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2024-09-27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精选12篇)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1

1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

是指动物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认为该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管部门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认定,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简单地说,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是一项以侵权为由,请求审查和以申请按法定程序作出决定的制度。

2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符合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条款,管理相对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1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有关动物卫生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2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封存留验、隔离、扣押、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2.3 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2.4 认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2.5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许可证如《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有依法办理的。

2.6 认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7 不作为的行政行为也是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不作为是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履行《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和义务的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有依法进行动物卫生监行政管理的职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职责,是一种违法行为或失职行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作为主要表现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拒绝履行法定职责。如:不予检疫、消毒、出具检疫证明、发生疫情不积极防控,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以及相关携带病原体的传播媒介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等。

管理相对人对上述动物卫生行政行为不服的,所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都可申请行政复议。

3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应当遵循的原则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司法制度,也体现其它法律制度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准则。《行政复议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贯穿于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活动,应当适合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基本特点的原则。

3.1 不诉不议原则

不诉不议原则是指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有管理相对人提起。如果具体的动物卫生行政行为侵犯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管理相对人未提出复议申请,动物卫生行政主体不得主动进行行政复议。但这不包括内部的行政监督。

3.2 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复议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三条规定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3.2.1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不得拒绝受理。

3.2.2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活动不受非法干预,对于非法的干预,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抵制。

3.3 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的原则

3.3.1 合法性指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认定的实事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等。

3.3.2 适当性指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定范围内尊循的原则,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运用的是否适当,公证。

行政复议区别于人民法院只能对动物卫生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而不对合理性进行审查。

3.4 一级复议制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3.4.1 管理相对人对动物卫生监督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在法定的期限内向行政复议主体提出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4.2 复议期间,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3.4.3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得再向申请人收集证据的原则。

3.5 合法、及时、准确的便民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3.5.1 合法原则是任何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是履行复议职责时要依法办事;二是依法审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审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合法。

3.5.2 在行政复议工作中遵循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用法律依据正确。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是对具体动物卫生行政行为是否违法与适当作出新的裁决,这一裁决要做到公正,必须适用法律依据正确。二是裁量适当。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决定对具体动物卫生行政行为的裁决,还应当从裁量适当中体现公正原则。三是解决矛盾和争议,不得回避,不得不作为。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3.5.3 公开原则是行政法合理性原则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体现形式。

3.5.4 及时原则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按照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受理、审理、作出决定的期限执行,延长期限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要有法律依据。

3.5.5 便民原则具体讲,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一切规定应尽量考虑便于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要尽量为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复议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便利时,也照顾到动物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效率,这同样符合便民原则。

3.6 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动物卫生复议机关在作出决定之前,申请人同意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记录在案,可以撤回,但申请人撤回申请不得以同一实事和理由再行申请复议。

4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时效

4.1《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4.2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处理的原则是:一是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应注意的几点

5.1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要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管理相对人对该行为发生争议为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5.2 发生争议的一方必须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争议必须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中心问题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性和适当性。

5.3 在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活动中,管理相对人为主动当事人—申请人;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被动当事人—被申请人。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由管理相对人提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能提出行政复议。

5.4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主体必须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即:上一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是动物卫生行政主体特有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

5.5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以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为结果,复议裁决由法律效率。

5.6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摘要: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 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和合理。也就是说, 所有国家行政机关, 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管理职能。动物卫生行政复议主体是解决动物卫生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 是沟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管理相对人的纽带, 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动物卫生,行政,复议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2

实施方案

按照市畜牧兽医局《转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主要任务

(一)开展执法人员整顿。梳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做到执法主体明确、职能配置规范,职责任务明确,保障措施到位,工作运转有序。

(二)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完善检疫申报点的建设,制定完善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制度,加强规模饲养场(户)的监管,认真查验饲养档案、免疫证明和动物标识,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添加剂,严格检疫程序,做到有出必报,有报必检,杜绝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三)规范动物屠宰检疫。认真落实同步检疫制度,所有屠宰场同步检疫率达到100%。同时,严格落实生猪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入厂验证关和合格产品出证关。建立完整的检疫和无害化处理记录。耳标登记、回收、销毁的建档率达到100%,染疫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严厉查处屠宰加工病死动物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四)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监管。积极会同有

关部门落实好分区经营、定期休市、定期消毒等制度。所有的动物及其产品一律凭检疫合格证明或合格标识上市交易,对从省外调入的动物及其产品,要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报检,检疫合格后,在指定地点经营或交易。保证动物及动

物产品交易市场监管率和上市持证率100%。

(五)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规范化管理。对设立依

据、主管机构、执法依据、职责、程序、内容、收费标准、处罚依据、上岗人员的身份及监督电话等按照农业部检查站

管理办法予以公示。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证验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监管。

(六)规范动物检疫票证管理。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

督证章标志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帐、专库、专责管理,严格收、发、领、用各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买

卖、转让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的违法行为,维护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秩序。对于在检疫监管工作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屠宰、市场、冷藏、肉品专卖店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上市畜产品

严格实行索证验章监管制度,确保畜产品的可追溯性。上市

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持证率要达到100%。严厉查处逃避检

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打

击经营病死动物产品的地下窝点,发现病死动物,严格监督

畜货主按规定处理。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

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监督执法规范工作。

(二)加强督导检查。一是完善制度。建立检查考核备

案制度。提高检查考核的随机性和全面性,健全检查考核综

合评价制度。二是改进办法。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

结合、实地调查和听取汇报、查看原始凭证相结合的工作方

法,完善方案,细化标准,加强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依法

行政、机制创新和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检查考核。

(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监督执法责任制,落实责任

追究和稽查制度,与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责任

书,明确责任和义务;实行技术人员包乡包场的分片包干责

任制。通过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有力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4月7日至4月8日;

