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2024-09-13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共11篇)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 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 因而,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

2006年以来, 县委、县政府从全县实际出发, 提出了建设“生态平原”的战略设想, 采取积极措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我们把资源消耗、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效益, 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 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

我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部署,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依法淘汰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型示范企业,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践证明, 发展循环经济, 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继续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

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平原县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总量,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继续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 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 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加大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抓政策调控推动节能降耗, 认真实施差别电价、关小扶大等政策措施, 制定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推进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的强弱, 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 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忧患意识。

在当前, 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 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 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 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 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

2. 主体意识。

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如人意, 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 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

3. 生态审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 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 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 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1. 生态善恶。

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 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 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 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2. 生态良心。

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 、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 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 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

3.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

4. 生态义务。

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 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 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 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 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 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生态法治教育

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 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 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 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 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 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 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其次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上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

摘要: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重, 大力推进平原县的生态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实现平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2

生态文明是基于人类对工业文明恶果的反思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生态良性发展的总和.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生态文明.

作 者:李祖辉 Li Zuhui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重庆,400047 刊 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3 关键词:生态文明   实现路径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3

(一)监督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措施进行监督审计,其对象是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对相关部门贯彻和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相关行为进行监督,发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根据我国审计法及相关法规,政府审计机关有权直接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处罚,也可以建议主管部门、监察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这些法律规定强化了资源环境审计的监督威慑作用,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保护制度,有利于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

(二)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采取跟踪审计、专项审计等手段对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执行效果等问题进行监测,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对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发现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进而进行预警,并把发现的问题及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促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协调机制。生态文明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开发、节约资源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会涉及到规划计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要通过对这些部门的联合与协调,确立一种多部门联席办公的的工作机制,从而有效地对相关资源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等依法实施监管。

二、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资源环境审计覆盖面小。资源与环境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根据审计署规划,从2009年起,要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全面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对象覆盖面较窄,资源环境审计占全部覆盖面的比例仅为1%~5%。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覆盖面不仅未做到应审尽审,并且许多必须审计的项目也未能按规实施。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监督的范围依然狭窄,没有将环境审计的工作普及化,审查力度不够。

(二)审计内容基本仍是以资金为主线的财务收支审计。资源环境审计需要运用科学的技术检测方法对涉及资源与环境的项目进行检测并作出符合环境科学标准要求的客观评价。但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仍是以资金为主线的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从资金安全这一角度出发开展审计工作。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主要由审计师、会计师构成,从其职业习惯出发,注意力往往停留在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层面上,一般情况下没有能力从技术的角度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或破坏、污染程度进行审计,而后者恰恰是资源环境审计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却在审计实践中未被纳入审计视野。

(三)审计方法沿袭传统的方法体系。由于资源环境审计在我国依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在具体实践中又仍然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主,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也大多以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多数审计人员对新形势下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与对象很难有实质性的理解,往往会按照传统的财务审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资源环境审计较多地选择分析性复核、座谈、调查等审计方法。资源环境审计应综合运用财会理论和环境科学技术对资源与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三、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一)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全面化。从国外经验看,资源环境审计就是针对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进行的评价。因此,在常规审计中要扩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审计监督内容,使资源环境监督面全面化。比如在资源节约方面,监控重点是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审查国家相关耕地保护、水源地保护、资源开发、节能降耗等政策的实施与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重点关注环保资金分配、管理与使用情况,加强污染防治政策执行情况的审查,对环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政府审计机关要充分关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制度、水资源使用与管理制度、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与合理开发制度、环境保护责任和损害赔偿制度等的执行情况,并对相关情况进行技术性评价。

(二)资源环境审计要加强政策和绩效审计。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特点主要是对项目的合规性审计和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审计,审计内容比较简单,对破坏资源环境行为的监督和威慑作用还不够。资源环境审计不仅应包括资金的财务审计,更应该包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对社会效益的评价、对政府近中期规划中的重大项目的环境评价等内容。今后,资源环境审计要突破资金财务审计的传统定式,把财政资金审计与资源环境评价放在同等的地位进行考量,在审计项目中强化技术性评价,将资金财务评价与资源环境技术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在审计涉及政府财政投入和国外资金支助的重大建设项目时,不仅要对项目使用资金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更要有针对性地就该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进行技术性评价。要积极推进并不断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重大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的审计、国外投资的环境项目的审计、节能降耗减排专项审计等内容。

(三)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方式。由于资源环境审计在审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传统审计方法虽然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在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时可以考虑如下方法:(1)资产价值法:环境不同导致经济效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优良的环境可以提升地价或宅价,资产价值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绿化带等绿色资源价值的计量。(2)恢复费用法: 计算治理环境所花费的资金数量,适用于环境中污水处理、消除烟尘等环保项目治理费用的计量。(3)人力资本法: 通过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计算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适用于环境污染严重地区重污染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计量。(4)机会成本法:是在有限的资源环境(转14页)(接11页)条件下实现资源使用最优化的一种新式审计方法,适用于由于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利益损失的计量。(5)防护费用法:是最近出现的一种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主要针对防治噪音、光污染等治理费的评价和计量,应用于施工场所、建筑区域等噪音和光源污染严重的地区。(6)调查评价法:通过了解目前环境的供给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计算人们为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适用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评价和计量。(7)决策和风险分析法适用于跨年度预算成本和收益的计算评价。

四、促进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升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4

一、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特殊性

1. 严峻的外部环境

环境问题正在国际化, “环境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环境因素已不仅是环境方面的问题, 还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 更是重大的外交问题。”[2]一些西方国家试图采用“环境殖民主义”、“环境侵略”等策略将本国的生态矛盾转嫁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摆出“气候霸权主义”姿态, 以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为名, 推进贸易保护主义。以巩固并强化自己在全球经济政治秩序中的优势地位, 从而达到制约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新兴大国发展, 维持霸权地位的目的。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 出现了诸多生态问题。河南省在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把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手段过程中, 不仅要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累积的生态矛盾, 还要承担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转嫁过来的生态问题。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双重压力影响到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难度。

2. 复杂的内部环境

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 层次较低, 主要表现为高资源消耗型加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同时, 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万元生产总值的水耗和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超过国内平均水平, 导致河南省长期累积的一些环境资源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 污染物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河南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支撑力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升高, 他们不再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生活需要, 开始以挑剔的心态面对生活质量、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同时, 环境问题与河南省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许多问题相互穿插、相互强化, 如果不及时疏导和处理, 生态问题将有可能从局部管理问题上升为全局性大问题。比如, 许多群众会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放大社会中存在的某些不公正现象, 从而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扩大化。

