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2024-10-26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精选9篇)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篇1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在今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通报了全省80个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排名情况。我市10个县市区排名呈现“四进六退”格局。黄州区排名全省第21位,浠水县和麻城市分别进了5位和2位。如何正确对待这个评价结果,全面、准确、客观分析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凝聚力、创造力转移到抢抓新一轮战略机遇上来,确保实现我市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这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县域经济发展成就不应低估

“十一五”是黄冈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最清晰,发展战略最具体,发展成效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为了全力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市委、市政府从2006年开始建立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机制,把县域经济发展同各级党委、政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上下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县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2.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4.7%。全口径财政收入99.7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24.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和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和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商品零售额、全口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金融机构存款等9项指标全部实现翻番。主要成就和特点是: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举措非常明确。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引导下,各地围绕市域经济“一区两带”战略,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正在向规模扩张、园区聚集、产业提升、增值增效转变。

二是工业经济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各县市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再造新兴经济增长点。全市建成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33个、乡镇工业集中区39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77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156家。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5.7亿元,年均增长27.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4亿元增加到51.9亿元,年均增长35.5%。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产业总产值首次分别突破100亿元大关。湖北祥云、兴业炉料、大别山电厂、华新(武穴)水泥、黄冈伊利、鸿路钢构、李时珍医药集团等7家企业年产值过10亿元。

三是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大交通、大网络初步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了企业生产和行政运行成本。五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44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0公里,居全省第二位,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四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地位显著提升。全市农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5.5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年均增长15.5%。基本形成了以柳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公路为主的优质稻产业带400万亩,以沿江为主的双低油菜产业带200万亩,以沿江湖泊为主的优质水产带68万亩,以意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150万亩,以罗田为主的板栗产业带243万亩,以英山、麻城、罗田、蕲春为主的桑茶药板块100万亩,以红安为主的花生生产区50万亩,以黄州为主的蔬菜板块14万亩,以市区为龙头的奶牛牧场27个,存栏奶牛2万头。

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斐然。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67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4个,总投资2068亿元;累计利用外资5亿美元,年均增长21.6%;累计实现外贸出口14.9亿美元,年均增长5.8%。

六是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836元和4634元,年均分别增长15.2%和11.9%。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4.4平方米和42.2平方米,比2005年分别增加15.2平方米和18.6平方米。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6.5万人次,城镇和农村低保人数分别达到14.1万人和35.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

以上表明,黄冈县域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无限的活力。

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不容忽视

当前我市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清醒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市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变的特征非常明显,阶段性、局部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县域经济与全省20强县市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总体水平偏低。2010年,全省20强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208.6亿元,是我市平均水平的1.42倍。

2.人均经济总量少。从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结果来看,20强县市区人均GDP达到30357元,比我市平均水平高1.26倍,已经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而我市除黄州区(26072元)和武穴市(19977元)外,绝大部分都还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徘徊。

3.财政收入质量不优。从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看,全省20强县市区平均达到69.6%,我市10个县市区平均46.79%,远低于20强县市区平均水平。

4.工业化程度不高。尽管“十一五”期间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黄冈,但“满天繁星”的中小企业多,“擎天一柱”的大中型支柱企业少。我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44%,比全省20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16.13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不高,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主导力量。

5.城市化进程不快。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计算,我市目前城市化率为35.7%,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2.3和12.2个百分点。全省20强县市区城市化率平均为43.08%,我市只有黄州区超过平均水平达到55.08%,武穴市比20强县市区平均水平低2.96个百分点,其他8个县市区都在30%以下。

6.招商引资还有差距。这些年来,黄冈经济社会之所以得到了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利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推动。但与全省20强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明显。2010年,全省20强县市区招商引资平均达到43.08亿元,比我市10个县市区平均水平(12.4亿元)多2.47倍。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机遇不能错过

县域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黄冈战略崛起的支撑和脊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沿阵地。市委书记刘善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四看”——看成绩,提振信心;看历史,保持理性;看差距,知其不足;看希望,迎头赶上。

当前,我市发展县域经济面临很多难得的历史机遇,迎头赶上,正当其时。一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各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找到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金钥匙。二是为应对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抑制输入性通胀预期等政策,为我们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三是黄冈正面临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叠加、大别山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叠加、老区扶贫政策和西部开发政策的叠加等历史性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意见》,为老区人民探索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当前,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要继续解放思想,为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市上下必须强化机遇意识,解放思想,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铆足跨越式发展的干劲、提高跨越式发展的质量、突出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把无形的机遇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形成果。

二要狠抓园区建设,缓解资金瓶颈,促进工业集聚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支撑战略,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一是要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二是要切实抓好企业融资。三是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三要围绕主导产业,抓好关键环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壮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产业的集聚效益。二是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推行定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要搞好基地建设,一手抓规模化生产,一手抓规范化种植,使基地生产既形成规模,又确保品质。

四要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品位,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加快构建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市区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更充分地发挥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先导作用,更有力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要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要把扩大招商引资与推进全民创业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开放,抓好招商引资,聚集外部资源。另一方面,要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挖掘内部资源。着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篇2

