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024-10-0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精选12篇)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1

西藏自治区 (以下简称西藏) 平均海拔超过4 500 m, 区域总面积逾120万km2, 是中国的西南屏障。西藏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质特征, 其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传统能源 (薪柴和畜粪等) 。据调查统计, 西藏能源消耗主要以传统能源、地热能等一次能源为主, 但由于开发不当等原因, 在区域生态遭到破坏的同时, 又无法保障全区能源的充足供应, 因此西藏应调整能源结构, 大力开发水电、太阳能、风能等二次可再生能源。

西藏拥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电能源的大力开发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并将为西藏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作出巨大贡献。

1 西藏产业结构和水电能源概况

1.1 产业结构调整概况

产业结构, 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即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 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旨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其中能否合理利用资源是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西藏经济的发展, 基本上是一个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传统走向现代, 由不发达走向发达, 由第一产业为主导走向第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演进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 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条件, 对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3次重大调整, 其三次产业的比重走势如图1所示。

根据1979~2008年国家经济的宏观政策以及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战略, 并结合西藏三次产业比重走势分析可知, 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

a. 西藏原先的产业结构是以农牧业生产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为主, 到了20世纪80年代,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西藏第二产业开始萎缩, 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 产业结构第一次从“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型。

b. 1994年7月,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在中央政策的正确指导之下, 西藏第三产业呈现高速上升势头。截至1997年, 第三产业比重为40.1%, 以超出第一产业2.2个百分点的优势, 占据“三产”之首, 西藏产业结构成功过渡到“三、一、二”模式。

c. 21世纪初期, 中央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大力开展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西藏特色经济的发展, 继而不断地吸引外来投资, 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极大地增强了第二产业的活力, 最终第二产业比重成功超越第一产业, 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

目前我国整体产业比重仍是以第二产业 (尤其是工业) 为主, 而当前西藏第二产业发展势头明显较第三产业薄弱, 三次产业比重严重失衡, 为了实现西藏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同时与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保持一致, 西藏首先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实现由“三、二、一” 产业格局向“二、三、一”的平稳过渡。西藏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都是基于对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 是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必经过程。

1.2 水电能源开发现状

西藏自治区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降水丰沛, 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 西藏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0 136万kW, 占全国总量的29%左右, 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1 000万kW, 占全国的20.3%, 仅次于四川省, 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区技术可开发量中, 大型水电站67座, 装机容量9 710万kW, 发电量5 080亿kW·h (占88%) ;中型水电站89座, 装机容量1 172万kW, 年发电量620亿kW·h (占11%) 。截至2008年, 西藏装机容量仅为71.6万kW, 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为200万kW左右, 只占资源总量的1%, 开发潜力巨大[2,3]。

西藏自治区的水能资源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藏南和藏东, 即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干流, 其技术可开发装机总量为9 860万kW, 占全区的89%以上, 可开发水电站主要以大型为主, 非常便于集中开发和集中外送,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2 水电能源开发促进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

2.1 西藏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劳动力的转移过程, 即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可知, 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保持一致, 大致经历3个阶段: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份额比重将会逐渐降低, 同时第二产业开始发展, 并呈迅猛上升趋势;② 随着国民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一产业份额比重继续降低, 第二产业仍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第三产业则基本保持稳定;③ 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第二产业份额比重上升趋势减缓, 随后趋于平稳并开始回落, 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份额比重大幅增加, 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自此, 产业结构调整正式完成[4]。

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数据, 目前中国产业结构大体上处于“二、三、一”形式, 即国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第二阶段, 第二产业 (尤其是工业) 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其份额比重位居三次产业首位。纵观西藏现阶段产业结构形式, 与中国整体的“二、三、一”产业布局严重脱节, 不符合其长远发展要求:

a. 虽然西藏GDP数据显示, 西藏已经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尾声 (即第三阶段) , 但西藏经济发展滞后, 劳动力科技素质水平偏低, 大量的从业人员仍积聚于第一产业, 而第二产业由于报酬低、利润薄等原因无法有效地吸引足够的劳动力, 致使流入第三产业, 即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不合理, 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 违背了国际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b. 由西藏三次产业比重走势可知, 其第二产业比重远低于第三产业, 直接造成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严重失衡, 同时, 西藏国民经济发展迟缓, 人民收入水平较低, 远未达到“三、二、一”产业格局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水平。

c. 根据西藏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转移状况, 应该增加第二产业的投入, 这不仅能够合理分配各产业的劳动力, 还能有效地提高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 使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更加趋于合理化。

综上分析, 当前西藏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适合西藏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因此西藏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加大第二产业的调整力度, 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与我国“二、三、一”经济结构接轨。

2.2 水电开发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求合理利用资源。西藏由于受地理、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发展迟缓,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属于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 西藏缺油少煤,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周边省份的供给, 加上交通运输业不发达, 导致煤、油等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 严重挫伤了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西藏水电能源的开发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 水资源在整个区域能源中占有绝对比例, 针对全区能源供应短缺的问题, 西藏应该大力开发水电能源, 并将其作为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柱行业, 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完全契合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

水电能源开发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势必会覆盖全区, 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① 水电能源开发阶段, 由于材料、机械、运输、电气等多方面的需求, 必将刺激周边地区冶金、化工、交通等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② 随着工业的发展, 在水电能源投资运营阶段, 将加大区域城镇化建设, 特别是增加第三产业 (包括教育、医疗、服务、旅游、金融等) 的开发力度, 增加就业机会;③ 虽然水电能源开发前期投资额巨大, 但其后期所产生的电力效益, 将成为区域最可靠的财政收入, 必将促进整个西藏的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④ 水电工程开发过程所投入的大量移民资金, 将全面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 提高生存质量[5]。以胡佛大坝为例, 美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中心, 而大坝的修建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经济, 缓解了就业压力和国内矛盾, 建成后对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西藏水电能源的开发也是符合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产业结构总体表现为“二、三、一”模式, 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 (主要是工业) 为主导, 能源消耗仍以化石燃料为主,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必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根据“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 西藏水电能源的合理开发将有利于缓解国内的能源压力, 平衡国内能源结构。

2.3 水电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 西藏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依靠国家对当地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另一方面主要依赖于区域矿产行业的兴旺, 以及藏医药、传统手工艺和特色资源产品的开发。总体上来说, 西藏第二产业结构存在行业品种单一、稳定性差、市场竞争力弱等缺陷, 因此西藏应该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发挥区域优势, 大力开发当地资源, 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保持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 兴建矿业将会给全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未来西藏自治区的工业将得到巨大发展, 鉴于西藏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规模将急剧膨胀。

电力是工业发展的血液。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三次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呈跳跃式增加趋势, 其中第二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西藏以矿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正是以大量电力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 根据全区缺油少煤、交通运输不发达、水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特点, 西藏水电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 势必将会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2.4 水电开发引导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同时, 又要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西藏产业结构模式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阶段, 故应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产业结构调整之中。针对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出现的全区煤、油化石能源短缺、消耗量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西藏应突出区域优势, 大力开发绿色能源, 即水能、风能和太阳能。

鉴于开发成本过高等原因, 目前西藏地区风能和太阳能尚不能够进行大规模开发;西藏拥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开发潜力巨大, 相对其他可再生能源而言, 西藏水电能源的开发拥有绝对成熟的技术优势, 三峡水利枢纽、二滩水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设和运营, 标志着中国水电开发运行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基于上述原因, 水电作为可再生新能源的最佳选择, 其开发将在西藏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扮演关键角色。

水电能源的开发将不可避免地提出移民、生态等问题, 经国内相关水利、地质专家分析鉴定, 西藏多数河流两岸人口、耕地分散, 水电站建设带来的淹没损失少, 开发目标单一, 因此西藏水电能源开发完全符合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5]。

3 结论和建议

西藏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西藏水电能源的成功开发又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保障, 因此西藏水电能源的开发将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之必然趋势。现就西藏水电的成功开发提出如下建议:

a. 结合西藏的经济条件, 借鉴全国其他地区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 西藏水电开发应是国家、地方和外来投资相结合的方式, 在开发水电的同时, 又成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b. 加强水电能源开发的宣传普及。西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势必会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口比例, 极大地提高能源需求量, 所以西藏应加强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c. 健全水利人才的教育体制, 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西藏应该加强水利知识基础教育培训, 提高水利人员的综合素质, 合理调配水利管理专业人才, 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营管理。

d. 重点落实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西藏应加大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减少一次能源生产的开采, 同时, 重点落实区域生态的修复工作, 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马继洋.浅谈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关系[J].西藏科技, 2009 (11) :24-27.

[2]王民浩, 郭晓峰, 郭建欣.西藏自治区水电与经济发展研究[J].水力发电, 2006, 32 (12) :1-19.

[3]彭松涛, 王宇亮.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西藏水电开发的若干思考[J].四川水利, 2011 (1) :17-19.

[4]谢长进.西藏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调整路径选择[D].拉萨:西藏民族学院, 2007.

[5]李菊根, 晏志勇.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的初步设想[J].水力发电, 2005, 31 (8) :1-2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2

第8次课2学时

本次课教学重点: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本次课教学难点:

主导产业的发现和培植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1、地区生产专业化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

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

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3、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形成产业的功能结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

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一、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

1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作业布置:

1、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3、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为什么?

4、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5、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6、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主体的产业结构构架?

7、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8、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9、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10、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本次课推荐和参考文献

1、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3、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商务印书馆,2006年

4、]江小涓,中国推行产业政策中的公共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3(6)

5、王云平,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当代财经》,2007(2).本次课实践教学设计:

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阐述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产业政策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经常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第9次课2学时

本次课教学重点:

产业布局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区位选择主要机制

本次课教学难点:

屠能圈、廖什景观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区位选择的标准

成本最低

市场份额最大

聚集效益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1)自然环境

(2)自然资源

(3)人口和劳动力

(4)资金

(5)市场

(6)运输

(7)技术

(8)智力资源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等):

1、图形演示

2、历史回顾

本次课实践教学设计:

假如我使生产厂商,我将如何布局生产?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3

2013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就遭遇了普遍困难,当前来看,虽然这种局面已有所缓和,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诸多负面因素叠加的情况下,外贸运行长期仍将面临很大挑战。要改变我国外贸发展的困境,促进外贸走向健康运行的良性轨道,建立在产业区域转移和升级基础上的贸易方式调整是重要途径。

对我国而言,所谓产业转移无非就是将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逐渐丧失竞争力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转移,藉此重新获得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在产业转移实践中,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所形成的雁行模式曾对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外贸竞争力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现阶段我国而言,是否也能形成这种雁行模式呢?这一点,值得分析。

一、雁行模式的内涵以及成功实践

一般认为,雁行模式最早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模式”论又称“雁行形态论”或“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赤松要用其来描述和分析日本国内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也即,这一时期“雁行形态论”是被用来说明一国内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的兴衰变化过程。后来,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和渡边利夫等学者进一步扩展了“雁行形态”论,用来专门研究一国到另一个国家的产业转移。

雁行模式主张在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所谓动态产业转移,是指投资国将本国按生产成本的排序已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向被投资国进行转移。与被投资国相比,这些边际产业有两种情况,一是处于比较劣势,二是具有潜在优势。通过转移,一方面使低梯次的后发地区获得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为投资国的结构调整让渡了空间。通过这种结构重组,各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雁行模式”成为日本向A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和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主要指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四国)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把纤维、家用电器组装等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ANIES转移;70年代开始向ANIES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开始向ASEAN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80年代向中国等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转移产业的升级过程。

在日本的带领下,ANIES和ASEAN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先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形成了以日本为雁头、ANIES为两翼、东盟国家和中国东部地区为雁尾的雁阵(见表2)。世界银行(1995)指出:“如此集中的区域性高速增长是极为罕见的,大约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可以说,“雁行模式”对东亚区域的发展和“东亚奇迹”的形成,功不可没。

二、形成雁行结构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日本与东亚国家形成的“雁行模式”以及藉此实现的经济快速增长,并非是偶然实现或者没有前提的。相反,这一进程的推动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和条件。