(二)实施推进阶段。4月9日至5月29日;

(三)总结阶段。5月30日至5月31日。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

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

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

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

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

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

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

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

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

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

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

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

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

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

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3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肉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渎职及违反农业部关于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违法法规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起到了规范行业行政执法行为,对推动依法行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痕迹化”管理在欧盟农产品监管和国内烟草等行业中早已实行,陕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从2014年开始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痕迹化”管理。动物卫生监督行业提出的“痕迹化”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杜绝监管不到位、不作为等行为的发生,做到了日常的监督检查有据可查,留有监管的执法痕迹,也是对行政执法具体工作的一种认证,有利于行政执法工作者规避责任风险。笔者认为有必要与行政执法工作者就动物卫生监督“痕迹化”管理进行商讨,此文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痕迹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53

1 动物卫生监督“痕迹化”管理现状

动物卫生监督“痕迹化”是衡量动物及动物产品是否经过检疫、检疫是否到位、管理是否规范的重要标志。根据农业部、省市规范性文件要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在对实施具体的监督过程中的执法人员必须实行“痕迹化”管理,一律统一使用陕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监制的《陕西省动物卫生监管记录》,每次监督检查场户要认真填写监管记录,做到“痕迹化”管理。动物检疫记录“痕迹化”管理主要包括:定点屠宰检疫申报单、定点屠宰检疫值班日志、动物准宰通知书、屠宰检疫工作情况日记录表、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情况日汇总表、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通知单、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情况日汇总表。在具体实施执行中,记录单使用正确,填写规范。总体效果良好,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突出问题。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日常监督检查结果来看,目前西安市正在全面实施“痕迹化”管理,大部分区、县都能够遵守规范填写,但日常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填写了监管记录,也指出了对管理相对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但在整改规定的期限内,管理相对人并没有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管记录发出,没有收到回复;三是监管记录填写不完善、不规范;四是未及时对管理相对人依法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五是在产地、屠宰检疫记录日常填写使用时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引用的法律法规不恰当,甚至有些专业术语出现错误等现象;六是在监督检查中管理相对人已经明显违法而简单用监管记录代替简易程序,不具体进入执法程序实施处罚。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背离“痕迹化”管理的本意,使动物卫生监管工作陷入更大的责任风险之中。

3建议与措施

“痕迹化”管理记录不仅仅是日常的监督检查监管记录,还涵盖了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屠宰检疫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方面的相关记录。根据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定期开展本辖区各项“痕迹化”记录的检查,及时纠正“痕迹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痕迹化”记录的检查及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交流等形式时刻提高执法人员执法风险意识、道德教育、责任心;四是学好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应用;五是规范各项监管记录填写,明确在何时应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熟练掌握执法程序,有的放矢做好“痕迹化”记录,使日常“痕迹化”记录管理真正成为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日常用于监管的工作执法的“硬件”手段;六是采取会议培训、个别指导等形式,认真归纳整理,找出出错类别,逐一进行对照改进,统一规范填写。

4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强化动物卫生监督职能,规范动物卫生监管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和完善动物卫生监管“痕迹化”管理,痕迹化管理是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对监管对象实施跟踪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对在督查中发现的动物卫生违规行为,在监督检查记录中进行如实记载,并提出了相应整改意见,要求其限期整改。有效地提高执法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有效降低了责任风险,保障了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和区域性责任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杨世宝,高蜘鸿,郭大勇.如何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J].吉林畜牧兽医,2008,(12).

[2]骆双庆.我省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及努力方向[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04).

[3]李富地,赵建生,侯海鹏.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畜禽业,2011,(06).

[4]韩余.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

[5]周治云,李健.湖北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08,(11).

[6]王健诚,王振海.试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记录的性质和要素[J].中国动物检疫,2008,(09).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现状分析 篇4

1 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乡镇监督执法工作薄弱

在城市中心地区, 经济比较发达,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一般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在周边地区, 监督执法工作就很薄弱。出现城市的工作人员足够而乡镇的工作人员不足的现象。工作人员的不足会造成监督执法不够严格, 有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且工作量很大, 但是得不到相当的报酬, 付出多得到少, 工作人员的热情就会下降。在乡镇地区, 居民知识水平比较低, 监督执法人员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 开展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1.2 执法力度不足

执法力度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也不例外。有些甚至对违规行为不进行处罚, 这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 有些违规经营畜产品的经营户, 查处后只是暂时停止营业, 并没有依据规定将违规收入进行没收处理。执法的力度不足, 造成逃避、拒绝检疫等现象, 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监督执法工作就会处在被动的不利境地。

1.3 我国在动物防疫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 还不够完善

一些人利用法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进行非法经营, 使执法难度越来越大。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工作的一方面, 社会的不良风气严重腐蚀着人们的意志和思想, 监督执法工作的作用会因此受到削弱。还有一些顽固的养殖户, 暴力对抗监督执法的工作人员, 这样, 工作人员就没有勇气去进行监督和执法, 造成恶性循环。

1.4 群众没有关心动物健康问题的意识

很多人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 由于那个时代, 经常食用不卫生、病死的动物, 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问题;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在农村和乡镇, 群众也缺乏关心动物健康问题的意识。没有了群众的监督, 动物制品的提供者就会无视动物的健康问题, 造成了意识和素质的普遍低下, 给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5 私屠现象仍然泛滥

