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2024-09-03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共12篇)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1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和目前的状况

(一)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前,个人的高等教育学费和生活费是由国家承担的,当时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并不明显。但是自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后,这些费用便开始由个人和家庭承担,此时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也越来越显得突出。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原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再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学,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均衡,城乡收入分配不均,而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均来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农村,就我国目前发展现状来看,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二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家庭贫困。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学生来自贫困的山区、农村,家庭无法承担其高额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还有一部分学生双亲均在家务农,收入颇少,或是家庭遭到了家庭变故、自然灾害,又或是家庭多个子女同时上学等等,这些都是我国贫困大学生产生的直接原因。三是贫困大学生产生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学生自身因素。一些贫困大学生能力弱,自立意识淡薄,不能通过自身去解决自己在受高等教育期间的部分费用。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控能力,从农村来到了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看到了城市的繁华,受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逐渐失去了质朴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开始追逐物质享受,产生了各种消极的心理,这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目前状况。

随着我国扩招政策的实施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攀升,其中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有增无减。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农村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大于城镇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中西部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大于东部及沿海地区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而且,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的不断提高,促使学生愿意主动公开自身情况,寻求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所以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并且发展成一个学校里面庞大的特殊群体。

二、贫困大学生的积极思想和消极的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具有两面性,它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各种思想情绪。

(一)积极的思想行为。

1. 品格优良,乐于助人。贫困大学生成长在逆境中,了解自己的心境,他人若遇到困难,他们很乐于出手相助。

2. 不怕贫穷,努力奋斗。

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没有被家庭贫困所打到,他们与贫困作斗争,发扬我国自古以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是他们立志成才,努力成为国家栋梁的巨大动力。

3. 热爱学习,成绩优秀。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从农村走入了城市,心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绩突出,给同学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消极的思想行为。

1. 自闭、自卑、抑郁。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从农村来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周围的同学有自小在城市生活,贫困大学生自身就会感觉到跟同学有差距,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差距,为了维护自尊,他们自我封闭,信心丧失,不愿与外人交流,慢慢变得自卑、抑郁。

2. 有较强的虚荣心、妒忌他人。

贫困大学生来到城市接受教育,看到了与同学的经济条件的差距,失去了上学前的自豪感和学习的重心,开始妒忌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他们产生了攀比的心理。拿自己的生活费和助学金任意挥霍,得到同学的尊敬,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3. 心理敏感、遮掩自身家庭情况。

贫困大学生对同学和老师言谈举止比较敏感,把他们的帮助当成是对自己的怜悯,害怕和他人谈及自己之前的农村家庭生活,使得自己越来越苦恼脆弱。

4. 缺乏理想信念,对未来生活迷茫。

贫困大学生怀揣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大学,希望通过在大学的深造来改变自己和家庭条件,但是家庭经济的困难使他们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动摇,对未来生活感到了迷茫。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为了解决经济问题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新中国以来,毛泽东最早提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邓小平也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概念,江泽民也多次强调,关系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贫困大学生问题,并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关心帮助贫困大学生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还是政治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因此要按中央两方面的要求去做,一是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二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确保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这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园和谐的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精神———以人文本,即为大学生的成长负责,其中更应重视校园里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让他们得到人文关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价值和能力。

(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自强自信,不怕困难,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根本措施。

四、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经济基础。

1. 发展农村经济。

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所以要建设有能力的领导班子,踏踏实实搞经济,把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己任。国家和政府适时出台适合农民的优惠奖励政策,大力引导发展农民走规模经营、合作化道路。

2. 扶持下岗职工。

贫困大学生一部分来自城镇的家庭,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下岗,家庭没有固定经济收入,再供养大学生上学,加重了家庭负担。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积极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二)健全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贷款、勤工助学制度。

1. 健全贫困生资助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贫困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慈善机构、企业和个人加强跟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设立资助项目,明确权力与义务,真正把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放在首位。

2.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

政府、金融机构等部门或单位积极制定、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学生生源地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宣传推广,保证贫困大学生能在家乡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

3. 高校加强勤工助学的工作管理。

高校或高校与企业间整合资源,建立勤工助学场所,安排贫困大学生有能力做的岗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改变贫困大学生一味接受资助的局面。

(三)营造团结互助的和谐校园,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关怀。

学校组织各种爱心活动,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学校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更应把精神帮扶作为重中之重,学校的教育者和同学要与贫困大学生勤沟通多交流,在思想上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越来越自信。

(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一是学校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把“三观”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二是学生群体是与贫困大学生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给予贫困大学生帮助和榜样力量,让他们树立信心。三是学校要多开展以围绕“三观”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贫困大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强化自身对“三观”认知。

摘要:我国自1997年扩招开始,越来越多的学子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贫困生这个鲜明的问题出现在了我国的各大高等院校,而且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经济困难是困扰大学生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业,又进一步又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造成一些贫困大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难。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试图找出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办法,更好地培养贫困大学生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志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

[2]胡恒钊,文丽娟.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3]付海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初探[J].鸡西大学学报,2010

[4]杜志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探析[J].广西教育,2009

[5]朱鸿飞.高校特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2

解析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

概括了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依赖性强;学习上的无力和厌烦心理;人际交往的障碍;不良的自我意识.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为: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反差;市场经济的繁荣;就业的压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贫寒出身的轻视.化解贫困大学心理危机的.措施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建立心理档案;提供勤工助学机会,促进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鼓励贫困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作 者:李德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36刊 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421(2)分类号:B848.4 G416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障碍 “心理贫困” 勤工助学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贫困生 思想教育 问题解决

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他们在在学校的中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并且那一支付高额的学费、杂费和生活费。他们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学校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愤世嫉俗、自闭、情绪暴躁,甚至自暴自弃,产生自杀的念头。贫困生的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这类群里要着重关注,并首要解决。

一、贫困成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大学生贫困生居多。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统计显示,贫困生有81.74%来自农村,可见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

2.家庭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完善,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一定原因处于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久而久之这部分社会成员开始向社会低层流动。因为缺乏竞争实力,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大学,昂贵的学杂费会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另外,父母的下岗,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再就业,家庭的突变,例如火灾、地震、婚变、车祸、破产以及重要家庭成员患病,亡故等,都是城镇学生变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凸显了贫困大学生问题。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国家供给,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降低大学门槛的同时一些学习并不优秀的富家子弟也进入高校,富二代普遍的张扬生活态度也激化了贫困大学生问题。

二、贫困学生的问题分析

1、物质压力

贫困生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有的地区可以申请生源地贷款,在手续齐全,情况属实的情况下,得到政府的帮助,但是后续的问题也相继而出。首先,生源地贷款有额度限制,基本能满足大部分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但是有相应的部分高校的学费高于贷款额度,这就使那些入不敷出和出现意外变故的家庭无力承担,各高校有出台各种帮扶政策,例如学费的缓交等。

