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2024-10-18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通用12篇)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农民中的许多人抛弃了已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活, 浩浩荡荡地闯进城市谋生。数以亿计的农民工, 以其吃苦耐劳的艰辛工作和奋斗精神, 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城市的繁荣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现阶段农民工在城市求职和劳作过程中, 遭遇了以前其他社会群体迄今未曾经历的问题和困难, 整体沦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就业受歧视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第一, 各地歧视农民工的政策仍然大量存在, 有的城市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就业率, 出台地方政策限制或禁止农民工在某些行业或岗位就业。第二, 同工不同酬。在一些企业里, 农民工虽然从事着劳动负荷最重、劳动条件最差的体力活, 但他们的工资却只有城镇职工的一半, 甚至更少。第三, 择业的自由权受到严格限制。有的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等手段限制农民工自由流动等。

(二) 劳动合同领域存在问题较多。表现为:第一, 多数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企业虽然与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但其本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第二, 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很多不规范。劳动合同内容受企业决定和控制的现象严重存在, 一些劳动合同对农民工的劳动权利不做任何规定或做严格限制性的规定, “一边倒合同”表现明显。第三, 劳动合同解除时不给予经济补偿。不少企业随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却不向农民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 工资水平低和工资被拖欠或克扣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长期以来, 低成本一直是我国多数地区招商引资的“法宝”。许多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空间, 以牺牲员工合法权益为手段, 拼命压低成本。农民工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 而且由于执法不严等原因, 企业拖欠工资的违法成本较低。

(四) 企业不遵守《劳动法》中的劳动时间制度, 超时加班的现象严重。在沿海地区, 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占有很大比重, 有的企业订单不稳定, 加班赶订单的情况较为突出;有的企业为追求利润目标, 随意加班加点, 延长工时, 即使是法定节假日也不例外。

(五) 涉及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险缺失非常严重。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立足点是城镇居民, 较少顾及农民工, 多数农民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很多地方社会保险法规、规章规定的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险险种不完整, 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 他们在城市遇到失业、疾病等问题时, 很难得到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的保护。

(六) 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能保护农民工权益的现象严重。很多企业设备陈旧、条件落后、环境恶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安全防范措施不够, 也没有对农民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致使农民工发生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可能性很高, 而在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之后, 难以得到应有的赔偿。

(七) 农民工中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措施没有落实和不完善的现象严重。很多企业把对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的保护当成额外负担, 违法使用童工的问题仍然存在, 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投资劳动保护设施建设, 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 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在实际生产中难以落实。

(八) 劳动监察和劳动执法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 全国多数地区劳动监察的执法水平、执法力度十分有限, 对企业的劳动违法“备加宽容”, 较少采取处罚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对劳工的处境和遭遇普遍表现出漠视和冷淡的态度, 从而使农民工孤立无援, 企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九)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救济机制不灵活、不完善现象严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工会, 即使建立了工会的企业, 几乎没有吸收农民工入会的。因而, 工会在劳动争议中的立场及维权效用未获得农民工的认可。所以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 绝大多数人得不到工会的帮助和支持, 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组织和渠道。

二、进城务工农民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存在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将我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彻底地分离开来。我国的农民, 只要还戴着“农民”的帽子, 就“注定”无法分享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据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农民工权益保障弱化和歧视农民工的制度根源。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典型的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 而农民工所处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不仅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福利低劣, 而且常常处于利益被忽视的政策边缘, 受到各种歧视。二是社会信用的危机与失守。社会信用失守随处可见, 失信行为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 无一“幸免”。社会信用的这种危机状态, 也反映在劳动领域, 如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雇主承诺的劳动报酬不兑现, 甚至法院判决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判决书都得不到及时执行等等。

(二) 政府方面的原因。

虽然中共中央近两年来提高了保护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政策力度, 但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各种错误认识并没有完全消除, 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

(三) 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农民工中绝大多数人文化素质低, 缺乏职业技能, 他们在城市务工, 从事的往往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而收入低的工种或岗位。多数农民工缺少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习惯,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 权益遭到雇主侵犯时, 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企业方面的原因。

农民工所在的很多私营、“三资”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在劳动管理和职工奖惩上由雇主或者个别高级管理人员说了算, 标准不统一, 管理混乱, 难以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规范;二是工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 法律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有的劳动立法使农民工的劳动权利被边缘化。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定义和范围不明确,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符,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关系不明确,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适用上的混乱。二是现有的劳动立法的规定本身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劳动立法缺乏程序性规定和救济手段;缺乏对雇主拖欠工资行为的制裁性规定等等。

三、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劳动权益的对策分析

(一) 政府应从意识上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 把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以及劳动环境的改善当作当地政府的一项考核内容, 当作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 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一是将城镇落户条件由户籍限制改为条件限制, 凡是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均可按照本人意愿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二是改变现行依据户籍区别公民身份的做法, 突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分类方法, 实行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制度。三是逐步剥离依附或隐含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 淡化户籍制度的社会经济功能, 恢复户籍制度只承担单纯的人口基本信息统计功能, 最终实现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的人口管理制度。

(三) 引导舆论导向, 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营造宽松有利的舆论环境。

新闻媒体应积极地客观报道农民工劳动权利受侵犯的事实, 不断关注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困难、障碍。有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实现会顺畅得多。

(四) 落实、完善劳动立法。

一是改革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在现有的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细化对农民工的规则和保护。二是从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落实、完善劳动立法。三是落实和完善对女职工、未成年职工劳动权益特殊保护。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维权作用, 尽快修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四是落实和完善劳动立法中的工会制度, 提高工会在保护农民工权益中的作用。

(五) 改革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

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 是对农民工基本权利的保障。在社会保险方面, 一是制定城乡统一适用的社会保险法;二是建立城乡之间自由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险资金的投入;四是加重雇主拒不为其雇用的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律责任。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 应在特定条件下给予农民工经济救助和合法权益受损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给予法律援助。

(六) 改革和完善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目前, 农民工劳动争议发生率高, 农民工在时间、金钱等承受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对于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极为重要。本文认为,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与司法审判相并行的其它形式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包括调解、仲裁、谈判和其他非诉讼成本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同时, 对现有的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机制加以完善。

(七) 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执法,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制度。

