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2024-09-26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共7篇)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重庆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重庆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重庆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重庆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重庆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重庆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2

1 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1.1 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高

从黑龙江省的就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产业比重相对资本密集度高的第二产业明显偏低,这种情况在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表现尤为突出,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对黑龙江省就业结构影响相当突出,优化调整资本密集度和劳动密集度关系,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非常重要。

1.2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绿色低碳环保的特点,当今众多国家(地区)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振兴经济的必然选择。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其发展质量和方向对就业结构影响重大,能否主动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关系到就业渠道是否顺利开拓。

1.3 农村高阶次产业发展滞后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即高效率的非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过低致使农民丧失了从高阶次产业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主要体现在高阶次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低,高阶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对较低,农村产值结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和收入的影响较深远。

2 对策分析

2.1 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岗位,调整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会调整并直接影响就业结构变动的规模和幅度。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保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黑龙江省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确保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及农业平稳发展,通过对农、林、牧、副、渔的统筹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第二,通过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改造,带动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第三,优先发展第三产业,黑龙江省资本密集程度高的产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比重偏低,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空间,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大,能够有效吸纳第一、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具有收效快、投资少、推荐快的产业优势。

2.2 建立健全劳务市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放开劳务市场, 允许劳动者按照一定规范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以便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丰富,劳务市场的健全与否是制约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关键因素,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供求信息体系是优化配置劳动力的重要保障。同时,正确地引导劳动者就业方向、渠道,合理利用省内、国内、国际就业市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有利于黑龙江省劳动力资源的健康调配。

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是解决当前就业压力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信息、物流、研发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与配套行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优势的平台。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紧密结合度,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大力发展信息行业、金融行业、知识文化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第二,大力发展旅游业、餐饮行业、汽车维修行业等乐民、便民行业;第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在制定地区中长期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技术进步、品牌塑造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第三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就业结构能否得到优化调整,关系到黑龙江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

3 结束语

加快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岗位,调整就业结构;建立健全劳务市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对策都是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劳动生产率不高,就业比重不高以及劳动者素质偏低等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马荣霞.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与促进就业[J].人民论坛,2011(29):126-127.

[2]韩元军.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20-26.

[3]潘柠烨,李丹,钟锦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问题及原因探析[J].商业经济,2011(12):1-2.

[4]段敏芳,徐凤辉,田恩舜.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4):135-133.

[5]田宝强.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和对策[J].今日国土,2010(6):202-203.

[6]李玉凤,高长元.黑龙江省就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9):46-48.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苏北

苏北是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简称,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发展,特别是跨入21世纪以来,苏北地区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以苏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理论分析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两者的关系

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关系。产业结构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考察,从数量方面来看,它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如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质量方面看是指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从中可以考察一定产业结构状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就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构状况,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存在牵动作用;反之,就业结构通过劳动生产率变化和劳动者收入结构的变化,影响社会需求结构,最终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构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将影响苏北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状况。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对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首先做出概括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入手,对伴随着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化做了深入研究,更全面深入地验证了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其他经济学家如钱纳里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

二、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1.苏北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2005短短六年间,苏北的经济总量得到了飞速发展,地区GDP总值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1975.92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3610.76亿元,是2000年的1.8倍;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逐年递增,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26.4%下降到了2005年的19.7%,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1.4% 上升到2005年的46.4%,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32.2%上升至2005年的33.9%,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已形成了“2-3-1”的格局,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但是按照西蒙.库兹涅茨关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越大,产业结构水平越高,反之越低。苏北的第三产业还存在比重偏低、发展滞后、层次不高等问题,苏北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影响了苏北经济整体竞争力。

