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2024-09-04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精选8篇)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1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在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中要引导团体成员认清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可采用一些测试,还可选择一些结构性练习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能力,并调适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状态自我评估

大学生学习动力自测量表

指导语:这个自测量表主要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共20个题目,请你实事求是地在与自己情况相符的题目上打个“√”号,不相符的题目后面打个“×”号。⑴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去学习。()

⑵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直想睡觉。()

⑶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提起精神。()

⑷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读书。()

⑸如有不懂的地方,你根本不想方设法弄懂它。()

⑹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

⑺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大幅度提高自己学习的成绩。()

⑻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

⑼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⑽为了及时完成作业,你放弃了许多你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⑾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

⑿你常认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的,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作品才带劲。()⒀你只在你喜欢的科目上狠下功夫,而对不喜欢的科目放任自流。()

⒁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⒂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

⒃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

⒄你几乎毫不费劲就实现了你的学习目标。()

⒅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几个学习目标忙得焦头烂额。()

⒆为了对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⒇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

说明:上述20个题目可分成四组,它们分别测查你在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1~5题测查你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弱;6~10题测查你的学习动机是否太强;11~15题测查你的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16~20题测查你在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假若你对某组(每组5题)中的大多数题目持认同的态度,即打√号,则一般说明你在相应的学习欲望上存在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大学生学习兴趣自我评估

指导语:你可以通过下列问题来对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简单评估。阅读下面的问题,在是()或否()的括号内打“√”。

⑴我觉得学习是很轻松的事。是()否()

⑵我觉得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是()否()

⑶我不需要强迫自己就能投入学习。是()否()

⑷在学习中我体会到的更多是快乐和收获。是()否()

⑸当我在学习的时候,别的事情很难打动我。是()否()

⑹我每天都会为学习做好明确的计划。是()否()

⑺我很少为了必须学习而感到郁闷。是()否()

⑻我如果一段时间不学习会觉得不舒服。是()否()

⑼我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其他活动多。是()否()

⑽学习任务的完成我总是能拖则拖。是()否()

说明:以上10个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对学习的总体兴趣。选“是”(第10题选“否”)越多,1则你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自己对某学科(如数学等)的兴趣,你可以把10个问题中的“学习”改成“学习该学科(如学习数学等)”,然后再进行自我评估即可。这样你就可以对自己所学各科的兴趣进行逐一的比较了。

大学生意志力评估

指导语:请仔细阅读以下每一项描述,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加以判断,在对应的选择上打“√”。⑴我很喜欢长跑、长途旅行、爬山等体育活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锻炼我的意志力。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可否之间不大同意不同意

⑵我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总是这样较多情况不多不少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要每天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可否之间不大同意不同意

⑷订的计划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销它。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无所谓不大同意不同意

⑸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哪怕这种娱乐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经常如此较经常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⑹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向师长、同事或同学求援。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无所谓不大同意反对

⑺在练习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经常如此较经常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⑻我常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觉。

经常如此较经常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⑼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能想到做与不做的不同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

经常如此较经常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⑽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

经常如此较经常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⑾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前者占上风。

总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⑿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的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经常有较常有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⒀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⒁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经常这样较常有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⒂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⒃我遇到困难情况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⒄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⒅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不对,我却忍不住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他几句。

经常这样较常有时有时无较少这样没有这样

⒆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意志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⒇我相信机遇,好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人的努力。

是这样有时是不确定很少这样不是

计分方法与评价:以上题目中,单数题号的问题的五种答案,从第一个到第五个依次记5、4、3、2、1分;双数题号记分则相反,依次为1、2、3、4、5。全部20项得分相加,即得总分。总分与意志品质之关系如下:80-100分,意志很坚强;61-80分,意志较坚强;41-60分,意志品质一般;21-40分,意志较薄弱;0-20分,意志很薄弱。

大学生学习技能评估

指导语: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题目后相应的数字上画圈。1表示很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2表示较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3表示很难说、不确定,4表示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5表示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⑴记下阅读中不懂之处。„„„„„„„„„„„„„„ 1234

5⑵经常阅读与自己学习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12345

⑶在观察和思考时,重视自己的看法。„„„„„„„„„„„„ 12345

⑷重视做好预习和复习。„„„„„„„„„„„„ 12345

⑸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讨论。„„„„„„„„„„„„ 12345

⑹做笔记时,把材料归纳成条文或图表,以便理解。„„„„„„ 12345

⑺听人讲解时,眼睛注视着讲解者。„„„„„„„„„„ 12345

⑻利用参考书和习题集。„„„„„„„„„„ 12345

⑼注意归纳并写出学习的要点。„„„„„„„„„„ 12345

⑽经常查阅字典、手册等工具书。„„„„„„„„„„ 1234

5⑾面临考试,能克服紧张情绪。„„„„„„„„„„ 12345

⑿认为重要的内容,就格外注意听讲和理解。„„„„„„„„„ 12345

⒀阅读中若有不懂的地方,非弄懂不可。„„„„„„„„„„„ 12345

⒁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学习。„„„„„„„„„„„„ 12345

⒂动笔解题前,先有个设想,然后抓住要点解题。„„„„„„„ 12345

⒃阅读中认为重要的或需要记住的地方,就划上线或做上记号。„ 12345

⒄经常向老师或他人请教不懂的问题。„„„„„„„„„„ 12345

⒅喜欢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2345

⒆善于汲取别人好的学习方法。„„„„„„„„„„ 12345

⒇对需要记牢的公式、定理等反复进行记忆。„„„„„„„„„ 1234

5(21)观察实物或参考有关资料进行学习。„„„„„„„„„„„„ 12345

(22)听课时做好笔记。„„„„„„„„„„„„ 12345

(23)重视学习的效果,不浪费时间。„„„„„„„„„„„„ 12345

(24)如果实在不能独立解出习题,就看了答案再做。„„„„„„„ 12345

(25)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12345

计分与评价:把你所圈出的数字相加,即得到学习技能水平的总分。101分以上:学习技能优秀;86-100分:学习技能较好;65-85分:学习技能一般;51-64分:学习技能较差;50分以下:学习技能很差。

通过以上问题,除了可以从总体上判断自己的学习技能以外,还可以逐项对照,找到自己学习上哪些具体方面做得不够,这些没有做到的方面可能是影响你学习效率的障碍。经过自己的努力,以上项目做到的越多,则表明你学习技能越有提高。

