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2024-07-17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精选12篇)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1

一、第三产业调整的背景与逻辑

所谓第三产业是以非物质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 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相对应。根据发达国家大量历史数据分析得到的产业“标准结构”及经验,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 社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所谓休闲是指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他日常必要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 (对此托夫勒、于光远都有过专门论述) 。休闲可分为自给性休闲、社会供给性休闲和商业供给性休闲, 休闲消费是指由商业性行业提供的、对以盈利为目的休闲产品、设施和服务的消费。在此意义上, 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体育业、文化产业等形成一个产业系统, 通称为休闲产业。

以英美为例, 20世纪90年代英国户均休闲开支占家庭开支地20%, 休闲产值超过汽车业和食品业, 创造的工作岗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美国休闲娱乐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1990年休闲消费达10000亿美元, 创造出美国四分这一的就业机会, 并被预测在今后的经济结构中, 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 2015年产值将占美国GDP的二分之一。据此在中国有人预测5年~10年后中国休闲消费支出将占总支出的30%, 产业就业人数可达1.196亿人。休闲产业是否能代表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此需要探讨产业成长的逻辑与休闲产业的性质。

1. 经济增长背景下休闲产业成长的逻辑

(1) 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 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他日常必要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与休闲活动增加, 导致居民需求结构变化, 引起消费者休闲消费与休闲购买力的市场容量及比重快速增加。

(2) 以分业为主的各类休闲相关行业基于休闲的功能进行裂变与重组。由于日益显现的休闲消费规模效应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对休闲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及技术创新的刺激, 形成满足多元休闲需求的新型休闲产业。以旅游为例,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 旅游消费者具有多元休闲目的, 随着旅游需求量的增长, 旅游消费性质变化, 其后的多种目的变得清晰并衍生出多种细分市场, 产业也开始裂变, 派生出多种新兴产业如泡脚、按摩、惊险体验、农家乐旅游等。所以旅游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从简单的观光发展到到满足放松康体、运动刺激、娱乐休闲、修学提高、品尝美食等多元需求的过程, 是消费重心从视觉享受转换到全面体验要求的过程。

(3) 产业成长的速度取决于企业主体与政府主体的敏感度与创新速度。目前各地将休闲纳入大旅游的概念, 很少有城市提出休闲产业的概念, 对一个地区而言, 求得休闲产业的先发优势意味着以极低的成本率先取得高成长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消费结构功能分析来看, 实际上是休闲包括旅游,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 休闲消费代表着这类消费的本质特征, 决定着这类消费的变迁方向。

2. 休闲产业的性质:高增长、高增值、弱竞争

休闲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增长与增值空间。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 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所谓形成期, 是指原来的潜在需求逐步被市场所认可, 被企业经营者所捕捉, 不断发育出新型产品与行业, 使潜在需求逐步转化为现实需求;而一个产业一旦结束形成期, 就会进入快速成长期。它是指该产业的产出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扩大, 同时该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个产业系统的平均增长速度, 在其中行业领先者将获得巨额的回报。据此分析休闲产业的发展态势, 可以看出目前休闲产业正处于形成期向成长期过度的阶段, 面临历史机遇。

(1) 近年出现大量新型休闲方式, 休闲消费逐步被市场认可。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休闲日益从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变为一种现代服务性产业, 除了旅游这一传统休闲方式, 近年已派生出多种新兴休闲行业如农业观光休闲、沐浴休闲、体育休闲、康体美容休闲、惊险体验休闲、修学文化休闲等。

(2) 市场竞争结构有利, 有效供给不足。目前, 全国休闲企业首先, 缺乏大型的综合性能打破行业壁垒、形成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与服务、创造品牌的休闲企业;其次, 供给滞后于市场变化, 缺乏对产业背后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对产品深层次的消费规律的挖掘、对需求的不断细分, 也未能根据现代休闲消费特点, 有效设计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例, 目前发育出六种形式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俗观光村、生态农业园。农业休闲后的需求欲望是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学习知识、体验或感受新奇等等, 不同的年龄、知识背景会对农业休闲产生不同的需求, 这种需求需要得到不断地递进满足, 得到不断地满意体验。

(3) 休闲市场增殖空间巨大。休闲产品供给不足的意义在于一旦突破供给瓶颈, 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得以释放, 可带来快速的产业增长速度与盈利空间。休闲产业的技术投入主要是软技术包括行业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环节管理诀窍, 而且全国整体水平较低, 因此, 需要投入资金不多。另一方面, 休闲产业具有很强的产出能力和竞争能力, 可以快速市场扩张, 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 不象景点旅游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固着性, 增值空间不大。它可以通过市场细分开拓市场;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价值增值空间、可以通过创造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研发、培训形成竞争优势。

二、扬州休闲业态势分析

杭州、成都两个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扬州有着类同的消费历史与休闲文化底蕴, 他们立足休闲打造城市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扬州发展休闲产业的可行性。

1. 扬州休闲现实态势分析

扬州休闲目前是以旅游为主导, 辅之以餐饮、沐浴等休闲活动场所与服务, 但是单纯以旅游为主导作为切入点有明显的不足。

从未来的成长性上分析,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光旅游缺乏明显优势和发展后劲。如果战略重点放在新景观的建设上, 没有超大规模的投入 (如迪士尼或苏州乐园) 很难形成差别化大幅度提升旅游吸引力, 这样的景点投资建设一方面不能切合现代旅游休闲结构变化的方向, 另一方面吸引的消费不足以补偿成本, 扬州旅游开发会失去历史机遇并留下包袱。

2. 扬州潜在优势分析

(1) 休闲旅游业揭示旅游消费的本质, 显示产业演化的方向, 具有潜在优势。旅游消费只是休闲消费的一种, 伴随经济发展,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休闲消费的欲求会日益加强, 休闲旅游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旅游休闲消费也出现综合的要求:即能满足游览、美食、购物、商务、体验等综合一体化需求。

(2) 以沐浴、旅游餐饮为结合点可以培育产业优势。扬州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却没有绝对优势, 改造传统服务业, 推行一种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整发展战略, 可以逐步凸现扬州休闲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扬州休闲旅游以及休闲产业是否能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决定于能否形成产业优势。

扬州旅游资源虽然不是十分丰富, 但扬州沐浴业有着良好的人力资源与传统声誉, 而且沐浴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持续产出能力。目前沐浴业在各行业中毛利水平较高, 各种沐浴附加服务有较大创新空间, 如果设计出一套创新的教育培训、信息、科技、服务、政策系统, 可以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 并与旅游、餐饮形成高附加值组合, 形成持续获利能力。所以通过旅游与沐浴的战略重组, 通过发展沐浴业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 就可将休闲旅游竞争力建立在更为坚实的产业优势而非简单资源优势基础上, 并形成扬州的休闲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竞争优势。

三、扬州休闲产业发展战略

以沐浴休闲旅游为切入点, 由政府推动设计制度创新, 探索沐浴与旅游甚至餐饮相结合, 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有效模式, 形成扬州休闲产业的竞争优势。

1. 以沐浴休闲旅游为切入点

目前扬州的沐浴休闲业是传统行业现代包装, 企业仍未从传统企业发展为现代企业, 存在若干问题:一是恶性竞争;二是市场定位集中, 缺乏差别化;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 同时管理者的文化水平与整体素质也低于其他行业;四是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表现为产品服务缺乏细分, 不能充分满足有效需求;产品服务缺乏标准不能, 保证质量的稳定;产品服务缺乏创新, 不能有效开拓市场。老人、儿童、女性的各类细分需求得不到满足, 男性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得到部分满足。巨大的保健按摩市场、女性美体美肤市场、儿童洁肤市场等都未被开发, 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

上述各类问题的根本成因在理论上可被解释为企业产品价值链的雷同与简短, 产品服务的价值增殖手段单调。扬州要以沐浴休闲业发展切入点, 绝不是简单地吸引外地人或国外旅游者到扬州来休闲洗澡, 而是通过产品与行业价值链的延伸与重构, 保证休闲沐浴业可以快速拓展深化地方市场, 并启动占领全国市场, 以较高增长速度持续发展。