经过调查, 很多地区没有定点的屠宰场, 数量不足的定点屠宰场无法满足数量比较大的屠宰需求, 所以造成了很多私屠的现象, 这些动物制品上市前无法得到程序规定的检疫, 所以只能补检, 时间不足也造成了检疫监督执法人员的不重视, 眼高手低, 最后收费了事。很多私屠的养殖户就暗地勾结监督执法人员, 监督人员检疫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多不合格、不健康的动物制品也能够上市, 这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建议

针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 要积极贯彻《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 发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队伍, 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要对他们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重点培养, 提高业务技能的水平, 培养业务尖子, 增加执法的力度。各个部门也要积极配合, 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 让违法人员无机可乘, 治理私屠现象, 保证动物制品的质量。

3 结束语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的落实, 增加养殖户对动物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 对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各个方面共同加强管理, 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的保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进行。

摘要:文章对当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现状

参考文献

[1]笪皓文, 刘怡雯, 马光焰.浅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问题及对策.中国动物检疫, 2011 (6) :15-17.

[2]张元兵.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中国动物检疫, 2010 (11) :18.

动物卫生监督检查执法告知书 篇5

告知书

各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执行监测、监督任务时,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采样、留验、抽检,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者重检,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和染疫的动物产品进行隔离、封存和处理。为规范我市市区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秩序,我市动物卫生执法人员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执法检查,现将有关内容告知如下:

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在执行监督任务时,应着装整洁,佩戴标志,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二、告知经营人员:

(一)从事动物产品经营、加工、储藏、生肉类经营摊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国家《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申报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关经营证件,实行亮证经营。

经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持有检疫证明、动植物防疫检疫收费票据。猪肉胴体必须有检疫、检验讫印章、有编号及与编号相符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经营牛、羊、鸡产品须具有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和专用标志,(二)应当协助、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如实报告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在防疫监督机构执法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时,经营人员应暂停营业,放下割肉刀具。不得以任何理由不配合工作。不得手持刀具、高声喧哗和以污言秽语威胁防疫监督机构工作人员。

(三)违反《动物防疫法》禁止性规定的,依据第七十六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其中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依照本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四)对在说明来意和陈述理由的过程中,继续营业、手持刀具、高声喧哗、转移和控制违禁物品、出言不逊、谩骂、教唆多人参与起哄闹事、长时间纠缠(正常检查一个摊位5分钟)、手持刀具(凶器)指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执法检查人员的、拒绝检查的,以阻碍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工作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行为,向公安机关移送或者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根据《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公安厅关于依法实施动物强制免疫、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告》,对于阻碍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防疫监督机构执法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晋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6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职务犯罪 预防对策

动物卫生监督是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含动物产品)检疫检验工作,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渎职犯罪频发,侵害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秩序,危害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聊城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动物卫生监督领域部署开展了专项活动。2013年以来,聊城市检察机关共立查该领域渎职犯罪案件28件34人,全部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其中3人被判处实刑。本文针对全市查处的该领域渎职犯罪案件特点和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发生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惩治预防动物卫生监督领域犯罪、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有所帮助。

一、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犯罪的特点及规律

一是犯罪主体较为集中,多数为基层动检机构检疫人员,且窝案串案多发。据统计,所查处的案件集中发生在县级畜牧局动检所和乡镇动检站。乡镇动检站和畜牧站承担动物防疫免疫、动物卫生监督等大部分畜牧业务,管理松散,容易出现犯罪,且窝案串案多发,往往整个动检站人员全部涉案。其中乡镇动检站动检人员涉嫌犯罪的比例较大,占全部涉案人数的94%。

二是犯罪形式多样,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渎职犯罪比率较高。全市检察机关查处的此类案件中,犯罪形式多样,有的动检人员和畜禽养殖户、运输户、屠宰加工户勾结,搞钱权交易,对明知不合格的动物或动物产品出具合格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的为了多收检疫费,获取检疫费返还款,不经检疫伪造检疫结果,甚至违反规定跨区域检疫;有的滥用职权收取国家明令禁止收取的费用,或徇私舞弊不收少收检疫费;有的截留贪污检疫费,还有的利用检疫检验工作便利收受索取贿赂。

三是渎职犯罪往往和贪污贿赂犯罪相交织。随着农业的发展,国家对畜牧领域的各项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大。有些负责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导和乡镇动检站人员接触畜牧惠农资金的机会较多,在经办能繁母猪补贴、后备奶牛补贴、无害化处理、标准化小区建设以及检疫检验、兽药管理等业务中,经不住诱惑,耐不住腐蚀,发生贪污、挪用及受贿犯罪。在查处的案件中,乡镇动检站、派驻企业检疫人员贪污检疫费或收受贿赂,放弃检疫职责的情况时有发生。所立案件涉嫌贪贿渎职双罪名案6件6人,占立案总数18%。如东昌府区沙镇畜牧站原站长孙某某除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渎职犯罪行为外,还存有贪污、受贿犯罪行为,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四是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动物卫生监督领域的渎职犯罪往往会引发动物疫情的扩散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政府的形象,影响当地畜禽养殖业和食品行业发展危害后果较为严重。