3. 有限的政策环境

当前, 河南省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为增强经济社会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河南省政府采取各种政策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于公平正义正逐渐成为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支撑点, 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两者之间, 河南省政府的注意力正在逐渐向后者侧重。同时, 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国家间的竞争, 在货币政策、国际贸易、汇率体系、国际产业分工等方面, 中国还要考虑全球平衡问题。而这也进一步增加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整体上看, 河南省政府在制定生态建设政策时, 必须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民生就业、社会公平、国际资本、环境保护、世界贸易等多种因素中寻找平衡点。此外, 随着市场化初期的资源红利、改革红利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河南省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仅采取防守型战略措施是不够的, 还必须采取进攻战略,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在此背景下,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被压缩, 尤其是多重政策目标下生态建设问题的矛盾, 将不可避免地抬高河南省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门槛。尤其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看,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不具有优先性, 某种程度上还与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矛盾。比如, 短期经济利益、民生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因此, 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多重因素导致的政策框架下探求可行的发展路径。

4. 紧张的资源环境

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统计, 由于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比较低, 河南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矛盾比较突出。一是河南省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 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消耗67.1%、天然气储量消耗53.4%, 铝土矿只够开采10年, 而煤矿储采比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河南省水资源缺乏, 地域与年际分布不均衡。据统计, 河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 已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1700立方米警戒红线。目前, 许多地区地下水供水源已处于满负荷, 甚至超采状态。三是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很重, 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8公顷,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与之相对应当是, 河南省的土地开发程度却很高, 可供使用的后备土地资源, 尤其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导致河南土地的人口承载压力日益增大,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制约力随之增加。四是河南省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上比较高, 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从2009年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看, 河南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含农业源) 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5位、第2位、第8位和第5位。五是河南省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 20%以上地表水河段的水质被评定为劣质V类, 全省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21%, 由矿产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医疗废物、其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滞后,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河南省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地质、气象、生物、水文和人为活动导致的损失每年平均达30~40亿元, 受灾最重的年份损失甚至高达80亿元以上。

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应对策略

1. 科学评估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一是构建常态化的分析评估机制, 深入开展分析和评估, 对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禀赋进行客观分析, 对河南省各地区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与成因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河南省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针对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类分级评估, 并对各地区的发展潜力进行合理、科学测算。二是对三条红线进行合理规划, 合理设置河南省的生态保护红线, 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积极发挥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屏障。针对资源环境容量超负荷区域, 采取相应的管制措施;科学设置自然资源使用红线, 有效控制矿产、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设置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 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三是依托河南省各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 科学合理地制定河南省各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各地区资源环境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 以期将有限环境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重点项目和重要领域上, 将有限的环境资源容量运用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行业和区域, 引导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达到时间上持续发展、空间上协调发展。

2. 构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河南省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在对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时, 我们不仅需要考虑促进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 还要把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工作成绩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内。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 尝试实行具有差别化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生态经济、生态保障、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等内容。一是生态经济指标, 着眼于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循环经济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包括人均绿色GDP、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值、循环经济比例、生态产业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二是生态保障指标, 主要从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社会安全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市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及制度状况, 包括社会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国控、省控、市控监测站总数。三是生态承载力指标, 主要从资源消耗、人均资源占有、污染物排放程度、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与资源承载力状况, 包括单位GDP的能耗 (电耗、水耗) 、人均资源量 (水、耕地、林地、矿产等) 、清洁能源使用率、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四是生态环境指标, 主要从资源禀赋、生态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环境及环境保护状况, 包括煤炭、水等资源储量占全国比重、省会和中心城市全年API优良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各类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五是生态发展指标, 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公众满意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方面反映河南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潜力及公共文化的状况, 包括高层次人才的比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指数等。

3. 构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一是制定和完善节约资源、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专项立法。积极制定和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有效遏制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 有效控制农用地膜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养殖畜禽造成的污染, 有效防控农村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因地制宜, 加快研究和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完善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税费制度。针对河南省资源税收、环境税收、碳税以及循环补贴、生态补偿、低碳补助等,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环境产权交易制度, 健全林权、水权、地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产权制度。三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监督力度, 进一步增强河南省环境质量检测、生态功能检测、环境标准监管、产业准入监管和污染排放监控。完善生态建设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河南省各地区要及时发布空气质量、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情况、河流水质等信息, 进一步加大企业环保失信信息的共享力度, 建立企业环保信用“黑名单”数据库。四是以“谁污染、谁治理”为原则, 研究和建立河南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制度, 针对未达到污染排放目标、环境质量目标、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责任者, 要对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追根溯源, 严厉追究其法律责任, 推行严格的赔偿制度, 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它的持续发展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3]因此, 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公民生态意识。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部署中深入推进, 广泛开展“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河南生态日”等生态文化活动。不断进行河南省环境脆弱、资源短缺的省情宣传, 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节约每一粒粮、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二是在全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厉行节约, 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 引导和规范全省绿色产品的生产, 进一步畅通全省绿色产品的流通渠道。不断扩大环保、节能、低碳的绿色产品消费理念,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通过采用价格等手段引导和调节城镇居民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三是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作用, 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环境执法、环境影响评价、重大环境政策及规划制定、环境地方立法等方面增强公众参与的力度, 及时公开生态环境信息, 提高环境执法和决策的民意基础, 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通过制度创新, 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矛盾中达到和谐统一,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摘要:河南省形势严峻, 急需通过科学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及制度创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生态文明,特殊性,策略

参考文献

[1]白杨, 黄宇驰, 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N].生态学报, 2011.31 (20) :6295.

