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精选12篇)
稳中求进 篇1
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已经载入史册, 我们已站在新的起点, 接受新的考验。全省上下必须保持发展激情, 坚定振兴信心, 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辽宁。
今年,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并将呈长期趋势, 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针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将长期并存。国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可以说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是严峻复杂的。
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 我们既要看到挑战和压力, 更要看到优势和机遇。这就是我们有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我们仍处在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我们在振兴中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后发优势, 我们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特别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迸发出来的发展激情, 已经形成了奋发有为、无坚不摧的辽宁精神。
“狭路相逢勇者胜”。经济形势越是严峻复杂, 越是重大机会。它是我们科学发展的重大机会, 调整结构的重大机会, 对外开放的重大机会, 追赶发达省份的重大机会。我们决不能放过这个重大机会!
在省委十一届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中心, 牢牢抓住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保稳定这个根本, 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经济社会发展总基调, 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之源, 以推动文化改革繁荣为兴省之魂, 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和谐之本, 坚持走具有辽宁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之路, 夺取全省振兴的新胜利。
同时, 会议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那就是, 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大力发展工业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和服务业,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抓好土地、资金和人才三要素。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我们都将一往无前, 把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下去。我们一定要全面完成振兴大业。
稳中求进 篇2
我国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成绩有目共睹。同时,与会人员对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说,要运用法治思维,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实效。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提出,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就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谈了看法。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说,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必须破除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对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改善民生提了意见。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提出,要加强改革开放中的人才引进工作,完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说,要切实落实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提出,要全方位推进理论、技术、管理等创新,迎接新技术革命。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说,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无党派人士代表就促进企业和农业走出去提出了建议。
2012,稳中求进 篇3
前些天,北京一个朋友的姐姐找到我,说去年将手中1套房产增值变卖,获得现金300余万元。后进入股市,目前市值仅剩下190万元,内心很是着急,向我寻求解决办法。
这段时间以来,我已经碰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每次听到后,情绪总是很复杂:一方面感觉到,现在很多人在投资理财方面还很盲目,认为理财就是买股票,认为市场已经跌了20%,就不会再跌了,可最后“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从业人员时刻在考虑自己的使命:如何真正为这些非金融(投资)行业的人的资产保驾护航?因为如果这种财富管理的理念不能真正让客户接受的话,盲目进行投资,直接带来的是家庭资产的贬值,间接带来的是对财富管理理念的教条化。
今年市场的大幅度调整,实际上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我国经济出现阶段性休整已经不可避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201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侧面确认了经济降速,并明确了“稳中求进”成为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调,A股市场实际上已经提前做出了反应。外围市场,欧债危机令市场雪上加霜,成为人们头上挥之不去的一道阴霾。从A股市场具体层面来看,市场扩容局面没有改变,新股以高市盈率频发,令本已颓废的市场不堪重压,投资者信心全无。市场需要一个较长市场时间的恢复期,投资者不要期待贪婪的时刻会马上出现,一定需要的是耐性,去等待前景的明朗,而不是去抄底,因为这样往往会让自己抄在半山腰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买的是股票、基金,还是阳光私募,只要配置了这一大类资产,亏损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与此对应的是,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今年首次突破4万亿,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成为高净值客户的首选,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类产品符合了高净值客户资产先保值再增值的内在需求。这也凸显了理财时机选择和理财产品种类选择同样重要。假设上述这个朋友的姐姐300万元资金买的不是股票,而是8%左右的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那么,两者收益差134万元。若一半配置成信托产品,一半配置在基金,基金收益按照亏损25%计算,则与完全配置为股票投资比两者收益相差107万元。这就是财富管理,或者说家庭财富配置得好不好的一个最生动的案例。
2012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篇4
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回落、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有利条件很多,困难挑战不少,党中央、国务院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这个总体要求,关键在于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只有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关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着力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增长能力,壮大实体经济,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扎实做好对外经济工作,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出口平稳增长,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扩大境外投资合作。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当前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
论当前形势下的稳中求进 篇5
【思想宣传范文】一
内容提要: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但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了世界经济风险。从国内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但经济结构性矛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从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复杂形势下宏观经济的稳中求进,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7月31日和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科学分析和研判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切实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实现复杂形势下宏观经济的稳中求进,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处于复苏过程中,总体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增长。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主要是:总体负债率有所上升,全球债务风险有所增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政府大范围制造贸易摩擦、挑起贸易争端,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18、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认为美国贸易战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加息导致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也将拉低世界经济增速。
从国内形势看,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经济增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均处于较为稳定的区间,呈现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既具有保持持续增长的刚性,也具备应对困难压力的韧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但另一方面,也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如投资和消费增长有所放慢;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创新发展、减少负债、严格环保的高标准不适应,发展和经营存在困难;股市、债市、汇市出现一定波动。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和内需广阔、人力资源充足等巨大优势,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努力赢得主动。
