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2024-10-26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精选11篇)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1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南城县上唐镇中心小学 邹淑婷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面对如今中国英语教育出现的问题,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必然。那么什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指出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下,衍生出了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外语语种。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文化品格重点在于了解各国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比较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尊重差异,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这一能力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现如今我国小学英语的现状不容忽视: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忽视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就必须依靠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

英语新课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英语课程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语言交流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语言交流目标包括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能力;思维认知目标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这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同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到教学中,让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对语言进行建构与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就是围绕核心,设计任务;围绕目标,逐步递进;围绕话题,整合内容。在科普版小学英语四年级Lesson9 Let′s go shopping, OK?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情景教学模式策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新课标目标和拓展目标。本课的主题是shopping,那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购物情景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目的。我在借助超市收银单情况下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同时在超市购物产生零钱之后该如何使用,引出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激发,语言的输出得到更大强度的锻炼,积极思考如何合理消费,并且加强了学生按需购买的意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触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由此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型态,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2.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英语新教材中蕴含着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与批判性。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升了孩子们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同时产生并相互依存的。而中西文化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如科普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Lesson 3 It will be cold tomorrow.中,我先通过复习旧知,情感渗透,让学生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再围绕四种天气情况,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进行有效的交际,让学生在熟悉、特定、开放的语境中积累更多的语料,不仅体会四季的美好,还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最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选择喜欢的季节,在语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真实生活的开放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交流。其中在教学中我不仅再构了Seasons in Jiangxi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感受进行讨论,并且对比他们家乡的四季的变化,表达不同区域间的区别,从而更进一步的延伸到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全球气候差异的不同等,从而引导学生做旅行计划时要关注天气等。以上种种,不仅让学生能聚焦个体,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季节不只是自然的场景,它在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中也是充满色彩的,进而增强学生间文化素养的提高。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万明春;《师资建设:双月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4 2,陈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北京市现代教学研究所编著;英语四年级、六年级下册;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2

在当今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究竟我们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应在课堂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英语课堂中语言能力的渗透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困难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方式还是文本,活动场所是“冰冷”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在英语的课堂上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背景资料,最好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运用语言。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多说,告诉学生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克服害怕说英语,耳朵听着英语,脑子里想着英语,从而提高表达能力;严格训练,授予口语表达的技能和方法;拓展语言的形式,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反复运用才能灵活掌握。

二、英语课堂中文化品格的渗透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是指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Thailand Elephant那篇文章后,我从泰国人保护大象转入让学生思考:What can we do for the animals in danger in china?学生们各抒己见,中国有哪些濒临没绝的动物,怎么会濒临没绝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动物。最后我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一张英语手抄报,把自己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回去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得出的数据,让大家非常震撼。其中班上一位学生写的大标语:Helping animals is helping ourselves,让全班同学齐声高呼。我想通过这节课,我的学生以后在餐馆看到穿山甲,白天鹅应该会犹豫吧。

三、英语课堂中思维品格的渗透

思维品格是什么?它是思维的核心,是智力中重要的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借助不同途径和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思维独立性训练,通过学会思考和善于思考。比如学习teacher,经过独立思考后学生可产生含有的“er”后缀的单词worker,farmer等的联想,进而得出此类词大多和职业有关,促使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和归纳总结;重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对比in the tree和on the tree这两个短语的区别时,引导学生联想长在树上果实的形状圆圆的和哪个单词接近,鼓励学生大胆联想;重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思考问题,把多种假设,多种答案或多种解决方法提出来,透过事物的表象找出本质,举一反三。学习了used to时就应该想到be used to doing something,use something to do,something be used to do并进行分析。

四、英语课堂中学习能力的渗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已经提了多年。新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它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要让学生在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初中阶段是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初中生的年龄,心智已经达到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而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尚未定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有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主动预习(2)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3)课后主动复习所学内容,善于总结和归纳。(4)使用工具书解决部分新知识。(5)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6)多听,多说英语,不怕说错(7)多读英语,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的把握大意。(8)多写英语,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