2. 创立品牌企业, 重构企业价值链

所谓将若干大型沐浴企业发展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品牌企业, 改变企业价值链, 实际上是将传统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 改变提升原有的企业组织形态与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的过程。

沐浴业属于资源优势不明显的行业, 虽然扬州师傅在全国沐浴业已有良好的声誉, 但这种声誉的基础是劳动力技艺学习成本低, 缺乏创新也缺乏可持续性, 一旦沐浴业的培训、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传统优势就将逐渐淡出。所以扬州沐浴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链与盈利模式, 特别需要对现代消费需求的结构变迁、偏好变化保持敏感, 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管理差别 (标准化管理、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客户体验管理) 形成明显的质量差别, 实施产品创新, 标准创新、管理创新, 以形成确实能吸引消费者的差别供给, 并要求形成的差别不可以被简单复制或模仿, 保证企业有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

3. 沐浴产业链重构

扬州沐浴产业链重构崛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支点, 各方面综合形成整体的产业优势:

(1) 建立独立研发机构, 通过不断新产品设计形成行业产品优势。研发中心的独立意味着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延伸的保证, 休闲产品的不断创新、休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使扬州能引领沐浴等休闲潮流。例如以快乐与健康为主导功能设计、组合系列产品, 目的是力求来扬的游客在扬州的旅游能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与健康的实质促进。

(2) 通过行业组织标准管理, 挖掘扬州休闲文化底蕴进行现代包装释放传统优势。强化沐浴行业协会功能, 充分挖掘保护传统服务的技艺, 在研究现代沐浴需求特点的基础上, 用现代标准化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知识产权, 并对全行业进行服务标准考评, 使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 通过休闲学研究中心与高级人才培养, 与国内国际休闲研究接轨, 保证休闲研究居于全国前沿。

(4) 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培育奠定政策优势。通过政府先觉整体发展战略创新, 凸显先发优势。通过品牌企业领跑, 模仿企业跟进, 提升扬州整体管理软技术, 形成明显经营优势。通过行业协会与扬州职业技术学校联办职业培训基地, 扶持或鼓励民间资本介入, 为本地劳力创造就业条件, 为休闲业提供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通过以上战略措施, 扬州休闲产业将实现沐浴与餐饮、旅游产业互动到逐步一体化, 最终形成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休闲品牌与特色。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2

(2009年7月15日)

第三铺乡共辖19村112个村民小组3566户16953人,总面积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189.8亩,人均5.8亩。地势北高南低,山梁起伏,深沟大涧,境内平均海拨1920米,年降水量42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气温5—6摄氏度,苦水河流经其境。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适宜种植冬小麦、洋芋、豆类、胡麻、玉米以及小杂粮等农作物。

一、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水平。全乡按照“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思路,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继续扩大马铃薯、小杂粮种植面积和优质牧草留床面积。全乡农作物种植面积8549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69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800亩,粮经比10:1;夏粮播种面积16191亩(其中小麦12500亩、洋麦1901亩、豆类1790亩),秋粮播种面积69299亩(其中玉米25100亩、马铃薯35600亩、其他8599亩),夏秋比1:4。由于受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全乡农作物种植具有“南玉米、北洋芋”的明显特点。近两年来,在县乡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的指引下,小区域出现“川台地种玉米、浅山区种洋芋、深山区种牧草”的农作物分布特点。

一是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技术。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的思路“一年示范带动、两年全面铺开、三年巩固提高”的总体部署,在全乡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技术,抢抓农时,实行秋覆膜和顶凌覆膜相结合,抓点带面,点面结合,户户种植,不断扩大种植

面积。全乡按照2.5万亩的种植目标任务,户均覆膜种植3亩以上,并在通高公路沿线的万岔、小岔、三铺、石庄、金川、马坪和马李公路沿线的郭山、郭坪等村形成万亩示范片带,户均覆膜种植5亩以上。一是加大投入,人机结合。乡村干部和县直单位帮扶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群众组成互助作业组进行覆膜,投入起垄机32台、畜力覆膜机16台、机械覆膜机2台。二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奖励与扶持相结合。乡上制定奖励政策,对已覆膜面积3亩以上且春季扩大覆膜面积的农户,乡上无偿配套地膜,对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农户分层次予以奖励;对种植大户、缺劳力户进行免费机械支持,县直帮扶单位出资购买化肥、农药予以支持。三是强化服务,技术与信息相结合。乡农技站在街道设立了农技服务部,从县种子管理部门引进良种5类20吨,根据地域海拨高度,指导购买,确保了群众购买好种子和选准种子。散发病虫害防治资料3000份,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防治了幼苗虫害现象。全乡覆膜种植面积25100亩,完成任务面积的101%,其中秋覆膜10800亩,春覆膜14300亩,当前全乡旱情较为严重,但全膜玉米长势较好。

二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全乡种植洋芋面积3.6万亩,其中以去年梯田点为核心落实示范片带面积3500亩,从定西、渭源等地引进新大坪、陇薯3号等洋芋良种102吨,群众乡内兑换160吨,使全乡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0%以上。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机械化种植,解决了种植大户和缺劳力户种植难的问题。

三是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按照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侯坡、阴坡、蒲湾、西坪、姚

岔、城湾、马坪等村大面积种植荞麦、粟谷等优质高产小杂粮,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增加销售渠道,逐步形成区域优质特色产业。

二、发挥优势资源,实施草畜转化增加农业效益

通过近年来郭山、万岔、侯坡、芦滩等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辐射带动全乡群众转变了养殖观念,从以前的“养牛为耕田”逐步向发展养殖产业转变,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王河、侯坡等村涌现出了以育肥贩运为主的养殖大户。全乡现有养牛户1100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牛存栏1340头,3头及以上养殖大户52户,养殖最多的达10头,其中70%以上的养殖户有能繁母牛。养殖品种以秦川牛、南阳黄牛及土种牛为主,近年来引进了鲁西黄牛、安格斯等优良品种。饲草以麦杆、紫花苜蓿和草高梁为主,饲料以自产小杂粮为主,大多数农户仍是传统的简易养殖方式。

一是合理利用玉米桔杆资源,引导群众走草畜转化科技养殖之路。按照“一年示范带动、二年扩群打基础、三年巩固上规模”思路,今年确定在养殖基础较好的王河、万岔、侯坡3村示范实施,乡上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科级领导包点、驻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资金筹措办法,每村确定发展养殖户60户,其中3头及以上养殖大户10户,户均能繁母牛1头以上。全部新建标准化圈舍和青贮氨化池,整合沼气项目资源,同步实施,一次到位。至目前王河、万岔、侯坡3个示范村已发展养殖户126户,投入资金42.8万元(其中贷款20万元,群众自筹22.8万元),引牛42头,新建圈舍84座,购置铡草机和饲料粉碎机65台。

二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引导群众种草养畜。结合人均耕地面

积大,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基本乡情,引导群众种植紫花苜蓿、草高梁等优质牧草8000亩,使牧草留床面积达13000多亩,特别是西坪村由于部分农户外迁,闲置耕地面积较大,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成1000亩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种植基地,将25度以上山坡地全部种草。通过引导群众种草养畜,解放农村劳动力,让青壮年劳力发展劳务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让有限的经济收入增收亩均投入,增加亩产效益。

三、鼓励兴办企业,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为了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乡上积极引导在外掌握相关技术和有经济实力的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王河村上王河社村民王建在王河村创办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年加工马铃薯650多吨,年创收入10万元以上,让当地群众的马铃薯在本乡内能卖到较好的价格,彻底解决了当地马铃薯销售难的问题,调动了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王河村村民王尚学通过多年的养殖,掌握了养牛技术,积累了资金,2008年投入资金20万元在王河村建成了鑫全养殖厂,建标准化圈舍480平方米,实行自繁、育肥、贩运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牛存栏24头,年创收入5万元以上,明显的养殖效益,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乡情出发,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全膜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不断探索增加农业效益新途径,实施草畜转化、粮畜转化,延长产业发展链条,鼓励在当地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大,亩均投

