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共8篇)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1
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问题缺陷和改革思路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矛盾重重,面临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逐渐过渡的问题。在统筹社会养老基金时,应考虑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转换成本问题,应由集体经济和国家负担部分转换成本。家庭养老以精神激励为主,但也要实行有效的监督。社会养老基金统筹可采用浮动制的收费办法,以弥补保费收缴水平偏低的矛盾。
【关 键 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有效监督/养老统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71%左右,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 75%,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为适应农村 经济发展,抵御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我国从80 年代中期就开始调查研究农村 养老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1999,康文龙)。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农村养老保障的指导方针。不难看出,其思路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 革的思路一致,即以渐进式推进。应该说,该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非常务实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却偏离了政府的初衷,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政府强制收缴养老统筹费,引导变成强制;赡养纠纷事件逐年猛增,家庭养老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出现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1、缺陷: 1、1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体制转换成本该由谁来负担?我国城市职工养老保障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造成一笔巨额空账,即所谓 的养老金隐性负债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这笔空账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填补:
一、提高在职职 工缴纳养老金水平;
二、分割、出售部分国有资产,补充养老金。就途径一来说,必然造成这样的结果:目前在职职工一方面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进行积累,另一方面要负担现在退休 职工的养老,养老体制的转换成本全部由在职职工承担。显然,这既不公平又不合理作为 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这一批人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很大贡献,其劳动成果的较大一部分积累为国有资产。国家对国有企业实施抓大放小的改革方针,通过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来解决当前的养老金问题从政策上来看是可行的,且合乎情理。因而,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方式二。然而,几乎没有学者、政府官员注意到农村养老保障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变迁过程 中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任何一个自愿参加养老统筹的人,一方面要赡养父母,另一方面要交纳保费,为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作积累。这样看来,这种养老保障体制对他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这应该是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难有突破的深层原因之一。而所谓农民 观念落后,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据调查发现,在农村老年人眼中,地位最高的是那些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领退休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的老年人。所以,在政府提倡农民参加养老保障统筹以自愿为原则的背景下,各地农村,不管经济发达 还是落后,农民参加统筹的积极性都不高。而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往往强制 农民参加社会统筹。这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感和对抗情绪。1、2家庭养老:如何监督与激励? 既然政府大的方向已定,要求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那么,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如何呢? 据《中华老年报》载,山西省有关单位近四年已接待老人来访2 万多起;上海市每年平均处 理6000 起,1995 年天津市津南法院共受理赡养案例比1994 年增长了116.7%。在侵犯老年人 权益的案件中,赡养权受到侵害所占比例最高。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年人多是那些高龄、多病、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家庭养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尽管政府于1996 年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义务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冲突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但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用经济学术语来说,一方所得到的就是 另一方所失去的。如果我们把双方交涉的过程当作谈判,那么就可以用博弈论来进行分析其行为。在谈判过程中,被赡养人经济上依赖赡养义务人,在没有任何第三者参 与下,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谈判的结果自然对被赡养人不利。但是,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绝 大多数被赡养人受到某种程度上的虐待,他们是否有可能联合起来,步调一致,增强在谈判 中的力量?答案是否定的,分析如下:每个被赡养人受虐待的程度不一样,如果谈判取得胜 利获利最多的是处境最不佳的被赡养人;而谈判失败,损失最大的却是原来处境最好者。因 此,处境最好者的占优策略是不参加联合行动,退出谈判,原来处境次佳者马上成为余下成 员中处境最好的,他的占优策略也是退出谈判。这个过程不断进行下去,最终结果自然是联 合行动失败。
但是,博弈论告诉我们,如果谈判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规则作为双方共同的依据,并有第三方严格监督规则的执行,处于逆势方可以得到其应得到的利益。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家庭养老依然问题严重正是由于没有比较完备且可操作的规则,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政府仅仅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至于怎样养才算尽到了义务却没有明确规定。同时,政府要做到有效监督,必须收集充分的资料,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但这样做的成本 之高,足以让政府望而却步。最后,政府基本上放弃了对家庭养老进行主动监督。如果我们把法院仲裁养老纠纷案看作政府对家庭养老的被动监督的话,那么,目前倒是这种监督形式 在消极地起作用。从历史来看,政府对家庭养老的激励基本上是采取精神激励,其具体途径是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树立孝敬父母的典型,起到示范作用;在微观层次上则是通过评选五好家庭,起到鼓励作用。这种方法曾经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下,价值标准日益多元化,光凭精神激励已经远远不够。政府如果打算依赖家庭养老,就必须正视家庭养老中的问题,并且尽快寻找解决 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不是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家庭后不闻不问。1、3社会养老统筹:杯水车薪? 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是目前每月人均缴纳2~4 元的保费,究竟是足以对将来的老年生活起到 保障作用还是杯水车薪?在此,我们可做一简单估算。首先,我们假定:1.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大方针基本不变;2.每人投保期限为25~60 岁,收益期为10 年;3.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参照当前城市个人账 户部分的发放方法进行。有了这些假定下,我们可看看不同缴费水平下老年人每月可领取养 老金数目。缴费水平的高低主要由农民的收入水准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90 年代以来农民的 收入状况(见表2)。比较一下农村平均的现金收支情况,我们发现农民手中的现金并不多,要让农民用现金支付 较高的保费是不现实的。这也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即使在试点工作做的较好的山东省,个人 缴纳保费水平也偏低,大多集中在2~4 元/月。如果按此标准,查表1 可知年老后每月只能 领取养老金7~14 元。考虑到未来经济的发展,我们设想保费采用浮动制,比如每年增长5%~ 10%(尽量与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步),则在该条件下养老金每月可达30~110 元。
依据以下几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1.农村地区消费层次低,并且中华民族的老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2.农村老人有一份自己的土地,在体力尚可下,自己耕种;年迈时,可以出租,基本能解决 粮食问题。3.农村劳动力便宜,所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的扉人成本低。4.由于家中老人日常生活有了保障,年青儿女外出打工在时间上、空间上有了更大自由,可 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并有一部分寄给老人。当然,仅仅有充足的养老基金是不够的尽管这是目前问题的关键,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坚信,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足以聚集各 种资源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农村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1999 年是国际老年人年,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我们殷 切地希望政府、社会和学者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共同努力,探寻 更好的改革方案,合理地解决这个关系到国泰民安的问题。
