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精选8篇)
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篇1
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尊重
案例展示
三 次 过 招
那是暑期教师交流,我到新学校就接任了初二.一班班主任。
开学第一天,晓军就没来,据原来老师讲,他留的电话是假的;据同学们反映,他是班级“老大”,实属“大闹天宫”式人物。当时我就下决心,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抓好这个班,就必须先从他开始抓起。
第二天一早,他来了,只见他目中无人,冲进教室,一屁股坐在位上,书包还没放,就轻蔑地打量着我,我却面带笑容走过去,问:“你就是小军吧?”。“怎么啦?我就是”。他不屑一顾,反问我,满脸的傲气,我说:“我不能怎么你,你想我是这个班的老师,是一份责任让我问你”。“昨天我就知道换老师了,今天只是想来看看到底怎么样?我们已经气走三个老师了,就你能管好我们班?”。好大一个口气,还瞧不起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但此时的我是满脸写着自信地回答:“哪能叫„管‟,只能说我们是用一条绳上拴着两条蚂蚱一起蹦,一起进步吧?”那时我俩都笑了。他可能是觉得好笑,第一回合就这样结束了。
但这一天,他的表现与同学们说的果然一样。只见他每节课都是歪着身子,翘起二郎腿,他要与谁说话,没有不奉陪的,下课更是不成体统,教室里以他为中心乱作一团,一个男生为讨好他,竟用“苕埽把”把厕所装修的房盖桶破,被值周队抓住好个教育,午后自学时在我一迈进教室就被一本书重重地打着了,那时,教室一下子就静下来了,同学们仿佛在等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他却直视着我无所谓的样子。
此时我说话了:“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受过委屈,之后的感受是什么?”一个同学说:“一次我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我妈妈却说我不务正业,我很委屈,有两天不与她说话了”。另一个同学说:“一次我考试分高了,有的同学却说我是抄的,我很委屈,真想与他们辩解,后来我想:反正不是给他们学,我要努力下次考得更好”。有的同学说:“我有上课爱接话的毛病,我也想好,但自制力差,老师却告我家长说我是故意的,我委屈,从此对老师有看法"。听了同学们的诉说,我把话题一转。同学们:委屈就是小挫折,挫折就是考验,就是试金石。我也想把我今天的委屈、感受讲给大家听:你们知道吗,我是一个新交流到这所学校的,听说我是优秀教师,学校就安排我教咱班,你看学校对我多么地信任,对你们进步有多大的期待啊,可新环境,新领导,新同事,新学生,一切都是新的,需要我去适应,需要我去努力,我不觉得这难。记得昨天我对值周队保证说:“尽管我是新来的教师,你们也不要不好意思,该扣分就扣,班级有问题是我的工作做得不够,改正就是了,当我拿到咱班的名单时,一种师生的缘分,一份责任就在肩上了,下决心要让这个班级成为最好的班级。可是今天我就受到了委屈,你们怀疑我能否胜任?课任老师的告状;学校的批评;已让我应接不暇,刚刚还遭到一本书砸,我想:砸我这位同学决不会是故意的,我能原谅,只是打在我的身上,疼在我的心里。我认为“爱玩闹”是你们的天性,可教室却少了和谐,我担心,你们的野蛮式自由,会让你们跌得很深的。当我看到邻班教室里的同学在静悄悄地自学,真的担心你们落得更远。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我还是期待明天的你们会是个崭新的你们”
放学了,一个同学把晓军写的一个纸条递给了我,上面写着:没想到你能原谅我,其实我不是故意往你身上扔书的。第二回合结束了。
第二天他来晚了,和迟到的同学一样,要补考古诗。也许因为昨天的事,他没有吱声,只是不屑一顾望着窗外,偶而也看一眼书,他在偷背,也许这种争强好胜的人不会在我面前显示自己不行,他会背了,于是我向其他同学说:“用物理公式算,小军的速度最快,我们加油啊!” 此时的他得意洋洋。
这一天我在与其他同学谈话中,掌握了围他身边的班级学生,并先从他们入手,做他们的工作的同时,找晓军的优点表扬晓军,让他们把我的话传过去。
阳光总在风雨后,几天过去了,小军看我的眼神也变了,正当我高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晓军没来上学。同学们反映头晚放学时他还在“天天网吧”玩,我去找也没找到,正当我焦急的时候,他妈妈来了:“你就是小军的老师吧?小军说什么也不念书了,昨天他很晚回家,我叨咕几句,他就火了,拿着我的手机就离家出走了,这孩子谁也说不了,你能帮帮我吗?他对你印象不错。” 我想:幸亏我没惹着他。之后我答应了他妈妈的请求。
回到教室,望着他那空位,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这个孩子不念书了,会怎么样,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他的一生的发展,将来他肯定会后悔。不行!我决不能放弃他,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他拉回来。
于是,我用电话叩开他心灵的大门:“我是包老师啊!你是不是哪不舒服了?怎么没来上学啊?”我假装不知道他已经离开了家,小心翼翼地问他,生怕他不回答我而关机。电话里他说话了:“我不想念了”。于是我灵机一动,我说:“可我想请你帮个忙,昨天你教我做的课件中我又遇到了一点困难,想请教请教你。”他说:“但我已经告诉我爸我不上学了”。好一个“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肯定是他在吓唬父母,我说:“这样吧!何去何从,你选,如果你来学校上学,我肯定给你保密,先不告诉你家和同学,如果你真的不想念了,我还能帮你办手续,不然学校知道了会按旷课处理,给你处分,给班级造成的影响不说,倒霉的你还在外面背着黑锅”。这下他终于答应了我。
于是我们在微机室约定见面,经谈话了解:小军看别人都想学习,他也想学,但上网玩游戏很上瘾,家里整天说他不学好,他心里很冷,想自暴自弃,想离家出走。最后他还问我,我这样一个差生你为什么还管我。
于是我先帮他分析了他的优势,指出他最使我不安的是心很冷漠,游手好闲。指出他的逃学就是堕落的表现;他把学习当成负担就是轻视劳动,让人颓废。要让别人瞧得起你,至少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看。你就像小苗,家长、老师帮助、批评就是在施肥、剪枝、除虫。最后帮他设计未来,然后说:“人应该讲点良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能与父母赌气影响了自己的前途,虽然欠账多,但是我们还有两年的功夫,要相信自己”。他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懂了,士为知己者死‟,我会听你的话的”。我笑了:“士为知己者死,你不是在给我学”……他也笑了,相信那是从心底。
他终于回到了教室。第三回合结束了。
为了能稳定他的情绪,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我赶紧教给家长一个教育子女的秘诀:用心沟通,明松(表面不管,不唠叨),暗紧(与我沟通),并再三叮嘱一定要与小军保持着一种暂时的“和平”。
小军在渐渐进步,虽然也经常出现问题,可我帮助他从不灰心,终于是在过了大约两个月我们才度过磨合期,他成了我的网友。有一次,小军在电子邮箱发给我的信中写道:现在我父母不再唠叨了,我们关系又好了。我知道:我很任性、叛逆,常把老师气得皮开肉“颤”,而认识你这个老师时,却无法对你“恨之入骨”;因为你对我总是“明察秋毫,望穿我的心里”。我还特怕你的一句“只要你一天不改,我就一天不收兵”的那句话,我真的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言语去表达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歉意……。更令我欣慰的是他竟把班级的小团伙带动起来了。我的班级越来越好。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穷则思变”。在这教育改革新时期,面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黔驴技穷”的时候,我“铤而走险”,以多元化的角色实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用尊重与体验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争取教育的最优化。在小军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强制只能造成逆反;尊重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机智才会让璞石生花。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回到“以人为本”教育的起点,根植于实践的沃土,用教育的艺术使劣迹斑斑的学生幡然悔悟,存在不良个性的学生克服缺点。从而培养出身心和谐与健康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和谐。
经典评述
面对任性、叛逆、我行我素的学生,就是面对教育的难题。本案例的作者没有被难题吓倒,而是积极面对,和谐共进。她以女教师特有的宽容、大度,演绎着他和学生的故事:挑衅、原谅;进攻、回旋;她就是这样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有规则的碰撞,成功地进行了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尊重,产生情感;原谅转化为力量。学生一旦把老师当知己,教育就会收到实效。这则案例再一次告诉我们:强制,学生可能逆反,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尊重,学生受到感动,会使教育获得成功。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
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篇2
一、教师与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 教与学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从教师来说,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 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 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作最信赖和仰慕的人, 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 把它当成一种享受, 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所以就会积极配合, 专心听讲, 勤于思考, 努力学习, 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 会尽量吸收, 这又提高了学的效果。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们都有民主、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 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 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 尽管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 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紧张的, 学生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而且,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 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课;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 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教师学习;学生喜欢某位教师, 他们往往爱屋及乌地喜欢他别的东西, 如语言、仪表行为或所教的课程等等。所以,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为博取教师的关怀和赞赏, 因而努力于该科的学习。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学生来说,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摒弃以往习惯的“我讲你听, 我说你服, 我打你通”的家长式作风, 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如上好一堂生动活泼、严而不死和民主愉快的课;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 把静止、干瘪的内容变成生动的、丰富的;把繁杂的变为易懂的, 把艰涩难解的变为言简意赅的……凡是热爱学生的, 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 都会把教育、教学当成一门艺术, 不断探索和创新, 但是, 如果师生双方总是处于抵触情绪之中, 那么教师和学生创新的灵感和火花也不会被激发出来。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观念的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智育功能的发挥, 而且还影响着教学中德育的效果。学生认识人生和社会, 总是从认识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开始的。学生视教师为楷模, 他们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质。在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 学生享受到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 使他们相信人世间是真诚、美好的, 从而体验到友爱、尊重、诚实、平等等道德的珍贵。相互信任和尊重, 视教师为知己, 则可消除对方的顾虑, 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扉, 把他的困难与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讲理的环境中说出来, 从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抒发和松弛, 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见,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 及时矫正学生不良动机和行为。
五、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师生在教学中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和敏锐的智力。
从教师来说, 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 无论是传道、授业或是解惑都是一种精细的、刻苦的精神劳动;教师的任务又是艰巨的, 培养一代新人的工作, 需要教师长期的、紧张的劳动, 并且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地去追求。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师对其职业感到厌烦, 教师工作会使他视为毫无乐趣, 难以忍受的苦差事。如有的同学不喜欢一门课或者跟老师有抵触情绪, 即使老师在上面讲的很卖力很精彩, 他们仍然在下面说话、听录音机、发短信、甚至睡觉, 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长此以往, 教师就会变得忧郁、消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愁苦等情绪而导致心理疾病。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热爱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师生间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就会自尊自信, 心情轻松愉快, 心理也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 学生 (特别是差生) 在教学中老是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和冷遇, 师生人际关系极度紧张, 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恐惧、屈辱、焦虑等不适心理, 导致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可见,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 不良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在校青少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
