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精选9篇)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1
辽宁省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全面建立以来,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辽宁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对辽宁省基层动物卫生体系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就行政与业务双重管理机制、公开招聘用人管理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机制、基层区域化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与乡级政府间良性沟通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制度化管理机制、村级动物防疫员县乡双重管理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机制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构建了对乡镇动物卫生体系实行行政与业务双重管理机制
按照OIE的定义, 兽医工作实行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制度是指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兽医, 对涉及动物健康和人类安全的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制品等进行兽医卫生监督管理, 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制度。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对兽医突出了统一的、全过程的管理, 他们在管理体制方面, 几乎都运用了兽医机构“垂直”管理的制度。虽然国外兽医管理制度较为先进, 但不完全适用于辽宁省动物卫生体系。辽宁省乡镇动物卫生体系不单单行使兽医有关职能, 具体承担涉及畜牧、兽医、畜产品安全六方面职能。基于此, 辽宁省基层动物卫生体系构建了双重管理机制。一是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行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人、财、物、事的管理权, 实行垂直管理。二是县级业务部门依据各自的业务分工分类指导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开展。协调了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关系, 做到了工作协调与工作配合的统一。
2 构建了乡镇动物卫生体系公开招聘用人管理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机制
辽宁省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录用工作基本上实行从系统内和面向社会公开招录, 通过条件审核、笔试、考核、公示程序, 择优录用。部分地区对已录人员实行聘用管理, 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业务工作开展实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 制定考核管理办法, 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定期和不定期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人事任免及奖罚依据。全省乡镇动物卫生体系的人员录用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 增强了竞争意识, 促进了人才交流, 推动了工作开展。
3 构建了基层区域化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为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落实责任追究制,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区域化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区域岗位管理责任制, 明确区域、明确责任、明确人员, 按区域分工负责。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自身职责, 负责本行政村内全部工作。建立了动物卫生与畜牧饲养等信息资料微机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微机化、网络化管理。同时, 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 对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出现问题的, 进行逆向追查。
4 构建了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与乡级政府间良性沟通协作配合工作机制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是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 但其驻地基本都在乡镇政府驻地, 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经过多年的运转, 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当地乡级政府建立了密切关系, 明晰了各自工作职责, 形成了良性互动, 经常相互沟通情况, 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形成了良性沟通协作配合工作机制, 有力促进了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各项工作的开展。
5 构建了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制度化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 建立了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工作室管理制度;重要仪器、设施、设备、交通工具等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设施状态标识管理制度;免疫抗体监测管理制度;标识、书证管理制度;检疫管理制度;消毒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死亡畜禽收集、统计管理制度;疫病监测制度;样本采集管理制度;预防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外引动物管理制度;各项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各类信息统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各有关职务、岗位人员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制度;举报、异议受理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22项制度。实现了对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制度化管理。
6 构建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县乡双重管理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机制
辽宁省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聘, 由村委会推荐、乡级政府审核、县局培训考核确定, 县局与乡镇政府共同签发聘用协议书, 明确聘用时限、责任义务、补贴发放及标准等内容。业务工作开展实行工作目标量化考核管理, 制定考核管理办法, 实行绩效挂钩。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定期和不定期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奖、罚的重要依据。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2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年来,还有部份地方村级动物防疫网络还未建立健全,成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村级防疫工作条件差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难于保证常年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群众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主动配合性差.由于我市地处西部山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不按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