[2]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 2013.35 (1) :4.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5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 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 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 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 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 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系统看似外在 于社会系统而独立存在,但实际上,随着人类社会对 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利用,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在很大 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化自然。自然界深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并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 件。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优先 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过自然力是劳动生产 力的自然基础,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上下约万年的 文明发展历程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 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正是把握住了这一重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 体现其治国理政的党代会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同样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客观的生态环境优先性规律,建 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优化人 类社会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 是其他四项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为其他四项 建设提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 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 倍,但由于我们 实行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靠的是高消耗、高投 入,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因 此,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 境问题,在我国30 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 合型、压缩型的“时空压缩”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瓶颈和 环境污染。从资源瓶颈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源总量 小,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 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 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2010年,我国石 油、铁矿石、铜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潜 在风险日益加大。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 现象突出。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耕 地、石油、天然气、淡水、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李宏伟 〔专题解读〕 22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量日益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 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 来看,2011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 放总量为2499.9 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 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 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 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 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2011年,我国城市大气 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 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 突出。截至2011 年年底,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综合利用量仅199757.4 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利用往年的贮存量。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 题。最近几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每年都 在快速递增。特别是四川省什邡市的百亿元钼铜项 目、江苏省南通启东的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和浙 江省宁波市镇海的PX项目,因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 畅,纷纷遭到群众抗议。这些事件最后皆以政府宣 布放弃项目的建设而告终,这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 很大的损害。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 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 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生态 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 一个重大课题。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与实质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 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进行 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存在 的物质前提。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阶 段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 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 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高 度发达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遵循的核 心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 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将人类 活动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要求人们按自然 生态规律行事。人和自然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因素,都有重要的价值,无视自然环境的价 值,人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 现代化建设时,无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既要 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 源、环境的承载力。第三,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生 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 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坚持 “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 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力求人与自然 共生。做到发展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 明的根本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就是要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都能 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 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 景下所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 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站在生态文明这一人 类文明最高形态的高度,又要从当代我国的实际出 〔专题解读〕 23 �7�4 2013/1 前线 精读十八大 JingDu ShiBaDa 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决定 了必须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 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获取现代化,也不能以牺 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因此,当 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 般将来时”。实践表明,发达工业国家曾经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在中国走 不通。如果我们勉强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我们 很可能在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之前,就被沉 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压垮。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时,立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 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环境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 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了,以转嫁方 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行的。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 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此,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党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相当多的人的思 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对待人和 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作为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 征服的对象,结果就是人类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 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这反映在实践中就是重 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 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惜以牺 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人 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冲突和紧张。若不破除种种陈旧 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 路并见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 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 念,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生态 文明意识,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 为。当前应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全面提高公 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 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倡导人们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 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注重生活质量而不 是简单需求的满足,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个体生活既 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 种的繁衍生存。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立人人 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在消费领域,大 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 费、奢侈消费。通过倡导公众进行环境友好的消费 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 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 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 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 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 要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还应推动信息 公开与公众参与,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国 际经验表明,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外,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不可或缺。公众监督不仅可 以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弥补政府监管力量 的不足,还可以监督政府。其次,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点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措施,落实生 〔专题解读〕 24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根据《全国主体功 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 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 态安全格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 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 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 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 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 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 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再次,完善制度,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 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 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长期以来,对干部的 考核过分突出经济增长指标,以GDP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考核标准,这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 标准和制度,加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事实长 期存在,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因 而,政绩考核机制的改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二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建立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环境问题是随着 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经济 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因此,必须 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 度。强化一些制度的实施,重点做好战略环评、规划 环评、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标准、区域 限批与行业限批等工作。从源头上加强防范,杜绝 对国土资源恶性开发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三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 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 补偿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纠正在资源环境价 格方面的错误市场信号,促进资源环境成本真正内 部化,避免排污者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继续完 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改革 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完善绿色金融、绿色贸易 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污染者责任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难题的关键。强 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民事责任,既是保护 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措施,又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应该 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 为付出高昂代价;我们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 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 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 救济途径,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 愿景可以成为凝聚民心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还是 一个促使中国产业转型、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契 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不仅可以开辟中国特 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 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可以为全球 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将向世界展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为人类探索出一条 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贡献。(作者: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 教授)责任编辑:邢久强 〔专题解读〕 25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6

关键字:和谐社会 经济法理念 调整 重构

随着社会和谐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了我国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长远战略性的任务。从它的发展来看,需要健全的法律来保障它的平稳发展,尤其是在这个人类和自然资源共同和谐发展的年代,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经济法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经济法理念必须要不断的改善和完善,推进各种发质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发挥经济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作用。

1经济法的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中,生态文明逐渐形成,它是由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下慢慢出来的成果。它是以人与自然、人和社会、持续发展及全面发展为宗旨。经济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它的运行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对我国的公共资源能够很好的进行管理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经济法的完善和和健全能够很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更能够使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所以经济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经济法理念意义

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存在着各种利益,而这些利益与利益之间的维护就需要法律,法律起到一个维护关系的桥梁,它的存在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律的存在不是要给人们痛苦,而是要帮助人们躲避痛苦。法律的制定不能单从侧面出发,要平衡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在于去帮助社会,帮助人类。而经济的存在就是去化解各种利益之间的种种冲突,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的利益,都会得到调整。

在经济法的产生中,也会有突破,有发展,但是也会有对经济法制定的不当的思考,就是对经济法在社会的地位,以及它的面向对象等一些的问题的研究。经济法理念中包含着很多种不同的法理念,它们的存在自一定程度上与经济法有着很大的联系。在经济法理念的影响下,经济法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法体系,它的形成都是在经济理念的影响下,从另一方面来看,经济法是在人类发和自然资源的发展中日趋形成制定的,它同时又赋予了经济理念一种时代感。经济法理念与经济法观念有着特别的联系,所以,不断对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也就是不断地对经济法观念的提升,在不同的法律中,要很好的运用经济法。

1.2原有的经济法理念

在我国的发展中,法律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原本是没有经济法的,最早在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法律根本就是一张纸的存在,一点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都没有。直到体制的改革,我国才开始注重了法律,才开始注重经济法,在如此较短的的时间内,经济法就开始在我国形成了,人民才开始注重法律,保障了人民的最大利益发展,才会保障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在经济法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又是没有联系的,所以在处理经济法的理念和经济法立法上要联系我国实际出发,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发展社会和过家不利的腰进行制止。经济法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调整经济和生态的关系。

要改进和完善经济法理论,就要对经济法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经济法理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理念应该是经济法理论就应该具有的,只是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也有的认为经济法理念的形成是经济法在自然的日趋追求中逐步形成的。由上可知,经济法的理念是人们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认识和追求。经过人类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完善的经济法理念,一是公平理念,二是安全理念,三是效率理念,四是发展理念。在如今的社会,公平的发展才是持久之道,一切法律的行使都是在于公平性进展。在市场经济交易中安全的经济交易是交易的前提。效率在于是它的效益和速率,效益看的是质量的发展,而速率看的是事情的完成。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所有事物的精心格斗离不开发展,发展就能带动经济,它是经济法的核心。

以上都是经济法理念的发展规律,也是经济法在社会的发展中的目的和它的价值,但是早我国的目前来看仍然有很多的不足,那么在生态文明建设下,要对经济法理念有调整和重构。

1.3经济法理念的作用

经济法理念能够知道经济法并完成制定和实施,因为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有着理性的理解和认识,经济法理念能够帮助经济法在现社会中很好的运行,很好的体现经济法的价值,对经济法在社会中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的发展运行中,经济法能够在社会中起到公平性的作用,有利于市场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下,没有经济法理念就不会知道经济法在社会中起到的效果,有了经济法理念的帮助,经济法的制定就能够满足当代的发展又能够具有超前观察的能力。经济法理念是对经济法的制定有着监督和观察的作用,引领着经济法更好的发展。

