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结构变化

2024-05-15

区域结构变化(共11篇)

区域结构变化 篇1

本刊讯近年来, 随着陕西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全省区域工业分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被人们认为是工业经济落后的陕北地区, 如今工业增加值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快速提升, 榆林市连续2年工业增加值居全省之首, 延安市近年来工业增加值也稳居全省第三位。2010年一季度, 榆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速又居全省第一位。

在人们的印象中, 西安市的工业经济在全省各市中一直占据“老大”地位, 然而数据显示, 其地位正受到挑战:2009年, 陕西省各市工业增加值排序中, 榆林市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24.8亿元, 位居第一;西安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25.33亿元, 位居第二, 延安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83亿元, 位居第三;其后分别是宝鸡市和咸阳市。

业内人士指出, 榆林市近两年工业增加值之所以能够位居全省第一, 在于其能源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 以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经济开发区为龙头, 坚持“煤向电力转化, 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 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总体思路, 引进和建成了一批重大能源化工项目。以国华煤电一体化、兖矿煤制油、新兴DMTO、沙索煤液化等为代表的项目都取得了实质进展, 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快速向基地聚集。

10多年来,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投资累计完成1000多亿元, 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 以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同时, “三个转化”已见成效, 初步形成了循环型能源化工工业体系。

同样地处陕北地区的延安市,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大力发展能源工业, 制定一系列优先发展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的方针、政策, 集中一切力量, 加大投资, 滚动发展, 使石化、煤炭等能源工业异军突起, 一跃成为延安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主要源泉。延安的工业增加值也从2001年开始超过关中工业重镇宝鸡市, 稳居全省第三位。

对于陕西省工业经济区域分布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 陕北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推动全省工业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 也标志着陕西省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当前, 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健康发展, 陕北的国家重要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迅猛崛起, 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稳步推进。陕西省工业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 必将深刻改变陕西省工业经济区域分布, 也将为陕西省工业加快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累丰富的经验。

区域结构变化 篇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异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激化,全球性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较为深入,研究成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学者观点,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驱动机制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作 者:陆晓波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年,卷(期):“”(16)分类号:N8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因素 机制

区域结构变化 篇3

变化一 降低了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要求

空间定位能力作为地理学科一项基本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近年来对这一能力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在:区域信息增多,定位难度降低;已知区域增多,未知区域减少。

变化二 命题上“弱化了知识,强化了能力”

据统计,近年高考中区域地理部分纯知识性考查的试题在题量和分值上均呈下降态势,而能力考查的试题相对增多。能力考查具体表现在:命题者提供较为丰富的区域背景材料,围绕区域某一典型或独特地理现象设问,综合考查同学们深度解读图文材料、精确提炼有效信息、科学加工处理信息,进而合理解决区域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6(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青藏高原为背景,考查区域风沙灾害的沙源形成和起沙原因。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尽量结合材料,避免脱离题干图文信息而进行套路化(或模式化)答题的行为。(1)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错那湖地处青藏高原,周围多山地,地域较封闭。从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判断,其沙源主要来自本地。读图推理分析,由于东北部多河流注入,带来的泥沙多且易堆积,加上冬春季河湖处于枯水期,因此部分河湖浅滩易裸露,成为本地主要沙源。(2)起沙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二是动力条件。物质条件:沙源丰富(上题已分析)且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气候高寒且冬春季干燥,植被稀少);动力条件:冬春季西风强盛(主题干文字材料信息)且湖面无阻挡(图中信息)。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露出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无独有偶,类似试题在2013年高考中亦有呈现,且试题情景中的材料信息在解题中的重要性表现更为突出。

例2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解析 本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为背景,考查影响鱼类繁殖的自然条件。高考结束后部分师生纷纷“吐槽”,认为这是一道生物试题。的确,此题若单纯从地理角度思考有一定难度,但是同学们若能首先充分解读主题干区域背景材料,并提炼出相关有效信息点“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鱼类资源丰富”、“体型最大的淡水鱼”和“肉食性鱼”,然后进行信息整合处理,即将“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与“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组合,“鱼类资源丰富”与“肉食性鱼”组合,最后得到答题要点也似乎不难。

答案 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丰富,为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综上,建议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两点:一是构建心理地图,但可适度降低深度和难度;二是增强对试题中区域背景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处理和应用能力。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5)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1、2题。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8、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3、4题。

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4.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5. 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据此回答问题。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提示:从区域气候、地形、水文等角度分析。)

1~4 DCBC

5.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区域结构变化 篇4

关键词:区域创新力量,因子分析,创新力量综合分数,空间溢出

引言

在进入新世纪之前中部地区各省份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中部崛起”的区域性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中部崛起促进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将培养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端技术产业园区、综合交通运输基地的功能目标。除了上述的国家级发展规划以外,中部地区各级政府还提出了如武汉、太原、郑州等区域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或经济圈发展规划。中部地区正通过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政策积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区域创新”正是这些计划共同强调的内容之一。因中部地区是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高的地区,所以对提高区域创新力量的必要性也会有疑问。最近中部各地区将推行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定为主要发展目标。为了顺利地达成此目标,还需要提高区域创新力量。因此,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亦是这些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将“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来提高创新力量”作为区域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不少的国内城市也将其视为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2,3,4]。尤其是在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更加强调区域自发性成长的背景下,提高区域创新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对于构建合理、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系统也将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对提升区域创新力量的战略方向进行更为明确的设定,我们首先需要对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力量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基于此,本文以中部地区84个地级市和省直管的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对于2004~2014年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力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作出能够说明创新力量的变量后,对它们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区域创新力量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将各因子分数综合起来,得出各城市不同时期的区域创新力量综合分数。最后,通过空间集群分析对于在中部地区是否存在创新力量的集群以及此变化如何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1 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力量的主要内容

