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2024-10-05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共5篇)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篇1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地方, 对我们一生所起作用至关重要。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 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词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这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早晚之分, 也有快慢之分, 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 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 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 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并且时时处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以德治教, 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行为规范中, 因为教师在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 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 教师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 第一天走进班级时, 感到有些紧张。刚刚踏进教室就听见孩子们在悄悄议论, “啊!新老师”、“没见过”、“真胖”……伴着铃声走上讲台和大家问好之后, 还没等我把在家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开场白进行时, 有个看起来有些调皮的孩子就先发制人:“老师, 你是哪来的?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你叫什么?”他的大胆发问引来同学们一阵笑声。我的思绪也一下被打乱了。我定了定神, 对他微笑着说:“我很喜欢你这样大胆发问的孩子, 相信你在课堂上也总是会大胆发言的, 对吗?”他没说话只是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坐下了。班级里的笑声停止了, 同学们用充满疑问的目光注视着我。要知道人与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它决定着今后双方交往的程度。于是我微笑着对大家说:“相信刚才那位男同学的问题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 对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接下来我就把我如何在家准备的开场白以及到目前为止我的想法都告诉了他们。同学们听后开怀大笑, 都说:“老师, 你也有忘词的时候呀!”我笑着回答:“当然了, 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嘛!你们愿意和我这个普通人交朋友吗?”大家都说愿意。不知不觉半节课的时间过去了, 我用了半节课和同学们进行沟通。虽然时间稍长了一点儿, 但从后半节课的课堂气氛来看同学们还是挺喜欢上我的课的。下课铃声一响, 许多孩子都跑到我的身边和我聊天。其中上课最先发问的那个男孩笑着对我说:“老师你还挺诚实的。”

虽然没用上我提前准备的开场白, 但真实的自由发挥让我更加贴近了同学们的心。我深信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他们喜欢一个朋友式的老师远远胜于喜欢一个威严而又高高在上的老师。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 时而把自己当老师, 时而把自己当学生, 得到学生的信任, 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在学校的教育中,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说是渗透于各门学科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在不同的学科中可以因势利导,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低年级开始, 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语文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就记叙了八路军一个英雄连队的五位壮士, 在抗日战争中谱写的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爱国主义主题活动, 让学生不仅了解了祖国过去屈辱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语言中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让孩子们知道这些英雄为了祖国的安宁, 为了人民的幸福, 甘愿抛头颅, 洒热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让孩子明白, 只有现在努力学习, 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 将来才能保卫祖国, 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样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 同时也增强了爱国情怀, 这种情感的点滴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德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德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德育不只是单一的学校教育, 也应是家庭、社会相互协助的教育。有些家长只是一味地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 认为只要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使一些孩子思想行为自私化、极端化。学校德育应同社会、家庭的教育相互配合, 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三、爱心———责任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教师, 拥有一颗爱心是非常重要的。有爱心, 才会有责任, 有责任, 才能完成好教育的任务。

进入六年级后有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生理、心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由于变声, 有的男同学上课不爱发言, 下课也不爱说话。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和他们沟通, 告诉他们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正常的生理变化,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只要在这一阶段注意休息别用嗓过度, 很快就会好的。孩子们了解到这些知识后不再为自己的变化感到恐惧, 而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有些高学段的学生出现了青春期的情感萌动, 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谈心, 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 把任何的想法都转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 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作为一名教师,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 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是母亲、朋友, 然后才是教师。作为一线班主任, 让我们都伸出双手, 拿出全部的爱, 扶好我们的孩子走出人生的第一步。

摘要: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 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教师要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以德治教, 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地承认。教育的真谛是爱,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 让我们都伸出双手, 拿出全部的爱, 扶好我们的孩子走出人生第一步。

关键词:德育,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心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篇2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高效

教师和学生是整個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上课,而学生是否愿意上这门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之间如果配合默契、合作愉快,那么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甚至高效地进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个教师都深有感受,假如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不融洽,那么教师就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这一科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捣乱或者睡觉,甚至会顶撞教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可想而知,如此的师生关系很难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能否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才能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笔者教学十几年,非常明白,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起到引导作用。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似乎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只管教不管学生的学,把学生当听众。这种“教师说,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没动力,学生学得也枯燥无味,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荡然无存。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放下自尊,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去赏识学生,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和教师一样也是人,他们之间是平等的。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那种权威的形象似乎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在课堂上,学生怕回答问题出错,怕教师批评,因此产生了紧张心理。这事实上是教师自己造成的,教师要进行自我反省。“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学生说一声:“It doesn’t matter.”而不是罚学生整节课都站着。对回答错的学生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既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不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教师敬而远之了。当然,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要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的教学才会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实践证明,只有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才会被学生认可,他们之间才能有和谐平等的关系。