初中英语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使命 全面发展 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上着课,教着孩子时,我会试着回忆以前我的英语老师是怎么教会我现在进行时,BE动词的用法等等,可却记忆得很模糊。记忆和深刻的却是是一节教Japan 这个单词,老师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跟我们读了当时很让中国人受伤的一篇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里面的中国孩子在日本孩子面前的不堪一击,特别是最后幼儿园里老师拿个好吃的苹果对一群稚童说:“好吃的苹果中国有”,如此赤裸裸的教育,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并对日本这个民族没有好感。这也许就是学科的育人价值,它除了使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外,还要渗透学生的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非常感谢我的英语老师,让我们这么一群懵懂少年顿时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满格,我们的英语老师把一节英语课上成了一节主题是爱国的班会课,让我至今难忘。

在当今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究竟我们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应在课堂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英语课堂中语言能力的渗透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困难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方式还是文本,活动场所是“冰冷”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在英语的课堂上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背景资料,最好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运用语言。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多说,告诉学生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克服害怕说英语,耳朵听着英语,脑子里想着英语,从而提高表达能力;严格训练,授予口语表达的技能和方法;拓展语言的形式,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反复运用才能灵活掌握。

二、英语课堂中文化品格的渗透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是指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Thailand Elephant 那篇文章后,我从泰国人保护大象转入让学生思考:What can we do for the animals in danger in china? 学生们各抒己见,中国有哪些濒临没绝的动物,怎么会濒临没绝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动物。最后我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一张英语手抄报,把自己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回去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得出的数据,让大家非常震撼。其中班上一位学生写的大标语:Helping animals is helping ourselves,让全班同学齐声高呼。我想通过这节课,我的学生以后在餐馆看到穿山甲,白天鹅应该会犹豫吧。

三、英语课堂中思维品格的渗透

思维品格是什么?它是思维的核心,是智力中重要的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借助不同途径和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思维独立性训练,通过学会思考和善于思考。比如学习teacher,经过独立思考后学生可产生含有的“er”后缀的单词worker, farmer等的联想,进而得出此类词大多和职业有关,促使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和归纳总结;重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对比in the tree 和 on the tree这两个短语的区别时,引导学生联想长在树上果实的形状圆圆的和哪个单词接近,鼓励学生大胆联想;重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思考问题,把多种假设,多种答案或多种解决方法提出来,透过事物的表象找出本质,举一反三。学习了used to时就应该想到 be used to doing something , use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be used to do 并进行分析。

四、英语课堂中学习能力的渗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已经提了多年。新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它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要让学生在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初中阶段是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初中生的年龄,心智已经达到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而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尚未定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有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主动预习 (2)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3)课后主动复习所学内容,善于总结和归纳。(4)使用工具书解决部分新知识。(5)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6)多听,多说英语,不怕说错 (7)多读英语,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的把握大意。(8)多写英语,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4

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个人品格?

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特性,活动可以以语言为基础发展各项能力与品格,从而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一项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逐渐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获得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 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在对话、阅读、故事教学中,更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

二、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其中适性学习最为关键,比如适合不同学习需求的单词记忆词典、适合不同风格的读物等。学生通过学习,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 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监控和管理学习过程,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三、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然而,思维素养长期以来都被忽视,我们应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学习的都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应重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尊重学生活泼开朗的天性随着学生年 龄的增长,到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也于质疑,关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更改分析,做出独立判断,教师要积极鼓励,不可抹杀。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提问,我们也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合理质疑。在故事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达,比如制作英语阅读绘本、中国故事绘本等活动,可以是小组完成,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一起完成,它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四、关注文化品格的培养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5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 “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我通过这样有趣又有效的活动来释放学生们“爱表现”的天性,让他们在踊跃展示的过程中,收获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英语实践的成就感,把教学的“主场”交还学生,促进他们语言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

