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2024-07-08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共9篇)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篇1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2006年全国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的2141233名相比降幅为22.0%。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家庭年收入在1 500元以下的称为特困生,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为贫困大学生。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通常一个普通家庭为了支持孩子读完大学所需要的费用大概在5-6万元,而一个困难家庭起码要支出大概4万元才能帮助其孩子完成学业。而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年收入仅为3000元,4年大学的学费相当于这个家庭11年的收入。

△2006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2%,低于平均就业水平。

在整体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加突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经济支持,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寻找工作需要支出的成本,比如打印简历、购置服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这些在普通学生身上很容易实现的东西,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可能这些费用是他们几个月的生活费的总和。因无法支付这些费用而导致的寻找工作准备上的不充分,让这些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学生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第二、渠道和资源匮乏。不能否认的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他们和他们远在乡下劳作的父母所谓的“社会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普通学生。

第三、心理困扰。走出乡村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往往背负着比其他同学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费可能来自于全村乡亲的资助,来自父母常年省吃俭用的劳作。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现状。在就业和这种精神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仇富、悲观、偏激、丧失斗志,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些不但对于贫困学生及他的家庭是强烈的打击,而且对于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因素。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篇2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说过:“贫困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 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间里,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上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巨大转换, 由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经济结构的双重调整和, 社会财富的传统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也重新塑造了新社会财富分配格局, 因此在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社会现象表现为城市内居民收入差距迅速增加, 城市中出现大量贫困人口。中国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暴露出来, 表现为城市内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以及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不断恶化。据世界银行1992年的研究报告《中国减少贫困战略》估算, 80年代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大约为400万左右;进入90年代, 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转制改革, 国有企业进行结构优化和企业整顿, 城市内的下岗员工数量急剧上升。2004年民政部召开全国城市低保工作视频会议上, 公布全国城市低保对象达2246.8万人, 如果再加上应该参保但由于一些因素没有参保的人数, 真实数字应该远远大于官方统计。

从官方公布的数字看,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01年, 11年中我国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加, 扩大了两倍以上。1990年城镇最低收入居民与最高收入居民收入比为1:3.22, 11年后比扩大到1:5.39。另外, 马太效应在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中越来越明显。富裕阶层所拥有聚集的财富比重越来越大, 贫困人口占有的财富份额逐渐缩减, 也一点从基尼系数中也得到反映。

二、中国城市贫困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 国有体制改革引发导致大量国企员工下岗

在国有企业的兼并、承包、租赁、托管等各种形式的改革下, 大规模国企以及小型国企都将“减员增效”作为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通过裁员的方式减轻企业压力, 增加企业效益。因此伴随着国有企业转型改制的的实施, 一大批企业原有工人或职工被迫失去工作岗位。

(二) 没有新增新创劳动机会

中国传统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而与之相对的软实力如科技、技术等方面相对薄弱。然而在国有体制改革过程中, 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进行快速调整和协调, 但是过去大规模的城市工业行业却纷纷以资本替代劳动力, 而没有在科技、资本的作用下新增岗位, 加重了劳动力资源过剩和经济资本短缺之间的矛盾。

(三) 失业率持续上升

改革开放后, 虽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幅度的增长, 但是就业率却没有同步上涨, 失业率反而上升。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过去几年基本在3%-4%之间。在企业员工的高失业或待业、离岗员工人数猛增这一恶性态势下, 社会对于下岗员工的协助与再就业改造并没有跟上体制改革的要求, 对下岗员工没有有效的技能提升培训等工作, 下岗人员再就业率没有提升。伴随劳动力资源过剩和下岗员工数量的增加, 整体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失业率持续上升。

(四) 社会财富再分配补偿机制不平等

体制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中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手段, 补偿在岗职工的经济利益而, 先后几次连续为国家机关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职工补发工资, 对非国家机关的企业也调整行业收入标准, 提高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但是这此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所针对的人群仅限于企业内的在岗职员, 仅仅缓解了在岗职工的经济收益压力, 而对与拥有更大数量群体的离岗、下岗员工并没有任何经济补偿

