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4-05-19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共12篇)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

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

(1) 政府方面。

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 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 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2) 高校方面。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 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 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 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 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 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 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 “重入口, 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 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 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 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置专业, 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 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 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 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 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

(3) 用人单位方面。

第一, 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 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 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 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 “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主权。近年来,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 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 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 而且, 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 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 拒收毕业生, 这就造成未来新一轮的人才断层现象。

1.2 大学生自身因素

(1) 观念因素。

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 就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 功利意识大大增强, 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 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 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 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 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 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 重名利, 轻事业, 轻奉献, 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 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 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 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 特别是西部地区, 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 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 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 城市再大, 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2) 心理因素。

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一, 焦虑与矛盾的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矛盾的心情, 他们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大志又不愿正视现实;重事业重才智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既崇尚个人奋斗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第二, 自傲与自卑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在择业中好高骛远, 自命不凡, 眼高手低, 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塌实的印象。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 悲观失望, 抑郁成疾, 不思进取, 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 从而坐失良机。第三, 依赖与等待的情绪。有些大学毕业生等靠思想严重, 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 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2 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 加大政府规范力度。

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规范, 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 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 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及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 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 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 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2) 改革教育体制。

高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 自主办学”。让高校进入市场, 促使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 也要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 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 要加强综合性教育, 拓宽基础学科范围, 淡化专业方向, 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发展, 提供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 增加课程的弹性, 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

(3) 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勇于自主创业。调整择业心态, 克服心理障碍,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调节个人情绪, 正确对待挫折,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避免心理冲突, 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面对新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应当把握时代脉搏, 顺应形势, 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的需要, 自觉端正并强化健全的利益观。抛弃职业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树立竞争意识, 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 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符合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 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 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加大政府规范力度, 完善就业市场, 改革教育体制, 转变就业观念四个方面入手, 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体制,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易忠实.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11) .

[2]白萍.当前大学生失业现象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07, (1) .

[3]王开业, 张淑茳.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0, (2) .

[4]庞春祥.关于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 (2) .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2

摘要: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在地区间的结构分布、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论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维护国家稳定还是从国家经济建设、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学校及学生主动应对的大学生就业立体网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就业难是扩招惹的祸;有人认为是政府制度与体制的缺失引起的;有入认为是毕业生和家长的心态所致;有人认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还有人认为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行等。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但是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由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这无论从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来看,还是从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来看,都是一项战略性和历史性成就,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容乐观。是不是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太多了呢?据教育部今年4月发布的资料,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弄清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流认知环境下,对读书改变个人命运的偏狭理解以及急于求得实际利益的大学生相当多。他们把上大学受教育当作找到“工作”的阶梯,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甚至于家庭与家族地位的筹码。这种观念使得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其父母、亲朋都认为读了大学,理应享有丰厚稳定的工资待遇,大都希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一个好的职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还没有彻底转变,仍然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2、国家政策导向不力。

从上述分析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还存在地区性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工资待遇分配不公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三大差别”仍然存在。仅从城乡收入上看,城乡收入的差距一直较大,如果大学毕业生去农村找工作,将面临的是低收入。当然,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同一工种的工资收入相差也相当悬殊,以至于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如果采取倾斜政策进行疏导,如提高工资待遇、解除后顾之忧,或把到艰苦、落后地区工作作为评职、晋升的一种资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以解决。尤其在我国,国家的政策导向明显影响民众的观念和发展方向。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

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部分高校的短期“功利”行为,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招生。二是高等教育的封闭性。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这种封闭状态,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学校人才培养有较大的盲目性。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高校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适应面窄。四是高等教育的专

业结构层次不合理,出现本、专科比例倒置现象。

4、用人机制存在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一方面,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效益挂钩,多选人意味着职工平均收益的减少。所以当单位需要劳动力增加时,领导往往选择培训内部职工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以满足需要。有些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偏差,“用廉不用优”,只要节约开支就行。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一再拔高用人标准,如限制学历、毕业学校、身高、相貌、户籍等等,这样就把许多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所在1、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安居乐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人的基本要求,有就业岗位、维持生计也就成了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和期盼。如果政府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待业”和“高投入,低回报”的现实,将会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若就业中再遇到各种不公平竞争,使他们失去许多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打击很大,这更让他们感到困惑、迷茫、不满、愤怒甚至怨恨,使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做人准则和社会道德等产生怀疑。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就业难”使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恐惧、自卑和神经衰弱等心理倾向,于是休学者有之,畸形竞争者有之,轻生者有之,犯罪者有之,使本来宁静和谐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浮躁和不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解开郁结在大学生心中“毕业即待业”的心理阴影,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浪费

假如大学生毕业即待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首先,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浪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高级专门人才的闲置或不能在用其所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无疑是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浪费。其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其培养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此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就业,社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无疑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只有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由于历史原因,对我国大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为转变这种就业观念,高校应加强就业思想教育,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的择业观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它包括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恰当的职业评价。在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能否把自我的位置摆正,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总是首先决定于大学毕业生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恰当的职业评价有利于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理想的职业角色,避免职业选择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大学生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就业渠道对人才的吸纳力毕竟有限。而一些新兴的中小型企业、私有企业、服务性行业及有待开发的地区和小城镇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毕业生只有合理定位才能施展雄才大略,为社会多做贡献。

3.加强政策引导,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

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一些学校靠扩招收入来填补办学经费的空缺。因此,形成“不管毕业生就业如何,先招进来再说”的观念。只要能招进来学生,什么专业都可以上,什么专业都可以批。这实际上是地方审批部门的“保护主义”。为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和专业的重复设置,统筹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应利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专业设置,限制那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率低的院

校的招生数量;责令一些学校停办就业市场需求量少的专业,以改变部分高校的短期“功利”行为。

4.探索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新路子。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独当一面的技能,毕竟市场的运行规律是企业难以回避激烈的竞争,而企业又不可能拿出很大的精力重新培养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手段与方式,让受教育者真实感受到企业经营者直面市场竞争的压力,学会承担风险与责任,提高经营素质与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以培养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冒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创业教育是以主动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培养的人才“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宣言》,1998年)这一点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美国率先行动,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创业教育,并取得辉煌业绩。英国、德国等相继行动,将创业教育纳入政府政策之中。我国顺应时代发展,也把创业教育提上日程。2002年教育部做出决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新产业。相信随着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会逐步确立,并贯穿到高教改革中去,培养出大批创业者,这样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总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作者: 贾文华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刊名:成人教育英文刊名: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 2006,“"(4)