1.3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华蓥市辖13个乡镇(街道),有4个乡镇畜牧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其他乡镇畜牧站的办公条件也很差,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2、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行政管理。动物防疫工作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且是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动物防疫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和目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2 建立完善机制。各地应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完善动物防疫监测预警体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对乡镇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逐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积极提升乡镇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
2.3 广泛宣传发动。动物防疫必须依靠广大群众,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人民群众的动物防疫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疫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的能力。
2.4 搞好防疫监管。要继续采取“五强制”(强制免疫、强制隔离、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检疫)措施,切实加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健全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动物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做到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各级政府要建立一支反应迅速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立即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快速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5 坚持依法防疫。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要确保三个100%。做好畜禽免疫和耳标标识的佩戴工作。春秋两防工作结束后,应加强督促检查、查漏补缺,对免疫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力争使畜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耳标配戴率达到100%,对新补栏畜禽、怀孕畜、仔畜、漏免畜及因病缓免畜要及时补针,做到动物防疫密度常年保持100%,以全面提高畜禽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探析 篇3
1 认清形势, 选准工作突破口, 明确动物防疫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近年来, 昭平县面对国内外日趋严峻的疫情形势, 借势、造势启动领导, 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契机, 以健全完善县乡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为重点,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取得历史性突破。到2008年底, 全县县、乡两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监督管理和渔牧兽医站全部落实了“三定”工作, 全部定性为全额事业单位, 国家和自治区对基层站办公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步到位, 部分乡镇站已建成使用, 行政村的动物防治员其防疫工作报酬也得到财政补贴, 从而保障了昭平县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 改变了基层动物防疫站的形象。全县现有国家在编在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5人, 其中高级兽医 (畜牧) 师2人, 中级兽医 (畜牧) 师17人, 每个行政村均有1名动物防治员, 协助县乡科技人员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和疫情测报服务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有较健全的动物防疫机构和一定的技术力量作保证。但目前正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岗位设置管理) 改革, 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应按照“强化动物防疫公益性职能, 放开搞活经营服务职能”的原则, 在稳定县、乡、村渔牧兽医站 (村) , 保证人员工资 (补贴) 由财政拨付的同时, 要不断充实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等专业技术力量, 全面提高一线防控能力, 确保县乡防疫工作有机构、有能力、有队伍实施各项防疫措施, 从而有力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并进而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1]。
2 集中资金, 完善防疫基础设施、设备, 增强预报、诊断、控制动物疫情能力
目前昭平县动物防疫、检疫等疫情测报控制体系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仪器设备不完善, 防疫人员诊断技术落后, 县局兽医实验室连常规项目的检 (化) 验工作都无法开展, 乡镇、村的兽医至今仍靠肉眼、体温表、临床经验诊断病症, 这些是当前昭平县动物防疫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 渔牧兽医主管局要坚持科学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 通过项目积极向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资金, 以县级兽医实验室为重点, 加强动物疫情监控体系的实验室建设, 建成集动物疫病诊断、疫情信息处理、预警预报、动物及其产品安全追溯, 重大疫情扑灭协调为一体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体系, 增强预报、诊断控制动物疫情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实验室高精尖仪器的使用技术培训, 落实标准化的诊断试剂与诊断方法, 为及时有效地做好动物的防疫灭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和技术保障, 确保对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种中在县内主要流行的病种基本能进行感染症状的监测、免疫抗体检测和实验室诊断, 并可对常用的药物、重金属等添加剂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及国家禁用的“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保证动物疫情的及时预防控制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2]。
3 加强农村动物疫情监控, 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协检员, 实现县、乡、村动物疫情信息报送及时畅通