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深陷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师拼命在讲,学生也忘我在练,但课堂教学效益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我觉得英语教学要有设计感。枯燥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我们要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丰富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落实其主体地位,最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活动是我们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心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为学生们创设更多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英语实践活动,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与目的性,为我们的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教学7 B Unit 2 这单元时,为了巩固学生们对“be going to”这个语法知识的巩固,丰富学生们的口语输出,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临近的五一节“May Day”为契机,创设了一个“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的探究任务。在这个活动中,我创设了班级宴会的情境,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我们班级的五一宴会出谋划策。各个小组需为宴会设计1~2个活动,如游戏、时装表演、魔术、合唱、小品等,小组成员不仅要设计活动,还要准备道具,在我们下节活动课中,将这些活动展示出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的掌声最热烈,收到的“鲜花”最多。

三、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上课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回答问题时几乎都在等老师“点将”。即使有些学生对答案胸有成竹也不愿意主动起来发言。尽管教师运用了各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奖励,甚至责骂,但也无济于事,收效甚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口语作为语用的核心成员,自然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比小学生多了顾忌心理,在表达上畏手畏脚。即便是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也存在陷入“失声”瓶颈的现象。我们知道,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把学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在教学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 时,谈到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讲目前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惑。我想英语课堂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许多青少年问题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压,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压力过大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就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课堂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与表现,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与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赢得喝彩,让我们的课堂“出彩”,学生也“出彩”。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6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有”涵盖了价值观标准、道德标准、专业标准、情感标准等方面,互为关联、形成整体,道出了教育工作的真谛。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我应该做到

一、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

三、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通过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7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与英语相关的技能、观念、基础知识以及情感、品质等。英语教师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需要采用情感态度渗透的教育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认知心理过程非常的复杂,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其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情感态度的影响,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情感态度。英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都是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目标,三者相互联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推动与催化,学生的自信、兴趣、意志、注意力以及学习动机等都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进行英语的练习与学习,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第一学生的健康个性心理进行训练、培养,让学生做到敢于与他人进行英语的沟通、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时,其情感态度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有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英语的对话讨论环节时,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应的情境:“It is raining cat and dog.I think we have to postpone our picnic.”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合理的对话,通过对话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对话中能够得出不同的回答,如“Yes,I think so.it's heavy rain.”、“Yes,we can make indoor dinner party”、“No,we can have a picnic in tents”。在情感态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相同的关爱,让学生找到自信,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恢复“Yes,I can”的自信。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需要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进行跨文化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很高,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广播、英语新闻以及各种英语读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跨文化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师为学生所必须营造的,在跨文化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并制造英语情境。学生在英语情境中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且在情境中能够学习英语,及时的将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例如,在学习“be bad for”这个短语的运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语境“Reading books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yes”。在学习“be helpful to sb”时,教师可以通过“Exercising is helpful to your body.”、“Reading aloud is helpful to you.”进行引导。英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拓宽学生的视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精美的英语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俗等。这些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思维不完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学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有着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理解英语知识以及英语词语间的联系,采用引“思”环节、导“思”环节与启“思”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说英语”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师应该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既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画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又能够通过简洁的板书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英语知识的操练,通过点拨、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英语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科素养;知识与技能;跨文化意识;运用英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传授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接受人文教育,使其真正学会运用英语。自新课改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老师依然将“教”作为重点,英语内容不够连贯,无法让学生掌握英语能力,依然以高考为教学方向。这些问题都导致高中生无法在英语课堂中了解英语的实际用处,无法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面,本文从帮助高中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三个方面,讨论在英语教学中提高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帮助高中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

英语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具备的英语素养,包括单词、语法等。首先,教师要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学英语。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其接受自身所需的英语教育。最后,教师要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真正的喜欢,才能使其愿意主动参与英语教学,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在“A Garden of Poems”一课中,所用到的英语语法为“过去分词作状语”。我让学生总结過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相关知识点,还对过去分词作状语、定语、宾补、表语进行了分析,学生通过对比与总结,能够切实掌握“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基本用法,且不易混淆。

