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贫困

2024-08-15

大学生心理贫困(精选12篇)

大学生心理贫困 篇1

摘要: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 通过对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引导贫困大学生自我调节等几个措施, 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正常完成学业。

关键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对策

所谓高校贫困大学生, 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的学生, 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收费逐年提高, 种种情况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总人数不断上升。据统计, 我国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占在校生总人数的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15%, 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2]。以宿迁学院为例, 目前在校生1.3万人, 其中贫困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20%, 特困生占到了5%左右。贫困大学生大多性格坚强、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踏实肯干, 但与此同时, 性格腼腆、少言寡语、过于谨慎、自我封闭、不善表达也是他们的明显特点, 往往成为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 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在校大学生相比, 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偏高, 其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经济困境的束缚。

宿迁学院目前的办学机制为公办民营, 按现行的收费制度, 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大致需7—10万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 因家长已下岗或正面临下岗的危险, 也同样十分困难。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一方面, 由于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 产生了样样不如别人的心理, 从而丧失了自信心, 对未来非常悲观。一位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终于明白, 我带进大学的, 除了压力和一身土气外, 还有先天不足, 这使我永远也无法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另一方面,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外界环境过于敏感, 对周围所有人的言行都持怀疑、警戒态度, 内心深处有一种社交恐惧症, 从而导致了自闭。

2. 自我定位过高、心理落差过大。

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往往都是天之骄子, 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但当他们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 贫困大学生在知识面和对新事物的认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现实与自我想象的冲突, 造成他们心理的较大落差, 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心理, 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产生了负罪感。某高校一名贫困学生自杀, 他在遗书中写道:“三年来, 我欠父母的太多了, 永远都还不完。”正是这种错误的自我定位使贫困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最终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3. 就业压力过大。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银行、信用社的贷款或向亲朋好友借债, 因此, 对于他们来说, 就业不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更是他们偿还接受教育所欠下债务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在目前我国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形势下, 找好的工作并不容易, 而贫困大学生腼腆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很难在就业市场上让用人单位满意。如2006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2%, 低于平均就业水平86.85%[3]。

4. 救助措施不完善。

贫困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 但是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与怜悯。许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 甚至一些普通的公民都通过多种形式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加以援助, 但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当举动, 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一位贫困大学生在文章中写道:“贫困生犹如珍禽异兽, 在校园里被人评头论足:‘他不是没钱吗, 今天怎么还吃鱼呢?’‘他不是贫困生吗?居然买了新衣服!’‘贫困生都是些骗取学校补助和学费减免的冒牌货!’贫困, 成了衡量一个人品行的砝码甚至罪证……我真想大声疾呼:‘我, 不是骗子!’”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得受了资助, 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这些不当举动, 使他们在精神上遭到了挫伤, 产生了自卑甚至厌世心理。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社会和学校应该多方面创造各种必要条件, 努力保障贫困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给他们多点关爱和救助支撑。

1. 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 切实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经济上的贫困, 是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首先, 要进一步完善贷款制度, 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 建立高度发达的个人银行信用系统, 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和贷款的交易成本, 降低学生的贷款难度, 从而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贷款力度。其次, 积极倡导民间的捐助活动。通过建立爱心基金会等方式, 鼓励民间企业家、爱心人士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 或采取以工代金的有偿捐助形式, 学校组织贫困生与捐助单位签订合同, 毕业后可以到其单位工作, 以工资来偿还资助。再次, 由国家、省、市、学校设立助学金体系, 每月对贫困生的生活进行补偿, 为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保障。最后, 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帮助学生自助, 这不仅可以减少他们受助于人的自卑心理, 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 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便于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宿迁学院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 还注意规范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维护贫困大学生的合法权利, 在与外单位合作时, 签订有效合同,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贫困大学生急于工作的心理, 欺骗贫困生。

2. 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把经济救助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时得到“脱贫”。首先, 在学校建立较为完善、详尽的学生心理档案, 通过对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在校状况等多个角度来了解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其次, 开设高校心理教育课程, 由学校和心理专家共同从理论上帮助学生了解导致高校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因素及避免方法, 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自尊自爱、自律自重、自强不息, 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建立贫困互助小组, 将贫困大学生组织起来, 以聊天的形式定期进行交流, 类似的境遇可以使他们更容易相互敞露心扉, 将自己的困惑和抑郁倾诉出来, 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再次,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宿迁学院在2005年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下设各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由专业人员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同时, 建立了心理咨询网站, 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 以避免学生因自卑心理而不愿接受心理咨询, 减少了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社会服务系还在学校政策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 增加咨询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减少贫困大学生的顾虑, 使心理咨询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同时建立了家长合作渠道, 通过亲情的温暖打开学生的心理空间。

3. 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

社会与学校的努力对于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往往治表不治本, 真正可以让贫困生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 归根结底还要靠他们自己。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蔺桂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贫困生首先要学会接纳自我的独特性, 既接纳短处, 也接纳长处。其次, 要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说‘我能行’。第三, 要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 不苛求完美, 也不要抱怨身世。”这表明贫困大学生首先应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 正确认识和对待与其他学生之间在知识掌握面等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承认差距存在的客观性, 而不是消极地回避它, 更不能将自己的贫困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 就此自我放纵。

总之,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自闭心理的形成, 有着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关心这些贫困大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心态, 使他们不仅在文化知识、科学上成才, 同时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相信教育者对贫困大学生的爱护与帮助终将实现“蚕食桑, 而所吐者丝, 非桑也;蜂采花, 而所酿者蜜, 非花也”。

参考文献

[1]蒋宏宇.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人格发展培养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8, (5) :80-81.

[2]高洁, 张薇.对高校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问题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 22, (4) :113-115.

[3]李毅, 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22, (1) :125-126.

大学生心理贫困 篇2

高校贫困生普遍承受经济、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形成心理障碍的机率高于普通学生.目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和尊重,贫困生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树立良好心态.

作 者:康志荣 陈鲤群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 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年,卷(期):20xx “”(11) 分类号:B849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研究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 篇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贫困大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心理更为敏感,承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学习和精神上的压力。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惑,这对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

据调查显示,贫困生由于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致使心理更敏感、脆弱。他们承受了来自学习、精神、人际交往不同方面的压力,可能出现一系列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也就是心理“贫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自我怀疑、否定

贫困生经历了激烈的高考进入大学校园,与其他学生一样有着奋斗的目标和美好的憧憬,渴求实现自身目标和价值、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和尊重。但是,经济贫困的现实往往与这些憧憬相悖。这使贫困生自尊心受挫,自认为在学习、见识和个人能力等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出现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和同学,失去了在中学中学习成绩佼佼者的身份,同时也远离了同学和老师认可的目光和声音,强烈的自尊心与脆弱的情绪情感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孤僻心理———过分自我防御

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更为敏感,会表现出人际交流中自身的消极意识和期待,往往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对其他人求全责备等等。步入大学校园,之前的人际交往关系发生了变化,陌生的环境和同学,对贫困生心理都是一种刺激和挑战。多数的贫困学生往往过分自我防御和自我封闭,担心自身能力和表现不佳,所以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些致使他们渐渐地远离集体,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僻心理。

(三)焦虑心理———学习和未来的压力

贫困学生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压力———生活和学业。生活上,贫困学生在经济上处于劣势,担心高昂的学杂费和日常生活开销。所以他们不得不为家庭条件分心,这会使贫困学生对自己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而焦虑、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而焦虑。

