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2024-10-13

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共12篇)

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篇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践行着,尤其是我们这些业务校长、主任、教研员们,只要工作在继续,听课、评课就在继续。但是真正从理性是上认识听课、评课,系统地探讨它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磋商.探讨,以便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听课评课的意义: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教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听课评课来完善的;听课评课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方法的运用、策略的拓展,都可以通过观摩案例来获得,可以说是教师发展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听课评课也是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加强联络、和谐关系的手段之一。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听课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它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形式。

深入基层听课评课更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教学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听课评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便有规律可循,是艺术便是见仁见智。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怎样卓有成效地听课评课呢?下面把听课与评课进行分述: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 一般来说,听课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要求。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总是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如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等,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教研员听课绝大部分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因此在听课活动后要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认识和意见,并把形成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学校或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及改进措施等。

(一)听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新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为了确保课程改革按照预想的方向进行,就必须了解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由于课堂是教育政策、教学要求等最终落实的地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各方面要求的最终、最直接的体现,通过听课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实际问题,并供教育决策部门和教学指导部门参考。

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得如何?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到位?课程标准、课时计划执行得如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等是否贯彻落实?通过听课,有关部门都可以得到基本的了解,从而把握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

2.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最基本的体现形式。反映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低的方式很多,但课堂教学是基础和前提,重视课堂教学的原因就在于此,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如何?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学中有什么经验和不足?通过听课可以得到基本的评价。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发展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被认为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提高的根本因素。不同的学校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即使在同一学校,教师的能力、风格、专长、实践经验等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听课,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或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且可以增进相互信任,有助于集体合作、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质量的提高。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听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听课不仅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更主要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将一些听课得到的感性认识归纳为理性的认识,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改进自己的教学,就可以共同提高。

通过听课可以发现一部分教师优秀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经过思考分析及论证总结,就可以组织观摩课等听课学习活动,推广其方法和经验等;其他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学习到那些优秀和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思考和吸收,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如: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到省.市去听的观摩课就是这一目的,还有的学校为了教师间均衡发展也做过示范课,引路课,导航课等,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二)听课的类型:

1、检查型听课

检查型听课就是为了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过程、某一方面或某个问题的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听课、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听课、学校领导听新教师的课、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性听课等都属于检查型听课的范围。

2、评比型听课

评比型听课主要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如评优课、考核课及评优秀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的听课就属于这个范畴。

3、观摩型听课

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及学习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听课活动。包括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

4、调研型听课

调研型听课是为了研究、探讨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或了解教学改革实验进展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研讨课、实验课、调研工作中的听课等就属于这个范畴。

在这类听课活动中,听课者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否则,就无法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地了解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就无法获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真实的表现,也就达不到研讨的目的。在课前或课后,听课者应该将自己的调研主题和设想等告诉上课教师及其他听课教师,使他们对调研的有关问题有所思考,以便交流时提高针对性。我们要主动、平等地对调研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及通过听课的有关认识和建议等同教师们交换看法,同时积极主动征求教师们对调研的有关问题的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研思路,提高调研质量。每一次调研听课后,就有关的调研问题要写出调研报告,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理性的反复思考分析后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并提出有关的改进意见或工作措施和要求等,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或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三)如何听课(听课的方法)无论是听何种类型的课,在听课前都应确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听课者也必须明确这些目的和要求,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真实的听课信息,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1、听者要了解教材和教师的基本情况。教材、教师、学生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听课又是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的活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等,对此,听课者必须熟悉,熟悉教材可以在听课前突击看看相关的教学内容,另外也可以在听课初和听课过程中用简短的时间看一看有关内容;否则,你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等。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传统、教学特色、教学基础、教学风格、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听课者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一些了解,增加听课的针对性及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要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听课者介入课堂,特别是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及学校领导听课,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紧张情绪,授课者一般都力求使课上得让听课者满意(有时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样就必然会使这节课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学。听课者应当让讲课教师了解听课的目的,讲一下为什么听他们课的有关情况,或了解关心一些教师的教学以及家常等情况,转移和减轻教师的紧张或抵触情绪,尽最大可能迅速取得被听课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进人课堂后,听课者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干扰学生学习,不要干扰教师上课,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听课者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尽量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

