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精选6篇)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篇1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牛
莹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入手,对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推动高师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支持。
[关键词]高师教育 创新 课程结构调整 教学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
从2001年起,我国进入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接着教育部又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上下都开始了新课程的改革。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前几次课改所不能企及的,此次课改不但对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高水平的师范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其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摇篮的各级各类高等师范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配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切实符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师资,主动地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反思我们高师院校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方面。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势必会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会阻碍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基础教 [作者简介]牛莹(1982—),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04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有必要对高
师院校进行改革。
(一)高师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的教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才,这要求高师院校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为己任,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整堂课由教师包讲、满堂灌,生怕漏掉一点重要的内容。这种只重知识的教学忽视能力培养的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培养,教育出了一大批死记硬背的教师,再由这批没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去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高师院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教师,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师队伍,高校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要重视师范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要克服传统的师生观的影响,把学生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能动的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师院校教师还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把自己由原来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多授学生以“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要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高校教师自身应该了解和关心国际教育改革动态,掌握国际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鼓励师范生主动接触教育科研的前沿领域,对教育改革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形成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条件。
(二)高师院校要努力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改革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极大的改革和调整,其中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与设置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和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突出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走向综合化的趋势。这一改革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照顾到学生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要求,使课程体现出较好的均衡性、综合性及选择性。中小学综合课程和设立,强调了知识的整合和联系,培养了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但是作为专门培养合格基础教育改革师资的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没有切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一直是按学科分类设置的,师范生是按学科专业来学习,片面强调对所学专业领域知识全面精深的掌握,片面的割裂了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还有的学校文科专业的学生直接不用进行理科知识的学习,从而人为的造成了各个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状况,完全忽视了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我国师范教育增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担任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使得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严重短缺,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教师的需要,高师院校应该拓宽课程设置的范围,增加综合课程师资历的培养。在保证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之外,高师院校可以多开设一些通识课程,使文科学生可以学习理科知识,理科学生也可以吸收文科知识,文理相互渗透,并积极开设一些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课程和专题,提高师范生综合学习和运用的能力。20世纪中叶,教师专业化运动在西方兴起。正如西方教育家们所强调的:“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专门职业,要胜任这门职业,就得有一种严格的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训练,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能像医生那样‘分析’、‘诊断’、‘开处方’,能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
(三)高师院校要加强师范生的专
业素养
教师专业化正在成为国际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师院校普遍存在重文化学科的专业训练,轻教育专业训练的倾向。所以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在我国高师院校改革中就成为一个迫切而关键的任务。我国的师范教育普遍重视对专业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而忽视对教育素质的训练。这体现在:首先,我国高师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十分单一。在大多数高师院校,有关教育方面的课程只有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个别学校开设了微格训练。相对于专业课门类来说,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当小,课时也相对少很多,由于课时少,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课程也是师范生最不重视的。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业相比,差别就在于没有设立这几门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不适合教师的职业要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固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拥有基本的专业素养,能够胜任教师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多是同时具有丰富知识底蕴和娴熟的教学技巧的老师,那种“茶壶里煮饺子”式的教师绝不可能胜任教师的职业要求,更谈不上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以,增强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课时和门类,实现师范生的专业化培养应当成为师范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
其次,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的时间过短。教师与医生都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但比较而言,医学院学生的职业训练与所获得的职业经验比师范生多得多,从适应岗位和角度来说,医学院的学生比师范生更早地进入角色,原因就在于我国师范生实习时间过短。在我国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时间大约是4—8周左右,这与发达国家如美国15周,法国27周相比,真是少得可怜了。再由于实习的时间少,实习任务相对较重,对于师范生来说,在短短几周内完成教育见习、实习、班主任工作、教育调研这些项目,时间十分紧迫,所有的项目只能浅尝辄止,不可能娴熟地掌握,更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这样,师范生与正式教师之间就存在相当大的隔离,造成很多师范生在工作一两年后还不能进入角色,不能用胜任教师这个职业。所以高师院校应当重视教育实习这个环节,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与管理,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
(四)高师院校应当加强师范生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在教育中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
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对传统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也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制作和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师范院校应当成为教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前锋,而实际中,高师院校比起中小学来说,是最不重视多媒体教学的。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还是采用“教案、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这其中,不乏有经济投入的问题但更多的是高校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多媒体和网络在教学的中的运用,可以增加课时含量、提高课时效率,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高师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点,引入CAI课件教育手段,鼓励教师和师范生应用多媒体教材进行教学,提高高校教师和师范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必须加大力度进行自身的改革,挨把握住未来教育的趋势和动向,加快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日益加快的步伐,为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1. 2. 3. 4.
