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劳动保障

2024-10-15

社区劳动保障(精选12篇)

社区劳动保障 篇1

2008年泰山社区劳动保障小结

泰山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共有户数4982户,居民人数17437人,辖区内有36家企事业业单位,非公企业15家,个体工商户231家,为了搞好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资源为栽体,通过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观念,积极开展退休人员自助互助活动,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娱乐、社会公益等活动,关心帮助特困群体就业,提供就业援助等,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一是抓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采集信息,做好来访和咨询登记。今年以来咨询共25次,严格按验证规定进行验证操作,目前共验证2028人、对生病或其它原因不能本人到的,积极主动上门复查验证,并有回访记录,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验证人员,上门通知办理验证手续,同时协助异地社保机构验证6人,到6月底退休人员验证达95%以上。二是抓优质服务,社区聘请老师每月10日为退休人员健康课,20日为书法课,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男性健康日、食品安全进万家、社区组织退休人员开展不同服务,对鳏寡残疾高龄定期走访慰问,发放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90张,慰问到户18人。

三抓文体娱乐活动,组织退体人员中党员,群众骨干开

展老年人文化、体育、娱乐、社会公益等活动,组织2支队伍,1老年腰鼓队、2老年舞蹈队、丰富老年人生活,结合妇联三

八、计生五 二

九、土地六 二

五、禁毒六二

九、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四做好社区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登记,政策咨询等有关服务,建立下岗跟踪服务卡1005张,失业人员跟综卡67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469人,办理4045寿保补贴434人,办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证年检36户,协解人员享受低保15户,封存人员12人,5人已续保,外机构2人,地址不祥4人,无能力缴费1人,社区帮扶困难人员找工作和办低保30人,按时发布用工信息,提供信息咨。

以上是我们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近阶段做的工作有很多不足,通过劳动保障在社区服务以来,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新时期不可缺少,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期千家万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稳定家庭提升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美好家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泰山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

二0二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社区劳动保障 篇2

一、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现状

按照省厅相关文件要求, 河北省全面启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机构建设日臻完善。

截至2008年6月底, 全省312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1, 993个乡镇中, 有1, 939个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建所率97%;2, 837个社区中, 有2, 630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 建站率92.7%,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网络。

(二) 管理服务逐步规范。

2003年以来, 河北省相继印发了冀劳社[2005]30号等一系列文件, 对平台主要职能、人员工作职责等方面进行规范, 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基本做到了五统一, 即统一基础台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报表制度。

(三)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截至2008年6月底, 全省街道 (乡镇) 、社区共有专 (兼) 职劳动保障员11, 653人, 其中专职人员7, 848人, 占67.3%。全省已组织培训、鉴定保障协理员10, 680人/次。

(四) 为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2007年全省基层服务机构共扶持创办社区就业实体2, 810个, 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3, 098人;二是通过平台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医疗保险工作。截至2008年3月底, 全省纳入平台管理的退休人员达132.06万人, 有130.94万居民通过平台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是依托平台, 实施基层就业援助。在2007年开展的关爱零就业家庭活动中, 实行“一户一策”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 累计介绍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14, 015人, 消除零就业家庭11, 075户, 并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平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较大进展, 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发展的问题。

(一) 编制需进一步落实。

尽管省厅对机构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在个别市县人员编制不落实、机关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全省街道在编人员为729人, 占总数的69.3%;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编人员3, 010人, 占总数的61.3%。

(二) 经费缺乏保障。

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中, 经费基本满足需要的119个, 占38.1%;有部分经费的57个, 占18.3%;基本没有经费的136个, 占43.6%。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中, 经费基本满足需要的489个, 占25.2%;有部分经费的318个, 占16.4%;基本没有经费的1, 132个, 占58.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中, 经费基本满足需要的607个, 占23.1%;有部分经费的457个, 占17.4%;基本没有经费的1, 566个, 占59.5%。

(三) 机构建制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和社区机构建设不完善, 全省尚有80个乡镇、207个社区没有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 有些乡镇虽然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但并没有列为专门机构, 人员配备也并没有随着劳动保障业务不断向社区延伸而增加。乡镇所虽然配备了1~3名协理员, 但由于各村没有设立协理员, 工作职能很难履行到位。