论政党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 篇3
关键词:政党关系和谐;和谐社会;共产党;民主党派
政党关系和谐是一个全新而逐步形成的理论。最早是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使用和阐述这一理论,即“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随后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2]针对此,胡锦涛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增进参政党内部和谐,密切同自己所联系的社会成员的关系,始终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3]到了中共十七,胡锦涛又提出了“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命题。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就此,政党关系和谐的轮廓已经完整勾勒出来。所谓政党关系和谐,就是指各个政党之间互相关系的最优状态。这种最优状态即保证了团结与合作,又保持了监督与参与;即保证了稳定与秩序,又保持了差异与活力。实际上,这种政党关系和谐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下,基于此,政党关系和谐才能够真正实现。本文针对政党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
一、利益条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政党是代表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归根结底,政党也是为维护和实现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而服务的。因而,利益是政党活动的基本动因。鉴于此,在多党合作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是否一致决定了政党关系和谐的立论基础。对此,恩格斯指出:“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了。”[4]就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而言,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民主党派也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就是说,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性质都要求他们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利益。正是有了一致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才具有统一的目的和行动,在多党合作过程中,双方关系不断趋于和谐。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双方能够实现合作并且进一步完善合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感召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就走到一起,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建国大业,实现了民族独立。正是由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贡献,才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党制度。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民主党派所依靠的阶级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关于民主党派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问题产生了质疑。就此,毛泽东一针见血的指出:“党政机构要精简,不是说不要民主党派。……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尽管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但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仍具有一致性,也就是与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后,发展生产力和改善民生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所在。具体而言,共产党代表了全社会人民的整体利益,各民主党派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但在发展生产力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他们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不同阶层群体的特殊利益属于全社会人民整体利益的一部分,所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
综上所述,由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着一致的根本利益,所以,双方能够合作并且不断完善合作。这也构成了政党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正是在多党合作中有了双方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才能实现政党关系和谐。
二、目标条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目标的相同性
对于政党关系和谐的实现,在多党合作中除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一致性外,双方政治目标的相同性也是至关重要。正是有了双方一致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标才从根本上决定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能够实现和谐。显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目标的相同性是政党和谐的又一前提条件。
早在中共二大上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无独有偶,民主党派成立伊始,也把反帝爱国、追求自由民主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可以说,正是共产党的最低纲领与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具有共同之处,双方才有了走到一起共同合作的前提。这是多党合作能够实现的历史必然条件,随后发生的偶然历史事件把双方真正推到了一起。先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视图灭亡中国的武装侵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初次联合起来,形成了“三三制”政权,为实现民族革命的胜利而并肩战斗。之后,面对国民党政权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再次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推到了一起,为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并肩战斗。可见,正是基于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目标的相同性,双方能够通力合作,从而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而各民主党派也已经变成了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同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当前情况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政治目标,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正是基于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这一共同的政治目标,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才能通力合作,和衷共济。此外,这一相同的政治目标也为双方提供实现政党关系和谐的平台。自然,在朝着相同政治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间会变得更加和谐。
三、政治条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基础的共同性
我们知道了政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根本利益的相融和政治目标的趋同,那么,也必然有其一定的政治基础。正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党才能真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走到一起,在发展中不断趋向和谐。当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具体说来:
建国前夕,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6]之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响应“五一口号”。可以说,当时“五一”口号就成为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能够建立合作关系的政治基础。随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它即体现了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最低纲领,也体现了各民主党派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共同纲领》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同时,民主党派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针对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仅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7]就此,正式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和确立,为共产党制定多党合作的原则和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时代在发展,理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深化。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新时期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8]在此基础上,2005年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政治准则进行了进一步概括,主要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9]在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下,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继续通力合作,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各自能力、完善自身建设,走向政党关系和谐。
四、历史条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奋斗经历的相似性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并肩奋斗经历的相似性为政党关系和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土壤。政党关系和谐脱胎于多党合作,因此,政党关系和谐能够不断地从双方共同奋斗的历史中吸取养料。事实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经历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作为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而并肩奋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亡国亡种的民族危难,为了抵御和打败共同敌人,共产党与各民主人士组成了“三三制”政权,并肩同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做斗争。可以说,这时就开启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并肩奋斗的历史先河。随后,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面对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国情的变化,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再次走到了一起。这一次双方共同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大任,共产党主动的选择了民主党派参加政权,民主党派自愿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此,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格局初步形成了。建国初期,民主党派协助共产党完成了三大改造,尤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民主党派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作为阶级联盟性质政党而并肩奋斗的产物。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而并肩奋斗。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与此同时,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其社会基础和成员由原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与其他爱国分子转变为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和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从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转变为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顺应这一历史变化,“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基本方针的提出肯定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并肩奋斗的历史,并且也为双方未来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之后,双方合作经历一场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不过在逆境中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共同闯过了历史关隘,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正如恩格斯所言:“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10]
