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2024-10-28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通用10篇)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篇1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一、有原则地跟学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所做作为,都要建立在公正、正直、诚信、尊重等原则基础上。没有这些原则,就不可能跟学生建立起持久的、健康的师生关系。

二、在师生互动中采取主动的姿态。尽管师生效是双向的,学生也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教师必须主导,必须在建立和保持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上表现出自信。

三、理解学生。这意味着不仅要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去理解。比如,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智力水平、学习上的长短处以及学术潜力,还要了解他们的校外举和爱好。

四、时刻把新生和自尊放在课堂师生互动的中心位置。记住,很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如何尊重他人,还需要学习如何接受他人的尊重。

五、使用有效的纪律管理制度。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使用果断的纪委管理模式,规则清晰明了、前后一致,如果实施得当,会有效避免学生的敌对或消极反应。

六、为学生提供有趣的学习活动,让他们能够投入地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对某个群体的归属感。如果能够让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一定的决定权和选择权,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七、享受你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毕竟,每周你花很多时间跟他们在一起,如果你努力让你跟他们 在一起的时光是愉快的,你跟他们建立良好关系的可能性就更大。不要误解,跟学生过于熟悉并不好,你是他们的老师,而不是他们的朋友,你应该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职业距离A”。不过,让学习感到你很高兴跟他们在一起,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非常积极的一步。

八、在课堂上使用权力制衡,跟学生建立协同关系,让双方共赢,而不是以

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关于课堂权力的一个传统观点认为,一切教师说了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建构了课堂上 的权力机构。当教师的行为过于强势,比如太严格时,学生本能地会知道如何使用对抗性压力去获得有利地位,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的决定受到学生的质疑,他们的权威受到学生的挑战。给予学生一部分权力,学生会感到自己是有分量的,会珍惜自己的权力,这使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成为可能。

九、确保跟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这包括非语言的沟通和语言的沟通。作为教师,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对自己来说非常清楚明了的东西,对学生来说也是清楚明了的,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

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成为积极的合作者。当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课堂失控,进而损害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1. 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包括举、特长。

2. 让我们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3. 对我们微笑。

4. 鼓励我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5. 在课外时间来观看我们的活动。

6. 建立适用于每一个人,包括他们自己的规则。

7. 没有偏爱。

8. 知道我们时刻在观察他们。

9. 告诉我们“为什么”。

10. 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我们的课堂所学。

11. 使用信息技术。

12. 布置有意义的作业,重视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13. 给我们关于作业的描述性反馈。

14. 犯错时能道歉。

15. 精力充沛、满腔热情,享受自己的工作

16. 能控制课堂

17. 在我们被不公正对待时,能为我们站出来。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篇2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榜样去教人, 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 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必备的法宝。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 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要爱岗敬业, 在平时要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弘扬正气, 摒弃陋习。另外, 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教师, 我们自己要时刻学习, 不断进步, 善于总结, 提高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深度和广度, 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做学生信任的好教师,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爱戴教师,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全面了解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 先从了解学生的外部环境入手, 比如学生的家庭环境, 学生的群体关系, 学生身边的玩伴等等。然后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 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从外部环境的了解, 再到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内心世界, 才能称得上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是关心学生、有效教育学生的起点, 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没有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是空谈、主观意愿而已。

正如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 那么它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 全面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及学生的人格培养, 个性发展, 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世界各国大力提倡的目标。学生在才能、智力、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但每个学生应受的尊重和关心是平等的,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有一颗平等的心,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收到教师同等的爱和关心。

首先, 教师要理解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我们要摒弃“唯师是尊”这种旧的传统观念, 从思想上解放自己, 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其次,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最盼望、最爱戴的教师就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师。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偏袒一部分学生, 冷落另一部分学生, 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同等的参与机会、同等的成功机会、同等的提问机会。