把握“六稳”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
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必须着力做好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做好“六稳”工作,是在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证。
稳就业居“六稳”之首,是“六稳”的基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就业群体,一是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人,特别是各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二是新近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三是因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的劳动者。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做好社会保障特别是失业保险工作、下岗转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工作以及职业介绍等工作,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稳金融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又是防范经济风险的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当前,稳金融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既要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来,防范债务风险;又要提供充分、必要的流动性,保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二是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既要支持金融创新,又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障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同时,要防范潜在的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良好,金融风险可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部署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金融措施。我们要做好稳金融各方面工作,为金融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让金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稳外贸是当前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国内经济稳定的重要内容。对外贸易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水平和质量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质量。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今天,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对我国外贸造成压力,稳外贸成为当务之急。虽然目前外贸形势总体平稳,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在企业层面,要引导、帮助企业做好调整,积极应对,发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寻找新伙伴。在宏观层面,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我们在道义和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以及各种国际合作形式下的广泛国际合作。要进一步做好、做实、做强“一带一路”建设,为稳外贸提供巨大动力。
稳外资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助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吸引和利用外资不仅在宏观上缓解和弥补了资金不足、拓宽和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而且在微观上促进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新时代,我们仍将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国内营商环境质量与外资稳定进入是相辅相成的,外资是否稳定进入也是外界观察中国营商环境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标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放宽外商投资审批,更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限制和禁止类外商投资领域大幅缩小,为稳外资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环境,利用外资稳步扩大。
稳投资抓住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增加新的投资。我们当然应该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是通过带动投资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不能带动投资的消费只能实现简单再生产。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求我们更加认真地做好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工作。还要看到,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稳投资是关键之一。稳投资的重点是激发社会投资、保持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稳预期是全党全国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共创未来的思想基础。稳预期,首先要对经济形势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既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又不回避问题、敢于正视矛盾,坚持实事求是。其次要具备足够的勇气、树立坚定的信心、胸怀必胜的信念。要认识到,面对困难,信心比黄金还宝贵。稳定的预期能够引导企业专注生产、消费者理性消费,并进一步激励人们努力实现更好的发展局面、取得超预期的成果。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是稳预期的国内基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逆全球化思潮受到抵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稳预期的国际基础。我们需要把稳预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使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的预期更加稳定。
做好“六稳”工作要从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
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当前要注重抓好两项改革: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民营经济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功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类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公平竞争,以更好推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关系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二是调节宏观层面消费与积累的比例,促进宏观收入分配向消费合理倾斜;三是调整国家公共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向保障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倾斜。
在促进发展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的作用,提高减税措施的效果。二是货币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处理好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套关系,形成政策合力。三是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在补短板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和减少行政干预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四是密切关注价格波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价格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证明,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工作,就能保持战略主动,走稳走好自己的路,不让任何障碍牵绊前进的脚步,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思想宣传范文】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再加上近来社会上关于民营企业的地位、前景等出现了一些“杂音”,制造了市场恐慌情绪,扰乱了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和自身发展前景的信心。
在此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11月1日上午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凡历程,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讲话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是针对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给出的有效应对之策。为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政策举措,我认为,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动。
一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树立长期发展的信心。要让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有13亿多人口的巨大内需市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丰富。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我国有能力有条件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目标,每年全世界25%~30%的市场扩张仍然会在我国。上述这些都意味着,我国是民营企业发展机会最多最好的地方。
二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把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特别是在简政放权方面,要继续为民营企业“松绑解套”,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三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既定政策。着力解决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抽贷、断贷等问题。增加金融产品,完善直接融资市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发展能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的金融机构。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借助金融科技的支撑,更多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在服务民营企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五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促进政商双方“亲”“清”交往。各级党委政府应建立覆盖面广、互动经常的政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与商会、企业的沟通联系机制,健全企业诉求的收集、处理、督办、反馈制度,使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解决困难有途径。