大学生考试心理评估

指导语: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在对应答案上打“√”。

⑴考试心理紧张是在考试一两天前才开始的。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⑵你是不是经常一走进考场心里就怦怦跳,安不下心来。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⑶你是不是在考试作答过程中经常写错语句,而不得不重来。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⑷尽管老师或其他人给过你考前安慰,但你是否经常觉得一进考场,这种安慰对消除你的紧张和焦虑几乎毫无作用。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⑸你是不是觉得一到实际考试,尤其是关键性考试,你的智力与脑力经常不如平时。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⑹在作答过程中,你是不是经常觉得手在颤抖,字迹特别潦草,满卷子涂涂画画很不整洁。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⑺要是老师或监考人在你身边观看,你是否经常感到无比恐慌,无法作答。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⑻你是否一到考试总感到精神不集中,以致看不到卷子中有关作答方面的重要要求。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⑼你是否在考试中经常抱怨自己或老师。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⑽平时考试成绩尚可,但遇到重要考试成绩就不理想。

经常如此偶尔如此很少如此

计分与评价:以上问题,凡是回答“经常如此”者记1分,答“偶尔如此”记0分,答“很少如此”记-1分。然后累计得到总分,分数越高,则考试焦虑情况越重,反之则焦虑越轻。

2.学习心理趣味测试

你的书桌

如果你拥有自己的书桌和书柜,你会怎样放置你的学习用品?

A.井然有序B.杂而不乱C.杂乱无章D.空空如也

你的选择

解释:

选A的人:是有着良好家庭教养的人。因为惟有养成习惯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爱整洁、有条理的习惯,是有教养的表现,也是有修养的表现。长期观察表明:一个人假如在少年时期便已形成了这种爱整洁、有条理的习惯,并且热爱着这种习惯,那么,他多半是品学兼优的好少年。要养成这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行,既需要父母长期的引导和要求,也需要自己长期自觉地训练。这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影响人的一生。

选B的人:是很奇特的人,属于高智商的一类。可称之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出门甚至连锁匙都会忘记带,他的房间常常是杂乱的,然而,这种日常琐事的“善忘”和“杂乱”,却丝毫不影响他那明晰地逻辑推理。据说,毛泽东的书房也是密密麻麻地“堆”着书,但他却能很快地找到他所需要的书。不过能做到“杂而不乱”的人毕竟是少数,何况,我们也不是日理万机或整个心身完全沉浸于某项研究的人,因此,我们还是提倡在空闲时不妨把房间整理一下,做到既美观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相信这话让爱因斯坦听到的话,他也会欣然同意的。

选C的人:是顾此失彼,难有成就的人。没有条理性的习惯对于学习、生活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在无休止地寻找没有及时放回原处的东西时,不但会长时间地中断做作业,甚至会完全无法做作业,而且会变得暴躁起来,甚至向自己和周围的人发火。长此以往,神经会受到刺激,意志会受到削弱。书桌的杂乱,也反映了内心的紊乱。由于这种“杂乱”的习惯,多半也会记不住学习中的规则和定理,理解不了老师论断的逻辑,因此,成绩会下降。整洁,不仅是纪律性和内心修养的表现,而且还是安排好学习的重要因素,建议多多加以注意。

选D的人:在房间中的时间一定不多,当然,学习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一定不大,因为很难想象呆在这样一间书桌和书柜都“空空如也”的房间中能干些什么。所处的环境很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和性格,因此这类型的人的内心也和其书桌、书柜一样——空空如也。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空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最不利的,莫过于内心的空虚了,不仅是不利,简直是危险。建议逐渐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爱好,以兴趣和爱好来填充自己的房间、书桌和书柜,同时也丰富自己的心灵。

学习的效率

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学习最有效率?

A考试的压力B学习感兴趣的内容 C.夜阑人静,独自一人时D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你的选择

解释:

选A的人:是习惯于临急抱佛脚的人。这类型的人读书似乎就是为了考试,注意力只有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能高度集中,因此才会觉得这个时候读起书来特别有效率。考试对这类型的人来说,似乎已起到了一种条件反射的作用,每当考试临近的时候,这类型的人的心身就会高度紧张,从而进入了一种平常所无法达到的状态。这类型的人感觉不到知识本身所固有的魅力,也较少有足够的热忱去主动探求知识。

选B的人:学习能力并不低,甚至只要有条件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钻研,就会成为该领域的专才!问题是,面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就觉得自己的脑筋突然变笨了,而且提不起劲来。建议:一是珍惜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要有时间和条件,努力钻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二是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一旦是必要的,也应该拿出一股劲来钻,钻一点算一点。不管对于任何科目,随着了解的增多,便会越学越感兴趣。

选C的人:是需要安静的环境学习效果才能好的人。应当学会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这样一个环境,以适应自己的习惯,否则会因学习受到影响而变得烦躁不安。建议:一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精神专注力,这对于日后的工作、学习都大有好处的。二是为了不影响白天的精力和身体的健康,夜间不宜学得过晚。

选D的人:精神集中力很强,对课业也有独到的“青睐”,因此,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只要坐下来看书,就能进入状态。这类型的人的这种定力,确实会令许多人望尘莫及。这类型的人的脑筋很灵活,脑中处理资料的速度非常快。据说,毛泽东年轻的时候,曾经有意识地拿书到闹市去读,以培养自己闹中取静的本领。这确实是训练精神集中力的好方法。

3.阅读方法训练

目的:通过“五步阅读法”的学习和训练,达到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操作:

①指导者介绍“五步阅读法”

五步阅读法(SQRRR)(卿成主编《阅读方法指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70-72页)是英美等国流行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包括浏览(Survey)、发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五个步骤。这种方法适用于阅读需要记忆的读物,尤其适用于大学生的课文阅读,因此在我国也很受欢迎。运用五步阅读法,需要掌握各个步骤的要领。具体说来,五个步骤的要求可以概述如下:

⑴全面浏览。如果是阅读书籍,应重点看书的序言、内容提要、目录和书中的大小标题、图表、注释及附录的参考文献等;如果是阅读文章,应着重看它的总标题和文中小标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以及注释(或提示)。这一步骤的任务是对读物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知道将要运用哪些旧知识,需要理解和掌握哪些新知识,以便确定阅读重点。所以这一步骤还有一个定向的任务在内。

⑵设置问题。这一步骤,一般应略读用黑体字标示出来的内容(如理工科教材中的定理、定律、公式)、文前的提要、提示和文尾的结论(如科技论文)。如果是课文,还要留意编者设置的提示和问题,然后思考提出自己应该重点阅读理解的问题。

⑶深入阅读。这一步骤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细读;二是思考。首先是带着问题细读,着重留意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做好笔记和圈点批注;其次联系阅读分析理解问题。既解决疑难,又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⑷回忆复述。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复述,检查阅读效果,或者复述读物主要内容,或者联系问题进行解答性复述。在复述时,发现尚未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要及时弥补。

⑸复习巩固。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掌握。复习的方法是根据阅读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点复习或全面复习,对于需要熟记的内容,要反复记诵。这一步骤中也伴有阅读,只是这时的阅读主要是针对重点内容或需记诵的内容进行。