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作者: 黎大志,姜新生作者单位: 黎大志(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1),姜新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刊名:现代大学教育英文刊名: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年,卷(期): 2009,”“(5)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 张向前,Zhang Xiangqian作者单位: 国立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福建,泉州,362011刊名:经济问题探索英文刊名: 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 2005,”“(4)

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作者: 许进军作者单位: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1刊名:继续教育研究英文刊名: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 2009,”“(8)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据统计,2007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 万人,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559 万人,而2009 年大学生就业将达到 610 万。再加上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本不景气的就业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已发展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它的解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与发展,因此,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找出缓解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宏观因素

首先,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急剧增大,待就业人数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的是,扩招直接导致了高校大学生表面上的过剩,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事实上,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适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还远远不够。

其次,国家机构的改革使吸纳大学生的需求减少。当前国家的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精简分流,国企减员增效,使大量人员下岗、待业、转岗,单位吸纳大学生的需求能力也逐渐趋于“饱合”,再加上政府人员的控编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进入政府机关的难度,除此之外,分流人员的安置也挤占了一部分就业机会,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再次,就业市场的发育还尚待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尚未发挥,信息网站有效实用信息减少,很多就业信息迟缓,供求信息不畅,高校毕业生还不能真正通过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另外,国家劳动人事制度不适应人才流动的需要,缺乏鼓励非国有制企业吸引人的机制。国家关于人才流动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配套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鼓励到非国有制企业的保障机制。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护,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社会福利的政策措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二、微观原因

1、用人单位因素

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还不是很完善,许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本着以学历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用人观,不是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招聘人才,而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高技能,在选拔、录用人才上,过分看重学历;一些地方、一些机关在选拔录用干部时,到哪个层级就要求具备相应的学历,并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普遍存在着人才的过度教育现象,学历崇拜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用人观念与现实制度及政策还没有及时调整和改变。

2、高校因素

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尽管高等学校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某些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甚至与社会需求脱节,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或是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各个高校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某些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另外,某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承载能力,一味地求大求全,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生的现实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需要和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2)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式而展开,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效果。(3)就业指导的人员配备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良莠不齐,人员也基本由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兼任,还没有形成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3、个人因素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用人单位选择余地也越大,越来越重视求职者个人的整体素质。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使得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得到应有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给他们的就业造成不利。

另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新的就业模式下,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业期望值高,与社会需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或者是对自身定位不准确,不能全面的认识和评估自己,在就业与择业的过程中,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错误观念,往往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这些因素必然会对到就业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宏观方面,应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具体地说,一是要加大力度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疏通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二是政府应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另外,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创业,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特别是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难。

2、微观层面,

(1)学校层面

高校要努力将招生、培养、指导就业三项工作紧密相连,构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长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首先,高校要及时转变观念,经常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并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促进学科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真正使高校变成面向市场的办学实体,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建设人才。

其次,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的深化,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发展上要避免盲目求大求全,应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与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次,就业指导工作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并组成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就业指导队伍,努力搭建包括就业培训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在内的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平台不仅要传授大学生就业中的面试技巧,更要引导大学生们及早准备,及早进行人生规划,广泛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就业信息平台发布信息要充分、主动、及时、有效,引导学生作出合理选择,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充分利用教师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增加信息来源渠道打包推荐学生就业。

(2)学生层面

概况地说,大学毕业生要努力培养自己以下几个意识:一是生计意识,择业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是生计问题,先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再考虑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念。二是竞争意识,在校期间,要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三是危机意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劳动力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增加危机感。四是多元选择意识。改变一心进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观念,应选择到民营企业、多种经营体制企业就业,从就业方式上,可以考虑流动就业、弹性就业、灵活就业。五是客观意识,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正确评估自己,客观、公正地对自身条件进行分析。六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就业过程中要吸取经验教训,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在实践中要不断挖掘自己,展现自己;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找准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 夏金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5)

[2] 刘佳.试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 (2)

[3] 陈国忠,赵金秀,伍方南. 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5(1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 篇4

在笔者看来, 大学生就业难是复杂的问题复合体, 它是由多种因素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互动造成的。就业难问题的形成既与当前的教育政策、体制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也是与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分不开的。下面, 本文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个问题进行几点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个结构性因素

(一) 大学应不应该扩招?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从2005年的76%降到了2010年的65.6%, 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解决毕业生就业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呼吁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定位于普通的劳动者, 就业要面向基层、面向西部, 社会舆论也往往把大学生就业难的矛头指向高校扩招。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教育部2006年放缓了高校扩招的步伐。表面看,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高校的扩招, 但从深层次上看, 高校扩招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统计结果显示,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CED) 国家25~65岁人口中大学文化的比重在20%左右, 而我国2005年该年龄段人口中大学文化人口只占7.2%, 只有中等收入国家的65%。从人均教育年龄来看, 我国2005年人均8.3年, 低于世界同期均值11年。1999年扩招以前, 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入学率不足10%, 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许多与我国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 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 不仅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长期以来, 我国具备大学文化的人口比重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与国外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仍有很大的扩招空间。

在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达国家, 大学生失业是很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但在我国之所以就业难问题得到如此的关注主要是由于高校扩招步伐过快, 家庭对子女工作的期望值高, 导致高校扩招前后就业反差过大, 社会反应过于强烈的结果。因此, 高校扩招, 不仅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也是在普及初中教育后, 我国针对高中 (或同等学历) 教育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偏小的矛盾做出的历史性决策, 高校扩招是历史性的抉择。

(二) 城市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结构是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

上大学就是为了在城市能够找到一分正规的工作, 而当前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使很多大学毕业生的这种愿望落空。这里所说的工作单位的二元对立主要是指城市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对立。从各个部门劳动力所能享受的待遇来看, 中国城市就业单位不是一种结构, 而是一个二元结构。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是高工资和享受完备的福利, 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一般是低工资和享受不完备的福利, 这两种部门存在巨大的收入和福利差距。