一是产业转移母国具有产业转移(输出)的强烈动机。20世纪60年代,日本出现的向亚洲各国产业转移现象,有着三方面的因素推动。第一,国内劳动成本快速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据统计,1958-1965年间日本国内工资平均年增长率为8%,1965-1975年间的年增长率达16%。纺织行业工人工资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10倍左右。因此,纤维、电器组装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亚洲各国寻求出路不可避免。与此同时,由于工业生产尤其是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行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致民众强烈抗议,要求将此类工业转向海外。第二,日本对美直接出口受阻,迂回出口策略得到重视。由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对美出口不断增加,1961-1970年日本对美出口增加4.5倍,1965年起日本对美连年顺差,成为同期美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美国面临日益增加的贸易赤字,开始向日本施加压力,自1970年以来美国先后对日本输入多类商品加征反倾销税,并大幅度提高进口税。在直接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日本企业被迫选择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利用美国对这些发展中国家特惠关税的维持,维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第三,日元的持续升值使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固定汇率制于1973年废除后,日元就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1970-1995年,日元升值了超过4倍,成为向外转移产业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地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对于产业转移的承载国而言,雁行模式的成型也需要一定的要件。第一,承载国面积较小、人口较少,不足以支撑其建立类似于日本或中国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因此当其发展某一产业的优势不复存在时,便会向外转移,从而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先后起飞。第二,这些国家和地区集中于转移国周边区域内,容易通过FDI、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等形式实现产业结构之间的国际性波及和连锁性反应。第三,这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政策。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开始转型;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它们的示范效应下,东盟各国也开始逐步放宽贸易保护,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大陆也正处于这样一个战略转变的过程。这些后进地区实行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以及对于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成为吸引先进国家对其进行产业转移的拉力。在先进国家自身动力与后进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通过以FDI为核心的动态产业梯次传递,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并最终实现了转移国与承接国协同和连锁型的经济增长。

三是产业输出国和承接国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差异明显。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容易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和比较利益基础,宜于构造垂直分工体系,从而为先进国向后进国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创造了条件。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首要的原因就是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亚洲其他经济体在经济发展方面与日本存在几十年的差距,具有非常大的产业转移承载空间。以中日对比为例,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如关志雄等),中国在2000年左右的经济发展只相当于日本1960年前后的水平,也即“中日经济差距约为40年”。关志雄(2002)对中日主要经济指标做了一个比较。

nlc202309021133

四是这一时期良好的外部环境。美国市场对于“雁行模式”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美国容量巨大的市场,东亚各经济体就不可能采取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因而也就不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从亚太各经济体对美国出口占其总额的比重来看,美国市场的作用十分明显。日本对美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1975年是20%,1986年为40.8%,同样ANIES的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20世纪70年代平均为35.7%,80年代上半期为26.7%,东盟四国平均为37.8%和23.5%。莱斯特?瑟罗认为,“凡是在二战以来变富的国家,都经历了集中向美国市场出口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日本对美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5%,80年代亚洲‘四小龙’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48%。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样是向美国出口”。据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Key Indicator 2003”统计,2002年ANIES、东盟四国和中国,以美国为第一出口对象国的有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中国,第二的有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和台湾。

三、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条件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

对于我国而言,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以及各类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区域转移的动能也日渐充足。推动产业结构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成为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极力推动的工作。这一点,通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变化就可以明显看出。由图1发现,自2004年以来,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上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来看,在2008年之前中部要高于西部,但在2008年以后,二者基本持平,高于东部地区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

但就外贸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影响下,产业结构区域转移的动能日渐累积。这一点,通过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就可以看出,二者本质上代表了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世纪末曾经占到出口总额中的60%以上,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逐步消失,加工贸易在出口中占比持续下降,到目前占比已不到40%(见图2)。

分析2005年以来,我国外贸总出口、一般贸易出口以及加工贸易出口三者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同比增速基本上低于前两者水平,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方面的优势正在日渐消失,产业区域转移的迫切性不断提高(见图3)。

具备了充足的动能,并不意味着我国产业区域转移能够形成雁行模式结构。这就要分析,在日本和东亚国家雁行结构形成过程中,其所依赖的一些条件是否具备。

首先,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是否具有足够差距。在日本向东亚各国产业转移过程中,其转移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日本与东亚各经济体,以及东亚各经济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阶段差异,例如日本与中国约有40年的经济发展差距。因此,我国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的、连续的雁行发展模式,也要分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阶段方面的差距。在本监测中,笔者分别选取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中部地区的安徽、河南以及西部地区的贵州、四川进行分析。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方面,分别选取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用电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四个指标来衡量(见表4)。

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四项指标中,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总体非常小,城镇恩格尔系数基本属于同一阶段;人均用电量来看,中部与西部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东部领先中西部地区7-8年时间;人均GDP来看,中部领先西部2年左右时间,东部领先中部5-6年时间;人均消费规模来看,中部领先西部2年左右时间,东部领先中部5-8年时间。概括来看,就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地区基本在2-3年时间,领先西部地区基本在5年左右时间。无论是哪一水平,都与日本产业转移时期领先其他地区数十年的情况显著不同。由此来看,单从发展阶段的差异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并未体现出足够的差距。

其次,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由于产业转移往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雁行模式”中转移最成功的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决定雁行模式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劳动力成本。如前所述,在日本进行劳动力产业转移时期,其国内纺织业工人工资是东亚其他地区的10倍左右,较其他地区有显著差异,这是其转移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具备这一前提条件,就需要对各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仍然以上述东中西部地区的6个省份进行比较。

由图4、图5中分析来看,1985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各省职工年平均工资都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虽然东部地区工资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以2011年全部职工年均工资为例,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和贵州省年均工资分别为37330元和36102元,中部地区的河南仅为33634元,贵州和四川两省工资分别相当于广东2009年水平(36469元),高于江苏2009年水平(35217元),河南省则相当于安徽2010年水平(33341元)。由此可见,从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最重要因素来看,各地区劳动力价格差距并不大,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1-2年左右,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也仅在2-3年左右。

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是否已经到了需要转移的时刻?也即产业区域转移的动能和迫切性是否已经具备。笔者采用区位商来衡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中部、西部各自的发展情况。区位商反映某行业在某区域相对于该行业在全国而言的相对地位,也即某工业行业总产值占该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某工业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重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大于1则说明该行业在该区域属于优势行业,小于1则说明属于劣势行业。

2001年,李相银曾对1998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9个主要劳动力密集型的区位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九个行业中五个行业属于优势行业;在中部地区,九个行业中,有四个行业属于强势行业;在西部地区,强势行业只有一个,而弱势行业则达七个。由此得出结论,截至1998年,“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东部地区总体仍具有优势,且这种优势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相反,西部地区即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也不具有优势;中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已越来越显示出竞争力,不过,这种竞争力在目前还没有超过东部地区”。(见表5)

nlc202309021133

1998年以后,我国已经持续推动了劳动密集性产业的转移,这种跨区域转移的效果如何呢?笔者分别对2005年和201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6个省份进行了分析,分析对象依然是上述9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研究发现,随着发展水平的变化,东部地区劳动密集性产业的优势出现一定下降,但是,东部省份依然在多个劳动密集性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例如,广东省2005和2010年都在5个产业上体现出了优势,从2005年到2010年,这种优势非但没有削减,反而出现继续强化趋势,也即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逆转移态势;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在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方面的优势在逐步体现,例如,河南省2010年在6个行业中体现出优势,较2005年增加2个;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2005-2010年,优势行业增加3个,共达到6个,但是贵州省份则非常不明显,仅在一个行业上体现出优势。但是,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一些行业在中西部地区属于优势行业,但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便是,2005-2010年,一些行业的优势呈现缩减的态势,尤其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四个省份无一例外出现竞争优势下降趋势。同样,中部地区的安徽而言,其所有比较优势产业都出现了下降态势,甚至其食品制造业已经转为劣势产业。(见表6)

第四,外部环境是否依然友好?如前所述,当年日本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雁行模式结构的形成,以及ANIES、ASEAN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提供了容量广阔的市场。但随着东亚各经济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堪忍受赤字的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比如取消ANIES的普惠制待遇、迫使相关国家货币升值、通过反倾销进行制裁等。而且,正如在前期监测中已经分析的那样,随着印度和东盟其他国家加入到国际分工中来,它们的劳动力更便宜,因而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另外,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起飞之时,国内尚处于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但现阶段我国已从供给约束型的经济形态转变为需求约束型的经济形态。这一切说明,现阶段我国在推动雁行模式的形成方面,外部有利的环境正在出现不利的变化,可能成为产业区域转移的阻碍。

四、研究分析的若干结论以及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借鉴

通过上文对雁行模式所需发展条件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日本和东南亚雁行模式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条件。“雁行模式”对于东亚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作用,但“雁行模式”实际上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乏其一,就不可能成形。这些条件包括:产业转移母国具有产业转移(输出)的强烈动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产业输出国和承接国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差异明显;外贸环境良好,具有能够吸收产能扩大的有利外部环境。从这一点上来看,雁行模式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地域性和阶段性。如果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能否模仿“雁行模式”自然成为疑问。

二是雁行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不同空间之间的产业转移。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成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转移顺序来看,也正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但是,这种产业转移得以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同区域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使得各区域之间劳动力价格形成了比较大的落差。这种落差的差距足够大,使得哪怕简单地产业转移也能在承接地区具有较长时间(数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比较优势,这是雁行模式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第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形成雁行模式的条件并不充分。首先,与日本、东亚各国之间其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明显不同,通过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人均用电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四个指标来衡量看,我国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地区基本在2-3年时间,领先西部地区基本在5年左右时间。单从发展阶段的差异来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并未体现出足够的差距。其次,从劳动力成本这一决定雁行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来看,各地区劳动力价格差距并不大,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1-2年左右,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也仅在2-3年左右。第三,从产业转移的动能和迫切性来看,基于对1998年、2005年和2010年三个时点,9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截至目前,虽然中西部地区部分劳动密集性产业优势得到提高,但在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东部地区依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这一优势正在不断强化,而中部地区虽然比较优势产业在增加,但有些行业的优势地位却在不断下降,也即我国区域间的劳动密集性产业转移出现了逆转移的趋势。这也反映出我国劳动密集性产业转移动能和迫切性并不充足。

第四,我国产业区域转移不可能遵循简单、平移式转移模式。这是基于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发展阶段差距决定的,由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劳动力价格方面并未体现出足够的差距和层次性,中部和西部地区差距基本在1-2年左右,与东部差距也基本在5年以内,因此,如果遵循产业简单和平移式转移的模式,则在东部地区遭遇困境的行业在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的几年内便会遭遇同样的境地。这是一条行不通的产业转移思路。因此,为确保产业转移的同时得以维持竞争力,必须要将产业转移和升级密切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只能进行简单和平移式转移的产业,考虑到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总体状况以及现在相对于东南亚国家的较大劣势,可行的选择不应是向内地转移,而是考虑逐步向这些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家转移。(作者单位: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4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体现了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它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的方向相一致,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征,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因此,无论从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从未来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都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共同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构成比例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关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不仅是社会生产行业分工的产物,而且也是地域分工的产物。由于区域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等的不同,形成了区域比较优势,产生了地域分工,从而使各种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演变决定着一个地区现代化的进程,合理、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根据区域的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并按照区域分工协作的原则,确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和途径,为区域选择和建立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群。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影响区域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让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渐进过程,一般体现为以下趋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依次转移;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地位顺向递进;产品加工程度加深;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以及产品文化含量的比重不断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还包括主导产业的序列更替,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战略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拉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地位突出,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序列更替性,区域内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升级体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