经济法理念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的文明。由于我国长久的历史,封建社会的影响,使得一些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够,而经济法理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法律,更好的传递法制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创造和建设我们的社会。

1.3经济法在现在社会的发展

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基本途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经济部分中首次提出来的,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高度阐释和全面升华。而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民众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独立章节,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也足以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建设美丽中国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 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问题就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 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 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而且对人类文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一定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

1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了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 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选择,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型态, 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 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总和。当前, 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有着重要的意义。

1.1 生态文明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 主要是:环境污染严重, 一些重点领域水污染严重, 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 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加重,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资源约束趋紧,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 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都在55%以上, 全国每年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 2/3城市缺水, 大江大河特别是黄河、海河、淮河、辽河及西北内陆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耕地面积已经接近18亿亩红线。由此可见,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依赖传统生物化学能源资源的发展模式, 建设以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 才能摆脱对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依赖, 这将是解决国家能源资源战略性发展安全的突破口。

1.2 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1.3 生态文明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 人均排放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当前, 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 世界各国的竞争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 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 绿色发展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 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建设生态文明, 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提升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的对话交流位势, 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2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关系

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不等于漂亮中国, 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之所以被列为“五大建设”之一来抓, 是因为环境问题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面对雾霾天气、地下“黑水”的严重污染, 长远思之, 如果再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未来很难可期。即便勉强实现经济增长, 却付出了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 这种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建设美丽中国, 不是要求一时漂亮, 而是要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 立足于永续发展, 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那种只求任上风光亮丽、不管任后风沙遍地的治理思维, 是不讲党性、不守政德、缺乏良知的畸形心理, 应当坚决摈弃。事实上, 那些只求表面漂亮光鲜的做法, 往往都等不到一些领导干部任后才出恶果、显原形, 当其还在位时就已宣告其做法乃急功近利、搞的是“驴粪蛋蛋表面光”。想想一些城市有气派的风光也有内涝的窘态, 一些地方贫困面貌改变了但蓝天也难寻了, 有的项目起来了、经济活络了但土地沙化了、地下水不能喝了, 不都是刺目而痛心的说明吗?美丽中国, 美在内涵。当下不少地方在谋划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尤需读懂这个内涵, 不要只在漂亮上打转转、做文章。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进而转换发展思维, 拿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策略, 才能为美丽中国奠基。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 美丽中国是宏伟蓝图。第一次听到“美丽中国”这个概念, 它不仅形象、温暖、诗意, 而且令人感动。它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 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勾勒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的美丽景象, 它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环境之美的完美融合与发展总和。建设美丽中国, 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共赢, 从而进一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优良的美好愿景。

3“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 美丽中国令人向往。“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塑造美丽中国的鲜明体现, 也是衡量我们是否建成美丽中国的核心标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可能。今年以来, 中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 社会反应强烈。党中央反复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现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该如何认识面临的环境形势, 究竟该如何向“美丽中国”进发?

3.1 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转变生产方式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 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舌尖上的安全”、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这些是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盼, 更是人们生活理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 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已成社会共识, 也带来很大变化。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 更传递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宁愿让发展速度降下来, 也要调结构、转方式, 走出一条双赢之路。走好这样的道路, 关键是上下同心。不能再以粗放式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3.2 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转变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中国, 体现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实的利益, 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与传播,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只有强化生态教育, 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观,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 保护环境,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倡导从自身做起, 倡导绿色消费, 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加大环保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 弘扬生态文化, 倡导生态文明, 使人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 从干涸的湖泊、退化的草原乃至近年来不断变异的疫情病毒中读懂大自然的警示。要不断强化市民的行为意识, 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渗透到思想, 深入到骨髓, 落实到行动。

3.3 建设“美丽中国”, 要拥有“美好心灵”

“美丽中国”既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诗意表达, 也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和热切期望。人们期盼走出雾霾, 呼吸清爽新鲜的空气;期盼水更清澈, 收获一份沁心入脾的畅快;期盼食品安全, 不用担心违禁添加剂毒害身体。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曾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预言:不是魔法, 也不是敌人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无法复生生命, 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环境污染源于心灵污染。环境问题的背后是道德和良心的丧失。欲拯救环境, 需呼唤道德和良心的归位。只有人文力量的滋润、培育和积累, 才能擦亮“美丽中国”的鲜活名片。弘扬文化传统, 首先当有一个健全而美好的心灵, 即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园故土和生存环境的亲情、对宇宙造物化育的感恩, 从而树立起尊重自然的理念, 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4 建设“美丽中国”, 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 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 更是一种发展理念, 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 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 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 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 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243.

[3]王仕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维度[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11

[4]高强.国情备忘录[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 2012:97.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63.

[7]贾庆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J].求是, 2009 (21) :9.

[8]张凯行.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决策与善治的良性互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30.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工作文献选编 (2003-2009)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295.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产业结构,体系构架

自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更高目标要求后, 生态文明便成功延伸到了经济社会领域, 成为了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现今人口持续增长, 资源日益短缺, 环境严重污染的严峻环境形势面前, 只有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 才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模式根本转型的需要。

所谓生态文明的涵义, 就历史上的界定来说, 有以下三种关系:一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存, 是指人们在改善自然的同时又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把自然生态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文明;三是在地球生物圈系统中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相互和谐的良性循环目标。

所谓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它的演化状况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生态环境的好坏, 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给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稳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对产业结构进行目标优化, 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 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类型和阶段, 从而形成新的文明。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核心, 而以蒸汽机的诞生和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爆发, 则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可以说, 每次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形成都都会对产业结构的转型方向有着新的特殊要求。

所谓工业文明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对无生命东西进行开发利用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而生态文明, 是对工业文明破环生态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以自然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按照自然规律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明建设结构, 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共赢的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论形态的文明体系。

1. 资源环境的约束性要求人类必须选择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简单的资源开发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因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开发和利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盲目的开发下使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幡然醒悟, 明白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时, 人类就必须思考自身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就必须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调整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提高使用效率,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一直以来, 人类的产业活动一直按照传统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模式在发展,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目前, 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 在环境资源的约束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 产业结构优化已然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首先, 要挖掘自身特色, 发展特色经济, 形成在特色中求发展;其次, 依靠科技手段, 降低生产时所消耗的材料和能源, 尽量使发展过程向“少投入、多生产、轻污染”模式靠近, 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最后, 通过遵循生态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来对废弃物进行多层次利用, 使产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由生态各个部分指导和影响下的网络藕合结构,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在如今, 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 工业内部结构偏重, 服务业比重偏低,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是以经济的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重工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自然资源价格的低廉外,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限制因素,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的产业想要发展, 就必须抓住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各个完善, 从而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