第一, 关于公正评价对外贸易的贡献问题。

2009年净出口对GDP的拉动是一个负数。2010年、2011年好了一些, 2012年现在算下来又是一个负数, 是-2.2%。这必然在群众当中产生一个疑问, 外贸工作对国家有什么贡献?对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我认为, 净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 只有统计学的意义, 没有经济学的意义。《人民日报》3月18日发表了一篇报道, 题目是“外贸拖没拖经济后腿”, 这篇文章详细地讲解了外贸发展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讲出了真实的故事。目前社会上有一些舆论, 我国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被严重低估。我重申, 外贸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个评价是公正的, 维护了我国外贸的正面形象。

我们一再讲过, 对外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增加劳动就业, 还有利于产能过剩的消化, 更有利于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很难想象, 如果没有进出口贸易, 或减少了贸易往来, 我们怎么能实现同其他国家几年之间贸易翻一番。我们今后五年内将进口十万亿美元, 这都是要靠进出口贸易来实现。所以《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 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绝对是利好的, 这是一篇好的报道, 有利提振我们发展外贸的信心。

第二, 关于企业采用新技术的趋势问题。

2012年11月17日, 学会在上海开会, 当时讨论的题目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进程”。我提了一个观点, 中国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为了增强出口竞争力, 一定要在我们企业里运用新技术, 采用新设备。由于我们现在的劳动力成本在逐年提高, 招工也有困难, 这种情况倒逼很多企业开始采用工业机械和自动化设备, 代替工人劳动, 而且这个趋势可能会越来越近。最近我看到浙江省一些中小企业纷纷增加工业机械和自动化设备。由于应用了新设备, 节省了人工和其他开支。有报道称,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 机械化和自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被简称为“机器换人”。

我们国际贸易学会是研究贸易发展的, 今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能不能发展,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劳动生产力是不是能提高, 竞争力是不是能增强。所以企业生产中采用新技术, 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采用新设备,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趋势, 可以说对生产是一个带有革命性的趋势, 可解决很多问题, 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解放生产力。我觉得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 较多的是注重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 对于发展生产力方面, 做得并不是很充分。我们比较关心“人口红利”问题, 多用劳动力,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工人难找了, 农民来打工要高工资, 这让企业发展遇到了难题。所以很多企业感觉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十分重要, 起码有几个好处:第一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第二解决了劳动力成本年年上升的问题。第三提高了生产率, 提高了产品质量, 对外更能按时交货, 还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当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农民工将来怎么找工作?这是另外一个问题。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服务的发展, 还是很需要工人的。农村新的生产发展也需要人。

我们应该致力发展新的生产力, 采用新技术, 提高竞争力。这一点我看可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觉得对外贸易工作者也要关注国内生产的发展, 关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生产是基础, 有生产的发展, 才有贸易的发展。

第三, 关注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发展。

根据十八大的精神, 我们要继续重视多边贸易体制的参与, 同时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要加快。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也在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将走向何处?因为现在美国也好, 欧盟也好, 他们认为对世贸组织决策的控制力相对削弱了, 他们的注意力似乎就不在多边贸易体制这里了。

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三点认识 篇3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缺乏求知欲,厌学情绪突出,学习缺乏主动性,纪律松散,让老师们感到“头痛”。加之很多老师教学仍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还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学,使得整个语文课堂枯燥、沉闷、毫无生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大力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素质,以满足社会需求。

(一)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影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1、讨论式

学生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讨论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的口才。

2、启发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易。

3、情景式

创设情景,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4、自主式

“自主式”教学法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或更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而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

当然,教学方法不是一堆公式,其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师的教法思路同样有一个求活的问题,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加以运用,适时进行操作。

二、结合专业特点,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因此,语文课教师,应主动强化服务职教的意识,要和专业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对语文课的要求,力求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有机渗透与培养专业综合素质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让学生懂得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它是学好专业的前提,是就业的一张门票,让学生引起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文课为专业课服务呢?

1、首先,教师要从应试教育中跳出来,让语文知谚同专业课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的工具作用。如:每学期安排一定数量写作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文章,电修班的同掣修理电冰箱、电视机后,让学生以修理原因、过程为素材,加以总结,写成文章;计算机班的同学每一次比赛后,让每一位同学写出这一活动的过程和体会;经常让旅游班的学生练习写导游词等等。学生开始写时有一定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学生就能写出文从字顺、专业性强的文章。这样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仅能熟练操作,而且形成了理性认识,语文课与专业课融为一体,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加强活动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语文课应时常开展各种训练。如:演讲比赛,口头求职,自我介绍。针对专业和招聘要求不同,模拟招聘现场,提高学生遣词造句及面试对答如流的应变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只有长期训练,认真学好语文并加以运用才有良好的表现。作为语文教师,应扎扎实实做好这些工作,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但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学生毕业后非常受欢迎。