3、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有关学科的课改信息 听课要透过现象听出本质,即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人,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经验、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听课者就应该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有关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等,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的政策形势、教学要求等,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等。从而提高听课的品位,准确地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听好课的前提,如当前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色转换意识等。如果听课者不了解这些新的要求,就不可能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审视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现象,甚至有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

4、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听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听什么?怎样听?主要应听:(1)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4)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6)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看什么?怎样看?主要应看:(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记什么?怎样记?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主要思考是:(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在板书和学生在演练时,就应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在练习时,就应以思考为主等。

5、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型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是不同的,有关的听课要求等也是不同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听课记录中,可能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但常规的听课记录一般有听课记录和听课评价两个方面组成。

另外,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3)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如何评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评价。常言道: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在教学教研活动中,评课是听课信息的反馈,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不能只会听课,而不会评课;评课也是有许多学问的,通过评课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坚持经常去听评不同类型的科目、不同年级和不同教师的课,就会让听课和评课充满艺术、成为艺术,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然而,在现实的评课中,却存在着不少弊端,没有发挥评课的应有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听后不评。这是评课大忌,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二是不痛不痒。有些教师评课较随意,别人听后觉得毫无价值。三是抓不住关键。虽然评起来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四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清主次。五是老好人。害怕伤害执教者,就说一些好话。听评双方都没有受益。六是语无伦次。让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七是孔中观人。听了一节课就将执教者的上课水平“打入地狱”,与评课的目的是背道而驰。八是追赶时髦。现在流行什么新的教育理论就赶紧用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有给与会者与执教者多少收益。

我们在评价中,将从哪些方面来衡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呢?

(一)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来衡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课首先要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对传统的评课进行反思:课堂上什么东西最重要?哪些环节要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什么?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完成教案,把课讲完,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显然不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知识与能力,还要指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这是每位评课者首先要把握的方向,也是评课者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二)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和创新来衡量。新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案的革命”,备写教案应当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既要紧扣教学目标,又要突破传统、突破教参的束缚,使课堂教学具有新意。评课就是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的讨论、教程的安排当中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与学生的知识积累联系起来,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交流的渠道,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是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衡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是否通过创设悬念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意识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获得了新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样的评价才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

(四)是要通过教师能否体现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来衡量。通过评课就是要发现教师的特长,帮助教师反思、总结,发掘其教学潜能,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放弃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去刻意追求某种公开表演的课堂效果,学生会对突然出现的课堂场景很不适应,定会出现事倍功半的不和谐场面。因此,评课要为教师理思路、明方向,给教师一些自信和启示,使其扬长避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得当来衡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喜怒情感的传递、神采飞扬的表达、机敏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课堂的高潮;而新颖睿智的引导、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活泼生动的组织教学,常常使学生情不自禁,流连忘返。这才能充分反映出一个教师调控课堂、灵活应变的能力;如果忽视了这些技能和方法,往往会失去那些随机闪现的教学机遇。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即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电教的使用),而且要从教学过程中看到教师最基本的课堂驾驭的技能,着重评价其方法手段是否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是否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六)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态度就像“指挥棒”一样左右和引导着学生的上课情绪和求知热情。一个对教学负责、严格要求,又能发扬教学民主的老师肯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教学态度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等相关资料能进行深人研究,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课堂教学的活动组织和开展有一种激情,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极为重视,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总是朋友式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等。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也可以从与同事、与学生那里进行调查或访谈,也可以采取问卷的方法进行,力求比较全面

2、教学方法

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法必须灵活实用,能够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所需的一些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学生陈旧的完全接受式学习,始终提倡以教师指导与启发之下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学习,经常带领学生深人生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时代性、体现价值观、体现学生的需要。评价教学方法最大的原则就是:实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阶段性和易接受性相结合。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

3、教学组织安排

教学组织安排的基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这是任何一位教师基本的素质。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关键要看教师对教学组织的时效性、自然融洽性和可调整性。所谓时效性就是教师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组织最有效的探究活动;所谓自然融洽性就是在抓住知识主线的时候,必须使教学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一个自然流畅的衔接链;所谓可调整性就是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状况适时进行调整、重组、优化设计教学计划,便于更好地组织下一层次的教学。教师必须善于组织教学活动,能够驾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参与者的教师,必须能够在具有变化因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课堂教学组织才是最有效的。

