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精选12篇)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1
可穿戴设备与银行的关系, 开始变得与智能手机一样了。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成熟与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 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制高点, 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版图再拓延的好时机。
没有人怀疑, 可穿戴设备会是2014年最热门的趋势之一。据Juniper网络公司统计, 今年可穿戴市场销售额达15亿美元, 将超过去年8亿美元的销售额。从移动互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带来划时代的意义, 引领了一个新的市场生态的出现。
同样的道理, 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可穿戴设备, 可预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阶段的热门产品, 不排除出现如智能手机般划时代意义的可能性。
如今, 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消费者更多更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新的金融消费模式和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传统银行不再“传统”, 而与移动互联网紧紧相系, 依托移动互联网构建出前所未有的金融版图。也许, 可穿戴设备会是下一个“智能手机”。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成熟与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 可穿戴设备在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制高点的同时, 也极有可能开辟金融服务的新领域。抓住这个时机, 就能在可穿戴设备爆发时先发制人, 迅速抢占智能可穿戴式银行的市场。
金融服务与可穿戴技术
美国贾夫林战略研究公司 (Javelin Strategy&Research) 的报告《为何要立即投资金融服务的可穿戴技术?》认为, 银行是时候考虑将可穿戴技术应用到银行开发中。
据该报告所言, 致力于成为新锐的创新型金融服务公司不仅需要研究可穿戴技术 (比如智能手表、谷歌眼镜以及未来可实现的免提的智能语音控制技术) 与金融结合的可能性, 还要以实际行动注入相关投资, 探索可穿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用途。
该报告指出, 尽管可穿戴技术有点未来主义, 但目前有名的金融机构、技术供应商和应用程序开发商如巴克莱银行、美国银行、美国富国银行、费哲金融服务公司和Pay Pal已经在尝试研究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在传达财务警报、提供相关的营销计划书、商品支付和服务上的潜在商机, 希望能给消费者带来金融消费上更多的数字体验。
国外银行的行动
实际上, 早在今年三月份谷歌为智能手表推出Android Wear操作系统时, 就有消息传出美国合众银行、美国富国银行、加拿大在线银行打算在此平台开发相关的应用, 以期让银行客户仅通过轻触佩戴的手表即可查询余额、接收诈骗提醒以及完成其他的银行业务。
据悉, 美国合众银行正致力于为搭载Android Wear的Moto 360智能手表、谷歌眼镜以及三星智能手表开发银行应用原型。如今, 该银行正在进行集成想法、用户体验、规模以及使用测试, 并期望于2015年向公众推出。
美国合众银行手机银行和支付部高级副总裁尼提·巴达瑞纳斯 (Niti Badarinath) 认为可穿戴技术在银行开发应用上很有潜能, 比如能发送各种各样的通知, 如潜在诈骗信息提醒、到期付款通知、财务状况更新以及消费上限违规等。他说:“虽然现在还不是推出这些应用的黄金时间, 但是我们相信,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成熟和在客户中普及率的提高, 这些应用可在无需干扰客户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加拿大在线银行首席信息官查拉卡·伊斯力勾达 (Charaka Kithulegoda) 表示加拿大在线银行为智能手机以及其他可穿戴产品开发银行应用, 是为了适应客户对当今银行的要求。他说:“今天是通过手机与银行业务连接, 明天或许是通过智能手表, 而后天或许就会通过别的产品了。”
语音指令和通知功能
美国贾夫林战略研究公司建议, 金融机构不能将可穿戴技术的概念限制在谷歌眼镜和智能手表。这一点, 在该报告上也有相关阐述:“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正以各种各样的具有实践价值的可穿戴设备做试验, 这种实践价值体现在终有一天会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这一类型的可穿戴设备, 并直接导致最新的金融消费需求的诞生。”
同时, 该报告也指出, 尽管可穿戴技术逐渐普及, 但也不可忽视智能手机在当下的高人气。
可穿戴设备想渗透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起码要证明可穿戴设备能取代智能手机中的许多功能, 只有当它们成为免提声控的载体时, 才是可穿戴设备日常应用爆发的开始, 并以此建立起与消费者互动分享的社交网络。
该报告认为, 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不管有没有智能手机, 不管是在步行还是正在开车, 消费者都能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服务和商品购物, 并且所在的支付交易环境具有无与伦比的易用性、直观性、安全性和私密性。
美国贾夫林战略研究公司表示, 虽然可穿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 但金融机构必须清楚意识到可穿戴技术在未来的金融服务模式中所能构建的盈利能力, 有能力者应尽早投入资金研究可穿戴技术与金融服务的结合, 目的是进行反复的测试,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找到解决办法, 了解该技术是否能真正在金融方面帮助到客户。
该公司认为, 可穿戴技术在金融服务上的最大潜力是语音指令和通知功能。语音指令优势无须多言, 通知功能则可帮助客户辨别诈骗信息、查询余额和发送其他的实时信息。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2
当前,汽车上装备的电控系统愈来愈多.在汽车维修中,采用仪器诊断已成为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是,仪器诊断也有其缺陷,如成本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对机械故障和隐形故障无用、对某些故障(如线路故障)的`诊断效率低下.所以,在现代汽车维修中,不应一味追求高科技的仪器诊断技术,而应适当地应用传统诊断技术,如此,才可能既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又降低维修成本,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作 者:崔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U4 关键词:汽车 传统诊断技术 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工业领域 应用
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展,电子产业逐渐作为新兴产业得到快速成长,已经成为经济产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这种发展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产以及生活当中,若是可以更好利用电子信息工程日新月异的特征,并将其与工业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则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述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电子信息工程属于一门集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电子技术于一体的学科,重点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控制预处理[1]。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点在软件制造、电子产品制造以及集成电路等的制造方面。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人才以及资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然而,电子信息工程师新兴产业,往往各方面配置都相对缺乏,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促进工业领域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应高度重视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条件的满足,进而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2.1电子信息工程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当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快捷性以及准确性的特征,在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工业领域的航空包裹识别工作中、汽车生产工作中与邮政业务中,等等。具体来说,将射频识别技术有效应用到汽车生产过程,可以进行零部件的跟踪、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管理、轮胎压力检测与汽车标识识别等[2]。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子信息工程当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就是一种自动化识别技术,不仅可以提升信息的实际读取速度,还能够携带大量电子化信息,从而为工业领域的相关产业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2造价管理上的应用
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构建指标收集工作中,数据库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造价预算采用科学化的套价软件来预算,并借助分析系统软件实现工程量以及钢筋量的规范化计算。工业领域中,借助电子信息工程开展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定额制定、标底编制以及投标报价控制环节有效摆脱人工计算,进而提升造价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实现科学化造价管理。
2.3工业机械领域的应用
工业机械领域当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合理应用,可以使机械装置实现现代化控制、智能化控制以及网络化控制。比如自动升降式电动扶梯、大型复杂机械设备安装标准的点知控制单元以及自动分类垃圾桶等。以上设备之前都是借助机械原理开展工作的,在加装好电子信息装置后,大大提升了工作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并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3]。
2.4公路工程领域的应用
公路工程属于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大量信息数据实施有效处理,还必须要及时更新工程进度、质量以及耗费情况。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既能够为公路工程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又可以为公路工程领域文件方面的电子信息化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通讯网络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健康发展的策略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一系列科学化的保障措施:首先,可以加大国家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政策性支持。因科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想要得到长远发展,则必须要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加大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投资,比如,创建专属基金会,借助政府力量开拓电子信息工程融资渠道等。其次,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从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产业企业角度出发,应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营造出相对公正以及公平的工作环境,构建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实施技术创新。
此外,企业应鼓励内部人才以及外部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而且政府机构也必须要支持企业培养该方面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从根本上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工业领域中的相关行业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电子信息工程得到全面发展,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工业领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对电子信息工程实施技术性改革与创新,大力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实现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吴李.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J].硅谷,2012,19:153+152.
