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精选12篇)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化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也早已经提上了日程。然而, 有的化学教师还是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影响, 仍然凸显教师的核心地位。这在现代社会和新课程下是不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因此,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如何开展化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化学教学拓宽视野和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因此, 为了能够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人才,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初中化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责任, 需要学生通过其学习形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一、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和观察力, 是新课改中对化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 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他们的视角去看问题、想事情[2]。作为教师,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塑造学生、启发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自然界中化学变化地规律, 探索化学原理的内涵, 培养抽象思维和微观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个人的素养。
二、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具体措施分析
1. 灵活使用“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 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 以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目标, 经过集体教师的研究和个别教师的备课再经由集体教师研讨而制定的教学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促使学生全面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使用导学案, 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达到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目标, 还可以达到掌握学习能力的高级目标。一般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总结拓展三个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 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也是掌握基础目标和高级目标的重要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某个化学元素进行解释时, 课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搜集一些资料, 比如元素的简介、发现者、主要用途、性状等等。
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的地调动起来,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更能提高同学们互相合作探究的乐趣, 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意。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适当地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把握重难点, 知识精细归类化, 拓宽了知识面。
2. 艺术化的点评
近年来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也很多, 教师可利用各种资源, 考虑多因素影响, 制定新型的评价体系,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3]。
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 对学生的及时和有效的指导能使学生快速地领会知识的内涵。在初中化学课程中, 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便是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教师要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初中生学习的并不是专业性的化学类知识, 是生活类的化学知识, 因此, 我们要将点评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点评时, 不能仅仅强调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应用技能, 因为过分强调技能, 会造成学生机械性的学习, 并且容易乏味, 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点评需要注意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 对于学生认知上存在困难的知识点需要给予强调并注重相应的引导。
三、注意师生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求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个学生都享有化学教育的权利。同时义务教育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具备基本的化学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的教育观念提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生本教育理念。这种“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一切以学生为主, 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 教师通过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开展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一个十分美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化学课程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 我们通过以上方式策略来进行教学, 可以真正实现并达到为社会培养所需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德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制[J].化学教育, 2014 (13) :43—45.
[2]龙莉.着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有特色高素质创新人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04) :104—105.
[3]陈继权.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创新[A].2010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 2010.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2
上传: 王青华
更新时间:2012-4-8 10:47:12
江苏如皋市新民初级中学(226500)郭其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和巩固的.结合多年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学生实验想“做”有成效, 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
要想做好实验, 明确实验目的是关键.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 对自己能“动手做”实验感到很新奇,很有兴趣,甚至是一种渴望, 这往往成为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 能很好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无论做什么实验,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目的明确了, 学生才知道这一节课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才能围绕目的展开实验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实验,目的要求如下: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2.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围绕此目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制取氧气, 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药品, 产生的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依据是什么,等等.给学生提出明确且具体的目标,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 才能使他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去观察.作为化学教师, 绝不能让学生在没有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完成实验, 如果那样的话,即便实验过程很精彩的,但从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失败的.学生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只是跟在教师后面看了一通热闹, 这样的实验又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教学初期,学生刚学习做实验, 只有让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 学生在做完实验后才有成就感, 才会产生兴趣, 也才会更好地学习化学.如果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目的性, 将来要学好化学就难了.因此,明确实验目的很重要.二、实验器材的作用要熟悉
实验中,各个器材的作用在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有所了解.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心中对实验器材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和集气瓶等.学生对这些仪器的外形、实验装置操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注意氯酸钾的纯度, 不能混入易燃物质,否则会发生爆炸;收_____集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否则,试管将会破裂;停止制取氧气后, 应该先移导管, 再移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 使试管炸裂等)要有清晰地了解.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器材的作用, 才能在实验中完整地连接仪器,才能防止在实验中对仪器造成损坏或一些事故的发生.三、观察对象要明确