在昭平县农村, 动物多数为散养, 数量少, 每户最多10头 (只) 左右, 如果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动物不明死亡, 损失不大, 农民们都不报告, 也不请兽医诊治;甚至在部分养殖场里, 也曾出现动物批量死亡现象, 因数量不是很大, 也没有得到诊治和报告。因此, 在农村散养动物方面, 其疫情监控报告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必须转变观念, 变被动为主动, 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协检员 (主要由村级动物防治员兼任) , 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 协检员要按照巡视、检疫规程实施工作, 要对所负责村里的所有农户散养的动物进行登记备案;对重大动物疫病, 要采取突击防疫与常年防疫相结合的办法, 按计划尽可能进行全面免疫, 建立相应的免疫档案, 实现100%监测;对新购入、新生、宰杀、销售的动物要及时入册;对异常死亡的动物要追查去向, 防止染疫动物被擅自处理, 扩大疫情[3]。当协检员发现有农户散养的动物出现异常死亡、批量死亡、失踪等现象时, 应给予高度关注, 谨慎调查、诊断。当初步怀疑为传染性动物疫病时, 应立即向当地乡镇渔牧兽医站报告, 再由乡镇渔牧兽医站上报县级动物防疫监督部门, 并及时做好相关的隔离、防护措施, 保证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处置。
4 实行兽医竞争上岗目标制, 切实提高基层队伍素质, 多渠道加强畜牧兽医人员专业培训
乡村畜牧兽医人员素质是决定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标志。针对目前昭平村级动物防治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青黄不接的状况, 渔牧兽医局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是确保事业稳步发展重要保证的思想, 通过竞争上岗制, 让有能力、有技术的年轻人员尽快纳入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中来, 淘汰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部分村医。此外, 还要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有条不紊、分门别类的进行培训, 鼓励村级兽医员参加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的资格学历学习, 逐步提高素质, 从而建立一支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运转畅通、保障有力、适应当前新时期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充满活力、有战斗力、有朝气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4]。同时, 要采取“送出去, 请进来”等方式, 各有侧重地加强对县乡两级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督执法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提高其业务水平, 为动物疫病诊断、预警预报、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培养高素质的人员, 在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 能够及时、快速、高效、有效地到位进行应急处理。
5 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 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动物疫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追究制和防疫工作经费, 坚持“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 对动物免疫做到应免尽免, 不留空档, 建立有效免疫屏障;要以防疫、检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重点, 扎实抓好国家扶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全面落实, 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预报、控制措施的全面落实, 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解决好农户养殖生产中疫病风险和畜产品安全问题, 为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的完善, 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郑泽红, 杨明轩, 潘钦惠, 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 2009 (11) :20-21.
[2]吕良西.做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5) :59.
[3]章晔.基层动物防疫经验交流[J].中国动物保健, 2009 (10) :78-79.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4
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增强农村卫生服务功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素质好、效率高的专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邹坞镇中心卫生院按照“外观形象好、内部设施齐、人员结构优”的统一标准,结合我镇农村卫生现状,在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于10月9日上午,北安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暨邹坞镇中心卫生院门诊部正式投入使用。区卫生局副局长殷茂萍、区卫生局副局长沈传君、邹坞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李利萍、卫生院院长周广喜及区镇村三级相关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北安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地86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平方米,由村委会投资30余万元建设而成,房屋产权属村委会所有,由卫生院无偿使用为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周边人口近5000余人。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标准要求,高标准施工,合理布局,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健康资料室、值班室和药房,卫生院投资5万余元,全新配备了基本医疗设施。
在管理模式上,由卫生院实行“五统一”管理,整合周边乡村医生,对人员实行统一调配,以卫生院派驻专业人员为主;对药品实行信息化采购统一调拨;对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对业务实行统一考核;对人员工资实行统一发放。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价销售,认真落实新农合政策,让参合农民就诊现场减免医药费50%。充分发挥村级标准卫生室的职能,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邹坞镇中心卫生院王乐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篇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但面对当前的疫病防控形势, 仍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大家参考。
1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性设施比较薄弱, 设备比较落后
在一些发达国家动物防疫工作采用的是兽医官制, 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经费由国家财政予以支出。而我国的防疫经费由谁支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其结果是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或缺失, 疫病检测手段落后及预防控制物资缺口很大, 很难保证疫病的预警、预报及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提高, “断网、人散”的状况时常发生。
1.2 技术人员素质比较低
