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2024-08-27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通用8篇)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1

1 民办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民办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5月,全国民办普通院校已经达到386所,截止10年,江苏省共有民办院校60余所,在校学生达到10万人左右。贫困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5%-10%,其中特困生比例约为2%-5%。特别是某些民办院校贫困生比例已经超过10%。因此,民办院校的贫困生就业问题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学院的贫困生有着更为突出的特殊性。虽然近几年,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凸显,特别是民办学院的贫困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从主观上,提升民办学院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当前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更加的迫切与重要。

2 民办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素质缺失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就业素质包括心理素质(自卑、焦虑、敏感、冷漠、自私、关注自我等心理)、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社会知识等)、技能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等)、能力素质(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等)四方面的素质。民办院校中贫困大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能力素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就业素质的缺失方面更加突出。

2.1 就业心理缺失

民办学院的贫困大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父母为了他们的未来,承担高昂的学习费用,盲目自负或自卑。很多学生不愿意正视自身与高等学校“一本”、“二本”学生的差距,对自我的定位与社会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用人需求没有很好地对接,通常表现为“高不成,低不就”。他们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贫困的生活,为家里减轻负担,然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读书的成本和就业的预期收入产生很大矛盾,因此他们心理上产生很大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使他们容易产生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持续的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甚至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感。

2.2 知识结构失衡

民办院校中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较为贫困的地区的贫困生,基础教育相比普通学生比较落后。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是这些学生的真实写照,他们一味追求高分,埋头苦读书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获取社会普遍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2.3 就业技能缺乏

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经济的难题一直是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大学期间,他们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来打工,减轻父母亲的负担,没有时间、精力和经济实力考各种证书。很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英语应用能力、其他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实践创新等能力,他们也很欠缺。

2.4 能力素养空泛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综合水平弱。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直接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他们或感觉成绩不佳,或感觉能力欠缺等,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3 解决民办学院贫困大学生就业素质结构问题的主要对策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3.1 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建立就业自信心

贫困是引起贫困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不少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和个人生活的窘迫,甚至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带来的失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的情绪。当他们感觉到自卑的时候,很容易放弃努力,放弃与别人交流,封闭自己,甚至自暴自弃。民办高校应对贫困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对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疏导,尤其应注意对贫困生进行日常就业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障碍,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心必须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贫困生不应该只看到贫困给自己带来的磨难,还应该看到贫困给就业带来的帮助,树立就业信心。事实上,有很多就业单位很喜欢招收贫困大学生。在他们看来,贫困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所以一般都比较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等。贫困生应把少年时所遭受的挫折当作一笔人生财富,用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贫困毕业生树立了健康的心态,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才会更加顺利。

3.2 提供临时性过渡就业岗位,减轻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时间性比较强的活动,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在这段时期求职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实际上就等同于失业,这将给他们家庭造成非常重的负担,给贫困生个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帮助他们的家庭减轻负担,也为了帮助贫困生解决个人生活问题,政府应提供一些临时性的过渡岗位给他们。对这种临时性的工作,贫困生不需要考虑人职是否匹配,仅仅是先稳定下来,有了生活收入,贫困生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正式的工作。这将大大有助于缓解“快毕业了,但还没找到工作”给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3.3 注重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

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高素质的人才才是企业所需要的。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就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完善和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摆正心态,合理定位,这样才能在毕业时有竞争的资本,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视的,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竞争条件,因此,贫困大学生应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贫困生也应注意积极主动地获取就业信息,因为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更是大学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直接桥梁。同时,更要注意贫困生能力的培训,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创新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贫困大学生还应注意提升推销自己的能力,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价值。把所拥有的能力通过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传达给市场需要较出色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贫困生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找机会锻炼自己,比如上课时在大家面前发言,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多参加求职技巧、模拟招聘、职前演习等各方面的训练。学院也应该多为贫困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加社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摘要:民办院校贫困生的数量日渐庞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高校弱势群体,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分析目前贫困大学生素质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赵群,李雷.浅论民办高校的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信息,2009(29).

[2]赵小燕.关于民办高校数量与质量问题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王微.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2

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普遍比公办高职院校要高,因此大部分学生家境较好,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贫富差距非常巨大,且很表面化,使得民办高职贫困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上的压力,易于形成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广泛存在于各民办高职院校,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给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所以,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及其表现,分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指导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所有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经济困难是“心理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民办高职院校高收费标准,学生每年近一万五千元的学费,使得高校贫困生在高校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又多数来自地域偏远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多数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少数贫困生是由于家庭的特殊变故,如单亲、孤儿、重病、灾害等,长期身处贫富差距悬殊的环境中,对贫困生造成了强烈刺激,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悲观厌世,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有较多的躯体症状,且多疑、敏感,有病态固执倾向、强迫行为,甚至可能有类似精神病的行为,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另一方面,民办高职从本质来说是盈利性的,使得学校的催款压力以及借款后还款的忧虑等多种矛盾时常交织在一起,让一些贫困生一直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巨额的学费已让多数贫困大学生望费兴叹,加上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有着浓厚的城市色彩,贫困大学

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融入城市习惯,这对那些穷于吃饱穿暖的贫困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长期处于巨大经济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体验,慢慢地陷入到“心理贫困”状态中。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将个人、家庭贫困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片面地认为自己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社会、政府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拉大更多的是体制改革与经济政策欠缺等,认为贫困是一个被侵略、被剥削的过程及结果。由于这种认识,他们往往形成愤世嫉俗的心理特点。二是既成比较劣势,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形成。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生活中的低影响性以及自身心理上的脆弱性是贫困生群体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容易引起贫困生产生自卑妥协心理。一些贫困生在埋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逆来顺受。人格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一个人缺乏自尊而认为己无能时,他们往往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着浓重的灰色调。三是抱负水平偏高而挫折忍受力偏低,容易造成部分贫困生挫折心理的形成。

