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9-05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7篇)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汇报材料

自建国以来,我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公民对于妇女权益保障的认知程度和评价以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不断得到了提高和加强,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群众团体等妇女权益保障机构为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法律既提供妇女争取平等机会的依据,也为权益受侵害的妇女提供可靠救济。实践也证明,权益保障是妇女事业发展进步的坚实支撑,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充分焕发能量。然而,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封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至今仍然大量存在,女性作为“半边天”仍然没有达到“男女平等”的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妇女权益遭遇诸多挑战,从法律平等走向事实平等的道路绝非坦途。

一、当前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社会政治参与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的程度不够高;一是妇女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与男性有较大的差距。女性的参政意识较男性而言仍显得相对淡薄,领导岗位女干部数量偏低,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明显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二是女性社会事务参与度和参与意愿低于男性。

二是劳动权益方面,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一是女性因为性别在就业、再就业中受到歧视的现象较男性突出;二是妇女享受的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三是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落实不到位。四是男女两性职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工作职位和晋升机会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三是文化教育权益方面,妇女的整体素质仍不够高,整体受教育的机会少于男性。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家庭不愿为女孩提供教育投入,女童入学率低与男童,而辍学率高于男童。目前,成人文盲、半文盲中女性占有较大比例。在各类技术培训班、职业培训班及成人教育中,女性明显少于男性。

四是人身权益方面,一是妇女的“五期”保健没有得到基本保障,二是部分企业妇女的健康检查及保险没有提上日程,三是劳动保护设施得不到保障,四是社会丑恶现象和侵害妇女人身权益事件屡禁不止。

五是婚姻家庭方面,婚姻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婚姻家庭中侵害妇女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行为时有发生。妇女遭受家庭暴力、重婚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离婚过程中,在住房、财产分割和子女监护抚养等问题上,侵犯妇女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对策

在保护妇女权益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大大阻碍和抑制了妇女协调、平等、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侵害妇女权益现象综合治理的力度,主要有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全民性别意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性别意识。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男女两性是平等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不是男女生理差别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别角色、评价标准、资源占有的差异造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二)进一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从文化、科技、法律知识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彻底扫除成年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的问题。广大妇女应努力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三)切实解决妇女权益中的实际问题。一是抓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工作规划的落实,促进妇女参政议政,使妇女的政治地位真正有一个大的提高。二是抓紧实施生育基金社会统筹保险制度,促进女性广泛就业。同时,要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保护设施,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三是抓紧婚姻家庭中女方合法权益的落实。如离婚妇女的住房、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等;出嫁妇女的宅基地、责任田等。

(四)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监督,优化妇女权益保护的法制环境。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机关应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继续加强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促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法律,有效维护妇女的各项权益。

三、意见和建议

1.遵循上位法,地方立法保驾护航。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维权机构。

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妇女权益专门机构的权限。

3、重点加强对留守、流动妇女权益、独生子女母亲的权利、母亲特殊权益保护等领域的政策。

4、妇女保障权益地方立法要提出对家庭暴力规定的具体完善。

5、禁止女性就业歧视,保障妇女在家庭、生活的经济独立不受侵犯的权利。发挥妇联优势,鼓励妇女创业。

6、针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对离婚妇女予以更人性化的保障。最重要的包括对包二奶、非法同居等“第三者”插足给予明确禁止和处罚;对因为生育女孩而离婚的给予严处;人性化的保障离婚妇女的财产权益的取得;构建有效率、系统、全面的妇女救助机构,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

7、希望立法上对于施工现场女职工在劳动保护、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及“五期”上有所规定。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一、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存在的相关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运行主要取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又受到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官员考核体制、农民工维权意识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涉及到农民工与政府、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农民工与工会等多重关系。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工会等机构, 他们掌握着制定和执行农民工权益保护政策等权力, 直接影响着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劳资关系, 决定着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水平和层次。当前, 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和不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GDP取向, 工会组织职能的不到位等。

第一, 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和不作为。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 地方政府作为劳资关系调控的主体, 重要职能就是调整农民工与雇主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 协调其各种矛盾,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亚当·斯密曾经指出, 政府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中每一成员免受来自其他成员的不公正待遇和压迫, 或者说建立一种有效的维护社会公正的行政体系;建立和维持某些整个社会所必须而私人难以提供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制度。”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 地方政府被赋予了多重角色, 既要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行动者, 又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的公正稳定。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中经济指标偏重, 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往往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地方政府是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调控者”和“中间人”, 劳动部门和法院对于劳动争端、劳动权益侵害事件有裁定和制裁的权力, 但是这种权力很少充分发挥作用, 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

第二, 官员政绩考核的GDP取向。在任何政治体系中, 授权和责任都是有着明确的法律文件规定的。我国行政授权中集中统一领导是主要的, 行政授权高于民主授权, 地方政府向上负责要远远超过向下负责。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中, GDP是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 对地方政府和公务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及官员为了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认可, 片面追求GDP, 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 甚至牺牲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换取更多的外商投资、财政收入以及GDP的增长。在雇主 (私营企业) 和农民工的利益博弈中,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更加倾向于雇主 (私营企业) , 对于私营企业的超时加班、不签劳动合同等违规行为大多采取默认的态度, 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政策仅仅限于社会稳定的范围内。