六要优化环境、厚植土壤,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执行政策一视同仁,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稳定预期,保障民营企业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
我坚信,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开拓创新,我国的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思想宣传范文】三
马克思早在175年前就断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可见,思想的作用无比巨大。但是,僵化的思想则起不到行动引领的作用。要想实现行动上的“突围”,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不断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推动思想解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就告诫我们,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征程中,要时刻解放思想,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为推动各项工作凝聚强大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既是对当前党领导人民进行什么样的伟大社会革命、如何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科学定位,也是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二者的关系早就作出过论述:“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告诉人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会带来新的社会革命。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把推动社会革命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相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赓续历史传统,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历史和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社会革命的接力和继续。其根本指向在于通过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活力,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累积和实现的,也是一种具有新的特点的伟大社会革命。
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必须不断解放思想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是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几乎都是先有思想解放,再有社会重大变革和进步。之所以要不断解放思想,是因为思想说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随的思想自然应随之调整。这就意味着,在社会革命中,思想必须随着外界形势的变化作出适时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否则,就会成为社会革命的障碍。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向全党大声疾呼:“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正因如此,才催生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攻坚扶贫开发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并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事实证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项突破、每一次发展,无不镌刻着思想解放的烙印。
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但一些干部群众还存在路径依赖、习惯思维、保守思想、落后意识甚至错误观点。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实际行动。如果不能解放思想,消除观念束缚,就会掣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还要在实践中大胆解放思想,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保持与时俱进。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越是在社会革命向纵深方向推进的时候,越要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新视野、认识新规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就必须继续保持思想解放的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尽责。
解放思想既要破除思想藩篱又要统一思想
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个是剑,一个是思想。要想让思想释放威力,就必须破除思想藩篱。
所谓破除思想藩篱,就是要努力革除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让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的时代、新的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思想解放,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除思想藩篱、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并不仅仅是革除某个陈旧观念,而是让思想解放贯穿于整个实践创新的始终和全过程,让解放思想的过程成为创新思想的过程。尤其是要破除机遇疲劳形成的奋斗惰性、优势疲劳形成的发展惰性和路径依赖形成的创新惰性。当前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和勇气,勇于开展思想领域的自我革命,不断激发新作为。
解放思想既要与时俱进、善用发散性思维,也要聚拢思想、合力收合,实现民主集中、意志统一。在推进社会革命过程中,不可孤立地看待解放思想,而要辩证地看待它与统一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切实把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结合起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又在统一思想中继续解放思想,将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成果,其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也必将指导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方向和路径。当前,我们不仅要勇于解放思想,更要统一思想,把认识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只有统一思想才能统一方向、统一行动,才能让人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前,我们首先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解放的成果,不断奏响奋发有为的时代乐章。
【思想宣传范文】四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自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后业已形成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实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来,“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态系统”,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同于传统“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各类经济主体之间没有一种互为压力的竞争关系,难以形成各类经济主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一“所有制生态”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单一私有制”。主要由私有制构成的西方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虽然存在激烈竞争的“丛林法则”和由于社会分工而客观存在的“产业链依赖”,但私人资本的“逐利天性”不可能自觉而充分地供给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益事业”,从而无法实现由公共产品和公益事业充分供给而带给社会和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取决于该国的社会生产力状况。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社会化大生产和“非社会化”小生产并存,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自然要有不同性质的多元所有制与之相适应,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力。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自觉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鲜明地提出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被允许存在,对于较快地恢复国民经济、稳定新中国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后来,由于思想急躁和“左”的意识影响,加上缺乏经验和僵化地模仿苏联模式,我们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急于把“公私合营”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到纯粹的全民所有制,最终形成“单一公有制结构”。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还不能完全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对所有制结构做了一些调整,使一度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国民经济增加了比较多的活力。之后又历经“”,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全部消灭,社会活力“窒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从中国社会化生产力不发达并呈现多层次的实际出发,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了制度优势。