2、自卑心理的产生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长时间的自卑,不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会导致生理上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的危害在于会使人心理上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等。而在生理上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3、学习压力

这类学生在高中期间成绩一般都很优秀,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但是到了大学,这种优势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全国各地的精英齐聚一方,以前的成绩在对比之下没有那么的突出,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勤奋刻苦都是白费,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上也很不适应。但是贫困生特别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把成绩当作拜托困境唯一的出路,而且能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缓解物质上的压力,并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而学习不好的贫困生,他们感到愧对父母兄弟,这给他们巨大的打击,生活在极度的焦虑当中。过度的焦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之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行程恶性循环,有的学生会自暴自弃,产生自闭心里,最终走上歪路或者退学。

4、人际交往

贫困生大多性格内向,由于经济的拮据,无力承担各种交际的费用,致使他们不善于与人交流,不与人主动的交往,独自来往。他们穿着一般,没有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这就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趋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由于缺乏沟通,他们基本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有了困难自己要独自面对,为了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被人的帮助,,使得他们害怕与人交往,这就是他们性格孤僻、交往困难的原因。

三、思想教育方法

1、经济援助

高校中对于贫困生这类群体的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问题,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安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顺利毕业。

国家的政策当中有对于贫困生的资助规定,每年有计划的申报助学金,给予最需要的学生及时的帮助,各高校也初步建立“奖贷助减免”的资助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结合学习成绩、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等诸多表现作为评定标准,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最优先的资助。贫困生的自尊心很强,在发放资助时要尊重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给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和心理压力。

高校积极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在学校成立勤工俭学部,为那些贫困的学生出份力,让他们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充实自己,更好的体验劳动带给他们的收获。提高就业能力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减轻家庭负担,让他们了解不劳而获的事情是没有的,做好思想的监察,这有利于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摆脱依赖,自立自强,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2、人文关怀

在经济援助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关注此类学生,以情育人,尊重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尊严和价值的体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出发,从情感上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不论他们在哪儿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公平对待,这样他们会慢慢的减少自己心里的负担,融入到大家庭中。开心快乐的度过大学生活。

3、心理疏导

从物质上的帮助远远是不够的,心理的干预更加重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的根本,消除心理危机,也是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中的心理干预机制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很少主动去找心理老师,而老师也缺乏主动性,其中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很难兼顾到每个人。

学校应加大对于贫困生群里心理健康的普查,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积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学会自我疏导不良的情绪,摆脱心理的自卑阴影,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会自我摆脱贫困,提高自信心,勇于克服和战胜困难,发掘自身潜力,不必因贫困感到自卑和羞耻,用贫困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4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意义

贫困大学生不仅背负着社会使命, 而且背负着沉重的家庭使命。成才教育是贫困生成人成才的基础, 对国家社会和学生本人都有着重要意义。

1. 贫困生成才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

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既关系到千万个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又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 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 同样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培养贫困生成才就是要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升。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再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技轻人文、重分数轻素质的大学生。高等教育必须从真正意义上的成才出发, 全面培养贫困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学习我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公平、公正、有效地加强对贫困生的成才教育和培养。

2. 贫困生成才教育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 是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重要保证。

二十一世纪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决定性意义。受过高等教育的广大大学生, 担负着振兴祖国、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贫困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他们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的重要财富。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级人才的摇篮, 承载着培养人才的功能, 加强贫困学生的成才教育, 将有效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贫困生成才是评价教育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的重要体现。

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当前,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成百上千亿元[1], 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每年交4000—6000元的学费。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的承担者,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实施者, 有责任有义务努力培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使他们最终成为教育的受益者。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促进贫困生成才, 除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贫困生所交的学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外, 国家提供给贫困生的各类奖助学金, 以及国家为贫困生贷款所承担的利息投入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二、目前贫困大学生成才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成人、成才是社会属性的需要,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一“自我管理”过程[2]。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 成才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 因为他们肩负着更多的社会和家庭责任;对于国家来说, 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的成才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及和谐发展, 因为这部分学生有着更多的感恩之情、回报祖国之心。但是目前贫困生的成才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成长背景的差异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的欠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生活的物质条件比较差。因此, 贫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引导他的往往更偏向于物质, 而忽略了对其精神教育。此外, 由于家庭贫困, 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在心理上存在着诸如自卑、性格孤僻、多疑、敏感、抑郁[3]等负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位贫困学生, 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背景;多跟他们交流, 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并包容他们的缺点或毛病, 合理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总之, 我们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2. 受资助前后学生的思想变化要求我们把德育工作作为学生成才教育的首要任务。

由于政府的重视、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落实, 几乎所有的贫困生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资助。但是, 由于贫困生和贫困程度的认定工作本身比较复杂并有一定的难度, 以及资助工作自身存在局限性, 可能出现受资助的学生并非贫困, 而贫困的学生未得到资助, 或者是更为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更多的资助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在思想上影响着学生。据调查, 资助前后, 有些学生在诚信道德、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情感的认同方面都出现明显的变化[4]。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我们就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成才教育的首位, 重视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对资助学生的思想教育, 积极有效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让学生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带着感恩之心去学习, 真正成为国家社会的人才。

3.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成才培养。

社会在不断进步, 竞争也日趋激烈,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 必须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 国家的资助政策和不断完善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大学生无后顾之忧在学校学习, 然而“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贫困生在校期间我们能很好地对其实施成才教育, 使他们成为知识全面、能力过硬、品德高尚、能很好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仅会改变他们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而且会及时回报社会。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方法探索

社会的不断进步赋予了人才新的含义, 对大学生成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贫困生成才就是要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这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从真正意义上的成才出发, 全面培养贫困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尽一切能力为贫困学生服务。

1. 以成才教育为导向,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时期,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指航灯, 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然而, 当代的社会, 各种新的价值取向与利益驱使, 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青年学生辨别力不够, 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贫困学生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群体, 也不例外地存在着问题。他们有的自我意识不健全, 思想偏激, 把贫困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平;一些贫困生对正面的教育持怀疑态度, 并常常以这种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一些贫困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容易消沉悲观, 走向极端。学校应通过加强相关课程教学、举办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 让贫困学生真正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那些为社会发展进步付出辛勤劳动的人, 才会获得崇高的人生价值。

2. 以资助工作为载体, 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有效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 更要探索如何将助困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有效的育人机制, 让每一个受资助的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崇高品格和优秀成绩的社会人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将物质帮困拓展到精神帮困、技能帮困的层面, 把物质帮困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等结合起来, 为学生构建起拓展素质、提高技能、施展才华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构成要素, 发掘每一个要素的育人功能, 形成资助体系的系统合力。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不仅是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保障贫困生平等受教育权的体现, 而且具有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意义。