第三, 工会组织的职能不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是代表工人群众在市场经济中同用工单位就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经济权益进行协商、谈判,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能够转变一般劳动者在与资方谈判时的信息、资源、能力等方面的劣势地位, 表达农民工群体的经济主张, 保障农民工群体的权益。长期以来, 工会组织局限于城市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尽管新修订的《工会法》取消了户籍等限制, 明确了工会在维护职工经济利益方面的职能, 但是传统的消极被动的工作方式、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还没有根本改变, 工会与政府、劳动监察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还有待磨合。另外, 农民工来源广泛、身份复杂、流动性高、组织性不强等特点也增加了工会组织的难度, 影响了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 影响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第四, 农民工维权资源的匮乏。农民工脱离了农村社会关系网络, 失去了农村社会资源, 在城市又得不到社会接纳和相关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直处于城市边缘化的状态, 在权益保障上处于劣势地位。农民工大多就业在初级劳动力市场,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安全保护和卫生保护不到位、就业不稳定, 并且处于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 造成了农民工“打不起官司”, “要不起账”, 致使农民工权益受损。进入城市社会后, 农民工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城市的“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权利意识还没有建立, 造成了农民工维权的精神困惑和障碍。由于传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没有覆盖到农民工群体,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游离于社会保障的体制之外, 社会保障权益难以实现, 增加了农民工的流动性和权益的不确定性。

二、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问题的基本原因

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转轨的过程中,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参与表达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会管理制度还发挥着强大的惯性作用, 阻碍着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和保障, 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处于劣势地位, 社会组织还难以覆盖农民工群体等因素也影响了农民工权益的实现, 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多数农民工游离于城市社会生活的边缘, 不能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体制, 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一,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影响。工业化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使党和政府采取和实施了放松农村劳动力管制、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建立农民工的工伤和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有所松动, 但是农民工的劳动、就业、保障、政治参与等权利同市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形成了一个区别于市民, 又不同于农民的不规范、不系统的制度体系。目前,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仍然是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和实现自身权益的主要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以及依附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的选民登记、基层民主、社会保障等制度。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下, 户籍制度是根本性的政治制度, 是资源和利益分配的重要依据。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无法获得均等的权益保障服务, 因为他们被限制在城市制度体系之外, 这种城市制度体系使得农民工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遭受到城市社会时间、空间上的排斥、歧视。以户籍为依据的选民登记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变相剥夺了农民工的政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阻塞了农民工利益表达和诉求的渠道, 把农民工隔离在城市政治生活之外。户籍制度的影响还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中, 如购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 无形中拉开了农民工和市民的距离, 使得农民工容易遭受到城市的群体性偏见和歧视。当前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 农民工缺乏必要的社会救助和法律维权体系, 拖欠克扣工资、劳动用工不规范、劳动安全无保障、社会救助缺位等问题频频发生。由于一些私营企业不给农民工投保和农民工参保率低等原因, 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工伤、失业、医疗、住房等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特别在他们发生工伤事故、出现失业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二,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左右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影响到农民工权益的实现和保障。自我调节的市场经济并不能成为社会的基础和全部, 否则就会导致社会多方面的冲突和紧张;自利也不能成为社会的主要目标, 社会上还存在着公平、公正等伦理原则。客观上要求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调控等手段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农民工群体大多被直接推向劳务市场, 就业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等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用工单位, 而市民一般就业在国企、行政事业等受市场化影响比较小的单位, 并且即使市民和农民工就业在同一个企业, 市民的抗风险能力也要高于农民工, 比农民工有更多的资源与用人单位谈判。赫克特和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告诉我们, 用人单位在雇工时总是寻求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大的产出,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一些用工单位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克扣工资、降低福利待遇, 甚至拒不向农民工提供劳动保障和缴纳工伤保险。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不是采取引进装备与技术、招收高素质人才, 而是采取直接或者变相压低农民工工资的办法。我国政府制定并修改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一系列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但是由于我国部分用工单位老板不具备健全的市场法律人格、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任务、工会组织的不完善、用工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 造成贯彻执行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的社会环境不成熟, 影响了农民工的各项权益的贯彻落实。

第三, 社会组织发育管理的不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组织是实现农民工权益的重要载体, 但是农民工不归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组织、行政组织, 也不归属于伴随着市场经济兴起的社区组织、文化团体、福利组织等, 而政府掌握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恰恰是通过这些组织分配的, 而没有上述组织依托的农民工则无法享受到这些资源。作为个体的农民工在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地位, 是无法与资方抗衡的。非政府民间组织也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补充, 能够承担起农民工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安全卫生教育、协调劳资纠纷、保护劳动者权益、甚至是劳动监察等职责。实际上, 我国非政府民间组织一直发展不够成熟, 效果非常有限。工会作为农民工维权的重要组织, 虽然在吸纳农民工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 但是工会组织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同市场经济下的农民工维权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的作用还很有限。工会组织的经费来源和用工场地都受制于企业, 难以与企业形成平等的经济地位, 发挥协调、监督、代表农民工利益的作用。

三、健全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主要对策

保障农民工权益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根本性措施, 必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改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环境;必须开放现有社会组织和培育新兴社会组织, 吸纳农民工加入各类相关社会组织, 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组织环境;必须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培育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舆论环境;必须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工的维权能力。

第一,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建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环境。计划经济下的城乡有别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是造成农民工权益难以实现和保障的根本制度原因, 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政治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稳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的重要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难的问题, 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其中包括改革创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救济援助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最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

首先, 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要逐步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蓝印户口”和“红印户口”等上面附着的各种福利待遇, 除去户籍制度分配福利资源的功能, 还人口管理功能的本来面目, 实现农民工与市民身份上的平等, 要逐步放宽户籍迁移的限制, 实现农民工居住、迁徙的自由, 要采取人口登记的方式以实现对农民工的动态管理, 健全户籍管理网络服务体系。