三、渗透德育,奏响“学会做人”的动人乐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育人,育人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面对生源素质日渐低下的中职学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育人的职责,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其中,德育是第一位的。道理很明白,如果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德”的培养,那么,这种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学生无论学习多么好,对社会对国家也不会有多大益处。甚至会起到反面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育人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接受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做人的教育,逐渐完善其人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文明优雅的形象,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语文课,更应渗透德育,奏响“学会做人”动人乐章。

1、吃苦耐劳品质的教育

由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爱如掌上明珠。往往溺爱学生,对学生要求相对较宽,久而久之便会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好享受、怕吃苦的不良习气。不少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一点苦也吃不了,有的甚至干几小时就逃跑了。对工作挑三拣四,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具体课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等职业道德品质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业观,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2、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优越的家庭和社会条件,使他们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自我意识往往大为膨胀,而对于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相对淡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教材和拓展阅读,系统地、潜移默化地、多方面地渗入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人。

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点认识 篇4

[ 2010-02-03 ]

周克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国有企业腐败案件尤其是国有企业党员领导人员违法违纪案件多发,国有资产流失严重。1990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纪律检查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国有企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等新法律法规的施行,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亟待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当前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形势不容乐观,而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中还存在纪检机构和队伍建设较弱、反腐倡廉机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纪检机构的履职措施权限有限等突出问题。结合调研分析,笔者就加强国有企业纪检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科学设置纪检机构,选好配强工作人员

《暂行规定》第二章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纪检组织机构和干部配备的规定,总体思路应予坚持。鉴于当前国有企业的类型已经多元化,为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国有企业一般应当设立纪检机构、配备纪检人员。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纪检机构的设置方式有单独设立模式和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立两种各具特色的设立模式。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除纪检机构外,还包括监事会、审计、法律、职代会(工会);在国有企业外部有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基本形成了一个立体多层的监督网络。在实践中,监督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督乏力、监管弱化、监控不到位等问题。按照强化监督合力的思路,在国企纪检机构设立模式上,可以结合实际进一步有机整合纪检、法律、审计等监督资源,以便实现信息共享、手段互补,使纪检工作更好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效结合,有效增强企业党员干部廉洁风险防范能力。

选好配强纪检人员。鉴于纪检工作涉及到党纪、法律、财务、审计、管理等多个领域,涉及范围广,专业跨度大,政策性、专业性强,应按“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标准配备精干高效、专业配套、素质精良的工作队伍,以便推进纪检工作的创新发展。

探索解决同级监督难问题。国有企业纪检机构在监督同级党委班子成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弱化、缺乏实效等“同级监督难”问题。应积极健全完善巡视(巡查)制度,强化上一级对下一级的监督;积极探索上级纪委对下级纪检人员“直派制”,以保证权力监督主体的渗透力、控制力、独立性和权威性;探索片区协作办案制度,赋予片区查办案件协作组明确的职责权限,根据需要对片区内成员单位发生的重大案件,在上级的指导下实施派驻办案制。

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探索创新工作方式

国有企业纪检机构应切实履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规定的职责,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一方面,国有企业纪委在办理违纪案件时,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的规定,按照规定程序采取调查取证措施。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纪检机构及纪检人员应当加强与本企业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目前国有企业纪检机构实践探索和可以推广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纪委主要负责人以及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或者列席本企业党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工会、职代会等有关会议和活动;就有关党风党纪情况以及重要监督事项单独或者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采取个别走访、民主测评、召开座谈会、诫勉谈话和函询、聘请廉洁监督员、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进行监督。此外还应

依纪依法探索其他工作方式。

着力强化保障措施,积极推进纪律检查工作

提升纪检人员职级待遇,保障纪检机构工作条件。《暂行规定》第12条对国企纪检机构领导人员的职级进行了明确,对此应予坚持。为确保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的有力开展,调研中许多国有企业提出,纪检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和专业技术职务等待遇,不应低于本企业同层次管理人员的平均水平;国有企业应当为纪检人员的学习、培训、提拔、交流任用提供条件。为便于纪检机构开展工作,国有企业应当为纪检机构及纪检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器材装备,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及办案经费,并统一列入财务预算和开支管理。

充分发挥纪检机构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企业纪检机构作为监督约束机制的骨干力量,应加强与审计、财务、法律、工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建立监督信息共享和协调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动态监督。

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督双重监督模式。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要求,国有企业应积极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限,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理层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同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引入以下外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管作用,引入外部独立董事制度、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制度,面向社会组建专业监督队伍,填补因企业自身监督力量薄弱而造成的监督“盲区”。通过双重监督模式,进一步加强纪检工作的效力,保证纪检机构依法监督,廉洁奉公。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 篇5

从国家层面讲,县域土地负有以下重大职责: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

2、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和推动力;

3、保障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4、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因此,县域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土地资源的高效益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土地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对土地属性的多元界定,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异常突出,从上个世纪末县域政府招商引资的“零地价”,到目前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以及长期受舆论批评屡禁不止的大学城、游乐场、高尔夫球场扩建等,说明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

2、县域经济的自组织发展与国土生态安全问题;

3、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4、农业的产业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就缺乏基础和保障。

