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2024-07-19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共8篇)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1

第十二章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第一节肉品安全与卫生

一、肉类食品的卫生问题

1.腐败变质

1)引起腐败变质的原因:A)健康牲畜在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B)宰前污染即病畜在生前体弱时,病原微生物在牲畜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蔓延至全身各组织、C)宰后污染:即牲畜疲劳过度,宰后肉的熟力不强,产酸少,难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导致腐败变质。

2)肉腐败变质的预防措施A.宰前检查、B.改进麻醉技术、C.注意扒皮和解体卫生不要使肠内物污染组织、D.延长后熟时间、E.冷冻保存、F.高温消毒保藏。

2、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由对动物和人具有双重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常见人畜共患病

1.猪链球菌病2.炭疽病3.结核病4.布氏杆菌病5.口蹄疫6.猪囊尾蚴病7.禽流感

3、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与残留: 畜禽药物残留、工业污染与亚硝胺类及多环芳烃的污染、放射性核素污染、掺伪:A)病畜肉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出厂销售、B)为增重灌水、泥浆、盐水、C)低质量品种冒充高质量品种来牟取暴利、D)掩盖原料肉腐败变质

二、动物屠宰加工中卫生监督

(一)肉制品厂和屠宰场卫生

肉类加工厂、屠宰场的厂址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动物防疫法》、《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和《畜类屠宰加工技术通用条件》规定。

(二)宰前管理和检验:宰前检验是对屠宰动物在放血解体前实施的健康检查。

(三)宰后检验与处理:宰后检验常采用视检、嗅检、触检和剖检的方法,对每头动物的各个部位进行检验,检查受检组织有无病变、寄生虫或其他异常现象。

按下列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适于食用品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胴体和食用副产品不受限制食用。

2、有条件食用凡患有一般传染病、轻症寄生虫病和病理损伤的胴体和脏器,必须经高温或其他有效方法处理,使其传染性消失或寄生虫全部死亡,达到卫生要求,即可安全食用。

3、化制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屠体、胴体与内脏或病变组织器官等经过干法或湿法炼制成骨肉粉和工业用油,达到对人、畜无害。

4、销毁对危害特别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和畜禽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屠体、胴体与内脏等进行焚烧处理。

三、肉与肉制品的卫生要求和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感官指标:汞(≤0.05mg/kg):挥发性盐基氮(≤20mg/kg)、抗生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残留、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磺胺类药物残留、三聚氰胺、农药残留、微生物等。

第二节乳品安全与卫生

一、影响乳品安全与卫生的因素

(一)微生物污染

1、微生物的来源:乳中微生物污染有两种途径: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

一次污染,即乳在挤出之前受到了微生物污染。

二次污染,即在挤乳过程或乳挤出后被污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乳畜体表、环境、容器、加工设备、挤乳工人的手和蝇类等。

2、微生物的种类

(1)腐败细菌:乳酸菌、丙酸菌、丁酸菌、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

(2)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弯曲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3)真菌:乳粉孢霉、黑曲霉等。

(4)酵母菌:酵母菌属。

3、微生物污染乳品的卫生学意义

(1)引起乳品腐败变质:微生物污染乳品,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使乳的酸度升高,加热容易凝固。细菌分 1

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硫化氢、硫醇等恶臭物质。

(2)引起人乳源性疾病:通过乳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各种致病菌食物中毒。通过乳传染结核病、炭疽等病。

(二)化学性污染

1、来自工农业生产中的有害元素、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

2、抗生素、驱虫药和激素等兽药;

3、来自饲料的、由黄曲霉毒素B1转化而来黄曲霉毒素M1;

4、防腐剂、甜味剂及三聚氰胺、淀粉、豆浆、食盐等掺假掺杂物。

二、乳的生产加工和贮运卫生

(一)原料乳的生产卫生

(二)鲜乳的加工卫生

1、原料要求牛乳应符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T6914)。

2、乳的净化 在奶牛场,常用纱布、滤袋或滤器过滤。在乳品厂用离心机净化,以除去极小的杂质。

3、乳的冷却刚挤出的乳约370C,是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国际乳品联合会认为,牛乳在40C时保存最佳,100C稍差,150C以上时会影响乳的质量。此外,经灭菌处理后的牛乳也应尽快冷却至40C。

4、乳的杀菌与灭菌

(1)巴氏杀菌法

A、61~650C,30min;

B、72~750C,15~20s或80~850C,10 ~ 15s。在2~60C保藏与销售。

(2)超巴氏杀菌法

125~1380C,2~ 4s,牛乳需在70C以下保藏与销售。

(3)超高温瞬时杀菌法

1350C以上灭菌数秒,在无菌条件下包装,可常温条件下保存3~ 6月。

(4)保持灭菌法

1100C,10 ~ 30min,在无菌条件下包装,可常温条件下保存3~6月。

5、乳的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三、乳与乳制品的卫生要求

1、感官指标:色泽、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

2、理化指标: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杂质度。

3、卫生指标:硝酸盐、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M1、抗生素、重金属、三聚氰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第三节蛋品安全与卫生:蛋与蛋制品主要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及其加工制品。

一、影响蛋品安全卫生的因素

1、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鸡感染鸡白痢、禽副伤寒等沙门氏菌病时,产出的蛋常有沙门氏菌。

2、腐败微生物:蛋中常见的腐败细菌: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蛋中常见的霉菌:曲霉属、青霉属、毛霉属等。

微生物污染蛋的途经:(1)家禽患病,病原菌侵入卵巢和输卵管,蛋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进入蛋的内容物中。(2)蛋在生产、收购、贮藏和运输等环节中被污染,微生物通过蛋壳上的气孔或裂纹侵入蛋中。

3、鲜蛋中残留的有害物质

兽药: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和呋喃唑酮类药物。

农药:饲料中可能残留的农药。

三聚氰胺:饲料中可能添加

有害金属:环境中汞、铅、镉、砷等。

二、蛋与蛋制品卫生要求

1、鲜蛋:感官指标、汞≤0.03mg/kg、兽药残留、三聚氰胺、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2、皮蛋:感官指标、砷≤0.5mg/kg、铅≤0.5mg/kg(传统工艺皮蛋≤2.0mg/kg)、细菌总数≤500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第四节水产品安全与卫生

水产品主要有来自淡水和海水的鱼类、甲壳类、贝壳类、头足类、藻类以及其他种类的水生生物及其加工制品。

一、影响水产品安全卫生的因素

(一)生物性因素

水中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它们来自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水体受到生物性因素污染后,可引起水生生物感染疾病、带菌、带毒或带虫。

1、致病菌:污染水产品的致病菌主要有:

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

2、病毒:容易污染水产品的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诺瓦克病毒、积雪山病毒等。

水产品有关的病毒感染事件中,绝大多数由于食用了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贝类而引起。