第三个层次是在制度和宪法规制下并肩奋斗。改革开放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继续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继续为共同的历史任务而并肩奋斗。面对新形式对多党合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加上国际环境变化的风云莫测,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发展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并肩奋斗开始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序言,这就使多党合作得到宪法规定,上升为国家意识。
简言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历史的考验和锤炼中,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结成亲密的友党关系。与此同时,双方并肩奋斗也经历了三个层次,而不断趋于和谐。
五、思想条件: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思想基础的同一性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着同一的思想基础,这决定着双方的一致行动。所以说,正是有了相同的思想基础,政党关系和谐才能实现。进一步说,双方的同一思想基础就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然,这一思想基础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共产党才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于民主党派而言,在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之后,他们随即表示坚决响应,至此,标志着民主党派放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接受共产党领导,同时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斗争。可见,转变后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与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基本一致,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民主党派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尤其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民主党派阶级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已经成为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的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共同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与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性质而言,即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共产党与作为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民主党派,这一性质也就决定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共同思想基础。因此,也就要求,一方面,共产党要加强思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另一方面,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提高贯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为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总之,正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双方才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这正是由于这个同一的思想基础,为政党关系和谐的实现提供前提条件。
六、法治条件: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合法性
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合法性是政党关系和谐的又一个前提条件,正是基于这种合法性,政党关系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对于合法性问题,阿尔蒙德指出:“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11]本文认为合法性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人民群众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与认可;二是由于其历史贡献而得到的权威性;三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文本的规定。根据这一界定,显然,共产党执政与各民主党派参政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具体而言: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其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选择、是人民群众选择,其执政地位的取得具有充分的合法性。除此之外,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国六十年来,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热烈拥护,这就充分巩固了其执政的合法性地位。与之呼应,民主党派参政地位的合法性也是理所当然。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党派就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尤其在共产党发出“五一口号”之后,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是基于此,民主党派取得应有的参政地位。建国六十年来,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存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与共产党一道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历史记录了民主党派的贡献,人民见证了民主党派的贡献,可以说,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当之无愧,具有充分的合法性。除了依据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历史贡献和人民群众认可获得充分合法性外,我国也在法律制度层面对其合法性进行了规定。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就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序言,以宪法的高度肯定了多党合作,肯定了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合法性。
总之,只有确立共产党执政与民主党派参政的合法性,才能保证政党关系和谐的实现。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政党关系和谐也只能流于形式。
七、结论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和谐政党关系,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中,与中国特殊国情相适应,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当然,政党关系和谐提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一定的前提条件之上。如果把政党关系和谐比作一个亭子的话,那么,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有了一致的根本利益、相同的政治目标、共同的政治基础、相似的奋斗经历、同一的思想基础及其地位的合法性就是支撑起这个亭子的六个立柱。正是具备了这六个前提条件,政党关系和谐才能够站得住脚。
作者简介:宋连胜(1952-),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政党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董树彬(1982-),男,河北滦南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政党制度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 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06-7-13.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6.
[3]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0-1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8.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46.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2.
[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5-2-18.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
[1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36.
联系方式:长春市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南五A区566室;邮编:130012;董树彬(收)。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篇4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极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 ·泰誓》)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马克斯 ·范梅南.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 99页。)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158页。)对教育的道德批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3)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京)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4期。)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德国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路径
1、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的同构
[理论阐述]
所谓 “权威 ”,《新编汉语词典》定义为:一是指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指在某种范围里享有威望的人或事物。美国学者克利弗顿(Clifton R.A.)和罗伯特(Roberts L.W.)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性因素形成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包括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指社会的文化传统赋予的权威;法定权威指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赋予的权威。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是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感召权威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
(1)教师制度性权威与学生尊严
教师的制度性权威,无论是传统权威还是法定权威,都只是一种外在性权威,是依靠习俗力量和法权力量来维持的权威,在此权威面前,教师尊严被充分肯定,学生尊严却被忽略,故学生对教师权威只是表面服从,内心并不悦服。这种制度性权威带来的 “师道尊严 ”,在现代社会遭到强力批判。张宗麟曾经认为,过分的师威会影响学生学习、限制儿童个性发展、养成阿谀逢迎的行为,因此大声疾呼: “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也曾经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书呆的世界、残酷的世界、奴隶的世界。”教师制度性权威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并不简单否定制度性权威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制度性权威包含对学生尊严构成否定的可能,教师绝对不应该仅仅依靠制度性权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2)教师感召权威与学生尊严