其次, 要建立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要探索农民工急需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的实施办法, 坚持“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筹资原则, 费用自交额的设定要考虑到农民工职业、性别、工龄、身体状况、家庭条件、稳定性、参保意愿等因素;建立农民工社保档案和社会保险信息库, 将农民工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 制定简化的农民工社会保险省际转移办法, 开通网络咨询答疑服务和电话服务热线, 对其银行账户实行专户管理, 让农民工能够理解明白、快速办理、遇事不急和安全放心;健全劳动司法机制, 改变过去以行政处罚代替侵权责任的做法, 追究侵犯农民工权利、利益者的刑事、民事责任,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 通过社会救助帮助落实农民工所需的仲裁费、律师费, 成立专门审理劳动纠纷的劳动巡回法庭, 探索建立“或裁或审”制度, 切实增强劳动监察部门稽查处罚力度;建立城乡一体、灵活自由、公平竞争的就业体制, 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齐上手, 让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中介、社会培训机构都参与进来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择业、创业等知识, 优化农民工知识结构, 切实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 开放和培育社会组织, 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组织环境。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成员权利的重要载体, 是社会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党团组织、工会、联谊会等是能够吸引和容纳农民工的基本社会组织, 也是保障农民工权利的重要因素。

城市社会的党团组织、工会等要以宽广的胸襟和包容的态度吸收和接纳农民工、教育和影响农民工、团结和关爱农民工, 为农民工权益的实现营造良好的的组织环境。

首先, 加强开放型社会组织吸纳农民工的建设。在农民工中建立党团组织, 采取城乡联动共管的方式以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地分散的特点, 积极挖掘、培养、发展农民工群体中的优秀分子, 切实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允许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 确保农民工在流入地也能行使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城市要允许农民工选举产生自己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享有参政议政权, 可以参与城市重大问题的决策;将农民工纳入社区管理对象, 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通过设立“农民工之家”、“农民工服务站”、“农民工维权救助中心”等机构积极向农民工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通过教育宣传培育农民工城市社区主人翁意识和增进市民对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感。

其次, 要促进工会组织创新。坚持工会组织代表农民工利益, 维护农民工经济权益的地位和性质, 赋予其与资方就劳动报酬、劳动待遇、劳动条件等进行谈判、协商的职责,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区别农民工从业性质、工作时间、行业特点等因素, 采取上门服务、工会间联合、服务超地域等方法, 采取单独组建农民工工会并接受务工地工会组织管理指导的方式,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工会组织对象的方式, 建立流动性、临时性、季节性工会等组织方式, 把农民工纳入到工会组织中。要创新工会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 增加工会组织的活动经费, 保证工会组织的工作时间、工作场地, 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 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提高工会组织与资方谈判的本领。

最后, 要支持社会精英组织的维权努力, 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教育宣传、倡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 加强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培育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舆论是支撑农民工维权的重要力量, 是“监督制约权力”、“监督带动行为履行”的有效途径, 被称之为“第四权力”, 往往被看作弱势群体的可靠支持者和利益实现者。党和政府、新闻机构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工具, 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 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工维权的社会舆论环境。

首先, 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就新闻媒体而言, 舆论监督实质是一种民主监督, 正确的舆论监督不仅有益于自身形象的塑造, 而且还能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和增加自身的价值。新闻媒体要敢说正义之语, 敢批不正之风, 敢揭违法违纪之事, 做农民工维权的坚强后盾, 帮助农民工走出“敢怒不敢言”、“有理无地说”、“有苦无处诉”的困境。新闻媒体要主动关注、调查、报道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件, 做政府的“千里眼”、“推进器”、“晴雨表”, 做农民工的“贴心人”、“保护者”, 在政府和农民工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引起政府关注和解决农民工问题。

其次, 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带头报道和肯定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 追踪报道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典型案例, 宣扬各地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大众传媒要引导城市各方正确认识和关心理解农民工, 增进农民工和市民间的了解和信任, 引导社会认可、尊重和善待农民工, 积极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政府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支持大众传媒走进基层、走进农民工和帮助农民工维权, 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各种难题, 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种权益。

第四, 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工的维权能力。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破解农民工就业难、维权难困境的基本途径。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必须加强教育培训, 要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责任承担、经费管理、政府调控、监督评估等制度, 切实解决当前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责任不明、资金缺乏、管理混乱、参与度低、监督缺位等问题;要丰富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 注重职业技能、就业择业创业、农村实用技术、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法律维权、餐饮酒店、家政保健、建筑制造等教育, 优化农民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切实增强农民工转业、转岗、转产、自护能力;要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方式, 优化配置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民工学校、培训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源, 鼓励农民工参加函授、自学等形式的学历教育, 不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 进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维权能力;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农民工“四位一体”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维权制度, 构建培训成本“协商”分担模式, 推动构建政府指导、市场调节配置、多元多方投资的教育培训格局和新闻媒体引领、农民工参与、企业重视、政府解决的“维权体系”;做好农民工普法教育工作, 教会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给予他们法律救助, 教会他们诉讼时效、诉讼程序、维权路径等知识, 帮助他们通过法律解决劳动纠纷和现实中面临的侵权行为, 增强他们维权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江立华等著.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一、社会转型期,妇女权益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一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就业促进法实施以后,就业中的显性性别歧视现象有所减少,用人单位不再直接以女性为由拒绝录用,但隐性性别歧视现象并不鲜见。二是部分中小企业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现象屡禁不止。另外,男女职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存在。

原因:一是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能够按照政策予以落实,但是大部分民营、私营企业并不能贯彻落实。二是政策问题,男女退休时间不同,使得工资待遇、政治待遇差异较大,造成男女劳动权益实际上的不平等。三是没有系统的反对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

(二)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在发包时少分承包地给妇女;有的地方妇女出嫁或者离婚、丧偶即被收回承包地;有的地方土地被征后少给或者不给妇女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有的地方用村规民约或者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等形式限制甚至剥夺妇女的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不明确。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作出明确规定。这是引发农村妇女特别是“农嫁女”土地承包权益纠纷的重要原因。三是法律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在现实中,“农嫁女”土地承包权两头不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很多地方土地承包到户,没有机动用地,一些地方在收益分配中未预留资金,导致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难以执行。

(三)人身权益保障问题

一是家庭暴力问题依然突出。妇联系统接待的信访问题中家庭暴力案件占总量的25%,其中90%是丈夫对妻子施暴。二是未成年女性未婚同居,人身权遭受侵犯的问题。三是女性仍然是被性骚扰的最主要的群体。

