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

2024-05-16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精选3篇)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 篇1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豆丁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相关图片 小于负债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编辑本段应用法则 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编辑本段操作实例 例如,上海汽车(相关,行情)1997 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为 40.56 亿元,负债是 7.42 亿元,股东权益就为两者之差,即33.14 亿元,即是上海汽车的净资产。其1997 年底的股东权益比率为81.71%(即〈33.14÷40.56〉×100%)。编辑本段权益内容 股本 即按照面值计算相关图片 的股本金。资本公积 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盈余公积 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 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法定公益金 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未分配利润 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编辑本段权益律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纷呈,由于投资者、管理者缺乏法律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导致股东之间纠纷频繁,为了使股东纠纷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解决,从而使公司正常运营,股东权益保护律师应运而生,简称股东权益律师。编辑本段律师职责 股东权益律师必定是熟知《公司法》、《证券法》、《劳动合同法相关图片 》、《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资深律师,他们以维护股东权益为己任,通过制定公司章程、修订股东协议、调解纠纷、会计审计、诉讼等法律手段预防、解决各种股东纠纷。目前,我国的股东权益保护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缺失较大,专业的股东权益律师显然不多,据搜寻,只有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臧小丽、任景华两名律师打出了专业做股东权益律师的招牌,市场呼唤更多的股东权益律师。股东权益的概念: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权益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表示当事人由于付出某种代价,可对关系自身利益的行为施加影响,并且依法从该项行为的结果中取得利益。股东是指依法持有公司的人,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和数量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权益就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指标保护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内外部监督体系,促进小股东与大股东享有同样的收益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规范董事会对股东尤其是小股东的“忠实义务”,推动公司管理层履行对小股东的“信托责任”,保障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不受侵害。设立原则是:

1、方向上, 重社会化实施,轻理论化研究;

2、内容上,力求简单,使小股东容易理解和实施监督,使大股东和董事会容易对照和改善;