(四) 劳动保障协理员待遇低。

目前街道 (乡镇) 所非在编人员及社区协理员的工资水平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全省11, 653名基层协理员中, 尚有2, 140人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占总数的18.4%, 参加养老保险的7, 791人, 占总数的66.58%;参加失业保险的5, 685人, 占总数的48.78%;参加医疗保险的7, 654人, 占总数的65.68%。

(五) 队伍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基层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一是文化程度低。全省平台工作人员共11, 653人, 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5, 467人, 占总人数的46.9%;高中、中专学历的5, 250人, 占总数的45%;初中及以下学历的936人, 占总数的8.1%。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基层人员队伍中50岁以上年龄的554人, 占总数的4.8%;30~50岁的7, 780人, 占总数的66.8%;30岁以下的3, 319人, 仅占总数的28.4%。

(六) 设备设施缺乏, 办公条件差。

一是基础条件简陋。部分基层所 (站) 办公场所狭小, 办公条件简陋, 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 有的所 (站) 甚至建立不起各种台账。二是信息化程度较低。部分基层所 (站) 还未实现信息联网, 不能与上级经办机构实行信息有效对接。这些问题已阻碍了基层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建议

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是劳动保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统筹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依托。搞好基层平台建设不仅是完成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必然要求, 也是落实《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实现劳动保障部门转换职能的必然举措, 是事关劳动保障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

(一)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的领导。

建议以政府名义或由劳动保障、人事、财政等部门联合发文, 解决好编制、人员及工作经费等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基层服务机构体系建设的目标, 要求全省城乡所有街道、乡镇, 都要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 所属工作人员纳入编制, 下属的社区 (村) , 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 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益性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络。二是要将基层服务机构建设工作任务, 纳入对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考评范围, 明确标准, 量化考评, 落实市、县 (区) 级人民政府在建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三是明确劳动保障、人事、财务等部门的责任,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加强部门间的配合,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 加大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资金支持力度。

依据工作任务, 确定合理的工作和人员经费标准, 将其机构人员工资和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县 (市、区) 级政府财政预算, 经费不足的, 可从县 (市、区) 级再就业资金中进行补贴。同时, 要完善工作经费管理拨付的工作制度, 建立工作成果与经费挂钩的拨付机制。可按照“花钱买服务”的原则、“钱随事走”的办法, 采取定额拨付制;也可定期根据工作任务完成量, 核定工作经费。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把对工作经费补贴与其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和工作实绩挂钩,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提高劳动保障协理员待遇。

一是落实社会保险待遇。按照政策的规定, 将劳动保障协理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 由县 (市、区) 级财政统一缴纳;二是建立工资调整机制。加强工资价位的指导, 以不低于最低工资为底线, 设立高、中、低三条工资指导线, 由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年限、工作技能、工作量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合理确定薪酬水平, 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四) 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队伍素质。

完善培训政策和培训工作制度, 使基层人员能够定期接受培训。建议按照“统一实施、分级培训”的原则, 即由省就业服务机构牵头,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 组织全省培训工作, 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承担劳动保障协理员师资培训, 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

(五) 规范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管理。

一是根据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需要, 建立健全统一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加强平台的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统一的基层劳动保障业务工作流程和统一的服务标准, 明确管理服务规则, 统一格式, 上墙公布, 接受社会监督, 推动平台实现规范化管理, 促进其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搞活用人机制。要采取公开招聘、严格考核、集中培训、持证上岗的办法, 严格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和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六)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信息化建设。

中国社区保障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社区;社区保障;文献

一、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社区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区保障的发展水平。社区的经济状况是影响该社区的社区保障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社区保障的实施主体,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不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社区几乎是不可能为其居民提供高水平的社区保障服务,至少是难以维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高的地方也正是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方。二战后流行的福利国家论也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社区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开展,福利国家的保障水平是很高的,几乎涵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所有福利措施。高福利意味着高税收,西方福利国家高保障水平是建立在高税收的基础之上的,“在加拿大,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给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经济实力对于社区保障的前提性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社区保障才具有开展的可能,社区保障是基于社区的经济实力,拥有相关产业和相当经济实力的社区具有保障并提升本社区物质精神保障水平的前提条件,具有有效的调动各类社会资本来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的经济实力,这并不意味着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的社区就能做好社区保障的工作,但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的社区才能对社会保障进行补充和延伸,才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水平对社区保障实施的范围、程度和给付标准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社区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非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非经济因素对于社区保障的影响