初中生往往对科学很是崇拜, 很渴望自己能够亲自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 对于化学还是很陌生的中学生, 要完成观察任务, 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 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观察什么呢? 观察反应物的形状、颜色、状态、气味.读书有三到, 观察也应该有三到:心到、眼到、鼻到.也就是学生观察途中要用眼睛看, 用鼻子闻, 还要用心思考.其次, 在观察过程中不能只注意主要现象, 而忽视一些细微现象;最后, 要观察生成物的形状、颜色等等.往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细微的容易忽视的现象.学生开始学做实验, 没有经验,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科学家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些细微观察中产生的, 并举一些例子, 如镭的发现等等,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更加全面.科学地听、科学地做,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如果学生实验中动用了这些感官, 认真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 同时观察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化学这门功课的兴趣, 如此良性循环,学习就不难了.四、实验结论填写要实事求是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 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教师要针对实验教给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如,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本实验的反应物是什么?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实验现象的总结.在做实验记录时, 教师要根据表格的说明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填写, 尤其是细微的容易忽视的实验现象.实事求是是关键.很多学生喜欢照搬书上的东西, 其实科学在于发现.如果对待科学仅仅是注重学到的知识, 那么科学就永远不能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出结论或者做出相应的解释.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分析,甚至于可以再做一次实验, 让“发现”更加合理比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嗅到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而氧气是无味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课上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讨论探究,通过查资料、找文献的方法寻求答案.总之,方法不限,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究出结果.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二者结合反应会有氯气生成.实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出难点, 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改进方法,克服困难, 对于细微现象切不可糊里糊涂一带而过.比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什么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最终会思考出解决措施.如,减少二氧化锰的用量,或者用氧化铜代替二氧化锰, 或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教师还可以根据改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再实验.尽量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五、实验后的再分析要做到位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3
一、课前准备的体会
课前准备是一节课的筹备,课前准备的越充分,才会上得越得心应手。它分为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其共同特点是都涉及物质的、精神的(或心理的)、知识的等三个准备。
1.学生的准备
学生课前的物质准备是指对当堂课所用的课本、资料、笔记本、草稿本、作业本、笔、制图用具等有形的、看得学生的精神(或心理)准备是指当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就要意识到自己赶快进入学习状态,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以便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学生课前的知识准备就是指学生在预习当堂内容之后对所学内容涉及的“临近”知识的储备,以及预习中生成的问题,以便课中听课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
2.教师的准备
(1)教师心理定位: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定位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当然教师有时又是作为便于学生查阅的“资料库”和可供咨询的专家出现,但决不是往日那种只授业解惑的师道尊严的不可侵犯的权威。因此,教师心理上要承受且自然的适应这种身份的变迁。
(2)实施“学与教”框架的准备:由于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知识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精神,因此教师要构建一个灵活多变且富于实践的开放性课堂实施结构框架,同时布置指导学生完成课前之任务——课前预习导读——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好预习问题生成单一教师整合问题并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3)材料准备阶段:为了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知识过程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群体是几十位个性多样、思维多样的学生,也就要求其结构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及实践性,而结构形式的开放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开头材料或过程材料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准备供学生学习研究用的材料和实践用品——如习题、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知识、实验药品和仪器、制备的课件,甚至包括对实施过程中可能临时产生紧急问题的预见性等等,都必须是充分的和准确的预测准备。
二、对“课中”学生讨论的体会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是实现落实教学环节和达成教学目的的实质性关键性阶段。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还学生一个活跃的空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观察、反思、参与、总结的工作中,要说的、要做的都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心理要营造一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其精彩片段是“小组讨论——各小组小结性陈述——全班大讨论——学生总结及评价——教师评价”。就此环节有以下感悟。
1.讨论需要创设宽松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实施使我体会到,在充分认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民主教育的精神浸入讨论过程。此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活动起着组织、领导和指导作用,为了使这种思维活动卓有成效,一定的隐藏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隐藏自己思维之前,首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教师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轻松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宽松情境,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受到老师、同学充分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得到民主平等情景下的修正,提高并产生“共振效应”。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学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2.讨论需要掌握“五度”
“教师的职责现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拿出现成论点的人。”组织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可以概括为“五度”,即梯度——如设置知识台阶;跨度——如知识块之间、学科之间的关系;深度——如要求的难易;密度——如容量的多寡;广度——如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地提醒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引导他们去与新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三、对评价的体会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4
一、拓宽教学范畴, 渗透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开,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首先,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宽课堂教学范畴, 这是渗透环境意识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会谈到各种自然资源, 也会向学生们介绍由于人类的不良生产活动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无法逆转的污染与破坏, 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开展环境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给学生们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同时, 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宽与延伸, 如可以搜寻一些相关的素材或资料来让学生了解。不仅是对于课本知识的一种丰富, 也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问题, 进而让环境意识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渗透。
以“水”为例, 学生们会在课本中学到很多和水资源相关的知识, 同时也会意识到当下的许多人类生产活动对于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宽, 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我国434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188个, 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 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据2013年的统计显示, 我国污水排放约416亿吨, 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 55%为工业废水。这些数据都能够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 也能够让大家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急迫性。由此可见, 通过拓宽教学范畴, 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也能够让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得以渗透。
二、实验方式革新, 深入环境教育