2.苏北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由2000年的56.1%下降为2005年的40.4%,这说明苏北地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得到提高,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劳动力将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从表2中还可看出近六年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平稳上升,并且保持上升趋势。劳动力就业结构已呈现了“1-3-2”格局。苏北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3.苏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六年来苏北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虽然都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已形成了“2-3-1”的格局,而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的是“1-3-2”格局,说明就业结构的变动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为了分析苏北地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本文引入了结构偏离度的指标,它的主要含义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结构偏离度= (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l,由定义可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亦然。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两者结构处于均衡状态。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1年~2006年数据计算得出

可以看出, 苏北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 并且呈负值,2000年~2005年一直在-0.54间徘徊,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要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其原因是苏北地区由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较低,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富余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虽然为正值但是数值很大,这是由于随着苏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苏北地区许多工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不断减员增效,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从表3还可以看出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不断降低的趋势,趋向合理化,第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最小,而且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到2005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0.01,趋于合理,说明苏北地区第三产业在实现增加值增长的同时,就业也有了较大增长,第三产业仍然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和空间。

三、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相关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必须要纠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1.优化苏北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的提升

前文已提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存在牵动作用,而优化苏北产业结构其实质就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将有效的促进苏北就业结构的提升。

苏北地区与苏南和苏中地区相比,苏北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匮乏、工业基础薄弱,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在第一产业方面,把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以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代替传统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集聚组织资源、技术力量和发展资金,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将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非农业领域,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第二产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仍然是苏北地区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决定人均收入提高和就业结构的关键产业,第三产业是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缺乏后劲,因此必须加大发展力度。现阶段根据苏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提升工业内部结构,苏北地区应确定以食品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为主导业的产业结构系列,在确定了工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培育苏北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从表2可以看出,近六年来苏北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虽然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偏低,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从苏北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在搞好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和仓储业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 此外苏北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城市化水平越高,集聚的企业越多,城市基础设施越是完善,使用效率越高,越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越能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2.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1)加快发展教育和就业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随着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对新一代从业人员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表3看出苏北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人员将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和未就业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因为缺乏应有的劳动技能难以实现转移,从而使就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训,提高劳动者包括技能素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苏北经济的发展。

(2)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健全的就业机制。因此,江苏应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整合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资源,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当然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积极研究世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苏北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过程中,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志新:面向新世纪的江苏经济发展新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西蒙.库基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江苏统计年鉴—(2001-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6

[4]廖新平: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7)

[5]张书凤:江苏“十一五”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供需预测研究[J].江苏商论, 2007,(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4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比较劳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i.cnki.1672-3198.2016.18.004

1.引言

十八大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强调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让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即推进就业结构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克拉克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更深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随着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工业部门从业人?档南喽员戎兀?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从业人数相对比重趋于上升。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西部十二省的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影响四川省经济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动却相对滞后。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本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发展提供可实施的建议。

1.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四川省在2001-2014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4293.49亿元,飞速增加至28536.66亿元,年增长率为15.6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从981.67亿元、1572.01亿元、1739.81亿元增长至3531.05亿元、13962.41亿元、11043.2亿元(见表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展很大的变化,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陡然下降,第二产业独占鳌头,第三产业整体比较平稳,形成了“二三一”的结构格局。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得到了提升,但第三产业增速要快于第二产业,整体呈现“一三二”的格局(见表2)。

1.1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产业结构来看(表2,图1),四川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2.86%下降到2014年的12.4%,下降10.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却一直增加,在2007年最高达20%的增长率,之后增速慢慢减缓,近年来维持在5%左右。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在2011年之前一直在增加,2011年后在缓慢降低,整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而第二产值增速波动比较大,在2010年最高达到22.6%的增速,在2014年增速达到3.5%的最低点。第三产业维持了年均15.28%的年均增长率,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整体维持在40%左右上浮动,但从2011年开始有所增加,从33.36%增加至38.7%。

从图2,可看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很小,基本保持在2%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近几年渐渐降低,第三产业贡献率陡然上升。四川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在2014年已经达到71%,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将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权衡四川省产业结构和总体结构变化情况后,我们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春天,近几年有所提高。因此,从整体上看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成为其新生力量。