(五) 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紧紧与所属单位和企业相挂钩。通过就职或工作的单位和企业为接入口, 职工才以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以及其他福利。反而最需要社会帮助和支持的失业下岗职工并没有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内。伴随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并没有随之进行,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建立提高。

三、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脱贫政策的建议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出现, 是社会多方面变化引起的, 不仅受到国家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同时也有企业员工自身能力素质、知识文化和固有传统思想方面的限制。城市人口脱贫总体上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人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齐心协力, 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寻找解决途径。解决城市贫困人口, 除了中央制定政策以外, 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 建立与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配套的, 各项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 建设帮助城市人口脱贫的长期自动运行的机制, 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

第一,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 完善全社会养老、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多方位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受益人群的覆盖面, 将各类经济体系下的劳动者都纳入到社会保险范围中, 从政策上完善城市人口脱贫的基本法则。

第二, 切实落实城市低保的覆盖和实施。制定明确的“低保”标准并合理划分低保覆盖人群范围, 做到有法可依, 同时低保工作应该建立中央、省、市和县区四级财政单位共同分担费用的机制。目前执行的生活最低保障制度结构类型单一, 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没有考虑贫困人群需求的差异。应该借鉴国外社会救助的制度结构, 划分并细致区分低保对象类型, 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 根据不同需求建立一套同时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低保标准和补差标准。

参考文献

[1]魏新武.社会保障世纪回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戴维波普著, 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中国的贫困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贫困;现状;研究

一、中国贫困人口规模

1.世界银行的估计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报告》估测,1985年,发展中国家有10多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低于37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其中,中国的贫困人口规模是:贫困人口(包括赤贫)2.1亿,贫困发生率为20%。该报告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将从1985年的11.25亿减少到8.25亿,10年减少3亿贫困人口。其中,中国贫困人口将从2.1亿减少到3500万,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2.9%。世界银行在《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一书中,按1990年中国城市的绝对贫困线321元/人·年,农村的绝对贫困线275元/人·年计算,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130万,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9700万人。

2.中国政府和学者的估计

目前,我国对贫困人口规模的测算,由于具体测算的部门不同,所采用的测算方法和所依据的贫困线也有所不同,因此公布出来的贫困人口规模是有差异的。

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估计,根据1995年国务院农研中心提出的贫困线:户人均口粮200公斤,户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标准。一类规模是:1985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02亿,贫困率为12.2%。另一类规模是:1985年底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1.25亿,占当时农村人口的14.8%。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确定的1988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线—户人均收入260元,测算出198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1.2亿,贫困率为13.%9。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国家统计局利用199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调查资料进行测算,初步估计,当时中国城镇约有370万户,1200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些城镇居民户年人均收入为1059元,比全国年均水平低54.7%,年人均消费支出1183元,收入低于支出124元,这些家庭将全部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二用于食品消费。胡鞍钢根据各种统计指标测算,估计出1997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具体分布是:(1)全国城镇最贫困职工约300万人;(2)最贫困退休人员500万人;(3)最困难居民300万人;(4)全国城镇最低收入困难户为580万户,合计人口为2100万人,约为城镇总人口的2.5%—5.0%。四项全部加总,全国城镇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

3.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

根据世界银行《中国:年代的扶贫战略》估测,1990年中国有130万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城市,有9700万绝对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城市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为0.4%,农村的绝对贫困发生率为11.5%,城市的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 1.3%,农村占98.7%据此可以推断,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

4.中国贫困特征

中国贫困问题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区域性,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次是民族性,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三是贫困人口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布的是不平衡的;其四是制度性,即制度是造成中国贫困的重要因素;其五是长期性和复杂性,即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它需要经过几代甚至几个世纪不懈的努力才能解决。

三、中国贫困的形成原因分析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为主导的综合转型时期,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1.自然原因

自然条件差是造成贫困的前提性原因。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农业自然资源和矿藏等加工工业的自然资源。对我国城乡居民而言,自然环境及相应条件的好坏,是制约其收入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2.社会历史原因