4、教学语言

教师教学语言可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有千秋。但教学语言也有它的基本要求: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形象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运用得好,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语言有一种磁性,能够深深吸引听课的学生,这种效果来自哪里呢?首先,教师教学语言在知识传授上必须表达准确,逻辑性强。其次,教学语言要吐字清晰、形象生动,让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可。第三,教学语言还要有一定的幽默,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投人到学习中来教学语言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第四,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样的意思对不同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种说话的技巧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来力争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抓住“准确、清晰、有效、有序、幽默、语感、技巧”等方面来参照评价

5、课堂板书

板书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浓缩,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笔画”式的勾勒。其作用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板书的观察和回顾,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梳理。因而教师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其基本要求是简要工整、布局合理,脉络清楚。板书的版式很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关键是看板书是否能给人以最大的实效,是否能给人一种简洁的美。

6、教态

教师的教态很重要,除了一般的形象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态要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教态就像是课堂教学的调控器,得体的教态亲切、庄重、自然,有一种亲和力。不矫揉造作,不夸张,贴近学生的认可形象,用教师特有的魅力感染学生,以自己最好的教态帮助学生找到上进的信心,用无形的亲和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拉起信任的纽带。

7、学科专业技能

学科专业技能对于专任教师来讲显得很重要,因为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数学的作图运算能力;政治的正确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的语音语调、口头表达能力等;语文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数理化的实践操作能力;音体美的专业技巧、示范作用,等等

8、应变能力

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课堂上各种教学因素是多变的,特别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有个性的小世界。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主要指学生探究新知与教师预设的矛盾)和教学事故的处理(主要指教学过程中伤害事件和学生违规事件)、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结构的重组。

9、教学媒体

由于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教学手段的革新也是与日俱进。对于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要求是恰当、规范、高效。由于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必须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在操作的时候要力求规范,讲究高效。在评价的时候最主要看它的实效性到底怎样,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功效。

10、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阶段预期的课程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简言之,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计划。

评价教学设计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①教师准备教什么和学生准备学什么?②教师将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③为确保教学的高效,教师组织和指导的措施和策略有哪些?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采取哪些学习方式和方法?④教师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自评和他评。⑤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有人评课像套公式一样,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等娓娓道来,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给人平淡无奇之感;有人评课只盯在讲课声音大小、教态怎样、板书位置等枝节问题上,触及不到根本问题,给人肤浅无聊之感;有人评课以专家权威自居,强词夺理,一锤定音,给人专横霸道之感;有人评课只唱赞歌,对缺点视而不见、只字不提,充当老好人,给人虚假逢迎、敷衍了事之感。评课既要注重整体分析,又要注重局部分析,做到高屋建瓴,点面结合,抓住实质,找出特点,一针见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注重场合,把握分寸,褒贬得当,主次分明,以理服人。在与教师个别交流时,易采取民主互动的评课方式,先由执教者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教研员开诚布公地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教研员不要生搬硬套某种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评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像朋友似的平等交流,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不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要允许教师解释、说明,甚至申辩,允许发表不同见解,通过你来我往的交谈切磋,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问题,真诚地帮助教师不断成长,让教师心悦诚服。在集中评课时,应以肯定教师成绩为主,对于存在不足可以用提建议的口吻指出今后努力方向,一定不要在细枝末节问题上打转,要抓住关键实质问题分析评议,讲透道理,这样教师才会觉得受益匪浅,确实对今后教学有促进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有人说:好得课,就像艺术品,让人回味无穷,津津乐道;好的课,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质疑,活跃思维积极向上;好的课就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好的课就会让听者始终被精彩的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松舟说:“一堂好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我听完一堂好课,常有这样的体会:就如深山探宝,心头甜滋滋的,讲课者的思想激情、艺术魅力,给我留下了长远的记忆。有时即使是不理想的课,某一方面也会有深刻的启示。

总之,只有经常深入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才会使我们听课评课的水平不断提升,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是源,共同提高是本,以源固本才会使我们的教育之花常开不谢。今天的讲座仅供大家参考,到底如何听课评课,还有赖于与同仁切磋,让我们在实践中共同提高,在探讨中不断成长。