(二)不良风气是“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大学校园中多种多样的消费热点也在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也使原本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些心理冲击,极易使其个性和人格产生负面变化。如今的大学并非世外桃源,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使得高校不再是一片净土。在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为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似乎有了钱就有一切,贫困大学生中原始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等优秀品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贫困大学生身上蕴藏着的积极的人生 观、道德观、价值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撞击。“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思潮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极度失衡诱发改贫困生产生了“仇富”、“敌富”的心态,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尚、爱心不大方、生活太寒酸,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进而产生了防卫反应、敌对心态,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精神和心理疾病。

(三)资助不当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贫困”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就学和生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和高校也相应采取了各种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勤”和 “绿色通道”等方面的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活,但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一些贫困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遭受了挫折、挫伤了自尊心,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一些机构或高校本身或是为了体现 “公开、公平、公正”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采取了“公示”、“合影”、“上台感言”、“写感谢信”等做法,加剧了贫困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嫉妒等消极情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更加偏颇。

(四)学习期望及压力是“心理贫困”的直接因素

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从艰苦环境磨练中成长起来的,长期的环境熏陶造就了他们坚韧的秉性,使他们学会了坚强,他们知道唯有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学习上表现出一种超乎平常的韧劲,显现出不屈的性格特征。然而,由于年龄阶段自我发展意识的特殊性和经济生活上的贫困性,使得他们心理有时又显得很脆弱。贫困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生活尽管艰辛,但经济压力毕竟较小。而且主要由家庭和父母承担,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学业。入学后,面对校园中日益扩大的贫富悬殊现象以及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他们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形成心理冲突。特别是进入高手林立,学业优势不明显的高校里,他们以前引以自豪而支撑坚强的一些闪光点失去优势时,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和学业上的优劣消失,不再保持以往的学习韧劲,一部分人则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不满,对一切都看不顺眼。

(五)错误认知是“心理贫困”的典型表现

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观因素与个体认知密切相关。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前提,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基础,虽不为人多数贫困生对上大学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他们遇事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时常带有明显的不

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时甚至还会演化为性格的孤僻和心理的封闭。作为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希望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但又由于贫困的原因和自尊的需要,他们常将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对矛盾和挫折更多选择的是逃避,他们不太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太愿意和别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习惯于一个人承受而不是求助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帮助。他们往往离群索居,独来独往,有意识地疏远别人。其实,他们在疏远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疏远他们,渐渐地无视其存在。这样他们便很少有知心朋友,常常游离于学校主流生活之外,从而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

(六)就业压力和家庭因素也是促使贫困大学生陷入“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高职院校要通过种种措施,创造出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这是化解他们心理矛盾的基础。

第一,淡化“贫困”意识,保护贫困生的经济隐私权。由于“贫困”两字很容易使人们把它与“弱者”联系在一起,而贫困生又是自尊心强的群体,如果过多地去强调、突出贫困生的“贫困”特点,这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校应把工作做细做实,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从中筛选出贫困学生的名单,为他们专门建立详细档案。有条件的话,学校可以单独设立管理贫困生的办公室,缩小工作的中间环节,主动地去保护贫困生经济隐私权。

第三,强调教育,引导贫困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学校不要过多地呼吁如何救助贫困生,因为救助往往会让人感到这是一种施舍,而要提倡一种经常性的教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宣传,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不能缺少钱,但钱也不是万能的”内涵,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做到人穷志不短。这种教育的方式实际上是为贫困生提供一种心理的支持。

2.调整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办法,激发和完

善贫困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

第一,举办专题讲座,帮助贫困生摆脱世俗观念的羁绊。自卑感强是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也是其他一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在新生进校后不久,为他们开设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心的讲座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生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种深的认识,从而产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能完善自己的信心。

第二,进行心理测试,让贫困生学会解决一般性的心理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社团,如很多高校都有的大学生心理协会,由咨询老师出面,利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量表,如SCL-90心理评定表、大学生人格问卷等对贫困生进行测试,使他们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足。咨询老师也要趁热打铁,通过现场示范和对大学生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使他们了解一些能完善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术,从而解决自身一般性的心理疑难问题。

第三,开展团体训练,让贫困生学会接受自己。团体训练的最大益处在于贫困生之间能相互地交流,相互地了解。由于贫困生的自卑,往往使他们有一种自闭的心理,其实他们十分地渴望与别人的交往。团体能在很多方面满足他们的需要,在团体的情境中,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学会接受自己,从而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认知。

第四,创造各种机会,为贫困生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场所。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潜能并不能都发挥出来。而贫困生自身存在的自卑、无助、自闭等不良心理,更加不利于他们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尽可能地为贫困生创造各种机会,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们的潜能被挖掘出来,得到他人的认可,那么,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便可能得到一个提高。当这种良性循环形成以后,贫困生身上的矛盾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第五,完善个别咨询,解决个性的心理问题。有时团体咨询不能解决贫困生所有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个别咨询作为补充。现在很多的高校都开辟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不少院校设立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的心理咨询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贫困生,由于他们的自尊和自闭的心理,心理咨询教师更要采取主动出击的形式,发出邀请函,约贫困生来谈,通过主动与他们的谈话,解决他们个体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①民办高校学费较高,就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学费成了压在贫困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包含着对家庭的愧疚。而这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研究结果相符[3]。②民办高校录取分数较低,大部分学生是以低于普通院校的分数录取,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往往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因此,就业压力倍增。相比于同处民办高校但家境富足的学生,面对就业,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更大。拮据的家庭为支付高额的学费,很多只能举债或贷款,希望四年的付出能换来个好工作。而他们找工作又是孤立无援,心理状态出现波动已屡见不鲜(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