3. 以成功就业为目标, 加强服务意识, 帮助贫困生成功就业。

贫困大学生由于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 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能够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然而,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又让贫困大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变得极其渺茫。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6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为例, 贫困学生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 即使是在考研热持续升温的大趋势下, 应届毕业贫困大学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大学生低40%左右, 几乎没有贫困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因此,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与相关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当加强为贫困生服务的意识, 为贫困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指导, 让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掌握更多的就业本领, 同时, 要为尽可能地拓宽就业渠道, 调动一切资源为他们的就业服务。

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 使之成才;而贫困的学生在享受着国家、政府、学校、老师特殊的关爱和帮助的同时, 也一定要努力学习, 主动成才。相信在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指导下, 在教育者和贫困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将成为国家之栋梁。

参考文献

[1]赵双喜.论贫困生成才教育在贫困生工作中的地位[J].文教资料, 2007, (11) .

[2]冯筱, 黎万斌.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7) .

[3]孙桂君.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2) .

高校贫困学生 篇5

If you study in collegesmhave you ever noticed some students live under financial hardships Ⅱ They encounter many difficulties in finishing higher education because they are poverty stricken. Their life is hardly known by outsiders——some starve, some seldom buy clothes and still some cannot afford train tickets to return home during vacations.

Those impoverished students suffer not only physically but also mentally from their predicament (困境). They worry about tuition (学费) and living expenditure(生活费). Some even suffer mental imbalance. After school, many must work part time, which takes away from studies and may make them do poorly or drop out. In spite of this many are very diligent and are prepared to endure all kinds of hardships.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篇6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6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由于家庭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贫困生也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资助政策纷纷出台。同时国家提出了“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资助工作理念。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资助工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本做到保障贫困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

但是,伴随着资助力度越来越高,资助范围越来越广,部分贫困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思想动态。例如有的学生觉得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而有的学生将资助的钱用在了奢侈消费上。如果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不仅会让国家和社会资助人士寒心,更是有损知恩图报的社会美德。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资助工作经验,挖掘感恩缺失的原因,探寻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试图帮助贫困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使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上来。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具有完备的资助体系,建立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为基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的助学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部分贫困生感恩缺失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具有一些自卑的心理,对资助行为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认知层面上不知恩、情感层面上不感恩、意志层面上不报恩。

2.有的贫困生缺乏自立自强意识,没有积极改变现状的态度,等着别人资助,靠别人的资助生活,找别人要资助,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更有甚者不好好学习,毕业了不找工作,不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回报社会。

3.有的贫困生存在铺张浪费现象,目前国家的资助政策很好,除了将资助所得用于交学费,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生活费的补贴,有的学生没有自制意识,不将钱财用于营养和学习,去网吧玩网游,买奢侈品,最终成为了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困生”。

4.有的贫困生心存感激,但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是缺乏感恩平台,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没有适当的场合和机会让贫困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恩意识。他们只是无法正确处理自尊需要和社会交际之间的冲突。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再穷不能穷孩子”,这是很多贫困生家长的心声,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所有的苦自己吃,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从不心疼,将自己所有心思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告诉孩子只要学习好,以后有出路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这让孩子慢慢忽略的父母的艰辛,忽略了对父母的感恩,父母本身就觉得对孩子的一切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影响孩子感恩意识的养成。

(二)学校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基本上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学习成绩等硬指标,却往往忽视了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的软指标,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局限于经济资助,没有很好贯彻“资助育人”的新理念。

(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部分人只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当前,一些学生不孝顺父母、不尊重老师、受助者对资助者漠视等负面新闻也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产生暗示效应。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贫困生往往存在经济和心理的双贫困,心理压力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更深,如自卑、狭隘、封闭等,学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力度,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贫困学生,进行有区别的心理教育与疏导,让学生意识到贫困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必然产物,摆脱贫困就低人一等的想法。同时,学校教师应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合理定位并设立目标,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运用网络新媒体。通过课堂教学,增进贫困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度,开设相关课程,分层次、分阶段实行教育,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潜移默化的传递感恩意识。创造实际场景,让学生从情感上去体验,使受助者的心灵得到启迪、感染和升华。让学生参加实践,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金钱来之不易,家长挣钱不容易,社会捐助人士挣钱不容易,从而能够从心理上铺设感恩的苗头。

(三)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宣传优秀模范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就是学生最贴近的榜样,所以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将感恩之心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慢慢的学会感恩。

(四)拓宽感恩教育的路径。学校的感恩教育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例如志愿者服务,支教团,看望孤寡老人,给留守儿童补课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快乐,使他们懂得感恩社会。同时,感恩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相契合。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进行家访,与贫困生父母加强沟通,为实施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孝顺父母作为感恩教育的第一指标,在重要的节假日开展感恩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四、结语

我国资助工作开展应该建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之上,在帮助贫困生走出物质贫苦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其思想道德品质,运用多种途径唤醒感恩意识,让感恩意识植根于心,使感恩教育伴随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戴世琴.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3).

[2]徐瑞妍.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7

一、目前我院贫困学生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财务司最新调查, 困难学生占高校总数15-30%, 其中特困生占8-15%。结合我院情况, 据统计贫困建档学生比例达30%, 其中特困生比例达10%。目前我院在校本科生中已经成功申请贷款的学生比例达到12%。分析贫困生构成及形成原因如下:

1. 我院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0%, 而贫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达80%。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56%。因此, 适龄学子更多地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另一方面,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收入低, 经济基础差, 难以负担高昂的学杂费用。还有, 大部分农村家庭子女多, 同时供养了几个子女上学, 有的甚至同时上大学, 致使家庭经济入不敷出;

2.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注, 少数民族学生日益增多,

而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最为突出, 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贫困、特困生比例高达90%;

二、我院贫困学生特征概括

1. 学习压力大, 部分学生成绩不佳。

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基础薄弱, 学习基础不够扎实, 导致在大学学习中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精力。经济的拮据使大多数困难学生为解决学费和生活开支而从事兼职工作, 甚至有学生因为兼职工作的时间和课程学习冲突而不参加正常的听课, 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而学习成绩平平。但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兼职工作的关系, 取得了较好成绩;

2. 心理状况不稳定。

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心理转型时期, 心理不成熟, 社会阅历较浅, 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经济中多元化的现象。学生之间经济状况差距越来越明显, 给困难学生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导致个别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恐惧心理, 严重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等方面, 甚至会产生社会对自己不公平的思想, 自暴自弃走向岐途, 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作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