滤食性贝类过滤的水量很大(如每只牡蛎滤水量达1500L/d),导致贝类体内富集的病毒远远高于周围水体。

3、寄生虫:水产品体内寄生虫极为常见,有数百种,其中寄生于鱼和贝类体内的50多种蠕虫可感染人体。

(二)天然毒素

1、河豚毒素

2、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

贝类的毒素均来自海藻

3、西加毒素:鱼摄食有毒涡鞭毛藻后被毒化产生西加毒素,人吃后会引起雪加鱼中毒。

4、组胺:一些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当其死亡后,组氨酸在细菌作用下产生组胺。将鱼在00C贮藏,可控制鱼体内组胺的含量在极微量的水平。

(三)化学性污染

1、有害环境污染:汞、镉、铅、砷、铬等重金属、杀虫剂和多氯联苯。

2、抗生素、激素和饲料添加剂:养殖时滥用的抗生素、激素和饲料添加剂。

二、水产品的贮藏和加工卫生

水产品的气味:新鲜鱼的淡淡的清鲜气味是内源酶作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中等碳链不饱和羰化物所致。熟鱼肉中的香味成分是由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产生的。淡水鱼的腥味的主体成分是哌啶,存在于鱼腮部和血液中的血腥味的主体成分是-氨基戊酸。鱼中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形成途径:

主要是微生物和酶的作用。

鱼、贝类死后其体内的赖氨酸逐步酶促分解。

鲜鱼肉内中约2%的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NH3。

鱼体表面粘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被细菌分解。

鱼油氧化分解生成的甲酸、丙酸、丙烯酸、丁酸戊酸等。

(一)贮藏卫生

1、冰藏:用冰块保藏水产品,使表面温度不超过50C,最多保存1~3d。

2、冷藏:新鲜水产品在-100C~-50C下冷藏,仅能保藏2~3周。

3、冷冻:新鲜水产品在-250C下速冻,可保藏6 ~9个月。

(二)加工卫生:水产品加工企业具备的基本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按GMP、HACCP、《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一)卫生标准及检测项目

挥发性盐基氮、组胺、甲基汞、镉、铅、无机砷、多氯联苯等

养殖水产品须加测抗生素、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等项目

贝类须加测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

(二)水产品注意的卫生问题

1、鱼肉和畜肉不同,其所含的水分和蛋白质较多,结缔组织较少,因此较畜肉更容易腐败变质,且速度也快,有些鱼类即使刚刚死亡,体内往往已产生食物中毒的毒素。因此,吃鱼一定要新鲜。

黄鳝、甲鱼、乌龟、河蟹、青蟹、各种贝类均应鲜活出售,凡死亡者不得出售或加工。、有些水产动物易感染肺吸虫和肝吸虫,特别是小河和小溪中的河蟹,常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如吃时未煮熟,就可能致病。所以在烹调加工时,应注意烧熟煮透。、含有天然毒素的水产品,应作初步处理。必须除去鲨鱼、鲅鱼和旗鱼的肝脏,应除去鳇鱼的肝和卵。

4、金枪鱼、鲐鱼等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出售时必须保持新鲜。

富含游离组氨酸

鲐鱼、金枪鱼等,体内含有较多的组胺,体质过敏者吃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潮红、头晕、头痛、有时出现哮喘或荨麻疹等,因此要特别注意。去除鱼的腥味、怪味、土味的办法

(1)腥味

鱼中的氧化三甲胺是鲜味物质,但容易还原具有腥味的三甲胺。

烧鱼排除腥味的方法,根据三甲胺易溶于酒精、并能与乙酸中和内特性,在烹调鱼时,加入适量的黄酒、食醋等调料,使其一部分三甲胺随料酒受热而挥发,另一部分则与乙酸中和生成盐类,使鱼肉的腥味减轻。

(2)怪味

怪味是由于鱼的肌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在水、酶和较高温度的影响下,分解为氨的原因。

尿素易溶于热水,并在高温下能很快散发,在烹调前先用开水烫一下,可以排除这些鱼中的氨味。

(3)土味

淡水鱼生长于江河湖泊里,而这些水源中腐殖质较多,特别是水塘里泥污最多,当这些有机质分解时,放线菌就会繁殖生长而进入鱼体内,并分泌出一种具有恶臭的(即土腥味)褐色物质,致使鱼肉带有土腥味。

食用淡水饲养的青、草、链、鲫等鱼类时,为减少鱼腥味,应将鱼的血液尽量冲洗干净,烹调时再加入葱姜、酒等调料,能使鱼肉味蛘美。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2

1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分析

1.1 违禁药物的使用

部分养殖者为谋求一己私利, 在养殖过程当中使用违禁药物, 以此达到为畜禽增重的目的。与此同时, 部分动物性食品后期加工企业为提高产品成色与外观质量, 非法向动物性食品当中加入包括雄二醇以及腺激素在内的各种激素性药物与抗生素药物, 导致违禁药物大量残留于食品内而被食用。

1.2 化学物质的污染

主要是指在动物性食品的加工过程当中, 相关生产及加工厂家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 或是为防止食品腐烂, 提高食品的销售周期, 而违规向动物性食品当中添加大量的化学性物质, 而这部分化学性物质对于人类健康势必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我国2004年曝光的火腿肠中添加敌敌畏事件、2008年曝光的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 均属于化学物质的污染问题。

2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

2.1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的直接性危害:

在畜禽养殖过程当中所使用的兽药残留于动物性食品内部, 从而导致人类在食用这部分动物性食品的过程当中引起包括呕吐、中毒在内的多种疾病。例如若长期使用含有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 则极有可能导致食用者出现慢性毒性作用, 危及健康。与此同时, 本文上述各种添加违禁类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属性, 可能导致部分食用者出现局部或是大面积性的过敏反应, 同样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后果。

2.2 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的间接性危害: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含有抗菌药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若长期被食用, 势必会导致食用者胃肠道正常性菌种及菌群分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 相关致病性病菌, 包括大肠杆菌在内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性繁殖, 导致人类健康潜在危险极大。

3 动物性食品卫生中的完善措施分析

3.1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过程当中应当通过构建统一性标准与体系的方式, 明确各方权责范围。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从权责跟踪与追溯角度入手, 构建一个以动物性食品卫生为中心的监督网络, 由公司至基地, 由基地至标准化, 从而确对动物性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能够深入源头。

3.2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过程当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技术性机构的建设力度, 我国现阶段可以通过参与CAC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关讲座与会议的方式, 吸取成功经验, 为我国国内动物性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动物性食品卫生与人类健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有各方严格杜绝动物性食品所涉及到的非卫生及不安全问题, 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类的膳食合理与健康, 值得各方人员引起特别关注与重视。

摘要:本文以动物性食品卫生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人类健康这一热点问题, 首先针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 并阐述了动物性食品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动物性食品卫生应采取的完善措施, 旨在于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卫生,人类健康,问题,影响,完善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蒋定国, 等.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 (综述) [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 14 (2) :44-47.

[2]刘冬敏, 等.动物脂肪氧化酶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 2012, 28 (1) :253-258.