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渎职犯罪的成因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渎职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执法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又有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涉案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初中尚未毕业,有的检疫员甚至不知道必须先检查强制免疫资料经现场检疫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多数检疫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将未经现场检疫伪造出具虚假检疫结果的行为视为一般违法行为,存有法不责众的思想,以致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利益驱动,徇私执法。有的为了多得检疫费返还款,收受贿赂违法开具检疫合格证明。有的把“开检疫证”承包给无检疫资格的人员搞权力出租,由其伪造动检人员签名开具检疫合格证明,再和承包人按所收取的检疫费分成。有的“承包人”为多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跨区域开证,甚至违法上路查车,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再次,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动物卫生监督检疫机构隶属于畜牧部门,基层站所归乡镇政府和畜牧局双重领导。多数动检站人员较少,有的还要承担所在乡镇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经费保障不足。

最后,内部管理不严,不重视预防工作。县畜牧局和乡镇政府不承担畜牧站人员工资,县畜牧局只规定开具一份检疫合格证明所收最低金额,多收部分由各站自留,畜牧兽医工作站收费不开收据的情况普遍,所收费用随意支配,管理混乱,造成检疫费落入个人腰包,极易引发犯罪。

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领域渎职犯罪的预防对策

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动物检疫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大事。预防动物卫生监督领域渎职犯罪,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检察机关重要的责任。为促进动物卫生监督依法行政,提出预防对策如下:

第一,加强动物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为促进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良性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是首要任务。畜牧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官方兽医的管理,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同志充实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队伍。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把日常教育和定期培训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执法乱作为,有效防止不作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

第二,加强执法规范建设,切实担负动物卫生监督重任。动物卫生监督事关民生,责任重大。各级畜牧部门应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建设,促使动物检疫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办理,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不检疫就出证、重复检疫收费、倒卖动物卫生证章标志、不按规定实施饲料兽药质量监测、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等行为。要加强对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和派驻企业、市场检疫人员、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检疫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切实落实执法责任制,使执法检查经常化,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使监督常态化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和规范畜禽强制免疫、日常防疫和产地检疫,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内部行政监察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切实重视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筑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坚实防线,塑造一支作风正派、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

基层动物卫生执法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7

关键词:基层,动物卫生执法,现状分析,建议,对策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已成为畜牧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安全监管主体单位,如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保护人民舌头上的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的前面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认真分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完善动物卫生执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

1.1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升,政府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值和关注度不断攀升。

1.2畜产品市场交易活跃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逐渐向集约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畜产品市场需求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得到前所有未的增加。但农村散养和小规模、小作坊加工生产的广泛存在,给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代理众多难度,也直接导致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工作量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范围,给执法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性。

1.3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卫生事件不断增多,安全事件的暴发给动物卫生监督应急能力提出的新的挑战,对应急装备能里也有新的要求,但受应急处置经费的限制,很多地区应急能力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导致产生有动物疫情不能及时处置,难以将疫情应急处理做到“早发现、快处理、严处理、小损失”。同时受资金的制约动物卫生执法装备落实不能更好地满足执法的要求,对执法工作构成很大的影响。

1.4法规体系不健全

兽医体制建设虽然经过多年的健全与完善,但依旧存在众多不弊端与矛盾,兽医体制依旧需要改革创新,更好地满足新形式发展的要求,体制的改革与健全完善任务依旧艰巨,制度完

2动物卫生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动物卫生执法机构薄弱

还有一些基层动物卫生执法机构建设薄弱,缺少必备的人员、资金和办公场所,还有一些县级的动物卫生监督所、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不仅负责兽医技术的推广还得负责疾病的防控和动物卫生执法工作,一人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不能做到工作的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动物卫生执法工作的开展。

2.2官方兽医整体素质不高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既是一个管理型很强的执法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但目前官方兽医队伍,受各种历史原因的制约,专业技术人员不多,特别是在乡镇级,一般职业高中毕业,或子承父业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导致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检疫标准和规范,了解监管和认识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技术和执法工作新的要求。

2.3动物卫生监督资金不足

根据目前原则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实行财政同级负担,负责本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应当由县级财政保障,但受当地财政资金的影响,动物卫生执法工作缺少必要的资产支持,导致动物监督和执法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同时受资金的支持,对员工的培训、宣传等提升素质的工作也不能及时进行。

2.4执法手段装备设备简陋

动物卫生执法的对象是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以及动物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运输单位和个人,是打击非法从事畜产品等犯罪活动。在目前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技术先进的时代,动物卫生违法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而动物检疫仅靠一个温度计,刀,钩,视觉等方法进行检疫,无法满足动物卫生执法要求,也不能为动物卫生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导致执法工作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3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建议

3.1继续完善动物卫生监督配套法规

《动物防疫法》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但相应的有关规则,行业规则,国家标准,缺乏可操作性,整个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解释缺乏执法和必要的强制措施,客观上造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应尽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操作规程》等配套法规,减少工作死角,完善法律法规实施的执行规范。

3.2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不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继续规范和理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考核管理制度,提高工作和主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质量水平,确保执法监督和公正的合法性。完善编制和人事管理系统,对官方兽医进行严格管理,选拔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队伍。加强执法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监管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法规,监督和执法的业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3加大宣传教育工作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8

1 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是严厉打击农业违法行为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 事关依法行政, 事关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事关农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农业部门及时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使违法行为人不仅受到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追究, 而且还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打击违法行为, 遏制违法犯罪活动[1]。

2 福建省“两法衔接”机制发展历程

近年来, 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纷纷单独或联合出台有关“两法衔接”工作规定。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2010年5月27日,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明确提出网上衔接、信息共享的目标要求, 标志着“两法衔接”工作进入地方立法范畴。