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产业链条的延伸性。产业链是指以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科技手段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所形成的上下连接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本质体现为价值关系,它是由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企业所构成,它们共同创造价值,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其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力。产业链的延伸性是指产业链的扩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产业链以价值链为核心进行横向扩张和纵向扩张,价值链扩张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带动不同层次的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的价值网络,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文化创意活动存在于一切文化和经济活动中,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始终贯穿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自从人类有了文化活动以来,文化创意便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缺少了文化创意,也就缺少了文化活动的生命力,而文化创意正是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文化创意也是由来已久。在各类传统产业里都有独具创意的设计,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时尚消费、广告商标、企业形象的设计等等,但早期的创意设计还局限于为本企业或本行业服务,没有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在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在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文化创意逐渐从原有的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独立为产业,其标志或分水岭是文化创意活动不仅仅是某个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从属活动,而是脱离了原有的行业,成为为不同行业提供文化创意服务的第三方。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独立的产业体系,体现了产业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转变。

文化创意产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文化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结合的产业集群,它要求共享内容资源,并且打造成为产业链,它们之间比其他产业更加体现内在性的产业关联,也更需要通过产业链经营来体现规模效益和附加价值的提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龙头性、驱动性的产业,并与其他产业之间产生密切联系。从产业运作模式上看,传统的产业从结构到营销都是一种相对固化的稳态工业发展模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动态化,它不断在创意中寻找热点、利润和机会,高度依赖策划、依赖人才、依赖变化,关注市场上哪怕微小的变动,捕捉机会,放大机会。它既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也可以拉动其他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它是企业主导的市场行为,是从消费需求来反向思考的产业,并且需要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文化创意产业的以上特征恰好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演变方向相一致,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促使其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经济总是遵循着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演变规律,文化创意产业是这个发展规律高级阶段的集中体现,这种新型的产业模式因其对自然资源的低依赖性和高产值高产出性成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价值增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从传统产业内的分离是基于生产力的提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创意产业就没有相应的成长环境和土壤,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离过程就是区域经济结构转换的自由选择过程。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于一定地理范围的有限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当传统的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现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而此时高技术和高文化含量的文化创意活动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因素,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度量。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资源依赖型区域的产业转型。对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的区域来说,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当文化创意和资源结合时,就可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结构下,传统的要素资源已经发生了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已经不像传统条件下那么迫切,它更追求的是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这种资源与传统的自然资源相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2)区域经济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传统产业的价值增值方式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较,其增值的空间有限,文化创意产业依赖于不断变化的文化创意,能够缔造出更多的增值机会,因为文化和知识有着边际递增的效应,所以,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更具有潜在的增值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和生产就具有了可持续的特点,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耗费不会随着生产的增加而减少,而且会随着创意性的生产变得更加丰富多样。(3)生产与需求关系的转变。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生产是为了适应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是面向对象发掘需求的过程———这种发掘的范围既可以是区域内的、也可以是区域外的,这种面向对象的生产使需求的性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它不仅在区域内创造出市场,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外创造、获得更广阔的市场,老产业依赖于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可以改变现有的生产内容去适新的需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主导产业的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选择出主导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把经济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他认为主导产业部门中的“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的或至今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罗斯托在这里强调的是主导产业部门创新与革新的力量以及对经济的关联和带动作用。按照罗斯托的定义,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取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上三个特征反映了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应当发挥的作用,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缺一就不能称其为主导产业。尤其是扩散效应,是与其他产业区别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这是因为,首先,主导产业部门自身的增长能对其他非主导产业部门产生回顾效应;其次,主导产业部门能对新兴工业、新技术、新质量、新能源的出现产生诱导作用,发挥前瞻效应;第三,主导部门能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旁侧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是从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分离出来的,本身就与传统产业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正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才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比传统产业更具有渗透性和辐射力。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包含了文化的积累、保存、制作、传播和交融的环节,因为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具体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上,同一种风格的文化可以有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而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反映的是共同的文化内涵。当代表着某种风格的文化产品生产出来推向市场时,很快就会带动其他同种文化风格不同外在表现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当此种文化风行时,代表此种文化的商品生产会跨越不同的区域空间和产业空间,由此而来的渗透效应和辐射效应会随着文化的传播而越来越强。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整合区域内的要素条件、发掘区域经济需求状况以及对于企业的战略和结构竞争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产业,它的发展依靠的是对文化和人类智力的发掘,其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函数不断演绎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较之传统产业具有更强的扩散效应,它的发展会极大推动区域内相关联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主导下的企业关系呈现出更加柔性的特征,企业与企业之间既是竞争的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文化的相融性会使企业之间更趋于合作关系,知识和文化的流动性使得人才的交流更加便捷,游离于企业组织之外的协会、团体性组织更加突出,这些非盈利性组织对于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的产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动力驱动下,会比传统的情况有较大的飞跃。它可以使区域内的要素条件在文化的协调机制下得以整合;对市场的需求有更深度地发掘;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结构更加有序;对培育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催化和推动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产业价值增殖

文化创意产业依靠的是人类高智力的思维活动,立足于深厚的文化积淀,凭借着风格多样的载体,又经过高科技手段对产品进行了深度加工,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这是指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贯穿其始终。每一项文化创意产品,无论它的形态如何,都应该独具匠心、不能雷同,虽然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者可以吸收和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但他决不是在复制前人的劳动,而必须创造前人和他人所没有的创意产品,这种创意产品包含着生产者的创作激情和人文智慧,因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的过程,每一件文化创意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其根本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创性。同时,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过程中,也始终贯穿着文化创意的经营、文化创意的推广和文化创意的销售,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才能把信息、情感、品味、观念、技术、资金和营销网络结合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出现精神化、体验化、个性化的新趋势。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商品内在的价值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结构就可以表述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前者体现为客观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商品特性,后者是主观的可以体会和感受的无形附加物;前者由技术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后者因文化渗透而生,是附加的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构成商品价值结构两个组成部分的比重发生变化,当消费者的收入大大增加时,消费者会越来越重视商品所包含的观念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给商品注入了文化、理念等因素,更注重赋予商品的观念价值,因此,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增值效应更为明显。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增殖效应还体现在其带动作用上,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对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高创新度的各类产业的高度概括,具有覆盖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全网络能力和产业关联效应,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内和其他区域的前后关联的产业一同实现价值增值。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产业价值链延伸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纵深长度的产业,其产业价值链具有动态的联结能力,比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更强,其对经济的拉动更加有张力。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本身有三个环节:(1)文化创意和文化积累是基础。(2)文化传播和文化经营是中介。(3)文化产业和物质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就业增加、市场拓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目的。分解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构成,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价值的方式可以依附于其关联的各个产业,其价值链的跨度更大,具有更广的延伸性。文化创意产业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传统的产业相互融合,这种融合机制会产生出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能。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化基础使得地域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具有动态的效果,其空间延伸的可能性就越大。

区域产业价值链的伸展性体现了产业价值实现的空间广度。与传统产业对其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相比,文化创意产业对其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十分巨大。不同类别的文化创意产业都无一例外地能带来放大的价值增值效应。例如,“哈利·波特”属于文化传媒类的文化创意产业,但也能通过自身的图书出版、影视、广告等产业的价值增殖,慢慢扩散到旅游、服装、网络游戏、玩具、餐饮、食品、文具等等众多行业,给整个世界创造的财富投入产出比是1:∞。盛大网络属于时尚消费类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通过其自身的游戏开发和运营带来价值增值的同时,带动了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吧、游戏机以及电影、出版、展览等多行业的庞大的价值增值体系。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在价值链中起到的主导作用,其价值增值的程度取决于其对关联产业辐射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其对产业群形成的示范效应。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延伸的广度和其强大的辐射效应为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从每个层次的价值环节出发,都可拥有较大的价值空间,每个层次延伸的过程就是其与传统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过程,这种空间上价值链的融合在一定区域空间上的映射,将会形成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集群,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将会在集群企业的构架上拓展更为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策略建议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集群产业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区域产业价值增值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这一升级优化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因为产业升级有其自身的形成和转化机制,是市场作用的产物,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基准及指标体系的确立应从市场作用方式、主导产业内在机制的作用机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性等方面确立。

(一)区域产业结构定位的合理化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与经济领域的有机结合,因此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合适的产业发展思路。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并具有发达的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就应确立为主导产业,其基本定位也应该放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层面;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不具有发达的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就应该定位在推动区域信息化和科技水平提高的这一层面上。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那么,文化创意产业就应该以历史文化(狭义文化)的产业化为基本发展方向,并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传统、落后产业的改造层面上。

在具体策略上,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考虑文化创意转变为经济价值的能力和具体途径,着力思考文化创意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创意化以及经济、文化创意一体化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其次,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集聚和整合区域内现有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科技、人才、品牌、管理、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文化创意产业来引导区域内整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改变区域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的因素,扭转在整个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第三,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文化创意及其产业载体的特征如何体现于跨国公司组织形态演变和全球投资战略转移,着力推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建设,并加强培育以本土文化为特征的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第四,加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前提下,着力推动官、产、媒、学各界的通力合作,促进文化创意生成环境的健全;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积极有效地把区域内研究机构、衍生公司、产业内公司、辅助公司、行业协会、大学教育机构等适应性主体动员起来,加速整合本区域各种资源和力量。

(二)政府管理的宏观化与制度化

在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中,政府管理与制度安排是重要的因素。原因在于: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是从传统产业的文化创意环节中剥离而来,如果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显然要比其自然进化具有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政府在培育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其次,文化在一个地方的生根和成长也不是仅仅靠行政手段就能够实现的,文化的发展靠的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文化和制度之间的融合,因此,开放、开明、宽松的政府制度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显然是一个有力的保障。纵观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速的区域,其中区域的整体建设、区域的文化以及政府的态度和制度都显示了与文化创意的和谐性,不和谐的政府和制度安排是无法和文化创意共生的。第三,政府的作用和制度安排本身就是文化创意环节中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驱动下的区域经济结构中,政府的作用显然不是一个中性的状态,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去支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管理的实施和制度安排应该与文化的发展相和谐。

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作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应当在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期给予积极的引导,积极组织专家研究产业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进行规划与布局。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积聚文化创意资本、保持开放性、加强宽容性,及早实现向文化创意社会的转变。第二,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系统全面的分类标准、统一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口径,成立专门的跨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导协调机构,结合跨产业的合作模式,指导和协调各部门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只有北京发布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详细分类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对于统计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数据,合理分析产业的状况,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都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环境、商务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政府要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及转让等在内的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条款,有效搭建实现文化资本化的各种中介平台,构筑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化的促进机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价值,帮助实施文化创意企业走向市场的整体营销和品牌战略。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集聚化

产业集群模式认为,具有相同产业特征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创新、合作、竞争为基础,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和经济网络,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形成互动机制与路径依赖,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共同产业文化的背景之下,这种以互信为基础的经济网络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和谐的市场秩序;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知识与技术不断创新,同时也具有了延伸与扩散的基础,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在盘点现有文化资源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设立若干个文化创意产业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前沿和高端,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或模型产业,而是最具发展前景且已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否定了以往产业以能源为发展核心的理念,确立并肯定了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产业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度,缓解了因能源紧张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这种高效绿色的生产特征因此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活力和发展空间的经济类型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3).

[2]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C.K Prahalad,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140.

