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8-24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共8篇)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1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动物源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禽、马属动物、犬、兔、蜜蜂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我国是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当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不断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面临重大挑战。近几年,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2001 年以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人“瘦肉精”中毒事件。2007 年,河北、山东两省又分别发生“红心鸭蛋”事件和“多宝鱼”事件。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再次暴露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蛋、奶、水产品及动物制品已成为国民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但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共识,国家对此也十分重视。本文就如何解决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归纳如下。

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药残留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的残留药物主要有氯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已烯雌酚、磺胺类、二甲硝咪唑 / 甲硝咪唑、恩诺沙星 / 环丙沙星、四环素类和盐酸克伦特罗等。其危害作用主要有:

1.是毒性作用。人若长期摄入含有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将造成体内药物蓄积,可产生急性、慢性毒性作用,如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残留引起的群体急性中毒事件。

2.是过敏反应。许多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具有抗原性,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并危机生命。

3.是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三致”作用),药超标,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如苯丙咪唑抗蠕虫药引起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甾体激素(如已烯雌酚)能引起女性早熟、子宫癌和男人女性化特征;氯霉素能阻碍血细胞形成,从而导致人类的白血病;硝基呋喃类、砷制剂以及喹已醇的同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

4.是激素作用。性激素、同化激素,以及具有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因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人若使用被激素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将严重破坏人体正常激素平衡,甚至引起致畸、儿童性早熟现象。

5.是耐药性问题。如动物长期低剂量摄入抗菌药物,可产生耐药性或耐药菌株,并通过动物源性食品进入人体,对人类细菌性疾病防治造成影响,甚至使疾病无药可医。六是对胃肠道微生物影响。长期食用抗菌药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对人类胃肠道正常菌群可产生不利影响,致使平衡破坏,致病菌大量繁殖,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是目前影响我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致病微生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其中,致病微生物通过污染动物源性食品感染人类,造成人发病甚至死亡给我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在上海因食用毛蚶引起食源性甲型肝炎。2005 年在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市暴发的猪链球菌病导致几十人死亡。2004 年暴发禽流感以来,我国共发现37 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 24 人死亡。现阶段,我国畜牧业养殖以分散饲养为主,屠宰加工环节中手工屠宰方式占到了 60%以上,再加上我国居民历来有喜食鲜活动物的习惯,动物食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交易获得,这些基本国情增加了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也为致病微生物污染动物源性食品,威胁人类健康提供了条件。

农药化肥污染主要是在种植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促生长剂等化学合作物,致使农作物残留大量农药,制成饲料饲喂动物从而间接对动物源性产品产生污染。例如:有机氯农药不易分解,通过饲料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其中牛体内残留最高,其次是鸡,再次是猪。工业“三废”直接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污染物通过富集作用蓄积动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作用于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如氯、磷、汞、氟、铅、镉、砷、铜等,直接污染水源、饲料、饲草,有害物质在动物体内大量积蓄,可引起动物中毒。2006 年 6 月 22 日《兰州晨报》报道,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长流村村民的山羊,因饮上方寺金矿含有氰化钠洗矿石池中的废水,16 只山羊被毒死。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也被毒死在水池旁。

三、加工和销售过程污染问题

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也是造成动物源性食品质量

安全的重要因素。饲料加工过程中,使用饲料添加剂或保存不善带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麦角真菌、汞、镉、铅、砷、氟等。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中,个别不法分子为牟取经济利益,在动物源性食品中超量添加着色剂、防腐剂、亚硝酸盐、漂白粉、色素、香精等化学物质,甚至为延长保质期,滥加抗生素和其他抗菌物质。加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物也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污染。另外,物源性食品在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而腐败变质,造成污染。

对此,作者提出几点加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措施。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标准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监管体系、监测体系、信息交流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等八大体系,需要通过强化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起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础的动物性能食品安全诚信制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1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监管涉及农业、商务、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以猪肉产品为例,按照《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生猪屠宰条例》的规定,农业部门管生猪养殖和生猪及初产品销售前检疫、商务部门管屠宰、工商部门管市场、质检部门管肉食品生产及进出口检验监管,卫生部门管餐饮服务活动。虽然近几年这些部门加强了合作,但是仍然存在几家都在管,谁也不负责的现象。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那个环节监管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现阶段要想有效监管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必须理顺职能,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部门合力,尽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下一步,建议逐步引入国际通行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官方管理制度,将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卫生管理统一在农业部门,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的官方兽医队伍,实现官方兽医对动物饲养、运输、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卫生监管。另外,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认证方面,应整合认证标准,将当前复杂的食品卫生安全认证整合为统一标准,并在食品包装采用统一、简单的标志,便于老百姓在购买食品时能够正确判断。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20 世纪 90 年代,英国

农产品卫生认证五花八门,且采用不同的质量认证图标。2000 年,英国专门成立食品认证标准组织,开始整合食品质量认证标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以“小红拖拉机”为统一标志的农产品卫生认证标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食品。2完善动物源性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检验检测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标准水平、检测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加入WTO,现有体系不健全、标准制定不科学、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作为食品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相关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增加对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投入,逐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动物源性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3加快动物源性食品准入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利益驱动以及部分从业者素质不高、意识不强,导致相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为了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需要实施动物源性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并与可追溯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有关饲养、屠宰加工等场所进行登记,对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实现在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能及时对动物一定生活阶段或所有生活阶段,对动物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不同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追踪和溯源,实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高质量、高安全度的食品。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2

1.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2. 饲料原料受到化学性污染。

饲料饲草中的农药残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主要包括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农药残毒是指在环境和食品中、饲料中残留的农药对人和动物所引起的毒效应, 包括农药本身以及它的衍生物、代谢产物、降解产物以及它在环境、食品、饲料中的其他反应产物的毒性。食品、饲料中如果存在农药残留物, 可随食品、饲料进入人、畜机体, 危害人体健康和降低家畜的生产性能。