1. 加大对零次产业和高次产业的投资力度。

由于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影响, 为了更加快速的发展经济, 我国长期推行低资源价格策略, 因此出现了重工业发展迅速, 而轻工业产业体系发展受阻的现象。但随着当前环境资本的提高, 零次产品和高次产品的重要作用在生态发展中不断得到强化, 我国的产业调整必须逐步加大对零次产品和高次产品的投资力度, 引导其逐步取代重工业成为新的战略性行业。

2. 用高技术升级传统产业。

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 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进程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国将继续保持着传统产业占据主要地位的产业结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利用不仅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也能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使传统产业内部结构向着生态化转型。

3. 加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由于现阶段的国情所制约, 我国对于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的观点认为现今重工业过多, 因此要大力发展轻工业, 限制重工业;另一种观点认为, 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 还是应该大力推进重工业的进程, 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发展需要。其实, 产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 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 其目标都是为了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服务业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制造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服务业的结构优化, 因此, 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将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转型目标。

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

社会经济大环境决定了, 生态文明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南。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摆脱传统模式, 实现转型, 必须实现以下五种模式。

1. 发展路径由盲目赶超型向发挥优势型转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发达国家或地区成为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赶超目标, 人们不顾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本地要素结构, 一味的求高、求新、求大。从而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 发展能力跟不上发展目标的情况。我国要想真正做到优化经济产业结构, 就必须认清自身实力, 根据自身发展要素结构, 抛弃盲目发展的超越性产业发展道路, 真正挖掘和发挥出区域产业的资源优势,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资源路径由物质型向知识型转变

作为产业发展所需的两种形态, 物质资源和知识资源在产业结构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产业结构中, 产业结构的支撑点是建立在物资资源基础上的, 可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 人们越来越担心可利用资源的枯竭。加上知识资源的无限性、共享性、绿色性逐渐被人们所挖掘, 因此人们越来越渴望用知识资源取代物质资源, 知识资源逐渐成为了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在不断努力下,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也逐渐由资源型向知识型过渡和升级。

3. 技术路径由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

在资源和环境都呈现低廉价格的情况下, 我国的传统的产业模式几乎都遵循着“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路径, “拼能源”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近年来, 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需要, 因此, 产业发展应该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为依托, 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产业的工程技术改造, 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技术在资源产业中的应用, 推动产业结构向环境与发展兼顾的模式转变,

4. 环保路径由末端治理型向全过程治理型转变

“末端治理”是传统治理产业污染的主要方法。实践表明, 这种只在末端注重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 只能对局部产生细微的效果, 根本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污染问题。要想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必须推动环保路径由末端治理型向全程治理型转变, 通过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内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 采用各种防御技术, 力争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推动产业向生态化转型。

5. 政策路径由强制型向诱导型转变

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的机制还有待完善, 而在市场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多采用强制性的手段, 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并不理想,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强制性的一刀切很难照顾全局。每个产业与区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刀切的做法很容易打乱产业结构原先的调整步伐;二是执行力度不够。为了达到政绩, 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区在政策执行上打擦边球, 进行违规操作, 而严格执行的地区反而处于弱势, 因此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地方严格职守的积极性。可以看出, 在传统产业结构仍然获利较大的现阶段, 很难利用强制性手段进行控制, 政府只有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企业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进行升级, 才能真正做到符合转型需要。

四、结语与建议

在国情的制约下, 我国要想真正做到用生态文明去指导产业结构的优化, 就必须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 立足于我国区域发展阶段的要素结构,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当前, 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共识, 我国也应该在此层面上加强宏观引导, 真正做到各区域间依托自身优势所在, 构建出一条新的优势经济链。具体有以下几点措施:首先, 从思想意识上对人们进行引导, 把人们向保护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引导, 引导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其次, 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约束监督。我国在2007年实行了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节约能源法》, 节能法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利的打击了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鼓励了节能环保型产业的发展, 随后, 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局也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有效通知。这些为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 目前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价格, 加强对环保条例的配合实施, 鼓励生态产业的发展, 对于盲目扩张的产业, 可以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制止,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 结合新的生态产业要求, 探索建立一个能促进生态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再次,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系, 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投入, 得出最多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后, 发展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结构, 形成环境与发展兼顾的产业模式。在如今, 只有从产业和企业层面上, 通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全面调整传统产业运作模式, 大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努力构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黄勤, 邓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天府新论, 2008 (05) :48~51.

[2]李春发, 李红薇, 徐士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2) :48~53.

[3]郑文婷.试论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J].学理论, 2010 (20) :47~48.

[4]胡彪, 杨三变.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296~298.

市场体系结构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9

1 自然生态环境的市场保护功能“失灵”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污染与破坏。污染主要对应的是乱排乱放等;破坏对应的则是滥采滥伐等。污染和破坏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对环境的污染会引起生态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引起不可逆的环境污染。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的损害相较于污染更为严重,其影响也是更加深远的。对污染的治理总是滞后的,污染的源头更大程度上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相较于污染来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损害更为严重,应该是损害的要矛盾,更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我们国家包括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将资金和技术等投入到了污染的环节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环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球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存在着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忽视环境破坏的现象,尤其是在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更为侧重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被污染后的治理上。本身这种治理就存在着滞后效应,而且,因为很多的污染的根源没有找到,就会产生“边治理边污染”的问题,甚至是“越治理越污染”,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使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在有些地区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现有的一些市场和行政手段下(例如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等等),自然生态环境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大众包括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市场是无法起有效作用的,换而言之,市场在这一领域是“失灵”的。但是,通过对相关具体市场和市场整体的体系结构的分析来看,我们的市场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与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要素相对应的市场结构存在着缺失,必然导致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等调节和保护功能的缺损。在一个市场体系部分结构缺失的条件下,判定市场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失灵”是不科学的。

自然环境的损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人类长期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累积效应,并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表面上看来,这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忽视造成的损害,是一个社会现象,而这一社会现象的起始则是不文明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现象,必然离不开市场的范畴。在市场范畴内进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研究,必须首先对市场本身进行一个合理的定位。被亚当·斯密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面对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市场的“失灵”,我们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完善。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上肯定存在不足之处。市场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一定具有先天的功能完整性。但是,现在的市场体系,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西方等欧美国家,其体系结构已经比较完备,但仔细分析,并不一定会得出其市场体系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完美无暇的程度。而在我们国家,市场体系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更大程度上应该先从市场本身来分析问题找原因。只有真正在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市场”本身没有结构缺陷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其是否存在所谓的功能“失灵”,才能判定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失灵”的源头所在。造成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因素很多,究其根源,首先还是要回到市场范畴内寻求解决之道。