基层防疫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 有将近一半的技术人员是中专或以下学历, 大多数人员年龄偏大, 几近退休, 工作也缺乏积极性。由于编制限制, 使得一些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极其低下, 无法维持正常家庭的生活需求, 导致原有专业人员严重流转, 形成专业性人员严重匮乏的状况。
1.3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我国各省市及县区都有兽医局、动物疫病的防治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但由于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 相互之间的职能比较混杂, 政事也没有区分, 导致一些范畴的管理层次过多, 重复管理很严重, 人员与经费处于过剩和浪费状态。而有一些范畴的管理又处于无人问津的盲区状态, 导致防疫缺失, 以至于成为防疫安全的重大隐患。
2 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提高对防疫体系建设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动物疫病的控制越发困难。一些重大的动物疫病的传播速度也随着各类交通工具的提速而成倍的提高, 危害也在不断加剧, 致使人畜共患病也在不断增加, 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收入, 而且已经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可见, 加强防疫体系建设的的重要性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级防疫机构必须理顺机构, 分清职责, 加强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建设, 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扫除防疫盲区。提高薪金待遇, 吸引更多的优秀专业人员, 加强队伍建设, 使我们的防疫体系真正成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2.2 加强充实队伍的建设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最重要的构成就是防疫队伍, 他们承担着与动物相关的一切工作, 比如防疫、检疫、卫生检查等等。因此, 要想搞好防疫工作就必须首先搞好队伍建设, 这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可以利用财政转移的支付手段, 将动物防疫设施以及经费, 以及人员薪酬纳入财政预算, 将防疫人员的人事管理划入公务员管理, 运用法律、行政、以及技术等等方式与手段来建立一种动物防疫体系的责任制以及追究制等, 从而保障动物防疫体系的健康发展。
2.3 要加强监督
要加强《动物防疫法》的执行, 在该项法律中, 规定了相关的义务性以及禁止性规范, 在工作中, 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违反法规都应该及时的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追究责任, 执行法律制裁等, 对于防疫秩序、检疫秩序、以及防疫的监督要切实的维护并及时监督。
加速基层卫生和妇幼体系建设 篇6
一、强力推进抓整合, 实现资源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 我们借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大好机遇, 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顺利实现了卫生计生机构和业务的全面整合。一是快速推进机构整合。按照县委、县政府卫生计生机构改革要求, 在行政机构整合到位后, 迅速组建基层卫生和妇幼健康管理办公室, 承担卫生和妇幼健康工作职能。同时, 将县计生服务站整合到县妇幼保健院, 成立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保留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两块牌子。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并入辖区乡镇卫生院, 加挂乡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站门牌, 在各村卫生室加挂村卫生和计生服务室, 确保县、乡、村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健全。
二是合理解决用人机制。院站合并后, 针对业务融合难、身份不统一等问题, 我们坚持“大稳定、小调整、优结构、深融合”的工作思路, 对原乡镇计生服务站站长直接转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或院委会成员, 将村医纳入村计生服务工作序列。针对人员身份及工资待遇不统一问题, 采取从业资格考试的办法, 将原计生站技术人员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 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保证了卫生、计生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
三是专业职能深度融合。在科室设置上, 按照充分保障计生服务工作要求, 在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中心增设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婚检孕优咨询室, 负责全县妇幼健康服务的组织管理、业务培训、督导考核等业务;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和门诊部分别设立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和计生服务咨询室、药具发放管理室, 将计生服务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及门诊妇产科业务有机融合;在村卫生室设立计生服务室, 将计生宣传、育龄妇女健康体检和孕前优生服务的组织协调、药具发放等工作交由村医去落实。在信息共享上, 把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整合为卫计信息中心, 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运行高效、服务便捷的卫生计生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了信息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明确目标抓“两创”, 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按照省市“两创一提”的总体思路, 我们以积极争创基层卫生工作先进县和先进乡镇为抓手, 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 提升了全县基层卫生计生整体服务能力。一是认真谋划, 总揽全局抓“两创”。为保证“两创”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 先后出台了《保康县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保康县“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保康县“五化”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 指导创建工作。同时紧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组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师资团队, 根据各乡镇实际工作需求, 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 大力开展业务理论和技能培训, 不断规范服务行为, 使基层整体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二是严格管理, 高点定位创“四化”。在创建“四化”乡镇卫生院工作中, 我们紧紧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培训指导、强化督办检查、强化考核考评、强化奖励兑现“五个强化”, 全面落实创建任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将“四化”创建纳入年度评优表模内容, 对通过省、市评审的单位, 按照评审得分等级, 整合相关资金, 一次性给予10—15万元的奖励, 以经济杠杆撬动创建热情。