3. 饲料发生霉变或受到微生物污染。

饲料霉变或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安全。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 它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 危害动物正常的繁殖与健康。人通过食用残留霉菌毒素的肉乳蛋等畜产品而引发霉菌病。黄曲霉素B1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食入极少量即可致癌。饲料污染还可能有其他致病性细菌 (如链球菌、沙门氏菌) 及病毒和寄生虫等。很多病源微生物可以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 这些污染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后通过其产品转移给人类。

4. 微量元素添加过量引起重金属污染和中毒。

饲料中添加一定量铜、有机砷制剂有助于动物的生长。但在现实饲料生产销售过程中, 一些不法生产及经销商, 为达到快速生长效果, 谋求市场空间及高额利润, 大剂量使用这些微量元素。加上广大养殖农户文化水平低, 科学养殖意识不强, 只知道使用配合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效果好、效益高, 就盲目使用大量的微量元素, 却不知饲料中过量添加的微量元素, 积聚在动物体内, 通过其产品传递给人类而影响人体健康。

5. 滥用兽药或过量使用兽药添加剂造成药物残留。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兽药, 过多过滥的使用兽药。部分个体兽医从业人员, 不管遇到什么疾病, 都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 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这样不仅不利于动物疾病的治疗, 而且导致动物产生耐药性和动物产品中的药物高残留。另外,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不执行休药期规定, 也是造成药物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6. 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现象仍然存在。

虽然农业部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禁止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等一系列的规定, 但个别养殖业主或饲料生产商, 为了追求非法利润, 私自添加违禁药物, 从而导致违禁药物残留在动物产品内, 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动物疫病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带来的更大威胁

据统计全球已知道的3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其中有100多种为人畜共患病, 如, 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疯牛病、旋毛虫病等可直接侵害人体。即使动物所固有的非人畜共患病, 如猪瘟、鸡新城疫等虽不直接感染人, 但其分解的毒素也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求暴利, 把患有疾病的畜禽私自宰杀后上市销售, 这不仅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1. 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中污染引起的安全问题。动物

源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表现十分突出, 而且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动物防疫条件和卫生条件不达标, 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场地条件不能达标。目前中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屠宰场由于规模小, 受场地设施设备的限制, 屠宰、贮藏等条件欠佳, 加工后的废弃物、污水、粪便等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二次污染;二是运输条件不合格。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采用专门的冷藏运输工具, 如敞开式运输不仅污染了环境, 同时可能受到外界不洁环境的污染, 也可能因气温条件影响发生肉品腐败变质;三是动物源性食品掺杂使假现象突出, 如注水肉、加工病害畜禽、公母猪肉冒充商品猪肉等在各地屡禁不止。

2. 检测手段落后, 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 动物产品常规检疫主要靠感观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设备十分简陋, 开展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就更加匮乏, 目前多数县级机构不完全具备检测条件。各级政府对畜产品安全检测的经费投入不足, 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不配套, 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的基础设备薄弱、手段落后、人员不足, 加之饲料、兽药生产厂家众多, 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

1. 广泛宣传, 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 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 才能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 只有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 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2. 健全法制, 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解决畜产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健全和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安全法律体系, 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 规范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行为。

3. 完善机制, 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建设。

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畜产品安全管理经验, 结合中国实际, 在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大力推广建设ISO9001安全管理体系。兽药生产企业大力推行GMP标准, 兽药经营实行GSP连锁经营模式。同时应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认证工作, 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 保障生产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

4. 严格管理, 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

加强对畜产品生产过程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制度, 即对饲料、兽药、环境、水源和肉品等动物食品各环节进行控制。相关部门应完善市场管理办法, 严格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建立畜产品监控检测网络体系。为了保证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行,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保证专项资金供给及技术人员的配备, 并不断完善手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化验室, 并逐步建立药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室, 对畜禽及其产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测工作, 对重金属、药物、饲料添加剂超过规定标准的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经销户进行严厉打击。

5. 加强监控, 切实搞好动物养殖环节的疫病防治工作。

根据《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一要坚持“预防为主”, 抓实动物基础免疫。重点抓好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 完善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长效机制, 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二要改变动物养殖方式, 推行健康养殖。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强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监督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发展规模经营, 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 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6. 强化治理, 确保畜产品的屠宰加工质量。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推进“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杜绝私屠乱宰, 另一方面要对辖区屠宰场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并做到规模适度, 技术先进, 以利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和加工。

7. 严格执法, 坚决打击违法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关应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加强流通领域监管, 对动物防疫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 对入场屠宰的动物必须搞好产地检疫证明的验证回收和宰前检疫工作, 屠宰后严格把好检疫关, 做到“一猪三章二证”才能出场。加强对肉品市场的监督检查, 严防不合格肉品上市销售。同时还应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 加大查处力度, 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 规范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从源头上控制违禁药物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标使用,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8. 充实队伍, 为动物源性食品卫生监管保驾护航。

畜产品安全监管必须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去实现。确保动物产品安全, 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依法行政的执法队伍,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显得尤为重要。夯实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四、结论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指以动物或动物副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单一饲料。这类饲料包括畜禽屠宰场副产品、水产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及蚕丝工业副产品等。它们具有高蛋白质含量及生物学价值、矿物元素及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是畜、禽、鱼类等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但此类产品也容易发生安全卫生问题,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当前,动物源饲料产品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无标签、质量差、微生物超标等。以鱼粉为例,有的鱼粉企业用国产鱼粉冒充进口鱼粉;鱼粉中添加贝壳粉、羽毛粉,甚至皮革粉,以此充好;产品标签不规范,或者有的鱼粉就没有标签,来源不清;鱼粉中杂质过多,微生物超标。

2 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规模

目前,许多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太小,甚至不少企业还是小作坊式的加工点,企业管理松散,生产行为不规范,生产工艺和设备十分简陋,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加工、仓储条件差,再加上从业人员趋利动机,导致产品质量上不去,甚至出现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现象。