[2]崔莹.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3.
我国镁合金应用领域开发前景分析 篇4
1 我国镁工业生产状况
我国是镁的资源大国, 其中, 已探明的白云石矿储量70亿吨, 镁盐的储量48.15吨, 菱镁矿储量为31.45亿吨, 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生产大国与出口大国, 目前我国原镁产量居世界首位, 2000年全国产量约20万吨, 80%以上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出口, 国内消费仅3万吨左右, 其中只有3000吨用于桑塔纳轿车零件, 其余均作为合金制备等一般用途。镁合金的生产技术装备开发及镁合金应用技术研究严重滞后, 属于典型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原料出口型工业。
目前, 国内镁金属的深加工还没有形成产业体系, 使我国镁合金系列产品的生产严重受阻, 镁合金应用领域的开拓严重滞后。国内镁行业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突出表现在生产企业数量多, 小而分散, 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等。我国镁工业虽处困境,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镁工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对镁材料的巨大需求和竞争压力, 中国镁产业迫切需要从技术、资源角度进行全面的整合, 以适应21世纪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 应加快丰富、优质、廉价的镁资源的开发, 走规模化、集团化、产品深度加工的道路;通过采用高新技术, 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为汽车和电子信息、通讯、家电等行业提供镁合金材料和制品, 并努力扩大出口, 以低成本, 高附加值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ISO14000系列的推行以及发达国家家电回收立法的实施, 我国传统家电和电子信息产品必须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并不断开发新产品, 以适应集成化、轻薄化、微型化、环境友好的发展趋势;汽车、摩托车行业必须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 扩大镁合金等轻质合金材料的应用, 在适应减重、节能、环保的要求,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加强新材料应用的同时,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我国镁合金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推广镁合金的应用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也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进入21世纪, 我国在汽车、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将有极大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摩托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也是一个潜在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就汽车行业来讲, 家用轿车拥有量的增长幅度将以难以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汽车轻量化、高速、节能等问题将十分突出。目前, 在国产汽车上, 只有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桑塔纳轿车采用了镁合金压铸件, 镁合金用量仅为8.5公斤/辆。而国外汽车的镁合金用量最高为50公斤/辆, 二者差距十分悬殊。另外, 目前在国产的计算机、通讯设备上几乎没有质轻、耐用、具有减振、屏蔽等功能的镁合金零部件, 产品的质量和销路受到很大影响。可见我国镁合金压铸产品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发展潜力非常大。由于镁合金结构件的减重效果, 将会节省能源消耗。用于汽车工业, 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镁合金代替塑料用于3C产品则易于回收, 因此, 被称为绿色工程材料。
镁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属新兴工业, 尚有大量空白领域需要填补, 在很多领域里, 国内国外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这对国内来讲意味着非常好的机遇。镁合金制品在国际上刚刚形成需求市场, 主要市场在欧盟、北美、日本和南韩等地区。就镁合金制品国际市场需求来看, 市场容量大、层次多。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外各大汽车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商和压铸件生产商都非常看好中国镁合金压铸市场, 准备抢占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 并把部分压铸件和汽车配件转移到中国生产, 这对中国的汽车工业和镁合金压铸业来讲, 既是压力, 又是机遇。
与国外同类镁合金产品相比, 由于中国的镁资源丰富, 镁原材料价格便宜, 劳动力成本低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向国外出口具有高技术附加值和低劳动力成本的镁合金产品, 不但可以为国家创汇, 还会提高我国的就业率。
进入21世纪, 镁合金压铸结构件将成为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镁合金压铸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欧美地区发达国家汽车工业面临汽车重量轻、耗油少、符合新的环保要求而促成的。此外, 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汽车的结构和动力性能, 也是目前汽车工业重视镁合金应用的原因之一。随着阻碍镁合金大规模应用的价格和技术两大瓶颈的突破, 大规模开发和应用镁合金的时代已经到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各自的大型综合研究计划以期推动镁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解决镁合金成形加工中各种关键技术难题, 促进镁合金在汽车3C产业及轻工等行业中的应用, 同时力求本世纪占领镁合金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制高点, 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民族压铸机工业要在本世纪有所发展, 更快地促进我国压铸技术的进步, 必须抓住这次镁合金的发展的大好时机, 大力推进新型镁合金压铸机及压铸机系列化的研究和开发, 为今后的更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在未来的全球化的镁合金压铸件生产和压铸机生产销售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我国是镁的资源大国, 但镁合金应用领域的开拓严重滞后,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镁工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文章对我国镁工业生产状况及镁合金的应用前景做了简单介绍, 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镁合金,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华商务网-研究报告.2009-2012年镁合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http://www.chinaccm.com2009-10-169:17
[2]肖峰, 刘江文.镁合金在摩托车及自行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6年04期
[3]赵宇.铸造镁合金遗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5
马晓峰
(安徽省淮海实业集团兴海公司,安徽淮北 235147)
摘要:本文浅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设计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实现应用的策略等。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问题;措施
近几十年间,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技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得益于国家科技战略政策的广泛推行,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年产值增长率呈阶梯状上升。就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来说,主要是研究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及集成应用和信息处理。它作为一门多功能化的计算机技术,目前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工业生产领域之中,为工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并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发。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地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工业产业链条,打破了各个行业间原有的界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当前国家制定的相关货币政策借助于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的设计应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工业生产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使得许多工业生产环节实现了半自动化,甚至全智能化,从而将人从重复单一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设计、制造,促进节能环保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和支撑。
1)射频识别技术。它一般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邮政业务、汽车生产及包裹识别等方面。其技术具有快捷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业务,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该识别技术的准确性较高,有效保证了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在汽车领域,它主要用来跟踪汽车零部件的运行情况,又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识别汽车的各项标识和检测轮胎的压力控制。它作为最先进的识别技术,不仅读取速度快还携带较多的信息,为社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机械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机械领域中应用比较明显,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该技术不断地改善机械性能,使之呈现出智能化、高效化以及网络现 代化的特点。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与控制,加快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机械的实用性。这种技术利用机械原理实现性能的控制,在设备中安装电子信息装备,实现了机械的自动智能化控制。
3)造价管理。在工程预决算中,普遍采用的套价软件编制,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数据库构建一套数据分析系统。设计相应的软件在工程造价中能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和建筑材料用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在造价管理中,可以利用电子技术制定定额、控制工程投标报价以及编制标底,改变传统以手工为主的计算形式,实现科学化的信息管理。电子信息技术比传统的计算方式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显著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4)公路工程。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比较复杂,对工程整体结构需要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有时还需要随时追踪工程的进度,工程投入支出费用及工程建设的质量数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正是基于庞大的信息数据,能节省人工计算成本,便利数据分。其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管理,从而实现了高速查询及数据处理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工程的建设效率。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电子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欣欣向荣,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差距突出表现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就当前国家电子技术多数还停留在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独立研发的技术较少。企业为获得技术发展,不得不高价从国外购买技术使用权,明显加重了财务的负担。