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同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同样能够很好地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化学课程中的不少实验都可能会对环境构成污染, 对于实验中的一些有毒有害产物如果不能良好处理, 这不仅会影响到自然环境, 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中毒事件。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与优化, 无论是对于实验装置的改造还是对于有毒有害产物的处理方式的革新, 都是非常好的减少实验污染的方法, 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课本中的很多化学实验都有着一定的改进空间,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 或变化实验的形式, 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这样的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如许多实验出现毒气外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 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教育好学生, 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里, 需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或者及时将尾气烧掉, 从而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低毒产物在实验中深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突破口, 这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渗透环保意识, 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结合当地实况, 展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以课本为依托, 教师也可以结合很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引导,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新闻的意识, 也能够让他们很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如教师可以搜集社会上一些和环境有关的焦点问题, 可以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来组织学生的分析探讨, 还可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锻炼, 这也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并且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例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体会空气污染的实际状况。学生们纷纷报告自己的“发现”:汽车愈来愈多, 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尤其是一些未加尾气吸收装置的柴油车, 启动时黑烟滚滚;每逢冬日的早晨, 站在城区的制高点俯瞰全市, 就会发现全市被取暖炉烟、汽车尾气团团笼罩。用一些学生的话说, 那种情景简直令人触目惊心那么,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学生们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环境污染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他们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自身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关的环境知识也很好地得到了深化。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5
江西省修水县散原中学ABC 332400 摘 要: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之对应的学习是始于问题,归结于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最终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优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探究 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虽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就其内容而言不仅涉及到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各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学已经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实验这一载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成为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我在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尝试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即根据所学内容在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巧用实验方法去探究各种情境事件,能有效激活化学的知识储备,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一、实验探究教学的优点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论—应用。它具有下述三大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一节课中,我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实验多为验证式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学生观察现象,并归纳物质的性质,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而实验探究教学则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演示实验验证法,而我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来处理。上课前教师首先准备好所需实验仪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式和主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对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身体验体验对于理解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教学就能给学生营造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快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的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鉴别H2SO4和NaOH时,就可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 验检验。学生们居然找到十多种方法,即(1)石蕊(2)酚酞(3)Na2CO3溶液(4)BaCl2溶液(5)CuSO4溶液(6)FeCl3溶液(8)Zn(9)PH试纸(10)CuO(11)Cu(OH)2等等。可见,学生们蕴藏着巨大的智力潜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挖掘
二、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它一方面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产生化学问题,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能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1.策略一 增强实验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探究精神的良好途径。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之前,我先表演一小魔术:在黑板上挂一张“空”的白纸,当依次向纸上喷洒无色溶液A(水)B(氢氧化钠溶液)后,一朵娇艳的红色玫瑰赫然出现。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我又继续喷洒无色溶液C(稀盐酸),“玫瑰不见了,不见了,太神奇了”。在整个魔术观察过程中,学生的感观受到刺激,探究的兴趣被激起,这样将发现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思维在边实验边讨论的氛围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或者改变组织形式,我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设计,自我去探索,动手动脑。选用日常生活、环境、能源、生产中实际问题,家庭小实验来探求、解决自身紧密联系的问题。如:怎样简单快速除去室内异味?麦收季节如何防止自燃现象的发生?如何防止家庭金属制品生锈?等等;实验用品尽量来源于生活:如用鸡蛋壳代替石灰石,干电池锌皮代替锌粒,吸管代替导管,玻璃杯代替集气瓶、烧杯等。在破除封建迷信,破译魔术现象过程中,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科学的神奇,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在化学中研究生活。
2.策略二 提高实验可视性
在化学实验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其首要前提要求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展开积极的思考。提高实验的可视性,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CO2气体与NaOH溶液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1)利用指示剂变色呈现现象
(2)利用反应前后,密闭容器中CO2气体量改变,引起气压变化呈现现象。猜想是否可行呢?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得知: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从而否定猜想(1)
讨论后,设计出以下实验方案
经过分组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
方案一:试管内液面上升;方案二:气球胀大;方案三:红墨水向右移动; 方案四:烧杯中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且变成红色; 由以上现象确定猜想(2)可行。
反思实验探究过程,有同学提出质疑:以上现象是否因为CO2气体溶于水而产生?
经过讨论,同学一致认为应在每一实验方案中增加CO2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从而使实验探究方案更严密。
从以上实验探究结果,同学们将此探究方案类推至SO2与NaOH溶液、KOH溶液等反应。
有些实验可将部分实验的器材的外观加以改变,使其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如将铁片、镁带、铜片剪成元素符号形状放入培养皿中与酸反应,通过投影仪将其放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会感知,会观察,会表达。3.策略三 强化实验的参与性
让学生参与实验之中,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实验原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另外拓宽实验的时间,将实验下行到课外。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学生提出猜想:厨房里的食醋也是酸的,它是否也能象稀盐酸、稀硫酸那样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部分盐(尤其是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针对这一猜想,我布置学生利用家里的食醋及相关生活日用品,如:细铁丝、带锈铁钉、干电池的锌皮、大理石块、食盐、碱面、鸡蛋皮等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经过实验学生总结出食醋的化学性质与稀盐酸、稀硫酸相似。同时还积累了生活经验──利用食醋可以除去水垢。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我将部分安全性高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来完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放实验室,建立化学实验探究学习小组,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实验。