四、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学会包容

在与学生每天的交往中, 尤其是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师生之间发生小小摩擦, 一些小矛盾也在所难免, 教师能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 正视自己的问题, 尤其显得重要, 所以在这个时候, 教师要敢于自我批评, 对学生的一些小错误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 必要时, 要冷处理。要换位思考, 理解学生的幼小, 成长, 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深入体会学生的想法和情绪, 理解学生的感受, 帮助学生, 爱护学生, 启发学生自省改错。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 经常深入学生中间, 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知其所需, 尤其在课堂上的交流更为重要。当学生犯错时, 教师要有一颗平和的心, 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一个不以教师意志转移的个体, 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 忌讳挖苦讽刺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尤其是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 要秉着一颗公正客观的心, 必须公正无私, 使每个学生做到心悦诚服。

五、学会有效倾听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 作为课堂的倾听, 更是重要, 它是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必要部分, 不仅仅是一项技术, 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教师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的倾听, 需要教师有一种谦卑的心, 带着一种平等的态度, 认真、耐心地去倾听, 并且还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会表达, 爱表达。

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沟通需要良好的倾听。”在人际沟通中, 聆听是一种“白魔术”。做一个好的听众, 才能把握沟通的主动权。作为教师, 只有学会倾听, 才能享受学生那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感受到学生心中的精彩世界。倾听是一种积极的赏识、一种热情的期待、一种无言的爱。

首先, 专心诚意地倾听, 让学生会产生无限的心里满足。

其次, 倾听能激起学生的谈话兴趣, 这样才有聊的内容, 学生才愿意讲, 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 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 还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 要及时给予回应, 有所反馈, 要是没有反馈和回应配合, 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无效的。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要及时给予中肯的回应和评价, 比如一个眼神, 或者是一个动作, 或者是一句话, 都能激起学生的话语,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多方沟通, 达成合力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取决于多方的努力, 要多方协力合作,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有良好的尊师、爱生的社会风气, 这一社会风气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了社会基础。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教师工作的配合, 因为家庭是桥梁, 家庭是连接学生校外生活的纽带, 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及时反映孩子的各种表现。

总而言之, 在建立师生良好关系中, 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 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 爱是教育的源泉, 教师要心存大爱。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2]乌申斯基著.李子卓译, 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 1959.

[3]王允道译.论平等.商务印书馆, 1988.

[4]陈红.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吉林教育, 2010.

[5]菊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交际, 2015.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之策略 篇3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榜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必备的法宝。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爱岗敬业,在平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另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师,我们自己要时刻学习,不断进步,善于总结,提高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学生信任的好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接受教师、爱戴教师,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全面了解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先从了解学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比如学生的家庭环境,学生的群体关系,学生身边的玩伴等等。然后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从外部环境的了解,再到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内心世界,才能称得上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关心学生、有效教育学生的起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是空谈、主观意愿而已。

正如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指出:“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全面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培养,个性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国大力提倡的目标。学生在才能、智力、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学生应受的尊重和关心是平等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颗平等的心,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收到教师同等的爱和关心。

首先,教师要理解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摒弃“唯师是尊”这种旧的传统观念,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

其次,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最盼望、最爱戴的教师就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师。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偏袒一部分学生,冷落另一部分学生,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同等的参与机会、同等的成功机会、同等的提问机会。

四、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学会包容

在与学生每天的交往中,尤其是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发生小小摩擦,一些小矛盾也在所难免,教师能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己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敢于自我批评,对学生的一些小错误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要冷处理。要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幼小,成长,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深入体会学生的想法和情绪,理解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爱护学生,启发学生自省改错。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知其所需,尤其在课堂上的交流更为重要。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有一颗平和的心,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不以教师意志转移的个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忌讳挖苦讽刺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教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要秉着一颗公正客观的心,必须公正无私,使每个学生做到心悦诚服。

五、学会有效倾听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作为课堂的倾听,更是重要,它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必要部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教师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的倾听,需要教师有一种谦卑的心,带着一种平等的态度,认真、耐心地去倾听,并且还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会表达,爱表达。