[参 考 文 献]
唐海海.师范院校,你有足够的准备吗?——基教改革期待新型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姜永杰.新世纪高师培养模式初谈[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林正范,徐丽华.创新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高师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李永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观念与方式方法[J].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篇2
关键词:高师数学教育,新数学课程,挑战,策略
0 引言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已在全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高师数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师数学教育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这些挑战,不仅有利于保障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而且也有利于推动高师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
1 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带来的变化
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数学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下面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对高师数学教育提出的挑战。
1.1 课程目标的变化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目标偏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作法,体现了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新课程提倡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新课程对数学科学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新数学课程对学生做出了如下要求:学生要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进而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高师一定要机理体验过数学发现活动,同时具备与之有关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然而,在当前的高师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使用的学习方法是被动接受,注重结果而轻视了过程,没有充分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此种经历,在将来的数学教学中,不利于师范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
1.2 课程内容的变化
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与传统课程在内容方面比较有重大变化。一是增加了新的内容,新增内容中既有高师数学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也有没有被完全覆盖的。如7-9年段中的统计数据处理、视图与投影、实践与综合应用及数学文化等。高中的算法、框图、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优选法与试验设计、风险与决策、差分等都是没有被完全覆盖的。[2]另外,对课程的内容实用了新的解决办法。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内容的时候,未依据原先的公理化体系直线上升,注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侧重于推理论证的方法组织,相反的是淡化了公理化体系,不过多的强调推理证明,而是注重以下几方面:认识图形、图形和位置、变换以及证明,同时也添加了诸如旋转和变换等知识,让学生以新的视角去理解平面图形,着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然而,在内容上的这些变化,也该高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3 教学方式的变化
新数学课程倡导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开展课题研究,体现数学的来龙去脉。如《义务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现行的高师数学教育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呆板,缺乏探究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相互的合作与交流,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调查显示:89.7%的高师院校的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3]。由此可以发现,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模式对于将来学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来说,还不能很好地与之适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4 学习评价的变化
新数学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另一方面的变化是:在高中阶段实行的是学分化的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能够使学生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数学课程,进而加强自身的人生规划能力。
2 高师数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新数学课程对对高师数学教育提出的挑战,笔者认为,高师数学教育的改革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重视高师教育中的情感领域目标
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并取决于情感因素对其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始动力作用、内驱力作用和调节作用[4]。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情感范围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师数学教育一定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教学工作,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得高师生养成一种数学意识,可以更好地去欣赏数学美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可采用如下途径:一是创设数学文化氛围,协调数学文化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真正涵义与价值,确立正确的数学观。通过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学习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是高科技的本质和精髓,是职业与机遇的关键,是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5]二是侧重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采取诸如培养学生数学审美的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消除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不良情绪方面的心理障碍,还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总之,高师数学教育应使高师毕业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维持稳定的情感体验,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迁移端正的情感行为”[6]。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学习体验,在将来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从容应对。
2.2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在设置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时候,我们要的基本思路是课程内容应同前沿性、综合性以及基础性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突出转化知识从学术到教育形态的过渡,着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整:(1)调整基础与应用数学课程,添加现代教学内容,渗透当代数学思想。对于新课程标准中的现代数学内容,我们要吸收选入;对于传统数学内容,我们应删掉一些繁、难的知识,运用现代数学思想对其整合。(2)加强数学教育类课程。如将《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作为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必修内容,开设中学数学发展的专题课程等[7]。(3)可以设置诸如数学建模以及过媒体课件制作等等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4)为了达到学生能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以后从事数学教学的要求,应增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诸如:高中选修系列3、4中的信息安全与密码、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以及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