4.策略四 探索实验最优化
教材中有些实验操作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经常鼓励学生:实验方法需要创新而且可以创新,对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探究MnO2对H2O2溶液的催化作用时,学生将MnO2加入到5%的H2O2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却未复燃。反复几次,结果相同。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带火星的木条从试管中取出后,前端变湿了。原来是H2O2溶液产生的O2中混有水蒸气造成的。则如何除去水蒸气使O2干燥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经讨论后设计出以下方案(1)在试管口处加一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与干燥管相连。(2)在试管口处加一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与一根较长玻璃管相连,玻璃管外壁用冷毛巾包裹,使水蒸气充分冷却。经过实验,方案一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易行,设计较理想:方案二效果较好,但玻璃管要足够长,且要更换冷毛巾,操作较繁琐。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的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质疑,其中评价方案优劣等环节能够很好体现学习的深度,发展探究能力。通过多次探究,让师生有了共同学习的平台,更加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我曾经对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三个实验班的13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兴趣方面,学生都喜欢上“实验探究”化学课。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通过“实验探究教学”的学习,有助于对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且在学习过程中,由自己或师生交替操作实验,更有利于掌握实验技能。现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培养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且能够带着问题,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更有部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曾主动做过这类化学实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在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尤其对“实验探究教学”更是下足了功夫。我认为,“实验探究教学”关键是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要适当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要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优化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实验探究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最佳的学习心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尤其是设计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从而达到既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把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创新中成长。这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实验探究教学”打开一扇窗。
2013年10月10日
参考文献
[1]文庆城,曾澄福.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5 1—4 [2]杨 洁,张善培. 探究性实验实施的问题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7.5 19—20 [3]崔米英,李晓文.拓展实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参考2007.5 25—26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的活力浅析 篇6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9.026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让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情景化的场所。如何提高化学课堂的活力,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教育内容变预设为生成
传统教育过分强调预设,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纯属教师主观设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因为老师的预设内容而变得呆板和凝重。其实,课堂的一切都是灵动的变化的,教师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环环相扣严密有序教案的方式,代之以开放灵活、宽泛厚重的备课,预备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状况。
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做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我问学生反应后质量如何变化,大部分同学都回答质量变小了,只有一组同学意外地回答质量变大了,没有学生回答质量不变。原来只预设让同学回答由于大量的氧化镁变成白烟跑掉而使质量变小,这时有实验结果为证,看来课堂出现了新情况。在这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论分析各自的原因:质量变小是因为有大量的氧化镁变成白烟跑掉了,质量变大是因为反应前没有把氧气的质量计算在内。再询问刚才意外回答的那一小组的两位同学,让他们详细讲述如何完成该实验,原来是在实验中,由于害怕而用两块石棉网盖在正在燃烧的镁条的上方,这样氧化镁的损失就小了。讨论完后,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分析也有道理。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后质量有没有可能不变?这时学生都说有可能,如果跑掉的氧化镁的质量刚好等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就可以了。这样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化解了,问题也解决了。
看似简单生成,这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远远超越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知识的主人,他们带来了课堂的不确定性,使课堂充满了动态感,给老师以挑战性,充满活力。这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二、教学模式变直线为板块
现代教学中提倡“板块式”教学设计,这些板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根据课堂情况可以移动或者进行必要地补充与删减这些板块。经过初探我把课堂分为三大板块,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到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三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许多小板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可以随机组合,灵活变通。
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因为课前预习学生不自觉,效果没保障,五分钟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老师“退居二线”,不能走出教室,老师不在场教室气氛完全变了,学生对预习就不重视,老师也不板书,也不个别辅导学生,静静的五分钟时间就是让学生脑袋主动求知、进行自学。
进入课堂的第二板块——展示,导学案是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载体,它的使用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导学案的使用要注重灵活,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概念,许多学生一时不容易理解,老师举例如果以“天”来计数一个人的年龄一般为103~104数量级,这样也不方便,人们就以“365天”为一单位来计算。老师在关键处在思辨中能适时又巧妙加以点化,借力转力,以学生的答案来产生新的平台,供学生实现跳跃,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导学案中有这类“巩固铺垫”、“问题解答”等小的板块,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新旧知识已经很熟悉的话,我们就可以删除“巩固铺垫”这一板块;对于“问题解答”这一板块我们既可以放在新课之前也可以放在新课之后,这主要看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根据学生对整个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课堂结构,使之变得生动活泼。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学生学习化学课教学评价只是采取单一的书面答题形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容易造成“知行脱节”。根据具体的教学活动内容,这一反馈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许多小板块,课堂评定、作业批改、思想报告、实验操作、参加竞赛、特长展示等方式进行考查。为了使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我还把课堂反馈这一板块编成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开心辞典》、《幸运52》、《百家讲坛》、《星光大道》、《实话实说》等小的板块进行才艺展示、挑战自我、感悟体验。这一板块的教学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还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
三、教学过程变封闭为开放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教授者或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角色表现有:帮助学生解决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支持性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以学生问题为课堂教学的路标,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疑问中来,使解疑释疑成为学生主动需要,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以学生的提问为路标,弥补了教师备课远离学生实际的缺憾和弊端,寻找到师生沟通的捷径,避免了课堂的诸多无效的灌输,整个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主动生疑、共同释疑的过程,课堂就是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智慧场。
下面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的教学一个小片段:
学生1:为什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我们知道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这为什么不行呢?
师:钠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这是因为铜离子被水分子包围着,所以钠就首先与包围在铜离子外面的水分子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学生2:老师,那我们有没有办法使铜析出呢?