1.2就业结构的演进

从图3可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大,从2001年的55.65%减少到2014年的39.5%,下降16.15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率提高,劳动力将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进入2005年后,从停滞不前骤然变为持续上升,达到26.4%,但是比重仍然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呈增长态势,在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之差达最大,产值达516.1万人,就业比重达31%;就业比重平稳增长,从2001年的25.75%上升到2014年的34.1%,增加8.3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础依然很高,就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充分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存在,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需要的周期还很长,第三产业成为其主备力量,承载着大部分转移劳动力。

1.3产业结构和就业变动趋势比较

将图1和图3相比较,可看出产业结构和就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相似性,说明两者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构成特征不同。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不相似。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增长速度大于第三产业,然而在就业结构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纵观总体格局变化,可得出四川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

2.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四川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我们运用结构偏离度(SDEV),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也就是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差。从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分析结果见表3。

2.1结构偏离度分析

(1)第一?a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非常不对称,结构效益极低,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表2可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越来越小,说明第一产业转移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四川省城乡统筹的加快,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劳动力的转移周期会持续很长。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维持1左右。说明四川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就业权重大大低于产值权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极高,但就业吸纳效应日趋下降。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应该能接纳更多的劳动力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保持在一致。实践上,并非如此。随着投资经济的兴起,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的越来越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业壁垒愈加凸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然而,最近几年偏离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1.07变为0.97,还是能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增加,具有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四川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0.57下降至0.13,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值越越小,说明就业权重与产值权重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结合表2,可看出四川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较稳定,再加上第三产业本身的特点――以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就业比较容易,使其成为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战场。

2.2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分析就是借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衡量产值增长引起就业增长量的变化程度,能进一步明确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分析结果见表4。

(1)总就业弹性。四川省从2001年至2014年总就业弹性呈现一定的波动,但都是正数,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表明经济增长一直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且拉动效应越来越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劳动的需求。而且从最近几年总弹性系数的上升趋势看,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程度不同。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都是负数,说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和就业变化方向相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究其原因,随着科学技术在第一产业的应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其中在2009年绝对值达到了2,说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达到最大。经过2009年至2012年就业弹性的绝对值减少后,2012年开始增大,证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明显,第一产业可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正与上面与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的结果一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都是正值,说明从2001年至2014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的方向与就业变化的方向方面一致,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其中在2007年达到0.598,效果最明显。尽管之后一直到2011年在陡然下降,但是最近有慢慢回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0.085达到0.478,可得出第二产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是正值,说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

2.3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两者之间的比值。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分析结果见表5。

在2001-2014年期间,四川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缓慢降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远远小于1,劳动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可向其它产业转移。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远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随着高科技技术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机械化增强,大量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稳步下降,从最初的1.98下降到1.52,逐步向1靠近,说明第三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逐渐增强,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比较劳动生产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比较大。

3.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的分析,可得出现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非常有必要纠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资源,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

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对外转移。四川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可利用实施现代农业的战略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步将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非农业领域,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结合四川省第二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充分利用全省的教育与科研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综合考虑本省的工业基础,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四川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引导,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性服务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拉动就业增长。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力度地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作用。

3.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这部分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不能完全被二、三产业吸收。而且第二、三产业中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通过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包括技能素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使专业结构、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提升就业效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互联网+”在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建立为劳动者服务的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整合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资源,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3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从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鼓励投资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多措并举解决好启动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基地和各类孵化园,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大中型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加快健全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樾∥⑵笠堤峁┤?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对象的创业创新指导,解决小微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问题。

3.4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和就业同步发展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5

(一) 产业结构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变化,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深刻调整, 忻州市亦是如此。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1990年的32.9:39:28.1演变为2013年的9.7:50:40.3, 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对于GDP的贡献率则逐年提升, 并始终处于经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随着商业、交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带动,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 近十年一直处于40%的高位。