五步阅读法,五个步骤之间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各步骤之间相互联系。从整个阅读理解过程来讲,前边的每一个步骤都为后边的步骤奠定基础,所以每一个步骤都应该一丝不苟地对待。由于五步阅读法费时较多,所以它主要应用于需要精读和掌握的阅读内容。那些只需一般了解,或只需略读概知的读物,不宜采用这种阅读法。

②根据“五步阅读法”组织团体阅读。

③交流阅读训练体会。

4.学习经验分享

目的: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学习经验,并学习求助与助人的技能。

操作:

①团体成员每人至少写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一条经验,越多越好。

②每6位同学就近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共同分享经验,并讨论每个同学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总结小组同学的学习经验、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团体内交流,大家共同分享团体活动成果。

5.轻轻松松上考场

目的: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调节考试焦虑,达到轻松迎考的目的,并通过团体活动,学习不良学习情绪的自我调整。

操作:

①指导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与操作程序。

②引导团体成员进行合理的自我分析:

⑴列举一个诱发自己(或他人)产生考试焦虑的事件A;

⑵列出对该诱发事件A的理解、看法和观点B;

⑶列出在该诱发事件A面前,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

⑷写出与不合理信念B的逐条辩论D;

⑸写出改变对事件A的看法B后,对事件A产生的新的情绪及行为反应E。

③分成3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同学将自己对“考试的合理自我分析”内容在小组中交流,小组其他成员对其B、D、E内容进行补充,使自己的分析更加合理完善。

④小组代表发言。每组介绍一个“考试的合理自我分析”案例,全体成员分享。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中学抽取初二年级4个班;在安徽省芜湖市某中学抽取初二年级4个班;在安徽省宣城市某中学抽取高二年级4个班。3所学校共抽取629人,有效样本570人,有效率为93.8%,平均年龄为(14.25±1.47)岁。其中男生347名,女生223名。将每所学校的4个班分别随机分配到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中,分配后实验组1为143人,实验组2为143人,实验组3为154人,对照组为150人。

1.2 方法

1.2.1 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胡俏等[8]编制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共21个项目,包括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4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3,0.76,0.70,0.90,重测信度分别为0.86,0.81,0.79,0.74,0.91。采用程度计分模式,“从未”计1分,“很少”计2分,“有时”计3分,“常常”计4分,“总是”计5分。全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1.2.2 干预方法

(1)学生课间心理保健操的解说词。课间心理保健操共10节,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完成,整个过程大约8 min。(2)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和师生访谈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包括“快乐出发”“勇敢做自己”“行胜于言”“师生同堂一家人”“压力知多少”“做情绪的主人”“明天会更好”7个单元。方案包括总体目标与单元目标,每一个单元代表一个主题以及具体的活动安排内容环节。

1.3 研究程序

1.3.1 实验设计

在现实情境下,实验采用不等组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实验组1接受心理保健操和团体心理辅导2种实验干预(以下称”结合组”),实验组2只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以下称”团体组”),实验组3只做心理保健操(以下称”做操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干预。

1.3.2 研究过程

实验开始前,运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进行测评。对结合组和做操组的学生进行心理保健操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心理保健操的动作。实验时间为1个月,结合组和做操组学生在每天上午第2节后的课间由经过培训的领操员带领做心理保健操,团体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课间正常活动;结合组和团体组的同学在每周五下午第3节课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做操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正常上课。实验后,再次运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全体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进行测量。此外,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为尽量减少不同教师带来的实验者误差,由实验者事先对参与实验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操作程序。为尽可能消除其他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统一控制方式和测量标准。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包,以学习倦怠前测得分为协变量,实验分组的组别为自变量,学习倦怠后测分数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如表1所示,各组后测的学习倦怠各分量表及总分,在校正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比较显示,在情绪耗竭维度上,结合组的得分低于团体组、做操组和对照组;团体组和做操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学习的低效能感维度上,结合组和团体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做操组和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师生疏离维度上,结合组和团体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做操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理耗竭维度上,结合组和做操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且结合组低于团体组,团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分上,结合组得分低于团体组、做操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团体组和做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调查显示,各实验组在接受实验干预后,学习倦怠状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从协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协变量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3个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解释为结合组将团体辅导的认知因素结合心理保健操的放松机制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很好地考虑到引起学习倦怠的内外在因素,从而实施了较为有效的合理干预;团体组则注重认知上的干预,分别从情绪、信心、学习策略和方法、意志力等方面给予成功的指导;做操组则充分考虑到作用原理是一种融认知训练于一体的放松训练方式,心理保健操中的认知训练降低了过高的生理唤醒,释放了被高生理唤醒束缚的认知资源,使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得到平衡。提示3种实验处理在缓解学生学习倦怠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团体组与做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学习倦怠原本就是与个体的原有基础、意志、学业自我效能感、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等相关的,因此仅以做操的干预方法很难达到对引发学习倦怠的深层次原因的缓解。

在情绪耗竭维度上,无论结合组、团体组,还是做操组,均起到了较为有效的干预效果。至于结合组与团体组、做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团体组与做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祝婧缓[9]的研究结果一致,即情绪辅导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

在学习低效能感维度上,结合组、团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做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实验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和行为的自我认识,并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10]。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认为学业的难度远大于可接受程度,既而产生精神上的紧张、消沉感以及对学习消极的自我体验和评价。

在师生疏离维度上,前测得分作为协变量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后发现,结合组和做操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此可以认为,由于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处在迅速变化发展的时期,独立自主的意识空前增强,更具有批判精神,对教师的话不再轻易相信而总要加入个体的思想因素。师生关系又是中学阶段学校一种主要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认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社会、情绪和学业方面的调整[11]。还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12]。本研究中,做操组由于心理保健操活动的干预,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心理学的乐趣,所以获得了学生的欢迎。至于结合组与团体组则更是建立在学生所普遍关心问题的基础上设计的方案,同时活动中也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学生现场互动的环节,真正完成了课外师生平等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此外,团体辅导中学生体验到团体的归属感,通过实验干预的形式很多学生勇敢地展示了自己,学会了耐心倾听别人的建议,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在生理耗竭维度的得分上,结合组和做操组均低于对照组,且结合组低于团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团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课间心理保健操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3]。生理耗竭反映的是在长期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生理能量和物质供应无法维持学习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消耗,导致的生理疲劳现象,是学习负荷对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14]。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情况,基本上还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为主,加之高负荷的学习压力、激烈的升学压力和家长的高期望使很多学生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身体方面承受着严重的负荷。通过心理保健操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找到自我调节的理想状态。本研究中通过结合组与做操组各自显现的效果也验证了研究假设,基本达到研究预期目的。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3