学生3:刚才老师介绍了钠与包围在铜离子外面的水分子反应了,那我们只要加大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就可以了。
学生提出各种设计方案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4:将钠加到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反应很剧烈,钠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有蓝色还带有一点黑色沉淀生成。
学生5:将钠与研成粉末状的硫酸铜晶体混合反应,发现有红色物质析出。
在关于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上,同学都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得到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也帮学生解决了这个困惑“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到底能否析出铜?”,从而更深刻理解了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的条件,达到很好课堂教学效果。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体现了化学教学再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7
一、以实验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 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 在讲课开始时我出示一只细口瓶, 瓶内的水中浮动着一枚鸡蛋, 细口瓶的瓶口放一个同样大小的鸡蛋, 此时每一个学生自然会有一个强烈的疑问:细口瓶的瓶口比鸡蛋小的多, 鸡蛋是怎么放进去的?待学生急于求知的时候我用玻璃棒用力压一压鸡蛋, 让学生发现蛋的硬壳已被除去, 只有一层膜包着。这时学生们豁然明白, 但又很想知道硬壳是怎么除去的, 我便将一枚鸡蛋放入稀盐酸中, 蛋壳表面马上出现大量气泡, 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气泡上方, 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随后我引导学生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再通过对比实验, 学生们很自然的明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从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也可增设一些趣味实验, 如“烧不坏的手帕” 、不出水却能灭火的“小魔壶”、“写密信”、“空中生烟”等奇景,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以生活中鲜活事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 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 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 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一课中, 我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几幅美丽的风景画, 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谐, 从而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煤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工厂排出的种种废气, 这些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 以雨或雪的形式降到地表, 腐蚀了建筑物和工业设备, 破坏了土壤成分, 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损坏植物叶面, 导致森林的树木死亡, 破坏露天文物古迹, 饮用已酸化了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江河湖泊中鱼虾大量死亡的场景。我问道:“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雨”中含有什么化学物质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它的危害呢?”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雨, 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生活中的素材还有很多, 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怎么防止铁锅生锈?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做什么处理?煤矿矿难产生的原因有哪几种?其中瓦斯爆炸中的“瓦斯”是什么物质?食品包装袋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可能造成什么危害?等等, 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化学不仅可以解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以新闻材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材料、能源、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密不可分, 当今新闻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与化学有关, 因此, 在了解新闻时把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 把与某些化学知识点有关的新闻整合到课件里, 上课时作为情境材料展示给学生, 从中找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以激发学生对该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如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时, 展现一段新闻报道:2006年9月13日下午, 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 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 车上浓硫酸泄漏, 腐蚀路面并有泄入附近鱼塘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 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我及时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种原理还有别的应用吗?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急于想知道原因, 为整个课做好了铺垫。又如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 又可引入2则新闻: (1) 5月13日, 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 (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 , 造成重大伤亡。 (2) 5月26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 安徽等省市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学生阅读后, 既了解了天然气的可燃性, 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又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 同时, 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 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材料中的内容, 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 所以新闻材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有宽阔途径, 可以达到引人入胜, 立竿见影的目的。
四、以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中, 有些知识是课堂上看不到的, 也有一些微观内容学生无法理解, 此时可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如在“氢氧化钠的性质”教学中, 学生看到鸡爪被腐蚀的图片时, 对氢氧化钠充满了恐惧之心, 在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过程中显得异常谨慎。但观看了造纸的视频, 知道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用来造纸的原理后, 不但消除了恐惧之心, 而且还培养了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 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利用所学知识消除其有害的一面, 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学习“绪言”课时, 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蛋白质的图片等,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 通过观看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 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 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 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 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众多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 科学史实, 实物等创设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8
一、课标对习题编制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化学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教科书编写时要注意开发新的题型, 增加思考题、讨论题、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编制的习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 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 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新教材习题的特点
新教材的习题与以往旧教材的习题相比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主观题在总习题数中占有较大比例, 问答题、调查研讨以及实验设计这些题型占大部分, 而客观题只占了20%~30%。这样的习题构成有助于立足基础知识, 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是在大量的主观题中出现了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新题型, 有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 绘制表格等, 这是新教材习题设计的一大亮点。学生通过这类新题型可以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多个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选编化学习题应遵循的原则
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 除了用好教材上的习题外, 还要有能力去选择、自编课外同步练习, 那么选编同步练习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1. 量力性原则。
选编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确定题目的数量和难度, 要坚决杜绝题海战术, 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设计习题过程中, 要体现人文关怀, 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 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不搞一刀切, 不超越学生目前的知识基础;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2. 真实性原则
要尽量选编那些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能反映客观现象和客观事实的习题。这样能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学了化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探究性原则
习题的探究化设计, 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习题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学习科学方法。在化学习题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化学问题解决的实践性和探究性,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实验、观察、调查、参观、讨论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充分体验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
4.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题目具有结论的开放性、思维的开放性、内涵的可发展性等特点,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答案的多样化,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说封闭性习题在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目标的客观性、方式的规范性上独具优势的话, 那么开放性习题则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上更为突出。