[4]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区域零售产业组织论文 篇5

对于零售产业组织及其优化方面的研究国内主要有以下两位学者,宋则认为零售业能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为生产商创造订单,寻求销路,加快周转,能带动上下游的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的发展,起到配置资源、调整结构,繁荣经济的作用。应在零售企业方面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推出重量级大零售商,改变我国零售产业组织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状况。陈阿兴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界定零售产业、零售产业组织等范畴,认为我国零售产业组织存在着制度约束、资本约束、技术约束和人力资本约束,应通过零售产业组织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加强兼并与重组实施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零售业产业组织的研究,零售产业在区域经济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组织水平低,城市过度竞争,未实现零售业态要素在地域空间配置上的动态均衡。零售产业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有利于提高区域零售产业的经营绩效,达到区域市场的有序竞争。本文以安徽为例,分析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面临的困境

1.分散化、小型化的传统组织形式

现今,区域零售的产业组织规模偏小,以安徽为例,小型的、个体的零售组织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较高。特别是在农村,存在大量分散的个体经营的零售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极低。流通作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现实中交替出现农产品卖难和买难的问题。农产品流通体系滞后,缺乏先进的零售产业组织形式。以安徽为例,安徽农村仍以分散、狭小的个体经营门市及摊点为主,部分地区的农村集贸市场仍以棚户市场、马路市场为主,主要业态是狭小的零售门市及原始零售摊点,基本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网点为主,大都分散经营,场地狭小,交易工具落后,而且简单重复建设,以原始的价格手段进行竞争,缺乏必要的演示和售后服务。

2.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

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城市网点的比例和配置。科学的城市网点空间结构应和城市的人口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一致。先进区域城市零售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商业布局不能和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状况相适应,零售超市企业大多以连锁形式的迅速扩张来占领区域市场,然而缺乏有效的统筹的市场规划,未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

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政策的目标应遵循以下的指导思想和设置原则。

第一,要有利于搞活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的特点,合理分工、综合配套,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购买。

第二,要根据“有力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网点设置灵活多样,结构合理。做到专业和综合相结合,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合理配套。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设置合理的网点层次。在主要街道和居民区内,应分散设置各种必要的商业网点。

第四,要根据方便群众和经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县、乡商业网点。

零售产业组织区域结构优化是决定零售产业组织经济绩效、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包括城市区域产业区位结构优化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零售产业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三、城市零售产业组织区位布局优化

据统计,安徽的人均消费水平由1990年的670元提高到3707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8%,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消费层次、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节奏的日益加快,大部分都市人口主要在市内或近郊消费和娱乐,顾客希望在某一销售点内采购齐自己所需的物品,这就使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都趋向涵盖顾客所需的所有物品。这使得不同零售业态都向消费者偏好集中的某一商圈内集中,从而使该商圈容易形成不同零售业态的过度竞争的状况。

城市零售产业优化的目标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态势、人口集中与分散态势、交通网络构建态势等因素,由政府主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其程序,合理规划和决定零售产业区位结构及其空间分布,以防止、控制各种零售商盲目、无序的进入,规范竞争秩序,提高零售产业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体而言,应将区域内城市按规模和功能进行一定的划分,安徽作为中部地区,有省会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从安徽的城市规模看,大部分城市属于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中心城区和市郊地价差别不大,但城区和郊区人口密度却差别巨大,因此在中等城市的大中型零售业布局应集中在中心城区,接近商业中心和交通干道,这样就能截留较多的随机型消费顾客,大型超市的连锁店不宜过多。在中等城市,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的制约,只需几个大型的超市就可满足市民的购物需求,以安徽蚌埠为例,城市居民日常购物的超市主要集中百货大楼、华运、华联、家乐福等几家超市的地区总店,连锁店过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企业运营成本,而效益却不容乐观。

对于省会城市,由于居民的居住人数较多,且收入在区域中较高,加上区域高教育程度的人群多在此生活和就业,消费观念比较开放,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发展消费水平较高的商业街,建立超市连锁店网络。该商业街满足区域高收入者的在时尚、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起到区域消费潮流的作用。业态选择以大型百货商场为主,集聚区域内大型的零售商,并配以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由于省会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流动人口的速度,超市可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合理界定商圈,科学选址,避免重复布点,利用区域的一个配送中心对单店进行配送,获得供应或采购上的规模经济,提高整个超市连锁店网络的经营效益。

四、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在农村农产品的零售市场的问题是特殊的,它实际上需要实现农产品出售和工业产品购进的两个市场的统一。而实现这两个市场的统一需要实现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

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不合理使得农村的消费存在很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此时农民面临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在整个市场上对于高质量或低质量的产品都只能以平均化对待,同时也支付平均化的价格。因此高质量产品的价值被低估就逐渐退出。低质量和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农民作为市场的弱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进行的博弈。很容易使其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弱化其购买能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需要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利用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散发出各种信息,建立和完善农村商贸市场。零售商可以通过价格、信息、展销、和各种宣传活动,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演示,向消费者传授消费知识和技术。通过市场的信息扩散和聚集机制,使供需双方的信息都得到有效扩散,信息不对称现象得到极大改善,这有助于高质量产品在农村的扩散,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农民对于生产者的产品需求在P[,1]被给定,生产者生产成本(假设为不变单位成本)MC[,M],零售商有P[,0]的单位销售成本,均衡价格在OP[,1],产生零经济利润。假设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均衡价格在OP[,2],现在零售差额增加的P[,2]P[,1]将是零售商花费更多的服务,包括向农民通过广告、公共宣传等对农村消费群体发出各种信息。在销售价格位于OP[,2]时,产量将近似在OQ[,2]、P[,1]ABP[,0]的面

积将是农村原有销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P[,2]HAP[,1]的面积将是高端零售商提供的服务成本。产品零售价格从OP[,1]增加到OP[,2],农村消费群体得到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高质量产品售后服务也使得农村消费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到D[,2],以至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产量OQ[,2]高于以前OQ[,1],现在因为产量的增加,生产商利润增加了,由交叉阴影面积MLNM表示。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市场,有利于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刺激了农村消费者需求,导致更多数量的销售和生产者利润的增加。

另外,由于零售商提供的有价值的零售服务,农村消费需求的移动几何上增加了交叉阴影四边形RGHJ的消费者剩余。然而,价格的增加导致消费者减少由水平交叉四边形的剩余P[,2]HAP[,1],这被转化成增加的销售成本。比较这两个四边形,剩余RGHJ超过了损失P[,2]HAP[,1],因此存在一个净消费者剩余所得。另外,还存在生产者剩余的长方形面积BLNM,这样,消费者剩余变大,生产者剩余变大。在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消费者剩余加生产者剩余大于农村原有销售商条件下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因此,销售高质量产品的零售厂商进入农村以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了。

通过以上分析,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优化优化需要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及网络推行城乡零售区域产业组织优化,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持国内外大中型零售企业向小城镇延伸。商务部20颁布的《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已经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提出的要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从计划三年内在试点区域培育25万家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乡镇,区域零售产业组织优化应按《纲要》决定实行,形成现代区域农村零售产业组织形式。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区域产业结构;长江中游地区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11-13;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近年来,长江中游地区正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5—2014年,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7243.05亿元增长到70131.17亿元,增长了3.0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增长到160.71亿元,增长了近5.62倍。王颖、丁洪强(2007、2013)指出:文化产业具有的高渗透性、强扩散作用、窗口效应等特点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实[1][2],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延长和深化产业链的作用,从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和演变。

国内外学术界针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本得出了正向关系的结论。Beyers(2002)利用1980—1996年间经合组织国家文化产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合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3];Dominic Power(2002)运用瑞典1970—1999年间的文化产业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证明:文化产业发展对提高就业和经济增长能起到促进作用[4]。国内近期相关研究也显示:莫童(2004)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并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5];冯子标(2008)指出,文化产业通过其提供的文化内容,通过渗透、转换、提升等功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6]。区域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王林等(2009)基于长江三角洲14个城市1992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增长效应等结论[7]。总体而言,上述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但是专门以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尚为空白。而在中央顶层制度设计中,未来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两型社会示范区。其中,武汉市将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并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达成上述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分析近十年来长江中游地区三省文化产业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可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运用泰尔指数、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方法计算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运用产业结构高度指数计算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协整回归法探究文化产业发展对于该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关联度。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的获取,因《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存在年度数据的断续性,故而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上获取,但是,该统计年鉴也存在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的行业统计不够全面,且有些年份有数据缺失等问题,为弥补这些缺点,本文对缺失年份的数据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

二、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总体产业结构分析

(一)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GDP总和从17243.05亿元增长到70131.17亿元,增长了3.0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3.2亿元上升为160.71亿元,增长了近2.72倍;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05—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达到峰值0.33%,这与2008年奥运会前期准备及后期的带动作用是分不开的,而2010—2014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减弱,一切恢复正常水平(如图1)。

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从图2可见,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5—2014年该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07年达峰值50.38%,这可能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和国家出台系列文化政策的推动有关;2007—2010年增速又呈直线下降趋势,这与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关联;2010—2014年由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家出台的相关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湖南省GDP从6596.1亿元增长到27037.32亿元,增长了3.1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7.74亿增长到69.02亿,增长了2.89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0年间最高,其中2008年达到峰值0.38%(如图3)。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湖北省GDP从6590.19亿元增长到27379.22亿元,增长了3.1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2.34亿增长到47.75亿,增长了2.8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总体波动幅度不大,其中2009年达到峰值0.29%(如图4)。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5—2014年,江西省GDP从4056.76亿元上升为15714.63亿元,增长了2.87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3.12 亿增长到43.94 亿,增长了2.3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其中2007年时比重达到峰值0.42%(如图5)。

图1—图5结果显示:从绝对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GDP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呈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这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是分不开的。从相对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均较低,且十年间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这表明该地区文化产业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该地区还出现了一个趋于一致的现象,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在2007—2009年间达到峰值状态,这与2008年国家奥运会的召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息息相关的。

(二)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长江中游地区总体产业结构现状。从产业增加值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倍数分别为1.6、3.56和3.27,其中第二产业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如图6)。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中,就绝对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比重居中;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如图7)。在就业人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比重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具体看来,该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则在平稳中上升(如图8)。

湖南省产业结构现状。2005—2014年,湖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呈上升趋势的是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的为第一产业,而相对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则在波动中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趋势(如图9)。从就业人数考察,2005—2014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比重均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则呈下降趋势(如图10)。

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2005—2014年,湖北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呈增长趋势;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中,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围绕40%上下波动且波动幅度不大(如图11)。从就业人数考察,2005—2014年,湖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2005—2008年呈上升状态,但2008—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均不大;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如图12)。

江西省产业结构状况。2005—2014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如图13)。在就业结构方面,从绝对数来看,2005—201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均呈上升趋势;从相对数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如图14)。

从图6至图14可知,在绝对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这十年间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而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均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幅度大于第二产业,这表明,该地区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一、二产业,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分离出更多的劳动力。在相对数方面: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由大到小排序均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且十年间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在减小,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在上升;而长江中游地区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占地区从业人数比重由大到小均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由此可见,该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高,但产值比重最小;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最小,但产值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则位于二者中间;这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关联水平的提高和协调能力的加强。本文采用干春晖等(2011)泰尔指数[8]和杨永贵、Syrquin(2009、1989)产业结构偏离度[9][10]两种方法对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测度。

首先,用泰尔指数来进行测度。公式如下:

由表1可知,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泰尔指数从0.238219下降为0.193504,表明从纵向来看,该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度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泰尔指数与0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该地区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然后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来衡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其劳动力比重的差异,以考察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否对称。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正负情况不仅反映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水平,同时还为该产业劳动力的转入和转出提供依据,若为正则劳动力转入,反之则转出。产业结构偏离度公式如下:

如表2所示,从总体趋势来看,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处于波动状态,有升有降,但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正负值来看,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三产业为正,这表明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力转出成为可能;而第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转入成为可能。具体来看,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2005—2011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905652上升到2011年的1.074575,201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从2012的1.031550下降为2014年的0.881944,这表明第二产业人口转入的能力在2005—2011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而2011年之后又有所增强;而2005—2014年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从0.248444下降为0.116915,这表明第三产业人口转入的能力在渐渐增强。这表明:从横向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度排序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

(四)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指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重心逐渐向第二、三产业为重心转移,一般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代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方向。一般地,随着某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产业结构将不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本文借鉴周昌林等(2007)[11]设计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来计算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公式如下:

H=∑ni=1kipili (n=1,2,…,n) (3)

其中,ki为第i产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出的比例,pi为第i产业部门的产值,li为第i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pi/li为第i产业部门的水平系数,产出水平系数越大则该产业水平越高;kipi/li为第i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值,通过百分比换算可将各产业贡献值变为各产业对产业结构高度水平的贡献度;H为产业结构高度,H越大则表明产业结构高度越高。

首先按照2004年消费价格指数计算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篇幅原因,略去该表)。接着根据公式(3)及上述数据计算出长江中游地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高度水平(表3)。

表3数据显示,纵向来看,2005至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52.145144上升为2014年的299.438508。横向来看,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排序如下:“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对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的贡献值明显高于第一产业。2005—2014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分别是第一产业的5.24倍和3.87倍;到2014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分别是第一产业的10.51和6.88倍。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二者也具有较大差距,2005年,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第三产业的1.35倍,而2014年达到1.53倍。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该地区应鼓励、支持和引导第三产业发展,使其为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模型建立及数据说明