3. 就业要求高, 就业压力大。

多数贫困学生都对未来的工作有较高的期望, 希望通过读大学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 以改变祖辈贫困的命运, 改善经济状况。但部分贫困学生因经济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 性格孤僻, 独来独往, 较少参加集体活动, 锻炼机会少, 社交能力差。面对越来越膨大的就业队伍, 贫困学生承受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三、我院针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对策

贫困生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根据困难学生特点, 采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培养他们成才, 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根本目的。因此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做到经济、精神上的双资助, 同时整合学校、学院的资源, 建立并完善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的服务体系。

1. 心理辅导体系。

对困难学生来说心理上所承受的负担和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经济上影响还大,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困难学生心理教育。我们通过邀请心理辅导老师开展题为“勇于面对, 理智处理”的讲座, 开展贫困生“励志”座谈会, 大力宣传自强不息、发奋进取的困难学生典型事例等方式, 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 积极面对困难, 正确处理家庭经济状况所引起的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问题, 把经济的压力转化为工作、学习的动力, 努力成才, 回报国家和社会, 做诚实守信的人, 做感恩报恩的人。

2. 社会资助体系。

高校贫困生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因此, 学院积极与校友、社会企业、学院教职工及学院关工委的老同志联系, 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 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此外, 社会各界还单独设立各项优秀贫困生助学金, 使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受到资助,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现在我校已自主设立了多项助学金项目, 资助金额从1500—5000元不等, 我院每年受助学生比例高达10%。

3. 勤工助学体系。

参加勤工助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是一项有益的实践活动, 是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勤工助学可以克服学生依赖心理, 培养自立自强的意识。目前需要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同学数量增多, 而且同学们希望通过勤工助学早日接触社会的愿望日益强烈, 使得勤工助学的岗位日渐显得“僧多粥少”, 供求日益紧张。我院通过与学校勤工助学办公室联系, 优先推荐特别困难的学生上岗;通过与社会企业、学院教职工及各办公室、实验室联系, 为贫困学生提供工作岗位。通过加强管理, 使勤工助学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使更多的困难学生获得勤工助学机会, 得到经济资助, 受到教育。

综上所述, 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必须认清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 认识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现实情况, 切实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工作, 讲求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贫困生数量增大, 这部分学生大多无力支付学杂费和日常学习生活费用开支, 需依靠亲友资助和贷款维持学业。本文结合国内高校贫困学生的大体情况, 研究分析了我院贫困本科生的特征, 对贫困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贫困生,贷款,教育

参考文献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8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所谓贫困大学生, 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 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 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在我国高校中, 贫困大学生人数约240万, 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5%—10%。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五种地区和家庭:一是经济不发达, 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 以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二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 包括烈士子女和离异子女, 缺少劳动力, 经济来源少的家庭;三是由于天灾人祸或发生意外事故, 而导致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 负债累累的家庭;四是农村多子女, 生活困难家庭;五是城市下岗或工薪少的职工家庭。[1]

贫困大学生通常较早地独立, 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学习勤奋刻苦, 生活勤俭朴素, 积极主动争取奖学金、助学贷款, 愿意从事勤工助学等临时工作, 渴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救助, 但同时, 他们也把自己的生活定格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他们不能融入正常的集体生活, 造成人际关系不良, 再加上在思想方面负担过重, 往往导致失眠、自卑、敏感、孤僻、内心封闭等现象, 因此, 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 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

二、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分析

(一)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学业发展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通常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中学阶段, 贫困大学生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有了差距, 比如对电脑知之甚少, 外语学习方面缺少听读设备, 口语能力差。进入大学后, 这样的差距继续拉大。首先, 在大学里有许多学习是要付费的, 如上网、选修课、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修双学位等。由于正常的学费都难以交足, 经济困难的学生对这些想要学习的内容更是望洋兴叹。其次, 许多贫困大学生一边学习, 一边打工, 精力分散, 学习势必受到影响。最后, 一些专业 (如音、体、美等) 有特殊要求, 如许多学习用具都要自备, 学习要求条件特殊, 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会受到更大影响。

(二)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身体健康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另一困难, 受家庭条件制约, 加上过去生活习惯的影响, 他们中的许多人养成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的在中学时即留下病患。进入大学后, 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学习上的竞争, 他们中的一些人身体垮了下来, 经济上的弱势最终导致了身体上的弱势。

(三)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心理健康上的弱势。

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 也是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由于家庭无法提供充分的物质资助, 多数贫困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等各种开销。这种生活状况使他们不但要尽量减少开支, 而且要在学习之余勤工俭学, 事事都不得不先考虑经济因素, 这便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一项问卷调查中, 有学生写道:“家庭困难, 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无能为力, 贫困使我在学业和挣钱之间挣扎。”有的学生反映因为经济上有困难, 情绪经常很低沉, 常常感到无可奈何。

(四)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价值取向上的弱势。

面对家庭的贫穷和经济的拮据, 贫困大学生往往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注重实效, 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趋向现实主义。他们关心的不仅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更多地转向现实需要方面, 讲求实惠, 追求物质利益。他们在专业的选择上一般会选择“好就业、很实用”的专业;就连在选择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时, 他们也往往只参加他们认为是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有实效的活动;在毕业选择单位时, 他们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自己的专业能否学有所长, 学以致用, 到国家最需要的边远地区去, 而是将工作环境的好坏、工资的高低放在了第一位。这无疑是他们社会责任感减弱, 价值观向个人利益倾斜的一种表现。

(五)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交往能力上的弱势。

一些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流行的交往方式中缺乏机会。交际中, 他们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生活在一个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中, 独来独往, 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接受。他们寡言少语, 自信心不足, 对自己的能力常常怀疑甚至否定;办事缺乏主见, 喜欢随波逐流;面临需要自己处理的问题时, 若无他人帮助, 常常退缩、逃避或放弃。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步丧失, 这非常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六) 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就业选择上的弱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竞争日趋激烈, 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一方面, 他们急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尽早为家庭减轻负担,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拮据, 他们无法到全国各地参加人才招聘会, 从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这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最无奈的问题。

三、和谐校园目标下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教育

工作者应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其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教育;关注学生切身利益, 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只靠空洞无力的说服教育形象, 创新思想工作方法, 帮助指导贫困大学生逐步摆脱弱势状况。我们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其中, 自立自强教育应该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自己的命运, 立志进取;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自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岗位。在对贫困大学生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观念培养教育的同时, 我们还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竞争, 学会在竞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诚信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 积极的教育方式是对诚信行为的鼓励, 在高校建立一系列的诚信评价体系, 对诚信评价好的学生给予参评校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资格, 对诚信评价比较好的学生给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参加校党校学习的资格, 这有利于贫困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二) 加强自我激励教育, 挖掘贫困大学生的内在潜能。