感召权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所获得的权威,是教师的道德付出得到的职业回报。“师者,人之模范也。”(《扬子法言》卷一)教师的感召权威通过为人师表得以体现。“为人师表”是教师展示自己职业骄傲的古训,檀传宝先生对“师表”的解读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他认为:“师”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 ,“师”决不是一个职业符号 ,谁佩戴它谁就是“师”。“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标准意。为师的人必须注重仪表、言行、形象,这是“师”足以供人效法的外在前提。所以“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之榜样。(檀传宝:《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修养》,江苏高教,2001年第 3期。)教师的为人师表,必然要求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而身教,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行动上的道德楷模。关于身教的重要性,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样,身教成为教师育人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意味着对教师的身份约束。对教师而言,为人师表意味着教师必须基于道德的最高要求承担行为责任。蔡元培先生主持北大时对教师的德性就做了明确要求: “嫖、赌、娶妾等事,本校进德会所戒也。”中国传统社会,教师的权威很高,除了教师的身份定制,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也是特别的原因。舒新城回忆幼时在后溪垅回龙阁读私塾时的情形,他说: “平常遇着乡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和争执,总是请先生代为解决,而且作了日常实务的顾问。所以一乡有了一个私塾,那乡间的人民都无形中感到一种光荣。”可见,教师感召权威是教师依靠自己的道德行动获得的权威,不是教师依靠优势地位的强加,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完全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我选择。
(3)教师的知识权威与学生尊严
学生是求学之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自己权威的重要条件。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时,就对教师的学问提出了严格要求: “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9年版,第 271、334页。)很显然,元培先生将教师的学问不仅理解为知识的渊博,还包含对知识的敬重,对知识的探求精神。教师依靠知识树立的权威,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值得服从的权威,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既是向教师表达敬意,同时也是向知识表达敬意。所以,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构成对学生尊严的否定,因为这种权威并不是老师的外在施与,而是学生的自觉体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崇。
[案例分析]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高中老师的回忆
记得高中时第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看起来像是老太太的张文林老师,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说话不急不慢,声音不高不低,讲课清晰透彻,在她的影响下我的语文学习很见成效。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邹老师,虽然说话娇声娇气,连批评人都像是唱歌,唯教学一丝不苟,面对一帮全校闻名的调皮捣蛋的男生班,用出色的教学能力令我们钦服。第三位是马奔老师,老教师,读课文很有激情,读古诗摇头晃脑,还给我们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直到现在我还喜欢古诗,尽管不怎么懂,但是喜欢听它的韵律。
----搜狐:中国教师回忆:我的高中老师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对自己曾经的语文老师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语文老师在这位学生心目中的分量,甚至能感受他们师生之间教学上的享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当然不言而喻。第一位“深度近视”的老太太教师讲课“清晰透彻”,第二位“娇声娇气”的年轻女教师讲课“一丝不苟”,第三位“摇头晃脑”的老教师讲课“很有激情”。三位不同的教师,用他们不同的优点在学生面前树立了相同的权威。可见,教师权威的树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所长,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接纳自己,乃是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最好方式。
[问题讨论]
教师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人不是神。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正确回答,是对教师的职业不敬。
教师的知识权威并不意味着自己在学生面前无所不能,相反,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考倒老师的机会太多,仅就知识信息而言,教师相对学生已经越来越丧失自己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教师与学生相比正在成为知识的落伍者。教师的知识权威在于,教师对知识拥有强大的解释力,同样的信息,教师能够做出与学生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做出多方位的思考。如果面对学生提出的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无知”,这样,虽然自己可能面临知识权威的挑战,但自己的坦诚则肯定可以获得感召权威的加分。当然,我们可以在向学生告知自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谈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为负责任的老师,我们可以在课后思考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我们将有两份收获:学得了一份新知识,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人。教师尤其要避免不能回答学生问题而导致的自我否定。据载,2001年 5月 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 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这是最极端的例证。其实,这老师死的很冤,按照这种死法,没有几个老师有幸活下来,因为每个老师都存在被学生考倒的可能。然而,大学哲学教授不会做高中生的哲学试卷,大学语文教授做中学生语文试卷不及格者大有其人,但大学教授不会选择自杀,甚至不会感到难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一张高中试卷所能测量的。同样,高中老师我们也应该告诉自己,自己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一个学生的问题所能否定的。
请注意,教师不能回答学生问题只能是偶尔而不是经常,只能是难题而不是常识。
2、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 “教权 ”的落实,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提升对学生的责任心;学生 “学权 ”的落实,则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为师生的教学交往预置前提。
(1)教师教权
教权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和教学活动的控制权。具体表现为:
教学主导权。教学主导权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组织权力,更多地是指教师用教育行动表达教育理念的权力,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籍此实现自己的教育创意,是教师最基本的教权。但当下,教师的教育行动与其秉承的教育理念之间有时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教师的教育行动受到来自体制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应试体制正在窒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也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行动。高中教师的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应试的教育体制,在应试体制下,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智慧集中于教学大纲和“正确答案”,教师不经意间形成了“萎缩性”思维,失却了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有人说,高中教育是使聪明人变愚蠢,愚蠢人变聪明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在现有的体制下实现教学主导权的最大伸张,教学主导权的最大化实现,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最好发挥,最好地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
教育批评权。批评学生是教师教权的基本构成内容,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子。有一种观点将教师批评权看成是师生关系的对立物,这是严重误解。其实,当教师批评学生时,主要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你是一个值得我关注的人”,表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和信任。假如将学生的进步比喻为汽车的行驶,表扬是给学生提供动力,批评就是给学生提供制动,二者都是保持汽车前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封建时代,教师的批评权以“教鞭”为典型表征,体罚成为教师行使批评权的基本方式。今天,随着体罚被禁止,教师的批评权也似乎处于没落之中。原因在于,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下,“批评”被无意间摆在了“非人性”之列;同时,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关爱,对“批评”的心理免疫力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可能做出极端性反应,教师在行使批评权时的顾虑大大增加,担心家长投诉、学生跳楼。但教师批评权的弱化必然导致学生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蔓延,并淡化教师的教育责任心,消解师生关系的紧密性。
教育享受权。依教育的本性来说,教师的最大成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看到学生的心灵生长和人格进步,并由此获得职业尊严感和归宿感。但是,现代教师却无不受到无形的市场力量的钳制,同时受到技术性的考评体系的威逼,教师不得不以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如考分和名次等)为追求目标,并将自己的职业价值依附于教育对象的符号化表现。根据调查,世界各国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学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教学创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的参与等。在这 4项指标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于首位。3/4 的教师认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中国经济网 2009年 09月 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这样,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目的性价值被消解,工具性价值被凸现,教师的教育行为正在沦落为一种纯粹的谋生行动。因此,当代的中国教师有责任矫正自己的教育享受观,将注意力转向学生的心灵成长,关注学生心灵的教师,必然也是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学生的学权。
自主学习的权利是学生学权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尤其应该拥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被动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杨振宁教授曾经对学生学权的丧失表示忧郁: “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今天,中学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应该说是尊重学生学权迈出的重要步骤。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是把 “课程 ”狭隘化为 “教学内容 ”,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所占比例小。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姜秀珠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05期第 100~ 103页。)但是,新课程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权的解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新课程精神的落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实践性内容很难从现有的考试方式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知识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以及上课自由权等,在目前的体制下还不可能得到实现。当然,对学生的学权应该有辩证的认识,因为学权的放纵也可能对师生关系造成伤害。蒋梦麟就对五四之后学生权力欲膨胀的后果进行了描述:学生的权力 “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者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 ‘校规 ’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西潮 ·新潮》,长沙:岳麓书社 2000年版,第 132页。)
所以,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权,有什么程度的学权,怎样在保证教师教权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学权,这都是当代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学生学权的尊重,就是对学生自由的尊重,就是为师生关系的和谐预设空间。
[问题讨论]
怎样对待中学生谈恋爱?