关键词: 贫困生 团体心理辅导 学习心理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积欠学分的贫困生又是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人数在贫困生中不占多数,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是因为,相比其他贫困学生,积欠学分的贫困生既要面对贫困生群体本身可能面临的家庭经济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问题,又要面对学业成绩不良、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倦怠、学习能力欠缺等各种学习心理压力[1]。甚至会因学业不良,造成重修、留降级等,在这一过程中又会产生因重修费、学费而造成经济负担,增加生活压力。因此对于积欠学分的贫困生,教育管理者要采取一定的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积欠学分的贫困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学习不得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影响到学习成绩;二是为减轻经济负担,未处理好勤工助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三是很多贫困生来自边远地区,其本身的基础教育与内地和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差距,进入大学后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上存在困难;四是出现学习倦怠、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学习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而出现问题后,贫困生由于多重压力、社会支持的不足,可能存在的严重自卑心理、极度敏感、依赖懒惰心理、忧郁封闭心理等[2],往往陷入迷惘,有的学生知道原因但不知道如何做,有的学生在焦虑下对原因不清晰无从下手,等等。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式,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本文选取资助条件统一(即家庭经济情况在同一水平上)的学校获某助学金资助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干预效果。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学校获某助学金资助的贫困生中有积欠学分的贫困生12人,积欠学分是指:经补考后仍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课程的学生,他们中最多的有两门积欠课程。在研究过程中,因研究需要,另从该助学金资助的贫困生中选取12人进行了对比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对无积欠学分贫困生与积欠学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心理状况的比较研究。

(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有积欠学分的贫困生进行干预,结束后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

(三)研究工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自我陈述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性问卷。

(四)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倦怠状况等分析,设计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共分五个部分,主题分别为:学习动机与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时间管理、学习的相关因素分析、考试焦虑等学习心理问题,每个主题进行过程中分别穿插自我探索和成长。每两周一个主题,每次团体心理咨询的时间为120~160分钟。主要形式是半结构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由学校心理咨询师作为领导者,配一名助手兼组外观察员,在小组内各选一名组长和一名组内观察员。

四、研究结果

(一)团体心理辅导前的相关调查

1.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表明:积欠学分的贫困生较其他贫困生因承受家庭贫困和学业不良双重压力,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一些隐患。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2)缺乏热情和积极性;(3)缺乏自信心;(4)感到自卑。

以上四项,12名积欠学分贫困生中有10名同学4项都进行了选择,还有2名同学,选择了其中的2—3项。而其他12名贫困生,4项都选的为0,有8位同学选择了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有5位同学选择了感到自卑。

此外,12名积欠学分贫困生中有9位同学选择了:思想不能集中或记忆力减退。

2.积欠学分的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倦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

(1)积欠学分贫困生在7道题的选择上,“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的选项合计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分别为:“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学习”,“我能主动收集一些有关的信息和学习资料”,“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我会经常检测自己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每次学习过后,我会做一个总结或对此次的学习做出评价”,以及“对于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我会仔细分析原因并做出改进”。

其他学生这三个选项的合计仅1题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即:“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

(2)积欠学分贫困生在各题的选项中,选择“4符合”和“5完全符合”的有4题超过60%,1题在50%和60%之间,这5题分别是:“我认为学习内容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当我取得进步时,我会奖励自己”、“当我成绩不好时,我会鼓励自己”、“我会主动根据需要(如考试前)制订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我能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其他大学生在各题的选项中,选择“4符合”和“5完全符合”的有6题超过70%,9题超过60%,2题在50%和60%之间。

(3)“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一题,积欠学分贫困生和其他贫困生都在50%以上选择不确定、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反映了大学生课程学习的现状,对于预复习未引起足够重视。

3.此外,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存在积欠学分的贫困生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经常、频繁的比例非常高。

(1)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觉精疲力竭。

(2)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学习时,我感觉很累。

(3)我总是被动地学习或完成作业。

(4)我很少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中也有积极一面,体现在以下两个选项的选择上。

(1)当完成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时,我感到非常高兴。

(2)在学习中我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对学习充满热情。

由此可见,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学习成功的渴望和企盼,这为团体咨询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保证。

(二)贫困生在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主要改变

1.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改变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中,有2人选择“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0人“选择缺乏热情和积极性”;1人选择“缺乏自信心”;(4)1人选择“感到自卑”。较之团体心理辅导前有较大的改变。而其他12名贫困生,此4项都选的仍为0,有7位同学选择了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有5位同学选择了感到自卑,与之前改变不大。

此外,12名积欠学分贫困生中仅有2位同学选择了“思想不能集中”,没有同学选择“记忆力减退”。

2.积欠学分贫困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倦怠等方面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1)积欠学分贫困生在3道题的选择上,“1完全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的选项合计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分别为:“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我会经常检测自己是否按时完成计划”、“每次学习过后,我会做一个总结或对此次的学习做出评价”。

其他学生仍仅1题超过50%(“4符合”和“5完全符合”未达到50%),即:“课前我会主动预习,课后会自觉复习”。

(2)积欠学分贫困生在之前5题:“我认为学习内容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定”、“当我取得进步时,我会奖励自己”、“当我成绩不好时,我会鼓励自己”、“我会主动根据需要(如考试前)制订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我能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选择中,选择“4符合”和“5完全符合”的达到90%,比例大大提高。其他大学生这5题的选择没有变化。

3.积欠学分贫困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改变

(1)参加团体咨询的同学,在接下来学期的补考或重修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实现积欠全部清零。

(2)参加团体咨询的部分学习,在接下来学期的基本课程学习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有一位同学在某一单科大部分同学考试失利的情况下,该单科成绩名列前茅。

(3)学生参加团体咨询的感言摘录

“与团体的交流弥补了我在学习考试认识上的盲区,对于学习的焦虑状况行到缓解,大家都相互信任而且坦诚,使自己越来越有自信。”

“与上一次相比,行动更加积极,更渴望下一次活动,对于时间的管理有了更详细的打算。”

“和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觉得自己也取得了一些进步,现在比以前学习更加自主了,开始复习自己的学习科目。”

“了解到了一些其他成员的问题,吐露出了部分自己的心声,也提醒自己期末将近,需要抓紧时间开始期末的复习计划。”

“能够在一些课上找到一些解决方法,介理还有很多的不懂呢。不过现在对于我不懂的可以试试我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学进去。”

(三)小结

1.积欠学分贫困生,较其他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更多心理隐患,比如对前途的担心、自信心缺乏、存在自卑心理等,通过教育者的主动关心和朋辈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可以得到改善。

2.积欠学分贫困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管理倾向上和其他贫困生相比,有所欠缺,通过教育者的主动帮扶和朋辈之间的互助可以得到改善。

3.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提高、学业成绩的促进上显著的效果。

4.当然,由于研究选题和时间限制,该研究未将积欠学分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的干预与其他非贫困生做比较,使研究存在一定欠缺,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崔金贵,等.高校贫困生的学习困难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以江苏大学生在校生为例[J].科技信息,2011,(15).

