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共12篇)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1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建设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点的、有效的、系统性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 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展现新型方法的实施过程, 实现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最优化
目前,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 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法的设计,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实践证明,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开始, 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 并觉得可以打游戏、好玩, 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 有的内容需要记忆, 且枯燥无味, 难度增大,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因此, 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 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程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等都有了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改变了以往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单纯的演示和讲授的授课现象。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外显对学生也能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
2、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建构知识,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演示的过程, 使得课堂变得机械。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认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展开建构活动,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 即建构意义。
3、改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得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 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
4、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上, 教师必须从多方面评价学生, 让课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以及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结合。
二、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涌现出一批新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结合新的课程目标特点及内容体系, 新课程视野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可定义为: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 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所有手段和方法的总和。下面将介绍新课程下的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
(一) 演示与操作法
1、方法概述。教师通过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方法。它的一般模式是, 教师首先演示操作的步骤,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投影仪演示给学生看, 然后, 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做, 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
2、演示与操作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演示与操作教学法的实施基本过程与一般的讲授法与演示法有根本性的区别, 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 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所以其过程可以归纳为:教师示范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和师生归纳交流。
(1) 教师示范操作。通过教师的演示, 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并且还要指出学生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观看教师的操作, 确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方向, 进行各种操练与练习。
(3) 教师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与知识, 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思维方法。
(4) 师生共同交流。通过交流总结, 再一次强化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促使学生把学会的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与素养。
3、方法评价。演示与操作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示范性操作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要点, 使学生在自主实践时减少错误。 (2) 演示与操作法强调的是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己做而不是教师灌输, 引导学生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提出任务一一解决任务一一产生新任务”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课时任务, 创设教学情景, 将任务以情景的形式出现, 学生分析了由教师创设的情景后明确学习目标, 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 进行共同研究。
2、教学过程。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教师呈现任务----师生讨论分析任务----学生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交流与总结。
(1) 教师呈现学习任务。教师要经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分析和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兴趣的分析, 提出一个恰当的工作任务。
(2) 师生讨论分析任务。教师给出任务后, 师生一起讨论, 启发学生对于该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想法, 使其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计划。
(3) 学生独立探索完成任务。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学生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楚, 接下来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独立完成任务。同时, 教师给于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4) 交流与总结。在学生完成任务后, 要组织交流, 相互介绍中间的成果或者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标一方面是相互评价, 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成果的评价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 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回味, 把所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内化。
(三) 分层合作学习法
“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在学习效率不同, 学习内容的容量也应有多少不同。针对学生认知能力, 在自学、讨论、练习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之一。目标分层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统得过死的划一的教学目标, 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由学生来进行选择, 就决定学生“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兴趣学”。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 转化到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给予个别辅导。学习方式也从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转化到主要是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学习是“分层”教学比较可行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四) 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 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 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我让学生在网上了解有关“花”的相关知识, 并制作一份有关花的电子作品, 可以是电子报刊, 网页, 动画等等。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 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以说, “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既学到了知识, 又锻炼了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五) 自学法
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不仅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 而且,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操作实践之中去, 立即可以在生活实际问题中得到检验。然而, 信息技术有很强的逻辑性, 处理问题要求周密、严谨;同时, 信息技术有艺术感觉能力的要求, 比如:处理画图和动画, 形象的设计, 审美水平的体现。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整个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自学信息技术虽然能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但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薄弱, 缺少练习的时间, 学生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应用于知识的理解, 相对来说, 他的练习时间就减少了。还有枯燥乏味的自学, 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少部分学习很认真或者对信息技术很有兴趣的学生能较好掌握, 但这样的教学离我们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
(六) 讲授法
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 是一种最常用和最古老的教学方法, 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 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中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同样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 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 (比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还有一些计算机操作知识等方面的讲解) ,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教学对知识能力的培养明显优于其他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的同时, 尽量缩短时间, 如果讲解的时间过长造就缩短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这样, 学生的练习时间相对减少, 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就不能显露出来。
(七) 尝试教学法
让学生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 学生的操作水平比较好, 因为通过尝试练习, 能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心中产生的疑惑, 再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 学生听课就更加认真了, 掌握情况较好, 也能培炎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花大量时间的练习, 学习基本知识的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同时如果学生的学习不是很自觉, 就浪费一些尝试练习的时间, 因此, 学生间的能力差异程度较大, 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现象, 教学中要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八) 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 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 《信息技术》中的有些内容会显得比较抽象,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比如, 在讲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 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若照本宣读, 学生就难以接受, 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 用一棵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 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 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 对问题进行说明, 以达到加深印象, 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这种形象比拟法教学时, 应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可能仅在某一方面相似, 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 如易产生误导作用则宁可不用。
(九) 兴趣激励法