[3]赵书景, 等.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 2009, 36 (8) :60-63.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3

关键词:规模养殖;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

近年来国内外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配套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多年来绵阳市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现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作如下归纳总结和探讨。

1.监管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保障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源头监管为主,结合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为监管原则。

2.监管思路

根据《动物防疫法》赋予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饲养者的相应职责,一是监管下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镇乡畜牧兽医站对动物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监测情况;二是监管下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卫生工作与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情况;三是监管规模养殖场按照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的防疫政策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情况,最终达到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3.监管重点

主要包括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防疫条件的运行、防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防疫行为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动物卫生工作的可追溯管理、防疫工作效果评价、动物卫生工作的监督执法和违法行为的查处。

4.监管内容和措施

A.落实目标责任制

a.宣传动员、安排部署

每年初或根据当前形势,市、县、乡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都要层层召开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

b.层层签订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每年初,市监督所与各县市区监督所、各县市区监督所与镇乡畜牧兽医站、各镇乡畜牧兽医站与辖区内各规模养殖场之间层层签订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目标责任书。

c.建立部门与养殖场双方责任人联系制度

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分片区落实专人、镇乡畜牧兽医站要对每一个规模养殖场落实专人分别负责片区和养殖场动物卫生、畜产品安全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工作,并做到市、县区责任人每月对片区巡查一次、镇乡责任人每周对各养殖场巡查一次。各规模养殖场也要落实专人负责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并做到每月至少向监管责任人汇报一次,出现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事故要立即报告监管责任人组织处置。

d.建立监督检查责任制

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各镇乡畜牧兽医站每月至少要对每个规模养殖场巡查一次,并作好监督检查记录。

e.设立双方责任人和职责公示牌

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镇乡畜牧兽医站要设立片区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每一个规模养殖场也要确定一名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责任人,并制作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公示牌,在养殖场显著位置公示双方责任人和职责。

f.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承诺制

由于规模养殖场入场监管风险较大,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为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两报告、十保证”承诺制,公开向社会和主管部门承诺。

h.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信息公示栏

规模养殖场应当建立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承诺,养殖场执业兽医,养殖场和镇乡畜牧兽医站的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B.防疫管理

a.规模养殖场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防疫条件

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完善防疫制度。包括:免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制度以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和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上墙。

防疫设施设备符合规定。包括隔离圈舍、进入养殖场大门消毒池、进入养殖区消毒通道、粪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疫苗冷藏设备、圈舍和场地消毒设备、专门的兽医治疗室、防疫室、检验检测设备。

有与规模相适应的取得资格条件的专职执业兽医和防疫人员,且岗位职责上墙。从事动物饲养、经营的人员每年定期体检,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b.规模养殖场规范开展动物免疫工作

结合本场制定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和防疫工作方案,并将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纳入免疫计划;按计划开展强制免疫工作;疫苗按规定领取、保管和使用。

c.畜禽按规定佩戴畜禽标识,有条件的还应采用识读器上传有关防疫、检疫和监督信息。

C.种用乳用动物管理

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动物经过审批。引进种用乳用动物24小时内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经过隔离观察和加强免疫。种用乳用动物经过检测,符合健康标准,对检测不合格种用乳动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D.检疫申报

引进再饲养动物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备案,并经过隔离观察和加强免疫。出售动物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E.疫情报告

规模养殖场要落实专业人员专人负责动物健康巡查,作好巡查记录,发现可疑情况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严禁隐瞒疫情不报引起疫情扩散的事件发生。引进动物在隔离观察期间出现动物疫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情要及时上报并规定处置。

F.病死动物处置

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H.动物防疫工作记录记载

建立并按规定保存养殖档案二年以上;规范建立疫苗、药物出入库和免疫、消毒、疫病诊治、无害化处理等记录记载。

I.监督检查到位

a.投入品的使用监管

规模养殖场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和投入品的添加管理,应符合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

实行兽药采购登记制度。如实登记兽药的品种、数量、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采购单位、采购数量、采购日期等。

建立兽药使用记录。兽药使用应作好领用详细登記,记载内容包括发病数量及原因、兽药使用的种类、使用剂量、时间、兽医人员的签名等。

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供屠宰食用的畜禽在休药期内禁止出售。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非法添加国家明文禁止的化合物。

b.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是规模场开展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时,应事前通知监管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应到场监督;二是定期检查免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督促其及时开展防疫工作。三是加强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动物防疫设施设备齐全并正常运转。

c.防疫效果的监测

免疫抗体监测。各县市区动物疫控中心对每个规模养殖场每年开展两次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抗体监测,对不达标的养殖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所责令加强免疫。

违规添加禁用化合物的监测。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规模养殖场违规添加禁用化合物(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的监测。

动物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查。通过现场查看养殖档案和乡镇责任兽医平时掌握的发病、死亡情况评价规模养殖场的防疫效果,提出防疫整改措施。

J.加大监督执法的处罚力度

a.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督执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要采取事前告知和事后监督的方式,确保全程监管到位。

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的执法。对没有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提出整改意见,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严格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并按照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引入动物的监督执法。对未经申报检疫引入动物或没有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的,应按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免疫工作监督执法。对不按国家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检疫监督执法。对未经申报检疫私自转运出场的,应当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加强兽药监督执法。对不按规定购入、使用兽药和生物制品的,应按规定立案查处。

加强养殖档案监督执法。对不按规定建立养殖档案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按规定立案查处。

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督执法。病死动物不报告又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应当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b.对各级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控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执法,落实责任追究。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加大處罚力度。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4

2011年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下,调动全所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努力工作,依据‘动物防疫法’和赤峰市关于做好‘瘦肉精’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我单位按照上级领导要求,精心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对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查监督,严厉打击违反‘动物防疫法’的违法行为,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2011年动物食品安全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所人员明确分工,每个执法人员定岗定责,并签订责任书,为把动物食品安全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有成效的开展,成立由分管局长及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各镇组成的畜产品安全及;‘瘦肉精’整治领导小组,使动物产品安全工作有组织按步骤积极开展工作。二,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十分重要,我们采取边检查,边宣传,边处理的方式进行工作,2011年印发‘动物防疫法’和畜产品安知识告知书,以及农业部6号,7号部令3万余份,出动宣传车500多台【次】,印制‘畜产品安全及瘦肉精’整治宣传单2000份,对全县集贸市场,饲养厂,屠宰厂,兽药经营门市进行重点宣传,通过宣传,增强了消费者,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三,工作完成情况

【一】,产地检疫,其中;猪11337 口,牛2828 头,羊59387只,禽6497羽,马 117匹,【二】屠宰检疫,其中;猪 10456口,牛羊6489头只,禽9990羽,【三】无害化处理;猪57 口,【四】瘦肉精检测;猪459 口,羊 牛 200头只。

【五】查处违法案件;2011年查处违反‘动物防疫法’和‘兽药管理条例’案件4起,立案4起,结案率 100%。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5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业经2004年7月14日农业部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部长