教师在学生谈恋爱的问题上,往往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该有心理准备。常言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生命在爱情面前都显得渺小时,教师的劝诫的有效性就不值一提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恋爱问题上就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恋爱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中学生谈恋爱是其作为公民的权利,教师尊重这种权利。其次告知学生,教师在尊重中学生谈恋爱权利的同时,有责任告知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并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加以强化性说明。
再次向学生提出建议,而且必须明确告知教师的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最终的决定权在学生手中。
教师一定要非常清楚,用跟踪、威胁等方式面对中学生谈恋爱,绝对是徒劳无功的。
3、教师 “真实 ”与“完美”的平衡 [理论阐述]
教师的 “真实 ”代表着坦诚,教师的 “完美 ”代表着高尚,二者均有利于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感召权威。教师的真实与完美,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在社会对教师形象的定位上,教师应该是“完美”的人。但对一个在本质上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教师,将面临道德上的两难:教师是依生活的常态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还是在学生面前假装高尚让自己变的虚伪?如果教师不伪装高尚,教师就面临言行不一的道德困扰,学生会问:一个自己都不高尚的老师怎么有资格教我们高尚?如果教师伪装高尚,学生也会问:伪装高尚已经是一种道德虚伪,道德虚伪的老师怎么教学生走向高尚?在实践上,教师形象的完美定位容易使教师发生人格上的道德分裂。在学校之外,教师只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以普通公民道德要求自己,其可能是道德上的平凡之人,甚至可能有些许的不良习惯;在学生面前,教师则用超越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让自己变成道德上的崇高之人。于是,教师的道德人格就有了校外与校内的区分,同一个人,校内的这个人总是比校外的这个人显得完美。
因此,教师不能以单纯的完美形象示人,教师还必须让自己走向真实。教师的真实性体现在:
教师是向己的人。教师与其他从业者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是一个向己的存在。马克思说: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514页。)教师也一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并渗透于全部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利益合理合法,教师职业利益的实现过程,正是教师向己性的呈现过程。教师的职业利益形式多样,其中,教育作为谋生的手段,是教师职业利益实现的基本形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9年公布了首次由 24个国家参加的 “教与学 ”调查,结果显示,有 85%的教师具有永久性的工作,在丹麦、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等国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永久职位。稳定和安全感,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所在。(《 教育观察 :全球教师评价指标学生成绩为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09-09-16日 http://edu.ce.cn/foreign/xy/200909/16/t20090916_20025091.shtml)此外,由于教师职业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可能被学生所尊重、欣赏、甚至崇拜,教师也将获得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成就感,这也是一份重大的精神利益。如果将教师的向己性理解为“利己 ”,这种利己也是一种高尚的利己,教师是“富有利他主义精神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每一个行动从根本上既是利己又是利他”(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54页。)从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健康的自私、一种伟大的自尊和一种不愿作无谓牺牲的倾向。”(马斯洛著:《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第 109页。)简单地说,承认教师的向己性,让教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也让教师作为人走向了道德的真实。
教师是向己的人,并不否定教师是向善的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向善既是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更是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要求。教育是灵魂的塑造活动,凡是被造之物,总是塑造者意志的对象化产物,恰如人类会按自己的意志造神,教师也会按自己的意志育人。当学生成为教师的对象化客体时,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教师意志对学生的统摄能力,教师的道德走向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着学生的道德走向。所以,教师的向善成为学生向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用言行证明自己是优等的守法公民,善于良心的自我反省,懂得为正义欢呼,为悲情流泪,对乞丐表达同情。往高处走,教师应该懂得伸出援手,与他人分享喜悦和幸福,懂得用行动向祖国表达忠诚。但教师的向善不能也不应该代表教师道德上的完美,而仅仅体现为教师对道德的高尚性追求。
教师是在 “真实 ”中走向 “完美 ”的人,由此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案例分析]
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张海昶名字中的“昶”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的名字没有点到啊 ?”等张海昶同学举起手来,教师继而反问:“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这名男生答道:“我叫张海永”。在一节公开课上,他提问该男生,连叫了几次“张海永”,均无应答。老师走上前:“张海永同学,上课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张海昶,地球人都知道。”全堂哄笑。(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109页)。
其实老师最后的尴尬根源于自己对“真实”地掩盖。本来,不认识一个“昶”字,本不是什么大事,虚心向学生请教乃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爱面子”的老师却企图用自己的小聪明保住面子,但却被“不给面子”的学生识破。学生的行为虽然带有明显的恶作剧性质,体现出对老师的不尊,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师“虚伪”的惩罚。所以,在师生交往中,做回“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维持自己脸面,是一种更明智地选择。“真实”可以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心理的开放状态。
[问题讨论]
教师是否可以接受学生礼物?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接受承载师生情谊的小礼物,如一张小卡片。学生的礼物应该是也仅仅是表达师生情谊的载体。
教师接受的学生礼物应该与学生的功利诉求无关,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联的礼物接受都有利益交换的嫌疑,都会破坏师生关系的感情纯粹性。
教师切忌接受学生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贵重物品或金钱。莎士比亚曾经说,金子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让黑变成白,让丑变成美,让懦夫变成英雄,让老朽变得朝气蓬勃。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金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也可以让白变成黑,让美变成丑。金钱的力量可以给师生关系带来质地负面影响,让教师人格受到损害。老师应该清楚,当学生将金钱送给自己时,也将鄙夷送给了自己。
4、师生心理契约的达成 [理论阐述]
心理契约本来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其引申于师生关系之中,也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价值。阿基里斯最初用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表征领导与部属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心理契约已经被广义理解为某一特定关系中一系列的主观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期望假设和义务承诺。-----心理契约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愿望、意向以及契约主体所受到的约束和激励,各方满意互感是心理契约所达成的最佳耦合。”(申来津:《 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 9期。)心理契约在形式上没有明文规定,并处于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但是,“虽然它(心理契约)并没有写明,却是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波特 ·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4页。)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可以实现双方的相互认同与接纳,让师生之间产生 “谐振效应 ”。它带来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最终延伸到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信任。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体现着师生间的高度默契,表征着师生之间融洽的交往关系,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典型的挚友特征。具体特点如下:
首先,心理契约给师生关系注入了高度的安全性。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师生的相处对彼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师生之间的心理处于不设防状态,相互之间没有猜疑和疑虑。其次,心理契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善意的解读方式。师生交往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心理契约建立的高度信任让师生之间对彼此的行为表示理解,即使做出了于对方不利的事情,对方也会基于善良愿望予以解读,给以宽容和理解。
再次,心理契约使师生之间的关爱成为高度自觉化的举动。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明示,师生之间已经通过默默地举动表达了彼此的关心和爱护。