中外研究贫困问题的学者大多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发达国家的贫困往往是现实原因导致的贫困,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却经常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应该说,这种观点用来解释中国的贫困更具说服力。首先,旧的社会形态,文化传统积淀下来,并在相当程度上仍支配劳动者的一些旧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对社会生产发展起顽强的抗拒作用;其二是在落后民族和地区,教育这种通过文化科学知识传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往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怪圈:(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不重视教育→文化素质更低;其三是即使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除农村大面积贫困外,还有多达几百万的农村移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至于近年来新近加入贫困大军的城镇失业队伍,使中国贫困问题更加突出,这种贫困固然有其现实的因素,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贫困是一种历史的贫困,他们依然生活在历史的贫困之中。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向来呈梯形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贫困人口为1176万人。贫困人口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密切相关。

4.家庭和个人原因

一方面,从家庭结构来看,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疾患者、无养老金保障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容易陷入贫困(在发达国家,单亲家庭往往成为政府救济或援助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从个人因素来看,孤寡老人和孤兒,残疾人,重症患者,受教育程度低者,或因无依无靠或因无工作收入或因收入极低,通常是贫困人口的基本成员。

5.失业原因

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失败而被迫失业,意味着丧失了收入来源,失业者及其家庭可能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政府对城镇贫困群体的救助重点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即由传统的救济对象转移到失业、下岗职工家庭。

6.制度性原因

“落后”不仅仅表现为落后地区的一系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指标低于发达地区,还表现为落后地区的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落后与发达地区。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落后”也表现为落后地区在体制改革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而这点恰恰是落后地区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7.科技力量方面的原因

现代市场竞争直接表现为产品质量的竞争,间接表现为技术力量的竟争。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领域中起支配性作用的原理之一。科技力量薄弱不仅使现有的产品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而且使大量的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8.收入分配原因

收入分配对贫困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业分配不公与分配要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导致贫困人口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企业因效益不良而发不出工资或拖欠工资,一些亏损、倒闭企业的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得不到保障(如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统计公报,1997年底全国共拖欠养老金30亿元,家庭或个人投资失败而陷入困境,因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如赌博、吸毒等沦为贫困,等等。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篇4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社会支持网络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最多的社会支持来自于父母,其次是同学、朋友和老师,其中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有: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其中来自于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自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重要方面.为贫困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其生活、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 者:石春燕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哈尔滨,150025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645.5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网 就业

贵州农村贫困现状调查 篇5

(以盘县为代表)

一、盘县地理背景: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周边与水城县、普安县、兴义市和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全县辖6个街道、14个镇、7个民族乡。总人口11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万,有汉、彝、苗、回、白、布依等27个民族;农业人口96万。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经济开发区。

二、农村主要致贫原因:

(一)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缺劳力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盘县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和社会保险,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我县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34%,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二)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

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

我县占三分之一的农户地处山区,其中有12.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措施,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四)缺资金,缺项目

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农户的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2.92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七)供养子女读书

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贫困人口的5.9%,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

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所占比例也相当大,为60%。其次是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资源缺乏,生存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财力不足,扶贫资金缺口大

县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绝大部份乡镇是贫困财政,由于财力不足,扶贫资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投入,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两年脱贫计划时间紧、任务重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旧的贫困户消除了,新的贫困户又会产生,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反映。因此,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各级政府长期的基本任务之一,扶贫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扶贫攻坚不是两叁年内就能消除贫困,要准备打持久战。这次调研中乡镇普遍反映县上下达两年内完成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艰巨,大部份贫困户突击性地脱了贫,由于返贫防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因灾因病容易返贫。

(五)在宣传报导上没有把握好重点,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对扶贫攻坚的宣传报导,应重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重点宣传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借助外力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发展家庭经济,寻找到脱贫致富路子的典型事例。过多地宣传各级党员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第一,给党员干部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一般干部收入低,见领导干部为贫困户捐钱捐物,自己借钱也得捐。县城搬迁,被迫到新县城购房,干部职工经济十分拮据,党员干部的收入水平和家庭负担情况差异大,大多数干部不堪重负,县、乡镇干部反映十分强烈。第二,容易滋长贫困户的依赖和攀比心理。如县上一名领导捐资3000元为安昌镇双福1组贫困户邓从贵建房,该村3组叶正友认为自己的房子比邓从贵的房子还烂些,也要求为其建房。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长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