学业上,由于承受着经济的压力,很多贫困大学生纷纷找兼职勤工俭学,这势必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受到地区和教育条件限制,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如计算机、英语等会和非贫困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差距,这也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贫困学生的焦虑心理。

(四)畏惧心理———逃避、退缩地应对事情

当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通过心理调适和外界减压等方式来克服困难,维持心理平衡。而贫困学生面对挫折时,更容易形成挫败感,这也是由于他们的经济贫困压力、自我否定、人际交往的失败以及对自身过高的要求等造成的,贫困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在挫折面前就会以消极、退缩、逃避的方式来应对挫折。

二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从多角度,综合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仅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更要注重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脱贫。

(一)社会角度

贫困学生需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近年来,社会各方力量捐资助学的现象出现增多的趋势,一些公司、企业以及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仗义疏财,通过捐赠学习生活用品、结成“一对一”、设立贫困学生基金等多种方式,缓解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以及心理上的压力。此外,国家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政府、银行以及学校三方共同协作,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这些都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对稳定学生的心态、使其全心身投入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校角度

1加强心理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辅导员老师作为学生第一个接触的老师,是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许多辅导员并没有心理方面专业的知识,在开展工作时会受很多限制,所以需加强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培训和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相对稳定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2建立并改进多元化贫困生物质资助模式

贫困学生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压力,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使其更细化。目前高校已经逐渐建立起多元化的贫困生物质资助模式———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这五位一体的资助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此外高校还实施了“绿色通道”制度,针对无力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入学报到时先办理入学手续,保证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荒废学业。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需形成可持续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最大程度地扩大资助学生范围,发挥资助的有效价值。

3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工作

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教师的作用,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各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入学伊始做好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早发现并且有效控制贫困学生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心理讲座、主题班会、讨论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贫困学生塑造健全独立的人格,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贫困,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此外,对存在或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重点展开工作,找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和咨询,给予一定程度引导,解决贫困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问题。endprint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宽松轻快、健康向上、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贫困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需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的文化建设,在集体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鼓励学生勇敢创新、开拓进取,从而有利于帮助贫困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应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多开展关爱贫困学生的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多提供机会给贫困学生,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艺,重新找回自信。

(三)学生自身角度

1端正态度,正视贫困,积极完善自我

对于贫困学生自身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对待贫困,认识到物质上的贫困只是一时的,要通过知识和能力来改变未来的命运,增强自信、自强、自理意识,消除自卑心理,积极完善自我。同时要珍惜大学的时光,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坚定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态度刻苦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

2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尽快融入校园生活

作为贫困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培养特长和爱好,学会与人交往,走出自己封闭的环境。在学生会和社团的带动下,尽快融入学校、班级和宿舍集体中,找到家的感觉,并且在活动与交往中互相增进了解,拓宽交友范围,找到自身施展才能的空间。

3通过勤工助学、校外兼职等方式缓解经济压力

贫困学生在对待给予自己的经济资助时,必须避免出现依赖心理和惰性态度,摒弃“等、靠、要”思想,光靠外界的各种资助不能解决问题,要自身自立自强。同时要主动寻找勤工助学、校外兼职的机会,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靠自救的方式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锻炼自身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姜彦新.和谐校园建设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

[2]马晓春.高校特困生问题及其解困工作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15).

[3]吴艳东,王体正.和谐校园构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4]李景玉.贫困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探析[J].教书育人,2005(11).

关注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篇4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收入差距的加大,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贫困生群体。他们大部分来自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因经济困难产生的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学习,其成绩普遍偏低,在社会交往方面也缺少锻炼。虽然贫困学生中不乏乐观外向、富有才华、沉着自信、独立性强的同学,但在应对贫困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存在心理焦虑、心理压力等问题,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个别贫困生甚至会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从而在为人处世方面出现偏激行为。有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象已经日益浮出水面,我国目前的贫困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占贫困生总数的80%之多,但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资助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人员不多,而且在工作规划和工作重点上多偏重日常事务操作,比如贷款申请程序管理、贫困学生档案管理、助学岗位管理等工作,而对于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却关注较少。

解决“心理贫困”的对策

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构筑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助学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贫困保障线,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焦虑。利用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本人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让贫困大学生分别组成几个小组加入到我的科研活动中,通过科研活动,消除他们自卑心理,增强其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并培养其与人沟通能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取得较好效果。下面就指导他们做课题的一些体会,作一介绍。

1. 课题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业余时间和已有的专业知识客观地估计他们所能完成的课题类型和工作量,使其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科研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利用实验室条件,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全面地、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方案和实验进度的制订

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制订合理的进度计划是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设计实验方案一要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快速、准确、易行的实验方法;二要根据所选用的实验方法预算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以便及时准备;三要周密计划实验时间,做到工作量适当,速度适度,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在文献调研方面,组织学生阅读教师的研究课题申请书和发表的相关论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介绍图书分类及检索的方法,现场传授经验。

在设计实验方案和制订进度计划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按照上述原则,以课题主持人的身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所选课题的实际内容,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实验方案,其中包括试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条件对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课题的责任感。

3. 实验工作的开展

课题方案确定后,学生往往会暴露出种种不适应,要求同学们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教师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和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和自信心。在实验操作方面,教师应对学生给予重点指导。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各项目的测定方法,包括取样的方法、药剂的配置和仪器的使用等,使每位学生掌握自己负责项目的测定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之中,教师定期检查指导,随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实验方案。指导老师要利用课题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的撰写是总结科研成果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课题的最终实现形式,也是对研究结果在认识上进一步升华的过程。

我们指导的学生课题选题都属于专题研究。专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引言、实验材料与方法、结论与分析。引言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意义。实验材料与方法部分主要是指出自己所选用的实验材料的代表性,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的科学性。结论与分析部分是全文的归纳和总结,除了总结全文和强调要点外,还可以对自己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入提出展望。在集中讲述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修改,教师则认真审阅,精心批改,让其学会如何根据观察实验和结果进行科学地总结,培养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贫困生组成小组参加课题,当课题完成后,让他们每人写一份心得。从他们的心得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参加课题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科研方法,还逐渐建立了正确的自我认知感、自爱自尊感、自信自强感和责任感;通过同学的相互协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真挚友谊。

解决贫困同学的“心理贫困”问题,除通过让贫困同学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外,学校还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在校园里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也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主动关心贫困生,体谅他们的心理感受。我们的贫困同学自身也要学会排解压力,增强自信并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关注大学贫困生,重视和加强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排解他们心理障碍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周瑾.关注大学贫困生[J].高教研究, 2007 (2上) :36-37.

[2]张静, 孔德生.贫困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2) :126-127.

[3]刘彦军.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与对策[J].工会论坛, 2007, 13 (4) :96-97.