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化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和互动的过程,是人口在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专业化、城乡社会逐步一体化,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联系的密切,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干的不断增强等。[2](p35)城镇化包括地域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必然要将部分耕地转化为工业或商业用地。这将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耕地面积减少;二是农村人口减少,土地规模集中。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但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却持续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城镇化每增加3.5%,土地城镇化就增加8.2%,这说明,我国粗放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仍在持续。中央政府反复强调:要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欲求量越来越大。笔者2011年参与广东有关县域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县政府都提出需要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肯定,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建设用地的规模仍在扩大。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达50%以上。[3](p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30年来,仅农村土地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的资本积累达30万亿元,远超过同期所吸引的外资总量。[4](p12)有专家提出:“特别值得担心的是把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面积联系起来,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可见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直接导致房价上涨,而且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并将它与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捆绑’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政府划定的耕地红线注定是要被突破的,而且原有的21亿亩红线已然被破,这条红线束缚的只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5](p13)

首先强调:“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是不成立的。其次,这种观点忽视了目前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粗放型发展的现实和粮食单产技术提高的不定性,影响是相当可怕的!要清楚,目前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0%。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6]但按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目前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几十年的粗放型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已经使我国耕地遭受重大的破坏。据党国英研究:“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5]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3](p5)一个总人口才21万的贫困县,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在人气没有聚集的情况下,快速拉开城市框架,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土地被浪费闲置。[6]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关口,而粮食安全则是基础。我们必须清楚,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危机,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是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如果中国缺粮,国际市场是无法供应的。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农产品纯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粮食5800多万吨,已经超过粮食总产量的1/10,进口棉花331万吨,超过总产量的1/2,进口植物油674万吨,超过总产量67.4%,进口食糖200万吨、猪肉100万吨,均超过总产量的60%。我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已经进入危险期。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显示:如果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的话,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仅为发达国家的2%,仅为美国的1%;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粮食需要量必然提升,而粮食单产的提高是需要技术支持的,而技术的创新是需要时间和有周期的,可以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据国家农业部报告: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7亿吨以上,按照目前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需提高40%以上。这是一个根本无法保证可以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耕地面积减少除城镇化用地以外,因生态原因弱化荒化更是触目惊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从1986—1995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9326.7km2,年均净减少1933.3km2。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果耕地面积不能保障,不仅粮食危机有可能发生,而且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安全。

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城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农村土地所有权则属于农村集体组织,二者之间的转化需要经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这种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以下问题:其一,农用土地和城镇土地在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农用土地的使用价值不仅取决于经营者素质、财力,还取决于市场机遇,投资增值很小,而城镇建设田地的使用价值和周围的工商业设施紧密联系,取决于区位,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农村用地。其二,负担的社会功能差别。城镇土地只承担保障工商业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而农村土地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就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明显地农村土地承担了更多的外部效应。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少的情况下,这种外部性社会功能已经使农村土地失去应有的市场弹性和市场效益。而且明显的城乡福利级差使农民愿意失去土地成为城镇居民。其三,两种土地利益分享的差别。农村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力和对粮食安全的贡献都是针对国家总体利益的,不会或很少对农村集体或地方政府构成影响,而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关税收属于地方税种,城镇建设用地带来的土地上的工商业利益也属于地方政府。在目前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职责的考核机制下,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对地方政府则是利益提升。[8]而国家强制性征地这唯一合法途径又为权利寻租和官员腐败提供了操作空间,直接导致“圈地”运动和大量的土地征用腐败案件发生。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十年前(2003年),各地开发区总数5524个,占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总和。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苏泗阳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就有43.3平方公里,当年就占用基本农田4000多亩。

二、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与国土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组织性。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容易造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仅浪费资源(尤其是土地),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发展,而且直接造成环境恶化。三十年来,中国可耕地面积减少了20%,每年沙漠化面积达到3400平方公里,国土荒漠化已达1/5,可耕地效力递减达到43%、牧场则达了90%。每年消耗20亿吨硫化煤燃料,有害气体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居住着一半以上人口的三大河流域,实际上已陷入自然再生能力丧失的境地。[9](p31)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近五十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五千多万亩,平均每年约一百万亩。[10]另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11]

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国土区域空间的功能规划。在中国古代也是对县域进行分等级按功能管理,比如,隋朝将全国县“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为等级”。唐代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等综合划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清雍正时期,将全国县的分等为“冲、繁、疲、难”。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思路,必然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明显的不可持续发展路子。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划分,而县域则是国土陆地空间的主体。必须对县域进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即保证区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又保障国土安全和生态平衡。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随后,国务院通过国家发改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家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对国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基本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三是基本实现人口和经济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四是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活条件均质化。[12]p380必须强调,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划、规划、政策和考核“四位一体”,区划是前提,规划是关键,而配套政策和考核是保障。但目前各省对县域的国家功能划分基本上停留在规划文件层面,有些甚至连规划工作尚未启动。必须尽快完成县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并针对功能区定位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和环境政策,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并加大对土地弱化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通过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强化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流域规划保护和林山、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的跨区域保护治理工作,全面保证国土生态安全。