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沟通需要良好的倾听。”在人际沟通中,聆听是一种“白魔术”。做一个好的听众,才能把握沟通的主动权。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倾听,才能享受学生那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感受到学生心中的精彩世界。倾听是一种积极的赏识、一种热情的期待、一种无言的爱。

首先,专心诚意地倾听,让学生会产生无限的心里满足。

其次,倾听能激起学生的谈话兴趣,这样才有聊的内容,学生才愿意讲,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最后,还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回应,有所反馈,要是没有反馈和回应配合,与学生的交流应该是无效的。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中肯的回应和评价,比如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都能激起学生的话语,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多方沟通,达成合力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多方的努力,要多方协力合作,从社会层面上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有良好的尊师、爱生的社会风气,这一社会风气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了社会基础。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教师工作的配合,因为家庭是桥梁,家庭是连接学生校外生活的纽带,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反映孩子的各种表现。

总而言之,在建立师生良好关系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要心存大爱。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乌申斯基著.李子卓译,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

[3]王允道译.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88.

[4]陈红.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吉林教育,2010.

[5]菊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现代交际,2015.

[6]程素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篇4

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中小学这块领域里,这种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与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学交往关系的好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合作精神,即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这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做到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其次,师爱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只有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师生之间才可能有良好互动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化课堂教育教学,实现课堂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深知糟糕的师生关系只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消极的情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却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中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与教师相处感到十分愉快;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该数据来自《文摘周报》)。这一数据显示了师生关系存在较大的隔阂。国外有关研究资料也指出:学校暴力事件与缺乏师生交往也有一定程度关联。与父母、教师有良好交往的学生很少制造暴力事件。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要求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有教的意图,学生有学的愿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压力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合作,无疑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简捷有效地获取专门知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助于教师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帮助教师去调整、完善自己,同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大势所趋,形势所迫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总的来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体现出的是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主流,但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也给教师和学生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诸如: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否定;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不满;师生之间商业化气息的渗透;师生之间怎样进行真诚沟通等一系列问题。

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他们不再唯父母、师长之命是从,特别是受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现象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而且对教师的权威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恭。因此,社会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由于师生缺乏真诚的交往,教师不能准确地从学生那里了解自己,师生之间距离越拉越大,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师生关系恶化,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师生言语交往中,如果教师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关注表扬,对大多数中差生冷言冷语,只会造成绝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意。有些性急的学生敢公开与教师顶撞,有些学生还发生人格的变异。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不和谐氛围。我每周都要批阅学生的日记,从学生的日记中我窥见了许多学生对一些教师的行为充满了怨气,其主要原因就是师生之间缺少了交往沟通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面对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存在的冲突和不良现状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教育教学科学化的路子。作为一名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即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或所持的态度。不良的学生观有两种:一种是“专制型”的学生观,主要表现为教师把学生作为“奴隶”对待,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绝对遵从。显然,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压抑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放任型”的学生观,即指把学生当作“完全成人”看待,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美其名曰“顺乎学生自然,助长其个性的独特发展”,究其实质,不难发现,在这种学生观指导下的师生交往会导致学生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缺乏集体意识,不守社会规范。因此,正确的学生观应当是既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能竭尽其能,又平等相待,因材施教,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

2.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教师应紧紧抓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三个环节,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学生人格,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面前不要盛气凌人,即使学生有什么过错,也切忌讽刺、训斥,即要严格要求,又要“和风细雨”地讲明道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尊重教师劳动,体谅教师的艰辛,“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融洽性、亲密度才有基础。

3.健全和强化师生交往的原则。

交往原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原则就是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出一流的人才”、“严师出高徒”。所以在师生交往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努力发挥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作风。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5

如果说个人发展得继续必须 以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为前提,那么这种能力只有在向一位或数位教师求学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

——摘至《学习——内在的财富》

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从9万个学生的“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