所谓自我激励教育, 就是要求贫困生克服“等、靠、要”和“自卑、消沉”的思想, 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 激活自身内部的动力机制, 进行自我教育。首先, 要求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 从自己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自己, 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借助实践活动成果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让其进一步认识自我, 发现自我的价值, 从而进一步开发潜能, 激发自信。其次, 要求贫困大学生学会调控自我期望值。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分阶段把自我期望调整到符合实际的水平, 并帮助他们确立对应阶段的自我参照目标。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贫困大学生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一般学生来说差, 相对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 任何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动摇,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或调试, 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根据其心理活动及发展规律,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启发、心理咨询等实践活动, 在思想根源上找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把他们的思想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及科研攻关活动;通过校园网站介绍各种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与交流内心情绪的场所与平台;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 使他们能够正视贫困, 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应对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四) 优化大学校园环境, 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我们应营造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每个贫困大

学生都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感觉到平等的待遇和人格的尊严, 从而激发起自己内心奋发学习、努力成长的欲望;通过生活上互助、学习上互帮、思想上互动等形式, 让贫困大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帮助和关怀, 形成一个人人都关注贫困大学生、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课堂、广播、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 倡导学生平等相助、团结互助;通过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学生会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爱心活动、帮困助学活动, 让贫困大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无私的爱, 体会到社会的关怀, 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倡导贫困大学生在受到社会、他人资助的同时, 还要教会他们用爱心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让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情感, 提高素质, 体验人生价值,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健全校园保障体系,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多年来, 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形式的校内经济资助体系。[3]拓宽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渠道, 有利于减轻他们巨大的压力和顾虑;增多奖学金的种类, 提高奖学金的额度, 有利于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设立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让贫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假期做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 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使资助与自助结合起来, 能增强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针对不同类别的贫困大学生, 建立详细的跟踪档案, 这样有利于掌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性质、现状、原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在全面把握实际问题和真实情况的前提下, 准确定位, 科学判断,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此外, 还应建立预警防范制度, 密切关注贫困大学生, 准确、真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 在不良行为初露端倪时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 把各种问题的负面效应和后果降到最小程度。

(六)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实质就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他们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我们应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学习生活目标, 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介绍本行业本专业就业现状, 帮助贫困大学生选择选修课, 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和不足;讲授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 以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 等等, 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 解除就业困惑, 增强就业自信心;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更新就业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帮助贫困大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战胜自我, 改变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对于高年级的贫困大学生, 学校要对他们的就业给以更多的关怀, 重点开展就业形势教育、求职技巧辅导和就业心理咨询等活动, 帮助他们了解人才市场, 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 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摘要: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出现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 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 他们在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 并因学业的受损而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因此, 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及人格发展, 已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余, 胡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2, (2) .

[2]夏国新.实用管理心理学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0.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9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探讨

通过问卷调查, 采取卡特尔人格测验量表对宜宾市及周边泸州市, 自贡市的六所本, 专科院校的各个年级的贫困建档学生和未建档的非贫困生,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分别对600名两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 发出问卷调查表各600份贫困生问卷收回578份, 非贫困生问卷收回590份, 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6%和98%。通过采用W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贫困生在有恒性, 忧虑性, 独立性和自律性四个方面分值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而在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又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统计分析结果告诉我们, 贫困大学生普遍较朴实, 做事比较审慎、保守, 在心里和行为上甚至有退缩倾向。利用统计的相关数据, 比较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次级人格因素, 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性格的内倾性与外倾性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 表现贫困大学生相对比较内向,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沟通中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同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往往表现出不自信。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归因分析

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群体心理理论告诉我们, 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往往会养成相同或相似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根据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 结合人格理论, 笔者认为形成高校贫困大学生以上心理特征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远离网络导致信息不畅通、消息闭塞、生活状态与教育落后, 使其认识缺陷和思维深度不够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源地据统计分析有76%的来自农村, 其中有41%来自于边远山区。根本没有网络, 信息的不畅通, 消息的闭塞, 生活状态的落后以及基础教育的相对落后, 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求知最关键时期, 见识、认知有限、在智力潜能的开发的欠缺又形成了贫困大学生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的明显差异。由此也导致了部分贫困大学生的过分自卑心理, 以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受挫。

2、亲子关系的缺失以及内心的不平衡状态, 经济上的拮据导致其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缺乏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根据统计分析有78%的来自多子女家庭, 据调查其中有近48%的贫困生表示家庭缺乏关爱和温暖。家庭亲子关系的缺失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甚至对家庭及其父母未产生认同感。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回避的方式封闭自己, 由于缺少同伴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性格内向, 自轻、自贱、自畏等偏离的自我意识也极易产生, 退缩的外显行为特征尤为明显。贫困大学生中有16%的同学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现实的差异和不公, 言语上刻薄, 在行为上叛逆, 甚至导致人际危机。同时又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 客观上又加速了自我封闭的性格的形成。

3、渴望成才, 意志品质坚强, 成就动机强烈

据调查数据分析, 有77%贫困大学生从小由于家境的贫穷使之从小就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同时导致了心理的早熟, 从小就为父母分忧, 穷则思变,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动力相当强烈。意志品质, 克服困难的毅力相对坚定。因而在自立、自律、恒心和忍耐力反而往往要优于非贫困学生。高强度的成就动机推动着他们不断努力, 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利用网络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1、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牲, 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该档案应该包括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特别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予以高度关注。根据建档的不同档案, 确立不同的教育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和贫困的信心, 同时, 该档案也有利于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建立, 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和经济帮扶功能充分发挥, 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学校资助中心、班级、生活部等机构和组织对他们进行自助、助人、服务社会教育, 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 勇于面对客观事实, 树立战胜贫穷和困难的信心。帮助他们正确的自我定位, 设计好近期, 中期和远景目标, 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2、开通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微信是新媒体, 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完全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微信公共平台有1对1交流功能, 可针对不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提供1对1的对话疏导。微信的消息推送功能以发送语音的形式, 使教育者与贫困大学生交流信息的传递更具人性化, 更贴近生活。开通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也可实现心理疏导一对多的交流, 增加交流的互动性, 更有利于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间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对他们突出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 可进行分析、讨论, 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且竖立信心。同时通过微信公共平台组织贫困大学生以自身为主角, 开展一系列“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 使他们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 不仅仅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 也消除了孤独感, 同时自身的人格也得到升华。

3、拓宽交流渠, 提高交际能力

针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相对不高, 乐群性相对较低, 心里也比较自闭的特点, 可利用校园微信公共平台实现大学生间文字、图片、语音等方面的互动沟通, 拓宽贫困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渠道, 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校园微信公共平台, 可开展“肯定性团体训练”及各种社交技巧训练, 实现认知重建, 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能,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