法律制度设计是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的前提, 法律制度的执行是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根本。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 更重要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司法救济相比, 行政救济具有及时性、低成本的特点, 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劳动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要加强对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劳动监察工作的支持。

总之, 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权益的保护的研究有助于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 只有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整个农村繁荣了, 和谐的社会主义才会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福忠等·试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 4

[2].中国劳动就业网

[3].刘翠宵·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法学研究, 2005, 2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2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十五日内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该裁决,否则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响。

女性劳动者相关权益的保障策略 篇3

【关键词】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

女性群体特殊的生理条件、心理特点以及孕育生命的重大责任都注定她们在劳动方面既应该与男性群体享受同等的一般权益,又应该被赋予部分特殊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项制度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但是在保护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保障女性劳动者权益的具体方法,为她们享受应用社会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一、女性劳动者的相关权益

1.一般权益

一般权益主要是指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所明确规定的、不论男女公民都应享有的权益。例如:我国《劳动法》在第二条中提到,社会个体层面劳动者都享有平等的就业权、选择职业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接受技能培训权、休假权、获得劳动报酬权、获得劳动场所卫生安全保障权、享受保险福利权等一系列受法律保护的劳动者权益。

2.特殊权益

女性劳动者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生理结构、心理特点等,决定了她们应在享受劳动法规定的一般权益保障以外,额外享受一些特殊状态下的权益保护。对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护应该大致从“经期”、“孕期”、“育期”和“哺乳期”这4个时期入手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在上述四个时期当中,女性劳动者应该在安全和休息等方面受到特殊照顾,例如:工作单位不能安排处于上述“四期”的女性值夜班,不能安排处于孕育期的女性在严重污染的岗位工作,等等。

二、女性劳动者相关权益的问题

1.立法滞后

虽然当前我国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比较多,但是这些法律多是站在男性的角度来制定的,也就是说以生理性别为主要依据,没有充分考虑到女性劳动者的特点。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法律多是基于“两性比较”的角度上确立的,在促进两性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将对女性生理特点的保护转移到对社会性别的保护上去。与这部分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立法理念相对落后。此外,很多企业没有根据女性职工所占全部职工的比例设置女工休息室、哺乳室,相关部门对该方面的监督也很不到位。

2.特殊权益落实不到位

近现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法规政策很难在企业中得到落实。当今的企业大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工作总目标,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保护容易被忽略。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女性劳动者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很少含有对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保护的条款;有部分企业在合同中做了不允许女性在工作年限内怀孕的规定;有些企业仍然不顾女性的生理方面的特点要求她们加班加点;有些企业不顾女性处于生育期而派遣她们去污染严重的岗位工作。

3.职业安全防护不到位

很多企业为了追逐利益,尽可能地减少在职业安全防护上的资金投入,不愿为女性提供额外的身体健康体检,更没有为女性职工报销特殊时期的身体检查费用。此外,保护女性特殊权益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有些企业甚至不设置,这严重损害了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

三、女性劳动者相关权益的保障策略

1.完善立法保障体系

我们应积极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立法理念,从社会性别视角完善立法,逐步实现将单纯的对女性的生理“保护”转变为对女性正当权利的保护。在法律中明确男女职工的育儿假、陪产假等,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在瑞典,法律规定了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能够享受480天的带薪产假;在挪威,法律也做了类似的规定。我们国家可以在税收上建立特殊机制为女性劳动者提供法律保护,按企业中女性职工的比例在税收方面进行优惠,激励企业专门设立机制,保护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

2.提高女性维权意识

如果女性劳动者缺乏自身维权意识,不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特殊权益保护。提高女性职工的维权意识是改变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维护困境的根本措施之一。《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国家应鼓励妇女自强、自信、自立,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所有措施中,女性劳动者本身的法律意识可居于首位。因此,我们应加大普法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手册、女性维权知识讲座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各层面、各地区的女性职工进行宣讲,提高女性职工的特殊权益保障意识与法律意识,确保女性职工有较先进的维权意识,真正促使女性劳动者更好地保护自身应有利益。

3.加强对违法行为的追究力度

只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而缺乏适当的刑事法律责任惩罚制度,也无法控制或改变行为现状。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已经明确了法律责任,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相对太轻。例如:但凡违反法律规定安排女性劳动者从事禁忌劳动的单位仅仅受到1000到5000元的罚款;侵犯孕期、产期的行为处罚5万元到30万元的罚款。对企业或单位的侵权惩罚太过局限,多集中在政治制裁和资金赔偿上,对企业单位的威慑力远远不够。我们应借鉴他国的先进处罚办法,对侵权行为处以适当的监禁惩罚。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保护女性劳动者的权益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只有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分别从立法、制度、宣传普法等方面投入精力,才能实现对女性劳动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才能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武中哲.法律规范与组织策略:制度变迁中的女性劳动权益[J].妇女研究论丛,2011(11).

[2]郑君.修改《规定》突出4大亮点——访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丁大建[J].劳动保护,2012(3).

[3]薛菁.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与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

劳动者的权益需要国家保障 篇4

中国劳动者殷殷期盼的《工资法》可能又要搁置一阵子了。据报道, 酝酿三年有余的《工资条例》, 因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 各方无法达成共识, 至少今年年内难以出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用工方接受不了劳动者工资的增长。私营企业反对涨最低工资, 国有企业反对“同工同酬”, 说到底都是一个理由:工资增长会提高经营成本, 企业难以承受。

立法本就是一场博弈, 各利益相关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价码, 协商着解决问题。企业有自己的要求, 有些也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劳动者的要求是什么?他们的道理又在哪里?劳动者不可能等待企业方, 等他们钱赚够了再点头同意, 给个稍稍体面些的工资。不过, 钱再多, 这么眼巴巴等别人施舍, 已经称不上体面了。何况, 在中国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 新增劳动力供应正在减少的背景下, 企业真的不能这么牛了。但《工资法》迟迟不能出台, 根本上就是因为劳动者还没有发言, 没有以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式发言。