三是明确责任, 强化措施促“五化”。在创建“五化”村卫生室工作中, 我们按照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 重点针对建设资金投入困难这一核心问题, 以积极争取“三个支持”为抓手, 全面落实创建任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由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五化”村卫生室创建工作责任状, 将创建任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对符合中央和省财政扶持条件的村, 按程序上报资料, 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资金支持;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村卫生室, 积极争取县财政配套经费和挂点单位扶持资金的支持。对确有特殊困难的村, 直接组织财力、物力, 设法给予扶持。2014年, 全县共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54家, “五化”村卫生室创建达标179家, 5家“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单位全部通过上级评审, 其中歇马中心卫生院荣获全省“十佳四化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
三、健全机制抓公卫,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我们坚持把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惠民工程抓紧抓好, 健全“四项机制”, 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发展。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将项目实施情况列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对项目实施方案、服务规范、绩效考核、资金管理等内容进一步细化, 出台了一系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细则, 在业务管理、具体服务上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全额预算、足额保障各项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 按标准落实乡村医生补助, 并纳入常年预算, 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绩效考核, 专项拨付。
三是健全考评机制。我们建立了分级定期督导考核机制, 由县考核乡 (镇) , 乡镇考核村 (站) , 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总考核, 督导考核结果与项目经费拨付直接挂钩。每次督导后即召开一次项目工作推进会, 通报督导情况, 推广工作经验, 查找问题和不足, 提出整改意见, 促进项目工作平衡推进。
四是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健全以疾控、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业务指导, 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 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实行项目单位一把手负责制,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确保项目工作任务规范落实。在2014年的全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 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卫妇幼项目工作均位居前列。
四、深化改革求创新, 探索卫生运行新机制
我们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 大胆创新, 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具有保康特色的基层卫生工作新模式、新机制。一是不断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针对家庭医生团队在实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进一步对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工作方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进行系统修订和完善, 强化服务保障。全县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率达到40%以上,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达到60%以上。
二是实施分级诊疗服务模式。通过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制定分级医疗标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医保补偿政策等综合措施, 逐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7
1高度警觉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职务犯罪表象
6月16日,农业部通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10起违法典型案例,相关涉案人员在动物检疫职务行为中,因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分别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从中发现,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特别是基层工作实践中,常见的职务犯罪有:
1.1倒卖检疫票证
《动物防疫法》规定,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经查,河北故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贾某,倒卖检疫合格证明,违法出售《动物检疫合格证明》17张、畜禽耳标5 000余套。浙江桐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崇福分所陈某、汤某,为生猪经纪人张某虚开24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致使2 508头生猪未经检疫进入屠宰场。广东南雄市油山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站长何某,为多个生猪贩运人开具空白动物检疫合格证1 694张。韶关市湖口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原站长刘某,向行政相对人开具空白检疫证370张。山东博兴县湖滨镇畜牧兽医站朱某,多次将空白动物检疫合格证留置企业,任由企业出证,致520.05吨鸡产品未经检疫流入市场。
1.2伪造检疫证明
《动物防疫法》规定,禁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经查,江苏沛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大屯镇检疫协检员贾某,两次徇私对申报检疫并运往外省的狗肉产品,伪造名称为 “狗产品”“毛壳狗”的检疫合格证明,致大量非法狗肉产品流入市场。黑龙江铁路兽医卫生处齐齐哈尔段检疫员孙某,为非法经营的牛肉伪造检疫合格证明35张,填写虚假的货主、产地名称、数量等内容。
1.3行政不作为
《动物防疫法》规定,对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及相关物品进行隔离、查封、扣押和处理。经查,四川游仙区动物检疫员文某、贾某,检疫一屠宰场待宰生猪时发现一死猪,未将同圈猪隔离观察并擅许宰杀,违规出具检疫合格证章,致6头病猪肉入市销售。江西高安市畜牧局原副局长兰某、艾某等8名公职人员,在私屠滥宰和病死猪肉非法交易监管中涉嫌玩忽职守犯罪。福建漳平市兽医人员在检疫监管中失职渎职,致大量未检疫的生猪、猪肉及部分病死猪及产品流入市场。
1.4截留贪污公款
经查,山东博兴县湖滨镇畜牧兽医站朱某利用担任站长的职务便利,先后多次侵吞动物检疫费共10万余元。广东南雄市油山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站长何某,收取检疫证费用6.7万余元据为己有。韶关市湖口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原站长刘某,中饱私囊检疫费用1.1万余元。山东阳谷县畜牧局检疫员翟某,一次性将违规收取的0.7万元检疫费用于个人花销。
1.5违规参与经营活动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据调查了解,少数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其管辖区内,违规开设或参股兽药、饲料经销门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随意抬高商品价格,甚至利用职权,强令管理相对人到指定门店购买兽药、饲料;还有部分人违规开设或参股畜禽屠宰加工企业,有的甚至在企业兼职领取薪酬,这些违纪行为,给执法犯法埋下了隐患。