[4]张莹莹, 钱亚芳.论贫困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5) (16) .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篇5

马家爵,众人已不再陌生。一个在校大学生,刚入学报到,与几个同寝室的好友一起打牌,在打牌的过程中因一点矛盾,他被同学指责没有牌德。于是便大为恼火,耿耿于怀。一种因家境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感让他觉得,其他同学都看不起他。于是于当日,竟将那几个同学残忍地残杀在寝室中。造成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在校大学生杀人事件。是什么让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竟成杀人恶魔呢?是贫困!据悉,马家爵的家境非常贫寒。贫困让他产生了自卑,被自卑感一直笼罩着的他一遇到点挫折,便思想很偏激,就认为别人瞧不起他。归根究底,就是贫困惹的祸。贫困真的如此可怕吗?如何正确处理因贫困产生的年一系列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

贫困生,当今已备受关注,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贫困,本来就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依我们国家现状来看,贫困差距很大。自然就有一部分家庭富裕,一部分家庭贫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状。但是,大学生都是处在一个对一切事物敏感的年龄段。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很快的社会中,贫困自然能带给这些大学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就是这种自卑,成为导致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因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

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与别人的差距,而无法克服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有以下特点:1.不敢上台演讲,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且操有很重方音的。2.不善于交际,在公共场合时,往往选择沉默寡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3.喜欢自责,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责不已,把责任都归罪于自己身上。4.喜欢独来独往,害怕攀比,当别人在谈论些漂亮的昂贵的东西时,如名牌衣服,鞋等等,就会尽量躲避,或是低头不语。5.宁愿委曲求全,不喜欢与人针锋相对,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只会忍气吞声,不愿发泄出来,这样就会把许多问题积压在心里,等到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引发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面对以上一些常见的表现,积累一定时间后,自然就形成问题,一些人若能及时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能认真反复思索,最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能发现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对。还有一些人不愿多想,只是一直地封闭自己。针对以上三种反应。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积极进取型。这类的贫困生面对现状,并未自暴自弃,而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地面对,他们并不认为贫困是难以启齿的,他们利用贫困给自己的压力,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主动地改善生活。把问题当成是挑战,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不卑不亢。二,激进型。这类人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而所做出来的表现也就是掩饰这些。比方说,他们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自卑弱小,就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昂,装成一副高高在上,对许多人或事不屑一顾的样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来显示出自己的出类拔萃。这类人在显示自己优越感的背后,其实更能反映他们内心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无助。

三,退缩型。这是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常采用的方法。他们为了躲避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就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不敢与他人去交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也就是退缩。害怕别人触及到他内心的“伤痛”。在生活中,宁愿做一个弱小者。而在他们退缩到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后,他们的自卑感变得越强,精神上的折磨越大,心理上的问题越重。这时有的人忍受不住,选择自杀。

以上三种类型除第一类外,第二类和第三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无法正确面对自己,更无法正确释放自己。而这两种人在长期的生活后,心理问题越积越重,无法自拔。他们不愿与人诉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心里面想着。而最终就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这就导致了许多贫困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除了自杀以外,一些人还会认为别人抵触到他内心的“伤痛”,就一时冲动地与人打架甚至有杀人的怒气。还有一些人就产生了厌恶社会的心理,于是选择报复社会。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很不公平,还要将这种不公平显露出来,于是有人走上了报复社会的不归之路。

这些年,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了许多令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且越来越多。而这些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由谁来负责呢?

首先,社会的责任。贫困生问题的严重,我们社会不得不承担一部分责任。我们社会一直为贫困生提供的仅是捐款,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但却忽略了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现在许多媒体出于好意为贫困大

学生摆脱困境而向社会其他人招资。大量透露其家中的贫困。但这无疑也是在揭人之短,大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但即使心中万分不愿意,也无奈。所以,这样做就会加深他们的自卑感。因此,社会不是要贫困生“心有所虑”地拿着资助,而是让他们心存感激地毫无顾虑地拿资助不让他们有任何心理压力。其次,周围同学的责任。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境较好,形成了花钱很随意的习惯。有时,他们并没有伤害贫困生的意思。但是,多花钱对他们自己来说这很正常,却给贫困生带来了自卑感。更有甚者,喜欢挥霍,攀比喜欢将事物按价位不同分为三六九等。这都是增加贫困生自卑的原因。最后,自己的责任。贫困不要紧,但不能缺少坚强乐观的精神。钱财可以缺,但志气不可缺。贫困已是现实,就该乐观地接受,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挑战。只要有足够的胸襟包容贫困,外来之言何惧!如果你竟被小小的贫苦所困扰,那只是你人生观价值观有问题。再进一步说,就是你不够坚强,不够乐观,心胸不够宽广。贫困本来就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你不能很好地处理它就是你自己的责任。

如何摆脱贫困对大学生产生的困扰才是很实质性的话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针对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要做好这项工作,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一,社会的捐款,资助等已确实为一些贫困大学生解决了学费问题,但为了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是无法做到的。所以,社会所做的不仅是资助钱财,而是提供钱财的同时,不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比方说,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引导,为他们提供一些改善困境的途径,如兼职工作等。社会所做的不仅是物质的资助,也是精神上的引导。要让贫困生知道,贫穷并不是耻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穷困的状况。现在社会上也不提倡媒体帮贫困生拿资助了。这就意味着大家已经注意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了,并且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二,勤俭节约是美德,挥霍攀比不可取。与贫困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其他人应考虑贫困生的感受。换位思考。同学相处就是几年,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所以不管贫困与否,都不要在意贫困。都要对贫困抱平常心看待。更不要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践踏别人自尊的基础上。总之,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互敬互爱,是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最有效最重要的一点。

大学生心理贫困 篇6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干预 自我完善 健全人格

贫困带给人们的困扰是多方面的,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涉及身体、心理、精神等等方面,对于社会来说,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贫困大学生群体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群体中更多的学生是可以通过大学教育的熏陶而成长为品学兼优、综合素质优秀的合格大学生,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仍旧非常脆弱。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做一个系统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一)自卑与自尊并存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或者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比较简朴,他们很容易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感到自己不被群体所接纳,从而产生自卑感。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力求以获得优异成绩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然而,这种强烈的自尊又十分脆弱,一旦受到刺激或挫折,很有可能走向更强烈的自卑。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逐渐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其表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贫困大学生整天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表现出极大的自卑感,同时,面对社会、学校、同学伸出的热情之手,他们有的人宁肯节衣缩食,也不承认自己家贫,不肯接受他人的帮助。可见,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过分地看重自尊是因为他们除此之外一无所有,但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方面的限制,使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相比之后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他们常常处在“自尊”与“自卑”的复杂心理折磨中。

(二)焦虑与抑郁共生

忧郁和焦虑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生活处于困境,经济窘迫,使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但是,为了筹集学费、生活费,他们又必须在课余时间做兼职,从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就面临着想学而又不能安心学习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他们因为贫困而比其他同学更加渴望获得奖学金,但是奖学金的获得是要有较为突出的学习成绩的,由于忙于打工挣钱,他们无法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从而使他们又面临着想获得奖学金而又无法实现的矛盾和心理冲突。其三,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己每年拿大笔的学费上学,却不知道未来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和亲人,这些都为他们的心理增加了负担,造成了焦虑和抑郁。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相矛盾

人际关系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渴望交往是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普遍的特点,对于精力充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许多贫困大学生,他们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这和他们自己的经济拮据,不愿参加需要花钱的社交活动,无明显特长,也不愿参加社团组织等因素有关,同时,很深的自卑心理也使他们以封闭自己的方式来维护他们的自尊,他们不主动对别人敞开心扉,总是用一种戒备心理与他人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但是,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和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但他们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使他们深深地陷入孤独的煎熬中而无法自拔。特别是在同学聚会等集体活动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他们由于经济困难或要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使得他们不能参加这些集体活动,从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产生了障碍,关系也就随之变得紧张起来。