师生间心理契约的达成是一个情感积累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用爱心和行动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开启,用真诚和耐心对学生进行感化,同时还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跟着自己行动。怎样达成师生间的心理契约?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步走:
主动给学生以关爱 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默默地主动地用行动给学生以关爱
尽量少用语言,让师生用心体验彼此的付出。
附录 :学生最爱听的 <<阳光语录》 .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莱某某。5.你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7.这事交给你,我根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门 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啊。16.办法总比困难多的。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20.孩子,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
-----引自相关资料 [案例分析] 老师的感叹
那一年冬天,由于一次感冒,引发了我的气管炎,吃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每天都在不停地咳,上课的时候更是如此。恰巧学校要我上一届公开课,当时,我选在了七(1)班。为了不使学生紧张,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跟同学们打了一声招呼,告诉他们第二天要在他们班上一节公开课。在正式上课的那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准备课件,七(1)班的班主任来了,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去教室的时候,发现几个大个子男生,正在安装他们班已经拆掉的阳台门,看到这些,她连忙去制止,因为他们班的阳台门已有些破损,当时是怕影响班容,才拿掉的。但听了几个男生的解释后,班主任没有再制止他们。他们说,孙老师的气管炎犯了,如果吹风,她会咳得更厉害的,会影响她上公开课的效果的,装上门,可以抵挡一些冷风。听着班主任的讲述,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的细心,为他们对我的关心。
----来源于《风中的成路:欣赏型德育的师生关系模式研究》,第 123页。
几个大个子男生,知道老师要上公开课,担心外面的冷风加重老师咳嗽,在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想到了对老师的关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契约达成状态下的尊师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学生的偶然行动,但却是师生感情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孙老师为学生付出之后学生给予孙老师的真情回报。、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张力适度,是指师生关系要保持在师生的角色范围之内。师生之间既不是朋友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基于师生关系承担责任,避免超越彼此角色承担不必要的社会义务。
教师应该避免对学生的责任过度。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责任的过度主要表现为主体的责任行为超越了自身的责任能力。富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总是喜欢承担“完全义务”,因为只有履行完全义务才会有道德上的绝对高尚。然而,道德对义务感的无节制推崇却可能让主体义务感与义务能力脱节,从而导致主体道德上的无能。毕竟,“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王效民:《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 3期。)教师责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可能让学生产生道德上的歉疚感进而躲避老师,或者教师的责任感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学生自由的干涉,学生同样会躲避自己的老师。
教师超越自己的角色承担义务或者放大自己的角色义务,意味着承担了比社会赋予的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教师对角色责任的超越却面临着可能的道德风险。超越角色承担道德责任导致的道德过度可能构成对学生道德权利的剥夺,让善成为不自觉的恶。有一种伦理逻辑是,自己的道德义务就是他人的道德权利,自己履行的道德义务越多,他人获得的道德权利也越大。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生履行道德义务本身是一种道德权利,教师履行道德义务的合理性必须以不损害学生的义务性权利为前提,否则,自己的道德义务就不会成为学生的道德权利。
[案例分析]
关于师生恋爱
我的朋友真是傻,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结了婚的男老师。说说你们的看法吧,我现在不知道如何开解我的朋友诶。
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The Problem Got Serious~
其實無乜焐恏啊!自己中意咪得咯,焐洗理其它魜點唸!中意米得咯...不过结佐婚就悟好喇
我就觉得无咩问题啦,终有一日,学生会陆续毕业,甘就可以自由甘选择自己中意嘅人拉!~~~ 中意老师..可能一半系出于单方面好单纯嘅倾幕 &欣赏.....假如真系中意嘅...米放胆去.....不过...结左婚就米拉!~~~~ 都无咩啊,自己中意就 OK拉
网上就此开展的调查: 你是否赞成师生恋? 共有 163 人参与投票,赞成 12.27%,反对 26.99%,无所谓 60.74%。
(来源:广州学生网论坛)
师生恋爱,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事实。从网上的对话和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师生恋爱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说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的心理与道德阻力并不像社会想象的那样强大。
虽然学生爱上老师有时候不可以避免,但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严格控制在“师生角色”的范围之内,并从语言和行动上以教师身份规范自己,师生之间产生恋爱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吗? 教师不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可以尽关爱的义务,其前提是教师给与学生的爱永远只能是师生之爱,这是教师角色所规定的道德责任限度。
如果教师超越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以关爱,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教师的爱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心理排挤,侵占了属于父母专享权利的子女之爱,教师就构成了对学生父母的道德侵权,陷入了对学生父母的不道德。
因此,当教师基于一种崇高的角色责任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时,教师事实上可能已经走向了责任过度,从道德的本质性规定来看,教师既没有义务更没有权利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 ”作为血缘性的范畴并不包含在教师的角色的规定性之中。
(三)师生关系中的危机处理 1、师生关系危机的表现形式 [理论阐述]
(1)师生的信任危机
信任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但是,师生的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师生关系危机的主要表现。师生的信任危机是指师生对彼此言行的真实性总是处于怀疑状态,学生并不将教师看成是值得信赖的人。就其原因,教师言行的不一致是导致教师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本来,言行一致是底线的道德要求,是普通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是,教师的言行一致却成为对教师严峻的道德考验。普通公民的所“言”是基于自己实际道德水平的现实之言,对自己做不到的道德圣言,只要自己不进行言说,就没有用行动履约的责任。但是,教师不同,为了给受教育者提供至上性的道德目标,必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进行道德言说,这不是教师的个人选择,而是道德教育的职业性规定。在中国,如果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客观上就是用大公无私的圣人道德要求教师。然而,教师是现实的人,教师并非生活在未来之中,用超越时空的未来性道德对现代人进行规戒,实质上是给教师设置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当教师不能践行自己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时,教师的信誉度就会受到质的影响。
(2)师生的心理冷漠(熟悉的陌生人)
冷漠是 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交往主体的生活苦乐无动于衷。师生的心理冷漠表现为师生关系的陌化,师生虽然彼此了解对方的背景、习惯及性格,但在心理上并没有相互接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将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渗透于师生交往,师生之间出现情感的沙漠化倾向。心理冷漠对师生关系的危害非常大,让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大大降低,让学生陷入心理上的不安全,制造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双方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
(3)师生的相互怨恨 师生关系推崇仁慈和宽容,倡导彼此的理解和关爱。但是,道德之爱既是一种崇高,也是一种 “感性的病理激情”,它让人感受幸福,同时将人导向怨恨。舍勒对此有深刻论述。他认为,爱是充满伦理价值色彩的情感,是一种“价值性情感”,“爱是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47页。)“被爱的东西带给我们快感。”(马克斯 ·舍勒:《爱的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 69页。)但爱的快感对人却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世俗生活会泯灭爱的快感。舍勒认为,现代社会充满惊惧而又渴求安稳生活的 “小市民 ”,本质上是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陌化人”,他们不能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 “藏身于花花绿绿的教会窗户之后,在静悄悄的爱情和友情中编织自己的舞环 ”(马克斯 ·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4页。)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没有了对自然、对宗教的浪漫的“返回”,人们只有投身于世俗的经济活动,头足倒立地 “用手奔跑 ”。但“用手奔跑”已然不是生活的常态,必然构成对主体精神特质和心灵体验的“价值颠覆”。于是,“爱”转化为“怨恨”。按照舍勒的怨恨理论,师生之间的怨恨也可以理解为“爱”向“怨恨”转化的结果。为了在高考中获胜,教师因为“爱”给学生以超越能力的学习要求,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对教师产生“怨恨”,反过来,教师因为学生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要求也对学生产生“怨恨”。怨恨是一种伤害性心理,在师生的怨恨中,爱的快感伴随道德责任一起消失。
[案例分析]
老师知到你个 Q,要加你 ,你会点做 ? 网友的回答: 5 系想了解我地多 D
只系想知到多 D我地噶私隐.....重要系一晚里加塞全班.........个老师好恐怖啊...........最明智噶选择就系换 Q
我从来都 5+老师 ,1系有代沟 ,2系距地都 5中意我 ,3系我都好讨厌距地 ,所以 ,坚决 5+!!!!!