原因:一是家庭暴力认定范围过于狭窄,缺乏明确的认定家庭暴力的标准,缺乏对施暴人禁止行为的规定,救助主体和救助程序规定不明确。二是家暴庇护所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完善。三是农村或者社区缺乏相应的引导机构,未成年女性得不到指导,即使人身权益遭受侵害却不知道如何得到救济。四是法律没有对性骚扰的概念、行为方式、认定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

二、域外相关的立法规则对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立法具有的启示

(一)法国妇女劳动保障立法

法国劳动法是完备的成文法典,共九卷五十七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内容散见于各卷,虽未形成宏观保障体系,实质上建构了严密清晰的妇女劳动保障脉络。法国劳动法除了侧重性别平等的立法规范,还包括了完善的罚则体系。法典每卷均设专编对权利内容作相应罚则规范。确立以民事责任为主,兼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法律体系。

(三)国外立法关于妇女财产权益保障方面的规定

在越南,土地使用权构成夫妻共有财产,证明家庭拥有长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证书最初是颁给户主的,户主通常就是男子。为了防止女子的土地权益被侵害,最近,越南政府宣布,所有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都必须以夫妻双方名义予以登记。

印度尼西亚采纳了共同财产推定制。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一旦财产所有人结婚,其财产推定为婚内共同所有财产。

(四)美国对妇女人身权益保障立法

以家庭暴力为例。在美国,针对家庭暴力,法律制定两个法令予以解决:一个是针对受害妇女的“保护令”,一个是对施暴者的“禁止令”。“禁止令”的内容主要包括:禁止威胁妻子,禁止伤害妻子,禁止靠近妻子(包括妻子的汽车、住房和办公室等),禁止打电话与妻子联络。在禁止令或保护令有效期内,如果施暴者仍实施侵害行为的,法院将以蔑视法庭罪将其拘留,

三、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与司法制度

1、尽快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

1992年通过,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制定的全面和系统保护妇女权益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它的制定表明中国开始履行其根据《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国际公约》而应该承担的义务。但纵观国外妇女权益保护立法和实践,我们还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

(1)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法律责任制度,增强体系性和合理性。鉴于《妇女权益保障法》适用法律困难,我们应当着力加强关于法律责任问题的立法。法律责任是一项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本部分的内容应按以下原则进行调整:第一,确立《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优先适用地位。第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法律责任部分在立法时应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准用性规范。第三,在强制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过程中,应适量加大相应行政机关的职责。第四,进一步协调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其他保护妇女相关法律时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

2、建立我国的婦女权益保障的程序机制,强化程序观念

妇女权益保护和实现需要良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建立这些权利的程序机制,在人们的理念中似乎还是个很小的砝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相应的程序制度,从而使我们的妇女权益保护法成为了“软法”。

3、加强反妇女歧视立法

英国的反妇女歧视立法是相当完善的,其对与我国的反歧视立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英国的反妇女歧视立法的立法模式不仅仅把妇女权益保护的责任归于国家,甚至对整个社会,包括企业社团都有责任。

4、运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妇女权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有关纪念宪法活动时的讲话中,强调了“保障宪法的实施”。这对于我们依据宪法深入探索妇女权益保障和妇女发展问题是直接的推动,也是我们关注和研究妇女权益保护问题所面临的机遇。在目前我国国情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修改宪法,赋予宪法具有司法适用效力。第二,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和权威,建立宪法法院推进宪法司法工作的开展。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体,包括《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在内的一整套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和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妇女儿童地位已有了很大提高,权益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护。但是,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工作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一)社会政治参与方面,妇女参政总体水平偏低,妇女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与男性有较大的差距。女性的参政意识较男性而言仍显得相对淡薄,领导岗位女干部比例偏低,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明显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这说明妇女作为选民的权利和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管理的权利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劳动权益方面,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缺乏有力的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

第一,同等条件下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招工、招干、招生中,存在性别歧视,对女性提高录用标准,或在年龄上加以限制。特别是女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分配难的问题突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企业优化劳动组合,女职工被编余下岗的增多,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难。

第二,女性的劳动保护及特殊劳动保护、女工的福利待遇、生育保险和卫生保健,在一些单位长期不落实,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利益。

第三,部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得不到落实。自第一轮土地承包起,许多地区的农村妇女,特别是出嫁女和离婚妇女在责任田、口粮田、宅基地的分配使用方面,存在不少不平等分地的遗留问题。在土地分配(包括责任田承包分配、土地补偿费分配、土地入股后的股权分配三种形式)中存在五类侵犯妇女权益的典型情况:

1、女青年嫁给外村男青年或城镇男青年必须强行迁移户口,不迁户也无土地(或土地补偿费或股份,以下从略);

2、男到女家落户的部分男性和儿童不分配土地,一些地方连妇女的土地也被收回;

3、妇女离婚后责任田得不到保障;

4、基于性别而对男女责任田分配不公;

5、在第一轮承包中,“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是个大原则,但在具体执行中不按男女平等的法律,保障妇女的承包权,致使合同订立后嫁进本村的妇女和按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儿童都没有责任田。在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中,这些遗留问题再次激化矛盾并直接影响农村土地延包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第二轮承包中,有些地方仍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随意搞土政策,分男不分女或不分出嫁女,将极大地挫伤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土地是我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自己的土地资源或只有很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妇女,其家庭和社会地位就更无从谈起。

为解决一些地方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侵害的问题,200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2002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在总则第6条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第54条还规定:发包方有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为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这些规定,为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文化教育权益方面,妇女的整体素质仍不够高,整体受教育的机会少于男性。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家庭不愿为女孩提供教育投入,女童入学率低与男童,而辍学率高于男童。目前,成人文盲、半文盲中女性占有较大比例。在各类技术培训班、职业培训班及成人教育中,女性明显少于男性。