(四)依赖和懒惰相交织

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路上一直是靠政府救助、学校资助、亲朋帮助和自己自助走进大学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非常珍惜,他们一面努力学习,一面主动寻求勤工俭学机会,积极自救,展示了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困,一蹶不振,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常常只把希望寄托给社会、政府和学校,不愿吃苦,不愿干脏活、累活,不愿去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从而使他们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二、如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出现

据调查,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一10%。这些学生在承受着学习压力的同时, 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致使许多人存在着心理问题。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将会有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不仅给大学生个人还将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对大学生个人来讲,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排解、宣泄,在内心积压时间过长会引起他们精神上的疾病,性情大变、易暴易怒、抑郁、焦虑、恐惧、敌对、偏执,甚至会出现危险失控的行为,例如马加爵,因为打牌发生口角,竟然做出一气之下将室友全部残杀的行为。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

其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给高校和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利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发展。由于贫困大学生长期压抑自己,孤僻、偏执的个性,人格发育不健全,不会与人交际,难以融入社会,他们难以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达标的人才。二是增加育人的难度,不利于学校的规章管理。性格的多变,对同学、老师的不信任,使得这部分人可能随时会与同学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矛盾,影响学校和谐环境。三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一位优秀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尤其要把德放到更突出的地位,他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式、原则、底线。四是影响学生就业,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人格的不健全,性格的偏激使得这部分人尽管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良好的专业素养,但合作、团结意识较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是阻碍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而社会是由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合作组成的,不会与人交往,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只能使他们寸步难行。此外也很容易给社会造成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如何对心理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一)建立、完善贫困生心理档案

从新生进校开始,各高校一般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结合各高校贫困生认定情况,筛选出贫困生心理档案。为以后进一步开展贫困生心理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二)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

根据贫困生心理调查结果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并按照心理情况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系统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主、客观方面,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着手归纳总结,找出应对策略,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系统、高效。

(三)找出需要干预的对象

通过与贫困生的辅导员和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行沟通等多方面考察、核实,圈定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群体。

(四)进行心理干预

以保护学生隐私为前提,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对不愿加入的学生进行密切关注,对此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团体咨询等。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以特定的范围、专业的知识专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开设。其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高尚的道德文化素质,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困境。许多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都有难言之隐,咨询时,他们羞于各方面条件不会全盘托出,因此心理老师就需要了解弱势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听其倾诉,帮其开导,使他们走出因其过去或现在所带来的阴影,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

(五)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网络支持机制

随着高校校园双建设的不断成熟,校园网正在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新平台。高校的心理辅导中心要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干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利用网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的特点,通过网络可以让贫困生了解大量心理健康知识。其次,构建学校网络心理预警系统。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的私密性特点,在校园网上开辟心理测试、网络调查、校园一卡通等,及时了解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监控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贫困生及时的经济和心理援助。第三,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基于网络的心理咨询避免了面谈式咨询中学生的紧张感,更容易发掘出学生的潜在问题。另外,还便于整理咨询记录以及留存咨询过程。网络在线咨询,还可以给一部分不敢或不愿当面咨询的贫困生一个倾诉的机会,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在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下,释放压力,解除其心理危机。

四、进行干预同时提升高校管理层的素质并促进管理规范化

目前,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积极的心理,提高他们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需要引起我们高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此,提升高校管理层的素质并促进管理规范化变得紧急而迫切。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促进自我完善

目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生各方面的情况;其次,学生工作者要多深入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朋友”的态度和方式接触他们,宽容、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及时地给予引导、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教育者应本着对贫困生人格与尊严的尊重,让他们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在独立的思考中有所提高,切实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进而懂得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完成,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的教育。

(二)注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

(三)关注贫困生的交往需求,帮助他们提高交往技能

学校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交往动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原有的“政治氛围”向“情感氛围”转移,努力营造对贫困生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的和谐集体氛围;其次,要积极发挥学生党组织和团组织、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开展各种爱心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着重贫困生的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树立自立意识,养成感恩心态

学校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应以自我发展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激活贫困生的自强自立意识。

高校要特别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人文关怀,通过对贫困生的关爱、启迪、扶持与引导,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克服心理障碍,不畏艰难,敢于面对贫困,面对困境,勤奋刻苦,提高自我素质,学好本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材。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篇7

1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1 人际关系敏感。

由于家庭贫困、经济拮据, 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与他人交往中, 有明显逃避的倾向。他们有融入群体的愿望和需求, 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 害怕他人瞧不起自己从而产生逃避。他们有得到他人支持的心理需求, 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

1.2 忧郁与焦虑。

忧郁与焦虑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贫困大学生一方面要忙于完成学业, 一方面还要忙于筹措生活费、学费。对于所消费的每一分钱, 他都感觉来之不易, 深知挣钱之艰难;有的甚至是家庭举债供其读书。而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 自己将来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 能否尽快偿还债务, 回报家庭还很难确定。这些无疑会加重其心理负担, 从而产生忧郁情绪, 带来焦虑。

1.3 过分自尊与自卑。

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 往往比较敏感, 自尊心比一般同学强, 通常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 宁可自己艰苦些, 也不愿轻易求助。他们不愿意因此而欠下人情债。出于自尊, 贫困生容易产生自我保护意识, 表现为敏感、多疑、偏执和过激。因此, 他们的心理长时间处在自尊与自卑的冲突中, 这种自卑与自尊的心理矛盾, 使他们的心理慢慢地扭曲变形, 逐渐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另外, 大学同学之间物质生活的悬殊, 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刺激, 使他们的自尊异常敏感, 他们的人格格外脆弱。自认为低人一等, 矮人三分, 产生悲观失望、前途渺茫的情绪。

1.4 敏感多疑。

长期的自卑心理, 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内心异常脆弱, 极其敏感;经济的窘迫, 生活的重压, 使得他们对别人的言行极其猜疑和不信任。他人善意的言行、真心的关怀与帮助, 都可能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引发他们的猜忌。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 从而产生情绪上的极大波动。

1.5 偏执、过激。

出于自尊, 他们容易导致自我保护, 进而表现为偏执和过激。遇事不够冷静, 处理问题偏激, 易浮躁激动, 看待事物带着否定, 带着偏见。爱钻牛角尖, 认死理, 固执, 言语犀利, 想法极端, 在对待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表现出偏狭。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 给人一种难以相处的感觉。

1.6 悲观。

因为经济困难, 学习成绩差等种种原因, 有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自信心,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们感到前途无望, 前景黯淡, 经济的压力使他们不堪承受, 从而消极地对待人生, 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心灰意冷, 悲观失望, 甚至自暴自弃。

2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1 经济贫困。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沉重的学费, 生活费和其他费用, 带给贫困学生的是无穷的压力, 因此贫困生都普遍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这些压力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 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可以说经济问题是诱发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本质的原因。

2.2 社会因素。

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差距悬殊、腐化堕落现象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 容易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抵抗等强烈的消极情绪。同时,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人们的物欲得到极大的膨胀, 对金钱的渴望也日益加重, 对于勤工俭学的学生, 人们往往带有歧视的心理。这些因素, 都加重了学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2.3 学校因素。