一是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有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很难脱贫,只有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 在必行。二是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将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贫困户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给予医疗救助。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贫困适龄儿童的辍学问题,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利,杜绝少年新文盲的产生。我们建议:(1)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2)免收在城镇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子女借读费;(3)在筹集的扶贫发展基金中拿出部份资金资助辍学的贫困生复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四是要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当地和家庭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并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困人口的增加。

(二)改革农村信贷体制,建立扶贫信贷制度

当前农村贫困农户的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同时存在。而对于有劳动力缺资金的贫困户来说,在找准了项目又能获得小额度的贷款就如鱼得水,有可能尽快摆脱贫困。如宝林镇依托镇信用社,对部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解决因发展种养殖业而无资金的问题。由贫困户主动申请,镇政府、信用社根据申请发展项目进行评判把关,村组督促实施,发放每户贫困户贷款金额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今年全镇已针对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56300元,共扶持了25户贫困户。

(三)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县委、人大、政府在审定财政分配方案时,从财政总盘子中划出适当份额作为全县扶贫基金使用,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帮助重点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三是实行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的办法,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四)开展科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如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狠抓劳务输出培训,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地将他们推荐到省内外企业务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通过狠抓技术扶贫、劳务扶贫,使贫困人口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管理能力普遍增强,经济效益普遍增加,进一步培养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五)推进项目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如现在各乡镇正在抓紧发展的水稻制种、蚕桑、水产养殖、蛋鸡、肉牛、奶牛、肉羊、肉兔养殖、优质水果、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乡镇除抓紧实施县上规划的扶贫新村、村通公路、卫生院改革以及“五改三建”等项目外,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

(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开发内动力

发挥宣传舆论正确导向作用,有深度、有质量地宣传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宣传城乡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宣传有理想、有志气、奋发有为发展经济而脱贫的典型事例,为扶贫攻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乡镇、村基层政府在加强对贫困人口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勇于战胜困难、勤劳治贫、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信心。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利用政策的优惠性努力寻求发展家庭经济,脱离贫困的路子。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老人贫困的应加强法律和道德教育,令其限期改正,不应把责任推向政府和社会。扶贫应先扶志,在贫困人口中大力倡导人穷志不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精神,不能坐地等穷或依靠外援,应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内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七)扶贫攻坚应突出重点,分类化解。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经济发展条件基本具备,只差一点启动力或外部要素,通过扶持很有发展前景,收入可以赶超当地平均水平。维持型贫困户,发展经济内外部制约因素较多,通过改善基本条件,经济基本上可以启动,经济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或接近当地平均水平。萎缩型贫困户,一般为老弱病(绝症)、残、疯、傻等年龄老化、丧失劳动力人员,发展经济先天不足,后天无法补救,通过扶持脱贫基本无望,建议将其剥离扶贫范围,纳入社会低保,以社会救济帮助其生存,实行自然淘汰。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 篇6

1995年,联合国儿童基金(UNICEF)寻找摄影师去中国边远贫困地区拍摄儿童生存状况,希望从国际上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儿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援助。10年来,摄影师曾璜足迹遍布宁夏、甘肃、云南、山西、陕西、新疆、广西、河北、安徽、四川、贵州等十多个省区的几十个国定贫困县,拍摄这些地区有关儿童的教育、卫生防疫、疾病控制等方面现状„„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回憶、小時候。

9岁的云南女孩黄香菜因必须承担家务劳动而辍学。在中国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后,女童们辍学常常不是经济上的原因,而是繁重的家务劳动。

居住在城镇的孩子不会深究他们日常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水龙头一打开,水就来了。然而,对家住陕北黄土高原山腰上17岁的刘建李来说,每天天一亮,就必须牵着毛驴下到几百米的山脚驮两桶水,以解决全家一天的生活用水。通向水井的路是一条羊肠小道。晴朗的冬日,这条小道还算好走,但刘建李和他的“伙伴”仍在几个拐弯处扬起了呛人的尘土。雨天和大雪天路况的艰难便可想而知。