3、操作上,执行中评价所需资料获取方便,从定期披露的信息中可全部获取。问题指标问题的答案

有:“是”与“否”,原则上回答“是”的百分率即为该项指标的得分。之后乘以上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该问题指标在总分中的具体得分。法律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纷呈相关图片 ,由于投资者、管理者缺乏法律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导致股东之间纠纷频繁,为了使股东纠纷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解决,从而使公司正常运营,股东权益保护律师应运而生,简称股东权益律师。股东权益律师必定是熟知《公司法》、《证券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资深律师,他们以维护股东权益为己任,通过制定公司章程、修订股东协议、调解纠纷、会计审计、诉讼等法律手段预防、解决各种股东纠纷。中国的股东权益保护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于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缺失较大,专业的股东权益律师显然不多,据搜寻,只有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臧小丽、任景华两名律师打出了专业做股东权益律师的招牌,市场呼唤更多的股东权益律师。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权益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表示当事人由于付出某种代价,可对关系自身利益的行为施加影响,并且依法从该项行为的结果中取得利益。股东是指依法持有公司的人,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和数量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中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权益就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编辑本段相关意义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小于负债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部分:一是股本, 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二是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三是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 时可不再提取。四是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一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五是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在现代社会制度中,随着法律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处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人的利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注。而小股东作为处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弱势群体,其利益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法律价值的体现,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有必要在立法、司法、事后救济等方面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救济,以促进中国社会法律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为创建依法治国的社会而作出贡献。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所存在的缺陷问题也越来越突现出来,在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中,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既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中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救济。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治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对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来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当然弱势群体并不是指人的主观方面的条件有什么缺陷而是指在权力和权利方面不具有任何优势, 经常处于受支配的地位。社会的民主制度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又要求多数不能压迫少数, 不能侵犯少数的自由和权利。要做到这一点,在制度的设置上,一开始就要为持不同意见的少 数预留下表达、申诉、辩解和反抗的机会和途径。一个社会要发动成千上万的人并不难,要达到多数人的一致也不难,难的是公平、公正善待只有百分之几的少数。有时候,少数显得是如此人微气轻,他们的生死存亡是那么不受到大家重视。可是,一个制度能否保证这部分人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公正的善待,恰恰是检验这个社会文明化程度的试金石,也是决定这个制度能否长治久安的关键之一。小股东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资金数量,信息渠道,权利表决、维护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对他们权益的保护也应当是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价值所追求目标之一。资本市场的发展源泉在于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在于通过资本融通市场对资本进行整合。把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吸引到特定领域中来。通过股市融合流入到生产体系中去。而这部分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各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赖和信心。而将自己手中闲置的资金用来投入到股市中来,为了保护这部分投资者的信心和利益,就必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促进资本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投资者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小股东, 他们的投资权益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得不到权益,就会丧失投资热情。而退出参与市场资金的融通。因此,充分保护小股东这部分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资本市场向良性和健康方向发展。也有利于资本市场信用制度的维护,筹集资金功能的发挥,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中,强者的权益如果受到侵犯,自身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救济与矫正这种状况。而弱者对此可能就无能为力了。只能更多依靠国家机器和法律进行公力救济。大股东与小股东的自力救济能力是强弱分明的。这种能力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如果不对小股东的利益予以特别关注以及对大股东的权利予以制衡,必然会导致对小股东权利的任意侵犯,不利于社会价值的体现和社会安定。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期,往往会强调实行发展经济的措施甚至有意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保持适当收入上的差距。以先富带动后富,以达到追求效率的目的。但是,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各种原因,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这时候国家需要借助于各种宏观措施,包括法律上的倾斜,来进行宏观调控,否则便会激发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是社会**。而中国社会显然面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已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从立法上向小股东权益的方向倾斜,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救济,无疑是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法律的手段实行收入再分配,建立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社会公正、公平的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将对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重大的现实和积极意义。在现代公司制度中,小股东作为上市公司中处于权利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位,要保护这些小股东的权益,从这些小股东的权利角度进行考虑,明确扩大这些小股东的权利内容,限制控制股东的某些权利,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以增加小股东行使权利的效果和效力, 有利于确保小股东能够主动和积极行使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实行其权利的保护与行使,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公司的良性化运作。在公司股东大会召开期间,小股东因各种原因有可能很难亲自来参加股东大会,为了不放弃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权益和对自己的利益进行维护, 法律有必要赋予小股东以书面方式,并在书面委托书中载明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各自的权益,委托的具体权限,条件,要求等事项。由被委托人代为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对股东会议案和相应决议做出与委托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意思表示。这样,小股东既完整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同时又节约了成本费用。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 篇2

一、中输美商品结构变化情况

笔者根据联合国US COMTRADE数据库, 对2002—2012年中输美商品数据进行统计, 得出以下结论:

1.2002—2012年, 中输美出口额前五位的商品大类保持不变, 分别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以家具、玩具为主的杂项制品。

2.11年间, 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由37.47%上升至46.40%, 上升幅度较大, 出口额占对美出口总额的近一半, 是第一大类出口产品;纺织类商品为第二大类出口商品;除机电产品之外的四类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维持在30%以上, 但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

3. 出口额排前五位的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纺织、贱金属、塑料、橡胶及其制品和家具、玩具等。另一类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如机电产品。中输美的机电产品主要为通讯设备和家用电器, 如手机、便携式电脑、电视机、收录音机、微波炉和家用电动器具等, 出口产品大多为低科技含量的低附加值产品, 高新技术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不高。

据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 2013年中输美前几位产品保持不变, 其中机电产品所占份额同比增长3.9%, 其他几类产品变化不大 (具体见表1) 。

数据来源:联合国US COMTRADE

二、美输中商品结构变化情况

2002年, 美输中出口额排前五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光学仪器和塑料、橡胶及其制品。2012年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出口额前五位的商品分别为机电产品、植物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光学仪器。据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 2013年美对中出口额前三位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植物产品, 分别占比19.3%、18.9%和14.0%。近年来, 美输中商品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1.2002年, 美对中出口的机电产品一枝独秀, 所占比重为41.02%, 而近年来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与其他主要出口产品差距已不断缩小;2.植物产品取代塑料、橡胶及其制品, 成为美输中主要产品;3.2012年的数据显示, 美输中前五位商品除植物产品外, 其他都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数据来源:联合国US COMTRADE