2)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机制不完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却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技术起步落后,部分技术从国外引进,产业知识结构均从国外借鉴而来,没有掌握是否适应国内市场经济,导致电子市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电子信息工程市场的秩序混乱,非法交易及盗版产品横行,从而阻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电子信息工程是在上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将其投入工业领域中应用,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为社会增长了较多的财富产值。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还衍生出较多的高质量产品,带来附加值 2 的快速增加。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不及时,以及数据库的规模较小,新型软件研发的速度慢,总体落后于国外。
4)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综合素质较差。作为一门技术性、专业性极强的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较高。由于相关专业开设时间较晚,教学体系尚不完善,培养的学生更侧重于理论知识掌握,实践经验少,技能掌握不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其理论知识储备又比较低,意外事故只凭经验判断,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跟不上市场变化,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水准的提高。
5)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并缺乏能力。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发展中缺乏创新人才,长期依赖国外先进技术,缺乏创新动力,致使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意识薄弱。往往靠国外核心技术实现短时间内的资本回收,丧失了立身之本,明显后续竞争力不足。其自主创新意识欠缺则是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中加快实现的策略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想处于优势地位,国家必须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投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可通过建立基金会、重视资金投入、扩展融资渠道等,营造良好的资源环境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鼓励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摆托依赖进口,积极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企业拥有独立的技术支持;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持续发展,规范电子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
1)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国家军事、航天、国防的技术基础,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完善法律体系,保证该行业的各种技术性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盗版等侵权行为进行制裁,维护电子信息市场环境。国家应注重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对具有高度实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设计,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扩展研究范围,为研发人员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应用发展的需要。
2)逐步加快产品服务创新脚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市场需求也变化多端,而电子信息产品更新换代又比以往任何一项工业产品都要快,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必须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大力优化环境,加大人才引入力度。电子信息企业普遍人才占有量较少,难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方式引入专业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企业也应正视自身发展,将技术研发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领导应具备强烈的人才意识,要从多方面为技术人员施展才能提供空间和基础条件;引入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很重要,可采取与高校对接的方式,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总之,在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环保理念和人本理念的应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选择绿色新型材料,并注重客户的需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习惯,实现电子信息产品与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电子病历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57-01
引言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商业流程,在医疗卫生领域也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电子商务可以更加方便医院采购设备、物资、药品;可以对病人提供快捷、方便、不受地域限制的各种新服务模式。
1建立电子商务网络系统
现如今,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媒体——数字媒体。借助Internet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医院可以方便快捷的把医院的服务信息发向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所以建立国际互联网站是医院发展电子商务的第一步,并且可以大大提升医院对外的形象窗口以及社会知名度。
目前在建的“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是我国第一家大型医药专业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在全国10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地区网站,形成了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地区并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该系统还将陆续建立100个地区服务网站,与Internet相联,形成覆盖全国,并与世界相连的医药网络系统,并且以网络形式提供现代高科技的服务保障平台,开展信息交流、科研教学、统计分析、生产管理、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全方位服务。
2电子商务在医药分离方面的应用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药分离成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管理部门提出政府药品采购的设想,电子商务系统是实现这一设想所必须的技术支撑环境。这种电子商务建设的目标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医药购销过程的虚拟市场,使得药品流通中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面对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渠道,而在这个渠道中进行的所有的药品购销行为都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手段记录下来,并经过相应的信息处理后成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执法监督的依据。这样一种市场渠道以及相应交易模式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药品流通的效率,降低药品流通的成本,同样对与规范化我国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电子商务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应用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成为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涉及医疗单位、保险管理机构、参保单位以及居民的财务清算的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已有个别地区建立了网络化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将病人刷卡记帐信息通过网络转送社会保险中心,再由中心汇总并处理政府、企业和个人医疗费用投入与消费,处理医疗机构费用结算。
4电子商务在业务流程方面的应用
由于医院患者就医过于繁琐的业务流程,医院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而真正留给病人的时间却不多,这便会造成我们常常提起的“三长一短"(挂号、候诊、交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现象。
围绕“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思想,需要从优化医院业务流程开始,使医院业务流程科学化,并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发实施医院信息系统,充分考虑医院各种管理工作,将医院所有需要处理的事务集成在一个稳定、易于使用、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让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递代替病人或护理人员周转,真正把护理人员的时间还给了病人,实现患者就医网络化管理,完成医院管理现代化和自动化。
智能卡将在医药卫生系统广泛应用。目前在个别医院里出现了IC卡进行电话预约挂号,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接受,付费、查询、保健、急救医疗等领域都将出现智能卡的使用。
5电子商务在电子病历方面的应用
电子病历是指计算机化的病历,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通过电子病历,可以把病人的病历及曾经拍过的影像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电脑显示器上,通过精确的计算机描述,通过查询、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可以查找规律,寻求原因,从而促进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
目前,我国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发展缓慢,分析原因主要有:
(1)电子病历缺乏法律的支撑;
(2)电子病历信息的隐私性存在巨大风险;
(3)电子病历缺乏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其次是通过数字证书确认医护人员的网上身份和行为,为医院建立基于PKI/CA的安全基础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安全保证;再次是建立电子病历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从总体趋势来看,电子商务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医疗卫生领域的电子商务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鑫,电子商务安全[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03-224
[2] 戴凤弟,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6-47
[3] 沈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房,2002,13(7):440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7
1 开发权转让的涵义