为了对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力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有必要首先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由此不仅可以对区域创新力量本身的概念和内容进行说明,还能够据此提出与分析内容相对应的各主要说明因素。Cooke[5]的研究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企业、研究所、大学、政府机构等各创新主体在从创新基础、制度环境及创新奖励等因素所构建的体系里面,通过系统性的互相沟通来提出创新的系统”。Cooke和Lundvall等学者通过将1980年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产业区域理论等互相结合,最终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基于Romer[6]、Jaffe[7]等学者的研究所构建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不仅指出了依赖于资本和劳动因素增加的区域发展模式的缺陷所在,还对通过区域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而得出的区域知识产出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此外,Cooke和Morgan[8]将区域创新体系构成因素区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因素。主要上部结构因素包括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内外部环境及制度等因素。下部结构因素包括研发人员数和高校教员数等人力资源相关因素及大学、研究所等物质因素。在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时,两个因素都将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下部结构可以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构建水平如何进行解释,与此同时,上部结构因素能够对下部结构的管理水平如何进行说明。当对区域创新力量相关的主题进行实证分析时,因为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解释的明确性问题,一般针对下部结构因素以及上部结构的经济特性因素进行分析。

来源:Cooke和Morgan(1998)整理得来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是根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河南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江西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中国区域经济年鉴》整理得来。研究对象是中部地区84个地级市和省直管的县级市。

此外,本文通过使用SPSS18.0软件对2004年、2009年和2014年中部地区的10个创新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通过分析互相有关的多数的变量之间的共分散关系来作出新的主因子的方法[9,10]。因子之间关系互相独立,且它跟回归分析不同,它不区分因变量和自变量。此外,我们通过因子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各因子的分数。则通过利用此,也能够更加明确地解释各城市的创新力量水平。为了作出因子,通常适用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共同因子分析(Common Factor Analysis)和最大似然因子分析(Maximum Likelihood Factoranalysis)法,本文通过利用主成份分析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中部地区内各个区域单元的分数,并且按照特征值(Eigen Value)大于1的标准提取主因子。以Verimax旋转后的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与主因子进行加权,最终得到3个年份各区域的创新力量综合分数。通过此,对于中部地区内各城市的创新力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X为变量、为各个X变量的均值、f为公因子、ε为特殊因子、α为公因子上的载荷。

公因子f出现于每一个经济变量的表达式中,它是每个变量都有的公共因素;每个公因子对至少两个以上的经济变量应有作用,否则它就将归入特殊因子。每个特殊因子仅出现于与它相应的第i个变量的表达式中,它只对这个变量起到作用。α为某一个公因子能够说明的某一个变量的程度。

此外,通过旋转因子最终能够产出因子行列。通过利用这一行列以及能够区分变量的共分散和独自分散的回归分析来我们能够得到因子分数。如下公式Sim的为因子分数。

式中:Sim为i区域的m因子分数、Dij为i区域j变量(Variable)的标准化变量(Variate)、Ljm为对m因子j变量(Variate)的载荷量、Sij为i区域j变量(Variable)的变量(Variate)、Uj为j变量(Variable)的独自变量(Variate)比率。其中,变量(Variate)是指研究者对各变量赋予某种加权以后能够得到的变量(Variable)的线性组合。

最后,我们除了因子分析以外,还通过Getis-Ord Gi指数来判断创新力量的集群与否。Getis-Ord Gi指数是能够测定在某个区域里面是否存在集群的一种方法[11]。正面Getis-Ord Gi指数意味着热区,某一个地区的其值相对高说明这一地区是更加强的热区,相反地,负面Getis-Ord Gi指数意味着冷区,其值相对低说明这一地区是更加强的冷区。如果在某个区域某个变量的Getis-Ord Gi值与周围区域的其值一样高的话,这一区域就是热区(Hot-spot)集群,相反地,就是冷区(Cold-spot)集群。Getis-Ord Gi公式为:

式中:xj为变量、wij为i和j区域之间的空间加权、n为区域总数、X珚为平均、S为标准差。

3 中部地区创新力量分析

3.1 变量解释

为了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的区域创新力量的时空变化,参考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结果[12,13,14,15],最终选择10个创新相关变量,搜集整理了2004年、2009年、2014年的中部地区8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资料。此外,经过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有关的文献综述过程,最终选择上述的变量。在可获取更加具体的创新力量有关因素的基础上还参考了Cooke等[16,17]的创新体系因素和欧盟2005年所适用的EU创新指数(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18]。这些变量大体上区分为人力和物质创新力量以及创新有关产业的集聚经济水平等3个部门。此外,为了合理的衡量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所有变量进行了Z分数标准化。具体内容参考如表2。

注1.通过使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地址勘查业等5个行业从事者资料来计算出知识有关行业特化系数。但2005年提出的统计资料因数据不全而只适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资料。注2.2011年8月安徽的巢湖市的城市等级由地级市降级为合肥市下属的县级市。为了保持研究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将2004年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资料与合肥市的资料进行了合并。

3.2 因子分析结果

本文分别对2004年、2009年、2014年的10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选择KMO(K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并且采用Verimax法旋转。通过KMO检验不仅可以知道在各变量里面是否存在共同因子,且也能知道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如何。此结果在0.6以上的时候才有分析意义。此外,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说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5的时候才能进行因子分析。特征值大于1表示一个因子能够说明一个以上的变量。最后,通过利用Verimax法来旋转因子后能够更加明确因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可知:(1)2004年、2009年、2014年的10项变量的KMO值各自为0.851,0.802,0.795,检验结果表明对因子分析的可行性问题不大。(2)2004年、2009年、2014年的10项变量的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P值均为0.000,即小于显著水平0.05。(3)2004年的数据中提取了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82.420%,2009年的数据中提取了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79.816%,2014年的数据中提取了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77.579%,这说明主因子包含了10项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提取3个因子是合适的。最后,采用Verimax法旋转后得到2004年、2009年、2014年的因子载荷矩阵。载荷越大越能够充分地说明某一个变量的分散,即某一个因子会更加充分地代表并说明某一个变量。

(1)2004年的区域创新力量有关第一主因子在X1、X2、X4、X9和X10五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二主因子在X3、X7和X8三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三主因子在X5和X6上有较大载荷。

(2)2009年的区域创新力量有关第一主因子在X1、X2、X9和X10四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二主因子在X6、X7和X8三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三主因子在X3、X4和X5上有较大载荷。

(3)2014年的区域创新力量有关第一主因子在X1、X2、X6、X9和X10五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二主因子在X4、X7和X8三个指标上有较大载荷。第三主因子在X3和X5上有较大载荷。

与上述的分析可见,各年的第一主因子一般能够充分地说明区域创新有关行业的集聚经济和人力创新力量水平。与此同时,各年的第二个主因子也能够较为充分地对创新力量提高的政府财政支持和物质创新基础水平进行解释说明。最后,第三主因子能够说明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区域的物质创新基础水平。但它与第一和第二主因子相比,每一年的构成主因子的变量不太一样。