现代经济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制结构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结构,还决定于社会需求结构。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营利性来划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非公有制经济更适合生产和供给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营利性的私人产品,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精细化、便利性的居民消费产品。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更适合供给公共产品、从事公益事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需求。这是因为,公共产品或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营利性,非公资本或企业不愿投资或生产,只能依靠国有企业来投入和供给。介于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则更适宜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资、合作企业来供给。
因此,由社会生产力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双重”决定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生态”,产生了四种独特的“生态效应”。
一是“分工互补效应”。这一效应发生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和非社会化大生产、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供给“功能性分工和协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应。一方面,通过“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进而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公益性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国有企业“公益类”和“商业类”分类改革,进一步降低商业类企业的国有资本再投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拓展空间。
二是“竞争替代效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同时作为市场主体,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基础上,产生了“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学习、互为压力”的“鲶鱼效应”。所以,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平等竞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共同提高。
三是“合作共生效应”。这一效应发生在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而形成的“公私共生”和“劳资两利”效应,最终实现“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的内在有机统一,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四是“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效应”。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衍生效应,是一种正的“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凭借对“新增就业”的突出贡献赢得了“生存权”。尤其是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解决了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向何处去”的难题,而且解决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放活中小国有企业过程中的“钱从何处来”的难题。换句话说,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就无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而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就没有变。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探索并行之有效的基本经济制度,把“两个毫不动摇”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继续理直气壮地坚持把国有、集体等各类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而且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尽可能多的“中字号”世界一流企业,进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强调“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这既有力批驳了一些怀疑、唱衰国有企业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坚定了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信心,也有力批驳了否定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贡献的错误思想和言论,给民营企业提振了发展的信心。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先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两个不可侵犯”落到实处,大力保护产权尤其是非公有产权,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其次是要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生态”的动态平衡。从入口来看,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从过程来看,既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又要防止市场化垄断,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努力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动态平衡发展。从出口来看,要加快建立公有制企业破产机制,努力实现在“破产”面前“公私平等”。再次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资本要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最后是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倾斜”,增强民营企业家的“精气神”。允许非公资本进入一些过去主要由国有企业控制的垄断行业,给非公有制经济减轻税费负担,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破解“融资难”“维权难”等问题,优化政策和舆论环境,稳定非公有制经济长久发展的“预期”。
【思想宣传范文】五
内容提要:“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要求。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对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更好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县级融媒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服务功能、人才建设、经营管理、资金保障上下功夫,以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找准当前县级融媒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与路径规划,切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革命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对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变量。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凸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宣传思想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巩固舆论阵地的迫切要求。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必须建好、用好、守好各种舆论阵地。自2003年县级报纸清理整顿以来,县级媒体以网站、“两微一端”平台为主要形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县级融媒体发展普遍存在数量庞杂、内容不精、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等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只有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其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发挥其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巩固舆论阵地。
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迫切要求。县级融媒体是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依托。要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基层群众之中,县级融媒体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迁,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内容偏少、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县级融媒体只有创新内容生产方式,再造生产流程,丰富表达方式,切实增强群众认同度、信任度、喜爱度,才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基层舆论引导中真正发挥主导性、关键性作用。
更好服务群众、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兴起,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之余也承担起电子商务、政务服务、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功能,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和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很多县级融媒体的主要职能局限在信息传播方面,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基本缺失。县级融媒体只有及时整合基层政务资源、社会资源,增强公共服务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提升基层群众对其的使用率,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县级融媒体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县级融媒体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发展速度超出预期。调研结果显示,县级融媒体建设已在全国范围铺开,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融媒体建设水平和层次也各不相同,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县级融媒体健康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级党政机关的执政能力。