2 市场体系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缺失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并且市场处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中心地位。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着合理配置生态经济要素的重要作用,并不断促进生态经济结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标。对市场体系结构组成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进行的。

首先通过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市场体系的结构组成。

加里·阿姆斯特朗和菲利普·科特勒从购买者角度,把市场定义为“一个产品的当前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既然是集合,那就是一种有机组合体,市场其本身是由不同功能系统通过市场规律有机组合而成的,也肯定受到市场体系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的有机组合体。

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则是一种把买卖双方汇集在一起交换物品的机制。他们把市场看作是一种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以决定价格和产量的机制。这种定义中,市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机制存在的,这种机制通过市场主体和客体的互相作用来实现资源的配置,这种配置可能是有效的,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能是无序的,导致资源配置的浪费。

结合其他经济学家对市场的解释,按照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观点,狭义的市场是指供买卖双方从事某一种或者若干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的聚集点。同时,市场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例如网络、电话等一系列传统或者新兴的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或者接触方式的集合。任何商品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市场,有多少种商品,就有多少个市场。

市场的体系结构组成方面,西方经济学的普遍观点是市场体系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要素市场,可以细化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和货币市场;另一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或简称为产品市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体系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从市场交换的对象来看,它主要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文化及特殊市场。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市场体系与生产力体系的耦合是相当片面、存在结构缺陷的。在这两大市场上形成的价格体系,还仅仅度量着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稀缺程度,而未能反映自然资源日益明显的稀缺性质。简单来说,就是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在市场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价格体现,其成本没有或者仅仅部分成本计入了生产过程。

从静态角度看,市场体系是商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房地产等各类市场的统一;从动态角度看,市场体系还包括各类市场及其构成的统一体运动、变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调控机制。人口数量在持续增加,经济总量也在增加,市场中个人消费也在增长,只有从整体上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动态协调市场体系中的要素市场体系、产品市场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产权结构和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一个良性的市场体系。

从要素市场来看,缺少了自然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包含三个部分。(1)自然生产要素市场:自然物质、能源以及生态等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这一系列的因素在市场中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或者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范畴,其对应的是环境的破坏问题;(2)排污市场:生产中排污产生的危害主要针对的是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对应的是环境污染问题;(3)排污和废品市场:这个市场在市场中表面是存在的,例如某企业排放的废气作为原料供给其他企业使用。但是这个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远远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个市场的产品,也是自然资源(能量或者物质形态)的一部分,是自然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产品市场看,缺少了一个完善的副产品市场。现有市场体系中存在着废品回收交易市场,但是这不等同于完善的副产品市场,因为不论从规模还是整个副产品市场的组成来说,现有的废品市场都是发展不健全的。从整个市场体系来看,废品市场仅仅是一个完善的副产品市场的初始不完备部分,甚至于雏形都算不上。完整的副产品市场不仅仅是生活消费阶段的副产品的回收利用,更包括生产阶段本来可作为生产要素的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包括了自然资源开采过程的副产品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料等,很多都是可以作为再次生产的原料的,但是因为自然生产要素市场的缺失,这一部分本来可以作为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的原料被直接作为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环境中了,成为了污染物,更消耗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纳污容量,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市场体系的结构上,不论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存在明显的缺失。结构上的缺失,必然导致功能的缺损。在一个结构缺失的市场体系中,是无法科学地讨论和研究市场是否存在“失灵”的。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是决定和影响其他市场的主体和基础,其他市场都是在商品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转是以商品市场为中心的。而对于要素市场来说,还存在着一个在市场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部分:自然生产要素。这部分的作用异常巨大,但是在建模之初,因为量化分析的困难和这些要素市场发展的不完备,就被排斥在模型之外了。自然生产要素包括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例如大气的物理成份以及纳污容量,土地,森林,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等等,基本上所有的要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但是与这些要素在市场中的经济作用,并未得到体现或者是一种片面的体现。

其次,产品市场中,不论是何种消费品,都无法避免会出现消费品的残留,这种残留很多时候都是作为废品处理。同时,在要素产品经过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因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并未作为市场的要素组成部分,尽管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原料参与了生产过程,但是更多的是作为公共物品在市场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就必然导致了所谓的“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

从西方经济学观点来看,市场价格机制是解决资源的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资源的短缺必然会引起此类资源的价格上升,迫使使用此资源的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节约使用日益昂贵的资源,或者通过科学研究寻找替代资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思路来分析的话,通过价格体制的调节就能实现生态环境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物质流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运动,但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前提是存在使价格机制能正常运行的结构和功能均成熟市场,如果市场体系本身缺失了相关的部分,那么生态法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就无法避免了。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市场体系的结构完善

美国的生态政治学家科尔曼在反观人口、技术和消费等原因对于环境危机的影响之后,指出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一般都重视广义的生命(包括社群和自然环境的存续),但是这一价值观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之相反的工业文明高度重视的是利益机及与之共生的效率、经济量的增长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以至于会最终摧毁地球。环境危机产生的体制性和历史性根源是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人们要重建一种视野宽广、尊重生命的社会价值观来取代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价值观,以参与型民主来对抗集权的弊端,在生态框架内理解合作与社群,最终建设一个绿色社会。科尔曼更多的是从生态政治的角度来探寻生态环境损坏危机背后的根源,而从市场经济本身的角度来看,市场体系结构的真正完善才是所有其他改革实现的经济运行基础,离开了完美的市场体系的支持,所有的改革都不异于无本之木。

我们经济社会中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与生态环境整体系统的关联是不协调的;作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在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只有作为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构成才能正常运行。但是,按照工业文明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实践来看,人类对发展的认知并没有顾及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限制,在生产实践和消费生活中都忽视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经济系统的运转过程,并不是仅仅依靠经济规律和物质基础,更受自然生态环境等外部要素的影响。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不是无限制的,在没有经济系统以外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下,经济运行是无法做到持续发展的。