二、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中生生活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已经形成了汉语思维,我们常说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就是典型的“汉译英”,这就为他们真正理解英语原文增加了难度。如,红色在我国代表吉祥,但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red”却并非吉祥色。为了使高中生达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老师就必须在英语课堂中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能够真正了解英语文化。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可以使其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首先,学校要加强英语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都能意识到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老师要增加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体验与感受,潜移默化地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最后,学生要多阅读英语文化作品或者观看英语原文电影,这不仅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玩中学”。“AGarden of Poems”的教学难点是高中生需要跨越中西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了解英语诗歌的写作手法,并且学会欣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我将西方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西方几种经典的诗歌代表,讲述每段时期诗歌的写作特点。我还在教学中引入了诗仙李白的诗,让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方诗歌的差异,学习西方文化。学生在这堂课中,切实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初步明白不可以用汉语思维来思考英语。

三、提高高中生運用英语的能力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这门语言,英语亦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除了要传授英语词汇及语法等知识外,还要综合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要想提高高中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在“A Garden of Poems”一课结束之后,我让学生按照他们的喜好自主收集西方经典诗歌,并在课堂上表述读后感。一位学生朗读诗歌时,其余学生要学会聆听与感受,并指出这位学生的发音问题。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高中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这是英语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帮助高中生树立跨文化意识,了解西方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提高高中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培育核心素养 篇9

■主 持 人:韩世文 《中国教师报·区域教育周刊》主编

■对话嘉宾:成一涵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中初一学生

畅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中初二学生

杜金山 中国教师报特聘课改专家

洪劬颉 江苏省南京市教科所科研员

冯荣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北部片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

符永平江苏省南通市教科院副院长

学生眼中的课堂

韩世文:这场沙龙与以往不同,我们邀请了两位刚才上课的学生参与分享。关于课堂,学生永远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把第一个问题抛给场上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走进南通市第一初中的课堂,你们觉得他们到底来看什么?

成一涵:老师们来看南通学生学习的风采,见证南通教师和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韩世文:那你们在其他学校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感受如何?

成一涵:带我们上课的是来自山东杜郞口中学的数学教师刘桂喜,她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课堂提问也很有意思,总是采取引导方式,将问题放到屏幕上,一目了然;有困惑时,我们相互解答„„这节课非常精彩,也很有意义。

韩世文:这与平时的课堂学习有何不同?

成一涵:以前上课,教师等学生举手了,要点名才能回答;而现在,可以随时答,学得轻松、自主。与其说是教师上课上得有意思,不如说是我们学生上课上得更精彩。我觉得,平常上课很快乐,今天更快乐。

刘畅:我们的课是符永平老师上的,学习“章前图”,所有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或者创作出来的,这让我们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自己学习并能为同学出题,能深入了解知识、系统思考问题。

师生改变了什么

韩世文:在上课和转课的过程中,各位嘉宾看到了什么?

洪劬颉:通过这次活动和上课的体验,我看到,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表达想法和观点,并希望在争论中说服别人。这种积极和勇敢让我感动。这背后,自然也体现着南通整体课改的成效。

其次,我看到了孩子对深度学习的渴望。在课堂表象的背后,是学生有想法、有深入的思考。我平时备课设置问题,往往看起来缺乏价值导向,但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却慢慢生成了价值,并呈现出价值碰撞与交锋。

杜金山:这次课博会,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转课上,我看到了教师们身上的变化。这些展示课教师,都是优中选优的,他们处在新环境中,呈现出的课改新理念、新方法是令人欣喜的。我也转到了承办学校其他常态课的班级,这些课堂呈现出常态的、真实的状态,虽然不如展示课显得精彩,但也有小组合作,孩子们跃跃欲试,表达和坚守自己观点的瞬间,真实而动人。教育界有一个说法“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有传统优势的地方往往是改变难度最大的地方,但在这里,看到的变化令我开心。

冯荣雄:看到的改变令我震撼。课改带给学生很大的改变,学生非常阳光,非常自信,有朝气,有一种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课改带来的不仅是改课,不仅是改变教学关系、学习方式,更是生命的成长状态。新课堂培养了学生质疑、批判、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区域教育管理者,这更坚定了我对课改的信心,也看到了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坚定、坚持、坚守课改。