2.2 生产环境

有的企业从生产成本考虑,在生产环境的投入上能省则省。原料露天堆放,招惹蚊虫,一遇雨天,原料沾水后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厂房无除尘设备,原料随意堆放,容易交叉,生产环境脏、乱、臭,给商品饲料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2.3 原料来源

某些生产企业缺乏安全意识,肓目采购原料,使得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成分和来源复杂,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有的来自渔民的废弃水产品,无法保证原料未被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的风险。

2.4 产品质量缺乏统一标准

除鱼粉外,许多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的标准还在草案审定之中,有的标准已不适用,也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饲料卫生标准》仅有鱼粉、肉骨粉和骨粉的卫生指标,企业产品标准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无据可依,一些企业干脆无标生产,许多产品没有产品合格证,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动物性饲料的整体质量。

2.5 标签不规范

动物源性饲料普遍存在标签问题。例如进口鱼粉普遍没有中文标签;经营环节的动物性饲料多数无标签,使用者难以了解产品的来源,有问题无法追溯到生产厂家;某些产品标签不规范,产品名称随意定,不能反映饲料的真实属性,标签中表明的原料组成不明确,产品成分保证值与产品质量不一致。

3 对策探讨

3.1 生产条件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应能满足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标准要求。动物源性饲料原料与产品极易腐败,高温灭菌是保障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有良好的清洗、消毒、烘干等设施。生产厂区布局要合理,原料存放及整理区、生产加工区、成品储存区要完全分开,防止交叉污染。要有完备的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和污染防治设施,其排放要符合环保要求。生产企业的厂址应远离动物饲养场地,最小距离1000m。如果靠近屠宰场所,应有必要的隔离防疫措施。厂区周围应有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进出口应有供人员、车辆进行消毒的设施。

3.2 饲料原料的安全卫生管理

采购原料时要对原料产地的畜禽疫情有所了解,禁止采购腐败、污染或来自动物疫区的动物源性原料。这是保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关键。不同原料应分别存放,并挂标识牌,避免混杂。禁止露天放置原料,原料贮存场地或仓库要求阴凉、通风、干燥和洁净。对于新鲜的畜禽肉类及鱼虾类原料如不能及时加工处理应低温贮存。新鲜原料即使低温贮存,也应尽快使用。原料出库使用前应进行筛选,对贮存时因发生异常变化而导致不合格的原料要加以去除并作无害化处理。

3.3 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管理

生产各种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时,应当确定相应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并严格执行。使用同一设备生产不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前,对所有设备和工具、容器都应进行彻底清洗,防止交叉污染。对用于制造、包装、储运的设备及器具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经无害化处理后及时清理出厂。生产中使用饲料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3.4 饲料成品的安全卫生管理

成品要严格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才能出厂,并执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检验项目应包括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重金属、特定病原菌等有严重危害性或危险性的指标。同时按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种类的不同,必要时还要检验水分、酸价(AV)、过氧化价(POV)、挥发性盐基氮(VBN)、组胺和砂分等指标。成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其他原因导致品质破坏时,应予以销毁,并追查原因。成品存放区和原料贮存区要完全分开,保证成品不受污染。成品应分类存放,防止误装或混装。生产使用的饲料添加剂、药物等物品不得和饲料成品贮存于同一场所。成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与规定,不得带有任何污染源,并保证包装材料不应与产品发生任何物理、化学作用而损害产品。同时在标签和外包装应符合规范,注明相关信息。

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胡兴盛主要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时,将乡镇畜牧站定为“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所以一些乡镇政府认为畜牧站应自谋生路,防疫治病是畜牧站的事,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更有甚者,在县畜牧局派出技术干部落实免疫任务时,有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居然说:打针是畜牧站的事,我不支持,也不反对。

1.2 投入无保障

1.2.1 生物药品款到位少 中央、省、市均要求地方政府要将生物药品款纳入财政足额预算,但很多地方都是一纸空文。

1.2.2 防疫费收取到位少 大部分地方都把“防疫费”当作纯粹的“服务费”对待,一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收取办法,只是笼统地打针收费、服务收费,另一方面降低收费标准(象征性收费),导致防疫工作无人去落实。

1.3 队伍不稳定 就宣汉县而言,所辖的73个乡镇畜牧站相当一部分处于瘫痪状态,畜牧站已成空壳,“无人站”、“独人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很大一部分乡镇畜牧站都以“政府给钱就来买药,政府组织就去打针”的消极被动状态对待动物防疫工作。

1.4 工作不落实 防疫任务虽层层下达,但落实到养殖户那里已大打折扣。一些疫病在一些地方发生流行,有的已给养殖户造成一定危害。

2 主要对策

2.1 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机制

2.1.1 统一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设置和称谓 县级只设动物防疫监督站(局),并将其由现股所级升格为副局级,按照公务员对待,以利其顺利开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6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由此可见,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县政府所属的机构,具有《动物防疫法》的执法主体资格,故应升格。

2.1.2 落实好乡镇公益性工作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川委发(2002)17号文件等规定,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由乡镇政府在乡镇畜牧站中确定2~3名思想好、业务强的同志,进入乡镇农技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公益性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动物免疫工作,协助县上抓好辖区内执法管理工作等,其工资和办公经费由同级财政定额补贴5000元/年/人。畜牧站则按乡镇改

革的精神,主要做好诊疗、医骟、饲料、兽药等经营性工作,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实行服务收费。

2.1.3 认真落实好强制免疫工作 每年分春秋两季开展好大面积强制免疫工作,乡镇政府负责宣传、组织发动,具体解决存在的问题;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业务指导。各乡镇负责公益性工作的同志,代表乡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2.1.4 按规定开展好检疫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只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才具有检疫权。同时按农业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以派出换证处和报检点,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聘用检疫员。结合县情,可分为几个片区,每个片区由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直接派人组织实施检疫,并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畜牧站聘任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职工作为检疫员,共同开展检疫工作。原则上,聘用检疫员就是该乡镇从事动物防疫的公益性工作人员,既负责检疫工作,也负责所辖区域的免疫工作。同时,在检疫流通环节,加大对免疫标识的查验力度,切实做到“以检促防”,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2.2 要解决好政策性投入