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 加以引导、扶植、培养, 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比如, 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 由于Windows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 因此, 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若教师发现后, 就此对这些学生加以批评, 甚至处罚, 学生就会由扫兴到无味, 一旦失去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 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 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也要告诫学生, 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采用兴趣激励法,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 这样, 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 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 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 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 形成良性循环。
(十) 游戏引导法
游戏引导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的教学, 来激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健康的益智性游戏软件的操作, 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技巧。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常用施教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游戏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
2、通过游戏教学法, 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
运用游戏引导教学法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即在教学中, 适当引入有益的游戏, 却不以游戏为目的, 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其计算机知识的手段。
2、选择游戏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和科幻意识。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游戏软件的安装、解压、合理分配内存等计算机知识的探索实践, 寓基础知识的学习于娱乐之中。
3、要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尺度, 不能以玩代教, 因玩误教。同时不能忽视游戏的负面影响, 要绝对禁止在一切学习时间玩游戏 (包括在学校公用计算机上机时) 。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 可利用节假日, 选择政治观点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 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操作, 但一定要教育学生有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
4、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采用游戏引导教学法获得成效的关键, 是教师如何把握契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找到益智性游戏软件中这些教育"热点"和精华。
(十一) 讨论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中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美妙的动画、漂亮的图片、和一些很有创意的编排等等, 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集思广益, 互相启发,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 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 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能把以前的知识运用起来, 同时,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情感表现和操作能力方面表现出很明显的差异, 说明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方法, 喜欢宽松的学习环境, 能和自己的同学讨论学习, 当然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学生很多课程的学习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 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 这些是为学生探讨、创造提供有利的源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学生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表明,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 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探索和逐步改进。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
教无定法, 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应如何选择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呢?我们知道, 教学往往要求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一定综合性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功能, 了解它与其他方法相比对于解决特定教学任务的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师素养等进行方法的优化选择。
1、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素养条件等其他因素, 恰当、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
(1)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2) 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应该根据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来实现的。
(3) 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根据教师的素养。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素养包括人格素养和智慧素养, 在心理学意义上, “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的实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教学方法的运用者是教师,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素养条件, 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
上述各个要素也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掌握内容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发展水平来选择;另外,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自身特点,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需要教师自身的创造性, 教师应当凭自己的长处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并学会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广泛的社会信息, 新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服务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前提。
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地、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防止单调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教学方法是互相联系的、互相渗透的。因此,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采用综合性原则, 使用的时候要根据具体需要结合各种教学方法。
总之, 新课程正在探索中走进校园, 走进师生日的生活, 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 但新课程的实施仍需要大家共同建设, 共同创造。同时,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还处在前进中的探索阶段。既没有传统学科的大量经验积累, 又需要根据学科领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时调整。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也还在逐步的形成和健全。要在较短时间内使信息技术课程步入好的发展轨道, 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2
茂名市第十二中学许巧诗 摘要:广东省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改变。新课程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作有效地探索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走出误区,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 创新
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技能训练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教师的教,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学会学习、善于合作、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视野开阔,志向远大的现代素质。
2006年,广东省从高一年级正式启动了高中新课程方案,新的课程结构体现了新的理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尽可能有宽广选择机会和自主学习空间;如何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结构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模式等问题是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改变。这种改变一方面需要广泛借鉴其它学科和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广大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条件等,灵活恰当选用教与学的方法。
一、整合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选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
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的意识。
二、制订任务,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由于本身的操作水平不一样,有些学生感觉老师讲的已经会了,就自己操作电脑,不听老师讲解。所以教师要扮演好导演角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解决问题的各环节及效果,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例如,在教学“表格信息加工”的内容时,教学的重点是借助数据加工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放在EXECL软件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上。在实施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如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后,可根据情况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给学生提供没作统计的考试成绩表等。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同时体会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优越性,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比较、分析数据,发现、提炼出蕴含于数据中的信息,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恰当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新课程教材中介绍的软件繁多,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以一到两种软件为主,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提升出信息处理和交流的一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探究,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比较分析各类不同工具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理解和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并能迁移到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四、加强学生的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渔”是什么呢?是捕鱼的方法,是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汇总、统计而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方法,能够自己解决或试图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请教老师,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把自己所设想的解决方法融在问题中来请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勤奋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合格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依次完成任务,而是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方法并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尤其要加强发现学习。传统教育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循规蹈矩,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学习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其来解决新问题。它强调的是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例如,在“表格信息加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以一份成绩表为例,提出问题求两个人的成绩总和,学生会采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将求和的项依次累加迅速得出结论。接着提出求20人的成绩总和,采用刚才的方法是否太繁锁?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利用EXCEL软件中“∑”求和,完成操作。接着及时指出,在Excel中提供了许多现成的函数,这些函数就放在“f(x)”中,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求20人的平均分等等。整个教学过程并非让学生“接受学习”,而是启发学生不断地探究、发现,从各种特殊事物中归纳出方法与结论,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应强调的是,发现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学或接受学习为基础。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及时的点拨,让学生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学习且乐于学习。