2011年9月15日, 由福建省委、省政府转发省法制办、省法院、检察院等八家共同制定的《关于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 大胆提出了利用已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思路。同年11月15日, 省检察院出台《关于在开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加强内部协调配合的意见》, 确立了侦查监督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牵头部门的职能定位。

2013年5月9日, 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政府法制办、省食安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移送衔接工作机制的会议纪要》。

2014年4月29日, 我省“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正式启动。同年12月, 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食品药品监督局、省质量监督局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涉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的检测、鉴定及相关工作的座谈会纪要》 (下称《鉴定纪要》) 等3个文件, 为依法打击危害食品安全领域犯罪提供了法律保障。

福建“两法衔接”工作虽然起步相对较晚, 但定位高, 进步快。2013年9月4~6日, 高检院联合调研组对我省“两法衔接”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省检察院、泉州、石狮等地调研、考察“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运行情况, 对我省在“两法衔接”工作中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3“两法衔接”机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动物卫生领域“两法衔接”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 但因种种因素和条件制约, 仍举步维艰。

3.1“两法衔接”机制刚性约束不足实践中, 由于《决定》仅停留在地方立法层面, 各级行政执法、司法机关之间虽会签了许多规范性文件, 但这些文件主要源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部委及地方的联合发文, 且多数以“意见”、“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 法律阶位低, 执行起来多靠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的自觉性, 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 且有的规定过于原则、粗犷, 无相关细化的配套规定和有关责任追究及监督制约的条款, 可操作性不强, 法律依据匮乏。

3.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不畅

一是由于刑事案件的证据认定标准比行政处罚案件的证据认定标准更加严格, 造成有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存在分歧, 一方认为证据充分, 可以定罪, 另一方却认为证据不足, 不予立案或起诉。二是取证程序不够规范, 造成证据来源、形式的合法性存在较多瑕疵。三是取证范围不够全面, 重视现行行为的取证, 忽略既往行为取证;侧重收集行政处罚所需的证据如口供, 对于账册、发票、证人证言等证据收集不及时、不全面;还有的缺乏危害后果的证据, 不利于对案件作出全面的评价等。

3.3 食品安全类案件鉴定难问题凸显

3.3.1 缺乏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名录

导致鉴定无从下手, 或者鉴定意见证明力弱, 如我所在办理陈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 涉案的猪头骨, 委托“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 该中心是否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及“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 存在争议。检察机关认为该中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鉴定主体要求, 其鉴定意见不宜采信。侦办机关却有苦衷:一方面, 省卫生行政部门因怕麻烦、怕担责, 而一再推诿, 拒不受理鉴定申请。另一方面, “省动物疫控中心”作为农业厅直属检测单位, 是省内最具权威、最专业、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 其虽非“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但是否属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因该名录尚未出炉, 若就此否定其主体资格, 有失偏颇。

3.3.2 扣押物品的抽样检测

是只对其中几项标准进行检测还是进行全方位检测, 分歧较大。如:陈某案的检测结果是“检测样本经猪源链球菌通用型抗原核酸检测为阴性”, 可见, 仅对送检样本进行“猪源链球菌通用型抗原核酸”检测, 而未进行“其他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病毒、病菌”的全面检测, 若因此得出“未检测到‘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结论, 则有悖常理。

3.3.3 有关鉴定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

如:高法《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关于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纪要》、省五家《鉴定纪要》之间有关鉴定主体、鉴定流程等规定存在一定冲突, 且与目前机构改革或机构职能重新划分不衔接, 影响适用。

3.3.4 关于检材的问题

尤其是新鲜的检材, 极易腐化变质, 对检测、鉴定的条件要求更高, 时限性更强, 若检测鉴定不全面、不具体、不及时, 容易因检材灭失, 错失良机, 放纵犯罪。此外, 鉴定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 亦困扰着办案实践。

3.3.5 案件移送标准把握不一

主要是对相关罪名和犯罪构成标准把握不准, 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线存在认识偏差, 造成有案难移, 有罪不究等现象时有发生。如农业部公告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明确规定喹乙醇预混剂禁用于体重超过35 kg的猪。福建某生物有限公司的罗某、罗某义明知该规定, 仍故意在其生产的中猪预混料YD13系列中添加喹乙醇, 由于该料系供体重为30~60 kg的猪食用, 导致无法确定其中供体重为35 kg以上的猪食用的销售数额, 也就无法对二嫌疑人定罪量刑, 从而规避了法律。

3.3.6“两法衔接”平台建设缓慢

福建省建成并运行“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一年有余, 各地仍普遍存在平台信息录入不及时, 录入不规范, 选择性录入等问题, 平台应用率低, 作用难以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个别单位, 对于两法衔接平台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存在怕麻烦、怕担责的思想顾虑和抵触情绪, 录入意识不强, 工作推动不到位。个别单位因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的思想作祟, 或因本身存在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立、降格处理等, 不愿、不想、不敢将所有的信息全面、及时录入平台, 不愿接受监督。还有的单位因经费紧张、人手短缺等条件制约, 至今尚未接入平台。缺乏有效的考评和制约机制, 亦是个别单位录入积极性不高, 主动性不强的原因之一。

4 对策及建议

我国“两法衔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各地应加强探索和实践。为有效破解法律依据匮乏、机制不健全的困境, 笔者认为:

4.1 制定一部专门的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法”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制定一部包括动物食品安全在内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法”, 以法律的形式, 统一、刚性规定涉刑食品案件移送标准、程序及衔接各方职责和法律责任等;明确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中的监督地位、职责、监督范围、程序、措施方法等, 突出监督刚性。相关部门及时制定配套实施细则, 制订修订动物食品安全标准, 出台立法和司法解释, 避免条文之间、条文与实践之间的冲突与歧义, 增强可操作性。统一检测、鉴定机构, 明确检测鉴定范围、程序、标准及期限、资费和监督制约等, 为“两法衔接”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4.2 统一“两法衔接”的证据规格