土地私有制国家中对于土地财产的认识是一个二维空间的,不仅包括兴建住宅或商业建筑的权利、开采资源和农业耕作的权利,还有出售权、出租权和通行权等权利[1]。由于土地不可再生的特性,使得这些权利都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1943年,美国建筑师沙里宁提出开发权(Rights to Develop)[2]的概念:将一宗土地可从事开发的权利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体现出土地实物以外的空间价值。开发权是从土地本身分离出来的一种权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市场机制中进行流通和交易。
开发权转让(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TDR)包括两个方面[2]:1)转让地区(Sending Area),出售开发权;2)接收地区(Receiving Area),购买开发权。转让地区的土地所有者通过市场机制出售一部分或全部的土地开发权后,损失的开发权利得到补偿,土地其他使用目的的权利仍然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接收地区可以通过购买开发权,增加当地开发建设的密度。地方政府也可以购买开发权用来控制土地价格或限制城市扩张。
2 开发权转让计划的建立和运行
1)分析总体规划和区划。
通过对现行的总体规划和区划的分析,可以准确地衡量能够成为转让和接收地区的数量与面积以及这些地区对开发建设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需求。
2)评估社会利益。
社会接受度是决定一个开发权转让计划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7],市民必须了解和同意计划实施的范围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使用环境资源清单(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ventory,ERI)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财政影响的研究,对现有发展模式与计划实施后描述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行比较[7]。
3)确定转让地区。
转让地区的确定一般是出于保护开放空间的目的,或由于其他有可能制约发展的因素(环保法规、场地问题、足够的公共设施等),必须降低土地的开发密度。为了维护土地所有者的开发建设的权益,允许他们制定一个适当的转让比例(Transfer Ratio)出售土地的开发权。
4)分配转让信用额度。
信用额度(TDR Credits)的分配是将转让的信用数额分配到转让地区中的各地块,包括定义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的开发权的性质以及确定分配给开发权的信用数额[2]。信用额度的分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确定,包括总面积、开发适宜性(自然属性)以及比较开发权转让计划使用前后的发展潜力等。其中前两种方法易于实施和管理,第三种方法被认为更加公平[7]。
5)确定接收地区。
选择适当的接收地区需要考虑三个重要的条件:足够的基础设施的提供、社会的接受度和开发商的利益。如果选择不恰当,接收地区的选择可能会成为开发权转让计划中最为投机的部分[8]。
6)制定开发权转让条例。
政府通过制定开发权转让条例(TDR Ordinance)管理开发权转让计划的实施,制定选择出售开发权的转让地区和购买开发权的接收地区的标准,并确定转让地区的信用额度分配和接收地区增加的开发密度。
7)确定信用额度的初始价值和制定分配规则。
开发权转让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信用额度的定价和分配,必须在功能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衡。“发展潜力”(Development Potential)是确定转让信用额度初始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块上允许开发建设单元(一般考虑居住和商业功能)的最大数量,是一种评估土地价值的标准[9]。分配规则决定了可以购买开发权的数量和类型,一般是在较为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分析上发展起来的[8]。
8)出售和购买信用额度。
一般来说,一个开放的信用交易市场是可以通过开发权所有者和购买者之间的谈判达成一致价格来实现。政府通过建立开发权转让银行对信用额度的交易进行监管,对购买和出售的信用额度进行授权,并且为转让地区的土地所有者和接收地区的开发商提供交易的行政协助[9]。
3 开发权转让计划的评价
3.1 开发权转让计划的优点
1)公平性和灵活性。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开发权转让计划减轻土地使用变更带来的经济影响,该规划工具保护了土地由商住用地转变为开放空间的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利益[5]。一个设立良好的开发权转让计划能够降低对区划条例变化的需求。
2)可行性和可预测性。
开发权转让计划由于其补偿土地所有者的内在目的比变更区划更具可行性,所以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开发商可以从开发权转让计划提供的清晰度和一致性当中受益[10],通过购买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开发权,避免了谈判的费用和风险。
3.2 开发权转让计划的不足
尽管开发权转让计划是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划工具,但它的复杂性限制了其作为增长管理工具的适用性。开发权转让计划不能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简单的移植,每个计划必须根据当地的房地产市场、邻里政策和公共参与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条例。
4 我国开放空间保护领域的借鉴意义
1)保护耕地。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强调基本农田是受到强制性保护的,这样就存在基本农田上的农民与非基本农田上的农民在开发权实现的机会上存在不均等的问题[11]。基本农田上的农民被间接地剥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直接收益,这就可能产生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土地开发权转让计划提供了一种工具来补偿由于政策和法规强制限定不能发展的基本农田上的农民的开发权益,使得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农民同样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经济收益。
2)保护生态敏感地区。
生态敏感地区,如水源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由于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地区内的开发权根据敏感性高低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我们在保护生态敏感性地区时,一般采取的是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往往忽略对该地区的经济利益的补偿。为了维护生态敏感区内的开发权和经济利益不受到严重的损害,应允许转让地区内业主将其拥有的规定限度内的土地开发权转让至接收地区,补偿其因土地使用管制造成的被保护区土地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同时也增加了被保护区保护性投资的资金来源[12]。
3)保护文物古迹。
工程领域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8
一、工程领域需要电子技术的应用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电子技术发展迅速, 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 电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应用的广度和范围开始不断扩大, 最令人瞩目的是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深入, 大大提高了工程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使我国工程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电子技术发展是由多项技术的发展所支撑的, 这其中就包括最主要的计算机技术、GPS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气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进一步促进了电子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展。
工程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电子技术提高了工程领域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哪个工程领域, 都包含着任务繁多的工作和生产需要, 这些工作和生产建设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的。为了保障生产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了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者通力合作, 更加需要利用电子技术进行先进的自动管理。工程领域中电子技术的有效运用, 避免单一人工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 使生产建设中的每个环节得到完美的衔接, 信息和操作都得到了迅速的传递和监控, 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从而提高了工程领域的竞争实力。
(二) 电子技术通过流程管理简化操作步骤, 减小资源占用。
工程领域中包含的环节比较多, 操作步骤相当繁琐, 而当进行实际操作流程时, 许多流程属于重复建设。如果想要简化这些流程, 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使用传统的筛选方法不但耗时耗力, 而且筛选的过程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作量, 没有起到简化流程的作用。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运用, 能够自动简化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对于多余的流程进行筛选和取缔, 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电子技术的运用使管理者可以从工程整体的角度对整个工程的流程有个全局的把控, 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全面。
(三) 电子技术提高了工程领域的经济效益。
在工程经济领域中, 使用以前的模式经济效益低下, 资源利用率低。消耗的资源越高, 工程中消耗的成本就越高, 这就要求员工的数量足够多, 也进一步提高了人力成本。并且, 人力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提高成本的同时, 工程的工期也不能如期完成。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 减少了人力成本, 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二、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一) 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进步, 建筑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这个系统中具有巨大的信息处理和环节众多的操作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传统的操作模式很难再应用到现代工程建设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促进建筑业的持续进步,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显然很有必要。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使建筑工程的生产技术迈向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电子技术的实时监控也加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提升了稳定性。所以, 电子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 建筑的规模和难度也越来越高, 建筑企业在人力和物力的成本花费不断提高。这也为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较于传统的人力预算, 使用电子技术的计算机进行工程预算显然更加高效和准确。
(二) 电子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目前, 汽车市场的发展欣欣向荣, 市场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工程领域中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 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汽车工程中发挥电子技术的优势是现代汽车发展的必然结果。汽车企业只有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将电子技术在汽车工程中充分运用, 才能不断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智能性。随着时代的进步, 汽车不再是一个代步工具, 而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品质生活, 满足各种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由此, 汽车的功能
也越来越多, 汽车企业更加追求设计和安全的完美平衡。电子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工程中使汽车迈入多媒体时代, 电子技术使得汽车内置的操作系统能够实现语音识别、导航、通信、防盗等实用功能。