灰色关联分析是对反映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比较,曲线形状接近程度的大小反映相应序列之间关联程度的大小。本文采用邓聚龙、章迪平(1990、2013)灰色关联法[12][13],从三次产业角度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动态关系,考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是否引致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尚不成熟,现有资料中主要有《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对文化产业数据进行了统计,但是考虑到《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是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得来,目前只统计了2004和2008年的数据,因此,本文采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6—2014》的数据,并根据该年鉴中统计的2005—2013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2014年数据进行点处的线性趋势分析,从而得到200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完整数据。另外,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均来源于各省的统计年鉴,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文章均按200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对各增加值数据进行平减,折算成不变价。

(二)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4)和(5)求得文化产业与三大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及灰色关联度(表5)。

从表5可知,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95831、0.883062和0.957955,均大于0.7,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联性较为显著。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由大到小),即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第二产业次之,与第一产业最低。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达到0.957955,这与文化产业本身包含在第三产业当中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直接带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另外文化产业通过与第三产业内部一些产业的融合,带动了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也达到了0.883062,这说明文化产业在带动第二产业发展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文化产业通过与第二产业建立投入产出方面的联系,直接带动产业链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另外,文化产业通过产业链赋予第二产业产品更多的文化属性,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其发展;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达到了0.795831,这与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有着直接的关系,该地区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文化产业较易与第一产业相融合,文化产业通过赋予第一产业产品一定的文化属性,增加其附加值,如湖北的油菜花文化节即为文化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

通过以上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看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与三次产业增加值均有较大的关联,这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相关性和协整分析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地区2005—2014年的长江中游地区的GDP进行平减(数据略)。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表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运用泰尔指数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进行的分析显示,长江中游地区2005—2014年产业结构合理度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合理度排序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第二、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而第一产业则与之相反。运用产业结构高度指标分析显示,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高度的贡献显著高于第一产业。

进一步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文化产业和三次产业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关联度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进行计量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协整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增加值M和产业结构高度水平H二者之间具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文化产业增加值每1亿元的增加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水平0.393471的提高,这表明:从长期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要达成中央顶层设计目标,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和文化市场发展。

其一,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指产业间或产业内不同部门间通过渗透、交叉和重组等,形成新产业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认为加快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为当前制度设计所必须。目前,长江中游地区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融合需要从该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出发,以发挥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培育、拓展特色产业链。长江中游地区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培育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农产品、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还需要与区域重点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融合,提升其创造力,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政府应制定并推动实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为融合铸就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二,鼓励文化创新,积极培养人才。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着力点,文化创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从而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品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产生正外部性,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扩大文化创新市场规模。创新最终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促使文化创新必须培养促进文化创新的人才。长江中游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创意课程的开设;同时要积极拓宽人才选拔和引进渠道,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投身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

其三,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经营性行业,它在生产文化产品的同时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它依托于知识、创意和技术的投入,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为特征。文化产业的这一特征要求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进行适度保护,中央和各区域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做到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的同时又不妨碍文化产业知识的溢出,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丁洪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Beyers W B. Culture,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2,22(1):4-34.

[4]Dominic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103-127 .

[5]莫童. 文化产业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4(00):83-91.

[6]冯子标,王建功. 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94.

[7]王林,顾江. 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84-88.

[8]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1(5):4-16.

[9]杨永贵. 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现状、影响、成因与对策[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5):35-39.

[10]Syrquin M, Chenery H. 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J].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89, 3(2):145-181.

[11]周昌林,魏建良. 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2007(6):15-21.

[12]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0.

[13]章迪平.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3):92-97.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7

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经济赖以高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与资源要素, 成本不断的增加, 产业的比较优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依靠之前密集型劳动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已经不能再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的背景下,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为主, 以高端现代服务行业及先进制造业为辅助来带动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 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新的契机, 通过高铁的连接, 我国东、中、西部, 以及南、北部将形成有机的整体, 各种经济要素通过高效的交通手段快速地在不同区域之间移动, 由此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将大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特性

2000年之后, 我国产业结构出现渐趋合理的趋势, 第一产业的增速持续放缓, 第二、三产业增长的速度更为加快。但就各个产业内部来看不合理性仍然很突出, 第二产业虽然增速较快但创新能力不足, 大部分集中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随着资源环境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 今后的增速前景不容乐观。第三产业虽然增速很快, 但从总量来看, 在GDP种占据的比重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0%左右的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就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来看, 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过大, 超过40%, 其他诸如金融、科技、咨询、信息管理等高端服务行业所占的比重远远不足, 服务创新能力仍然较低。

三、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开始于1999年的秦沈客运专线, 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建设起来, 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立2020年以前建设速度目标值在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客运专线1.2万公里, 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已提前超额完成了规划的目标,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目前已经建成总长1.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 构建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运营网络, 并且这一规模还在不断的增加。

目前, 以高速铁路为主, 其他铁路为辅的快速运输网络已经基本涵盖了全国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预计在十三五期间, 我国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 高速铁路网络将直接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四、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高速铁路开通带来最直接的效果是城市之间移动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这使得各个经济发展的要素能够实现高速的移动。在市场对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下, 资源的配置将会更加优化,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关的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升级。

1.高速铁路的开通会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 使产业发生转移。由于高速铁路沿线上的大城市具有更多的消费空间及发展潜力, 资本以及企业将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开始逐渐向大城市聚集, 在这其中, 具有智能化、资本化、专业化、效率化的高端服务行业显得最为突出, 而随着相关产业的聚集, 相应人次的需求也会增加, 加之高速铁路的开通也使得通勤圈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些原因都会带动高端人才向大城市集聚。

2.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 形成区域产业集聚效应。与高端服务业向高速铁路沿线大城市集聚的效果相反, 工业生产性企业由于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以及受到日益严格的环境政策的限制, 在大城市内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而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运输的时效性及中小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大提高, 生产性企业开始逐渐向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转移。这将使得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在此过程中, 由于沿线中小城市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的工业基础及技术经济条件, 生产性企业则开始有选择性的进入不同城市相应的工业园区, 形成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集聚效应, 这也会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 提高相应产业的生产效率。

3.高速铁路的发展将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产业升级。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原材料、零部件、基建、机械、配套设施、运营与物流以及后续服务等7大环节, 而这7个环节之内既包括了工程机械制造, 特种车辆制造的高端制造行业, 还包括了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及智能信息系统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也包括了建筑、房地产等诸多领域。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 截止到2020年我国的高铁行业的投入会持续的加大, 预计投入资金将会达到3.5万亿至3.8万亿。除此之外, 随着我国高铁制造业技术的提升, 我国的高铁制造建设行业开始逐渐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可能参与的海外高铁项目投资总规模接近9800亿元。根据施工节奏及投资占比可以分为:土建施工投资4717亿元;站后设备投资1080亿元;高速动车组需求1473亿元。国内外高铁制造及建设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将会刺激相关的制造产业链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 谋求产业升级。

4.高速铁路的发展将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铁路运输行业从行业属性来划分属于服务业, 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 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客货分线运输, 新建设的高铁运输线路在未来将主要承担客运的任务, 货运则更多的由之前的一般铁路运输线路承担,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框架下, 我们客货运输服务都面临着服务升级的新课题, 怎么样给使用高速铁路的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感知体验, 形成高效、安全的、快捷的服务体系?怎么样提高货运服务质量, 使得铁路运输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必须加快促进我国传统铁路运输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才能切实的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 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快速交通手段, 将对既有的民航、公路客运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 加深客运市场的竞争, 这将促使这些客运行业进一步的改善服务质量, 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经营模式, 进而加快相关企业的优胜劣汰, 推进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产业升级。

5.高速铁路的发展将带动旅游产业的升级。高铁的开通对旅游产业的升级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产业要素的流动成本将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而大大降低, 这些产业要素将会向更具有区位优势的高速铁路沿线的大城市集聚, 这也会带来旅游企业在相对较为发达区域的集聚效应[5]。集聚也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旅游企业在享受市场资源增加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形成差别化的服务,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 在此过程中我国的旅游产业也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升级。

除此之外, 高铁的开通将减少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 高速铁路沿线上具有较高旅游资源城市的区位优势会大大的提升, Rugg和Lancaster的研究证实交通设施的改进是旅游者利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旅行时间一定的前提下, 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越少, 则可以在旅游目的地有更多的旅游时间。因此高速铁路的开通必然会使沿线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游客增多, 相对的旅游收入也会随着增加, 整体的旅游产业也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升级。

参考文献

[1]梁玉芳,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优化思路”, 改革与战略, 2013.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8.10。

[3]法制日报,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1.9万公里世界第一”, 2016.1.18:第三版。

[4]中国行业报告网, “2015年版中国高铁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调研网, 2016.2。

[5]殷平, “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 旅游学刊, 2012.12。

[6]Rugg D.The choice of journey destination: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3, 55 (1) :64-7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8

近年来, 我国城镇化建设成效卓然, 在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然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与此同时,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原有的区域产业结构已经不再适用, 如何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使之更好地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城镇化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期望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活动提供可行的参考。

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内涵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 也是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历史现象。具体来说,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且第二、第三产业也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使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一个历史过程。城镇化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也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 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 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 激发全国各地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经济系统中,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通常是不均衡的, 这种现象使得产业结构安排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偏差的程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等因素不断变化的。由此可见, 无论如何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也往往不能完全适应区域内的市场需求, 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缩小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 才能真正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指的是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或就业比重进行调整的过程。学术界普遍认为, 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 第一阶段是第一产业占据国民经济最大比重的时期, 农业产值与就业远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二阶段是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工业产值和就业逐渐赶超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也逐渐上升;其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 第三产业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缩小。目前, 我国基本处于上述过程的第二阶段, 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第三产业逐渐起步且实现了一定的发展。

2 城镇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在城镇化建设中, 产业的空间集聚与高度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到三大产业来说, 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第二、第三产业则是拉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动力。而要实现科学且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 就要充分协调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使区域内三大产业结构科学化, 三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城镇化背景下, 科学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 第一产业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农业和农业人口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劳动力;而城镇化建设又反作用于农业生产, 使之更科学、更高效, 使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更理想。

其次, 第二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工业的发展拉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反过来, 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集聚效应又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 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改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 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和条件, 使更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生活;而城市人口的增多, 又反过来促进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第三产业更为多元化, 规模不断扩大, 使得与服务业相关的劳动力培训相关的科学、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也不断繁荣起来, 市场上各种职业培训、人才中介公司、劳务市场都得到较快的发展。

上述产业结构, 能够使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安居乐业”, 同时大大改善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而要实现上述产业结构, 就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兼顾三大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升级, 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健康化。总的来说, 城镇化建设一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更理想的就业岗位, 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另一方面, 三大产业的优化和调整保证了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工作者均能享有稳定的工作环境、理想的生活条件和较可观的经济收入。由此可见, 城镇化建设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使两者协调发展, 是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必然选择。

3 城镇化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策略

基于以上理解, 笔者认为城镇化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应采取以下策略。

3.1 调整第一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第一产业结构, 不但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更能够显著提升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 改善其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对此, 一方面要结合区域农业资源优势, 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 视条件推进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不断强化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转而采用更科学、更具效率的新技术、新模式, 以改善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

除此之外, 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着重要的原料、食物、劳动力、市场乃至资金和土地。因此, 在城镇化建设中, 应充分重视农业发展, 协调好农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 使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会为眼前利益而制约和阻碍农业的发展。

3.2 强化第二产业发展

工业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许多地区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显著, 这使得工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且后劲不足, 对今后的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较为不利。

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关系, 解决现实问题缩短区域差距的有效路径就是搞城镇化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积累, 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资金优势、经济优势, 提高工业的专业化系数和产业关联度, 巩固产业内垂直分工, 形成工业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 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要充分结合区域地理条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及人口条件等因素而定, 例如少数民族聚集地、西北地区城镇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通常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 通常不适合发展密集型重工业。西北地区由于长期放牧、乱砍乱伐的过度开发行为, 目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不适合发展传统重工业, 应积极构建合理地采取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