其次,要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被认可、被赏识。教育中离不开赏识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但需要家长、教师的尊重,也需要家长、教师的赏识,哪怕是一句鼓励表扬的话、一个微笑甚至是一个点头,都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因此,只有懂得赏识学生的教师才会被学生认可,他们之间才能有和谐平等的关系。

最后,要关爱每一个学生。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但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学习上帮助学生,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其内心所想,帮其所难,解其所困,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教师所教的科目,成绩随之也就提高了。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想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才会实现高效。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篇3

一、真情对待学生, 尊重爱护学生

真情对待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真情对待学生, 首先要求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 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 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纽带, 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 比如, 生物教师所授班级多, 每个班的生物课时又少,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 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针对这种情况, 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 我总是要求自己尽快熟记并能随时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师生交往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其次,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对学生尊重, 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 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教师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要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而特别重视他, 也不要因为某个学生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而歧视他。再次,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宽严适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还需要老师能正确处理好“宽”与“严”的辩证关系。师爱不等于母爱, 严格不等于厉害。教师成天板着个脸孔, 动辄训斥, 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 甚至出现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抗。所以在课堂上, 我们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 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只有当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有机结合,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才有可能。

二、赏识激励学生, 创设和谐氛围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认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实践也证明, 教学效果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高度相关。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赏识可以使学生产生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 在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表扬的语言, 不吝啬赞许的微笑。赞赏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是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回答得真好”“你的回答很有见地”“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就知道你会成功”;也可以是亲切而有力的动作, 如点头赞同, 竖起拇指表示夸奖, 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还可以是生动而自然的表情, 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 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要表现出惊讶、欣喜等, 这些方法穿插应用, 效果显著。

此外, 在课堂上优生容易得到老师的赏识, 但千万不要忽略了待优生。对于行为纪律、学习成绩有待优秀的学生, 我往往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 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赞赏鼓励, 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的心灵。

三、激发学习兴趣, 优化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 一个教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也在课堂。初中阶段, 生物学科往往被学生当作“副科”而不被重视, 生物老师也普遍感觉“没有地位”。其实, 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展现生物课无穷的魅力, 就不但能使学生爱上生物课, 同时使师生关系进一步优化, 师生情感更加交融, 打造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那么, 在生物课堂上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要紧密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我们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注入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生物学内容, 比如粮食生产、环境保护、果蔬种植、医药保健等, 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联系起来, 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 彰显生物学科独特的魅力, 让学生领悟生物学知识的作用,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要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 能使生物课堂由静态地灌输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地动态传播, 化微观为宏观, 化抽象为具体, 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奥妙无穷的生物世界,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不断完善自我, 彰显人格魅力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篇4

一、端正“立足点”

所谓“立足点”就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方向、目的和态度。这是学生兴趣能否持久的前提。如果不是去教书育人, 诚心诚意为学生之学而去教, 而是图形式, 搞花样, 纯粹为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机械地教;不是去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质量, 而是去追求教学的所谓“轰动效应”, 华而不实;不是以调动学生内在动力为己任, 而是去当“评论员”、做“保姆”, 往往会事倍功半,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有时还会“帮倒忙”, 你教多少, 学生还你多少, 达不到教学相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讲课文“Go shopping”《到商店去购物》时, 在学生熟练对话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百货实物, 把教室装扮得像商店, 请学生分组扮演各种顾客和售货员, 在商店进行购销。这既是游戏, 又是课堂实践,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学以致用。学生们既掌握了一般将来时will be/will do的运用, 又强化了购物常用语的记忆和运用, 并消化巩固了所学内容, 让学生感到学英语还真的有用,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之后, 把课文的重点句型、语法、关键词语简明表述, 并整理成便于学生记忆的条目, 不断强化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

二、抓住“关键点”

一个学生的英语成绩上不去, 原因是各方面的。但在一定时期内, 起主导作用的只有几点。如果教师面面俱到, 不分主次, 眉毛胡子一把抓, 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得不偿失。为了抓关键,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英语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和分析。我发现, 英语语法中的时态、结构变化, 不少学生掌握不好。因此, 在讲课文句型前, 把判断时态变化归纳为:时间变了→谓语动词形式跟着变→整个时态随其变。例如:I go home by bike every day, 给一个yesterday的时间状语, 句子就变成了一般过去式:I went home by bike yesterday;给一个tomorrow, 则变为I will go home by bike tomorrow;给now, 则为I am going home by bike now…诸如此类。动词do—does—did—done等规则和不规则变化, 让学生练熟。随后, 在课堂上, 将学生分组, 一组做动作, 另一组根据对方的动作, 用英语复述句子, 做相应的时态替换练习, 以组为单位进行计时竞赛, 看谁替换得又快又准。由于找准了“症结”, 抓住了关键, 班级的整体成绩有明显提高, 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闪光点”