部分县(市)对融媒体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实际进展有限。部分县(市)没有充分认识到融媒体在传播信息、凝聚共识、汇聚民心、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全是因为“上级命令”而开始建立融媒体平台。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致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有限、资源整合不力。从资金投入看,一些县(市)的财政投入比较有限,对融媒体建设的支持力度比较小,甚至将本该用于融媒体建设的资金投向传统媒体。从资源整合看,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领导,缺乏必要的平台联动与内容整合,降低了信息共享的效率,难以形成传播合力,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内容生产简单“相加”,缺乏优质原创内容。优质内容是融媒体建设的关键,但不少县级融媒体缺乏优质原创内容。比如,一些县级新闻网站的主要内容都转载自传统媒体,一些县级新闻网站主要由党政机关各部门供稿,自身原创内容不足。一些县级融媒体平台在界面友好度、用户体验、产品活力、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加上不注重互动性、传播策略比较简单,导致其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平台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有限。
技术支撑不足,参与人员分散且专业化程度较低。融媒体建设在内容生产上要求具备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可视化等多样化技术。一些县级融媒体在运行机制、薪酬体系、人员引进培养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和竞争力,对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致使发展中的技术支撑明显不足。同时,县级融媒体建设中兼职、兼岗的多,非专业、非在编人员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专业化程度低。
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与路径规划
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集约发展、强化服务功能,以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政策扶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级融媒体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中、在基层政权建设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基层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需要由县级融媒体传播出去,基层群众的声音需要由县级融媒体汇集上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主要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战略统筹,纳入中心工作,加强绩效考核。要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出台指导方案、扶持政策,从牵头负责部门、机构编制、人员配置、建设标准、资金扶持等各个层面提供有力支撑。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灵活性、协调性、实效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坚持创新发展,紧扣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两大功能定位,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协调下,打破部门壁垒,创新工作机制,重塑内容生产流程,摒弃传统生产和传播模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流量导入口,搭建灵活机动的工作平台,促进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体互联互通、各种服务互相支撑。打破管理界限和媒体分隔,坚持效果导向,守住安全底线,横向上破除媒体机构壁垒,纵向上进行开放式、扁平化管理,使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能够紧密联系、多向互动、灵活组合、协同运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传播效果。
在丰富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在服务群众中吸引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工作生活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迫切需要转变思路,在丰富服务功能上加强设计,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群众实际需求,以服务本地群众为重要目标确定融媒体的具体服务功能。可以纳入县级单位政务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并不断拓展便民服务项目;引入本地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网络文化活动等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丰富县级融媒体的服务功能,让群众真正用起来、离不开。
在选用育留人才上下功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紧缺是制约县级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融媒体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在选用育留各个方面发力,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积极投身融媒体中心建设,大胆干事创业。拓宽引才渠道,与上级部门、周边区县、互联网公司等加强沟通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并用好各类人才。根据融媒体发展实际确定人员编制,引导鼓励优秀人才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项目带头人、骨干成员,形成稳定的工作队伍。建立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在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根据各地实际完善运行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能强求一个模式。各县(市)需要综合考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条件,因地制宜形成融媒体中心经营管理模式。资金、技术、人才实力比较雄厚的县(市)可以采用“自办”模式,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进行集约化、统一化管理,形成融媒体中心。资金、技术、人才实力较弱的县(市)可以采取“合办”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用、人才共建、数据共通。
把握大势 稳中求进 篇6
201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前召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两会”上,各地亮出了“新常态”下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绝大多数省份下调了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上海市则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只有个别省分没有降低增速。
2014年,全国实现了GDP增长7.4%,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同时,也有25个省份未完成本地年初预期的增长目标。2015年预期目标下调之后,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仍将维持7.5%到8%的增长。这一发展速度基本与甘肃、青海、广西、四川等西部省份持平,同时还高于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这些省份的预期增长目标定在6%左右。
各地GDP预期目标下调,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而决定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发展。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创新、三农、区域发展、对外开放战略等,成为频频出现的词汇。上海市取消了GDP增长目标后,把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描述为: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在全国“两会”上,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仍然是国内外关心瞩目的指标。从各省份纷纷下调了预期目标的情况看,这意味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细化落实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措施,将成为2015年各地的工作重点。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完成调整后的预期目标,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2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当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2014年10月以来,制造业PMI连续出现回落,今年1月份首次跌破50的枯荣线。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此前两天,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进口0.86万亿元,下降19.7%。这些近期重要经济数据反映出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既然大家都认识到,经济的新常态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征是从以往的高速度向中高速转变,那么,保持和实现一定的增速,就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地方将GDP增速下调到7%—8%的出发点。我们要淡化GDP考核的观念,不以GDP论英雄,也不能不要GDP,新常态,要求经济要保持平稳运行稳中有进,只有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保证。
稳中求进 篇7
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对2013年财政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厉行节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甘肃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13年甘肃经济增长12%以上、重点做好六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会议的精神, 按照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 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立足甘肃实际, 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调控、带动的作用, 努力实现全省经济逆势走强、民生显著改善、社会保持稳定、环境逐步优化、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是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为实现2013年经济增长12%以上的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增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二是要紧紧围绕实施“3341”项目工程, 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制定出台新形势下支持三大战略平台建设的财税政策, 继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 积极引导四大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努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 努力做好资源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 为“3341”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目标任务的按期完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是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把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目标, 充分挖掘和发挥促农增收潜力, 确保农民收入再创新高;转变发展方式, 确保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再上新水平;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努力完成减贫150万人任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是要促进全省社会事业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稳定就业, 努力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的目标任务,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社保水平, 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确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