三、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中国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地方政府属于“地方发展型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的设置来看,‘属地管理’和‘行政发包’是中国政府体系的典型特征”。[13](p23)“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长期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主要方式,以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主要来源的政府模式”。[14](p12)

当前我国省、市、县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最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农业等法定支出主要由县乡政府提供,县乡支出责任偏大。[15](p14)绝大多数县域都是财政入不抵出。据统计,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600多亿元,补贴县945个,赤字县556个,二者合计占县域总数的72.15%,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77%。县域政府既要提供公共服务,又要筹资推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地价节节攀升,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使得土地财政应运而生。根据国家审计署2010年度审计报告显示: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16]全国共有2052个县域,即绝大多数县是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债务抵押的。

土地增值已经成为地方尤其东南沿海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1999-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到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到1025亿元,剔除通胀因素,成交价款年均增长率高达45%,是财政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2.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4%。[17](p9)

土地财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畸形现象,不仅大量耕地被抵占、闲置,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侵害农民利益,滋生官员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据调查,江苏在土地用途增值的土地收益分配中,政府约占60-70%,村一级集体组织得25-30%,而农民仅得到5-10%。[18](p12-17)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收农民土地,至少使农民蒙受20000亿元的损失。[19](p2)要减少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要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自由流转。让地方政府逐步从土地经营者的角色中淡出,成为纯粹的管理者。其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县域政府支出责任与财力的匹配度,减轻市县政府城镇化支出压力。再次,加快推进地方债务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中央层面的全国财政风险预控机制。最后,正视当前城镇化的推动力问题,切实缩小城乡福利差距。

四、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农业现代化明显的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在10%以下,但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0%,40%的劳动力创造不到10%的GDP,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必须正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必要的耕地保障和规模经营是基础。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

6、阿根廷的1/

9、加拿大的1/14。根据党国英等专家的调查估算,目前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量的1/18。[6]“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7.13亿农村人口和1.5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3](p5)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耕地保护,我国的现代农业没法同国际水平接轨,传统农业的低效益无法根本扭转。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使农业的经济学特征发生变化,受投资农业成为主体,全要素介入是必然,需求弹性增大是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三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生态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三是农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化。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土地必须规模集中,集约经营。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加速推进,将绝大多数农户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在农村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扩大,促进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而目前农民转移的最大障碍应该说是土地管理制度。因为农户对土地较为模糊的产权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顺利转移,从而也阻碍了现有农户土地产权的价值实现和由土地财富向资本财富的转换。其次,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民,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和公共建设的投入。农民素质提升,可工可农可商,扫除了向城市发展的技术文化障碍。同时,在制度上允许和保障城市居民到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对流。

五、结语:(一)明确县域经济发展主题,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发展的环境既不乐观,内部运行的矛盾也集中突显,主要表现在: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与约束硬化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空间受限的矛盾、产业结构升级尚未完成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矛盾、相对滞后的社会管理思路手段与人民群众迅速提高的社会参与意识的矛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弱势部分,这些问题表现更加突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仍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能源的制约显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趋紧、内部约束趋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内涵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深刻认识工业化内涵,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表现为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并且必然伴随而来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必然会导致并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它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变化。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将会对工业化的实现产生重大的甚至关键性的影响,因情况之不同而对它起着推进、延缓或阻碍的作用。”[20](p088p089)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推动力。必须承认,中国城镇化的动力很大程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级差。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动力偏差,将城镇化的动力转变为实现城乡居民的就业理想、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环境。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粗放型平面式工业化向立体式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化转变。经验表明:每征用一亩耕地,就有1.5个农民失业。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建设共占用耕地1641万亩,平均每年328.2万亩,这意味着每年大约492.3万农民因失地而失业。[12]p135这在当前中国县域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和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将是贫困发生的重大因素和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必须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要坚定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节约制度。充分认识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资源效率观,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从重行政配置、项目审批、微观管理向重市场调节、制度设计、宏观管理转变,加强监管,严格数量管控。健全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考核和监管体系。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服务功能发挥。[2](p5)

(三)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受益权,坚决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使用(经营)权主体边界不清,以及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既不能简单地把政权跟土地所有权都合为一体,又要决定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因为土地私有化早已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制度形态,现代产业革命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改变土地私有的制度遗留。因为土地私有化不仅加大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而且导致土地兼并,农民贫富分化,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外,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我国农业经营的规模问题。

当前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明晰产权、促进流转、把握规划、提高效益。进一步明晰土地财产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甚至允许宅基地流转。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农业集约经营便具备条件,可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摆脱小农经济,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浙江等沿海省市近几年的实践显示,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分季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21] 参考文献:

[1]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 张宪平、石涛.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3.(4)[3] 徐绍史.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J].国土资源通讯,2010(22)[4] 韩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5] 丁声俊.评茅于轼的“耕地观”[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5)[6] 高远至等.中国“地耗”之痛[EB/OL].(2011-2-17)[2012—08-01].http://im.banyuetan.org/jrt/110217/29290.shtml [7]中科院: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100年 [EB/OL].(2012-05-14)[2012—08-0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111941276.htm [8] 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02-09(4)[9](俄)M.JI.季塔连科.前进中的中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展望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9,(5)[10] 郭虹、杜远.中国因水土流失年均损失耕地百万亩[EB/OL].(2009-04-12)[2012—08-01].http://finance.jrj.com.cn/2009/04/1223344100526.shtml [11] 孙彬等.大地之殇[N].经济参考报,2012-06-11(4)[12] 魏后凯.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3]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4] 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浙江省为个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15] 贾康 刘微.“土地财政”论析[J].经济学动态,2012(1)[16] 中央预算管理需改进10万亿地方债存隐患——解读2010年度审计报告[N].光明日报,2011-06-28(02)[17] 朱丘祥.地方土地财政困局的体制成因及其法制出路[J].经济体制改革,2011(3)[18] 岳桂宁 藤丽丽 王春花.我国地方“土地财政”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09(03)[19]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20] 张培刚.张培刚经济文选[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1] 美报:胡锦涛定调新“土改”中国启动改革攻坚战.[EB/OL].(2008-10-06)[2012—08-01].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81006/15119692.html

当前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三点商榷 篇6

一、课件使用是否必不可少

有效教学指的是优质高效的教学, 即最优化的教学。这里的最优是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效果。各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别很大, 因此, 有效教学不可能有具体统一的模式, 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

现在经常把是否使用电教课件作为衡量优质课的标准之一, 这是有偏颇的。例如, 某个教学设计因没有使用多媒体可能达不到最优的效果, 但在没有条件使用多媒体的条件下, 它是最优的, 也应称为有效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有效教学应该是以最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方法很多, 课件只是一个教具, 没有哪个教具是非用不可的。有效教学强调的不是教学设备的更新或调整, 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近来, 课堂教学形式追求多样化, 认为小组讨论使课堂显得活跃、和谐, 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无疑这初衷是正确的, 但有效性究竟有多大?据对我校780名的中职生的问卷调查, 只有20%的学生认为有帮助, 5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 30%学生认为是形式主义, 会使人产生依赖性。

合作学习不等于分组讨论, 而是要求团体各成员认真地思考、真正地理解后, 在团体中交流, 商讨最佳答案, 完成学习任务。常见的现象是, 如果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自己没有经过认真思考, 只是人云亦云, 就会出现成绩较好的学生单打独斗的局面, 成绩较差者产生惰性和依赖性, 不能实现真正的集思广益。如果大家水平相当, 但讨论中责任不明确, 则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一般时间很有限, 往往是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说了意见, 其他同学就没意见或来不及有意见了, 或者原是什么意见还是什么意见。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 而又要让学生有讨论的形式和结果, 因此设置的问题浅而易见的, 使得讨论成为走形式。可见进行小组讨论应在小组成员的组合, 讨论问题的设计, 答案的呈现, 时间的分配等方面都充分考虑, 精心设计, 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有效教学的评价应当是多样化的

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 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而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有效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三者的统一。

课堂教学, 在单位时间的投入是一定的, 那么“产出”越多, 效率就越高。教学讲究效率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效果, 教学效果有显性的、当下的效果, 也有隐性的、长期的效果, 因此, 在评价时应当全面考虑。例如, 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 其隐性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 这是因为语言能力的加强, 人格特征的形成, 民族文化的领会和传承, 需要很多因素促成, 其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时间, 而从效率和效果的角度来评价, 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无效的或是低效的。学生的发展也有显性发展和隐性发展, 有短期的发展和长期的发展, 如何检验学生的隐性发展和长期发展呢?

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状态, 学生自己最为清楚, 因此有效教学的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了解学生学习后的隐性效果, 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检查、评估教学是否有效。诸如学生学习是否感觉紧张, 疲劳, 老师备课所用的时间, 上课是否吃力, 学生对学习收获的总的感受与评价等, 都是效率与效果的体现, 在检验教学的有效性时都应当加以考虑。

教学是对人的教育, 不同于产品的生产运用, 而人的差异存在很大的变数, 人的组合变数就更大了, 这包括教师的差异、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差异。因此, 有效教学一定是各显神通的, 有效教学评价应当是多样化的。

摘要:有效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 不应拘泥于形式。有效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多面的、包容的, 不应把教学推向急功近利。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件使用,小组讨论,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吴必尊.对中职教育“有效教学研究”的思考.广州教学研究网, 2009 (455) .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篇7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鉴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教学,谈三点体会.

一、建立“惯性”概念

1、激疑,引出“惯性”课题

(1)奔跑之人,脚遇障碍物时,人向前倾.何故?

(2)坐在汽车内的旅客,当车突然开动时,人向后仰.为什么?

身边现象,人所共知.学生却不能解释,激起阵阵疑团,欲罢不能.教师趁机引出“惯性”课题.

2、激趣,建立“惯性”概念

(1)学生做“抽尺”实验:把盛着墨水的敞口墨水瓶置于课桌边缘,下压直尺或三角尺.用手沿水平方向突然快速抽走直尺,墨水瓶巍然不动.学生疑虑:墨水瓶为啥安全无恙?