2充分认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职务犯罪危害
发生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职务犯罪,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作案手段并不高明;虽案情大多够不上特别重大,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一定危害性。
2.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首要在发展农村产业。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有关方面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超过46%,养殖业既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也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风险来自动物疫病,若疫病防治断档或出现真空,一旦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大面积爆发,对一个产业而言,带来的可能是毁灭性打击。纵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使国内外部分地区快速发展的猪禽羊产业几度惨遭“滑铁卢”,折戟沉沙,给农民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这既是天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存在人为因素,这样的历史教训十分深刻。从这个角度上说,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事关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事关肉食品市场供给, 事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事关农村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站在新农村建设,站在精准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履职尽责,扎实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2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极易造成动物疫病流行蔓延,科学研究表明,70%的动物疫病可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目前,我国公布的动物疫病多达157种,其中人畜共患病的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布鲁氏杆菌病等26种,如果防疫检疫人员失职渎职,不严格履行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使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防治,或不能有效杀灭或控制病原、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给动物疫病可乘之机,将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动物产地检疫是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近年来,一些地方由于动物卫生监督及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先后出现“瘦肉精”健美猪、病死猪肉、苏丹红鸡鸭蛋、孔雀石绿桂花鱼、呋喃西林多宝鱼等病害畜禽水产品流入市场,引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危及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触犯了法纪高压线。
2.3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干部是社会的一树标杆,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看;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有少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为了一己私利,知法不守法、执法不严谨,甚至执法犯法、违纪违法,特别是个别动物检疫人员奉行“花钱办事、出钱放行、拿钱消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不健康思想,包庇纵容,公然充当 “黑心食品”的保护伞、甚至帮凶,昧着良心干一些违纪乱纪的勾当。这些案例,直接发生在群众身边、 直接损害老百姓利益,破坏了鱼水之情的干群关系,扰乱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纲常,损坏了行政执法声誉,损害了执政为民的政府公信力,长期以来为养殖农户所诟病,被群众所深恶痛绝。
3严密防范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职务犯罪行为
防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中的职务犯罪,重在基层,难在基层,任重道远。强化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防渎职犯罪,关键是要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健全完善法纪廉政体系,加强监督执法人员管理,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3.1强化领导,抓责任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是为政之要。当前,一些业务部门尤其是基层业务部门,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甚至还有少数主要领导有“党建工作太务虚, 业务好才是政绩好”的错误思想;部分单位党建工作抓得不严不实,纪检监察机构形同虚设、人员派作他用、工作流于形式。要进一步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要领导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落实, 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领导,把管事和管人、抓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与抓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律法是道德的底线,法纪应严于律法。要严格执行农业部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工作纪律,推进动物卫生监督规范执法。健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纪检监察工作机构,明确人员, 安排经费。严格行政处罚审查审批程序、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听证等制度, 规范执法程序,实现执法规范化、痕迹化。严格检疫费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检疫人员只收费不检疫、 擅自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搭车收费、贪污挪用检疫费,从制度和管理上严密堵塞执法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绝不给违纪违法者有可乘之机。
3.2提升素质,抓作风建设
新常态下,“提素质强能力”是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客观上说,当前,大多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年龄偏大、收入偏低、执法条件差。部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党纪政纪法纪意识淡薄,自以为手中的权利不大,小打小闹不会引起注意,少量病害畜禽水产品流入市场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认为在基层辛苦一辈子,理应有所补偿,产生了经济和政治待遇上的不平衡心理,在利益诱惑面前“湿鞋”“失足”,走上犯罪道路。要切实加强预防教育,抓好官方兽医的培训,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举办官方兽医培训班、技能比武、行风政风整肃活动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党纪法纪政纪、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检疫理论和检疫技能、财务管理等知识和政策专题培训,特别是加强执法人员的科学理论学习,加强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和作风, 切实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深入巩固、延伸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和守法氛围。