入不足,亩产效益低,投入产出比低,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二是农业基础建设滞后,川台地只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大部分梯田是近几年新修的,肥力不力,增产效果不明显。三是群众观念转变慢,大部分群众仍以“小打小闹”为主,没有规模化种植或养殖意识,影响了示范点建设和形成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四是筹资渠道有限,农业投入资金仍以群众自筹为主,限制了个别农户的种植和养殖规模。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3

摘 要:在全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潮下,垦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垦区的实际情况,强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垦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垦区经济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其路径选择:陶汰落后产能;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内涵;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12-02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2008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有自主创新性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2]。该定义充分体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代要求。

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结合各方观点,借鉴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核心,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第一、第二产业持续增长,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发展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突出自主创新,突出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产业联动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提升区域内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垦区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垦区是在国营农场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经济体。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垦区已经形成了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垦区构建产业体系推进“十二五”工业化进程动员大会上,总局党委适时提出了构建垦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战略,全力促进垦区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垦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GDP)1143.4亿元,比上年增加227亿元,增长20.6%,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四年增速均在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363元,增长18.6%,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513美元,比上年增加1921美元。①(见图1)

但总体上看,垦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结构为48.4:26.3:25.3,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降到50%以下。(见图2)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垦区第三产业比重在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第二,各次产业内部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农业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农业推广体系没有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渠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大”而不“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高,没有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利润率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此可见,解决垦区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必须加快构建符合垦区现实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

(一)垦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垦区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垦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一第一产业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补充,再到21世纪的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总体看来,第一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但最近十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垦区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不大,随着垦区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被弱化。从1980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第一产业在垦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其降幅以21世纪十多年里最为突出。改革开放后,垦区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到1984年达到了39%,之后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小幅下降。垦区的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

1.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进行产业优化与升级,积极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全面推进垦区农产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北大荒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

第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的产业,对现有工业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继续加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充分发挥垦区的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垦区经济中的比重。当今社会的特征是服务业成为国家、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垦区必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充分利用垦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出版印刷、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

2.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核心业务突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由农产品初加工向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转换;进一步强化农垦总局的宏观调控,发挥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构建产品诚信体系,维护“北大荒”品牌价值,并促进这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全社会对产品的认知度;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扶持、财税支撑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适度放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平台,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按照产品特色、地域特征、资源优势等,构建特色产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辐射区域内更多相关产业聚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3.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多元化投入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专项引导资金为基础,能够保障现代产业体系中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该资金需要设立专门资金管理委员会,目的是能够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监控资金的使用状况。社会资本是多元化投入体系的广泛融资渠道,它是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坚强后盾,通过正确引导,有效招商引资,能够保障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的顺利开展。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的融入,拓展各种资本的多元化发展。尤其要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能够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增加了资金投入的维度,构建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大力发展垦区特色旅游业

垦区按照方位可以分为中部垦区、西部垦区和东部垦区三个部分。由于各个垦区的位置和经济等因素的差异,所以农业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中部垦区集中在哈尔滨周边,相对面积较少,适合开发都市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开展设施和科技农业旅游,发展休闲农业。而西部垦区位于松嫩平原地区,可以针对生态特色,开展绿色创意农业旅游项目,同时根据区域特色,还可以与森林相结合,形成农业森林一体化的旅游共同体。东部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是现代化农业的基地,所以可以开发现代化旅游项目,融智能农业、景观农业、生态农业为一体,全面系统构建现代化农业旅游体系。

四、结论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明显,调整产业结构已经由一个区域性的问题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全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潮下,垦区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垦区的实际情况,强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垦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垦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垦区经济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N].南方日报,2008-07-28.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4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调整, 能够更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和本国的各种资源, 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畅地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1]。

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之间成本的相对变化。 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产品供应结构发生改变, 产业间相对成本的变化使得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相对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成本的改变都将引导要素在产业间的增加或减少。波兰经济学家布辛斯基 (Rybczynski) 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 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 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 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2]。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生产要素快速集聚, 并形成信息集聚和市场集聚。市场规模与社会资源、经济制度、生产要素、信息等形成正强化特性, 促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集群行业市场的成熟和挑剔性的需求, 改变行业中需求结构的变化, 同时集群内部关联企业群体的竞争与竞合, 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使得集群内要素的单位利润上升, 要素使用的集约化进一步吸引要素的快速集聚, 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的流动, 使得产业结构自发的进行调整和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2.1 市场需求拉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任何生产活动无不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无论产品科技含量如何高, 功能如何先进, 如果没有了市场需求企业将无法生存, 同时该产业也会走向衰退与消亡。

首先, 一个新兴产业的产生以具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为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产品产生更为苛刻的需求以及全新的欲望, 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社会化分工不断细化, 在市场规模较小时, 往往由一些原有的产业中增加新的工艺, 而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使得市场规模能够吸纳一个新兴的产业时, 新兴产业就此诞生。因此市场需求规模的大小往往是与产业分工空间是一一对应的。

其次, 需求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需求结构是按照需求层次按照一定得顺序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按照恩格尔定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恩格尔系数逐渐减小。按照产品增值环节, 需求分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中间需求是在产业链条中, 由某一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被链条中的下一产业或者生产环节所购买, 用作原料或者投入品。最终需求是由个人消费、设备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组成, 无论哪种最终需求, 它们的特点都是用来最终消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社会创造的社会总价值不断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一开始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服饰等生活必需品, 发展到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住房、汽车、电器等耐用品的消费, 从主要用于物质消费发展为追求精神消费的需求结构。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 生产结构自然随之进行调整, 呈现出第一产业和产品粗加工发展相对缓慢, 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人们最终需求不断追求高端化的过程中, 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产品的要求也日渐苛刻, 因此带动了中间需求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动推动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 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又创造出新的需求, 反过来再影响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的趋势”[3]。这些比例关系的变化无一不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 产业的生命周期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宏观反映。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 当新产品产生时, 一方面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和市场认知度的欠缺, 市场容量较小;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期, 直至技术完全成熟, 成本大幅下降, 消费普及率较高;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高度化, 展开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新的更高性能的替代品出现, 原来的产品进入了衰退期。体现在产业方面, 当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 该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的服务型产业从原有的产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产品成熟期的到来, 意味着与该产业相关的技术、市场进入了成熟期, 即产业的成熟期;随着新技术的诞生, 新型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 市场对原有产品的需求迅速下降, 整个产业进入了衰退期。正是由于产业的不断更替和高级化, 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2 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学中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素自由流动, 其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长期来看, 如果一个产业的要素回报率高于其他的产业, 则其在逐利的本质驱动下就会流向该产业, 相反就会流出该产业。只有要素在各个行业达到一般均衡, 才会停止流动。反映在产业的发展周期中, 当某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朝阳阶段, 表现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的高成长性, 要素在该产业中必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要素将源源不断的流入该产业;随着产业进入成熟期, 其市场规模不再扩大, 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 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将下降到一般均衡水平, 于是要素停止进入该行业, 行业规模不再扩大;在产业的衰退期, 市场规模不断萎缩, 使得单位要素的产出低于一般均衡的水平,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要素必然流出该产业, 产业走向衰落。

从微观来看, 若劳动力在某个产业获得工资收入高于其它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会很快流向这一产业, 如果该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此时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并不会明显下降, 甚至还有增加的可能性, 此时在劳动力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资本显得更为稀缺, 资本单位收益率将不断增加,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量的资本将流入该产业。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入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条件, 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产业成长中的巨大的技术进步。于是该产业进入快速的成长期。反之将进入衰退期。

2.3 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给人类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效率更高的生活工具, 同时使人类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层次。一方面人类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的积累也为人类的智慧和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从而需求和创新形成了正积累机制。在此机制的作用下, 不断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生产方式, 那些过时的落后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提供过时产品和服务的厂商也随即消亡。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就会越大, 技术进步的频率越高, 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越快。

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产业生产技术基础, 使生产者降低生产成本, 制造出改进产品、差别化产品、换代产品、替代产品和全新的产品, 实现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技术进步使现有行业劳动生产率和现金产值率不断提高, 对不同生产部门影响力的差异, 促使劳动力和资金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更高、资金利用更有效的行业转移[4]。产业结构调整演进的实质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资源在产业、地区、企业之间流动及重组进行再次配置则形成新的产业结构[5]。