三、中美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

2002年至今, 中美双边贸易商品结构总体表现为美国不断向中国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呈互补型贸易结构, 但仍存在一定的产业内竞争, 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进出口的最主要产品, 所不同的是中输美机电产品份额逐年增长, 美输中机电产品份额逐年下降。探索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

1. 两国资源禀赋差异

根据资源禀赋理论, 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 即存在相对禀赋差异, 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引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相对丰裕;美国属于资本、技术丰裕型国家, 这决定了中美贸易互补型商品格局。尽管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但短期内还无法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美两国的资源禀赋现状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可见,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总体呈稳定发展态势。

此外引人关注的是, 近年来植物产品一跃成为美输中的重要产品。这归根于美国农业机械化、高水平运作, 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从而使得美国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 而不能简单地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美双边贸易商品结构还是由两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2. 产业转移引致双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

产业转移理论认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 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 把部分产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逐渐淘汰了低端机电产品的生产环节, 而将相关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从而使得双边机电产品贸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尽管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 但中美相互出口的机电产品存在很大差异, 美输中机电产品以大型计算器设备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代表当今世界领先技术、工艺、制造水平;而中输美的机电产品主要以家电产品、轻工业日用品为主。两国间的机电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 更多表现为互补性。产业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

3. 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输美商品结构趋于优化

中输美主要有两类产品, 一类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另一类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纺织品、轻工业品。如表1所示, 对美输出机电产品比重逐年提高, 由37.47%上升到46.40%, 而纺织类、家具和玩具类、贱金属类和鞋、帽类产品出口份额由2002年的37%下降到2012年的31%。尽管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仍然具有很大优势, 但是近年来来自墨西哥、越南、老挝等国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在外部竞争压力增大和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形势下,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产品结构趋于优化。

四、中美贸易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拥有巨大的市场和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促进两国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 中美两国经济对彼此的依赖性还将继续增强, 下文对双边经贸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 随着美国经济复兴计划的实施, 2013年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温和复苏迹象。美国国内的失业率开始降低, 消费者购买力稳步增强, 市场也更加活跃, 这为中国扩大对美出口市场份额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基础。可以预见, 今后几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还将继续扩大, 与此同时, 美中贸易逆差也将继续扩大。

2.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短期内还无法彻底改变中美贸易格局,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仍将是中国输美的主要产品, 但是不排除少数领域 (如通讯设备) 生产技术能与美国抗衡。

3.2013年, 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中美贸易地位发生重大转变, 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其贸易强国的地位, 会不断对中国施压, 中美间的贸易摩擦还将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1]马萍, 师范铮.中美贸易失衡深层次原因分析及中国的应对措施[J].税务与经济, 2013 (2) :38-42.

[2]刘红.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分析——基于中美商品结构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 2013 (8) :41-44.

股东权益结构分析的内容及变化的原因 篇3

一、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4~2007年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由于金融类公司以及ST类公司的特殊性,本文剔除了这些公司样本。由于使用面板数据能够更好地控制不可观测效应的影响,本文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STATA10.0软件进行运算。由于所有权结构以及现金流量的数据选取区间为1998~2007年、新股上市时股价波动大,同时由于在计算市场回报时,当年上市的公司除非从新年第一个交易日起,否则都予以剔除,因此剔除了当年新上市公司样本。最终得到8 375个样本。本文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从CCER数据库中选取得以补充。

2. 研究变量。本文的研究变量具体为:

(1)被解释变量。在企业反应中,我们以股利支付率(payout)作为被解释变量。在多数研究中,股利支付率通常作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衡量指标。在稳健性分析中,则以每股现金股利和现金股利支付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我们以每股现金股利(divid)这一绝对指标反映公司发放股利的水平高低,股利市价比(shrintea)则反映了中小股东所获得股利与市场价格的比例,从而反映中小股东投资的现金股利回报水平。

在市场反应中,我们以中小股东从证券市场的获益(包含股利和股价差)即股东获利水平(shrinteb)作为被解释变量。在稳健性分析中,则以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个股年回报率(yretwd)和不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个股年回报率(yretnd)作为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我们选择书面法律条文的完善(law)作为解释变量。基于LLSV (1998)的股东保护指标,沈艺峰等(2005)、许年行和吴世农(2006)、孔翔等(2004)得出我国股票市场1992~2004年各年的“法律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补充了2005~2007年的相关法律法规,将该指标更新到2007年。

