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2024-07-19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精选9篇)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1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社会转型的嬗变,这使得现在的中学生普遍都面临着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心理问题直接和间接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近几年呈现居高不下。对当前中学生的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这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意外伤害,有助于落实新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成因

笔者根据调查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观察分析,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过度焦虑、抑郁等,如果不能及时舒缓,往往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甚至自杀等。

就拿最严重的中学生自杀来说,学生自杀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这些学生选择了一种惊人的方式,给我们敲响了一个个警钟:2013年1月17日晚,“扬州市最好名校”树人学校一16岁初三男生留下4封遗书后,从教学楼5楼跳楼自杀。分析认为,该生学习压力太大,大到生命不能承受的地步。可见中学生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又无法排解,往往会产生意外。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这些极端个例的悲剧,究其原因,从学校的德育角度看,存在德育、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压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本来该德育和智育该协调发展,但在实践中,教师唯分数是从,学校考评也过于看重分数,家庭和社会的

压力都落在学生稚嫩的肩上,考试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崩溃,从而做出极端的举动。在德育内容上,心理教育严重不足。虽然来近年来中学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但大都流于形式,所谓的心理咨询室既缺乏专业人士,又没有学生咨询,形同虚设。学校缺乏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再加上一些学校管理不善,有一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导致师生矛盾激化,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中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弱,出现了心理问题,由于个性等种种原因,不去寻求帮助,而是采取悲观的方式来自己了结等。此外还有家庭关系,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亲情冷漠也是诱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二、矫治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的不当教育有关。因此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乃是当务之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去,存进各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整合,并将之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运用到个别学生的转化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

教师也要不断进修,大力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更好的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和能力,落实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

在轻松愉快中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同时要转变育人观念,不要把分数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

此外,还要重视对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现在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工作压力现在较大,一些教师往往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及时排查,并采取治疗等措施,让一些有心理疾患的教师及时整改和矫治,防止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影响学生。

2.培养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

就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仍有很大的不足。城乡差距存在,导致心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广大农村中学普遍缺乏专业的、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是有也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要对现在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大力向农村中学倾斜,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财政拨款上予以大力倾斜,以尽快缩短与城市中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3.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心理教育教育课程,开全开足,杜绝被别的学科挤占的错误现象。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配合班主任开展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以及品德问题生、思想问题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并给以格外关注。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而且迫切,但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防止意外,不仅仅是学校的职

责,还需要社会、家庭等予以配合,它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并采取以上措施,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2

一、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到的高校资助工作主要指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这四种资助是目前高校覆盖面最大、受益学生最多和国家财政投入最大的资助方式。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2],主要是为了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几年的实践,高校学生因贫辍学的情况已大为减少,基本实现了考得上大学、读得起大学的目标。这是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建立的一大历史功绩。但也出现了资助申请标准不统一、评定程序简单、资助使用缺乏跟踪监督等问题,资助行为的公开性、公平性、有效性受到极大质疑。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困难。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高校难以掌握其家庭经济实情。有的学生将资助视为荣誉的证明,即使不符合经济贫困条件也提出申请。加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没有量化指标体系,难以有效界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3]。二是无偿资助比例过高,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思想。有的学生把资助当成了福利,认为这是国家理所当然应该给学生提供的经费,形成了“等、靠、要”思想。申请不到奖学金就闹情绪,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更有甚者不仅不对国家的资助政策心存感激,反而把自己家庭的困难归结于社会和国家制度,思想上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在学生中散布负面言论。三是物质资助丰富,精神帮扶匮乏。国家财政每年给予学生资助金额多,帮扶力度大,但是却缺少对学生行之有效的、系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等。虽然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加强学生这方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收效甚微。

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目标,但对于培养思想道德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最根本战略目标,还未真正发挥作用。而这种战略目标的实现远比资助成百上千学生完成学业意义更为深远。简单地说,当前高校资助体系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制度设计的初衷与制度执行的真实情况发生了偏差,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的症结,找到实现资助政策体系长远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念认识层面的滞后,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漏洞,这些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促使我们调整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内在动力,认清了问题的缘由使我们更明白未来前进的方向。

从制度顶层设计的背景看,《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文件的出台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的产物,那时我国正处于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国家财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跃上了新台阶,建立全国性资助政策体系的时机也已成熟。相比西方国家教育制度,我国公办教育占绝对支配地位,因此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政府唱主角,政府是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领导者和服务者,这一角色定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国家政府大包大揽、责任过于集中、负担较重的弊病。这一问题在目前的资助政策体系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资助政策体系设计未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辩证法原则

前面已经从《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文件出台的背景谈到了资助政策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制度,该文件始终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作为资助体系建设的责任人,明确了政府在资助政策体系建设中的各项义务,但作为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也就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却没有涉及,这就导致义务与权利在资助过程中的失衡[4]。也就是说,政府只有义务,学生只有权利。笔者认为这是当前我国资助政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矛盾。