劳动者自己没有发言, 那就应该由他们的代言人站出来说话, 比如, 立法机构推动《工资法》, 规定最低工资和工资增长幅度, 政府加强行政监管, 切实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 确保劳动者即使没有发声, 其权益也不至于受到重大损失。但从《工资法》迟迟不能出台来看, 这些代言人在谈判中还没有尽到职责, 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也作为有限:至今还有许多劳动者未能签订合同, 未能准时拿到工资, 未能享受工伤医疗保障, 未能在安全的生产条件下工作, 等等。劳动者权益的承认和维护, 还任重道远。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5

诚信等级评价试行办法

为推动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建设,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003‟21号)精神,特建立我市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办法如下:

一、评价信息内容

(一)评价主要内容

1、依法制定和履行劳动规章制度情况;

2、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管理情况(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情况;用工备案情况);

3、社会保险情况(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及缴费情况);

4、工资支付及执行休息、休假规定情况(有无故意拖欠、克扣工资情况,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有无超时加班加点现象);

5、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情况;是否使用童工;

6、执行其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定情况。

(二)评价参照内容

1、用人单位配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及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文书情况;

2、内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胜、败诉情况;

3、内有无因企业侵权行为引发的职工集体上访等恶性案件。

二、评价分级及标准

(一)评价分级

诚信等级共设4个等级,分别是: A级、B级、C级和D级。A级为诚信示范企业,B级为诚信企业;C级为诚信警示企业;D级为失信企业。

(二)评价标准

1、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定为A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示范企业:

(1)劳动规章制度健全,程序和内容合法;

(2)按《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12月1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招用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100%且内容合法有效,签订集体合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按规定开展劳动用工备案;

(3)按规定要求参加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100%,内无拖欠社会保险费现象;

(4)工资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支付,落实《最低工资规定》,执行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制度及国家有关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的各项规定;

(5)依法落实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未使用童工;

(6)认真执行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内无职工投诉举报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或有投诉举报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经查证不属企业方责任的;劳动保障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未发现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2、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定为B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企业:

(1)劳动保障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内容基本合法;(2)按《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12月18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招用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8%以上,劳动合同内容基本合法有效;签订集体合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按规定开展劳动用工备案或经督促后能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用工备案;

(3)按规定要求参加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内无拖欠社会保险费现象;

(4)工资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支付,落实《最低工资规定》,较好执行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制度及国家有关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的各项规定;

(5)较好落实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未使用童工;

(6)认真执行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内经调查属实的职工投诉举报案件不超过一次,且能及时整改的;内经审理企业方有轻微违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不超过一件,且能及时履行仲裁裁决的;内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未发现其他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定为C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警示企业:

(1)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存在程序和内容明显不合法情形;

(2)违反《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招用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80%-98%,或劳动合同内容存在明显违法条款的;未签订集体合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未按规定开展劳动用工备案,经督促后仍未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用工备案的;

(3)参加社会保险项目仅有3-4项,或虽然有参加五项保险,但参保率在60%-95%的;拖欠社会保险费1-2个月的;

(4)内发生一次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行为的;违反最低工资标准规定支付工资的;未能执行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制度,超时加班加点或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

(5)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有关规定的;(6)内经调查属实的职工投诉举报案件超过两次,或虽仅有一次,但未按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内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发现有其他明显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定为D级劳动权益保障失信企业:

(1)无理阻挠劳动保障监察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的;

(2)严重违反《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招用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在80%以下或劳动合同内容存在严重违法条款的;未按规定开展劳动用工备案,经督促后仍拒不开展的;

(3)参加社会保险项目仅1-2项,或虽有参加5项保险,但参保率低于60%的;拖欠社会保险费3个月及以上的;

(4)内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两次及以上的;(5)严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有关规定行为的;招用童工的;

(6)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整改但拒不整改或被处以行政处罚的;

(7)发生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导致集体上访、罢工等突发性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参加评价的用人单位范围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规模、分行业组织开展评价。

2010年,市属所有企业、中央和省属在岩企业积极开展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企业创建工作;

2011年,重点开展上经营满一年的市属规模以上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

2012年,重点开展上经营满一年的市属规模以上企业、园区内企业、中央和省属在岩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

2013年,重点开展上经营满一年的市属规模以上企业、园区内企业、中央和省属在岩企业、机械行业企业、保险行业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

2014年及以后,凡经营满一年的市属所有企业、中央和省属在岩企业都必须纳入诚信评价范围。

四、评价工作的组织

为保障评价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市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审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负责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具体组成人员同市劳动权益保障信用评价体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五、评价信息的采集

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信息的采集范围以劳动保障系统掌握的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信息情况为主,兼顾政府其他部门(工会、地税、企联、妇联等)以及企业自行申报的相关信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相关业务科室和直属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有关信息的收集,按照“谁主管、谁记录”,“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各相关信息,提交市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六、评价程序和办法

(一)企业申请:企业接到市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发出的评价通知后,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申报。

(二)初步审核:评委会办公室根据企业提交的《龙岩市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申报表》和评价信息相关证明资料,以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提交的评价相关信息,参考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后提出初评意见;企业未提出申请的,由评委会办公室直接根据其它收集掌握的信息提出初评意见。初评意见报请评委会同意。

(三)初评公示: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初评结果评出后,在新闻媒体或龙岩市劳动保障网上进行为期两周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等级确定:公示结束后,评委会根据公示意见,确定最终的诚信等级评价结果。

(五)结果公布:评价结果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在公开新闻媒体和龙岩市劳动保障网上发布,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六)企业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于第二年上半年进行上一的评价。

七、分类管理措施

(一)对获得A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的用人单位:

1、授予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牌匾,同时对其法定代表人、劳资科(处)负责人给予表彰。

2、在一年内免除日常巡查。

3、积极推荐参与相关机构组织的诚信企业评选;同意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参与其它与劳动保障工作有关的评先评优(如各级五一劳动奖状、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模、优秀企业家等等,下同)。

(二)对获得B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企业的用人单位:

1、授予劳动权益保障诚信企业牌匾。

2、按照正常的劳动保障行政管理进行监管。

3、同意推荐参与相关机构组织的“诚信企业”评选;同意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参与其它与劳动保障工作有关的评先评优。

(三)对评为C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警示企业的用人单位:

1、每年至少要对其进行一次日常检查或专项检查。

2、不得参与相关机构组织的“诚信企业”评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不得参加其它与劳动保障工作有关的评先评优。