教师演示“打板落蛋”实验(略).学生嘀咕:鸡蛋为啥没落地摔碎?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表明,一切静止的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教师演示“摸拟摔伤”实验:把布娃娃(头内暗置盛红墨水的敞口塑料水瓶)直立在小车上,手推小车沿桌面匀速平动.当车遇障碍物受阻停止运动时,布娃娃前倾,摔得头破血流.

师:小车匀速运动,布娃娃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跟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车停时布娃娃脚受车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脚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由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

师:车停时,布娃娃上身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继续向前运动,摔倒跌伤.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水到渠成.教师给出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板书: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做好“惯性现象”实验

做好“惯性现象”实验,是建立惯性概念的关键.惯性实验,做法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精选惯性实验应力求简单,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要生动有趣,宜增加惊险情节,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使学生久久难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现成器材,精选“抽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动手做.精做“模拟摔伤”演示实验,制造紧张惊险气氛.一个安全无恙,一个胆颤心惊,二者反差鲜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以此动摇学生头脑中顽固的错误观念,顺利建立起惯性概念.

三、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课本解释惯性现象,文字确切精炼.学过之后,学生尚难掌握要领,不能圆满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表现在语无伦次,思路层次不清,或者以简单的惯性二字概括作答.因此,教师在解释“惯性现象”实验时,应做分解动作,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3、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一辆客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因遇障碍物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为何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答:客车急转弯前,乘客与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遇障碍物,司机立即扭动方向盘,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因其臀部随车上的座位向左急转弯;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人的上身要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北大保安上大学”的三点启示 篇8

“北大保安上大学”的三点启示

作者:张玉胜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6期

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5月12日《燕赵都市报》)与一些在校大学生逃课、沉湎游戏、荒废学业相比,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的励志故事着实让人感到另类与欣慰。

也许,在人们的常识里,“保安”不过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草根一族,但北大保安却不乏向上涌动、拼搏圆梦的勇气和志向。他们守护着燕园,更守望着理想。相继拥有“北大保安”“北大中文系学生”“支教老师”三个角色的甘相伟,以“起点不能决定终点”作为其追梦成功的人生感慨,这既是对500余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时下风行的“起跑线”说的现实否定。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才是圆梦成才的内在驱动力,这是“北大保安上大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 篇9

“三农”问题不在三农本身,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不是减负,它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个发展战略问题。也就是说,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是不是应该由社会的各个阶层相对合理公平的分配。在这个问题上,靠市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市场天生是产生不平衡与不平等的。那么,政治国家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毛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中,谁得到了最大的好处,农民所受的剥夺如何补偿?工人的低工资有福利补偿,三十年积累得巨大国有资产,没有转移到个人或海外,它正是新时期改革的资本。来的市场经济导向的发展战略,快速工业化的发展诉求,已经使得市场的不平衡性充分体现出来。解决的办法,我的想法有三个。

第一个建议是将农民组织起来。20年的改革开放,完成了一个过程,劳动的雇佣化过程,不管这个劳动是在私人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还是国家官僚资本中。这三种资本性质不同,但在雇佣劳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个过程的完成,要求我们将政权力量能否保护劳动的问题提出来。当然,我们有《劳动法》,但它能够提供多少保护?所以,劳动者,包括工人、农民,其弱在于分散而无组织,如果组织起来,它是最强大的阶级,因为他人口众多。1848年2月,法国的小农占法国人口的65%。当时搞民主选举,结果农民们把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选出来,选出来一个皇帝。当时他们的口号是:打倒富人,要求公正;打倒共和国,皇帝万岁。因此,总的来讲,整个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红利如果只让某一个或几个阶层独占,另一些阶层得不到好处,甚至还要付出代价,这样的发展战略是维持不下去的。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的中国问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必须要走社会主义的根本理由。如果贫富分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地方之间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尖锐起来了,那个时候,中国就要乱了。看《邓小平文选》3卷本那个谈话,大意如此,略有词句上的混乱。

我认为,“三农”问题,事实上是农民与国家和农民与市场的双重关系问题。分散而弱小的农户,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副产品和工业品之间的交换,表面上是等价交换。实质上,价格与其说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此处似乎有些疏漏--整理者),还不如说是由提供产品的两大集团的市场谈判地位决定的。比如说工资水平,表面上取决于劳动者的供求关系,实质上这是谈判的结果。在劳动无限供给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谈判地位就不平等了。但如果劳动者结合起来组成工会同资本家进行谈判,工资立即就上去了。所以市场上的平等交换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它看,决定交换的价格的更深刻的原因是生产者的谈判地位。