[2]陈阳,等.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2).

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篇4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政法学院10级

法学一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活动依据

人际关系理论:要信任他人必须要先学会开放自己,接纳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思想、情绪、感受和意见,愿意和别人分享资源和观念;要能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建立亲密的关系,自己应先令人觉得可信、值得信赖、靠得住。

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而合作之间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以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起点的,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既是上级目标又是起点。在体验式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溶于团体,吸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竞争的强者,体验式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而群体性项目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获胜。

二.活动目标

(1)以班会与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积极调动活动氛围,使班级每个成员融入活动,以便于让同学们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3)考虑一切突发因素,以便于做出相应措施,使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P.S.部分学生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缺乏交际能力,对心理知识不太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增强班级凝聚力,真正达到彼此间心灵的交流。

三.活动对象:

政法学院10级法学班全班学生。

四.活动主题:

团结、协作、和谐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各种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六.活动基本内容:

1.班会: 人际关系,你重视吗?

一、活动背景

在经济危机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增加同学们的软实力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而人

际关系又是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为此我们班召开此次班会,让更多的同学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

二、活动目的在此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本班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本班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不等于心理疾病,让本班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本次班会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预防心理疾病,增强班级凝聚力,有重大意义。

三、活动宗旨

“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河蟹班级”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晚19:00——20:00经干一教410

五、活动流程

1.支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开始介绍班会主要内容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活动

缩小包围圈

无家可归

情有千千结

人椅

信任之旅

七、具体活动安排:

1.班会:

1.支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开始介绍班会主要内容

3.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并请同学讨论生活学习中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及注意事项

4.介绍人际关系概念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在意义部分,大

家讨论“马加爵”案例,总结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意义。

5.介绍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并展开其中第一印象进行互相描述及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觉进行深入分析

6.探讨人际交往障碍及如何调试的方法,请班中参与活动较少的同学,借班会机会抽签请另一个同学与其进行沟通,增加交流的机会。用实力告诉大家集中调试交往障碍的方法。

7.介绍心理障碍资自卑,怯懦,嫉妒和猜忌心理的调试方法,请同学们用小品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在真正交往中如何克服这些心理。

8.告诉大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用几组小品剧的形式,真实,深刻的告诉大家生活中应该如何掌握交往技巧,并且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游戏:

①.缩小包围圈(5min)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启动团体。

活动操作:让大家围成一圈,告诉大家要完成一项很困难的任务,在此之前,大家需要做些放松活动,热一下身,组长引导大家伸懒腰,体转运动,体侧运动等。等大伙觉得热身可以了,指导大家紧紧围在一起,将手搭在隔壁人的肩上,然后告诉大家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向围成的圆圈中心走三大步。走完一步要给大家一些鼓励,直至完成。完成游戏气氛会很活跃,让大家休息一下,组长介绍什么是团体辅导和本次辅导的目的,并适当解决成员疑惑。

②.无家可归(5min)

活动目的:让大家体会家的温暖,引导大家把班级当成一个家。

活动操作:再让大家围成一圈,并且手牵手,请一两个人谈谈和大家手牵在一起的感受。然后手分开,组长介绍游戏规则,当叫到几个人一组时,就要和其他人迅速手牵手围成一组,落单的人要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讲笑话,实在不行就要做鬼脸拍照)。游戏结束时请落单的和没有落过单的人谈谈感受。

活动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家?我们班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家?

③.情有千千结(10min)

活动目的:增进大家团体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活动过程: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讨论: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④.人椅(10min)

活动目的:促进成员相互信任,集体责任感的提高,意志力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统一的含义。

活动过程: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分为3组(每组15人),给10秒钟时间想自己的口号队名。表演完成后各组围成一圈,每位学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学员的肩上;听从训练者的指挥,每位学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坐下之后,可以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获胜的小组可以要求失败的小组表演节目。

活动讨论: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又想到退出吗?最后你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你有什么启示?在集体工作上的运用?

⑤.信任之旅(10min)

活动目的: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活动过程: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活动讨论: 自己有什么感受?怎样与同伴不用语言交流而沟通

八.活动效果展望:

本活动主旨在帮助创造条件让班级同学一起交流,增进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促进班级同学责任感和意志力的锻炼。整个团体活动遵循由浅入深的过程:沟通交流,团体合作,责任意志。创造真诚友善的团体氛围,以便成员能深刻剖析自己,认识自己,体验归属感亲密感,发挥潜能,促进成长。培养班级成员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效果: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4)促进成员的互动,加强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5)使成员掌握简单的人际沟通理论,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5

第一次团体

单元名称:第一次亲密接触 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3.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l张、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叠罗汉”(55分钟)

1.给每位成员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领导者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作为示范。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要求:(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周慧”。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周慧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琳”),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

(3)一句话介绍完自己后,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名字和特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4)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3.当成员A作完自我介绍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表示不回答,但不能说谎。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再开始介绍自己。

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 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5.领导者小结

(1)准确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重视。

(2)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二)“许愿精灵”(15分钟)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三)“你我的约定”(15分钟)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

第二次团体

单元名称:打开心门交朋友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活动准备:

1.3米左右高的桌子1张;捆手布1—2块;体操垫1块;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若干张;用硬纸绘制的标有10个等级的心情温度计每人1个;记号笔每人1支。活动程序:

(一)“我猜你猜”暖身游戏(10分钟)

领导者在心中默想一人,但不说出他的名字,此人必须是团体成员中的一人,然后请其他成员来猜他的名字。在猜的过程中,可以向领导者提问,但领导者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最先猜出的人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在心中默想团体成员中的一人,其他成员来猜。如此类推。

(二)“爱在指间”(30分钟)1.活动过程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自己做了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4.成员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5.领导者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信任后仰”(30分钟)1.活动程序

(1)游戏开始之前要求所有成员摘下眼镜、手表、首饰以及身上任何尖锐和硬的物品,并把口袋掏空。

(2)选一名自愿者(如A)站在一张1-3米左右高的桌子上向后倒,一名成员作为监护员,其余成员(至少应在10人以上)负责承接后仰者。他们两两相视而站。按个头高低在桌子前排成平行的两列,队列与桌子成垂直角度。每位成员向前伸直胳膊,掌心朝上,放在对方的双肩上,形成一个安全的承接区。为确保后仰者的安全,可以在承接区铺上一块体操垫。