五、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这些形式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体验研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学合作,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操作中形成技能,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它给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新课程结构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刚刚开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总结经验走出误区,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的整体运用能力、整体素质合格的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艺主编,《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7月
2、李艺主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2003年9月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3
关键词:探究学习;信息素养;多元评估
小学信息技术的首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趋势。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与信息意识,更好地养成学生对信息的加工、采集、传输与应用的才能,培育同学们自觉学习的才能和创新才能。
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这个科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修养所开设的。信息技术和别的学科不一样,它的教育是成立在对不同软件操纵的根本上。换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也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应用软件的教学。因为新软件的升级、更新速度太快,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不能使学生完全了解全部软件的应用方法。根据这点,我们一定要教会出能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唯有这样,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得、分析、加工、处理、使用传输,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学到更广、更多的知识。
二、引领学生探究学习
以往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教育形式,会让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对学生自主处理问题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养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独自探究式学习的根本是使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归纳经验,处理问题,经过探索得到的知识,往往比得到现成的学问更主要,其中,老师主要起点拨和启发的作用。
三、多元化评估学生
教学评估既是检测学生这节课学习成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认可。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索,展现出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课堂教育中不能缺少的成分。以前的评估手段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进行评估,更注重于对学生学习作品和作业的检查,
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的评估局部性,一个不公平的评估,有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增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希望信息技术教育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才能的人。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里一定要学生对学习目标有所了解,展现出学好信息技术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展现出好好学习、认真努力的学习的信念,提升学习的自主性与踊跃性,成为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作者单位 河北省滦南县宋道口镇中心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4
一、新课程使教学目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 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的一些技能包括:①信息处理 (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 的技能;②问题解决能力;③批判性思维能力;④学习能力;⑤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新课程规定了三维教学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关注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的培养, 更关注以能力为主题的目标的培养。三维目标要求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或策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逐步培养, 以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二、新课程使教学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则成为一种冗余和障碍。其次,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
三、新课程使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新课程使课堂教学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专家研制走向共同开发, 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新课程让课堂教学灵活多样, 提倡教无定法, 只要得法就是好的教学, 教学活动可以不必局限于某一本教材, 教学活动也可以不必局限于某一单一封闭式的课堂。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和良好学习环境的优势寻求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合作, 主动整合其他学科的有真实任务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实施教学的课程内容, 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的学习由低投入 (被动型) 转向高投入 (主动型) 的形态, 这样在满足自己教学需求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已经不同于只需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计算机课,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准备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内容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全体教师都面临着必须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的挑战;其他学科在新教材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语文学科新教材增加的梳理探究内容, 一时间也让教师产生或多或少不知所措的困惑, 主要表现为在单一的课堂、在资源不够丰富的条件下苦于无好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完成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5
【摘要】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构建起了一个优质的技术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成为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素养已成为外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文章由此探讨了培养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及加强信息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合;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今天进入到一个信息时代,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应具有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此种能力运用到教育与教学中去。在高校外语教学领域,随着网络外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对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新型外语人才,必然要求外语教师具有高度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的是: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既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其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和需求,能够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2.信息知识与能力。具有对信息工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有效利用的基本技能,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原理和常识;
3.信息道德修养。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能够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对信息犯罪的防范。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背景下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同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它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二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二)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关键
1.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正步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目的等提出了与过去不同的要求,同时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上了。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上索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2.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组建进入了英语课堂。这些设备是实现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物质基础,可以虚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要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地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
3.教学模式及教师角色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促进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并产生了一些如探究式,协作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活跃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信息方法和手段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科专业及相关领域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摈弃旧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保证教育教学取得创造性成果。同时在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由管理者、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的建构者等新型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有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背景下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意识
外语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外语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潜在意识,是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意识对外语教师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指示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等一系列行为的方向。如果外语教师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以解决教学的问题并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为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创设一个良好(下转第57页)(上接第62页)的环境,应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的建立可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个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为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制作优秀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个人主页和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英语教师在这样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下,教学科研也就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大力开展对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培训班,对所有英语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培训内容要全面,应涉及到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策略;高效、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整合能力等,特别要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活用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同时,还要督促教师的自学。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整合是英语教育的趋势,教师角色与作用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整合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从而推动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 论信息时代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0).
[2]董长娥,周青振.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11).
[3]伏秋平. 浅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与职业,,(14).
[4]郭炎鑫.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3).