(四)人身权益方面,社会丑恶现象和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益事件屡禁不止。拐卖妇女儿童、对妇女和幼女性侵犯、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有蔓延趋势;娱乐行业中的色情陪侍等社会丑恶现象愈演愈烈;针对女性的犯罪和女性犯罪增多。

(五)婚姻家庭权益方面,婚姻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婚姻家庭中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家庭暴力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极坏。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既指肉体上的伤害,如殴打、体罚、捆绑、行凶、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如以威胁、恐吓、咒骂、讥讽、肆意凌辱人格等方法,造成对方精神痛苦、心理压抑,神经高度紧张等。此外,家庭暴力还包括性虐待。

家庭暴力行为是对妇女、儿童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受害人的心理、精神方面的严重损害。家庭暴力引起的法律后果及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极易导致婚姻破裂和家庭的离散,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不少女性犯罪与她们在家庭中遭受的暴力密切相关。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5条规定:“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8条规定:“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在第五章里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救助措施和施暴者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婚姻法第32条将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明确规定为起诉离婚的法定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为了给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供救助措施,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婚姻法第43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为了进一步给在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中造成一定后果的受害人指明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途径,婚姻法第45条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此外,婚姻法第46条还规定,因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丑恶现象,不仅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十分普遍,连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有发生。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违法行为。重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法律上的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另一种是事实上的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同居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重婚的法律后果:其一,民事后果。主要是重婚关系无效;按照现行婚姻法第32条、第46条的规定,重婚是对方起诉离婚的法定情形之一,同时还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其二,刑事后果。按照婚姻法第45条的规定,对重婚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其三,行政后果。重婚者如为职工和国家公务员的,应受相应的行政处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主要指向“包二奶”、姘居多婚外同居现象。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重婚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没有再行结婚登记。但二者都是严重破坏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违法行为,违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败坏社会风气,导致婚姻家庭破裂,严重侵害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甚至引发情杀、仇杀、自杀,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计划生育。为此,我国婚姻法第3条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后果:根据婚姻法第32条、第46条的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对方起诉离婚的法定情形之一,同时还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此外,对“包二奶”中如果双方以夫妻名义长期同居生活的,应认定为重婚行为,构成犯罪的应依刑法中的重婚罪论处;如果以给付金钱、物质利益

等为条件与“二奶”保持相对固定性关系的,实际上是包养暗娼行为,一经查实应按有关卖淫嫖娼的规定给予治安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重婚行为问题的批复》,对于婚外“临时姘居关系,彼此以姘头相对待,随时可以自由拆散,或者在约定时期届满后即结束姘居关系的,则只能认为是单纯非法同居,不能认为是重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重婚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有关条款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有配偶的人与他人非法姘居的,应责令其立即结束非法姘居关系,并具结悔过;屡教不改的,可交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由公安机关酌情予以治安处罚;情节恶劣的;交由劳动教养机关实行劳动教养。

3、离婚过程中,在住房、财产分割和子女监护抚养等问题上,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婚姻家庭领域的以上突出问题,由于受到“清官难断家务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司法机关不愿介入家庭纠纷,执法人员对婚姻家庭中的违法问题认识不足,执法不力,加上取证困难,致使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犯。

(六)儿童权益的保障不容乐观。在保护儿童权益的实践中,侵害儿童权益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

1、在学校,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经常讽刺、挖苦、嘲笑学生,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更有极个别道德败坏、品德恶劣的教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猥亵,实施性侵犯。有的学校向学生巧立名目多收费,有的学校不经家长的同意让学生做各类产品的实验,有的学校帮助商家向学生倾销不合格产品,等等。

2、在家庭中,一些父母居高临下,与子女不能平等相处,甚至把子女当成私有财产,现实中仍存在着虐待、遗弃、残害儿童的现象,在农村因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个别家长仍会遗弃女婴、让女孩失学辍学。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要么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要么过分溺爱;有的只关心子女的分数,不关心子女的身心发展是否健康。

3、在社会中,一些商家利用儿童的无知和单纯,只把儿童看成是赚钱的对象,却不顾他们的身心健康,向儿童销售质量不合格食品、警示说明不详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一些商贩在学校周边摆摊设点,向学生销售香烟,引诱儿童投身电子赌博、地下网吧、甚至色情娱乐场所。甚至于一些不法分子引诱儿童吸毒贩毒,等等。

4、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儿童受伤害明显。一方面是自然环境污染,儿童血铅等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另一方面是人文环境的污染,各种黄色书刊杂志充斥大街小巷、车站码头的书报摊点,电视购物广告中半裸女性的特写镜头和充满挑逗性的语言令儿童避之不及。此外,儿童活动场所被挤占,少年宫、博物馆被改为商业经营,本来不多的公共活动场所、绿地变成了停车场,要么就是盖成了房子出租、销售。

三、对策和建议

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已大大阻碍和抑制了妇女儿童协调、平等、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现象综合治理的力度,主要有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全民性别意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性别意识。通过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男女两性是平等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不是男女生理差别造成的,而是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别角色、评价标准、资源占有的差异造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二)进一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从文化、科技、法律知识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彻底扫除成年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落实好儿童尤其是女童入学、复学的问题。广大妇女应努力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三)切实解决妇女权益中的实际问题。一是抓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工作规划的落实,促进妇女参政议政,使妇女的政治地位真正有一个大的提高。二是抓紧实施生育基金社会统筹保险制度,促进女性广泛就业。同时,要认真贯彻执行《劳动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保护设施,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三是抓紧婚姻家庭中女方合法权益的落实。如离婚妇女的住房、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等;出嫁妇女的宅基地、责任田等。