(三) 电子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
我国的航空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神舟系列飞船的陆续升空, 是对我国航天航空水平的有力证明。相较于其他工程, 航空工程是更为浩瀚和精密的系统工程, 对于计算的要求极高。每一个零部件或者计算出现丁点儿差错, 整个航空系统都会遭受极大的打击。所以必须对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实时、及时掌控, 对操作精细度的要求非常之高。从技术的角度看, 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精细的计算过程, 必须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复杂运算, 才能实现对整个航空系统的精确掌控。航空工程是一个“烧钱”大项, 由于航空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各种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所以, 对航空工程的成本控制就显得愈发重要, 对成本做到有效的控制, 是促进航空事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四) 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运用越来越深入, 对工业工程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电子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提升了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效率,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也是我国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也非常大。在工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 原材料和设备采购的数额都比较大, 只有进行成本控制, 减少支出, 才能提升经济效益。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对生产和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支出进行核算和分析, 并保证数据运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各种支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建立数据库, 方便日后进行总结和分析, 进一步减少开支。
三、结语
综上, 列举了电子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四个领域中的应用, 其实, 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中有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技术上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 提升了技术水平, 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而促进了我国工业整体上的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子技术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 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也将更加广阔, 将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德权.探索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2].刘冉.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索[J].科技创业家, 2012
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篇9
1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在工程领域的作用
1.1简化工作流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 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设备得以更新, 使很多繁琐的工作流程变得简单,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现智能化操作, 还可以通过电子技术对整个工程实现监督管理, 有利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1.2电子技术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运用电子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可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通过人工的生产流程不免要对资源产生一些浪费, 因此通过电子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资源配比都是固定的,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1.3提高工作效率
以电子技术作为支撑, 加以人工的配合才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更好地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
1.4提高工程领域的经济效益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工程难题得以有效解决, 也避免了人工施工产生的浪费现象, 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使资源得以有效分配,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1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将其应用于汽车领域, 不仅能够对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改善, 同时还能使得汽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例如:将动力传动电子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领域, 不管在何种路况之下, 能够保证汽车的行驶状态都是最佳的, 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于汽油的消耗, 从而使得汽车的使用具有更高的经济性能, 与此同时, 还能使得驾驶员在整个行车的过程中更加的安全和舒适, 可以说所起到的效果非常的显著。除此之外,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也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应用中的重要体现,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让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能够享受音乐的乐趣, 同时还能方便人们进行通讯, 从而有效地保障人们的行车安全。更为重要的是, 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领域朝着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加大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传统技术的使用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潮流, 将电子技术应用其中, 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 并且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众所周知, 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建筑工程的施工主要是根据相应的设计方案来进行的, 而要想设计出更加高质量的建筑方案, 往往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地考察, 并且结合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的设计方案才能确保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做得更好。将电子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 不仅能够方便相关人员查询和传输相应的文件盒资料, 同时还能有效的加强相关人员的交流, 最终确保整个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与此同时, 利用电子技术能够将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理的配置, 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浪费的产生, 最终实现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3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对于我国的航空领域来说, 所涉及到的设计方案或者是相应的施工过程, 其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 显然传统的应用技术是很难保证航空作业的高效性和完整性的。而电子技术的应用, 使得航空领域朝着高智能的方向发展, 这样能够促进航空领域的各种技术不断实现创新, 从而有效地跟上航空领域快速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 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应用, 能够对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这样能够避免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损失, 最终促进我国航空航天行业更好的发展。
3电子技术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
3.1以提高自主创新力为中心、服务社会
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我国各行业中, 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为了保证电子技术始终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并且能够更好地为各行业服务, 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对电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这样能够保证电子技术始终保持着先进性,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2引领产业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对于电子技术未来的发展目标需要与我国的发展行情相结合。这就需要在各领域中应用电子技术的时候, 提高其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并且使得各个相关行业能够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能够帮助各相关行业更加明白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最终促进各产业协调有序的发展。
3.3全面把握市场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关系
未来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 需要将其对于市场的牵引作用充分的发挥出现, 从而确保以更多成功的应用来带动电子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 对于未来市场的需求, 应该要有准确地判断, 从而确保电子技术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最后, 还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创新, 从而促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工程领域对电子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其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因此, 作为相关人员, 需要对电子技术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从而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性能, 确保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能够促进工程领域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各行各业中随处可见电子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在工程领域, 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其相应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对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程领域,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琦.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0) .