(3)领导者站在桌上,用捆手布将后仰者的手捆住,然后用手抓住捆手布。一切准备就绪后,后仰者喊“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成员高声回答“准备好了!”领导者听到回应后,发出“一、二、三、倒”的指令,并松开捆手布,后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仰者应声向后挺直倒下,其他成员则竭尽全力平稳地接住A。并用“放腿抬肩法”将其平稳放下。

(4)每位成员轮流充当后仰者和承接者。尽量要求每位成员参与,但有心脏病、高血压和严重腰伤者不能参加。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了么?你相信其他成员会稳稳地托住你么?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2)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四)“团体检测站”(15分钟)

请每位成员从大红、粉红、橙、黄、蓝、绿、紫、白、黑、灰等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中挑选一个,代表自己进入团体的心情。并在心情温度计上画上相应的温度,代表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温度越高表示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越高),然后加以解释说明。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总结今天团体辅导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原则。强调敞开心扉、主动交往的重要性。

2.重复做一次“爱在指间”游戏,在游戏中结束团体。

第三次团体

单元名称:沟通从倾听开始

单元目标:协助成员掌握倾听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活动准备:

一些画有简单线条的图片、纸每人2张、笔每人1支、小纸箱1个、抄写好沟通练习的大白纸1张(详见“

(四)沟通练习”部分)活动程序:

(一)“我说你画”暖身游戏(10分钟)1.活动过程

团体成员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两人小组,领导者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出示图1,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的内容,后者根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据前者的描述画出该图片。要求在描述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手比画。比比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每组中的两个成员交换角色,领导者出示图2,重复上述游戏。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二)“倾听的技巧”(20分钟)

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来表达你在认真倾听”,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领导者总结

(1)倾听的言语技巧,如避免沉默不语;变换回答的方式,不要总是回答“嗯、嗯、嗯”,“对、对、对”等;适当地插入提问,或要求对方进一步补充说明,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兴趣;指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等。

(2)倾听的非言语技巧,如身体面向对方,并适当地前倾,使对方感觉你在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面部表情随对方所说内容而发生变化;利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如微笑、点头、扬眉等;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持开放的姿势,表达对对方话题的接纳态度等。

(三)“秘密红帐”(25分钟)

1.请每位成员观察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并把它们写在纸条上,放人小纸箱内。要求:

(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准记不好的表现。(2)写清楚被赞扬的成员的姓名。

(3)允许记录多个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只要你认为某个成员在倾听的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2.领导者当众宣读纸条的内容,以激励每位成员在今后的团体中自觉练习倾听技巧。

(四)沟通练习(30分钟)

1.请每位成员谈谈。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一般而言你会作何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反应?并简要说明你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1)朋友向你倾诉:“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我又没考好。我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他们拼命地赚钱,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每天早晨起来,我都鼓励自己要努力地学习,但是感觉压力很大,要考上重点好难呀!”

你会如何回答? A.你要想开一点,面包会有的,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的。B.你不用太悲观,这次好多人都没考好。

C.你应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也许能帮你,和你一起想办法。

D.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可是你的压力也非常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否扛得过去。

(2)朋友向你倾诉:“我最近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

你会如何回答? A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B.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让你的朋友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而且理解了他的意思。理解了他的心情。以上两个案例的几个答案中。只有最后一个反应最为恰当,但很少人会选它。因为它只是用自己的话把别人所说的内容简要地翻译了一遍(这种沟通方法被称为“意译法”),似乎是在说废话。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误以为朋友向自己倾诉就是需要自己帮他出主意,因此在沟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别人的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劝告。事实上只有倾诉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为自己的行为作选择。他通过倾诉,希望寻求的只不过是一种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意译法恰好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把对方所说的意思简要地反馈给对方,就是最简单但是又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小窍门。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小结倾听的言语和非言语技巧,并鼓励成员在团体中和团体外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2.预告下一期团体的内容。

第四次团体

单元名称:人缘来自好性格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认识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人格特质。

2.协助成员检视自身的人格特质,发展受人欢迎的特质,克服不良特质。3.进一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活动准备:

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用于记录“魅力指数”的记号笔1支(详见“

(二)魅力测试站”部分)活动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戏(10分钟)

1.将成员随机分成两组,确保两组的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2.每组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3.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二)“魅力测试站”(50分钟)

1.领导者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三)“人际财富”(25分钟)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相爱。你愿意让对方走进自己心灵的最深处。分享你内心的秘密、痛苦和快乐。这样的人际财富不多,却是你最大的心灵慰籍,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力量。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关心,时常聚在一起聊天戏耍,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奋斗。虽然你们之间有些秘密是无法分享的,但这类朋友让你时常感到人生的温馨。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这些朋友,可以是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是需要帮助时也愿意尽力帮忙的朋友;可以是曾经比较亲密但渐渐疏远,却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也可以是平时难得见面,却不会忘记在逢年过节问候一声的朋友。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尽量搜索你的记忆系统,把那些虽然比较疏远但仍属于你的人际财富的人的名字写下来。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分享

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需要与大约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50人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如果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孤独无助,或自我迷失。你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合适?你认为是自己身上什么性格品质给你带来了好人缘?或者如果你的人缘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试着一边整理自己的人际财富,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是否因一时愤怒的情绪而失去了曾经的知己;是否因太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而被周围的朋友渐渐疏远),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和改进的地方。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鼓励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积极发展受欢迎的性格特点。

2.预告下次团体的内容。

第五次团体

单元名称:解开人际千千结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改变对人际冲突的消极看法。2.协助成员掌握建设性解决人际冲突的基本技巧。活动准备:秒表1个 活动程序:

(一)“电波传递”暖身游戏(10分钟)

1.让所有成员手拉手站成一圈。任选某一成员(如A)作为“电波”传递的起点。当领导者说“开始”时,A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向相邻的同伴传递“电波”(即一个信号,如轻捏一下相邻同伴的手)。当每位成员收到“电波”后要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下一位成员。如此类推,直到“电波”回到起点,即A处。当A收到电波时,大喊“收到”。

2.领导者在一旁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用秒表记录下每次“电波”传递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即从领导者喊“开始”到A喊“收到”之间所用的时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间。公布每次的结果,然后鼓励大家再来一次,希望下一次能传递得更快一些。

3.当所有成员都熟悉操作之后,领导者要求变更“电波”传递的方向,如由原来的沿顺时针方向传递变为沿逆时针方向传递。当“电波”沿着新方向被传递几次之后,再一次加大传递的难度,如要求队员们闭上眼睛或是背向圆心站立。

4.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使游戏更加有趣,悄悄告诉A同时向两个方向传递“电波”,而且不要声张,看看这样会带来什么有趣的效果。

(二)“解开千千结”(45分钟)1.活动过程

(1)所有成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圈,然后举起右手,抓住对面另一成员的手,再举起左手,抓住另一个人的手。但是不能抓自己身边成员的手,也不能两只手抓一个成员的两只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

(2)然后要求成员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个“结”解开。在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尝试了半个小时“结”都没有被解开,领导者可以允许某两只相邻的手断开一次,但必须马上封闭。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分组讨论: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在解开了一点以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与周围的朋友结下了这样的“结”?有些“结”可能是看得见的。也可能是看不见的,比如你总是看某个同学不顺眼。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以何种心态来面对人际交往中的这些“结”的?(3)通过解开这个“结”,你觉得成员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否只有消极的影响?(4)当努力了很久“结”都没有被解开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想到放弃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与某个同学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或者冷战了很久都没有和好的迹象时,容易产生什么念头?(5)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开这个“结”?联系现实生活,这对你解决人际矛盾有何启示?