2.3 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学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师范生在校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他未来的教学方式和生活方式[8]。所以,高师从事师范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改进教学方式,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与师范生一起实践新型学习方式,其具体做法是:(1)强化激励手段,引导自主学习。激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给学生以无限的信心和力量,激励的效果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取代的。教师可以通过“兴趣激励、动机激励、情感激励、成功激励、目标激励,评价激励和意志激励”[9]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模拟教师角色的试教活动,激励师范生努力钻研数学及数学教学问题,让他们在完成角色转换的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并掌握引导自主学习的策略。(2)整合研究方向,促进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师范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精选学习课题,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某些研究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生成了很多新的疑难问题时,教师要抓住机遇,整合研究方向,引导师范生对某些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只有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师范生才能逐渐领悟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是他们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内容之一。(3)开发研究问题,指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要使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探究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问题的开发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具有进一步探索价值的基础数学和数学教育中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师范生也只有在教师所创设的高效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探究学习的内涵和实施策略,他们走上讲台后,才能有效地指导中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10]。
2.4 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方式
面对基础教育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大变化,高师数学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既能反映出教学全貌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的目的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不要以单一试卷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建立一种关注过程、突出多元、开放式的新型评价体系。要创设有利于新型教师成长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研究、科技制作竞赛、讲课和说课竞赛、论文写作、教学设计等,激励师范生积极参加,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参与的程度,都要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高师数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新数学课程评价理念的示范,这是师范生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评价建议”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在高师数学教育中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管理,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为师范生自主规划自己的学习及发展提供空间,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脸)[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孔凡哲.高师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1998,7(1):71-74.
[4]杨灿荣,张双德.情感领域的数学目标教学及实施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1998,7(4):36-39.
[5]沈亚军.略论数学教育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33-36.
[6]王妍,金福.中学数学教育中情感目标的分类与实施[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83-85.
[7]吕世虎,郑庆全.高师数学教育如何应对基础教育新数学课程的挑战[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71-74.
[8]杜玲玲.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若干因素及关联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3):69-71.
[9]刘诚杰.强化激励手段,引导自主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5,(8):75-76.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高师 舞蹈专业教学 舞蹈教育
[作者简介]张美玉(1980-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音乐系助教,主要从事舞蹈教育教学研究。(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086-02
音乐教育课程中的舞蹈专业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音乐教师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音乐教学素质的重大使命,然而,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舞蹈教学改革的步伐已明显滞后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由教育部等多家机构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自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由此,人们开始更多地注意到舞蹈教育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讨论到与舞蹈教育有关的问题,不论是赞成或是反对,是褒是贬,这都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是一个重新振兴舞蹈教育的好时机。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认为高师舞蹈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教学过程与技术传授理论相结合
我们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舞蹈学专业。舞蹈各学科经过数十年或几百年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科学教学方法和体系。舞蹈专业发展到今天,各学科都有其优秀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有待于发展的环节。国内外许多知名的舞蹈艺术院校,都有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整套科学的教学理论体系,但我们高师舞蹈学专业教学的理论基石是什么?教学计划、大纲与课程设置等应该是怎样的?都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和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根据师范类高校舞蹈教学的目的和特性,以社会需求为原则,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了方向和目标,有了明确的基石,有了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舞蹈教育人才。
二、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另外,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实践性很强,只有好的说教不可能培养出名副其实的舞蹈人才。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全面掌握舞蹈理论知识与舞蹈技能。
高师舞蹈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中等学校培养师资力量,即现在的受教主体在不久的将来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指挥者”逐渐变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教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相结合