3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

3.1 产业集群形成要素集聚

企业的本质在于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6]。大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低, 同时具有规模效益优势, 因此其产品成本较低。但企业规模的增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层次, 在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加剧的今天, 大企业的信息失真、决策滞后、对市场的反应迟钝、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目前的市场出现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更新快的特点, 大型企业更显被动。而产业集群这种优秀的产业组织形式, 使得集群内企业即获得了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又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同时还拥有中小企业的信息传递真实、适应市场较快、决策迅速、适应竞争环境能力强的优势。

产业集群内诸多关联性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 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共享信息资源;彼此形成信任的合作关系, 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原材料企业共同谈判、批量采购;更为细致的分工, 企业更能致力于自身的核心能力的发挥;易于形成虚拟企业, 共同承接较大的订单;吸引更大的需求市场、吸引行业协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形成;共同争取有利的产业政策和适宜的市场环境。以上优势使得集群外企业进一步向集群内集聚, 形成正强化的效应。

企业的高度集聚势必吸引大量劳动力的集聚。 (1) 大量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 就业的空间不断增大; (2) 在产业集群内部, 由于同类企业较多, 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的方便, 一方面劳动力失业后不能重新就业的风险降低, 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3) 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一方面高素质员工获得高薪的几率增大, 另一方面为劳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动力; (4) 集群内部专业性的培训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的能力的增强, 专业性的劳动力服务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就业机会的获得。由于以上原因, 产业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产业集群内部诸多优势, 使得企业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 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和快速发展的机遇, 因此不断吸引集群外的资金进入到集群内部。此外, 投资的风险性, 要求企业在投资前期对投资环境进行系统的考察, 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 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搜寻成本采取跟随战略, 即多数企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点作为重点考察的对象, 这也是大量资本进入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因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将会形成大量的资本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激烈的竞争和产品的多样化, 培养了挑剔的客户群体, 挑剔的客户群体对产品苛刻的需求, 这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集群内外大量信息的交换, 以及集群内部信息流通的便捷性, 有利于接受技术创新的转移。集群中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 降低了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工程, 单个企业难以掌控其全部过程, 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产生联系以获得多方支持。显然, 产业集群柔性的网络合作模式避免了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时处于“单兵作战”的境地[7]。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这有利于企业通过“非正式交流”形成快速的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创新性成果能够在集群内部迅速扩散。集群内丰富的资本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 巨大的市场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有这些优势成为技术进步要素集聚的巨大吸引力, 因此技术进步的相关要素能够在集群内部快速集聚。

3.2 产业集群形成市场优势

市场是供求双方交易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在产业集群内部数量庞大的生产厂家, 形成了明显的供给优势, 同时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容量, 在一定的市场基础上容易形成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挑剔型客户需求, 使得集群内部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和品种多样化的优势, 而多个有差异的同类型产品, 有利于吸引众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在有更多差异产品的集聚中间寻求适合各自偏好的商品[8]。

此外, 由于在一个地区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关联企业,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自律组织对产品的规格、质量、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必然形成一定的标准, 加上集群内企业之间频繁的合作关系, 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主观上无不注重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 同时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处于同一个特定的区域, 因此每个企业在树立自己产品品牌的同时客观上也在树立着产地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形成将会更大规模的促进区域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产业集群形成信息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集聚了众多企业,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信息的交换单元, 每个企业在供求信息、科技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投资信息等方面不停地与集群外部进行者交换, 吸收集群外部新信息。同时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非正式交流, 企业与客户、政府、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各种业务往来和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网络, 使得信息在集群内部快速的传递。每个企业尽享信息集聚优势, 对竞争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3.4 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首先, 产业集群内部面对激烈的竞争, 企业必须依赖较他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降低产品成本和实现产品的产异化, 因此在集群内部具有巨大的创新需求。

其次, 产业集群内挑剔客户带来的对产品更为苛刻的需求, 为市场的潜在需求提供了方向, 由此也为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行为提供了方向。

第三, 产业内部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本, 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 集群内部企业间密切的合作, 为日益复杂的、系统化的创新行为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降低了创新的风险, 同时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企业更有积极性投入到企业合作创新的团体中来, 最大程度的共享知识溢出的收益。

由此,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无论从物质基础、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风险的规避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4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是基于在市场条件下, 特定地区的不同产业之间单位要素产出率的差异, 所引起的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更近一步地, 产业之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率的不同是由于市场的成长性, 产品成本的差异引起的, 技术创新是引起市场成长性和成本差异的原因之一。

从形成角度来看, 产业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型产业集群和研发推动型产业集群[9]。按照发展阶段,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类型依次为:资源型集群——市场型集群——研发型集群。以下按照不同的集群类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进行探讨。

资源型产业集群开始形成是由于区域内具有某种资源, 即形成是由资源推动的, 如辽宁大石桥镁产品产业集群。当一个区域蕴藏着大量的某种资源时, 往往吸引大量的投资进行原材料的采掘, 此时首先集聚的是资本, 在资本的带动下, 集聚大量的采掘业和原材料粗加工业的产业工人, 技术方面主要是开采技术和原材料加工技术。最初表现为规模不等的自发性的、不太规范的生产经营, 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开始制定产业政策进行扶持与规范, 于是一个资源型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形成, 于此同时该产业成为本区域的新型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该区域资源的开采量剧增, 原材料及其粗加工产品的价格较低, 吸引了大量的需求方进入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需求的拉动下, 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以该资源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为了节省成本, 纷纷进入产业集群, 集群内部资本集聚、劳动力集聚、产品加工技术的要素集聚效应被合理性的放大, 表现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原材料采掘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源储量下降, 开采成本逐渐升高, 而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产品生产行业不断扩大, 资本、劳动力、技术从资源采掘和原材料粗加工流向产品深加工产业, 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加工企业失去了原材料的低价优势以后, 其竞争方式转向利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追求质量、功能、品牌的产异化战略, 在这个阶段, 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增加速度放慢, 而技术创新要素的集聚迅速增加, 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区域从资源产业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技术优势, 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见图1)

市场型产业集群是由于历史传承或者某一时期优惠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 在以特定区域首先形成了较大的交易市场, 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集群、广东顺德照明产业集群等, 此类产业集群首先具有了一定规模的交易量, 产品供应的信息和多样化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由于集群从一开始就是依靠市场形成的, 因此为了保持市场的成长性, 该类集群特别注重市场的自律性和市场管理的规范性。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市场信息的集聚使生产厂商纷纷进入产业集群投资, 资本和劳动力流向产业集群, 随之集聚和还有上游产品的生产厂商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等。在集群内部具有知识溢出明显、地域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的特点。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并快速成长。随着集群的扩大, 厂家数目的增多, 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 产品创新成为必然。集群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主导产业进入升级阶段,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在某一特定地区, 具有丰富的研发人才、科研机构和科技信息, 这类产业集群均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由实力雄厚的科研实力推动形成的, 如美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的光通讯产业集群等。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所在,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由此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的区域容易吸引大批的高新企业进行投资, 地区的科研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 高新企业的集聚也为科技信息的集聚提供了条件,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这更加强了该区域的科研力量, 形成了正强化的效应。高新产业作为产业链条的高端, 能够直接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先导型性的作用。

5 结论

要素在产业之间不断地流动引起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在市场条件下, 假设要素本质最求利润最大化, 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变化、要素投入产出率在产业之间的差异。技术创新能够加快要素的流动。无论资源型产业集群、市场型产业集群还是科研型产业集群都能够实现要素的集聚、信息集聚、形成市场优势、促进技术创新, 只是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集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聚地重点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引起要素的流动, 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2-35.

[2]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83-384.

[4]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255-256.

[5]刘恩专.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 1998 (9) :17-24.

[6]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November, 1937.

[7]熊义杰, 郝思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实证分析——以东莞玩具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8 (03) :109-111.