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篇2

一新理念的指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要求我们的听课评课者必须具备新的评价理念: (1) 重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合作者”的教师观。 (2) 重建“学生不但是活生生的人, 而且是生理、心理正在快速成长着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 (3) 重建“教学就是‘用’教科书教, 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平台, 一个师生对话依托的对象或载体;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生态教学观。 (4) 重建“学习是经验、生活的建构, 是情景化的、活动化的、体悟性的、自主性的、探究性的、创生性的、个性化的”之真性学习观。 (5) 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二实践中的要义

1. 每一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在观摩课堂教学时, 通常会发现一节课的活动安排非常紧凑, 极具观赏性, 却往往忽略了恰恰是最重要的目的是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不确定的。因此, 由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组成的每一个课堂都是独一无二的, 某一个课堂成功的教学方式如果照样移栽到另一课堂中, 很可能会失败。

2. 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杜绝“应试教育”

听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 为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决策依据。尤其是课堂评价的内容不能以高考、中考的考试内容为准, 从而缩小教学内容的范围, 把课堂教学异化为一种应付考试, “应试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中把学科学习的成绩特别是考试分数看得过重, “只见分数不见人”, 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全发展。

3. 课堂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

由于部分教师长期以来没有课程的权力和意识, 他们只是把教学改革限定在“怎么教”的范围内, 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师的表现, 对于学生的表现不太关注。比如听课评课, 通常只关注教师的仪表、仪态、板书、提问等等, 却忽视了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生, 学生怎么感受、怎么学习、怎么发展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 我们的教学公开课、观摩课都十分注重形式化的设计, 考查是否按照预定的设计展开教学, 甚至于提什么问题、由谁来回答都预先规定好, 都不关注学生这个主体。因此, 教学的起点应该是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教师与学生在相互激发下, 消除困惑、解决疑问、满足需要的过程, 就是他们自身获得进步、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4.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教师的课程意识

课程设计有问题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 甚至没有学习的愿望。为什么呢?因为教师所教的东西本身就是脱离生活实际的, 是与学生兴趣毫不相干的内容, 不仅学生不喜欢, 甚至教师也不喜欢。试想一下, 如果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 却硬塞给学生, 学生怎么可能会喜欢, 怎么可能会有学习的欲望呢?二十多年的教学改革的探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即许多重大的教学问题往往都牵涉课程设计问题, 与教师课程设计意识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5.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 由于课程设计的封闭性,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他们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通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 “应试教育”的现象尽管存在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 它也是狭隘教学意识的必然产物。

6. 优质的课堂应当是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

一个合格的教学过程, 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 还必须成为广大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生活全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听课评课的维度与标准

在听课评课的评价工具方面, 课堂观察记录是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依据, 采用随堂观察的方法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观察可以运用观察记录表来进行。以往从教师的维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一个惯常思维, 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从学生的维度进行课堂评价便成为了我们评价的重点。

1. 评价指标的三大维度

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三大维度: (1) 教师,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素养、教学条件; (2) 学生, 包括学生活动、课堂气氛、学习条件; (3) 教学, 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2. 评价要点

第一, 教学目标: (1) 符合新课程标准; (2)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情况, 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第二, 教学内容: (1) 重点突出, 知识构建好; (2) 实现了情感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的同步提高; (3) 课程内容是否关注学生的生活, 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 教材是否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延伸、重组; (5) 是否规划了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否适合; (6)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的学习。

第三, 教师素养: (1) 仪表端庄, 充满激情, 举止得当, 语言表达到位; (2) 生动形象, 逻辑严谨, 板书工整美观, 布局合理; (3) 课堂应变能力强; (4) 态度和蔼, 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 (5) 有特色, 敢于大胆创新; (6) 在课堂中允许质疑, 甚至批评教师、教材和其他权威的观点,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理解, 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第四, 教学条件: (1) 是否精心设计教学环境; (2) 是否有效运用教学资源。

第五, 学生活动: (1) 是否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学生问题类型, 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创新等多个层次; (3) 学生是否广泛参与小组学习:每个人是否都表达了想法, 共同达成了学习成果, 时间安排充足合理; (4) 是否踊跃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5) 是否兴趣盎然, 思维活跃。