唐代文学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责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在推行的新课改对树立新型的教师观也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现今,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只有真正做到以市场为中心,并用市场来指导和调整教学,教学才不会落伍,培养的学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高师舞蹈教学所针对的市场是新课改下的基础及中等教育人才,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只有培养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者,才是现今高师教学的真正目标。为此,高师舞蹈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健康交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存在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作为教师要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在学校开展舞蹈活动,可以给予学生相互交流和团结合作的机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一时期,学生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被别人发现。如舞蹈“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舞蹈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是不能忽视的,它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升教育品位,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基本手段。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体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实现美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审美体验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几门艺术课程,而应该融入整体教育之中。舞蹈是一门动觉艺术,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它的魅力。正如《舞蹈形态学》书中所言:“舞蹈不单纯是一种‘运动’形态,更是一种‘审美’形态,而这种运动的审美,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的审美,一方面又是改造人体的审美。”以舞蹈“踏歌”为例,舞蹈形态中具有“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所谓“得意忘形”,是不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性。“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导致了服饰对人体某种程度上的文化限制并最终决定了舞蹈的运动形态。这种限制主要在袖手、束腰、隆髻和缠足四个方面。“踏歌”的袖手使舞蹈“若轻云之蔽月”;“踏歌”的束腰使舞蹈“斜拽袖时云欲生”;“踏歌”的隆髻使舞蹈“虹裳霞帔步摇冠”;“踏歌”舞者虽未缠足,但可想象缠足更加“回旋有凌云之态”。由于对人体在“形”上的限制,“踏歌”作为中国古典舞更注意内蕴之“意”的开拓,使其表现追求“意生象外”的境界。
再次,要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舞蹈种类繁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新的形式。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项;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舞蹈中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从外国舞蹈中可以了解异域风情,而不同时代的舞蹈也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让学生在舞蹈中通过舞蹈感知社会。比如,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其中“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再以美国为例,它将舞蹈与体育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是结合的,但却很成功地使舞蹈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校园里得以进行,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从而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教育和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艺术类教师的基地,学生走向社会后,多数走上了教师岗位,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下一代舞蹈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取决于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前从学校的舞蹈专业课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只有符合社会对舞蹈师资的要求,只有同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技能,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舞蹈教育人。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张香兰.略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理念[J].学科教育,2003(6).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篇4
从2003年 9月起,我们县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继续整体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为了实验推进的规范、有效,市教育局推出了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吴江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意见》。该意见提出:“本学期要紧紧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上下联动,求真务实,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事实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相关领域的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发展效益量化,是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关注的。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的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那么现在大家公认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特征呢?
1、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2、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关注下面的一些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粗看好象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他的教学的定位是高屋建瓴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人发展的学生,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我们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堂是分科的课堂。
2、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定要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套酆峡悸堑慕峁K煌诠こУゴ康纳б妫膊煌耆韧诨ㄗ钌俚氖奔淙〉米畲蟮男ЧK惺钡淖叛凼且缘模乔币颇模侨笪锵肝奚摹?BR>
3、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多地关注量化
课堂教学的目标尽可能的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要兼顾暂时的量化和长久的效益所产生的积淀。
二、重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有效性达成的四个抓手。
研究新的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主要致力于使我们的课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既如何使我们的课堂要变活、变大、变新。为此,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做好:
1.在课堂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个人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显得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效能的检测纬度上,它可能更有实际的意义。我们是否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重点把握教学的目标和进度、思维的扩散和收敛,训练的密度和质量等。