[8]谢方, 王礼力.农业产业集群作用于农村市场体系的机理初探[J].商业研究, 2008 (09) :137-141.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5

中共╳╳乡委 ╳╳乡人民政府

(201 年4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近年来,╳╳乡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已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乡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农业产业,针对区域气候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的实际,引导群众积极抢抓╳╳煤电项目建设、水盘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以猪、沼、蔬、果、蜂为主导,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路子。近年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金龙食品加工厂、横发蜂蜜包装厂),成立专业协会3个(大寨村蔬菜种植协会、新光村养蜂协会、大寨村养猪协会),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四季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横发养蜂专业合作社、永兴兔业合作社、天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北盘江种养专业合-1-

作社、博源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继能养鸽专业合作社)。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优势产业日益增强,支柱产业规模逐步壮大。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202370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9870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10791吨,财政总收入完成21909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1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114元。

二、主要工作

(一)抓产业模式,促结构优化。一是注重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二厂三会八社”的带动,初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布依飵”牌精肉飵、“凉都绿蜜”牌蜂蜜、“学农”牌鸡棕油等产品已打开省内市场,产业化经营的步子在迈进。二是加快“四个特色基地”建设。第一,巩固水果种植建设,发展好民主村300亩“百果园”示范基地,跃进300亩桃李基地,巩固好1000亩杨梅基地。第二,狠抓畜牧业生产,大牲畜存栏3034头,生猪存栏4.5万头,母猪存栏8645头,年出栏仔猪3.5万头,家禽存栏9.8万羽,出栏8万羽。第三,加快发展养蜂基地,已发展4000箱,产蜜170余吨,产值120万元。第四,继续发展早春蔬菜和常年蔬菜基地,2009年完成早春蔬菜种植12500亩,2010年受持续干旱影响早春蔬菜受灾7000亩;年内计划建常年蔬菜基地5000亩,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县扶贫项目资金2500万元,在现有常年蔬菜大棚33个的基础上,再建100个,力争年内启动小城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计划建成日容纳1000吨以上蔬菜交易市场,满足本乡及周边乡镇的农产品交易。

(二)抓区域布局,促质量提升。一是合理规划产业带。第一,建蔬菜产业带。在低海拔交通便利,水资源相对较好,气候

优势明显的新龙、新光、新联、店子、╳╳、大寨等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第二,建经果林产业带。在中海拔的跃进、马口、营昌、木角寨、民主等村大力发展桃、李、科技杨梅等经果林种植;第三,建养殖产业带。在大寨、新光、新联等特色养殖大村进一步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为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健全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三是强化农技培训。为强化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2010年计划完成农技普及培训1万人次、完成“绿证”培训6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0人、引导性培训220人。组织各村支书、主任和部分种养殖大户到大寨村四季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常年蔬菜基地和养猪基地进行实地参观,由乡农技人员现场作技术示范和讲解;组织农技便民服务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由农业服务中心和兽医站技术人员实行定点指导,为农户提供选种、种植、喂养、防疫等全程管理服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抓产业链优势,促无公害产品。结合乡走猪、沼、蔬、果、蜂的发展路子,利用得天独厚的再生能源(猪粪)优势,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沼气池建设,在原有沼气池440口的基础上,2009年新建并投入使用沼气池800口,目前,全乡共有沼气池1240口,沼气池的建设节约了能源,美化了环境,同时沼液又为5000亩蔬菜基地建设提供了有机肥,为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提供了重要质量保证。同样沼液还用作果树的追肥,促使果树盛花,花又为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从而提高蜜蜂产蜜量。

(四)抓资源优势,促特色种植。充分利用╳╳区位和气候

资源优势,发展早春蔬菜种植。2009年,完成早春蔬菜种植12500亩,其中,黄瓜1400亩,茄子1600亩,辣椒1900亩,西红柿1000亩,早玉米1500亩,无藤瓜1200亩,豇豆800亩,四季豆600亩,其它2500亩,产量达到12500吨,产值达3750万元。今年,虽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但通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全乡干部职工、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全力抗旱,完成了早春蔬菜种植8050亩。在蔬菜种植上推行“三不”政策。一是不买单。保证种植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发展种植;二是不强求。在种植品种上不强求农户种植单一品种;三是不一刀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群众按什么品种价格高种植什么品种的自愿方式进行种植。在政府引导上注重“三性”。一是注重示范性。通过为大寨村示范点在网上购买新品种实行示范种植,成功后再在全乡推广;二是注重引导性。乡农业服务部门在充分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再引导农户种植,努力克服供过于求,价贱伤农的问题;三是注重综合性。不要求农户统一种植单一品种,对早熟蔬菜种植进行综合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靠天吃饭的格局无法打破和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难以形成;

二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库,形不成商品经济和无法缓解供大于求的问题;

三是缺乏营销人员,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

四是扶持力度小,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漫长;

五是投入资金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带动小,因而农产品商品率低。

四、下步打算

一是争取上级有关单位资金投入,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小二型水库、引灌渠、小水窖的建设,在缓解我乡严重缺水的同时,有利于使农业产业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

二是争取上级有关配套资金,建设规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保鲜贮藏库,满足商品蔬菜多贮少供,调节市场供需关系。

三是加大农经网建设和协会、专业合作社的整建,在农产品销售中,多渠道为农户寻找销路或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直接为农户找市场,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是争取国家有关支农资金,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特别是现代农业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乡气候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进行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建设和开发。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做好╳╳优质早春蔬菜和仔猪养殖两个特色产业的开发,突出打基础、找市场、调结构三个特点,努力培育支柱产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乡战略、特色经济战略和集镇化战略。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龙头”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且建设一批主导产品、“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商品基地。实行产加销

一体化,使农民不但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

调整产业结构 篇6

金融风暴对书业界影响其实不大。因为经济不景气,人们更有闲情雅兴看书,更有时间充电;再者经济不景气,也不至影响人们连买书的钱都掏不出来;更重要的是,经济不景气,在其他地方投资风险性大,唯独智力投资一本万利。

既然经济不景气对书业界影响有限,那零售业负增长是怎么回事?书店成批地倒闭因哪般?原因有二。

原因之一是网络销售的迅速成长。现在网上销售系统越来越完美,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价格越来越具优势,服务也越来越到位。图书是网上最容易实现销售的商品。所以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越来越多地分流去网上书店。

原因之二,e时代里电子书及电子图书载体的便捷,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用手机、笔电非常迅速地检索到你要看的图书。特别是电子魔法本和电子纸的面世,将会使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只要购买一本电子魔法本或一张电子纸,就如同掉进知识的海洋,可以检索到所需要的几乎任何东西。载体及整体设计都非常人性化,连采光都用自然光,比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还愉悦。

如此看来,传统的书业经营模式特别是零售业经营不景气是必然的。并非阅读和购书的人少,而是阅读方式变多了,人们选择更好的阅读方式,或选择更好舒适的购物场所。这是出版科技的进步挑战传统经营模式的结果。

每次科技产品的进步,都会给产业链带来调整或变更。业界应该尽快利用新技术加强数字出版、数据库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改造,并从新技术、新设备的进步中发现商机,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作用,并适时地调整出版发行及相关产业的结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适时地采取相应对策,不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传统经营模式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新型工业化,湖南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指不同产业之间关系的总和, 即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联系, 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高度是同步演进的。从深层次看, 经济发展核心是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而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一般的规律性。研究和探索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能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理所当然地成了现代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如下几种规律性:

1.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在前工业化时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有一定发展, 第三产业的地位甚微。在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有较大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工业重心从轻工业主导型逐渐转向基础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小。在工业化中期, 工业重心由基础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变, 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 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在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 第三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其中信息产业增长加快,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占有支配地位, 甚至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知识化成为主要特征, 教育、研究与开发和信息服务等知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知识产业导致经济结构软化。产业结构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样的一个发展进程由低级向高级走向高度现代化的。

2. 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根据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每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总会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在发挥作用, 而后又有新的主导产业替代先前的主导产业。工业化先行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以主导产业为划分标志的各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 多元结构不断地一元化。在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