15分钟后,他们来到了井边。接着,刘建李用一个1米左右的小钩吊着一个小铁桶从井中打水,约5分钟后,驴背上的两个大木桶都装满了水并用塞子堵上,这时就该回家了。上山回家的路对驮着100多斤重的驴来说本来已很艰难,况且这条驴很快就要下崽了。刚刚还不时憨厚地笑着的刘建李也开始气喘吁吁。返程比来时多花了

一倍时间。

就这样,刘建李每天往返两趟为8口之家运水喝。洗衣服时,往返次数更多。由于劳动力有限,家里种的庄稼只能靠老天降雨,完全听天由命。刘建李每天除了运水,还要背柴、放羊和种地,这让上了5年学的他不得不中途辍学。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回憶、小時候。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山区,学生挤在一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上课。

中国属于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包括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甘肃和陕西在内的西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干旱缺水问题。虽然自1949年以来政府兴建了3000多座水库,但中国有近5000万人面临饮水难题,其中多数人居住在降水量小或因地形崎岖蓄水困难的中西部。

发展经济可以解决环境导致的生活贫困,经济改革使近2亿人脱离了贫困线,但仍有一部分人生活在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线以下,即每天不足10元。除此以外,近年来一部分地区还出现了返贫现象。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回憶、小時候。

在离中缅边境3公里的云南苗寨里,辍学的女童是家里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贵州省交乐村4岁小波的继父原是当地富甲一方的煤矿主,因为使用高砷煤,不幸中毒致癌,全家也因病返贫,家徒四壁。在山西大营村也有许多孩子因饮用被污染的水导致砷中毒。原本是富裕了,希望喝上干净的水,没想到花钱打水井,误打到砷超标的水层上,因病返贫。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回憶、小時候。

幸运上学的广西女童,晚上在教室上的阁楼里就寝。从家到学校,她们通常要走几十里的山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网站资料显示:儿童往往从他们的长辈那里继承了贫穷。营养不良的妇女生下低体重婴儿。这些婴儿长到幼儿时期,微量营养素缺乏会使他们发育迟缓,家庭和学校恶劣的卫生状况也导致他们经常生病,学习质量无法保障。成绩不良或家务劳动的负担往往使他们不得不过早辍学。即便辍学后能够找到工作,微薄的收入也会让他们继续在贫困线上挣扎。这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

西部贫困县儿童生存现状回憶、小時候。

一位5岁的四川女童和她9岁的姐姐帮助爷爷奶奶从五里外的责任田往家背大白菜。姐妹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

也许是我们习惯了“家丑不可外扬”,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各地都已相当富裕了。他们常常质疑为什么还要向中国提供援助资金?这种舆论环境可能导致中国儿童的获赠率大大低于周边国家。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篇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一种责任, 是一种处世哲学, 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然而, 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已呈普遍现象, 感恩的意识和行为正被遗忘和忽略, 这在贫困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几年来, 江西省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状况如何, 已成为江西省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2010年3-6月本课题小组在江西五所高校 (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蓝天学院、南昌工程学院) 抽样650名学生进行了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和访谈, 回收问卷620份, 回收率为95.4%, 其中有效问卷620份, 有效回收率为95.4%。本调查旨在了解江西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掌握目前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 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有助于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孝亲意识、自立意识、诚信意识等综合素养, 使感恩、责任、进取、敬畏成为贫困大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和个人品质, 让他们把爱作为动力, 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从而满足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调查结果与归因分析

调查组设计的调查项目是采用自评及单独访谈的方式进行, 调查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西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高校用于学生资助的专项资金也不断增加, 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多数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都能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他们心存感恩, 胸怀责任, 乐于奉献, 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贫困大学生以贫困为借口, 以自我为中心, 精神空虚, 情感苍白, 行为失范, 完全依赖于学校和社会的资助, 把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 思想上不求上进, 学习上得过且过, 生活中攀比享乐, 活动中消极懒散, 自立意识不强, 感恩意识淡薄。这种感恩意识的缺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将主体价值完全定位于“自我”, 并把“自我”与他人、社会对立, 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二是过分苛求他人;三是不能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呢?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 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