3.3 创新力量综合分数

通过主成分分析而得到主因子之后,经过运用回归法,以旋转后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与主因子进行加权,最终得到了2004年、2009年、2014年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力量综合分数。此外,在3个主因子之中,第三主因子因各年的构成主因子的变量不太相同而对说明主因子的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的限制。由此,本研究针对第一、二主因子以及个主因子的综合分数进行了分析。

(1)第一主因子能代表区域创新有关行业的集聚经济和人力创新力量水平。2004年的结果表明,各省的省会及此邻近城市的主因子1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一些。2009年的结果呈现出在中部地区大部分城市的主因子1的发展水平相当高,与2004年的结果相比,对主因子1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相对缓解了一些。2014年的结果表明,以各省会和城市群为中心主因子1的分数相当高。然而,城市之间的差异比以前稍微拉大了一些。

(2)第二主因子能代表对创新力量提高的政府财政支持和物质创新基础水平。2004年的主因子2的分数在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北省的黄石市和江西省的鹰潭市等部分城市相对较高一些。除了这些城市以外,包括省会城市,其余城市的主因子2的发展水平不算高。2009年主因子2的分数在各省会城市和全山西省地区相对高一些。通过主因子2能够推测出地方政府对提高创新力量的努力程度。由此,通过2009年的结果能够间接地看出当时山西省地方政府对提高创新力量的努力要比其他中部地区更大。此外,2014年的结果表明,在中部地区主因子2的水平大体上呈现出拉平的趋势。然而,江西省南部地区的分数上升幅度相对高一些。

(3)将第一、二和三主因子的分数综合起来,最终提出了创新力量综合分数。最近10年中部地区的综合创新力量不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逐渐缩小了地区之间在创新力量方面的差异。不过综合创新力量还是以各省的省会城市的发展为主,这一事实相当符合于2009年国务院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年国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各省有关部门提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太原经济圈规划》及2007年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的《武汉城市圈发展总体规划》等中央政府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及中部各省的发展规划采取的成长极战略内容。

4 中部地区创新力量集群分析

在这一部分通过对上述的各年分的创新力量综合分数进行空间集群分析来间接地测定出创新力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水平,分析结果如图1。

通过2004年和2009年的分析结果我们能够猜测到,因由本世纪初期开始的一系列中部发展规划发挥的作用而在中部地区呈现出一定水平的区域创新力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然而,在2014年的分析里可以确认还是以各省会城市为主形成了空间集群现象,则通过将2014年的结果与以前的结果做比较能够得知区域创新力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比以前缩小了一些。尽管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力量大体上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但对空间方面的正面溢出效应还是不算大。这一事实能说明在中部地区区域间创新有关网络形成水平还是不太高。由此,后续在推行相关政策时,对于构建创新有关各种部门的区域间网络还需要有深度的探讨。网络城市理论是最近受到许多区域有关研究者的欢迎的城市理论之一。Batten(1995)[19]等学者提出的网络城市理论与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的成长极理论不太相同。成长极理论强调拥有多种功能的大规模首位城市,但网络城市理论不太重视单一城市的规模和功能,它更加强调各城市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功能的互补关系。为了达成对创新力量的网络外部效应的极大化,即空间溢出效应的极大化,后续还需要对以网络城市理论为基础的区域创新力量发展战略进行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以中部地区地级市和省直管的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对于2004~2014年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力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探讨。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的主因子成分均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区域创新力量的影响进行一定的说明和解释。如各年度的第一主因子能够对区域创新有关行业的集聚经济和人力创新力量水平进行充分的说明。第二主因子则可以较为充分地对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力量的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和创新基础水平等要素进行解释。第三主因子则能够从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区域物质创新基础层面对区域创新力量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说明。以上这些也表明区域创新力量的提升需要城市和区域政府从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等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推动。

分析结果还表明,2004~2014年中部地区的创新力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区域创新力量正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并成为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中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创新力量的差异却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这也说明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的区域创新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我们还通过对各年份的创新力量综合分数进行空间集群分析的方法对创新力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间接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最近10年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力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对创新力量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在与区域创新有关网络的构建水平方面较为薄弱等原因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后续研究中还应从网络城市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形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部门间、区域间的有效网络等问题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区域结构变化 篇5

人口分布的格局变化

根據各县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共划分为四类:人口快速集聚区、人口平稳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疏散区。

人口快速集聚区。总人口平均增长率大于3%,同时净迁移人口占总净迁移人口的比例大于5%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三市市区。

人口平稳集聚区。总人口增长率大于零,同时净迁移人口所占比例大于零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长株潭城市群三市市区之外的核心区范围,包括:望城全境、长沙县、浏阳、宁乡、醴陵、株洲县、湘潭县、湘乡市等部分区域。

人口稳定区。人口总量变化不大,流动人口表现为净迁出,但是户籍人口增长稳定,故人口总量变化稳定。同时满足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大于零、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大于1%、净迁移人口所占比例小于零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周边地区。包括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株洲县、湘潭县、湘乡市等的部分地区以及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即近核心区与远核心区。

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变化趋势

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处于45%-50%,随着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在今后20年内将出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发展态势。2030年城镇化水平有望突破80%。从人口密度分布来看,长株潭城市群集聚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集聚态势将越来越明显。

此外,城镇化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区位较好交通便捷的城镇,经济要素的流入加剧,“集聚”作用加强,经济发展加快,形成集聚的形态。而区位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减慢,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将进一步拉大。

未来城镇化空间格局的调整思路

优化和整合长株潭城市群核心都市经济区。进一步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积极引导外来人口在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集聚,重点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针对长株潭内部各城镇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今后应着眼于全球化和大区域的竞争,加强内部的分工与合作,明确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在国家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外功能与对内功能相区别,协调互补,错位发展,减少内耗,努力提高整个城市群的区域综合竞争力,树立良好区域形象。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

重点开发东西两翼的近核心区。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承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以及珠江三角洲产业的转移,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延伸产业链和附加值,加快人口和产业在东西两翼的空间集聚。加强东西两翼区域中心城镇的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镇,加强区域的经济整合,增强中心城镇的核心辐射力。

扶持远核心区地区的建设,带动南部山区发展。重点建设茶陵和炎陵中心城区,通过加强道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提倡产业的跳越式转移,避免在生态环境脆弱区进行新的开发和产业转移。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生态建设、旅游等产业,带动南部山区特色产业开发。