当前最能吸引大学生的是石油、电信、铁路、电力、汽车、金融等行业, 但是这些大部分是垄断行业, 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模糊性。并且当前这些部门近亲繁殖严重, 招聘劳动力存在不公平性。加上现在正规部门的相对规模在下降, 本来雇佣的人会减少。另外, 国有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力, 在新增职工中, 也以合同工、临时工的名义雇佣劳动力, 只招收少部分享受高工资、高福利的正式职工。并且是进入正规部门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 从过去的中专大专, 到现在的本科, 甚至硕士、博士;从过去的一般大学毕业生, 到现在的重点大学毕业生, 甚至海归生。现在进入正规部门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在下降, 也就是说, 读了大学也不一定能进入正规部门就业。

另一方面, 本应该吸收大量大学毕业生的非正规部门, 由于没有健全的用工制度、合理的工资和福利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其待遇对大学毕业生还是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学毕业生迫不得已才去民营、私营单位就业。调查显示, 2010年毕业的已就业的大学生, 只有16.3%到私营企业, 9.5%到三资企业就业。截至2010年底, 我国目前有4.7%的本科毕业生和2.7%的研究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 而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5年, 非公有制经济 (含外资) 在我国GDP中的比重约占65%, 随着近些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个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数据说明了本应该吸收大量劳动力的非正规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因而本质上说,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工作单位的不合理分割和就业单位的二元对立体制, 他们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部门不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就业, 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去处。

(三) 高校体制的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一, 高校层次的设置和定位不合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和定位不太清晰, 存在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现象,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高等学校不顾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盲目地要把大学“升级”, 由专科要升级为学院, 由学院要升级为大学, 把学校的主要力量都用在了建设高楼上,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各个类型的学校都努力地争取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 纷纷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 定格为所谓的研究型大学, 因为这样才能够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所谓的“大学排名”、才能够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因而部分高校往往不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 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形成人才“相对过剩”。按照国际惯例, 人才培养应符合“金字塔形人才结构规律”, 即塔首少量人才为研究型人才, 塔中及塔基为技能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但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却正好相反, 趋向于倒金字塔形人才结构。此种趋向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大学生就业都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 但是大学的专业设置还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 行政力量在专业设置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政化对专业设置的高度渗入导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对专业的需求, 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 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总之,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十分的滞后于市场的需求, 使得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 这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因素

就业是社会的事情, 同时也是家庭个人的事情, 个人的基本素质对就业也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当前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

(一) 就业观念的落后。

计划经济统招统分政策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只能是进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 但传统的就业观念仍在影响着现阶段的大学生,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却仍停留在“精英化”阶段。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一直没能从当前的文化中消失, 一些大学生或者家长总是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地要当国家干部, 或者成为国家的公务员, 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的工作, 只有去了公有制企业才算真正找到了工作, 如果去了民营企业等是很丢脸的事情。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有业不去就”、“想去的单位不要他, 能去的单位又不去”的就业难局面。

笔者认为, 出现当前就业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 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 而社会实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无论是精力、时间还是经费, 大学生都投入了很多, 因而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 大学生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的职位。大多数大学生都努力扎堆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东南部城市, 而不愿意去有大量需求的西部边远地区, 都希望留在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接受锻炼, 因而这些观念带来了大学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难现象。

(二) 毕业生个人素质存在问题。

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偏差。从近年来的人才招聘情况来看,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 对一个大学生评价不只是看你的文凭, 加强了面试的环节, 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自身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用人单位主要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诚信的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由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 只是注重知识传授,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因而培养出的学生有专业知识不够宽广, 文、理、经、法不能交融, 能力偏弱、适应性不强等缺陷, 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另外, 由于生源质量等原因以及当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没有定好位, 还处于精英的概念化思维中, 在大学中没有好好地锻炼自己, 缺乏应有的素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严重,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 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要担当重要职位, 而不愿意踏踏实实“从零做起”, 这样的学生自身素质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造成用人单位不愿也不敢招聘应届的毕业生。

三、小结和建议

总体上说, 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 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 就业困难只是地区性和结构性的。这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只是一种暂时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提高, 这种问题将会逐步解决直至消失。在经过社会转型、观念更新等复杂的社会过程后, 大学生就业问题慢慢会变得淡化, 当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时, 也就不会成为热点的问题了。既然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认可的社会事实,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

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 特别是大力推动吸收劳动力多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 实际情况是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红头文件和各类自由裁量权等仍对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特别限制甚至歧视, 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吸纳力。民营企业想要进入传统垄断经济领域还存在巨大的障碍, 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而, 一定要在体制上给民营企业“松绑”, 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壮大, 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这是解决大学就业的根本途径。

(二) 主管教育的政府:

大学扩招构不成社会问题, 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扩招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加强职业技术学院的扩招, 对扩招高校的精英教育要有所限制, 明确人才的层次化, 并不是层次越高就越容易就业, 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 能否就业主要看人才的市场适应性。

(三) 学校:

完善大学生培养机制。要面向市场, 对那些基础学科, 国家要加大投入, 应用学科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市场需要去设置, 要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

(四) 大学生: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前大学生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学好专业知识, 还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还要有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

参考文献

[1]刘向锋.周加刚.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6.

[2]高树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透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6.

[3]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 2007.15.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篇5

近几年来,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60%左右,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有部分人出现了“毕业就失业”的情况。然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绝非一片黯淡,只要政府关心并指定适宜的就业政策,只要大学生能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有望解决的。第一,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知识层面上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要树立自救意识,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等,而要以脚踏实地、坚持终身学习的方式,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第二,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同时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

第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在专业设置上主动对接就业岗位的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其次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篇6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几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分析 对策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错配,大学生就业地点相对集中,学生的就业压力在逐渐加大。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高校中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都不够合理,很多课程中的内容过于陈旧,大学生的就业观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课程中介绍求职的难易程度和薪酬待遇的高度和受教育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合理。更为严重的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在不断提高的,因而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从市场的需求来改变大学生课程体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不够完善和全面,并且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过于落后,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导致一些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就业观念。其次是结构性就业不足,大学生就业观念错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而大学生的就业观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不够完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因而逐渐出现了新的就业观念的矛盾,这就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目标,服务社会的意识比较薄弱等等。