5. 多样性原则
实验设计、调查、讨论、上网查询、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制作实物模型, 绘制表格等实践性题目的引入, 极大地丰富了习题的形式。这类习题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 但对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 最终解决化学问题, 都起到重要作用。这类习题, 往往需要同学之间进行分组合作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 因此也创造了让学生互相充分合作、质疑、分享成果的机会。
下列习题案例就较好地体现了以上诸原则:
【案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你对氮元素家族有了哪些认识?氨气、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都是氮元素中的重要成员,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 用图示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上述转化体现了该物质何种性质。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任意一个转化可以实现。
(4) 除它们之外, 对于氮元素家族的成员, 你还知道哪些?列举三例。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浅谈 篇9
一、启发式教学
从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上说, 启发式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地领会知识, 陶冶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近几年来, 启发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先感知后概括, 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更适用于概念教学, 对于抽象的概念, 学生往往不感兴趣, 无法理解, 这时, 教师就应进行合理的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1.导入, 这是启发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的关键, 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刺激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自主性。例如, 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 “物质的量”这个新的物理量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如果直接按灌输式教学, 学生根本无法接受, 但如果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启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效果则大不一样。在教学初, 笔者只为学生准备了一杯水, 让学生对水的多少用生活中的语言进行描述。接着, 又为他们提供了量筒、托盘天平, 要求对杯中的水进行定量描述, 得出体积、质量等宏观的物理量。然后, 再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提出所量出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得出的数据往往非常大, 以6.02×10为例, 要求大家计算如果10亿人来数这么多个水分子, 平均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多少年?学生自己计算后, 就会提出用微粒个数表示数据太大, 不方便, 希望有一种物理量像体积、质量一样简单、明了, 又可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 从而自然地引出了“物质的量”这个微观与宏观的桥梁, 使学生首先明确了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新概念, 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概念的兴趣。23
2.点拨, 通过导入之后, 学生基本上都进入了有意义的学习心理过程, 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总结, 打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过程。此阶段教师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学生的学习障碍, 并及时开导启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 沿思维的阶梯, 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 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 培养他们的能力。例如, 在物质量浓度的教学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它的有关计算, 选择了如下习题:
(1) 40gNaOH固体溶于1L水中,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1mol/L。
(2) 40gNaOH固体溶于水中配成1L的溶液,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1mol/L。
(3) N A个HCl分子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 求所得溶液物质的量。
(4) 标准状况下4.48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 求所得溶液物质的量。
(5) 1L0.1mol/LFe2 (SO4) 3溶液, 取出其中100mL, 求其中Fe3+、SO42-物质的量浓度。
(6) 实验室用胆矾配制500mL0.1mol/LCuSO4溶液, 求所用胆矾的质量。
(7) 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密度为1.84g/cm, 试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8) 取上述浓硫酸100mL加水稀释至1000ml, 求稀释后硫酸的物质量浓度。
这样, 让学生先练习, 通过练习并结合教师在讲解每道题时的指导逐步掌握公式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小结, 经过对知识的导入、点拨这两个过程后, 教师应及时梳理学生认识的结果, 并回到主导地位中去, 帮助学生剖析错漏、归纳整理, 使知识更系统化, 这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
课程改革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实践,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主要是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 分析问题的思路, 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等技能。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况, 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 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探究的空间, 让他们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获得亲身实践, 然后主动搜索信息, 汇集信息, 再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第二课时——蛋白质性质部分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蛋白质的性质, 笔者将每个班的学生都分为了10个小组, 并为他们准备了实验用品及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鸡蛋清溶液、饱和硫酸钠溶液、醋酸铅溶液、浓硝酸、水等。同时, 还列举了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蛋白质的性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 对学生没有过多的约束, 仅仅是设计了学生探究的内容和目标意向。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兴致很高, 都积极参与了探讨。然后, 又要求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 并要求学生间相互评价。最后,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总结, 使知识更准确、系统, 由此,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体验到了探究的成就感, 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又如, 在葡萄糖性质的教学中, 笔者也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只是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及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更复杂。许多人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实验失败的情况, 为此, 要求他们再经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讨论及经验交流, 教师指导, 以总结经验, 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深刻、更具体, 更能体现科学探究精神及合作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从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此外, 新教材还设计了很多开放式的探究习题, 即并没有明确定论, 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研究, 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理解, 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给出探究结果。这种探究方式不注重探究的结果, 而注重探究的过程, 它更加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真正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不管是启发式教学还是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 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始终贯穿和渗透整个课堂, 使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生会越学越想学, 越爱学,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正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美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分层教学 篇10
一、新课改下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化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发展。由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存在不同层次,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针对其特有的能力及兴趣爱好, 施以特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分层教学可以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引导每一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2. 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化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性差异, 倡导体验和参与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具体教学模式, 从学生实际出发, 能有效解决“优等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的两难困境, 促进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取班内分层教学模式。班内分层是根据班内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实施教学目标分层、训练分层及评价分层。
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和所具备的学习能力, 一般将学生分成三层:A层, 对现有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一般占班级学生总数的20%~25%;B层, 对现有知识掌握较好, 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约占50%~60%, C层, 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 约占20%~25%。对于学生采取动态管理, 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固定学生的具体层次。
教学目标分层是对学生进行整体分类, 训练分层是实现教学目标分层的具体措施, 评价分层是教学目标分层和训练分层的补充。通过评价分层才能使学生不断增加信心, 有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并掌握知识。
1. 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 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C层学生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加强对基本定理、原理的记忆与理解;对B层学生要求其理解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问题;对A层学生要求他们能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外延和内涵。教学目标的分层, 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和发展, 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训练分层。