②高校要转变教育模式,从单纯经济援助,转向经济援助与心理援助并重的模式。多数民办高校都已建立以勤工助学为主要形式的资助,勤工助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校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引导[5]。但由于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获益者甚少。民办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扩大惠及面。高校还应广开源头,用社会资助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是奖学更是助学。同时强化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探讨,陈晓燕,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8月第6卷第23期)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3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很多方面:首先, 导致农民家庭更加贫困。一个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读到本科毕业, 花费较高, 有的甚至卖房卖牲畜。其次, 不能就业的农村大学毕业生, 已被社会边缘化, 他们没有强硬的社会关系, 只能去就业中小企业或者和高职高专的学生竞争岗位。最后, 大学生就业难还导致了农村地区失学率升高, 引发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尤其是农村女孩的失学率更高1;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 给国家和农村造成巨大损失。

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及特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走进了大学。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和城镇大学生群体整体比较而言, 综合素质不高, 对知识更加渴求, 有很大的自卑心理。虽然两者差距很大, 但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和城镇大学生群体比较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点:

(一) 独立性强, 抗挫折力强

农村大学生比较辛苦和家庭比较困难使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独立自强, 很少有父母的娇生惯养, 在家帮忙做农活, 大多数同学在上学期间勤工助学, 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他们面对困难的抵抗力比城里学生要强很多。这种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也是深受用人单位看中的。因此农村学生更容易走进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就。

(二)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农村籍大学生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只要能解决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就可以, 面对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 能够不去攀比, 不去浪费。面对就业企业的选择, 很多城里大学生往往非常看薪资的高低, 想找一些工作轻, 工资高, 离家近的单位, 因此很多就业机会都主动放弃。这一点相对于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来说, 他们更加脚踏实地, 愿意选择基层的岗位开始做起, 目的只有学到真才实学, 不会嫌弃工作内容是否繁重。

(三) 懂得感恩, 感谢社会

现在国家已经更多地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 有国家助学金, 伙食补贴, 贫困生助学贷款等有利的政策, 让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国家的绿色通道解决学费的问题, 帮助很多贫困学子完了大学梦。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国家给予了他们上学的机会, 所以有的农村贫困学子在毕业后努力参加志愿西部, 三支一扶, 农村特岗教师等岗位的工作, 不遗余力地回报社会, 感恩社会。

二、影响农村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虽然农村籍大学生有很多优势, 也有大量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农村, 去基层, 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据调查还有63.4%的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 经过调查发现, 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原因为:

(一) 基层的发展空间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基层一般是指国家的小城市或者中小企业, 由于经济不发达, 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不重视, 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所以阻止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调查, 68.9%的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基层的工资待遇比大城市相比, 差距很大。据调查,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四大城市是学生最想去的地方, 而且这些城市的薪资水平也是最高的。农村大学生工作之后最大的压力也来自家庭, 由于家庭困难, 毕业生还担任着接济弟妹或者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因此, 农村籍大学生为了家庭也会更倾向于在城市等发达地区就业, 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从而满足报答父母的需求。

基层就业岗位偏少、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岗位不稳定也是影响农村籍大学生拒绝选择基层的重要原因。基层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 由于刚起步或者财务紧张, 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或者需要压缩编制以节省开支, 就使得基层就业岗位不稳定。使得有意向去基层就业的同学望而却步。

(二) 家庭的期望值影响农村学生基层就业

现在农村考上大学生虽然不是凤毛麟角, 但也是寥寥无几, 很多家庭, 几代人才能出一个大学生, 因此, 全家族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身上。毕业之后, 通过家人和周围熟人的社会比较, 比较工作地点, 比较薪资待遇, 比较工作职位之后, 让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而现在农村的社会意识还是比较落后, 还是以挣钱多少, 工作性质的优劣, 看是否成功, 这使得农村大学生在重重社会压力下也较少选择基层就业。

(三) 学习的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就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方向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就业。农村对职业需求也是有限的, 对于农业口的饲料学, 农药, 畜牧学, 兽医学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大, 对于IT专业、金融专业、法学, 心理学等专业的需求较少。因此这也决定了农业院校的同学选择基层就业的较多, 而其他院校会相对减少的。

(四) 心理负担过重

贫苦大学生经历过更多的生活艰难, 也知道生活的艰辛, 因此个人心理负担更重。对于就业的期望值更高, 更想靠自己的就业改变个人的命运。因此, 农村籍贫苦学生到基层就业, 心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在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 从农村学生从大一开始, 就从心理上卸掉包袱, 消除自卑心理和能改变命运的想法, 让自己放掉一切包袱, 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工作。

三、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已经认识到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个体心理辅导, 组织实习实训, 努力为农村籍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 积极促进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整体发展。

(一) 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指导

农村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培养, 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能力的锻炼, 对于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 对于其他各种技能和特长很少了解, 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校园外的社会实践。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加强了农村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大一年级就给他们介绍所学专业在当前社会的需求情况及重点攻关学科, 农村籍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好专业课程及专业特长, 这样在就业的过程中, 农村籍大学生就有了自己的优势。大二年级组织农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 大三年级进行创业课程和就业指导的八大模块的指导。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树立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决心。

(二) 加大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学校的三年时间, 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农村籍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以各类学生社团组织, 学生会和团组织, 培养农村籍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高校校园活动中来并逐渐扮演主人翁的角色2。另外, 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的实习实训, 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建立校园工作室, 把企业引进校园, 让学生边实习边学习, 在企业中学习专业知识, 尽快地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经济帮助