-----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当老师的要加学生的 QQ,本来是想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幸的是,学生都惊恐地寻求躲避。很显然,学生并不愿意向教师开放自己的心灵空间,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难于处理,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有过生动描述:“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现在青年的误解,也和醉人一样„„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精神,自制能力,他就不受纪律不受训练了。”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当,就会导向师生关系危机。就目前而言,师生关系危机的形成原因,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社会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侵蚀。
社会功利化思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依据功利原则处理与学生关系,对能够直接和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教师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座位安排、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同样,学生也依据功利原则对教师行为进行无条件解读,将教师的辛勤劳动单纯理解为教师个人的私利性活动,遮蔽了教师活动的奉献性质。功利化思潮对师生关系的危害在于,教师的高尚人格被消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地位大大降低,制造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排斥。
附录: 依你的感觉,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学师生关系有什么不同,你有何评价。高中的师生关系比大学更加紧密
高中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老师的薪金以及名望
因为高中主要是以应试为主,而且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主要在于应试
大学主要是对学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这类老师在学业上与学生的联系可能不如高中紧密。
高中师生关系可以概括为鱼与水 大学可以理解为更为平等的关系 主要是大学的老师不再以教课为主业 我们的老师对于教学任务并不看重
因为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更多的是一种科研(访谈广州某高校大一学生)(2)应试体制对师生关系的强制。
高考制度是当今中国教育基本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教育公正的基本实现手段,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但高考应试制度对师生关系的消极影响也显而易见,其主要表现是,为了提升高考成绩,教师必须对鲜活的知识加以模块化和应试化,从而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当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得不屈从于教师的标准答案时,学生会产生“学权”被侵犯的感觉,会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老师,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同时,应试体制将教师注意力集中于学生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心灵成长,必然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
(3)教师个人际遇的不公对师生关系的连带性负面影响。
教师是高贵的职业,国家为保证教师权利专门制定了《教师法》,为向教师表达敬意专门规定了“教师节”,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个人权利和教学环境等均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但是,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社会性的不公却可能仍然存在,比如,在有些地区,教师的工资明显比公务员低,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基本肯定等,教师可能对本地政府或者学校管理层产生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延伸于自己的学生,用消极懈怠面对自己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4)师生观念差异带来的师生关系冲突。
师生观念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如何面对师生观念差异却是一个涉及师生关系的重要问题。师生观念差异主要体现为代际差异和身份差异。代际差异是由于师生年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教师和学生认知图式的不同有关。比如,教师告知学生“光阴似箭”,这是教师在年龄增长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但学生年纪轻轻,对时间紧迫的切身体验远远没有教师强烈,教师与学生往往难以取得共鸣。身份差异则是由于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不同而产生的观念差异,比如,高中生的恋爱问题,教师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可能认为高中生应该致力于学习,根本不应该谈恋爱;学生则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认为谈恋爱是自己应有的权利。本来,观念差异应该以彼此尊重为原则,但是,当教师将自己的观念依据教师的优势地位强加于学生时,师生关系的冲突就可能产生。
(5)教师工作方法适当带来的师生关系危机。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良好的工作方法为前提。假如一位教师用嘲讽、厌恶等恶性方法面对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附录:
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讲的话 睇下 D“无赖 ”赖到几时 我都费事理啊
你看 ,还是这些 “老油条 ” 给家长争点光嘛 同我企起身 你点搞呷 笨死啦 神经病啊,你
---来源于“广州学生网”论坛 [案例分析]
刚开始看到老程走进我们班级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他解释道,原定给我们当班主任的老师调到高三当班主任去了。听起来,不过是换了个班主任,但是对我来说却是换了个未来。这个老程起初给我感觉很正派,教育局长司机的儿子他都敢送耳光子。那耳光子让我有些佩服他。不过他很严厉,严厉到我们觉得那是种压力,严厉到我们没有办法忍受。学校实行积分制度,班级一分和班主任多少工资挂钩,刚刚开始有同学扣分,他没有表现出多大气愤,只是说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我觉得这有道理,但是后来,他开始对分数越来越在意了。记得有一次,女生宿舍因为卫生问题扣了三分,结果他让那宿舍的女生一个挨一个站讲台上,然后开始斥责她们。那件事情之前,我虽然不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但是我不讨厌他,但是我觉得,一个老师不管男女,对学生严厉是好事,但是如果对女生,并且是花季女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话,我不觉得他的严厉有积极作用。从那件事情后,我开始讨厌老程。
-----来源天涯论坛
老师对学生的严厉管教并不一定为学生所反感,但是,当老师的严厉突破了学生的心理底线,比如对女学生也不留任何情面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了心理反抗,尤其是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厉只不过是谋求教师个人利益时,学生的对抗情绪就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做教师的,务必以适当和适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尊重学生尊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并获得学生认同的道德底线。
[问题讨论]
教师应该怎样面对调皮的学生?
调皮是少年学生享受生活获得快乐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份权利。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杜绝学生调皮,而是将学生的调皮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调皮带来的负面效应。
调皮的学生往往性格外向,调皮的过程一般也是智慧的展示过程,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及时肯定,并通过适当引导让调皮学生的优点得以正向表达。
让最调皮的学生管理调皮的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置方式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危机的处理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这里主要是从危机处理的理念展开。(1)以友善的心理处理危机。以友善的心理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友善。教师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学生,都应该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护,只要以爱心面对学生,就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问老板。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同样,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友善,教师自己先应该是友善的。
(2)以道德的方式处理危机。
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一定要具有道德合理性。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优势主体,教师如果仅仅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对学生进行压制性处理,或者不恰当地动用学生家长的力量威胁学生屈服,教师在道义上就已经失分,师生关系的危机将由此进一步恶化。
(3)用民主手段解决危机
师生危机的处理,一定要有学生的平等参与,而且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积极地行动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赋予学生以必要的权利。民主手段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表达的善意,民主手段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解过程。
(4)用相对正义的结果结束危机
教师不要期望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结果的绝对正义,事实上,师生关系危机的结束总是会带有某种遗憾,就如弗兰肯纳所言,我们最好选择善减去恶以后所剩最大余额的行为。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的公正只能是相对公正,只是在全局意义上实现了公正,只要达成师生双方共同满意的结果,师生关系的危机处理也便取得了成功。
[案例分析]
我们当初的集体捣乱:当着听公开课的外校老师的面,课间休息全班用粉笔头打仗;上课之前将教室门开个小缝,上放一只脸盆,里面放只扫帚,准备教训迟到的学生,结果砸在推门而入的老师头上;至于上课说话,考试不忘踢球,课间踢球砸碎玻璃、球被老师没收再要回来再踢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值得回忆的是:除了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之外,其余老师包括新来的班主任,对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举动都很宽容。尽管当年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但是他们没有把我们的这些行为“狠狠上纲”;他们也在不断地批评和管束我们,但是每次都给我们留出了改正的时间和余地,也留足了面子;更重要的是新来的班主任放手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把多余的精力引导到开展文体活动上去,于是我们班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教室后面墙上挂满了优胜锦旗;最后我们也在没有多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 54人考上了 50人。------天津耀华中学毕业 50年后的校友回忆
面对“ 集体捣乱”的学生,那位“强扭瓜”的班主任被气走了,其他的班主任却体现出了宽容,为“学生留出改正的时间与余地“,给学生“留足面子”,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包容、尊重和信任,成功地避免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学习成长,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管理上的智慧。
[问题讨论]
解决学生的问题应该及时找家长吗?
除非万不得已,解决学生问题一般不要找家长。
找家长必然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在家长面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恐惧,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反感。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5
老师的这些做法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于是学生坑厌学、逃学,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师生之间出现矛盾,关系紧张,其最终结果是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使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使教师处于紧张不安和激怒状态,产生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和懈怠,而这又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引起师生关系的恶性循环,从而严重破坏了学校教育活动。
一、如何才能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平等的、有促进性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爱也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很难,但确实很重要。真正的师生互爱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同样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诚的爱心才能建立起师生融洽的人际关系。当然,爱心并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良性的师生关系并非要改变“严师”的形象,教育过程中无目标,无要求,学生也无法成材。
二、那么该如何爱学生呢?