五是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完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强化“两基”建设,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建立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狠抓增收节支, 严格财政监督。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 为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稳中求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篇8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 如何才能破解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运行的总基调——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开新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对这一总体思路表示, 中央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表明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 对巩固和延续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意义重大。
所谓稳, 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上的稳, 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目前, 国民经济呈现出的增长较快, 价格稳定, 效益较好, 民生改善良好的整体态势, 决定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基本取向暂不需要大的调整。宏观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 更有利于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当然, 稳, 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说, 稳, 还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 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因此, “稳”中要有“进”, “稳”, 需要“进”来推动, 来改变。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 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以稳中求进, 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稳中求进保增长
2011年, 世界经济增长在逐步放缓, 国际金融市场面临剧烈动荡;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等等。这些都注定了2011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山西而言, 2011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 山西经济踏上了快速前行的轨道, 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这一年, 山西投资总盘子超过7 700亿元年度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山西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煤炭产量和外运量持续增强, 再创新高;全面启动了非煤矿山、焦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四大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0%, 高出工业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 经济协调性增强;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为转型跨越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面对山西经济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以中央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指导, 指出2012年, 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转型和跨越的关系、稳和进的关系, 在稳的基础上求进, 在进的过程中保稳, 坚持工业稳增长, 农业抓产业, 转型促项目, 发展增投资, 该稳的切实稳住, 该进的加快推进, 抓住各种机遇, 能大发展则大发展, 能快发展则快发展。
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要以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为总体战略, 以建设“综改区”为总抓手, 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在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 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有新进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 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有新成效, 保持山西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
对此, 袁纯清书记强调要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要发挥煤炭产业的基础作用, 巩固扩大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成果, 加快整合矿井机械化改造, 做好煤炭及相关产业文章, 提高煤炭洗选率和就地转化能力, 打造循环链条。
要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保证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投资需求, 把握中央财政和信贷政策导向, 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 加大境外招商引资力度。
要发挥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要抓好两头, 一头是国有大企业, 加快实施“双千亿工程”, 做强做大主业, 实施一批大项目。每位常委要联系一个特大型企业, 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一头是中小企业, 建立市县领导干部联系中小企业制度,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推进机制, 发展担保机构,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要发挥综改试验区的引领作用, 确保2012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把“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试点与扩权强县试点结合起来。对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领域的重大项目, 做到政策优先倾斜、要素优先供给、服务优先保障、难题优先解决。并计划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
要发挥城镇化的承载作用。重点实施大县城扩容提质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做大城镇体量, 鼓励县城及周边乡镇组团发展。
2012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要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2012年也是山西“项目落地年”, 山西将加大工作力度, 使项目落地率达到50%, 落地资金超过1万亿元;2012年还是山西经济再加速的关键一年, 山西经济将稳中求进, 开创出转型跨越的新局面。
链接
2001定调2002扩大内需
2002定调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
2004定调2005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6定调2007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定调2008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2008定调2009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9定调2010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迎接挑战抓机遇,稳中求进促发展 篇9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 矿井领导非常重视, 利用早班会对煤电公司董事长蔡林森在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的讲话进行了宣传贯策;并利用“六矿时报”、广播、电子屏幕、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势进行宣传。4月26日, 矿井又派人到龙岗电厂, 把内蒙、山西等外地向电厂供煤等待卸车的长长车队进行了录像, 并在班前会上进行了放映, 更直观的反应出当前的煤炭形势, 体会到面临的销售压力, 从而激发职工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压力层层传递。
二、强化煤质管理抓好提质增效
在煤质管理方面矿井年初制定了煤质考核办法, 即把煤质作为安全结构工资5%的比重参与考核, 煤质的好坏与矿井每个人的收入挂钩, 使每个人都去关心煤质。为提高煤质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煤质管理, 已初步重新拟定了煤质管理补充文件, 把煤质抵押仅限于与煤质管理紧密联系的生产科室和生产区队, 其他经营和政工科室不再参与抵押, 以避免抵押作为福利来管理, 使煤质管理的主体更加明确, 责任更加清晰, 考核更有力度。
三、强化劳动组织科学定岗、定员、定编
开展劳动组织整顿, 是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为做好三定工作, 切实减少闲置人员, 增强职工素质, 提升单产单进水平, 提高劳动效率, 降低用人成本, 增加职工收入, 首先对采掘区队进行了定岗定员, 对工作目标不明确的区队重新进行了调整, 该撤的撤, 该合的合,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另外矿井积极做工作, 对七名接近退休的中层干部转为协理员, 从那些合并区队及定岗余下的中层干部中挑选一些责任心强、工作能胜任的同志补充到这些岗位上, 实现了在总体干部职数减少的情况下, 完成了一线区队的定岗定员工作。