[5]褚芸芸,杨改学.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6]韩苏. 论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构成与加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策略;条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2-0042-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
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教育领域,对学校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一次革新。在基础教育课改全面实施之际,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优化教与学过程,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努力实践和探索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整合的教育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发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和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源,应用和研制化学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等。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2]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所谓“整合”,其含义是“使结合;使并入;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突出的是互动性、参与性教学资源的组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强调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源。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的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使其产生聚集效应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因此,化学教学可以充分借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达到优化化学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化学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化学课件或者是构建“化学资源库”,如知识解读、相关资源、情景模拟、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设置相关链接或热键,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功能,开展合作学习
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模式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辟一条新途径。所谓合作学习模式是种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技能等方面的成长的教学模式(或学习模式)。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
在新课程的教材中,有许多是需要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调查研究的方式去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首先,将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学习小组,以自主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协作。围绕选题收集资料信息,下载并保存网上信息资源,再根据选题需要,筛选、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编辑整理发给全班同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研究的主题
合作学习主题应该来自于学生教科书中的疑难,社会中的化学热点问题,学生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并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基础的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化学原料泄漏事件、河北“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苏丹红”与“红心鸭蛋”事件、广州假酒案事件等。
在探究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市场上婴幼儿奶粉、液态乳品、乳制品等有关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事件展开调查,结合网络信息、图书报刊文献,在网络上开辟专栏进行讨论:
(1)三聚氰胺化学性质及其毒性:包括三聚氰胺的化学组成、分类、结构、官能团、骨架、性质合成方法以及鉴定方法、毒理作用等;
(2)三聚氰胺有关的社会问题:包括三聚氰胺应用范围,滥用的原因,公众对含有三聚氰胺食品的看法,与之相关的法律、社会现象等;
(3)三聚氰胺相关的练习及试题设计:根据合作研究成果,设计出与三聚氰胺相关的练习及试题,以达到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将本年级学生的研究成果保留传承,并能与其它学生共享研究成果。[4]
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设想和创意,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最后,可以以书面报告、PPT课件、网页等不同形式呈现,但必须说明小组的分工情况。教师根据课题的内容、完成的时间及交流情况,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及研究成果做出文字评价(包含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丰富了化学知识、提高了调研、分析、写作以及信息技术等综合能力、增进了小组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学为所用的乐趣。
3.合作学习的信息资源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助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相互交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进度。合作学习要利用网络资源库、学科网站、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光盘资料等搜集资料;或者进行实地调查、访谈、试验,共同努力,将所搜集到的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超越现有知识,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Internet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平台和学校Internet应用平台,创建开放式资源建设机制,可以优化合作学习过程,为合作学习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三、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模式依托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教师如何创设“真实的”情境,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等创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平台,设计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整体性的问题情境。因此,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优化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链接点,以充分利用全球性、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如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师开发或学生创作的素材,整合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子文稿、课件之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
1.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和兴趣。例如:在“酸雨”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把事先拍摄好的酸雨造成的树木、农作物枯萎,文物古迹的石雕、塑像的浸蚀等实物场景配上音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实际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再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这一节教学时,利用几何画板虚拟基本实验操作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画实验装置图寻找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2.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
化学知识既有抽象的,又有具体的;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抽象与具体,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化学课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备的声、像、动画等网络资源突破难点,突出重点。[5]
(1)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学概念的抽象性、微观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宏观化,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理解的目的。例如: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导学生利用三维动画探究1—20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规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内涵理解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2)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象、动画、声音齐头并进,可以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例如,学习CaCO3和Ca (HCO3)2相互转化时,通过动画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模拟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3)模拟实验(危险、污染、高科技、微观世界)及生产过程。化学是一门通过宏观现象研究微观世界的自然科学。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等微粒看不见、摸不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观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如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点燃发生爆炸及原因分析,使学生如亲临其境,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四、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2]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cn/)可谓是一个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服务。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多渠道的知识资源,这些知识间的联结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例如高中化学《新型能源开发和利用》这一节设计网络研究性学习课,课前我们利用Frontpage2003、Flash7.0等网页工具制作一个《新型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网页,将教学涉及的网上新型能源开发研究进展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内容相连(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查看相关内容),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顺序结构,学生可以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有选择地在这个知识网上的任一结点进入学习。通过方便的超级链接,又可以随时到达其它的结点。使学生认识到新型清洁能源在当今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以提高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建立信息资源库,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学习成果的“交流”。例如,学习了《合成材料》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如何消除白色污染》,学生可以通过超级链接进入我们链接好的相关网站,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到Internet上去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自愿组合,成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白色污染”;公民拒绝“白色污染”意识调查;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白色污染”的危害(白色污染事例);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访问专家、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途径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料,并开辟网络论坛,发表消除“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小发明和小制作等,在网络平台中广泛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五、努力创造整合条件, 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
1.教育理念转变是整合的先导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工具,教师要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转变;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实现网上协同教学设计。
2.条件支撑是有效整合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离不开设备、技术和人员等条件的支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可行、适用的硬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硬件。
(2)丰富的信息资源。目前,大多数学校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资源库的建设:①利用因特网的免费资源下载;②购买学科教学资源库;③师生自主开发、制作积累。主要工具软件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Frontpage、Photoshop等等都可以用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上,但也需要一些专门软件,如《仿真化学实验室》等。
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学科资源,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如每学期结束时,由备课组长优选本备课组优秀的电子教案、课件及课件素材、试卷及练习,集中打包上传至校园网的化学学科资源库,下一个轮次的备课组可以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有改进地使用,依次循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从而使教师有可能把90%的备课时间缩短到10%, 把10%的思考时间提高到90%。[6]目前,已建成高考分类题库、各年级的课件及素材库、各年级题库等。
3.教师信息素养是整合的保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化学教师既要有从事化学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素质,也需要有娴熟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因此,学校需要组织系统培训来提高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如能熟练运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运用PowerPoint进行课件制作、多媒体广播系统、网页编辑软件、化学学科教学专门软件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到哪些网站上去搜集相关资料,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化学新课程教学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在化学新课程全面实施之际,我们全体化学教师要迎难而上,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优化整合,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把信息资源合理、机动地引入化学教学活动,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探索出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春.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8).