人口与城镇化的区域格局构想

核心区:通过对核心区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构建成为高密度、高效率、现代化的城市群地区。长株潭城市群2010-2030年新增总人口的70%左右继续向本区集聚,区域年均增加30万人左右。2030年总人口达1600万人左右,约占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的76%;城镇化水平达87%左右。

近核心区:通过对核心区东西两翼产业集聚带的重点开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部分流动人口,总人口保护相对稳定并略有上升,集聚长株潭城市群2010-2030年新增总人口的25%左右,区域年均增加10万人左右;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2030年总人口为400万人左右,约占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的19%;城镇化水平约为50%左右。

远核心区:本区域总体上属于限制开发区,要引导农村人口向近核心区和核心区转移和进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定居;主要采取据点式开发、集约化发展的模式,稳步推进城镇化,重点发展茶陵和炎陵中心城区。本地区总人口年均净减少5万人(20年共减少100万人),2030年总人口为100万人左右,约占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的5%。2030年城镇化水平约为40%。

区域经济环境变化与中小企业发展 篇6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已初步建立起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环境, 这种以区域经济模块式为特点的发展方式, 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整体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要求, 特别是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区域经济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1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环境变化的特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差别拉大

纵观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从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的, 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构成, 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目前, 我国先后建立起以长三角地区经济、珠三角地区经济、中部地区经济、京津冀都市圈的环渤海经济区、东北地区经济、西部经济大开发等比较大的区域经济, 而且还建立了深圳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具有经济引导作用的区域经济。但是也应该看到, 区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 由于地理、资源、人文、历史、基础设施等一些原因的影响和制约, 经济发展状况是很不均衡的, 客观上形成了区域经济的特色与差别。这些特色和差别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经济基础环境、经济结构布局、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策略等方面, 势必会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这种差别不仅仅会形成一种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 同时也会吸引大量不同投资者的介入, 形成区域特点的生产经营企业群体来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1.2 区域经济市场在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扩大和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种以地域为特点的区域经济也逐渐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市场概念的变化, 不仅使我们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同时也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区域间的协作和横向联合, 形成互利共赢协调发展。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而且有利于经济流向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使更多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区域经济市场的扩大不仅仅只反映这些形成区域的经济范畴, 还包括与之相联系的构成区域的经济或者称之为过渡区域经济, 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 亟待我们开发利用。

1.3 区域经济特色发展格局仍将成为主流

就前面所提到的六大区域经济来看, 每个区域经济都有各自的特色, 其发展规划和进程也各不相同, 如何保持每个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 并且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是每个区域经济体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和经验, 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高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生一大批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种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也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延伸, 逐步遍布所有经济区域。二是特色区域经济增长使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聚集在了这些地区, 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 随着区域经济走向均衡化、一体化, 这种形态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三是人才的流动越来越广泛, 会有更多不满足现状和有抱负的人才将流向新的经济发展地区。

1.4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发生变化

我国的经济改革发展总的规划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长期战略也有中短期策略, 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发展实行了不同时期, 不同区域的不同政策, 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 今后的一个时期, 中西部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也会向中西部经济发展倾斜, 无疑这将为众多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

2 区域经济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因为中小企业的产值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还因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最大的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是国家经济状况的表现, 还是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展现, 因此,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更优惠的经济环境是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当看到,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不稳定, 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组织、机制、经营导向、科学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先天不足, 使得企业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时弱不惊风, 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受到冲击, 甚至破产倒闭。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 在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上, 在对经济环境机遇的把握上明显存在缺陷, 也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中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市场也主要依靠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繁荣, 如果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就很难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也很难得到发展。

近两年以来, 我们虽然遭受了国际经济危机的打击和影响, 但我国的国民经济并没有因此遭受重创, 党和国家据此做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2010年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要以扩大内需, 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 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 优化产业结构, 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计划也成为实现经济发展向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制定的4万亿投资计划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 这些经济政策战略的变化不仅为中小企业指出发展方向, 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3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域经济环境变化来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大都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得以生存和发展, 这必然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虽然区域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基础, 但中小企业还需要依靠自身的改革和与区域经济环境的有效结合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 这里关键是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根本问题。

(1) 要解决好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 至今没有真正得以解决, 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信任度受到质疑, 虽然, 国家银行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也出台了一系列适合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信贷政策, 但对中小企业风险控制的基本政策并没有改变,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因此,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经济优惠政策, 争取政府的扶持的基础上, 仍需主动寻求自己的融资之路。新的经济发展地区, 国家往往都会给定一些优惠政策, 特别是金融政策。利用这些政策, 各级政府、各类金融机构可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投融资机制, 这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例如贴息政策就是政府对中小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 在区域经济范围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 或者建立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中心”, 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 坚决走科技兴业、创新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受“金融海啸”冲击之后的环境变化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契机, 同时使区域经济的科学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要认清目标, 把握好发展契机, 坚持科学化发展, 不断争取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 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3) 把握市场。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做了调整, 使区域经济市场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特别是扩大内需政策的制定, 中国城镇化发展目标, 使国内市场一下变大,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调整使产业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将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大都集中在第三产业, 恰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 要坚持与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相适应, 不断提升自己。

(4) 要解决好人力资源的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全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 人才问题也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中小企业被公认是人才方面的弱势群体, 自然与中小企业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分不开的, 这极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改变会吸引大批人才流向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中小企业应转变观念, 突破传统束缚, 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 让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 有精神的人才参加到中小企业之中,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管理才能, 促进企业的科学进步和发展。

(5) 在进一步解决好发展方式转变基础上, 还要把组织结构调整做好。经验告诉我们, 走缔结战略联盟, 聚集发展之路是有广阔前途的, 通过东西部合作, 产业有序转移, 建立与大企业产业链经济联系等实现特色优势、资源整合, 来达到共同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任务的进一步落实, 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条件, 也为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 只要我们积极做好有利工作, 就一定能够使区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共同受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敬华, 祝尔娟, 臧学英, 王欣, 张玉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刘晓午.经济危机为纠正扭曲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带来契机[N].中国经营报, 2009, 4.