贫困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长期处于物质生活匮乏的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胜心理, 然而, 短期内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 自卑心理逐渐形成, 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 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 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

(二) 家庭和学校的感恩教育不到位

贫困家庭的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 为了抚养儿女成长成才付出了无私的爱;学校及老师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不仅在学习上传授给他们知识, 在生活上也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和老师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使他们习惯了只知索取, 不懂回报。

(三) 社会大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

如今市场经济繁荣、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 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势利和冷漠。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滞后, 导致贫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 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

三、江西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选择

感恩教育不能依靠单向灌输, 更不应搞角色预置, 因为感恩虽是一个行为动词, 但不止于行动, 它需真心实意。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情况,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 自我方面: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 提高感恩意识认识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通过教育不断内化、不断提高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自我学习和教育, 可使贫困大学生明辨是非、心胸开阔、善于自省,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 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 进行换位思考, 逐渐学会理解他人、体谅别人, 学习他人的长处, 宽容他人的不足, 更好地奉献社会, 达到感恩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 学校方面:转变大学教育观念, 开展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多元价值的出现, 高校必须树立全新的人才质量观, 引导大学生加强传统道德修养, 既重才又重德, 要把感恩教育作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努力培养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较高思想道德修养、适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大学生。让“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探索式教育、对话式教育稳定地奠基在情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的深厚基础上, 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这就要求高校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不但要有崇高的道德理想教育, 也要有基本的感恩道德修养教育。社会责任感是知、情、行的统一, 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小到促进个人成长、家庭幸福, 大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进步、社会发展, 都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支撑。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栋梁, 贫困大学生是重要而又特殊的责任主体, 理应承担广泛、艰巨、深远的社会责任,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回报祖国和社会。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方面, 要将感恩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系统之中, 可开设专题的感恩教育讲座, 或将感恩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另一方面, 学校要根据贫困大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充分利用院系和班级的团队活动, 收集有关感恩的影视作品、歌曲、典型个案, 举办感恩知识讲座, 聆听成功人士报告会, 开展有关感恩的辩论和小组讨论, 节日纪念日感恩活动等多种平台和载体, 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帮助贫困大学生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以及怎样感恩, 使其明确感恩道德修养的方向, 真正感悟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感激伟大的祖国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给自己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三) 家庭方面: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要把孩子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培养, 不要过分地宠爱孩子, 要教导孩子学会感恩, 不仅教孩子感激别人, 还要教他们感激自己, 使他们懂得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是天经地义的, 是需要感恩回报, 不能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 而要在自己能够独立的时候, 积极主动地回报父母的恩情。孩子只有随时意识到别人 (包括父母) 的恩惠, 才会懂得感激和回报, 也才会产生爱别人的情感。父母要以身作则, 要有明确的感恩意识。父母自己有明确的感恩意识并身体力行, 才能有资格教育孩子, 这样的教育也才会有说服力。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从学习的角度看, 父母践行感恩, 孩子才有学习的榜样, 孩子是在模仿中进行学习的, 他们最先模仿的行为是父母的行为, 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也是父母的行为。

(四) 社会方面:搭建感恩教育平台, 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来自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是人的情感、意志和品质相交融的结晶。感恩教育应该从生活点滴做起, 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让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恩, 实践感恩。感恩教育氛围小到家庭氛围、学校氛围, 大到社区氛围、社会氛围, 无论老师、家长, 还是社区、社会, 都要善于引导贫困大学生, 在丰富直观的现实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 养成感恩的习惯, 培养一颗感恩之心。在家庭中, 父母要教育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回报亲人, 尤其是将其抚养成人、任劳任怨的父母;在学校里, 老师不仅教会学生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使命感、懂得感恩的人, 感谢老师的教诲, 感谢同学的帮助, 感谢社会的支持等;在社区里, 用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态度感染人们, 懂得舒适环境的来之不易, 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辛勤工作和积极配合;在社会中, 贫困大学生通过与其接触, 逐渐学会独立自主、自尊自强, 感谢社会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氛围。