(1)友善的态度对。“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耐性。“她绝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4)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组我们去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5)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与笑容使我很舒畅。”(6)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7)幽默感。“每天她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9)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基本有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10)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12)有方法。“忽然间我会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没有察觉时因为她的指导。”

在现代社会,社会对教师的作用和品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大量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复杂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教学工作便更难以收效。对于师生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矛盾就会转化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促进力量。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矛盾,需要有行政的、制度的措施,更要十分重视师生关系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功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教育引导好学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民主、平等。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通过班级管理,在尊重学生人格,重在疏导、善待学生的基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人格,树立平等意识

有的班主任或老师在处理师关系上,往往采取我说你必须听,我管你必服,对成绩不好或不听话的学生,常常是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师生之间是主从型的师生关系,强制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而被迫学习的学生则把老师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压制和侵犯。师生关系紧张,矛盾比较突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师生关系必须改,这既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又有鲜明的实践意义。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应当更新观念,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相待的意识,主动接纳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允许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但能消除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既能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怀,又能学会在一个集体中做到相互尊重。

二、宽容学生错误,维护学生自尊

学生和老师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犯错误,如果没有学生犯错误,就很难设想该怎么进行教育。我们老师不能对学生的一点过错就抓住不放,穷追不舍。采取约束式的、惩罚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不仅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会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对待学生错误,老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好疏导工作。有时侯宽容引起的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三、辩证地对待“问题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我们经常发现,对有过失、表现不好的,有的老师习惯于枯燥乏味的说教,没完没了的唠叨,粗鲁的训斥。这样的教育后果轻则会伤其自尊心,重则产生“烂船划陡潭”的心理。因此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也绝不可以回避的问题。

如何看待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体现,教师要辨证地看待学生,尤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与赞扬,使学生客观科学地评价自己,看到自身的缺点错误,明确自身的优点。这样,才能既激发其积极上进之心,又改变其“烂船划陡潭”的消极观念。

四、正确处理好“严”与“松”的关系

有的老师对有过错的学生,往往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加深,影响师群关系,甚至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影响,一但出了问题,就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放任自流,同样带来很多问题。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对学生当然是要严格管理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所谓严格,就是“严”而有“格”,要严在明处,严在细处,严在实处,严在当处。

五、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初中英语作文 篇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acher and a student can be either good or bad , helpful or harmful . But I think it’s good for students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good. For example , in my high school , I love my English teacher very much , my classmates love her as well . She is a kind woman and never give us a lot of homework . But she can let us learn by ourselves . We like English very much , and our achievement is good .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t is important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ten talk about study , life and so on . Get to know each other what they need. My high school teacher often talks his life with us and asks us for new ideas . So we get along very well with him. After class, we are friends .

In conclusion, I thin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well,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y should exchange their opinions often . And look after each other. Everyone needs to be cared about. Although teachers are often order than students, teachers need to be cared about, also. In this w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7

关键词:爱心,宽容,真诚,尊重

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说明了教师的工作是以学生为对象, 以育人为目的的。而教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就必须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 要想与学生真正地心灵交融, 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爱心是关键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独立意义的人就要享受一份独特的爱。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 更应该如此。爱是教育的金钥匙。爱学生, 就能包容学生的缺点, 能允许学生犯错误, 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以尊重为前提的, 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学生的许多个人的权利, 无视学生的自尊、人格甚至生命健康权。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爱学生才是真正的爱, 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学生自然会“尊师爱师”。师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 难能可贵的是对“学困生”的爱心: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 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 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 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而要想激发对“学困生”的感情, 就要摘掉“有色眼镜”, 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暗示、肯定。一旦这片良苦用心、真挚的感情为学生所理解、接受, 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甚至创造出奇迹。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挖掘自身的潜能, 创新教育方法,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宽容是美德

学生是独特的人, 这些独特的人构成一个独特的群体。教师对这个独特的群体要宽容。宽容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艺术。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学会宽容, 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 珍视个性, 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 多种声音”, 尤其是对学生缺点错误的宽容性。孩子们犯错误时, 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的理解和帮助, 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 是非观念尚未成熟, 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 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 他们正是通过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