化学知识的积累及运用必须在一定的训练基础上。针对不用类型的学生开展不同难度的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C层学生的训练主要是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正确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性质、正确描述基本现象等。对于对B层学生的训练主要是注重知识的重组和运用, 解决简单计算及实验等问题。对于对A层学生的训练主要是注重综合实验、计算的训练和对扩展知识的运用。
3. 评价分层。
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不同, 对于每一个在其教学目标内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对C层学生采取表扬性评价, 不断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消除他们在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和障碍;对B层学生宜采取鼓励性评价, 消除学生的压力, 促进其不断进步;对A层学生宜采取竞争性评价, A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已经很高涨, 不甘落后争取更加进步是他们不断努力的动力, 因此竞争性评价将会大大调动他们学习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 把握好学生分层的标准。学生分层应有助于提高不用类型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原则, 注重科学合理。其次, 把握好分层评价的标准。分层评价应以教学目标的分层为依据, 针对不同的目标给予相应的评价。最后, 教师自身素质也要相应提高。分层教学给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应抛弃过去“一刀切”的模式, 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实施中, 不断交流总结分层教学的经验,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化学课外实验;功能;形式;注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若能合理、有效开展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这对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和培养科学素养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课外实验的功能
“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能面面俱到,所以,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是将义务教育的化学课堂延伸的一种途径。
1、激趣功能——让学生学习化学始终兴趣盎然
初三化学作为启蒙式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学习动机不够成熟,学习化学往往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一旦感到枯燥乏味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课外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课外实验可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实际、需要。从兴趣出发,让课外实验的开展,去激励他们不断的探索与求知。
2、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的,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充满好奇。但是,他们心智还不成熟,知识不足,分辨能力差,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感染。如果不用有意义的、健康的活动去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他们在课外有时就会无所事事,就可能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课外实验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课外实验去占领和引导他们的课外生活,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3、培养功能——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化学课外实验可以使学生在这块天地里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发展个性的极好形式。课外实验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课外时间得到全面发展,还有,化学学习的特点是探究,而探究的主要手段是实验。课外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实事求是、严瑾认真的科学态度、动手动脑、交流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以实验探究为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化学课外实验开展的两种主要形式
1、小组课外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化学课外实验,是学生课外实验的主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远近,按照就近自愿组合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3—5人,并推选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召集、协调开展课外实验。小组课外实验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进行。每小组在课外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各小组制定出计划,在征得同意后方可开展实验。学生在课外实验时,要求是在:有组织、有纪律、条理性、科学性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课外实验后,教师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各小组总结、交流、评价、反思,保证课外实验开展的效果。
2、个人课外实验
个人课外实验主要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家里单独进行的家庭小实验。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践、利用所学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独立能力。
三、课外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课外实验不单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会 “准备——实验——记录——分析——交流——总结——反思”等探究过程。所以,开展化学课外实验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内容的选择要合理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实验的内容时,一要考虑趣味性,要让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该实验;二要考虑科学性、渐进性、实用性、探究性、创造性,要让完成的课外实验有着价值;三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那些,仪器和药品能就地取材,简单易得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完成。四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尽可能同步,如探究蜡烛和蜡烛的燃烧、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电解水、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区分氮、磷、钾肥、自制酸碱指示剂等,都应在相应的知识学习后进行。
2、构建民主的探究性氛围
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化学课外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但不同的学生在能力、经验、思考问题等方面有着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实验时,要注意让各小组营造宽松、民主、活泼、自由的气氛,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只是组内某个学生说了算,不能只是“尖子生”说了算。发扬民主,共同探讨,共同完成,是小组课外实验所必须的。要让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探讨、共同体验、取长补短、共享成功。
3、及时评价、总结、交流与反思
一次化学课外实验开展后,教师应根据实验的内容,及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课外实验进行总结与评价,交流与反思。在评价与总结时,应充分肯定他们的劳动和成果,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获得喜悦与鼓舞,激励他们以后的学习。在交流与反思中,引导学生注意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共享探究成果的同时,注意找出自己在课外实验中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反思不足,交流所得,使每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外实验中得以锻炼成长。
4、注意化学课外实验的安全
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麻痹。对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的安全问题,教师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实验前,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提醒,如交通、用火、水电,不要打闹,遇事冷静、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和步骤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开展,应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天空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去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化学课外实验能让学生在快乐中逐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全面发展自我,提升科学素养。开展好化学课外实验,是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素质教育在化学学科教育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 篇12
一、理论基础及内涵分析
(一) 理论基础
1. 因材施教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 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教学思想, 强调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差异分层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生存在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 易被学生接受,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 差异教育理论
差异教育理论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 并依据学生差异创设相应条件, 采用差异教育策略, 使不同类型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教育。差异教育理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内涵分析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 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 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其内涵可从三方面分析:
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 在形式上交替运用班级授课、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形式, 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
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并不断把最近发展区变为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分层教学要在同一班级、同一教材、同一内容情况下进行, 实行教学方法灵活性、教学组织多样性、教学内容层次性、教学评价针对性, 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使每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一) 课前分层