对于家庭困难的农村籍大学生, 学校不仅严格执行国家的助学金, 助学贷款, 伙食补贴等政策, 在新生入学时要对困难学生开放绿色通道, 满足他们求学的渴望3。学校的团委还尽可能地多组织志愿者活动, 爱心捐款活动, 勤工助学岗位, 领军奖学金 (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 等, 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能够更加专心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四) 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心理热心

心理问题是农村大学生难以自我克服的困难。针对他们存在的自卑, 懦弱, 焦虑等问题, 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社团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座谈和开通24小时的心理热线, 让农村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找到人倾诉, 恢复阳光开朗的年轻人的性格, 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帮助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依靠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 更要依靠国家, 家庭和农村学生本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争取让更多的有志向有抱负的农村贫困毕业生投入基层工作, 更好的实现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

摘要:农村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有效避开大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 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了解基层、熟悉农村的天然优势, 实现大学生个人和服务单位的“双赢”。部分民办高校来自农村的学生达到46.6%;贫困生达到34.4%。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大学生有意向到基层就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8.5%。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发展空间小、父母既定期望等因素影响着他们到基层就业的选择。如何采取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让更多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当今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农村籍,贫困学生,基层就业

参考文献

[1]、许静.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167.

[2]、彭时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云梦学刊, 2010, (4) :119.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4

近年, 民办独立学院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水平的师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通过教师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了解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形象, 是一个值得我们调查研究的课题。姚本先、汪祚军等人曾对全国7所高校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对教师品质有较高要求, 城乡学生、高低年级学生、男女生对教师认知存在差异。苏海峰、任国盛等人对大学生心目中高校教师形象也进行了调查分析。而目前对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心中的教师形象的调查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主要对民办独立学院在校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旨在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帮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无记名随机问卷法, 自编“某学院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调查问卷”。题目主要围绕学生最喜欢教师“外部条件”“内在要求”“教学方法”“其他”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题目设有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问题的答案有单选和多选两种设置。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增城某民办独立院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该院校15000多名本专科学生中随机抽取500名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9份, 有效率为85.8%。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外部条件方面

调查中发现66%的被调查者有最喜欢的教师, 34%的被调查者没有。在有最喜欢的教师的人中, 42%的最喜欢男教师, 58%的最喜欢女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年龄在20~30岁的占60.1%, 30~40岁的占30%。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着装选择“衣着得体”的占46.6%, “时尚休闲”的占42.6%。通过皮尔森卡方检验还得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教师的衣着要求有显著相关性。可见外部条件方面大部分学生是有具体的最喜欢的教师, 女性的比例较大, 他们的年龄段一般是20~30岁, 衣着得体、时尚休闲, 男生更喜欢富有青春活力的女教师。

(二)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内在要求方面

一方面, 在有最喜欢的教师的被调查者中, 43.5%的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教师的学历是硕士研究生, 38.2%的学生不清楚教师具体学历, 这说明只要教师表现好, 学历不是唯一的判别好与不好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 在没有最喜欢的教师的调查者中, 59.6%的学生选择了硕士研究生。

在有最喜欢的教师的被调查者中, 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职称中, 有50.5%选择的是讲师, 15.2%选择的是教授, 只有1.8%和1.1%选择的是助教和副教授, 还有3.2%选择的是其他职称, 不过有28.3%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是什么职称。这可以看出, 一个教师的职称固然重要, 但也并不是受到学生的欢迎的唯一因素。

在通过皮尔森卡方检验的双侧近似概率Asymp.Sig (2-sided) 为0.006,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即可以认为学生专业与最喜欢的教师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是显著相关的。在选择没有最喜欢教师的调查者中, 60.3%的选择专业课教师, 30.8%的选择非专业课教师。

从问卷“教师有或没有其他工作经验”的题目中分别抽取了104和325个样品, 进行曼-惠特尼U检验, 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可以说明有其他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会给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

由上可知:在内在要求方面, 学生希望教师的普通话更加标准, 学历是硕士研究生、职称是讲师且有企业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最受欢迎, 能给他们带来更形象更实用的知识。

(三) 学生最喜欢教师教学方法方面

在“上课姿势和语音语速”方面, 上课姿势中, 44.8%的学生喜欢教师站着上课, 17.2%的学生喜欢教师手舞足蹈, 2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选择亲切柔缓的占53.4%, 声音洪亮快速的占11.4%, 沉稳厚重的占29.1%, 其他选项6.1%。

在“课堂内容”方面, 43.8%的学生喜欢“结合生活案例与书本内容”, 30.5%的学生喜欢“结合企业工作经验与书本内容”, 22.4%的学生喜欢“学术研究, 注重能力培养”, 只有2.6%的学生喜欢单纯为考试服务, 还有0.7%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课堂互动”方面, 有59%的学生喜欢“师生互动, 相互研讨”的讲课形式, 有27.3%的学生喜欢“教师启发, 学生思考”的讲课形式, 有13.1%的学生喜欢“教师讲, 学生听”的讲课形式, 只有0.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在“课堂气氛”方面, 94.9%的选择轻松随意, 2.8%的学生选择严肃认真, 1.4%的学生选择昏昏欲睡, 0.9%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视频教育”方面, 选择视频时间占课堂20%~40%的比重最大, 为46.2%;其次是40%~60%, 为17%;再次为60%~80%, 为5.8%;只有5.1%和1.4%的学生择80%~100%和不播放视频。

在“能力培养”方面, 38.5%的学生选择“创造能力”, 31.9%的学生选择“沟通能力”, 17.2%的学生选择“学习能力”, 11%的学生选择“管理能力”。

由上可知:在教学方法方面, 学生希望教师能站着授课, 声音亲切柔缓, 尽量结合生活案例或者企业工作经验, 把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和教师一起做研究, 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培养能力。学生喜欢在轻松随意的课堂气氛中, 接受互动型和启发型的讲课形式, 注意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适当地播放视频。