2、改革思路为: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路如果仍局限于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两个独立的小圈子里问题的答案也许终究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但假如综合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眼界便会豁然开朗。这里对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过从城乡二元到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和附加保障三维的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就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农村养老保障与城市养老体系衔接的三维式思路如下: 2、1在基本保障中农业劳动者通过税收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向全国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机构缴纳社会养老保障税社会养老保障税率应按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指数和人口预期寿命而分别制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一定的比例把社会养老保障税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记入农民的个人帐户一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帐户。农民的个人帐户与居民身份证号码相一致交由农民保管当农民超过一定年龄比如说60岁而且退出自己耕种的土地之后国家开始根据农民个人帐户上的贡献向其个人帐户按年或按月注入可提取的养老金养老金数额,除了农民个人帐户上的金额外还要按当地的生活消费指数、物价指数、人口的预期寿命在一定的全国基数上进行加权计算把社会统筹帐户中的一部分资金加入进来以保证条件不同的各个地区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费用。社会保障岁人中基本养老保障的部分收支应保持均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国统筹专款专用。2、2在补充保险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比如在城市或其他地方打工或工作超过一定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例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缴纳社会补充保障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一定的比例把缴来的资金分别记入雇工的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与城市的养老补充保障系统一样在农民年老时社会保障机构按农民个人帐户中的贡献发放养老金。2、3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以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或个人储蓄的形式获得附加保障。为使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乐于退出其耕种的土地可以在国家新一轮土地承包期政策的约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比如规定到2030年本轮30年承包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农民在城市里工作的补充保障的帐户中已经累积了15年的工龄那么农民就可以获得其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的户口同时不再拥有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因为他已经有了15年以上的附加保障再加上其本身的基本保障养老应该不成问题了。三维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直接针对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本质缺陷基本可以解决它所面对的三个难题。而且这种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于打破城乡壁垒替代土地所承担的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早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再次飞跃加快城市化进程最终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稳定农民生活刺激农村市场的需求等都有其积极的意义。2、4如果以上设计能够成立那么农民养老中生活必需品等物质保障的供给就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应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和老年农民自养的功能。由于有国家给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老年农民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将有很大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农民家庭代际关系的融洽同时也为家庭乐于提供老年人生活照料所需的劳务和老年人所需的精神慰藉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劳务与慰藉这两个保障层次在家庭内就可基本得到解决。对农村的孤寡老人则通过农村其他的社会保障形式来解决。2、5 此外与城市养老保障体制改革遇到的问题相似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接近养老年龄的人如何保障城市里可以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中小企业拍卖的过程中把国有资产划出一块来充实老人的个人帐户使之与新人享有基本相同的保障但对农村的老人比如说45岁以上的农民该如何处理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但农村的情况毕竟与城市不同家庭养老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而且农村的老龄危机并非产生于当前而是出现在目前20-40多岁的年轻人成为老年人的时候中国农村目前的养老压力并不太重因而把老人这一代排除在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智选择。当然乡镇企业发展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以工补农的方式代农村老人补缴社会保险税费从而保证他们进入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杨来胜.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前瞻性思考[J].人口研究,1999(3).[2]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J].人口研究,1998(5).[3]康文龙.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1999(2).[4]姚远.从运行环境的变化看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J].人口研究,1997(6).[5]樊海林.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迁前景展望[J].人口研究,1997(6).[6]刘书鹤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1998(4).[7]杨翠迎等.建立农民社会养老年金保险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7(5).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2
1 存在问题
1.1 机构、人员、经费与职能不相称
从组织领导与机构设置看, 全国及省、市、县 (区) 、乡 (镇) 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或领导小组组长分别由副总理、副省长、副市长、副县 (区) 长、副乡 (镇) 长担任, 而它的办公室绝大部分省、市、县和乡镇却挂靠或设置在某一部门的某一科室内, 且办公室主任往往由某一部门的分管领导担任, 未达到相应的机构级别, 难以直接协调各部门工作;在人员编制上目前绝大多数市、县 (区) 仅配置1~2名兼职人员;经费方面除开展创卫达标外, 缺乏基本的工作经费。而爱国卫生与创建 (巩固) 各级卫生城市 (县城) 、乡镇就其工作内容来说, 有6~10项必备条件、10~12项具体内容和65~66条详细指标[1], 况且有些工作指标与内容如“三废”治理、病媒生物防制、环境保护、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等, 都带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为此, 在当前大部分县区、乡镇尚存在着办公室挂靠、人员兼职、资金缺乏的条件下, 要协调、指导和出色地完成好各地庞大、系统、繁重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1.2 爱国卫生工作尚无奖惩机制
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庞大的、长期的社会工程, 各地每年通过借助卫生创建活动, 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 创建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 加快和促进了爱国卫生水平和城市品位的不断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表现为在开展创卫工作的几个年度中, 一般都能将爱国卫生与创卫工作目标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任期目标, 而在平时或巩固期间又会放松或忽视, 况且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县区、乡镇、部门和单位的上级部门尚未将爱国卫生和创卫等工作内容列入对主要负责人的届末或年度政绩考核。有些市和县 (区) 虽有考核, 但事后以精神鼓励为主, 无一定的晋升、晋职、物质激励和以奖代补等机制, 工作反弹、滑坡也无制约和惩处措施, 所以爱国卫生发展还很不平衡, 致使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些渔农村地区的部门或单位领导尚未能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环境卫生等长效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环境卫生打扫, 垃圾清运、分类、填埋、焚烧等处理, 环境消毒杀虫, 井水及二次供水水箱水消毒与自来水供应, 污水处理, 粪便无害化, 医疗废弃物与尸体焚烧, 青山白化的治理等基础性的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 分别由建设、民政、环保等部门负责, 其所需资金也由财政直接划拨到这些部门与下属单位, 而卫生考核与执法工作分别由爱卫办、卫生、环保、工商、城管等部门负责, 却无相应的资金保障。因此出现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执法与资金分配、奖惩未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当一部分城市与乡镇未能很好地做到绩效挂钩, 即使有内部考核制, 由于都是政府出的钱, 内部考核碍于情面, 拉不开档次, 结果是政府出钱虽买了服务, 但实际效果尚不十分理想, 离老百姓满意度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1.4 爱国卫生工作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
爱国卫生运动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开创, 并相继得到了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 一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究其法规渊源分别为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发[1989]2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 属于规章的范畴, 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 再加上由于它内容宏观, 属大卫生范畴, 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约束性、强制性、禁止性、处罚性、责任性、奖励性条款, 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1.5 爱国卫生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多年来, 爱国卫生工作虽然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健康、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环境卫生疑难杂症与顽疾还依然存在。2008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达65.51%,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达59.72%[2], 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则更低, 多数渔农村无污水处理系统, 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地收集、清运和处理。“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依然时而可见, “四害”密度在城乡结合部和渔农村地区依然较高, 部分地区新老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依然时有发生和流行。
1.6 资金缺乏是制约爱卫工作最大瓶颈
由于爱国卫生工作内容多、数量范围广、指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资金需求多、完成周期长、长效巩固难, 各级领导尤其是爱卫干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许多工作因资金缺乏, 爱莫能助。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爱卫机构缺乏基本协调、指导、宣传、培训、考核、补助、奖励资金;二是目前已经在开展的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有些工作内容如农村地区外环境的消毒、杀虫, 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与消毒, 医疗废弃物的焚烧等还存在着拨款不足或尚未到位的现状;三是一些重点项目的实施与运转如垃圾填埋 (焚烧、分类处理) 、污水处理、农村粪便无害化、青山白化治理、城市与村容村貌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均需要大量专项资金;四是每年从上级下拨的改水改厕专项资金在近几年内还难以填补各市、县 (区) 巨大的资金缺口。从而影响了爱卫和创卫工作达标的进程, 影响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 以至于难以适应新时期防病和灭病工作的需要。