(三)人际矛盾AB剧(30分钟)

1.根据成员在分享“解开千千结”活动体验时谈到的人际矛盾问题,选取其中最具普遍性的情境,请两三位成员来表演。比如室友很懒,每次值日都不打扫卫生,引起了全寝室同学的不满;好朋友向你借作业抄,你不想借,但又碍于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情面;同学未经你的同意就翻看了你的日记。

2.其他成员则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人际矛盾的方法,并用小品的形式把它表演出来。

3.所有成员一起来讨论以上各种解决方案的可取之处和不合理之处。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总结建设性管理人际冲突的基本方法,如,改变对人际冲突的消极看法;以合作代替竞争,实现双赢;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积极地进行沟通。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等等。

2.预告下一期团体的内容。

第六次团体

单元名称:一路上有你 单元目标:

1.协助团体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心得与感受。2.团体成员之间相互祝福,结束团体。3.评估团体辅导的效果。活动准备:

可用于放松训练的背景音乐、音乐《友谊地久天长》、音响、心形祝福卡和笔每人1个 活动程序:

(一)“回首来时路”(40分钟)

1.调节好室内的光线、通风和音响音量的大小,让成员除去身上有压迫感的物品。如眼镜、手表、首饰,身上过紧的衣服、皮带、鞋带等,然后调整坐姿直到最舒服为止。

2.领导者指导成员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深呼吸,并要求他们保持这种呼吸的节奏,然后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用指导语引导成员进人想像,如“想像你正躺在树林里一片舒服的草地上,阳光透过树梢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风柔柔地吹拂着你的脸庞,树林里很安静,草丛里有一种不知名的虫子在轻声地呜叫。树林的前方隐隐约约有一条路,弯弯曲曲地不知通向何方,你想探个究竟,于是站起身来,开始沿着这条路往前走。路开始还比较宽阔,但越往前走变得越来越狭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像是进入了一个没有尽头的隧道,隧道的前方隐隐约约看到一些亮光。隧道旁边立有一些路牌,路牌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过你仔细辨认,还是能看清上面写着‘时光隧道’四个字„„”。然后开始用指导语引导成员回顾团体的整个过程。

3.采用轮圈发言的形式,请每位成员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我印象最深刻的团体活动是„„因为„„(2)我觉得在这个团体中最大的收获是„„(3)我感觉自己参加团体后发生了„„的变化。(4)我觉得团体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4.领导者鼓励成员将团体中所学到的知识继续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一个真正的“万人迷”。

(二)“祝福留言卡”(40分钟)

给每位成员发一张心形的祝福卡,每人在卡的上端写下“对××的祝福”。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位成员都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鼓励或建议。写完后,每位成员仔细阅读他人写给自己的祝福,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三)“最后大团圆”(10分钟)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6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主要从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室友本是最亲密的朋友,但是,从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害事件,再到四川师范大学芦海清被害事件等等,高校接连出现多起“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着重探讨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首先提出,原国家教委发文予以肯定,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的细胞,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据调查统计,89.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

1.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寝室一般是由4个及其以上的大学生组成,是大学的细胞。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

寝室是大学生“三点一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大学生要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在寝室有足够的休息是最基本的“硬件”,在寝室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则是最重要的“软件”,可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

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缺的土壤

寝室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保守估计一般大学生平均每天呆在寝室的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在寝室这样相对封闭和私密的环境中,室友们的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真实地通过寝室室友之间的相处和交往表现出来。和谐的寝室交往氛围可以让室友们拥有良好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让室友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等。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又称小组咨询、群体咨询、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运用心理学技术为团体成员提供帮助与指导的辅导方式。它通过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的人际交往,促进成员在交往中通过体验、观察和学习,帮助成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培养自助和助人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实践与经验,它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感染性强

团体心理辅导是辅导老师对多个团体成员即以寝室为单位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辅导。此方式节约了时间、人力和场地等,极大地提高了心理辅导效率,符合经济原则。一个寝室就像是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些活动,团体能为个体提供一面镜子,得到多方面的回馈。团体心理辅导参与者可以在成员身上观察发现自身的缺点和别人身上的优点,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2.改善情感体验、形成规范

团体心理辅导是将具有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到一起进行辅导,参与者之间有一定的共性,有和谐共处的一致愿望。团体成员之间希望获得更多的彼此了解、关怀、支持、鼓励、欣赏、帮助等正向互动,少一些彼此挑剔、指责、讽刺、欺骗、打击等负向互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实现使参与者在团体活动中彼此发现团体成员的优点,产生对团队成员新的正向认识,进而产生亲密感、归属感,安全感,减少参与者的心理防卫,实现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达到增强参与者的自信心,提高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成员可以在互动中获得愉快体验,可以形成团体共识,从而形成团体规范,并为团体成员所认可和遵守。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作为团体的一份子,需要和期待在团体中才能得到满足,即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团体给予支持和帮助,因此团体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在团体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有助于更好巩固效果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尝试各种生动有趣活动方式,为团体成员提供与室友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亲密的内心感受,满足室友们社交的需求。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团体成员可以在其他参加者和辅导老师的反馈中获得裨益,也可以给其他参加者提供帮助,团体成员一起尝试新的行为,来改善原有的相处状态,是团体成员获得归属需要的满足,具有给予自己和他人爱的能力。参与者在心理辅导中感受的充满信任和爱的能力,更容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达到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

4.有助于发展适应的行为

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与认知有关。片面的、非理性的认知常常是个体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在寝室人际交往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个体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评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容易对他人产生片面或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他人缺乏包容、信任、或过分依赖等,难以与寝室室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适应,均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得到有效的改善和矫正。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1.甄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