(四) 其他方面

在“学生反感的教师类型”方面累计百分比如下:“完全照书本或PPT读”和“课程毫无吸引力”都占68.9%, “不负责任”占61.8%, “经常拖堂”占57.1%, “自己讲自己的, 不管学生是否掌握”和“形象邋遢”分别占53.4%和53.2%, “语言表达不清”占51.5%, “经常用成绩威胁学生”占51.3%, “经常点名”占48.2%, “不备课”占36.1%, “不会结合PPT或视频讲课”占26.9%, “课前课后表现不一致”占21.1%, “全程放视频”占19%, “课间休息音响过大”占10.1%, 其他占1.4%。

在“教师急切需要改进的地方”方面:84.9%的学生认为上课气氛不够活跃, 79.1%的认为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 44.5%的学生认为教师衣服穿戴不够得体, 44.2%的学生认为教师批改作业不认真, 38.8%的学生认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37.6%的学生认为教师自身知识水平不够, 21.4%的学生认为还存在其他方面如迟到等。

由上可知:学生希望教师着装得体, 以身作则, 认真批改作业, 不要照本宣科, 甚至是不备课或者是放过多视频;考虑到下课时间比较短还要换课室等情况,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尽量做到不拖堂;课间休息时间,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令人放松的音乐, 不过要控制好音量。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 学生对民办独立学院教师形象的要求主要包括教师的外部条件、内在要求、教学方法和其他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当前的教师形象与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方面, 对某些诸如课不备课、不改作业、照本宣科等方面的负性评价比较突出。在知识更新快、知识获得渠道更多样便捷的今天, 教师要注重实践经验、加强自身学习, 与时俱进。

第二, 学生对民办独立学院教师是基本满意的, 学生渴望与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平等的、深入的交流学习。一方面, 学生表现知识差, 经验欠缺;另一方面, 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 社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又高, 学生在信息通畅的学习环境中, 对知识的需求与对教师期望值的增大给教师形成有形和无形压力。教师应放下架子, 主动融入学生, 以兄长、朋友的身份做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

参考文献

[1]姚本先, 汪祚军.新时期高校教师形象探析——大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教师调查[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5) .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据某高校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 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 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如何积极引导贫困生走上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是当前学校和社会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存在于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心理状况更为复杂。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性。

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

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 他们相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 只有上大学才能够改变家庭的经济困难。

但是,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经济的拮据和事实的残酷, 使贫困生在梦想与现实的接轨中遭受到了严重挫折, 尤其是导致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心理压力过大。压力过大容易造成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他们中很多人都存在抑郁, 焦虑的现象, 而且这种现象还有扩大化的趋势。

2. 贫富差距的压力, 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独立学院里, 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要大于普通大学。独立学院收取的学费一般都在八千到一万五左右。如此高额的学习费用让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难以支撑。另外, 学院里还有一批家境相当宽裕的学生, 他们的优越生活和贫困生生活的拮据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来自外界的冲击使贫困生逐渐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 有的贫困生认为如果在物质上不如别人, 就会被同学们瞧不起, 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状况开始盲目的效仿、攀比, 以消除“己不如人”的地位。

心理学家认为, 由于贫富差距的显著, 贫困生感觉自己各方面的地位都比较低, 常常处于被选择的位置上。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下, 导致他们性格内向, 甚至有自闭的倾向, 容易形成对社会对学校的不满。“马加爵”现象, 就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尖锐的暴露。

3.丧失目标和学习动力, 导致大学生心理波动剧烈。据统计有将近80%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的目标, 尤其是贫困生一旦进入了大学, 随着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的转变就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他们往往在高中的时候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但到了大学, 渐渐失去优势, 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许多人找不清方向, 逐渐的迷失了自己。这些学生往往心情波动很大, 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1.开设大学生心理课, 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开设心理健康课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前提。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许多是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的, 心理课要以培养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个性品质为首要任务。

积极进行案例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从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 通过对榜样的解读, 用以调整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让贫困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并且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抵御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解困。

其次, 在开设心理课的基础上, 对贫困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 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 针对特定的问题学校应该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经常性的找这些同学谈心, 让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 提高其心理适应性和防治性。

2. 进行成功教育,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首先, 实施成功教育就是对学生成功心理进行积极引导, 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自信心, 化压力为动力。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利用业余时间去支教, 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实践能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帮助别人之中获得成功的感觉, 能够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可以改善内向、自闭的心理倾向。另外, 通过与社会的接触, 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 缩短与社会的磨合时间,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成功教育和社会实践还可以锻炼贫困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慢慢的融入到集体中去。

3. 引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远景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要把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结合起来, 把梦想细化至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贫困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设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丧失学习目标而产生的迷茫和低落的情绪, 可以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立人生方向, 准确评价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规划好大学期间学习目标, 突破生活的格线。评价个人的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洋, 宋宝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J].消费导刊, 2008, (1) .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6

关键词: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是普通高校引入民办机制, 以“依托母体、相对独立”为原则举办的二级学院 (以下简称“二级学院”) ,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 其主要招生对象是“二本”线以下, 专科线以上的学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一特殊群体常见的心理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全面提高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一、二级学院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角色转换与环境变化引起“水土不服”

现在的大学生, 尤其是二级学院的80、90后的大学生, 鉴于相对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父母一手包办的家庭管理模式, 在生活中也就少不了娇生惯养的毛病, 依赖性过强, 缺乏自我适应的能力。进入大学后, 由于大学校园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大学与中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周围同学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差异, 对于过分依赖父母“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大学生, 如果一直以来都不能适应自身角色转换与环境的变化, 必然引起“水土不服”, 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从而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及时适应角色转换与环境的变化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所要处理的第一个问题。