1.7 渔农民卫生意识淡薄与陋习依然存在
历年来, 尤其是2003年非典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流行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间的传播, 虽然经过各种形式的长时期宣传教育, 渔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在一些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的山区海岛, 有的渔农民的陈规陋习还不少,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破坏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仍很普遍。渔农民中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既影响了渔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 又危害了渔农民的身体健康, 阻碍了渔农村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而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社会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依靠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几年来, 我们在卫生创建活动和渔农村改水改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对广泛发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多部门共同行动, 开展健康促进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方面还做得不够, 其宣传教育的载体、形式和效果尚需要进一步创新与研究。
2 思路建议
2.1 按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编制人员与安排经费
按照爱国卫生与创卫工作的职能、发展趋势与其重要程度, 应在以往爱国卫生工作基础上, 逐步与国际接轨, 向公共卫生工作过渡。为此各地应尽早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调整为公共 (爱国) 卫生工作委员会, 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将公共 (爱国) 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立或与政府的文明、生态等创建办合署办公, 公共 (爱国) 卫生办公室主任单独任命, 机构与各局同级或至少副局级, 根据平时宣传、培训、指导、检查、考核对象和激励机制等工作量计算, 县 (区) 及乡镇级公共 (爱国) 卫生办公室是最前线的公共 (爱国) 卫生协调、组织机构, 县 (区) 级人员至少应在4人以上, 基本工作经费应在50~100万元/年以上, 人口多的县区可适当增加人员与经费, 乡镇至少2人以上, 根据财力也应安排20~50万元的爱国卫生工作经费, 开展创卫时应根据项目任务加大经费投入, 达标后也应基本保证对各项指标巩固所需的财力和人力, 做到思想不松、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力度不减、经费保证。
2.2 将爱卫工作列入政绩和奖惩机制
爱国卫生可以说是和平时期最为复杂的社会大卫生工作, 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大创举, 得到了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 而创卫也是当今为止解决各地综合或基本卫生问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载体。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进一步抓好爱国卫生工作, 卫生等有关部门应积极当好各地政府的参谋, 应将爱国卫生与创卫工作真正列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任期目标, 逐级推进卫生强乡镇、县区、城市、省和国家的建设进程, 同时要建议政府部门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考核时, 应将爱国卫生与创卫工作等列入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年度和届末政绩考核内容, 并对巩固工作成绩突出和创卫等成功的城市、县区、乡镇、社区、村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如浙江省等沿海发达省市县就是一个典型, 通过考核、奖励使爱国卫生等工作能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保证创卫和日常爱国、公共卫生所需的人员、资金、措施和责任的落实。
2.3 理顺环卫长效管理考核执法机制
将城市的环境卫生打扫, “三废”治理, 环境消毒杀虫, 井水、二次供水水箱水消毒与自来水供应, 青山白化的治理, 外来人口居住地管理等基础性的环境治理与维护工作, 分别在建设、环保、民政、公安等部门管理的基础上, 其工作目标是否达标和能否长期保持, 统一划归爱卫办考核, 其所需资金70%~80%由财政直接划拨到这些部门与下属单位, 20%~30%待爱国卫生办公室年终考核后再予以追加或奖惩, 爱卫办将经常组织环保、卫生、城管等部门实施联合监督、考核与综合执法, 以块为主实施综合管理, 以确保重大卫生等违法行为能得以及时制止与纠正, 并对直接责任人实行重大卫生违法行为一票否决制、绩效挂钩制, 即将管理、考核、执法与奖惩体制做到既有相互分工, 又能密切配合,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政府出的钱买到老百姓满意的服务。
2.4 完善法规融入大卫生监督与执法
爱国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 仅靠一时突击和一般协调是难以取得长期效果的。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我们应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 将爱国卫生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纳入大卫生监督, 尽快研究出台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法规, 使这项工作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去组织广大群众共同参与, 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 使爱国卫生工作能在今后的防病灭病、促进健康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待条件成熟时再研究出台公共卫生条例和法规, 逐步与国际接轨。
2.5 抓住重点难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抓住渔农村健康教育、改水改厕、除“四害”、垃圾污水处理等重点难点与薄弱环节, 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 及时制定预算与规划, 逐年加大投入, 以不断提高渔农村安全饮用水的卫生合格率, 降低和控制“四害”密度在不足为害水平, 切实抓好城市尤其是渔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程, 继续推进渔农村改厕工作, 提倡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沼气池, 努力提高渔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 高度重视渔农民健康问题, 加大项目管理, 认真落实责任, 推动渔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各级公共 (爱国) 卫生委员会要加强督导检查, 确保建设质量, 切实改善渔农村卫生基础条件, 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
2.6 注重宣传效果、齐抓共管持之以恒
尽管以往在宣传教育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 但因老百姓文化程度的底下、基本卫生知识的缺乏、认识理解接受能力的有限, 要使老百姓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依然是困难重重。为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切实改变老百姓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不断提高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必须在宣传教育上大胆创新, 注重全方位、长时间和系统性的宣传, 融通俗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反复性于一体, 形成上下互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持之以恒、人人参与的公共 (爱国) 卫生新局面, 构建人人讲卫生、讲健康和讲文明的人文环境。
摘要:文章高度概括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爱国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逐一罗列了当前爱国卫生工作还存在的问题, 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搞好爱国卫生工作, 如何从当前的爱国卫生工作和谐、自然过渡到与国际接轨的公共卫生工作,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实用、可行的观点与思路, 对将来中国爱国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爱国卫生,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爱国卫生ABC[M].1998, 3:13-14.
当前中国的经济减速与治理思路 篇3
經濟的減速在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麼現象?是不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減速的週期或者或減速的區間?經濟減速是需求的原因導致的呢?還是由於供給方面的原因?我覺得這些問題,對我們政策制定的方向,治理的方向都非常地重要。
首先我想大概描述一下現在經濟減速的基本情況跟態勢。第二,我想對經濟減速的解釋做一點評論,特別是對現有的看待經濟減速的一些看法,做一點簡單的評論。然後我想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國經濟減速時代有沒有到來?然後我來做一些關於經濟減速現象原因的討論,最後我想對中央政府的政策做一點建議或者批評。
三种解释
2007年之後中國GDP增長率有明顯的減速現象。2012年中國經濟的年度目標增長率是7.5%,現有的估計值為7.8%-8.4%。往前看的話,增長減速現象至少在2007年甚至之前就可以觀察到,理由是通貨膨脹壓力和預期的持續存在。通貨膨脹壓力制約了增長的空間。從2010年開始,政府將抑制通貨膨脹作為首要任務。
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也是如此,無論是世界銀行、IMF還是聯合國,大家認為中國經濟2012年會比較差,實際是有個減速的趨勢。2013年會好一點,因為估計2013年歐債危機情況會好轉,美國經濟會好一點,但是有不確定性。
現有的經濟增長減速的現象,很多人都看到了,只是對於原因,大家的看法不一樣。第一種看法認為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中國經濟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總量上已經是超過日本。按照這個速率,我曾經做過一個比較保守的預測,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應該可以跟美國持平,人均GDP是美國的1/4。現在我們在跟發達國家,即所謂“前沿國家”的差距在縮小。經濟學有一個說法是“收斂理論”,越靠近這個牆速度越慢,離這個牆越遠可以跑得更快。發展中國家有一個空間可以追趕。這種解釋認為減速很正常,中國經濟的“分母”已經很大了,不可能跑那麼快,減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第二種比較流行的看法是歸因於外部震盪。中國的減速是因為外部原因引起的,全球現在經濟都不好,中國經濟有一塊是出口(當然我一直做研究認為,出口的功能被誇大了,中國經濟出口總量很大,大概占GDP的40%,但是附加值只有12%。我們做了很多的研究。實際上其影響不大,大概影響三、四百萬人的就業,對GDP的影響不是那麼大。)這種說法認為,外部的需求在下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因為一直是靠外部需求,所謂的“三駕馬車”拉不動了,所以經濟自然就減速了。
第三種解釋的邏輯是一樣的,只是把重心轉移到了國內,認為是貨幣政策導致的。實行貨幣緊縮,就不能放貸,就抑制了國內的需求,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受到抑制。很多人認為,政府現在放開,中國經濟減速的趨勢就會停止。但我還是要說,即使貨幣政策放開,通脹的壓力馬上又會起來,背後減速的原因還是沒解決。
减速时代是否到来?