4、让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园微信公共平台管理

通过让贫困大学生参与校园微信公共平台管理, 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增强自尊感和成就感。从微信平台管理的社会实践中找回自尊感, 找到成就感, 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 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和信心, 懂得拥有知识和获得自信就是拥有财富。

5、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高校要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 正面引导师生以平等友善的心态来善待贫困大学生, 不仅不能歧视他们, 还要多理解、多帮助他们, 尽量减轻他们的贫困感和自卑感。在班集体、伙伴群和小群体中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氛围。调适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 开启其封闭心灵, 增强其交往能力, 从经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帮助他们。高校微信公共平台是校园师生获取校园新闻的主渠道, 是营造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师生只要通过微信搜索到公共平台号或二维码, 即可加入参与自信互动, 获取新闻、休闲娱乐信息等, 随着微信公共平台功能开发得越来越多, 学校提供的新媒体服务就越多, 为大学生营造出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 有利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子华.《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1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策略.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行为,教育对策,思想冲突

当前, 伴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而来的是高校贫困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与这一特殊群体共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与尖锐化, 且据相关统计表明, 高校贫困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特征以消极方面为主, 因此, 如何在高校扶持与教育的过程中对高校贫困生做出正确引导, 为他们重塑信心, 需要各个部门与各个环节的配合与协作。接下来笔者将在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与系统化的分析探讨。

一、高校贫困生当前的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一) 物质条件的落后所带来的思想自卑

我们知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 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如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但在国内高校当中, 普遍的情况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基础条件的缺失而追求不切实际的被虚荣与繁华所遮盖的所谓的“尊重”。当前的高校氛围与环境也有利于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等非正常心理的滋长。大学生所用于物质方面的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在此过程中, 贫困大学生由于从小生长的贫困环境而培养起来的更加脆弱的自尊心与敏感性便会被放大, 而外化表现为其较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更在乎物质所能够带来的被人的尊重, 反而忽略了真正的尊重是来源于对精神与思想的钦佩才产生的道理。

生活上的贫困所引致的自卑心理影响极大, 不仅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忽视掉自身的物质基础生活的满足而去追寻所谓的“面子”来填补他们本就空洞的自尊心与虚荣心, 更有甚者会以此为理由给父母和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这样的自卑往往会使得他们羞于在人前展示自己, 从而在大学中错失了很多的表现与发展机会。

(二) 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闭塞性

在大学生活中, 大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同学与形形色色的人, 而如何与他们进行好的交往交际就值得思考。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其思想内涵与倾诉欲望会较其他人更加强烈, 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交往与倾诉欲望较一般大学生则会更加明显。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家庭生活所能提供的微博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 精神需求则会显得较为旺盛。但我们知道, 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性与半成人化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条件的, 如聚餐、唱歌等等。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使得贫困大学生只能望洋兴叹, 进而产生逃避的心理, 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更有可能对其的心理状况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此过程中所建立起的人际交往与同学情谊。贫困大学生成为此人际交往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并逐渐被忽略, 被忽视。他们更多地习惯于独来独往, 自己完成学习与生活, 逐渐丧失了人际交往所带来的优势, 不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缺乏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导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生活也日益成人化, 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个人发展等等都被蒙上了金钱与利益的面纱。社会不良风气与扭曲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而贫困大学生长久在这样的恶化的环境中生活, 会使得他们自身也或多或少沾染到这样的不良习气。在他们面对现实无力挣扎只能随波逐流的同时, 更加会加深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与厌恶, 甚至将这种反感情绪迁移到父母身上。这就导致了贫困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扭曲。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的家长所付出的金钱与精力更多, 而这样的付出非但没有换回子女的体贴与回报, 反而招致了子女的埋怨。这样畸形的观念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观因素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的还体现在贫困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以及为取得经济利益而牺牲很多,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评价与期望, 这对将来大学生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 我们知道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不正确观念的树立若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 其所带来的危害将会是一生的。

(四) 对国家、学校等相关扶持缺乏感恩及回报思想

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将来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国家每年都会对部分贫困大学生进行奖学金以及助学金的资助。当然, 部分社会人士也会在高校设立专项的助学金以及相关资助项目。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接受资助之后并没有合理利用获得的捐助资金, 而是用于人际交往、个人消费品等方面, 甚至有很多受捐贫困生秉持的思想就是用这些资金“改善生活”。

诚然, 高校贫困生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发展中贫富分化的必经之路,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贫困大学生, 在接受捐助的时候, 切不可以冷漠的姿态来面对, 甚至是碍于自尊与面子嗤之以鼻, 更何谈感恩与回报之心。长此以往, 捐助者的善行得不到体谅与传播,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与关爱程度。

二、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 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因素等, 高校在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时会对此方面进行考虑, 而这也直接导致相较于其他一般学生, 贫困大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会更加倾向于学习, 而导致其他方面教育的忽略。在对高校贫困生教育进行改革时, 要加强对其除学习之外的相关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如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由于当前贫困生认定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 所以首先要在贫困大学生中树立的观念便是诚信意识, 避免当前很多学生家中并不贫困而得到补助, 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也使得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切实的资助, 避免由于这种现象所导致的心里不平衡等。

(二) 利用学校资源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经济环境较差, 而对比当前高校中盛行的攀比之风, 他们在内心的自卑感便会更加凸显, 而伴随这种思想的就是其行为上的改变。如远离人群, 极少参加聚会等活动, 此外还包括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进行的不道德行为等等。这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非常不利。高校中通常设置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或者与培养大学生正常心理素质的社团, 学校可以主动寻找这些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社团活动。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 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个人隐私受到严密的保护, 因为这部分学生往往具有更加脆弱的自尊心, 若是没有注意这一点, 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 完善当前的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由于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漏洞, 如认定标准较低, 没有监督以及回馈体系, 导致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得到助学金或者奖学金之后用于其它方面。笔者建议, 在进行助学金或者奖学金评定时, 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 避免学生鱼目混珠, 浪费资源。在学生使用助学金的过程中, 可以由学生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档案, 用以记录所得助学金的使用方面, 避免学生在此过程中极度膨胀起来的虚荣心。有了监督体系之后, 反馈体系也是不可缺失的, 这有利于相关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反馈体系方面, 学生需要在得到助学金之后相关成绩如学习成绩以及思想道德相关课程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因为在解决物质问题的前提下, 作为大学生在学业上的投入是必须的。

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是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的产物, 而这也为高校如何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教育更应该摈弃以往的僵化模式, 转而采取更为人性化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帮助和扶持。也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 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问题与精神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而他们也才能够真正在贫困中走出人生的辉煌, 成为对国家建设和发展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傅成仕, 朱春阳.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扰与思想冲突团体辅导方案[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5) .