3.3 全面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 我国许多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且第三产业市场环境混乱, 企业行为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 城镇化建设恰恰利于空心产业的发展,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涌入, 城镇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进步, 均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契机。

对此, 应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要丰富第三产业类型, 实现区域内第三产业的全面布局, 结合区域内旅游、休闲、娱乐资源情况和当地、周边居民的消费喜好、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 就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各类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规划;其次, 要完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 构建服务型政府, 对第三产业相关行政管理单位进行相应的改革, 包括明确审批条件、简化审批流程, 丰富服务途径, 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等, 以激发潜在创业者对第三产业的从业积极性;最后, 要全面维护第三产业行业秩序, 尤其是针对目前市场较为混乱、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旅游、美容保健等行业进行全面治理和整顿, 以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 规范第三产业竞争行为, 维护第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4 深化融资体制改革

完善的融资体制是城镇化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基础, 目前, 我国各个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均采取“两基一支”的金融模式, 这是一种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交叉的金融模式,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的协调模式, 以不断完善区域融资体制。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各有优势, 首先, 财政资金收支具有无偿性, 但财政资金通常数量少而投放门槛高;开发性金融资金具有有偿性, 但由于这种融资模式采用政府主导机制而与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因此, 构建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的协调机制, 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 促进区域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这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 在资金投放上, 应结合区域经济条件来选择金融模式, 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应采用财政资金为主, 开发性金融为辅的模式;而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如东南部沿海地区等, 应采用开发性金融为主, 财政资金为辅的金融模式。在操作过程中,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结合区域经济条件、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调整策略科学引导和配置资金, 同时促进开发性金融与财政金融的合理融合和健康互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 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充分认识城镇化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内涵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通过改善三大产业发展模式和完善融资体制等措施, 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在实际操作中, 应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条件、产业现状、资源优势等, 合理确定产业结构, 并采取针对性的调整策略。

参考文献

[1]秦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域产业布局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蓝庆新.区域产业规划方法与案例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9

区域游艇产业是沿海城市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交通运输部于2009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游艇安全管理规定》, 对规范游艇安全, 防治游艇水域环境污染, 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相关规定。同年12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首次将邮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 并作为新兴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和支持, 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2010年8月, 国家海事局出台了《游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游艇产业相关政策, 为游艇产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区域游艇产业涉及多个行业, 包含多种业态,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共同构成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就是一种新型的系统论, 主要研究系统开放程度、开放方式及利用条件, 使系统向有序结构发展。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揭示复杂系统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管理学、经济学、气象学、电力工业及自动化技术等相关领域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而在游艇产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并不多见,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内部结构演化, 符合耗散结构特征。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

二十世纪中后期,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 (I.Prigogine) 打开了以控制论、信息论、一般系统论为代表的“老三论”发展帷幕, 在《耗散结构与生命》报告中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与哈肯 (H.Kaken) 的协同论、托姆 (R.Thom) 的突变论, 共同被称作系统科学的“新三论”, 其研究对象均为非线性复杂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 开放性。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情况下, 才能与外界及周边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 通过传递信息为负熵流的引入创造条件, 推动系统朝着有序方向发展;第二, 远离平衡态。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状态下, 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第三, 非线性。处于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内部各要素要处于非线性区域, 借助非线性特征才能重新形成新的耗散结构;第四, 涨落现象。系统不稳定的时涨时落, 可以让系统产生相干效应和协同作用, 发生自组织现象, 进而有序发展, 即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耗散结构系统的发展过程是有序的时空结构, 是通过系统内有能力的耗散和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来形成和维持的, 其“无序”和“有序”的判断标准通过“熵”来体现。熵理论揭示了区域游艇产业发展必须注意产业系统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性。一方面, 系统内部过时的管理制度和不尽合理的组织架构及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业态设置、不畅通的信息渠道和有关政策因素等使游艇产业系统产生正熵增加;另一方面, 单纯考虑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的发展而忽略它与外界其他行业系统的联系, 会导致游艇产业系统无序性加快。因此,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应尽量在低熵状态下运行, 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区域游艇产业系统进行合理的协调与管理, 协调游艇产业与相关行业、业态及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 并附以行之有效的约束。

三、区域游艇产业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根据耗散结构满足条件,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具有形成耗散结构特性的定性判断过程, 具有开放性, 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耗散结构基本特征。

1、开放性

从结构上看,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各子系统均是开放的, 如采购与销售系统要与外界进行连续信息、资源以及人力等方面的交换。因此,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 主要表现在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换。

(1) 物质交换。首先, 区域游艇产业的人力资源、资金流通是伴随产业运行的, 是一种动态过程;其次,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的演化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风险;再次, 游艇产业环节所需资源数总是随着实际需求发生变化。

(2) 能量交换。物质在运动时会产生能量, 因而区域游艇产业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是同时发生的。游艇产业各环节过程必须与系统中的人、物等要素紧密结合, 以迎合市场需要。为达到预期发展目标, 在区域游艇产业系统中, 必须从外界导入管理能, 以人为主体, 协调活动所产生的精神能量。

(3) 信息交换。游艇产业系统内部人员可通过现代通讯技术, 从系统外部接收或传递相关信息, 即区域游艇产业系统通过信息交换形成双向信息通道。

2、非线性

非线性主要指系统内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 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方程表示, 而要拟合成非线性方程或方程组。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具有非线性特点, 各子系统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 处于核心位置的经营管理子系统, 是以市场调研、销售子系统为基础, 通过对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 以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其中, 市场调研子系统主要侧重于游艇的经济技术方面的信息, 游艇行业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为研发部门、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数据;采购和销售系统则为生产系统、经营管理系统提供生产要素, 并指明产业发展方向。游艇产业系统层次、目标繁多, 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因此, 游艇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不仅构成了复杂超循环体系, 还会依靠自有超循环作用演变成新的系统。例如,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非线性关系, 如果是正相关系, 就会促进区域游艇产业系统优化发展。

3、非平衡和涨落特征

非平衡是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势能的有序之源,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内的人员来源广泛, 在文化背景、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他们具备让系统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势能条件。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各子系统间的运行特征有较大差异, 系统通过增大内部势能差向远离平衡状态发展。在经典物理学中, 涨落是随机、微小的扰动, 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 涨落便会随着非线性作用和连锁效应形成整个系统的巨涨落, 从而发生突变。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存在涨落现象, 如子系统高层领导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同行竞争状况、传统因素影响, 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 领导思维的微小涨落会通过系统非线性作用不断扩大, 最终导致系统突变, 进入有序状态。

四、区域游艇产业耗散结构模型

以上从定性角度说明了区域游艇产业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 而耗散结构理论基本观点认为, 若某种均匀无序态失去稳定性, 则会形成有序结构。因此, 借助布鲁塞尔模型构建分析框架, 依理推导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动力方程。

1、布鲁塞尔模型及经济学转译

布鲁塞尔学派首先发现了可判断系统能否成为耗散结构的数学条件、分析方法及模型, 即布鲁塞尔模型。该模型的研究为判断系统能否形成耗散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接下来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化学反应如下:

其中, 反应物A、B在连续消耗的同时, 亦得到了外界补充, 产物D、E则在产生后立即被取走, 系统状态变量x、y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具有可变性。

因此, 根据布鲁塞尔模型可知, 区域游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取决于内外两个主导因素A和B。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 加上中间因素x的作用, 不断调整系统并加快其开放性, 使产业的D和E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加速区域游艇产业的有序发展。

从系统角度, 区域游艇产业发展主要通过产业技术创新, 获得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 通过资金投入, 实现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根据 (1) — (4) 式可知, x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B、E、y及其本身, 从化学反应组来看, (4) 式表示E的生成是在消耗x的基础上, 因此E对x的影响可以忽略。

综合考虑上述问题, 将布鲁塞尔模型作如下转译:

A———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B———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和开发资金投入;这两部分只要系统不断从外部吸收资金机会, 实现“浓度”不变;D——产业技术创新收益, 主要是补偿创新成本和游艇企业的机会成本, 对当前产业技术创新无直接影响, 由于我国港口资源和消费力量对游艇行业价格影响力不大, 这与布鲁塞尔模型中D的性质较为相似;E———技术外溢, 主要指产业技术创新的“副产品”, 对当前产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 根据“波特五力模型”, 我国推行游艇产业化, 故将E定义为技术外溢。

x———产业技术创新成果;

y———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4) 式反映硬件建设将抑制价格增长, 映射到区域游艇产业系统, 先要寻找系统内部参数x、y, 而区域游艇产业是以市场为核心, 相应的系统内部变量是各个环节成交价和需求量。

经过转译的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的布鲁塞尔模型反应方程如下。

反应方程式 (1) 表示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在接受一定产业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后, 得到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既形成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反应方程式 (2) 表示区域游艇产业系统在获得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后, 将其进行产业化、市场化过程, 暨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反应方程式 (3) 表示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对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促进作用;

同行竞争者的加入在提高消费需求量的同时, 抬高了行业价格, 而价格与消费量的同时提高, 说明游艇产业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空间, 这会导致价格提高幅度加大, 进而抑制消费量的增长。反应方程式 (4) 表示当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后, 市场中进行模仿创新成果的企业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果, 该效果对市场平均技术水平具有一定提升作用。

2、布鲁塞尔模型求解

转译后的布鲁塞尔模型, 其动力学方程是常微分方程组

故方程组 (5) 可转化为

在判定系统稳定性时不考虑非线性项, 可通过线性方程解判定系统稳定性, 取得方程 (7) 的近似方程组如下

令 (8) 的特征值为λ, 若 (8) 有非零解, 则

因为a>0, 方程 (8) 必有非零解, 解得

当λ实部为负时, 即b<1+a2, 游艇产业系统是稳定的, 不能形成耗散结构;当λ实部为正时, 即b>1+a2, 游艇产业系统处于失稳状态, 形成耗散结构。

经过上述分析, 当系统稳定性ω=b-1-a2>0时, 区域游艇产业系统会自发转向有序结构。而a和b与A、B、ki有关, A、B分别对应于游艇产业区域用地因素和产业潜在竞争者因素, 具有一定可控性;ki对应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 可控性不太明显。因此, 要使区域游艇产业系统走向耗散结构, 应优先考虑调整可控参数A、B, 若不能使ω>0, 则要借助ki的力量, 达到预期目标。

五、推进区域游艇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游艇产业主要包括游艇设计、制造、消费服务以及相关行业, 是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在一起、互动发展的产业群。区域游艇产业系统是由区域游艇产业链发展密切相关元素组成的层次性整体, 是满足耗散结构特征的复杂系统, 主要包括市场调研、生产研发、采购销售、经营管理等。因此, 推进区域游艇产业发展需深化顶层设计, 统筹区域游艇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游艇产业管理体系, 培育多样化游艇消费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游艇产业人才保障体系。

1、深化顶层设计, 统筹区域游艇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 我国游艇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大多依靠项目集聚发展。游艇产业链复杂, 产业链条长, 在JIT现代生产模式中, 相关产业配套要求较高, 在统筹区域游艇产业链发展的同时, 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游艇产业园, 在空间上形成区域游艇产业链集聚与配套, 形成游艇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有效降低区域游艇产业链上企业的物流、交易成本, 有效推动游艇产业发展。因此, 根据区域游艇发展状况, 需加强宏观调控和规划引导, 进一步深化顶层设计, 明晰发展思路, 制定游艇产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有效推动区域游艇产业发展。通过提高游艇产业链效率, 形成竞争优势, 为游艇生产、制造、试航提供有利条件。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游艇产业相关政策体系, 在项目用地、税收、港口建设、融资等方面给予游艇俱乐部专项政策扶持, 将游艇产业做大、做强。统筹规划好游艇航线, 做好相关航道、河海水域、港口码头及周边基础设施的整治与建设, 拓展游艇活动范围和视野。在游艇产业集聚区, 搭建游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共建有效节约投资成本, 减少重复建设, 提高港口、码头、滑道的利用率, 带动周边区域配套产业规模。