根据修改后刑诉法及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执法过程中扣押的书证、物证等实物证据, 直接转换为刑事证据;对勘验笔录、鉴定结论、现场笔录等专门性证据材料, 一般只需形式审查, 即可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对于证人证言、当事人谈话笔录等言词证据材料, 原则上要经过司法程序的转换, 确因不可抗力 (如证人死亡) 经查证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 也可作为刑事证据使用[2]。为此, 首先, 应统一行政违法案件和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建立以刑事诉讼证据标准为核心的证据体系, 确保所收集的证据既可为行政处罚依据, 亦可作刑事诉讼证据, 避免因证据标准不一而产生分歧和推诿。其次, 应强化法治观念和证据意识, 提高收集证据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 防止因时过境迁证据损毁或灭失, 影响对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要合法、合规收集证据, 坚持收集证据的主体适格, 来源、程序合法, 避免出现非法证据或瑕疵证据。第三, 应加强教育培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提高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司法机关要及时补强动物卫生领域法律等知识, 加强研讨, 不断增强预防和查处犯罪的能力。

4.3 着力转变执法理念

近年来, 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亮红灯。2015年6月11日,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强调: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此, 作为负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部门:一要强化增强大局意识。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两法衔接”工作, 树立全局观念, 克服本位主义、部门利益等消极情绪, 抓好工作落实。二要强化接受监督意识。摒弃“怕麻烦”、“不愿为”等情绪, 树立“监督也是支持”的思想, 自觉接受监督, 确保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三要强化沟通协调意识。要注重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给行政执法戴上了“紧箍咒”, 破解“不想接入”、“不愿接入”等衔接难题。

4.4 大力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两法衔接”工作的有效载体。为此:一是建议由国务院发文推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各级政府的硬任务, 确立政府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各地应高度重视, 对平台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抓好平台上岗培训, 确保任务完成。二是把平台建设作为专项任务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实行“一票否决”, 建立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确保工作的落实。三是建议采用数据自动交换技术全面代替当前的人工录入, 使行政机关在自己数据库内录入的行政处罚信息能够同步进入平台, 实现行政处罚案件的资源共享[3]。

4.5 架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

一是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建议在政府内设立单独的“两法衔接办公室”, 牵头“两法衔接”工作, 负责联席会议召集、综合协调、制度规划、教育培训、业务督导、考核奖惩及提供法律汇编、典型案例等工作。各单位选任若干专职联络员, 专门负责衔接工作落实、重大案件通报、信息录入及统计等“两法衔接”日常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情况通报机制。要联合制定“两法衔接”工作制度, 对信息互享、交流沟通、备案审查、案件复查等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对行政案件、涉刑案件情况和立案情况及立案监督、审查批捕情况, 实行每月或季度通报制度, 实现信息互通。三是加强协作配合, 形成执法合力。要完善联席会议、个案协商、双向咨询和查询等制度, 突出疑案研讨, 共同提高执法水平。联合开展执法检查, 形成合力, 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摘要: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是严厉打击农业违法行为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两法衔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该文试从动物卫生领域“两法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入手, 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对策及建议, 以期对“两法衔接”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两法衔接,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 (农政发[2011]2号) .

[2]孙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试行) 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2:55-57.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应注意的问题 篇9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必须主体合法

主体合法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授权, 依法成立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机构。一是有权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是法定授权机构;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主体享有做出某一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职权, 即实施的具体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 符合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行政执法主体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 就会导致越权, 越权导致监督执法行为无效。因此,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只能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来实施, 监督执法范围必须是《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职能, 没有规定的职责职能不能作为执法范围, 否则将导致监督执法行为无效。

2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必须实体合法

实体合法指具体行政执法的内容合法。一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所依据的事实真实存在, 而事实是否真实存在是由法定证据来证明的, 所以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所依据的事实真实存在就是行政执法行为所依据的证据必须确凿、充分。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运用法律、法规正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实施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时, 正确运用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所运用的法律规范是调整相应行政执法行为的。如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不真实或根本不存在, 或者运用的法律、法规错误, 或者做出了没有法律、法规为依据的行为, 都会导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的无效。因此,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必须事实真实、证据确凿, 运用法律法规正确。

3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必须程序合法

程序合法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行为应当遵循的步骤、顺序、形式和时限的规定。依程序实施处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也是相对人合法权益不受国家侵犯的根本保证。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在办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件时, 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上的步骤和时间顺序去做, 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一般程序, 什么情况下需要听证, 具体执法步骤及时间要求是什么, 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严格执行, 缺一不可, 否则, 就会导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的无效[1]。程序违法,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执法人员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是所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二是当事人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或上诉至法院, 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院会责令或者判决补正程序, 或者重新做出处理决定;三是追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相应的法律责任,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执法人员将受到通报批评、行政处分、剥夺执法资格、追偿赔偿费用等处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