(二)资助政策体系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不管是《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文件还是近年各省相继出台的实施办法,对资助过程、效果的评估与监督均没有系统规范的意见,最多只是明确受资助者的申请条件和违约责任,对于资助过程中学生如何使用资助款,资助目标是否真正达到没有评估和监督,导致资助活动成为单纯的向学生“派钱”,成为国家发给学生的福利。

(三)资助政策体系的宣传引导不到位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资助体系成为政府一厢情愿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在资助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加之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尚未建立针对资助政策体系的教育、宣传工作机制,学生只能被动地填报各类表格,学生对于国家为什么建立资助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如何运行,自身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导致学生对资助政策的理解与制度设计的思路出现偏差,增加了资助政策体系执行的难度。

(四)资助政策体系领导机制和专业化建设有待完善

现行资助政策体系的领导机制还不十分健全,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对资助活动不能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各高校在执行资助政策中认识不统一,执行标准不一致;资助工作被视为普通学生工作对待,院系辅导员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但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资助工作的专业性大受影响。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引入权利与义务理念,用法治思维优化政策体系设计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政府放权是大势所趋,教育领域改革今后也必将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5],因此在资助政策体系下一步的推进过程中也要体现这一理念,以权利与义务的形式体现政府与受资助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改变国家承担全部责任,学生成为单纯受益者的政策导向,重点明确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让学生认识到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尽义务,打破过去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政府享有的权利也在要政策体系中进一步明确,如对资助政策的最终解释权、资助对象审批后的否决权等。总之,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6],促进资助政策体系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加强资助政策体系评估与监督机制建设

既要重视对资助过程的评估与监督,也要重视对资助效果的评估与监督,依据评估与监督结果来调整资助行为,使资助行为更加精准地服务于资助政策目标的实现。一是可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既对资助工作的宏观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又对资助个案进行动态跟进,改变政府和学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建立资助评定与资助效果挂钩追责制度,减少资助评定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评定工作严肃性。二是加强对学生使用资助经费的监督,要求受资助学生定期向院系学工部门上报资助经费使用清单,院系辅导员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接受资助后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行动态掌握,及时提醒学生履行承诺,用好每一份资助款。三是将受资助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纳入监督范围,发现学生在资助申请中弄虚作假,或是接受资助后从事违法违纪活动和其他有违伦理道德的活动时要停止资助,并迫缴已发放资助款。

(三)加大资助政策体系的宣传引导力度

一是各高校要开设专门的资助政策咨询室,指派专人负责全校学生的资助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新生入学后要组织专门的资助政策集中宣讲,使学生对资助政策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二是要加强资助评定工作的公开宣传力度,每年在资助评定前各院系要大张旗鼓地张贴评定通知,发放资助政策简介手册,在校内网开设专栏进行公示,尽可能扩大资助政策知晓面,为资助评定工作开展营造公开透明环境,防止资助评定成为少数人的专利,降低暗箱操作可能性,提高资助评定工作公信力。三是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有关资助政策的内容,教育学生正确理解自身权利义务,提高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树立受资助学生楷模,让学生感受到接受资助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四)完善资助政策体系领导机制建设,提高资助工作专业化水平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3

一、当前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

1. 个别焚烧秸秆现象依然存在

个别农户图省事,直接燃烧秸秆,或者还田后将遗留在地表的秸秆收集后集中进行焚烧,焚烧时产生的高温会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导致氮素挥发,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秸秆养分损失甚至当季作物减产;焚烧秸秆还会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产生原因:农户认识不到位,不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农民科技种田的认识度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焚烧秸秆的现象就少;反之,机械化程度低的地方,秸秆还田面积少,焚烧秸秆的现象也就越多。

2. 粉碎后秸秆过长,抛撒厚,入土浅,难分解

有的地方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粉碎过长(大于10厘米)过粗,或粉碎后直接抛撒在地里,抛撒较厚,耕层浅,耕作时翻压不进去,耙不实,土壤疏松,影响整地质量;播种时秸秆挡耧腿,造成播种深浅不一,出现缺苗断垄或疙瘩苗现象。另外,还田秸秆过多过长会导致秸秆入土后长期无法腐解,造成土壤悬空,失墒快,出苗后的小麦苗弱、分蘖少、易旱、易感病。

产生原因:一是由于秸秆还田技术需要多道工序和相应机械配套作业,一次性投入较高,需要的机械不一定能买全;二是因深耕费用高,机手为省油钱,还田作业时速度过快,或没有用大马力翻耕机作业,秸秆翻压入土浅,耕深不足20厘米,翻入土中的秸秆不能与土壤充分融合,不利于秸秆分解和腐熟,导致跑风失墒,影响小麦根系下扎和麦苗生长;三是玉米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含水量,播后未及时浇水或镇压的,会导致小麦种子与土壤接合不紧密,产生“虚空”现象,小麦扎根不牢而死苗。