2.在课堂上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唤醒了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的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3.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4.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许多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沙龙式的课堂思辨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论辩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三、重方法的选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顺利完成。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到课堂上的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情感等诸多方面。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其实,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低效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而恰恰是教师的不适当的设计或者不适当的引导而形成的。为此,我们不妨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有关的探索。
(一)保持学生持续的新鲜感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学生的各种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都是在特定的学习境遇中产生的。因而,促使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续的新鲜感是最好策略,具体说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时,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对某学科的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重新解释一下,教师绝对不要露出任何不满,甚至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否定声都不应发出。越是对理解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让他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他的对学习的成功感,尊重、维护他在课堂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对话与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说一些鼓励的话。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遇有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
(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中始终热情的干预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和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即理解和关注学生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们要留意:
1、当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或者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都应该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不能对它草率地瞧一眼,随便来个评价就草草了事。在语文或者外语课上,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交际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教师应从完成的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这一点,我想很多的老师都给予忽视了,认为学生的答案千变万化。要适时的和学生交流结果的形成过程,以利于学生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能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技能。
2、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皮亚杰认为,外在语言知识的内化是一个心理调节过程,应该鼓励这种调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内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鼓励学生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内在的知识演化为新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让学生强化这种内化的意识,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意识。
3、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实效性。有的老师认为,对于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时最简单的训练往往是最有效的。有一位老师执教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课伊始,让学生分组重复读第二自然段中的“海洋给人类提供„„”,直奔主题。接着,板书:从前,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指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述,多名学生交流后,让学生一起说一说,再让学生同桌之间互说,再指名说,让学生在反复说中掌握课文内容,积累文本语言。再继续板书:从前,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还是按上面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说,最后,让学生把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再继续板书:从前,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现在,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述。再继续板书:从前,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现在,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之所以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是因为()。这一环节花时较多,每一点都要让学生先做准备,再指名学生说,再让学生一起说,最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步一步落实得非常扎实,层层推进,以少聚多。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热情的参与,师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非常有效的语文课。
(三)在课堂上的民主管理、有效监控和积极维持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要使我们的课堂取得明显的成效,就要求我们作为学生学习道路的引路人的教师采取一些充满智慧、充满民主的管理、监控方式,以达到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好的达成。1、民主的教学过程全程管理。
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教育思想为指导来管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一个具有民主的、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老师一定会在课的开始阶段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管理好的。当然,在现在的课堂上你不能排除学生的恶作剧的开演。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样一个案例:
美丽的恶作剧
下午我有两节语文课。第一节课我讲试卷,在黑板上写了很多的板书。
第二节马上就要上了,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屋里唧唧喳喳的说笑,看看每一个学生脸上那丰富的表情,我知道准是有什么可笑的事;不料当我走进教室时,顿时笑声四起,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诧异之际,扭头看黑板,只见上节课板书没有被擦净,剩下的一些字连起来,可以念成:“威胁 阿 康”、“斩 康 绅士”。哦,明白了,有学生搞恶作剧。上节课我写了很多字在黑板上(生字里有“威胁”“绅士”“康”是我比较“健康”和“慷慨”的“慷”的时候写的,“斩钉截铁”取了一个字),有人“断章取义”,擦黑板时,故意留下这几个字。谁弄的?我扫视了一眼,哈哈,准是那个笑得很拘谨的男生王津津。
怎么办?由此打住,还是„„?
“呵呵,谁写的?”
大家哄堂大笑。有人说是王津津。
“哈哈,威胁我?谁敢威胁我?”我装腔作势道。
“好了,谁先威胁我一次?有没有敢的?”
“我先来威胁你一次”说话的是个男生,“要是我今年考不好,康老师你小心下学期我缠着你给我补课!”
哈哈„„我也笑了。
“我来,康老师,下次再来了稿费,要是不请客,我可是要抢的,是不是同学们?”
呵呵,还带煽动的呢,我连忙承诺:“下次请大家吃花生、瓜子。”
“那么威胁的意思是什么呢?谁说说。”
“就是吓唬别人,让别人去做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情”
“就是利用自己的势力,让对方去做一件事。”
“就是胁迫别人”
„„学生一口气说了很多。
“大家说的不错!”
我故意把“斩康绅士”的斩用身体挡住,“请同学们念这几个字!”
“康绅士!”
“哈哈,你们夸我是绅士,这个我愿意听,再说一遍!”
“康绅士!”
“我绅士吗?我哪里绅士?你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吗?
“绅士风度是说一个人有修养。”
“绅士风度是说人举止文明。”
“绅士风度是说一个人潇洒。”
“谢谢你们夸奖我啊,我好好高兴呀!”
哈哈„„笑声掩盖了上课铃声。
“这样你们用上‘斩’‘康’‘绅士’这几个字说几句话怎么样?谁先来?
“话说民国某年,一位姓康的刀斧手,在菜市口斩了一位无恶不作的绅士”
“你这么一说,还有点说评书的味道。”
“我来,康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我是绅士!’”