区域结构变化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2.3%,位居全球第二,人均GDP达到4.19万元(约6767美元)。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简单计算发现,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69.9%、69.5%、69.3%;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1.1%、68.3%、55.2%。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其他地区差异很大,仅仅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从城乡人均收入看,2013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74.4%、60.9%和53.2%,但1985年这3个指标分别为104.5%、80.0%和72.5%,说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在扩大的。应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地区收入差距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且扩大的势头得不到遏制,长期内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研究收入差距的地区层级有4种不同的层次:基于居民个人收入的研究,基于各县市收入的研究,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和不分城乡的省级数据研究。前两种层次的研究数据获取非常困难,只能利用个别年份的住户调查或县市调查数据,收入差距的连续时间趋势研究基本没有可能。后两种层次收入差距的测度精度方面相对于前两种差了很多,但由于可以理想地获得连续年度的数据进行不平等的时间趋势分析,因而被大量地应用到经验分析中,尤其以不分城乡的数据研究使用频率最高(万广华,2006[1])。关于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普遍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而较近期的研究发现了2006年之后有下降的迹象(陈自芳,2014[2])。一般认为我国目前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地理位置、分权、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劳动力迁移、城镇化、国家相关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改革与发展内容的多种因素,差距程度未来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有研究对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侧重于城乡收入差距,而对区域收入差距多是沿用传统的东中西3区域划分方法,而根据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4区域划分方法似乎是更合适的选择。本文应用GE指数测度地区收入差距并进行4区域分解分析,然后探讨地区收入差距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政策提供借鉴。

1 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理论界采用的收人差距测度指标主要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库兹涅茨比等,这些指标各有特色,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我们选择广义熵指数即GE指数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由Shorrocks(1984)[3]发展的、可用于分解的一般表达公式为:

其中,上式中,y是收入向量,yi是第i个单位的收入,n是单位数,μ是yi的平均值,f(yi)是第i个样本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参数c反映对收入转移的敏感程度。当c=1,GE指数便是泰尔T指数;c=0时,GE指数是泰尔L指数。对于c的任意取值,I(y)均可以进行相应分解。假定外生给定的组数g共G组,可以将GE数分解为组内不平等和组间不平等:

其中,此处的wg值视c而定,

其中,代表第g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n重。wgI(yg)/I(y)为第g组不平等对总不平等指数的贡献程度,I(μ1e1,K,μGeG)/I(y)为组间不平等对总不平等的贡献程度。

GE指数越大,就表示收入差距越大。当c=1时的泰尔T指数和c=0时,泰尔L指数计算结果变化非常一致,它们在刻画居民收入差距时是等价的。为了简单处理,在此我们取c=0,即计算泰尔L指数。此外,在计算区域收入差距时,GE指数可以考虑人口权重(如上式中的f(yi)),也可以考虑收入权重,也可以不考虑权重,权重指标的选择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区域差距是否受到人口、收入分布的影响。不同方法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有许多学者在研究区域差距时不考虑人口权重,我们采用不含人口权重的泰尔L指数方法。

2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测度结果和分析

研究地区收入差距可以选择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等发展类指标,也有使用人均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等收入类指标。由于发展指标存在着重复计算和忽视再分配效应等问题,相比较而言,收入或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更适宜成为研究地区收入差距的首选指标(Lee,2000)[4]。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1985~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数据。但选用省级数据研究时缺乏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省人均收入,我们选择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人口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计算得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1985~2008年数据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各期,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把原始的环比消费价格指数CPI转化为1985年为基期的定基价格指数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平减。在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数据方面,重庆缺乏1985~1995年数据参照相应年度四川省数据进行补充;河北、浙江、陕西1985~1999年数据缺失,吉林2001~2004年的数据缺失,运用《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上的农村人口数据除以相应年份的各省总人口得到农村人口比重,1减去农村人口比重得到城镇人口比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城乡使用统一的价格指数。陕西缺乏1985~1993年的农村CPI数据,用该省的总价格指数填充。

2.1 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分析

计算结果见表1。为了清楚地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根据表1的泰尔指数绘制了全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1。可以发现,从1985年开始,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总体而言是波动中不断扩大的,在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后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具体来讲,1985~1989年间,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到1990年收入差距略降后,差距程度继续上升,直至1995年。然后,又呈现了1995~1998年的下降趋势,但在此之后,居民收入差距的大体扩大趋势持续至2006年。2006~2013年,收入差距呈现了较长时期的下降趋势,2013年泰尔指数为0.0655,大体上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2.2 全国省级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分解分析

初步分析了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后,根据前述的分解方法探讨区域收入差距的地区来源与构成。我们把全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分解为四大地区内部的省际差距以及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分解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由《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计算得出。

从四大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34.43%下降到2013年的15.28%,样本期内平均为23.72%。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很小,变化也无明显规律,样本期内均值分别为0.65%和0.96%。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但低于东部地区,其变化趋势与前3类地区不同,2002年之前波动中趋于下降,然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15.23%。四大区域之间差异对全国收入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1985~2002年间从41.78%提高到73.75%,但2002年之后似乎有下降迹象,可能是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显示了一定的作用。可见,中国的收入差距仍然主要体现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区域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不均衡的表现,因此,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可以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分析。除了客观的地理区位因素外,一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固然与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有关,但与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我国政府先后确定的14个开放城市和4个经济特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对东部地区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外资利用等方面又给予了一系列的特殊政策优惠,使得东部地区得以借此契机迅速加快了自身经济的发展。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4年“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先后开始实施后,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改革和扶持力度,尽管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先发地区在整体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而中西部地区旧有的制度安排的惯性运作渐趋沉淀,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3.2 物质资本投入

索罗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人均资本拥有量决定了人均收入水平。哈罗德———多马模型解释了收入增长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是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收入差距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投资差距与收入差距存在着密切联系,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差异导致了产出差异。虽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对中西部地区资本投入有所增长,但东部地区也由于地区较强的自积累能力和大量外国资金的流入,地区之间差距仍然较大。2013年,人口占全国38.2%的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41.2%,而中部人口占全国的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23.5%,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24.1%,东北人口占全国的8.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11.1%。从人均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仍然偏低。

3.3 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且同时还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显著地影响着地区收入差距,这已得到了大量相关研究的证实。然而,中部、西部地区教育年限反映的人力资本水平普遍较低。从各地区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来看,2013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69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有13个省份,除了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外,安徽、江西与河南3个属于中部地区,其余的9个都是西部地区省份,分别是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而东部地区以就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衡量的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所以,缩小地区差异要通过在中部、西部配置更优良的教育资源才能实现。