(1) 在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农业比重占有绝对地位, 只有农业能提供剩余产品时, 非农产业才能得到发展。 (2) 在轻纺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轻纺工业既有需求拉动、技术要求简单、投资成本低、投资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 又可以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优点。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地位有所削弱;重化工行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这时轻纺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 (3) 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 磁场、电的发现推动了电力设备、钢铁、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的发展。列宁把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 生产资料工业优先增长的规律。他的结论是, 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 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而生产资料工业主要是重化工业。 (4) 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工业化过程表现为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的同时又表现为工业的高加工度化。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 意味着加工组装的发展速度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5) 在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也就是产业结构的高服务化。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且随着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后来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得出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即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 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农业部门劳动力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前者下降的程度低于后者。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相对比重普遍上升, 但劳动力相对比重是微增或变化不大, 因此工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向的。服务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 但劳动力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这两大理论都说明了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6) 在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遵循了从信息工业到信息服务业再到“知识产业”的顺序。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得到重点培育, 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共享,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地普及和应用。

二、湖南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经济不断发展, 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经济增长十分显著。各项经济指标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下面从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内容的人均GDP、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湖南工业化水平。

1. 湖南人均GDP的动态分析。

人均GDP是工业化成果的直接反映。从数据来看, 湖南省人均GDP在1997年为4 643元, 到2006年12 156元。人均GDP持续增长, 这说明了湖南省经济一直处于较快发展的状态, 但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说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存在较大的差距。

2. 湖南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 湖南的农业占湖南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42.3%不断向下滑动, 2007年为17.6%, 但湖南第一产业绝对比重较大, 将近20%而且层次比较低。而工业占GDP的比例却是先波动下行后平稳回升, 但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服务业则一直呈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 由1980年的17.5%增长到2007年的39.7%。湖南三次产业产值的变化体现了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的过程, 符合库兹涅茨定律。但湖南的工业化进程缓慢, 2007年湖南工业化率仅为29%, 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3%, 也低于中部的平均水平。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2 655.97亿元, 只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1%, 比湖北少167亿元。工业化进程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湖南产业就业结构现状的比较分析。

从就业结构看, 改革开放以来, 湖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 已从1980年的77%下降至2007年的50.7%, 降幅达26.3%。与之相伴的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平稳上升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快速提高, 2007年分别为19.6%和29.7%, 比改革开放前提高6.2%和21.5%, 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于2001年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湖南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结构, 也印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定律。但是同全国比较而言, 湖南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仍然维持在一个高位,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9%, 相应的第二、第三产业从业比重低7.2%和3.7%。由此可见, 湖南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重之所以表现合理的“三二一”形式, 是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基础上形成的低层次比例关系,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庞大, 第二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 从而导致湖南整个产业发展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此, 目前“三二一”的产值结构并不能真正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历史趋势, 是一种不规律的产业结构演进。

4. 从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工业结构水平较低, 尚未走上结构顺利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轨道, 整体结构效益差, 资源配置存在扭曲。

湖南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片面推进的, 尤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得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 出现了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与农业比重依旧很高的并存局面;湖南市场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严重影响着消费需求的扩大;湖南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性, 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多, 能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湖南创新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市场化效率低, 产品附加值低, 科技含量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点晚, 发展缓慢。产业集群化不高。

从整体来说, 湖南现在依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湖南三次产业结构已开始向非农化、高度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得到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成功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需从我省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 顺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充分发挥潜在的后发优势, 加快湖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和转型进程。走湖南省特色新型工业化, 是湖南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湖南省特色新型工业化——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必经之路

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 从湖南省的资源禀赋出发, 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将湖南省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所走的一条适合湖南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1. 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优化第一产业。

发展湖南知识型农业, 使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经济的运作之中, 特别加快以粮农为主体的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科技农业的结合, 提高农业的“知识含量”, 构建知识经济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并提升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以无限的无形资源替代有限的有形资源、构筑融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一体的复合型的农业生产系统。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做好当地优势资源的整合开发工作, 以市场为导向, 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实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优化其运营环境, 以工业资本、技术和管理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强其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和支持能力, 提升其促进农产品加工工业化的水平。

2.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优化第二产业。

(1)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湖南传统产业。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建材产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 但也是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行业。推进新型工业化, 要立足现实基础, 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 走加工和深加工之路, 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力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向两型产业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 转变, 把“两型”和优势结合起来, 提高工业层次。湖南省钢铁业可由原来的单一线材生产向中厚板材、环保产业、物流等产业发展。工程机械业可向机械电子、高紧密机械的发展。 (2) 以信息产业为平台, 构建湖南高新技术。发挥湖南的后发优势, 在新起点上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 必须加快信息产业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不断放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带动效应, 制定完善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改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社会环境;要坚持以市场为引导, 运用市场机制、市场方式, 建设和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 突出重点, 发挥优势发展湖南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依托创新拉动, 目前湖南省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制约了湖南省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要切实加以解决。一是要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加强对重大科技难题的攻关, 突出关键技术的研究, 突破制约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技术瓶颈。二是要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建设快速转化的公共平台。三是要重点加强资源环境技术攻关,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依靠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湖南工业化进程引致的能源需求迅速上升, 湖南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这是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中需面对的一个客观事实。必须从湖南全省工业战略布局来看,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保护,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淘汰消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设备, 支持研发和推广使用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 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为新型工业化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优化第三产业, 特别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 加快湖南省城市化进程。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深化服务行业改革, 积极配合国家推进电信、铁路、民航、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鼓励竞争, 加快发展。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 抓紧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拓宽生产性服务业投融资渠道, 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为纽带,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重组。 (2) 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 引导工业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和工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自我服务的经营组织方式, 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 并通过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提高对顾客物流服务的管理等方式来降低成本。重点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 培育引进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专业物流企业, 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力争把长株潭建设成国家级现代物流中心, 形成长株潭、岳阳、怀化、衡阳四大区域性物流中心。 (3) 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推进服务业发展。从宏观层面上, 应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鉴于新兴服务经济的高层次人才奇缺, 应通过财政、信贷等方面的倾斜, 加大教育投入, 注重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服务人才, 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从微观层面上, 深化企业改革, 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这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服务质量和专业化分工协作, 形成服务生产规模经济, 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鲁勇.和谐发展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契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刘长庚.高速经济增长政策配套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

[5]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6]王述英.新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7]张志彬.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产业结构的演变及调整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 2008, (4) :10-12.

[8]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8

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确立新的思路。根据历史积淀的优势形成的重化工业要趁势而上,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根据要素优势原则,追求产业结构高度化时人才取代资本成为发展技术优势产业的关键因素,有选择发展高新产业;根据要素禀赋优势的原则发展传统产业,从而重新定位各次产业,综合突破,以求在新一轮的区域分工和国际分工中湖北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1 加大对存量资产的整合力度,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湖北省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存在于各个产业之中,有着多种所有制。湖北省企业无论是产业的组织结构、还是经济效益、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来讲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强省间的差距却在逐渐拉大,当然其中许多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为例,根据中国工业统计2004年显示湖北省依然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六个行业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产业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湖北省颇具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平均规模为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和上海的企业平均规模却分别达到了3.31和2.36,医药制造业是湖北省的强竞争力产业,企业平均规模为1.20, 高于全国水平,而天津和浙江却分别为1.32和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是湖北的较弱竞争力产业。因此加大对存量资产的整合力度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整合内容包括了所有制结构的合理、产业行业的规模整合。存量资产整合依据的原则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它不仅仅是比例关系的合理,更重要是在发挥区域优势前提下的合理。

因此,要根据比较优势、区域优势原则进行生产资源的大规模重新配置。落后地区供给相对丰裕的是简单劳动力、土地和某些自然资源。通常情况下, 在劳动力密集或资源密集型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竞争优势, 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来扩大生产规模。意味着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改组、将可用的生产资源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中来,就需要吸收到外部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方法, 尽快有效地完成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

2 结合自身优势,立足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投资需求来看,湖北作为中部的一个省份,具有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优势,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以及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明显上升,国内产业以及国际间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时机已经到来,湖北的优势传统产业如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更有学者提出将食品工业列为湖北支柱产业。虽然湖北重化工业比率较高存在虚高度化的特征,但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此时重化工业正当其时,庞大的存量资产、多年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湖北重化工业优势发挥带来了新的契机。从消费需求来看国内需求进入升级换代的时期,但是国内的有效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不如投资、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伴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纲要的出台、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将会带来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而湖北的一些产业诸如食品工业走产业化经营的趋势,纺织工业则处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叠加点上,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

3 加快高新产业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湖北是我国传统工农业基地, 长期以来, 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核心, 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尽快形成湖北经济集约化增长的新格局。要突出优势, 积极培育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产业, (下转P73)(上接P72)逐步形成湖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大群体产业优势。东湖开发区是我国重要的通信产业基地, 是我国极具竞争力的激光产业基地之一, 光电子信息产业居全国第一位,已形成一定规模,有光电子信息企业150家左右, 科工贸收入达到50多亿元。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将有利于促进武汉向高新技术产业高地转变, 形成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同时加大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渗透和改造的力度、提高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摘要:现阶段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变局, 应当摒弃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不能一味追求高级而调整。应当确立新的思路, 对产业重新定位, 综合突破, 以求在新一轮的区域分工和国际分工中湖北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雷玉桃, 王雅鹏.《将食品工业列为湖北重要支柱产业》[J].湖北社会科学, 2001 (4) , 21.