3. 秸秆还田后没有补充氮肥,碳氮比失调,以及翻土壤前水分散失,致使秸秆腐熟慢

近几年配方施肥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民对秋季秸秆还田的地块不施用土杂肥、有机肥,仅施一袋含磷或钾较高的配方肥,未增施氮肥,导致氮肥施入不足,秸秆腐熟慢,造成来年麦苗脱肥早,苗黄、苗弱,影响小麦产量。另外,玉米收获后,粉碎的秸秆没有立即还田翻入土中,而是覆盖于地表,导致秸秆中的水分很快散失,翻入土壤后不易腐烂。

产生原因:玉米秸秆在分解腐熟过程中,碳氮比发生变化,需要施入一定的氮素以调整碳氮比。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当底肥不足时,就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会因缺氮而黄化、瘦弱,生长不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所以进行秸秆还田的地块除了在犁地前施足基肥、磷钾肥以外,每亩还要多施尿素4~6千克和秸秆腐熟剂4千克,才能满足土壤微生物在分解玉米秸秆时所需氮素,避免后期作物早脱肥。

4. 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较重

玉米秸秆中留存多种病原菌和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的卵、幼虫、蛹等,秸秆还田时如深度较浅,越冬后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农民在播种时做未种子药剂处理与麦田病虫害综合防控,也会使麦田病虫害发生较重。

产生原因:一是农机手秸秆还田深度不够,既有秸秆还田机本身功率小的原因,也存在农机手为了省油、多赚钱,未把秸秆反复粉碎和深埋等因素;二是农民不重视或不知道病虫害如何早预防早处理,没能彻底切断传染源,导致来年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5. 土壤墒情较差时不造墒、不镇压

玉米收获后没有进行造墒就开始犁地翻压玉米秸秆,过干的土壤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速度,造成来年秸秆腐烂不完全。小麦播种时,如不适当镇压,将使还田秸秆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土壤透气性强,风吹土壤失墒快,秸秆腐烂分解变慢,造成小麦出苗不整齐,遇冷易遭受冻害。而没有秸秆还田或还田量少、播后没镇压的地块,相反小麦出苗却比较好、冻害轻。

产生原因:没有秸秆还田或还田量少、播后没镇压的地块,种子与土壤结合较紧密,土壤透气性差,风吹土壤失墒慢,当季并没有表现相应的干旱形势,因此小麦出苗比较好、冻害轻。

二、解决办法

1. 趁青作业,粉碎秸秆,数量适宜,尽早耕翻

①趁青作业。玉米摘穗后要趁青还田,此时玉米秸秆较脆,易被粉碎,还可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易于腐烂分解,增加土壤养分。

②粉碎秸秆。注意提高粉碎质量,建议选用大型秸秆粉碎机,作业时要求拖拉机手用低挡作业,以增加粉碎时间和切割速率,秸秆粉碎长度以5~10厘米为宜,并使粉碎的秸秆抛撒均匀。

③数量适宜。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并非越多越好,需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以风干的秸秆计算,还田数量一般以300~500千克/亩为宜,秸秆还田数量过大、操作粗放容易造成土壤耕作质量差、覆盖不严、墒情差等,造成黄苗、死苗,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在水田进行秸秆还田时,还要防止秸秆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酸对根系的毒害。

④尽早耕翻。还田后要及时耕翻20~25厘米深,使秸秆残体分散均匀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加速秸秆腐熟,减少养分损失,多耙几遍,消灭明暗坷垃,达到上虚下实,防止土壤孔隙度过大翘空,以利保墒。

2. 适量补施氮磷素肥料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过程,亦即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要吸收土壤中原有的氮素、磷素和水分。试验表明,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碳、氮、磷的比例约为100∶4∶1,而玉米秸秆中这3种元素的比例约为100∶2∶0.3,当底肥不足时,就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造成幼苗缺氮、缺磷,出现黄苗,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因此,秸秆还田后,深耕翻前要施入适量速效氮、磷肥,降低土壤中的碳氮磷比,既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快秸秆腐解,又能满足幼苗生长对氮素、磷素的需要,为后期生产提供各种养分。在正常施足底肥(50~60千克/亩)的基础上,再适当增施46%尿素4~6千克,避免下茬作物苗期因缺氮发黄。有条件的地方,还田时最好增施秸秆腐熟剂2~4千克/亩,加速秸秆腐熟,使之尽快转化成养分供作物生长。

3. 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应运出田外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彻底切断污染源,以防来年病虫害蔓延和传播。具体防控措施有两种:一是小麦播前整地时,每亩用3%辛硫磷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5千克/亩随犁地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二是进行种子处理,用杀菌剂(如3%苯醚甲环唑或6%戊唑醇等)+杀虫剂(如70%吡虫啉粉剂或5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麦种,从而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和地下虫害。