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不是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 而是使教学活动更有层次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 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层过程是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过程, 所以应采用“学生自我评定和师生共同磋商相结合”、“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的办法, 分层由教师掌握, 一般确立四个人组成一小组, A、B、C三层人数分别为25%、50%、25%, 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 采取动态管理, 既引入了竞争机制,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后, 教师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 将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为:起点目标 (针对C层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 能掌握化学教材最基础的知识, 具有最初步的实验技能, 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 ;基础目标 (针对B层学生, 兼顾A、C层学生, 能较好地掌握化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独立思考, 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目标 (针对A层学生, 兼顾B层学生, 任务是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在“常见物质的检验”一节教学目标设定时, C层学生只要求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焰色反应的操作, 达到验证性实验要求。B层学生要求掌握干扰离子的排除, 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等。A层学生达到探究性实验要求。这种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是:在思想品德上使全体学生达到要求的同时,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注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使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以拓宽和提高;对中等学生要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使他们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学困生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努力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 备课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后, 备课分层是关键, 教师应重点做好二个方面工作, 一是备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认真备好教案, 做好课前准备;二是备学生, 创造地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自学的学案, 学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思维为出发点, 一般设计 (1) 知识准备、 (2) 自学点拨、 (3) 粗读浅探、 (4) 精思深究四个部分, 要求C层学生完成 (1) (2) , B层学生完成 (1) (2) (3) , A层学生全部完成。例在“认识原子核”一节备课时, 设计四个层次学案。 (1) 知识准备: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 各粒子电性如何, 质量如何; (2) 自学点拨:了解原子核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微粒, 初步掌握用ZAX表示原子组成方法, 了解同位素的概念; (3) 粗读浅探:什么是质量数, ZAX表示什么含义, 核素、同位素有什么不同; (4) 精思深究:思考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课内分层
1. 讲授分层
讲授分层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减轻学生的负担, 也是课堂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一般通过三个环节来突破, 一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A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自学归纳”的办法, 对B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的办法, 对C层学生采取“点拨→讨论→讲解反馈”的办法, 前两步为同步教学, 最后一步为异步教学;二是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并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学习目标。具体做法是:先重点讲授三个层次学生都需要发展的新知内容, 然后针对新知识列举思考讨论题, 在讨论过程中, 发挥A层学生先导作用, 对C层学生加以点拨, 由B层学生归纳小结, 效果良好;三是交流反馈, 分层激励, 让“同组异层”或“同层异组”间开展学习竞赛, 教师给予小结或鼓励性评价, 鼓励每层学生向更高一层发展, 激发所有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形成分层递进激励机制。
2. 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应由浅入深, 富有层次性、递进性, 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 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 在讲授氯气与水的反应时, 提出以下层次的问题, 对C组学生:氯气是什么颜色?观察新制氯水是什么颜色?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B组学生则问: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氯水为什么不宜久置?次氯酸的酸性、稳定性、氧化性如何?对A组学生在上述问题基础上进一步设问:SO2也有漂白性, 向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后, 氯水的漂白能力怎样变化?为什么?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 对C层学生可做到知其然, 对B层学生不但知其然, 还可知其所以然, 对A层学生给予思考、探索的余地, 启发他们多想、多思、多问、多解, 多问几个为什么, 举一反三,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训练分层
训练分层能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分层应把握好二个方面, 一是和新知识配套训练练习的层次性, 一般应给出三组题目, C组3题、B组2题、A组1题, 要求C层同学C组选2题, B组选1题, B层同学C组选1题, B组做2题, A层同学A、B、C三组各做1题, 保证B、C层同学吃得饱, A层同学吃得好。二是训练中加强分层指导, 具体方法为:C层——采取个别辅导方法, 主要掌握基本知识, 培养自学能力;B层——分组讨论, 教师提示,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逐步提高学习能力;A层——独立思考, 个别点拨。例如, 学习“核外电子排布”后, 编制了这样一组训练题:
(1) 记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
(2) 按下列格式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下列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最多的是 ( )
(2) 根据下列原子的核电荷数, 判断其最外层的电子数最少的是 ( )
(3)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为L层, 并且该层有6个电子, 此原子是 ()
(4) 元素X的原子核外M层有3个电子, 元素Y的Y2-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 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是 ()
(5) a Am+和b Bn-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a值为 ()
要求C层学生完成 (1) (2) (3) 道题, B层学生完成 (3) (4) 道题, A层学生完成 (4) (5) 道题。
(三) 课后分层
1. 作业分层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 对同一教学内容, 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 在数量、内容或形式上应有所不同,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促使教学目标逐步到位。我们使用的是浙江省教研室编写的化学作业本, 对A层学生, 不仅要求完成全部的“基础训练题”外, 还要求完成全部的“能力提升”题, 偏重于训练逻辑推理能力和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对C层学生布置的作业要根据起点低、多层次、够得着的原则, 选择基础知识题, 以体验解题成功的愉悦, 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心, 以提高学习兴趣。在作业批改上要优先, 提倡面批, 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B层学生布置的作业在要求上应以巩固基础、训练能力为主, 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解决, 一般要求完成全部作业本中的“基础训练题”, 不要求全部完成“能力提升”题;在批改时一般关注订正环节, 巩固基础知识。
2. 辅导分层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 能起到查漏补缺、提高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所以在分层教学中应重视分层辅导, 具体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分层辅导组织形式多样化, 应采取集中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相结合。第二:对不同层面学生采取不同辅导方法, 对C层学生主要是增强信心, 巩固知识, 教会学习方法;对B层学生主要是启发思维活动, 培养自学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对A层学生主要是点拨、归纳、小结, 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第三:教师正确引导, 利用学生互助小组进行分层辅导, 办法是教师直接对A层学生辅导, 由A层学生辅导B层或C层学生, 由B层学生辅导C层学生, 这样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增强了小组间的凝聚力。
3. 测试分层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 而不是共同达到同一目标, 所以测试应以个人原有水平的进步程度来检验, 而不是拿一个人的成绩与其他同伴成绩比较, 因此测试也应根据学生原有水平进行分层测试。一般分层测试的办法主要有二种, 一是每次出3份难度层次不同的试卷, 测验时发给每一位学生, 由学生根据各自情况选择试卷, 可以选同一层面的试卷, 也鼓励学生选高一个层次的试卷, 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学生负担, 也造成一定浪费。二是只出一份复合试卷, 同一试卷中题目有一定交叉, 也有一定层次性, 在实践中,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办法, 效果更好。
四、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实践, 分层教学的优势开始逐步凸现出来, 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同时教师通过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模式, 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思考。
1.学生的分层是根据学生原有学习水平来划分的, 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变化较大, 所以学生间的分层应该是动态的, 允许C层学生向B层甚至A层流动, 同时A层学生也可能调整到B层或C层, 动态分层必将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 因此树立良好的心态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保障, 否则会适得其反。
2.由于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有时会出现内容深浅程度不能适应各层学生, 影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的分层辅导不能照顾每一个学生, 使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和教师配合, 成绩未见提高;有时会出现课堂教学时间难于把握情况。
3.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分层的依据主要是文化成绩, 而影响学习效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 如何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也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课程背景下化学教育】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10-16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07-30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09-12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教学05-23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06-05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08-24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07-11
新课程背景下班会课09-04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