(一)政策因素对社区保障的影响

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本身就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在两处分别强调了社区保障的重要性,一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强调了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而是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中,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可见我国是十分重视社区的建设和社区保障的发展,一是要建设好社区,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依靠社区建设,以社区为自身建设的主体。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社区保障的实质就是在社区里面实现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国家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和政策的制定者,社区保障的基本政策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范围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国家的政策也更加倾向于对偏远地区的扶持、对于农村地区的扶持、对于精准对象的扶持,社会的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应当更加偏向于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对象,社区保障也是如此,在政策的大环境下,应当在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前提上寻求合理的提升。

(二)人口因素的影响

经济总量是社区保障的蛋糕,那么人口因素就是吃蛋糕的人数,可以认为的是,人口越多,社区保障负担是越大的。人口越多,社区保障的投入也就越大,财政开支和人口数量是正相关的。此外,人口身体素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等人口的素质也影响着社区保障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素质的居民能更好的配合社区保障工作的进行,他们能更好的为社区保障提供参考建议,既是社区保障服务的受用者也是提供者。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数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人人口,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是不协调的,我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欠发达状态提前进入了老年人社会,社区保障养老方面的基础薄弱,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很多。总而言之,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制约着社区保障的发展和提升。

(三)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社区保障既包括物质保障也包括精神保障,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对于社区保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拥有较好教育水平的居民能更好的选择自身的社区生活方式,文化因素中的宗教、习俗和爱好等对于社区保障的因素最为突出,社区保障工作应当尊重社区居民的合理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社区居民的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保障的水平,在具体的社区保障工作中,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重要的,社区保障工作者应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对于社区居民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及时予以回应,对于突发应急事件应当冷静处理,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将积极的情绪带到具体的工作生活中。

(四)社区社会组织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指以特定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人们基于特定利益需求,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因社会、利益需求而产生,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要旨。市场经济具有自发盲目和滞后性,政府科层制中也存在着程度冗杂和效率低下的矛盾,因此致力于公共利益实现的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有效的弥补市场和政府在精神生活保障治理中的不足,在社区老年人精神生活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在老人精神生活保障的物业管理、社区组织的建设总势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社区治理理论,社区社会组织在城市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方面应当做到:第一,强化社区社会组织的公益责任感,社区社会组织对于社区事务的管理应当更多的处于公益性质,更加具有责任感。第二,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办事效率,低效率、程序冗杂的社区社会组织是无法适应社区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第三,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提升组织的服务水准,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组织的服务水平。

(五)社区居委会的影响

社区居民委员会具有一定的自治性,是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包括宣传法律、公共服务、民间调解、治安维护、政府协助、民意表达、开展便民活动等基本职能。根据社区治理理论,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方面应当做到:第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特点,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迅速地发现并解决社区老人精神生活保障治理的问题。第二,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在民间调解和便民活动上发挥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谷中原,吴晓林.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02—303.

[2] 刘传玺,论社区保障和社区服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曾嵘.高福利国家的个人付出和回报——谈谈加拿大的税收制度[J].广州:南方周末出版社,2013.

[4] 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9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职责 篇4

一、政策宣传和咨询。宣传国家、省和地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并提供咨询服务。

二、就业与失业管理。在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指导下开展本辖区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建立各类人员动态管理台帐,定期调查、反馈各类人员动态信息,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三、就业援助。对本辖区内“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低保人员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入户家访,建立动态信息台帐,定期了解、登记、反馈援助对象就业、培训、家庭等方面的信息;承办就业援助具体工作。

四、就业岗位收集。负责调查、收集本辖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信息,开发辖区就业岗位,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上门送岗位服务。

五、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1.做好本社区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并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

2.进行定期走访慰问。

3.积极组织本辖区内退休人员开展与参加各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

4.掌握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按时做好本社区退休人员的资料统计工作。

六、做好居民医疗保险的宣传办理工作

北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事迹 篇5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是直接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我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办事,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文明、诚实、热情、积极的优质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就业和养老保障的健康发展,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先后被评为2007年度县级充分就业社区、2007年度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2008年度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10年度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以及“三星级”老年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自2007年社区劳动保障站组建成立以来,社区十分重视劳动保障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和工作规范,加强硬件建设,建立了劳动保障长效机制。为加强组织领导工作,社区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劳动保障员为操作者,其他社区工作者为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在规范劳动保障站的建设方面,领导小组制定了《劳动保障站工作职责》、《联系走访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台帐管理健全制度》、《公布公示制度》等相关的工作