(四)树立全新的儿童观念,增强儿童权益保护意识。以往人们普遍把儿童当作弱小被动的保护对象,而较少把儿童当作是具有积极的权利主体,从这种儿童观出发,成人们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和价值判断标准强加于儿童,较少或根本不去关注儿童本身的愿望和需求,有的家庭把儿童看成是私有财产。而新的儿童观念与传统的的儿童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重视儿童对于社会的价值,看到儿童因弱小而需要保护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它不因儿童弱小而轻视他们,而是把儿童看作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把这种全新的儿童观转变成广大教师、家长以及一切和儿童相关领域中人们的自觉意识,是依法做好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根本所在。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要务之一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重要问题未取得共识,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覆盖面窄,缴费率高;收不抵支,资金缺口大;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责任不清、财政支持不够;城乡差别较大等方面。如何切实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当前 社会保障 问题 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实践是一种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承担了许多本不应该由其制度本身承担的功能。因此,在现阶段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理论进行反思和调整,笔者认为尤显必要。本文将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新困境,最后对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给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变化中的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一、我国社会保障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从1949年着手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来,经历了创建、发展、瘫痪和改革四个阶段的曲折前进,目前已初步建立以‚三条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已取得较大进展,救灾救济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初步展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实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覆盖面小、存在‚绿岛效应‛

社会保障本质上要求能够覆盖到社会全体人员,如果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得到某个方面的保障,就会产生在社会保障理论上称为‚绿岛效应‛的社会现象。而事实上我国社会保障不仅覆盖面窄,而且覆盖方式不合理。据统计,2003年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社会成员约1.5亿人;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只有440万人,仅占登记失业人员(770万人)的57%;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不到7000万人,参保退休人员不到2500万人,都大大低于实际应参保人数(刘湘毅,2005);而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甚至还由1999年的9.75%下降到2003年的7.06%,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是个庞大的群体,不仅绝对数很大,而且每年的增量也很大;据估计,目前被征地农民有4000万人,每年的增量约为200万人左右,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每年增量保守估计也有400万人左右。面对规模庞大的这一特殊 群体,社保改革和发展凸现制度创新与储备严重不足(高书生,2005)。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低,与国际相比,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与覆盖率偏低并存的是覆盖方式的不合理,以养老保险为例,享有养老保障的那部分职工领取的实际养老金占了工资水平的80%-90%,因此其总体处于低覆盖、高替代的状况(魏杰等,2006)。

2、有效性不足、保障水平低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在于实现对需求者的有效保障,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对远期的社会保障力度进行了限制,按计划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将从80%左右最终降至58.8%,医疗保险待遇从90%左右降至60%左右。失业保险等也存在着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虽然2002年底城镇居民受助人口由1999年的266万人增加到2065万人,但因保障水平低,部分相对贫困的城镇居民实际上需要帮助而得不到充分的帮助;而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对于1995年40岁的人来说,按人均每年150元的交费水平,且按当时复利12%累计计息,至60岁退休后每月只能领取养老金额15元,这一保障力度显然过低,不利于达到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要求。

3、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问题,国企 职工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务员归人事部门负责,贫困群体归民政部门负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既缺乏宏观协调、缺少综合平衡,又加大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社会保障改革进程。同时,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事项一直由政府部门承管,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由政府部门经办,还谈不上按经济规律办事,也还未实行真正的社会化管理。另外,社会保障基础管理水平落后,统计数据虚假,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4、责任不清、财政支持不够

鉴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或半公共性质,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成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显然不够。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收支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养老保险空账运行情况严重,根据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到2004年底,全国养老保险空账达到7000亿元以上。如果空账继续维持,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社会保障改革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并非是真正的资金不足,是责任不清、财政并未真正到位等造成的。

5、立法滞后、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一整套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用法律来对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少依法行政和有效监督机制。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已经出炉,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至今仍未出台,这样就影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缺乏法律的依据和基础,人们无法准确把握国家在这种制度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个人可以期望的安全值,政府和民间也无从进行合理分工并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6、基金监管不到位、运用低效

与财政投入不足并存的是社会保险基金高缴费率与低收缴率并存、各级政府社会保障财政责任模糊、社会保障资金预算软约束、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不理想四大突出难题。而且,目前我国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部门有多个,如财政、民政、劳动、人事部门等等,各部门对基金的管理渠道衔接不够紧密,对基金的管理不够专业、对基金使用的监管不到位,造成了社会保障基金集中和使用过程中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过于分散,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速度极为缓慢,增值率很低,有的地方甚至发生社保资金被贪污、挪用或盲目投资放贷,致使资金无法收回,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 极大损失,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也阻碍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9月,审计署对29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2005年三项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违规问题金额达到了71.35亿元(其中1999年以前发生的有23.47亿元,2000年以来发生的有47.88亿元)。

二、我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典型的‚旧城改造‛工程,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在前工业化发展阶段,却面临着比西方后工业化国家还要优厚的保险福利制度的改革任务;而且,社会保障改革还面临如下严峻的新形势:

1、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就业是避免贫困和清除依赖的可靠途径,就业是社会保障的基础。近几年中国就业格局变化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传统的以单位为对象的社保制度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

2、社会问题

尽管有人认为‚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所出现的‘一边倒’和过分夸大的倾向,继而对社保改革产生误导,不得不引起重视和反思‛、‚中国人口老龄化并不可怕‛(高中生,2005),但老龄化是基金财务危机的主要因素,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比西 方国家更为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提前到来,即是人们常说的‚未富先老‛。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城镇养老负担系数将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也会随之加重。

3、迁移人口问题

有资料显示,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化的人口已达7000万。未来十几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紧完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4、区域差别问题

我国先后经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中部崛起战略,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而这种区域差别是决定社会保障管理方式的主要客观因素。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形下,国家出台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更会遭遇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挑战,从而对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构成重大阻碍。

5、经济全球化进程问题

在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稳定性与采用社会保障措施来维系这个社会的稳定性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制的选择和个人账户实账制的推行,有可能因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而受到影响。