(四)对评为D级劳动权益保障诚信警示企业的用人单位:

1、列为劳动保障监察重点监控单位,每年至少要对其进行三次以上日常检查或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守法经营,规范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

2、不得参与相关机构组织的“诚信企业”评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不得参加其它与劳动保障工作有关的评先评优。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6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 篇7

(一) 农民工是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产生于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当前, 全国大约有2亿农民工, 约占中国人口的14%, 并且每年的增长速率维持在500万人以上。如今, 农民工已成长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 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起,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和乡镇企业。他们虽然脱离农村, 在城镇就业, 但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 他们没能彻底完成由农民向非农化、城镇化的转变, 而是仍处在农民和工人这两种角色的边缘地带, 地位尴尬。

二、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的调查数据显示, 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为9.6小时, 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每天工作时间在八小时以内, 而工作时间达到14个小时以上的占3.6%。造成工作时间超时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企业的雇主为了追求高产出、高效益, 私自让农民工提供额外劳动以提供报酬, 而农民工就为了多挣钱自愿参加劳动, 主动要求延长工作时间。

(二) 职业安全保障方面严重缺失

在农民工广泛存在于城市的建筑、采掘、制造等领域的今天, 职业安全保障无疑是他们的保护伞, 保护他们免受或降低来自社会的风险。有报告显示农民工职业安全隐患较多, 包括高温、低温作业问题、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和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等。

(三) 农民工权益救济的有效途径存在缺陷

我国法律规定了四种农民工权益救济途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无论哪种途径, 农民工不占优势的地位。在适用民事程序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尤为明显, “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 对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尤其对于法律常识欠缺、依法维权能力极弱的农民工来说极为不利。

三、完善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措施

(一) 创立先进的立法理念

生存权作为基本的权利内容, 而广为各国法律制定者、法学流派接受, 保障了生存权的法律才能称之为法律。我国在劳动权的承认问题上, 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由于农民工是社会的特殊群体, 界定不清而引起的劳动权纠纷层出不穷, 因而创立先进的劳动权保护观念, 势在必行。

(二) 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

1、促进农民工权益行政法保护的合法化

由于农民工问题涉及的部门多、因此其中必然会有行政权的交叉。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在有利益的领域出现“行政越权”, 在无利可图的地方出现行政“缺位”。要使对农民工的行政保护有实效, 首先就要求行政权的合法化, 由法律确定这种保护手段的正当险和权威性。

2、在民法体系内要足够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 农民工劳动权的保护要以劳动法为基础

首先, 要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随着用工形式的多样化, 劳动关系复杂程度的加大, 原本就具有局限性的劳动法早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用工种类了。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浪潮中复杂的劳动关系, 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迫在眉睫。应把与用工企业订立劳动关系的所有城市劳动者和农民工统称为劳动者一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其次, 要加强对就业权平等化的落实。下位法在制定的时候, 必须以上位法为依据, 但作为下位法的劳动法也没就此问题予以具体化说明, 在劳动关系愈发供大于求的现在, 劳动法有必要对就业权平等化的实现, 做出细致的规定, 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 从而在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农民工权益保障应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

笔者认为, 最值得关注的是工伤及其引发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应尽快把农民工工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明确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地位, 同时实行企业负责制, 让企业担起农民工职业安全的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避免过度曝光的职业安全问题。

至于职业健康方面, 针对职业病诊断后期的治疗经费保障问题, 应该在社会保障框架下, 予以规定。治疗经费问题也应该完善职业病赔偿的相关标准, 并在社会保障范围内立法, 要让赔偿问题落到实处。

3、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诉讼保护力度

(1)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笔者认为实行“裁审分离, 各为终局”的处理方式最为妥帖, 这样裁判具有终局效力, 同时能大大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和仲裁员的工作热情, 也缩短了当事人纠纷处理的时间, 降低了纠纷解决成本, 减轻了农民工的诉讼负担, 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更具有现实意义。

(2) 设立专门法庭解决劳资纠纷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在对晦涩法条的掌握和相关纠纷诉讼程序的了解上有困难;同时农民工群体的日益庞大, 他们产生的纠纷势必多样化, 因此有必要在法院内部就这一特殊群体设立劳动法庭, 处理庞杂的用工难题, 专门解决农民工和用工企业在用工问题上产生的纠纷。从保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则出发, 这一举措简化了农民工的诉讼程序, 节约了诉讼资源和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 从而更方便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荞:《全总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偏低职业安全隐患多》, 《京华时报》, 2011年2月23日, A5版。

[2]张家宇:《试论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3期, 第35页。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8

(一)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劳动法律方面, 《宪法》第42条赋予了在校大学生享有劳动权, 其中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在社会保障法律方面,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作为原劳动部1996年8月12日颁布的规章, 现在已经宣告废止。其中第61条曾规定了“实习生到参加工伤保险企业实习, 如若发生了工伤事故, 可以参照企业职工享受工伤待遇”。在《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37条中规定, 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发生工伤事故的, 和普通职工享受同样的工伤保险。[1]江苏省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创设性地对实习生工作时间在2013年5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条例》中予以了明确规定, 对总的工作时间和实习时间都予以了明确, 禁止安排顶岗实习生加班加点。应该说, 此规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值得发扬。

(二) 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

高校实习生的身份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作出规定。我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适用本法。”从该条文可以看出, 成为受我国《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劳动关系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劳动关系的成立在我国劳动法中要求双方签订劳动合同, 但是现实情况是, 接收实习生的单位和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学生双方都没有意向签订正式的劳动关系。从而导致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无劳动关系, 也很难用劳动法来约束和评价实习行为。诸多用人单位也正是利用此点来推卸责任。

例如在季小莉 (化名) 诉海门市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劳动合同一案中, 被告的辩护理由就是季小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系在校大学生, 因此并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让广大实习生略感欣慰的是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此案的判决。根据《劳动部意见》第四条规定, 在校大学生并未明确排除在劳动法之外, 其中只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订立《劳动合同协议书》时, 被上诉人已年满21周岁, 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在本案中, 被上诉人已基本完成学业, 并且“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已经由学校发放给了被上诉人, 应认定为适格的劳动合同主体。[2]