[2]朱湘虹, 蔡益群.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冲突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

[3]邓璨, 李洁.浅析高校贫困生思想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5 (1) .

[4]慈维丽.谈高校贫困生思想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商情, 2011 (27) .

[5]孙卓, 杨广顺, 刘剑锋, 祭学明, 王亮.试论高校贫困生思想行为现状、原因及影响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2 (32) .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篇11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高校普遍进行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当然贫生的数量也在随之不断增加,贫困生的心里健康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然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针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来认真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特点,针对性的给出对策,从而帮助贫困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个别群体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可以直接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一下7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是否拥有加强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规划;第二,是否能够正视自我,拥有准确的自我认知;第三,是否能够拥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第四,是否可以和同学、老师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否合群;第五,是否拥有稳定的人格特征;第六,是否拥有很好的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第七,是否拥有和其年龄相符合的行为特征。

2、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大部分的贫困生,最初仅仅经济贫困,但是长期的经济贫困非常容易使这一部分群体产生负面的情绪以及强烈的挫败感,加上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非常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自卑、焦虑、怨恨等等。

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和避免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经济贫困等现实原因,导致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贫困生形成健康、正常人格特征,助其成才以回报并服务社会。

二、高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据江苏大学孙永明老师对江苏大学的贫困生和其他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高校贫困生中有13.4%经常性的出现焦虑症状,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的5.9%;同时有20.92%的贫困生有较重的抑郁倾向,而普通大学生仅仅只有2.4%;另外还有32.8%的贫困生认为自己存在人格心理问题。以下是此次研究中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总结。

1、自卑和焦虑心理

自卑和焦虑是大部分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大部分贫困生在大学以前都是一群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特点,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各种现实的经济原因导致出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非常容易导致其产生自卑和焦虑等应激反应,而如果这种应激反应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超越了贫困生心理所能够成熟的范围,就非常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回避大学生活,学习兴趣低落等等。

2、敏感和依赖心理

敏感和依赖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点,但是由于贫困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特点,非常容易使他们出现敏感过度和过度依赖的心理特点。同学和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刻意的放大,并视为对自己的嘲弄。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刻意的避免和室友以及同学发生正常的交往关系,以及刻意的回避集体生活与活动等行为。同时这些刻意的回避又会导致其出现强烈的挫败感,并形成依赖心理,表现为缺乏自信、无法自立和自主,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自己的主张,总是希望其他人能够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将这种帮助视为同学对自己的认可,产生对于获得帮助的依赖心理。而一旦这种帮助被拒绝,又非常容易刺痛他们敏感的神经,并被放大成为同学看不起自己的表现,进而再一次加重了其依赖心理。

3、嫉妒和怨恨心理

嫉妒如果可以得到正确的对待,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嫉妒是贫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贫困生而言,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内心的嫉妒心理,就非常容易产生怨恨同学、怨恨社会、怨恨领导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嫉妒是一种非常容易出现的负面心理,尤其是对于贫困生而言,经济条件之间的落差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产生嫉妒心理也是正常,但是如果这种嫉妒心理无法得到释放,就容易转化为对非贫困生的怨恨。少数严重者还可能会在行为上对被嫉妒者进行攻击,用他人的痛苦来平衡内心的不平,让自己得到满足。

4、压抑和孤僻心理

压抑和孤僻是很多贫困生都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之一。由于和非贫困生很难找到共同的语言,导致这一部分学生不得不经常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心理,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表现。而导致这些负面心理出现的原因,往往也是贫困生自我处境所导致的,比如经济上出现了拮据的情况、身体上出现了问题等等,他们都不愿意去寻找帮助,进而导致他们经常会感到孤独、空虚和困惑,进而表现的异常孤僻,但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局限性,又无法激发其走出这些困惑的想法和决心。久而久之,压抑和孤僻必然使其出现精神放方面的疾病,比如缺少年轻人应该又的朝气,缺乏热情,整体的怨声载道,总是感觉身心疲惫,严重者还可能会产生轻声的念头。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提前预设性

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首先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是自卑和焦虑,这种心理特点可能从其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已经出现了。而对于现行的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往往都局限在了贫困生进入高校之后,而没有在其進入高校之前就进行干预,从而导致贫困生对于其将要面对大学生生活缺乏基本的预见性。因而当期内心深处对于大学的憧憬和现实的残酷形成强烈的落差之时,必然会表现出自卑和焦虑。

2、社会对待“贫困生”群体存在偏见

敏感和依赖心理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社会性,当今时代金钱之上的社会意识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贴上贫困的标签,大学也未能避免,比如在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攀比的风气,甚至很多高校学生,为了穿名牌、用品牌手机,出现了“裸贷”的事件。这样的社会风气,必然会让贫困生更加的敏感,使其形成依赖的心理,靠别人的帮助、赞美来获得存在感。

3、学校对贫困生的帮扶方式存在不当

嫉妒本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比如有的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帮助的时候,为了体现公平和公正,因此都会采用公开贫困生的信息,进而加重贫困生本身就存在的嫉妒心,加重其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在对待贫困生的方式上,绝对公平也是很难做到的,也容易加重这些学生的怨恨心理。

4、学校社团组织对贫困生的心理帮助工作存在不足压抑和孤僻是很多贫困生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但是,如果可以帮助这些贫困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及让他们获得和自己有着同样兴趣的朋友,那么压抑的心理就会立刻得到四方,并且不会可以的让自己孤立起来。但是现在的学校社团,往往不会将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当成自己的责任,甚至不愿意接纳贫困生的加入,进而促使这些贫困生陷入一种求助无门的境地。

四、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高中阶段,提前助其摆脱自卑和焦虑心理

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大部分贫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片面的认为大学是美好的,是象牙塔,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地深处的自卑和焦虑。由此,要想避免贫困生进入大学之后出现自卑和焦虑的心理问题,就应该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让贫困生做好与非贫困生相处的准备,使其对大学生活形成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如此即可避免其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自卑和焦虑的心理,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

2、建立独立的“贫困生”心理干预部门,助其摆脱敏感和依赖心理

敏感和依赖心理是一种比较容易通过心理干预就能够摆脱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贫困生而言,高效应该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干预部门,不仅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同时也要让各年级的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学习一些心理援助技巧,如此才能够帮助所有的贫困生摆脱敏感和依赖的心理困境。

3、加强对贫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助其摆脱嫉妒和怨恨心理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效在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要远远低于经济上的帮扶,由此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是却加重了他们的嫉妒和怨恨心理,使贫困生产生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对于贫困生的帮扶方面,应该警惕贫困生出现“身心”贫困的问题,并正对贫困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其摆脱嫉妒和怨恨心理。因此在帮扶的方式上一定要绝对的正确,比如可以让贫困生参与社会福利院、残疾儿童的自愿者工作,如此不仅可以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可以让他们正确的对待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高校社团活动,助其摆脱压抑和孤僻心理