那麼,中國經濟減速時代有沒有到來?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是“尺寸”特別大。當然我們說“尺寸”大,是經濟很重要的特點,人均水準相對就比較小。所有進行經濟增長預測的理論,都是用人均水準來預測的。現在有很多討論說,中國經濟減速是不是已經到來?因為中國經濟分母已經很大,已經到了世界第二的水準了。哈佛大學教授珀金斯(Dwight Perkins)2010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他認為,所有人均收入達到1萬-1.6萬美元(指按照2000年的購買力平價)的國家,其增長速度都必然下降到5%或者更低。按照他的估計,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大約是7000-80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還將再有10年的高增長期。亞洲開發銀行也有類似的預測,認為考慮到目前實際的收入水準,中國從現在到2030年的GDP增長率的下限為5.5%。
預測增長減速的理論是“收斂假說”:根據“收斂假說”,一個低收入國家的潛在增長率不是依據其人均收入的絕對水準來推算,而是由它與高收入國家的人均收入的差距來決定的。換句話說,重要的不是高低,而是距離,低收入國家收斂於“前沿國家”的速度是它與前沿面之間的“距離”的函數。而度量這個距離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對照這個低收入國家與“前沿國家”(一般以美國為代表)人均GDP的相對差距。
按照購買力平價估計,中國目前的人均收入是美國的1/4。歷史上看,那些人均收入與美國相差1/4的經濟體之後都曾經能保持多快的收斂速率呢?為了找到這一經驗值,蘇布拉馬尼亞(Subramanian)2011年以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1/4或者30%為準則,從“佩恩表”(PWT)的資料庫中發現有25個經濟體符合這一標準。其中有8個經濟體(日本、香港、韓國、臺灣、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和德國)在20年的跨度裏實現了人均GDP較快的(高於5.5%)的增長率。
研究還發現,在那些人均GDP達到美國的1/4之後,其人均GDP增長率不低於(快于或接近於)之前20-30年的平均水準的經濟體在6個資料齊備的國家和地區(巴西、韓國、臺灣、馬來西亞、羅馬尼亞和秘魯)中有4個,只有巴西下降了2.6個百分點。
最近有三位加州大學的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 Donghyun Park 和Kwanho Shin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叫《什麼時候快速增長的經濟體開始減速》(When Fast 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 論文中準確地給出高速增長的經濟在什麼時候出現減速的參數。文章定義了減速的含義並使用“佩恩表”(Penn World Tables)的資料庫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體減速的最大可能性發生在人均GDP為美國的58%的時候(2005年的不變國際價格),之後增長率平均會減少2個百分點。
“佩恩表”的資料表明,2007年,中國的人均GDP是8511美元,還只有美國人均GDP的19.8%,離增長減速尚有很長的距離。如果中國可以一直保持下去9%的增長速度,而美國人均GDP的增長率維持在1.9%,那麼中國經濟開始減速的時間就會是在2023年,因為那時中美兩國的人均GDP之比正好為58%,中國減速的概率是75%。那麼,中國未來10年可以維持9%的增長率嗎?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減速會大大提前,而我認為未來十年維持高速增長(8-9%)的可能性很大。
原因何在?
中國跟發達國家人均資本存量的差距非常巨大,所以趕超空間非常巨大。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五年裏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減速了?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減速在中國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中國總量大了,開始出現收斂的現象嗎?我認為不是。
我認為主要不是總需求的原因,因為不然的話,刺激總需求的政策不會引起通貨膨脹;主要原因在供給方面,簡單地說是勞動生產率的減速引起的。
我的看法是,中國每年有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為什麼過去五年經濟在減速?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就是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在下降。因為投入多了,而經濟在減速,所以一定不是因為投入的原因,一定是因為生產率下降了。
總量勞動生產率的變化是兩部分的變化合成的:資本-勞動比(勞均資本)的變化和全要素生產率(TFP)的變化。這些年,資本勞動比在持續上升,所以,全要素生產率的減速一定是主要原因。
這些年來,為什麼總量的全要素生產率(TFP)出現減速?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一般由兩個原因引起:第一,長期的技術進步;第二,要素的跨部門流動。我的觀察是:要素的跨部門流動受阻是這些年來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減速的主要原因。
中國在過去30年當中,全要素生產增長還是不錯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我們要素可以相對自由地從低生產率部門流向高生產率的部門。比如我們的農民,大量從農業部門出來了,出來了3億多人,中國的農業投入是減少的,但是農業的生產率是提高的,農業的收成沒有下降。中國過去30年作為一個發展中快速增長的經濟,投入雖然在增加,但是在投入過程當中由於同樣的投入水準,由於生產要素可以在不同生產力部門之間相對自由地流動,包括跨地區的、跨行業的流動,所以中國可以維持生產率相對比較快的增長。全要素生產率還是非常不錯,比“東亞四小龍”平均對GDP的貢獻都高。什麼原因?不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比他們做得好,不是因為中國的科技比他們發達,而是因為要素可以在行業地區之間相對自由地流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增長率的源泉。
為什麼這些年來要素的跨部門流動受阻了呢?我個人的解釋是:在1999年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之後,國有部門和大企業逐步壟斷了高生產率的行業,使得非公有部門和中小企業集中在競爭性行業。當競爭性行業的勞動工資在2004年之後開始持續上升之後,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贏利能力開始惡化;由於難以向高生產率行業流動和進入,結果,競爭性行業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難以為繼,形成非常困難的局面。
所以,當前中國經濟的減速不是長期現象,是2004年以來競爭性行業的工資持續上升帶來的供給減速的結果。這個結果與2000年前後形成的供給過剩現象正好相反:那個時候,由於競爭性行業的工資下降,生產率增長迅速,中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現象。
今天的經濟減速,總供給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刺激需求沒有用,刺激需求通貨膨脹會上去,供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對大量的競爭性行業來講,一方面,大量企業的成本在持續上升,這是它們是所不能控制的;另外一方面,向高生產率行業移動或者流動的障礙越來越高,它們進不去了。
什麼原因?國有經濟退出競爭性行業以後,大部分集中到了高附加值的壟斷行業,財大氣粗。競爭性行業越發達,利潤越轉移到上游,被國有企業壟斷。國有企業進行托拉斯化的戰略,不僅做主業還做輔業,不再留下任何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可以進入這種空間。從1999年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戰略重組以後,這種格局就已經埋下了。經過過去十年的發展,非競爭性行業越來越掙錢,它的錢是競爭性行業的資金轉移上來的,是壟斷造成的。非競爭性行業之所以掙錢,是因為競爭性行業在虧錢。在這種情況下,要素在行業之間,低生產率跟高生產率行業之間的流動,這個管道基本沒有了。
這就回答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即使我們不斷刺激需求,經濟還在減速,為什麼會產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怎麼產生的?因為你不斷地刺激需求,貨幣投放越來越大,但實體經濟不能吸納,因為實體經濟在微縮。這些錢最後都進入了國有行業,他們拿這個錢可以做房地產,做金融,所以資產泡沫就越來越嚴重。這一現象提醒我們,特別是2004年以後,大量的競爭性行業工資在持續上升的時候,又不能夠很容易地在行業之間和地區之間進行跨行業的流動,生產率只能是減速,不可能增長。這在我看來是經濟減速的一個主要原因。
政策思路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來思考經濟政策呢?首先要理解經濟減速現象發生的原因。現在的政策導向背後的邏輯還是認為這是需求原因導致的——國際形勢不好,國內的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但如上所述,中國經濟減速主要是競爭性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減速造成的現象,因此要糾正增長減速,就必須確保競爭性行業的生產率的可持續增長。要維護競爭性行業的生產率的可持續增長,就要求競爭性行業的非國有部門和中小企業能夠實現跨行業的資本流動,將生產要素流向生產率更高的部門與行業,實現持續的結構性轉型。為此,把治理減速的政策框架從總需求方面調整到總供給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大家知道美國總統雷根在上世紀80年代接管美國政府以後,美國通貨膨脹嚴重,經濟問題很嚴重,雷根沒有用總需求管理的政策,換了一個思路,有人建議他用別的政策。這個政策後來被發現創造了美國的經濟奇跡,所謂的“雷根奇跡”,被總結為“供應學派”的革命,就是更多地把政策放在供給上。這一政策對我們有啟發,“供應學派”的政策思路是值得我們的政策制定者現在關注和考慮的。
我們應該促進企業要素跨行業流動和生產率持續增長的政策框架:放鬆政府對上游和高生產率行業的保護與管制;鼓勵壟斷行業的邊界競爭和市場准入;實行大規模的企業減稅和減負;放鬆對銀行的管制,鼓勵競爭;在上游和壟斷性行業更多鼓勵和發展混合所有制以及非政府控股的企業形式等。
中國經濟過去3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是9.3%, 如果我們能很好解決阻礙生產要素(特別是民間資本)跨行業流動的結構性障礙,中國未來10年的GDP增長率應該可以保持在8%-9%的範圍。這樣推算是因為:第一,追趕空間巨大:即使在202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它的人均收入也還只有美國的1/4,還是中等收入的國家,仍有容納經濟趕超的巨大空間;第二,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經驗。
以2010年年底的數字來看,中國的資本存量總值大約是93.3萬億元,相當於13.8萬億美元,而美國在2010年年底的資本存量是44.7萬億美元,兩者至少相差3倍。而按人均計算差距則更大。中國的人均資本存量大約1萬美元,不到美國的10%,大約為韓國的25%。即使整體上中國進入了上中等收入的階段,中國內部的地區之間依然有巨大的追趕空間。東部與中西部地區、沿海和內地的人均資本存量與人均收入差距非常大。以2009年的資料為例,沿海11個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資本存量比內陸20個省市幾乎要高一倍,以目前的這種發展模式來推算,內地至少需要20年才有望收斂于沿海的水準。
中國經濟的結構現代化尚需時日:我推算,經濟結構變動推動中國的生產率增長的勢頭將持續至少20年。原因有兩點。第一,農業和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至今依然偏大,向製造業和服務業轉移的空間依然巨大。以過去30年平均每年1%的速度來降低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中國也需要20年才能使其就業結構的分配比重變得接近大多數中高收入國家的均值。第二,中國的城市化率去年剛達到51%,未來要達到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還需要提高20個百分點,這還需要20年。所以,中國經濟進入長期的減速階段應該尚需時日。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4
姜铭(山东省胶州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2011-04-27 发布人:管理员 信息来源: 审计署网站 浏览数:315 【字
号:大 中 小】
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审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是新形势下摆在基层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几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关注的方面:
1、关注经济财务指标。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同于常规审计,其主要目的则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经济财务指标,注重领导干部任职期初与期末的财政财务收支、资产家底、债权债务等指标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任期内各项收入、资产(净资产)是否增加,支出、债务是否递减,分析增减原因,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同时应实行离任财务交接制度,清理未及时入账的债权债务,为前后任分清责任。
2、关注领导决策方面。通过对领导经济责任决策审计,一方面能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推进国家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避免领导决策时盲目投资、违规担保、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决策失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能界定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既是警示领导者要合理使用并节约资金、努力提高使用效益,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和化解决策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决策审计时,一是审计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审查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建立。二是审计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审查决策机制是否有效,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
