞许之意,是一种鼓励进取的教学手段,既表扬了先进,又保护了后进学生的自尊心。正如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二、学会赏识、赞扬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存在的缺点、出现的过错多种多样,如果教师对学生一有过失就大声训斥,就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如果我们换一种教育方式,先了解原因,然后与之沟通,整个教育过程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肯定优点的同时,适时帮助学生认识其错误,那么学生容易接受,自觉承认错误并改正。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学会包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师生良好的合作程度往往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学会理解、宽容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宽容一般指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尊重,给其反思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自我教育,最终改正错误。

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他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容得下每一位学生。

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上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上就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对于所犯错误的学生,不能随便停其课,或者把他赶回家和家长一起来校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这样一来,既影响学生的学习,又会招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公共场合学生所犯的错误尽可能事后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切忌当着众人的面严厉训斥,学生当天犯了错误没能主动承认或找其理论时仍百般抵赖,而第二天或若干天后能主动承认,也应允许,并且对其承认错误的态度应给予充分肯定。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最怕丢面子。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弱点,当学生无理同自己顶撞时,尽可能克制自己,用“宽容”对待学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要求更有力量。总之,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其错误不能姑息,又要学会谅解学生的过错。

四、走近学生,以心交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爱。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教书先要育人,只有用爱心走近学生,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在性格、爱好、习惯、学习及生活等方面作详细了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记得又一次上课时,我刚走上讲台,就发现一位女同学情绪不对头,好像刚哭过,由于自己不了解事情的原因,不便贸然询问,为了不影响她的听课情绪,我先让其他同学预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不经意地走到她跟前,小声问了一声:“不要紧吧?”听到我的话,她先是迟疑了一下,接着点了点头,看到她情绪有了一些好转,我才转身上起课来。没想到下课后,她主动到办公室找我,向我说明了原因。原来她和她母亲之间发生了一点小误会,由于自己当时态度不好,惹母亲生了气,越想越后悔,越想越想哭。看到她这样相信我,我也以心交心,从自己的经历说起,谈到了我的家庭生活、孩子学习等情况,既解开了她思想上的包袱,又无意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慢慢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她便毫不遮掩地向我倾诉,我对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总之,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和个性需要,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在百忙中,抽出我们的空闲,经常跟学生一起谈心,聊天,为他们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感觉老师是可以亲近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正如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指出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谈心能使师生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篇9

一、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育离不开尊重, 没有尊重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毋庸讳言, 在师生关系上, 一些善良的老师一心一意地为学生好, 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 为什么呢?主要还是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一些教师往往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学生的人格与尊严, 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师生关系要么成了“君臣”关系, 要么就反目成仇,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 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 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 多给学生一份关爱, 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与和谐。

二、爱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育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 教师把炽热的爱撒给学生, 就会激发学生“知恩图报”, 从而乐于接受老师教诲。关爱学生, 具体说就是理解、欣赏、激励学生。对于优秀学生, 老师如果能理解其追求, 欣赏其亮点, 激励其进步, 就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 老师在处理过程中做到从严对待, 从宽处理, 高高举起, 轻轻放下, 这样老师疼爱学生是溢于言表, 学生敬畏老师是油然而生。因此, 老师要时时处处“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 “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 “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正真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随时随地奉献给学生的一颗炽热的爱心, 那么师生关系在悄声无息中达到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最高境界。

三、信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

信任与了解离不开师生交往, 与学生多交往, 既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 又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与关爱, 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信任学生不是放纵学生, 老师要做到严而有度, 爱而有方。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不要针锋相对, 寸步不让, 而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期望, 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内疚自责, 促使其痛改前非。