2.2.1 解决好防疫经费 县财政每年解决20万元,专项用于购买生物药品补助和扑疫及测毒测抗、疫情普查监测等防疫工作开展。2.2.2 解决好生物药品款 根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要将动物预防用生物药品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乡镇应按照“小乡镇0.3~0.5万元,大乡镇0.6~1万元”的标准,落实好生物药品款。

2.2.3 调整检疫费的政府调节基金收取办法 目前政府调节基金是按检疫费总收入的25%进行收取。应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92)价费字452号文件的规定,对检疫费收入的结余部份按预算外资金纳入政府调节。

2.2.4 收取好防疫费 基层站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疫费收取不到位,目前对防疫费的收取误解甚多,要区别对待。

2.2.4.1 防疫费不是服务费 国家财政部、物价局(1992)价费字45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防疫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2.2.4.2 收取防疫费不需要签订服务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实施强制免疫”。

2.2.4.3 收取防疫费必须确保免疫到位,不能只收费不免疫,或多收费少免疫。

2.2.4.4 收取防疫费,必须按照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

2.2.5 落实好乡镇畜牧站在乡镇机构改革以前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费。

2.2.5.1 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2.5.2 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2.3 要落实好领导责任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1)14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文件精神,确定各县、乡镇长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县、乡镇长及畜牧部门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动物防疫的目标和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头上,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玉萍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与其他城市相比,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政府充分重视社区,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山西省的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更快、更好。

近年来,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社区从老头老太太当家的居民委员会,发展成了一个承担辖区内常住居民管理、社会保险、计划生育核查,兼具一些行政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社会机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也出现了一些间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投人严重不足。太原市,平均每个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不过3一4间,建筑面积不过100平方米左右,这已经属于比较好的了,条件差的仅仅有办公房间1一2间,建筑面积不过40平方米左右,这与北京每个社区办公用房都在300平方米左右没有办法相比。即使与发展速度相差无几的辽宁、吉林省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他们的社区办公用房在230平方米左右。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社区的许多功能不能发挥,比如缺乏固定的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导

致社区的一些活动难以开展,严重影响了社区的形象。第二,社区干部报酬偏低、工作繁杂,收人与付出不对称。太原市社区干部的报酬基本是月均粼刃余元,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这样的工资水平不足以养家糊口,因此,社区干部大部分是的离岗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严重制约了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尽管报酬很低,工作却相当繁重,计划生育、扶贫、低保、失业人员的统计等项工作都在社区。社区干部们说,我们干的是政府的工作,出的力比公务员多,但收人只是公务员的几分之一。报酬低而工作繁重,也限制了专业人员进人这个领域。

第三,社区服务的市场运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社区服务水平较低,覆盖面小。在其他大城市社区已经开展的家政服务、职业介绍、中介信息、咨询服务、以及社区养老、社区照顾、社区矫治等项目均没有开展,社区服务基本处于自愿免费的状态。

第四,社区办公经费短缺。目前社区的办公经费仅为每月20(‟元,仅够交电话费和出墙报,稍微复杂一些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去做。因此,社区干部即使想做一些事情,也没有办法去做。

第五,社区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发展不均衡。太原市基本都纳入了社区,另外一些地区城市,如运城、大同等正在开始进行社区建设,而中小县城基本就没有社区这个概念,这种

不均衡状态将会制约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比与思考

2000年11月3日,民政部发表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后,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开始由中心城区向城郊,大中城市向县(市)和集镇发展。一些大中城市的社区工作搞得非常好,起来,他们成功的经验是:

第一,有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去观察、研究社区,每年都有专业人员针对社区建设提出建议,比如,建设和谐社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评价社区发展应该有什么样的指标体系等。

第二,有地方政府的引导。根据民政部《全国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精神,北京、上海等地积极指导各区(县)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头作用,引导各区(县)的社区的建设。第三,有高素质人员的参与。北京率先引进了博士学历的人员参与基层社区建设。u106年春节过后,清华、北大等高校的30位博士来到基层社区担任主任助理,挂职一年,每周到挂职单位工作两三天,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

对比之下,山西省在这三个方面都比较薄弱。在专业研究方面,山西省虽然也建立了三晋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但相对来说没有整合全省的研究力量,形成强大的研究阵容,因而

研究成果比较少。在政府引导方面,山西省做得还不够,先进社区和社区干部的示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吸收高素质人员方面,有些街道也引进了大学生副主任,但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对基层社区的建设没有太大的贡献。因此,山西省急需找到差距,弥补不足,推动社区建设的。

三、改进山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趁议

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影响到能否解决城市下岗与失业、扶贫、帮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社区建设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社区建设。

(一)投入资金,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

社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使社区管理有一个基本的依托,而且也使社区的各项功能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应当制订一个规划,使社区办公用房在一定时期内达到201)平方米左右,使他们能够建立专用的阅览室和活动室。

(二)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

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与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不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很难吸引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但山西目前的现状是专业人才不愿进人社区工作,要推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投身社区建设事业,必须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山西省现在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有3所,从2006年开始,每年毕业的学生有100名左右,如果他们都进人社区,则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提高杜区服务水平,改进社区服务现状

派遗一些社区干部到大城市参观学习,了解如何进行社区养老、社区文化、社区矫治等各项工作,回来后着手开展这些工作,逐渐开设热线电话,拓展服务项目,使社区服务上水平、上台阶。

(四)理顺管理体制,减少社区负担

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不能随便什么事情都“进社区”,应该明确哪些工作应该进,哪些不应该进,避免社区工作的行政化趋势。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需要社区完成或配合完成的工作.社区应该坚决完成。同时“权随责移,费随事转”,相应的经费也拨发到社区。政府主要负责对社区的指导和监督。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等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病害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事关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经济秩序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无害化处理工作难度大,处理也不规范,笔者分析了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存在问题