3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 政府方面 通过完善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能力、健全创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一,从政策措施上说,要构筑创业型城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交流活动三大平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培训、融资支持、创业服务四大体系;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相对较为理论化,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非常不足,不少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连基本的管理和财务知识都很缺乏。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大学生创业就业体系,提高应届生就业率。第三,以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会为载体,不断加强服务功能建设,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第四,完善市场法制体系,确保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高校方面 高校应该坚持深化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就是要重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现如今很多高校并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尤其忽视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就业观的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时候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同时能够对自身有着明确的认识,让大学生意识到就业观的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就是广泛开展各项就业观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专题讲座、就业指导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提前感受就业的氛围,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3.3 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创业。创业一定要使我们自己有创业的梦想,而不是政府、社会、家人、朋友等其他人想要我们去创业。创业有风险,不要因为看起来好玩就去创业。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这就需要学生意识到自身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对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同时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其次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指导,也是未来发展的预计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和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根据实际的就业情况进行后期的修改和整理。最后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已开始改变传统的职业稳定性的观念,面对就业风险竞争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职业的流动意识在不断的增强,相信国家和社会只要在就业择业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然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表明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这一问题更是雪上加霜。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就业问题,视“就业为民生之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性

1、是我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重大决策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实现人才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

当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城市就业、高端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是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的状况。大学生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在熟悉国情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基层民情,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服务群众、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扎根基层,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利用。

3、是大学生实现群体充分就业和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趋利性比较明显,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目标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不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1]。其实,大学生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亲身体验国民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能增长才干,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特别是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对将来个人的成长成才是一个宝贵财富。

4、是提高基层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

当前基层单位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多,且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事业心足、责任心强,还有做出一番事业的博大抱负。他们到基层就业将会带去新的精神面貌,将给基层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基层人口的整体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5、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当前的各级党政干部队伍中,不少年轻干部都有着高学历和强能力,但他们唯独缺少基层实践锻炼经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阵地。基层的培养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处理基层复杂事务的能力。被选拔进入党政机关,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多地符合实际,符合民情。

二、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虽然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策已经执行几年了,但是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欠缺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其实到基层就业的人数仍然偏少,效果不明显。政府对基层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有些基层单位甚至连基本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多年来,国家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热情[2]。虽然,国家和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和实施一些政策,如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调优秀学生到基层工作,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情况看,这些项目规模小、资金投入少、政策偏移力度不够,满足不了志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的需要,阻碍了有志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热情。

2、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方向亟待转变

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成倍增加与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萎缩,但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虽然他们或许在激烈异常的竞争中,放弃追求高薪、高待遇职业,就业单位从最初的事业单位、国企发展到民营企业,但对农村、偏远的中小企业等基层单位,他们仍内心排斥。出身城市的大学生担心下基层容易回城市难,要耗费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而农村籍的大学生也不愿回家乡工作,他们的父母和亲人都期望他们能在城市扎根,以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还有少数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成了“傍老族”,他们依赖于父母,寄生于家庭中,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运行成本;还有的甚至希望通过婚姻寻求快速致富的捷径,即“嫁个有钱人,少奋斗二十年”。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以全面展开。

3、城乡差别大,基层单位条件待遇差

高昂的教育成本成了不少大学生挥之不去的负担,他们当然想找一个收入高的职业,以期回报父母。城乡差别的扩大,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基层单位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普遍低于城市水平,沿海地区的工资甚至是边远基层单位的两倍或更高。许多大学生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边远基层扎根,在时光流逝中热情消磨殆尽之后,逐渐发现自己工作环境远比自己想象中简陋,收入也远远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强烈的城乡差异,让许多大学生在产生负面想法,是该回到信息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就业,还是为了理想在基层单位努力奋斗呢?许多在基层锻炼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的困顿与未来的迷茫时,容易丧失理想而临阵退缩。

4、工作热情的高涨与实际工作的清闲之间的矛盾

基层的现实状况比较复杂,不仅是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还有人际关系和各种存在已久的人事弊端,使得刚去工作且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3]。如选调生到基层,初到单位,虽然是带着“天之骄子”的光坏,但并不被重视,往往只能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每天只是忙于上传下达和打扫卫生等简单琐碎的小事。也有人认为这些大学生只不过是来基层“镀金”的,迟早会走的,没必要分配重要的工作给他们。处于这种境地之下,这些大学生感到了困惑,发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居然无用武之地,理想和现状差距太大,这样的矛盾令人束手无策,容易产生失落感,也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逐渐消褪。加之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约束,这些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基层生活得体验,难以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工作开展也举步艰难。

5、基层单位吸引人才缺乏内在动力,渠道有限

某些基层单位由于财政紧张,造成连基本工资的发放都存在着一定困难,现有编制人员的基本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导致了基层单位即使有空缺岗位编制也难以接收大学生。目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共青团实施服务西部计划和服务基层计划;二是对各级政府组织部门的选调生;三是人事部门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四是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这几种途径也只能安排少数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很难广泛地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渠道有限。

三、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建议

1、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基层就业的吸引力

国家和政府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中要起主导作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增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同时,全社会都要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2、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高校应采用各种有利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4]。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为国家主动服务的意识,通过基层工作的磨练和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让大学生认识到在基层同样可以发挥自己专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时代,为同学们做好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可以通过往届基层就业毕业生巡回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3、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

要解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固然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加强引导,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更需要的是大学生要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5]。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之别”的观念。面对大城市残酷的生存竞争,死守大城市苦苦挣扎,不如到基层去就业、创业,同样能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了解自我,准确定位。面对基层复杂的社会环境,薄弱的经济基础,相对滞后的文化和自身社会经验的缺乏,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丰富基层工作阅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4、基层单位要重视人才,以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许多大学生怕去基层,一是怕基层单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本科学历;二是怕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无法得到基层领导的认同和重视;三是怕和基层领导观念不和,遭受排挤和打压。“士为知己者死,马为策己者驰”,基层单位要建立起良好的人事制度、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以及团队合作氛围,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首创精神,让他们慢慢学习适合于当地风俗民情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形成他们特有的归属感和满足感。这种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为基层的大学生个人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基层单位自然就可以“招进来的用得上,用得上的留得住”了。

5、准确定位大学生基层就业岗位,加强政策导向作用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范围,应限定于高知识含量和高技术岗位,不能挤占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这是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应有之义。大学生充实基层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有利于岗位绩效的增加并创造更多的财富,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基层人口素质。如果挤占低知识、低技术含量的基层岗位,则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首先进入高知识含量和高技术含量的基层岗位,然后再逐渐进入中等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的基层岗位,但永远不应该挤占低知识含量和低技术含量的基层岗位。