[4]付琨,王雪梅,张建胜,刘晓海,高云涛.基于网络环境的化学远程合作学习研究[N].科技创新导报,2007,(34).
[5]初娜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张文军,李云淑,王俊.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7
1. 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非常娴熟地驾驭教材,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对学生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调整教材内容顺序,补充或修改教学实例等,对教材的处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灵活地使用教材。
我将教材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学习两部分,每节课都涵盖了这两部分内容。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内容,编成2~5个选择题或判断题,供学生测试。题目内容可以是本节课操作技能,也可以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甚至是与本节课操作无关,但需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每节课的操作技能学习,应该是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一般按梯度设计成基本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
2. 研究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对象对有效教学起决定作用,如何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在上课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学生喜欢的又能覆盖所授知识点的例子,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这样老师才能有效地教。
3.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新课改下的教学,每一节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案需要经过不断修改,每修改一次,等于重新开始,包括教学的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落实知识点,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这些都需要全面考虑,而其中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可能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站在讲台上才会有自信,教学效果才会很好。
4. 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有了课堂内外的交流以后,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上课的时候就会自然默契多了,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讲课。因此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
5.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课很多时候以操作性内容的教学为主,但单纯的技术讲解比较枯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可以用一些好的事例作示范,特别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学生会更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对于技术性的学习内容就有了需求,学习起来自然比较有动力。课堂上学习的技术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缺少了学生动手这一环节,技术课的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学生很快就会遗忘。适当地安排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练习内容,使学生不至于因无法完成而产生畏惧心理或者因过易而无法深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考虑。同时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应当多样化,例如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知识竞赛,设计寓教于乐的小游戏活动等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这样学起来比较轻松。
6. 开展分层教学
6.1 按水平分层导学
教学实施之前,可以采用测试考核、问卷调查、课堂访谈等方式,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起点水平(如操作技能、应用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学。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两层(类)学生进行教学,这种分层教学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实施起来不方便。这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内容而进行的按类分班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6.2 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对于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在关注学生水平差异的前提下,课上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目标要求。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等,因而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组织教学。
6.2.1 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
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智能领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根据不同水平要求和学习目标的多元性,设计相应课堂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业或涉及不同领域的活动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以便达到目标。还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探究学习任务,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水平一般的同学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水平高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的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对软件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
6.2.2 小组互助学习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下,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7. 教学内容上联系现实生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面对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培训 篇8
一、结合新课程,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含义
我国从1982年起就在全国的部分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但讲授的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主, 基本上未涉及信息科学知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等方面内容。历史发展到今天, “信息正迅速成为全球最珍贵的资源, 在取代土地、能源、劳工和资金的同时创造财富”。所以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又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观点, 一门学科对个体有两种功用:第一种是提升人的生活意义,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第二种是作为一种工具, 以满足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在信息时代, 一方面新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成果层出不穷, 人们需要及时获取信息, 以了解世界、分享研究成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满足人类固有的孜孜不倦地探索世界的精神需求及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传统物质资源的减少,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 仅仅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让受教育者接受有关信息科学知识的教育, 即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工具如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 并认识个人对此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如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病毒全球肆虐、“黑客”猖獗、机密信息失密现象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何防止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带来了新的问题。所以在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 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使其了解不正当地使用这些技术可能对人类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充分认识其自身对此应尽的义务及所承担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进新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先行
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师培训是关键。按照“先培训, 后上岗;不培训, 不上岗”的原则, 教师在实验新课程前必须接受“校本培训、通识培训、新教材培训”, 信息技术也不例外。要推进新课程改革, 就要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而实践证明: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问题。前不久,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召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化专家座谈会上, 几乎所有专家的发言都聚焦在教师培训上, 专家达成的广泛共识是教师培训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中小学信息化的瓶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湘乡市在80多所中小学都建立了专用的计算机教室, 有60所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投影教室, 然而, 这些重大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是十分的明显, 有些学校的机房常年大门紧锁, 投影教室成了卡拉OK厅和录像厅。这一现象就显现出信息化过程中软硬件投资比例不协调的问题, 实际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师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素养准备不足, 势必造成投资效益的低下。特别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信息化建立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大, 教师培训的相对落后将会更加凸显。因此应大力推进新一轮的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 从培训的理念、内容、模式上下工夫解决这一现象。培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初级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 解决教师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问题;第二步从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入手, 培养教师将计算机应用于辅助教学和进行教案、试卷、各类评分表册的制作以及开发简单的教学软件的能力;第三步从Internet入手, 培训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包括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素养的培养等。