3.3强化监督,抓违法惩处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8
这48亿元将用于何处?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 按照优先安排拉动面广、产业链长、能尽快启动实施项目的原则, 国家新增的48亿元投资将用于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支持7 300多个农村卫生项目, 包括县医院26个, 县妇保站59个, 县中医院72个, 乡镇卫生院1 610个, 村卫生室5 500余个。这些预计总投资26.21亿元, 其中乡镇卫生院的投资占了18亿余元。
二是拟用于支持建设农场、林场和海岛基层卫生机构, 以及包括东部贫困地区在内的卫生院约6 000个。其中全国有农场、林场和海岛基层卫生机构近3 000个, 总投资6亿元左右;卫生院3 300多个, 总投资超过15亿元。
“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 对于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大意义。”毛群安说。
据介绍, 2004年以来我国已建设乡镇卫生院达到3.2万余所。按照1个乡镇建设1所卫生院的要求, 全国现有约3.5万个乡镇中安排过建设的比例达到了94.5%。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 篇9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出台后, 各地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 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1.1 加大对农村基层卫生设施投入
在中央的支持下, 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改扩建。截至2007年, 宁夏安排1.1亿元, 对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设, 为每个中心卫生院配备30万元、一般卫生院配备10万元设备, 为贫困地区每个村卫生室基建补助5 000元、为川区每个村卫生室基建补助2 000元, 并配备3 000元的“十小件”设备, 加大对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力度, 全区共新建、改建2 399个村卫生室, 占应建村卫生室的95%。
1.2 提高农村卫生人员财政补助标准
将乡镇卫生院确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自治区对财政困难的贫困山区给予30%的补助, 川区给予15%的补助。政府对每个乡村医生每月补助300元, 其中对贫困山区乡村医生的补助, 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对川区乡村医生, 自治区补助一半, 县 (市、区) 补助一半。
1.3 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人员培训。利用中央补助地方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经费, 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 使每个乡卫生院有1~3名经过培训的卫生骨干人员。二是加强城市医疗机构支援农村。全区有20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派出的72支医疗队, 医务人员220人, 分别支援8个贫困县医院和60个乡镇卫生院。三是实行高校毕业生支医活动。自治区选拔了150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参加支医工作, 每月给600元补助, 服务2年, 充实基层卫生队伍,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能满足需要
按照一个行政乡 (镇) 由政府举办1所公立卫生院的要求,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特别是山区, 地理面积较大, 撤乡并镇后,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数量减少, 服务半径明显增加, 有的卫生院甚至超过50公里, 据调查, 在山区43.6%的农民到乡镇卫生院要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 51.4%的农民到村卫生室需要半小时以上, 不方便农民就医。当地政府虽然将山区服务半径在15公里以上的原乡镇卫生院予以保留, 但这些卫生院得不到国家的投入, 90%属于危房, 设备拥有量普遍较低, 而且陈旧老化, 不能适应群众的卫生需求。虽然各级财政对村卫生室建设资助, 但建设合格村卫生室需要2~3万元, 每个乡村医生要负担1.5~2.5万元债务。2008年政府对每个乡村医生每月补助提高为300元, 但实行药品零利润, 乡村医生收入还是很低, 特别是年轻的乡村医生, 有的宁愿外出打工, 也不愿意再从事乡医工作。全区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为50岁, 45%以上的村医年龄超过55岁, 队伍老化严重, 村医退休养老问题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很多村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影响到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落实。另外, 配备的常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特别是缺乏急救设备、救护车等, 影响孕产妇的急救和病人的运转。
2.2 农民不能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由于经济欠发达, 农民收入较低, 不能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调查显示, 2006年, 宁夏农民一年患病率为66.13%, 在山区, 因经济困难有病不去医院治疗的占到85.7%。虽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筹资水平低, 每人每年50元, 主要保大病, 住院报销的实际补偿比不到30%, 农民群众要自付70%, 医药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调查, 宁夏贫困户致贫原因中因疾病造成的占52.5%。
2.3 农村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匮乏
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编制不足、人员素质低、能力差等问题。由于实行全额拨款, 2006年, 宁夏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总数为3 365个, 比原来的4 200个少了835个。据调查, 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学历占6.33%、大专占47.47%、中专占30.38%、无卫生专业的占15.85%;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占2.24%、主治医师占15.67%、医师占34.33%、医士占29.85%、无技术职称的占17.91%[1]。农村基层条件较差, 留不住人才,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学历和职称较低, 缺乏卫生专业技术骨干。不能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技术服务, 人力资源匮乏是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2]。