制度,并做好制度上墙工作。同时,我们还完善了台帐记录,建立了社区劳动者及就业情况台帐、“4050”人员情况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培训台帐、失业人员访谈台帐、未就业人员跟踪服务台帐、失业人员走访记录、就业困难人员日常求职、介绍、录用台帐社区用工申报台帐等十一本台帐。

二、改善办公条件,推进站点建设

我社区围绕塑造服务良好形象,加强服务环境基础建设。由于历史原因,社区自2002年建立以来一直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瓶颈,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发展。面对困难局面,社区两委并不悲观失望,一心一意谋求社区的发展,努力挖潜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镇党委政府和县民政局的帮助下,借助镇文化大楼一楼办公用地进行全面装修改造,终于在2009年12月建成了3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场所,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为完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我社区建立了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为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条件。

社区劳动保障室还在县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专门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并开通独立的网线,安装了安吉县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和每季报表制度,社区向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定期的汇报社区劳动就业管理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新问题、新动态。

三、实行居务公开,倡导文明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实行挂牌上岗,实行文明用语,将各项工作的业务职能、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公开上墙,制定了社区办公规则,设立服务电话,接受群众监督。我们在工作中以居务公开与提高效率为主题,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中心、以服务居民群众保障为目的、以下岗失业人员满意为标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职能。

四、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充分就业

我们充分利用了社区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发布就业处的相关政策信息,并结合居民小组长、居民骨干在居民中的传达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等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

针对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对再就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要求过高的现象,加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针对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相对低的问题,积极配合镇劳动保障站的就业培训,对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并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就业愿望进行了有针对性技能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扩大了就业空间。

并在镇劳动保障站的具体指导下,为失业待岗人员职业介绍,联系就业单位,介绍就业岗位,为欲招聘就业人员的用人单位介绍、推荐合适的上岗人员。我们广开信息渠道,力争用人信息及时,有效畅通。在实际中获知用人单位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以后,寻找合适的就业人员,然后主动与就业人员联系,详细介绍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工作内容、福利待遇等,征求就业人员的意见,做到既不放弃就业机会,又不强制介绍。

五、强化自身素质,提高队伍水平

为更快地提高社区劳动保障员的业务水平,我社区积极组织劳动保障员参加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在每次培训后认真总结,钻研相关业务。同时,我社区的劳动就业管理工作已形成了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及居民小组三级管理网络,社区内10个居民小区,15个居民小组长及120个楼群联络员的劳动就业管理体系,为社区劳动就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在加强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做好日常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比如:在“4050”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申报上,认真解答居民的相关咨询。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对前来咨询的居民认真解释相关的福利制度,由于办理手续比较复杂,主动帮居民到相关部门代办手续。我社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现在已办理14名。2010年64名老人办理的是60元基础养老金手续。

七、开展特色创建,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

通过扎实地开展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活动,整个社区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得到了上级单位和居民的一致好评。在活动中我社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社区将在镇劳动保障站和县劳保局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服务工作,长抓不懈,巩固成效,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实在、更有效。

社区劳动保障演讲稿 篇6

为了更好地开展失业人员社会化服务,我们对所有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卡,每三个月回访一次,从中了解失业人员的“四清”。对在领失业金人员进行“一三一”服务。同时对失业人员进行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就业培训,推荐就业岗位等一系列的服务。

在工作中了解到有一部分特困群体目前无工作,为了援助这部分人员,我们多处寻找岗位,安排就业。有的年龄确实很大,工作不好找,我们动员他干个体,用政府的优惠政策来鼓励他自主创业,解决了就业问题。

例如:***是刑满释放人员,过去因一时糊涂,犯了错误,进了监狱。现在已进入“40.50”人员之列,找工作十分困难,面对现实,他一度彷徨、焦虑万分、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这个时候,街道保障所和我们一起给他出谋划策,让他开个饭店,拼一拼、搏一搏。