4. 适时造墒,精细整地,合理镇压,提高播种质量,适时冬灌

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本身吸水和微生物分解吸水,会降低土壤含水量,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速度。因此要足墒还田,若底墒不足,必须适时造墒,使土壤含水量达到60%左右,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小麦播种前要精细整地,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消灭坷垃,达到上松下实。秸秆还田后易使土壤中的作物纖维增加,造成小麦播种深浅不一,形成深播弱苗或浅播越冬死苗,导致穗数不足、产量降低。为保证作业质量,最好采用机械播种,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减少麦粒架空和麦苗根部漏风状况,促进秸秆腐烂分解,提高播种质量,并适当增加下种量1~2千克/亩,播后合理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发芽扎根,提高麦苗抗旱、抗寒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在小麦越冬前最好进行一次冬灌,并结合冬灌进行一次划锄镇压,充分压实土壤,弥合土缝,以利于保肥、保温,防止水分蒸发,减少冻害,确保小麦顺利越冬。冬小麦适宜冬灌时期一般为11月底12月初,土壤“夜冻昼消”时为宜。冬灌过早,气温较高,蒸发量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地面积水结冰,麦苗在冰层下易窒息死亡,或形成冰块,抬起土块,拉断麦根,吊死麦苗。

第一作者简介:于金宝,农艺师,山东曲阜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山东省、济宁市和曲阜市科技研究推广项目多项并获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多篇。联系地址:于金宝 丰宗鹏 山东曲阜市农业局 邮编:273100;宋庆国 曲阜市吴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邮编:273110。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4

一、当前矛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

少数人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欠缺。特别是在农村,有些群众在法制观念、法律知识上还较欠缺,遇到矛盾纠纷时,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不是靠公力救济,而是靠私力救济,轻则骂、重则打,常常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而引发了双方的矛盾纠纷。

一些干部对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时间顾及民间纠纷问题;有些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才是“硬指标”,而解决矛盾纠纷问题是“软指标”,没有把正确化解纠纷矛盾放在新时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调解矛盾纠纷时过于形式,该协调不协调,或者工作不及时、不主动、不到位、不落实。这种认识上的误差是导致矛盾纠纷化解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普法工作虽然年年开展,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很有限,再者群众素质不一,很难一一普及,造成城市和农村的普及程度很不平衡,有的群众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漠不关心,认为学不学、用法与不用法没有多大利害关系,遇到矛盾纠纷总是不能拿到起法律武器来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创新精神,工作力不从心,效果不好,是队伍中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

二、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

健全组织,完善网络。在纵向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调委会、调解小组、十户调解员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在横向方面,要报请党委、政府牵头,司法行政机关协调、组织,形成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组织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司法行政系统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监狱、劳教所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抓好乡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规范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探索集市贸易市场、经济开发区、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矛盾集中地建立人民调解组织。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提高基层司法所保障水平。司法所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经费必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切实保障司法所开展包括人民调解、帮教安置、社区 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方面业务工作所需要的经费开支。各区县要按照上级部门共同制定的司法所业务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为指导,加强研究本区县的业务经费保障机制,更有效地发挥有限经费的作用,保障司法所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司法所和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作用。针对当前经常发生的婚姻家庭、土地补偿、移民安置纠纷等问题,经常进村入户,认真排查摸底,认真分析当前群众纠纷发展变化特征,大胆探索新形势下调处矛盾纠纷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建立快速反应纠纷网络的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加强司法所处理矛盾纠纷的力度。发挥职能,积极参与,主动介入。三是要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形成综治牵头、公安、司法、民政、国土等有关部门参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分析本地区、本单位的形势,及时排查,发现纠纷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实行挂牌督办、专人负责、定时办结。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纠纷。

加大普法力度,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要加强对群众的政策法规教育,扩大普法的广度、深度,采取广播电视讲话、法律讲座、学生带法回家、法律文艺汇演等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农村深入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注 重普及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广大农民遵纪守法和运用法律开展维权。要大力推广政务、厂务公开,增强各项工作透明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政务管理,使干群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减少干群之间的矛盾纠纷。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督办机制。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做到知情在先、工作靠前,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各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工作制度,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部门、单位、责任人,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的督办力度。对矛盾纠纷处理不力,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应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5

中共金坪镇党委

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分析我镇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当前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加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风不浓,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仍有差距 目前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要我学的思想,而没有认识到学习对于个人修养和提高工作技能的作用,没有形成我要学的意识,使目前的中心组学习、机关学习、定期培训等学习机会流于形式;有的干部工作凭习惯和经验,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适应不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工作,习惯于做好眼前工作,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慢,市场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不强,对工作起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有的干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善于研究、总结经济规律,一些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着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习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式管理和决策,不善于用法律和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

(二)作风不实,干部队伍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有的干部淡化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与群众的关系由鱼

水关系转变为蛙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落实上级任务,没有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有的干部进取心不强,感到工作没有什么成就感,不思上进,消极怠工,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了解社情民意不够,对村(社区)安排布臵多,检查督促少,具体指导少;一些干部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重点不突出,一些干部缺乏活力、干劲,工作不深入,工作效率不高,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较艰苦,一些干部无心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跑调动,对本职工作往往敷衍了事。