在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的所有权实现形式是存在特殊性的。在我们国家,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资源应该而且必须是公有的,但不能作为不需要任何代价都能获得的公共物品来对待,否则,必然导致类似“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必须将本身参与了生产过程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内化为市场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其经济价值才能真正地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社会与其外部生态大系统的“错位”关系,依然置资源于“既定”的地位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内涵因素,不把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作为市场体系的内生部分,那么提高环境资源“生产率”方面的考虑,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上也会同样变得无足轻重而无所顾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了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不科学的,无法长期继续下去,其最终结局必然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作为最终代价的。而市场体系的健全往往和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没有联系起来,在我们国家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认知中,生态环境等是和发展市场经济无关的,甚至于与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是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增长理论的束缚,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变量不能进入生产函数,不能内生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事实上,前不久全国各地经历的严重雾霾天气凸现出的不仅仅是燃煤数量攀高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低下等问题,也反复深刻地暴露着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被剥离市场体系的本质。完善市场体系结构,将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作为内生变量进入生产消费的总过程,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和经济生产密不可分的,虽然制定新形势下节能减排政策.严格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等措施,能够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市场体系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市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市场途径对生态价值的补偿。

关键词:生态文明,市场,结构缺失,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变量

参考文献

[1]加里·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俞利军译.市场营销教程(第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6).

[2]威廉D.诺德豪斯,保罗.A.萨缪尔森.胡代光等译.经济学(第十四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65).

[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张克难.作为制度的市场和市场背后的制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5]陈运春.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思想述评义[J].邢台学院学报,2008(3).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结构形态,行为规范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们为了创造、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活动, 并要努力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系统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别是内容体系、认识体系、方法论体系。我们只有在了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结构形态的基础上, 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 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

1.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观

众所周知,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使人类能够自觉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生态关系, 最终使人类进步。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今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基本的生态文明标志有三个: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生态和经济的双重目标转变、从天人相分向天人合一转变。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观念, 即自然与人平等, 二者要互惠互利。这种生态文明观念要求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共同进化, 要求人们要保护自然, 并要学会热爱自然, 不能破坏自然的发展规律, 要将遵循自然规律放置在自身利益之上。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结构形态

从内涵上看, 生态意识、行为和法制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结构形态。所谓“生态意识文明”, 就是指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生态问题, 并就这些生态问题想出积极的处理办法, 另外还能够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变成自己人生的价值观, 这就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能够运用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来做出一系列推动生态发展的行为活动,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做出培养行为。生态法制文明是人们通过生态意识和行为促使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外延上看, 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人们能够有正确、积极的意识, 还需要将生态文明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所以说意识形态要涉及到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生态文明指向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活动要以生态利益为前提, 并且形成生态经济学, 经济的增长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 全面实行清洁生产;生态文明指向文化领域要求人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文化领域加强生态教育, 并加强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生态文明指向政治领域要求形成生态政治学, 另外,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 以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指向社会领域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从消费出发, 抑制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2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选择生态文明的路径不但要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 而且还要使选择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地结合起来。

2.1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能否成功转化成人们的意识, 并付诸社会实践, 关键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文明能够提高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并将生态文明的意识深入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心中, 自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

2.2 加强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是每个社会进行行为管理的方式, 道德约束相对于法律约束来说是一种软约束, 是一种自我控制和约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道德约束始终都有着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有效解决生态问题都需要依赖于道德规范的约束和引导, 它能够自觉解决生态文明与科技、消费之间发展的矛盾。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人们用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法律约束相对于道德约束来说是一种硬约束, 它的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人们不能使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时候, 法律约束就要求人们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否则必然会为自己不当的行为付出代价。法律是任何道德规范都无法替代的, 所以我们需要将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相结合, 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制止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

2.3 推动社会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因素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只有这样, 才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 但是吸引社会群众普遍参与、以活动为载体的社会实践才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各种活动都必须要反映出人们对理想自然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 所以, 只要我们能够将开展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具体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精神、物质文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就能够使生态文明建设贴近社会基层和社会群众, 才能在社会群众的努力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

3 结束语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社会的发展只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人们只有与自然共进退, 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只有更好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和路径选择, 推动社会各个层面协同发展, 才能创造出一个光辉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文明 篇11

一、“二产”经济发展迅猛;“三产”短腿不平衡, 对能源依赖度高, 对环境破坏大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进程中, 兰溪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 走兰溪特色的发展路子, 负重拼博, 阔步前行,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其中“二产”经济发展迅猛。一直以来, 该市强工战略一脉相承, 改制企业凤凰涅磐, 浴火重生, 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目前兰溪市告别了国有、集体企业在城市工业中一枝独秀的历史, 形成了以康恩贝、红狮、华铝自立铜业等为龙头、500家上规模企业为骨干的企业群落。转型升级迈开步伐, 培育了一批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 打造了中国织造名城、天然药物基地、水泥产业基地三张国字号金名片。从2003年开始, 兰溪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GDP连续7年增速超过10%, 市财政收入连续7年均增速超过20%。

与之相比,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短腿”。2008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7.2%, 比浙江省平均水平的41%低13.8个百分点。目前, 世界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是60%—70%, 发展中国家一般也在40%左右。兰溪市200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3%, “二产主导型”经济结构非常明显。

二、传统商贸业积淀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 商业设施集中分布于老城区, 新区分布相对较少

兰溪市商贸业以自发形成为主, 缺少整体规划, 商业服务网点存在较为严重的“低、小、散”现象。目前, 老城区的市级商业中心对全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 溪西新区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但整体发展仍较慢。

(二) 未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产业优势

兰溪市现有杨梅栽培面积6万亩, 年产量1.5万吨, 是浙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穆坞枇杷名声在外, 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再加上蜂蜜、茶叶、蜜枣、红柿、蜜柑等特色农产品, 2009年果农收入增幅达40%以上。但目前兰溪市还未形成销售农副产品的水果蔬菜专业批发市场, 这种状态不利于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难以鼓励果、菜农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 农民缺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场地, 占道经营相当严重, 严重影响市内交通和城市的美观。

三、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现代商贸业潜在优势分析

(一) 交通条件具有地域优势

兰溪市自古以来便是浙中地区的交通要道, 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的美誉。兰溪港是浙江五大内河港之一, 也是浙中西部唯一能靠泊300吨级船舶的内河港。杭金衢高速公路在兰溪设有两个互通口, 境内还有金千铁路、甬金高速、330国道, 45、46、47省道交汇于此, 另有21省道擦境而过, 使兰溪市拥有集公路、铁路、水路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地区性综合交通优势。

(二)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兰溪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唐咸亨五年建县, 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古商贸繁荣、物阜民安, 在水路运输发达的年代, 是“日看千帆竞发, 夜观万家灯火”的繁华商埠。同时沉淀出十分深厚的人文底蕴、名人辈出:有东南亚一带人人敬仰的“生财之神”黄大仙;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李渔;张学良将军的遗孀赵四小姐;还有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诸葛村和被誉为江南一绝的地下长河, 兰溪声名远播, 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三) 特色农产品名扬国内