2.3.1校园文化因素。在高校的校园内, 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文化现象, 同学会、老乡会、同学生日等名目繁多的聚会让人应接不暇, 这些需要用钱来应酬的事情, 对贫困生来说无疑困难很大。在大学校园里, 学生喜欢相互攀比。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需要经济支持的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 进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从而形成心理障碍。2.3.2高校对贫困生的关注不够。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去关注这个群体, 重视的是对这些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解困, 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极其有限, 缺少主动、积极地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治, 和贫困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途径不够畅通, 对贫困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不够到位。

2.4 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有的贫困大学生对客观问题认识不足, 他们不敢面对现实, 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贫穷。他们没有勇气战胜困难, 也不去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经济困境, 而只是认为自己的贫困是由于社会的分配不公而造成的。

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存在偏差。他们有的自我评价过高, 自我期望值过高, 具有极强的理想化倾向, 一旦受挫, 便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的心理问题;有的贫困大学生自我评价偏低, 认为自己万事不如别人, 逐渐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怨天尤人, 心理极其脆弱, 心理水平急速下降。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多渠道的扶贫解困机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首先就要解决他们面临的经济贫困问题。在经济解困方面, 一是建立依靠政策、学校、学生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为贫困学生开辟”绿色通道”, 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 拓展覆盖面, 设立专门用于奖励贫困生的助学基金和专项讲学金。二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勤工助学是高校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重要途径。社会和学校应想方设法创设条件, 为贫困学生的勤工助学开辟多方面的途径。

3.2 对贫困大学生要“思想解困”。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在思想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间的物质生活上的差别。引导和鼓励他们应以自己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社会生存能力, 来赢得自尊和自信。二是要帮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应通过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应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克服困难, 应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三是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3.3 对贫困大学生要“心理解困”。

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做到”精神关心”与“物质扶贫”并举。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挫折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挫折容忍力。二是对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进行专门的跟踪辅导。并通过多种心理咨询方式:如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 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三是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 组织相应的心理调节活动,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四是引导贫困大学生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 教会他们掌握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3.4 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 一是要调整心态, 面对现实, 学会自我接纳。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贫困, 端正态度, 勇敢地面对困难, 想办法经过自身的努力来减轻或克服当前的困难。二是从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贫困大学生应在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实践中, 来增强自尊和自信, 通过勤工俭学活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困难, 同时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三是要广交朋友, 多沟通, 多展示, 拓展自己的社会交往空间, 在社会交往中感受社会的温暖, 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满足自我的归属感。四是要学会和掌握不良心理的调适方法, 提高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摘要:试图从宏观上总结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 探讨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进而寻找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心.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J].当代青年研究, 1996 (6) :11-13.

[2]黄雅燕.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

[3]魏青.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其疏导[J].教育与职业.2006, 12.

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篇8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解决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他们自我定位高, 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 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稳定, 因而会引发许多的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 贫困生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高校的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何谓贫困生?目前尚无定论。学者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定义不尽相同, 论述繁简不一, 但都包含下列几个共同的方面:一是认为贫困大学生无法缴纳学费, 二是认为贫困大学生无法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三是认为贫困大学生生活费用低, 难以达到当地最低的生活标准线。[1]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期间, 他们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 而且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业进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自尊与自卑并存。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非常自尊自爱的群体, 但是, 他们的自尊心比一般大学生强烈得多, 心理上太敏感。总是认为别人对他另眼相看, 受不了别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轻视。新的环境, 诸多的反差往往容易使得贫困大学生, 尤其是刚进入高校时, 心理上极不适应。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 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明显比大城市的差,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这些大城市的天之骄子有一技之长, 或能歌善舞, 或能说会道, 参加各种比赛频频获奖, 所有的这些都让他们羡慕不已, 相比之下更显得自己的寒酸和肤浅, 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2. 意志坚强与忧郁、焦虑并存。

贫困大学生长期经受磨炼, 意志比较坚强, 能吃苦耐劳, 绝大多数都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都决心努力学习, 自立自强, 成功成才。但是, 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认识不足, 会让他们对大学生活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不愉快情绪。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慢慢变得抑郁, 渴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但一时无法挣脱生活的困境, 使得这些贫困的学子在抑郁之外又增添了焦虑。

3. 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不幸, 令他们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 他们相信贫困既不是错误也不是耻辱, 相信除了经济外, 其他方面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因此他们大大方方地与人交往, 不回避贫困, 十分努力地学习, 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 如争取做学生干部, 课余或假期主动地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中, 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挣到下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有些贫困大学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问题、锻炼了能力, 还因学习优秀获得奖学金。这些学生表现出了突出的自立能力。但有些贫困大学生, 在面对贫困时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觉得世界很不公平, 而且缺乏战胜贫困的勇气和毅力, 指望政府、社会和学校资助他们, 希望好心的人们帮助他们, 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久而久之, 形成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与他们先前所具有的那些“自立”的精神、性格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都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1. 经济原因。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 经济原因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上的困难常常会影响贫困生的生理素质。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 他们缺乏必要的营养, 有的贫困大学生因此患上严重的生理或营养性疾病, 影响学业、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更加剧自卑、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经济问题也间接地使其产生其他心理问题。

经济上的困难, 影响贫困大学生新需要的产生和提高。马斯洛需求层次指出, 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 基本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成长需要, 而成长需要对基本需要有导向作用。[2]然而, 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温饱, 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当其他大学生忙于树立和提高自己的理想信念、抱负水平而产生新需求时, 贫困大学生却为生计而发愁, 他们的动机、理想, 因为贫困可能停留于较低的、具体的、实在的层面。这些问题随着贫困的不断催化, 又会进一步发展, 从而导致对个人各方面发展的约束, 使贫困大学生在所有同学中处于落后位置和边缘地带。

经济的贫困, 还会直接影响一些贫困生的价值观念。有的贫困大学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贫困, 思考如何摆脱贫困, 常常由于强烈的生活体验而对物质过分追求和看重, 进而价值观变得急功近利。特别是当他们发现努力结果与期望目标有较大差距时, 往往归之于经济的贫困, 从而怨恨家庭的贫困, 父母的无能, 进而产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怨恨、冷漠, 甚至影响生活态度, 要么自暴自弃, 要么极力掩饰自己, 掩饰内心的自卑。

2. 文化因素。

贫困大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氛围之中, 形成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贫困并不一定产生消极, 但贫困文化中存在着某些负面因素, 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 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等。

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仍会带有其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 但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观是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善于合作、热情向上的, 贫困大学生在这两种文化冲突中产生激烈的心理碰撞, 往往行为标准产生分裂, 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 贫困大学生渴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家庭等原因, 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信心, 抑郁寡欢, 担心因经济窘迫招致别人的嘲笑和鄙视, 因而又有相当的自我封闭性。

3. 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可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中看出。首先,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家庭的环境、父母的素质和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例如, 有的贫困家庭父母在生活压力下, 容易心态不平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 这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 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会使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自卑、冷漠、多疑、人际交往羞怯等。其次,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渴望与教师、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 但同时又深受这种交往的影响。学校不仅有班级这种正式群体, 还存在同乡会等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能满足大学生交流感情, 沟通信息, 相互感染, 寻友结伴等方面的要求。但大学生中存在互相攀比、请客吃饭等不良校园风气。有的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窘迫而不能融入其中, 不能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感, 再次, 社会大环境也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上世纪80年代也不乏贫困大学生, 但大多数人都能坦然面对, 而今天却有很多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与社会大环境的改革和变迁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等教育改革和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 社会上贫富差距较之于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明显的扩大。贫困大学生不仅要为巨额学费操心、忧虑, 还要为社会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带来的相对贫困在心理上承受压力, 更要为自主就业而四处奔波。这些, 都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成。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而解决方式也应该是多渠道的。总的来看, 应该坚持精神培养与物质帮助相结合, 外界支持、引导与自我调试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心理上彻底摆脱贫困。