心理辅导老师准备宣传资料、招募和甄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团体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将进行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让有需要的大学生了解相关信息,进而自愿报名。此外,即使是主动报名、自愿参加的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辅导的成员,因此需要在参加报名的大学生中通过面试、心理测验、书面报告等形式进行筛选并和适合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成员签订团体心理辅导协议。签订协议后对团体成员进行深入的了解,收集参与者的个人、家庭等方面的信息,分析每个参与者的情况、问题。心理辅导老师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团体成员一起拟定心理辅导计划和心理辅导目标。

2.建立信任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信任的团体辅导关系、和谐的团体氛围是团体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第一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心理辅导老师需要运用适合团体成员的暖场活动,尽可能让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和配合。为保障团体发挥正常功能,成员之间要遵守团体的相关规则。建立好规则后,团体心理辅导老师运用寻找相似性、鼓励成员相互交谈、用心聆听等方法,充分让成员投入到团体之中,建立充满凝聚力的团体,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团体心理辅导实施阶段,促进团体成员自我探索

心理辅导老师先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如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带领成员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鼓励成员主动探索和感受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等,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悦纳自己,在提升自我自信心的同时,学会认识别人,理解和接纳别人。再将团体辅导中的感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和行动中,不断改善自我的适应力。

4.协助团体成员总结团体经验

团体心理辅导老师采用各种形式有效把握最后一次团体辅导时机,让团体成员在圆满、积极、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团体辅导,有助于成员将在团体辅导中体会和学习到的情感支持、积极心理体验、重建的理性认知、适应行为等得以完整梳理和巩固,为未来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和团体成员扶助的生活做好准备。

5.团体心理评估

团体心理辅导监督与评估是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全过程进行的的质量评估。团体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团体心理辅导前、中、结束期采取行为计量法、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和问卷法等多种方法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评估,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进行分析,成功的经验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期,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化解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构建理性的认知,传递正能量,培养其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减少不和谐因素,让大学生拥有自助和助人的能力,为未来快乐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燕.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7

团体心理健康活动涉及学生发展主要是学习潜能、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尝试着将团体心理活动的原理和技巧应用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对增强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团体移情原则

团体训练不是严肃呆板的说教或者居高临下的训导, 是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认同需求、被关注的欲望”。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注意小组学生之间的接纳、移情意识和行为。在讲解虚拟语气这项语法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If I had one million dollar, I would….

让同学们自己写出答案, 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然后进一步练习句型:

If I were you, I would…

If I saw a mouse in my bed, I would….

同学们通过交流, 表达自己的观点, 彼此尝试了解同伴的情感和观点, 更深刻了解同伴的思想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小组间相互支持的氛围。

二、团体倾听原则

倾听是从理解他人看问题的角度, 从对方的眼睛看世界, 理解对方的行为。在小组交流中, 学生一方面要学会集中精力聆听对方的语言, 另一方面要对他人的表达做出呼应, 这样相互间的交流才可能形成。

1. 重复式提问。

要表达自己正在倾听对方的语言并愿意理解对方, 小组成员要学会重复对方的话或者最后几个字眼, 这样让对方感到自己被倾听、理解并且得到积极回应。比如:

A:Hi, lily.You look tired?

B:I am, I did a lot of things。

A:A lot of things, what were they?

2. 开放式提问。

一般的提问回答“yes, no”无法提供更充足的信息, 团体活动中的提问是开放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组成员提问开放性的问题, 做出更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如:what did you do onweekends?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more about that?这样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把死气沉沉的谈话转变成一个交流活动。

3. 鼓励式提问。

在团体活动中, 小组成员之间要根据自己听到的信息去做更深入的了解, 鼓励对方说出完整的信息, 逐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如:what will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a friend with a now friend?对方说了一些情况, 也可以接着问, And then?

这样, 在交流中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到达了练习语言的目的。

三、团体体验学习原则

体验学习是团体活动中一种学习的取向和模式, 通过学生自愿参与一连串的活动, 分享个人的信息, 通过整理、转化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过程。

1. 团体游戏活动。

精心挑选一些心理健康活动中的游戏, 安排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滚雪球, 可以用在读单词或者背单词时, 小组中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单词, 第二个同学先重复第一个同学的单词再说出一个单词, 依此类推, 最后一位同学就可以说出五六个生词。此游戏还可以用于练习句型, 学生能更少地体验到紧张或者焦虑, 更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 分角色表演。

一般来讲, 表演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学生会主动参与进来, 尤其是“差生”, 参与进来能帮助他们体验“我能行”, 增强自信, 把语言交际贯穿在英语学习的全过程,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四、团体评价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 没有评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完整的, 是没有活力的,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机制引导小组成员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 学生自评。

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自我评价是对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合作意识和基本能力 (主要是沟通能力、独立寻找信息能力、表达能力) 等方面进行价值评价。

通过自评,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会检查自己、评判自己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

2. 小组成员之间。

组内成员之间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 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态度质量由成员之间点评。比如:在帮助组织活动、帮助其他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完整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游戏或者角色扮演中的作用对本组同学进行评价。

3. 教师的激励评价。

大学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 篇8

【摘要】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局限,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团体心理辅导下的诚信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方式,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失信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构建团体心理辅导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12-01

一、我国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不还、伪造就业材料、签约后擅自违约、不遵守网络道德等等。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社会,当然最核心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现有的诚信教育更显得苍白无力,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当代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很难继续发挥培养、提升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失信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新路径,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的示范者,传播、创造社会文明,引领社会诚信,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的局限

1.诚信教育施教体系失缺

目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依靠《思想道德修养》等专业课程,学时有限,且仅讲授理论知识。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一两项教育活动,没有发挥其他课程教学、教育要素和环节的应有作用,难以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2.诚信教育主体知识素质不理想

新时代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层次和水平存在局限难免落伍,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业显得力不从心。

三、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方法更多依赖于外部的管理和惩罚,如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签订诚信承诺书,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考试纪律和规章制度等等。以上对策只是从他律的层面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约束,而这种他律约束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并不适合。诚信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问题,所以,诚信教育必须深入探寻适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1.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在团体的环境中,实现人机交互,促使成员彼此获取信息,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行为,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团体心理辅导倡导以人为本,这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在于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交往、相互作用的机会,使成员增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促发积极交往行为。

2.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1)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诚信认知的辨析过程,引导其正确归因

团体心理辅导面向的成员多,每个人都可以带着独特的观点参加活动,这些观点提供了认识同一问题的多个视角。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彼此的尊重与倾听,每一位成员在团队中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而是要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认识到对方的独特性。

实践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将针对样本团体进行长期跟踪,把团体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辅导后的长效影响,继续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良好人格塑造方面的积极作用。总之,面对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的迫切形势,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必将为高校诚信教育增添新的抓手和助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美]亚隆等著;李敏,李鸣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第5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张潮等.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成员主观意愿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

[4]梁琦.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信任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4).

上一篇:检验科质控小组下一篇:环境日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