他在家门口找了大约200平方米的房子租了下来,把房子大概装潢了一下,聘请了2名厨师,2名服务员,就这样开起了饭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很冷清,每天有时只能保本,有时连本也赚不到,他开始失去了信心,使他又沉入精神压力之中,就在这时候,我们得知这一情况,首先鼓励**这种创业精神,然后安慰他,开导他,并宣传了政府对失业人员的关心,特别是自谋职业的人员可以享受优惠待遇,领取营业执照,能减免一定的税收。能减轻一些生活压力。

**按照我们的思路,办了营业执照,享受了一定的税收减免,边干边想点子,如何使饭店的生意火起来,他打印了一些名片,发给一部分熟人,让他们到他的饭店来光顾,然后让厨师做点特色的菜,口味适宜,价格优惠,好多顾客吃了后又回头再来,这样一来,生意红火起来了。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拼搏,饭店开始盈利了,并且有了积蓄,通过这辛勤的奋斗,周华认识到:遇到困难,不要怕,没有过不了的坎,有政府的关心和优惠政策,有自身的努力,再大的困难都能顶住。他要感谢我们的关心,是我们鼓励他重新站立起来,是我们给了他今天的生活,他表示以后一定不辜负政府的希望,好好地把饭店经营下去,来报答政府。

还有一个我社区的失业人员张某,此人原来是某厂的一名工人,因单位改制,现在失业了,自失业以来,因年龄偏大,没有学历,又缺乏技能,至今未找到工作。然而就在这困难的时候,妻子又与他离异了,偏逢屋漏连阴雨,真是雪上加霜。此时此刻的他,心情异常悲观,来找居委会要求吃低保,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在劳动年龄段,身体好好的,不符合条件吃低保。张某听到这话后,大发雷霆,声称:我年龄大,找不到工作,即使有工作也干不动,妻子又和我离了婚,我现在是走投无路,我要吃低保。我得知这一情况后,耐心地做他的工作,并劝他说:“吃低保每月360元,也不够生活,还得找份工作干,像你这样的年龄确实找工作比较困难,只有学点技能,干点技能的活,照样在社会上能立足,保障所正好举办保安培训,我让张某先参加保安的培训,获得了保安结业证书,有了这本证书,等以后有机会,就可以对口找工作了。

不久,我们得知某物业公司招保安,要求招具有保安资格证书的失业人员,工资待遇800元。我们推荐了就业困难人员张某干这份工作。为了把就业困难群体的跟踪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每三个月必须回访一次,我们下去回访到张某时,他一肚子苦水向我们诉说;1、工作太苦了,一天12小时,目前还没有休息天。2、有的居民还在顶楼搭建太阳能热水器,违反物业管理的规定,他制止居民的所为,居民不听,差一点双方动起手来。听了这一情况后,我们感到失业人员打工真不容易。为了张某把工作做好,我们劝说他:1、你年龄大,工作不好找,你得珍惜这份工作,目前,物业管理才刚刚起步,等人员到位,班次定下来,就会有休息日。2、关于跟居民发生冲突,你作为小区的保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跟居民讲道理,耐心劝说,千万不能动手,否则有损保安形象。张某听到我们这番话,心里非常感动地说:“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指导,虽然我从单位失业了,但是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我们失业人员工作上的关心和爱护,使我感到了又有了新的靠山,新的组织,使我们免除了后顾之忧,我会好好地加倍努力地干,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关心”。

听到张某的肺腑之言,我们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我们的努力下,为失业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得到了失业人员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忧的是他的话是代表着弱势群体的心声,在我们社区里,类似这样的弱势群体很多很多??他们是多么地需要我们的帮扶,此时此刻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我们作为劳动保障协理员,职责就是为失业人员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多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北京市保障房社区管理系统 篇7

该“北京市保障房社区管理系统”软件的主要设计理念在于解决街道办事处——社区之间信息传递的问题, 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 做到了上报、修改信息的实时共享, 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工作流程, 优化了办事步骤, 提供了工作效率。本软件大致可分为系统管理和申请家庭信息管理两大部分。

系统管理模块分为:密码修改、用户管理和角色管理三部分。该部分主要完成不同角色的权限设定、修改密码等基本信息的修改。通过该部分还可实现不同角色的权限划分.从而实现区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之间的从属级别关系。办事处作为管理员级别, 可以看到下属所有社区的保障性住房的办理申请情况, 而社区居委会级别只能看到本社区的申请情况, 拥有录入、修改、上报申请人信息的权限 (如图1、图2) 。