首先,我认为爱学生最重要的是理解、尊重学生。要把理解、尊重学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于苛刻,另外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能与教师平等交流,象朋友一样相处。教师要以长者的胸怀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个性特征,不能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当作不良倾向加以制止,如有的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见,我们不能把他当成“刺头”、“不守规矩”,当然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并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而是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以权压服,粗暴武断,采取辱骂、体罚、变相体罚等方式,否则会阻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向来很少严厉地批评他们,我会微笑着和学生讲他错在哪里,有什么后果,应该怎么做,我这样做学生不会对我产生抵触情绪,师生之间隔阂渐渐消除,学生变得很“听话”,对我所上的课也就更感兴趣了,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我的教学也得以顺利进行。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几乎周边所有的老师都告诉我上课一定要凶,否则学生不怕我,要是那样就控制不住课堂,成绩就搞不上去。可我天生是个和善之人,怎么也“凶”不起来,其实在我工作之初我就不想成为一个“凶巴巴”的老师,我想学生也都是懂道理的,我要和他们讲明道理,用师生直挚的情谊来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事实上,我上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和我的感情也非常好,考试成绩也很理想,
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同时也要教育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劳要让他们知道是老师把他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为他们开启了心灵的另一扇门,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老师的辛勤教导分不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就像“母亲”一般,倾听他们的心声,替他们排忧解难,老师为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其次,爱学生还要时刻关注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你很关心他们,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我们班级从外省调来一个学生,由于各省教学内容不同,新来到我们班的学生没有书,我主动帮他买书,选修的新教材买不到,他上课没有书,我就帮他复印了一整本教材,送到他手中,送书的时候我听到班级同学说:“哇!老师真好啊!”这个学生对我没有说声谢谢,但从他的上课的表现以及考试成绩中可以看出他的感激之情:他虽然成绩总体不好,但我的课程从不“拖我后腿”,而且在他的五门功课中我的功课的成绩总是最好的。在生活方面学习各方面我都经常帮助我的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了解我了之后,需要帮助的同学也乐于向我开口,在我生病休假的一段日子中,我的学生在她的语文日记中写道“好想我们的历史老师啊,她就象我们的大姐姐一样-----”看到学生这样写我很满足,很高兴,我知道学生是懂事的。
和谐师生关系的个案研究 篇6
王绪顺
摘要: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是人,教育行为是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沟通得以实现的。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核心。而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可建立一种心理联系,起着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知识的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已有的师生关系似乎不能适应新的体制要求,特别是在近两个学期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一实践中,我着重对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学校的帮助下通过各种活动实践,归纳、总结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教师心理、心理素质、自我提高、和谐师生
一、个案的描述
2008年5月的一天,星期二,第二节,语文课的学生张兴启与教师徐洪涛发生矛盾,学生在课上骂老师,徐老师打了该生。2008年9月8日,星期四第二节数学课六年级的学生与教师发生矛盾,学生将老师打了。我校各级领导对二位学生与老师发生矛盾这些事,态度可谓坚决对几名当事人学生均给予强硬的批评教育。但是态度并非如人愿,现在师生关系僵化现象日益严重。校方领导也感叹到对此事的处理有“亡羊补牢”之感。通过三周对张兴启、耿鹏程等学生和老师的采访、调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谈到理想的师生关系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大家的共同愿望是:师生间应该“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二、个案分析
时代的变化给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注入了新的内容。以前,教师是社会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之一。而现在社会其他人群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相比教师文化学历层次提高缓慢。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平竞争、双向选择,价值趋向多元化等已成为时代特征之一,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在学生身上有所反映。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并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现实的老师。他们对部分不合其标准的老师无形中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进而“不尊重”。在实践中我对学生也进行了问卷调查:
1、你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什么?
2、对现在老师你的评价是什么?
其中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形象如何,这里不说了,当然是各有所云。但令我吃惊的是学生们对日日与其相处的老师的评价结果是全校有十三名一线教师,学生认为只有三名占23%的教师基本满意,只有十名占76%的教师而不满意,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现实小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已多无地位,又何谈信其道呢!教师的原因
首先表现为师德滑坡,向学生推销、索要、要家长请客办事及家访没有空家教忙的现象,其次教师感念邂逅。
3、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变相体罚当作教育手段。
4、师能退化。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繁重等因素,社会生活信息严重不足。据调查表明,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流行时尚、畅销书等方面教师明显落后与学生。
三、个案辅导与策略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以表扬为主,因此多数学生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或遇到挫折,造成性格、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这些都表明家教育的不同步和不协调,而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不好。
学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提前,各年龄段学生无一例外得表现为独立性增强。当前对这些家庭教育规范和严格的多的学校教育时,学生往往一时又习惯了,所以哭鼻子的,与老师顶着干的,出走是有之。他们往往认为教师拿他们没办法,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约束不了他们。这便是近来我校发生几起矛盾事件的又一主要原因。
四、优化师生关系的系列
(一)拓展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1、围绕“充分利用和拓展师生交往时空的主题”,开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
2、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
3、教师增加与一般学生,喝教生的交往频度,拓宽关注各类学生的视野。
4、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擦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并组织教师互相观摩课外活动。
(二)、加深师生相互认知
1、开展“今天怎样做教师”;系列活动o
2、组织“赞我心中的好老师”。
3、尝试“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在部分学科中,让学生尝试做一次教师。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充分准备课上承担领读、讲解等任务、课堂反映特别好,学生们性脆盎然,发言踊跃,听的格外认真。今天我做小老师;活动更让学生切身体会教师工作的甜酸苦辣,加深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三)、改进师生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1、设立多种形式的座谈会,畅通师生对话渠道。学校召开学生代表会的同时,由校长、教导等行政领导直接与学生代表对话鼓励学生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教风等方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并出谋划策。教导处本学期要分别组织,学习困难学生座谈会,特别家庭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了解教师师德、师爱、教学、学生负担等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开展“给老师写封信”,老师给学生回信活动,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3、开辟“学生心语”教师心语板报专栏,加深师生情感交流。
4、举办“教师课堂用语、作业批语、品德评语”,的征集与抽查评语比赛活动,提高师生语言交往的质量。
(四)、优化教师与家长关系 以家长会为突破口,融洽教师与家长关系。我校的家长会在“为提高办学水平服务”和“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向“为提高家庭质量服务发展”。采取两种与众不同的家长会形式。一种是家长、教师二合一座谈会。另一种是学生、家长、教师”三结合的家长会、以年级为单位召开了、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加的家长会,增设一个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通话的渠道。
五、结论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一系列实践探究,对我校师生关系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并对学校的教学、德育等方面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效应。和谐的师生关系已在我校悄然建立起来了,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学生信任、喜欢、尊敬的教师吧!
六、参考文献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探索》2000年第4期
2、冯建军《论交往的教学过程》
《教育研究》2000年2月
3、《优化师生关系》
《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7期
4、《如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黑龙江教育》2002年第12期
5、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2006年8月
6、黎洪盛《浅谈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05年6月
7、周宏、高长梅《教育新概念全书》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7
3、能够确保教学质量。师生关系融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 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的进行。
三、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从我国启蒙教育开始, 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关系就是不平等的, 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 同时, 教师也难放下架子, 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导致了师生关系中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因此, 教师和学生都应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 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构建健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保证优秀的教学成绩。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放下架子, 走近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如果放下架子, 主动去接近学生, 就会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 再慢慢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 使学生对你不再感到陌生, 从而开始接近你, 信任你, 与你建立起一种友谊。只要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地去接近学生, 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 那么与学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 教师应在工作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树立自身的权威性。
2、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诚挚之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激情、有幽默感, 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老师, 喜欢课堂, 进而与教师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我们应该将教师工作当做事业去干, 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应该立志于做一个最优秀的、最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
总之, 和谐师生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要慎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 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这正是教师的光荣使命。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8
一、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协调师生关系。
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且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如果学生前一堂是理解性较强的课,那么接下来的体育课就应在准备活动部分适当地安排些游戏活动,轻松一下学生神经。如果学生前一堂课是音乐课或实验课,体育教师就应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首先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興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用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不研究,不探索,不利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不符的教学方法肯定在教学中是失败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打破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先“教”而后“练”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他们去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谐环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要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 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 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
【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推荐阅读: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09-10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10-29
师生关系的和谐效应11-13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05-16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08-16
师生互动和谐师生关系09-16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07-01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08-29
生物课堂上的和谐师生关系11-10
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研究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