1.第一产业产值在忻州市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忻州市作为农业大市, 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 农业的大规模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政策导向的转变, 林业近些年增长幅度较大, 尽管在第一产业中所占份额还较低, 总体来说处于快速发展中。此外, 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忻州市的西八县均属山区, 山多坡陡, 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种植, 政府适时转变发展重心,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 由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不高, 体制不甚完善, 农林牧渔服务产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2.第二产业结构现状:忻州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工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因素, 尤其是重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平均占比高达97%。轻工业的规模则很小, 部分传统的建筑业和现代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贡献率都很低。但是由于工业结构单一, 大多依靠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发展, 高能耗、高污染使得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生产效率逐年降低。近年来, 政府加快了工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以实现产业结构转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第三产业现状分析: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力推进第三产业政策的实施, 忻州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持续上升, 增加值从1990年5.8亿元增加到2013年263.7亿元。尤其是21世纪以来, 新兴第三产业迅速腾飞, 传统服务业的的地位逐渐弱化, 以房地产、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内部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忻州市三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发生着积极变化, 但是内部仍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地方, 第三产业的比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甚至比不上一些服务业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这表明忻州市乃至全国的第三产业发展都是相对滞后的, 也预示着该产业在忻州市发展潜力巨大。

(二) 就业结构现状

根据奥肯定律的结论,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促进就业的增长。而近年来, 虽然忻州市经济一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率, 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 失业人数呈上升态势, 个别年份失业人数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就业人数的增长幅度, 劳动参与率较低。

另一方面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化, 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由1990年的51:21:28演变为2013年的42:23:35,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人数不断增加, 比重基本保持不变,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就业比重则显著提高, 表明从第一产业游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总体来说, 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后的必然结果。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就业结构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同步做出相应调整。

二、忻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对称性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忻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的变动幅度并不一致, 这将会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变动关系, 引入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指标进行考量。

结构偏离度 (=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它主要衡量产值GDP比重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根据这一量化指标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还可以判定产业结构内部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是否协调。数值绝对值越大, 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不对称。当结构偏离度高于零时, 表明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 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结构偏离度低于零时, 表示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 存在剩余劳动力;数值为零说明二者均衡。

相对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指某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重的比率, 反映某个产业部门百分之一的劳动力在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值在全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其表达公式为:相对劳动生产率=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通常来说, 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于1, 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平均值, 劳动力会大量流失, 进入其他部门。第二、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通常都高于1。

通过对近十年数据的测算, 忻州市第一产业的结构偏度离始终是负值且绝对值趋于增大, 平均值为-0.72, 表明忻州市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从业人员供给远大于需求, 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出现了人力资源的浪费。2012年忻州市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率高达-0.78, 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日益严重, 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忻州的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移度一直呈现正偏离, 绝对值较大, 平均值为1.12, 这说明该产业从业人员不足, 仍具有很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 可以实现较多劳动力的转移。但忻州市作为重工业能源基地, 合理利用第二产业优势的同时, 要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忻州市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移度接近于零, 平均为0.32, 2012年仅为0.16。这说明忻州市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相对均衡的, 近些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之前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满足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 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未来就业前景较好。

从三大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最低的, 且有逐年下降的态势, 这表明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对就业的贡献率接近于零, 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生产方式, 进行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 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说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改革升级卓有成效, 当然这主要得益于重工业的高速发展。轻工业则所占份额较小;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略低于第二产业, 并且呈现下降趋势, 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效益较差, 发展动力不足, 具备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四、促进忻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就业的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 忻州市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表现为“二三一”的基本格局,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急速下降, 第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对就业发挥了较大的带动作用, 但“一三二”的就业结构格局, 反映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并不协调, 劳动力资源尚未得到优化配置, 现提出以下建议促进二者的健康统一发展。