信息管理模块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和家庭成员信息管理两大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是主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主申请人的身份证号、住址、电话等。家庭成员信息是指跟随主申请人共同申请的成员信息, 除身份证号、住址、电话等信息, 还包括年收入、个人资产、车辆信息等。本软件根据工作需要优化了信息查询功能, 可以通过申请时间、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快速搜索到该家庭, 并看到家庭信息, 省去了翻阅纸质卷宗的繁琐工序, 实现了街道——社区之间的保障房的电子化、同步性。该软件最大的亮点是可以查询某一时间段内, 不同家庭类型的申请情况, 可用于查询特定时间段内, 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情况, 可用于一年、半年、一季度的报表统计, 省略了查阅纸质版信息、计数的繁琐工作, 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工作 (如图3、图4) 。

数据库的选择:其本身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 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本软件采用的数据库是M icrosoft SQ L Server。

网页服务器的选择:一个提供网页的服务器程序。现在市面上普遍的网页 (H T T P) 服务器有:Apach eH T T P服务器,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G oog le W ebServer, ng inx, lig h ttpd等。本系统的网页服务器选择的是R esin, 因其提供了最快的jsp/servlets运行平台, 在java和javascript的支持下, R esin可以为任务灵活选用合适的开发语言。R esin有着兼容性强, 速度快, 性能稳定等特点, 而且完全免费, 非常适合本系统的开发, 因此, 也在众多服务器中选择了这款。

连数据库连接池:是在系统进行初始化时, 将数据库连接作为对象, 存储在内存中, 当用户需要访问数据库的时候, 是从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已建立好的空闲连接对象。当使用完毕后, 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 以供下一个请求访问使用。连接的建立、断开都由连接池自身来管理。同时, 通过设置连接池的参数来控制连接池中的初始连接数、连接的上下限数以及每个连接的最大使用次数、最大空闲时间等等。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管理机制来监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使用情况等, 本软件采用的数据库连接池是全面的和模块化的Spring。

网页编码技术和防止中文乱码:是指在网页中指定其特定的字符编码格式的库, 目前没有一个编码可以包含足够的字符, 即使是单一种语言, 也没有哪一个编码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字母, 标点符号, 和常用的技术符号, 这些编码系统也会互相冲突。也就是说, 两种编码可能使用相同的数字代表两个不同的字符, 或使用不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字符。任何一台计算机 (特别是服务器) 都需要支持许多不同的编码, 但是, 不论什么时候数据通过不同的编码或平台之间, 那些数据总会有损坏的危险。为防止这种损坏的发生, 降低或避免中文乱码的发生, 本软件采用的是g b2312和utf-8两种编码方式进行。

本软件目前正在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办事及下属十六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试用, 目前软件运行良好, 在试用过程中如果有需要, 还会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改进, 不断完善。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市保障房社区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设计, 针对其系统管理和申请家庭信息管理两个模块做了概括性介绍, 利于对北京市保障房社区管理系统有基本性了解。

社区劳动保障 篇8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2020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篇9

一、社保工作

1、保险种类多,各种保险政策性都比较强,从事社保工作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要把各类保险政策性问题理解透,只有自已理解透了,才能很好的和居民解释清楚。

2、要想加强各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进程,就一定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才能促使社保政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只要都认识到了参保的重要性,就会做到应保尽保。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3、充分利用辖区内的资源,扬帆社区辖区范围大,单位多,20xx年计划把辖区内未参保的单位进行宣传走访,增强单位参保意识。减少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未参保而发生的纠纷。

二、就业工作

1、认真学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工作。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务实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失业人员的困扰,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根据失业人员的需求和能力,积极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给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用人单位与失业人员搭好沟通的桥梁。并做好跟踪服务,建立台帐。

3、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失业人员办理《就失业登记证》,并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办理社保补贴。

4、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定期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就业及自主创业的能力。协助自主创业的居民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三、低保工作

1、进一步发动居民群众的力量,及时反馈低保对象家庭及社区困难户基本情况的信息,做到公平、公正,应保尽保,让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得到社会保障。

2、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各种宣传低保政策的力度,彻底改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就是“享受国家福利待遇”的错误观念。

3、加大激励低保对象再就业机制,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通过劳动致富走出困境。

四、住房保障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让住房保障政策真正深入人心,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得到保障。

2、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居民群众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热情接待,服务周到。