二、完善实习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议

(一) 扩大《劳动法》调整范围

当前, 我国劳动法把实习生拒之门外是实习生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源所在。所以建议国家制定大学生实习的相关条例, 如在《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中新增对在校生实习进行统一保护的相关规定。[3]第一, 校外实习的大学生应受劳动法的保护, 属于劳动者。第二, 明确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是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应享有的权利。第三, 对于双方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大学生校外实习过程中违反劳动合同的, 应作出具体化的规定, 并且要对双方的救济机制和权益保障做出明确的说明。[4]

(二) 大学生实习权益的司法保护与救助机制的完善

绝大部分实习生的侵权问题都得不到解决, 原因在于大学生校外实习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一般社会影响力小, 例如延长劳动时间、拒付加班工资、克扣工资、强迫劳动等侵权行为。再加上没有效的维权途径, 使实习生的维权成本过高。因此需要有效的司法保护和救助机制。

目前, 在学校方面, 做出的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例如浙江大学成立的学生会权益服务中心, 作为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组织它是最早在我国成立的。借鉴这种做法, 很多高校都开始考虑建立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相关组织。这样就可以使实习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多了一种便捷的救济途径。

对于大学生在实习时因为实习生这个特殊身份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 可以由国家组织建立专门的司法机制机制来应对。为了保护和救济合法权利真正受到侵害的实习生, 如可以将劳动争议的仲裁范围扩大到大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争议, 对于出现的争议, 也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仲裁。

摘要: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受损的情况却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受损的问题, 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完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对高校实习生法律身份的新认识——兼谈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J].江淮论坛, 2010.

[2]北大法宝, 季小莉诉海门市升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劳动合同案[EB/OL].http://gdlawyer.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fnl&gid=117793630, 2015-6-8.

[3]杜一鸣.浅析大学生顶岗实习维权保障体系之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5) .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9

一、农村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1. 农村劳动者就业与岗位选择面窄。

农村劳动者不能和城市劳动者一样, 享有平等的择业权利, 他们在就业和岗位选择上受到歧视。由于早些时候, 中央和各地政府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就业, 特别是为解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先后出台了许多限制外来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 造成农民工就业先天的不平等。加上我国现阶段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农村劳动者以农业户口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 被人为地进行行业分割, 只能进入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差的劳动力市场, 他们从事的都是城市劳动者不愿意从事的又脏又苦又累的职业和岗位。

2. 农村劳动者社会保证率低。

虽然国家根据当地实际, 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来保障农村劳动者养老制度的实行, 但效果并不理想, 农村劳动者的参保率不仅低, 并且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在转换工作的时候还纷纷选择退保, 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并没有得到充分地保障。

除此之外, 农村劳动者参加各类社会保障的绝对数量尽管逐年递增, 但相对数量仍然较低。2009年底, 全国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分别为5587万人、4335万人、2647万人和164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劳动者在输入地就医报销难, 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又费用较高, 导致尚有部分农村劳动者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

3. 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低。

农村劳动者由于出生于农村并且受到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限制, 他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就比城市劳动者少, 因此缺乏劳动技能, 并且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急需进行职业和技术培训, 但即使他们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欲望和要求, 培训成本往往无力投入, 因此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更是难以光顾他们。这就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不得不处于劣势地位。

4. 民主政治生活参与度不高。

近些年, 大量农村劳动者涌入城市, 进入城市以后, 他们的户籍依然在农村, 这极大地阻碍了政治权利和自由地实现。加之农村劳动者的流动性强, 致使他们的政治权利也无法正常实现。比如农村劳动者很少参与村委会的选举, 由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经济体制使他们也不能参与城市选举, 也不能很好的在用工单位行使民主权利。

二、农村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

1. 传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

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 强化了城乡分割, 根深蒂固的二元制经济体制使城市劳动者和农村劳动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户口管理制度, 这个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 限制城市之间人口流动。虽然在人们可以自由迁徙之后, 农村劳动者大量向城市涌入, 但是无论他们在城市居留多久都无法改变他们城市流动人口的地位, 他们无法与城市劳动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待遇。

2. 法律法规不完善。

《劳动法》作为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 是宪法以下的最高层次的立法, 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具有强大的效力。但其对农村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并没有直接加以规定, 还仍然存在操作性不强, 对弱势群体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

3. 执法力度不足。

现有的监察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形势的需要, 监察队伍不仅有限, 还缺少应有的装备和有效的处罚措施, 往往难以作为。加上部分地方领导不正确的政绩观和认识误区, 导致执法环境恶劣, 在这种情形下,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执法处境尴尬, 农村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得到的往往是临时性的或者是应急性的敷衍。

4. 农村劳动者自身问题。

(1) 文化素质偏低。从农村劳动者自身条件来看, 他们大部分的受教育水平低, 知识结构单一, 文化程度和技术能力普遍较低, 整体素质都不高, 甚至部分农民是文盲。这就限制了他们在找工作时的范围, 使他们只能在那些对知识技能和科学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行业里工作, 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些体力劳动。 (2) 维权意识淡薄。更需强调的是农村劳动者的法律观念淡薄, 维权意识不足。当他们面对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么逆来顺受, 忍着;要么上访。同时农村劳动者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一旦发生纠纷, 往往出现举证不能, 使问题的处理出现困难, 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5. 对农村劳动者的歧视观念。

城市人口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对农村劳动者均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农村劳动者在城市里得不到作为公民应有的基本尊重。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者大量涌入城市, 在一定领域内、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劳动者形成了竞争, 危及到城市劳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居民在户籍制度基础上培养起来的天生的优越感, 他们认为农村劳动者就是外来户, 是二等公民。由此在部分城市居民中形成了一种狭隘的畸形的文化心理, 农村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乃至方言常常会被所谓城里人讥笑和嘲弄。

三、保障农村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1. 改变社会传统的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格格不入, 它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阻碍了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和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 统一为居民户口, 确认公民身份的平等。废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使二元结构朝着城乡一体化的一元经济体制发展, 这样农村劳动者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培训、公共资源共享权等权益上的待遇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才能享受同城市劳动者相同的权益保障。