1. 开展人格教育, 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大学生将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 命运的不公平。诚然, 学生的贫困既有社会的原因, 也有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但同样是大学生, 许多发达国家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资助, 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收入无关。大学生自筹经费上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学分制的普遍推行, 大学生勤工助学更是势在必行, 而且也变得可行。因而,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同时, 还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要强化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 克服自卑情绪,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可定期开展免疫性教育, 有意识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利用广播、校报等媒体大力宣传贫困大学生中学习刻苦、成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举办评选先进等活动, 使贫困大学生从同伴身上受到鼓舞, 从而激励他们客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和现实, 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 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强化坚强向上的人格品质。

2. 物质资助与心理关怀相结合。

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制度组成。这些资助机制基本保证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但只能暂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 很少能起到其他作用, 甚至可能助长贫困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自卑心理, 因而学校应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应强化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 使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 进行精神脱贫, 帮助他们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 教师还要多给予贫困生心理上的理解和关心。相对于经济贫困, 心理上的困扰是隐性的, 如不能帮助他们解除, 贫困大学生也难以成才。学校和教师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的同时, 也应高度重视从心理上解困, 多提供助学机会, 创造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班级、寝室、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友善互助功能, 消除贫困大学生的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

3. 个别帮助和全面关注相结合。

尽管很多教师不遗余力地帮助一些贫困大学生走出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 但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贫困生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因而还需要社会的有效支持。有研究认为, 社会支持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 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 与应激引起的身心反应呈负相关, 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正性生活体验和正性的情感就越多, 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就越少, 焦虑等心理障碍的症状也就越少。因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3]

社会支持包括进一步优化勤工助学的外部环境, 建立各种奖励制度, 给予贫困大学生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资助。地方政府也应从政策上、各种活动上关心扶助贫困生家庭, 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从而营造起一个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助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高校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 篇9

一天上午一二节课后, 某班班长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向笔者报告说班上李某同学“精神失常”了:上思想政治课时, 不带政治书, 就拿着英语字典大声朗读;晚自习跑到教室前面看电视;在宿舍不跟宿舍人交流, 对周围同学的关心爱理不理;在校园里踢着空饮料瓶走路, 就是不弯腰捡;上课只有一本英语字典和一支笔,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礼拜了。

二、案例分析

通过宿舍同学的反映, 笔者了解到李某最近变得很沉默, 不和宿舍同学一起去上课, 在宿舍也不搭理任何人;宿舍的阳台上堆满了他捡来的饮料瓶;在宿舍中常见的一幕是他拿着英语字典在背。同时还了解到最近李某的手机丢了, 钱包也丢了。

笔者联系了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 希望她能够帮助李某打开内心世界,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心理老师找李某谈话结束后, 告诉我李某的心理比较“贫困”。李某家住在苏北, 家庭经济条件很差, 父母都在浙江打工, 家里还需要赡养爷爷奶奶。他想通过捡饮料瓶卖钱买新手机, 导致宿舍阳台堆满了饮料瓶。宿舍同学家庭条件都比他好很多, 无形之中又产生了自卑感。大学学习情况与高中阶段大相径庭, 临近英语三级B考试的紧张和抑郁情绪更加明显, 所以出现了上其他课却背诵英语单词, 晚自习教室吵闹, 他不向班干提出, 而是采取开电视这种方式来保持教室安静。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 笔者召集班干以及李某宿舍的同学一起商定如何帮助李某, 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第一, 动员全班同学把喝过的饮料瓶自觉的放到教室后面的收集箱里;第二, 在班上举行一个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 给李某在生活上一些帮助;第三, 把李某纳入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第四, 要求班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做好小组互帮互助工作;第五, 李某宿舍的五位同学要把李某拉进他们的小集体生活中去, 让他感受到大家在真情实意地关心他;第六, 跟心理老师商定, 对李某进行长期的心理跟踪访谈。

方法实施以后, 李某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自卑感也慢慢消失了。圣诞节那天, 李某特意送给笔者一张温馨的卡片:“敬爱的老师, 谢谢您和同学们给我这片阳光!”

三、“心理贫困”诱因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社会激烈的竞争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种思潮也对大学生人格、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起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心理贫困”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是大学生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负向变化。这种贫困正威胁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 很容易让学生心理病入膏肓, 导致人格扭曲, 人生轨道偏离。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学生希望做学习中的“佼佼者”, 却发现授课方式和高中大相径庭, 大学教师课堂容量大, 主要靠学生课后消化知识点。装知识的机器突然变成要“消化和创造”知识的机器, 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继而产生了焦虑紧张等抑郁心理。同时, 部分家长对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 学生的自我期望值与现实表现落差较大, 心理压力没有及时的排解, 自卑心理逐步形成, 造成“心理贫困”。

(二) 经济压力。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不同的人格心理, 家庭经济生活的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最直接原因。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或者偏远地区, 每年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是靠父母在家务农或者在外打工赚来的血汗钱, 或者是依靠助学贷款、社会资助等途径, 而那些家庭优越的同学则穿名牌衣服, 用高档生活用品, 过着小资情调的生活。巨大的经济差距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慢慢脱离集体, 所以贫困生中易产生 “心理贫困”人群。

(三) 社会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 在“硬件”学历上已经比本科生、研究生逊色, 如果在能力上还是低一筹, 就业前景就更严峻了。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像是在夹缝中生长的小草, 随时可能会被拔掉。就业压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人生观, 渐渐沦为“弱势群体”, 形成“心理贫困”。

(四) 心理压力。

部分高校对助学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有些贫困学生误把资助当成施舍, 无形中给经济困难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例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是由于宣传力度或者教育滞后, 一些学生虽然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 但是精神上却受到了伤害。他们错误的理解为是在接受施舍和同情, 自尊心受挫, 心理压力加剧, 自卑心理更严重。

作为高校辅导员, 在综合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要引导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 优化心理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 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法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案例启示

(一) 全面了解学生。

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平时爱好、性格特征等。例如, 有的学生父母经常在外, 对学生关心很少, 导致他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时常脱离集体, 单独行动。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从他们能够接受的心理角度进行循循善诱, 博得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心理,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明白自己没有被别人遗忘。只有全面了解学生, 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

(二) 为学生营造宽松、友好、互助、和谐的班级氛围。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班级环境的建设, 缓解心理压力, 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教育要特别要关心和帮助后进生, 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展现个性特长, 指导后进生进行职业规划, 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 在大学阶段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适应社会需求。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搭建心理交际的平台。

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学会处理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关系。通过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让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心理知识, 学会用心理方法来调节自我, 正确定位自我期望值, 保持心理平衡。另外,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讲座, 鼓励他们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 多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

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减轻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通过在班级举办模拟招聘会, 让学生学会自信的推荐自己, 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在班级宣传栏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让求职者可以查询适合自己的职位, 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利用地方招聘会, 带学生去现场体验招聘, 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 树立正确就业目标;