3、关注私设“小金库”问题。“小金库”的问题仍然存在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导致乱支滥用行为的大量发生,而且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审计中发现“小金库”设立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利用截留、隐瞒各种行政性收费收入的方式;二是利用自购票据违规收取收入的方式;三是利用应收利息不入账方式;四是利用以购物券、物品、招待费抵算应收收入方式;五是利用单位资源性资产发包、出租或出售收入不入账方式;六是利用工程转移方式;七是利用虚列支出,虚增招待费、劳务费、手续费、修缮费、印刷费、办公费等支出方式,转移资金。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审计主体独立性缺失。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结构,均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说到底,审计机关与其说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到不如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机构,在具体审计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受制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影响、干扰和牵制。因为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瓜葛,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审计机关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意见,尽管上级审计机关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关心,但是,力度、强度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往往部分甚至全部隐瞒,导致报告写得温和,欲言又止,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
2、审计的时效性滞后。按照要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应坚持“先审后离”。但是一些组织、人事部门并没有本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原则进行安排,而是在干部集中调整后,采取“批发”、“一揽子”委托的办法,审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审计任务,“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审计成果没有真正运用到干部管理监督中去。
3、审计内容的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既应包括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还应注重效益性的促进,这本来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功能。然而我国自1999年正式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至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
4、责任难界定。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功过是非、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是难以做到的。当前,在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时,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虽然修订后的审计法,对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有定义,除规定的直接责任外,只要所管辖范围内的部门单位出了问题,都笼统的概括为该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过于模糊,造成主管责任等于没责任。二是如何准确界定党委和政府两个“一把手”的经济责任。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有的是班子集体研究决策,有的是两个“一把手”共同决定,有的是其中一个提议另一人同意,如何界定清楚他们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很困难。
(三)解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难点的主要办法
1、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从“财务型”向“绩效型”转变。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经济责任审计从本质上讲就是绩效审计,也必须定位于绩效审计。各类经济责任审计都必须按照这个要求,真正转变审计理念,真正拓展审计视野,真正抓住审计重点,真正提升审计水平。一是必须更新审计观念,把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以绩效评价与促进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转型的有效途径。二是必须按照权责对等原则,贯彻温总理关于“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指示精神,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了审计的视野,使得经济责任是建立在全部而不是部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避免了审计的非客观性。三是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在其领导下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应纳入审计评价范畴。
2、建立交叉、联合审计和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面广、关联度高、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要加强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由于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较难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公正和客观,应当实行交叉和联合审计制度。着眼于经济责任审计的长远发展,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化程度是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这种公开不仅包括结果的公开,也涵盖到审计实施以及审计评价等环节。
3、从以往单一的集体问责向突出个人问责转变。近年审计工作中,总是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同类问题屡查屡犯,原因就是所在部门单位领导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一种“集体行为”,既便查出来,大不了对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对个人往往会“放一马”,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认识偏差,原因就是问责不够,尤其是个人问责制的缺失。这不免让民众感到些许失望,毕竟,他们不再满足于知道有什么问题,而是更多地希望知道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责任人将如何追究?为了有效制止财经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同时树立审计威望,在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以问责政府建设为导向,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尤其要突出“个人问责”。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违反财政法规、行政不作为、决策失误等方面的行政过错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对责任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查处,使审计监督与行政监察、行政问责等切实有机结合起来。
(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1、领导重视到位。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发展,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信任审计,越来越重视审计,把审计当作监督管理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决策的重要参谋,注重运用审计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领导不重视支持审计,审计则无所作为,更无发展前途,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内审机关则应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经常听取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情况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及困难,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撑腰壮胆并提供坚强的领导后盾,才能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协作配合到位。审计职能相对有限,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涉及到被审单位和领导干部个人消极配合审计,设置工作障碍影响审计或出现重大的审计情况时,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则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帮助协调审计关系,了解和查处有关重大问题。
3、创新措施到位。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把贯彻落实好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作为根本任务,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和指导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工作中心,创造性地提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及服务干部监管需要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思路,并将思路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始终,并引导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路子,促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队伍能力到位。要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为此,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纳入审计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教育职工树立勤奋学习、服务大局意识,在工作思路上求新;树立服务基层、贴近群众意识,在工作作风上求实;树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意识,在工作方法上求活;树立依法审计、强化监督意识,在工作质量上求精;树立善于领先、争创一流意识,在工作效果上求优;树立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在工作形象上求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科学认识和分析形势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5
摘 要:西部大开发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包括放弃紧缩政策,启动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利用新的政策机遇,解决国有企业历史负担等问题。
关键词:西部开发;启动需求;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政策机遇
一、放弃紧缩政策,启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从1996年开始,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低速增长,如果继续这样低速下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从2000年开始,我国要大规模地启动经济。这次我们讲启动经济,其核心是解决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因为从1996年以后,我国经济从宏观上讲已经进入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时期。当时就有人主张应该放弃紧缩政策,实行启动经济、启动需求的新政策。
(一)选准投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