感恩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积极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江西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从他们实际生活入手进行感恩教育, 把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帮扶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 在活动中锻炼, 在实践中学习, 在社会中接触, 在这个过程中唤醒感恩之心, 激发感恩热情, 激起责任感, 使他们将怀感恩之心、行回报之举作为行为准则, 树立知恩图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风范。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鲁洁.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2]、赵琼等.广东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青年探索, 2010 (1) .

[3]、杜德省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2) .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 篇8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不良心理 外源成因 内源成因 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36-02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经济拮据、心理素质水平不高、校园非主流文化影响、他人对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就业市场的压力等均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建立心理贫困防御机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是高校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的重要教育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

根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北京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现状的调查(调查者是李登峰—作者注),“高等学校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 左右,其中有73% 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64% 的贫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近年来在高校学生中有极端行为的人数,贫困生可占 50% 以上。”由于家庭贫困或家庭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不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

1. 因家庭经济收入少,在校学习生活困难而产生心理的落差和自卑感。

一些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判知的心理空间。他们中一部分人常常表现出自卑、孤僻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行为表现:一是通过刻苦攻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首先在心理上败下来;三是退缩、逃避、离群,或者悲观厌世,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名轻生的学生在遗书里写道:“现在我感觉自己活着是个包袱,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决定自杀。”这个例子虽然在大学生中是极少数的,但却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2. 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症状。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拼搏得到解决。李登峰的调查显示,“20% 的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维持生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并引发其他问题。

3. 因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挫败感。

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心理的矛盾性,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但又往往因为心理的矛盾性而容易引发与同学的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出现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总之,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讲,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很大程度地导致他们的心理贫困。例如贫困大学生不堪经济重负,无法忍受经济贫困带来的诸多不便而造成的苦闷,抑郁心理,由于经济状况拮据,生活条件差而导致的自卑心理,进而导致明显少与其他同学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又由于社会交往几乎都涉及到了经济实力,贫困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不得不脱离圈子,自我孤立。

首先,学习的成本(包括学费,生活费,书本费,学习用品费,各类考试费等硬件花费)的高企直接导致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学习开支的飞涨,已大大地超出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贫困大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渴望与其现实经济环境恶劣的强烈反差,使得他们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不得不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限制。因贫困而形成的壁垒,无形中局限了贫困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无情地限制了他们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他们孤僻、内向、忧郁性格感的形成。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成绩早已不是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一些贫困生,在他们曾经受过的教育中,还是基本上或者说全部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他们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善交际,这在他们原本的学习或者说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但大学是看重素质教育培养的,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的不足也使得他们与“优秀”渐行渐远,更加深了原本就已经生出的自卑感。

再次,在当今的高校,攀比之风日趋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贫困生,他们从农村走进城市,还没忘记自己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样子,就看见了他身边的同学奢华的生活。名牌手机,名牌衣服,更有甚者,开着跑车来学校。这一切都跟他们过去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也使得他们的心理非常容易走入误区,他们会对眼前的景象感觉不真实,甚至开始否定、怀疑自己曾经的生活。

此外,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正在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他们在父辈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位,而那些来自农村或是家境一般,特别是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却经历一次次的求职失利,在就业重压下渐渐呈现的“代际效应”,就业前景的暗淡也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

三、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会影响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如何科学和完善地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是一个关乎贫困大学生命运,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总的来讲,是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结合起来,多管齐下,相辅相成。