符永平:作为东道主和展示课教师,我更希望发现问题。我们在课改的初始阶段,要奔向好的目标,不能勤勤恳恳走弯路,轻轻松松犯错误。那么,课改中,学生的问题从哪来?要自主发现问题。学生不会解决问题不行,解决的问题全是教师提出来的也不行。好课是引领教师成长、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价值呈现。所以,课堂的问题必须模块化,不能碎片化。课堂上,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是课改走向深度的一个方向、一个切口。

好课堂让学生自在成长

韩世文:我们的沙龙从发现开始,在问题中生成。面对当下的课堂,面对生命的健康成长,作为学生代表,你们如何看待今天的课改,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成一涵:我想,最基础的是不搞题海战术,不做碎片化知识练习。要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也是此次展示课给我们的启发。刘桂喜老师改变了循规蹈矩的上课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继而发现数学规律,这就让我们学生做回真正的自己,学得也很开心。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地参与课堂,把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全部呈现出来,教师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学生要在互相帮扶和启发下,在课堂有新探索,并积极展示出来。

韩世文:也就是说,你希望课堂上教师要更大程度地放手,激发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动力,同时在课堂实现团队合作学习?

成一涵:没错!

刘畅:今天的课堂体验,让我们觉得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很好的方式。不仅在学习中更快乐,还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能力基础。另外,课堂上除了基本知识的学习,还能在团队中讨论、交流和分享,体会到与平常课堂学习不一样的快乐。平常的快乐,是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解答,在知识中享受的快乐;而今天,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体会到更多快乐。

韩世文:也就是说,当你们从日常知识学习的课堂,进入有能力提升、规律生成、生命互动的课堂,会体验到更多成长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刘畅:是的。好课堂一定是我们学生的课堂。

成一涵:好课堂可以让我们和教师一起成长。

在课堂发现真正的儿童

韩世文:这或许就是学生眼中的深度课改,也是课堂育人的价值体现。那么,面对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作为教育人,我们又如何让课改走向深入,如何在课堂发现真正的儿童?

洪劬颉:最基础的是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每一节课上,孩子能讲的话让他们去讲,孩子能做的事让他们去做。教师要学会引导,并帮助他们一起制定规则。

冯荣雄:课改走向深入,首先是学习走向自主。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觉得教师要多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质疑、交流。我听洪劬颉老师的课,他就善于等待学生,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多么不完整,甚至有缺陷„„要放手让学生相互质疑,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形成必备的素养,生命才能成长。教师不能过于着急,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还要善于关注每一个个体,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成长。

符永平:如果谈今天的课堂有没有人性,似乎话题太大。如果具体到操作层面,我在课堂尝试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制,课堂习题让学生自己创作并解答。我想,为了精彩,课堂上找几个学生和教师一起“作秀”并不难,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优秀起来是很难的。几年来,南通课改有“12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这“12字方针”是课堂教学的底线要求,我们在各学校都能看到。

所以,对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要学会等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都去发现,课堂才会有人性,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永远的幸福。

杜金山:要发现儿童,必须发现人,必须发现生命。如果教育不从发现生命开始,那我们对好教育的期待就会变成一种奢望。我常常在想,学校的产品和工厂的产品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学校的产品——学生是有生命的,而工厂的产品是无生命的。然而,学校里“无生命”式的教育这些年一直大量存在。

以前培养学生是“双基”目标,后来有了“三维目标”,现在上升到核心素养层面,这是巨大的进步,也是教育目标真正关照人的体现。

其实,生命的成长只要给条件就能自然生长。如同小幼苗一样,不管农民在家里还是在田里,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幼苗都在生长。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遏制儿童的生长,课堂上更是如此。符永平老师的课,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生长的情境,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多样性选择的尊重,对生命成长缓慢的尊重。我们也需要像给农民土地一样,给教师“土地”,让他们带着生命在“土地”上自由生长。

韩世文:的确,发现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大命题。短暂的碰撞无法真正解读清楚。但是基于现场的课例,我们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一些启示。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将有助于课改人走得更远。最后请大家用一句话阐述,怎么让课堂的生命更好地走向自由?