作为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还要学会期待。“期待”, 就是不能奢望学生一口吃出个胖子。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学会了期待的老师, 就能最大限度地宽容、理解、善待学生, 就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 少一点失望, 少一点冷漠, 而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信心, 多一份亲切;学会了期待, 教师就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不急于求成, 不心浮气躁, 不指望一蹴而就, 就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三、真诚与尊重

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师要用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心态对待他们。俗话说:“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面对性格千差万别、思想各异的青少年学生, 教师必须表现出诲人不倦的真心诚意, 关心爱护学生。笔者认为这里的“真诚”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摆架子, 不故作姿态, 不自以为是。只有这样, 才能用真心换真情, 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使学生敞开心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8

关键词:师生关系;困难;策略

师生关系是整个学校管理中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成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高效率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可以这样说,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中各个环节中的首要部分,是重中之重,是核心。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父母长辈宠着长大。在平时的生活中,长辈一般都会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这里面或多或少隐含着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针对存在着这些不利因素的学生群体,如何在平时的工作中与这些学生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高效教学呢?据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放下身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无论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在最初的交往过程中,与我们相处一般是不会融洽的,交流上比较保守。只有通过深入的交流沟通,了解了彼此,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再加上存在着代沟,产生的心理距离是很大的。师生关系就不会太好,他们就不会对你言听计从,不利于高效教学。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要主动一点、姿态放低一点,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并为之着想,师生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就会接纳你。

关于沟通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无所不谈,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谈。在交流的时候,我认为不要老是谈学习上的问题,学生是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的,心理上是有压力的,甚至于有反感的。有时候,教师与他们谈谈学生生活中喜欢的话题,比如关于歌星、影星、球星的事情等等,让他们觉得老师与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你说的话会被在意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快就会建立的。

二、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

在各种活动中,尤其以文体活动最容易讓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由于没有什么压力,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心理变得很放松,对于我们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工作中是深有体会的。比如说,近年来,由于我校靠近县城,不少学生被家长送到了城里学校,这样到我校入学的学生就大为减少了。每年春季开运动会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如果开纯粹的运动会,时间太过宽裕,枯燥得很。所以学校决定开成“趣味运动会”。这个会人人参与,以玩为主。在运动会中设置了许多师生一起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报名时,不少学生主动邀请了老师参加相关活动,老师也主动地提出参加某些活动的要求。在活动中,笔者看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相处得很愉快,打成一片,合作默契,关系融洽。会后不少学生能主动地与老师说说话了,敢于交流了。

三、利用学科特点吸引学生

笔者作为生物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指导他们使用相关仪器。笔者发现,相比课内实验而言,课外的实验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愿意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这恐怕也是人的天性吧?记得一次在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操场上观察。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上课又不太听讲的学生不顾地面上的泥土会弄脏衣服,立刻趴到一朵野花前,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不时还参看一下课本里的插图,并与身边的同学认真地交流。其他学生也都能认真观察,没有一人无事可干。这一情景让我深深震撼。平时我还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一些书上没有的而又容易做的小实验,让学生做一做,他们也非常高兴,乐于去做。

四、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人无完人,但人必有其优点。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纪律性差、不听老师教育的学生。笔者认为,这些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的不良表现,主要是由于他们与老师有较大的心理距离,不太认可老师。我就碰到过有这样表现的一位学生,他令几乎所有老师头疼。家长被老师请到学校一起教育他是常有的事,他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软硬不吃。一次,我碰巧到他们班听他们语文老师开的校内公开课,在课上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我以为他不会,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好,普通话又很标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心里就一动,于是在第二天的生物课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他在语文课上的良好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听了很是受用,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听了一节完整的课。而且在接下来的课上,他的表现一直都很好,态度端正。平时与他谈话也容易多了,听得进老师的话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办法还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机会与学生和谐相处,关系融洽,教师才能进行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崔鸿.新理念生物教学技能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7.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篇9