三、适应新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应注重提高培训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各级领导和教师都认识到了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作为湘乡市教师培训的基地, 湖南省湘乡市教师进修学校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结合多年的实践, 我们认为要提高培训的质量,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领导重视, 明确目标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目标, 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 确定每一阶段培训的对象、应达到的目标及考核办法, 对于需要学校支持、配合的工作, 则应明确职责, 落实到位。现在大部分学校的领导虽然重视这项工作, 送培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但有些学校往往把培训的对象定为需要晋级评职称的教师, 缺乏超前意识。而对于年轻教师、担任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缺乏重视, 使得信息技术培训成为了一个“被逼”的培训。培训的结果往往是考试合格了, 但却并没有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各级领导重视, 确定明确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 是搞好这一培训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2. 名师授业, 提高兴趣
中小学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习的兴趣和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如果授课教师自己懂得多, 但却不善于表达, 讲的课实用性、操作性差, 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来参加培训, 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操作技巧, 解决自己平时碰到的一些问题, 所以要求授课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针对这一现象, 可以从全市挑选出一批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信息技术培训的师资库, 结合培训的任务, 从师资库中调出优秀的教师授课。
3. 内容求实, 学以致用
培训教材是否合适, 也是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培训往往是从书店或其他地方找来一本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书作为培训教材, 这样的教材与培训目标本身有一定差距。参培教师拿到厚厚一本书后, 对各种符号和英文字母望而生畏。如果授课教师能按照培训的要求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 告诉参培教师哪些是必学的, 哪些可以选学, 哪些可以不学, 教师心里就有了底。另外, 所选的教材内容应与培训对象教学工作密切相关, 能够学以致用。从我们培训的情况看, 根据新的形势和新课改要求编写一些简单、实用的资料比教材更为实用。实践也证明, 这样做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为他们学以致用提供第一手材料。
4. 反馈评估, 精益求精
对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学校的领导由于自己不参与培训的整个过程, 因此对培训中授课教师的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情况往往不甚了解, 至多在培训结束后简单询问一下, 听到“还不错”“还可以”等回答就满意了。其实, 真正要保证培训质量, 在培训前主管领导应制定一个周密的评价方案, 对授课教师和参培教师提出每次培训应达到的目标, 在培训结束后应根据考试的结果和教师的出勤情况、自制的作品等来进行总体评估, 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同时, 还应进行跟踪调查, 把受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 将学到的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及时反馈给原授课教师, 以便在下一次培训中更加完善。这样使大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 教育科研, 以点带面
广大教师参加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以后, 促进教师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巩固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所以主管部门要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竞赛等形式宣传和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鼓励教师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得和体会写成教育教学论文;定期举办各种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电脑制作比赛等将信息技术融入现代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 起到“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的效果。
6. 课题研究, 带动培训
课题研究是教师培训的良好载体, 它规定了研究目标、时间、步骤和不同研究方向, 兼顾了教师培训的共性和个性需要, 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使教师有时间集中、反复、深入地思考和实践某个问题, 其效果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培训和自学所不可比的。实践证明, 每一项课题研究都会带出一批优秀教师, 引导一批教师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尤其是信息技术, 在课题研究中显得格外重要, 从资料的搜索、编辑、整理到报告的撰写、成形, 从数据的搜集、分析和统计到和外界的交流都显现出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
四、融入新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应注重与其他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 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应当与其他学科相整合, 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接受信息的熏陶,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教学思想也应运而生,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再仅仅是知识, 而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该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束缚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培训。而且目前计算机软件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 如果我们的培训内容只是围绕软件的使用转, 那永远都是被动的。既然我们的教学目标着眼在学生的意识、素质上, 那么我们就该把这门课融合到其他学科中, 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让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由各科老师共同完成。当然整合不等于混合, 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 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并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需求, 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方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小学生在刚学汉语拼音的时候, 就可以学习键盘, 进行指法练习;学习汉字的时候, 就可以学习拼音打字;写日记和作文, 可以引导学生用WPS或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这样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就密不可分了, 学生在认识拼音和汉字的同时, 也掌握了指法、汉字输入以及文字编辑等技能。同样, 美术课除了教学生如何用颜料在纸上作画外, 也可以在计算机房引导学生利用Windows的画图工具或利用Flash等软件在电脑上绘图, 让学生在绘画当中掌握美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同时又能领略到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9
一、课程体系发展变化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才正式确定的课程名称, 它脱胎于原来的计算机课程,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 其立足点是把信息技术课程看成是计算机课程的发展。
体现在课程目标上, 从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转变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到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 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树立利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思想。
体现在课程内容上, 从单一的语言学习到应用软件学习, 从单纯的软件学习到信息加工全过程学习, 多角度、全方位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为科学在于理解, 技术在于制造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从方法上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体现。
体现在评价上, 课程评价逐渐淡化其筛选功能, 强化其诊断、促进功能, 采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进行全面评价。
二、新课程目标
新课标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 (1)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3) 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 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三、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 但发生了质的飞跃, 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 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理论学习, 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 教师角色转变
在信息时代, 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者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 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其形式可表现为以下几种:
1.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策略和认知能力。
3.诱导。创建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辅导。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 获取所需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5.教导。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各种优秀品质, 培养其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
教学实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尝试多途径下载, 课程开始首先进行诱导, 创设情境:老师的笔记本播放音乐没有声音了, 经检查是声卡驱动的问题, 可是驱动盘找不到了, 同学们能帮老师找到这款联想Thinkpad x200的声卡驱动并下载下来吗?学生很感兴趣, 跃跃欲试, 有的同学有解决的办法, 可是基础差点的同学不知从何下手, 为此我先以提问的方式开展讨论, 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会主动举手, 讲出下载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这样对于全体同学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引导, 接下来由学生自己上网尝试, 根据讨论得出的下载途径和方法找到声卡驱动程序并下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 我到各个同学身边进行巡视、辅导, 以便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有的同学有一些新办法, 接下来由他们给其他同学作演示介绍, 还有些同学在下载的时候, 只注意找联想笔记本的驱动, 未注意笔记本的型号或是下载了其他的驱动而非声卡驱动, 我在旁边及时指出问题所在, 帮助他们加以纠正。