杜青林 二OO四年八月二日

【发布单位】 农业部

【发布文号】 农业部令第40号 【发布日期】 2004-8-2 【生效日期】 2004-10-1 【效 力】 有效

【备 注】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业经2004年7月14日农业部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部长

杜青林 二OO四年八月二日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指以动物或动物副产物为原料,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单一饲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由农业部发布。

第二章

企业设立审查

第四条 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后,方可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第五条 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厂房设施

1.厂房无破损,厂房及其附属设施便于清洗和消毒;

2.相应的防蝇、防鼠、防鸟、防尘设备和仓储设施;

3.相应的更衣室、卫生间、洗手池。

(二)生产工艺及设备

1.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满足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标准要求;

2.相应的清洗、消毒、烘干、粉碎等设施。

(三)人员

1.技术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生产工艺,从事相应专业工作2年以上;

2.质量管理及质检机构负责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应专业工作3年以上;

3.特有工种从业人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质检机构及设备

1.设立质检机构;

2.设立仪器室(区)、检验操作室(区)和留样观察室(区);

3.质量检验所需的基本设备。

(五)生产环境

1.企业所在地远离动物饲养场地,最小距离1000米。如靠近屠宰场所,需有必要的隔离措施;

2.厂区内禁止饲养动物;

3.生产厂区布局合理,原料整理、生产加工、成品储存等区域分开,保证成品和原料单独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六)污染防治措施

完备的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和污染防治设施,其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第六条 申请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应当填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并提供符合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可以从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免费领取或从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网址:http://)下载。

第七条 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收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及其相关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的材料审核,交评审组评审;并在收到评审意见后5个工

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决定不予颁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样式由农业部制定。

第八条 评审组由评审员、技术专家3-5人组成,评审员须经农业部培训合格。

评审组应当对申请人的生产条件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章 生产管理

第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二)生产管理制度;

(三)检验化验制度;

(四)标准及质量保证制度;

(五)安全卫生制度;

(六)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七)计量管理制度。

第十条 企业原料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原料采购和出库有完整记录,并至少保存二年。禁止采购腐败、污染或来自动物疫区的动物原料;

(二)原料分类堆放并明确标识,保证合格原料与不合格原料、哺乳类动物原料与其它原料分开。禁止露天放置原料;

(三)原料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前进行筛选,去除不合格原料并作无害化处理。

第十一条 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禁止在厂区内堆积不必要的器材、物品,以免有害生物孳生;

(二)对用于制造、包装、储运的设备及器具定期清洗、消毒;

(三)使用同一设备生产不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前,应当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四)操作人员应当有健康证明,特殊作业人员须半年体检一次;

(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生产;

(六)制作生产记录,包括原料种类、原料数量、生产日期、产品数量、生产工艺条件等内容,并至少保存二年。

第十二条 企业成品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成品检验合格,并制作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检验项目包括:总菌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重金属、特定病原菌等安全卫生指标;

(二)成品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品质破坏时,立即予以销毁,并追查原因,制作记录;

(三)成品分类存放,防止误装混装。

第十三条 产品包装物不得破损,并附具明确、醒目的标识和标签。

包装物需重复使用的,应当进行清洁、冲洗、消毒。

第十四条 产品标签应当符合国家饲料标签标准,并标明动物源名称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编号。

乳及乳制品之外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还应当在标签上标注“本产品不得饲喂反刍动物”字样。

第四章 经营、进口和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产品经营者购进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时,应当核对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合格证。

禁止经营标签标注不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第十六条 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应当按照《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进口产品登记证。

禁止进口动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禁止进口经第三国(地区)转口的动物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第十七条 对已获得产品登记证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在农业部宣布禁用后,其产品登

记证自禁用之日起失效。获证企业应当将产品登记证退回农业部,由农业部注销并予公告。

农业部宣布暂停进口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其产品登记证在暂停期间停止使用。

第十八条 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

第十九条 禁止经营、使用无产品登记证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禁止经营、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填写生产经营状况备案表,于每年3月底前报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备案表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免费提供,企业也可从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网址:http://)下载。

农业部不定期对备案工作进行督查。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但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财物,不得牟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二条 在备案和现场检查中,发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存在严重安全卫生隐患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者有其他违反本办法情形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三条 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收回、注销其《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并予公告:

(一)基本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已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或安全卫生条件的;

(二)停产两年以上的;

(三)破产或被兼并的;

(四)迁址未通知主管部门的;

(五)买卖、转让、租借《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

(六)连续两年没有上报备案材料,经督促拒不改正的。

第六章

第二十四条 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撤销其《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并予公告,三年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申请。

第二十五条 买卖、转让、租借《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未取得或假冒、伪造《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十一、十二条规定的,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经营、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七章

第三十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办理《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

一、肉粉(畜和禽)、肉骨粉(畜和禽)

二、鱼粉、鱼油、鱼膏、虾粉、鱿鱼肝粉、鱿鱼粉、乌贼膏、乌贼粉、鱼精粉、干贝精粉

三、血粉、血浆粉、血球粉、血细胞粉、血清粉、发酵血粉

四、动物下脚料粉、羽毛粉、水解羽毛粉、水解毛发蛋白粉、皮革蛋白粉、蹄粉、角粉、鸡杂粉、肠粘膜蛋白粉、明胶

五、乳清粉、乳粉、巧克力乳粉、蛋粉

六、蚕蛹、蛆、卤虫卵

七、骨粉、骨灰、骨炭、骨制磷酸氢钙、虾壳粉、蛋壳粉、骨胶

八、动物油渣、动物脂肪、饲料级混合油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

法》释义

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释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有可能引发或传播动物疾病,如疯牛病、痒病就是因使用来源于反刍动物的饲料饲喂反刍动物造成的。其他一些动物疾病也会因为动物源性饲料加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传播。另一方面,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原料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在加工过程中掺入的有毒有害物质,会直接影响到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如皮革蛋白粉作为鞣制皮革的副产物,其中含有重金属镉,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导致饲料产品中镉超标,即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从而影响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并颁布了本办法。通过加强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严格防范疯牛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

【释义】农业部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管理办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指导监督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开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对从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审核的评审员进行培训;二是根据动物疫情,发布禁止(或解禁)某些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公告,宣布禁止进口(或出口)可能传播动物疫病或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或含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其他饲料产品;三是办理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登记手续,核发《登记许可证》;四是制定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五是对涉及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的重大案件和跨省(市、区)大要案进行督查,下达全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省级饲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工作,并对县、市饲料管理部门进行指导,查处重大案件和协调督查跨地区案件,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计划。县市级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指以动物或动物副产物为原料,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单一饲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由农业部发布。

【释义】本办法调整的对象是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动物或动物副产品,直接作为饲料饲喂的肉类、鱼类、动物副产品不在本办法的管理范围。动物源性饲料作为单一饲料,是《条例》管理的对象。《条例》中的管理内容适用于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单一饲料也要遵从《条例》中有关产品审定、禁止、淘汰等方面的规定。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由农业部发布,目前已随办法发布,并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修订。