3、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住房信息提供给购房者,让购房者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房子。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塑造劳动保障系统服务品牌。使劳动保障工作更好地关注民生、贴近民心、服务民众。

2020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计划

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不断地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切实为居民解决社会保险、就业、企退等问题。为确保下一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完成,现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XX工作计划。

一、社保工作

首先在理念上要重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再次,此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少儿医保参保续保、城乡医保参保续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咨询。抓好三个点:

(1)加强宣传。利用专业媒体平台和走访机制,确保宣传到人。

(2)加强监察。

(3)强化责任。

二、就业服务工作

《失业证》、《援助证》办理,灵活就业协议签订及社保补贴办理,失业保险金发放签到。

根据劳动市场要求,定专业组织人员成批定向开设中长期培训班,增强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的能力。

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通过走访各类人员,了解就业需求和能力,跟踪服务,建立台账。

加强市、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联系,及时掌握就业信息,采取先培训后上岗方式,将失业人员建册造表,推荐就业。

积极联系辖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促使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大力开发各种公益性岗位,并推荐有就业意向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4050”人员就业,及时掌握就业情况。

三、企退工作

1、自管小组建设。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及时更新辖区内退休人员数据库,完善自管小组的建设,自管小组的组织培训,自管小组活动组织。

2、社区服务管理。节日慰问费的发放,困难补助、文娱健身活动、健康体检服务、丧葬服务。

社区劳动保障年度工作总结 篇10

我社区劳动保障站共有2名劳动保障员,有专门的办公场地,面积共15平方米,并配备了电脑、k盘、文件柜、打印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明确工作职责设置了充分就业宣传栏和公开办事栏,各项规章制度、服务项目和办事流程上墙公示。让辖区居民随时随处都能了解就业工作情况。

一、就业方面:

1、今年我社区新增就业人数95人,且全部进行了网络录入;现有13名失业人员进行了求职登记(其中7名为就业困难人员),均已经过推荐实现了再就业;

2、对劳动力市场网上的资料做到了及时更新,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动态管理。

3、今年新开发岗位84个,其中公益性岗位30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人;

4、开展城镇人员培训28人,农村就业培训58人,创业培训5人,培训合格率100%,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103名人员发放了免费培训卷,持培训卷培训56 人,培训合格率100%。

5、今年我社区共有16人申请灵活就业,我们对这16名人员进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并为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

二、劳动监察方面:

1、做好对辖区内企业的登记工作,积极了解他们的`招用、录用人员的情况;

2、及时发布退休人员年审信息,辖区退休人员年审工作进展顺利;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服务,截止10月30日,共年审700余人。

3、耐心接待前来投诉的人员,积极(协助)处理劳动纠纷,今年共接到投诉2起,经过与单位协商已处理完毕;

4、协助企业完成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我辖区共有11家单位,共有员工546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514份,单位社保参保514人,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参保率均达到94%。

立足社区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篇11

关键词:社区教育;市民学校;建设;终身教育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市民学校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民学校作为践行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成员满足学习需求的主要依托,正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是社区教育网络中开展基层社区教育活动,普及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抓好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对于推动社区教育有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市民学校是建设社区教育的重要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学习化社会是一个能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社会。”市民学校建设作为推进社区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以社区教育为主导,以有效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形式来培养人们的共同意识及归宿感,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文明社区,这样才能构成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基本内涵。

社区教育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有着多种教育形式,社区内每个组成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社区教育中有着不同的地位、作用,因此对居民开展的每项活动都需要社区内各方认同和参与。市民学校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区教育活动对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养、促进邻里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社区教育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市民学校是建设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习就是提高素质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市民学校正是担负这一学习任务,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市民学校建设,有效提高市民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政府主导,建立以点带面的建设机制

市民学校建设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机制。一是分类指导。根据各社区的基础现状和经济条件,把社区划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个类型,对条件较好的社区,主要依靠单位的自身力量解决;对条件一般的社区则依靠自身和借助辖区单位的力量共同解决;一些偏远或条件较差的社区派专人到社区蹲点,全面指导,帮助落实。二是典型引路。在市民学校建设过程中,可以确定一个或几个社区作为市民学校建设的示范点。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途径,向其他社区全面推开。三是社会联动。市民学校的建设可以通过社会各届的力量支持来不断完善。如地方政府从财政中拨一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捐助一点、社区自己想办法筹一点等,在教学硬件设施设备方面为市民学校建设提供支持,通过社会联动的方式推动市民学校的建设。