(3)控制变量。不管是研究企业股利支付的反应,还是市场股价的反应,企业本身的特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便于进行法律影响的对比分析,本文对企业层面的变量进行了统一选择。根据Lintner (1956)、Fama和Babiak (1968)对股利的研究以及Fama和Schwert (1977)、Schwert (1981)等的有关研究,本文选取了所有权结构、盈利状况、负债状况、公司发展前景(投资机会)、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所有权结构:我们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shrcr1)衡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企业的影响越大。但是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其他股东的权利就受到限制,因此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大的机构投资者)对这类公司可能会不感兴趣。所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未知。

盈利状况:我们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当盈利率越高时,企业发放现金股利越多,中小股东才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现金股利。同时,资本市场对盈利较好的企业的反应是良好的,预计影响符号为正。

负债状况:我们用资产负债率(debtasset)来衡量。由于债务契约对于现金股利的影响,因此公司负债率越高,公司发放现金股利越少,预计影响符号为负。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一方面负债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获益越多;另一方面负债越高,企业的风险加剧,因此保守型和风险中性的投资者会排斥这类企业,从而导致股价上升的可能性降低,导致中小股东的获益水平下降。因此,预计影响符号不确定。

投资机会:使用市值和账面价值比(marketbook)来衡量。公司投资机会越多,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越大,因此中小股东可获得的现金股利越少。预计影响符号为负。但是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投资机会越好,股东的获益前景越好,因此股市的反应越好,中小股东的收益率高,预计影响符号为正。

企业规模:我们取总资产的对数(Lnasset)来衡量。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发放的股利越多,中小股东才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现金股利。预计影响符号为正。对于证券市场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越强,但是市场炒作的成本也越高。因此,预计影响符号不确定。

每股现金流量(cashflow):由于现金股利依据企业现金流量的充裕程度发放,因此每股现金流量越多,企业可以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中小股东获得的现金股利越多。预计影响符号为正。对于证券市场,企业现金流越多,意味着企业可供分配的现金越多,市场对利润分配的预期越高,股价上升的空间越大,从而股东收益率越高。因此,预计影响符号为正。

二、实证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2. 趋势分析。具体结果见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在1998~2005年基本上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2006年和2007年开始下降。我国上市公司的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基本上保持同样的趋势。尽管股利支付率有了大幅提高,但是每股股利平均接近0.1元,而股利与市价比则低至零附近。因此,相对于较高的每股股利和股利支付率,我国股利市价比非常低,即股利占市价的比重非常低,较低的股利与较高的市价相比而言几乎可以说不存在,平均值接近于0。中小股东的获利与支付成本的比例非常低,通过股利来回收投入资本则遥不可及。

从图2可以看出,股东的市场获益在2000年、2007年达到一个高峰,在2001年达到低点,然后在2001~2005年则基本上处于稳定向上的趋势,2006~2007年急速上升。我国股利价差与市价比、含现金股利的个股收益率与不含现金股利的个股收益率基本上呈相同的趋势,这与资本市场的表现趋同。值得注意的是,含现金股利的个股收益率与不含现金股利的个股收益率的趋势线几乎重合,即在投资者回报中现金股利几乎为零。也就是说,股价变动带来的资本利得远远超过获得源于股利的红利回报。这与“中小投资者热衷于资本市场的炒作而对公司事务冷淡”相一致。因此,尽管在熊市中投资者所获资本利得差为负,但是一旦牛市来临,2006~2007年的资本利得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的损失。

企业的股利支付与资本市场的表现几乎成反向关系。当股市处于牛市时,股价差成为中小投资者获利的主要渠道,由于股价高,此时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再融资发行股票获得所需资金,因此也不热衷于现金股利支付;而到了熊市,当中小投资者无法通过股价差获得收益时,对股利的要求就比较高,同时企业热衷于通过提高股利支付树立声誉,获取投资者的青睐,从而提升股价,为进一步融资做准备。

3. 模型选择。

为了减少异方差问题,在回归模型中使用了white异方差估计标准差。在模型选择上,对混合OLS与固定效应模型的选择使用F检验,对混合OLS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使用Breusch-Pagan (BP)检验,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使用HAUSMAN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