2、完善游艇产业管理体系, 培育多样化游艇消费模式

由于我国人均收入相对发达国家并不高, 人们对游艇行业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区域游艇产业的调控方向应面向中产阶级人群, 降低游艇产业消费门槛, 打破游艇消费贵族化、奢侈化误区, 建立平民化、大众化消费理念, 扩大游艇消费群体, 培育公众游艇娱乐、健康的户外运动消费理念, 通过差异化定位, 满足不同收入阶层消费群体需求。为实现游艇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要加强行业引导, 对游艇俱乐部建设项目审批要严格把关, 既要防止盲目投资, 造成游艇项目的无序发展, 又要放宽对游艇产业经济的相关政策, 促进游艇产业良性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游艇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 提升游艇俱乐部专业化服务水平和标准, 充分发挥游艇俱乐部在港口码头建设、游艇活动开展、游艇维护保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游艇俱乐部要充分发挥在游艇行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与餐饮、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探索多样化、多层次游艇消费模式, 开展水上休闲、娱乐、旅游等活动平台。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游艇产业人才保障体系

任何产业的前进与发展始终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支持, 游艇产业也毫不例外。目前国内水上交通运输类院校大都开设了船舶工程、航海技术等专业, 而与游艇产业相关的专业却寥寥无几。大多游艇俱乐部只是根据岗位需求, 对员工进行短期技能培训, 未进行全面的专业技术培养。因此, 加强游艇产业发展, 必须注重人才培养, 通过开展游艇产业国际人才交流合作, 创新游艇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游艇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和服务等各类人才, 为游艇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游艇俱乐部与高校的合作, 培养高素质游艇产业专门人才, 通过产学研合作等保障体系, 为游艇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通过核心技术研发, 促进游艇产业转型升级, 有效提高中国游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 分析了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通过对布鲁塞尔模型的转译及模型求解, 科学地评价了区域游艇产业系统的发展状况。通过阐述区域游艇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有效解决了区域游艇产业系统不稳定问题, 为推进区域游艇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耗散结构,区域,游艇,产业,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盛霖:游艇安全管理规定[EB/OL].http://www.gov.cn/flfg/2008-08/13/content_1070955.htm, 2008-07-08/2009-01-01.

[2]邢鹤龄:游艇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崔迎春: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的区域游艇产业发展定位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2.

[4]苏屹: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13 (2) .

[5]沈小峰: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颜泽贤:复杂系统演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7]张班、梁雪春: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生态工业园演化分析[J].化工自动化仪表, 2012 (3) .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篇10

一、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个产业的构成及其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不同,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有所不同。所以, 把包括产业构成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本身、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五个要素。产业结构优化, 指的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 它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指产业及产业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区域经济,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的地域为范围, 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在这个综合体里, 无论它的空间范围有多大, 人的经济活动只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空间层次;而无论其空间范围有多小, 人的经济活动总是具有某种程度的综合性特征。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 是建立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之上的, 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 即研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等条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制约和影响, 是一门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秩序和区域组织的科学。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要以重点带动全面。根据实际情况, 从优化支柱产业结构开始, 顺应带动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优化支柱产业结构, 要做到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 增强自主开放能力, 形成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等。从优化的对象角度来看,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供给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区域贸易结构优化和区域投资结构优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 指的是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 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2) 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 指的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 政府、企业或是个人所能够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例, 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的纽带产业关联关系。需求结构包括政府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和个人需求结构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关系。 (3) 区域贸易结构的优化。广义上来讲, 区内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 区域经济贸易中各产业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区域经济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也包括以这种贸易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区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贸易结构和同一产业间的贸易结构。 (4) 区域投资结构的优化。区域投资包括区域内资本的流出和区域外资本的流入。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区域内产业的对外转移, 外来投资则会促使区域外产业的对内转移。二者都会引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投资结构, 指的就是对外投资与外来投资的比例结构, 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来投资在本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以及各种派生出来的结构指标。

产业结构优化, 对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是经济成长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就是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效能的过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产业由高耗向高效转变, 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 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1. 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是社会生产技术基础更新所引发的产业结构的改进。

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应用、扩散, 引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更替和改造, 这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使技术条件不断更新, 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形成新的组合。需要增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能力, 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换的能力, 从而引起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

实际上, 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资源转换器, 而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这一资源转换器运转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

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现代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聚合效益, 即产业间及产业内各部门间通过合理关联和组合, 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整合前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增强产业聚合效应的重要手段, 也是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经济增长也会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相适应的物质基础,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由于产业结构优化直接关系着由产业结构优化状况决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动力,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 同时科技进步又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一方面, 科技进步推动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 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又会促进深化分工, 开拓新的产业部门, 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管理对策

1.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的体制保证。首先, 要建立市场主体, 调整产权关系, 使企业财产关系明晰化;其次, 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严格政企分开, 将经济发展中的责、权、利统一于经济主体, 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约束力;再次, 在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 要持续深化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调控手段。使各级政府投资只能根据收入来确定, 促使投资结构合理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市场, 本质上就是资金市场、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三者的内在统一。实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经营方式, 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业政策是国家通过必要的干预投资等各种经济活动, 实现资源在各个区域和各个产业的最优配置。要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整体经济发展的对接, 力争在一个地区使一两个新兴技术部门占据优势地位, 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与此同时, 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 无论经济发展目标和策略选择有何不同, 都应当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一定要注意产业政策体系的整体配套和相互协调, 形成合力, 确保综合发挥它们的作用, 避免彼此遏制, 相互抵消力量。

3.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提高产业技术结构, 促使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为提高区域产业结构, 促使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为更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奠定基础, 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工作。首先, 是需要即时采用最新技术成果, 根据计划建立一批新兴工业。就当前来看, 尤其要重点发展电子工业, 逐渐降低那些耗能耗物比较多的传统产业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同时不断提升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其次, 在建立区域新兴产业的同时, 用新技术逐渐改造原来的区域传统产业, 促进原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换代, 逐步将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建立在新的技术基础上, 确保以“劳动密集型”、“资金资源密集型”为主的区域产业结构逐渐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 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1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0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2%,成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48.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825.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3.7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5.0:48.8:46.2。但是,目前广东省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按照 “钱纳里标准”来看,广东省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但是按产值结构比例来看,该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与其经济发展格局和在国内的经济排名及示范效应不太吻合。其次,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创新能力略显不足,第三,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化成熟期的典型特点,而其他区域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具备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协调行业部门间的关系。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是研究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在研究区域和城市产业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以全国经济指标为参照体系,以广东省2003—2012年间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为数据来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该省产业结构演进、竞争力及空间差异等,为目前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SSM分析方法是将某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以上一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参照系,将该区域在某一时期经济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区域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来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状态,评价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的强弱。在时间[0,t]内,研究区域初始期经济规模和末期经济规模为b0 和bt;更高一级区域初始期经济规模和末期经济规模为B0和Bt。同时,把该区域经济划分成j(j=1,2,3…,n)个产业部门,分别用bj,0、bj,t和Bj,0、Bj,t表示该区域和更高一级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的初始期与末期规模。

则该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内的变化率和更高一级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内的变化率为:

■ (j=1,2,3, …,n)

■ (j=1,2,3, …,n) (1)

将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

■(j=1,2,3, …,n) (2)

各偏离分量为:Nj= bj'×Rj为区域份额偏离分量,指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果按高一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发展应产生的变化量;Pj= (bj,0-bj')×Rj 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指区域第j产业部门比重与高一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增长相对于高一级区域标准产生的偏差;Dj=bj,0×(rj-Rj)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指区域第j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与高一级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Gj=Nj+Pj+Dj 为该区域在计算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总量;PDj=Pj+Dj为区域总偏离分量。计算结果分解如下:若用Kj,0 =bj,0/Bj,0,Kj,t = bj,t/Bj,t分别表示区域第j产业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高一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的比重,则相对增长率为: L=W×U。其中,W表示结构效果指数,U表示区域竞争效果指数。

■(3)

■ (4)

(二)数据来源

本文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年鉴(2004)》、《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2012年广东省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区位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把广东省分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四个区域。珠三角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含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西翼含湛江、茂名和阳江;粤北山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

三、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一)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指标分析

2003—2012年广东省与全国GDP数值及构成带入上述公式,得到2003—2012年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表,见表1。

1、从2003年到2012年,广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和全国水平基本持平。2003年全国三次产业比例为15∶52∶33,广东省三次产业比例为8∶54∶38;2012年全国三次产业比例为10∶45∶45,广东省三次产业比例为5∶49∶46。广东省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的原因在于该省第三产业发展较早,其所占比例在2003年就达到了38%,而当时全国第三产业比例仅为33%。十年来,全国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基本上呈现大幅量变的过程,而广东省第三产业已经进入到了结构升级和质量提升的阶段。从整体上看,目前广东省第二、三产业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产业结构比较高级化。

2、从区域份额偏离分量来看,三次产业的份额偏离分量均为正,说明都是全国性的增长部门,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为19764.84亿元。三次产业的份额偏离分量分别为329.08亿元、10846.39亿元和8589.37亿元,排列顺序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说明第二产业的增长份额最大,增长优势最明显。

3、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9147.38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分别为1928.39亿元、9908.87亿元和17310.13亿元,大小顺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说明广东省产业结构素质较好,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第三产业的偏离分量最大,结构优势明显,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

4、从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来看,广东省的竞争偏离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470.17亿元,说明广东省的产业竞争力较低。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分量皆为负值,分别是-502.07亿元、-237.04亿元和-4731.06亿元,大小顺序: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说明它们在全国缺乏竞争力。

5、广东省三次产业的总偏离分量值是23677.21亿元,其中由产业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为29147.38亿元,由区域竞争力带来的为-5470.17亿元。说明广东省对全国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大部分由结构优势带来,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将表1简化并计算结构效果指数W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标U后,得到各指数和分量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看出:首先,总经济增长量数值较大,但L<1,说明广东省经济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其次,总结构偏离分量数值较大,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且W>1,说明广东省朝阳产业、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所占比重较大,总体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再次,总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且U<1,说明广东省总体经济增长势头趋于降低,竞争能力减弱,经济地位将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的Shift-share分析图

以广东省各产业部门的竞争偏离分量Dj为横坐标,结构偏离分量Pj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绘制部门偏离分量图,见图1,第一、二、三产业皆位于IV扇区。以区域部门优势PDj为横轴,以份额偏离分量Nj为纵轴建立坐标系,绘制部门优势分析图,见图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位于I、II、I扇区。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较大,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且其绝对值小于结构偏离分量,说明该产业基础较好,但缺乏竞争力。图中其位置离坐标原点较近,说明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最小。第二产业基础好,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说明其经济增长是由结构优势带来的。其份额偏离分量和总偏离分量都为正值,说明经济发展前景更好。图1中其位置离坐标原点相对较远,说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于第一产业。图2中其离坐标原点较远,份额偏离分量最大。第三产业基础较好,其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但较弱的竞争力造成了负贡献。总偏离分量和份额偏离分量都为正值,说明发展前景和增长优势都较好,总增长优势更为突出。

四、广东省四大区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反映和分析四大区域产业结构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空间差异,计算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指标,见表3。

为进一步反应四大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影响的差异,计算广东省四大区域三次产业明细偏离—份额分析表,见表4。

就各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1、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均处于优势地位,合计使区域经济总量上升19316.23亿元。第一产业处于竞争劣势,第二、三产业均处于竞争优势。就其内部来说,第三产业最具有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2、东翼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合计使区域经济总量上升2280.52亿元。东翼地区三次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不具有竞争力优势。3、西翼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均处于优势地位,合计使区域经济总量上升2164.33亿元,略低于东翼地区。西翼地区的第一产业处于竞争优势,第二、三产业处于竞争劣势。4、粤北山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合计使区域经济总量上升1571.66亿元,是四大区域中最低的。