(二) 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
在信息时代, 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 这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为了跟上这种变化, 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改革课程结构, 制订最佳教学计划和信息组织形式, 重组课程传递方式, 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
教学实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尝试多途径下载, 课程中介绍了FTP搜索及下载, 但是课程中提到的常用的FTP搜索引擎北大天网由于更新维护, 不能打开访问, 因此就不能采用书本上的实例, 在网上也未能找到比较好的适合学生使用的FTP搜索引擎, 于是我在学校校园网新开设了FTP, 并上传了一些常用软件, 让学生访问学校内部的FTP并下载一些文件, 来体会什么是FTP下载及下载的方法。此外我还新增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关于音乐、电影的下载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网上下载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三) 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中学传统的学科教学是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标, 以“满堂灌”和“大运动量训练”为基本方法。显然, 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更不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 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来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面对新的教育环境, 实施创新性教育是一种必然选择,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 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 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发现”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 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使用, 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譬如,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尝试多途径下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镜中, 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课程中, 我设置了几个不同的任务, “如何下载声卡驱动”、“如何下载常用工具软件”、“如何下载音乐、电影”等, 从而让学生去亲身实践通过多种途径下载网上不同的资源。这样组成一个任务链, 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10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以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但是, 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以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目前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信息技术课程不被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国家开设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 对考试并没有严格要求。因此, 很多教师并不重视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考试科目的教学, 且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兴趣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时期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之下, 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兴趣。这一方面源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 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习, 已经让很多学生心力交瘁, 疲于应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很难将心思放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另一方面,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讲解干巴巴的理论知识, 而且这些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兴趣, 从而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 教师的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基石。任何一门课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教学计划。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是如此, 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很多教师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缺失, 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大, 教师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样的教学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因此,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 创新教学理念, 重视信息技术教学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教师首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 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技术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地位。首先, 教师需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都不重视信息技术, 便会加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忽视。因此, 要想改变信息技术的地位, 首先需要教师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 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以及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直接影响, 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并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二)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教学创新, 首先需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 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 这样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学习效率。
(三)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 整个课堂教学总是死气沉沉、枯燥和乏味的。因此, 教师要想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 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的目的。
总之,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基准, 立足于课堂教学现状,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 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出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23) .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思维训练;教学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概述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独立的、技能型的、知识性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应用性、现代性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信息知识的理念、掌握信息处理的能力,并应用到学习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去。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教学技术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学效率都得到了质的改善,但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要求相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顺序设计不科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环境有待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设计不合理等,这就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利
影响。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关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教学顺序设计
所谓教学顺序设计主要指的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比如,先教授什么后教授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目标来看,教学顺序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言语信息的顺序设计。根据奥苏贝尔学习分类标准可知,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言语信息的学习、有意义的言语信息的学习两部分的内容,前者主要是记住某些符号(比如,宏、窗体、协议名等),这些内容在教学顺序设计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而后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信息技术学习也就有了先后顺序,比如,应该先介绍“http”“www”,然后,再学习“域名”,之后才能够学习“文件名”等;实践中,言语信息教学顺序设计必须要“提供先行组织者”,然后再用有意义的上下文信息、逻辑顺序来组织信息技术语言信息,以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2)智慧技能的教学顺序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智慧技能教学顺序设计应该遵循“情景创设—提出疑问—制定假设问题解决方案—实验验证假设—讨论与探究—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能够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按照智慧技能实施“阶梯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3)动作技能教学顺序设计。一般而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动作技能教学顺序设计主要分为认知、联系形成以及自动化等三个阶段,教学实践中,广大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划分三个阶段,这样才能够促进动作技能学习“自动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2.教学环境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环境设计,主要涉及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与课堂教学管理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方面。可以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等多种教学环境设计,一般多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而对于诸如“网页开发制作”“简单项目开发”等教学内容宜采取“小组教学”,这样能够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且不至于增加学生的工作量;个别教学主要适用于“学困生”或者“学优生”的教学,前者倾向于“帮扶”,后者则倾向于学习更多的技能。(2)课堂教学管理设计方面。课堂教学管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求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控制好讲课的速度、节奏等,引导学生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促进预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正负激励、沟通交流等都是比较常用而且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实践中,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管理方式。