成一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能力其实比学历还重要!

刘畅:让课堂从知识走向思维,给学生更多思维的空间。

洪劬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

杜金山:学会把握分寸,等待孩子成长。

符永平:放手,等待。课改,快不得,停不得,不改不道德!

浅谈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篇10

拜读张华老师的《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一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的几点认识。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 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而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法治精神,理性思维,公共参与。

那么在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

1、通过课前时政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让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看问题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体验式学习,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科素养。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特定情境中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提高认知、亲身实践、交流合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3、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的本质是自己学,如果学生只是听、记、背,但不会归纳梳理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还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知识处于零散的阶段。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独立的建立知识的体系,才能真正的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进入高级学习阶段,才能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谈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获得。

回归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11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效率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就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为了应试,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不利于与社会接轨。

为了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赢得每一堂课。那么怎样赢得每一堂课呢?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是课堂。那么,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那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何有学习可言,何来素养的培养。我们往往羡慕特级教师的课堂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乐于说,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如,在听金磊老师上《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学生都很乐于表达。事实上,这篇课文是非常难理解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学生比较沉默,但是在金磊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学生智慧之花的绽放。我想这与金磊老师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分不开的。课前的谈话很有趣,学生问问身高、问问喜好、问问年龄……可能有些老师觉得是比较私密的问题而不愿意回答,但是金磊老师率直的回答一下子就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为下面的课堂气氛埋下了伏笔。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不妨放下自己老师的身份,这样的课堂效率肯定会更高,学生的核心养也能得到培养。

二、研读教材,汲取教材中的营养点

课堂依托于教材,那么怎样利用好这教材,我们就要寻找教材的营养点。实现语文课的语用价值,要立足“方法”,巧促语用能力;要着眼“表达”,催化语用智慧习得;要指向“拓展”,丰厚语用文化积淀。我们的阅读课往往是重在分析,而忽视了表达和方法的训练,这样就不能突显语文的“语用”价值,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在分析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纵观当今的课堂,我们往往会安排写话,写话的选择也需精选,依托于教材进行拓展。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我安排了一个写话练习:假如面对詹天佑的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的表达比较空洞,而且单一,就是对詹天佑的精神的一种赞美,没有实质地提升表达能力。仔细分析这篇课文,它所要教给学生的是在写人的时候要注意抓住典型的事例来表达人物特点。课后针对文章特点,我重新设计了练习:在你的身边,一定有对你有影响的人,请你写写这个人。这一练习是对写人通过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个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表达和运用的素养真正得到了提高。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多营养点,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教材,提炼训练点。

三、课外资料补充,拓宽视野

课外资料的补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补充资料运用恰当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众所周知,《安塞腰鼓》是一篇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尤其是对击鼓的后生那种元气淋漓的,惊心动魄的搏击的理解。学生没有去过黄土高原,对作者写作的背景不了解就不能体会到其实这是这群后生在跟恶劣环境的黄土高原在搏击,与生命中的挫折所搏击。教师适时补充作者刘成章在《这边风景》中关于黄土高原的描写,学生进行资料的整合、处理,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应该把这篇课文放在一个大的作家主题中。

四、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每课有所得。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对教师的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除了教学设计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课堂的引导力,评价语的指导性。特别佩服金磊老师《安塞腰鼓》的教学设计,他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四句话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后面的教学我们发现也很有智慧,特别是他的评价语,课堂上的评价语很有指导性,例如,“感受可以是相同的但是表达是不同的。”告诉学生要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时要想清楚还要说清楚。”告诉学生在说的时候要注意表达,说流畅……这些评价语是在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还是在课堂,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们所追求的本真。课堂教学之路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探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伟平.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上一篇:暑假数学小学日记下一篇:中秋节配乐诗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