(三)制度不适,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相对滞后 首先是岗位设臵不科学,按照目前的“三定”方案,乡镇设“三办一所三中心”,机构设臵上与工作实际不相配套,混岗、一人多岗、一个岗位多位领导分管、职责不清,岗位不明的情况十分突出,编制和岗位不对口的情况非常普遍,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或者是不到位;其次是干部考核机制不健全。虽然有严格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能够得到落实(如出勤考核),而以事为主的目标考核由于考核指标没有量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年终考核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一些干部失去工作积极性;三是绩效考核难逗硬。公务员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了年终奖,使得乡镇可以利用的等次考核不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仅靠评优评先兑现考核评价结果,很多人误认为

绩效工资是自己工资的组成部分,是自己应该得的,所以绩效工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四)出口不畅,基层干部合理流动和未位淘汰有待完善 虽然我区出台了有关公务员交流的办法,从去年开始实行并进行了有益的偿试,以后每两年在全区开展一次公务员交流,但是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长期以来没有进行交流,使乡镇干部本地化现象严重,在同一地方工作久了,一些干部工作缺乏上进动力,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降低,而惰性增大,还有一些人因此形成利益小集团,影响正常推行政策和落实工作的情况;同时一些年龄偏大,或者升迁无望的机关干部,不服从组织分配的工作,或者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甚至公然跟党委政府对着干,无视机关管理制度,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对待这样一些人,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约束。

二、对策和措施

(一)转观念,加强学习提素质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乡镇干部头脑,强化观念更新,以适应时代的特征、工作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把乡镇干部工作重心引导到抓好经济发展,落实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维持农村稳定,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实现从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乡镇经济发展者、新农村建设指导者、社会事业服务者。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一要加强系统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培训,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要向专家学习。邀请一些经济、管理、农业方面的专家等研讨发展形势、培训干部。三要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等优秀品质及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学习。四要在实践中学习。教育乡镇干部在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勤学习,多思考,善总结。五要加强干部的交流锻炼,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也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发展的能力。

(二)强意识,转变作风塑形象

一是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观念。以乡镇便民服务站建设为契机,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举措,主动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注重尊重群众的意见,尤其是在修建道路、水利工程和征地拆迁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在心理上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要切实按政策实施,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塑造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各部门的行风建设,从群众利益、行业特点出发,制定有利于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各种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运作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继续开展群众满意站、所评议活动,加强文明示范窗口建设,促进行风好转。三是开展“塑造乡镇干部新形象”活动。打造一支“能吃苦、会干事、讲奉献”乡镇干部队伍,注重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务实高效、办事依法廉洁、为民全心全意的形象塑造,通过勤学习、勤调研、勤办事、勤修身来塑造新形象。

(三)抓创新,理顺机制提效率

一要创新运行机制。根据有利于理顺政府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职能转变的原则,适应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需要,科学设臵乡镇人员编制和工作岗位。乡镇应按主要产业发展、稳定综合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工作机构或服务机构。同时细化岗位职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真正使干部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把时间花在促农民增收上。二要创新考核机制。首先是科学分解考核项目。在制定干部实绩考核目标过程中,把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细化为具体的考核项目,分别确定考核目标值。其次是合理设臵考核内容。根据被考核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重点,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式,以目标管理的科学方法为主,结合民主评价、分管领导评价、社会综合评价等多种因素,使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其三是综合量化考核结果。采取百分制考核计算办法,对共同目标、工作目标、民主测评、考核组综合评价、获得奖励情况等项目累计计算加分,同时区别对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三要创新绩效

管理。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应用,除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外,还要与绩效工资部分进行挂钩,对乡镇干部所扣绩效工资,按照考核得分情况进行再次分配,实现绩效工资向重要岗位、任务繁重、成效明显的干部倾斜。

(四)加强交流和淘汰,拓宽出口增活力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6

中国的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近几年虽然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不是很完善,目前土地市场存在许多急需改革的方面,主要问题如下:

1.农村与城市分割的二元性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现象,造成土地市场的“价格双轨制”,扭曲了市场功能。

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土地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归属各级政府进行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所有土地进入城市市场必须首先由城市政府当局进行强制征用,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必须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几种方式将之再配置给城市使用者。因此政府拥有从农村获得土地及将之转换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性权力。这种二元制土地结构在土地转换中的价格双轨制造成了以下问题:农村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不能参与土地市场的交易,不能参与分配土地在城市市场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所获土地补偿远远低于农用地在城市被作为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土地价值;由于可以强制低价从农村获得土地,助长了对土地的无效利用,造成城市“摊大饼”式粗放扩张,加大了农田流失率;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征用获得大量预算外收入,形成“土地财政”,助长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转让收入及土地相关融资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土地储备制度功能异化;由于土地价格双轨制的价格差,出现了大量的寻租现象,为腐败创造了可能。