[2]卢俊威.关于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20) .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10
关键词:中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数控技术应用
“学习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2008年9月, 我校开始实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方案, 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列入“学习领域”课程实践的试点专业, 并聘请德国切削机械工方面的专家洛塔尔·格雷费先生及夫人来校指导。德方专家提供了德国职业学校切削机械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框架教学计划, 学校多次组织EATC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学习有关“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基本概念、设计思想和教育理念, 进而开发并形成适合我国职业学校的课程方案, 建设与之适应的实训基地。笔者参与了该项课程改革, 下面是对“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认识及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
对德国“学习领域”的认识
所谓“学习领域”, 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 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一般来说, 每个行动领域的课程由10~20个“学习领域”组成。在教学法上“学习领域”由“目标描述”和“内容描述”构成, “目标描述”描述学生在该“学习领域”要达到的目标, 即职业行为能力要素, 而“内容描述”则详细规定框架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对每一“学习领域”教学大纲都规定有相应学时。例如, 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中, “使用手动工具加工本职业典型零件”的工作任务, 与教学内容中的“台钳工具, 电工工具”相对应;另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中, “使用普通机床加工本职业典型的零件”的工作任务, 与教学内容中的“钻、插、磨、铣、车”相对应等等。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企业产品生产加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企业员工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等进行调研, 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确定合适的载体, 经教学论、方法论处理后, 参照企业中进行产品数控加工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 进行课程设计与计划。
我们借鉴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案, 并结合我校的情况和专业的特殊性, 在明确思路的前提下, 经专业课程开发团队教师近两年的研究和探索, 凝练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 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见图1) 。其核心成果不仅在形式上, 而且在内容上摆脱了学科体系的束缚, 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从而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 行动领域确定
为了把握人才市场的脉搏和行业的需求, 我校专业教师每年都要进行市场调研, 深入企业, 走访一线, 在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现场, 通过观察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 调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 分析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合, 确定“行动领域” (见图2) 。
(二) “学习领域”设计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专业课程开发团队按照教学论要求, 将典型工作任务从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对各学习领域进行扩展和描述。给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 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 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三)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 由教学团队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学生认知规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 实现“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 以便具体实施。转化的依据是工作任务分析、学生状况、师资水平、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等。例如, 针对使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学习领域, 为满足教学需要, 方便组织教学, 将该“学习领域”分解为2个行动情境, 每个行动情境又由2个学习情境组成 (见图3) 。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创造性应用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特别是对课程设置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结果走向过程。这是一个使学生获得与现实社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的学习系统。为此, 我校借鉴这一课程开发方案, 按照上述开发思路, 结合本校的区域特点以及软硬件条件,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
(一)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确定
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类关键岗位的操作工、数控车间施工员 (计划分配员) 、设备管理员、质量检验员等工作, 也可从事数控编程员、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 还可从事生产一线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通过对本地汽车、机械、金属制品、钣金等企业的调研和邀请实践专家研讨, 现有数控人员从事的岗位中, 数控机床操作占78%, 数控编程占10%, 数控维修占5%, 能同时从事以上三种工种的占10%。对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明确了3个核心岗位:数控机床操作, 数控编程, 数控工艺;3个次核心岗位: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 生产现场管理, 零部件质量检测;3个潜在岗位:机电产品营销, 机电产品开发, 机电产品售后服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 确定了10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见表1) 。
(二)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设计
我们通过对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工、数控工艺 (编程) 员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行为能力的调研分析,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开发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见表2) 。