第六, 课堂气氛: (1) 宽松、融洽、相互尊敬、理解、平等; (2) 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氛围。

第七, 学习条件: (1) 学习用具准备就绪; (2) 学习环价值观目标。

第一, 有利于实现知识目标。借助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让学生在生活中教育, 培养学生做真理的发现者、探索者,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从而有效达成认知目标。

第二, 有利于实现能力目标。把时政热点有机融入课堂,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引导学生对纷繁复杂的时政现象进行分析, 开阔视野, 训练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促成学生理解、归纳、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第三, 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政热点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不仅能有效克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枯燥、刻板的弊病, 活跃课堂, 而且有利于通过挖掘时政

境准备就绪。

第八, 教学过程: (1) 学生是否已经预习了与即将开始的教学有关的哪些知识; (2) 学习方式是否多样化和个性化, 是否适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个性?是否需要实施分班或编组教学? (3) 在教学中是否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安排适合于他们的内容和方法; (4) 是否是交流式对话而不是问答; (5) 探究式教学运用好, 情景创设好, 突出教学重点; (6) 善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疑导思, 质疑问难, 适度发散; (7) 面向全体,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学生全员参与, 激励手段得当。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如何听课 篇3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师如何听课,如何使听课发挥最大效益, 听课者可以从听课前、中、后三个方面来进行听课活动。

听课前

1.做到对所听内容先自己备课。

听课者要对所听内容了然于胸,做到先备后听。首先要学习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钻研所要听的这节课的教材,然后对这节课进行初备,以便熟悉这堂课的内容和与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对比,以取长补短。还要了解英语学科的教研动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使自己能站在应有的高度上,敏锐准确地发现教师授课的优缺点。

2.做到上课教案先熟悉。

现在听课,上课老师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教案打印出来发给听课老师,上课前,我们不妨先快速地熟悉一下教案,看她制定了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设计,在心中有了粗线条以后,听起来才会有的放矢。

3. 做到研究课情、了解学情。

听课者还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领悟课标或大纲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

听课中

(一)听

(1)听教学目标

听教者所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课标、教材、学生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否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要求;是否体现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2)听教学环节设计。

听教学设计是否做到:①以语言功能和运用能力为主,兼顾语言结构。②重点明确,难点清楚,措施对路。③依据目标设计分层次、足容量的学生训练素材。④课堂容量恰当。

(3)听教学程序

听教者有没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兴趣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话题或情景;听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有序推进,自然流畅并且时间分配科学合理。

(4)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①导入的过程是否新知识的呈现搭桥、铺路,从而引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诱发求知欲望、启发积极思维并为新知识的呈现作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②讲解是否精当,时间把握是否得当,是否注重点拔引导。

③互动交流是否注重有效性、层次性、开放性、科学性。教者是否善于倾听,关注全体学生,是否充分利用表扬、激励功能,培养学生自信。

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宜、时机是否恰当、方式是否灵活、时间是否足够。

⑤有没有注重分层训练。

(二)看

一看教师。

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课堂用语是否简洁,指令是否清楚,是否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组织教学。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教学媒体以及情景的运用是否得当,作用是否明显。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

看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不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表现;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情况;看学生发言、思考问题的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主学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三看教学效果

看学生是否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了预习;看课堂交流是否积极,外语氛围是否浓厚,合作机制是否健全,学习习惯是否良好;看是否顺利完成相关语言素材训练;通过当堂训练及当堂检测,看目标达成度是否高。

(三)想

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想原因,并预测对学生产生的相关性影响;想跟自己听课前的初备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想如果我是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想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四)记

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是整个课堂的简单的教学流程,可以是记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之处,可以是教者解决某一问题时的教学实录,可以是对教者处理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等等。

(五)谈

就是和被听课老师和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感受;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总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所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听课后

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我们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的琢磨,认真的反思对所听的这节课还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对自己听课前的初备课进行二次复备。要常翻听课记录,上面撒满了你的酸甜苦辣,得失错漏,只有常翻,才能常新,才能使听课的意义落到实处。那种“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篇4

教师:董浩

我参加了兴义市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说课、听课、评课技能指导》一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全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听、评课,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