“啊?我什么时候这么斩钉截铁过?再来”
“推出去斩了,康大人一声令下,绅士人头落地!”
“别光说这个,换换!”
“我说,我先斩后奏,在康老师安排劳动任务前就干完,我是不是有绅士风度呀?”
哈哈„„大家都笑了。
我拿起一支粉笔,在那两行字的后面添了几个字:
“威胁阿康是可以的”“斩康绅士是没有人上课的”
哈哈„„
“我们接着上课!”
“起立!老师好!”
这是一则发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的案例,教师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诗意的。教师充分利用了这些生成性的东西,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教育,把一桩令其他老师头疼的恶作剧处理的如此美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然课的进行过程是一堂课的关键内容,而学生又往往在保持注意二十分钟左右开始出现“魂不守舍”现象。教师要以自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有效管理课堂,让学生的良好状态保持到下课铃响。在课的结束过程,我们要使自己的课堂不仅结构完整,而且含有不尽之意、韵外之致,促进学生对下一次课的热情和积极性。2、有效的教学过程持续监控。
在课堂的进程中,当给学生提了问题或者布置作业后,如笔头练习、口头语言的交际练习等,就意味着监控开始了。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此时有效的持续的监控显得很及时和重要。我们的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或个别提醒某些学生的不良举动,就会变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和作业顺利进行。另外,部分性格内向或胆小的学生,有问题也不会当众举手提问,而教师走到他们的身边时,他们有时却会向老师则大胆求教。走到学生之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还可以使老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有效的监控是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3、长久的教学过程情绪维持。
积极的维持学生的高涨学习情绪,是所有学科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现在倡导利用现代媒体,就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将课堂上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倍增。同时我们的老师也要学会适时地变换练习方式,能让学生感到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不累,学习不烦。当我们看到学生作业的优点时,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会增进师生间情感,有益于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的是否高涨。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篇5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必定要体现基本素质的教育。师范生教学基本功是中学数学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教学技能与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的核心, 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保证。要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 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 而基本功微格训练是提高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教学技能的主要训练途径。
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水平及发展趋势
微格教学是美国人创立的, 目的主要是对师范生实习前进行教学技能的一种训练。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 部分院校开展了微格教学的学习和研究, 并发展一些实践活动。近年来教育部将微格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各大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相继建立了微格教学实验室, 但从其应用状况来看, 微格教学还只表现在形式上,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忽视了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目前虽有几个高师院校涉及, 却没有作为专业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训练, 也未检索到国内其它高等院校对开展此项研究的记载, 因此在高校开展数学专业教学基本功微格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尚属首创, 同时它在师范院校的研究和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研究方法重在选择并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
在研究的方法上, 我们采取了演示法、归纳法、实验法等的综合运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首先认真学习了“教学基本功的微格训练”的理论, 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细致的分析, 并对教学基本功的微格训练理论进一步研究学习。
四、成果的应用体现了便于操作并具有实效性
第一, 专业方面: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学基本功微格训练模式, 通过将教学过程环节简化、细分, 并实时回放, 便于教师点评、指导, 也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进而使教学实践活动更加直观、有效。在教学中把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的微格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使微格教学基本功的理论更加丰富。同时, 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师范生运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试教, 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这种采取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数学专业教学基本功微格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第二, 教师方面:教师学习了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 开展教研活动, 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其次, 教师不定期深入中学调查研究, 必要时可以到中学兼课, 把握基础教育的最新动态, 这不仅促使高校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也确保师资水平整体提升, 真正做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为优化师资结构积极适应基础教育变化的需要, 也采取外聘中学教师等灵活方式, 有针对性选择出色的一线教师, 分阶段的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与讲座, 给学生传授实际工作经验,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实际工作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差距, 使高校课堂教学与中学课堂相互挂钩, 也可以补充高师教育类课程的师资资源。
第三, 学生方面:数学教学基本功微格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他们建立起了知识的科研思维;同时通过教学技能训练使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 学生自学了其他技能, 比如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的综合运用;教学基本功微格训练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加强, 在佳木斯大学理学院近三年组织的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中, 数学系的学生在教学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在学校组织的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 学生获得了各项综合技能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每年就业招聘的教师教学技能考试中, 学生更是表现优异, 就业率也显著提高了, 尤其是很多毕业的学生现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影, 程晓亮.数学教学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师教育 对接
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入的改革,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还是在思想理念上都是一次彻底的改革。整个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的建设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打破了以往的课程改革的局限,是一次质的飞跃。新课改给高中学生带来灵活变化、形式多样的课堂的同时,也引起了整个社会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