该课程方案由基础领域、专业学习领域、选修领域和顶岗实习四部分组成。在专业理论与实践领域中, “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表述的主题学习单元。每一“学习领域”是一门基于工作过程知识的课程, 其中“ (学习领域) 名称”是工作任务的高度概括, “目标描述”包括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使用的工具及设备、产品、工作步骤、方法和要求、技术等, “内容描述”是与“目标描述”相匹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学习领域) 名称”、“目标描述”和“内容描述”构成了该“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学习领域”2:使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是总的工作任务, 在“目标描述”中, “使用普通机床制作本职业典型零件”中的“普通机床”是工具及设备, “典型零件”是产品, “根据材料特性选择材料并按照产品将其归类”是工作步骤的一部分, “掌握普通机床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方式”是一部分技术。“内容描述”是与“目标描述”中的工作任务相对应的, 例如, “内容”中的“技术图纸和信息渠道、加工图”与“目标描述”中“使用部件装配图、结构图以及零件表”以及“借助应用程序绘制并修改零件图”的工作任务相对应。
(三) 学习情境创设实例
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方案的具体体现, 要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需要教师对学校现有条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例如, 我们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 依照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 以工作过程结构不变、学习难度逐步递增、教师讲授的内容逐步递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则, 对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以“学习领域”5———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为例, 每个情境都是分析零件图纸、编制加工工艺、程序编制和进行质量检验一个完整工作过程, 把公差、材料、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相关知识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总的来说,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它作为我校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不是一个人独立能够完成的工作, 这是一项团队的工作, 我校正在形成这样一支教学工作团队。在“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 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取得了一些成果, 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信“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方案将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种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 篇11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电子摄像头技术 网络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1 电子摄像技术概述
电子摄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测绘系统中,但是效果受到其载体不同时刻姿态变化或震动的影响。当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尤其是在航空或野外操作时,支撑摄像机平台的震动会引起图像画面的抖动,令观察者视觉疲劳,从面产生漏警和虚警。所以在运行中,如何稳像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长焦距、高分辨力的监视跟踪系统中更加突出。 电子摄像表现为实用性强、体积小巧等特点,它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视频源的关键信息提取和分析、检测和处理异常信息以及监测现场强大数据的处理。电子摄像系统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直接体现和发展趋势。
纽约市政大楼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安装了第一套电子摄像系统用于监控,并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监控屏幕,系统仅局限于整个建筑。本系统突破了完全由员工在每个监视处点对点的传统模式,并将监控任务从复杂的安全巡逻、路线、规章制度等等转变成在控制室和几个监视屏幕前完成。这是开始的视频监控时代。电子摄像系统在短时间内,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几年前数字监控到现在蓬勃发展的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了解电子摄像系统的发展历史。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电子摄像系统开发分为第一代模拟电子摄像系统(CCTV),第二代是基于“PC +多媒体卡”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第三代全电子摄像系统基于IP网络(IPVS)。
2 电子摄像技术存在的缺陷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银行、电力、交通、安全、军事设施和其他领域的安全报警系统,要求越来越高,视频监控在生产和生活的所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视频监控系统涉及到许多领域,在交通运输、军事和其他地方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尽管监控系统已广泛存在于银行、购物中心、公共场所,如车站、交通路口,实际监测任务仍需要更多的人工完成,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是记录的视频图像,提供的信息是没有任何解释的视频图像,只能用作证据,没有充分发挥监控的实时性和主动性。为了达到实时分析、跟踪和监控对象,并提示当异常事件发生时作出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正确的行动提供保障,“智能”视频监控尤为重要。“智能监控系统可以使摄像机捕获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到整个系统软件,实现远程智能的监控。
传统的基于“摄像机-图像采集卡-计算机”模式的穩像系统、图像检测和匹配算法全部由计算机以软件方式实现。 尽管当今计算机的性能很高,能够部分满足单传感器电子稳系统的实时处理要求,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其固有的串行工作方式使得单计算机难以适应其于多传感器视频处理系统的实时稳像,阻碍了在实际中的应用,传统的图像采集卡中能将采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给计算机,而不能传输给标准接口的视频监视设备,很多应用场合对听要求很高。因此,研制专用的电子稳像平台,既能实时地高速获取视频数据,又能将数据实时地传后续的图像处理系统,既有实际意义又有工程价值。智能电子摄像头监控系统在许多场合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断发展更多的智能。然而,在努力发展其智能的同时,系统可靠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才可以准确地发现危险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时间。
3 电子摄像技术的应用分析
电子摄像头智能分析技术和产品现在在高端安全监控市场已经应用多年。在机场、监狱、军事基地和其他大型基础设施监测有成功的案例。在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如机场、周围对象太分散,一个或多个人可以完成监控周边。这个系统将智能视频分析单元,在前面的摄像头,实时视频分析单元,通常嵌入式产品、特点的分析和结果在需要上传到监控中心。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当我们做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的固定场景,当这个被广泛使用,该系统具有实时分析,分析结果和速度的算法不受交通联系。另一种系统通常是集中在个人计算机终端算法,监控中心可以整合更多算法同时运行。一般来说,一个算法为一个特定的内容分析。和个人电脑可以集成各种算法,综合分析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效果更好。在监控系统技术中区别不同的产品,系统可以根据分析的内容使用不同的算法和不同的输出结果。
从加入WTO以来,智能电子视频分析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的使用是慢慢渗透到各种行业。智能电子相机应用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安全相关应用程序和非安全相关应用两大类。比如:有函数的视频分析摄像机、视频编码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它可以自动检测在某些地方进入或离开一个地区或一个特定时间的可疑对象。安全相关应用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智能视频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在安全领域安全部门主要是协助政府或其他机构改善户外大型区域安全保护的公共环境。