2. 健全劳动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法》并没有根据农村劳动者自身群体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来保障其合法权益, 因此应该根据现有情况, 依据市场需求, 采取积极的态度, 稳妥的步骤, 有效的措施, 来研究和处理农村劳动者的权益问题, 制定保障农村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使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强硬的法律条文做支撑。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 (区、市) 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劳动者监测调查结果推算, 2009年度全国外出就业和本地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22978万人, 农村劳动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我们必须以法律的名义和力量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

无论是二元经济体制下还是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把二元经济体制改变为一元经济体制统筹城乡改革, 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都明显不足, 使得农村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劳动者, 最直接的后果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和技术能力普遍较低, 这也就使他们缺乏就业优势, 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从长远来看,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国家财政支出要向农村教育倾斜。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必须从农村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让农村所有适龄儿童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 从而提高全体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从近期来看, 必须大力实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只有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要求, 这也是维护他们自身权益的实际需要。

4.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为了更好地使农村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政府需要深入农村劳动者集中地, 进行法律宣传教育, 及时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对农村劳动者进行法律知识解答, 增强他们的法律保护意识, 加强诉讼指导, 为农村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提供有效的法律途径。

5. 改变狭隘的市民文化。

政府应该认识到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应该再把它们当做边缘人士, 二等公民来对待, 清除过去制订的一切不合理的歧视性政策, 并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农村劳动者与城市居民地沟通与融合。引导城市居民正确对待农村劳动者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变化, 以及对原有利益地影响, 倡导宽容的城市文明新风。另一方面, 要引导农存劳动者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和归属, 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平等意识。只有这样, 农村劳动者与城市居民才能相互理解, 相互包容, 农村劳动者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之中, 他们的合法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保障劳动者经济权益的新途径探索 篇10

目前, 中国经济正处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有市场就有劳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劳动者与雇用单位的关系就越来越显得重要, 纠纷发生的几率更大, 内容也变得复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保障制度, 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具有自觉维护劳动者社会主义经济权益;二是具有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权益, 政府、社会、企业、劳动者多方面共同努力, 营造劳动者得实惠, 企业得效益, 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良好格局,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劳动者经济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目前, 社会上劳动者经济权益有多种问题存在:主要一是合同签订率不高。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雇用单位之前签署的具有约束双方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协议。合同规定了劳动者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遵守的劳动规则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还对用人单位规定了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企业必须提供的劳动条件、享有的社会保障福利等。因此, 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首要的依据。但目前存在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合同, 以避免承担给予劳动者保障的权益, 由此而出现的纠纷无法受法律保护, 让劳动者权益受损。二是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和破解纠纷的重要参考依据。2007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后, 但仍存在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管理制度与劳动法律法规没有紧密结合, 不贯彻执行劳动法及国家相关规定, 剥削职工的相关权益。

三、保障劳动者经济权益的新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使其具有归属感

和谐劳动关系是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首先政府要对企业的劳动者经济权益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加强, 使用人单位认识到劳动者的重要性。其次,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对企业劳动关系运行情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控, 重点监测企业劳动用工, 签订劳动合同。在政府的督导与社会的监督下, 企业自身也要建设自己的文化素养, 为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使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 不但提升企业在职工中、在社会上的声誉及地位, 还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 为劳动者创造发展平台, 提供培训机会

企业使劳动者具有归属感后, 劳动者就会积极作为企业效力服务的长远规划, 因此, 企业应该为劳动者创造工作发展的平台, 使员工有更强烈的依附感, 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有信心。企业还需要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充分挖掘培训资源,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为职工经常创造提升自身业务技能及扩展知识、创新服务的培训机会。

(三) 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考核机制, 激励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定期组织政治、业务学习。让职工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对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对公司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劳动合同法》在公司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四) 提高劳动生产率, 充分享受劳动成果支配权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同时, 经济效益提高后, 企业应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劳动者的管理参与积极性,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智力资源, 不但满足劳动者自身物质精神的需求, 还可以积极鼓励劳动者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来, 充分共享集体劳动成果, 实现劳资双方的和谐发展。

(五) 保障社会保险支出水平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应协助用人单位努力做好社会保险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 广泛宣传社保政策, 积极稳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首先认真做好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法规的信息宣传工作, 重点是《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 让符合条件的职工做到应保尽保, 真正做到社会保险的多层次和广覆盖。同时建立健全职工各类保险台账, 及时调整更新, 从而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其次, 政府要着力推进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 加大劳动保障监督力度, 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劳资关系就越来越复杂。因此,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经济权益, 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劳动者多方面共同努力。笔者认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宽松的发展平台、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及社会保险支出是对保持劳资关系和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广信.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经济权益问题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07, (1) .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11

一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调查

近年来,高校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教育模式创新,高校越来越注重实践教育。大学生们也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个人的知识、技能,以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但高校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在兼职活动中,个人权益易受到侵害。为对大学兼职情况进行研究,本人在A市选择了五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千名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各种渠道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70份,问卷收回率为97%。根据收回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看到,有75%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个人的权益维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如在受到侵害时会选择妥协的处理方式,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到很少会有学生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个人权益。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中可看到,有57.3%的学生选择了使用口头协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22.4%的学生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从法律角度出发来维护自身权利,只有15.3%的学生会倾向于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个人的利益,会与用人单位签书面用工合同,保护个人的劳动权益,并确保能够稳妥地获得劳动报酬。

对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调查,可看到大约会有60.3%的学生在兼职工作中个人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有些用人单位常会延长工作时间、拖延大学生的薪酬发放时间或借其他非正当理由少发或不发给大学生劳动报酬。

很多大学生在兼职工作中个人合法利益受到不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的侵害。因此,加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权的保障,提升大学生兼职工作的利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之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保障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权。大学生在兼职中所获得的劳动报酬通常会比较低,一些情况下会低于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很多企业会以劳动部下发的关于执行劳动法的意见中所列的条款中的规定来对在校学生的兼职问题进行界定,在校学生的兼职不视为就业,等同于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很多用人单位以此条为标准,不与大学生签订用工合同,侵犯大学生权益。

二 对大学生兼职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思路

1 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将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