宜都市枝城中学江海燕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在与学生建立师生情感关系时,经历了不太顺利的过程。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学生关系过于亲密,使课堂的指导难以快速有效地传达,并造成课堂混乱,效率低下。后来,我又走向另一极端,在面对学生时,没有足够的自信,对学生过分严肃,放不下老师的架子,使学生敬而远之,难以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经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年轻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个人魅力。

学生喜爱你,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年轻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使自己拥有博学、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从而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让学生崇拜你,靠近你,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1、注重“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次最深刻、最清晰的直观感觉,它将长时间地镌刻在学生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对一个新的老师都会产生某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自己在新的集体中能占有满意的“角色”。因此,年轻教师给中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否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将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由于老师的个人素质不同,教育风格各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知识渊博见长,可以风趣幽默取胜,也可以亲切和蔼感人。总之,要让学生对你能“一见钟情”。

2、展现教学艺术魅力。教学是一种情感艺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艺术都是不同的。年轻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教师教学魅力的根本。教学最需要个性化,最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特色可以体现在板书上,如板书清晰美丽,规范条理,能给学生以启迪。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语言上,语言生动,有幽默感。年轻教师教学要有激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3、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年轻教师和学生年龄距离较近,容易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年轻教师精力旺盛,有活力,受学生的喜爱,加之年轻教师知识新颖,接受的新生事物多,这些新知识、新事物、新观点,正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些都可以成为展示个人魅力的资源。

二、讲究批评的艺术。

学生难免犯错误,批评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由于有些年轻教师年轻气盛,脾气暴躁,措辞激烈,甚至大打出手,引起了学生的对立情绪。有些年轻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打不得、骂不得,好话说不听,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说不听”的原因主要是教师“说”的方式不当,引起当事学生的反感。他(她)当然不会听你的了。怎样才能使被批评者乐于接受批评而又对批评者没有反感呢?

1、注重批评的场合,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偶有缺点,教师切忌简单训斥。不分场合地刺伤学生自尊心的做法是愚蠢的,人人都要面子,青少年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有时明知学生不对,教师也不宜开门见山地批评,特别是不宜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记得有一次我的地理课,有一位学生迟到了近二十分钟,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学生和颜悦色地问:“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身体不舒服,能告诉我吗?”学生摇了摇头表示都不是这些原因。“这么说是路上贪玩了?”他点了点头承认了自己在网吧上网而耽误了上课的时间,并表示下次再也不贪玩了。通过这样设问诱导,既缓解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气氛,又问清了迟到的原因,使迟到的学生受到了一次教育。

2、注意语言艺术,温情话语温暖人心。有一次,一位同学上课打瞌睡,我走到他身边轻轻敲了敲桌子,他抬头看了看我又继续打瞌睡。我当时真想大发一通脾气,狠狠地批他一顿,但理智告诉我,那样做是得不到好效果的,于是我轻轻的摇醒他,很温和地说:“做梦了,又梦见你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在地里干活吧?”一句话触动了他的心灵深处,使他想起了含辛菇苦,被生活重负压弯了腰的父母。促使学生听后去思考、去回味、去自责。这样的批评比简单生硬的诉斥要好得多。因此,教师与学生谈话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尊重学生,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在自己不能确定不会说出不负责任的、有可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话时,不要轻易开口。只有以态度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才