3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3.1 改革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位为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构成。一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一体化服务体系。当前应强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除急诊外首诊必须在乡镇卫生院就诊,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流程,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方便群众就医, 而且是双向转诊的基础、卫生服务和费用控制的“守门人”。2006年宁夏乡镇卫生院门诊达到全区总门诊量39%, 门诊量近400万人次, 与县级医疗机构相比每门诊节约50元, 一年共节约2亿元。二是政府通过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包”来满足农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基本卫生服务包可划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基本医疗服务包, 政府可实施效益比较高的如儿童计划免疫、学校卫生、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等项目;而最有效的医疗服务包则包括:母婴保健、性传播疾病控制、对幼儿期疾病病例的管理 (例如痢疾、急性呼吸道感染、麻疹、营养不良等病例管理) 等, 这些都应列入基本卫生服务包覆盖范围, 它所涵盖的内容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目前一些山区地方病防治也可纳入, 取决疾病情况和卫生系统的状况。面向农民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 低价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强调适宜技术、适宜人才、基本药物医药作用, 不得随意扩展服务内容和从事营利性服务, 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保证普惠性。对于西部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当前西部人均收入还比较低, 农民的承受能力有限, 单单通过增加他们的收入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这些年来, 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 最好方法是通过早期干预使老百姓少得病或不得病。根据世界银行估算, 如果卫生基本服务包能有效覆盖到80%的人口, 那么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至少能减少32%的疾病和疾病负担。建议政府组织专家抓紧研究, 提出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卫生服务包”, 使政府投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挥有效作用, 而且让老百姓清楚自己应该享受健康权利, 明确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负有责任。
3.2 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要根据服务的人口、服务半径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合理布局, 方便广大群众就近就医。改变以往单纯以行政乡 (镇) 数来建设乡镇卫生院, 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一是撤乡并镇后保留的乡镇卫生院应列入国家建设规划;二是要提高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的补助标准, 并将乡镇卫生院职工用房、辅助设施一并考虑;三是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设备配备标准,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救护车, 进一步增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提高诊疗水平, 保证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四是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国家建设规划, 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规范。
3.3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和本土化发展的战略
人才建设是加快贫困地区卫生发展的突破口, 应建立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新型用人机制, 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国家今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支持重点放在人才支持, 采取特招办法, 根据需要而不是编制, 招收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护士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服务, 他们收入应该与县级医疗机构收入相当, 用人单位为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二是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稳定现有人才队伍。三是制定优惠政策, 多渠道地引进急需卫生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解决其住房、晋升、休假、养老、子女入学等问题。四是教育部门要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 专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招收学生, 像师范学校一样, 国家免除所有的学费, 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毕业后必须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对到农村工作的医学院校大学生, 可以退回在校期间的学费 (费用由国家补助) 。五是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 允许大医院医务人员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兼职, 并取得合理报酬, 利用经济杠杆,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提高基层服务质量。
3.4 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的保障机制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属于非营利性机构, 政府主导, 财政筹资, 主要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 按照每千人配备1~2个医生或护士, 将人员工资、运行经费、人员培训经费等内容统一进行核算, 按照服务人口和地域面积, 通过按人头付费或购买服务的方式, 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的数量、发病率、住院率和群众的评价, 实行绩效考核, 按照考核结果兑现补助。要提高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 保证乡村医生每月补助不低于600元;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建立乡村医生的养老基金, 保证乡村医生退休后, 生活上有保障, 解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安心为广大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2006年宁夏卫生统计年鉴[S].
【基层动物卫生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基层动物检疫07-02
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08-21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07-03
基层农技体系建设09-26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07-07
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方案06-29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论文07-10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10-01
清丰县卫生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0-08
构建基层工商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体系的思考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