说课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教学研究,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说课能全面衡量一个教师的业务素质;能检查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而且,说课活动还能够促进教师的集体研究,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推动教师发展,能有效拓展教师教学研究的时间空间,推动教研活动向深层次发展。

教师,听课是必不可少的。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我们专业成长的需要。通过听课,我们可以进行业务交流、切磋、互动、学习;听不同科目的课,可以促进优势互补,整合观念。但听课听什么?如何高效听课?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学习了《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说课、听课、评课技能指导》一书,它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告诉我听课是要我们借助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而且还要运用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信息资料。听课者要做好角色定位,进入“学生”、“教者”、“指导者”、“管理者”多重角色;听课不只要看、听、记,还要思、问、谈;要关注教者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结构、教材的加工、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总之,通过听课,不仅可以学到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更主要的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将一些听课得到的感性认识归纳,提升为理性认识,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吸取经验和教训,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交流,改进自己的教学。

评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对教师业务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进步、课堂效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我虽然也算是一名老教师了,但评课时总感觉条理不清,想到哪说哪,评价不深刻,不能从理论依据出发,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语言不够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学习了这本书,我明确了评课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标准,懂得了评课中语言运用的艺术和抓住重点评课的艺术。

听课评课记录 篇5

大班

1.活动名称《小鸡宝宝的新衣》

语言

目标:1.能看懂图画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图画中的故事;

2.和大家分享期待长大的心情,并感受长辈的关爱之情。

总结:1.幼儿可简单的进行讲述图画中的故事;

2.主题新颖,生动具体。

2.活动名称 《调颜色》

艺术

目标:1.通过调色活动感知两种色彩混合后产生的变化,了解绿色,紫色,橙色的调制方法;

2.体验调色活动带来的愉悦。

总结:该活动积极让幼儿参加动手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第二个目标。

中班

3.活动名称 《彩色的路》

语言

目标:1.观察画片中的动物及场景细节,看懂情景图画中的主要内容;

2.巩固练习发音,正确地使用象声词。

总结:1.教师利用多种教具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

2.主次分明,互相衔接;

3教师讲课语速快。

4.活动名称 《彩旗飘飘》

数学

目标:初步培养幼儿逻辑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排列。

总结:1.直接切入主题;

2.以故事情境进行教学,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时间太长。

小班

5.活动名称 《正确刷牙》

健康

目标:1.学会正确刷牙的方法并养成天天刷牙的生活习惯;

2.正确分辨出好牙和坏牙。

总结:1.幼儿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放轻音乐,其选材创新,幼儿可快乐的进行活动;

2.分辨好牙坏牙时,活动较简单,一带而过。

6.活动名称 《打喷嚏》

社会

目标:1.感受亲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温馨情感,愿意去关心他人;

2.学习向他人传递,表达自己的关怀和问候。总结:1.语调变化多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草原》听课评课记录 篇6

李爱卿: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教学中卢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二)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如“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入手,注意句中为什么用“!”。体会作者见到河时,那分惊喜,这样的逐层设疑理解,能掀起学生层层思考的涟漪。

(三)读书方法指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说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用以指导写作。

张彩霞:

本课时教学,卢老师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读、自语、自动地发展。

(一)尝试预读,激起阅读兴趣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美景的图片,上课时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再放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最后依据预习中提出的要求,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尝试着在旁边注上自己的体会。

(二)尝试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清条理: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

(三)尝试感悟,谈出自己见解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学生大胆尝试,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讨论,你认为哪句话最美?美在哪?

2、仔细品读课文,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3、尝试有感情朗读,体会草原的辽阔壮美及作者喜爱之情。这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点拨一些重点词句。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都像很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用比喻的,把羊群比作大花,具体恰当地描绘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张雪云:

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见平时训练很到位。(如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去读,教师引导理解)突出了重点,如草原的美丽风光是课文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做了重点处理。

于爱英: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杨雪梅:

教师对教材把握得好,做到了顺学而乐,以学定教。吕学贞:

卢老师注重尝试运用,注重积累、迁移。

1、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调研记录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篇7