[2]张雅贞.《农业发展新阶段与湖北农业结构调整》[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0 (3) , 61.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9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

一二三产业的比值大小及其变动状况,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高度化的关键指标, 并且与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城市而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都是不断下降的, 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都是上升的, 这是产业结构发展的普遍规律。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上海明确提出“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政策以来, 第三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1999年,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三二一”产业结构的比例为50.8:47.4:1.8,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 达到50.8%;2009年三产构成为59.4:39.9:0.7。从上海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现状来看 (图1) , 上海产业结构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2010)

1. 第二产业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综观整个

20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可以看到, 第二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到1999年, 第二产业在全市GDP所占的比重为47.4%。比照1990年, 已经下降了17.3%, 但就其比例来看, 仍占据了上海GDP将近一半[1]。

2. 进入21世纪,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徘徊中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200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在达到52.9%之后, 出现了连续几年的下降。2003年为50.9%, 比上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2004年为50.8%。2005年后,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下降后, 开始呈现稳步增长, 其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51.6%逐渐增长到2009年的59.4%。

3.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传统行业在整个结构中的比重不断萎缩, 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到2009年, 金融业、信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大行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0%。其中, 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第三产业之首, 占10.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房地产业加速发展, 占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0.5%上升到7.4%。信息服务、中介、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根据对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和特征的分析, 结合上海自身的资源条件及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的地位作用, 上海在“十二五”乃至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应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顺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众多、涵盖颇为宽泛的概念, 其中既包括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行业, 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型的新兴产业。而上海应该着重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 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及新兴的技术含量高的第三产业。

上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也是由上海在长三角所处的核心地位决定的。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是区域产业高度、技术水准、装备水平最高的, 所以上海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必然与周边地区保持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 有差异才有区域分工与合作;差异越大, 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就越明确, 区域整体效益就越强。而一定的经济技术势差的取得, 只有依赖于上海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只有依赖于上海始终保持“高人一等”的产业技术等级。因此, 上海在实现“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目标的进程中, 必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基础, 大力发展原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作用强的汽车、电子及通讯设备、大型电站及机械成套设备、精品钢铁、精细化工、房地产等增长行业和航空、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不断提升其产业集中度及其在全国和长三角的市场份额, 积极培育服装、印刷、食品、装饰装潢、旅游工艺品等都市型工业, 同时将一批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出去。在努力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上海在区域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窗口、枢纽、品牌作用[2]。上海应重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三、上海传统产业的国内转移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引擎, 在自身承接全球先进产业的同时, 也必须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 上海市的产业高度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差距是明显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差距更大;第二产业比重偏高, 而新兴制造业的差距更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制造业中心, 这两种差距的缩小都有赖于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成功地实现地域转移。

上海传统产业国内转移的主要空间是中西部地区, 其中核心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从历史上看,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存在着“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经济深化关系和共同的发展基础。同时, 长江流域具有理想的产业梯度。沿下、中、上游不同空间的链接通道形成了依次递减的空间渐变态势, 为产业的传递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完整的区域空间。再次, 长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协作基础。自1980年代初陆大道学者提出中国T字型发展战略以来, 长江流域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协作日益紧密, 尤其是1990年代初国家提出大力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后, 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迅速展开, 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了各种协作区和组织。

上海传统产业沿长江流域的地域转移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外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八五”末期和“九五”期间, 上海市的大部分纺织服装业成功地实现了向这一地区的转移。第二层次是长江三角洲外围的华东地区, 包括苏北、鲁南、皖南、赣东、浙西南和闽北等地区。第三层次是长江中游地区, 包括赣西、皖西北、湖南、湖北。第四层次是长江上游地区, 包括重庆、四川、贵州、桂北、云南和西藏等地区。依据上海市移出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优势度的差异, 不同产业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会出现产业群集现象。一般而言, 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越靠前段或产业优势度越高的产业, 迁移落地的区位偏好一般越靠近上海, 反之, 越趋向于中西部地区[3]。目前, 上海传统产业转移的空间主要在第一层次, 即传统产业主要向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转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竞争机制的加强, 要素流动性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 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更多的产业转移将会出现。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还存在着大量制约产业分工的因素:地方政府的竞争、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4], 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上海的产业转移不会在短期内完成, 为实现产业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必须消除这些制约因素。

总之, 上海要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 大力发展与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定位相匹配的金融与保险、贸易与物流、旅游与会展、信息与科技等高端、上游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 牢固树立“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融入世界”的区域整体战略意识, 站在长三角的地域空间组合上重新审视和思考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 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小龙头与大龙头, 以及发展自身与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关系, 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携手共进, 在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寻求各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洪涛.上海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徐长乐.共饮一江水——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莫建备, 等.大整合大突破——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10

关键词: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一、引言

产业结构转换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很早就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Kuznets (1985) 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 而部门的变化又同总量的变化之间相互联系, 所以在分析总量的时候只有结合部门的变化, 才能对二者进行适当的权衡比较。目前, 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迅速崛起, 其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的过渡时期,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转型的任务非常艰巨。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是否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内部的金融行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有显著影响?这些都是事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试图基于我国2005—2011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 结合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 研究第三产业及其内部金融行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经济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以2005—2011年为样本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 分东、中、西三个地区研究第三产业及内部金融行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12个省市区。本文共得到全国31地区共217个观察值, 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2、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

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中, 生产函数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基本估计框架。我们同样采用这一工具来分析第三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t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表述为:

其中, y为人均产出, A为技术水平, k为人均资本, l为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由于短时间地区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为简便起见, 假设l为一常数。对上述表达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 可以得到:

由 (2) 式可以看出, 人均产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人均资本和技术进步。需要注意的是, A (t) 不仅反映了技术的变化情况, 还反映了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制度的差异和跨时间的变化, 以及其他地区特定但不可观测到的特征 (林毅夫、刘志强, 2000) 。因此, 我们假定A (t) 取决于两组变量:

第一组变量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第三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STRUCTURE) , 用来反映第三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和第三产业内部金融行业结构变化情况。

第二组变量包括那些能够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差异的变量, 目的是用来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 (X) 。结合周宁东 (2007) 、王小鲁 (2009) 等学者在探讨经济增长问题时的研究成果, 将第二组变量设定如下。

(1) 人力资本投入。内生增长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 我们把各地区的普通本、专科毕 (结) 业生数占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 (SGR) 作为近似地反映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指标。

(2) 地区经济开放程度。我们使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一个是OPEN (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例) , 代表了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另一个是FDI (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例) , 不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差距。

(3) 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的变量。我们通过国有企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NSOE) 的比重来度量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反映政府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变量。我们使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FSGDP) 来表示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另外, 式 (2) 表明, 除A (t) 能够影响经济增长外, k (t) 也是一个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用地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数值 (FAG) 来衡量人均资本状况, 也将其放在第二组变量里作为控制变量。

根据检验结果, 我们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基本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 yit为省i在时间t的实际人均GDP的对数值, STRUCTUREit为省i在时间t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包括第三产业/GDP、金融业/第三产业。Xit是我们在模型中设置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控制变量, 主要包括FAG、SGR、OPEN、FDI、NSOE、FSGDP。λi为观测到的个体特定效应。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程度上显著, 括号内为对应的t统计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将第三产业/GDP作为产业结构的度量指标对人均实际GDP进行回归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我们发现, 从全国来看, 第三产业/GDP的回归系数为-1.175, 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分区回归的结果看, 除了西部地区不显著外, 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第三产业/GDP的系数分别为-0.777和-2.575, 且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同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盲目地进行扩大第三产业比重的做法并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应该注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关系的调整, 实现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以第三产业为辅助。第三产业通过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提供所需的服务产品, 促进整体经济增长。