教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布置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获得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作业批语就是教师情感输出的载体, 批语内容所蕴涵的情感意义,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好的作业批语具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魅力。这就要求作业批语生动活泼, 热情洋溢, 表扬具有针对性。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死板教条, 而要生动活泼、因人而异。对成绩一贯很好、作业卷面又干净整洁而且正确的优秀学生, 只需用Good、Verygood、Wonderful等简单的褒词来表达赞扬;而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或后进生, 就要抓住优点, 用略为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 顺带提出希望, 这样效果就更好。当然,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 而后进生尤其如此。因此写作业批语时对后进生应有所侧重, 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注重每一次批语的反馈以及该生的进步, 及时给予鼓励, 这样能够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一个人的成绩如能及时得到肯定和褒奖, 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反之, 一味批评、责骂, 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会失衡, 久而久之, 必然会导致情绪消极, 不思进取, 破罐子破摔。从实际情况看, 一些学习成绩较差, 进步较慢的学生, 缺点相对多些, 差距相对大些, 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只见其“丑”, 不见其“俊”, 只抑其“短”, 不扬其“长”, 往往会事与愿违。对他们要教育帮助, 但更需要关心理解, 要目中有人, 话中有情。设身处地地关心理解爱护学生,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进步,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强调挖掘“闪光点”, 并不是对学生的迁就, 回避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原则问题要坚持。

四、把握“共鸣点”

在教育心理学中, 把教育者讲授知识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契合, 称为“共鸣”。可见“共鸣”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最佳状态。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解决学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热点”是学生关注的重点, 往往也是教学的难点。为和学生产生“共鸣”, 先和他们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 在关心学习成绩上形成共同语言, 急学生所急, 帮学生之所需。课堂上一些简单、机械的内容, 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 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集体讨论、研究。其次, 与学生一道查找问题, 分析对策, 寻找解决方法。既不否认分数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客观性, 又不把分数作为唯一的尺码, 不以一次成绩的好坏论英雄, 一棍子打死, 而是以每个同学的进步大小来衡量学习的效果, 使其各尽所能, 争取好分数, 以此产生“共鸣”, 形成“快乐”教育的氛围。学生没有了思想包袱, 学起来愉快, 教师教起来轻松。

五、选准“结合点”

所谓“结合点”是指学科、教师之间的结合。教师千条针, 学生一根线, 学生肩负着语文、数理化、英语的重压。无论是课上45分钟, 还是课后的加时加量, 有不少是可以结合或者需要结合的。例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就要有机地将其他学科的内容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中去。讲到mother (母亲) 一词时, 用英语 (或汉语) 讲个国外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一个和父母相依为命的王子, 长大了遇到一位漂亮姑娘。当姑娘贪婪地向王子索要他母亲那颗心的时候, 他竟用宝剑挑开了母亲的胸膛, 掏出了母亲那颗滚烫的心。王子向姑娘奔去途中, 摔了一跤, 母亲那颗心说话了:“你摔痛了没有哇?我的儿!”教师含泪讲到这里时, 学生们眼里也噙满了泪花。教师趁势说:“爱我们的母亲吧, 不论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各个行业也都纷纷引入计算机, 教育行业也开始转变教学方式, 以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为社会的建设提供技能型的应用人才。数学是一门偏实践性的学科,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的普及,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的思维明显难以跟上信息化的要求, 中职数学教学也开始面临着改革的要求, 不管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但是, 随着计算机的引入, 中职的数学教学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在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此, 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水平,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时代下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信息化的普及, 给中职数学的教学的改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它给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对一些学生和老师来说, 又带来了困难。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 信息时代下, 我国中职数学的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 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1) 学生无法跟上改革的要求。笔者对某市某职业学校 (数学教学中已经引入计算机教学) 的1000名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了统计, 发现在期末的测试中, 学生语文的平均成绩为53分 (满分为100分, 下同) , 及格率仅为44%;数学的平均成绩为42分, 及格率为23%;英语的平均成绩为42分, 及格率为18.4%。与未引入计算机教学之前的成绩相比, 明显有所下降。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 起点比较低, 但是有一部分的原因却是因为计算机手段的引入。教

师上课引入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以往需要三个课时才能讲完的课程, 在引入计算机之后, 两个课时就可以讲完。信息量加大了, 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未提高, 这使很多学生的思维无法跟上教师上课的速度, 课后又没有相关的人进行辅导, 因此不懂的知识就越积越多。很多学生反映:上数学课有如听天书, 无法跟上教学改革的要求, 渐渐地就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师的综合素质比较低。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接受的都是普通高等教育, 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以及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都不是很到位, 也不太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的普及, 很多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 很难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计算机的引入, 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懂专业的知识, 同时也必须要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才能更好地适应计算机教学。另外, 随着计算机的引入, 教师上课的信息量输出增大, 意味着教师必须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备课上面。但是, 有的数学教师对上课缺乏热情, 们的母亲是贫穷还是多病, 她永远是我们的母亲, 因为只有母亲才最疼爱自己的儿女。”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mother (母亲) ———motherland (祖国) ———mother’s day (母亲节) ———mother language (母语) 之类的英语单词或词组。这既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课,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举多得。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应应付了事, 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很低, 上课参与度不高, 导致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备课也是白备, 教了等于没教。因此, 他们大多数都以完成上课内容为主, 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听懂, 能不能适应。