4 电子摄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子摄像技术在现代社会应用,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系统模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和数字网络监控系统集成一体。目前的情况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发展电子摄像技术。
(1)智能。电子成像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在普通系统的电子成图像当中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只能依靠人们的主观判断来断定信息的真实确切性。我们都知道,靠人本身的注意和警惕性是远远不够的,尤其监控是比较缜密的事件,需要人自身很高的反应能力,稍有不注意就会迷失在整个监控过程中,就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发展电子摄像技术的智能性,通过电子设备的加入诊断、分析、辨别出检测的信息,能大大的降低信息的误差性,从而体现电子摄像技术智能价值的所在。
热成形技术在汽车冲压领域的应用 篇12
目前汽车厂家对整车的质量和经济性越来越重视, 而车身作为整车质量比例最大的单元, 承担着较大的减轻质量压力, 故大多数厂家对采用新技术特别是采用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材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采用高强度钢板和超高强度钢板 (通常达到1000 MPa以上) , 使设计时可以在达到强度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钣金数量和材料厚度, 从而达到减轻车身质量的目的 (提高经济性) ;另一方面, 采用高强度钢板可以使车身更容易达到安全性能指标。目前的冷冲压工艺在对高强度钢板进行成形的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 而热成形工艺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因此, 热成形工艺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汽车公司的多种车型, 重点使用在对碰撞要求较高的部位, 如门槛、前保险杠横梁、B柱、侧门防撞板等。
1 热成形技术
1.1 由来
高强度钢板冷冲压的瓶颈问题:
a.成形性差, 容易开裂;
b.成形精度差, 回弹大, 容易产生各种表面缺陷;
c.所需设备吨位大;
d.超高强度钢板冲压极其困难, 甚至根本无法冲压。
基于以上情况, 热成形技术应势而生。
1.2 原理
热成形工艺就是利用在高温状态金属塑性和延展性会迅速增加、屈服强度迅速下降的特点, 使用模具令零件成形的工艺。通过对特殊的高强度钢板加热到900℃左右, 使之易于拉延成形, 再经过速冷, 使钢板抗拉强度达到1 450 MPa以上, 从而达到零件超高强度的要求。目前, BENTELER所采用的热成形材料为BTR165 (钢板) 和BTR155 (钢管) , 两种材料的特性相差不大。BTR165在加热成形过程中强度、伸长率的变化如图1。
以本特勒公司BTR165材料为例, 其成形前后的材料性能如表1。
1.3 热成形工艺
热成形工艺流程如图2。热成形前, 常温下高强度硼合金钢板强度500~600 MPa;热成形后, 其强度超过1 500 MPa, 提高200%~300%。
a.把特殊的高强度硼合金钢加热, 使之奥氏体化;
b.红热的板料送入有冷却系统的模具内冲压成形, 同时被具有快速均匀冷却系统的模具冷却淬火;
c.钢板组织由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 因而得到强化、硬化, 强度大幅度提高。
2 热冲压与冷冲压工艺对比
2.1 零件质量
(1) 热冲压工艺成形的零件特点
a.由于选择在高温下成形, 零件表面存在氧化, 表面质量不佳;
b.零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匀, 易产生热应力和热变形;
c.由于材料的高塑性, 在成形过程中零件不易起皱和破裂, 基本没有回弹, 尺寸稳定性比较好;
d.材料通过加工变形和快冷, 晶粒得到了细化, 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e.材料经过变形和硬化后, 强度提高, 冷冲压切边冲孔已无法达到工艺和零件精度的要求, 需要利用昂贵的激光切割设备完成工作。
(2) 冷冲压工艺成形的零件特点
a.由于是在室温下成形和采用冷轧板, 零件表面光滑;
b.由于材料的塑性有限, 在成形过程中零件易起皱和破裂, 易回弹, 尺寸稳定性比较差;
c.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加工硬化。
2.2 生产设备
热冲压生产设备主要有落料压机、加热炉、液压机、水循环装置、激光切割设备、去氧化皮设备以及零件传送机器人。
冷冲压生产设备主要有落料压机、机械压机或压机生产线。
2.3 生产工装
(1) 热冲压工艺的工装 (如图3)
a.落料模和预成形模;
b.料片加热定位夹具;
c.热成形模 (在模具结构中需要设计出水冷却循环回路) ;
d.去氧化皮夹具和激光切割夹具。
(2) 冷冲压工艺的工装 (如图4)
a.落料模;
b.冷冲压系列工序模具。
2.4 国内热成形技术的应用状况
a.国内汽车钢板的主要供应商 (如宝钢) 对热成形技术非常重视, 已经开展了热成形高强度汽车板的研究, 并成功开发出商品化热成形用高强度硼合金钢板, 这无疑会推动热成形技术与装备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b.目前, 国内仅有一两家公司用高昂价格从国外引入生产线, 用于速腾、迈腾、宝来、奥迪等几款轿车的A柱、B柱、前后保险杠等冲压件的生产。
c.一汽、二汽、奇瑞、长安、吉利等汽车公司正在迫切寻求用该项技术来提高汽车的轻量化及安全性。
d.08雅阁车型在C-NCAP中得到5+的高分,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将高强度钢板的用量从13%提高到48%, 并且其中的关键部件如车门防撞杆等均采用热成形技术。
3 奇瑞公司在热成形冲压件上的研究与探索
3.1 热成形技术在车身结构上的应用
采用热成形技术可极大提高车身整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大幅度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与NVH性能;大量运用该技术可有效减轻整车的质量, 提高整车的经济性能。根据车身结构强度的要求, 车身以下部位推荐使用热成形件, 如图5。
3.2 热成形技术在某新车型B柱上的应用
(1) 性能分析
a.本新车型通过采用热成形工艺得到超高强度的车身零件。表2为采用不同工艺冲压后零件的性能对比。
b.改善冲压成形性, 控制回弹, 提高零件尺寸精度。
在某车型试制过程中, 由于B柱加强板上、下铰链安装面精度差, 与侧围外板组合焊接时, 与侧围外板之间存在间隙, 造成侧围外板上下铰链安装面扭曲, 匹配困难, 如图6。
B柱加强板采用热成形方案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c.提高车身安全性 (侧碰性能)
参照CAE侧碰 (C-NCAP) 分析报告, 采用热成形方案使B柱变形模式改善, 中部没有明显折弯, 门槛侵入有所减少。此次CAE报告中, 所用热成形材料的厚度为1.5 mm, 且没有B柱下铰链加强板。
目前, BXX车型B柱采用的是热成形技术, 具体方案与图5热成形方案类似, 不过料厚为2.0 mm。侧碰经CAE分析, 模拟通过IIHS法规, 结果为第二等级,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四轮将根据新的数据进行CAE分析。
(2) 成本分析
表3为参照前期车型B柱加强板不同工艺下的模具费用统计分析。模具为国内制作, 后期存在单件精度差的问题。新车型若采用冷冲压方案的话, 为提高单件精度, 模具将在日本制作, 同时模具成本也将增加1.2~1.5倍。
从表3看出, B柱加强板采用热成形技术将使整车成本增加57.2元。
备注:按单边计算, 采用热成形技术成本比冷冲压成形多28.6元。
(3) 质量分析
图7为冷冲压和热成形方案下B柱单件示例。表4为参照前期车型B柱单件分别在冷冲压和热成形工艺下的质量分析。
(4) 热成形方案中, B柱采用不同料厚时的侧碰效果及减轻质量分析如表5。
a.热成形方案B柱采用1.8 mm料厚。
能使B柱部分单边减轻质量0.9 kg, 实现整车减轻质量1.8 kg。
b.热成形方案B柱采用1.5 mm料厚。
能使B柱部分单边减轻质量1.9kg, 实现整车减轻质量3.8 kg。
c.如果焊装能购置一台中频凸焊机, 就不需要B柱上下铰链加强板, 则能在上面2个减轻质量方案的基础上, 再减2.4 kg。
说明:若要通过欧美的碰撞法规, 采用热成形方案的话, 初步判断B柱料厚需采用1.8 mm以上的, 1.5 mm只能满足C-NCAP的需求。
公司BXX车型为2.0 mm料厚, 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为1.8 mm料厚。
(5) 方案可行性
由上述分析看出, B柱采用热成形方案对侧碰有改善效果, 且能减轻整车质量;热成形样片与冷冲压件的焊接经过验证也可行, 只是采用热成形方案单件费用略有上涨, 总体方案是可行的。
【汽车电子领域开发应用】推荐阅读: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06-2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10-03
几个典型城市的类汽车电子标识应用盘点07-26
汽车工程领域08-17
汽车电子07-08
汽车产品开发05-31
汽车电子商务05-20
汽车电子电器08-27
车载嵌入汽车电子06-17
汽车电子节点论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