4. 分析结果。

(1)中小股东法律保护与企业反应。具体结果见表3。股利支付率与立法保护呈显著的反向关系,即随着立法保护的加强,企业的股利支付减少,意味着企业发放股利主要是由于未来融资的需要而建立融资声誉的考虑,这支持了LLSV (2000)提出的替代模型,同时也与Jiraporn (2004)的研究结果相同。尽管与LLSV (2000)的结果模型相反,考虑到我国是弱股东保护的国家,法律不健全,GOMES (2000)指出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国家,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向外传递公司的良好声誉,从而能够顺利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因此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注:***、*分别表示在1%、10%的水平上显著。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呈正向关系,但显著性不强。净资产收益率与股利支付率呈正向关系,意味着企业盈利状况越好,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与股利支付率呈反向关系,意味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了股利的支付率,体现了债务的硬约束。企业成长与股利支付率呈反向关系,表明企业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现金,从而减少了企业的股利支付。资产规模与股利支付率呈正向关系,但不显著。现金流量与股利支付率呈反向关系。

在稳健性分析中,股利支付率与立法保护呈显著的反向关系,每股股利与立法保护呈反向关系,但是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呈正向关系,但是显著性不强,而与每股股利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第一大股东对实际得到的股利更在意。净资产收益率与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意味着净收益率越高,企业支付股利的可能越大,企业支付股利的力度越大。资产负债率与股利支付率呈反向关系但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每股股利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这意味着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的股利支付是个硬约束。企业成长与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呈正向关系,但不显著。资产规模与股利支付率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表明资产规模越大,企业的股利支付越多,与每股股利呈显著的反向关系。现金流量与股利支付率呈显著的反向关系,与每股股利呈反向关系但不显著。

(2)中小股东法律保护与市场反应。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与立法保护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即随着立法保护加强,股利和资本利得市价比越高,中小股东的获益水平越高,意味着法律保护对证券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中小股东的实际获益水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这与资本市场的反应是一致的。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者特别是投机者对该公司的炒作越小;净资产收益率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正向关系。资产负债率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反向关系,企业成长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反向关系,资产规模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反向关系,现金流量与股利资本利得市价比呈反向关系。在稳健性分析中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只是影响程度不同。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在我国弱股东保护的背景下,法律对企业的股利政策选择与法律对证券市场的反映,研究发现:企业的股利政策选择与法律保护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证券市场对法律的反应则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发现,法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大于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法律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远远没有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大。筹资才是悬在上市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股价上升时,上市公司能够很容易筹集到资金,上市公司没有必要通过现金股利发放来获取投资者的青睐;但是当股市处于低迷期,现金股利支付则成为比较好的办法,此时声誉很重要。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小投资者对公司事务的冷漠,原因在于尽管股利支付率提高、每股现金股利提高,但是现金股利与中小股东取得时的成本相差悬殊太大,通过股利来收回投资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小投资者关注资本利得。所以未来在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上,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司行为法律的完善,另一方面应该着重增强证券市场的立法和政府监管。

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对证券市场各相关主体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证券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以及大户进行严格监管,从而使证券市场追逐短期资本利得的行为向追求上市公司长期发展(股利获得)的方向发展。

第二,继续完善法律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一方面,在现金股利政策上,由于我国现金股利发放并没有取得LLSV (2000)的结果效应,因此我国法律在现金股利发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加强中小股东的事后救济,从而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继续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降低中小股东代表诉讼的难度。同时引入股东集体诉讼,降低企业剥夺中小股东的可能性。

第三,融资仍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上市的重要因素。能否顺利实现融资,上市公司除了要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更多的是依靠其在证券市场的声誉如善待中小股东。因此,用声誉作为约束上市公司剥夺行为的重要机制,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上市公司声誉评价体系,并公开上市公司融资声誉信息。

参考文献

[1].沈艺峰, 肖珉, 黄娟娟.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资本权益成本.经济研究, 2005;6

[2].许年行, 吴世农.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影响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吗.经济学, 2006;5

[3].Fama E., Schwert.Asset returns and infl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2

上一篇:从故事看:企业危机管理下一篇:淳化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