第二章 企业设立审查

第四条 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后,方可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释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不是新增加的行政许可项目,而包含在国务院发布的饲料行政许可“饲料企业设立审查”项目之中。《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制度是根据《条例》第九条的规定,针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这种特殊的单一饲料,对照《条例》中企业设立条

件而制定的。同时,根据《条例》的规定,《合格证》审核发放工作应在企业登记之前。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要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调,以保证该项审批顺利实施。

第五条 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本刊略)

【释义】上述6项条件是逐一对照《条例》的企业设立条件制定的,是统一的要求。不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设立的条件应将分品种细化。

第六条 申请设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应当填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并提供符合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可以从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免费领取或从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网址:http://)下载。

【释义】本条除申请书外要求提供符合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是指厂区布局图、工艺流程图、特殊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环保部门发放的证明等。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许可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为方便申请者获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的格式,在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网址:http://)的网页上挂载了申请书表格。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充足的纸质申请书以备企业索取。

第七条 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收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申请书》及其相关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的材料审核,交评审组评审;并在收到评审意见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决定不予颁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样式由农业部制定。

【释义】本条是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时限设置的。应当注意的是,在受理时要有时间记录,并有标明受理人和时间的受理单。同时,注意受理和接收的区别,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补正之前这段时间不应计算在受理时间内。受理计时应从申请材料符合规定时计算。还要注意不予颁发《合格证》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 评审组由评审员、技术专家3~5人组成,评审员须经农业部培训合格。

评审组应当对申请人的生产条件进行实地考察。

【释义】农业部负责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检测机构的评审员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分阶段进行,对培训合格的人员发给相应的培训证书。评审员的构成应包括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技术专家。从以往经验来看,由于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域大,生产企业多,可适当选择一些县市饲料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评审工作。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可采取跨区(县、市)评审的形式,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检测部门应当吸纳一些对饲料产品较为熟悉、专业知识较丰富、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参与评审工作,也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奠定基础。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评审和现场考察时间不计算在许可时限内。

第三章 生产管理

第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二)生产管理制度;

(三)检验化验制度;

(四)标准及质量保证制度;

(五)安全卫生制度;

(六)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七)计量管理制度。

【释义】上述各项制度均是根据《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于饲料企业的基本制度,以保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

第十条 企业原料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原料采购和出库有完整记录,并至少保存两年。禁止采购腐败、污染或来自动物疫区的动物原料;

(二)原料分类堆放并明确标识,保证合格原料与不合格原料、哺乳类动物原料与其它原料分开。禁止露天放置原料;

(三)原料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前进行筛选,去除不合格原料并作无害化处理。

【释义】原料控制是保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的基本前提。原料控制应遵循保证可追溯、新鲜度、分类堆放的原则,从源头上保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 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禁止在厂区内堆积不必要的器材、物品,以免有害生物孳生;

(二)对用于制造、包装、储运的设备及器具定期清洗、消毒;

(三)使用同一设备生产不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前,应当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四)操作人员应当有健康证明,特殊作业人员须半年体检一次;

(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生产;

(六)制作生产记录,包括原料种类、原料数量、生产日期、产品数量、生产工艺条件等内容,并至少保存两年。

【释义】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侧重于安全卫生方面的管理,因此,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从厂区环境、包装运输、设备清洗、工艺流程和人员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第(六)项则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十二条 企业成品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成品检验合格,并制作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检验项目包括:总菌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重金属、特定病原菌等安全卫生指标;

(二)成品被有害、有毒物质污染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品质破坏时,立即予以销毁,并追查原因,制作记录;

(三)成品分类存放,防止误装混装。

【释义】成品管理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关,本条对成品检验、特殊情况处理、成品码放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十三条 产品包装物不得破损,并附具明确、醒目的标识和标签。包装物需重复使用的,应当进行清洁、冲洗、消毒。

【释义】包装和标签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管理的薄弱环节。包装和标签不符合规定,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使用,而且给掺杂使假提供了可趁之机。因此,本条对包装物和标签加以强调,并作了提示性规定。

第十四条 产品标签应当符合国家饲料标签标准,并标明动物源名称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编号。

乳及乳制品之外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还应当在标签上标注“本产品不得饲喂反刍动物”字样。

【释义】本条是针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标签的特殊要求。其中《合格证》编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而“本产品不得饲喂反刍动物”字样是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禁止事项。

第四章 经营、进口和使用管理

第十五条 产品经营者购进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时,应当核对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合格证。

禁止经营标签标注不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释义】本条是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经营者从事销售活动的规定,重点是标签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第十六条 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应当按照《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进口产品登记证。

禁止进口动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禁止进口经第三国(地区)转口的动物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释义】本条是针对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规定。包括产品登记证和禁止事项。关于禁止事项的发布,目前的执行方式是,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禁止进口的公告后即行禁止。因此,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和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经营企业要密切关注禁令发布动态,掌握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 对已获得产品登记证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在农业部宣布禁用后,其产品登记证自禁用之日起失效。获证企业应当将产品登记证退回农业部,由农业部注销并予公告。

农业部宣布暂停进口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其产品登记证在暂停期间停止使用。

【释义】本条是针对禁用或禁止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后,对其产品登记证的处理方式。禁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长期的,而暂停进口是阶段性的。如欧盟2000年禁止生产、销售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后,我国宣布禁止从欧盟进口多种动

物源性饲料产品。其中,反刍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禁令将延续到欧盟不存在疯牛病风险为止,但欧盟生产的鱼粉或仅包含鱼粉等水生动物成分的饲料将会解除禁令,前者为禁用,后者为暂停进口。

第十八条 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

【释义】本条是对使用环节的禁止性规定。要注意的是两点,一是乳和乳制品可以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原因是科学证明乳及乳制品不传播疯牛病、痒病。但高油脂的代乳粉要明确其油脂的来源,如果是动物来源也是不安全的,因此要确认其为植物油脂。二是虽然在反刍动物饲喂过程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动物源性饲料掺杂现象严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非反刍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含有反刍动物成分,也会导致疯牛病和痒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所有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乳及乳制品除外)。

第十九条 禁止经营、使用无产品登记证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禁止经营、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释义】 本条是有关经营、使用环节应核对相关证书的规定及禁止事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填写生产经营状况备案表,于每年3月底前报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备案表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免费提供,企业也可从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网址:http://)下载。

农业部不定期对备案工作进行督查。

【释义】本条设立了生产企业备案制度及其监督检查制度。备案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一项义务,饲料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备案提供的信息全面掌握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是将企业的自我监督和管理部门的监督结合的一种管理方式。农业部不定期对备案工作进行督查,体现了《行政许可法》中强调的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

需要强调的是,备案并不是一种许可或审批,而属于《行政许可法》第61条第1款规定的通过“核查材料”来履行监督责任的制度,其目的是使饲料管理部门掌握有关信息,以便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及时进行监督。相对人只要如实

填报了有关材料并提交给饲料管理部门即完成备案义务,而不需要饲料管理部门的审批。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但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财物,不得牟取其他利益。