矿井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后勤服务和机关科室的定岗定员工作, 对后勤服务区队拟推行包岗包薪政策, 对科室拟推行大科室, 对职能接近、业务交叉的科室予以合并, 以此来完成整个定岗定员工作。
四、强化成本控制实现节支降耗
严格执行煤电公司和矿井年初所制定的有关工资、材料、电费等方面的管理文件, 刚性考核、月底兑现, 使成本始终控制在煤电公司所下达的目标之内。
(一) 物资管理方面:
五月初, 我们设计了材料现场管理台账, 要求企管科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材料现场管理给予督促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 能现场整改的必须现场整改, 不能现场整改的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 按要求登记台账, 由企管科负责复查落实整改情况, 并在第二天早班会上进行通报, 同时要求, 对违反材料管理办法应予处罚时, 仅对准个人不能对准区队, 以增加管理人的责任心, 此办法暂在企管科实行, 待完善后要求在所有科室副科级以上人员中实行。三是五月初, 规范了区队材料限额领用台账, 班组建立班组材料明细台账, 标明本月工作计划及材料月度限额, 区队、班组当天登记材料使用规格数量、单价、月度累计、可用余额、材料用途、领料人、仓库发料人。所有材料领用有企管科开票, 仓库发放, 企管科开出的材料领用票据、区队及班组材料领用当天登记台账。
(二) 工程材料管理方面:
首先优化设计,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核算材料使用数量, 对不合格的工程, 不予验收, 整改中多使用的材料, 从工资总额中等额扣除。这样职工就会严格要求做到一次成巷, 不搞重复工程, 从而杜绝材料浪费现象。
(三) 五小电器修旧利废方面:
改变修旧方式, 把以往的委托外修变为自己修理。三月份之前, 矿井的风动工具全部委托鄢陵一修理厂进行修理,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费用, 从三月份以后, 矿井抽调三人专门成立了风动工具修理车间, 所有风动工具全部自己修理。并要求各使用区队能自己在井下修理的都自修, 以减少井上下打运费用, 三四两个月, 仅修理车间就维修凿岩机26台, 风镐18台, 奥钻11台, 气腿10个, 帮锚钻6台
五、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
当前煤炭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销售形势下滑, 资金供应紧张, 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 无论面临什么困难, 生产任务多么繁重, 我们都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这是开展一切工作必要的前提条件。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
要搞好安全生产除抓好重点环节的安全外, 在全矿范围内继续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等标准化建设, 以提高职工抓安全的士气和决心。在质量标准化方面, 重点做好职工行为的标准化, 各项投入控制在公司所定的成本目标之内, 以最经济的投入确保质量标准化的提高。特别是在当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质量标准化必须贯彻“安全、标准、整洁、实用”的原则, 各项投入按标准进行而不过高的提高标准, 我矿在对五2二水平轨道下山扩修时, 原计划用马路砖铺道, 虽标准高、效果好, 但由于投入过多而放弃了原方案, 而改用喷浆反弹料进行地板预制, 大大节约了资金的投入。
摘要: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 煤炭四大下游支撑行业钢铁、火电、水泥、化工增速全面变缓, 导致煤炭需求疲软, 煤炭价格下降。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4月20日上午, 煤电公司在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再次发动“迎接挑战抓机遇, 稳中求进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六矿围绕煤电公司开展的“迎接挑战抓机遇, 稳中求进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在五个“强化“方面统筹安排了各项工作。
关键词:舆论宣传,物资管理,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吴淑琨.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颜敏.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研究[J].经济经纬, 2002
[3]王灵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刍议[J].财会研究, 2006;9
稳中求进 篇10
工业增速企稳回升
工业增加值增幅回升。5月份, 山西工业增加值完成556.9亿元, 同比增长12.7%, 增幅较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水平3.1个百分点, 增速全国排名第十六, 中部六省排名第四。
1~5月份累计, 山西完成工业增加值2 525.5亿元, 增长11.7%, 增幅高于全国水平1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 累计增速全国排名第二十一位, 中部六省排名最后。
多数市工业增速回升。5月份, 大同、长治扭转了上月负增长的局面, 太原、阳泉、晋城、晋中、忻州五市增幅较上月回升, 朔州、临汾、吕梁三市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5个、3.6个和7.3个百分点, 运城工业增速继续下降。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同比增幅回落。5月份, 山西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煤炭、粗钢、钢材产量分别增长11.1%、12%和11.1%, 但增幅较同期分别回落9.7个、3.4个和1.5个百分点, 焦炭、原铝产量下降, 水泥产量大幅增长37.2%。
产品销售回落。5月份, 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3.48%, 较上月回落1.85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回落3.47个百分点。1~5月份累计, 山西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94%, 较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价格继续回落。5月份, 山西省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继续回落, 除尿素外, 其他产品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其中动力煤价格较去年同期回落75元/吨, 建筑钢材价格降至4 000元以下, 同比回落860元/吨, 二级冶金焦炭降至1 700元以下, 同比回落170元/吨。
电力、铁路先行指标回升
工业用电量增幅由降转升。5月份山西发电量完成209.8亿KWH, 同比增长10.8%, 增幅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 省用电量为145.1亿KWH, 增长6.2%, 增幅较上月回升5.7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19.3亿度, 较上月增加11亿度, 同比增长6.5%, 增幅较上月回升7.3个百分点。山西外送电量为64.7亿度, 增长24%, 增幅较上月回落41个百分点。
1~5月份累计, 山西发电量达到1 078亿度, 增长15.2%, 用电量726.4亿度, 增长8%, 工业用电量584.6亿度, 增长7.6%, 省外送电量累计346.5亿度, 增长32.1%。
铁路装车回升, 运量稳定增长。2012年5月份, 太铁日请求车为45 452车, 较上月增加1 760车, 实际日均装车为22 002车, 较上月增加1 557车。1~5月份, 山西铁路运量完成了25 296.2万吨, 同比增长了8.4%, 其中煤炭的运量完成了21 826.7万吨, 增长10.3%, 其他货物运量3 469.5万吨, 下降2.4%。
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
1~4月份, 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 599.7亿元, 同比增长20.9% (全国为增长12.7%) ;实现利润总额324.3亿元, 同比下降1.1% (全国为下降1.6%) , 实现利税667.8亿元, 同比增长6.2%。山西3 687户规模以上企业中, 1 462户亏损, 亏损面为39.7%, 亏损企业亏损额115.1亿元, 同比增亏46.4% (全国为增亏78.2%) 。
从主要行业情况看, 实现利润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1~4月份, 煤炭行业实现利润315.6亿元, 占山西省总量的97.3%, 同比增长7.8%;冶金行业、焦炭行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净亏损分别为3.9亿元和27亿元, 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扭亏为盈为10.5亿元;化工行业实现利润增长1.8倍, 机电行业实现利润下降17%。
稳中求进任务艰巨
可以看出, 5月山西工业经济增幅明显回升, 从4月的第二十二位, 回升至第十六位, 特别是与中部六省比较, 增速排名从上月的倒数第一, 回升到第四位 (高于湖北11.7%和江西12.2%的水平) , 山西工业增速呈现企稳回升的发展态势, 但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工业发展形式仍然复杂严峻。影响山西工业稳定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制约, 回升基础仍不稳固, 实现山西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趋向和经济指标向好的方向转变, 有利于拉动山西工业产品需求。近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表明宏观调控政策正向宽松的方向转变, 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5月份, 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三个月来首次回升, 投资降幅趋缓, 5月份出口增速比上月回升10.4个百分点, 为今年以来月度较高增幅。随着全国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 必将对山西以基础原材料为主的产品需求产生积极拉动作用。
电力、铁路先行指标明显好转。从5月份山西省工业用电、铁路运量的先行指标看, 均出现明显回升, 5月份山西日均工业用电为3.85亿度, 环比较上月 (3.61亿度) 回升6.6%, 从主要行业用电量情况看, 用电量增幅均较上月有所回升, 其中煤炭行业的用电量增长8.7%, 增幅较上月回升7.3个百分点, 扭转了上月用电量同比下降的局面。从铁路运量情况看, 5月份太铁日请求车和日均装车环比较上月分别回升4%和7.6%, 反映实体经济活动日趋活跃。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5月份, 山西煤炭、粗钢、钢材等主导产品产量虽然同比增幅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但都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基本正常。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测算分析, 煤炭、装备制造行业增幅明显回升, 冶金行业保持平稳增长, 电力、化工行业有所回落, 焦炭行业继续下降。
然而, 影响山西工业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也仍然存在:
主导产品价格继续回落。由于山西省工业主导产品多为基础资源性产品, 在目前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产品价格继续回落, 普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 山西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从重点产品情况看, 煤炭由于需求减少, 动力煤价格同比回落75元/吨, 国内煤炭库存也大幅增加。
企业订单情况没有明显好转。由于近期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陆续开工, 铁路设备订单有所恢复, 如永济新时速集团5月份订单就达9亿元左右, 占今年总订单的七成以上, 但受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减缓影响, 省内大部分企业订单回落。