对于法律条款中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条款要有针对地废除,如《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已出台二十多年,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了巨大差异,中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商品经济社会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意愿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也更加重视,对于非全日用工工作形式的法律保护意愿也更加强烈。而出台的意见中提出了“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见,表达意思不够明晰,可能会有多种解释,不利于非全日形式用工的发展,特别是对大学生兼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应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将大学生兼职的情况列入到劳动法保护范围内,让大学生兼职受到法律保护,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2 将大学生兼职纳入非全日制用工制度进行规范

大学生在求学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主,大学生兼职只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平时假期所进行的兼职等活动。通常大学生每天所能进行的兼职活动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内,如果使用劳动法条款来对大学生兼职法律问题进行约束也是难以全部包括的。因此有必要完善劳动法规,将大学生兼职这种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法律规范加以设计,做好劳动法的相关保护工作,维护大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由于大学生兼职没有适宜的法律规范加以保护,因此很难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要理解好“特殊劳动关系”的内涵,做好非全日用工的劳动管理与保护工作。

(1) 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法》约定非全日制用工单位与所用的非全日制用工人员通过口头协议来进行劳动关系及劳动权益的约定,《劳动合同法》对这种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了约定。非全日制用工员工的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本规定出台的初衷是本着促进就业的目的而推行的,但对大学生而言,口头协议取证困难,一旦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很难取证。《劳动合同法》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双方可以口头协议形式约定劳动合同事宜的办法,让很多的非全日制用工单位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来雇佣大学生,以避免自身受到合同的约束。因此从保护大学生角度考虑,还是要对《劳动合同法》的劳动合同订立事宜进一步梳理。

(2) 关于劳动报酬

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了一些兼职工作与正常在岗员工还是有较大差异的,两者相较而言,在岗职工已经具备相当的工作经验,可以完全独立地进行劳动操作,而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还是作为一名新工或者实习生的身份来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具有系统成熟的工作经验,因此大学生的兼职工作多是从事一些辅助工作或对个人经验要求不高的岗位 。因此兼职大学生与在岗员工之间技能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之间在薪酬方面会有一些差异,大学生兼职薪酬标准制度制订时,可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工资制度,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在加班费标准方面,一般大学生兼职多是以小时计薪酬,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加班费的争议,在法定节假日时应适应于三倍的薪酬。

(3) 关于工作时间

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到学习上,大学生兼职只是丰富个人工作经验的一个途径,是学习生活之外的有益补充。但有些学生本末倒置,把本应放在学习上的时间用在了兼职方面,影响了学业。因此相关部门及学校应有积极的政策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可对大学生兼职时间做规定,确保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对雇佣大学生群体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的单位而言,建议可通过立法来规范学生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对于违反规定的大学生,可减少大学生兼职工作时间,相关部门也要出台规定,限制非全日制用工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用工合同时的日工作时间。

(4) 关于大学生兼职的劳动伤害问题

一般会接受大学生兼职的单位多会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多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用户之类的工作,工作中的危险系数较高,易发生人身伤害,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极易发生纠纷。大学生没有购买保险,规模小的用人单位多也无力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费用。因此建议将大学生放入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保护范围中,让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人员也可享受到保险待遇,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即使是非全日制用工人员也能够获得很好的医疗保障,得到较好地诊治,可享受到工伤保险政策。同时也鼓励用人单位给兼职大学生购买商业保险,保证大学生的权益。高校也应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避免人身伤害。建立起非全日制用工的预警系统,做好大学生的兼职保护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服务,避免大学生兼职工作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教育已进入全民教育时代,高校的扩招让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对自身也有了更加实际的要求和定位。更多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即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非全日制用工这种形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生兼职是非全日制用工人群的主要力量,因此大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大学生的年龄及个人健康等情况也符合对劳动者界定的条件,因此从大学生兼职角度入手,展开对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的法律保障研究,对完善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非全日制用工是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种用工形式。要完善法律法规,对非全日制用工者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以保护非全日制用工人群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让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有更多的保障,促进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能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完善,进一步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效解决劳动力问题,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大学生劳动权益与劳动行为的学理论辩[J].

重庆社会科学,2014(6).

[2]高长富,姚茗川,唐唯嘉.在校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1(8).

[3]黄牡丹.大学生兼职法律困境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7).

[4]张波.勤工助学大学生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

[5]漆鲜萍.浅析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权益保障[J].法制博览,2015(24).

劳动权益保障的差异性 篇12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金融工具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 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与损益确认则是其中的焦点。公众广泛批评当时所采用的会计准则过于复杂, 尤其是SFAS140的“金融成份法”和IAS39的“后续涉入法”的运用过于依赖主观判断, 没有明确的概念标准, 影响到信息的一致性和明晰性。IASB和FASB在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政治指责下, 在2009年11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第9号—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计量的金融准则》 (IFRS9)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在受到西方经济下行的冲击之时, 国际金融资产计量准则变化也势必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下的金融资产计量价值属性的选择, 我国权益性金融资产是否具备应用IFRS9计量的条件及应用IFRS9对资本市场整体价值的影响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IFRS9与CAS在金融资产计量方面的主要差异

IFRS9将原来的四分类法下金融资产改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两类, 规定主体需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商业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进行分类, 未同时通过两项测试的金融资产均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除交易性目的持有外此类公允价值变动一律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不再循环计入利润表。其中商业模式是指主体持有金融资产的目标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不是在合同到期前出售该金融资产以实现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指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导致在特定日期产生仅仅支付本金及未付本金利息的现金流量。总的来说, IFRS9的规定使固定收益类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 同时与减值规定配套, 加强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权益类投资趋向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并将浮动盈亏体现为当期损益, 加强了相关性原则。

按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 (CAS) 的规定, 目前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IFRS9的分类标准, 在我国上市非金融企业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 (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投资、重大影响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都未能同时通过这两项测试。其中贷款及应收款的大部分存在于金融企业中, 不属于本文考察的范围。

(一) IFRS9与CAS2对重大影响以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差异

CAS2中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可见只有重大影响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才是完全意义上采用成本法核算:即按照初始成本计价, 被投资单位股权价值的市价变动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价值。