4 正确把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尺度

实施行政处罚时的处罚金额不是固定的,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 如何准确把握自由裁量尺度, 是我们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该掌握的。一般来讲, 在实际工作中, 对违法程度较轻, 后果不是很严重的, 给予下限处罚, 对违法程度较重, 负面影响大的, 给予上限处罚;对违法行为是初犯的当事人, 应以教育为主, 从轻处罚, 对屡教屡犯的当事人, 应给予重罚;对养殖户违法的, 轻罚;对经营户违法的, 应予以重罚;该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的应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值得提醒的是, 执法人员在实施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时, 处罚金额不能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 低于或高于处罚范围均会导致处罚无效。因此, 对于法律法规规定处罚金额有一定范围的, 在执法过程中应灵活掌握, 只要达到惩治违法行为, 生产经营者以后能够守法,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目的就行了。

5 掌握执法公开性原则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应遵守公正、公开原则。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过程和结果等有关内容, 需要在实施行政处罚前、处罚过程中以及在处罚后, 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向行政相对人和公众公开, 便于群众监督,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自我约束。一是表明身份。执法人员在调查处理动物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时, 必须出示表明身份的执法证件、文书或者佩带执法标志, 表明执法人员的合法身份, 未表明身份制作的询问、检查笔录或收集的其他证据不具有证明能力。二是告知制度。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必须公开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等, 以及行使上述权利的途径。不履行告知义务, 其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因违反法定程序、不遵循行政处罚公开原则而不能成立。三是听证与申辩制度。对于适用听证的案件, 行政相对人要求听证, 动物卫生行政主体应当组织听证, 在听证过程中, 行政相对人有权为自己进行申辩。四是案件公开制度。公开动物卫生行政处罚案件, 有利于参与动物卫生活动的公民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 有利于维护重大公共利益, 便于公众对动物卫生行政管理的监督, 但公开案件时不得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其他有关特定个体身份特征等信息[3]。

总而言之,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法律赋予兽医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状况如何, 不仅直接关系到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 动物疫病的控制, 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人民食用动物性食品安全, 同时也会对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在执法过程中, 必须做到规范执法、程序执法、公正执法, 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建立监督执法责任制, 创造良好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环境, 保障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摘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兽医部门的职责, 是做好重大动物疫防控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何规范实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性, 本文提出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执法主体、执法实体、执法程序合法, 同时注意处罚自由裁量限定及执法公开性原则等观点。

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郭四保, 王祥飞.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办案程序简述[J].中国畜禽种业, 2009, 5 (3) :6-7.

[2]郭四保, 罗五华.浅谈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J].中国动物检疫, 2012, 29 (12) :7-8.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10

1 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相关部门按照行政辖区属地管理的原则,设置了检疫申报点。饲养动物在离开饲养地之前畜主提前三天向所在地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检疫工作人员在接到检疫申报后,填写检疫受理单,受理的,到现场实施检疫,查看养殖档案和免疫标识是否齐全,经临床感官检查健康,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2 强化动物屠宰检疫工作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畜产品质量危害的发生。在屠宰检疫工作中,首先严把宰前检疫关,在动物入场前,检疫员向畜主索要动物检疫证明和瘦肉精抽检证明,证物相符、耳标佩戴齐全及临床感官检查健康,出具准宰通知单,屠宰场凭准宰通知单方可屠宰。胴体检疫时,查看皮肤表面有无出血点或出血斑,开膛后,查看内脏器官和淋巴结有无变化,经感官检查合格后,加盖动检印章并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屠宰场肉品品质检验员经检验合格后加盖肉品品质检验章,并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白条肉需有两章、两证方可上市销售。

3 加强动物检疫证章和动物标识的管理

完善与建立动物检疫证章和动物标识的管理制度,由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并做好出入库登记记录,对使用过的检疫证明存根有专人保管,保存一年以上。

4 认真落实动监“e”通工作

为37名检疫人员配备了动检“e”通设备,利用该设备与蓝牙打印机连接,可通过无线数据进行现场检疫、现场开证,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检疫证明进行信息核对。自2015年起,全面启动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开设36个检疫出证账户,出具的所有检疫合格证均有详细的网络记录与工作痕迹。通过管理员账户,可以随时了解进出本区境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出证状况,对有问题证明可以追溯,及时查询其详细信息。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了动物检疫执法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5 强化畜禽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

与动物饲养场、畜禽屠宰企业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突出主体责任,加强其自身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自觉接受执法监管,完善无害化处理制度,对发现的病死畜禽,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相关记录、保留影像资料。

6 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执法与监管

组织全区检疫员、协检员学习《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动物检疫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等。宣传普及畜牧业法律法规,印刷《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张贴到各镇村和标准化养殖场、屠宰厂,为依法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参与区食安办联合行动,密切配合食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大产地检疫力度,开展畜产品安全联合执法,实施食品安全整治,严格肉类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和冷贮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严防病害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加强兽药饲料使用、销售监管,开展违禁药品添加物的清查、监测,教育引导养殖户、屠宰厂自觉守法,杜绝添加使用“瘦肉精”等禁用药物,建立起了全覆盖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开通市民举报热线,有效地震慑并杜绝了不法行为发生。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11

1 坚持一个原则

在执法协作工作中要坚持“各司其职、小案独立、大案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2 把握二个范围

行政违法。执法把握在动物、动物产品经营、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范围内。由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理(罚)。

刑事违法。对在查处动物卫生监方面违法行为时,对确有触犯刑法的,由公安部门实施刑事处理。

3 牢记三项执法内容

围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交办的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需要联合执法的工作任务;两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开展联合执法的事项。

4 侧重四个环节

养殖环节。重点是养殖业动物卫生防疫条件、档案记录情况、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使用或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其他禁用药品、人用药品;动物强制免疫及免疫标识佩戴情况等。 4.2 屠宰环节。无证屠宰、私屠滥宰,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屠宰、出售。染疫或疑似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