作为专职辅导员, 要学会运用心理知识去引导和教育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针对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 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挥自我,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健康快乐的过好大学生活。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弱势群体, 是存在“心理贫困”的高危人群, 在他们中很多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贫困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以及解困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贫困,原因,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英.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及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施福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初探 篇10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关于贫困生的界定, 各地各高校都有不同的比照标准。首都高校管理部门认为, 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可视为贫困生, 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 人们的消费水准不同, 因此贫困生的标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无论如何, 因家庭收入少, 难以依靠家庭的支持而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 可以界定为贫困生。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李登峰的调查显示, “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左右, 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 64%的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症状或抑郁倾向。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 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 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 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缺乏社会经验, 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而贫困大学生这一“高”一“低”尤其地明显。

1. 经济贫困的负效应

一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 与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 往往给人一种不够清晰的印象和不可判知的心理空间。他们中较多的人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 在这种心理倾向的直接作用下, 极易出现三种不同的心理表现:一是通过刻苦攻读, 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攀比中产生无助感, 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 首先在心理上败落下来;三是退缩、逃避、离群, 或者悲观厌世, 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 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学习压力的心理反射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 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 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 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据张殊《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调查: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 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 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 久而久之, 人格发生变化, 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3. 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与扭曲

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 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 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的矛盾性, 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 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 家庭的贫困使他们生活拮据, 学业发展受到限制, 心理产生挫败感, 就决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 于是极力的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综上可见,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单一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禁压抑、遇事多虑、尴尬的人际关系, 期望值过高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 就会引发问题行为的出现。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 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学习失败以外, 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

三、对贫困生的心理救助

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 学校扩招的形势下, 贫困生的心里救助必须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和心里救助结合起来。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可以通过介绍一些逆境成才,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奋斗拼搏, 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启发、激励他们,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生活的信念;不仅要在经济上给贫困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关怀, 减轻因生活贫困所带来的压力, 而且要在心理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1. 开展“脱贫先立志”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首先应通过各种教育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知:要让他们明白, 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所采取的救助措施都是善意的, 虽然不能消除贫困现象, 但绝不歧视贫困生, 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贫困生的;要让他们懂得, 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 而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有限的和暂时的。贫困生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2. 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 高校应逐步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 建立专业化队伍, 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其二, 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 同时, 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 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消除心理困惑,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其三, 应将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障碍性心理咨询与发展性心理咨询结合起来, 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如贫困生成长辅导小组。

3. 学校应对贫困生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不是单纯从经济上进行帮助就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除了物质之外, 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 还需要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比如针对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 开展以人际交往训练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等, 这样, 贫困生不仅增加经济收益, 而且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 提高了交往能力等, 可谓一举多得。

现实告诉我们,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而单纯的从经济上帮助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困难。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 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里救助。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 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摘要:长期以来,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经济上的重负, 往往导致他们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加不容忽视。较大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等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工作, 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 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救助

参考文献

[1]李登峰.对北京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现状的调查.

[2]张殊.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宁夏大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进行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贫困大学生心理帮扶的研究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委员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中,贫困大学生数量占大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达30%以上。由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这批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自卑、抑郁、敏感、孤僻、偏激、封闭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具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出现心理问题后,不会主动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因此,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帮扶,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构建有效的帮扶体系,对于中国大陆的学生事务工作者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有2000多名本科生,1000多名研究生,经济困难学生大约有400~500人左右。为了有效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里帮扶工作,在工作中,采取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开展主题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帮扶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

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委员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基层人员,他们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他们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其次,他们生活在同学们中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实时。再次,心理委员每天和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波动和异常反应,及时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心理委员的职责是:关注、倾听、宣传、报告。关注全班同学的情绪、行为的变化等心理健康状况,倾听同学们的忧愁和烦恼,在同学们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将不良状况向辅导员第一时间报告。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学院建立心理委员的班级为67个,有心理委员67名。心理委员在班级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后,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加重视自我成长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委员在学生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同学8名,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得到心理专家及时有效的帮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可见心理委员基本达到了两项功能:一是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快速反应;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通过心理委员渗透到学生中去。

二、以“阳光心理协会”为载体,开展“人人享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帮助广大贫困生在这个大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感受温暖,释放压力,敢于吐露心声、拓展素质、提升自我。同时开展经常性的集体活动,成为学校了解贫困生情况的渠道,进一步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必须有固定的社团和有效的活动作为载体。“阳光心理协会”是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开展心里帮扶的社团,他们的口号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紧扣同学们的生活,突出关爱、亲情,让阳光洒向每个人的心里。在主题活动中,特别注重吸引贫困生参加。

通过长期的实践,计算机学院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等为载体,通过报纸、板报、海报、网络等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必须加大力度并积极指导心理委员、心理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一年来,计算机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宣传展板、心理沙龙等活动,在广大同学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从保持健康身体,宣扬亲情、友情,引导正确政治思想导向,全方位,多角度的,有针对性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希望能够通过此来引导同学们的健康心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工作者的作用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有大量的学生事务工作者,面向学生最多的是辅导员。辅导员一般都没有专业课程上的要求,长期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直接面对大量学生,辅导员的帮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但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板报宣传、心理沙龍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的心理帮扶,在具体的工作中宣讲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自信,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贫困生受到的心理伤害。

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是克服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

1.营造适宜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感受人文关怀。要营造充满爱心和尊重的环境氛围,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给贫困大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手段,鼓励他们广泛参与课余文化活动。通过励志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团队训练等途径,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人际关系的指导。学院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指导时,首先调整其认识,使其逐步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正确看待经济救助及社会支持活动;其次教会他们自我接纳、自我排解、自我调适的方法与技巧,增强人际关系方面的信心和勇气,并鼓励他们广交朋友。

3.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阶段往往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要特别重视就业阶段的心理。学院切实为他们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完善、快捷、开放的就业信息平台,尽可能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对经济困难毕业生,要加大资助力度,从资金上解决他们因为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对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毕业生,给予政策支持。

4.构建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生把贫困归于父母的无能、命运的不公。在发达国家,大学生上学的费用都是依靠自己打工挣来的,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收入无关。学校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教育,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是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外部支持和主观努力有机结合。这个帮扶体系不仅在经济、物质、就业上扶持学生,而且在舆论、制度、政策、精神上给他们理解、支持和引导,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参考文献:

[1]任江林,臧小林.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5).