一、新课程下高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明显改变
1.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其特殊性和差异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差异而无差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够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发展转变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要指望学生吸收所需的全部信息已不再可能。我们必须使学生具备丰富自己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复杂的社会里明辨方向的应变能力”。中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这就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教学关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初中教育不同,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地、自发地学习。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等,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具体教学环节安排上,可采用学案教学,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分析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认知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在教学中,如果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那么课堂教学仍然象传统课堂一样,将是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传统的教学就是因为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才必须改革。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体验,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体会科学家的思想,首先在情感上受到渲染,那么,自己探索出来的结果也将是意义深刻,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5.师生关系:由居高临下向民主平等转变
学生对具体的一门课程有无兴趣往往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起主要作用,比如,有些学生由于对老师的喜欢或厌恶而对某一门课程产生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态度,平等地和学生相处。
6.教学方法: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并非是无源之水的教学行为,更不是刻意追求所至,它来自于教师情感的个性,思维的个性,行为的个性及至阅历、学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整合。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具有差异性、倾向性和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与替代性,对于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师,这点尤为突出。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倾向,是对教师人格与生活方式的尊重,使教师能按自己的意愿创造课堂,创造生活,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同时,因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学生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受到情感与理智,行为与人格的多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也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而消除麻木与呆滞,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因为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求知的智慧。
7.信息交流: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而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存在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形成信息交流量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也确保了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
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行为的转变对传统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师教育已不能满足现行高中的需求。我国自1997年将“师范教育”改称“教师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教师不仅要在师范院校接受阶段性教育,而且应该是终身教育。那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二、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
1.教师教育向高层次、高标准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否则,国家就会落后,落后就要受欺侮,就要受制于人。”因此,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优先发展教育,把师范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由于知识的激增和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教师教育要向高层次、高标准发展。所谓高层次,就是指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任职学历要求将不断提高国家教委早在1986年发布的《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就规定: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是“中学二级教师任教四年以上,或者获得硕士学位者”,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是“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五年以上,或者获博士学位者”。专科学历可通过函授或者自考完成本科教育,本科学历可继续考取教育硕士,有条件的还可以考教育博士。可见,只有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才能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曾发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阐述了教师专业化的观点,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从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随着教师教育的国际化,人们已认识到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本世纪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专业化就是指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形成和发展从教素质,从一个非教学人员变为具有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有人指出,“职业”的本质在于“重复”某一个行业的基本操作行为,并不需要过多的“心智”劳动。“专业”的本质却在于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造。可见,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教育内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社会地位的必然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功能应从传统的学历教育过渡到教师专业的教育。
3.教师教育向一体化发展
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指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渠道融为一体,使教师教育在统一的教育机构中实现整体规划和全面实施。职前培养阶段是培养准教师的阶段,注重基础的学习。职后培训阶段是教师的继续教育阶段,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可以分为入职教育培训、合格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和专家型教师的培训。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严重脱节,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致使刚毕业的师范生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教育的要求。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由单纯的职前教育向教师全程教育转变,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