检疫监督环节。违法加工、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经营、仓储、销售、运输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4.4 兽药经营环节。无证经营、经营假劣兽药或非法药品。 5.建立五项制度 5.1 联合执法启动制度

常规启动机制。建立节假日、双休日巡查以及投诉举报、应急事件快速处理制度。需要开展全市性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上级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经两部门会商后组织实施。

专项启动机制。涉及两部门单一专业执法力量难以纠正、制止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两部门协商后实施联合行动。

突发启动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项需要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时,两部门立即、尽快组织实施。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两部门轮流召集。遇特殊情况,经任何一家成员单位提议可视情召开。联席会议主要内容是通报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分析研判事态发展趋势,共同研究事件处置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制定联合执法计划和行动方案,确定打击重点;共同分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动向、特点、规律,研究应对策略等。

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流涉及各监管环节的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采用一般信息通报、典型案件通报、重大事项(紧急情况)通报等三种通报方式。实行一般信息月通报,典型案件限时通报,重大紧急情报“零时差”通报机制。

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制度公安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时,要及时移交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案件查处中认为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立即通报公安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必要时可在现场立即办理案件移交手续。对两部门移交的案件,对方应立即派人到场。现场检查初步认定有违法行为,需要立案的,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做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在现场或后续案件调查按各自职能分工进行。决定不立案的,应书面告知移送案件部门。对于决定立案的案件,移送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对方,并办理交接手续并依法作出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两部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应当妥善保存案件的相关证据。对易腐烂、变质、灭失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固定证据;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涉案物品,应当送请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依法进行检验、鉴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对于两部门移送的案件,对方应将查处情况通报移送的机关。双方均有督办权,告知权,知情权。对推诿、不作为行为,对方有权向有关部门反馈。

案件处置制度:

发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或接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公安机关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核查相关信息,按以下要求处置: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本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应及时依法封存(或登记保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用具,控制事态蔓延。对于依法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举报,应当及时移交主管机关,并告知举报人;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轻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食品安全事件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处;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其他部门或多个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立即通报有关监管部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的处置。

联合执法时应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开展以下应急处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调查,依法对确认有害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封存、留验或登记保存。相关部门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样品采集、检验检测,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公安机关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现场治安管理,协助行政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调查、采样等工作。对涉嫌犯罪的事件及时开展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侦破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要提前介入,指导证据采集,明确追刑标准。在查处案件时,对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查处。联动执法宣传工作应会同宣传、有关监管部门,加强舆情监测,把握舆论导向,防止炒作,引发社会恐慌。

动物卫生行政执法 篇12

一、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1. 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以政策法规、技术操

作、职业道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强化他们的执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解决他们法律法规掌握不够, 技术操作不够规范, 甚至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

2. 对肉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宣传检疫工作重要性, 解决

企业负责人对检疫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强制性认识不到位, 配合不够等问题。

3. 对广大农牧民宣传动物疫病的防治知识, 解决一些农

牧民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意识不强, 甚至个别农牧民有抵触情绪的问题。

4. 向社会广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规范检疫执法工作

1. 加强产地检疫工作。

充分发挥苏木 (乡、镇) 动监站职能作用, 旗县与动监站签订《检疫委托书》, 开展辖区内的产地检疫工作, 同时针对太仆寺旗牧区居住分散, 牲畜头数多, 检疫员不足的实际, 聘用协检员协助检疫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并设动物检疫报检点, 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以及派出车辆巡回检疫和监督检查易染动物的出入境情况, 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及时, 从源头上把住畜产品安全卫生关。

2. 加强屠宰检疫工作。

首先, 在屠宰检疫工作开展之前, 严格审查肉食品加工企业的加工条件, 经审查合格的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其次, 动检部门与肉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签订《屠宰场 (点) 检疫责任书》, 实行动检机构派员驻场检疫, 企业不得自检。第三, 将国家对检疫收费标准的有关内容制作成塑板发放到肉食品加工企业和苏木 (乡、镇) , 使检疫收费公开、透明, 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第四, 检疫员一定要对检疫结果负责, 做到有宰必检、有检必严, 不漏检、不误检, 在分割肉最小包装上粘贴肉品检疫标识, 否则不准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第五, 完善制度健全档案, 建立检疫、消毒记录以及报表制度和检疫档案。

3. 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好。

与商贸局搞好配合, 对不符合农业部15号令《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动物加工企业不颁发《定点屠宰证》。与工商部门搞好配合, 对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不许上市场出售。另外, 与工商、质检、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配合建立市场定期检查制度, 严厉查处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食品卫生检验不合格、进货渠道不正规的动物产品上市行为。

三、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1. 加强对动物防检疫机构的内部监督。

一是重点抓好重大疫病免疫密度的监督, 对免疫密度、操作规程等进行跟踪监督, 深入牧户实地调查, 对于漏免和密度达不到要求的通报批评, 限期纠正。对拒免、拒防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 使动物防疫工作真正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确保重点疫病免疫密度。

2. 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的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索证、宰前检疫、宰后检验、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制度, 规范检疫和出证行为, 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确保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

3. 加强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的使用管理。

加强证章标识的管理力度, 提高用证率, 及时纠正检疫工作中不出具或出具不规范证章标识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伪造、倒卖、出具废止旧证及自制证章、标识的违法行为。

4. 加强市场的监督。

重点查处经营加工、贩卖病死、染疫动物、禽类及其产品等危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 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 加大动物防疫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上一篇:拱桥缆索吊装施工技术下一篇:限制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