6、改革基层就业人员的培养模式,加大基层干部选拔力度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现有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同时我们可以改革招生体制,创新培养模式。从基层、贫困地区、西部地区通过定向招生一部分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基层就业,如河北农业大学面向农村高等教育模式实行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对西部和偏远地区实行“订单式”培养,开展双证书教育,更多地为基层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基层大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干部,我们要加大基层干部选拔力度,如选调生、公务员考试,要加大对基层人员的录用比例,把更多的优秀基层人员选拔充实到国家干部队伍中去,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

7、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基层就业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经费,开设绿色通道,用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现有渠道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有关税费减免、人事档案管理、工龄计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等方面的优惠对策要坚决实施,要及时帮助解除大学生自主创业遇到的障碍和困难。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相关课程,创造条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大学期间创业实践项目,以提高将来创业能力。

总之,大学到基层就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有效地建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新渠道,才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基层就业的队伍中来。全社会都应关注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大学生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勇于在基层建功立业、立志成才。

参考文献

[1]吴彦宁,刘营军.对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中作用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2]赵珲.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3]董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今日南国,2009,(01).

[4]梁梅.熊孝梅。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9,(01).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研究 篇8

1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表现

1.1 个人就业材料的虚假包装、美化

就业简历、求职材料是大学生敲开用人单位大门的第一块砖, 为了能够有机会进入用人单位的面试环节, 许多大学毕业生都用尽心思、煞费苦心, 在填写个人简历材料时毫不顾忌事实, 随意捏造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担任的职务, 私自制造各种荣誉证书, 如奖学金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口译证书、优秀学生奖状, 擅自修改自己在校成绩单, 改写学校发放的《毕业生双向推荐表》中的评语等。

1.2 毁约现象泛滥

不可否认, 大学生有自由选择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及用人单位的权利, 但是, 部分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实际情况, 没有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往往采取骑驴找马的策略, 在有用人单位或企业出现时, 一些大学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实际能力、兴趣, 盲目先与企业签约, 然后再去寻找比已经签约单位更好的单位, 一旦遇到, 就不择手段地与原单位毁约, 改签其他单位。这些违约行为造成了就业市场的混乱, 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破坏了学校的声誉, 造成部分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消极评价,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诚信缺失现象。

2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整个社会诚信状况的消极影响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过渡时期, 国家各项制度、法律仍然不健全、不完善, 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 导致社会诚信现状令人担忧。地沟油流向餐桌、染色馒头大卖、毒奶粉毒豆芽泛滥;唐骏学历门、乐嘉学历门、南大教授学术门等事件层出不穷;官员腐败、贪污案频频曝光, 这些现象, 从总体上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状况的严峻形势。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 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受到了来自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诱导, 助长了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发生。

2.2 高校诚信教育功能薄弱

当前, 高等学校诚信教育功能弱化。首先, 部分大学教师自身诚信丧失, 大搞学术腐败、学术造假, 甚至鼓励身边的学生造假, 默许学生的一些不诚信行为, 放纵学生之间作业抄袭, 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其次, 目前高校大多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传授与培养, 忽视了学生人格、品质等的塑造, 就连就业指导课, 也是只传授学生就业技巧, 而不对学生就业诚信做出强调和引导。高校诚信教育的空白, 无疑是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逐步演变放大的推手。

2.3 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及部分用人单位盲目的选人标准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 全国大学生数量呈几何数递增, 尤其最近几年, 几乎每年全国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 就业市场趋于饱和, 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能够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 部分大学生就绞尽脑汁, 想方设法美化自己的求职简历。与此同时, 现阶段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不合理的选人标准也促使了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发生, 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 不顾及自身发展情况及实际需要, 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 盲目设置一些门槛如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 或者学生干部背景, 大学生们便投其所好, 制造假的证书、工作履历。

2.4 当前毕业大学生的特殊性

当前, 毕业的大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大批的“90后”, “90后”大学生, 生长在网络全面普及化的时代, 因其特殊的时代成长环境, 他们身上带着浓厚的“网络色彩”, 而网络环境特定的虚幻性、不确定性, 对90后大学生人格的养成造成巨大影响, 他们的思想前卫、活跃, 他们的行动大胆、冒险, 而正是这种思维特性, 使得他们也更加“敢于不诚信”、“敢于尝试不诚信”, 于是也就有了大学生就业中不诚信现象的频频发生。

3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破解之策

3.1 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功能

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 还承担着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重大功能, 高等学校是人才输入社会的最后一站, 其教育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流入社会人才质量水平的高低, 由此体现高等教育价值的高低。因此高等学校不能一味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化, 忽视了学生品格、意志等方面的塑造。

首先, 高校教师更应该以积极的姿态, 以身作则, 从自身做起, 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学术造假, 以自己的行动,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其次, 高校要创新教育手段, 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平台, 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入就业诚信问题研究的章节,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中, 引入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块与内容, 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大力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 如演讲、辩论、征文等, 积极营造诚信校园大氛围。

3.2 强化就业诚信的刚性制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仅仅依靠教育、依赖大学生的自觉性及觉悟, 显然是不够的, 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刚性制约。

首先, 严把毕业生推荐表关。目前多数省份会发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推荐表上有个人的平时表现、奖惩情况等信息, 学校如果加强对推荐表的审核和控制, 将会从很大程度上遏制就业诚信问题的发生, 因此,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联合学生所在的院系部门, 加强对学生推荐表的审核, 依照学生实际情况, 客观、公正地进行相关信息的填写。同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 对于协议书遗失及违约情况, 做好记录备案, 及时反馈给省级部门, 并在相关就业网站进行公示。

其次, 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 各高校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毕业生诚信档案, 内容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情况, 如考试诚信、生活诚信、助学贷款诚信、评优评先诚信、就业签约诚信等, 诚信档案在纳入学生档案体系范围内, 借此, 学校、用人单位可以随时查阅每位学生的诚信状况, 并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诚信评价, 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诚信档案将会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最有力的监督和鞭策。