1、养殖环节病害动物数量较大。我国畜牧业的现状是饲养数量多,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散养户和部分中小型养殖场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疫病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导致病死畜禽数量较大,且无害化处理水平偏低,随意处臵现象时有发生。养殖环节病害动物不仅数量较大,而且面比较广。

2、无害化处理财政经费落实难。一是病害动物财政补偿和无害化处理费用财政补贴问题。财政只对因发生重大动物疫病而予以扑杀畜禽给予适当补偿,非重大动物疫病引起的死亡的畜禽得不到财政补偿;而且财政补偿标准偏低。只有规模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有财政补贴,而散养户和部分中小型养殖场没有财政补贴。二是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场地问题。政府未投入,无害化处理场场地难落实,无害化处理设施难配备,无害化处理场难兴建,无害化处理运转经费难保障。

3、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不规范。有的畜主法制观念淡薄,随意丢弃病害动物,甚至低价出售、加工食用的情况随时发生。有的畜主即使处理也不规范。有些养殖场仅有化尸池,甚至有些养殖场连化尸池也没有;无害化处理局限于焚烧或掩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焚烧或掩埋处理难度大,如掩埋场地难落实,有时选择了深埋场地,但遭到周围群众阻拦;掩埋不符合要求,如选址不当,不考虑周围居民区远近、水源、水位、风向等因素;掩埋深度不够,甚至出现病死动物被狗刨出或不法人员偷挖后食用、加工、销售的现象;消毒不严等。

4、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不到位。由于政府对负责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投入不足,监管人员的待遇低,设施设备落后,监管工作经费也没有落实;由于违法行为随时随地发生,监管难度大,案件调查取证难,违法行为处罚难,收取无害化处理费更难,处理需要人员工资、机械费用及运输费,乡镇畜牧兽医站不得不承担其不应承担掩埋畜主乱抛病死动物的费用。

二、原因分析

1、利益的驱使。养殖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报告,不处臵,尽量“挽回”经济损失,能“食用”则食用,或偷偷地屠宰、加工、销售,实在无法则乱抛。这源于病害动物得不到财政补偿、无害化处理费用得不到财政补贴,这就制约了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

2、认知的误区。政府方面一是对无害化处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事。二是无害化处理投入不足。防疫设施、防疫人才等建设严重滞后,往往是在防疫出现重大问题或发生畜产品安全事故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出现了政府宁愿出资扑灭疫情,也不愿主动添臵无害化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补偿、保障养执法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的怪现象;

3、监管的无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防疫制度不完善,监督经费不足,执法难度大,出现监管失位现象。监管工作不力,巡查次数少,案件查处力度小,为了省钱、省心、省事,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不规范。无害化处理费用本应由违法行为人承担,但畜货主不履行该义务,致使处理处罚维以对兑;无害化处理违法案件越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掩埋费用也越多,长期下去不堪重负。

4、法律的缺陷。一是保障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兽医管理体系不完善,官方兽医待遇没有落实;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财政补偿、无害化处理费用财政补贴不到位;二是法律责任不到位。畜货主拒绝作无害化处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而畜货主拒不缴纳无害化处理费用、无害化处理不规范,无具体的处罚规定;处罚过轻,如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仅予以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以下罚款等等。

三、不良后果

1、引发动物疫病。无害化处理工作不到位,极有可能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

2、威胁人类健康。由于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不规范;有的畜货主为了逃避无害化处理,甚至暗地将病害动物上市或以低价出售给非法商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3、影响社会秩序。动物疫病的发生对畜产品的生产与对外贸易将产生毁灭性打击,进而对社会生活、经济秩序以至政治局势产生不良影响。

4、造成环境污染。掩埋或焚毁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时不按无害化处理规程操作,或随意丢弃病害动物可导致水源(甚至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

三、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一是强化畜禽饲养者的主体责任。明确其负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死亡报告和处理情况报告的义务。二是强化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法律地位。明确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是独立法人单位,属于行政机关性质,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设备、监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处罚,“要让违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价”,使其不能也不敢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必须按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完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标准(规程)。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既要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防止疫病传播,又要保证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合理利用,防止资源浪费。五是建立财政补助补偿机制。政府病死畜禽予以财政补偿,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无偿为畜主进行无害化处理。

2、建立三大体系。政府在投资兴建无害化处理场,配备苏州特谱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必须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和监管三大体系。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组织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实施,由所在地的社区或村负责病害动物的收集,由无害化处理场负责处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到位。一是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体系,依托养殖场、村组(社区)、专业合作组织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等建设病死畜禽收集网点、暂存设施,后运往无害化处理场处理。与此同时,二是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综合考虑病死畜禽收集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实际处理成本等因素,制定财政补助政策,确保无害化处理场所能够实现正常运营。三是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加强监管人员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及时并按程序按规范处理病死动物及产品,确保无害化处理达到不影响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畜健康的要求。建立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

3、实行联防联动。建立联防联动和群防群控机制,政府必须加强对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领导,实行属地管理,发现病害动物可向政府热线、公安、农林、食安委、城管等反映,接到反映,相关部门如农林、公安、工商、质检、城管等多部门联动;村级防治员、村委会和村民(居民)最容易发现病害动物,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与村委会实行联防联控,设立举报电话,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和媒体对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举报和监督。同时多渠道、多方位对养殖者、经营者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制观念、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畜主做到动物病死主动报告,且做好临时看管工作。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关键词:农村,动物,食品,监管

如何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 特别是做好农村及边、散、远地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更是舆论监督的焦点和百姓谈资的热点。由于农村村级体制合并重组、农村消费者和经营者高度分散,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 致使农村成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的滋生地。