因为总需求中的50%左右是投资需求,投资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就不会起来。原来我们定的投资方向,就是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投资方向,这四个方向是:(1)技术改造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口子很宽,今年基本上都是贴息贷款。只要符合国家计委提出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全面放开的。(2)环境投资。今年的环境投资预算做得比较大,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的一年。(3)农村的城市化。海外经济学家到中国来考察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实际是很穷的,为什么东西多得卖不掉?他们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农村比重太大,最后得出个没有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中国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结论。因而这次我们讲启动需求,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启动农村的城市化建设。(4)西部开发。实际上,这次西部开发的直接原因就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从1995年之后,西部的市场需求一直往下掉,这么大的西部没有市场需求,那么整个市场需求当然起不来。为了启动需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开发西部。
要使西部的需求增长起来,一是国家要加大投资,二是要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进入西部。就吸引外资和东部资金来看,制定一项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那就是东部不能干的事可以在西部干。比如说,现在东部的股票交易所有两个,能否在西部再搞一个1000万股以上的交易所;同时银行体系能不能在西部作为改革试验重点,促进非国有银行在西部的发展。如果这些确定了,那么资金肯定会过来。这就是说,这次西部开发不是为了解决开发西部资源的问题,而主要是让它的需求尽快增长起来。所以西部开发也成了我们今年投资的重要方向之
一。这五个投资方向恰恰是我们国家供给方面的短缺,故我们投资下去之后,只能拉动需求,而不会造成供给的过大或不成比例。
(二)调整消费政策,启动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我们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起不来,整个需求也就起不来。在启动消费需求上要搞好六个调整:
1. 调整消费观念。媒体要改变在消费观念上作宣传的内容。过去我们宣传的是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到节假日我们又要讲勤俭节约过一个节日;现在我们的口号变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节假日又推出新鲜的假日经济,如去年国庆节放假7天,结果大城市的消费几乎翻了一番。原来我们讲勤俭办喜事,提倡集体结婚;现在提倡结婚的个性化。这就是说,要把原来的消费观念适当调整到现代的消费观念上来。
2. 调整消费方式。从消费资金来源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入性消费,即自己赚钱来消费;另一类是信贷性消费,即借钱消费。这两种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应该成比例,而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性消费比重太大,信贷性消费几乎没有。不启动信贷性消费这个方式不行。现在,我们实际已进入第三次消费的升级换代时期,也就是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现代通讯设施时期,其支付量很大。如果仅靠个人去赚钱消费,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消费能力,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都已经开始接近世界水平,但我们消费不起,国家也就无法发展,因而要加大消费信贷的比重。过去我们批资本主义时,有一条就是腐朽性问题,腐朽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银行的债务人。我们国家谁都不欠银行的钱,但结果却发现是我们错了。人家欠银行的钱有好房子住,有好车开;我们不欠银行的钱,既没房子住,也没车开。看来不是什么腐朽性问题,恐怕是我们操作上不太现代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一点调整。实际上,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靠信贷消费来推动经济发展的。
3. 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我们大家之所以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大家赚了钱都要储蓄。为此,今年中央决定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且政策力度很大。比如说国家已经同意国有企业可出卖自己的资产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口子放得很开,目的在于能够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消费能够有所回升。
4. 价格政策。过去我们一直实行降价的政策,好像经济学早有一个规律,价格越低,大家越有钱消费。但是结果发现,中国人有个特点,他(她)属于买高不买低的一个阶层,越降价大家越不买。所以2000年价格政策的调整就是提价。首先从国家掌握的那些公共产品开始,最后到一般的加工工业产品,价格都要陆续反弹。反弹的目的是想启动消费。
5. 存款利率。现在有几种观点,如有的人说,为了启动消费应继续降息,理由是我们的年存款真实利率还有6%。我是不太主张今年再降息,因为降息的结果对老百姓消费作用并不大。中国的老百姓存钱,主要是为了社会保障,而不是什么投资问题。我主张现在可以借这个机会放开利率,走利率市场化的路子。
6. 收入政策。收入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应普遍提高收入,今年提高的幅度还要大一点,而且全社会受益的幅度也要大一点。
(三)增加货币供应量,变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就是从过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意义非常大。原来我们为了扩大投资,启动需求,用的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很难启动我们的经济。是不是该适当动用货币政策呢?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让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个政策一经提出便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这个政策出台后达不到效果,反而把中国的通胀搞上去了,谁负责任?尤其是出现了滞胀怎么办?争论很大。我是这个政策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从1999年年初我就极力呼吁,仅靠财政政策不行,要考虑到动用货币政策。我之所以这样主张有三大理由:
第一个理由,我们原来有一个观念,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必然会产生通胀增加,这个理论我觉得要适当修改。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不是会增加通胀,关键是看生产供给的能力怎样,如果生产供给能力的潜力很大,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拉动需求增长,需求增长又会拉动生产增长,而不会拉动通胀增长。况且我们现在的通胀率还很低,3%都不到。通货膨胀率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也不主张越高越好。现在我们通胀率低的结果是,物价连续25个月下降,下降的结果是企业没有投资机会,没有商业机会,当然也就没有投资需求;老百姓没有就业机会,没有收入增加机会,消费需求也就起不来。所以10年前我就主张中国的通胀率最高不要超过两位数,也就是10%,但是最低绝不能低于5%。最近我计算了一下,我国通胀率从7%往下掉,每降一个百分点,就增加近300万的下岗失业人员,结果是通胀率低了,但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人员产生了。现在中国正是动用这个政策的好时机。如果现在我们是通货膨胀,这个政策就不能用,现在恰恰是通货紧缩,正是动用这个政策的好时机,这也是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我们常讲实际上现在有两难选择:一个是通胀,一个是失业。从目前中国经济状况来看,实际通胀或失业都不好,但问题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作出一个适当的选择。那么选择什么呢?我的看法是宁可选择一个适度通胀,也决不能选择失业。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承受不了这种失业,但对适度的通胀可以接受。因为中国人有个很重要的特性,他是否安分倒不仅仅是看自己利益受多少损失,而主要是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其利益有无受损;如果大家利益都受损失,他心理就比较平衡,一般都比较安分,这次降息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对此无所谓,反正对我降,对大家都降,心理比较平衡,尤其是有钱人降得更多,他心理更平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我们动用货币政策的好时机。货币量增加,通胀即使是反弹点,问题也不大,但是失业下岗决不能再增加了,再增加就会出问题。因为失业下岗刚好打破人们之间的心理平衡。
正因为这三个理由,所以我极力主张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只有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政策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财政政策如果没有发挥作用的余地,今年我们启动需求的政策就要泡汤。
二、关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今年为了启动市场需求,也就是为了启动整个经济,我国不仅在总量上需要解决一个需求不足的问题,还要解决一个供给适应需求的问题。为适应这次经济的启动,西部应该有所动作,寻找到自己的投资方向,利用这次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一)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这次我们调整结构,大致上是两个方面的战略选择。由于传统产业普遍过剩,所以有人提出放弃传统产业,我是坚决反对这种提法的。中国人不能放弃传统产业,有三条理由:第一,中国人多。这么多人不发展传统产业是不行的。第二,中国现在很穷,大家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实际上对传统产业的需求量很大。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不应该放弃它。第三,这次西方国家已经把传统产业向中国转移,这对我国来讲是个机遇。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是重要优势之一。从这三个理由来看,我们不能放弃传统产业,但是我们的传统产业确实过剩,怎么办?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用技术改造更新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产品能够升级换代,这样既可解决过剩的问题,同时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国家的纺织业全面过剩,但却有32种纺织品生产不出来,要靠进口,因为技术水平不行,所以才导致目前似乎的过剩。核心问题,就是要用更新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结构调整的另一战略选择。所谓新兴产业主要指三个方面:(1)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在政策上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要解决产业的融资问题。产业的融资有两个特征:一个叫高风险投资,另一个叫战略性投资。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适应不了它,只有资本市场,也就是股市以及各种基金才能适应。因为资本市场在融资方面的两个特征和高新技术产业对融资的要求刚好吻合,所以世界各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式都是靠资本市场,而不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发展,没有资本市场是不可能有所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是要解决人力资本的问题。技术创新者不是一般的人,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指所有的人;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两种人,一种是技术创新者,一种是企业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把技术创新者当作人力资本设计到产权结构中去,只有这样,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发展。很可惜,我们现在连他们是人力资本都不太承认。比如说中关村,它是一个技术创新者致富的摇篮,摇出了多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是中关村以前摇不出,因为没有像样的大企业。中关村的企业之所以都是长不大的小老树,就是因为没有把技术创新者当作人力资本设计到它的产权制度中去。如果这两个问题能解决,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生命生物工程产业。生命生物工程产业是个很宽泛的产业,凡是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人的青春常驻、有利于人的生命延长的产业,统统叫生命生物工程产业;它包括保健药,保健食品,保健饮料,化妆品等等,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人富起来之后,命就比较贵了,对保健品、化妆品的需求量就急剧扩大。去年我国资本回报率高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保健药,一个是化妆品,反映出这个产业在中国已经作为新兴产业得以发展。我国农业的出路在哪里?我看可以考虑一个方向,那就是有些农业产品能不能向生命生物工程靠拢。如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这两年粮食产量是下降的,但是效益却在逐年提高,原因之一就是它选准了农业向生命生物工程靠拢的产业。