1.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要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就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贫困生,与其心灰意冷或“等、靠、要”,还不如正视现实,想方设法实现“自救”。大学生大多年满18周岁,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成年人就意味着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有责任、有义务负担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不再依靠父母的供养和社会的救助。穷有穷的操守,贫有贫的傲骨。一个人在年轻时,有一段与贫困搏斗的经历是受用无穷的。贫困不是错误,它只是一块试金石,在历练后,让人更加坚强。承认贫困,直面贫困、战胜贫困需要的不单单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人生的豁达精神!现代社会为青少年的成才成功提供了多样的途径和方式,不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路了。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在逆境中奋起成才的例子不少,要知道,只有首先能够承担家庭责任的人,今后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的责任,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2.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由于贫困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学校必须改变简单和统一化的做法,为贫困生选择合适的资助方法。建立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切实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首先,学校应探索多样的经济资助方法,比如助学金发放、勤工俭学、设立奖学金、号召捐款等;其次,学校应该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与贫困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其推荐合适的资助方式。比如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生一般比较要强,不适合采用为其发放贫困助学金的方式,可以鼓励其争取奖学金,并将奖学金的数额适当提高,这不仅可达到对其进行资助的目的,而且可满足其维护自尊的需要。当然,仅靠“输血”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境的,在政府与学校努力的同时,贫困生也需尽可能地自力更生、自我“造血”。

3.建立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防御机制。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学校首先应通过各种教育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知。 要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所采取的救助措施都是善意的。这些救助措施虽然不能消除贫困现象,但决不带有一点歧视性。国家、社会和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贫困生。

其次,要让他们懂得,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而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有限的。贫困生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因此,贫困学生首先应正视贫困现实,要自信、自强、自立,把因贫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生活的动力。

最后,学校应对贫困生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比如针对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人际交往训练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通过采取强化的训练方式,让贫困生掌握与他人交往的知识与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成功交往的个性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还可以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贫困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贫困学生不仅能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能够增强自信心,提高交往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

[本文系黄冈师范学院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07CA074]

参考文献:

1.夏纪林.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3)

2.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03(4)

4.陈阳,常薇,李斌.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与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2004(2)

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篇9

党的十七指出:共产党员“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新时期,农村共产党员要想体现党的先进性,做好三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模范,才是最好的实际行动。

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

农村党员还处在贫困状态,不能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通过对恩施市红土乡农村贫困党员现状及成因的调查,谈几点意见和看法,改变农村贫困党员贫困面貌的意见和看法:

一、基本情况

恩施市红土乡辖区面积230.8平方公里,辖11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97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总人口46278人,党员1425党员180党员总数的13%。

二、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及成因

近几年来,恩施市红土乡人民在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均收入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但同其他贫困户一样,贫困党员由于基础薄弱经不起特大自然灾害的冲击,勉强达到丰年温饱,欠年返贫,加之个别党员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既无发展经济的真本事,更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更谈不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信息不灵通,无增加收入的一技之长,资金匮乏都是造成农村党员贫困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信息闭塞、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思想跟不上。一些基层党组织忙于经济工作,忽视了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借口经济工作忙,而将多数组织活动如“三会一课”等都同行政会议搅在一起进行,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效果;导致了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由于长期缺乏严格的组织生活,甚至连党的宗旨、奋斗目标都弄不清,从而淡化了党员的使命感。

由于消息不灵通,使他们仍然维持在。加之,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简单粗放使生产出的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导致目光短浅,只知道市场什么好买,我种什么。

(二)科技培训跟不上去,缺乏增收的一技之长。

目前,由于科技培训工作,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培训方式上搞“大集中”,不分层次、不分行业地搞集中辅导。在培训内容上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了党员科技培训的效果。

部分党员把精力不全放在发家致富搞生产方面,与普通农民一样,无创收的科技本领,逐渐贫困落后。

(三)资金短缺,也是制约,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困素。

三、对策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对他们强化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要在符合多数党员实际需求和理论灌输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党员对科技应用的感性认识。一是培训时除保证科技人员理论教学外,还应让一些专业户走上讲台传授经验,将实用技术通俗化,拉近科学技术与农民党员之间的距离。二是结合实用技术的理论学习,要及时组织党员到实用技术应用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使他们对物化了的实用技术看得见、信得过,从而起到空泛说教所起不到的作用。三是利用科技电影、电视、录像等形式,对农民党员进行形象直观的科技知识教育。

上一篇:用宁静造句下一篇:蝉教学实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