2.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不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近些年在界定土地使用者与国家的权利及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已取得进展,但依旧存在沿着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两个轨道分别进行改革的问题,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相互矛盾或不完整:首先是法律涵盖面不健全。在我国宪法中表明政府为了“公共利益”有权征用土地,但在《土地管理法》中对“公共利益”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和界定,也没有对其具体范围进行严格限定。这类限制的缺乏,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供了便利。在此框架下,政府既作为土地的惟一供给者参与市场,同时又是市场的仲裁者,政府角色的双重性导致强制性征地范围过于宽泛;其次在土地补偿方面存在法律缺陷。在土地管理法下,土地的价值是根据其在城市的位置来确定的,它与补偿的目的无关,而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是与过去三年农业年均产值的倍数相关联。在土地被作为商业用途时,给农民的补偿明显会低于政府从最终使用者那里获得的转让费。考虑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及扩大趋势,补偿标准过低。

总之,我国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一些重要的活动领域缺乏明确、适当的规则,缺乏规制土地储备的框架,缺乏规制土地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政策,等等。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一步完善市场土地配置机制,限定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权利、责任范围,建立透明公开的土地市场。

土地公有制从各方面来分析都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的,应坚持土地公有的地位毫不动摇。在此框架下要进行的制度安排就是修正土地市场的利益主体的权利范围,建立透明公开的土地市场,有效地制约部分地方政府的行为,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土地问题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既是经济社会管理者又是土地管理者的政府、土地的实际占有者及土地需求者,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前两者。因此在加强政府作为土地管理者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改革和完善土地税费改革,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强化土地实际占有者尤其是农民的权益。

(1)以完善土地税费改革为途径,降低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冲动,将政府配置公有土地的权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要界定国家征地的“公共利益”的范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此要进行明确规划,必须对政府强制性征地进行严格限制,对征地的目的和范围要有严格的界定,国家不能滥用征地权。国家征收、征用农民的承包地时,应当考虑土地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产生的巨额级差收益分配方向,应当按照土地的公平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不能牺牲农民利益来降低城市建设成本。这就需要对现行的土地税费进行改革,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一是对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设获得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行制度安排,统一土地税费,统一征收土地财产税;二是统筹安排土地收益,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将更大比例的土地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三是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可考虑将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

(2)进一步发育土地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城市各种建设用地更大范围地通过市场公开出让,完善推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严格划分土地利用的性质,对于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必须实行“招拍挂”出让,防止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加强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管理。将采取协议出让的工业用地也开始采用“招拍挂”制度,允许和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化用途时应该同城市土地“同地、同价、同权”。

(3)限定政府在土地市场上双重角色的功能,界定政府在涉及土地市场方面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要推动甚至主导土地市场化发育和发展的进程,必须代表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政府参与土地市场的建设应从创造和经营市场向培育和服务市场转变。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市

场监管等,推动土地市场发育。首先,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明确权力分工,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第二,健全法律制度,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法制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的行政行为,切实保护市场中各方的利益。第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供应土地的数量、时机、出让方式、年限、价格等,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节约利用。

要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公开办事程序,严格界定并向社会公开有关出让方式的适用范围,从而防止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隐形市场”。完善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土地行政管理部门、银行、财政、工商、税务等)的内部工作制度和程序,让所有土地使用者明确办理的条件和要求。更有效地监督各部门的行政行为,加快土地督察员制度建设,加强社会有效监督,防止个别执法机关和管理部门的非理性行为等。

2.改革深层次的体制缺陷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也是有自己目标偏好的“经纪人”。当前土地市场、土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体制缺陷,政府官员有追求政绩、扩大自己权利的冲动,可通过膨胀自身的土地配置权利获得相关利益,这些偏好导致市场发育不充分甚至扭曲。因此改革体制缺陷也是土地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和不完善的行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目前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就是经济发展,有些地方简单地把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加剧了地方政府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的冲动。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同任用干部挂钩,导致地方政府一味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由于政府拥有最大的国有资源——土地,利用配置土地资源实现GDP增长就是实现其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必然促使地方政府过多地参与市场、经营土地获利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建设或投资;二是改革现有事权、财权不匹配的财政体制,从制度上

逐步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我国的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当前政府的“全能政府”的性质没有很大改变,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需要政府的投入,土地的粗放性、扩张性利用成为重要的财政资源。因此要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给予专项补贴;加强对地方政府土地融资的管理,改革现有的集体土地补偿制度,完善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合理化;将土地资产与收益管理纳入到公共财政的规范管理,逐步调整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政策,逐步调整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政策,界定各级政府的土地资本预算权限划分与预算责任,建立预算约束和预算激励相对等的土地资本预算管理体系。

3.进一步加强土地的法律框架建设,完善土地法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建立在科学合理健全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7