四、沟通是搭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沟通包括口头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沟通两种。与学生进行口头语言沟通时要讲究艺术, 老师的话不在多而在于精。墨子曾回答子禽的问话:青蛙日夜鸣叫, 却不为人所爱听, 晨鸡黎明按时啼叫, 天下人都被叫醒, 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在点子上才好。因此,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中语言要恰到好处, 创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气氛, 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另外, 老师还要善于运用手势、眼神等肢体动作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正确时, 为他竖起大拇指;学生诚恳认错时, 给予他理解信任的眼神;学生神情沮丧时, 善意地怕怕肩膀……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师生在心灵上达到一种默契, 从而促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0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创设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学生, 就要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孙敬修所讲的那样:“当教师不能偏心眼儿, 不论是男生, 还是女生, 是丑的, 还是俊的, 是淘气, 还是听话的, 是健康的, 还是有缺陷的, 是主任科长的孩子, 还是工人的子弟, 老师都应该一样的爱他们”。教育就是用人格铸造人格, 用情感激发情感, 用爱心呼唤爱心, 即使犯了错误的学生也要给予关爱, 给予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进步。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 明其行。”学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后, 往往在心底里感到无比的快慰和满足, 从而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以全身心接受教师的教育。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往往能利用这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赢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更新观念, 敢于放下师者“权威”架子

教师与学生相处或交流要注意转变旧的传统教育观念, 要敢于放下“知识分子”这个“权威”架子。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将不复存在。老师只不过是一种社会角色, 有千万个去扮演。而社会对这个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可以尽善尽美。但一旦由具体个人去扮演这一角色, 那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比如,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会使用电脑备课、上课, 可是针对一些农村教师和老教师而言, 那简直是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已不再是, 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了。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育观念, 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转变, 教师从知识长者和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 要彻底改变权威形象.在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 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要不断探究.在教育教学中应敢于正视和承认自己的不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果一时难以解答, 也不能敷衍了事, 要敢于说:让我想一想, 过后再回答你.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这个主体将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无拘无束, 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里, 可以读得用心, 想得开阔, 说得畅快, 问得自在, 议得尽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 只要学生的观点正确, 我们都要积极采纳或借鉴.这种民主, 平等, 融洽的师生关系, 无疑会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开启他们的智慧, 使其智商和情商真正达到和谐共振的全新境界.

三、善于理解学生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学生视为知心朋友, 学生偶尔有什么问题或出现什么差错, 老师首先不能急躁, 要冷静, 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而盲目地下结论, 或者加以埋怨和训斥, 应寻找合适的机会地点主动向学生了解情况后, 方能对症下药, 千万不能在众人面前给学生丢脸, 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常言道:“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教育是一项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 教师必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用优良的行为和真诚的爱心对学生进行劝导, 用博大的胸怀和机智给学生以宽容, 用尊重、理解、爱心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消除师生之间感情的隔阂和对立情绪, 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在和谐的氛围中, 逐渐向好的方向转变。

四、多赏识和鼓励学生

赏识学生, 使学生得到心理满足, 使他们产生愉悦感, 从而产生自信。一个学习成绩再差的学生, 也会有自己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赏识和鼓励, 不要吝啬那些赞美之词和举动, 学生最渴望的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例如, 平时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时, 无论答对与否, 我都要给他们掌声并加以肯定, 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或者有绘画特长的, 我常常都尽量安排他们为班级办板报或布置学习园地, 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 但只要他们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 我都想办法培养他们当班级干部, 让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除了注意给学生更多赏识鼓励外, 还重视引导学生懂得自我赏识和赏识别人。通过这样的相互赏识, 使学生学会了宽容和理解, 拥有宽阔的胸怀, 清除自私心理情绪, 塑造完美人格,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把微笑多留给学生

微笑是人类最好的表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 一些人往往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是因为他那热情的态度, 甜蜜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我认为我们老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多给学生几个微笑, 再加上一声由衷的赞扬, 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 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这样, 所有学生才觉得老师有向心力, 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而愿意亲近老师并与老师沟通, 以诚相待。相反, 如果我们老师在学生面前整天板着那严肃的面孔, 表面上看, 好像学生很听你的话, 其实, 学生对你是敬而远之, 师生间自然无话可聊, 可想而知, 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的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1

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用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不研究,不探索,不利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不符的教学方法肯定在教学中是失败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