3.3 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生命线, 因此, 国家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公德建设, 完善各行各业的诚信监督机制, 树立讲诚信的优秀榜样, 对于不讲诚信的个人和组织, 要加大处罚力度, 严惩不怠, 逐步形成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媒体要加大诚信宣传力度, 制造浓郁的讲诚信的舆论氛围, 对于不诚信现象, 要多曝光、多谴责, 制造诚信舆论压力。使全体公民能自觉地遵守市场经济秩序, 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3.4 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力量,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当前毕业生的主流, 开始向“90”后群体转变, “90”后大学生是生长在网络全面普及化的时代, 网络的不确定性、隐蔽性, 使违反诚信的成本降低, 网络不诚信现象似乎也不会受到任何的追究和惩罚, 于是网上诚信缺失大行其道。因此, 要加大对于网络行业的监管力度, 借助先进网络过滤技术, 滤除网络虚假信息;通过IP跟踪技术, 使网络不诚信者现形, 并加大对网络不诚信者的惩处, 以净化网络环境。与此同时, 可以借助网路科技最新文明成果, 开发出与诚信相关的小游戏, 让大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

参考文献

[1]欧阳沁, 陈旭.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7) .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9

大学生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单独强调的原因在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一种期待与要求, 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入学前和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人们就会对这种教育表示怀疑。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是一个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难以被接受了。也正是社会、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对就业问题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一、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及分析

1. 各类别学生就业率统计。

我院2012届毕业生共776人, 截止到2012年12月底统计数字, 已就业688人, 总就业率为88.66%。

其中五年制专科毕业生81人, 已就业78人, 就业率96.3%;其中正式就业6人, 占五年制专科学生总数的7.41%, 灵活就业72人, 占五年制专科学生总数的92.3%。三年制专科毕业生304人, 已就业272人, 就业率为89.48%, 其中专升本44人 (升学为高质量就业) , 占三年制专科学生总数的14.48%, 正式就业35人 (不含专升本学生) , 占三年制专科学生总数的11.52%, 灵活就业193人, 占三年制专科学生总数的63.49%。普通本科生391人, 已就业338人, 就业率为86.45%, 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49人, 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2.62%, 灵活就业195人, 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9.88%, 正式就业143人 (含考取研究生人数) , 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6.58%。

2. 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我院2012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8.66%, 而且未就业学生多数在等待第二年招教考试、公务员考试等, 或者准备考研, 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目前工作不理想而“有业不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 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难是难在了“择业难”, 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和兴趣、选择让自己和家人满意的工作很难。五年制专科生就业率高于三年制专科生, 三年制专科生就业率高于四年制本科生, 反映出目前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就业公平有待提高。四年制本科生正式就业率较高, 说明随着学历提升, 学生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正式就业学生指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特岗教师和招教考试) ;少数学生服从家长安排还在准备考公务员和招教考试, 有业不就。

二、2012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统计及分析

到乡镇就业的有105人, 占毕业生总数的13.53%, 占户籍在乡镇学生总数的19%;省外学生59人, 除升学和1人考取外省选调生外, 其余全部回本省就业;省内学生出国就业3人, 到外省就业15人, 其余在本省就业;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100人, 占就业学生总数的12.89%。其余学生大多数回生源地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多数受父母和家人的影响, 大多数学生听从家人安排, 回到家乡就业, 导致一些大学生盲目就业, 在校期间虚度时光。还有部分学生就业只选择大中城市, 不愿到基层和乡镇就业, 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人数较多。

三、对大学生创业的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但刚毕业大学生由于受经验和经济等方面限制, 毕业后就创业的学生很少, 我院2012届毕业生中只有3人创业, 占毕业生总数的0.39%。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1. 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促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高校应将就业指导端口前移, 从新生入校时就纳入学业规划内容和就业教育内容, 努力将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素质教育等内容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 将就业指导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规划意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学业, 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为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夯实基础。应重点加强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教育, 开展已毕业学生的就业调查, 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在校生公布, 激励学生重视基层就业, 重视乡镇就业, 重视外出就业。

2. 政府应在促进就业公平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和协调者, 应进一步转变理念, 提升公共服务职能, 促进就业公平。一是加强就业公平观念的宣传, 使尊重人的平等权利, 包括就业公平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政府应以身作则, 在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招聘中彻底地消除和杜绝关系就业的不合理现象。三是打破一些垄断行业的就业垄断, 银行、电力、烟草、铁路等系统就业垄断严重, 职工子女优先安排, 严重破坏了就业公平。政府和相关行业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才有可能得到社会、企业的理解、认同和效仿, 从而真正实现就业公平。

3. 高校应努力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

一是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校企联系, 建立更多实习就业基地, 让学生走出去进行实习, 了解经济发展迅速地区工作情况, 增加在外省市就业数量。二是就业主管部门外出联系更多外省市就业单位举行大型招聘会获网上招聘会, 促进学生跨地区就业。三是让学生更多接触基层, 热爱基层, 增加基层就业数量。四是高校应加强与学校所在地政府机关合作,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 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学校和社会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 在课程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指导专家到校讲学指导, 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 提高学生创业理论水平, 加强对技术创业和利用网络进行创业的引导;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进行创业项目孵化, 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区, 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 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政府也应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 要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 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 积极创业。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择业难”, 到外地市就业还是听从家人安排到家乡就业;到乡镇基层就业还是到大中城市就业;到事业单位就业还是到民办私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还是给别人打工。这些都需要根据学生专业和个人、家庭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 促使他们顺利就业, 更好发展。同时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消除就业垄断, 让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自由竞争, 有利于学生充分就业,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分析,就业公平,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高晓琴, 褚必海.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思考[J].社科纵横, 2009 (10) .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政策,创业

在金融危机日益严重, 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 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据统计, 2009年仅高校大学毕业生将突破600万, 加之历年沉积、新增农民工、社会失业等影响, 就业群体将突破1000万关口。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 大学毕业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 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 是摆在每个大学毕业生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2009年1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9]3号) , 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拓宽就业门路,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广大毕业生应该充分认清形式, 明确任务, 从自身出发, 提高意识, 努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理性分析当前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 就业形势不断好转。当前劳动供求基本平衡, 劳动供给略大于需求。总的来看, 中国目前的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 劳动供给压力正在减弱。