1 项目业主行为不规范

监理工作的范围是“三控、两管、一协调”。“三控”是指对建设工期、投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两管”是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是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关系。这六项工作内容涵盖了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同时“建设工程监理委托合同” (示范文本) 中也对监理方的责、权、利予以明确。但是, 在监理业务具体实施过程中, 有些项目业主并不将这些业务完全交给监理企业, 个别项目业主甚至仅将质量控制一项交给监理企业, 致使监理企业的责、权、利不统一, 工作难度大, 难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另外, 有些项目业主明交暗不交, 即监理委托合同、授权委托书等明确授予监理企业的权力, 但在具体实施时, 仍保留部分权限不放, 特别是投资控制、合同管理这两项工作。再者, 有些项目业主观念陈旧, 像对待施工企业一样对待监理企业, 尤其是当施工质量有问题, 现场监理人员要求停工、返工时, 个别项目业主竟把责任全推到监理方面, 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横加指责, 极大地干扰了监理工作秩序。更有甚者, 某些项目业主直接越过监理人员对施工企业下指令, 个别人员与施工企业相互串通、勾结, 共同对付监理人员, 致使监理人员无法工作。

2 监理费用低影响了监理企业的发展

目前, 我们国家实行的监理取费标准是发改价格【2007】670号, 虽然比以前实行的【1992】价费字479号中的收费标准提高了, 但由于市场的竞争激烈, 大部分企业在具体招投标中实际的取费还是没有执行这个标准, 实际取费还是偏低。仅仅满足成本开支, 建设工期长的工程已形成亏损。按此发展下去, 监理企业将入不敷出, 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经营, 更谈不上发展了。再者, 一些项目业主对监理工作认识不清, 对待监理企业与对待施工企业一样, 极力压低费用, 个别监理企业为了维持生存, 不得不屈服于项目业主的要求, 致使费用降低至亏本的程度。为了不亏损, 降低成本, 监理企业只好从社会上招聘一些退休的、下岗的人员承担监理工作。由于人员成分复杂, 业务能力不一, 人员流动性大, 致使监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致使监理企业形象不佳, 从而造成更多人对监理企业的误解。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项目业主和监理方进行控制, 严厉查处不按规范标准取费的行为, 以行政手段促使监理取费规范化。

3 监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问题

当前, 监理企业之间差距很大, 各监理企业内的人员素质、业务能力也差距较大。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监理企业刚成立时, 为了打开市场, 积累资本, 均极力承揽监理业务;由于企业刚成立, 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人员不整, 现场工作繁杂, 加之建设工期较长, 这些人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 只能边干边学, 致使差距逐渐拉大;许多监理企业创业初期, 既无计划, 也无资金对人员进行培训, 致使监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无法得到提高。2) 随着监理业务的扩大, 不断有新的人员充实到企业中, 这些人大多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 未接受专门的监理业务培训, 素质、能力有大有小, 工作一段时间后, 差距也逐渐拉大。3) 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大, 监理企业不愿花钱培养人才。4) 实际收费标准低, 为了降低成本, 监理企业只能从社会上招聘人员, 这类人员由于工作经历不同, 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不一, 也使企业内部人员差距加大等等。建议今后应加大对监理人员进行监理业务培训,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加大监督力度, 规范建设行为, 促进监理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

以上问题属管窥之见, 期望引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以促进监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摘要:根据目前工程监理现状, 提出了监理工作中项目业主行为不规范、监理费用低影响企业发展、监理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差距较大等问题, 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从而促进监理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监理企业,监理费用,业务能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8

关键词:高等 职业教育 问题 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观念的偏差。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有些学生和家长产生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和“落榜生教育”等错误认识,加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了高职前途无望。这种认识观念的偏差造成了真正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不愿办高职、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不愿读高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读不起高职的困境。

2.资金投入不到位,办学软硬件设施较差。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资金的投入上,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却有限。因此,高职教育只能处于维持阶段,而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软硬件建设。企业尽管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但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和他们密不可分的联系,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不能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的需求。虽然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局限,其专业设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缺乏科学的论证,设置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导致这些专业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二是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不考虑该专业的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是否具备,设置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面狭窄,社会需求不迫切,缺乏吸引力,导致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囤积。三是缺乏特色专业,有些学校缺乏考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急功近利,重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和层次低的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

4.高职教材建设体系尚未形成。到目前为止,高职教材建设体系尚未形成,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在过去中专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而成;二是直接借用本科同类教材;三是组织本校或几所学校教师联合编写教材。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特征不够明显,基础理论分量太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等问题,总的来说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5.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手段陈旧、落后。教师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影响较深,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框框,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滞后。一些高职学校还是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知识教学模式,“满堂灌”现象严重,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必要的互动式的讨论。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程度低,教师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6.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水平,更需要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简称“双师型”)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高职特色难以体现。而高校一刀切的教师职务晋升条件,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明显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7.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据笔者对省内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不具备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条件,而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建立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相去甚远。