三、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在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更应该以和谐社会理论做指导,系统、规范、周到地设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目标,认真结合我国的社会保障国情,努力扩大保障范围,丰富社会保障的结构内容,动态设计社会保障的推动进程,切实保障基金安全并提高运用效率。

1、设定多元化、兼顾社会与经济的保障目标

多元化目标,是指在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时,既不能仅把其当作一种经济制度来对待,又不能过分强调社保改革为国企改革服务,把社保改革搞成‚闭环系统‛。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及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出发,这种制度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各种慈善事业到各国的正式制度安排,其发展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起于慈悲、止于正义,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市场失灵‛、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非常复杂的、不确定因素甚多且不太稳定的时代。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应当是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其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目标,促进社会风尚、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使社会成员都能生存无忧、衣食无虞,应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经济目标,表现在既使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能促进各种结构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调节杠杆 的作用。政治目标,主要是保持社会的稳定,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

总之,我国社会保障设计理论的目标定位应是兼顾社会性目标与经济性目标;以社会安全稳定为主,以经济效率为辅;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2、体现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中国特色主要应考虑:(1)国有企业因素。国有企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失业人员的安臵与处理,必须考虑到国有企业职工的积累性贡献与社会保障的欠账问题,这是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2)城乡差别因素。城乡差别的核心是‚三农‛问题。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兴旺、农民的富裕是衡量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指标,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迁移人口因素。根据目前我国人口流动加快的趋势,预计今后20年,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量将可能达到3.3亿人,另外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将进一步增多和加快,解决好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特别是人才在全国的流动,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形成。

(4)计划生育因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出了一个大难题:养老问题。不远的将来,老人社会的沉重负担是每一个社会保障理论工作者、政府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5)传统保障因素。传统保障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核心与重 点,辅之以邻里(社区)互助与亲友接济。其特色是在向人们提供一定物质保障的同时,往往还起着精神慰藉、情感保障的功能。后者对人们顺利地度过生命波折期(年老、患病和伤残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探索传统保障与现代保障的具体灵活结合模式,通过有效舆论措施强化对民族优势保障传统的宣传,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保障的有效补充。

(6)地域差异因素。应该充分考虑到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区的经济差异,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地区结构的协调发展。

3、坚持一元化标准,努力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面

所谓一元标准,即在全国各个地域、各种经济成分、各类经济差别地区、各个权力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标准。标准的统一表现在:

(1)城市与农村统一。对全体公民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有步骤、有计划地打破城乡藩篱,不再对占全国人中2/3的农民进行歧视性的制度安排,否则我们永远只是‚城市社会保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社会保障‛。就目前而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引导、鼓励措施推行养老金计划,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缴费比例,提高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放宽养老金资本市场运作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参加者,待条件成熟后,逐渐从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过渡。在经济欠发达地 区,还是应当以传统的养老模式为主,继续实行农村五保户供应制度,同时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达到一定经济条件后再实行养老金计划。

(2)居民与迁移人口统一。要分批分步骤地将流动人口吸纳进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参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群体流动性相对较强的特点,要保证已进入城镇社保系统的流动人员账户的全国可转移性,使他们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3)沿海与内地统一。沿海与内地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差距,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天然资源的原因,如果因此而拉开二者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将无法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拉大二者之间的结构性差距。

(4)中央与地方统一。中央与地方的保障水平差距,当中央水平比地方高时,客观上损害了中央政府的形象;而当中央水平低于地方时,又会弱化中央的调控能力。

(5)公有与非公经济主体统一。一方面,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费用缴纳率低下,另一方面在支出时又以高于非公经济退休人员的水平发放。这一经济成分歧视政策给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

4、丰富社会保障结构和资金筹集、实现方式

为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政府不仅应当充分调动民间的资源以供社会保障之用,而且应将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民间社 会公益组织看成是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合作伙伴。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寻求资金来源多元化,发挥社会资金的力量,以填补各项社保基金中空账运行形成的空洞,逐步降低社保基金运行中的巨大风险。相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商业保险更是十分滞后,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延缓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因此,今后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到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将商业保险的功能还给商业保险,通过商业保险补充社会保障功能的不足。也可以争取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和援助建立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培训等社会保障项目,甚至可以吸引国际保险基金进入国内市场,通过多渠道融资来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政府可积极倡导社会捐助,设立各种公益性机构推动社会捐助事业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社会捐助活动给予政策优惠,以进一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改善目前单位负担过重的状况,实现社会保障资金负担比例的合理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必须有资金的支持,必须在政府主导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政府要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安排,国家财政就要由现在的半到位发展为真正全面到位,包括中央财政要将社会保障投入增长机制固定比例化,地方财政要由不承担或少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发展到财权与事权及社会保障责任的统一。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例如,通过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做实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将部分国 有资产从国家财政转为社会保障基金,以偿还老职工的历史欠债。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如开征新的税种,除已经开征的利息税之外,可以考虑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等;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专项国债等。通过多种开源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必须强调国家的责任,对实行强制养老金计划的,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对农民发放养老补贴,以推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不具备实行养老金计划条件的,国家应加大社会救济的力度,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实现。

5、动态设计社会保障推动进程

所谓动态设计,是指整个体系的设计应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与适应度,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障措施。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支持手段薄弱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0--50年,必须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在不同经济体制的过渡期,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可以考虑采取混合制的社会保障体制、推行半积累半现收现付制支付。在经济的发展期,可以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采用供款基准制的社会保障体制、推行现收现付制支付。在经济的平衡期,考虑到收入差距的拉大,为促进社会公平,可设计受益基准制的社会保障体制、推行完全基金制,充分发挥社 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