社团是大学生活最具有色彩的一个部分,遗憾的是,贫困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原因,无法像非贫困生那样多才多艺,所以很多社团都不愿意接纳他们,从而使他们陷入更加压抑和孤僻的状态,所以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让其担任其帮助贫困生的责任,积极的接纳贫困生的加入,如此必然能够极大的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程森成,夏江敬.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4)

[2]张永红.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5,(16)

[3]谢君萍.关于加强贫困生心里健康教育的思考[J].浙江工商職业技术学院报2005,(1)

[4]孙永明,钱秋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

[5]夏珊.探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报,2013,(5)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 篇12

一、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措施

1. 成立学生资助中心, 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为实现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8年5月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 建立了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队伍, 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力和制度保障。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资助中心由一名教师负责, 下设由学生组成的资助中心常务助理和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 具备完备的工作职责、管理条例、工作机制、工作计划等, 是一个为贫困学生服务, 对贫困学生管理的组织。学生资助中心的成立全面促进了全院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建立贫困学生评议体系, 创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的新模式。

当前, 贫困学生的教育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探索, 目的是实现贫困学生评价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该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写实性评价或民主评议打分的做法, 其核心为“量化评价、公开自评”。

每年国家和学校划拨给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总额超过170万元, 为了让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资金奖励给最优秀的学生, 资助最需要的学生,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立了贫困学生评议体系, 在全院范围内对贫困学生进行评定的考核, 作为奖助学金评定的依据。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名贫困学生进行自评和民主评议。通过学年总结会的方式, 让贫困学生总结自己的思想情况, 个人家庭经济情况、消费情况、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等, 然后进行自评, 全班同学针对上述五个方面, 从备选项中进行选择, 对该名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自评和民主评议结果将转化为分值的形式体现出来, 在全班贫困学生中按分数高低排出名次, 以此结果作为参考条件, 按照《沈阳农业大学国家 (政府) 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自强奖学金评选办法》的规定进行奖助学金评定。此评议方法具有客观性、公平性、公开性、量化性等诸多优点, 使评定依据有据可查, 降低了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增强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该评议方法实施两年来, 全院无一名贫困学生对奖助学金评定结果产生异议, 极大提高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实效性。

3. 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 为制度制定提供依据。

在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贫困学生中开展“贫困学生现状”问卷调查活动, 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学习、生活、思想三部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有47.6%贫困学生的课余时间用来学习, 而其他同学或者打工, 或者上网玩游戏;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贫困学生占71.1%, 相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月消费千元左右的平均值来说, 这部分学生的生活条件很差, 由此而导致22.7%的学生心情压抑, 对前途感觉一片迷茫;超过一半的贫困学生认为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强自立的性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对于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而建立更加完善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是约束学生良性发展, 保证资助政策实施的有效措施, 因此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探索新的模式。

4. 评选“自强之星”, 使榜样力量得以传扬。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专家申自力说过, 人的潜意识里总需要获得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价值的肯定。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得不到满足、得不到肯定。所以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组织能力等方面实现自我满足。为了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习, 帮助贫困学生建立信心, 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由学生自主报名, 班级推荐, 辅导员推荐, 院资助中心评定审核在学习、文体、组织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在全院范围内宣传表彰。在表彰“自强之星”的同时为贫困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带动贫困生发掘潜力, 发挥特长, 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 前进有方向。

5. 开展诚信教育, 塑造学生诚信品质。

为了积极响应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系列活动的号召, 加强贫困学生诚信教育, 提升贫困学生道德修养, 营造诚信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才, 在全院贫困学生范围内, 举行以“诚信铸就品质, 诚信决定未来”为主题的诚信征文活动。共计352名贫困学生参加了征文活动, 学生在文章中纷纷表达了对诚信理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体现了“守信为荣, 失信为耻”的中心思想。最后评选出5篇文章在学院范围内宣传报道。此次活动将对减少贫困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材料弄虚作假现象、减少贫困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开展感恩教育, 培育学生感恩回馈的思想。

贫困学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资助力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社会各界也为资助贫困学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为了培养贫困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资助他们的集体或个人心存感激, 懂得回报, 学院组织了以感恩教育为目的的“回馈社会, 爱心捐助”活动, 贫困学生捐出自己的钱或物品, 捐助给更需要的人, 将爱心传递,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通过此项活动, 培养了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 激发了贫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了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的实施成效

1. 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为贫困学生评选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实施两年来, 已对1287人次贫困学生进行认定、评议, 材料真实完备, 评定各类奖助学金1234人次, 无一名贫困学生对评定结果产生异议。

2. 通过诚信和感恩教育活动, 学生“诚信为荣, 感恩

回馈”的思想正在逐渐形成, 各项志愿者活动参与踊跃, 效果良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215名毕业生, 目前银行反馈的还款记录均为良好。

3. 通过“自强之星”的评选, 使广大贫困学生发展有目标, 前进有方向。

贫困学生的获奖学金比例2009年较2008年提高2个百分点, 违纪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践证明, 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实施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是切实可行, 卓有成效的。

4. 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保证

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公平性, 而且评议过程既给铺张浪费的贫困学生规范了约束条件, 也为迷茫中的贫困学生指明了方向。贫困学生评议体系的建立对于做好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办法

1.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反映的是贫困学生的普遍情况,

不能反映出有特殊情况或家庭发生突变等个别学生的情况。因此还要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 使资助工作有的放矢, 增强工作有效性。

2. 贫困学生评议体系中的民主评议部分是公开评议,

这对很多性格内向、不能正确认识“贫困”问题的贫困学生是个挑战。因为贫困学生在心理上往往很脆弱, 自卑感很强, 因此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 在贫困学生认定过程和评议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维护贫困学生的尊严。

3. 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容易流于形式, 不能深入人心。

因为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 难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消极言论的影响, 拜金主义、攀比思想、读书无用论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使很多贫困大学生急于求成, 误入歧途, 所以对贫困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更需要坚持连贯性、系统性, 循序渐进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建立更加成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培养贫困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为探讨依据, 探索了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实施措施不力,实施成效,完善办法

参考文献

[1]金小平.独立学院贫困色工作的几个问题[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8) :72-75.

[2]李林, 周震.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现状及助困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 2007, (6) :19-21.

[3]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2) :96-102.

[4]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2006, (7) :65-66.

[5]李娟维, 和建华等.论如何做好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16) :57-59.

上一篇:收益法评估下一篇: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