(2) 不善于与人相处引起“交际障碍”

二级学院的大学生, 特别是从城里来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从小受父母的溺爱, 养成了任性自私、自我中心的个性。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心理是否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二级学院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 出生于不同的家庭, 导致他们在性格、兴趣、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难免会在日常的相处中产生矛盾, 但由于他们的心智不成熟, 缺乏社会经验, 缺乏理性思考, 处理这些矛盾可能会比较棘手, 如此一来, 相互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彼此之间的矛盾就会日积月累, 影响到同学间的感情, 引起交际障碍,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3) 不理智的恋爱观引起“情感困惑”

二级学院的学生大多数都有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 往往将过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感情游戏中, 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业。于是借谈恋爱消磨时光, 还流行着“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一方面, 他们考虑问题简单, 感情容易冲动, 不知道怎样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爱情与友情的关系。另一方面, 面对感情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 情绪变化很快, 一旦失恋或情感受挫, 他们往往都不知道怎样去调节自己的心态, 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甚至走向极端。

(4) 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导致“学业迷茫”

一是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压力不大。虽然缴纳了比较昂贵的学费, 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仍然不强, 有的学生来上学是迫于家长压力, 不得已而为之,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好, 将来就业没有问题, 对学习缺乏兴趣, 缺少学习动力。二是学习的纪律性不强,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存在混日子混文凭的现象。三是文化基础总体较差, 存在厌学情绪。二级学院的大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 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高考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 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 有的学生认为差距太大难以弥补, 干脆自暴自弃, 正所谓“破罐子破摔”, 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5)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就业落差”

一方面, 大多数二级学院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网络, 通常, 一入学他们的父母或者亲戚就为他们以后的工作铺好路, 他们也开始觉得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但是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来得快”, 等他们毕业后, 却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这样会在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落差。另一方面, 他们眼高手低, 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希望能够尽快进入高层技术层或管理阶层, 但是, 二级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 社会对它的认识和认可尚需要一个过程。同时面对重点院校的竞争, 他们在就业时明显不占优势, 加之缺乏就业主动性, 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 使得他们在现实与自己的理想职位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 导致就业落差。

二、二级学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级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需要包括自身、家庭、学校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关注、参与和努力, 本文重点从这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措施。

(1) 大学生自身内涵建设是关键

首先, 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应该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理念。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等多渠道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正确认识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树立全新的心理健康理念。其次, 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要学会心理调节, 学会生活, 使身心保持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中,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 大学生家庭教育功能不容忽视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 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教育影响。但是事实上, 家庭教育真正得到重视的阶段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到了大学阶段, 很多家长由于诸多原因, 不再像中小学阶段那样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业, 往往将希望寄托于学校和学生自己, 因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部分二级学院的学生,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一, 部分大学生互相攀比, 从而产生骄傲或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因为家庭问题, 产生心理不平衡。另外, 有的家长对大学生期望值太高, 无形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压力。因此,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 要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 应重点把握大学生学习教育、兴趣教育、人际教育、情感教育、就业教育等成长阶段的几个关键点。

3.建立健全学校心理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1)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队伍建设是关键。二级学院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 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同时, 二级学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 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 高度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二级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普通高校学校相比要更多一些。一方面, 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课编入教学计划, 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应该建立心理档案, 及时跟踪和反馈。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指导他们有效地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 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 也应该对他们开展心理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防范、疏导、调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3) 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特别是对有心理健康困惑的大学生参与的社团, 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使其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深刻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困惑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4)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的形成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校园环境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 对学生的心理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广播、校刊等各种形式去加深校园文化的底蕴, 比如说在学校的网站上可以设置学生信箱, 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或者利用学校广播每天传授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小翠.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措施.科学文汇.2008 (03) :41-43.

[2]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独立学院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张大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中国高等教育.2008. (11)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7

一、民办学院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制约民办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 毕业生总量 攀升影响就 业。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始实施,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是我国大学生扩招后的首个毕业年, 毕业生人数快速地从2002年的145万人上涨到212万人, 而后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快速增加, 到了2013年更是高达699万人。高涨的就业求必然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冲击, 而由于宏观经济低于预期增长, 全国各地计划招聘岗位数下降, 据教育部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 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因此, 2013年也被称为“史上难就业年”。2014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27万, 又增加了28万, 可谓“更难就业年”。与985、211及其他公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 民办学院毕业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 人才培养模式未与市场接轨。

1.专业设置不合理, 专业调整滞后。一些民办学院存在专业及课程设置发展滞后,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延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体制模式。不能及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专业及课程设置与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 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忽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力同质化。由此, 可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有业无人和有人无业并存的局面。

2.实践能力低下。些民办学院在大学生培养方式上, 忽视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 知识应用能力差, 毕业生综合素质下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 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定的实践能力, 或者把具备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

(三) 些民办学院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1.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相对于公办高校而, 民办学院学生录取分数线较低, 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弱。民办学院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优异, 基础本就相对落后, 进入民办学院后, 因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 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提高更是不明显。

2.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由于民办学院学生教育投入成本高, 他们大多有着较好的家庭条件, 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期望值偏高情况, 追求收入高、工作稳定、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容易产生择业期望与现实相脱离的状况, 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也影响了民办学院的大学生就业[1]。