2、第三产业内部金融行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 我们将金融业/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变量带入我们的回归方程, 研究在第三产业内部, 金融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程度上显著, 括号内为对应的t统计量。)

表2显示了金融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检验结果。从全国范围来看, 金融业/第三产业的回归系数为-0.633, 在5%的水平上显著;从分区结果来看, 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业/第三产业的回归系数都是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分别为-0.716和-4.943, 而西部地区这一系数并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 金融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经济增长负相关, 尤其是在金融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因此, 要合理控制金融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起到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 避免金融业的过度膨胀, 实现经济和金融互动和谐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利用2005—2011年我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东、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尤其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 这种关系较为明显。因此, 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关系的调整, 要按照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为依托, 实现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 防止第三产业过度扩展。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方面, 我国的金融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同经济增长负相关, 尤其是在金融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 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不仅体现为自身直接创造的增加值, 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因此, 要合理控制金融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 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避免金融业的过度膨胀, 实现经济和金融互动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库兹列茨著, 常勋等译: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 1985.

[2]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

[3]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3) .

[4]孙皓、石柱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行业劳动力比率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11 (2) .

结构调整:让新兴产业闪光 篇11

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各地两会出台的一些规划,都对这一产业结构调整话题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述。许多政策措施的安排颇显务实,更具针对性。

我国经济长期商度依赖要素投入(土地、人口、环境、矿产资源等)的发艘模式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要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想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转变的要点就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未来五年努力建立:“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艘“华丽转身”的核心。

两会前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调整政策有望正式出台。部分产业振必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政策精神,都将在新版目录中有所体现。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的政策着力点并不完全一致,似目标基本锁定在行业由新兴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过程中“短板”的补齐。

由此看来,新兴产业将支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其要获得快速发展,除了依靠政策减税的支持、投资的拉动等外,还应当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借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从传统产业的角度看,增长空间有限并不意味着发展止步。诸如石化、有色、纺织等传统行业的产品都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其中一些高端产品同样属于新兴产业。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全国各地都将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这种一哄而上的局面,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泡沫。全国政协委员毛蕴诗表示,“现在的新兴产业,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大量资源进入,肯定会催生一批优秀企业,甚至世界级的企业,同时也会淘汰一批。”

从2009年起,很多国企就将战略转型、节能减排等纷纷纳入企业规划。以河北钢铁为例,河北钢铁集团在短短三年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0万吨。同时,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大量紧缺的高端产品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河北钢铁已经具备了等级涵盖98%以上规格的汽车用板生产能力,西气东输二期工程也大量使用河北制造的高级管线钢。结构上的调整优化,给河北钢铁带来了不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 篇12

1 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范围和演变过程

调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首先必须了解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 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 由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顺序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次产业。按照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 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 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 三次产业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我国对三次产业范围的规定, 历经多次调整。在2013年, 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对三次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规定中国三次产业范围: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 (不含开采辅助活动) , 制造业 (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而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使中国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三阶段是从90年代初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至2020年左右, 中国将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 完成初步信息化。通过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看出,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产业结构由单一、单链条结构逐渐向复杂、多链条结构模式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 要协调好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配置, 才能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需求, 带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明晰三次产业范围与发展阶段, 将三次产业的融合, 统一起来分析, 研究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产业属性和当前现状, 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

2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的三次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互融合度不深, 在经济市场中, 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比例高, 服务业有极大的潜在市场和上升空间, 产业层次单薄、低下, 产业融合规模小、创新弱。然而, 这些现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所造成的。所谓三次产业结构偏差, 主要表现为以工业为主的比重过高, 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并且, 随着城乡一体化, 现代农业逐渐取代传统农业, 但是还未从传统农业中完全走出来, 导致第一产业优化率不高。在全球经济贸易的带动下, 三次产业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要缩短产业结构偏差, 必须从稳固第一产业、夯实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观来调整产业结构, 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3 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3.1 要稳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加强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出来, 直至今天, 农业在我国产业比重当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从整体上看, 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 我国产业结构偏差较为严重, 以传统农业为首的第一产业仍然是某些地区的主要产业。显然, 第一产业要凸显出现代化和时代性特征, 在三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产业。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 并不是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而是如何突破不同层次之间产业的交汇和升级, 突破原有的产业模式瓶颈。从第一产业看, 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品品种、品质结构单一, 农产品优化率低。因此, 稳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突破产业模式瓶颈, 必须丰富农业产品品种, 优化品质结构, 提升农业产品优化率。要将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过渡, 提高农业生产率, 不断满足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强化三次产业的融合, 首先要实现第一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要加强调整力度, 稳固发展,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 积极带动林、牧、渔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要保障畜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要协调好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配套融合, 形成一条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链条。同时, 在三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 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服务形成一体化。

3.2 要夯实以制造业等为主的第二产业, 加强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我国从农业大国进入到工业大国,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工业的投入力度。目前,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偏差, 虽然第二产业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是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能耗高、效率低, 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存在不足。由于科学技术和创新意识的不足, 导致第二产业结构不能够由高加工度向技术集约型结构转变。然而高加工强度的产业结构, 由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无法完全适应资源和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日益竞争强烈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 加快培育新信息、新能源、新医药及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抓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 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依托, 以大集团、大项目为支撑, 以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 努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形成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抓好重大项目落实, 深入开展项目推进活动, 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的协调机制和项目责任制, 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推进工作。

3.3 要重点发展以服务产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加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融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第三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 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度呈现出一定的抛物线, 显然这种产业结构偏差较为突出。从第三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来看, 当前, 我国第三产业仍然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在三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没有形成具有优质服务、高效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服务业。因此, 服务业的产品结构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自身需求, 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融合过程中, 没有体现出主导作用, 不能够满足三次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强化融合。由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各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 各次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不是孤立的,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 必须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突破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由此可见, 信息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实际就是促进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要加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深入融合,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将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 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 要体现出第三产业的服务地位, 特别是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 紧紧把握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管理决策、技术创新三大主线。

综上所述, 在三次产业的融合过程中, 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次产业间要彼此兼顾, 相互融合, 用第三产业的优质服务和先进技术, 来带动中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的优化四个方面下工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三次产业的融合, 首先, 将依赖于供给结构, 供给关系是连接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要实现供给结构的优化, 必须保证资本供应链, 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根据市场自身需求为主导, 加强对投资结构、教育结构的调整。其次, 需求结构的优化, 就是要充分认识市场自身的需求, 根据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比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开始寻求精神需求, 由此得以促进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敢于打破传统模式, 敢于创新, 迎合市场的需求。再次, 依赖于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 按照进出口比例因此包括不同的产业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在三次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依赖于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 权衡好三次产业在市场中所占有的比重。最后, 依赖于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指的是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要权衡好流入、流出资本的比例关系, 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因此,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要以市场本身的需求, 掌握好三次产业的配比关系, 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通过四种结构的优化, 在重点发展以服务业以主的第三产业的同时, 也能够兼顾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做到三次产业之间互补性、特色性和自立性的相互统一, 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早日实现中国梦。

摘要:目前, 我国三次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互融合度不深, 在经济市场中, 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和加工制造业比例高, 服务业有极大的潜在市场和上升空间, 产业层次单薄、低下, 产业融合规模小、创新弱。在三次产业融合过程中, 要克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产业结构进行有效、及时地调整, 三次产业间要彼此兼顾, 相互融合, 用第三产业的优质服务和先进技术, 来带动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转变。

关键词:三次产业,融合,结构,调整,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泽一.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3]乔海曙.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现状与路径[J].当代财经, 2012 (02) .

[4]高华中, 郑家庆.小城镇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2 (10) .

[5]马涛, 李鹏雁, 马文东.新型工业化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2004 (03) .

[6]袁丽美.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7]朱烨.新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上一篇:危害及防护下一篇:睡眠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