3.教学方式设计
一般情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设计主要包括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模式设计方面。教师宜选择“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制定学习任务、设置疑问,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思考,并寻求解决的“路径”,这样能够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2)教学方法设计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能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采取实验操作法、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媒介,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授知识,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生学习方式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学生为核心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突出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比如,自主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量扮演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将课堂学习还给学生,以生为本,充分发挥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能够加速“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全面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怀盛.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再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11(4):168-169.
[2]唐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2):8088-8089.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 篇12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新课程中是这样描述信息素养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 掌握信息技术, 感受信息文化, 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 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因此, 当代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做到: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信息素养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来讲,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 主要表现在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对信息的内在需求以及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
“意识决定态度”, 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对自己学习及将来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信息的价值, 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 从而自觉形成信息意识, 最终变成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
2. 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素质中读、写、算的基本能力, 信息常识和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
就现代社会而言, 一说到信息知识, 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信息知识就是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 信息知识不仅包括有关信息的含义等理论知识, 它也包括书籍、报刊等传统信息源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有关计算机处理信息方面的知识, 还应该对传统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知识有所掌握。
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理解、获取、利用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对中学生而言, 信息能力是指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以及获得新信息的能力, 从而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
生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 要想适应信息时代对中学生的要求, 不仅仅需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知识, 还要具备较高的获取信息能力, 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 收集、获取信息、传递、加工和处理有价值的信息,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中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 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从而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4.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 用来规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
信息道德是学生形成正确信息素养的重要保证, 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却不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 最终只能走上不正确的轨道。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行为, 在信息的获取、利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不得危害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过程中, 不应该顾此失彼, 要把四个要素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 丰富的信息知识, 扎实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信息道德, 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 加强信息意识
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 在教学中带领学生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要素, 搜集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密切的素材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和畅游信息世界, 把学生带入信息的氛围中, 认识信息的存在和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使学生逐渐养成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
2. 学习信息知识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密不可分,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如在文本信息的加工教学中, 可以将Word软件的学习与语文课程相结合, 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文字、段落的修改、图片的插入等功能制作一份有关《再别康桥》的小板报,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 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3. 培养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 是一门活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基本信息能力, 从而形成利用信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以校园应用活动为大舞台, 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活动, 如校园网建设、辩论赛、电脑作品展评赛等, 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 提高信息道德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 但同时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恶意破坏, 因特网上反动的、不健康的甚至黄色的垃圾, 还有版权问题、人与人交流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 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强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信息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 为学生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一个成员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更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掌握这一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
目前, 中小学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摘要:信息能力已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必备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做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坤林.刍议新课标下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1 (8)
[2]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1)
[3]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 2001 (9)
[4]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顾建军、李艺、董玉琦.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7]李艺.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教学05-23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08-24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07-11
新课程背景下班会课09-04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10-16
新课程背景下对阅读12-31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11-3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论文11-15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11-19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辅导学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