(一)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忻州市农副产品种类丰富, 忻州台蘑、甜糯玉米、杂粮等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打入市场, 在全国甚至海外都享有盛誉。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 可以在盆地平原地区进行高产农作物的种植, 山区则重点培育经济林木, 部分高原适当发展畜牧业。同时, 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 进行现代化改造、普及机械化耕作方式, 释放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第二、三产业。其次, 要不断拉长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链条, 实现产业链的深化和细化,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生产、加工、销售联动进行, 突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而这种纵深化的产业链可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进而促进了第一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

(二) 发展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产业是带动忻州市经济增长主导力量,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 加大工业产品的纵深化开发力度, 既促进了忻州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加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首先, 忻州市的传统工业均属于资源或能源密集型, 尤其是以煤炭为主的焦炭、冶金、电力等部门,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 为保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进行有序开发, 走集团化经营道路, 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产品。其次, 要扩大装备制造业的规模, 使其成为推动忻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最后, 应大力发展轻工业, 推动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化升级, 从而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变。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扩大就业份额

要想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以解决失业问题,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关键, 忻州市第三产业起步较晚, 内部结构不合理, 政府应该集中力量, 加大投资力度, 深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当地资源环境优势, 充分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亮点, 全力打造核心景观, 进而带动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产业的腾飞。在稳步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 要重点扶持金融证券、电子商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加大高科技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 扩大重点项目和朝阳行业的规模, 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 吸引大批省内外服务和管理型人才, 以充分挖掘第三产业巨大的带动就业的潜力。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 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忻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发现二者偏差较大, 并就此提出可以推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不对称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夏长杰.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相关政策选择[J]求索, 2000, 78 (03) :56~57

[2]张车伟, 吴要武.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与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5) :28

[3]张建武, 李永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及政策含义[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5, (2) :12~18.

企业发展与客户结构应协调一致 篇6

案例中的情况是物流企业在大客户驱动下面临的战略决策和转型的问题,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被动的两难局面。若是飞腾物流仍然坚持美达这个客户, 不仅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 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同时由于美达的业务量占到飞腾的85%, 一旦大客户的销售量发生大的变化, 将会给飞腾物流造成难以估量的经营风险, 所有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经营模式。但是短期之内, 如此大的业务份额, 若是突然放弃, 企业营业额将会受到巨大损失。

所以我的建议是:从美达的利益出发, 若是失去飞腾物流这样一个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 将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物流体系和物流网络的不健全也会给美达的销售业绩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战略合作关系, 而不是主属关系。飞腾可以多从物流体系对美达销售体系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促进作用, 取得美达更多的信任, 使双方以平等公正的态度进行沟通。先稳定住美达这一大客户, 同时通过逐步扩大其它客户量降低美达所占的业务比重, 并按照现有的规划进行。若是沟通再次失败, 则飞腾只能忍痛舍弃美达, 虽然短期内会造成损失, 但就长远发展而言, 物流企业最终不能仅凭大客户来支撑企业发展。

这就如同上面说的二八法则的问题, “大客户”的比重过大不仅不能带来高利润、高回报, 同时还会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比重过低, 也无法保证有效的利润来源。只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协调, 能够真正促进企业核心价值创造的适度比重的大客户方能创造长期的利润来源。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篇7

1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及调整方向

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初步形成阶段(1978—1983年)。在改革开放以前,河南省三大产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2)稳步发展阶段(1984—1991年)。1984年以来,河南省的社会资源逐渐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3)进一步深化的阶段(1992—2012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逐渐形成工业化为主体,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并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已经明显超过第一产业,这一比例正在逐年提升。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呈优化升级趋势。根据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例的变化情况,1992—2012年,工业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服务业发展势头正盛,其产值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并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根据历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来)。近年来,河南省已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食品工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河南省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提升服务业的经济效益产出,使服务业的高附加值增加,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实力。

2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1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析

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通常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衡量[3],截至2012年年末,河南省高等教育总规模258.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22%,迈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

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到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数量增加了83所,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54.0倍,普通高校数量增长3.2倍,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也分别由2个、28个增加到56个、282个。