兰溪城市发展定位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和花卉交易中心。目前, 兰溪市农业已形成以杨梅、枇杷为主的水果业;养蜂、蛋鸭为特色的畜牧业;“兰溪小萝卜”为主的蔬菜业;淡水珍珠为主的水产业;兰花种养为主的花卉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兰溪有“鱼米之乡”、“中国兰花之乡”、“中国杨梅之乡”等美誉。

(四) 旅游资源丰富, “农家乐”, “古村落”等特色旅游发展较快

兰溪市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不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而且自然风光秀美, 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其中, “农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休闲方式日益丰富, 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 “农家乐”休闲旅游框架已初具雏形, 形成了古村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多元化的旅游结构体系和兰江水上旅游区、六洞山旅游区、白露山-芝堰旅游区、黄大仙故里旅游区。

四、兰溪商贸业的发展对策

(一) 吸纳传统元素, 结合古文化, 科学布局商贸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更加注重对自然的保护, 加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研究。在城市商业的规划布局中, 达成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 以达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因为商贸业的国际化、区域化、现代化的格局逐渐形成, 城区商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将更加激烈。兰溪市商贸业规划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兰溪文化的优势, 形成“一主两副多结点”, “以山水风貌当资源”的整体格局。

1.“一主两副多结点”

挖掘兰溪的文化内涵、人文景观、风土人情, 突出地方特色, 彰显地域特色, 着力构建特色小区, 做到一商一景, 以景带商, 以商靓景。兰溪老城区人口密集, 传统商贸业发达, 交通便捷, 较大型的购物商场集中。在规划时, 加强特色商业街建设, 成为兰溪市辐射本区域乃至带动周边地区的市级商业中心。溪西新区自从八十年代初期新开发以来, 商贸体系在逐渐完善, 布局也在逐渐规范。“一主两副”规划依三江而建, 三足鼎立, 呈合抱态势, 撑起兰溪的现代商贸业格局。兰溪市各镇乡分布分散, 地理环境不一, 发展状况也不同, 所以布局规划应采用“多结点”模式。

2. 充分考虑山水自然风貌, 力促生态文明建设

兰江有三江交汇口, 水域宽广, 烟雾飘渺, 有“近岸阔水, 江阔遥山”之感。横山、云山相峙而立;山上聚利塔、能仁塔遥遥相对;横山大桥、南门大桥、兰江大桥、悦济浮桥四桥纵横交错;江中“中洲岛”、“灵羊岛”风光秀美;三江六岸每逢夜晚灯火通明、水天交映不夜天。在过去, 便利的水路交通为兰溪创造了繁华的商埠, 素有“小上海”之称。因此, 兰溪市在营造商业气氛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山水特色优势, 做足做好山水文化, 展现田园风情,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抓中心广场建设, 突出商业文化, 彰显地方特色

1. 凸显地理优势, 抓中心广场建设, 联建放心店

老城区历史悠久, 商业氛围浓厚, 交通方便, 所以在老城区建造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捷盛·中央广场”。其经营服务辐射半经10公里以上, 建成后成为兰溪市商业航母。具体经营穿着商品, 家庭用品, 化妆品, 儿童用品, 文化用品等。设施现代豪华, 店堂典雅明快, 柜台销售与开架销售相结合, 功能比较齐全, 设有相应的停车场的现代式的百货商店。同时开设零售业态的专业店和专卖店, 发展连锁便利店。发展扶持好一批信誉可靠, 价格公道, 品种丰富, 购物方便, 服务有承诺、质量有保证的放心店。在2007年底实现544个行政村创建“放心店”的基础上, 实现646个行政村全部创建“放心店”, 覆盖率达100%。

2. 商业街错落有致、以人为本, 突出商业文化

商品一直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的文化交流最早是从商品交流开始的。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一个地区的产品及其商业环境如果缺乏自身的文化内涵, 将难以形成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 商业文化在商品经济形势下不断演变、发展。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氛围是千百年岁月流淌沉淀的积聚。木雕窗阁、斗拱黍棚、竹椅青砖, 用以点缀现代都市商业, 喧闹中不失为使人陶醉的一景。

兰溪老城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已定位为“历史文化休闲”街。充分挖掘兰江水文化、历史文化, 通过文化熏陶,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 形成兰溪特色的商业风格。

(三) 劲抓旅游业、物流业, 促进商贸业

1. 做大做强兰溪旅游业, 拉动商贸业的快速发展

商贸业与旅游业同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旅游业的发展为商业带来了客流, 而商贸业的繁荣又带动了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发展, 为旅游业提供了潜在的旅游资源。现代旅游是以“游”为中心, 吃、住、行、购、娱乐各个要素相互协调, 相互补充的商业消费过程, 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与商贸业有关。繁荣的商贸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有研究表明, 旅游业每收入1元, 平均带动社会综合效益4—5元, 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达到7—8元。

2. 大力发展物流业, 带动商贸业的快速提升

现代物流业是一种渗透到所有经济领域和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交叉产业, 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据统计, 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 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 会使GDP增长1个百分点;深圳在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物流业营业收入每增加1.02个百分点, GDP就增加1个百分点。商贸就是商品的流进流出, 物流业与贸易存在着高度紧密的关系, 因此, 常用商业贸易额来衡量物流业, 也因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商贸业的快速提升。目前, 兰溪市现有物流业与现代化物流业相比差距甚远。一是规模小、成本高、质量低。当前, 兰溪市有66家物流公司 (托运部) , 装备落后, 几乎雷同于旧时兰溪运输商行, 一间房子、一块牌子、一颗印子, 到处可停的几辆运货车子, 提供的是单项的、分段的物流服务。二无专业部门管理, 致使物流业小、乱、散, 形成不了气候。三是税收流失。所以, 兰溪应建设一个物流中心, 这个中心应是具有货物配送、商务信息、仓储功能的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其次, 应把现有“小、散、乱”的物流单位通过加盟、兼并、整合等方式组成几个较像样的物流公司。

总之, 商贸业作为“三产”经济中的一个分支, 它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紧密地依赖于当地的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商业文化, 与旅游业、物流业相辅相成, 也只有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 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进程中, 兰溪市“二产主导型”经济结构明显, 过度依赖能源的消耗;“三产”发展短腿, 不平衡。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 兰溪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 兰溪市的商贸业应该取得明显的拓展。

上一篇:人才培养成本论文下一篇:光学中的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