(3)精神产品产业。人的消费分两大类,一类叫物质产品享受,一类叫精神产品享受。人们富裕起来之后,对物质产品享受是有一定限度的,比如说粮食,一天恐怕吃上一斤多就够了;吃龙虾,一周最多吃两次,吃多了容易得脂肪肝。但是,精神产品享受的需求,其弹性要比物质产品享受高得多。我们过去把精神产品都当作上层建筑,不当作产业来对待,而现在我们有三亿多人进入小康,当这种需求逐步加大之后,我们还当作上层建筑已满足不了需求。所谓的精神产品产业也很宽泛,包括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等。去年我们在这方面提了两个口号:一个叫教育产业化,另一个叫旅游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决不是什么交学费的问题,教育产业化是号召要产生一大批教育投资家。只有国家投资,没有产业运作,教育投资家就产生不出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所以每年定一个上大学的分数线,好像那个分数线就是人的智力标准。实际上分数线不是人的智力标准,而是国家能养多少大学生的标准。由
于我们养不起那么多的大学生,别人养得起,所以大规模的高中生海外求学。我们国家是需求严重不足的,结果又把钱拿到海外去花费,给人家造市场,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产业化。关于旅游产业化问题。例如北京到海南,来回差不多要4000元钱。有4000元钱可以到新、马、泰跑一趟,何必到海南去。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产业化。如果产业化了,机票非常便宜,但其他的收费可以提高,收来的钱用以弥补航空公司的损失,这就叫产业化。但是,我们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结果旅游发展不起来。搞不好,一旦我们加入WTO,外国人会承包我们的旅游业。所以,从结构调整来看,就是两句话:对于传统产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然后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关于利用新的政策机遇,解决国有企业历史负担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要解决四大历史负担:第一个历史负担就是债务问题。我国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太重,解决债务问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债转股,解决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另一个是冲销呆坏帐,解决坏帐太多的问题。第二个历史负担就是富裕人员太多。怎么办?减员增效,把人员裁减下来,效益就能提高。但问题是搞了几年发现,我们无法把人员从名册上取消掉,不干活可以,在家呆着有钱发也可以,但要取消掉绝对不行。第三个负担是退休金问题。按道理讲,退休金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因为退休金就是职工能劳动时的积累。现在不能劳动了,就该发给退休金。但问题是,我们过去给大家的除了工资,连简单再生产的权利都没有,全部上缴国家。现在国家有困难,所以实行了一项制度改革,企业自己解决自己的退休金问题。企业怎么解决呢?由于不准冲销税利,只有打入生产成本,这样一来,国有企业根本没有竞争力。有个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300名,在职人员1200名,退休人员超过在职人员,这样的企业怎能发展!最近我得知,再过5年,我国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通通超过在职人员,如果退休金没有着落,那是不得了的事情。第四个历史负担就是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企业办学校,办医院,我们怎么能和国外企业竞争,人家是不办社会的企业,我们是办社会的企业,哪里有竞争力!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6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在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特别是在城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从广大农村来看,市场经济因素发育还很不成熟,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仍然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时的特征。如果说,在城市,改革的顺序是先经济发展而后政治改革,属于经济改革的深入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那么,在农村,制约经济发展和融入市场体系的主要因素,则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滞后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或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步伐,要想走出“三农”困境,则必须用政治体制改革来带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推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而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又必需在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上取得突破:
一、“三农”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三农”问题既需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更需要加快形成农村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这一良性机制的核心,就是提高县乡政权机构的运行效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县乡干部为组织核心与推动力的,县乡干部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而调动县乡干部积极性,还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现阶段我国县乡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效果,与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突出体现为:县乡机构设置过多、过滥,政权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挚肘、扯皮,人浮于事,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压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既“以人为本”,即一切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意志为本,又不能“以人为本”,即不能尊重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造成干部心气不顺,工作机制不顺,管理体制不顺,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政策,都难以发挥最佳效益,从而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体制惰性,形不成县域发展的合力。
二、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确立必须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建立这一体制需要对现有农村政治资源进行整合。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政权和村级组织起决定性作用,直接面对基层复杂而具体的矛盾。但从政权机构的构成看,现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负责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同时存在,共同参与经济运行与决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问题实施指导和解决。特别是党委和政府之间,分工不明确,工作相互交叉。重大事项都是党委决策、政府实施。涉及到一些具体工作,党委、政府都有分管领导。这种政治体制的运行结果:一是对同一问题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决策不果断,影响效率。二是对难点问题、复杂问题推诿扯皮,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形成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争功推过,形成矛盾和恩怨,班子不和,矛盾重重,内耗严重,好事抢着管,难事推着干,造成有些事谁管谁都不管,有些事谁都来管的局面,使当事者无所适从。尤其严重的是,县乡政府的一把手都是党委第二书记,实际上是“二把手”,决策时都是书记拍板,有时党委领导代行政府职能,或过多干预政府工作,影响政府领导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在出现问题后,追究责任时又是政府领导受过。如,在十分严肃的防治“非典”、禽流感、安全生产等工作中,都是书记挂帅决定重大事项,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提出的意见并不能实施,但出现问题时都是行政正职和分管领导受责。如此种种,使县乡政权机构的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必然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改革这一体制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区分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区分县域与城区的不同情况,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务实、高效为前提,对现有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队伍。
三、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在整合农村政治资源的过程中,必须突破两大障碍。一是思想障碍。主要是在党的领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要转变观念。传统理论与作法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党委管理一切,只有党委的决策才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此相适应形成了现在的机构设置与体制。改革这一体制就必须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与突破,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农村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点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影响力上,无论哪一级组织或机构,只要党员领导干部占主体、以党的理论和宗旨为指导、在党的组织监督之下、以“三个代表”为要求开展工作,就能保证党的领导、党的威信和影响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只有确立了这样的思想前提,才能大胆地对现有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是人员障碍。改革农村政治体制,具体体现为对现有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机构必然调整人员。富余人员怎样安置,在岗人员怎样配置,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而且,这部分人员都有很大的“能量”,矛盾错综复杂,解决不好,既影响积极性,又影响社会稳定。只有这一关过好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
四、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党政合一设置、两权分立运行、乡村一体自治、民间组织调节。农村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原有政治体制下,党政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把自已当作农民的救世主,行政运行与村民自治相冲突,直接侵犯农民的利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新的农村政治体制。
党政合一设置,就是改变目前党委、政府分立的局面,县以下实行党委、政府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减少领导职数,党政交叉任职,实行党委书记负责制。在这种机构设置的框架下,县域只有一个“一把手”,党委书记与行政首长“一肩挑”,对农村经济发展负
总责。根据各地情况不同,领导职数可以定为6-8人,其中,党委书记兼任行政正职,主持全面工作。专职副书记1人,主管政法、纪检、党务、群团等党的工作。设行政副职5-7人,分管具体行政业务。
两权分立运行,就是通过党政合一设置,确立党领导下的行政权体系。通过对人大、政协机构的整合,确立议事监督体系。通过对这种整合,将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机构合并为两家,分别行使行政权和监督权。
乡村一体自治,就是减少乡镇这个中间环节,撤乡并村,实行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域自治,县级党政部门根椐工作职能,将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村。如:农业局直管村级农业事务,民政局直管村级民政事务等等。村中实行村总支或村支部领导下的村委会工作制度,涉及党的方针、政策等需在农村落实的事项,由村党总支或党支部负责,其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发展的事项,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冲突的,实行村域自治,由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决定,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机构而存在。
民间组织调节,就是培育、发展和完善农村的民间组织,如农民协会和各种专业协会,将过去由乡、村承担的民间调节功能,交给民间组织管理,由民间组织承担。如,成立农民协会,作为农民自我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代表农民维护农民的权益,反映农民的意愿,同时,还可以作为党与政府同农民进行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依靠农民协会这种民间组织,解决依靠法律、政策所无法解决或无法高效解决的民间矛盾与纠纷,有利于农村的稳定。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7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状况