三、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而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我尤为推崇大拇指赞扬法和击掌鼓励法。只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会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和谐而愉快的火花,建立起一种长久而和谐的体育情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才能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才能够激起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使他们热爱体育、追求体育目标,全面健身发展的目的。

四、要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朝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2

一、需要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份量,积极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满足自己自尊的需要,成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他们的情感障碍的目的,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所以要让学生“亲其师”,必须教师先热爱学生为前提。

二、要尊重学生

尊重比爱更重要,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因为学生一旦失去自尊就会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导致自卑,消沉。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每个学生的智力发育都不一样,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一样,有性格开朗型,也有性格孤僻型,那么做为教师,就应该因个体差异尊重他们,不能只优待优秀学生而歧视纪律差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相反我们应该关注纪律差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才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人,只有尊重学生,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老师,互尊互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

三、不放弃后进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后进生看成没有救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大脑不断成熟,加上环境的变化,只要我们教师工作方法与时俱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所以对于学生进步不明显,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失去信心,甚至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使老师的努力功亏一篑。如果反过来,作为教师耐心的教导后进生,那么班风会大大的好转,学习氛围会更好,那么全体班级成绩会不断提高。故在转化后进生时,教师要做到:不急性,有耐心,不放弃,多抱希望。时刻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有进步时,及时表扬,鼓励其上进,退步时有耐心的加以引导,让他们不能自暴自弃,因为优秀的班级,少了一些后进生,就多了一些优秀生。

四、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我们能够及时开导父母如何尽到责任,正视孩子的成长过程。故做为教师应充当协调家长与学生关系的使者。这样长期坚持不懈,不仅家长可以与老师交往联系,学生也会从家长那里得到有效的教育帮助,了解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更亲近老师,积极进步,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五、关注特殊生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离异的家庭逐渐增多。长期没有父爱或母爱的孩子表现出是非同寻常的。作为教师应更多去了解,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分为三种。

1.内向型。这种学生表现在沉默不语,对什么事都不发表自身的看法,一整天也没听到说一句话,他们自信心是脆弱的,没有勇气与同学打成一片,怕同学,怕失败,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所以,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的药方。老师要用细致关切的爱护之情引导他们参加班集体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及时肯定他们的成就,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

2.头脑聪明,但不专心型。这种同学由于父母从小娇惯,要天有天,要雨有雨,养成他们的自负型,家里有手机,名牌电脑,在家里充当小皇帝,再加上父母疏于管理,一切感情教育都是用金钱来满足,对这种学生我们就要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对那些虚荣、会攀比的朋友一定严加制止交谈,扼制他们的嚣张脾气。在学生的课外时间给予严加看管,动员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文体活动,收拢他们的玩心。在学习上积极鼓励他们,取得好成绩,从而给予表扬。往往表扬比批评更有作用,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而大多数是受批评的,不能让他们的叛逆急速化。

3.品性不好型。父母忙于工作,忙于生计,疏忽孩子的心理变化。由于外面的诱惑力太大,对这种金钱世界,单靠几十块钱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们。我班有一个女生,父母都是有工作的,家里不缺吃,父母给的零花钱也不比别人少,但她非常爱吃零食,父母零花钱用完,就想去偷同学的、朋友的。对这个同学,我私底下跟她谈话是在我家里,就师生两人,面对面坐着。我用平起平坐的说话方式,口吻来跟她聊天,说许多具有典型的事例,并分析后果,这样一来,她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才可能了解更多学生的心理,走进他们的世界。另外有些同学是不会偷别人的东西,但喜欢随便乱扔垃圾,把别人的东西搞坏,心态及不端正,对这种同学我们要斗智斗勇,对症下药,及时抓住把柄,作出相应的惩罚力度,及时端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在平时工作中,对以上这些类型的同学,教师要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六、树立形象,以身作则,感化学生

(一)事物的发展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体现了教师应树立自身美好形象的重要性,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美的知识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条件。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应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教师只有以身做则,才能有能力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是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提高敬业精神,才能感化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相关性去噪下一篇:筹划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