就各产业的区域比较来看:1、第一产业:珠三角的结构偏离分量最大,其次是西翼地区,略高于东翼和粤北;但是西翼地区的竞争力偏离分量最大,粤北次之,珠三角和东翼地区的竞争力分量则为负值。说明珠三角地区的第一产业和其他地区相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是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应把资源从第一产业适当转移至第二、三产业。西翼和粤北地区应大力发展第一产业。2、第二产业:就结构偏离分量来看,珠三角>东翼>西翼>粤北;就竞争力偏离分量来看,珠三角和粤北为正值,东翼和西翼为负值。这与珠三角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粤北地区近几年有较好的产业支持政策有关。3、第三产业:珠三角地区的结构偏离分量远大于其他三地,就竞争力分量来说,也只有珠三角地区的数值为正,说明广东省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绝大部分是由珠三角地区贡献的。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广东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大,虽然第一产业基础较好,但是所占比例较小,且增长速度慢,竞争力差,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缺乏优势,以区域外输入为主。第二产业的基础好,且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在三次产业中增长份额最高,相对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的总偏离分量最大,结构优势也最明显,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但是竞争力不尽如人意。就广东省内的四大区域来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数量多、经济规模大,和其他三地相比具有明显的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应继续巩固已有的成果,第一产业尽量向西翼和粤北地区转移。东翼地区的第二产业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西翼地区则以第一产业为主,粤北地区除已有的农业基础之外,也展示出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基于此提出下列建议:

(一)以技术为支撑转变工业增长方式

工业仍然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应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技术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尽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增量带动产业质量和产品结构的升级,鼓励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和高盈利率的上下游延伸,向产业的高端化发展。目前,广东省最主要的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的转变,促进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深化第三产业体制和机制改革

作为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第三产业应把其内部结构优化和体制改革作为着力点。改造和升级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意识、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深化产业内部体制革新,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全面进入第三产业领域,营造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督体系和调控体系,以第三产业的高质量稳步发展推动广东省经济快速增长和素质提升。

(三)促进产业升级与增进就业的协调发展

广东省不仅是第一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人口第一大省,因此经济发展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广东省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降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增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使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和区域分工

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现状来说,一方面应推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以珠三角区域的发展带动东西北三地发展;另一方面形成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加大对东西北三地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支持。只有珠三角地区迅猛发展,才能增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参与更大范围区域与国际竞争,进而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通过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把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促进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着力推进东西北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给予三地更多的项目支持与资金扶持,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南方日报,2013—2—27(A07—08)

[2]H.B.Chenery.Structural C-

han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

ess,1979

[3]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Dunn E S.A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 analysis[J].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0(6): 97—11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基于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特色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003)阶段性成果〕

(白雪,1981年生,辽宁抚顺人,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宣琳,1992年生,广东珠海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三)促进产业升级与增进就业的协调发展

广东省不仅是第一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人口第一大省,因此经济发展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广东省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降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增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使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和区域分工

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现状来说,一方面应推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以珠三角区域的发展带动东西北三地发展;另一方面形成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加大对东西北三地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支持。只有珠三角地区迅猛发展,才能增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参与更大范围区域与国际竞争,进而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通过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把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促进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着力推进东西北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给予三地更多的项目支持与资金扶持,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南方日报,2013—2—27(A07—08)

[2]H.B.Chenery.Structural C-

han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

ess,1979

[3]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Dunn E S.A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 analysis[J].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0(6): 97—11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基于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特色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003)阶段性成果〕

(白雪,1981年生,辽宁抚顺人,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宣琳,1992年生,广东珠海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三)促进产业升级与增进就业的协调发展

广东省不仅是第一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人口第一大省,因此经济发展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广东省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降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积极拓宽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增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使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两个方面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推进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和区域分工

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现状来说,一方面应推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以珠三角区域的发展带动东西北三地发展;另一方面形成产业布局的区域协调,加大对东西北三地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支持。只有珠三角地区迅猛发展,才能增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参与更大范围区域与国际竞争,进而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通过珠三角地区产业的调整与升级,把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促进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着力推进东西北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给予三地更多的项目支持与资金扶持,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南方日报,2013—2—27(A07—08)

[2]H.B.Chenery.Structural C-

han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 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

ess,1979

[3]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Dunn E S.A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 analysis[J].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0(6): 97—11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基于土地整治卓越工程培养的土地资源管理特色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003)阶段性成果〕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篇12

本文基于泉州市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数据指标,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出发, 结合泉州市“十一五”经济和发展规划,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泉州市三次产业GDP增长与人均GDP增长的关联关系, 并初定发展排序, 分析泉州市八大产业的投资与产值的关联关系, 并初定发展排序, 提出泉州市产业发展、结构调整重点和发展方向, 为泉州市重构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体系, 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或建设性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 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 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根据这一理论, 我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应有侧重, 并且三次产业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同时随时间变化和战略目标的改变进行调整。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着国家或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进而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七大在正确把握、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基础上, 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发展协调性,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上述目标, 最为关键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为此于2006年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泉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 大胆尝试, 锐于革新, 敢为人先,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在经济界被称为“泉州模式”;全市GDP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第一名, 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体系日臻完善、合理,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化不断迈进。但是, 相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泉州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仍有相当距离。泉州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低级到中级过度层次, 三次产业中一次产业的比例缩小, 且很不稳定;二次产业比例很高接近60%, 体现了工业化中期的水平, 但工业多以劳动密集型、外向型、加工型为主, 技术含量不高, 自主创新品牌少, 落后过剩产能多;第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 但发展仍很缓慢。在产业结构中,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与人均GDP成正比, 第三产业比重越大, 人均GDP一般也越高。经济学家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存在着“配第——克拉克趋势”, 即随着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都存在不断缩减的趋势;第二产业份额先是不断增加, 接着呈稳定态势;第三产业的份额则是不断增加。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例目前已占到GDP总额的80%以上。当然, 我们也要警惕第三产业失去一二产业支撑的过度虚涨式的增长。自“十五”以来, 泉州市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不断得到调整, 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趋势, 但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 差距甚远, 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且紧迫。

二、三次产业的增长与人均GDP增长的关联度分析

(一) 灰关联分析理论模型及原理

灰关联分析理论和方法, 一般用于解决多因素、非线形关系的决策项目, 并对一个发展变化着的系统进行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 即对各时间序列几何关系的比较。依据空间理论的数学基础, 按照规范性、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的原则,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确定参考数列X0与若干比较数列Xi之间的关联系数。把关联系数分散信息集中起来再作平均处理, 便得到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的关联度。利用关联度找出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据以作出发展和调整等决策的因素序列。

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1.对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即先分别计算出各个原始数列的平均值, 然后用各数列的所有数据除以该数列的平均值, 这样就得到处理后的参考数列X0和比较数列XI。设参考数列为X0 (T) , 比较数列为XI (T) (I=1, 2...P) ;

2.计算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同期的绝对差。公式为:

X0i (T) =︳X0 (t) -Xj (t) ︳, j=1, 2...N

令 △max (1≤j≤p) max (1≤i≤n) {△0k (t) }

min (1≤j≤p) min (1≤i≤n) {△0k (t) }

3.由计算公式:L0i (T) = (△min+p△max) / (△Xij+p△max) 计算关联系数 (p=0.5)

4.计算关联度:y0i (t) =1/n*∑L0i (t)

5.根据计算出来的关联度, 对影响系统的各因子进行排序分析。

(二) 以泉州市产业发展及现况数据构建模型分析

1.

以泉州市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2年即2001——2007年的各产业的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指标构造数列, 进行灰度实例分析。计算并编制泉州市人均GDP与各产业影响灰度系数和排序表。

资料来源于泉州市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并加工生成。

由上述关联分析及排序,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三次产业中, 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人均GDP贡献最大, 但对人均GDP增速影响比第三产业小;第三产业对人均GDP影响的增速最快, 且关联度更高;第一产业对人均GDP影响越来越小。泉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调稳第一产业, 调优第二产业, 调增第三产业。尽管第一产业对人均GDP影响和贡献越来越小, 但农业的基础地位非常突出, 敏感度高, 泉州农业基础一直比较薄弱, 因此, 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利用工业反辅农业十分必要。本人认为山地多、可耕地少且交通不太发达的泉州, 完全靠外运粮食来解决大量外来工的吃饭问题, 不是长久之计。因此, 保持农业一定增长速度是适宜的。第二产业对人均GDP影响和贡献最大, 但其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程度, 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也已很高, 保持其发展势头, 并致力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要点。从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来看, 泉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还高, 说明泉州的经济发展已到一个关键时期,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逐步提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提高全市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应成为结构调整的重头戏。

2.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主要产业产值的灰关联分析

投资结构是指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各类项目上的分布及比例关系。从投资的产业去向的分布看, 指投入在各产业资本数量的比例。投资结构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它不仅影响经济总量, 而且直接影响和决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在结构上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投资, 社会资源通过投资来实现具体的配置和产业分布。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动态变化, 是影响和决定及实现产业结构形成、演进的基本动因和手段。笔者选择泉州市八大主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各产业产值进行灰关联分析。

资料依据为泉州2001—2007年农业、传统五大工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产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 (以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例证) 。见表3。

从表4对八大产业的产值与投资额的关联系数和排序看, 工业产值关联度最高 (达0.85) , 其中传统五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出关联度较高, 说明传统五大产业对泉州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影响很大, 纺织服装、鞋帽和运动类产品仍是泉州市创产值强势产业, 今后应稳定其发展, 酌情增加投资;其次是服务业, 服务业投资对社会生产总值的影响总量看不是很高, 但效率高, 直接影响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应作为今后增加投资和发展的一个重点。新兴的石油化工, 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创造产值的增长幅度最大, 应作为大力扶持和投资的产业;新兴工业中电子类虽然有一定增长, 但由于技术力量还较薄弱, 与厦门、福州等城市无法比拟, 为避免产业趋同, 可以不作为重点来发展。最后是农业, 农业的投资近几年呈现下滑趋势, 因其基础地位和敏感度高, 应引起政府重视。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与方法, 编制上述八大产业投资与产值灰关联系数和排序表。见表4。

3.综合分析:

泉州市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带动。一般说来,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个源动力。消费是起始力量, 也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依靠消费带动生产和经济增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是泉州市调整供需结构, 进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毕竟受诸多因素限制, 尤其在出口限制和竞争更为激烈情势下, 外向性产业将对经济拉动作用会逐步减小。在三次产业中, 按照调稳农业, 调优第二产业, 调增第三产业的思路和策略, 进行战略布局和安排。在产业内部关系调整中, 继续向制造业投资, 但对传统产业投资力度应有所减缓, 主要工作重点在于对其改造、转型和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生物制药等) 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 这两个产业对产出效率较高, 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最大。当然, 对农业的投入也不能减少, 原因不再赘述。泉州市经济外向性特征明显, 受到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冲击和挑战都很大。近年来, 由于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猛涨, 粮食短缺, 美圆贬值加剧, 加上欧美对纺织品和食品类等实行进口限制和提高标准, 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使得泉州市外贸出口下滑。这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应及时抓住市场变化的有利时机, 切实推进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和剩余产能, 加强技术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和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名牌, 提高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结论

通过对泉州市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 为泉州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提供了较为科学意见和建议。本课题研究表明:泉州市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GDP总量和人均GDP的影响和贡献最大, 第二产业是泉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 需要继续稳定进行投入;第三产业潜力巨大, 且日益凸显其活力, 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注重改造传统服务业, 大力实施现代服务战略, 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泉州港口为依托, 强化闽台港奥经济联系和对外辐射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垄断性行业的竞争,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保险、投资和担保市场。论证并提出了“调稳一产、调优二产、调增三产”的结构调整思路和策略。论证分析了八大产业与投资之间的关联关系, 提出了将来发展的重点和调整改革的方向性意见或建议。

摘要:本文以泉州市各产业发展数据为例, 运用灰关联理论模型进行计算三次产业对人均GDP的关联度, 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与各产业产值的关联度, 提出泉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和产业发展与产业投资的重点和战略方向选择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关联分析,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公仆.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J.毕斯等.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3]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4]张沛.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5]陈立文.河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1, (2) .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2.

[7]胡新艳.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 2008, (5) .

[8]纪宝成, 杨瑞龙.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高校培养机制下一篇:吊装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