2.2 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分析

在区域布局结构方面,2012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经济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的高校数量较少。到2012年,河南省的人才分布情况不适合产业结构发展,其中高端人才较少,高学历人才缺乏,教育层次偏低,不过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层次不断优化,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形式结构。普通高等学校120所;本科院校47所,其中有8所独立学院;专科院校73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59所。成人高等学校14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1所;职工、农民学院9所;教育学院4所。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40所(数据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统计年鉴》)。

3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性

3.1 河南省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在对2001—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中,对河南省的相关高校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其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选取招生人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在校学生数的平均情况、毛入学率这5个指标代表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选取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这3个指标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其原始数据见表1。

由表1所见:在实际分析过程中,由于无法确认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会引起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地明确调查效果,选用了积差相关法的分析方式,分析得出河南省相关高校在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在校学生平均数以及毛入学率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具有相关关系,且是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943到0.990之间。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数有着较大关系,其关系系数为0.990,平均每万人口中高等院校在校生数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相关性最低,但是也达到了0.943。

注: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的《河南统计年鉴》。

通过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结构,不难看出教育行业在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全是由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促进作用而实现发展目标的。高等院校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就选择了参加就业,促进了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点,通过表1中对二者关系的密切度分析就可以得出相应结论。

3.2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性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对于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并且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会随之提升;反之,则高等教育发展缓慢。2001—2012年间,河南省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率波动较大,而第三产业增长率变动较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从河南省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第1阶段:2001年,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第2阶段:2002—2004年,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第3阶段:2005—2006年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水平高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二者关系实现了对调;第4阶段:2007年,政府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使其超过产业结构调整水平;第5阶段:2008—2009年,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再次超过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第6阶段:2010年之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反超产业结构调整水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极不稳定,无法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协调性不佳,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若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无法跟上,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将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3 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

3.3.1 区域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在对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以相对偏差这一指标进行衡量区域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其中,相对偏差=(在校生比例-人口比例)/人口比例×100%。-20%≤相对偏差≤20%:高等教育规模与人口规模持平;20%<相对偏差≤100%:高等教育发达;相对偏差>100%:高等教育极发达;相对偏差<-20%:高等教育发展不足[4]。通过查阅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的河南省各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比例、人口比例,进而计算出相对偏差,最终计算出各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程度。在进行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分析当中,笔者根据偏差值的不同,综合各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对地区差异进行下列划分。1)高等教育极发达地区:郑州市,其相对偏差值达到500%以上;2)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新乡市、开封市、焦作市,三市的相对偏差值在20%~45%之间;3)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规模相对持平地区:洛阳市、平顶山市、济源市等,相对偏差值在-16%~3%之间;4)高等教育发展不足地区:漯河市、南阳市、信阳市、许昌市等,相对偏差值在-85%~40%之间。

根据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产业结构较为优化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会随之较快;反之,高等教育发展相应较慢。河南省各城市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程度可分为三类:1)以郑州市等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为主,处于协调型状态;2)洛阳市、安阳市、南阳市等地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新乡市教育发展超前于产业结构调整,这些都处于不协调型状态;3)开封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严重超前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三门峡市是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处于极不协调型状态。

3.3.2 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截至2012年,在河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在校学生中专科人数最多,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49.9%,其次是本科,占在校学生数46.7%,专科本科比为1.07︰1;但是在招生数中本科生最多,占招生总人数的51.7%,专科生占招生总人数的46.1%。可见,虽然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优化,但是问题仍很突出,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2]。2012年河南省在校研究生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之比为1︰48.8,招生数之比为1︰42.6,毕业生数之比为1︰42.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全国的在校研究生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之比为1︰13.9,招生数之比为1︰11.7,毕业生数之比为1︰12.8,这反映出河南省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弱(数据由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和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得来)。