IFRS9规定企业持有的所有权益性投资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 现行IAS39规定的无标价权益性投资在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采用成本减损的豁免将不再适用。那么依据IFRS9对于重大影响以下的无标价长期股权投资也应当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笔者认为使用公允价值对重大影响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参照IFRS9的规定, 随时确认该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并计入当期损益。另外一种方法是比照控制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即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并在资产负债表日编制财务报表时使用权益法对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持股比例部分以资产负债表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二) IFRS9与CAS2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差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分为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其中权益性投资未能通过IFRS9的两项测试, 需要进行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根据CAS22的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而根据IFRS9的规定, 该类利得和损失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常常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因此在两种情况下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很可能不相等。

在不同的会计年度之间, 资本市场上权益性证券的大幅度波动会造成公允价值的大幅度变化, 产生同一时点两种计量基础之下的得到利润相差甚远的情况。例如在2007年, 股市从6000点骤跌到3000点, 若将沪深两市中全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从所有者权益计入当期损益, 会造成IFRS9方法下计量的当期利润仅为CAS下的一半。

(三) IFRS9与CAS2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方法差异

CAS2中规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与IFRS9的规定并无本质差异, 所以并不会由于使用准则的不同产生计量模式的变化进而引起利润的大幅变动。

三、我国现行资本市场与IFRS9的自身性问题

(一) IFRS9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

IFRS9在降低了金融工具计价复杂性简化了四分类下金融工具划分标准的同时, 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

一方面, 对“商业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的概念界定只采用了若干示例, 对不同的业务模式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种界定较为宽松, 具体的分类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 这无疑增加了企业操纵分类模式从而操纵计量基础的空间。同时, 由于主观上存在着对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的判断, 涉及公允价值选择权、混合合同以及重分类等相关条件的人为界定。存在主观判断的因素必然会出现分歧, 会给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 同一企业同时采用“商业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其权益性金融资产计量。混合计量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同一种金融资产在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的分类或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分类, 进而削弱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

(二)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不完备性

我国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资本市场不完全发达,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全盘应用IFRS9的公允价值计量会造成资产价值剧烈波动, 尤其是如上所述的重大影响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投资的计量结果的变化, 进而造成企业利润和市场价值的波动。

一方面, 重大影响以下长期股权投资应用IFRS9的条件不完备:对于无标价的长期股权投资而言, 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 市场大幅波动时有发生, 企业价值很难准确估计;而且企业的估值技术十分落后, 既没有经验数据作为支撑, 也没有健全的估值系统, 如果贸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必然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造成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用IFRS9的条件不完备:IFRS9将公允价值的浮动全部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当期损益会造成投资者利润表的大幅波动, 并加剧资本市场的“亲周期效应”。即当金融市场运转良好时, 公允价值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投资者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而当金融市场陷入危机等非正常状态时, 资本市场上已经不存在所谓的“真实而公允”的市场价格, 如果仍按照公允价值法的理念评估资产, 将造成投资者大规模的资产减记和利润波动, 资产减值又将迫使其他市场参与者降低对资产的评估, 并且诱发在资产价格加速下降之前的抛售行为, 最终形成资产价值螺旋式下降的动态循环。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市场信息透明度不高,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投资素质不高的情形下更容易加速经济周期效应。例如在股价相对低迷的2008年, 将两市所有公司的权益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则其对利润的贡献程度为-857.34%;若按相同的方法计量, 在股价高涨的2007年, 其利润贡献度为213.96%。

正是由于IFRS9与我国资本市场都存在内源性的缺陷, 导致了我国企业不能完全应用IFRS9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计量, 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在权益性金融资产的计量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完全接轨的原因。

四、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在权益性金融资产计量方面与IFRS9接轨的建议

公允价值是一种面对市场的动态计量基础, 是市场波动频繁和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情况下动态资产或负债唯一相关的计量基础, 能更好地反映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IFRS9将未通过两种测试的全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所拥有的权益性资产负债工具更具有相关性, 有利于相关利益使用者的信息决策。因此IFRS9提出的关于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也是未来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主要方向。但是考虑到我国现实的资本经济市场状况和会计理论发展程度, 中国会计准则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 主要是考虑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许多资产还没有活跃市场,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固然重要, 但应当以可靠性为前提,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 有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现象。对此,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中国的做法。因此我们建议暂缓执行IFRS9在我国的全盘运用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方面, 作为公司本身而言, 本着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和增加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会计信息在国际上的相关性和可比性的要求,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金融工具的披露格式不规范、不统一、披露内容不充分的问题, 建议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同时披露该部分资产价值, 同时在附注中将当期企业的公允价值波动与资本市场价值波动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投资者比较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差异, 并监督企业是否过多确认了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这种模式也为将来资产价值计量模式的改进奠定基础。对于非上市的金融工具, 如果以公允价值计量, 一定要详细披露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包括参考定价的类似具体项目, 估值的模型及输入变量, 达到信息使用者能用以进行还原的程度。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在金融资产的计量方面与国际准则接轨, 并提高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国际上的可信度。

另一方面, 制定符合我国市场状况的金融资产准则。会计准则的指定是经济利益和政治集团博弈的过程, 从全球而言, 发达经济体仍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主体制定者。然而各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经济发展程度、金融资产的定价体系和报价机制, 因此反对全球范围内“一刀切”的准则应用方式, 在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时应求同存异、强化本土性并与IFRS9趋同。具体而言应明确细则并强化操作性, 建议明确商业模式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避免IFRS9出现的过于定义的模糊界定, 减少企业由于对会计准则的不当理解而引起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窦家春, 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 (J) .会计研究, 2012 (2) .

[2]潘秀丽.IFRS9的实施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J) .会计研究, 2011 (2) .

[3]刘永泽, 王珏.我国金融工具从四分类到两分类的现实思考 (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0 (5) .

[4]陈彬, 梁谦.对IASB和FASB金融资产分类方法的思考 (J) .会计之友, 2010 (7) .

[5]郑伟.由金融工具终止确认审视会计确认体系构建及相关理论问题 (J) .会计研究, 2011 (9) .

[6]姜毅.浅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号的改进和影响 (J) .中国证券期货, 2010 (4) .

[7]陈兆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背景及主要变化 (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0 (02) .

[8]王鲲鹏, 刘晓东, 盖东海.IFRS9金融工具分类体系改革研究 (J) .中国农业会计, 2011 (10) .

上一篇:银行发展模式探析下一篇:矛盾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