据报道, 在北京, 多数大企业都会在“解禁”前进入高校进行“宣讲”活动。企业的入校宣传已提前进入高峰期, 一些名校每周有多达40场的宣讲会;在武汉, 2009年湖北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大会350多家单位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在南京, 仅3月就有“2009年春季中高层次人才暨毕业研究生交流大会”、“南京大学春季周末人才双选会”、“南京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招聘会”、“2009年南京第二场中高级人才精品交流会”、“春季中高层次人才暨毕业研究生交流大会”等5场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在黑龙江, “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黑龙江省人才市场”每周三、五、六定期举办各类型人才招聘会。

总的看来, 虽然招聘岗位相对历年有所减少, 但招聘会的规模和数量都有增加趋势, 大学毕业生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类招聘会信息, 普遍参与, 重点选择, 不要被经济危机的危言耸听所麻痹, 应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 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岗位。

充分理解国家就业政策

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 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理由。教育部门加大力度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和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 努力缓解学生们的焦虑。

2009年3月18日, 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公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 由政府补偿学费, 代偿助学贷款;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由政府补偿学费, 代偿助学贷款;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强调, 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聘用期满, 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它岗位就业, 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 各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 (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 如自筹资金不足, 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强化对家庭困难毕业生的社会援助:可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免收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报名费等。

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素质

当代大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有自信, 担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是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将对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 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相对而言, 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可以包括忠诚度、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求新能力等方向。

在取得大学毕业证书, 及相关外语、计算机资格证书后, 已经具备了闯荡职场的基本能力。此时更应该对企业的内部要求做深入细致的探讨。

面临广阔的大学生就业团体, 企业更看重应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尤其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 更不希望花费大量精力物力招聘的员工只是以公司做跳板, 越是忠诚的员工越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 得到企业的重用;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 企业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历。现在的企业已经不希望应聘者在入职后需要更长的时间做入职培训, “学习机器”式的应试者不适合激烈的求职竞争, 在校期间实习、兼职、家教的经验都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好机会, 逐步受到企业的重视;经营规模宏大的知名企业重视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 良好的团队才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是企业的生命所在, 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失去了创新精神的企业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也必将被商场所淘汰;应聘者在应聘初期多了解求职企业的企业文化, 认可并适应企业的发展文化和价值观, 是合适企业生存的最低要求;另外,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也是大学生应聘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更多的企业把人际沟通能力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沟通技巧, 因为作为未来的职员, 应聘者一定要具有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还有对新知识、新观点的求知态度和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企业招聘人员的重视。

适当争取自主创业途径

大学扩招, 毕业生的迅速增加, 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 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 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 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前, 自主创业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所认可, 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 而是主动发现机会、寻找机遇, 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 “打工不如开店”, “自己开店做老板”这样的口号在大学毕业生中广泛流传。创业者认为给自己做事会更有工作激情, 更为投入, 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 就算失败, 也算是一场不错的经历, 不会感到遗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 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培养列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 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教育部也在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 学生要在高校的教育指导下, 在家庭环境的支持鼓励下, 积极主动地创新创业, 充分了解国家在对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 努力培养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综合定位乐观迎接挑战

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 造就了不平凡的一代毕业生, 面对不同的机遇, 迎接更大的挑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认清形势, 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 到基层第一线, 到欠发达地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就会更加广阔。

开放的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变, 大学生要告别传统的高校教育束缚, 从单纯的知识积累中摆脱出来, 努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职业技能, 认清社会形势, 努力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模式。要认清自身条件定位, 求职要按自身特点量体裁衣, 切不可盲目跟风, 追求高工资、高福利、高社会地位、热门行业, 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扬长避短, 长远考虑。要目标明确果断决策, 求职过程不能漫无目的, 漫天撒网, 要准确定位, 珍惜每一场面试每一次机会, 总结失败教训, 直至最后成功。要摒弃专业限定理论, 从传统的“学什么干什么”中走出来, 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 推陈出新, 为自己把握更多机会, 提高自身价值。

大学毕业生要逐步转变观念, 不等不靠, 不依赖学校、家庭, 树立自主就业意识, 主动联系用人单位, 增加就业机会;要转变就业终身制的思想, 不断的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转变“不对口不就业”的理念, 适应社会“一专多能”的需求, 在努力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广泛涉猎其他领域, 以适合社会的需求;说服父母“就业求稳定”的狭隘思想, 让父母、长辈正确理解“好工作”的涵义, 从家庭角度做好有力保障;广泛利用校友、同乡会资源, 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解放思想, 放下包袱, 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综上, 前景广、压力大, 广大毕业生要认清形势, 利用政策, 提高自己, 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不等不靠, 积极面对, 把握机遇, 主动出击, 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http://edu.qq.com/a/20090318/000021.htm

[2]、蔡纺.中国发展观察.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政策建议2009年3月

[3]、李晓红.中国大学生就业.号准企业用人之脉2008年12月

当前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心理 表现及成因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择业就业。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研究。

一、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特点是自信心不足,缺乏勇气,害怕竞争。这部分大学生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他人,竞争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一旦中途受到挫折,再也没有勇气迎接新的挑战。而当他们看见周围的同学纷纷先于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时,自尊心便会受到刺激,从而对就业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认为社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均等,怀疑自身的能力,继而更加自卑。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情绪,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恐惧为基本特征。大学毕业生焦虑的问题包括: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待遇好的单位;参加竞争的人过多,自己希望渺茫;自己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不足,不知能否通过面试考核;女生担心因为性别原因被用人单位拒绝等。

(三)盲目从众心理

具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一个最突出的行为表现就是从众,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一味的服从多数,跟随他人的脚步走,忽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例如,有的大学生盲目跟从被的同学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却不分析是否适合自己。

(四)抑郁心理

大学生在实际的择业过程中,如果屡遭用人单位的拒绝,内心的期望和现实的结果不一致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情紧张、情绪低落,时间一长会导致身体消瘦,饮食失调,心理压力增大,严重的还可以升级为抑郁症。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就业环境

第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等院校自扩招以来向社会输出的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与此同时,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地增多,就业市场呈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态势,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恐惧自卑、盲目从众、依赖求便等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