会使他(她)相信你是来教育他、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教训他、拿他撒气。切切实实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二是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一些教师的记忆力特别好,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反正在老师眼里,我那么多毛病,好象什么都不好”。因此,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三是和颜悦色,语调亲切自然。曾听不少学生抱怨:“老师对那些学生成绩好的同学说话时态度特别好,特别亲热,对我们这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总板着脸,没好声气。好象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而我们都是错的,烦死了!”学生没说瞎话。俗话说:手指头还有长短,何况人呢。无论将来他(她)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她)都是一个与你完全平等、有着独立人格尊严的人,不是奴隶,不是“出气筒”,不是“受气包”。作为教育者,我们无权对他吆三喝四的。除了真情付出、关怀呵护他,公平公正地对待他,悉心引导他寻找智慧,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和颜悦色,我们的亲切自然的语调,会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喜欢我,尊重我。”从而也会愿意亲近我们。所谓“亲其师善其言。”他又怎么忍心和你作对呢?四是措辞委婉,“硬”话“软”说。“××同学,我觉得你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不太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同学,你太不象话了,知道错了吗?再敢这样我告诉你家长!” “××同学,请过来一下好吗?老师有事想跟你说。”“××,到办公室来!”诸位,如果你是学生,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说法?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有时候,温柔比皮鞭更有力量。”很多情况下,换种说法效果反而会更好。五是勇于道歉,承担责任。世界上没有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教师也不例外。但有些老师明知自己错了,却总以怕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由而拒绝道歉,还千方百计加以掩饰。事实上,这只能使学生更加反感,今后他犯错误时会以此为借口把头指向你,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不服气。因为从实质上看,你已经成了他们的“反面活教材”,你教他们如何去掩饰错误、逃避责任。反之,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谢谢你的提醒”和敢于负责的举动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你更好地培养出更具责任感的下一代。

三、学会与学生沟通。

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与学生沟通,除了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外,还可以利用以下方式:

1、利用QQ与学生沟通聊天。

现在网络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我所在班级,有近一半的家庭有电脑,大部分学生有QQ号,有上网聊天的习惯。我开始尝试在网上和学生聊天,发现许多学生当着老师的面不好意思吐露心里话,却能在网上畅所欲言。我有时跟班上的班干部聊天,了解班上情况。有时跟成绩差的学生聊,帮助他分析原因,树立信心。有时跟问题学生聊,帮助他找出问题,分析危害。八年级时,我班有学生有吸烟的习惯,我利用网络,发去有关吸烟危害的资料和图书,那个同学看过后,给我发来一句话:“我知道了,老师。”后来,这个学生终于戒烟了。利用网络这个特殊的平台与学生沟通可以起到特殊的效果。

2、利用周记和作业与学生沟通。

有一定敏感性的老师,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老师在爱批改作业也不应就满足于对错,作业本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对后进生,写一些“顺耳忠言”,对中等生给一些肯定和鼓励,对优等生给一些提醒和鞭策,也许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篇10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2017年2月

王建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 王建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1、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

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有调查表明,目前小学师生关系不容乐观。从小学教师队伍来看:随着教师大批退休,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独生子女”青年教师在小学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正呈上升趋势。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能和质量的切入点、核心和杠杆。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朱小蔓教授指出:‚在学校教育诸多关系的和谐中,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运动最为基本和核心。‛教与学的活动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基本素质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在教与学的领域内,在课堂这一阵地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内容和目标,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目前还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师生情谊缺失,甚至产生了师生对立现象。在面临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将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时,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为改变这种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在国外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最早对师生关系论述的专著是德拉梅特德的《教师中的互动论》,他第一次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师生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之后随着各国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也包括颇有影响的教师期望效应和师生关系中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但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曾一度受到冷落。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师生关系才重新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倾向于根据亲子关系的理论来分析师生关系的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了师生关系的研究。

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理论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因此,这种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三、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和学生观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支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还有:

1、交往教学论。以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的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交往过程,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认为师生合作、自由民主的教学交往是“解放”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有8中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多元智力理论为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4、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美)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即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本。

5、和谐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和王守仁的和谐教育思想都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反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认为要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四、课题核心内容的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研究”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所谓平等,即教师与学生是两个任务不同的平行个体。双方的唯一区别仅仅是分工的不同,教师不具备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利,教学双方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谓民主,即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你教我学、互查错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好是为了学好,学好是为了更好地教。所谓和谐,最重要的是教与学的双方保持一分良好的愉悦的心态,教与学的行为成为发自心底的最本质的要求。