[2]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

[3]张玉梅.经济困难大学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1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自卑,焦虑,嫉妒,心理咨询

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 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于一般大学生, 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 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激等方面更为突出, 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才, 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 分析、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摆脱不良心境, 帮助他们预防和克服因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 对其成长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 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 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看重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其他同学, 贫困大学生都或深或浅地产生了自卑心理。生活困难对贫困生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 从而丧失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的远大理想和生活目标, 消极地对待人生, 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这种由自卑而产生的丧失自信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情绪, 在遇到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 常常会酿成过激行为”[1]。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是维持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贫困生往往因其自卑心理, “平时不敢正视别人, 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所以不与别人交往或交往很少, 更不与老师对话, 不愿参与集体活动”[2]。他们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 不能获得平等的尊重, 也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和困难, 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纳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三)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 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人而产生的一种痛苦或不满自责的情绪体验。贫困生产生嫉妒心理的情况通常有三种:一是因不服气而生嫉妒。同为大学生, 贫困生认为无论学习, 还是智力、能力等自身条件并不比富裕同学差, 甚至优于他们, 仅是因为出生在贫困家庭, 便不得不成为贫困生, 心理极不平衡, 感到不服气;二是因羡慕而生嫉妒。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 色香味美的佳肴等物质诱惑, 富裕同学的毫不犹豫和大手大脚, 使得贫困生既羡慕又嫉妒;三是因不满而生嫉妒。主要是富裕同学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 使其心生不满乃至于憎恨。

(四) 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 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 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 因其期望值过高而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 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沉重的经济、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压力, 使得他们思想压力大, 心情烦躁、郁闷、内疚, 紧张情绪不断增强,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 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因素的影响, 也有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 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升入大学以后, 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 不是仅以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贫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只注重学习成绩, 特长及其他能力的训练较少或没有, 过去的优势荡然无存, 承受着自尊与自卑的心理冲突。研究表明, 贫困大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相比, “自卑心理较重, 表现出自我评价较低, 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缺乏自信, 性格内向、孤僻、感情脆弱”[4]。有些贫困生因为困难的家境从小受一些歧视和挫折, 这样养成了他们自尊心强的特点, 部分贫困生更因想掩饰自己自卑的心理而用过强的自尊心来武装自己。为了追求与他人所谓的平等, 有些贫困生还拒绝一些当时他非常需要的帮助如困难补助等。自尊的发展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但过强的自尊心则显得人过于敏感, 也容易使人陷入极端的境地, 不仅对其生活学习无利, 还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1.窘迫的经济状况。

经济因素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中学的学习生活很简单, 贫富差别不是很明显, 上大学以后, 贫富差距一下子拉大了, “经济条件的不足, 使他们这个群体在学习条件、消费水平和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受到了限制”[5]。有钱的学生可以玩电脑、听MP3、用手机、穿名牌, 没钱的学生连饭都吃不起, 在其他学生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时, 贫困生却要为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 心理极度不平衡, 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

“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 必然承接其家庭身份的属性, 而这种弱势群体的身份会直接给贫困生带来诸多压力”[6]。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宿。尽管在大学里学生的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区别, 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宿中遭遇冲突, 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 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 导致心理失衡, 影响心理健康。

(三) 学校方面的影响。

在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中, 学校方面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1.环境适应问题。

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不发达地区, 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 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城市化”的过程, 即对城市文化、生活习惯的适应, 而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经济窘迫, 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 对现实生活中很多现代化的物品, 譬如手机、电脑、MP3等感到是奢侈品, 更谈不上拥有”[7]。另外, 新的城市环境纷繁复杂, 这既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和渠道, 也对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贫困大学生原有生活环境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贫富差距不大, 这使他们以往对社会的认知可能比较狭隘, 无法满足新环境的认知要求。

2.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

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 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 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 个性未得到充分发展。而在大学里, 评判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 原来被社会评价较高的贫困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又缺乏其他资源, 在新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这种落差既可能成为贫困生努力奋斗的动力, 也可能成为其自卑心理的诱因。

3.学校资助措施单一、助困与育人脱节。

目前高校在贫困生工作上的重点多是为贫困生争取更多的资源以减轻经济负担, 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 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 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学校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好事, 但是由于过分宣传, 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 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挫伤了自尊心, 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4.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未成熟。然而, 许多高校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却不开展具体工作, 形同虚设。很多咨询机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 学生的许多心理、生理、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总是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和生活问题, 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

(四) 社会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 身心疲惫。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 面对种种挑战, 更易感到压力大、难适应。人际关系的隔阂与自我心理紧张急需调解的矛盾;外部激烈竞争与内心极度不平衡带来的苦恼;生活现代化、商品化与理想信念相对贫困化的矛盾等, 都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这些问题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 甚至有些人发展成为重度心理问题。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外界的经济帮助, 更需要社会和周围老师、同学精神上的支持。

(一) 改变贫困大学生的不良认知是关键。

1.改变对贫困的不良认知。

对贫困生而言, 家庭经济贫困都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贫困并不是贫困生的错, 既不是缺点, 也不是耻辱”[4]。现代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现实越来越让人们懂得, 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 人生虽然贫困, 但自己却站到了获取精神财富道路的起点, 要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用知识和能力来丰富和武装自己, 努力消除自卑, 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 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2.改变对勤工助学的不良认知。

有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 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 不论是在校外打工, 还是在校内兼职, 看见熟人, 总是抬不起头, 怕别人笑话。靠自己双手赚取生活费, 不是丢人的事, 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是应当大力提倡的。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 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不应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

3.学会接纳现实、接纳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 我们可以追求完美, 但不要苛求完美。贫困生不能只抱怨自己的处境, “要学会接纳自己, 既接纳长处也接纳短处, 把不完美当成生活对你的考验, 变成前进的动力, 这样才能以平常的心态面对困难”[4]。

(二) 改变家庭教育方法, 宣扬正确的教养方式。

相当一部分困难家庭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多采用简单、粗暴传统的家长制手段, 且很少与学校沟通来了解孩子的情况, 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 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抑郁、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 家长应改变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 注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孩子正确看待物质的贫困, 乐观的面对生活, 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强化心理咨询功能。

高校作为贫困大学生生活和受教育的直接场所, 较之政府、社会而言, 具有更为直接的责任来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如何改进和优化高校各项措施, 对于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1.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在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 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加强对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人格教育、耐挫力训练等等, 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 才能变压力为动力, 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2.加强思想教育, 助困和育人相结合。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 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关注贫困生, 不仅要给予物质的帮助, 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心理咨询无疑是关注、帮助、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可以及时疏通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惑。具体策略有: (1) 进行专门研究, 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方案, 使心理咨询工作有的放矢。 (2) 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尤其应发挥团体咨询的特殊优势。将贫困生组织到团体中来, 让他们将彼此内心的痛苦讲出来, 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团体训练能充分发挥贫困生相互协助的精神, 达到共同应对困难、共同成长的目的。 (3) 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 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建立专业队伍, 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 因此, 急需建立和完善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学校还应开设相关课程, 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消除心理困惑, 提高随机应对挫折的能力。

4.营造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对贫困生而言, 心理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他问题。因此, 学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特别是对有贫困生参与的社团, 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使其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深刻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 要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 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 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 最终实现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 (3) 要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对所有学生, 特别是贫困生尤为重要。一个“比学习、比进步、比创造”的环境远比一个“比吃、比穿、比享受”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 一个校风好、学风正的学校, 往往更能够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优良的环境。

(四) 完善社会扶贫制度, 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近年来, 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 国家和地方都想了许多办法。国家教委先后就高校大学生实行贷款、设立勤工助学基金和减免学杂费等下发文件, 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目前, 全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8]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生活困难, 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政府应凝聚社会中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所有资源, 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保证制度, 最终形成灵活而更具人性化设计的资助面公平和富有效率的资助政策。

参考文献

[1].张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12

[2].王广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4

[3].贺满云.浅议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史志, 2009, 5

[4].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山东行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3, 2

[5].陈丽旦, 桂伟, 郭业频.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农业考古, 2007, 6

[6].李根寿.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前沿, 2005, 10

[7].高文革.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0

上一篇: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下一篇: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