第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出现,一些大学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产生攀比、功利等不良就业心理,在求职时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盲目追求就业环境和福利待遇,忽视个人对职业兴趣和爱好,忽视职业发展前景和个人能力等方面,不仅造成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而且更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失衡。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高校人才模式滞后于社会需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有些高校对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工学类专业无法招收更多的大学生,而对于那些社会需求量较少的文科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最终造成大学生结构性过剩,使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对落后。我国现阶段就业环境处于紧张之势,加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尚属起步阶段,指导课程滞后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无疑地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增加负担,使其对就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也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准备。

(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父母更多的溺爱,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听从父母安排,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没有吃苦受累过。踏入社会后发现周围并没有集所有的宠爱于一身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难免心理产生落差,产生心理压力。

第二,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大学生还未踏出校园,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之自身能力的欠缺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自我意识往往不够全面,一旦大学生步入社会,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的发生,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产生恐惧、自卑等不良就业心理。

第三,缺乏自信。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忧心忡忡,这种心理对人的思维活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得一些大学生更加缺乏竞争勇气,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会面试,心理忐忑不安。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首先,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政府不仅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创造更多的社会岗位;而且要加大人才调控力度,鼓励大学生去非公有制企业寻找就业机会。此外,还要适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项目选择、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其次,完善就业市场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就业市场间的沟通协作,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再其次,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选拔聘用机制。最后,畅通社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

(二)强化高校的教育主导作用

首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引导作用,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认识,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樹立基层就业、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其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全过程,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再次,完善就业心理辅导和创业意识培养。最后,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生首先要培养自我认知调节,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外部就业环境。其次,要注重意志品质培养,明确自己每一个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正确对待各种挫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磨练意志。最后,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大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肖少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2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 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主要通过大学生供给与岗位空缺需求的关系展开研究。结合当前高校就业的情况, 我认为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高校扩招导致供过于求

在正常条件下,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开始扩招,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学习。数据表明, 1998-2009年间, 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7.22%, 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幅。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 从供需的角度而言,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用人岗位需求量远低于高校扩招后所输送的人才数量, 这将会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产生。自2008年至今, 国内外经济受金融风暴影响, 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 用工数量减少, 加重了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 就业难题愈加突出。

同时, 由于扩招之后, 大部分的高校将面临硬件设施不足, 科研经费、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 教师授课任务加重, 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等, 进而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 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 教育体制弊端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严格地讲, 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为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年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这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 还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升。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式继续沿用旧的培养模式, 继续以高层次、研究型、理论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工作还很欠缺, 导致学生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另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依旧是“一学定终身”的培养方式, 学士、硕士、博士不出校门一气贯通, 毫无社会实践经验。一旦找不到工作, 不仅给社会压力, 还会给学生本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三) 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4》指出, 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的工作稳定性差。据调查, 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 离职的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 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离职率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 主动离职率偏高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职场发展。个人离职原因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认识和适应性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职场成熟度和适应性欠缺, 也反映了学生在校教育期间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

当前用人单位主要注重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目标不明、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不足、品格养成欠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将会阻碍其求职就业。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之策

(一) 国家政策层面

1. 改革经济发展模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就业质量问题, 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将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就业。研究表明, 总体上, 大学生就业比重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这三大效率变量的正向关联性表明, 保证经济增长路径沿着效率提升的方向延伸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着力点。为此, 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增长路径上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如果经济增长的路径与大学生就业增长路径相互背离, 那么其他的政策举措有可能是徒劳的。

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当前政府部门已出台多项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许多还只是权宜之策, 只能解决当前的矛盾,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改革教育体制, 降低高校招生规模, 调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

3. 资助特殊专业领域的人才

高校招生、专业培养设置要依据经济市场要求来调整, 但是不能忽视了特殊领域的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因为某些专业学生就业率低, 而取缔该专业的招生。高校如此“治标不治本”的举措也是“无奈之举”, 学生就业难不是就业能力差, 而是专业的就业面太窄。因此, 特殊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资助其成才就业, 在市场不认可或市场需求量少的情形下, 保持对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

(二) 高校层面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市场变化

从供需角度来看, 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供需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扩招的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我国高校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各专业的招生, 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一致、进度一致, 而应有差别地对待。在专业设置和各个专业的招生上应考虑市场需求情况。人才需求预测, 主要还是市场统计, 学校自身也有预测。此外, 扩招还要理性看待专业冷热的问题, 进行适当调整。

2.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强就业工作的建设, 加大就业硬件设施的投入, 壮大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首先, 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内容。其次, 就业指导部门应将就业政策贯穿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深入、全面地了解本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 因地适宜地做出相应的就业指导策略, 分门别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再次, 还要及时研究改进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方式与内容, 组织培训, 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

3. 注重职业生涯教育

高校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工部门做出科学的评估,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使学生准确地定位自我, 更好地规划求学和生活的方向, 为将来走向职场或继续求学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应当设立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 由就业指导教师或者学生辅导员做好该方面的工作。如一年级, 加强学生自我适应的引导;二年级, 加强学生自我定位的思考;三年级,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四年级, 加强学生求职技巧的指导。

(三) 毕业生层面

1. 注重个人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 就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更容易。在学习期间, 应当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打好专业基础, 培养科研学习能力。同时大学生应当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个人素养, 如诚信、道德、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 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2. 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力

毕业生要明确自身定位, 注意调整心态。一般来讲, 刚入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 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的设想存在落差。因此, 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定位。这不仅需要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 还需要学习以恰当的心态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

(四) 用人单位层面

1. 增强校企合作

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就是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高校信息畅通, 使双方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与学校长期合作, 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平台和就业机会。

2. 承担培养企业精英的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要承认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 不能因为应届毕业生能力稍微欠缺就拒招。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培养人才精英的社会责任, 学校是理论基石, 而企事业单位是实践的基地, 人才的培养都是经过经验能力的日积月累方长成参天大树。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不拘一格, 方能为自身、为社会输送精英。

总之, 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各个方面的原因, 而落实教育制度改革,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 培养高素质高校毕业生才能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 本文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指出教育体制上的一些弊端, 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市场高端产业发展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为此, 教育部门、高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应当认识到该问题的本质, 从多个层次进行改制、创新, 加强就业指导,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3]曾宪植.从大学生就业难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性[J].新视野, 2009.

[4]吴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13)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5]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6]周德禄.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12.

[7]尚金舟.关于促进大学生到西部就业有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J].商业经济, 2012.

上一篇:稳中求进下一篇: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