上半年工业增速进一步回升压力较大。去年6月份山西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531.2亿元, 为2011年前三季度最高水平, 同比增幅达22%, 今年5月份山西省工业经济虽然企稳回升, 但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 由于同期基数提高,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需求情况, 6月份山西省工业经济增幅继续回升压力加大。
审时度势五措并举
面对严峻的形势, 山西工业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既要看到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又要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凸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山西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既是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弱的客观反映, 也有宏观层面主动调控的因素, 又有山西长期积累结构上的矛盾的影响, 符合宏观调控预期。
所以, 必须高度重视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不可低估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带来的影响和企业面临的困难程度, 增强忧患意识, 采取措施可续应对。
面对山西工业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 省经信委主任胡玉亭指出, 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 稳定工业增长, 具体采取五大措施:强化重点工业行业的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 确保重点行业的健康运行;狠抓494个重大技改调产项目的建设、投产、达效、增收;做好山西工业产品的产需衔接, 扩大山西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 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煤炭、电力和运力的需求;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协调有关部门缓征和减免相关的费用, 落实省内企业用煤供需双方直接签订煤炭购销合同, 直接结算的政策措施。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战场, 是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关键。山西省经信委将凝聚全系统力量, 千方百计稳增长, 全力推进山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稳中求进”的四大解读 篇11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来看,2012年中国经济政策强调一个“稳”字,并通过这个“稳”字,来保证经济结构转变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实现现任政府向新一任政府的过渡。所以,从经济政策的层面上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都强调了一个“稳”字。笔者认为,经济政策的“稳中求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增长指标将强调一个“稳”字。可以估计,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GDP还是CPI等,都会把这些指标放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比如GDP的增长为8%,CPI上涨为4‰但我预计2012年的实际情况会比指标要好一比如2012年的GDP仍然会达到9%,而CPI也会在4%的水平上回落。而政府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要改变“唯GDP增长是从”的指导原则,改变对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是希望所有的经济增长成果能与重民众分享。
可以说,弱化对GDP的考核,“十七大”就提出过这个想法。当时的观念是,比GDP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绝大多数人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让全体人民的生活福利提高。因此,考核政府业绩的主要指标,并非仅是GDP。更重要的是保障与改善民生。不过,当外界突发事件出现时,刚刚酝酿的一些民生政策就因新的经济环境变化而终止了。20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所有的经济政策又回到了“唯GDP是从”的老路。可以说,2008年下半年国内经济政策突然逆转,给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无法修复的。
2012年,尽管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不小,但笔者认为,政府并不会走2008年的老路,而是更为审时度势,弱化对GDP的追求。公告显示,面对当前恶劣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政府宁可把追求业绩指标的GDP降下来,也不肯轻易出台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而是强调—个“稳”字。
其次,基本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改变。2012年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稳”字,不仅在于基本的政策倾向不会变化,而且也在于具体的实施工具不会出现重大调整。近10年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表现为“货币依赖症”及过度的财政激励。1998年~2002年,银行信贷增长的速度年均1万亿元,而近年信贷增长速度则达到年均近8万亿元,但实际上,2010年GDP增长还不到2002年GDP增长的四倍。近三年的信贷增长,年均超过8万亿元以上,如果加上银行表外业务及外汇占款,其信用增长占比更是惊人。货币政策是这样,近年来的财政政策更是如此。而这些政策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2012年的货币政策会比2011年有所放松,但这种放松只会是定向的——不是让大量的资金流向投资市场,而是流向实体经济,政府会更注重既有的在建项目完成、农业及支农行业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至于财政政策,会注重结构性减税等,不会出现税收结构重大的调整。
第三,还表现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坚定性。公告显示,201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动摇,以促使国内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也就是说,就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而言,2012年的房价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住房市场将由投机炒作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如果不出现这种根本意义上的转型,那么,房地产市场要持续稳定发展是不可能的。
为何当前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投机炒作最为盛行的市场?因为存在着严重的暴利,房地产早已成了少数人掠夺与转移绝大多数人财富的工具。因此,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不动摇,通过有效的经济杠杆促使国内住房市场全面转型,也是2012年国内经济政策“稳中求进”的重要方面。
第四,公告显示。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可以说,公告所强调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不仅表明了2012年经济政策将出现根本性转向,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及居民财富增长方面的变化。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地工作与创业,才能够为整个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否则,一味发展金融经济,或让金融经济过度扩张,一定会给整个经济生活累积巨大的风险。
总之,2012年经济政策所强调的“稳中求进”,其根本在于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并在该基础上出台政策、落实政策,引导中国经济朝一个新的增长方向转型。
稳中求进 篇12
2014年吉林省商务工作要围绕“五个发展”, 深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 扎实做好“两外一内一服一会”工作, 着力推动内贸规模发展、外贸稳健发展、外经纵深发展、服贸加快发展、会展提质发展, 搞活大流通, 建设大市场, 发展大贸易。
一、推进商务领域改革, 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全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环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后, “弱化审批, 强化监管”将是内贸发展的长期政策取向。二是全面深化外贸领域改革。外贸领域改革的总基调将是以开放促改革, 以改革促发展,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将是今后最大的“蛋糕”, 把握改革的核心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三是全面深化外经领域改革。我们要创新完善“走出去”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政策与服务体系。四是全面深化商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下放和取消加工贸易等领域行政审批事项, 尽快理顺成品油流通管理职能。
二、发展现代流通, 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一是促进商贸零售业升级。结合工业化、城镇化要求, 推进商业网点规划编制, 推动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支持欧亚集团等大型商贸企业升级零售业态;支持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社区配套商业设施, 推广专业店、专卖店、工厂体验店、奥特莱斯等新兴业态。二是培育骨干特色专业市场。实施“三九工程”, 开展“直供直销”, 以长春蔬菜中心批发市场为试点, 探索公益性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三是做强商贸物流业。指导长春市物流配送示范试点城市建设进程, 推动吉林等中心城市物流配送相关工作。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五是支持发展连锁经营。六是壮大商贸服务业。适应餐饮业结构调整, 鼓励发展大众餐饮, 全省餐饮业收入增长10%。七是积极培育消费增长点。八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快推进两法衔接进程, 加强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拓展12312举报投诉网络平台功能, 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
三、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 提高外贸核心竞争力
一是发展壮大对外贸易主体。对重点主体企业、主体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 确保重点企业市场不丢、份额不减;扶持中小微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 组织好美国加拿大、南美巴西阿根廷、中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远东、欧洲、非洲、中东土耳其、东南亚及澳新等境外重点经贸活动, 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外贸出口基地发展。四是培育外贸自主品牌。五是努力发展进口贸易。六是积极扩大沿边开放。
四、加快“走出去”步伐, 激发开放型经济新活力
【稳中求进】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