1 存在问题

1.1 劣质、病害动物源性食品充斥市场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愈发意识到养殖业对于发家致富的重要性, 几乎家家都或多或少的养点家畜家禽, 每当家畜家禽出现病死症状, 马上宰杀, 于是在村屯就会看到三轮车或者马车, 走街串巷, 叫卖各类动物源性食品;每当种畜禽淘汰, 尤其淘汰的种公 (母) 猪, 大多被乡镇内的屠宰户宰杀后出售给农民。据不完全统计, 仅种公 (母) 猪肉一项, 在吉林市农村集市的占有率就达到30%。病死的牛、马更是80%销售在农村。最近几年, 随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私屠滥宰等违法动物源性食品经营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 违法生产、加工、经营动物源性食品的业户由监管严格的城市向监管薄弱的农村进行了转移, 致使劣质、病害动物源性食品在农村流行。

1.2 经营单位和个人基本不具备动物防疫条件

农村生产和经营动物源性食品的小食品店、小餐馆、小肉案、小集市、小生产加工点大都不具备基本的动物防疫条件, 一口锅, 一把刀, 一案板, 一台秤, 就可以杀猪卖肉了。设备极其简陋, 更不用说办理动物防疫证照了。而因为屠宰量少, 条件简陋等原因, 政府部门又无法对一些乡镇屠宰行业进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肉品经营业户在自家宰杀, 无法开展宰前检疫, 到市场后由乡镇兽医站人员实施检疫, 由于头蹄、脏器与胴体无法对应, 检疫结果偏差较大。对于实行定点屠宰的乡镇小型屠宰场, 宰前检疫基本没有, 或有名无实,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相对薄弱。

1.3 动物源性食品检疫检测设备缺乏检疫结果有失偏差

依据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规定, 乡镇兽医站没有检疫权, 只能由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驻, 但由于经费、人员编制等原因, 农村动物源性食品检疫实际由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聘任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负责实施。吉林地区现有乡镇畜牧兽医站不要说实验室检验, 就是连起码的显微镜都没有, 检疫人员实施检疫工作只能是凭借感官和经验进行, 部分检疫程序流于形式, 甚至个别检疫员出现“只收费不检疫”等违纪违规事件。

2 产生原因

2.1 动物源性食品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乡村一级的动物源性食品市场经营户大多是本地农民, 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观念, 往往只求经济利益, 不管动物源性食品质量, 更不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动物源性食品所造成的后果。所以, 即使是动物源性食品是劣质的, 或是明明知道是病死的, 为了不使自己亏本, 甚至有利可图, 经营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销售出去。

2.2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常识传播途径较少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够, 加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常识传播途径少, 使农民对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更谈不上辨别劣质、病死动物源性食品的能力, 也认识不到劣质、病死动物源性食品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危害, 这是广大农民自觉抵制劣质、病死动物源性食品最大的障碍。

2.3 农民对劣质、病死动物源性食品防范意识较差

现在不少农民买东西较多地关注价格、颜色和分量, 较少考虑是否会危害健康, 在淡薄的食品安全意识表象下, 其实是农民偏低的消费能力, 而知识的匮乏, 也让他们即使意识到安全重要性, 也无从鉴别。所以购买动物源性食品往往只图便宜, 不求质量, 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动物源性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 就像有些动物源性食品经营者说的那样“好的卖不出去, 差的卖的很快”。

2.4 对违法经营动物源性食品的打假力度不够

农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动物源性食品渠道多样。以市区乡镇为例, 昌邑区两家子乡距离市区50 km, 加上城区的距离, 离吉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将近70 km, 如果接到举报, 最快也要两个小时能赶到, 这就为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市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导致监管成本高;而检查的时间、次数不够, 导致监管周期长。这就削弱了对违法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 给违法经营动物源性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 农村的商业网点较分散, 进货渠道和形势多种多样, 越是劣质、病害的动物源性食品, 进货渠道越隐密。使得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市场中的违法经营活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打击势头。

上述原因仅仅是表面上的, 追根溯源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2.5 动物源性食品质量标准体系不适应

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尚未形成规范化运作, 缺乏足够的质量标准, 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推进速度滞缓。目前,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相关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构成, 现已制定和发布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在内的食品卫生及检验方法、食品质量及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食品贮运、食品标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000余项, 但由于制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 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尤其突出。

2.6 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体系不完善

由于长久以来, 畜牧业一直作为农业的附属产业, 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畜牧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缺乏甚至是没有动物及产品检疫、检验设备和设施, 根本无法开展动物及产品检测。目前具有资质的动物源性食品检验部门不但数量不多, 且都分布在大中城市, 在人口众多的偏远地区缺乏应有质量检测设备。同时动物源性食品质量检测手段有限, 很多动物源性食品的检验检测项目需省一级的检验检测机构才能完成。落后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动物源性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在实际检查工作中, 很多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执法人员与许多普通消费者一样, 大多凭借感官和经验来检查动物源性食品的优劣。

2.7 动物源性食品执法体制不科学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离, 政出多门, 多头管理, 管理权限与所承担的责任大多不对称、不匹配, 难以形成协调配合、运转高效机制。涉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牧业、工商、环保、卫生、商务等近10个部门, 部门分工职责交叉, 往往导致重复执法。而一旦出现问题, 则会相互推诿。加之相关法律不健全, 导致执法主体缺失, 监管效率低下。单就牧业而言, 兽医管理体制也不完善。2002年前吉林市兽医管理体制是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人、财、物相分离, 彼此只有业务关系。乡兽医站由乡镇政府管理, 兽医站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在干乡镇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出现了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只听乡镇政府的安排而不听县级牧业局工作安排的现象, 导致县级牧业管理局对乡镇兽医站的工作及检查落实, 只有指导、督促、建议权, 而没有必要的行政制约权和经济奖罚权, 对工作开展好的乡镇,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能给评个先进、发张奖状, 乡镇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本职工作成绩不挂钩, 缺乏监督机制, 乡镇兽医站干好干坏都一样。兽医站多为自收自支单位, 加之乡镇政府财政紧张, 连每年千八块钱的“人头费”都无法拨付, 致使兽医站长久不开支, 人员积极性不高, 大中专毕业生纷纷跳槽或转行, 大部分乡镇站所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2002年后, 大部分乡镇兽医站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但经历数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乡镇兽医站今天划归县、市、区牧业局, 明天划归所在乡镇人民政府, 导致县、乡两级都想管, 又都不给钱, 使乡镇兽医站成了“姥姥不疼, 舅舅不爱”的单位, 基础设施薄弱, 人心涣散。