(二)上下联动,建立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

一是要加强领导。上级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宣传委员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市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教育中心负责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导。各社区成立起相应的领导小组,确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市民学校工作,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二是要明确责任。制订市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中组长、副组长及组员的主要职责,明确市民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市民学校各成员单位平时要各司其职,全面监督并指导社区市民学校正常开展活动。三是监督考核。制定市民学校工作考核标准,并纳入社区全年工作考核,促使社区人员对市民学校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加强日常督查评估的同时,年中应组织一次市民学校工作调研,年底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市民学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队伍,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每个村(社区)成立市民学校校务委员会,由书记或主任担任校长,分管领导担任联络员兼管理员,其他成员可由村(居)委会成员、兼职教师、村民代表担任。校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主持市民学校日常工作,制定教学计划,负责专兼职教师的聘请。二是充实教学队伍。充分利用社区现有人才资源,通过社区干部兼职、社会上聘请、教师进社区、志愿者参与等方式,招募一批具有各类专业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四是建立教学台账。可由社区教育中心指导,各社区市民学校都统一建立学校管理制度、教学工作计划、考勤登记等台账。五是强化业务培训。由市或镇社区教育中心组织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市民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四)因地制宜,建立全民共享的应用机制

一是媒体联动。市民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和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手,将市民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专版,利用座谈、交流、典型经验介绍等多种有效途径,实现市民学校与各类媒体的循环互动,使广大市民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参与其中。二是紧贴中心。各市民学校应该围绕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把群众关心的时事政治、健康养生、家庭教育等相关内容贯穿到市民学校教学全过程,帮助广大市民释疑解惑,学有所获。三是开展活动。市民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阵地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赛事及文娱类等活动,让市民真正参与到市民学校的建设中来,丰富市民学校建设的内涵,促进市民学校的发展。

三、市民学校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必须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来开展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他们自身素质需要提升。这些人回到社区,亟须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社区市民学校通过举办健康讲座、教育培训、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等,营造人人学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市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对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民学校以其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深受广大居民欢迎,如今在广大居民中间已经深深植根。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市民学校已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区教育强调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终身学习作为居民生存的方式,使学习成为一种全社会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和时代进步的呼唤。在社区开展市民学校建设,必然会推进社区教育迈向新台阶,开创社区教育新局面。

社区劳动保障 篇12

一、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

我国长久以来的社区基层管理一直本着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的宗旨。在广大人民与国家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社区建设与发展在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维护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秩序;缓和诸多内部的矛盾, 化解社会进步的构成中催生出来的许多不和谐因素;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的向前发展。这些根本着力点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善民生, 顺应民意。所以说, 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高度一致。

二、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我国的社区建设, 主要是通过培养大家的集体团结意识, 凝聚所有人的力量, 集中精力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的和谐发展局面, 通过人性化的关怀, 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从而切实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依据。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

三、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给广大居民提供基础的社区保障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初衷之一。社区建设致力于满足日渐多样化的优质生活和全方位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 需要基层社区建设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社区全方位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补充, 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各项政策与措施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因此, 大力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 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各项具体进程意义深远。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功能最有效的发挥渠道。

四、在广大社区进行基层社区社会保障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旧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过于落后, 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高标准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仅靠总体上的社会保障泛泛性规定是完全不行的。建立完备、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 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基层社区全方位的建设层面上。将社区社会保障和救济纳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实践计划中去。在广大社区进行社会保障建设是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的具体实践。

五、广大基层社区建设、社区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 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需要社区建设承担起更多的社区社会福利性保障工作来为其提供支撑。所以说, 基层社区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石。

六、结语

社区建设的着力点与社会保障的着力点一致, 社区建设发展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化关怀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实践操作, 都离不开基层社区建设的参与与配合。因此, 探寻社区建设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内涵和外延,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造福百姓。

摘要:社区作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正以它崭新的、强大的、兼容并包的发展态势取代我国一直以来的基层服务管理分散布局的模式, 成为连接广大人民与国家和社会的纽带, 引导人们全方位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这也是社区建设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性化关怀的体现。而广大基层社区建设, 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石。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关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一篇:玩老鹰抓小鸡作文