五、研究目标

1、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调查分析目前师生关系现状,了解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与策略。

2、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热爱,并能够与人、与世界交流、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通过研究,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变成焕发生活活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通过研究,提高研究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参研人员真正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同时影响其余教职工均能更新教书育人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调查与分析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并进行整理与分类。

在我校分别进行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问卷、个案、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调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强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2、研究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⑴、分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策略与基本构建原则。探索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⑵、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应如何通过课堂40分钟的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热爱,在课后如何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3、研究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⑴、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更应该好学不倦,拥有宽厚的知识。

⑵、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再认识,改变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⑶、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系列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活动中,加强师生合作,建立师生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的感情在活动中得到加深,并对全体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师生关系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⑷、研究充分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要建立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⑸、不断加强师生关系和谐的经验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去体验良好师生关系给我们教师带来欣慰和快乐,不断扩展课题研究的外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验,及时的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共同提高,并能应用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七、研究过程设计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4月)

(1)、成立课题组,准备开题,对教师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

(2)、进行理论研究,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调查研究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实施问卷、个案、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调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强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4)、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和实验研究方案,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董静

2、第二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7.5——2018.9)

(1)、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设计问卷调查,记录、汇总学学校师生关系调查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研究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理论学习,开展交流会,开展教学实践,讨论实践成效。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

(4)、加强主研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定期理论学习,开展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

(5)、针对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反复的研讨、实践,力求做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时反思调整,再研究。

(6)、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并及时做好阶段性资料的积累总结工作,并撰写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康传广、刘峰。

3、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8.10——2018.12)

(1)、根据研究过程,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整理材料并汇编。

(2)、总结研究成果,上升理论高层得出研究结论。

(3)、完成实验结题报告,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康传广。

八、研究方法设计

1.观察法:我们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地观察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态度、心理等,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课堂上的教学生成状况进行观察分析。

2.案例分析法:对某一典型的学生个体、小组和有关师生冲突的事件进行追踪研究,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采用边设计边实施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摸索师生关系和谐的方法、途径和策略,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分析、论证,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文献法:主要指搜集,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 “师生关系”、“生成性教学”等资料获取所需。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谈话法、数据统计和情景分析法等方法。

九、可行性分析及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是在充分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丰富。两位负责人就都主持过市级课题,更加清晰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担子。

(二)保证措施

1、基础优势。我校我校教育科研气氛较浓,有一支科研能力极强的教师队伍。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丰富。自2005年以来,两位负责人都主持过市级课题,更加清晰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课题研究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能力不断上升,所以,能够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担子。以往这些课题研究为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实践与理论基础。这些教育教学工作都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条件优势。

学校硬件、软件条件合适:图书资料、电教设备保证,保持所有现代化设施的正常运行,整合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信息中心、教研组等机构的研究力量,制定专项研究计划,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资料齐全,搜集方便。研究经费有保障且充足。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3、人员优势。

本课题组成员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其中,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2人,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都先后承担过市、县级以上公开课任务,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潜心于教学,善于反思,潜心研究,同样具备研究素质。绝对可以与我积极愉悦合作,完成该课题研究。

4、课题组将定期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校作理论讲座,并指导实验研究工作。

十、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策略与基本构建原则,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

3、低、中、高年级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典型教学实例及活动案例;

4、阶段性成果以课堂教学纪实、教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体会、随笔、教学反思等)、教学报告等呈现。

5、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探索各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6、总结经验材料汇编,完成结题报告。预计在2018年12月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这一阶段,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总结。每学期在全校举行1-2次公开课观摩活动。注意搜集有关本课题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录像、CAI课件等资料。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并及时做好阶段性资料的积累总结工作,并撰写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组人员 课题组负责人:张霞 王建

课题组成员:刘月华

康传广

董静

刘峰(2)、课题研究指导

程建春(西关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上一篇:居委会党支部上党课会议记录下一篇:我国养老保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