(四) 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些民办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不足, 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民办学院对就业指导教育重视不够。民办学院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经费的投入、物资的购置、人员的配备, 从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二是缺少必要的针对性, 形式单一, 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三是没有着眼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没有将就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四是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五是就业指导教材编写多偏重理论传授, 实用性不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学用书种类繁多, 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大多重教学, 轻实践, 理论篇幅较大。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指导性课程, 学时有限而内容繁多, 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五) 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

民办学院学生就业压力方面来自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 强化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 使他们尝到就业难的滋味。另方面来自屡禁不止的“就业歧视”, 使他们遭遇被拒绝的尴尬。许多名企在招聘中明确规定“优先考虑男性”、“仅限985、211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过于夸大“学历”、“性别”、“工作经验”等条件, 淘汰了不少真正符合企业要的人才。这些行为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相悖, 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平, 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中的社会歧视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因户籍、性别等无法改变的因素剥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与平等权利, 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二是毕业院校和学历的歧视, 相比公办院校毕业生, 民办学院毕业生的学历处于劣势;三是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歧视。即关系型招聘监督制度缺失, 缺乏社会资本的大学生被排斥在公平就业机会之外, 并逐步使欠缺社会资本的大学生边缘化;四是无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受到招聘单位的歧视。

二、促进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就为推动大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

(一 ) 政府部门 重视民办 学院毕业 生就业问题 , 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反对就业歧视, 促进就业公平, 是项关乎社会各方的系统工程, 其中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乃重中之重。

从政府层面讲, 要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强制作用, 引导企事业单位任人唯贤。同时加大监管力度, 纠正招聘过程中的歧视行为, 打破“关系竞争”、“金钱竞争”、“权力竞争”等所谓的就业潜规则, 建立公平就业的制度体系, 确立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及规范、公平、安全的就业市场秩序, 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公的市场运行原则, 不因性别、户籍、学历、出身不同而受到就业歧视。

从用人单位层面讲, 要为毕业生们提供公平竞争的土壤, 同时增强守法意识, 理性用工, 规范招人用人行为。用人单位尤其是国有单位和垄断性高收入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公、政策公、结果公等, 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让民办学院毕业生有机会争取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二) 构建有民办学院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建立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工作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做起。 大一新生入学时, 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 初步了解职业;大二, 让学生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实习, 提高技能, 同时明确今后的求职方向;大三, 加强专业学习, 积极搜寻与实现自己目标有关的各种信息;大四, 开展求职择业技巧、技能指导等。

2.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民办学院就业指导专职教师严重不足, 兼职教师占比很高。兼职教师都有就业指导理论基础薄弱和实际经验不足等问题, 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需重视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师资培训工作。在积极选送个人素质良好的辅导员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正规培训的同时, 还应利用各民办学院现有的资源, 对就业指导课教师展开教师基本素质培训, 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整体的师资质量。

3.培养创业意识 ,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 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意识要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之中, 转变大学生“被动就业”和“依赖就业”的观点, 树立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思想。民办学院不仅要通过企业家的成功创业实例和精神激励大学生树立创业的理想和信念, 还要将创业示范区或者创业条街建到校园里, 培养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意识。

4.自编就业指导课程教材。民办学院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编就业指导教材, 以学生的真实求为编写出发点, 务必简化理论部分, 大幅度增加案例分析、实践应用部分, 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案例教学部分, 搜集编写本校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真实案例, 发挥榜样的作用, 让学生思索、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2]

(三) 创新民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是多变的经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时尚与求的变动, 市场对人才的求也是迅速变动的。民办学院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1.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 “订单教育”以“出口”带动 “入口”, “订单教育”可实现民办学院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可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办学效益。学校走出校门调研用人单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 在招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订单”, 确保能为毕业生安排满意的工作。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市场求培养大学生, 按照市场要求制定培养标准, 按照市场化的标准培养大学生。把市场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对接, 完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民办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设计教学大纲, 修订教学内容, 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授课, 将企业实训和实践活动引入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工作技能, 大幅度提高实践能力。

(四 ) 民办学院 大学生转变就 业观念 , 提高自信 , 适应市场需求。

1.加强社会实践 ,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 提高自身的人际交流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切实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 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民办学院毕业生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席之地, 必须付出比公办高校毕业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获取含金量较高的职业技能证书。

2.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 ”转向“大众教育”。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毕业生应该降低就业预期,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务实地寻找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 树立“先就业求生存, 再谋发展”的思想认识, 让自己的就业能力与市场求有效对接。

解决民办学院大学生就业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民办学院毕业生自身共同努力。要鼓励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摘要:当前, 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学生、家庭、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促进民办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民办学院,就业,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林.简论着力推进民办学院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5) .

民办学院贫困学生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大同大学医学院一~四年级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贫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211人, 其中男生48名, 女生163名。

1.2 方法

贫困生的认定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 学生个人月基本生活费低于150元的为认定对象, 按在校学生30%的比例认定。调查采用的是膳食记录法[1,2], 由调查对象本人记录自己1周的进食情况, 时间为2007年6月25日至7月1日, 调查内容包括: (1) 早餐就餐情况, 分每天吃、有时吃、从不吃; (2) 早餐营养质量, 依据文献提供的早餐营养质量分类法[3], 将早餐中的食物分为谷类、豆类、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和水果5类, 如食用其中4类或4类以上为早餐营养质量好, 食用其中3类为早餐质量一般, 只选择2类或2类以下为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3) 食物每周食用率和每周食用频次[4]及食物分类[5]。食物记录调查表自行设计, 经预试验后修改而成。2007年6月24日召开贫困大学生营养干预研究课题告知会 (动员大会) , 并当堂发表, 2007年7月2日收表, 调查人员由预防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共发放食物记录调查表211份, 收回211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统计分析指标包括百分率、平均数、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早餐就餐情况