二、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的精华在于,它的“一元”为学校,“一元”为企业。学校的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企业的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其中。“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美国、加拿大为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简称cbe。它的最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方式,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明确培训目标,并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出教学大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2.课程设计。目前,国外最典型的课程设计有德国模式和加拿大cbe课程设计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它强调学员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注重实践、掌握技能”。加拿大cbe课程设计模式是把培养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把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把职业能力图表中的专项技能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

3.校企合作。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型。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顶岗工作,以获取工作经验,态度,岗位技能为目标,学生真正实现了学有所用,这样,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更把企业的培训资源直接纳入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分工不同,企业与院校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任务,与院校教育一起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在美国,为使大学与企业加强合作,企业与大学联合创办了“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大学则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1.大力宣传,把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才培养、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本着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省政府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加以认真的考虑和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认识误区,营造适宜其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影响。

2.加大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要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尽快落实好生均拨款机制,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拨款的水平逐步达到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平。实施财政倾斜政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拿出专项拨款投入职业教育,专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学校的实习场地建设。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对专业设置、建设、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是高职教育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前提。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随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动态设置专业,根据需求适时地进行调整优化组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知识和专业技能既要够用,又要有一定发展潜力,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

教材改革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组织有关技术专家针对高职教育编写相应的教材,本着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路,优化整合课程内容,突出高职特色。

3.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办出高职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学要体现职业特色、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努力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4.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让教师走产、教、研相结合道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5.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办学之路,加强和社会、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霍晓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

2.徐洪波.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当前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9

我们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在振兴国有企业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给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也为下一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准备,前不久我们对全公司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们天铁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承认,党员队伍的现状同新时期天铁“二次创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是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有的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产生怀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缺乏信心,认为“共产主义很遥远,能否实现很难说”;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的党员思想空虚,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 人主义思想。

二是部分党员观念滞后,开拓进取精神不足。有的党员不注重解放思想,不注意更新观念,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存在着小胜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心态。

三是党员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现象比较突出。全公司55岁以上党员共有

1071名,占党员总数的20.9%。其中60岁以上的就有916名,占党员总数的17.9%。个别基层单位55岁以上的党员甚至占到党员总数的54.36%。全公司5120名党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276名,仅占24.9%;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1988名,占党员总数的38.8%。个别基层单位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的党员超过了1/3。由于文化偏低,有的党员对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存在困难,理解不深不透,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四是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党员意识淡化。一些党员仅有个别时候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不如普通群众。有的党员丧失了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少数退休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只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极少数甚至成为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三不党员”。

五是党员队伍中一线党员比例小,且呈缓慢下降趋势。有些一线班组没有党员,这些空白班组因无党员在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整体功能弱于有党员班组。

问题的主要成因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因素、组织原因,又有党员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仅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冲击,而且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剧烈的震荡。由于利益的驱动,不少党员在思想上产生偏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外,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也挫伤了部分党员对党的信心,从而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认为“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令人失望”。

二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意识不强。过去延续下来的一些办法,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显得越来越不相适应。如有些单位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简单灌输”、“以会代教”、“以会代管”的做法上,认为只要把党员召集起来学学文件、念念报纸,就等于是做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层次性等特点,使党员教育管理缺少针对性,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三是部分党员放松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一些党员平时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的能力退化,对金钱、物质和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对社会一些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甚至认为“当党员受约束、吃亏”,因而在金钱或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思想作风滑坡,经不起考验。

解决的对策及途径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我们天铁虽然是极少数,是个别现象,但从整个队伍看,其消极影响却是全局性的。为进一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索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强党员队伍素质建设。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先进性意识。要严格党员理论学习和党课教育制度,突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奉献精神教育,尤其要处理好树立远大理想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要求共产党员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又要立足本岗、扎扎实实作好现阶段的每项工作。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组织党员进行讨论,以提高教育效果。要健全支部同党员定期谈话制度,经常了解党员思想,过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完善党员考评制度,创新活动载体,提升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效果。要建立党员“双评一考核”制度,即群众评议、党支部评议和行政考核,以便使党员能够进一步接受来自广大群众、行政部门和党组织三个方面的监督。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及处置结果,要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示。在继续坚持党课、报告会、集中培训、党员活动日、大讨论、主题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责任区、“三高一创”等多种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员模范岗”等新的活动载体,为广大党员施展才干搭建发展平台。此外,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分类分层施教。对服务岗位党员,要从提高服务理念入手,端正态度,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专业技术岗位党员,要侧重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攻克技术难关,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上下工夫;对管理岗位党员,要侧重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开拓思路,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对操作岗位党员,要侧重提高操作技能、改进工艺,实现一专多能。

第三,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动力。要坚持开展争创活动,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对先进的评比,要不定比例、不分指标,以使典型真正体现先进性,达到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的效果。要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一批过得硬、立得住、经得起长期考验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以事迹报告会、上党课、演讲会及专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弘扬先进事迹,使典型具体化、形象化,成为每一名党员心中的典范和楷模。

上一篇:党委学法制度下一篇:风雨路,税收情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