分散的2.3亿的农户,只有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协会,增加自己的市场谈判能力才是农副产品价格比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和地方政府谈判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这种组织,就无法抵御地方政府不断增长的税费负担,无法实现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权利是一个抽象的规定,它必须通过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这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强者,即资产者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因为资本本身就是权力。所以,我讲要解决“三农”问题,第一条是组织起来。至于如何组织起来,谁来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农民能不能自发地组织起来,组织起来后的地方政治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我们的地方民主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我们的学术界、舆论界将会给予什么样的支持?这都是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希望诸位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当然,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把每个人都转变成为“爬升动物”,每个人必须为了自己不断地向上爬升,争取名利和地位,否则就要沉沦下去。但是这种爬升是有条件的,就是说这个国家的经济必须正常有序地向前发展,中高层的职位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满足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的爬升需求。这个过程有可能被中断,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信号。今年有145万名大学毕业生,据说有60多万人参加研究生考试,这是延缓毕业而不是增加能力的策略,是资源浪费。明年可能有将近200万、后年265万毕业生,你爬得动吗?所以,关系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事情是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个建议是取消全部的农民负担。这个时机已经成熟,就叫农不养政。农业已经成为一个弱势的、甚至无赢利的产业,向农业征税收费,通天之下,没有这个道理。这里我指的是现代社会,不是古代社会。当我们的农民已经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五十年的积累,当工商业已经占GDP的85%的时候,占GDP15%的农业要养活占总劳动人口50%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能再向他们额外征收任何税费了,更不必说各种罚款。这是稳定三农的根本性决策,是稳定承包制小农经济的根本。与其说是增收,不如说减负,减负即增收。加入WTO以后,我们现在的农副产品价格仍比国际价格高出20-30%。也就说入世

以后,城里人,尤其是沿海的城里人可能会从国外来获得更优质的粮食。其实这几年来,上海人,还有广东人吃的基本上是美国小麦,因为他们的小麦质量和口感都比中国北方的小麦好。另外,这三年来,我们吃的油基本上是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油。因此,要维持农民和农业的话,取消全部农民负担,势在必行。

那么,取消之后我们的地方政府由谁来养活,我们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谁来支付,这就要求中央做出重大的战略决策。我的建议是削减政府规模和层级。地方政府这二十年来为什么机构不断地膨胀,这与高度中央集权的压力给地方政府巨大的任务,从而造成政权的多层次性有关。现在的地级市已经变为一级政府了。这样,中央一级、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乡镇一级,再加上村事实上也是一级。有的地方在乡和村之间设管理区,又多了一级。巍巍乎,多矣!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两级政府,元明以后又加了一级,三级,三级就已经够了。我的建议是取消地市级、分省。我们搞它50个省,40个也行,10个直辖市。分省没有太大的阻力,四川不是分出来了个重庆吗,地方政府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中央有这个权威。分省对于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十分是有利的。四川原来就是几个省合成的,川南、川北原来都是分立的省。我们的内蒙古自治区管理起来很难,切成三块,不就容易多了吗?我们的西藏,原本就是有三个行政区的,新疆一向也是分疆南疆北。这个建议不是我首先提的,百年来就不断有人提,康梁当年就提过了。省一分,分得多了,每个省都弱了,中央也就强大了。地市级取消,省就直接管县级,每个省可以管40-50个县。市级取消,然后搞乡镇自治,恢复古代郡县制。乡镇这一级管理的钱可以省掉多少?多出个亿不希奇。

第三个建议是取消大多数“条条”。目前“条条”太多,在60-80个之间,在农业地区,要那么多部门干什么?我曾到山西去过,那里地方有个县设乡镇企业局,乡镇设企业办,我问他们有没有乡镇企业,回答说我们一个也没有。还有一个什么对台办,他们说全县有一个台胞。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是从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多层次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它对于管理一个封闭的、静态的、区域差异甚少的、人口高度不流动的社会是十分有效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毛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需要不断地把地方原有地差异消灭掉,以维持全国的.高度统一和地方性事务与中央的高度一致性,这样中央的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直接插到基层。所以到59年、60年,毛可以从高高的中央规定每一个农民每天吃什么。

20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我们的民族进入到一个几千年来未遇的全新的、完全陌生的新社会,一个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家庭都必须依赖市场为生的社会,一个必须为了卖出而买进的社会。农民的农副产品如果卖出不足以买进,那么必须把自己的劳动当作商品出卖。所有的阶层都必须依赖市场进行生活,区域性的差异就开始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人口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每年有大约1亿的人口流动于城乡之间。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这样一种经历。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北方的差距日益显现并多样化起来。这样以来,中央集权的、多层次性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驾驭这些新变化。它不能对某一地方的特殊性做出反应,只能对全国范围的普遍性做出反应。

20年了,我们的条条那么多有其必然性。农民要造房子,占用土地,就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一个土地管理部门来掌管天下非农使用的土地,同时,老的管理部门并没有被吃掉。我在瑞金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个知青办,3个工作人员。我就问你们这里还有知青吗?回答说没有了。没有了那不是自己管自己?我们的县乡有整整7个农业部门,基本上没事干。所以,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导致机构不断膨胀、人员不断增多以及屡减屡增的一个根本原因。要求我们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得以改善,必须加以研究,要总结世界各国的经验来掌管一个变动中的中国。要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廉洁的和法治的行政管理体制,就我们民族而言,这个问题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如果我们不断地增加“条”,会导致整个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最终把中国的财富吸干,从而把自身压倒。在这个意义上理解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负担,我们就明白不断加重的原因了。

上一篇:王万江201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履职考核表下一篇:个人理财实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