3.3.3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不适应。一是教育专业类别的划分与产业结构划分不对应。高等教育是以理科、文科、工科等类别划分的。而经济是以三次产业划分的。二是河南省经济产业是“二、三、一”型结构。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50%,所以教育中工学类别应该是比例最大的专业类别,但实际上只占了30%左右;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12.6%,但是农学类别专业比例在教育中仅占2%左右。在第三产业中,经济划分较细致,高等教育划分较为大类,导致经济中存在的类别在教育中没有专门的对应专业人才,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胜任相应行业的工作。

可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若是协调性较差,将会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出现,尤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同时,热门专业发展过快,处于随大流的时期,而通用性专业投入较少,特别是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没有得到加强,农业方面的专业设置和招生等均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高校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导致人才滞留现象的发生,这对于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3.3.4 形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就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促进形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应加大对教育监管的投入,使教育行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全面发展机制,建立一个多层次、覆盖面积较广的教育发展体系。但就当下发展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民办高校的教学效率较低,而且教学质量较差,很难满足当下经济发展形势,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成人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的生源是一个较大问题,并且对资源的互争现象较为明显。很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大的招生效益,巧设名目,多以“专升本”的方式来吸引生源,但是其实际教学情况却与宣传不符,这样一来,容易导致招生过程中的无序竞争,进而影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4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

4.1 加大财政投入,保持教育规模适度发展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相应数据的调查分析发现,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为30%,相较于这个数据,河南省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河南省的人口比例显得极不适应。河南省是我国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入学率低说明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格局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若是没有人才作为支持,这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将是十分不利的。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这样一来,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就显得极为重要。教育的适度发展,可以更好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专业技术性人才,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就必须支持这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地方财政投入,鼓励民间投资,改革完善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4.2 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服务地区经济

4.2.1 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河南省部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不协调,甚至极不协调,面对这样的局势,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分布尤为重要。就当下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郑州市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他地区,例如洛阳市、新乡市等地的教育情况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逐渐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洛阳市等高等教育发展良好地区为依托,呈现放射状的教育区域发展格局。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形成全省高校合理分布,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区域布局。

4.2.2 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

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就是要根据当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针对于实际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从而进行教育事业布局,以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首先,针对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全国粮仓的特点,第一产业要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化,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高等教育中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调整涉农专业的学科结构。其次,河南省的工业发展更加注重于高端化与集聚化的发展模式,其中相关的机械制造行业以及传统的纺织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样一来,就需要对这一类经济潜力较大的产业予以支持,促进其更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同时,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这一类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广泛重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要积极推动资源型行业企业重组,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矿业产业升级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河南省高等院校要着重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最后,针对河南省服务业将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遵循满足生产服务化和推进服务现代化路径。具体而言,要注重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实践创新,大力培养和发展现代化商贸产业,以第三产业发展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使服务业的发展面向现代化。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是一种新兴产业,对生态环境、社会都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产业。在进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注意结构向第三产业转化和倾斜,调整和优化学科的专业结构,对服务业的发展能够起到较好地推动作用。同时,注重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格局,实现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4.2.3 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调整,要以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主,能够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分析,保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河南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发展要注重创新发展,专业知识要更具全面性、创造性和发展性,以敏锐的洞察力作为教育形式结构发展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注重人才的创新培养,使其更具开拓性,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优化,要注重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具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能力考核的标准和关键。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润。教育形式结构的优化就是要对传统的、落后的、不利于实际情况的形式进行变革,这是时代发展所决定的。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优化还要注意到针对性这一问题。所谓的针对性就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河南省在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若是采取同样措施解决问题,非但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也要结合经济发展实际,从而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实现。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匹配,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教育作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极不稳定,无法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协调性不佳,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较差。对此,笔者提出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教育布局结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性

参考文献

[1]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26(5):82-85.

[2]刘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视角的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11-115.

[3]赵一鹏,陈锋正,宰波.2011~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7):84-87.

上一篇: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下一篇:追究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