3.4 对外开放程度

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区位优势和相对较少的优惠政策,在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其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以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作为基础,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目标。尽管近年来这种现状已有所改变,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仍低于东部地区,2013年进出口依存度高于30%的9个省区都在东部,而低于10%的9个省区都在中西部。从进出口总额与全国的占比来讲,人口全国占比38.2%的东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高达84.6%,而其他地区共61.8%的人口进出口额只占到15.4%。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收入的差异。

3.5 产业集聚效应

上述对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都是从传统的影响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因素考虑的。然而,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相同或接近的地区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和收入水平,如广东和广西。Krugman(1991)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框架下,认为产业区位的形成具有历史偶然性,偶然性的历史事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一个区域一旦产生优势以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会产生循环累积效应,从而导致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扩大。这种市场外部性对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强调专业化分工、规模报酬递增、消费多样化与实际收入的关系。目前,我国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已经形成了以东部沿海为中心、中西部逐渐沦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我国东部地区不到10%的国土面积2005年集中了全国近70%的制造业份额,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虽然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也达到了61.1%。这种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在促进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特定时期内导致了中心———外围的地区收入结构。这和区域收入差异先上升2006年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4 结论

1985~2013年人均收入数据显示,无论从2013年的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还是从样本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水平看,东部地区的省市排名都比较靠前,收入水平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泰尔指数表面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后开始缩小的过程。从四大区域及区域间差距对全国地区差距贡献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较大,但呈现下降趋势;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2年之后轻微下降。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战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除了这些传统的因素外,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分析显示,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在于实现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未来应在加大基础实施投入、加快物质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进而通过产业集聚循环累积效应的发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弱化地理位置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居民收入均衡增长的和谐局面。

摘要: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地区发展,收入差距,泰尔指数,产业集群,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和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8~149

[2]陈自芳.以收入标准判断的我国区域差异研究[J].中州学刊,2014,(4):29~36

[3]余菊.科技进步、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1):130~136

[4]Shorrocks,Anthony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J].Econometrica,1984,(52):1369~1385

区域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篇8

1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环境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处于其所在的外在环境之中, 这种外在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认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1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在上层建筑,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时上层建筑也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的发展, 因此, 区域的政治因素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人民的生活相对贫困。在打败“四人帮”之后, 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原来的阶级斗争改为了政治民主和改革开放, 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深圳特区, 由于政治因素的促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导致了深圳由原来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的大城市。可见, 政治因素对中小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

1.2 经济因素

在政治条件稳定的条件下,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在20世纪初美国爆发的次级债危机, 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中小企业在这种萧条的经济环境中, 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国外对于出口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也纷纷倒闭。可见, 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影响之大。目前, 我国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并且中小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法律发展较为迅速, 具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政治环境。但是, 与此相对的却是我国区域经济多变的经济环境, 这些区域经济环境是影响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下面本文将具体分析区域经济环境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2 区域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根据我市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分析影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因素, 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2.1 融资难束缚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困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许多区域的银行等进入机构大多将资金贷款给政府部门进行公共产品提供, 或者大型的国有企业。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通过正常的渠道融资较难, 因此, 在区域经济中往往具有许多“地下钱庄”性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本文对10家企业调查中发现, 10家企业中只有1家的企业贷款数额有所提高, 而其他的9家企业中有5家仅仅维持去年的贷款水平, 另外4家则贷款数额有所减少。这种数据显示的并不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需要融资和资金的周转, 而是因为中小企业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发现, 在企业短期资金的筹集方面, 往往通过地下钱庄的方式进行解决, 一家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为2000万, 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只有800万元, 而另外的1200万元中有400万元是由亲友拆借的方式筹集的, 另外800万元则是由地下钱庄通过高利贷的形式获得的。因此, 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导致了中小企业生产风险和发展的滞涨, 本文认为应该改良我国的区域金融体系, 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帮助。

2.2 生产成本的上升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货膨胀必然发生, 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大幅度上涨, 这就使原来以成本低廉靠出口维持生计的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国际市场中, 我国的产品以价格低廉为主要核心竞争力, 占领了大量的国际市场, 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成本上升较快, 这样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乏力。通过调查企业, 发现在1到9月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5%, 其中上涨最快的就是钢材原料和化学原料, 钢材价格上涨了30%, 最为明显。对于一些加工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讲, 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更大。通过调查一家肉类加工厂, 猪肉价格在2010年上半年由14元每公斤上涨到了19元每公斤, 而肉类加工产品的价格却没有因为肉类价格的上涨而上涨相应的比例, 这就造成了这个肉类加工厂的亏损和减产, 带来了许多员工的失业。除了生产资料的成本上升之外, 劳动力的工资也在不断的上升。由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 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 使得我国传统上的低廉劳动力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对于大城市中的企业更是如此, 大城市中对于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最低标准要求较高, 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3 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导致区域经济环境恶化,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

在我国的大量中小企业中有许多是依靠出口而赚得利润的。在2010年1月份以来, 我市的出口情况和形势比较稳定, 比去年同时期增长79%, 通过调查就会发现这种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船舶和重型机械的出口, 而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的加工业出口数量则大幅度的下降了。再加上2010年10月,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 导致我国产品出国之后的价格继续上涨, 很难占领国际市场, 这对我国出口型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困难和困境。这些困境既来自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同时也来自于区域环境的调控。但是, 最核心的问题出自于企业产业、产品的结构升级、企业的竞争力不强、技术能力创新性较差。所以, 面对上述的困境, 企业应该在区域经济环境的发展前提下, 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调整, 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 发挥自己的优势, 把被动变成主动的地位, 把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发展的契机, 转变方式,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政府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行政服务

企业的发展应该在政府政策扶持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有利于企业, 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信心。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主要在两方面完成:首先, 政策的支持。目前, 国家出台了许多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如税费减免、融资担保、工商登记注册等。比如漯河市郾城区共取消、清理各项行政审批及收费项目37项, 降低收费标准16项;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累计减免各类税费985万元, 为全民创业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其次, 政府加大了财政方面的支持。政府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财力的支持, 不能够全面解决企业的所有的问题,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 能够增加企业的发展的信心和发展的环境, 通过增加财政支持, 发挥政府财政的引导的作用, 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3.2 进行区域金融体制改革,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通过区域内的经济资源的共享, 由政府出面, 提高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对接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提高其协调的能力, 在为银行的融资进行保障;其次, 提高政府的担保力度, 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进行更高额度的贷款, 不断的增加信贷的投入, 对符合国家政策的、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行优先的支持, 帮助中小企业不断的扩大规模, 提高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商品的质量, 通过发行集合债以及采取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等等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

3.3 政府出面进行国际谈判, 解决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问题

外贸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府应该引导和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指导, 利用企业的远期结售汇、开展外汇交易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 减少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和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震动和效益的下降。同时, 企业应该不断地健全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开展密切的合作, 指导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 不断地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现与跨国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业华, 乔大鹏.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J].山西师大学报.2008, (11) .