3 对策

3.1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由于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的多个重要特征, 使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管理, 除依靠市场主体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自律来规范外, 更要依靠政府力量来规范。

3.1.1 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有关法规的立法进程促进食品安全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

目前虽然有《动物防疫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法规, 但与确保食品安全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应加快立法进程, 尽快出台我国的《食品安全法》, 健全法制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部门协调, 确保食品安全。

3.1.2 完善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安全标准化进程

有了法规和标准并不等于就会有显著的成效, 如果法规和标准得不到全面的落实和实施, 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因此, 各监管部门要以此指导生产者与经营者, 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操作, 加快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使广大养殖户树立质量安全观念, 能够自觉地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生产与经营。

3.1.3 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进程

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养殖户联户生产、统一标准, 打造优势品牌, 建立新型产销机制, 加强城市消费市场与农村畜产品生产基地间的衔接, 鼓励成规模的生产基地或加工企业发展产销直接、连锁配送和网络直销, 从源头上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

3.1.4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

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市、县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要主动、及时地向当地政府及主要领导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争取支持, 最大限度地运用政府资源, 形成“政府牵头抓总、各监管部门全力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3.1.5 理顺兽医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检测体系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要求各国的兽医防疫实行垂直的官方兽医制度, 即国家设立最高兽医行政官, 统一管理全国兽医工作, 各级地方兽医官由国家兽医管理部门授权任命, 而不是由地方政府任命,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由地方政府任命不利于秉公执法。因此, 可以先行将各县、乡畜牧兽医部门整建制止划市牧业管理局, 对全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垂直管理。同时加大资金投入, 整和各级检测资源, 建立和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确保动物防疫执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 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3.2.1 构建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网”和“流通网”

一方面各监管部门要适当增加基层执法力量,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 形成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网”, 让劣质、病害等动物源性食品无处藏身。吉林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尤其是开展产地检疫以来, 培训、考核、聘任了400余名产地检疫协检员, 分布在各个村屯。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动物防疫法律知识和动物及产品检疫经验, 对各村屯情况熟悉, 为开展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 现已初步建立起以市、县动物防疫监督所为主体, 以乡镇兽医站为依托, 各村、屯报检员、产地检疫协检员共同参与的市、县、乡、村、屯五级监督网络格局。另一方面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工商、卫生等部门, 积极引导、扶持大型正规的超市、连锁店进入农村, 支持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和批发企业向村屯延伸, 设立肉食品专柜, 经营的肉食品必须建立抬帐, 并将检疫证明等证照悬挂在明显位置, 以备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现已初步形成动物源性食品主渠道, 占领农村市场。形成动物源性食品的“流通网”。

3.2.2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农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信息网”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8

对策

摘要:近年来警察执法过程中出现伤亡现象日益增多,对民警及其家人带来了极大地伤害,使人民对公安队伍失去了信心。出现的这些伤亡,原因在于我们民警自身警务素质不够强,在执法过程中战术的运用、警务技能的使用、安全意识、体能等都是造成民警伤亡的最直接杀手。因此加强民警战术、警务技能、体能的训练,以及增强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执法民警、伤亡原因、对策

一、民警伤亡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涉枪、涉爆、绑架人质等严重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等日益突出。而且犯罪分子多成帮结伙,携带枪支、匕首等凶器,暴力拘捕、袭击甚至报复公安民警的情况也十分突出。犯罪分子持枪、持械作案,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使执勤民警遭到暴力袭击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给一线民警的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统计数据显示,1981年至2010年,全国有10414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5.7万余人因公负伤。“十一五”期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182人,因公负伤15734人,平均不到1天就有1名民警因公牺牲,每3个小时就有1名民警因公负伤。袭警事件目前越来越多,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公安民警的执法效率和形象。在执法过程中,被撕坏的是警服,被打掉的是警帽,被侮辱的是民警个人,但被亵渎的却是神圣的国家公权及法律尊严。

2009年8月4日下午,闵行公安分局民警在处置一起外来务工人员家属与施工方纠纷时,突然遭到暴力抗法,有6名民警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

2009年8月28日下午桐城市一民警在盘查3名犯罪嫌疑人时遭到袭击,随身携带的枪支(64式,子弹2发)被抢,一民警受重伤当场晕倒。

2009年8月29日电 27日21时20分,新疆喀什地区公安民警和工作人员在伽师县调查案件时,遭到数名犯罪嫌疑人袭击,导致2人牺牲,5人受伤。

有调查称:中国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平均三周才能休息一天。而另一份资料显示: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达6000余人,负伤10万余人,“天天在牺牲,时时在流血”,执法民警生命权难以得到保障,给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安民警正常的执法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建设和谐社会。警察已经成为和平时期最具有危险性的职业。高强度工作,超负荷运转,却面临着如此恶劣的执法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被和平岁月的温风润雨轻淡已久的风险意识亟须在血的教训面前幡然甦醒。执法民警生命权难以得到保障,给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安民警正常的执法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建设和谐社会

二、警察执法过程中伤亡原因

(一)、民警基本素质能力不高 实地走访考察发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民警能力水平的基本评价是“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反映我国民警整体素质能力水平较差。从实际案例来看,诸如山西浑源县公安局三名民警传讯一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暴力抗法,两名民警被砍死,一名被砍伤,犯罪嫌疑人脱逃;安徽淮南市铁路派出所一民警枪支被抢,这些不仅反映了民警自身素质不高基本战术运用不到位。据此,***部长也曾批示:我们民警的职业素质到如此程度,如何去震慑罪犯,保一方平安?这些表明民警伤亡有增无减与其基本素质能力不无关系。