【释义】本条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强调对行政许可项目加强日常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的。从饲料行业管理的现实看,重许可、轻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了行政许可的有效实施,而且会给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加强该类产品的日常监督,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在备案和现场检查中,发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存在严重安全卫生隐患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者有其他违反本办法情形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释义】本条规定了饲料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时所应履行的职责。虽然依法调查、及时查处是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违规行为不能及时依法查处也屡见,不作为现象也存在。本条在此突出强调了饲料管理部门的职责。

需要注意的是,本条中的违法行为发现机关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并不完全一致,如“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可能是由县、地级饲料管理部门发现的,但在收回、注销《合格证》的情形下,则要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决定。各级饲料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能以罚(款)代收(证)。

第二十三条 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收回、注销其《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并予公告:

(一)基本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已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或安全卫生条件的;

(二)停产两年以上的;

(三)破产或被兼并的;

(四)迁址未通知主管部门的;

(五)买卖、转让、租借《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

(六)连续两年没有上报备案材料,经督促拒不改正的。

【释义】本条列出6种应注销《合格证》的情况,是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由于在上述情形下,生产企业已不具备安全卫生合格的条件,故应当收回、注销其《合

格证》。收回、注销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相对人惩诫、制裁,而是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终止已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被许可人的资格,故不是行政处罚。但在执法程序上,要参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行。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 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撤销其《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并予公告,三年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提出的申请。

【释义】本条是依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对上述行为的处罚要由做出行政许可的机关执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取得和履行相应的程序。

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合格证》的,属于不应当获得许可而获得许可的情形,因此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发现后,应当予以撤销,撤销的效力原则上溯及发证之日。这与作为行政处罚一种的吊销是有区别的:吊销是相对人合法获得许可后,由于利用许可从事违法活动而被许可机关终止其许可资格,吊销的效力从吊销之日起算,不溯及发证之日。

第二十五条 买卖、转让、租借《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释义】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九条的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转让的外,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合格证》的取得与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密切相关,如果允许转让就失去意义,因此依法不得转让。

本条所称买卖《合格证》是指一个取得《合格证》的企业将其拥有的《合格证》有偿出售给另一个未取得《合格证》的企业;转让是指一个取得《合格证》的企业将其拥有的《合格证》通过共同使用的方式供其它未获得《合格证》的企业使用;租借是指一个取得《合格证》的企业将其拥有的《合格证》在一定时间内出租、出借给未获得《合格证》的企业使用。上述三种行为均导致未取得《合格证》的企业冒用他人的《合格证》。因此,对买卖、转让、租借双方均应按本条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未取得或假冒、伪造《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释义】本条与第二十五条内容相近,性质类似,因此处罚方式相同。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十一、十二条规定的,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释义】本条是针对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3个环节违规行为处罚的条款。

对于这类违法行为,应当遵循先教育、后处罚和先轻后重的顺序,不能不教而诛。在发现相应违法行为后,要先指出,给予书面警告并限期改正;在整改期间和整改合格后,要加强对违法行为人的检查,逾期不改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则要给予罚款处罚。

第二十八条 经营、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释义】本条是对经营、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的规定。由于这类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因此在责令改正的同时,要给予罚款处罚。

第二十九条 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释义】本条规定其他违规行为的处罚,以与《条例》衔接。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释义】本条规定了本办法颁布前已经从事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的时限。由于此前已设立的企业要根据本办法规定进行各方面的整改,因此给予半年的准备时间以保证过渡期的转换。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释义】本条规定了本办法施行的起始时限。根据《关于贯彻实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2005年4月30日,对重点产品品种办理《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

附件: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

一、肉粉(畜和禽)、肉骨粉(畜和禽)

二、鱼粉、鱼油、鱼膏、虾粉、鱿鱼肝粉、鱿鱼粉、乌贼膏、乌贼粉、鱼精粉、干贝精粉

三、血粉、血浆粉、血球粉、血细胞粉、血清粉、发酵血粉

四、动物下脚料粉、羽毛粉、水解羽毛粉、水解毛发蛋白粉、皮革蛋白粉、蹄粉、角粉、鸡杂粉、肠粘膜蛋白粉、明胶

五、乳清粉、乳粉、巧克力乳粉、蛋粉

六、蚕蛹、蛆、卤虫卵

七、骨粉、骨灰、骨炭、骨制磷酸氢钙、虾壳粉、蛋壳粉、骨胶

沙门氏菌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研究 篇6

摘要:综述了沙门氏菌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主要危害及其常规和新型检测方法方法,并就动物性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同时阐述了其多重耐药性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沙门氏菌 食品安全

1.概述:

沙门氏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因素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自1885年沙门氏等分离得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一直影响着食品安全,如2010年美国出现的沙门氏菌疑似污染鸡蛋的事件导致1000余人感染。今年(2012年)英国也出现了可能因食用进口西瓜导致沙门氏菌感染的事件,导致1人死亡,34人感染。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人误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如肉、蛋、奶,通常感染人的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爆发起数和发病人数多年来排第一位,根据200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于我国11个省市区的监测,我国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生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依然排在首位,同时我国沙门氏菌的主要血清型依次为德比沙门氏菌、阿贡纳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里定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明斯特沙门氏菌及鼠伤寒沙门氏七种。此外,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多重耐药性的现象。

2.危害分析:

动物性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主要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主要指畜禽自身感染沙门氏菌,外源性指动物性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被沙门氏菌污染。

引起内源性污染主要是畜禽在饲养过程导致,如养殖卫生条件差,饲料、饮水等被沙门氏菌污染。引起外源性的污染的原因可分为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在畜禽屠宰过程中,烫毛是其中最易造成污染的环节,在冷却过程中因大量胴体同时浸泡在冷水中亦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动物性产品加工过程中,生产用水、车间设备、包装等均有污染的风险;动物在屠宰后的储存、运输、分销过程中也易造成污染,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储藏环境、卫生运输环节的工具卫生销售人员健康、销售环境卫生情况等。在食品的烹饪加工中,也会存在污染的风险。

由此可见,动物性食品在动物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这三个环节上均会导致沙门氏菌的污染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实施全程监控。

3.控制措施:

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问题,应当从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要在全过程中加强卫生消毒管理,同时相关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监管。

从源头上看,要做好生产过程中环境、饲料、饮水的卫生消毒工作。针对畜禽沙门氏菌感染的问题,目前已有相关疫苗诞生,包括灭

活苗和弱毒苗。在实际生产中,除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和接种疫苗外,还应定期淘汰阳性畜禽,逐步建立清洁畜禽群体。

加强动物新食品的监督管理,还依赖于建立良好可靠的动物性食品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目前,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我国进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属检测方法为垂直膜过滤法(SN/T 1059.6-2008),该法是基于垂直过滤的方式使样品通过包被有特别沙门氏菌抗体的膜,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偶合物使抗原抗体复合物显色。2010年更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4-2010)》中规定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为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培养挑取可疑菌株、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检测,判定是否检出沙门氏菌。