区域结构变化 篇9

在变化检测时图像中阴影的变化会导致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呈现区域性的变化。传统变化检测方法直接利用全局灰度特征进行变化检测会产生大量的伪目标[2],目标误检率高。选择合适的方法排除伪变化目标已成为图像目标变化检测的研究热点。目前,很多国内外专家对排除伪变化目标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徐宏根,宋妍[3]提出了一种顾及阴影信息的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对阴影区域进行提取并补偿,从而排除阴影引起的伪变化目标; 但该方法需要从光谱信息中提取出阴影的准确位置,对于光谱混淆严重的高分辨图像,其算法效果不佳。魏立飞,王海波[4]等提出了基于多特征流形嵌入模型的高分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方法,对图像对特征变化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其方法在检测精度上优于使用单一图像特征的检测结果,但该方法仅仅融合全局特征,未有效利用局部特征,检测结果的目标误检率高。

针对现有方法直接对全局进行检测导致的目标误检率高的问题,首先为了减少伪变化目标,采用区域选取的方法缩小目标变化的检测范围,获得存在目标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将该区域图像的的对数比差异图与均值比差异图进行图像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准确的检测出变化目标。该方法无需提取阴影区域,并且能有效地排除伪变化目标,从而准确提取出变化目标,其算法结构如图1所示。

1区域选取方法

由于阴影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反映为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呈现区域性的变化,考虑将图像进行分块,判断该块中是否存在真实变化目标,通过这一步骤能排除大量由阴影变化带来的伪变化目标。在判断过程中,因为无真实变化目标的图像块中也存在纹理变化和像素灰度变化,所以无法直接从这两类特征上进行判别,如何准确的确定出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是研究的重点。

1.1整体变分算法

高分辨率图像中具有大量的细小纹理特征,这些纹理特征干扰着变化目标块的确定。为排除这类干扰,采用整体变分( total variation,TV) 算法。该算法模型可以有效将图像中的结构和纹理分解,并且无需特别指定图像的纹理是否规则或者对称[5]。 换言之,该方法具有一般性和随意性,它适用于高分辨率图像中非统一的或各向异性的纹理。同时该算法也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如式( 1) 。

式( 1) 中I表示输入图像; p表示图像像素的位置; S代表输出 的结构图 像; λ 为正则化 系数;|(▽S)|p为梯度,可表示为式( 2) 。

通过求解式( 1) 最终得到源图像的结构图像, 该结构图像滤除了高分辨率图像的细小纹理,排除了细小纹理变化对目标变化检测的影响,同时保留了源图像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判断存在变化目标的区域,图2为源图像和通过TV算法后获得结构图。

1.2基于熵值的判别

滤除纹理特征后,结构图各块内灰度值数目主要与块内物体种类相关。当各块结构图中出现新的目标或者目标消失时,目标带来的新的灰度值会影响块内原有灰度值数目,区域内熵值也随之变化; 所以利用相同位置图像块的熵值差大小可以表征区域内是否有目标变化。熵的公式可以表示为式( 3) 。

式( 3) 中P为x的概率密度函数。阴影一般伴随着物体。当图像块中物体较多时,该块受阴影影响程度较大,而图像块中物体多的表现为该块的熵值大。 为准确选取变化目标的图像块,排除阴影变化的影响,将熵值差的判断条件表示为:

式( 4) 中H ( x)t1,H ( x)t2分别表示相同位置图像块的熵值; w表示权重,通过多次试验将该权重值设为0. 1,选取满足判断条件的图像块。

1.3基于结构相似度的判别

只利用结构图相同位置块熵值差来确定变化区域不够精确,结合结构相似度来确定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取源图像对相同位置的图像块,计算其两幅图像块之间的结构相似度。计算结构相似度前需排除光照以及图像对比度的影响,用图像中各像素灰度值减去该像素块灰度的均值并归一化图像方差排除其影响[6]。当该块中有目标出现或消失时, 图像块的结构相似度大大降低。结构相似度( 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 其计算方法如式( 5) ~ 式( 7) , 其中,C1、C2、C3用来增加计算结果的稳定性。

式中 μ( x) 、μ( y) 为图像的均值; d( x) 、d( y) 为图像的方差; d( x,y) 为图像的协方差。图像结构相似度用Q = [L ( X,Y)a][C ( X,Y)b][S ( X,Y)c]表示, 其中,a、b、c为加权系数,将其都赋值为1; C1、C2、 C3为比较小的数值,通常C1 = ( K1 × N)2,C2 = ( K2 × N)2,C3 = C2 /2,K1 1,K2 1,N为像素的最大值( 通常为255) 。结构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 1],受目标变化的影响,该块结构相似度的变化呈现为一个突变点,而受阴影影响,该块结构相似度的变化呈现为一个渐变的趋势。根据这一原理将结构相似度的判断条件表示为式( 8) 。

式( 8 ) 中Q( m,n) 表示该块 的结构相 似度; Qmean( m,n) 表示该块的八邻域块的结构相似度的均值; k表示权重,通过经验得权重为0. 1,选取满足判断条件的图像块。

2图像块内变化目标检测

找出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后,需要对该块内的变化目标进行检测,最常用的变化检测方法是差值法和比值法,其中比值法能更好地排除乘性噪声的影响。通常使用对数比和均值比两种模型,两种模型各有优缺点[7]。对数比差异图能有效检测出变化目标的像素,但是容易出现过检测现象; 均值比差异图检测准确度高但是容易出现漏检。通过图像融合与形态学处理的方法对图像块内的目标进行检测。首先通过对数比与均值比方法计算变化区域的对数比差异图和均值差异图。对数比差异图各像素的灰度值为源图像对应位置的像素灰度值的比值的对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 9) 中Xl( i,j) 表示对数比差异图; X1,X2为任务图像和参考图像; i,j为像素位置。