6、加强基金监管,提高运用效率

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制度保障,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予以规范,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效率,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要实现安全和效率的目标,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预、决算管理,每年的社保收支预算和决算须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各级各部门之间社保资金管理渠道要保持紧密衔接和通畅,对资金的管理应选择专业水平强、政治思想素质高的人员,同时必须要有严密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对资金的收入应一律上缴当地财政部门,设立专账,每一项支出要有逐级审批,对于通过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在银行设立的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由经办机构负责专门发放与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基金的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规范的制度来监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挤占挪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同时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运作,可以采取信托投资的方式来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使其在法律上成为相对独立的财产。此外,应当采取组合投资的模式进行投资,降低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效率。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 篇6

1、《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男女权利平等。(2)对妇女权益实行特殊保护。(3)国家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4)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2、婚姻自由是指男女双方有缔结或者解除婚姻关系,不受任何人的强迫或干涉的自由。

3、保障妇女受教育权利应达到的目标:(1)尽快普及义务教育,使适龄女性儿童、少年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具有初等文化教育水平。(2)大力发展妇女成人教育,提高成年妇女的教育水平。

4、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受到的法律保护包括: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的时候,除了那些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者工作岗位以外,均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在录用职工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与女职工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并不得在合同或协议中有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和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用人单位应当执行国家退休制度,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5、妇女享有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亲权、监护权以及著作权、发明权等等。

6、在下列情形下,单位不得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关系:(1)女职工结婚、怀孕、休产假、哺乳婴儿;(2)女职工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3)女职工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7、家庭暴力实施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3)刑事责任。当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当这种暴力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属性时,就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妇女保障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年来国务院留守儿童工作组、全国妇联以及有关学者的调查研究, 结合笔者自己的调查了解,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受监护权存在的问题

从父母的监护向非亲权的监护或单亲监护转变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监护的不力。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他们不能给予留守儿童很好的照顾。更何况, 这些隔代监护人一般都需要照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 除此之外, 还要负责耕作自己以及外出亲人的承包地。家务、农田和照顾几个留守儿童的责任集于年老体迈的祖辈于一身, 这就必然会导致隔代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力弱化。当然, 农村母亲的监护较其他监护方式要好得多, 然而, 在父亲外出打工之后, 作为单亲监护人的母亲往往面临着沉重的劳动负荷, 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再加上农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 拮据的生活状况和巨大的生活压力都落在了作为单亲监护人的母亲身上, 这些都将势必影响其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和教育方式, 这也是农村单亲监护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方面为什么会存在着诸多隐患的主要原因。

1.2 受教育权存在的问题

首先, 家庭教育弱化甚至缺失。我们都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然而由于特殊情况, 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自己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帮助, 以及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呵护, 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长期过着与父母分离的生活, 这使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这些孩子, 使他们容易变得自卑、孤僻、沉默、悲观, 或者表现出任性、极端、暴躁的性格。那些寄养在祖辈家中的留守儿童, 由于监护人的能力有限、观念落后, 只关心吃穿, 无力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因而对教育无能为力, 甚至有些还纵容、放任一些不良行为, 起着相反的作用。

其次, 在学校教育方面, 基本受教育权得不到很好保障。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 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农村小学的教育状况甚至还处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上, 这就使得包括非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农村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 受高校扩招及经济危机的共同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 很多曾经成绩非常优秀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由于找不到工作只能待在家里, 更使得农村学生普遍感觉“读书无用”, 更有甚者, 甚至直接放弃了高考, 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中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本来就在城市打工, 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有些孩子甚至初中没毕业就追随其父母的脚步进入城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农民工。

1.3 人身权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分离没有联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关心和爱护, 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 对他们也没有充分的了解。近些年来, 由于监护人保护不力, 或者因为年长、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等多方面原因而产生的留守儿童触电、溺水、车祸、死亡等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有研究证明, 照顾者为祖父母以及照顾者文化程度偏低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 得不到亲情照顾也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安全问题。此外, 由于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 很少与父母交流、联系, 遇到各种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导致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见。

2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对策

面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当中所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必须拿出现实的举措予以积极地应对。我们有义务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积极促进这些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格的逐步建立, 同时还应该以现实说教的方式促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及腐化生活的侵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则性规定,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当中的一部分, 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他们有权利获得全社会最充分的保护, 同时,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情况, 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倾向性保护当然应当是重中之重的事项了。笔者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供有关方面参考。

首先,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当从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法定权利的人性化具体措施着手, 尽最大可能的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关爱他们的心灵, 温暖他们的心田, 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真正生活在一个有爱包围的环境中。当然学校同时必须积极、全面、及时地履行好自己的各项监护职责, 善于发现问题, 及时了解情况, 让各种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并且应做到具体责任落实到专人负责的程度。

其次,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必须依法全面地履行其监护职责, 无论是从家庭到学校的途中, 还是从身体到心理, 都要随时随地充分体现临时监护人对于孩子的悉心照顾和爱护。如果临时监护人由于各种情况无力继续承担监护责任, 或者不能正确履行其对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责任, 那么学校、社区或者村 (镇) 基层组织等都有义务按法定程序及时撤销和变更监护人,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出现空缺的状态发生。

再次, 留守儿童所在社区、村 (镇) 基层组织应当建立起长效的工作制度, 并且采取具体措施, 切实关心、爱护和监督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其法定权利的落实状况, 定期、按时开展普查, 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均应以孩子的利益保障为先, 任何事由都不能阻挡对于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充分维护职责。另外各基层组织应当配备专门从事维护留守儿童权益的工作人员, 也可以招募一些热心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使责任的履行达到落实到人的程度。

对于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这种强烈的关注也为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带来了希望。但是, 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也需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总之, 我们应当认识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是一件关系到社会和谐、任重而道远的大事, 所以只有全社会各方面携起手来共同担当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农村留守儿童才能在明媚的天空下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并沐浴着法治文明的明媚阳光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吉林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EB/OL].http://www.chinajilin.com.cn/xlpindao/content/2011-01/13/content_2160220.htm, 2011-01-13.

[2]席庆超.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EB/OL].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61.html, 2010-04-29.

上一篇:四年级征文《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下一篇:项目管理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