利用PCR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的核酸序列检测沙门氏菌的技术日益成熟。目前,检测的序列常为其毒力基因,如编码吸附和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的基因invA 等。此外,有报道通过利用BLAST程序比较沙门氏菌属内基因组DNA 序列的同源性以及沙门氏菌与非沙门氏菌基因组DNA 序列之间的特异性,发掘出检测沙门氏菌属的特异性片段,设计其引物,再对它们的特异性、灵敏度加以评价,从中筛选检测性能最好的引物,从而建立新的检测位点。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亦有相关报道。

此外,曹际娟等应用复合PCR 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 通过通用增菌培养, 建立动物源性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其根据沙门氏菌特异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 复合PCR 扩增的产物经DHPLC 技术进行快速检测,准确度、精密度

良好。

4.耐药性问题: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违规使用和预防性用药等一系列问题,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200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沙门氏菌已出现多重耐药性,对于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2007年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张秀英等对禽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研究表明,分离的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曲松均敏感, 但对萘啶酸、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磺胺、复方新诺明和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都大于50%。在家畜方面,广西大学黄符标等对广西南宁的生猪屠宰厂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性达97.78%。

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采用中草药预防畜禽细菌感染的方法被一些地方采用。实验表明,许多中草药对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同时,中药的配伍也是相对于西药的一个优势。

参考文献:

[1] 徐仕忠家禽沙门氏菌病及其疫苗控制 中国家禽 2006 28(17)

[2] 王茂起,冉陆,王竹天,李志刚,姚景惠,付萍,杨宝兰,徐进,李迎惠2001年中国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主动监测研究卫生研究2004,33(1)

[3] 刘华伟, 郭蔼光, 马立农, 邱立 PCR 技术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04, 25(6): 55-58

[4] 曹际娟,徐君怡,孙哲平,郑慧芳,裴轶君,赵昕,郑秋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高通量检测动物源性饲料中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饲料工业 2008 ,29(14)

[5] 王军,郑增忍,王晶钰 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4)

[6] 王中民,李君文,王新为,郑金来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4, 32(4)

[7] 张秀英, 赵富华, 宋立, 赵晖, 芦秀梅, 宁宜宝, 高光禽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中国家禽 2007,29(1)

[8] 吴云凤,袁宝君,乔昕,符晓梅,沈贇,王燕梅,马恺,倪云龙 肉鸡胴体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多重耐药谱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12,32(1)

[9] 陈金顶,索青利,廖明,辛朝安 沙门氏菌的invA 基因序列分析与分子检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 20(10)

[10] 周秀娟,但现龙,史贤明 沙门氏菌属特异检测靶点的筛选及评价

[11] 向雪菲,刘斌,张利达,史贤明 食品中沙门氏菌分子检测靶点的筛选与评价 微生物学报2008,48(7):941~946

[12] 刘秀梅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1)、]13] 黄福标,卢冰霞,刘磊,郭旋,张民秀,兰家暖,廖承球,赵彩群,黄伟坚 屠宰猪肠道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致病性试验 中国畜牧兽医 2012,39(1)

[14] 高丽娟,瓮绍苏,刘清珺,张经华,陈尔凝,白羽,韩北忠 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32(12)

[15] 刘富来,冯翠兰,王林川 中草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中国兽药杂志 2004, 38(11): 28~ 30

[16] 赵志晶 刘秀梅 中国带壳鸡蛋中沙门氏菌定量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16(4)

[17] 孙锡斌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4-2010

[19] 进出口食品中沙门氏菌属检测方法-垂直膜过滤法 SN/T 1059.6-2008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7

1 基本情况

泸西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42%,全县的畜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州前列,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为泸西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9年末全县肉猪出栏65.2万头,比上年增长5.84%;肉牛出栏2.86万头,比上年增长8.3%;肉羊出栏7.36万只,比上年增长9.85%;家禽出笼132万羽,比上年增长17.86%;肉类总产量5.29万t,比上年增长7.96%;禽蛋总产3160t,比上年增长67.37%;畜牧业产值5.63亿元,比上年增长8.06%。全县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肉类销售市场12个,全县完成屠宰检疫猪56127头、牛4683头、羊17109只,检出病害猪肉62头,病害猪肉均严格按技术规程做了无害化处理。在兽药饲料执法方面,收缴国家禁用或过期兽药192kg、散配饲料28kg、过期饲料607kg,办理动物卫生监督案件4件,挽回经济损失2.4万元。

2 存在问题

2.1 安全和质量问题突出

影响本县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四大问题, 即动物疫病、药物残留、中毒肉和掺水肉。 (1) 动物疫病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增长、阻碍畜产品出口和造成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本县动物品种繁多、动物疫病复杂多样, 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驱动等诸多原因, 造成了部分动物疫病仍然存在, 而且近几年呈现出致病微生物种类增多、毒力上升、耐药性增强等特点。这样, 动物在饲养阶段感染或在加工阶段污染了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在其产品流通过程中就可能携带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产生直接危害的因素。 (2) 药物残留是导致动物性食品安全性下降的另一原因。兽药饲料安全使用是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源头。动物性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饲养过程。有的养殖户及养殖场为了达到防病治病和减少动物死亡的目的, 实行药物与饲料同步, 还有一些不法者为谋取经济利益而违法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违禁药物, 如瘦肉精、苏丹红、水产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 导致食品中残留有害成分。二是来源于饲料。目前饲料中添加药物主要有防腐剂、抗菌剂、生长促进剂和镇静剂, 其中任何一种添加剂残留于动物体内, 通过食物链均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三是加工过程中的残留。一些动物性产品加工经营者在加工贮藏过程中, 非法过量使用一些碱粉、芒硝、漂白粉或色素、香精等, 有的在加工过程中添加抗生素以达到灭菌的目的。食用后在人体内经过富集易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3) 中毒肉是影响和威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全县食肉动物多为农户散养, 规模化养殖极少。一是农户养殖技术溥弱 (仅靠传统经验养殖) ;二是饲养管理粗放 (只管饱而不管好) ;三是养殖条件差, 卫生意识低。由于以上原因, 食肉动物因误食了富含氰化物 (如刀豆) 、亚硝酸盐 (如南瓜叶) 、有机磷农药 (如敌百虫) 、有机氯农药、生物碱 (如马钱子) 、霉饲料、有害金属及其盐类而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动物肉对人体的危害, 一方面在肉里残留的毒物通过食物链使人发生中毒;另一方在毒物破坏畜体肉状内皮系统防卫机能会造成肠道微生物的繁殖扩散或继发感染。人们因食用这类肉而发生食物中毒或食肉传染。 (4) 掺水肉又称注水肉或灌水肉, 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近年来, 全县肉品市场开放, 方便了群众生活, 但少数贩运商和屠宰户, 为了牟取暴利, 向宰前动物活体内或屠宰加工过程中向屠体及肌肉内注水后出售。此类行为严重地影响了肉品的卫生质量, 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2 管理体系不健全