(二)、防护设施不到位 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警察穿防弹衣与其死亡情况

上图表表示,2000~2004年5年间,警务实践中民警穿防弹背心死亡人数占整个死亡人数的比例: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为0、0.25和19.50(见图表)。表明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大陆民警只要穿着防弹衣就可有效避免牺牲。而美国警察死亡比例较高,又恰好说明,在美国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科技进步,犯罪嫌疑人所持武器也随之先进,警匪交战El趋激烈,预示中国大陆民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武器与防护装备。

(三)、法律的不健全 20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颁布施行,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人民警察的执法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实地考察中发现,迄今为止,却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与之配套。例如,在依法盘查过程中,就没有赋予警察对被盘查人进行必要肢体行为控制及强制检查其是否持有武器的权力,常常给被盘查人剥用

武器行凶抗拒以可乘之机,或以出示身份证为幌子掏枪打死打伤盘查人员;或拒服警察指令,矛盾升级、性质变化,袭击行凶,造成民警不必要的伤亡。这表明目前民警执法过程中仍缺乏法律保障。同时发现,在警务实战中存在当事民警并不熟悉法律,执法性质、程序不清,在执法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支持,而使矛盾性质转化与升级,导致不必要的伤亡现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

民警尚不能充分运用法律保障作用保护自身的安全。这些表明,无论是否具有法律保障,还是有法不懂或有法不依、不会合法利用,都有可能导致民警执法过程中的伤亡发生。

三、对策

结合以上原因分析可知,当前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伤亡现象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公安机关和民警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切实加强民警警务执法能力,尽量减少民警执法过程中不必要的伤亡。

(一)进行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 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实战训练基地,对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情景演练,民警要准确熟练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判断,危情发生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警械武器来处理事件,而且还要保证使用的应对手段在法律上、战术运用上是正确可行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经验丰富的德国,他们在情景模拟上建立了以下几个场景,第一是假设警察最有可能遇袭的情况;第二是假设日常执行警务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第三是假设突发情况超出了你的预料之外;第四是对假设的突发情况是采取防守还是进攻;第五是假设最有可能攻击警察的人包括醉酒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有自杀倾向的人、被警察处理过的人、带有枪支的人等,然后将上述的情况混编成各种场景对受训人员经行训练。通过上述的训练,德国警察对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和使用警械武器时机的把握能力提高非常有效。因此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我国警察的自我防护能力的提高将会让人拭目以待。

(二)、加强战术运用的训练

警察队组之间技战术运用的训练是保证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安全的又一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警察在巡逻过程中都是两到三人一组再加一辆巡逻车,而警察伤亡多半发生在进行人身、车辆检查,超速驾驶检查,押运犯人,处理纠纷和暴力犯罪中发生的。所以在巡逻中,进行检查时要特别的遵循战术原则:第一、要提早亮明警察身份,检查时站位一定要正确,保持在安全距离以外,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安全保护,一只手必须随时做好使用警械武器的准备;第二、无论是在进行人身检查,还是车辆检查时一定要控制住被检查人的手。在检查过程中专门负责保护职责的人员,必须始终监控住被检查人的手。第三、遇到嫌疑人分散逃跑时,只追一人不能分开追捕,以免遇袭。第四、遇到黑夜,地形不熟的情况,不要盲目追捕,应立刻请求警力支援。在组织战术训练中,必须对每一名警察进行工作原则和战术原则意识的灌输和强化。

(三)、进行警械武器装备熟练运用的训练

当前基层民警都配发了单警装备,但许多民警对其装备使用的不熟悉导致了很少有人会带单警装备出警,造成发生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处理,并且严重时还会危及执法民警的生命安全。为了减少因装备使用造成的这些不必要伤亡,应当对民警装备使用进行系统的培训,对每一名警察进行实战操作技术动作的训练,比如射击训练科目,应当包括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可以使用枪支的情况,枪支的构造及杀伤力、出枪速度、射击部位、射击时机的把握、射击距离的判断等;警棍的使用应当击打有效部位(不可对危及生命的地方进行打击);辣椒水的使用,应当在有效地距离内准确地喷射案犯的眼睛使其瞬间失去反抗能力;同时对上銬技巧也要进行训练。这些实战操作技术的熟练运用的训练,对保护警察自身安全极为重要。

(四)、执法民警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人们学法、懂法、守法维护法律尊严渐成社会风尚。民警依法执法,提高执法效度,已成为公安机关、公安民警、广大人民群众乃至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人民警察,既是护法执法者,但首先也必须是学法、懂法、守法者。只有充分读懂法律法规,切实依法执法,在各项警务实战中才会真正赢得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确保各项警务任务顺利完成,又能尽量避免民警不必要的伤亡,提高执法效度。因此,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基层民警的法制教育,广大民警也应主动认真学习好国家的法律法规,切实从整体上全面提升人民警察学法、护法和执法能力水平。与此同时,根据系统管理的动态原理,国家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时,也应该本着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末来的原则,不断修订与完善有关民警执法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及安全保障的条款,使民警责、权、利更加明晰,以便履行职责并增强执法效度。

(四)、小结

公安民警肩负着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执法过程中,尤其是与各种犯罪嫌疑人进行较量的过程中,常有伤亡现象发生,且近年来,其伤亡人数有增无减。引起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高度重视。当务之急应加强警务培训,切实提高民警专业素质能力,建立持枪警察制度,配备武装反应警车,增强防反能力,深入学习理解法律法规,全面依法执法,迅速提高执法效度,以此增强公安民警的整体实战能力,为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宏奎警察查缉战术2001 2.《公安教育》2003年第9期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_心理委代表发言稿下一篇:有关喜宝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