二、信息时代下中职数学教学相关策略探讨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 很多的偏理科性的学科都以其为基础。因此, 数学是中职学生学好技能知识的重要理论支撑。笔者认为, 针对上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的理念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整体水平以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 学生如果喜欢学科的教师, 就会慢慢培养出对学科的兴趣。因此, 教师一定不能对自己的学生失去信心, 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岗位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的引入, 使得数学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因此, 教师应该要积极主动学习与数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 数学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比如, 在讲授与空间几何有关的知识时, 教师不能够只是让学生抽象地去想象。这时, 计算机应该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 将抽象的几何空间具体化, 让学生的立体感加强。

(2) 控制生源质量,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快速增加, 但是整体的素质却有所降低, 这使得教学的质量很难保证。因此, 学校方面应该要努力控制生源的质量, 以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另外, 我

们知道, 中职的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成绩太差无法进入高中学习才选择读中职的, 所以其整体水平较差是正常的。但是, 教师不能因此就对他们失去信心, 认为他们没有前途可言, 相反, 应该要想方设法树立其信心, 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借助计算机, 教师可以使其更加有趣, 可以不断地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 在讲授与球体有关的一些知识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对其特性进行展示。

总之,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于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培养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数学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是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重要理论支撑。信息化背景下, 我们要着力解决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 篇5

一、尊重地爱学生

当母亲抱起啼哭不止的婴儿, 哭声便会戛然而止, 这是他潜意识中希望得到满足母亲的重视。学生也一样,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老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应该先倾听学生的诉说, 从而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避免对学生盲目下判断。

二、理解地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接任一个新班, 头等大事就是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家访或多方调查, 掌握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性格爱好, 以及家庭情况等,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有的放矢, 付出我的 “爱心”。老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 深入到学生中去, 其实学生和老师一样, 具有独立的人格。我会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因为良好的兴趣、爱好, 是激发学生的心理驱动力, 我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 在课内、课外组织活动, 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得到良好的心理体验。下课了, 我会跟学生聊聊天, 联络感情。

三、正确地爱学生

1. “偏爱” 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 我努力将自己 “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 “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 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 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 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 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 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 因为基础差, 再加上母亲的文化素质不高, 无法辅导他, 父亲又出差长期不在家, 所以他经常无人管教。他很贪玩, 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没过几天, 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 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有一次我进教室找他要作业, 听到他正大声给同学们讲笑话, 大家都笑成一团。于是我趁机当着他的面对同学们说: “没想到你这么会讲笑话, 这么爱笑, 如果我们大家多去督促他, 指导他完成作业, 相信他完成作业后会是更加的喜气洋洋, 大家能听到更多的笑话。”这令他感到很意外, 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业。这以后, 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 我也时时提醒他, 他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了。在学习、生活上我经常问长问短, 在学习上一有进步, 就及时给予鼓励, 同时告诫他一定要刻苦, 努力, 希望早日成才。后来他的学习劲头更高, 于是, 我把 “保洁组长” 的任务交给了他, 更是让他喜气洋洋, 信心百倍。我认为, 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用百分之百的热情, 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2.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 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 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 掩盖, 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

对这类学生, 我从不宠坏他们, 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 “做学问得先做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 热情的人, 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 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 心胸要广, 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 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 严格要求, 警钟常敲, 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 扬起风帆前进。

3.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 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 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 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 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 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 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四、亲近地爱学生

1. 使用适度亲切的身体语言。对犯错误的同学, 一般都有疑惧心理, 对老师存有戒心, 不肯向老师吐露真情。这时, 如果老师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 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班一位学生, 平时各方面都是不错的, 就是做事较慢而已。有一段时间, 她突然变得有点莫名其妙了, 上课开小差, 心不在焉, 老师的问题经常回答不上。我心里就觉奇怪, 于是我就找到她来聊天。我先是微笑, 让微笑来沟通我们的感情, 并轻轻地拍拍她肩膀, 从而增强亲近感和可信赖感, 极大地缩短心理距离。最后再跟她谈起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 她告诉我原来这段时间的异常, 都是因为妈妈因病住院了, 她老想着妈妈, 我和她分析了情况, 最后接受了我的意见, 把不好的改正过来。这使我意识到, 在交往中这样亲近学生, 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音色—音响”技术下一篇:结构嵌固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