1. 文化素质差,对学习无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都是中下等,文化素质普遍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素质非常差。作为中职学校目前只能接受现实,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没有选择生源的主动权。中职学生基本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在现在的中职学生中,有自发学习动力的只占小部分,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比比皆是,课堂管理经常无法组织。
2. 对未来前途没有规划
中职学生中大量存在混日子的现象,学生年龄基本都不到18岁,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没有规划,许多学生在教室上课只是应付检查,下课后主要活动是打游戏、玩手机、谈恋爱,许多学生心里主要的想法就是混到18岁可以去富士康之类的工厂打工。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则缺乏现时的学习动力。
二、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许多课程虽然是根据教学大纲开设,但是内容脱离实际,知识陈旧,操作性差,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课程还是采用学科式体系设置而不是按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也是如此,追求系统性缺乏实用性。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只是用PPT代替了黑板,并没有根本解决灌输式教学缺乏互动、参与和体验的弊端。
2. 课余活动贫乏,学生缺乏第二课堂和高雅的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开阔视野。
许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源自对生活的无聊感。年级轻轻就自觉看透人生,对事事都无兴趣。中职学校的课余时间很多,尤其下午只上两节,到晚自习中间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学校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大量学生只好窝在宿舍里玩手机或到学校机房里上网打游戏,久而久之觉得这些反而是主业。大家互相感染,反而使那些学习努力的同学变成了另类。
3. 学生的管理以惩戒为主,缺少人性化的交流和沟通。
本人从事班主任的工作,深感现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学校通过制订各种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学校基本把学生看做一个管理对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学生听话不找事,至于有没有学习动力和心理问题则较少考虑,因为这些软性的东西没有衡量标准。学生因为长期被动地接受管理,也对学校也有冷漠和敌对情绪,没有归属感,更没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对中职教育和管理改革的思考
1. 课程改革
对于一些实践性差的课程和课程中的一些理论性内容应该大力压缩删减,这些理论性强的内容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互动性,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对这些内容教师大致讲授一下基本概念即可,继续深入讲解没有必要。应该加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内容的教学,加大与社会结合紧密的内容。
2. 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多进行实战型教学,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目前中职学校已经普遍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比较完善。但现在许多教师上课就是放PPT和视频,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手段已经使学生普遍厌烦,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黑板搬到电脑上,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实习尽量采用项目教学,并且实行团队合作的方式。单人的实习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而团队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因与别人合作产生参与感和动力,在模拟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营销、淘宝商务课程的实训中可以采用团队教学,学生组成团队互相PK,也能够体验到竞争的乐趣。
在教学中尽可能引入企业参与,学生可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来体验真实工作的环境,并能获得适当的回报,这些工作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 多开设兴趣课堂,组织兴趣小组,使学生摆脱课余时间的无聊感
学校应把学生从手机和游戏里解脱出来,通过组织兴趣课堂和兴趣小组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本人认为应开设摄影、音乐、美工、健美操、街舞等与时代结合紧密和符合年轻人心理特征的课堂和活动,丰富学生心灵,解除他们的无聊感和麻木心理。
4. 多进行人性化趣味化的管理
学校进行惩戒性的管理是必要的,却是不足的。学校还应多进行人性化趣味化的管理。学校领导应定期与学生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消除隔阂,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学校不仅提供知识和技能,还应关心学生的精神健康和心灵成长。
总之,面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中职教育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每个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一条中职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茹秀荣.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2]戴士康.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俨然成为国际性交流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进而导致高职院校教育事业中英语教学地位的日益提升,英语的受教育水平在越来越高的层面影响着人才综合素质的社会评估。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一批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英语就是其中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
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一群90后,他们更加注重自我,更加懂得张扬个性,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而高职教育的这些灵活性的特点对于被称为“新新人类”的90后们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选择高职院校,将来毕业了可以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选择深造,继续升学。如何把握好当前的形势,有效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思考出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普遍底子薄。当前,有不少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较低,英语知识结构也缺乏完善性,有的学生由于初中时期未打好英语基础,无论是听说读写能力还是知识结构均较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给英语教育者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不少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对英语唯恐不及,不愿学习或者觉得学习英语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多数英语专业以外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所学专业即可,英语跟自己关系不大。只要顺顺利利的通过了考试,能够毕业就行了。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师的理念和自身水平有待提高。教育者自身水平问题。现阶段,高职院校缺乏足够数量的英语师资队伍,职称比例不够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缺乏双师型教育者,年轻任教老师多,通常都是毕了业就从事了教育事业,实践能力较差,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关于职称比例,中高级比例较小,初级比例很高,教学梯队与学术梯队不够合理,直接对学校及学科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教学理念问题。现阶段在一些英语的教学进程缓慢的地区和学校,多采用传统守旧的学科授课模式,按照教学大纲机械的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大大扼杀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工作者对高职院校的英语培养宗旨理解不够透彻。问题的严重性使我们不得不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教育素养提起关注,高职教育存在其特殊性和时代性,它呼吁着拥有开放性实用性思维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与其相适应。
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对策
1.树立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应结合自身对英语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制定与自己相适应的英语学习计划。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古语有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适的计划是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与关键。因此,要想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取得突破,学生自身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结合具体实际,通过请教老师、同学等诸多方式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
2.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着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这既是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也体现了教师自身不断追求、不断进步的学习意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开拓眼界,这既是开展好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书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前提。所以,仅仅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已不能满足当代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视野方法的拓展成为高职英语教师能力评估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师可以主动参与本教研室活动,常听其他同行业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互相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共同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动向,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可以集体备课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学校管理者要提高教育教学的保障水平
具体而言,学校应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和奖惩机制,对英语教学改革中积极创新的教师给与一定奖励;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引进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加大软硬件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诸多的英语活动,营造氛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職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有将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面的功夫都做好、做足,才能做到联动和互动,从而更高效地保障高职英语教学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黄旭,李忠华.把握结合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
[2]吕淑英.浅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5).
【当前经济问题与国企改革思路】推荐阅读:
讲座2当前经济问题11-05
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10-21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展望11-06
当前经济形势08-30
当前经济形势06-02
当前宏观经济10-29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思考08-05
怎么看当前经济形势06-17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特点08-17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