调查的211名贫困生, 每天吃早餐的有161人, 有时吃早餐的有49人, 从不吃早餐的有1人, 依次占76.3%, 23.2%, 0.5%, 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76, P<0.01)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早餐营养质量

在调查第1天吃早餐的207名贫困生中, 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的181人, 质量一般的26人, 质量好的没有, 依次占87.4%, 12.6%和0, 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40, P>0.05) 。见表2。此外, 早餐仅食用谷类的贫困生有66人, 占31.9%, 其中男生5人, 占男生的10.6%;女生61人, 占女生的38.1%, 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4, P<0.01) 。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2.3 每周食物食用率 见表3。

2.3.1 早餐食物食用率

在210名贫困生中, 早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 (89.1%) 、奶类 (27.6%) 、蛋类 (25.7%) 、豆类 (10.0%) 、蔬菜水果 (6.7%) 、肉类 (4.3%) 、薯类 (0) 。男生谷类和奶类食用率分别为80.1%和38.3%, 女生分别为91.4%和24.5%, 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7, P<0.05) 。

2.3.2 午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 午餐食用率依次为谷类 (99.1%) 、蔬菜水果 (58.3%) 、豆类 (24.6%) 、薯类 (23.2%) 、蛋类 (10.9%) 、肉类 (6.6%) 、奶类 (0.5%) 。男生豆类食用率为31.3%, 女生为22.7%, 男、女生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 P<0.05) 。

2.3.3 晚餐食物食用率

在211名贫困生中, 晚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 (96.2%) 、蔬菜水果 (31.8%) 、豆类 (11.4%) 、蛋类 (10.0%) 、肉类 (8.5%) 、薯类 (6.2%) 、奶类 (0.9%) 。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6.6%, 女生为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86, P<0.01) ;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0.8%, 女生为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1, P<0.05) 。

2.3.4 三餐食物总食用率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午、晚餐累计为632人次, 男生143人次, 女生489人次。三餐食物食用率依次为谷类 (94.8%) 、蔬菜水果 (32.2%) 、蛋类 (15.5%) 、豆类 (15.3%) 、薯类 (9.8%) 、奶类 (9.3%) 、肉类 (6.5%) 。男生薯类食用率为14.0%, 女生为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9, P<0.05) ;男生豆类食用率为21.0%, 女生为13.7%,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6.83, P<0.01) 。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2.4 每周食物食用频次 见表4。

2.4.1 早餐食物食用频次

在210名贫困学生中, 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奶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薯类, 男、女生谷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1, P<0.01) , 奶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 P<0.05) 。

2.4.2 午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薯类、蛋类、肉类。

2.4.3 晚餐食物食用频次

211名贫困学生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薯类、奶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11, 4.60, 2.69, P值均<0.01) ;男、女生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9, P<0.05) 。

2.4.4 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

211名贫困大学生早、晚餐累计为632人次, 男生143人次, 女生489人次。在632人次中三餐食物食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男生与女生薯类、豆类和蛋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9, 4.00, 2.95, P值均<0.01) , 肉类食用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2, P<0.05) 。

3 讨论

从早餐的就餐率及早餐质量调查结果看, 贫困大学生早餐就餐率为77.0%, 尤其是女生达83.3%, 但高达87.4%的早餐质量较差, 这足以说明贫困大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而且有31.9%的学生早餐仅食用了谷类, 这样的早餐只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其他营养素均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率看: (1) 谷类食用率最高, 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日三餐均食用。 (2) 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率相对较高, 有近1/3的学生食用;奶类在午餐和晚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豆类早餐食用率较低, 只有1/10的学生食用;薯类早餐没有学生食用;蔬菜水果午餐食用率最高, 有1/2的学生食用, 其次是晚餐, 有1/3的学生食用, 早餐几乎没有学生食用;肉类三餐食用率都很低, 即使午餐也仅有近1/10的学生食用;男生早餐奶类, 午餐豆类和晚餐薯类、豆类食用率均高于女生。 (3) 三餐食物总食用率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 (蛋类+奶类+肉类) 和蔬菜水果均仅1/3的学生食用;豆类和薯类食用率更低, 分别近1/10和1/6的学生食用;男生薯类、豆类食用率也高于女生。

从每周食物食用频次看, 几乎所有的贫困生每餐均食用谷类;早餐奶类和蛋类、午餐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相对高, 平均3 d食用1次;蔬菜水果午餐食用频次最高, 平均不到2 d食用1次;肉类食用频次最低, 平均1周不到1次;男生早餐奶类及晚餐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多于女生;三餐食物食用总频次依次为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豆类、薯类、奶类、肉类;动物性食品 (蛋类+奶类+肉类) 和蔬菜水果的食用频次仅分别为6.7次/周和6.8次/周, 即每日1次;豆类和薯类食用频次更低, 每日还不足1次;男生薯类、豆类、蛋类和肉类食用频次也多于女生。

综上所述, 某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早餐食品单调, 几乎没有蔬菜水果和肉类, 仅食用谷类现象严重, 营养质量差;食物每周食用率和食用频次基本一致, 仅有谷类几乎每人每餐食用, 其他各类食物的摄入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要求均远远不够, 这样的膳食结构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健康及其资源储存。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应提倡廉价食品豆类和薯类的食用, 以替代动物性食品和相对补充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早餐、晚餐的质量男生好于女生, 故要特别关注女生的膳食营养干预与资助。

参考文献

[1]郝玲, 李竹, 主译.营养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9.

[2]葛可佑, 主编.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88-389.

[3]高树军, 马冠生, 翟凤英, 等.我国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1, 22 (3) :196-199.

[4]马冠生, 孔灵芝, 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2002行为和生活方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

上一篇:非侵袭性真菌性下一篇:计量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