与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一脉相承的高师教育,其教师教育应随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而进行及时的实质性改革,实现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对接。要实现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高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三、高师应转变教育理念
1.注重知识本位向注重发展本位转变
传统的高师院校只是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师范院校自身的发展,更不考虑培养出来的未来教师是否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以至于近年来高师院校培养的年轻教师越来越不受高中教育的欢迎,其原因是刚毕业的师范生没有工作经验,讲课方式没有改变,学生不感兴趣。因此,高师应向注重发展本位转变,注重学校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与基础教育的合拍。
2.预设性课程观向生成性课程观转变
所谓“预设性课程”就是预先设计好的课程,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课程。课程的预设性使课程将文化视为一种先在的、永恒的、客观化现象, 并将学生个体的发展完全看作是由这种绝对的文化形态所规范和决定的。它只强调秩序与控制, 关注预定目标与内容的达成效率, 这样课程变成了文化控制与操纵的手段。所谓“生成性课程”就是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逐渐发现学生的兴趣、需要随机进行的教育,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生成性课程观是建立在对现代重效率、控制原则及意识形态属性的传统课程观的批判与完善的基础上的。它认为传统的课程观会造成学校课程封闭化、 决定论、 僵化的品质及运作机制, 而且漠视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使学生循规蹈矩,从而丧失了自主性及主体意识。
3.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
长期以来,高中教师的选择面很窄,只能在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里挑选,这种封闭式的教育导致许多师范生思想麻痹,不追求上进,以为毕业后饭碗不用愁,这也给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高师教育必须向开放式转变,综合大学可以有师范专业,师范大学也可以有非师范专业,在教师的资格考试后,毕业生都可以进入中学。这样以来,高中教育对教师的挑选就更具有优势。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从传统的关门办学,封闭式管理向现代的教学、实践、实习相结合转变,实行开门办学,能够走出去,请进来,提高师范性、学术性和技能性。
四、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对接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不能各行其是,必须实现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良性对接。
1.改革高师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离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的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做好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就必须有相应的科技前沿知识。因此,高师院校应改革滞后的课程设置,结合科技前沿及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设置新课程。
2.改革高师重视教材建设而忽视对教师研究的现象
高师的研究课题许多是关于教材建设问题,而对于教师的研究很少,高师院校的未来教师毕业以后要面对各种学生,及早的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师行为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是受益非浅的。
3.改革高师教学模式以讲授讲座为主,探究式合作欠缺的现象
高中教师在高师院校里接受的教育多是以讲授讲座为主,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接受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毕业以后要进入到高中当教师,势必也使用固有的习惯的讲授式教学,为了及早改变这种教学理念与方式,高师教师必须加强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训练。
4.改革高师教学评价机制单一的现象
大部分高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即考试成绩占70%,作业和考勤占30%。按照新课程理念,这种成绩平价权重并不合理,因为考试成绩占了很大的比重,基本上还是考试“一锤定音”,作业和考勤体现不出学生平时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平时的表现、学习态度、实验完成情况等综合考虑。只有这样,高师的学生才会重视课程学习,也为他们以后做一名称职的新时期高中教师起一种引导作用。
5.高师要构建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教育科学课程体系
高师要改革,首先应该是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一直以来,高师的教育类课程始终是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脱节,这些纯理论性的枯燥的内容学生根本不感兴趣,高师院校应积极的设置新课程体系,如现代教育学原理、教育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等,为高中培养合格的教师做出努力。
6.高师要加大教育实习力度
建议高师院校将教育实习的时间至少延长至一学期,以便于实习生和高中学生有足够的适应时间,实习生能积累扎实的实践经验。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准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以后的教学也大有益处。
五、高师教育及高中教育要与国际接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意识到教师教育也必将出现国际化趋势,未来的教师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并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崭新的全球化视角看待问题,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与国际教师教育对接的具体做法可以是:
1.学习国际上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改革成功理念;
2.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上课过程中实践国际教师教育新理念;
3.提倡高师大学生进入国外交流学习,进入国际化实习环境;
4.聘请国外同类院校教学法老师来我国高师院校任教;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引起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使基础教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这使作为给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基础教育改革同行,实现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的紧密对接。这种对接既包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对接,还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的对接,要使高师教育与高中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走向新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14.
[2]教育部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3.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50.
[5]肖起清,张意柳.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教育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5):71.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推荐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论文09-2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10-04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教学05-23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06-05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08-24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07-11
新课程背景下班会课09-04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10-16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