均值比差异图各像素的灰度值通过源图像对应位置的像素领域内灰度均值的比值获得。其计算公式为:

式( 10 ) 中Xm( i,j) 表示均值 差异图; μ1( i,j) , μ2( i,j) 表示源图像对应位置像素点的领域的灰度均值。

根据本文问题以及两种差异图的优缺点,选取融合算子如式( 11) 。

式( 11) 中Xf表示融合图像; i,j表示像素位置。

通过阈值划分,获得二值化差异图,考虑到目标应具有连通性,同时排除奇异点对检测的影响,对融合差异图进行形态学腐蚀膨胀处理。

3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上述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50组高分辨率航拍可见光仿真图像进行验证,图像来源于互联网,图像内容拍摄于波西米亚,拍摄高度为250 m, 倾斜度约为70°,每幅图像大小为800 × 600,图像分辨率为50 cm,每组图像都经过严格配准,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目标和由光照强度及角度导致的阴影变化。将本文方法与阴影补偿变化检测方法和基于多特征流形嵌入模型方法( multiview spectral embedding,MSE) 比较。

图5( a) 与图5( b) 表示两幅海岸的高分辨可见光图像,图中有一个船只消失,从图5( d) 中可以看出MSE模型方法未能有效检测出变化目标,图5 ( e) 所示的阴影补偿方法虽然检测出了变化目标但没有有效去除光照角度变化产生的区域光照变化。 图5( f) 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检测出了变化目标。

本文采用了目标检出率、目标漏检率和目标误检率对目标变化检测进行评估。其中目标检出率表示正确检出( 目标50% 的像素被检出) 的变化目标数占总变化目标数的比例。目标漏检率表示被漏检的变化目标占总变化目标的比例; 目标误检率表示, 检测出伪变化目标占检出变化目标总数的比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文方法通过分块利用其局部特征,同时通过整体变分方法使变化目标的特征得以利用,并合理的利用了熵值差与结构相似度确定出了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 排除了其他图像块中伪变化目标的影响,降低了图像的目标误检率。

4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区域选取的目标变化检测方法,其优点在于:

( 1) 针对传统方法直接对图像全局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中存在伪目标的不足,利用图像分块的方法有效利用图像的局部特征,排除了大量伪目标。

( 2) 整体变分算法在滤除细小纹理的同时良好的保留了图像块的结构特征,为变化目标所在图像块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

( 3) 合理的利用了结构图相同位置图像块的熵值差和源图像对相同位置块的结构相似度,准确的确定了变化目标所在的图像块。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准确度上现有方法检测的结果,能更加准确的得到变化信息。

本方法仍有需要改进之处,主要在检测变化区域时图像的固定分块方式可能将目标的部分像素分割,导致部分像素漏检。开发自适应的滑动变化区域检测窗口是今后的研究目标。

摘要:针对现有目标变化检测方法用于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时,未能有效利用图像的局部特征,目标误检率高。提出了一种区域选取的目标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整体变分算法获取两幅源图像的结构图,并将两幅源图像与两幅结构图进行分块;然后通过计算得到两幅结构图相同位置块的熵值差和两幅源图像相同位置块的结构相似度,并将两者分别与各自阈值比较以确定出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最后将存在变化目标的图像块的对数比差异图与均值比差异图进行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得到最终的目标变化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与阴影补偿方法相比,算法的目标目标漏检率降低了36%,伪目标率降低36%,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真实变化的目标,较好地排除了伪目标。

中国财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篇10

一是资本结构。在计算出的总量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31%,个体私营企业占38%;而在资本所有权结构比例中,国有资产只占26%,国内居民个人拥有57%的资本额。另外,集体和港澳台商人及外商占有量都不到一成。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资本主要由国家和集体使用、所有的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居民所有资本已超出国有资本,甚至比国有和集体资本总额还要大,已经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资本要素收入也有22%流向了居民个人。

二是金融资产。以手持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企业、住户3个部门看,持有量增长幅度分别是1980年的82倍、236倍、130倍,占国内金融资产比重分别为18.6%、31.7%、49.7%,可以看出,居民占有大部分金融资产,而且都是净资产。已调研出的情况是,国内金融资产总量是20万亿元,有30%左右的城市居民拥有近80%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这构成了现阶段中国财富存有量的基本特点。

从区域特征角度构建区域认知结构 篇11

区域地理知识杂乱而繁琐,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常将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简单罗列, 忽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忽略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指导, 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帮助学生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势在必行, 而构建认知结构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认为可从区域特征即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角度入手, 使杂乱无章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

1.构建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认知结构, 纵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由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通讯、科技、政策等要素,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应凸显认知模式, 抓住显著特征, 并将它们综合起来, 体现整体性思想。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地图准确描述区域的位置范围, 运用资料获取并处理信息, 归纳地理特征, 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1:区域气候特征认知结构的构建

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按以上思路去分析其他各要素, 再将这些特征加以组合来反映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 比如, 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中“青藏高原区的整体性”知识联系图, 说说什么是区域的整体性, 再让学生借鉴该联系图, 尝试画出长江三角洲整体性的联系图, 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运用整体性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2:英国相关地理特征认知结构的构建:

2.构建分析区域地理差异的认知结构, 横向培养学生比较概括能力

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 明确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是地理学习常用方法之一。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 同时受地形等影响, 形成了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使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让学生运用材料, 应用基本地理原理, 对不同区域通过列表比较、观察对比、类比归纳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提高分析问题、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如下 (部分) :

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比较青藏高寒区和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展示两区域的图片、视频等, 采用读图、绘图、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 让学生从以下方面列表比较。案例3:

3.构建分析区域开发性的认知结构, 全面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这种联系时区域开放性的表现。区域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是显性的, 但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是隐性的, 因此, 在教学中既要进行区域之间的比较, 又要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之间的联系,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树立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观念。区域的开放性可用下图表示:

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 体现在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等现象中, 可让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区域之间只有相互取长补短, 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认知结构的构建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给出认知结构,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使学生从单纯学习知识向探求知识的规律性转化, 从被动接受向提升能力转化, 使认知模式成为学生个体认识活动的成果并作为个体的一种经验引入学生头脑, 从而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平.教育研究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 2001, (3)

上一篇:为了下一篇:10kV电力线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