(1) 管理职责不明确。目前, 行使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职能, 除畜牧部门外, 还有卫生、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相应的协调机制, 多头管理, 造成职权不清、效率低下, 管理工作也远远没有到位, 导致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 执法手段不力。从总体上看, 泸西县畜产品安全管理的执法手段仍然比较滞后, 执法不严, 涉及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相对疲软, 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3) 动物卫生监督检疫人员少, 手段落后, 无隔离场所, 而收售病死畜的现象依然存在, 调运牲畜查处力度不够, 疫情难以控制。

3 应对措施

3.1 加大投入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一种行政行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政府在动物防疫方面行使监督职能和具体执法的机构,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全面落实“放心肉”工程的强有力保证, 政府应该加大对动物卫生监督的投入, 重点用于购置动物卫生监督设备和检疫设备, 将动物卫生监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3.2 强化监管

(1) 加强动物性食品产前环节监管。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应从畜牧业投入品抓起, 加强饲料、添加剂、兽药的监督管理。深入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整顿和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净化兽药、饲料市场。 (2) 加强饲养管理技术宣传、培训。定期安排技术员到村到户进行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导、培训、宣传等工作, 以减少或避免农户“盲”养、“盲”管的现象出现, 从而提高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3) 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为了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扩散, 需要从源头上寻找疫源, 从根本上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在动物生命周期过程中搜集免疫、产地检疫、道路监督、屠宰检疫四大业务环节的信息, 通过无线数据通信平台汇集到中央数据中心。县、乡兽医管理机构可以利用管理平台, 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防疫检疫工作开展情况, 及时分析、查找防疫漏洞和薄弱环节, 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如果畜禽及其产品出现问题, 就可以立即利用追溯体系追查到畜禽的产地、饲养者、防疫责任人, 追查到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路线, 实现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快速追踪和责任人追查。 (4) 控制动物性食品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禽屠宰加工条例》等规定, 新建或改造屠宰加工企业, 使其在动物防疫等方面符合卫生要求。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进行屠宰加工, 严格按照《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进行宰前宰后检疫, 对检出的病害动物源性食品要严格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处理, 确保出场的动物产品安全可靠。 (5) 加强流通环节监管。首先, 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 对异地销售的畜禽一定要严格检疫, 防止疫情扩散。其次, 要加大市场环节的执法力度, 严格执法, 决不徇私。执法的重点是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动物性食品从这些地方流入市场。再次, 要结合可追踪体系的建设, 严格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一旦经营者违规经营, 要严肃处理, 严重的坚决取缔其经营资格。

3.3 加强领导,推行兽药饲料行政执法责任制

加强兽药饲料安全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兽药饲料管理工作的领导。要从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人体健康的高度来认识兽药饲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畜牧、工商、技术监督、屠宰办、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兽药饲料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开展兽药、饲料市场整顿,落实兽药饲料监测计划,对不合格的饲料、兽药进行没收、罚款处理,以卫生指标为重点,以养殖环节为根本,开展“瘦肉精、苏丹红、水产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专项整治。

3.4 大力推进放心兽药饲料下乡进村,提高合格兽药饲料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开展放心兽药饲料下乡进村活动,是转变兽药饲料打假工作思路,加强源头治理,推动兽药饲料打假和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大力发展兽药饲料连锁经营,畅通各种渠道。有利于减少假劣兽药饲料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养殖户权益。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卫生 篇8

1 坚持一个原则

在执法协作工作中要坚持“各司其职、小案独立、大案协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2 把握二个范围

行政违法。执法把握在动物、动物产品经营、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范围内。由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理(罚)。

刑事违法。对在查处动物卫生监方面违法行为时,对确有触犯刑法的,由公安部门实施刑事处理。

3 牢记三项执法内容

围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交办的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需要联合执法的工作任务;两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开展联合执法的事项。

4 侧重四个环节

养殖环节。重点是养殖业动物卫生防疫条件、档案记录情况、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使用或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其他禁用药品、人用药品;动物强制免疫及免疫标识佩戴情况等。 4.2 屠宰环节。无证屠宰、私屠滥宰,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屠宰、出售。染疫或疑似染疫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

检疫监督环节。违法加工、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经营、仓储、销售、运输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4.4 兽药经营环节。无证经营、经营假劣兽药或非法药品。 5.建立五项制度 5.1 联合执法启动制度

常规启动机制。建立节假日、双休日巡查以及投诉举报、应急事件快速处理制度。需要开展全市性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上级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时,经两部门会商后组织实施。

专项启动机制。涉及两部门单一专业执法力量难以纠正、制止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时,两部门协商后实施联合行动。

突发启动机制。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项需要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行动时,两部门立即、尽快组织实施。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两部门轮流召集。遇特殊情况,经任何一家成员单位提议可视情召开。联席会议主要内容是通报食品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分析研判事态发展趋势,共同研究事件处置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制定联合执法计划和行动方案,确定打击重点;共同分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动向、特点、规律,研究应对策略等。

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流涉及各监管环节的法律法规、政策、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采用一般信息通报、典型案件通报、重大事项(紧急情况)通报等三种通报方式。实行一般信息月通报,典型案件限时通报,重大紧急情报“零时差”通报机制。

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制度公安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时,要及时移交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在案件查处中认为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立即通报公安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必要时可在现场立即办理案件移交手续。对两部门移交的案件,对方应立即派人到场。现场检查初步认定有违法行为,需要立案的,自受理之日起3日内做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在现场或后续案件调查按各自职能分工进行。决定不立案的,应书面告知移送案件部门。对于决定立案的案件,移送机关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交对方,并办理交接手续并依法作出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两部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应当妥善保存案件的相关证据。对易腐烂、变质、灭失等不宜或者不易保管的涉案物品,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固定证据;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涉案物品,应当送请有关部门或者机构依法进行检验、鉴定,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对于两部门移送的案件,对方应将查处情况通报移送的机关。双方均有督办权,告知权,知情权。对推诿、不作为行为,对方有权向有关部门反馈。

案件处置制度:

发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或接到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公安机关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核查相关信息,按以下要求处置: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本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应及时依法封存(或登记保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用具,控制事态蔓延。对于依法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举报,应当及时移交主管机关,并告知举报人;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涉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者减轻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食品安全事件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查处;经调查核实,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其他部门或多个部门职能管辖范围的,立即通报有关监管部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的处置。

联合执法时应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开展以下应急处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调查,依法对确认有害动物、动物产品进行封存、留验或登记保存。相关部门组织检验机构开展样品采集、检验检测,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公安机关加强食品安全事件现场治安管理,协助行政监管部门开展执法调查、采样等工作。对涉嫌犯罪的事件及时开展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侦破工作。对重大、疑难案件,要提前介入,指导证据采集,明确追刑标准。在查处案件时,对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查处。联动执法宣传工作应会同宣传、有关监管部门,加强舆情监测,把握舆论导向,防止炒作,引发社会恐慌。

上一篇:写销售经理述职报告下一篇:2024广东公务员面试:做好前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