1.执教者是否平常坦诚开课, 而非表演课

当前的公开课, 无论是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还是具有示范意义的资深教师, 似乎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由于生物学科内容抽象, 需要较多的图片、动画、模型、标本等来辅助教学, 为此“伤筋动骨”、“绞尽脑汁”, 提前几周就开始策划, 编演节目, 选调精英学生, 制作尽可能完美的课件, 几经试讲, 反复打磨, 精心捧出成果。这样的公开课与平时相差甚远, 既愚弄了听课教师, 也欺骗了学生,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不预演、去雕琢, 真实地呈现过程”的公开课, “精彩值得借鉴, 问题值得反思。”这样的课堂, 才真正值得深入研讨。

2.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

整堂公开课是否采用教师引导, 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能面对全体学生,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是否能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 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能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课堂, 能否真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 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 也让学生理解了探究科学知识的一般过程, 又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能否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同时又发扬了学生互相帮助、协同配合的团队精神。从而能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3.执教者是否正确领会教材地位和编写意图

执教者能否很好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进行巧妙的处理, 有独创性, 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例如, 高中生物必修3 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本节课通过一段《我想有个家》的视频做为课题引入, 新颖别致, 余味无穷。“假如你是这只小鸟”这个问题更激起了学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情感波澜, 唤起了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 提高了对保护家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过程体验、能力培养和情感培育上都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学法指导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 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 执教者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和教材实际, 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否能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5.教学效果好坏的评判

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做一个中肯的评价, 比如用很完美、很完整、值得商榷等字眼来体现。评价过程中, 整堂课执教者是否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确保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度, 学生思维活跃度, 课堂气氛浓烈度, 当堂问题解决情况也是评判的指标之一。

6.善于发现不足之处

人无完人, 每位执教者的授课过程必然会留下一些值得探讨或改进的地方。评课时大多数教师或不敢发言, 或言之无物, 只有少数“专家”在发表高论。这样的公开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学评价的依据有很多, 每位评课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因此, 评课者在听课前要熟悉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课标要求, 了解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 在此前提下, 自己设计该课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和大体框架,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策略及教学手段, 以便在听课时进行对比分析。课后到学生中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以便尽量客观地得到反馈信息, 使你的分析和见解得到校正。这样, 既可以从授课者身上学到成功的经验, 又可总结失败的教训, 同时, 为下一步评课积累素材, 确保评课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果听评课教师能做到上述的各个环节, 那么, 听课的体会、所得到的启发就会更好、更深, 其他评课者的评课过程就更会满足你的求知欲。同时, 你的评课见地准会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不但检验了自己的听课、评课水平, 而且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推动自己积极参与教研, 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

摘要:有效的听评课活动, 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管理功能, 促进课堂教学交通的提升, 同时可有效的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高中生物学老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 听课、评课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公开课,面向全体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物理新课程听课评课之我见 篇8

1怎样听课

一是听课时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评课的依据。

对于教师的教,应该关注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确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2.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复习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新授课有何关系;3.新课如何导人,导入时学生参与了哪些活动,设计了哪些问题;4.创设了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否有效、恰当;5.设计了哪些问题,安排了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设计活动步骤;6.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或情景来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7.安排了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应用;8.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

对于学生的学,应该注意: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学生学习时常有什么反应;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问答、动手操作;4.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5.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是听课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分析,在听课过程中,要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问题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的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一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这节课是否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会这样上,等等,不仅如此,还要将实际教学与以往的经验(听过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给予评价,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指出怎么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是什么等等,将这些点评纳入听课记录,为评课作准备。

2如何评课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所以我认为评课还得围绕学生进行。

一看學生的情绪,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饱满,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等,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一看学生的每一种感官是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再看学生的参与广度,即回答问题、围绕问题思考以及参与活动的百分比,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间,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新课程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学习的开展及合作学习的实施,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及时抓住要点;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新课程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如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

最后,要注意评课的问题与误区。

天安门广场 听课记录 评课 篇9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协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观赏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观赏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身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和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 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课前准备)

b. 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

(2)指导品读二、三段

a. 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词

b. 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c. 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衔接转换.写一处景物经常运用这种方法.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E.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观赏。(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终究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每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

2、师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划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出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写一写)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评课:卢芳老师在教学课文第四、五段时,将开国大典的情景介绍给学生,庄严而热闹的氛围感染学生,然后她不失时机引导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景色,也就是再回到第二段。再读这一段,提出疑问:这时的你对天安门城楼是不是有了特别的感受呢?学生水到渠成的谈到了景美、历史意义更加吸引人。而后,通过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引申到升旗仪式,请学生介绍亲身参与的升旗仪式,和观看升旗仪式的画面,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美。同时突破课后“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数学听课记录评课意见 篇10

2、在写算式、编口诀、记口诀中,从学生熟悉的手指入手,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先由教师给出口决,引导学生理解口诀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再引导学生摆学具编口诀、填自学体验卡编口诀,教师指导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体验、探究、思考的作用,能对乘法口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整个课堂活泼生动、气氛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智慧星奖励等形式,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氛围中。另外,从杜老师一句“停笔眼不离书,检查计算结果”话中,从细微处渗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每节课应追求的教育主题。

倍数与因数听课评课记录 篇11

楼雪佩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一堂《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的教材编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老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整除,然后在整除的基础上引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新教材是从操作活动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引入的,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导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老教材比较严谨,新教材降低了要求,更趋人性化。张老师把这节课上得朴实,而朴实中却处处彰显着深刻。下面是我听了这节课的感受:

1、在教学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以直观形象自然引入今天的教学,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先动一动,后说一说,使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在操作活动中得出乘法算式,举一反三体会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

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4和3都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这一环节借助有意义的操作和想象活动,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学生自主体验其中的因倍关系,为倍数因数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10的认识听课与评课记录 篇1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

复习学过的0—9几个数。

2、教师讲故事。

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出9认为它最大,就骄傲自满了。让学生想办法对,用所学过的数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比9大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

2、指名学生利用挂图数数。

3、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9个学生和1个老师共是10人。

4、利用现场人数进行教学。

(首排8人,再加上2人,就等于10人)

5、利用学生的双手进行教学。

6、利用尺子进行教学

(小黑板出示尺子)

7、教学书写10。

(1)教师书写10示范。

(2)完成课本第65页的写字练习。

(3)写给同桌看,互相欣赏。

三、课堂练习。

1、把10枝铅笔任意的分成两份。(指名学生回答如何分)

2、玩游戏。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应对一个数字,使两个数字的和是10。

(2)、教师先拍手,学生拍的次数与教师的次数和是10。

3、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65页1-3题。

指名板演,教师抽出个别做得不太好的来讲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什么?这节课快乐吗 ?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评课:

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0,就一个10,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但是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对10的认识、和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数字结构。

本节课的亮点。

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复习到新授到练习都过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现场人数、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10;在练习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习,练习的多样性,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评价处理得好。

评价有自评、互评、教师评。在这节课的评价中,教师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学生参与度较高。如在学生答对题时,给予掌声鼓励;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教师很自然地竖起拇指给予表扬鼓励或是奖励小红花;在一些地方,如学生书写10时,写得不是很好,教师不是一口否认,而是挑个好看点给予表扬,再要求学生回去要认真练习写“10”。我认为这些评价是非常恰当、合理的。不像一些课堂整节课的评价很少,或是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就全班同学鼓掌齐说:你真棒或你真厉害。这样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弄得物极必反。

三、数字故事导入,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在两部分使用了编故事进行教学或练习,我认为,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通过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9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大很大,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满的不良习惯。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较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智慧、评价等。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智慧、评价等这几个方面。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可谓跌宕起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做得也很到位。教师的组织能力也较高,从整节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都能自然应对,不管是学生答对还是答错,教师都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分组齐读10的组成时,教师不断地竖起拇指,表扬这组好点,那组好点,形成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齐读10可以分成5和5,教师的一个手势,更是把课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具有较高素质。更像一位台上的表演家。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游戏练习形式虽好,但是要注意练习的秩序,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戏练习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练习的巩固作用。如教师拍几次鼓,学生就应对拍几次才能和老师的凑成10,在中过程中,全班同学应对,出现混乱的现象。

二、在练习10的组成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彩色笔分成两个数组成10,在这环节中,我认为,当学生分完了,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多让学生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肯定的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享受的劳有所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会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上一篇:做好幼儿园开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党支部组织委员述职述廉报告(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